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6: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紡織業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30-0130-03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區建立的區域性、地方性的高等院校或是從部委“下放”到地方的高等院校。20世紀末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條塊關系”得到了有效調整,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得到不斷增強。截至2006年年底,全國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高校(本文稱為“國家”高校)僅有107所,其余的2179所全部為地方高校,占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95.3%。地方高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其發展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能否為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保障。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就業形勢的變化,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就業取向和就業方式發生了變化。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意向,我們對江蘇大學大學生的求職意向進行調查研究,力求真實了解和掌握大學生就業的愿望和想法,為國家制定就業政策、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和用人單位選聘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也為社會、學校、家庭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建議。
1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是江蘇大學2010屆畢業生。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問卷480份,其中有效問卷46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2.8%。被調查者中男生占65%,女生占35%;根據我校是綜合性大學,學科齊全,結構合理,涵蓋工學、理學、醫學、文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歷史學、教育學等9大門類的特點,被調查者的學科呢么類為工學28.88%,理學9.48%,醫學6.68%,文學5.17%,經濟學21.77%,法學6.03%,管理學11.21%,歷史學2.16%,教育學8.62%。從樣本涉及的科類、人數、性別、年級等方面來看,樣本的覆蓋面較廣,充分考慮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所選比例的勻衡性,具有統計意義,本次調查的結果較客觀地反映了我校大學生的求職意向狀況,對于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的研究具有一定意義。
2抽樣調查結果分析
2.1求職前的準備
2.1.1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考慮就業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17.46%選擇大一就開始,36.64%選擇大二開始的,27.59%為大三開始,18.31%是從大四才開始。這說明我校大學生整體開始考慮求職就業問題比較早,一半以上的學生在上大三之前就開始考慮自己的求職就業問題,這部分學生的求職就業意識較強,從他們關注考慮就業問題比較早可以看出他們對求職就業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較大。
2.1.2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求職前景是否了解? 調查結果顯示,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大學生占了整體被調查人數的46.55%,不了解的為46.77%,另有6.68%的大學生還不知道是否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前景。
2.1.3你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是? 在所有被調查者中,認為很樂觀的占9.05%,認為很不樂觀的站34.48%,認為只要通過努力,可以找到合適工作的占56.67%。
2.1.4在校期間是否參加過就業指導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23.71%的人在校期間參加過學校就業指導活動的,另外76.29%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就業指導活動。這表明就業指導活動有待于加強,加強對畢業生的心理輔導。
2.2求職的價值觀
2.2.1對自己第一份工作最看中因素調查結果顯示,17.46%的大學生選擇工作的穩定性,22.63%的大學生最看中工資報酬,6.03%的大學生最看中公司的名氣,選擇有53.88%的大學生最看中個人發展空間。由此可見,我校大學生對工作看中因素還是理智的,沒有過份追求公司名氣,而是非常注重工作帶給他個人的發展空間。
2.2.2求職過程中最擔心的問題在所有被調查者中有10.34%的大學生最擔心自己的英語和計算機水平,而最擔心專業課成績的只占7.76%,最擔心缺乏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占的比重最大,為62.94%,僅有9.91%的大學生最擔心江蘇大學的知名度。還有9.05%的大學生最擔心其它問題。可見,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缺乏是現在我校大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最擔心的問題,怎樣讓他們在學校學習期間將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學習結合起來是關鍵要解決的問題。
2.2.3怎樣處理愛情與事業的關系9.91%的大學生選擇以愛情為重,47.41%的大學生選擇以事業為重,42.67%的大學生選擇兩者并重。可見,我校絕大多數學生事業心比較強,求職的價值取向正確。
2.3求職的期望
2.3.1對待遇期望11.64%的被調查者期望月薪1000~1500元,34.70%的被調查者期望月薪1500~2000元,期望月薪2000~2500元的為28.02%,還有25.64%的大學生期望月薪在2500元以上。即最低月收入要求在1500以上占到了88.36%,可見當前形勢下我校畢業生對于薪資要求期望較高。
2.3.2求職區域期望41.60%的大學生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為自己的求職區域,9.70%的大學生表示到選擇西部艱苦地區,另有6.03%大學生表示由父母決定,16.16%的大學生表示回家鄉工作,還有26.51%的大學生對求職區域無特殊要求。
2.3.3對發展路徑的期望調查結果顯示,我校56.68%的大學生選擇直接就業,走上工作崗位;32.33%的大學生選擇要考研,進入更高學歷層次繼續深造;5.82%的大學生選擇出國留學;還有5.17%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就業去向呈現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就業方式,還有5.17%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但比例相對較小。這說明創業的意識還沒有被喚醒。大學生頭腦聰明,自身文化素質高且具備一定的創業條件,如果參與創業活動,不僅能夠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可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
2.3.4對就業指導的期望(可選多項)9.7%的大學生需要就業政策指導,31.90%的大學生需要就業形勢分析,20.91%需要求職技巧指導,27.59%的大學生需要單位需求信息,另有9.90%的大學生需要其他內容的就業指導。所需指導內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業形式分析,說明我校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識和理解還比較欠缺,排在第二位的是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說明我校大學生的信息來源還不太暢通,需要學校加大招聘需求信息的渠道。
3思考與建議
近年來,江蘇省職業院校專業技能大賽已進入常態化,我校作為南京市、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財會專業技能大賽的參賽單位在2010、2011年連續承辦了兩屆全省大賽。為進一步推動我校深化財會專業技能教學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彰顯我校辦學特色,使全體師生將技能大賽內化到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之中,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新局面,結合我校實際,就財會專業、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在校學生開展財會專業技能教育訪談。通過教育訪談,旨在了解我校學生參加省市財會專業技能大賽情況,分析學生專業技能素養形成的基本規律,培養學生主動鉆研、刻苦訓練、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財會專業技能教育訪談調查內容設計及調查結果
針對中、高職江蘇省財會專業技能大賽方案及今后變化趨勢,圍繞我校應對各級財會專業技能大賽的制度建設,全面提升財會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從財會專業技能大賽梯隊建設、參賽選手選拔和跟蹤培養的需要出發,分為中職組(一、二、三年級)35人、高職組(四、五年級)20人兩個組別,其中男生4人。調查各有側重,緊緊圍繞財會專業技能學習、訓練的突出問題,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學習動機、愿望、對專業技能的認知、學習體驗、個人專業成長、進修深造和專業對口就業以及參加財會專業技能學習、訓練、比賽的現實意義,進行全方位、面對面的交流訪談,獲取本校學生層面的第一手資料。
1.對中職組(一、二、三年級)35人的調查結果
■
2.對高職組(四、五年級)20人的調查結果
■
三、財會專業技能教育訪談調查個案分析
1.高年級:提高標準、學做合一,各項技能再上新臺階
2007級的高貞、馬文慧同學均多次參加江蘇省財會專業技能大賽,并榮獲一、二等獎。經過一段時間學校統一組織的專業實踐,把掌握的手工賬務處理、珠算、點鈔技能充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社會經驗,贏得實踐企業的高度評價。隨著用人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對員工的專業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高效率的專業工作必須有嫻熟的職業技能作為基礎。
為此,她們一邊溫習有關理論知識,虛心請教指導教師,經常與同學開展交流,一邊匯集企業不同類型仿真經濟業務,從模擬實際操作的原始憑證填制如領購并填寫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借款借據、增值稅專用票,到記賬憑證的填制,日記賬、明細賬等賬簿的登記,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編制等,把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具體的實際工作,既培養了能力又鞏固了課堂所學專業知識。再通過專業技能大賽的檢驗,使會計職業能力的具備有了可靠的保證,并對職業道德的養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低年級:大賽引領,進入角色,邊學邊做,快速成長
在日常教學訓練中,專業教師有意識地不斷解讀財會專業技能大賽的內容、規則,學生通過學習而有所了解,通過與高年級選手的交流互動而激發學習熱情,于是,有目的、有傾向地鉆研專業基礎知識,積極參與技能操作,有了經驗的積累和成就感,從而做出角色定位和全力投入,個人和團隊均得到較快進步。
2010級趙英豪同學是技能集訓隊中唯一的男同學,一開始就有不服輸的念頭,除了課內外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在技能操作中更是積極參加,苦練加巧練,打破了我校多年來“男生沒有耐心,男生技能落后女生”的怪圈,在同年級學生中遙遙領先,被學校推薦參加了二年級組的省聯合學院財會專業技能競賽,雖有出色發揮,但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勇于進取的他毫不氣餒,下定決心,堅定信心,集訓隊的技能訓練不厭其煩,不斷領悟,一步一個腳印,經過將近20天艱辛汗水的付出,終于迎來超越最強對手的優異成績。
四、建議與對策
1.保證訓練時間
每天訓練的時間要足夠,并不間斷地與外地高手交流、相互切磋。希望學校能有濃厚的訓練氛圍,不要只有幾個帶隊老師和訓練隊員組成的獨立個體。希望學校解決學生一些生活問題,例如,回家路途遠,希望學校能提高獲獎的獎勵標準。
2.掌握訓練技巧,不盲目訓練
技能大賽,讓不同的學校一起參與,相互比拼,相互學習。讓參與選手,加強技能訓練,加深會計的探索,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日常的訓練中,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學習,要不斷深度學習,理解知識。
3.“官教兵,兵教兵”,教學相長
在會計實務方面可以讓老師和同學模擬共同為一個企業作賬。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問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
4.加強教練團隊建設
鑒于目前大賽趨于常態化,學校梯隊建設步入正常軌道,必須配齊配足指導教師,組成教練團隊。具體包括兩個方面:
(1)項目指導專門化,包括手工賬務處理、會計電算化、點鈔、珠算、翰林提五個項目,做到專人專項,相互借鑒,協作、溝通,分工不分家,和諧一致,互相配合、支持,整合我校財會專業師資力量,形成合力,促進大賽工作的高效運轉。
(2)針對一、二年級及三四年級的不同基礎和要求分別組成指導小組,明確責任人,至少一個年級一人。尤其要注意將工作重心下移到一、二年級,如果不抓好起始年級的基礎訓練,到了高年級就很難有優秀的選手脫穎而出,也無法達到優異的競賽水平。建議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甚至是五年級全盤考慮,分年級制定目標,實施相應的訓練方案,定期進行不同年級組的競賽,穩步提升我校的技能大賽成績。
