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40: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畢業生思想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德育答辯的實施過程
德育答辯是指應屆本科畢業生將自己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紀、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規定的格式,以總結報告的文體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形成個人德育狀況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答辯會的形式,向班級的同學、答辯委員會成員宣讀,同時接受提問,回答問題,由同學和答辯委員會就其德育表現作出評價。
(一)精心組織、嚴格要求,確保德育答辯教育效果
為了上好德育答辯這堂“課”,理工學院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德育答辯實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領導、學工部(團委)負責同志、學部書記、輔導員、“兩課”教師為成員的畢業生德育答辯委員會。按照學院的總體部署,德育答辯分為撰寫論文、審核評閱、現場答辯三個階段。
撰寫論文階段。學院要求每個畢業生認真回顧自己四年的學習、生活,對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進行全面總結,尋找并彌補不足,調整發展方向,達到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目的。
2010屆2196名畢業生全部撰寫了德育論文。
論文評閱階段。學院專門安排了德育答辯論文導師,對畢業生德育論文進行指導、審核、評閱,并寫出評閱意見。大部分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從思想認識、道德品質、人際關系、未來發展等方面做了認真總結,寫出了有質量的論文。
現場答辯階段。在德育答辯會上既有畢業生們的真情告白,也有獻給學校建設發展的合理建議。學院畢業生德育答辯委員會成員分組深入各學部,聽取學生陳述,進行現場提問,根據德育答辯評分標準評定現場答辯成績。
(二)根據學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現,評定德育答辯教育成績
學生德育答辯的成績由現實表現、書面總結、現場答辯、畢業離校期間表現四部分成績組成。其中,現實表現的成績占50%(輔導員打分)、德育論文的成績占20%(指導教師打分)、現場答辯的成績占30%(答辯評委打分)。
德育答辯的成績分為四個等級:優(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對于成績評定為待考察的學生,指導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進行二次答辯;二次答辯不及格的,按結業處理。
2010屆有2196名畢業生,其中有248名畢業生因工作需要(頂崗實習)不能回校答辯(但均提交了德育論文),在校答辯1948人,占畢業生總數的89%;有81名學生第一次答辯成績不合格,進行了二次答辯。
(三)發動低年級學生參與,延伸德育答辯教育效果現場答辯階段,學院鼓勵低年級學生旁聽。對于畢業生本人來說,這是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總結和人生的升華,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是最好的心靈雞湯,為他們的大學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辯結束之后,德育答辯委員會評選出優秀德育論文,將其集結成冊,提供給在校學生閱讀,進一步擴大德育答辯的影響力。同時,學院圍繞德育答辯成果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畢業教育和入學教育首尾相連,把優秀畢業生在德育答辯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感悟傳遞給新生,進一步促進了學院優良學風、校風在高低年級間的傳承。
二、德育答辯的實際成效
實踐證明,德育答辯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對大學德育實施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對畢業生在高校學習階段的最后一個綜合性、總結性的考核評價環節,是對學生在校期間思想狀況的全面考核,是大學畢業生德育狀況評價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一)德育答辯成為加強畢業生離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對于專業答辯,德育答辯形式更加靈活,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因此更具吸引力。這種新穎的畢業教育方式在畢業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畢業生的感觸頗具代表性:“在離校前夕,能有這么一個機會與教育、幫助、關心我們四年的老師進行一次坦誠的溝通,實在是很難得。老師們不僅幫我分析了優缺點,還給了不少中肯的建議,對我走向社會大有益處。”
通過德育答辯,學校全面考核了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表現,進一步掌握了學生的成長軌跡,全面檢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效果,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學校德育答辯工作還吸引了其他專業課教師和“兩課”教師,德育答辯的過程成為師生真情話別共敘情誼的過程,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增強了教育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及時疏導了離校前學生中存在的各種不良情緒,2010屆畢業生成為歷年來畢業離校期間表現最好的一屆畢業生。
(二)德育答辯成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為學生提供一個量身定做的教育環境是德育答辯工作的出發點之一。按照教育規律,大學教育是通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終以學生自我教育來實現的。而畢業生德育答辯活動的形式特點是,它從畢業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出發,充分反映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答辯會的時機、內容及形式為畢業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個個性互動的教育環境。學生有機會自我總結、交流、答辯、闡述,使學生在濃郁的人文氛圍中自覺地投入。經過學生入腦、入心的理智思考獲得的心靈體驗、思想升華的效果是任何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同時,學校注重將德育答辯理念加以推廣,發動低年級學生現場旁聽畢業生德育答辯,以德育答辯成果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德育答辯成為貫穿所有年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紐帶,成為學校德育教學和學生德育實踐的載體,成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徑。
(二)德育答辯成為構建大學生德育工作體系的重要載體
