時間:2023-03-10 15:06: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西禮儀文化差異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中國改革步伐加快。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禮儀之間的不同給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交往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了解中西方禮儀文化之間的差異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中西方禮儀文化起源的差異
中國禮儀起源于原始社會時期,最早為宗教祭祀活動。由于人們對大自然的一些現象不能科學地解釋(如:雷電,山蹦,地震等),便對自然產生敬畏。于是運用一些祭祀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也用來祈求風調雨順、降福消災。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期)出現了早期其他禮儀形式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用穿孔的獸齒、石珠作為裝飾品,掛在脖子上。在他們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鐵礦粉,舉行原始宗教儀式,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葬儀。
西方禮儀最早萌芽在中古世紀希臘。禮儀發展最初為宮廷規矩,后在美國得以迅速傳播,并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其在人們生活中日趨合理化、規范化,并迅速形成體系,被國際社會認可,成為西方國家共同遵循的禮儀規范。
二、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1.稱謂禮儀的差異
在中國,同輩之間可以直接以姓名稱呼對方,而對長輩,若直呼其名則會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然而在西方,這方面則比較隨意,他們習慣對等的稱呼,習慣直接以名字稱呼對方,不過則一般限于兩者以前見過面。若是第一次見面并不知道姓名的人,一般會以Sir,Madam稱呼對方,這種稱呼方式要單獨使用,如果是Mr,Miss,Mrs.等則要與姓氏一起使用。
在中國,人們還喜歡使用直接以某人的職位來稱呼別人,如張處長,李院長等等,而在美國,人們很少直接用職務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只用于法官,高級政府官員,醫生,法官等。
2.交談禮儀的差異
在西方,人們崇尚個性,個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們日常交談不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是他們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入多少、、競選中投誰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看到別人買來的東西從不問價錢。見到別人外出或回來,也不問“你從哪里來?”或“去哪兒啊?”而中國人則比較熱情好客,喜歡噓寒問暖,飽含熱情。
另外,美國人還十分講究“個人空間”。兩人談話時,不可太近。一般以50公分以外為宜。不得以與別人同坐一桌或緊挨別人坐時,最好打個招呼,問一聲“我可以坐在這兒嗎?”得到別人允許后再坐下。
3.告別禮儀的差異
西方朋友告別時會說:“我會保持聯系”。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告別詞語,相當于“再見”,說話人并無他意,更沒有作任何許諾,沒有必要刻意等待他的聯系。此外,西方人在別人家做客如果想告別,要提前幾分鐘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并征得同意才可以離開。如果突然說“我還有事情,得回去了”,隨即站起來和主人告別,這在西方國家是被認為是失禮的舉止。
中國和西方國家在見面打招呼,介紹別人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差異,只要平常多注意觀察這些差異,就能發現并注意,從而更好地進行交流。
三、餐桌禮儀的差異
1.座位安排的差異
中西雙方都講究宴請賓客時的座次安排。中國傳統上常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坐。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坐,以左為尊。西方宴請賓客一般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后按男女主賓和客人的一般次序安排座位,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坐,夫婦也分開坐。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稍高,男士要為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方便就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
2.餐桌上取食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在餐桌上以勸酒勸菜為禮貌,以顯主人的熱情好客。而西方人則不同,他們絕不會勉強別人,客人一般隨女主人動作。主人若詢問想吃點喝點什么,客人應如實回答,客人如果謝絕,主人也不再勉強。中國人則會主動拿茶或飲料,并不斷添茶。西方客人面對這一情況往往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的習慣,中國人不得習慣是不能呢讓杯子空著,空著說明主人沒招呼好客人。
四、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喜歡穿保守式樣的服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帶耳環的習俗。而在平時,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褲。在穿戴上,英國人是最講究的,在交際應酬中,非常重視紳士,淑女之風,在參加宴會時,要穿燕尾服,頭戴高帽,手持文明棍或雨傘,這是他們的標準行頭。女士穿深色套裙或素雅的連衣裙,莊重肅穆的黑色是首選顏色。
當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中國人的服裝分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兩大類,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貌和體系,在式樣、外形、結構、風貌特征、色彩、圖案、審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并無二異。
五、中西方禮儀差異的原因
一般來說,人際交往本質上就是文化,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體系,這是民族社會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各種地理氣候,政治生態,經濟等因素的無形凝聚,已成傳統,相對堅固。它是一種思維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在與作為異己文化的載體―外國人的交往中,又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價值取向上的比較碰撞或融合。價值觀念體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處于五形,但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對文化群體具有規定性和指導性作用,是這個文化群體無意識的民族性格的基礎。
另外,中西方文化環境和的不同,使得各國的人民有著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標準體系和價值觀。禮儀是與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對應的,由于形成禮儀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們遵守著各不相同的禮儀。
當今世界的禮儀內容更加廣泛和復雜,這就需要我們在保持原有禮儀的基礎上去適應和接受西方禮儀,在努力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禮儀傳統的同時,注意吸收西方優秀的文化成果,豐富更新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應在適當的場合使用適當的禮儀,既反對全盤西化,也反對抱殘守缺。只有認清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將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適合中國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達成和諧社會的理想。
參考文獻:
[1] 于興興,郝愛娟.《中國人最易誤解的西方禮儀》[C]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2] (美)艾米麗勃朗特.《禮儀》[C]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曹明義.《體驗西方禮儀》[C]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4] 魏南.《中西方禮儀差異》[J]科技信息,2011.