為了推進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市政府提出了實施“1225”制造業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實施方案,即在全市實施一批應用示范企業、兩個示范行業、兩個示范領域、五個示范鄉鎮。服裝cad(電腦輔助設計)做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廣,依托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建立了cad技術推廣應用培訓中心,成立了中國石獅服裝高科技促進發展中心,較早地引進了當時較先進的cad技術與設備,大力進行服裝cad/cam(電腦輔助制造)的推廣與應用,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全市有100多家企業使用了服裝cad/cam,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得到了改造升級,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核心競爭力。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目前已擁有中國時高、美國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絲綢之路等多種服裝cad和紡織品cad、制鞋cad、平面設計等多種軟件,為企業培訓輸送了不少合格的技術工人。據調查,全市大部分紡織服裝企業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礎性信息管理系統,用計算機進行文書處理和上網查詢相關信息已比較普及,在設計、生產、管理、購、銷、存及企業文化的建設上使用計算機的意識大大提高。70%以上企業實現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野豹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蓋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團、大帝集團、鴻泰織造漂染有限公司、億祥染整有限公司、愛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業相繼實施了cad和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應用工程,提高了產品的設計開發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有的企業,已經建成局域網,有的正在建設之中。有些企業正在大力推行cad技術并與cam(計算機輔助制造)等計算機新技術進行集成;著手實施以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為核心并與企業供應鏈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目前我市已有億祥染整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福建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示范企業,永信電腦繡花機械公司、野豹服裝、蓋奇制衣有限公司、鴻泰織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被泉州市科技局確定為泉州市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示范企業。
二、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整體規劃滯后。到目前為止,我市尚未制訂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的整體規劃,且未建立統一的組織領導機構,因而在推動這項工作時,政府有關部門未能形成合力,影響了我市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二是宣傳不夠有力。由于對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宣傳不夠有力,使企業家在思想上存在著一些不正確的想法,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思想認識存在片面性。有的企業家簡單地認為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無非就是企業多買幾臺電腦,或者使用了服裝cad,就已經實現了信息化。其次,存在等待觀望心理。不少企業主認為信息化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但不一定在較短時間內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再說。第三,缺乏規范化管理理念。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是實施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前提和條件,沒有規范化的管理,數據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盡管我市有不少企業都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但真正實行規范化管理的企業并不多。第四,擔心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有不少企業心存疑慮,擔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財務管理規范化,其利益將受到損害。由于存在上述問題,致使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的進度緩慢。
三是人才資源匱乏。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和應用,關鍵在人才。調研中發現,我市紡織服裝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處于較低的層次,有些服裝企業即使購進了cad,也通過一定形式引進、培養了人才,但由于人員不穩定,時進時出,機臺閑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業即使花錢開發或購置安裝了管理軟件,但沒有會使用、會維護、會二次開發的人才,使設備、軟件閑置,造成了一定的浪費。四是資金投入不足。一個完備的信息化系統工程,一般要投入數十萬元,大的要投入二、三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從我市30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的情況看,目前投入2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10多家(主要在染整企業),投入50至60萬元的企業有200多家(主要用于購置服裝cad),其余企業投入在10萬元左右,有些企業甚至尚未投入。上述問題的存在,形成了制約我市紡織服裝業改造升級的瓶頸,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我市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三、對實施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要建立組織領導機構。實施信息化工程建設是一項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必須大力協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因此,市政府應成立制造業(紡織服裝業)信息化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對全市制造業信息化的實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在此基礎上,采取積極措施,集成各項資源,統籌規劃,確定總體目標,制定確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
1、 尋找商機,改變觀念,運用資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人們注意到,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過去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內涵的重大變化。在國家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進程中,新的科技成果將會不斷涌現,這將大大地擴大企業的目標市場容量,我們要做好投資,充分運用好現有的廣大人力資源。
報告出現的新觀點、新決定為我們提供了前未所有的發展機遇,如何在競爭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實現發展,這需要我們改變觀念、積極調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引進朝陽行業聯動本行業,資源合理充分運用,創造性的發展
針對處長會議精神指示,我從本處閑置的門面房如何使用為出發點,結合本處在公司的管理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及所管轄服務范圍的優勢,進行了項目的市場考察和設計想法。認為該項目可以讓我們充分運用我們物業處的公司資源,組織資源,人力資源,增加新的收入點,提供新的服務產品。
首先,介紹此項目的來源和出處。
xx樂游是xx集團旗下xx旅業集團傾力打造的一款優質旅游品牌,xx樂游計劃用五年時間做到國內旅游第一品牌。
xx樂游將匯聚一批有志于旅游事業的精英,通過旅游產品生產與銷售的專業化分工,實現產業的升級與轉型,使該項目內的合作者享受到事業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
xx樂游將依托xx的航空、機場、酒店、景點等資源優勢,構建先進的網絡平臺,大力發展旅游分銷渠道。計劃三年內,在全國范圍發展3000家加盟門店,5000家專業旅游咨詢機構,通過對行業價值鏈的整合,實現“xx樂游”的商業價值。
xx樂游將使加盟商擺脫傳統旅游繁瑣的業務流程,真正實現高效、便捷的操作模式;
xx樂游以集團優勢獲得的異業經營渠道,大大降低加盟商的經營成本,迅速提升利潤空間;
xx樂游將引進銀行第三方信用管理體系,為各環節的運營提供金融企業級別的可靠保證,使經營風險最小化;
xx樂游將xx嚴謹、規范、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植入運營的管理中,顛覆當前旅游業混亂無序的現狀,打造旅游行業新標準,創建旅行生活新價值。
xx樂游背景篇
xx集團簡介
發展歷程
創業17年來,xx集團把握機遇,尋求突破,實現跨越發展;目前,xx資產規模逾16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5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近80000個;展望未來,xx將朝著進入世界500強與創建中華民族的世界級企業和世界級品牌的偉大目標邁步前進。
產業格局
xx立足于發展成為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通過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全面覆蓋客流、物流、資金流,構筑起以航空旅游、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服務為三大支柱的新型產業格局。
綜合實力
xx經營6家上市公司,13家全系列產品服務航空公司;共運營飛機240余架,近500條航線,通達90余個國內外城市,年旅客運輸量3000萬人次;信托管理資產規模近300億元,擁有貨船近50艘,貨運飛機近10架;管理全國12個機場,逾50家酒店,提供超過10000間的客房服務;并有遍布全國近30家旅行社,近100家商場及超市。
xx旅業簡介
xx旅業是xx集團的產業集團之一,是xx集團三大戰略業態之一的航空旅游業的核心企業,負責整個xx集團旅游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業務拓展,業務范圍全面覆蓋 “吃、住、行、游、購、娛” 旅游六大要素。“xx樂游”是xx旅業旗下重點規劃項目,立志于成為世界級旅游連鎖門店品牌。
xx樂游綜合介紹篇
xx樂游專注構建陽光開放的旅游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力求改變旅游市場“弱、小、散、亂、差”的現狀,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以及政策對規范化發展要求。“xx樂游”旅游連鎖門店,通過統一的視覺形象、強勢的市場營銷、規范的業務流程、領先的系統操作、專業的培訓保障、可靠的財務服務、xx的資源支持,為旅游產品供應商、旅游連鎖門店、旅游產品最終客戶打造一個統一、標準、開放的平臺,在滿足個人、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對旅游產品價格、質量、便捷、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同時為供應商、加盟商創造長期穩定的盈利。
統一的視覺形象;
xx樂游統一的基礎設計,統一的門店裝修,統一的宣傳資料,統一的辦公用品,統一的旅游用品,統一的市場宣傳,全方位打造旅游連鎖門店清新形象。
強勢的市場營銷;
xx樂游承諾在當地主流媒體進行強勢市場推廣,同時通過平面媒體、網絡媒體、戶外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以及xx的自有媒體打造全方位立體市場營銷,使得xx樂游在當地能夠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
規范的業務流程;
xx樂游供應商、運營人員、門店按照分工進行產品生產、包裝、培訓、宣傳、咨詢、銷售以及后續服務,規范的流程,專業的分工,最大程度上節約了供應商及門店的運營成本,提高了競爭力。
領先的系統操作;
xx樂游的產品銷售、財務支付在系統中執行,從而摒棄了傳統連鎖門店中線下操作的弊端,保障了xx樂游合作伙伴的長期利益。同時,通過定期的系統分析,可以發現合作伙伴在銷售、產品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提供修改建議。
專業的培訓保障;
“xx樂游” 培訓團隊由擁有多年旅游從業經驗的人員組成,專職負責門店培訓和供應商培訓,搭建專屬旅游行業的培訓體系,為門店和供應商提供良好的溝通交流學習平臺,打造業內最專業、最具競爭力的銷售團隊。培訓內容涉及旅游產品、銷售技巧、服務態度、店鋪管理、團隊操作等方面。由于其課程涵蓋范圍廣,針對性強,實用性高,深受各地門店和供應商歡迎。
可靠的財務服務;
xx樂游的財務管控通過虛擬銀行概念實現便捷的結算;通過引進第三方信用管理體系,為門店提供一定數額的信用擔保;通過嚴格的合同約定及靈活的付款方式,為供應商規范資金使用,減輕資金壓力。
中立的監管體系;