如果說專業答辯是學生完成學業的檢驗,那么德育答辯就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綜合考核,是學習期間思想狀況的展示和總結。通過德育答辯,學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檢驗關,改變了以往學生重專業、輕德育的思想。與專業答辯相比,德育答辯更多的是一種思想與實踐的總結和展示。通過這種“出關”,更增強了大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學生畢業走向社會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的安排,在2010年畢業生德育答辯的基礎上,已組織新生結合入校以來的所感所想,在輔導員和個人成長導師的指導下,撰寫德育論文開題報告,認真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為自己4年的大學生活打下基礎,也為學習4年后的德育論文答辯積累資料。從入學教育時的“德育論文開題”到畢業教育時的“德育論文答辯”,畢業教育和入學教育首尾相連,同時輔以二、三年級德育論文的階段答辯,一個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體系正在該校逐步形成。
事實表明,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以德育答辯為載體,以學校德育理論教學和學生德育實踐活動為核心,以學校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為支撐的模式,成為評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臺,“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為學院畢業生的普遍特點。學院2010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4%,受到社會、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廣泛肯定。
三、德育答辯的實踐啟示
科學合理的德育評價對于高校優化育人過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評價缺少人性化、動態化和多元化,影響了評價結論的客觀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進而影響了德育的實效性,高校德育評價體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學德育答辯工作的實踐表明,德育答辯正是實現高校德育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平臺。
(一)德育答辯能夠實現德育評價的人性化
重視人的差異性,突出人的主體性,這是人性化評價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辯認可了個體的差異性,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德育論文的開題報告、中期答辯、畢業答辯組成一個完整的道德評價過程。這個過程立足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評價前、評價中、評價后的全過程跟蹤管理,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提高他們自我檢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學生由對德育的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的動力,促使評價活動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節的有效載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德育評價的導向功能、調節功能、啟動功能和激勵功能,實現德育評價育人育才的真正意義。
(二)德育答辯能夠實現德育評價的動態化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評價注重靜態取向,重視的是評價的判斷和鑒定功能,并進一步異化為片面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作用,以終結性評價結論來區分學生道德素質的高低,而忽視了大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還處于成長的動態過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須以發展的目光、前進的觀念來看待每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行為表現,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最終結果,而應關注其成長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指引他們看到自己發展過程中的成功方向。通過對學生階段的、單元的和局部的道德發展水平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全面發展,也能對德育工作進行不斷調整,改進德育體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構建。這樣,在學生自我發展和學校德育評價的互動中,學生不斷取得進步,德育工作目標也能夠最終實現。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作為學院團委書記,帶領學院團委在畢業生群體當中開展就業觀和擇業觀教育,幫助畢業生牢固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配合學院通過開展“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專題講座”、“就業指導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積極引導畢業生既要克服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思想,又要克服灰心喪氣、萎靡不振等消極的思想,鼓勵畢業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面對現實,主動出擊。
2、以“校園文化”和“市場需求”為橋梁,打造畢業生理想就業夢想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為了給廣大學生開辟一條高質量的就業渠道,構架起通向市場英才的橋梁,實現“讓每一個畢業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學院堅持以市場人才標準為指向,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提高學生學知識、長才干、善交際、明道理的行為水平,并以此為中心開展社會調查及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學院團委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把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作為的根本任務。一是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負責的意識和崇高的職業理想,強化就業危機感;二是幫助學生了解自我、了解社會、立足現實、放眼未來;三是幫助學生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好大學階段的寶貴時間,為將來成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學院團委組織開展了系列以“就業理想”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和校園文化活動。并把“市場英才”引進校園,使同學們在校園中就可以及時地了解和掌握社會就業動態和市場需求信息。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1-112-1