摘 要:體態語是人際交往中非言語交際的一種溝通符號,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社會的互動交際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體態語符號系統的組成和釋義,本文擬從符號互動理論的視角淺析中西文化中的體態語折射出文化差異。
關鍵詞:符號互動論;體態語;中西文化
體態語是指用身體動作來傳達豐富而微妙的情感和文化信息的一種非言語交際手段,由人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身體姿勢和變化構成的一個圖像符號系統。雖然語言是人類交際中最重要的符號系統,但是非言語交際同樣在日常傳播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際視域下,占有重要比重的體態語被認為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長期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自然符號,其表達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特征,因而不同民族體態語的文化差異就產生了。符號互動論中的“符號”是指帶有意義的事物:語言、文字、圖畫、手勢、姿態、表情等;“互動”則是人們面對面相互交往過程中主觀反應。作為一個微觀社會學的理論派別,符號互動論注重符號的溝通問題。
1.符號互動論同體態語的契合點
作為對符號互動論形成影響最大的社會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喬治·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次系統地闡釋了符號互動論思想。他認為,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有意義的符號來進行的,人類可以借助符號理解他人的行為,也可以依靠符號評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但是,前提是交際雙方對使用的符號有共同的意義理解,所以意義是在交流互動中產生的。在跨文化交際視域下,最明顯的符號系統就是語言。人們通過接收或發送信息來實現人際間的交往,通過對符號的編碼和解碼來表達和理解思維想法。同時,非言語交際:面目表情、手勢、語音語調等同言語交際共同完成發話者思想意義的表達;而受話者對話語意義的理解依賴于他對發話者言語符號和非言語暗示賦予的功能和價值。符號之所以具有某種特定的含義是因為它所屬的群體的人同意其代表的象征,而且符號的能指和所指沒有必然聯系,具有任意性并且隨文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2.中西體態語差異淺議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領域中,美國薩莫瓦(Larry A.Samovar)等采用體態行為這一術語,并把體態語分為外表和衣著、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接觸語、氣味語和副語言。由于篇幅有限,現就體態語中廣泛應用的幾類進行對比,擬探討不同體態語中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異。
2.1衣著場景
根據符號互動理論,情境是人們在行動之前所面對的情況,包括行動主體、角色關系、行為、時間、地點和場合等。任何具有意義的符號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表達出確切的意義。所以,一個符號在不同的背景下意義會不同,甚至會完全相反。比如,在婚姻的殿堂里,西方文化中婚禮的地點一般都在教堂或較為安靜的地方來突出莊重和圣潔。婚禮的主色調是白色,新娘的禮服通常選用不露肌膚的白色連裙裝,頭戴白色花環,象征純潔和忠貞。新郎一般穿深色西裝禮服。中國的婚禮一般選在交通方便,空間寬闊的院落或酒店,突出熱鬧和喜慶的氣氛。中國人認為紅色代表吉祥,象征親熱和幸福,于是人們把婚姻或慶祝的場合布置得紅紅火火,家里到處貼滿紅色的喜字。中華民族傳統的婚禮服是選用大紅色的鳳冠霞帔,喜慶、吉祥,其源自滿族服裝和旗袍。
2.2身體動作
符號互動論的中心觀點是,“人類特有的互動是傳媒符號及各種內涵的載體,刺激的意義來自與他人的互動,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一個人在其行動中對意義的使用包含著一個解釋過程,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如何對待意義的問題。所以,誤解這并不是刺激本身的意義扭曲,而是互動參與者在互動過程中的迷失。此外,事物的象征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一名中國學生和一名美國學生發生了一點小沖突,由于雙方的外語都不熟練,有點勢不可收。見美國學生用食指和中指做了一個“V”的手勢語,中國學生便更怒了,認為對方在挑釁。事后才知道手勢語“V”在美國文化中表示雙方和解的意思;但在中國文化中是勝利的意思。各國手勢語的含義千差萬別,理解錯了就會產生誤會,發生沖突。“翹大拇指”在中國是夸獎的意思,在英國和法國是要求攔車搭乘,在希臘是“滾開”的意思;“搖頭”通常表示否定,但在土耳其、保加利亞、伊朗等過表示肯定。在符號互動中,人們彼此理解手勢,并在理解過程所得到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活動。
2.3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可以展示豐富的情感,是人類內在感情和態度在外部集中表露的信息符號。但我們從不同文化氛圍人臉上讀到的內容可能與從相同文化氛圍人臉上讀到的內容完全不同。在歐洲西部地區,揚眉通常是向熟人打招呼的方式之一;但在日本,揚眉是則認為是輕桃的、不莊重的表現。另外,在西方文化中,微笑表示贊許和認同;但是在日本人看來,微笑可以混雜著尷尬、害羞、不舒服和驚訝等多種感情,甚至可以同笑來表示厭惡和悲痛;俄國人則認為在公共場合向陌生人微笑是可疑行為。在美國的《當代生物學》雜志上,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西方人“害怕”的表情在東方人看來是“驚訝”;西方人“厭惡”的表情在東方人看來是“憤怒”。東方人和西方人在表達感情的面部表情上存在差異,西方人是從整個臉來解讀對方表情的,東方人則更注重眼睛周圍的表情,這可能導致對相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理解。
2.4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體態語中最能表達心態思維的部分。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異,人們用眼睛表達意思的習慣并不完全一樣。總體來說,西方國家在談話中會有頻繁用眼神交流。他們把眼神的接觸當作誠實、率真的表現,而缺乏眼神交流看作是不真誠,輕蔑,恐懼和心不在焉。美國人相信這樣一句成語“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does not look you in your eyes.”(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視你眼睛的人)。而在中國,人們打招呼的時候確實也會看對方,但是僅僅會持續幾秒鐘,尤其在晚輩聽長輩談話或下級聽上級指示的時候,洗耳恭聽卻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表現。在印度,成人在贊美小孩時不能盯著小孩的眼睛看,否則,其他的人會認為這個人的眼睛充滿了邪惡,企圖引誘別人。在異性談話之間,西方文化中雙方的眼神的互動是一種友好和尊重的意思,但是在中國,如果一個人盯著一個異性看久了,即使用欣賞的眼光看人,也會使對方生氣并認為對你產生強烈反感。有教養的英國男子認為直接注視交際對方的眼睛是一種紳士風度,而瑞典人在交談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數多于英國人。日本人的目光的投射點一般是對方的頸部并認為眼對眼的談話是一種失禮行為。
3.結語
文化的核心是觀念的共識。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正確的使用體態語可以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理解別人的意圖,避免文化誤讀。在符號互動理論指導下的體態語交際則凸顯了人們在交際過程中的互動性和社會性,提供了交際雙方的文化背景的探源視角。(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及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中圖分類號:J9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01-02
一、李安電影對“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李安從第一部電影《推手》開始,就喜歡用“家”這一主線來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點上的“家”,其實滲透著中西方關于“家”這一文化載體的不同內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場景,大多體現在中國式的家庭中。中國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傳統,這是一種“家國天下”的體現。然而在西方國家中,“家”主要以夫妻為主體,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組建自己的家庭,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喜宴》中,兒子偉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二老飛到美國參加兒子按照西方習俗舉辦的婚禮,母親為沒有舉辦中式婚禮而落淚。“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飲食男女》,更是表現了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在中國家庭文化中,飲食占據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傳統和文化淵源,一雙筷子、家人圍坐著一張桌子吃飯、先老再幼等諸多“規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內涵。