xx樂游獨立運作,秉持開放性及中立性的原則,其監管體系由資源管理部、渠道管理部、營銷策劃部、計劃財務部、綜合管理部共同搭建,相互監督,共同保障xx樂游模式的貫徹執行。
xx的資源支持;
xx樂游作為xx旅業的重點項目得到了xx集團及旗下xx航空控股、大新華物流、xx實業、xx商業、xx機場、xx置業、xx易集團及xx旅業旗下兄弟單位在開設門店、市場宣傳、機位協調、酒店控房等方面的鼎力相助。
xx樂游品牌篇
xx樂游=xx服務+快樂旅游
“xx樂游”品牌以“我的人生,我的旅行”為品牌口號,以“快樂旅游,盡在xx樂游!” ;“個性旅游,盡在xx樂游!”;“環保旅游,盡在xx樂游!”等為系列宣傳口號;倡導通過誠信經營,為客戶提供豐富、低價、特色的產品,以“xx”的品質服務來給旅行者帶來快樂的旅游享受。
誠信經營:誠信經營是企業、產品生存之本;
豐富產品:豐富產品的同時,尋求產品低價、差異化;
xx服務:以xx標準培訓、規范旅游社服務體系;
快樂旅游:以追求給旅行者帶來更多快樂為使命;
xx樂游規劃篇
第一階段 創建期2009-2010
選取西安,成都,武漢,濟南、重慶等全國一類及二類城市5-10地,有步驟的進行xx樂游門市的布局500家,并在當地取得相當的競爭優勢,同時引入xx樂游連鎖門店異業經營的新模式。
第二階段 拓展期2010-2011
“XX年薪酬調查報告”對職業薪酬進行排行,排名前20位的有高級管理、系統安全管理、包裝設計等職業,其中,高級管理以月薪7151元排行第一位。
———————————薪資排行榜———————————IT回暖 薪酬水漲船高
此次調查中,居職業薪酬榜的前20名中,IT業的占了四席,分別是:系統安全管理(平均月薪6667元)、信息系統分析員(平均月薪3942元)、系統集成/支持(平均月薪3112元)、軟件開發與測試(平均月薪3000元)。
在此次調查中,系統安全管理以平均月薪6667元居職業薪酬榜的亞軍地位。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個崗位是按人給薪,一個有著很資深的安全管理經驗的“牛人”,一年拿個十幾、二十萬是沒有問題的。
對此,海峽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解釋稱,SP的異軍突起、互聯網全面復蘇、手機行業的巨大容量對IT行業整體薪酬形成強有力的拉動。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無線增值領域薪酬水平的暴漲。IT行業整體薪酬上漲大概20%~30%都來源于這個領域的拉動。
SP利潤飆升,從業人員隊伍迅速壯大,人員薪酬水漲船高。互聯網的全面復蘇對這個行業的薪資形成明顯的總量拉動。
設計類 人才忒吃香
在XX年,隨著市場對設計類人才的旺盛需求,包裝設計類人才的薪情可謂一路飆升,以6367元的平均月薪牢牢占據了職業薪酬榜的季軍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僅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目前福州市就有幾百家已經登記注冊的廣告公司,每年對平面設計、三維動畫設計等廣告設計類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可觀。如果再加上各種化妝品公司、印刷廠和大量企業對廣告設計類人才的大量需求,那么廣告設計類人才的缺口就至少高達上萬名。此外,隨著房地產業、室內裝飾業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形形的家居裝飾公司數量也越來越多,電腦藝術設計、室內外設計等專業的設計類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在呈迅速上升的趨勢。
據介紹,那些能夠熟練地掌握Page-Maker、CoreDraw、Free-Hand和Illurster等專業制圖軟件來操作PC機和“蘋果機”的設計類人才,通常都能找到一份XX元~3000元月薪的就業崗位。
紡織業 發展旺盛拉升薪情
根據調查,XX年的染整工程人才的平均月薪漲至3000元。據介紹,染整工程是培養從事紡織品染整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福建是我國紡織品服裝的主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現有紡織服裝企業萬余家。目前福建省的紡織產業已位居全國四強,與江蘇、浙江、廣東成為全國四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地。“這個行業的發展拉動了對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旺盛,對高層次的人才爭奪也將日益激烈,從而拉升了從業人員的薪情。”
財務管理 再成高薪點
在本次調查中,財務管理人才的平均月薪超過了企業管理人才,以3874元排職業薪酬榜第七位,再次成為職場中的熱點。
海峽人才網的職位信息顯示,財務和管理經驗、包括對相關工商財務稅務政策及法規的掌握與行業經驗是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有在跨國公司或上市公司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經驗,有錦上添花的作用。
對此,該負責人表示,相對于一般會計人員的過熱,對企業運營管理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財務管理人才仍然是供不應求。
咨詢業 成最佳職業之選
這次調查,咨詢顧問居職業薪酬榜第十位,其平均月薪為3509元。“咨詢業自從出現以后,一直就以體面、高薪的新貴面貌示人。”該負責人表示。
從求職角度看,咨詢業仍是剛畢業的MBA和大學生的最佳選擇之一。首先是咨詢業行業本身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員工有成長機會,有很好的培訓;與有經驗的高手合作;有很開闊的接觸面,可以熟悉多種不同行業的公司和人,甚至有機會進入不同的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如何能拿高薪酬————學歷越高薪酬越高
根據海峽人才網此次薪酬調查的結果,學歷對薪酬的影響很明顯。學歷“博士”的平均月薪最高,為4722元,而學歷為“中專以下”的平均月薪最低,僅有1205元,相差近四倍。學歷為“大專”和“中專”的平均月薪也分別與其相差2.2倍、2.9倍。學歷為“本科”的平均月薪為2875元,也僅為“博士”的60%左右。
在此次調查中,MBA以18334元的平均月薪最高值略勝其他碩士一籌,非MBA碩士的平均月薪最高值為16667元。
企業規模越大薪酬越高
在此次薪酬調查中,可以看出規模越大的企業薪酬水平越高。針對來自不同規模的企業信息來看,規模在“100人以下”的平均月薪為1938元;“101-300人”規模的平均月薪為2189元;“301-1000人”規模的平均月薪為2333元;“1001人以上”規模的平均月薪為2359元。總體來看,規模越大的薪酬水平越高。
工作年限越長薪酬越高
究竟要多高的薪水才能“挖”到人呢?從海峽人才網此次薪酬調查的結果中,可以看到不同“工作年限”的大概“標價”。
根據此次調查,剛工作不到1年的平均月薪2146元。一年之后,平均月薪能漲到2333元。如果工作還沒夠3年,可能你的月薪都不超過3000元?穴2年為2407元;3年為2458元?雪。直到你擁有了4年的工作經驗時,你的平均月薪能漲到3134元。在你擁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時,你每月可拿到3244元的薪酬。
據調查,工作經驗不到4年的薪酬基本上都在XX~3000元,而4年之后,薪酬就會大大提升。
“2009年9月12號有輪胎特保案,輪胎算什么呀?幾十億美金,根本不算什么的,非常小的一個比例。中國的紡織品才是出口的大宗。如果美國人夠聰明的話,既然輪胎都敢搞,無縫鋼管敢搞,紡織品怎么會不搞呢?這不合理,怎么可能讓中國人賺錢呢?沒有道理的。所以一定會對紡織品的原材料進行攻擊。我就讓我的助理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研棉花,把資料研究完之后,大吃一驚。很不幸的告訴各位,他們不是剛開始,已經快結束了。”――相信看到這段話,很多人大吃一驚。郎成平經過調研發現的已經結束的“美棉陰謀”是什么?
首先從現象說起。在郎咸平團隊的調研中發現,2009年中國的棉花產量和質量都在大幅下滑――“平均棉花質量下跌10%,單產量下跌10%,耕地減少10%”;“農分率也下降到34%,農分率就是100斤的籽棉能夠轉化為多少皮棉。籽棉是種出來的棉花,帶種子的,不能紡紗,必須轉化成皮棉才可以。中國農分率的標準應該是37%~38%,這個數字每年不一樣,但是都差不多,可是今年的農分率只有34%。棉花單位的產量下跌,質量下跌,農分率已經低于我們過去的棉花了。”
按照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09年9月的《全國棉花長勢調查報告》,2009~2010年度,全國棉花總產量將較上一年度下降12.4%,為700萬噸,是2000年以來棉花產量的最大降幅,市場缺口約為200萬噸。這是為什么?很多人和郎咸平一樣發出疑問。
郎教授在疑問之后自己找到了答案:孟山都。
因為中國的棉花全部都是1997年從美國孟山都所引進的叫做轉基因抗蟲棉33B。抗棉鈴蟲,這是棉花最討厭的蟲。由于抗蟲棉33B抗蟲特別好,2001年~2004年的三年間,孟山都的棉花使得農藥使用量下跌了50%~60%,種植成本下跌了25%,每畝棉花的產量上升了20%,農分率是42%。這三年非常好。但是孟山都的技術含量重點不在這里,如果僅此而已,他也控制不了中國棉業,重點在于抗蟲棉33B在經過三年種植之后,如果不去買他的新種子,保證三年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孟山都為了掌控中國的棉花市場特別發展出這么一個轉基因抗蟲棉33B'’,“這就是為什么2008年之后,我們的棉花質量下跌10%,產量下跌10%,耕地面積少了10%,都是迅速下滑。更可怕的是農分率從過去的42%跌到了現在的34%,比過去我們中國用的傳統棉花還要差,已經比不上我們原來自己的棉花了”――郎成平揭示道。
更可怕的還不至于此。“這個品種對棉鈴蟲是由防御作用的,可是棉鈴蟲被消滅之后,2006年開始蚜蟲出來了,紅蜘蛛出來了,煙粉虱出來了,其他的害蟲都出來了,造成了更大的后患,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棉花的質量要下跌”,“要殺蚜蟲、紅蜘蛛,就得買農藥。農藥是兩個公司提供的,一個是孟山都,另一個是他的合作企業德國的巴斯夫。就這兩個公司提供這種農藥,其他公司都沒有。所以你買農藥他會賺一筆。或者你原來的種子不用了,就向他買種子,買種子他再賺一筆”――夠觸目驚心吧。
堅硬的缺口
為什么美國要處心積慮為中國研制特定的棉花種子呢?而且在被中國種子公司抄襲后一點也不怕?處心積慮是因為巨大的市場誘惑,而不懼抄襲是因為人家的技術含量真正高――到頭來你還是有求于我,無論是種子,還是農藥,還是棉花,總有一處你要有求于我。
中國的棉花缺口就跟出口能力一樣是個明眼可見的事實。對國外棉花供應商來說,這巨大而堅硬的缺口就是他們的胃口。以下表格是2006~2009年中國棉花產量及進口量表,表中數據表明中國的年棉花缺口量在200萬噸左右,高于200萬噸的占多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495萬公頃,較上年減少80萬公頃,棉花產量640萬噸,較上年減產14.6%。美國農業部2月8日的2月份月報已下調美棉庫存,并調增本年度中國棉花消費量至1034.2萬噸,市場由此認為本年度后期中國棉花供應會偏緊。由于金融危機影響導致紡織等行業出口萎縮,去年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59 77萬噸,同比下降27.0%。不過由于內銷市場增長等影響,去年末我國棉花進口呈快速增長態勢。據海關統計,2009年12月份,我國進口棉花22.90萬噸,環比增103.0%。今年1月份中國棉花進口量再創新高達31.1萬噸。
據中國棉花協會,今年棉花生產形勢不如預期,盡管棉花價格較金融危機前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棉花種植面積僅穩中略增,且從南到北遭遇低溫天氣,春播推遲15天左右,播種開局不利。雖然紡織業恢復向好,生產出口形勢將好于2009年,但面臨原料、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匯率變化、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確定的壓力。此外,全球棉花市場在新的年度也將面臨產需缺口加大、庫存下降的局面。
日前,國資委發表報告,由于印度停止出口加上國內需求增加,中國正面臨著嚴重的棉花供應短缺。報告中援引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的數據說,在今年新棉花采摘上市之前,中國將出現31萬噸供應缺口。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產國,為了增加供應抑制價格上漲,印度政府上周宣布停止棉花出口。這一決定給中國剛剛恢復活力的紡織工業帶來了沖擊。在巨額經濟刺激計劃的提振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11.9%的高增長,紡織業也在需求擴大的提振下出現增長,但是中國去年棉花產量卻因為種植面積減少而出現大幅下降。據中國棉花網預測,在8月底新棉花上市之前,中國棉花供需缺口可能會高達350萬噸,而且明年棉花供應依然可能緊張。另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人士估計,到2020年,我國紡織行業70%用棉需進口,也就是說世界80%的棉花要供應中國。
虛弱的國棉
棉花在中國如此之缺,為什么生產跟不上?供不應求的市場還不足以讓棉農動心嗎?是的,因為讓棉農動心的不是市場,是價格。
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棉農開始直接面對享受高額政府補貼的美國大棉花場主。2008年進口棉數量是2001年加入WTO時的19.5倍。從2008年以來,中國三大產棉區棉田面積正以驚人的速度遞減。中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2009年棉花種植面積為2015.6萬畝,較上年下降19.4%。
多年來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在長江流域棉產區,浙江最大的省屬農場――黃海農場的棉花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1.3萬畝降到了2009年的100畝,僅作為農場科學試驗田保留。
中國棉花協會的調查報告中顯示,2009年黃河流域棉田面積減少了16%,長江流域棉田面積減少20%。而據調查,“明年(2010年)種植面積還要減,山東和河北已經改種小麥了”――棉花協會人士表示。
加入WTO后棉花價格波動不定,2002年至2008年,中國棉花收購價格年均波動幅度超過12%。棉花價格的不確定性和生產成本上升使棉農收益總體下降。棉農承擔了價格波動的惡果。
在不確定的利潤面前,棉農缺乏安全感,種植積極性處于逐年被打擊之中。而對用棉企業來說,這種價格波動以及用棉政策重壓和國棉質量問題造成的打擊更大。棉花每年都是紡織企業頭痛的問題。
配額、滑準稅、爆炒
“我們國家自己的棉花質量差,問題多,又不能完全滿足國內生產需求,進口棉花又有配額又有滑準稅,增加了企業很重的負擔,對紡織業來說非常不公平”,福建某家大型棉紡企業的副總裁陳總曾對記者說。他的這種氣憤已是行業同感,每年棉紡企業都要為棉花大傷腦筋,尤其是棉花價格飆漲的時候,為了“搶棉花”有的企業不惜派人常駐新疆等棉產地,也不惜高額購買配額。
“美國有國家補貼,我們不僅沒有補貼,還要配額管制,還要征稅,事實證明越靠政策管制,對棉花生產、流通越不利”,該企業人士表示。
我國目前對進口棉花實行配額制,關稅內配額只有89萬噸,其它配額量國家會依據市場變化進行增發,但是需繳納滑準稅,目前滑準稅是5%~40%。即使國外棉價已經高于國內,企業進口棉花仍需繳納5%的滑準稅。對于不得不進口棉花的中國紡織企業來說,這筆不小的負擔已經嚴重影響中國棉紡的國際競爭力。