每年六月,是高校畢業生離開大學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時節,伴隨著離別的傷感,不少畢業生選擇在這個鳳凰花開的季節演繹 “最后的瘋狂”:“散伙飯”、“畢業喊”、“畢業砸”,甚至上演“畢業照”、“ 爬樹跳湖畢業照”、“火災畢業照”等不當之舉,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和思考。
一、畢業生離校不文明現象成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
1.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人們的價值觀、道德、倫理觀以及思想意識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社會的浮躁導致人們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處于重新選擇、重新定位的狀態,從而引發一些不文明現象。大學生人格趨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缺乏對社會生活的正確認識和甄別能力,一些不文明現象可能被他們所接受,經由學習、模仿內化為他們的行為機制的一部分。
2.嚴峻的就業競爭的影響。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戰略的實施,連年大幅遞增的畢業生人數,代表了因高校師資力量不足導致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下降,同時也更加劇了他們未來就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如今的崗位提供者對求職者的要求不僅僅看重學歷,而是更加注重求職者的自身素質、能力及相關經歷。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對未來前途的擔憂引發心理失衡。再加上不完善的就業機制,就業環節中存在著社會不正之風,就業過程中非規范的社會行為與畢業生的理想模式發生沖突,更促使畢業生的不滿情緒一觸即發,在畢業離校前易演化為非理智的破壞。
(二)學校因素
學校的教學管理服務體系不完善。學校硬件及軟件條件的缺失,學生在校期間總會有不滿情緒。部分學校的教育管理觀念陳舊,“偏重罰而忽視說服引導,無形中加劇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對立情緒。作為自發的反抗,破壞紀律、暴力攻擊等行為成為部分學生發泄不滿情緒的手段,從而誘發了畢業離校前的遷怒性破壞行為的產生。”
(三)個體因素
今天的大學畢業生生活在物資豐富的年代,生活中備受寵愛,自律意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較低。由于個體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存在欠缺,遇到挫折在所難免。畢業生離校前,大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夾雜著離校期間的復雜情緒,促使部分畢業生借助非理性的行為進行宣泄,酗酒、“畢業喊”、“畢業砸”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二、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策略
做好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筆者認為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加強畢業生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營造健康向上的畢業生文明離校環境,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畢業文化觀。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成功的教育方法絕非是單純的強制管理,而是靠預防和正確的疏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將文明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誠信教育等貫穿在平時的班會及活動中,做到 “春風化雨”。針對離校前這一特殊時期,要分析畢業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無須作青春最后的告白,大好的青春年華即將在畢業后的拼搏和奮斗中開始,將壓力轉化成動力,勇敢迎接挑戰,才是最有意義的個性表達。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加強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應對畢業前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思想問題進行科學的引導,可開設畢業生求職心理輔導講座,舉辦求職經驗交流會等。針對在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形成的挫折、自卑、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通過面對面交流、在線交流等形式進行及時、有效的疏導,指導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調試,化解心理壓力。
(二)以“就業為導向” 堅持做好職業指導工作
將職業指導工作當做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貫穿于長期的教育工作中。構建適合社會發展和大學生發展需要的就業指導理論體系。針對畢業前夕學生的思想特點和關注的熱點及時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三)以營造和諧文化氛圍為己任開展系列有效活動
畢業生精力旺盛,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極易為墮落生活提供溫床,此時應在畢業生中開展以“情系母校,快樂啟航”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使畢業生進一步感受母校的溫暖,引領他們明確奮斗目標,加快角色轉變,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順利步入社會。
如召開“總結過去、展望末來”主題教育活動,引導畢業生及時全面總結過去,思考未來。向全校畢業生發出“文明離校倡議書”,使他們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組織畢業典禮、畢業生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歡送活動,讓畢業生充分的感受到畢業光榮與喜悅,強化學生的母校情結。組織畢業生看望慰問教師,感謝老師的教誨,與老師話別,共憶師生情,給畢業生提供抒感的渠道。
“畢業生文明離校”不能靜態的對待,要倡導理性而有內涵的畢業文化成為校園傳統文化,關鍵還在于學校四年來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從內心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與支持,必然對母校產生感情,文明離校問題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一種美好感情的外在表達。
參考文獻: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目前有很多的大學生價值取向和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的不對稱現象,使其找工作的道路越走越窄。他們在找工作時,往往把外資公司、全球500強企業當作首選,卻根本就不愿意去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就業。總的來說,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最關鍵的因素還在于他們的就業觀念。就業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準,理想與現實脫節。所以畢業生就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求畢業生適應社會的發展,轉變陳舊的就業觀念,逐步樹立創新擇業的意識。