而在《冰風暴》里,美國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體現,一個想要嚴厲卻力不從心的父親正好詮釋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觀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較強的集體思想,他們有獨立的選擇,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屬,這種觀念使本該有的家庭溫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親對于子女的管教顯得束手無策,人們遇到困難時首先是懷疑和不信任,對自我的滿足和對自身的認同使家庭關系顯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們才從自私中醒悟,決定相互溫暖和依賴,最終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歸家庭”的團圓結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襯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親情和愛的表現,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電影對“父”與“子”關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父親作為家庭的主要成員,他與下一代人之間的關系,成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與“子”的關系顯然大為不同,李安對于這種差異有自己的理解。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家主為“父”,即“父權”,這是中國的傳統。在李安的電影中,大多有父親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實也叫“父親三部曲”,這三部電影中都有父親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雖境遇不同,但他們均為傳統的中國父親。三部電影中的父親分別是太極大師、大廚等,在各自的領域受人敬仰。不管是從《喜宴》中偉同為迎接父母到來而改變家中擺設,特別換上了父親的書法作品,還是從《飲食男女》中父親每周為家人相聚所準備的飯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國文化中,父權是家中唯一而帶有專治性質的,就好比“君權”,父親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兒女和家族命運的決定權。《臥虎藏龍》中玉嬌龍的父親從未露面,但李慕白卻充當著這種近似父親的角色,堅持想要引導玉嬌龍走向正途。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為單位組成,中國文化中的“父權”就不存在了。《冰風暴》中的父親一直想要嚴厲管教子女,卻總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這樣反反復復,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會文化,導致父親無法建立權威的現象,更沒有“家中父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倫在提到自己父親的時候,隨意的口氣和長久未曾見面的事實,也證明了其父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安電影里中國傳統文化中父親是威嚴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親似乎是一種挑戰、反叛,甚至帶有“弒父”的情節。比如說《綠巨人》中,當兒子得知自己是父親的實驗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動,能看出李安所表達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關系的差異。
三、李安電影對愛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臥虎藏龍》《理智與情感》這兩部影片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待愛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是自由的。《臥虎藏龍》中,俞秀蓮對李慕白的情感來自外界的壓力,直到最后他們的愛戀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來承認。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父命為大”,直接掌管著兒女的婚姻大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這種情況被普遍延續。
再看《理智與情感》,同樣是階級化嚴重的“封建社會”,面對父母安排的婚姻,兩位女主角的愛情完全取決于自己的主觀思想。大姐較為理智和克制,妹妹較為熱情和直率,兩人選擇的戀愛對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來自于社會的等級劃分和現實的阻礙。但從本質上來講,這些阻礙與《臥虎藏龍》中玉嬌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電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凸顯與融合
(一)李安電影將中國古典美學融入好萊塢。李安在臺灣的生長經歷和在美國的求學過程,注定他是屬于世界的。李安進軍好萊塢,他的影片運用了好萊塢典型的敘事結構和單一的線性情節,在受眾的觀影體驗上符合西方人的審美。中國傳統文化對他兒時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國際的舞臺上,把中國的古典美學融入到西方的敘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觀眾灌輸著中國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
李安電影鏡頭的運用如同中國國畫的渲染手法,講究中國古典美學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講究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他總是通過細節向觀眾述說著鏡頭表面下的深意,與此同時,李安也喜歡長鏡頭的環境描寫,把人物所處的大環境用一種大景別的長鏡頭慢慢表現出來,觀眾不知不覺地走入他所描繪的世界。如《斷背山》中用大景別的長鏡頭表現兩個牛仔的放牧環境,藍藍的天空、延綿的綠色山脈、滿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兩個牛仔無聊的生活,在這樣一種自然柔和的氛圍中滋生出的愛戀,是可以被大多數人理解的。異曲同工的安排還出現在《冰風暴》中,冰風暴在短時間內打破了人們的生活,它所帶來的沖擊和破壞,似乎是在這種冷漠的社會背景下醞釀已久的。而在《綠巨人》中,綠色基調奠定了影片的悲劇性和壓抑感。
李安喜歡沒有聲音的畫面,并且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電影,在沒有臺詞的畫面中,憑借演員扎實的表演功底,加上環境所表現的情感基調,兩者合二為一所表現出的張力和內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愛的。
(二)李安電影匯集了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反思、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顯現,李安作為一個導演,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并在電影中體現出來。從第一部影片《推手》開始,李安就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表現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既傳承中國的傳統美學,也對中國封建思想進行批判;既表現西方的開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種審視的眼光公正看待問題。“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發生在具有典型中傳統文化“父權”的家庭中,卻也在有形和無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沖擊。《推手》中,父親與兒媳之間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沖突,雙方無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級,父親離家出走。《喜宴》中,父母來美國參加兒子的婚禮,卻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開放的戀愛環境,同性戀已被社會逐漸接受,相比中國傳統的戀愛觀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沖突顯而易見,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電影中得到了很好體現。比如《喜宴》中,李安對人們在鬧洞房中的表現是堅決批判的。《冰風暴》中,李安對于西方的性自由觀念,以及“派對”等也是持批判態度的。《推手》中,兒媳開始學習太極,以及父親偶爾去兒子家小住,表現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國的文化,同時“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中國傳統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尷尬。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喜宴》《飲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
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中國視角的“家庭三部曲”,還是西方電影的《理智與情感》《冰風暴》等,傳統觀念都在某種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電影中沖擊碰撞之后,大多重組,最終走向平衡。
(三)李安電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中國電影發展的意義。不管是贊賞的眼光還是批評的聲音,李安電影在國際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為華人導演,能站在奧斯卡領獎臺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觀眾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數。李安的經歷造就了他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電影在西方引發了“中國熱”,或者說是世界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這是一個被接受的過程,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畢竟并不是所有華裔導演在影片中表現出的中國元素,都會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觀眾接受和吸收。
李安在好萊塢的大環境中,秉承著中國傳統的文化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對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觀的詮釋,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國觀眾對李安持完全批評的態度,這一部分人認為,在很多中國題材的電影中,李安運用了好萊塢的敘事手法,并且對傳統中國的再現有失水準。比如《臥虎藏龍》中,李慕白最后對俞秀蓮“莎士比亞式”的告白。但是,這種方式使得絕大多數西方觀眾深刻體會到兩人之間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國武俠世界兒女情長的無奈和神圣。
李安于中國電影的發展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種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內在的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所要達到的平衡和融合。
參考文獻:
[1]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閱讀李安[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倫理與愛情倫理協奏曲――李安電影綜論[J].電影文學,2007(02).
[4]黃文杰.李安華語作品解讀[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03).