游資的不良爆炒行為將棉農與紡織業置于利益圈之外,中間商控制著棉價與利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2010’中國棉業高峰論壇上就指出,游資炒作棉花、棉紗,使得現在有的針織廠不得不考慮自己要建紗廠,這就使紡織工業被迫出現再次擴大規模,把有限的資金不用于產業鏈提升,而是用于應對棉花和棉紗的炒作。杜鈺洲認為,這是很大的浪費。
不止是補貼問題
從1999~2003年,美國政府對棉花的補貼率高達89%。也就是說生產100塊的棉花,補貼89塊。從2001年到2002年,他的補貼率超過129%,完全給農民錢,種出來就是錢,完全超過你的成本。所以美國的棉花非常便宜。――郎咸平認為美國出口農產品的策略就是補貼,對于棉花也一樣。
“在中國,農民種糧有補貼,種棉花卻沒有補貼,這不公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棉紡協會會長徐文英曾對記者說。他認為,應給農民直接種棉補貼,農民利益才能得到保證,也給中國紡織工業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第一節 選題意義 1
一、研究現狀 1
二、研究目的 1
第二章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3
第一節 匯率變動現狀及原因 3
第二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消極影響 3
一、匯率風險增加 4
二、低價優勢難以維持 4
三、以“跑量為主”的經營模式導致紡織出口額增速出現下降 5
四、競爭將更加激烈 5
第三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積極影響 5
第四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額的影響的分析 6
一、調查分析 6
二、實證分析 7
第三章 浙江紡織業應對匯率變動的對策 9
第一節 解決的方法 9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結算 9
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9
三、開拓更多的客戶源 10
四、改變貿易方式 10
第四章 總結 12
參考文獻 13
致 謝 14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選題意義
一、研究現狀
由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貿易順差激增等原因,人民幣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壓力。2007年人民幣匯率刷新高達70多次,2007年12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人民幣7.3647元。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到2009年4月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為人民幣6.9920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已達到18%。
紡織業是浙江主要出口行業,是浙江出口一大支柱,紡織業的出口對匯率的依賴又非常大,且紡織服裝的附加值低,是以價格優勢作為競爭手段的,因此,人民幣升值使紡織原材料、勞動力等都漲價,打破了浙江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中一直以來的價格競爭力,影響其出口額。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即意味著美元降價,即本國價格上升,而國外購買力卻下降了,這又會進一步增加我國商品出品的難度。
又因為浙江最大的出口貿易伙伴是歐美國家,人民幣兌換美元的速度一直在加快,企業的利潤也因此而被減少了。根據數據統計,浙江省紡織品的出口額每年都在增長。例如,2007年浙江省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356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19.7%,其中,出口紡織品170億美元,增長23.1%;出口服裝186億美元,增長16.8%。若人民幣升值達到10%,我們可以計算出浙江紡織企業將因為匯率的原來,一年至少損失35.6億美元 ,這個數字對于原本就營利不多的紡織品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據相關部門統計,在外貿服裝企業發達的浙北長興地區,受匯率影響,近84%的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0%以上,80%以上企業稱利潤空間減小,提價空間不大,其間,不少企業損失都已超過百萬元。
二、研究目的
由于近幾年人民幣的升值對各界都有帶來了巨大壓力,有關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影響的研究也增加了很多。比如,石美玲認為,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是富有彈性的,因此供給量對于價格變化的反應較大,所以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導致商品出口增幅的下滑(石美玲,2006)。王開也通過價格機制得出了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增加的結論(王開,2005)。沈國兵卻提出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與中國進出口變動之間并不存 因果關系的看法(沈國兵,楊毅,2005)。
因此,為了對浙江紡織品出口因匯率變動而受到的影響有一個了解,本文就這方面做了一個研究。
第二章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第一節 匯率變動現狀及原因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人民幣匯率是指以美元為主要代表的外匯均衡價格,即用外匯表示的人民幣的價格,即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的價格。自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并軌,建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政府只在有必要時予以干預和調控。
近年來,由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貿易順差不斷加大等原因,人民幣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壓力。自從2005年進行匯改以來,人民幣的升值速度更加快。對中國商品進出口的影響也更加明顯。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中國經濟,尤其是浙江紡織經濟有著很大的關鍵作用。而要使這個作用能夠實現,首先就要分析匯率變動的原因及走勢。
從宏觀層面上看,中國經濟總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續增長的預期是推動人民幣緩慢升值的深層原因。近幾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GDP增長維持在10%以上。從長期來看,一國匯率水平與該國經濟實力呈正相關的關系。
從微觀經濟因素來看,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根源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人民幣和外幣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的變化;二是外匯供求狀況的變化。具體分析其原因概括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1)國內經濟發展模式決定了我們需要有一個匯率體系改革。2)國際上美元貶值導致人民幣面臨巨大政治壓力。3)匯率改革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緩解對外貿易摩擦、擴大內需以及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
總的來說,人民幣和外幣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國外匯供求的變動又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經濟的,也有非經濟的,且各個因素之間又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甚至相互抵消的關系,因此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因素極其錯綜復雜。比如國際收支狀況、財政收支狀況、實際利率差、通貨膨脹率差、經濟增長率差異、國民收入高低、貨幣供給、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政治與突發因素。
第二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消極影響
人民幣匯率由于其種種因素而改變著,尤其近幾年一直在創出新高點,對于一直以來靠低價格來打拼國際市場的浙江省紡織行業來說,匯率提升正在考驗著紡織出口企業的心理承受能力。
2007年,我國政府調整了對外貿易政策,以縮小貿易順差,擴大進口的政策取向,取代了以出口為導向的貿易政策。并且進一步降低了出品退稅稅率,提高了加工貿易的門檻。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導致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尤其是近年石油價格的上漲,與石油相關的化纖等原材料等也跟著漲價。不光是生產原材料漲價,生產勞動力成本也相應地上升。但在同時,周邊貿易國家低端加工貿易正在加速發展,這些都導致浙江紡織加工貿易企業生存困難。
紡織業是浙江出口商品的一大支柱,人民幣升值對該產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有關各方最擔憂的。確實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一個是國際市場的蕭條導致訂單減少;一個是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像原油等的大幅度降價導致的其他原材料的降價導致企業的庫存商品價值大幅度縮水;還有就是出口企業承擔的匯率變動導致的損失等等。
一、匯率風險增加
人民幣升值導致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匯率風險增加了,很多企業不敢接單子,“在非州有很多客戶,訂單也不少,但由于匯率波動太大,我們不敢接單。”在紹興舉行的一次外貿企業座談會上,紹興寶紡印染負責人說,他們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匯率變動太大了,他們主要出口輸入地是在非州,因此西非最大的經濟體貨幣奈拉貶值給他們企業外貿出口帶來了很嚴重的影響。紹興另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說,由于當時簽合同時沒有堅持按簽訂合同時的匯率結算,他前一年年底接到的總價45萬美元的訂單,交貨期為三個月,但是還沒等到交貨期,總貨款已經縮水近7萬元人民幣,使他蒙受了不少的損失。人民幣升值2%,即企業拿到的貨款折合成人民幣只有原來的98%,若人民幣升值10%,則收到的貨款將只有原來的90%。根據研究發現,人民幣升值2%,浙江紡織品企業的平均利潤將會減少5%~10%,如果人民幣升值3%~5%,企業還能承受,但如果升值幅度達到了10%以上,預計將會有50%的企業難以繼續經營下去,也就是說行業將會垮掉一半。
二、低價優勢難以維持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出口紡織品的成本上升,并同時相應地提高了出口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從而降低了國際競爭力。除了價格的影響外,人民幣的升值還會導致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其他發展中國家正以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來搶占我省紡織品的海外市場,如果這些國家進入了紡織品國際市場,浙江紡織品的成本優勢將會被大大削弱,使浙江依賴低價格模式競爭的紡織出口利潤變得更加稀薄。這些都進一步的增加了浙江紡織品出口的難度,抑制了出口數量。
三、以“跑量為主”的經營模式導致紡織出口額增速出現下降
浙江紡織業的出口是以跑量為主的,2006年1~4月,浙江省紡織品服裝出口做出實績的企業就有5488家,比2005年末增加了394家,其中,私營企業為2789家,外商投資企業為1940家,集體企業為411家,國有企業為340家,個體工商戶為9家。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紡織品22.47億美元,增長35.4%,私營企業出口紡織品20.8億美元,增長64.4%。同期,浙江省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指數為1.05,數量指數為1.24,即出口平均價格增長5%,而出口數量增長24% ,也就是說數量增長快于價格增長,這就導致了出口數量增加比較快,且增速也比較快,而出口額雖也是處于增長之勢,但增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即浙江省的紡織出口是以跑量為主,但是后續工作并沒有連接的很好。浙江紡織業需要打破其一貫的以跑量為主的經營模式,要多開發新品種,創立新品牌,增加像雅戈爾、杉杉這樣的高檔次產品。產中附加值低以及科技創新能力低的缺點也是需要盡快克服。
四、競爭將更加激烈
受人民幣升值沖擊最大的主要紡織品是那些大宗的、低檔的、初級的紡織品,而浙江紡織品出口的主打產品就是這些。因此,浙江紡織品出口的銷售壓力將大大增加,出口形勢將變得更加嚴峻。首先,在國際上有像泰國、墨西哥等生產、出口同類商品的強勁的競爭對手;其次,國內紡織品行業內部企業間的競爭將變得更加的白熱化。因此,人民幣升值又導致了浙江紡織品行業競爭力的調整,使競爭更加激烈。
第三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積極影響
匯率變動引起的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品的出品除了消極影響外,當然也有其積極影響。
首先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挑戰,如果能找到確切有效的方法來抵抗人民幣升值,那么該企業一定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其一席之地。