1.轉變依賴學校、家庭的觀念
隨著人才市場的建立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畢業生就業主要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進行雙向選擇。這就決定,畢業生就業必須轉變依賴學校、依賴家庭的觀念,要依靠自身的實力,要對自己準確定位,大膽推銷自己。
2.轉變一次就業定終身的觀念
隨著人事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各種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將是一種普遍現象和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我們每個畢業生轉變一次就業定終身的觀念,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不斷的學習發展,要有隨時準備重新擇業上崗的思想準備。
3.轉變狹隘的專業對口的觀念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觀念是認為大學的專業分得越細越好,專業之間有一種難以逾越的鴻溝。事實上,大學教育只是一種基礎教育的延伸,畢業生所掌握的只是專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內容。因此大學生還應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注重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拓寬自己的擇業領域。
4.轉變擇業盲目攀高的觀念
很多學生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擇業過程中盲目攀高,追求三高六點式的職業(三高即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六點即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缺乏到生產一線、基層去鍛煉和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就業愿望脫離自身條件、就業實際和國家需要。為此,畢業生要處理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不要一味盲目追逐熱點,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最能適應自己的職業,從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
二、幫助畢業生做份職業生涯規劃
為自己設計職業規劃的過程,實際上是用有條理的頭腦為自己要達到的目標規定一個時間計劃表,即為自己的人生設置里程碑。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很有幫助,一份好多職業生涯計劃書的作用更是如此。
職業生涯規劃一旦設定,它將時時提醒大學生已經取得了哪些成績以及你的進展如何。一個沒有計劃的人生就像一場沒有球門的足球賽:對球員和觀眾都興味索然。 職業生涯規劃大體有以下幾個步驟和要點。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需求
第二步:優勢/劣勢/機遇/挑戰分析
第三步:長期和短期的目標
第四步:阻礙
第五步:提升計劃
第六步:尋求幫助
第七步: 分析自己的角色
對自己的目前和未來都有了較為明確的定位和深刻認識,同時也激發了奮斗精神和開拓進取的動力。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很多同學能夠迅速、清晰的找到自己的劣勢所在,并化了大的力氣去改進這些方面,在走入職場的過程中給自己提供了寶貴的益助。
三、督促畢業生妥善準備求職前必備資料
在擇業競爭中,決定勝敗的因素很多,其中求職前充分的資料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求職資料是畢業生綜合實力、綜合素質最具說服力的證明。
求職前要準備的求職資料大體包括:
1.個人簡歷
這種簡歷設計各不相同,從要求上講,以簡單明了為好。主要內容應有:本人自然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籍貫、畢業學校、系別、主修專業、輔修專業、學歷、學位、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畢業時間、身體狀況、特長等;主要經歷(從高中寫起);從事的社會工作、組織的活動、擔任的職務;社會實踐和生產實習;受獎勵情況及取得的成績等。表格上方要貼上一張一寸近照。
2.學校推薦表或推薦信及其他資料
這些資料主要有學校推薦表、就業協議書、學習成績單、各種證書等。
另外還有參加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的鑒定材料,有關科研成果證明及在報刊發表的文章,推薦、引薦信等等。
四、強調對畢業生在試用期間的具體要求
畢業生初就業最缺乏工作經驗、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強調事業心、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的同時,對處于試用期(實習期)的畢業生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進步,一步一個臺階,切忌浮躁和不思進取。
具體做法是要求同學們在工作經歷了一個階段后要有工作總結,按照回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體思路去展開。通過工作總結提高認識,量化成績,分析缺點和不足,找出以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并盡可能為單位的運轉以及發展從新人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
1、對黨的領導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理解和認識,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及政治表現;
2、遵守國家、學校的各種法規和制度的表現;
3、參加集體活動,團結同學,主動為大家服務方面的情況;
4、參加社會實踐及學校組織的各種有益活動的情況;
5、參加政治理論、形勢政策等思想道德修養類課程的學習情況。
(二)專業素質方面:
1、學習態度和學習自覺性方面的表現;
2、學習成績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3、科學研究活動成果及創新能力方面的表現。
(三)身心素質方面:
1、參加校、院、系和班級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情況;
2、體育課成績及體育特長、體育達標情況;
3、身體健康狀況;
4、心理健康水平狀況。
(四)專業能力方面:
1、根據社會的需要,對自己的能力做一個較全面的基本估計;
2、自己的專長和特點。
(五) 存在的主要缺點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具體要求:
中圖分類號:G525.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4-0152-01
畢業是大學教育的一個終點,但它又承載著一個新的起點。在這遙遙可數的在校時光里,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回報母校,保證做到安全、文明離校,保持一貫的優良作風。畢業生文明離校是對畢業生思想品德修養的一次考核,更是衡量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畢業生的教育和管理,營造健康向上的畢業生文明離校環境,為母校留下一筆珍貴的精神文明財富,同時也學弟學妹們樹立一個合格的畢業生形象。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人生觀、價值觀,給全體畢業生創造一個健康、文明、和諧、有序的畢業氛圍,結合我院畢業生工作實際情況,做好高職院校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教育,著重治“本”