中國正以飛速的發展與世界接軌,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接觸越來越多。中(東)西方文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此也對交際禮儀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在中(東)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但交往的觀念交往的方式都有著明顯的差別。
一、打招呼
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謝
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有一套謙虛之詞,象“慚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
三、招待客人
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說:“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節日禮儀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Year’sDay)處,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節),Easter(復活節),Aprilfool’sDay(愚人節),ThanksGivingDay(感恩節),ChristmasDay(圣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且欣然道謝。
五、詞匯語言的文化
英語詞匯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地從詞匯本身做出主觀評價。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days”(節假日)。尤其在中國,紅色象征革命和社會主義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中“red”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thered”,別以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在教學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學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比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又如: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等。
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六、文化等級觀念
中(東)方文化等級觀念強烈。無論是在組織里,還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級、地位就是非禮。盡管傳統禮制中的等級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級觀念至今仍對東方文化產生影響。在中國,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們長大后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系。:
在西方國家,除了英國等少數國家有著世襲貴族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外,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倡導平等觀念。特別在美國,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國人不講等級,只要彼此尊重,父母與子女可直呼其名。他們的家庭觀念往往比較淡薄,不愿為家庭做出太多犧牲。
當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的禮儀上的差異還有很多,比如服飾禮儀、進餐禮儀,秘書禮儀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約,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討。總之,中西方之間有各自的文化習慣,由此也產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習慣。因此,隨著我國進入WTO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貿易的不斷增加,我們不但有必要在與外國人交往或者前往別的國家去之前,了解對方國家的禮儀習慣,而且必須加強專業禮儀人才的培養,提高全民禮儀意識,這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與誤會,還能在現代社會的多方競爭中爭取主動,取得良好的結果或效益。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編,《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一、社會禮儀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謝謝)”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請隨便用)!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等。而西方人只說:"Bye bye(再見)!""See you next time(下次見)!""Good night(晚安)!”
二、服飾禮儀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
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
國際社交場合,服裝大致分為禮服和便裝。正式的、隆重的、嚴肅的場合著深色禮服灘尾服或西裝),一般場合則可著便裝。
我國服裝無禮服、便服的嚴格劃分。一般地講,在正式場合,男同志著上下同質同色的中山裝,或著上下同質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領帶,配穿同服裝顏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場合(如參觀、游覽等),可穿各式便裝、民族服裝、兩用衫,配額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質鞋。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后代思想的影響,便于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于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么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于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異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特定的觀念和價值體系,這些觀念構成人們生活、工作中的行為。世界各民族由于特定的歷史和地域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模式。不同地域、民族、社會的文化差異勢必會影響商務溝通。在文化多樣化環境下也出現了相關的管理問題,導致跨國公司人員在進行商務活動時造成一些誤解和沖突,甚至阻礙進一步的商務合作。為了能夠使商務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對各文化的差異和管理進行很好的分析勢在必行。
一、文化差異對商務活動的影響
1.時間觀差異對商務活動的影響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觀念。如北美文化的時間觀念很強,對美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中東和亞洲文化的時間觀念則較弱,在他們看來,時間應當是被享用的。
愛德華.霍爾把時間的利用方式分為兩類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和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強調“專時專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國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具有此類特點。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就是線性地利用時間,仿佛時間是有形的一樣。直率是單一時間利用方式這一文化的表現形式。而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則強調“一時多用”。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具有此類特點。多種時間利用方式涉及到關系的建立和對言外之意的揣摩。在多種時間利用方式下,人們有寬松的時刻表,淡薄的準時和遲到概念,意料之中的延期。這就需要有較深的私交和“靜觀事態發展”的耐性。因此,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當兩個采用不同時間利用方式的經營者遇到一起時,就需要調整,以便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并要學會適應多種時間利用方式的工作方式,這樣可以避免由于“本地時間”與“當地時間”不一致所帶來的不安和不滿。
2.價值觀差異對商務活動的影響
以商務談判為例,中國文化的集體取向和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的差異是理解中西雙方談判目標差異的關鍵。受集體取向的影響 ,中方談判者認為談判的過程就是建立人際關系的過程 ,談判目的更多的是為建立和發展一種長期的合作關系 ,簽訂的合同代表著長期互利合作的開始。論文參考網。如果談判雙方沒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交易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受個人主義的影響 ,西方人則認為談判的終極目的是簽訂合同實現經濟效益 ,合同的簽訂是談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務 ,是其個人價值利益的體現。他們把每個合同的簽訂看作是一個單獨的行為過程。不像中國人那樣重視友好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 ,他們更注重于實際價值的實現。