因為浙江紡織品的出口是以低價格的優勢來參與競爭的,產品的附加值低。以前因為價格低,出口企業在其出口產品跟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相比有著相當強的競爭力,這些企業就不會去想要如何才能增加其競爭力。但是人民幣升值后,低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必然會受到限制,而且浙江紡織業的低價格優勢也被打破,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浙江紡織企業需要改變其原來的出口結構,出口模式來適應當前的國際環境。他們想要繼續在這個行業發展下去,就得改變其原先出口低附加值產品的模式,打破以跑量為主的銷售方法。投入更多的創新科技,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速浙江紡織行業的內部結構調整。
同時人民幣升值還有利于減少浙江紡織出口的貿易摩擦并且能改善貿易環境。浙江紡織以價格來競爭國際市場難免會引起貿易摩擦,經常會遭受到傾銷立案調查。而人民幣升值后,紡織品的出口價格必然也會有所提高,因其原先的價格非常低,因此即使價格有提高,其原來非常高的市場占有率也不會降低很多,浙江紡織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樣就能有助于減少被告為低價傾銷的訴訟。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浙江紡織行業今后必須要調整出口低價戰略,改以高質量、新款式、多功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務等方面來取勝,提高產品附加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些都顯然有助于浙江紡織品出口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第四節 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品出口額的影響的分析
紡織服裝業是浙江外貿出口的一大支柱行業,匯率升值對其的負面影響一直以來是很多學者研究的重點,但實際上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浙江紡織出口還是處于穩定增長之勢。
一、調查分析
表1 匯改以來浙江外貿出口和順差情況表(單位:億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金額 同比 金額 同比 金額 同比 金額 同比
外貿出口 768.04 -9.89% 1008.98 31.37% 1282.54 27.11% 1542.9 20.3%
其中:紡織服裝出口 244.29 19.87% 297.39 21.74% 355.98 19.70% --- ---
注:數據根據浙江統計年鑒整理所得
紡織服裝業主要由上游的化纖行業、中游的紡織行業和下游的服裝行業組成。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浙江外貿出口分別為768.04億美元、1008.98億美元、1282.54億美元、1542.9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9.89%、31.37%、27.11%、20.3%,除了2005年出現了負增長,其他幾年都是處于緩慢增長的,只是增速出現了減緩。而2005年之所以會出現負增長,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因能力有限及跟本文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很密切的聯系,故本文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
2005年、2006年、2007年浙江紡織品出口額分別為244.29億美元、297.39億美元、355.98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9.87%、21.74%、19.70%。根據調查得到2004年浙江紡織品出口額為203.8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7.1%。另有調查得到1978年~2004年浙江出 口的年均增長為30.1%,而2005年開始年增長率卻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是不是因為2005年國家進了匯率改革引起的,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為了分析近幾年浙江紡織品出口出現增速下降受到了匯率變動多少影響,在本文中做了一個實證分析。
二、實證分析
目前也有很多學者做過因匯率變動對中國進出品貿易的實證研究,但對浙江紡織業出口的可能不多見,這里我就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浙江對外紡織品出口貿易進行實證分析。
(一)選取指標
選取指標:匯率影響出口彈性
彈性是指一個變動的變化率引起另處一個變量變化率之間的比例。
在這選取的是匯率影響出口的彈性:【(X1-X2)/X1】/【(E1-E2)/E1】。其中(E1-E2)/E1是匯率變動率,(X1-X2)/X1是匯率引起的相應出口變動率。
匯率的變動對浙江紡織出口的影響情況有以下幾種:
1、當【(X1-X2)/X1】/【(E1-E2)/E1】=1時,匯率變動幅度與出口變動幅度相等;
2、當【(X1-X2)/X1】/【(E1-E2)/E1】>1時,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出口的影響較大;
3、當【(X1-X2)/X1】/【(E1-E2)/E1】<1時,匯率變動對浙江紡織出口的影響較小。
(二)數據選取
在匯率和貿易相關關系的研究上,彈性分析是研究匯率變化與貿易收支變動的主要分析方法。就目前來看,彈性分析基本上是用名義或實際匯率在全國或某個行業進行的,而以實際有效匯率研究的較少。而選取實際有效匯率(REER)來計算匯率影響出口的彈性,主要由于REER剔除了本國物價相對主要貿易伙伴國的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這個因素,是能夠衡量人民幣相對于主要貿易伙伴國貨幣比價的綜合指標。因此,實際有效匯率的高低決定了一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的強弱
(三)數據分析
2004年~2007年浙江紡織品匯率影響出口彈性如表4
表2 2004年~2007年浙江紡織品匯率影響出口彈性
年份
人民幣
實際有
效匯率 變動率 浙江紡織品
出口金額
(億美元) 變動率 紡織品出口匯率彈性
2004 92.698 -2.63% 203.8 27.1% -10.30418251
2005 92.4858 -0.23% 244.29 19.87% -347.2608696
2006 86.82 -6.13% 297.39 21.74% -350.8073622
2007 99.00 14.03% 355.98 19.70% 1.404133999
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資料來自IMF網上數據庫;浙江紡織品出口的金額資料來自浙江統計年鑒;紡織品匯率出口彈性是根據以上數據整理計算所得。
由以上數據分析可知,從2004年開始到2007年每年的出口匯率彈性指數分別為-10.30418251、-347.2608696、-350.8073622、1.404133999,即每年的出口匯率彈性指數的絕對值都大于1,說明匯率變動引起的人民幣的升值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影響比較大的。
由這個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自從2005年國家進行匯率改革以來,引起了人民幣的升值,而浙江紡織品因為人民幣升值受到的影響又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各種對策來幫助浙江紡織口行業渡過這個難關。
第三章 浙江紡織業應對匯率變動的對策
浙江紡織出口量一直以來在全國紡織出品甚至在國際紡織出口中都占有一個很大的比例,每天的交易需求量是很高的,但就因為人民幣升值了,使交易雙方都有所顧慮,不敢接單子。出口商是擔心接單后因匯率變動,人民幣升值,到收款時收到的貨款將會因此而縮水,怕遭受損失而不敢接單子。而很多國外客戶的存貨已經銷售完了,但他們同樣不敢下訂單,原因還是因為匯率波動太大了。在這種情況時,我們應試著尋找對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方式,達到雙贏。
第一節 解決的方法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結算
為了避免匯率變動引起的換兌風險,廠商可以采取以非美元或人民幣的方式結算貨款。對于這種情況,為了避免對廠商造成更大的損失,2009年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和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400家企業已作為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據上海市商務委政策研究室方面的消息,上海對此已經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方案,并在等待相關部委的細則出臺。但是對于浙江來說還不太容易實現,主要是國外的客戶還不夠放心人民幣。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企業雖仍以美元議價,但其有效期也由過去的1-2個月縮短到現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些企業在簽訂三個月以內的合同時,就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確定下來,以避免造成太大損失。
另一方面,廠商也可以在跟客戶簽訂合同時就加注一個附加條款,即在合同期間因匯率變動,導致人民幣升值引起的損失由供應商跟客戶按照協定的比例共同承擔。
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浙江出口的低附加值的產品受限,為了尋找更好的出口途徑,首先就必須得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而要提高紡織業的產品附加值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用高檔面料,提高出口產品的檔次:浙江出口的紡織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產品的價格沒法提高很多,只能以低價來出口,沒辦法以其他方面來參與競爭。因此,浙江紡織企業應該投入更多科技,使產品具有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質量。
(二)合各種情況的產品: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客戶群也有其相應的產品,每個國家的消費需求不同,審美觀也不一致,為了要使產品進入更多的國家,就得對這些國家做一個深入調查,了解其消費需求最大的是怎樣的產品,根據調查所得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研發生產出適合不同國家的不同的產品。
(三)己的設計師,并且不惜投入資本供其進修,提升其設計創新能力,使其能夠掌握流行趨勢,走在時尚潮流的前端,引用先進的時尚的 設計,開發出更多新型服裝設計。
三、開拓更多的客戶源
人民幣升值導致浙江紡織品出口減少,出口企業就要拓展新的銷售渠道,不少外貿企業對整個市場布局都做了一個調整,由以前的專攻歐美市場轉變為全力開拓東歐、南美、中東等市場。為了開展這些國家的客戶,外貿公司傾向于聘用懂多種外語的人員,在培訓方面,他們不但同樣注重英語的培訓,還增加了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的培訓。
為了開拓更多的客戶,浙江紡織企業可以采取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走出去,不能著眼于來到當地的外商客戶,而應自己走出去,走出浙江省,甚至走出中國,直接到其他國家尋找適合的客戶,并且可以在這些國家做一個切合實際的調查,了解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產品,能有針對性地安排出口產品。
四、改變貿易方式
表3 不同貿易方式樣本企業出口情況表(單位::萬美元、人民 幣/美元)
2005年
上半年 2005年
下半年 2006年 2007年
一季度
一般貿易 出口總額 84325 104768 224471 51505
出口利潤率 8.13% 7.97% 8.61% 9.89%
出口換匯成本 7.64 7.49 7.19 7.03
加工貿易 出口總額 14651 21246 42966 8807
出口利潤率 12.12% 15.40% 14.42% 16.59%
出口換匯成本 7.20 7.09 6.99 6.98
注:數據來自《浙江紡織服裝業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的調查報告》.周業樑
從表4中可以看出,一般貿易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一季度的出口利潤率分別為8.05%、8.61%和9.89%,出口換匯成本分別為7.565、7.19和7.03。而加工貿易在同一時期內的出口利潤率分別為13.76%、14.42%和16.59%。由此可見,加工貿易比一般貿易同期的出口利潤率高,而出口換匯成本又比一般貿易同期低,即加工貿易比一般貿易對匯率變動的適應抵抗能力比較強。
因此,浙江紡織業為了能更好的就對匯率變動引起的人民幣升值這個問題可以采取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改變其生產經營策略,從一般貿易轉變為更多的加工貿易。
第四章 總結
因為自從2005年國家進行了匯率改革以來,匯率變動很大,人民幣升值幅度也很大,而紡織業是浙江的支柱產業之一,若其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很大,會對浙江的整個出口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從本文中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品行業的消極影響以及積極影響來看,人民幣升值確實對浙江紡織業造成了一個很大的損失,很多企業已經因此而停產或半停產,還有不少企業仍想維持下去,可是利潤卻已經大大減少,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利潤。為了扭轉整個出口形勢,浙江紡織行業應采取各種對策來外理這個情況。
浙江紡織業現在正外于應由生產低附加值產品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由浙江出口到浙江出品,改變其出口類型,做好一個正確的轉型的階段。
但是轉型切記不能沖動,應在允分了解自身的情況以及國際大環境下做出最適當的轉型。經過對匯率變動引起人民幣升值這一不利因素的磨練,浙江紡織業已經有了一個免疫能力,出口額保持著穩定增長之勢。但是紡織企業還是不能放松警惕性,就從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來取得更好的出口成績。善用品牌優勢,使出口產品處于一個更高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周業樑.浙江紡織服裝業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的調查報告[R].北京:國際經濟評論,2008.