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高職院校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也離不開這根生命線,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通于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才能真正使“文明”深入畢業生內心,才能解決畢業生文明離校“本”的問題。
(一)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成立專門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門,院系成立相應工作小組,對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加強對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影響作用,高職院校可以嘗試分階段開設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三)探索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尤其要加強網絡、校報等媒介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氛圍。
畢業生文明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應該本著貼近畢業生實際、貼近畢業生生活,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二、加強制度建設,用健全合理的制度去規范和管理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
制度是工作規范化的保證,科學合理的制度可以保證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有理、有利、有節”的開展。
制度的制訂和出臺不是靠“拍桌子、敲腦袋”所能解決的,制度來自于大眾,最終要回歸于大眾。這就需要需要深入畢業生群體當中去,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走訪等形式,了解畢業生群體思想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只有以此為基礎,才能制訂出科學的、合理的、人性化的制度。科學的制度必須是健全的制度,這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尤其是在對以往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工作弱點所在,用制度去彌補和糾正錯誤和缺點。制度的力量必須通過制度的實施才能得以發揮,這就需要制度的實施者能夠克服“人治”因素影響以及改變“隨機式”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切實使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規范化。
三、建立和完善畢業生文明離校監督體制
合理有效的監督是使畢業生離校“文明”的保障和前提條件,監督的目的是預防“反文明”現象的發生,近年來,高校畢業生離校過程中存在的“打、砸”現象,就充分體現了監督的缺乏和不到位。
建立和完善畢業生文明離校監督體制,其中既有學校對畢業生行為規范與否的監督,又有廣大學生對學校開展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得力與否的監督,但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建立和完善畢業生文明離校自我監督機制。
高職院校應該成立由各職能部門及社團聯合組成的臨時專門監督機構,對畢業生文明離校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督,各院系成立響應監督小組,確保監督及時到位,及時遏止不文明現象發生的勢頭。同時,在廣大畢業生中,可以以班級或宿舍為單位,成立文明離校自我監督小組,強化畢業生自我監督。
四、加大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力度
在影響畢業生擇業的諸多因素中,工作單位性質與地域往往是十分重要的。隨著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進展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區域性戰略性調整,按照國家有關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文件精神,要加大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地區、基層崗位就業的力度。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每年以數十萬計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大學生以及農民工,使得我國每年的就業人數達上千萬,根據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700萬,比2010年的670萬多了將近30萬人,廣大畢業生面對如此局面變的無所適從。除此之外,他們還面臨著考研、學業、戀愛等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大學畢業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而感到非常的苦悶,少數生活目標不明確、思想不開朗的畢業生甚至出現了“意外”,大學畢業生的這一時期稱之為“多事之秋”,因此,高校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千頭萬緒的窘境,如何做好大學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
2 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擇業前的緊張焦慮
臨近畢業,這些“天之驕子”仿佛一夜間從天上落到了地上,突然一下間面臨著許多方面的壓力,通過筆者的調查,85%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四第一學期就進入了擇業階段,因此產生了各種不同程度的焦慮心態:綜合素質高、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擔心能否找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工作:成績不好的同學擔心找不到要自己的單位:女大學生擔心受到職場歧視:家庭困難的同學擔心求職過程中的各種花費。同時,就業與創業、就業與考研以及就業還是出國深造也成了這些大學畢業生焦慮的源泉。
2.2 擇業過程中的負面情緒
調查顯示,85%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期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或者是因為大學期間成績的平庸、或者是因為自己的所學專業、或者是因為自身相貌、或者是因為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疾病等方面的原因,這就使得這些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屢屢受挫,嚴重的影響著自己的自信心。
2.3 離校前的復雜心理
調查顯示,90%的大學生在離校前都會對自己幾年的大學生活進行相應的回首總結,由于年少輕狂,大部分的學生在回首大學生活時,都會有相應的感慨,有對大學生活即將結束的傷感、有對大學生活的眷戀、有因為大學期間的玩樂而產生相應的后悔情緒,因此,在這一階段很多大學畢業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補償心理,對入黨、評優以及社團活動及其熱心,由于得失心較重又極易產生一些新的問題的出現。