3. 思維方式差異對商務活動的影響
中西方在思維方面的差異的特征是: (1)東方文化偏好綜合思維,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維。綜合思維是指在思想上將各個對象的各個部分聯合為整體,將他的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結合起來;分析思維是指在思想上將一個完整的對象分解成各個組成部分,或者將他們的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區別開來。(2)東方人注重統一,英美人注重對立。如中國哲學雖不否認對立,但比較強調統一方面,而西方人注重把一切事物分為兩個對立的方面。基于客觀存在的思維差異,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呈現出決策上的差異,形成順序決策方法和通盤決策方法間的沖突。西方人比較強調集體的權力,即“分權”;強調個體的責任,而中國人比較強調集體的責任,強調個體的權力,即“集權”。中國人比較重立場,而西方人比較重利益。中國人由于自己的國民性把“面子”看得極重,西方人對利益看得比立場更為重要。
以中西方文化基礎上的談判風格為例,美國人是縱向談判的代表,在談判方式上總有一種:“一攬子交易”的氣概。中國人則主要應用橫向談判,他們喜歡先為議題畫一個輪廓,然后確定議題中的各個方面,再達成協議。中國商人喜歡即“先談原則,后談細節”。 在準備階段,中國小組不考慮如何主動去說服對方,而集中討論如何防守,談判中中國人則默默無語,處于防守態勢。而美國商人則往往是“先談細節,避免討論原則”。西方人認為細節是問題的本質,細節不清楚,問題實際上就沒有得到解決,原則只不過是一些儀式性的聲明而已。所以,他們比較愿意在細節上多動腦筋,對于原則性的討論比較松懈。
這些文化差異在商務環境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外商事先若沒有很好地去了解交易者國家與本國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商務活動中勢必對成功交易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跨文化管理分析
1. 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迫切需要加強跨文化管理
文化差異在跨國企業中是客觀存在的,它會影響管理,但不一定是負面影響。而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文化因素之間相互對立的過程。只有當文化差異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繼而演化成文化沖突時,才能對企業的管理效率產生破壞式的影響。國外管理學家的經驗表明,大約有35%-45%的跨國企業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其中約有30%是由于技術、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有70%是由于文化沖突引起的。正是由于跨國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不斷遭遇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因此跨文化管理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
2. 跨文化管理的關鍵是人的管理
因為跨文化管理的客體是人,即企業的所有人員。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進行融合,形成一種新型的文化,而這種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業所有成員之中,通過企業成員的思想、價值觀、行為才能體現出來,才能真正實現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則跨文化管理則流于形式。而且實施跨文化管理的主體也是人,即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在跨國公司中,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可通過企業的產品、經營模式等轉移到國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過熟悉企業文化的經營管理人員轉移到國外分公司,在跨國公司的資源轉移中,除資本外就是經營管理人員的流動性最強。所以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要強調對人的管理。
3跨文化管理的三個層面及模式
受思想理念跨文化差異主要由宏觀層面的國家文化或民族文化、中觀層面的企業文化或組織文化、微觀層面的個體文化三方面構成,因此,跨文化管理也應從國家文化、企業文化、個人文化三個層面展開。在國家文化層面上,Hofstede (1980) 提出的文化框架模型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文化框架,并且被從事全球營銷管理的學者及實踐人員廣泛使用。他將文化分為5個基本要素:權力距離、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男性化與女性化、不確定性回避、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
企業文化又分為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三個層次,其中物質層文化是企業文化中的表象部分,包括企業的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以及企業環境、企業形象、企業廣告等可以直接看到、感受到的物化部分;制度層文化指具有本企業文化特色的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和員工行為準則等,是企業文化的中介層;精神層文化指企業員工長期形成并共同接識活動,包括基本的企業精神、經營哲學、價值觀、管理思維方式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
個人文化層面主要表現在跨國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雇傭了很多當地國家的員工為其工作,但很多領導層的觀點與理念無法在下層得到實施,甚至造成抵觸情緒。因此很好的分析個人文化層面也成為跨國企業管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深刻理解跨文化管理的縱向三層面后,從橫向去選擇合適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對于跨國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加拿大管理學者Adler研究的觀點,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主要有本土化策略、文化相容策略、文化創新策略、文化規避策略、文化滲透策略、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以及占領式策略七種。全球發展企業在進行跨文化管理時,應在充分了解本企業文化和國外文化的基礎上,選擇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從而使不同的文化達到最佳的結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三、針對文化差異對商務活動及管理的措施
不同文化下的商務活動風格差異很大。我們應該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商業伙伴,強化基于文化差異的談判管理,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以便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巧妙地運用策略,爭取理想的效果。
1要正確處理商務活動中的文化差異。商務活動進程一般包括寒喧、交流工作信息、說服以及讓步和達成協議四個階段。在進行的過程中,要注意每個階段的文化差異。因為各個國家的交流方式不同,商務者要正確處理其中因文化差異的細節部位。論文參考網。由于是跨文化貿易,一定程度的文化差異必然存在。因此在進行商務活動前了解貿易國的文化差異就變得極其重要。在活動前要根據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差異布置不同的商務活動背景,采取合適的商務活動方式,還要控制商務活動的時限。
2.此外,因文化而異搞好后續交流必不可少。國際商務活動后續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續交流行為。不同文化對合同的內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美國文化強調“把人和事區分開來”,感興趣的主要為實質性問題,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續交流。但是在注重個人關系的文化中,保持與大多數外國客戶的后續交流被視作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部分。在合同簽訂很久以后,仍然會進行信件、圖片和互訪等交流。
3 樹立文化平等觀,克服民族中心論,相互尊重,
在國際經貿與商務活動中,要達到跨文化溝通的目的,要互相了解,互相汲取,樹立文化平等觀,所要重點克服的是民族中心論。民族中心論的人們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場上,以自身所處的文化為中心,認為自己所屬文化是優越的,很多中國人都認為自己有著5000年的燦爛文明,自己的觀點才是最全面最正確的,于是就隨意的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別人。我國企業要想在全球化商務活動中贏得更多的客戶,壯大自己的企業,就必須克服民族中心主義,平等的看待各個國家。尊重別人,表現在對別人人格、信仰、價值觀、風俗習慣等文化差異的尊重,也包括對別人看法和利益關系的尊重。處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對周圍的世界會有不同的看法,會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尊重別人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溝通,在經濟貿易或商務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論文參考網。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很多的商業朋友,為你的發展奠定基礎。
4.既做好文化適應,又善于文化介入