[2] 陳剛,阮曉琴.江浙紡織業訂單減半謀突圍[J].江蘇經濟報.2008.12-10.
[3] 王菊.人民幣匯率破七浙江紡織業生存告急[N].都市快報,2009-03-01.
[4] 謝吉麗.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業的影響與對策[J].北方經濟,2006,(18).
[5] 莊旭.人民幣升值與浙江中小型紡織企業的出口[J].新西部,2008,(2):11-14
[6] 王元龍.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原因及趨勢分析[J].中國商界雜志,2008,(1)-9:7
[7] 郁小春,黎聲遠.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因素的分析[EB/OL].blog.ctn168.com/
blog/financl/archives/2007/9054.html,2007-4-25.
[8] 葉春霜,胡丹婷.匯率變動影響我國對美紡織品出口的實證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7,24(3):15-18
[9] 郝偉民,顧強.紡織工業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與對策[J].研究與探索,2003,(3):5-8
[10] 陳華容.浙江紡織企業出口狀況分析[EB/OL]./Place/
080711/09413277,2008.
[11] 曉明.浙江外貿企業期待:人民幣結算可終結匯率損失[N].市場導報,2009-04-15
[12] 劉明祥. 人民幣匯率波動下外貿企業要練好內功[N].江南時報,2008-02-18.
[13] 葉勇.多家出口紡織企業為避匯率損失 放棄美元結算[EB/OL].浙江在線新聞網站,2008-04-07.
[14] 羅三秀.出口紡織企業困境:如何在人民幣升值中避免損失[N].產經新聞,2008-04-08.
[15] 張斌,種昂.紡織業生存告急[N].經濟觀察報,2008-03-24.
[16] James A. Dorn, Exchange-rate arrangements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on a collision course[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18 November 2006.
[17] Michael P.Dooley, Interest rates,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BW II dynamics[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2006.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5,26(3).
[19] 陳立平.人民幣新匯率下浙江紡織品出口之應對策略[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171(1):11-15
[20] 余婧.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業的影響[J].金融經濟(理論版),2007,(4):17-19
致 謝
感謝我的導師馬老師,在老師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了本研究及學位論文。從材料的收集到論文的定題,再到論文各部分的撰寫都得到了老師的悉心指導,在研究過程中碰到瓶頸時,是老師的提點幫我順利過了關。老師對待工作一絲不敬,嚴謹細致的態度不但使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受益菲淺,還對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向馬老師表示真誠的感謝。
一年多來,顧旭以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CWGC,下稱“華源集團”)財務總監的身份頻繁往返于京滬之間。
近兩年,這家央企因財務問題備受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投資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作為該集團的財務“掌門人”,受命于“危難之時”的顧旭一直處于“華源財務風暴”的風口浪尖。
就在不久前,顧旭辦好了離開華源集團的所有手續,正式告別了這家長久以來一直因財務問題而處于媒體聚焦下的央企,告別了一個令他終身難以忘懷的“傷心地”。
這一天,恰好是他加盟華源集團的第900天。
加盟華源
兩年半以前,華源集團財務總監一職久懸未決,集團掌門人周玉成希望從外部引進一位年輕而又有運作大企業資本經驗的專業人士出任。經過一番遴選,華源的目標最終鎖定在了時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申銀萬國”)總裁助理兼財會管理總部總經理的顧旭。
“我跟華源很有緣分。”顧旭說。就在這一年,申銀萬國正好承銷華源6億元企業債券。
接到周玉成的邀請后,顧旭開始研究華源,他讓助手從網上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有關華源的資料。“包括它前3年的財務報表,足足有一尺厚的資料,花了3個月來研究。”顧旭說。
最后,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華源非大幅度整合不可。
就像當年從大學教師轉行投身證券業一樣,喜歡挑戰的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抉擇――出任前途尚不明朗的華源集團財務總監。
由于華源是央企,2003年10月份國資委才開始對顧旭進行人事考察,2005年正式批準顧旭擔任華源集團總會計師。
多事之秋
上任不久,顧旭就遇到了央企外派監事會在華源進行檢查。當時,由國務院外派集團監事會的5人外部監事進駐華源集團及其所屬子公司進行調研,歷時4個月。
由于在調研中發現了問題,2005年初財政部決定對華源集團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檢查。7月,財政部從上海專員辦和寧夏專員辦抽調人馬,又從會計師事務所借調10多名專業人士組成檢查組進駐華源。
2005年11月,現場調查結束,前后共花了4個月。隨后,與華源進行意見交換和材料取證。
“當時我的任務是一邊和財政部檢查人員加強溝通,一邊對已發現的問題組織整改。”顧旭說。
2005年夏天對顧旭來說特別的熱、也特別的忙。他經常陪同財政部檢查組到子公司查閱銷售憑證、檔案以及商業合同等資料,與會計師商量不良資產處理等專業問題。
“有些涉及歷史久遠的問題甚至需要調閱查看一些當年的決策過程。”顧旭說。
“心有余悸”
也就在配合財政部的檢查中,顧旭開始領略到華源的龐大和財務體系的復雜,“集團所屬的400多家子公司,7-8層控股層級,每個月連財務報表合并都做不過來,讓人頭疼。”
到現在,顧旭似乎還“心有余悸”。
顧旭感嘆,由于體系龐雜,“改革任務實在太重。”在他看來,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是企業擴張太快,致使管理失控。”
“扁平化”策略
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九大行業被定為調控產業。隨后,銀行開始緊縮銀根,對紡織業不看好,同時對醫藥行業的無序競爭也表示擔憂。這對中國最大的紡織和醫藥企業華源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2005年,華源母公司每個月到期需償還的銀行債務達3億~4億元。而早在2004年上半年,華源的資金鏈開始出現問題,到期銀行貸款已經無足夠現金流來償還。顧旭認為這是母子公司體制造成的結果,母公司借錢進行并購,集團開始缺血,只能占用子公司資金。
為了應對財務困局,顧旭上任后立即就給董事會提交報告,打算用3年時間把華源調整為財務管理相對集中的公司,并提出對危機企業財務管理辦法和資產債務嚴重失衡的調整路徑,即通過退出非核心業務、非主營業務企業股權來收回現金,加強應收賬款控制、庫存控制,降低流動資金需求壓力,對企業進行“扁平化”管理。“想把華源從原來的7~8層級控股減到3~4個層級。”顧旭說。
但即使到現在,華源的“扁平化”進展并不理想。“畢竟船大掉頭難啊!”顧旭感嘆道。壓縮層級要花錢,很多子公司是參股,而要控股更需要錢的投入。但當時宏觀調控,銀根抽緊,“一些想退的企業找不到買家,想進的行業又沒有錢,所以‘扁平化’很難進行。”
為了降低應收賬款,華源成立了專門的清賬部門,顧旭親自帶隊清收回來的賬款達幾個億。
整合財務
2005年上半年,資金緊張嚴重困擾華源,很多華源的子公司領導忙于跑銀行,忙于應付銀行到期債務,加上外部市場銀根緊,很多資產想出手又找不到買家。“我那時也是常常跑銀行,這占了我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時間,影響了整合工作。”顧旭說。
為了扭轉困局,顧旭帶領財務團隊開始“大刀闊斧”進行調整:對老制度進行更新,專門出臺《華源集團全面預算綱要》,對集團財務報告制度進行調整,制定了統一會計制度,即統一核算要求、統一科目、統一報表格式、統一披露規則和報告內容。另外,還建立了初級形態的資金集中調度體系。“從制定綱要和調整制度到落實花了一年半時間。”顧旭說。
在顧旭主導下,華源開始財務部與資金部分開設立,“加強內控,管賬與管錢要分開,還了《華源內控制度綱要》。”顧旭說。
最終,這些都未能力挽狂瀾,華源沉疴也不是僅在財務上用一兩服藥方所能治愈的。2005年9月16日,上海當地銀行華源要求歸還到期貸款,自此華源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隨后,國資委屬意誠通集團重組華源。2005年11月,國資委指定北京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和中信財會計師事務所對華源資產進行審計,但由于國開行對誠通的重組貸款遲遲不能到位,誠通重組華源擱淺。
(一)我國進入貿易摩擦高發期
隨著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開始,以及今年以來我國WTO過渡期的結束和關稅壁壘的解除,由技術壁壘、社會責任、勞動保護、監控措施、反傾銷調查等各種因素派生的貿易摩擦變得越來越頻繁和激烈。特別以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遭受的特保調查和反傾銷調查最為突出。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是全球反傾銷調查的最大受害國,給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敲響了警鐘。
紡織品是我國最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大宗出口產品,在擴大出口、創造外匯收入和帶動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974億美元,占世界紡織品貿易的四分之一,躍居世界第一。2004年紡織品出口占全國商品總出口的近五分之一,貿易順差805億美元,是全國貿易順差的2.5倍。出口市場集中在中國香港、日本、歐盟、美國和俄羅斯,約占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64%。紡織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具有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的行業。在39個工業行業中,紡織業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位于倒數第八位,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紡織業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據有關資料,目前我國有8萬多家紡織企業,直接就業人口大概1900萬。出口企業為3.5萬家,就業者630萬人。我國紡織業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近些年生產能力擴張較快,固定資產投資迅猛。貿易方式仍以加工貿易、貼牌貿易為主,品牌出口不到10%,紡織品出口主要靠“量增價跌”來占據國際市場,在國際紡織品需求總量穩定和生產能力過剩的情況下,今后紡織品貿易摩擦仍將難以避免。
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國。目前,我國鞋類產量占世界總量的53%,出口占世界總和的60%以上。今年1至6月我國鞋類產品出口8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5%。鞋帽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位于39個行業的倒數第五位,也屬我國目前出口依存度較高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現有16000家皮革企業,提供約200萬個就業崗位。
今年6月30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出立案公告,開始對我國的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7月7日,歐盟委員會再次發出立案公告,對我國的皮面皮鞋實施反傾銷調查。據估計,此案是中歐反傾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宗反傾銷案,涉及我國制鞋企業1200多家和上百萬人的就業,涉案金額達6.7億美元。如果歐盟再對紡織面料鞋立案調查,將會涉及到我國制鞋行業的大部分出口企業,對于企業的海外市場、行業發展以及就業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紡織業、鞋業的貿易摩擦僅僅是全球貿易爭端的一個縮影,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我國經濟日益融入國際市場,貿易摩擦將成為常態。貿易爭端呈復雜化趨勢,已進入貿易摩擦高發期。
(二)貿易摩擦對就業的影響
目前,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易引發貿易摩擦的行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吸納人員就業多的關鍵行業。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這種國際貿易摩擦對就業產生的影響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適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1、貿易摩擦對就業量產生直接影響
紡織品貿易摩擦對就業造成直接影響。據商務部公布,美國對我7種紡織品設限可能造成20億美元的損失, 如果按照每出口1.5萬美元紡織品創造1個就業崗位計算,預計將直接影響到14萬紡織從業人員的就業。據此測算,歐盟對我國鞋類反傾銷調查的6.7億美元的涉案金額將使近5萬鞋業從業人員的就業受到影響。其中影響最為突出的是一些訂單來源比較單一的中小企業,出口設限將造成企業停產或裁員,直接威脅他們的就業。
2、就業結構調整面臨更大的壓力
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口。近期的貿易摩擦升級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產業結構進而就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一部分技能水平低的勞動者將可能因結構調整而被淘汰。加上我國目前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低,如何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緩解勞動力供需矛盾,將成為日益突出的重要任務。
3、貿易摩擦將通過產業鏈對相關產業的就業產生間接影響
目前,在國際市場產生貿易摩擦較多的行業多數為我國擁有相對優勢的行業。這些行業多數位于產業鏈的中段,貿易摩擦必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影響。紡織業、制鞋業的上游產業即原材料供應上吸納了大量農民就業,僅每年為紡織工業提供棉花、羊毛、蠶繭、麻等天然纖維的農村勞動力就大約有1億人。如果出現貿易摩擦,上游產業、主要是提供原材料的農民的收入和農村就業勢必受到影響。
4、受貿易摩擦影響的人群主要是農民工
發生貿易摩擦較為頻繁的行業多為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行業,這些行業由于技術含量較低,從業者多為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的農民工。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資料,紡織行業1900萬從業者中有1350萬為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民工。在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情況下,這些農民工本來就存在就業不正規、工資水平較低、社會保障滯后等問題。而且,這部分農民工普遍技能偏低,就業保護薄弱,失業后再就業能力差,一旦失業,將面臨生活困境,容易誘發不穩定因素。
二、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就業的影響
匯率作為貨幣的國際價格,直接影響對外貿易及國內商品市場。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于實現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優化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
匯率升值可起到鼓勵進口、抑制出口的作用,一方面降低進口主導型行業的進口成本,提升行業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增加出口主導型企業的生產成本,減少出口,影響就業。再一方面,因匯率升值國內產品及要素價格上升,外商直接投資進入成本加大影響新的資本流入,進而影響就業。
(一) 出口主導型、勞動密集型行業壓力較大
從目前來看,較小幅度的人民幣匯率上升對就業的總體影響還不明顯。但是對出口主導型企業以及生產國外同類產品的企業,人民幣升值會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其中,對紡織服裝、港口機械、化學原料等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影響較大,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大困難。以紡織行業為例,我國的紡織行業主要依靠價格低、品種全、質量好而在全球的紡織品貿易中取得市場優勢,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削弱我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在全球產品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價格上升意味著銷售成為問題,而出口受阻必然轉向國內市場,使本來就比較飽和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利潤空間的下降和部分企業出局是未來的趨勢。據商務部日前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600種消費品中,紡織品等商品市場需求減弱,供大于求趨勢明顯。受貿易爭端、匯率升值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半年國內紡織品市場上,產品供大于求的趨勢將更為突出,必將帶來企業或行業的虧損和產能閑置,影響到行業從業者的就業。
(二) 對加工貿易的影響會滯后一些
加工貿易作為對外貿易的一種形式,為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全國加工貿易就業人數超過3000萬。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對加工貿易的影響并不明顯,匯率調整給進口帶來的有利因素和出口的不利影響幾乎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是,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或繼續升值,意味著土地、勞動力等國內要素價格上升,將直接增加外國資本的進入成本。外商投資的加工貿易企業很可能將其加工貿易從我國轉向印度或越南等國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就業帶來負面影響。
三、政策建議
(一)將我國的就業問題納入到整個世界經濟的大環境中來考慮,全面認識加入WTO以后我國就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入世進入“后過渡期”,意味著我國產業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我國的就業形勢將面臨著世界市場的巨大機遇和挑戰,因而必須在對外開放的經濟環境中考慮就業問題。
一是要在制定各項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政策時,充分考慮對外開放條件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取利去弊。
二是要采取穩健的匯率調整機制,將其對就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將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同就業政策協調起來,將就業目標作為政策評價的指標之一。
三是要針對貿易摩擦和匯率變動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情況,在全國特別是貿易摩擦集中的行業、地區建立相應的失業預警系統,密切關注貿易摩擦、匯率變動對有關行業的就業造成的影響,提出應對措施。
(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就業結構調整
貿易摩擦、匯率調整等市場因素已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倒逼之勢。一方面,需要受沖擊行業以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為核心,進行結構調整,在技術創新、市場、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樹立中國產品的品牌形象,調整出口戰略,跳出靠“量增價低”取勝國際市場的低級出口戰略,在競爭中發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未雨綢繆,從長計議,對相關行業的就業萎縮有所預期,及早采取措施在其他行業中開發替代就業崗位,加大就業結構的調整力度。
(三)加快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減少勞動力市場障礙,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
貿易摩擦、匯率調整增大了產業和就業結構調整的壓力,我國目前分割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加大了勞動力流動成本,不利于就業結構調整。要進一步深化戶籍、土地管理等制度改革,清除勞動力合理流動的制度,盡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縮短工作搜尋和匹配時間,減少失業。
(四)大力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大力加強對傳統產業員工的技能培訓,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要把職業培訓作為促進再就業、化解結構性失業矛盾的重要手段。要圍繞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產業和行業結構的新情況,綜合開發和利用各類培訓資源,推動培訓機構的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步伐,以形式多樣、適應市場需求的各種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
(五)重視解決產品成本結構不合理問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歐盟反傾銷涉及四個機構,分別為歐盟委員會、歐盟反傾銷咨詢委員會、歐盟理事會、歐洲一審法院和歐洲最高法院。歐盟委員會的成員來自于各成員國,是為歐共體的利益而獨立行使職責的機構。該委員會負責反傾銷行政調查及傾銷和損害的認定,主導反傾銷案的整個過程;歐盟反傾銷咨詢委員會由成員國代表組成,通常體現著他們所代表的成員國的意志和利益,在歐委會反傾銷案的整個調查過程中起到一個協助和咨詢的作用。正是由于這種緊密的聯系,咨詢委員會在歐盟委員會和各成員國之間扮演著一個重要的信息傳遞的角色。實際上,咨詢委員會的非正式投票被歐盟委員會看成是成員國的直接表態;歐盟理事會由各成員國部長級代表組成,負責反傾銷終裁的決定,這種“決定”以理事會“簡單多數”的投票表決方式進行,每個成員國僅有一票表決權。當然,各國理事對反傾銷措施態度的基礎是各自的國家利益,如果實施反傾銷措施有利于本國利益,他們便會贊成,反之就會反對。各機構的組成和各自的職能體現出了成員國在歐盟對外反傾銷過程中的重要性和決定性。實際上除了歐盟委員會獨立于成員國外,其他兩個機構都明顯的打上了成員國的烙印。