跨國經營除了要遵守國際合作契約和交際禮儀外,首先應考慮的是如何適應當地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經營者或合作者的心理,充分尊重和理解當地文化,將那種單一文化視野擴展成雙重或多重文化視野。做好文化適應是跨文化溝通順利開展的前提,也是雙方合作的保障。跨文化溝通中的文化適應也并非是要全部一味地遷就和適應,有時善于抓住機會,適當向對方滲透并介入自己的文化,也能達到溝通和讓當地人們接受別國文化和產品的目的,不過,進行文化滲透與介入時要格外慎重,要考慮到當地人們對外來文化的開放或抗拒的程度,不同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情緒,對于外來文化介入難免會有抵觸。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 周忠興.商務談判原理與技巧.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3] [美]羅伯特盧卡斯.文化差異.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不同地域文化之間交流,一種新的文化融合與交際(即跨文化交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要成功地進行交流,語言是基礎,但跨文化交際能力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學習和運用語用學的有關理論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給予適當的分析,使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得體語言,及時糾正交際中的失誤現象。
一、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的概念
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則是指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交際人由于背景、思維方式不同,不自覺地違反了正常的交際規范、社會規約以及特定文化的價值觀念,而造成的交際行為失敗或者中斷。
二、語用失誤的原因
跨文化語用失誤,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文化遷移。產生語用失誤的原因很多,僅語用語言失誤,何自然教授就歸納了六個原因:1.違反英語語言習慣,誤用英語其他表達方式;2.套用母語表達方式;3.漢英詞語等同;4.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說話人的真正用意;5.濫用完整句,忽略其在特定場合下帶來的特殊含義;6.混淆同義結構的不同使用場合。具體體現如下:1.套用母語表達方式。英語學習者在實際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常常錯誤地把漢語的表達方式套用到英語中去,或者將具有不同語用特征的英語同義結構看作完全同義,不加選擇地亂用。2.對文化差異缺乏了解。①不同的文化傳統。漢語和英語都具有豐富的文化蘊涵,但兩種語言的文化傳統上是有很大差異的。例如在禮貌原則上,中國人喜歡貶己尊人,而英美人士喜歡直接稱贊別人。如:王剛在懷特家中做客,稱贊其廚藝精湛。WangGang:Mrs.White,Ididn’tbelieveyoucouldmakesuchdeliciousfood!Mrs.White:Whatdoyoumeanby“Ididn’tbelieve”.王剛的英語并沒有語法錯誤,但其恭維用的是漢語禮貌中的“貶己尊人”的傳統,以自己的不相信來襯托對方廚藝的精湛。顯然懷特女士不了解這一點,她聽到這句話的直覺可能是:這個中國人不相信她有這么好的廚藝。這才有些疑惑,不愉快。②不同的價值觀。傳統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集體主義,相互關心,朋友間無話不談;而英美人則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個人主義,重視隱私,比如,李強和Jason是多年未見的好友,剛見面時,李強問到:“Haveyoumarried?”這在中國人看來不過是朋友間很正常的一句問候,但對英美人士來說,婚姻,家庭等都屬于個人隱私,不適宜直接詢問。
三、小學英語教學對策
1.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重視中西文化主要差異。中西文化的差異是造成小學生語用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重視文化差異,尊重兩方禮儀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西方,禮物應該當面拆開以及參加party的時間等禮儀常識。從而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語用能力,減少交際中的語用失誤。2.活用課堂教學,創造適宜環境。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參與就是一種滲透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交際性目標的引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討論、提問、即興問答會話、設置情景會話等,特別是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讓其各抒己見,教師作以歸納性引導和有目的的對比。如教師在教授圣誕節時,通過舉辦真實地圣誕聚會,讓學生在切身參與節日活動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潛移默化之中,加深他們對異國文化的印象,加快他們對異文化的感知與掌握。3.靈活運用測試手段,采用取多樣測試方法。在平時測試及期末考試中,除了閉卷考試外,還可以通過口試、學期論文、平時作業、“groupdiscussion”以及“presentation”等對學生的課程學習做出測評。題目設計上,除了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外,語用能力也應該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結束語
跨文化交際要取得成效不但要取決于良好的外語語言能力,還取決于交流者的跨文化語用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進行國外社會文化知識的教學就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產生深遠影響的。
參考文獻:
引言
二十世紀以來,全世界的ESL教學工作者和專家們把理論與教學系統中各種因素優化組合之后,提出了主要的語言教學法流派有情景法英語教學、功能法英語教學和交際法英語教學。三者各有獨特之處,情景法英語教學中新的語言點通過情景進行教學;功能法英語教學按功能類別組織教學內容;交際法英語教學中一切活動圍繞交際。然而理論終歸是理論,在實踐中,總會有令人不覺理想之處,因此如今的廣大ESL教師們甚至紛紛覺得是否應該回歸到最原始的語法翻譯法,即用母語講解各類語法詞組等新生語言要素,以便學生完全地理解和牢記;或則語言教學流派互相爭論,各執己說都有。不過筆者卻無意參與其中,只想從另外一個角度探討一下ESL課堂會存在的問題,那就是不管怎樣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法的實際操作不能不考慮到教學對象ESL學生的內在本質原因,ESL老師們必須考慮到學生群體與所學語言之間存在的文化背景差異,而文化差異對人的影響是如影相隨、無處不在的。近年來國內對于該方面的探究還是大有人在,如劉芳(2010)的文化差異在英語課堂中的影響就談到了具體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會引起的理解誤差;張巧(2010)的淺談中英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就談到了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董一潼、廖正剛(2011)的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就談到英語教學中學生會遇到的瓶頸問題往往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如此等等都談到了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受到的重視。然而筆者與一些網絡國際友人交流的時候無不感到遺憾的是中國人在英語教學中投入世界上最多的人力物力,卻始終無法讓自己的子民可以順利地與英語國家的公民交流溝通,客觀上這一點足可以讓中國周邊國家諸如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傳為笑談,拋開歷史上這些國家曾經是英語國家的殖民地不談,大概也與他們國民所受到的來自于殖民國家的文化熏陶是分不開的,這讓筆者試圖重新認識為什么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在ESL課堂就是“死不開口”、“過于敏感”、“泛泛而談”、“流于形式”呢·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孔子說:“因材施教。”我們是否應該在引進和運用西方ESL的各類教學法的時候更應該注意到中國學生群體的不同文化背景差異呢·本文想從中西方文化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社會關系三方面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一、價值觀差異
1.低調與張揚:中國人一般都主張低調,內斂和謙虛,中庸之道,因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曾說:滿招損,謙受益,所以中國人一般避免鋒芒可能給自己帶來的麻煩;而西方人比較崇尚獨立、自主和個人奮斗,以及個性的張揚,比如克林頓當年就是班上最出風頭的一個,他們喜歡表露自己的成功和自信。因此筆者在中國的ESL課堂上就曾經見過這樣的怪現象:某些學生本來是很積極活躍的,突然之間就沉默寡言起來,無外乎是受到周圍同學的“輿論壓力”;有些學生明明就某問題很有見地,可是他們站起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偷偷看看四周同學的反應,一個細微的眼神都能讓他感到自己是否應該更加收斂一點,不要講的太多。
2.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中國人非常重視群體歸屬感,愿意犧牲個人的利益來成就集體,對于群體有明確的劃分:“圈外”與“圈內”,人們往往根據是否屬于自己的“小團體”來區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而西方人比較推崇個人自由,認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集體是自己信心和榮譽的源泉,集體應該在有必要的時候為個體利益讓步,個體的成績最終屬于集體。因此,他們把自我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為爭取個人自由而奮斗。如是筆者又常常發現另外一些怪現象:每個小組會為了老師一些并不重要的課堂評判爭執不休,本來很沉默的學生如果在小組的需要下也會“拼出吃奶的力氣”,結結巴巴幾句,一個班級的整體氛圍沉悶,那個班上幾乎全是啞巴,不過他們在各自的作業本上卻會有不俗的表現,因為在作業本上他們有表現個體的自由。學生雖然是個體的,可是筆者基本上覺得他們都只是集體中的一員,很少有學生能夠標新立異地提出看法,他們更愿意一次次地把自己“不合流”的想法生吞下去,爛在肚子里。