歐盟的反傾銷法律程序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首先由生產商提起申訴,但申訴方需得到占共同體同類產品50%的生產商的支持,才被視為以共同體名義提出;如果表示支持的共同體生產商產量不足共同體生產的同類產品產量的25%,則不與立案。歐盟委員會應在收到申請書的45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如果決定立案,需在歐盟官方公報上進行公告,并通知出口商、進口商以及所知的進口商或出口商的機構、出口國的代表;接下來是調查問卷的發放,歐盟委員會一般發放4套調查問卷,給出30天的答卷時間,一周收回時間。初裁在立案后60日后9個月前作出,如果決定征稅,則征收為期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被訴方作出價格承諾,歐盟反傾銷各機構均接受,則歐盟委員會終止調查;如果沒有作出價格承諾,則針對出口商的終裁將在12個月之內作出。歐盟理事會作出終裁后,利害關系方如不服,需在歐盟裁決作出后的2個月內向歐盟初審法院。
二、產業地理集中對歐盟反傾銷決策的影響分析:兩個具體案例
有研究表明,在過去30年里,大多數的反傾銷案都出自于結盟程度很高的行業,如重工業和原材料制造業,這種結盟不但形成了強大的行業協會并且意味著在一個地區一些行業的消失而在另一個地區集中。而由小企業或者中小企業組成并且高度分散的行業則很少或者從來沒有進行反傾銷立案。
下面結合兩個案例來具體分析。
(一) 歐盟對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棉質床單反傾銷
1996-2002年間,歐洲棉紡織品生產商協會對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所生產的棉質床單先后發起了幾起反傾銷申訴,案件的裁決明顯顯示出歐盟產業結構不平衡所帶來的矛盾。
紡織業在20世紀絕大部分時間是歐盟各國的傳統優勢產業。70年代,該行業還分散于歐盟各國,但由于歐盟發達國家紡織業近岸和離岸外包的出現,這些國家逐步把重點放在這一產業的研發和創新上,致力于設計和銷售等服務環節,而將技術含量低的生產環節外包。至90年代,歐盟紡織業逐漸集中到了南歐相對欠發達國家,而離岸外包的業務則轉移到了亞洲的中國和印度等國,然后再以進口的形式購入。因此,這一傳統產業在歐盟逐漸出現空心化的趨勢。。
就產值來看,歐盟紡織業主要集中在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其中意大利幾乎占了整個歐盟的三分之一。但從該行業就業人數在該國制造業中所占比例來看,紡織業在以下幾個國家更為重要:葡萄牙(10%)、意大利(6.5%)、希臘(6%)、比利時(6.4%)。而涉案產品所涉及的具體棉織物的生產主要集中于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其他成員國則依賴進口。因此,在1997年成員國投票時形成六比六的局面:奧地利、法國,希臘,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投了贊成票,而英國、瑞典、芬蘭、丹麥、愛爾蘭和荷蘭投了反對票,盧森堡和比利時棄權。德國則從開始的拖延到最終投了關鍵一票反對票,因此沒有征稅。支持反傾銷者目的明確,即要保護歐盟的纖維紡織業;反對者態度鮮明,即要保護消費進口品的企業的就業,如英國的Coats viyella,Lonrho和Leeds等集團都已經或正面臨員工失業。產業的地理集中使成員國從本國利益出發來對待反傾銷問題,從而導致明顯的對立。
(二)歐盟對中國和越南皮鞋反傾銷案
歐盟于2005年7月對原產于中國和越南的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皮鞋的涉案金額為7.3億美元。就此反傾銷案,歐盟內部的成員國分成了兩大對立的陣營: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傳統鞋業生產國(意大利、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和以德國等為代表的鞋業生產全球化的國家。兩大陣營互不相讓,最后歐盟委員會為了平衡兩者的利益關系,決定征收16.5%的反傾銷稅,但將一般為五年期的反傾銷稅定為兩年。至2008年10月,歐盟發起期終復審,2009年12月決定將反傾銷稅再延長15個月,2011年3月終止。
制鞋業也曾是歐盟的傳統產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行業的發展和轉移受到環境保護、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供應、以及銷售市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以德國為代表的北歐國家早已將鞋業生產轉移,本國境內只設行政管理、設計和培訓等部門。如德國的嘉寶鞋業股份公司,其95%的產量來自國外生產,國內產量只占5%;瑞典、英國、丹麥和荷蘭等國的鞋業生產也已基本轉移。歐盟的制鞋業主要集中在南歐國家,如意大利的產值幾近歐盟(25國)整個行業的50%,西班牙和葡萄牙則位列第二和第三。這三國就占了歐盟鞋業生產的三分之二。
因此,在最后決定是否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鞋征稅時,歐盟25個成員國投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希臘、波蘭、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脫維亞9國贊成,奧地利、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亞和馬耳他4國棄權,德國、英國、瑞典、丹麥、荷蘭、盧森堡等12國反對。但由于棄權也算作贊成票,因而以13:12通過征稅提案。
三、產業地理集中導致歐盟對我國反傾銷的影響趨勢分析
(一)產業地理集中導致歐盟的內部矛盾以對外貿易摩擦的方式體現,將長期波及我國出口加工企業
歐盟的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北歐國家的大型企業將紡織與服裝、皮革與制鞋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進行全球產業布局,從而削減成本,專注于核心業務,而沒有能力進行全球產業布局的中小企業就只好忍受高成本帶來的生產壓力,并且這些產業隨著北歐的空心化而逐漸集中于南歐國家。當北歐國家再以進口的形式購回其供應鏈上的產成品時,這些來自外國的低價商品便觸及了南歐國家生產商的利益,從而將歐盟內部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外部化,演化為對外貿易摩擦。
不論是始于80年代末期的歐盟對華彩電反傾銷,還是最近以價格承諾而結案的歐盟對華光伏產業反傾銷,我國出口加工企業都一直是歐盟內部本土生產企業和國際化企業矛盾的直接受害者。歐盟對我國的產業轉移已持續多年,產業轉移的趨勢也由最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發展演變。但不管是參與哪種產業的產業鏈,我國出口加工企業仍然保持著兩頭在外的特點,長期鎖定在價值低端沒有突破,這使我國出口加工企業失去話語權,只能被動挨打。因此,在全球產業布局、歐盟產業結構調整這樣的背景下,歐盟這種內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通過外部化的手段來體現和解決的形式還將存在,并長期波及我國出口加工企業。
(二)產業地理集中使對我國反傾銷決策過程中的政治化趨勢日益明顯。
產業地理集中使行業內結成強勢的聯盟,從而增強了其在經濟活動中的力量。因為聯盟加強了區域內行業的集體行為,而集體決策的優勢則是對損失的確定性,從而使游說的目的明確而堅定。而且,地理集中還降低了監管和約束成員的成本,使之為了共同的利益努力。特別是產業地理集中形成強勢利益集團、分化的成員國態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政治活動,一直貫穿著歐盟反傾銷立案至終裁的整個過程,這一發展趨勢必將為今后可能出現的歐盟對華反傾銷案埋下政治化的隱患。
在歐盟對中國和越南的反傾銷案中,南歐國家的生產商有著一個強有力的聯盟組織--歐洲鞋業聯盟(CEC)。它的成員包括17個鞋業生產國及3個以觀察員身份加入的國家,代表著13500多家鞋企。此外,還有意大利鞋類生產商協會(ANCI)代表了8000多家意大利生產商的利益。這兩個利益集團為驅逐中國鞋展開了強大的游說活動,將經濟矛盾政治化。如意大利鞋類生產商協會通過登報呼吁消費者抵制中國鞋、組織游行、生產商向歐盟委員會提交工廠鑰匙意表無法生存等形式,促成了反傾銷立案。
此外,利益集團還對成員國政府極力游說,使得行業的利益直接體現為成員國政府的行為。因此,在歐盟理事會進行反傾銷終裁時,各成員國部長級代表的投票則直接體現本國利益,從而使反傾銷行為具備明顯的政治化的特點。
(三)產業地理集中形成的公私部門的激烈博弈,有利于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妥善解決
隨著北歐國家傳統產業的空心化和全球產業布局以及南歐國家傳統產業的聚集,北歐國家成為了進口商(外包商)、零售商的支持者,而南歐國家成為生產商堅強后盾。成員國政府鮮明而對立的態度,以及各方相關利益集團強有力的游說活動,使得歐盟委員會左右為難,往往在作出裁決時不得不考慮平衡兩大陣營的利益,從而使裁決相對溫和。
在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中,除了私營部門態度鮮明對抗,成員國的積極表態也極大影響了最終結果。歐盟制鞋業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新加入的成員國波蘭、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而且集中于這些國家經濟相對薄弱的地區。這些地區幾乎沒有其它產業,因而地區的經濟運行直接與制鞋業的命運相連。由此,在這些國家或地區,制鞋業便成為了一個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行業,政府無法忽視。而北歐國際如德國、瑞典等國的鞋業幾乎全部轉移出去,這些進行全球布局的跨國公司實力雄厚,政府亦非常重視。在2010年,瑞典國家貿易署還作出了《反傾銷損害全球化歐洲公司的供應鏈》的報告,表明政府態度。因此,歐盟委員會為了平衡兩大對抗陣營的關系,將一般為五年期的反傾銷稅定為兩年,并于2011年3月終止征稅。
近期以“價格承諾”為解決方案的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也是歐盟內部兩大對立利益集團交鋒的結果。2012年7月,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攜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同行中國光伏企業以低于成本價格傾銷產品,通過EUProSun(歐洲光伏制造商聯盟)提交申訴。而反對征稅的歐盟光伏產品消費類企業的行業協會AFASE(歐盟平價太陽能聯盟)則向歐盟委員會遞交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如果對華光伏產品征收20%的關稅,歐盟將在征稅后的三年內共造成17.55萬個崗位流失和180億歐元的產業附加值損失。該行業協會還發給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一封公開信,該信得到了歐洲20多個國家的1024名企業高管的聯署。信中指出了如果征稅可能對歐洲光伏企業造成巨大的負面作用。在成員國方面,2012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舉行的新聞會上表示,盡管歐盟委員會已經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程序,但她仍然堅持通過對話政治解決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因此,在歐盟27個成員國針對中國光伏反傾銷案的投票中,18國反對對華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在“反對征稅”集團的強力游說下,最終此案以“價格承諾”的方式和平解決。
雖然生產商利益集團由于產業地理集中而力量強大,但隨著過去20年來歐盟全球產業布局的推進,以外包商為主的進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行業之間的結盟和游說能力也日益增強。各成員國也在關乎本國利益和行業組織的游說的影響下,“積極”參與博弈。對立陣營公私部門活躍的博弈,將會使歐盟委員會為平衡關系推出溫和的折中方案,有利于我國出口商獲得較理想的結果。
四、兩點啟示
(一)關注了解歐盟的政策動向,積極與進口商配合
歐盟對外皮鞋反傾銷案從立案開始便在歐盟內部引起強烈反響,歐盟也曾在2006-2008年間試圖進行反傾銷立法的改革,不過最終失敗。但發起改革的原因則在于以下兩點:第一,進口商和零售商力量的壯大以及生產外包。第二,生產的地理集中性分化了歐盟內部的成員國態度,從而使出現產業空心化的國家強烈反對反傾銷稅,與支持國形成對抗,由此或使得反傾銷調查最終形成不征稅的結論。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隨著產業升級和產業外包的發展,歐盟為貿易自由化所作出的努力。而在此案之后,歐盟在進行反傾銷調查和決定時將更加謹慎,注重“平衡”歐盟內部的不同國家和利益集團的利益。因此,身處全球供應鏈上的中國加工企業應該保持對歐盟貿易政策與動向的高度敏感,從而制定相關的貿易發展戰略和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