二、思維方式的差異
1.思考問題邏輯順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比方說地址從國家、省、市、縣、鄉、村等順序;大小發言都首先談國際大環境,然后國內大局,再是各地方的不同。而西方人則恰好相反,他們是由小到大,由點到面,西方人的地址寫法是從街區、大道、行政區域、市到州。國外的論文往往會從某個很小的點來證實該理論,因此來自中國的投稿在他們看來往往有點顯得“假大空”。如是,筆者發現那些慷慨激昂的學生往往有些泛泛而談,不著邊際,那些“顯得小家子氣”的學生不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感覺氣勢上就先輸了,對于大的概念學生都可以說上幾句,對于概念中存在的微型要素,學生往往甚至找不到其在課本中所在的位置。
2.直接性與間接性:這點在中西方語言表達上差異尤為顯著。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在表達自己的時候往往顧及別人的感受而采取繞彎子的策略,有時候甚至干脆沉默,唐突和直接的表達方式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而西方則不同,他們更傾向于直接的表達出問題要點以便更快得以解決。在他們看來,很多時候可以更積極明確地搶先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以便體現出該觀點的價值,在表達的時候,一二三四五,條理清晰易于理解。然而在筆者的課堂上,學生扭扭捏捏或則顧左右而言他的現象時有出現,也會“說了半天不知所云”,而實際上這種發言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往往一個小組很難發現發言思路清晰,語言組織能力符合英語邏輯的優秀學生,或則他們選擇用小條子要點提示的方式。
三、社會關系的差異
等級和權力意識:因為漫長的封建制度的歷史原因,更因為儒家文化的孔孟之道的深刻影響,“三綱五常”,中國人對權力十分迷戀和遵從,等級觀念也十分嚴重:“師道有尊卑。”而西方人認為“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尤其是美國文化里面從來就強調通過個人努力達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更對門地和等級觀念進行了無情批判。在教育領域,學生更是可以挑戰所謂的“師道尊嚴”,蘇格拉底式的民主課堂主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主張,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而根本就不會考慮到老師在教室里必須有絕對的權威。然而筆者發現幾乎沒有“膽大妄為”的學生會在中國的ESL課堂上挑戰老師的講義,如果偶爾有個別的同學提出異議,周圍的反應是要么對之狠狠瞪眼睛以維護師尊,要么是竊笑。這種奇怪的現象還會滋生另一結果,那就是在學生座談會上學生無的放矢,提出來的意見光怪陸離,一點也不顧及師尊的存在。這種奇怪的權力觀念讓中國的ESL課堂的師道尊嚴就是一種畸形的虛設,阻礙了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思辨能力的培養,大大促進了學生對于權力本位主義的微妙理解接受并且善于運用。這一點讓筆者很是痛心,因為學生有可能成長為既沒有東方的禮儀之美,又毫無西方的民主思辨意識的無能之輩,這才是跨文化語言教育的最大悲哀。
結語
ESL課堂從來就是一個挑戰,因為似乎永遠有發現不完的新問題,似乎永遠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結果。當然,作為一名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指導老師,筆者越來越意識到:文化差異如影相隨,無處不在。我們是否應該放慢探尋引進和運用最新教學理論和方法的腳步,而從本質上去探究語言教學中的本體——ESL學生所存在的文化差異對他們外語學習的影響呢·因為那才是真正主宰他們課堂的思維和行動的核心所在,至于探尋如何克服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深層次影響則無疑需要廣大奮戰在中國ESL課堂同仁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引言
盡管2009年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卻說明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國與國之間的聯系和合作更加緊密。國際商務談判無疑是國際商務活動中一個重要環節。與其說國際商務談判是經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不如說是各國文化之間的摩擦與溝通。而談判國之間文化碰撞多半是雙方各自沒有處理好其存在的文化差異造成的,因此若要順利開展商務活動,就必須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及其差異,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談判策略。
2 文化及文化差異
文化一般指人類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各種文化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文化差異指由于不同文化環境的人們在價值觀、信仰、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別。文化直接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欲望和行為。
商務談判的目的是實現己方的談判目標,因此要推進國際間商務談判的順利進展就要求談判者能充分了解各國文化背景并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盡可能減少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不利影響。
3 文化差異的表現
3.1 語言
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不僅包含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含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
3.2 肢體語言
交際的手段不限于詞語,表情、目光、手勢及身體其他部分的動作都向周圍人傳遞著信息。例如阿拉伯人按照自己民族習慣認為站的近些表示友好,英國人則認為保持適當距離才合適。
3.3 宗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文化傾向和戒律,從而影響到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
3.4 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標準。價值觀是決定人們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動的根本出發點, 影響人們理解問題的方式。同樣的事物,不同觀念的人們會有不同的看法并得出不同的結論。
3.5 習俗和禮儀
各國都會有屬于本國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特色,所以熟知涉外禮儀的內容和要求尤為重要。在談判前充分把握禮節方面的知識,尤其要嚴格遵守對方特別的習俗和禮儀,否則會給談判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文化對談判方式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它會影響談判者思考問題、制定計劃、解決問題、作出決斷、作出反應的過程和偏愛。
4 應對策略
筆者將從談判者的角度分析一個成功的國際商務談判者要如何應對國際商務談判中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從而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4.1 做好應對文化差異的心理準備
跨文化的國際商務談判者首先要做好應對文化差異的心理準備。談判者首先具備跨文化的談判意識。這要求談判者不能用自身的價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的心理傾向,不能在談判中用自己的標準去解釋和判斷其他民族的文化;要求談判者學會了解、接受、尊重對方文化和習俗,使自己的談判風格和策略適應不同的國際談判的文化類型。只有充分注意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風俗文化,才能針對其存在的差異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
4.2 做好談判前分析準備
談判前的準備分析工作即要求談判者盡可能了解可能出現的文化差異。要想提高談判效率就要針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商業伙伴去了解其文化差異的背景。分析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對談判人員和談判背景的分析。
針對談判人員:(1)談判己方分析:談判者需要設計不同的談判團隊,比如有的談判團隊側重傾聽技巧而另一個團隊則要發揮高層影響力的作用。談判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收集信息,這就意味著應派專門成員負責傾聽記筆記,從而盡可能多地了解到對手的偏好。在面對注重等級制文化的談判方時,請高層管理者參與談判,那么職位在說服和順利開展業務方面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談判對方分析:首先充分收集談判對方的相關信息,這包括對方是由哪些人員組成的,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愛好如何,誰是首席代表,其能力、權限,特長和弱點以及談判的態度傾向和意見如何?然后,進行談判對手需求分析,盡可能廣泛的了解對方的需要。試圖清楚對方和自身合作的意圖是什么,對方對這種合作的迫切程度如何,對方對合作伙伴有多大的回旋余地。
針對談判背景:包括談判地點、場地布置、參談人數、交流渠道和談判時限。
所有的這些準備必須考慮到可能的文化差異。例如,在等級觀念較重的文化中,如果房間安排不當,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安。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觀念,所以要把握好談判時限,如北美文化的時間觀念很強,而中東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時間觀念則較弱。
4.3 正確處理談判過程中的文化差異
要能正確處理談判過程中的文化差異就要從談判過程中的四個階段進行妥善把握。
第一階段:寒暄 談判前的寒暄目的是借此了解談判對手的背景和興趣,從而為選擇適當的后續溝通方式提供重要線索。例如,美國文化強調把人和事區分開來,感興趣的主要是實質性的問題,因此美國商人花在與工作無關的交談上的時間較少。相反,日本文化卻很注重相互間的關系,常常在這一階段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第二階段:交流工作信息 主要是要正確處理由于語言差異和行為差異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錯誤。一般人在相同文化背景下會有10%-20%的信息被誤解,當一個人講第二語言時,誤解的百分比將急劇上升。行為方面的文化差異較難被意識到。當外國談判者發出不同的非語言信號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對手極易誤解這些信號。
第三階段:處理反對意見 人們在如何處理反對意見的方式會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對趨向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寒暄和工作信息交流的人們,往往要選擇含蓄的方式來處理其反對意見,在面對日本文化時,比較強硬的談判戰略可能會破壞重要的人際關系。但對信奉競爭和平等價值觀的人們,則要快速處理出現的問題。
第四階段:達成協議 不同文化的談判者在決策上存在不同的表現。西方文化采用順序決策方法即將大任務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務,最后的協議就是一連串小協議的總和。而東方文化則采用通盤決策方法。
4.4 充分把握談判對手國的談判風格
談判風格指談判過程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得談判者其行為、舉止和實施控制談判進程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盡相同。民族文化和習俗的不同不僅影響著洽談者的各種行為舉止,而且會影響到洽談者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因此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的談判風格有利于我們取得預期的談判成效。在商務談判中,了解并熟悉談判對手的談判風格,對于把握談判的方向和進度,有的放矢的運用談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4.5 模擬談判訓練
模擬談判指在談判開始前,組織有關人員對本場談判進行預演,目的是通過模擬對手在既定場合下的種種表現和反應,從而來檢查已制定的談判方案可能產生的效果,以便及時修正和完善。在進行模擬談判時要科學的提出各種可能假設,然后針對這些假設制定出一系列的相對應的策略。談判時要盡可能的揣摩對方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可能的行為模式,從而做出客觀實際的決策。
5 結束語
總之,文化傳統是某個民族約定俗成的習慣,應在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基礎上掌握并加以區別。要妥善處理國際商務談判中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就要全面剖析文化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要想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取得理想的效果,談判者就要做好面對跨文化談判的心理上的充分準備,做好談判前的分析工作和正確處理談判過程中的文化差異,把握談判國的談判風格,若想進一步保證談判取得預期的設想,正式談判前作必要的模擬談判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成志明.涉外商務談判[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
[2] 邢琰.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文化因素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1).
[3] 李素真,呂鵬.中西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中國電力教育,2008,(23).
[4] 張強.談判學導論[m].重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
[5] 劉婷.國際商務談判中中西方文化差異問題探析[j]. 商場現代化, 2008,(05).
一、中式英語的特點
英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語言。在國際會議,跨國公司和互聯網上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英語的全球化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語言是進行思維和感知的工具,每種語言都包含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由于英漢文化的差異,在用英語表示中國社會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與現象時,經常發現有一定的差異性。一般人們常常通過音譯、譯借、語義再生等手段,使漢語詞匯進入英語交際,從而形成了“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是以規范的英語為核心,用來表達中國特有的事物與現象的一種英語變體。它是英語國家使用的英語跟中國特有的社會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國際使用型的英語變體。中式英語有其自身的特點:(1)詞匯使用方面,具體表現為數量大、淘汰率低、翻譯方式靈活多樣、表意準確,許多漢語借詞常見諸英美報刊,如具有歷史文化特色詞匯的使用;(2)語音方面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層面;(3)語義表達方面,由于受到漢語思維與漢語句法的局限,中式英語傾向于修飾成分前置,致使中式英語在語篇內句子簡短,單句偏多。英語表達喜歡用委婉含蓄的句式陳述觀點,而漢語則喜歡直截了當。中國人在英語寫作和宣傳資料中,漢語寫作特點和篇章結構幾乎難以避免,尤其是在英譯的政論文章中。中式英語有利于傳播中華文化,并伴隨著中國人使用英語和中國特色語言文化的形成而逐漸普及,從而豐富和發展英語與世界文化。隨著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也促使了英語受漢語的影響不斷加深。
二、中英文化中的語言及表達方面的差異
由于居住環境、價值觀念、社會習俗、、歷史發展等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規范,這就是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必然反映在各自的語言表達上。(1)見面打招呼時,中國人喜歡談生活,英美人則習慣于談天氣;(2)待客禮儀方面,中國人好客套,英美人則實在;(3)表達贊揚或饋贈方面,中國人含蓄,英美人大方;(4)自我評價方面,中國人謙虛,英美人自信;(5)在做介紹時,中國人先重后輕,英美人先輕后重。英漢兩種語言中的文化差異說明了語言習慣、歷史背景、傳統風俗等方面存在的差異。
三、中英文化差異在翻譯中的體現
習語是某種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習語形成于語言的使用過程中,經過實踐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它們有著固定的結構和濃厚的歷史色彩。習語同文學作品一樣是語言的精華,由于漢、英兩族在歷史文化背景、傳統習慣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顯著差異,反映在成語的形象、含義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習語中的文化因素給翻譯帶來了困難。只有通過適當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譯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達意思。(1)語言環境方面的差異,例如在形容一個人非常奢侈浪費時,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則是“揮金如土”;(2)傳統文化及習俗方面的差異,例如“狗”在漢英兩個民族文化傳統中的價值觀念是截然不同的。漢語中與狗有關的成語幾乎都帶有貶義,如“狐朋狗黨”“狼心狗肺”“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狗尾續貂”等。而英美民族卻把狗看成忠誠的伙伴,常用狗來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英語與漢語有著不同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因此在使用中比喻不同的事物,但它們的比喻義是類似的。在翻譯這些習語時,應該改變其形式以保留其靈魂。把這些相互對應的成語用在英漢互譯中,可以再現原文的語言效果,且能清楚地達意。在中英文化的交流中,掌握正確的問候語是良好交際的開端,也是保障交往得以繼續的重要手段。在學習中正確選擇符合對方文化準則的表達方式,通過學習文化語境,掌握文化能力,學習交際方式,兩方面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交際成功,使得外語教學更加順應社會變化。
四、英語教學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國的傳統教育重在知識的傳授,西方的教育則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補。國內和國外教育在各個教育層次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并以不同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來國,尤其是年輕人大多很有主見,這種獨立意識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在國內,大多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子女,依舊是陳舊、落后、錯誤的教育觀念,重教而不會教的現象比較普遍,解決家庭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矛盾已經刻不容緩。西方國家更重視興趣培養,當然也有其弊端。通俗地說,西方現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