3 加強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思考
3.1 采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人本思想強調人既是管理的出發點又是管理的歸屬點。對大學畢業生進行人本管理。關鍵在于尊重大學畢業生的人格特點以及加強服務意識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在實際工作中,要確立“人”的中心地位,堅持一切工作都要以人為中心,充分發揮廣大畢業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理解這一特殊時期畢業生的思想行為表現,以幫扶、善意的心態去教育和面對學生,讓畢業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學校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市中去。
3.2 加強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要求高校管理者用自身的真情去打動學生,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畢業生都基本上是成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處事原則,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已經基本成型,因此要逐漸弱化管理色彩,強化情感的引導力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3 創建高品位的校園畢業文化
校園畢業文化主要是以大學畢業生為對象,要符合大學畢業生的心理要求和群體特點,有助于大學畢業生個性化發展、素質提高以及個性健康成長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化氛圍。要把畢業文化當做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建設校園畢業文化,對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提高校園文化的發展層次、拓展校園文化的建設空間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校園畢業文化建設,是對我國大學畢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
3.4 加強職業生涯規劃
做好職業可以讓大學畢業生受益匪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但是就是這種看似微小的差距卻能夠讓人在未來的短短幾年拉開巨大的差距,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大學畢業生在上學期間是否探索未來階段的發展規劃并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4 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如何將國家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加強大學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難題,大學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研究關注點以及視角的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豐富我國大學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我國高校開展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畢業了。回顧參加自考這幾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從艱辛到成功的歷程。在這沒有校門的大學里,我理解到了自學考試這四個字的意義。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我懂得了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定自己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專業;第二是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并根據課程和時間適當地參加業余輔導;第三是全面了解書中的基礎知識,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和鞏固;第四是多做習題,以適應考試的形式。另外,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參加學習是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識,在考試失敗時要增強自信心,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自學考試磨練了我的意志,選擇自考我無怨無悔。
2.學以致用式:
一、目的和宗旨
建立學院畢業生就業跟蹤制度,通過了解我院畢業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的思想品德、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工作適應程度等情況,了解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水平,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我院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二、途徑和方法
通過向用人單位發放調查表、走訪用人單位等多種途徑,聽取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掌握畢業生就業的有關情況,對其中的重點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向學院提供相關的調查報告。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畢業生就業跟蹤,是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繼續和深入,此項工作由學院學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日常工作協調和材料匯總。各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系畢業生就業跟蹤。
(二)各系領導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并把此項工作納入系部重點工作,指定一名系領導組織實施,注意總結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逐步改進和完善此項制度。其中,各系應重點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每年5月份前,按近三年畢業生的10%向畢業生用人單位發放調查問卷,了解用人單位對往屆畢業生的用工情況。主要調查對象是在學院錄(聘)用較多畢業生的用人單位。
2.每年8月份,按不少于50%的比例向應屆畢業生所在的用人單位發放《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畢業生跟蹤登記表》了解畢業生就業相關情況。
3.各系將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進行分類統計,撰寫應屆往屆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報告,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匯總到學院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4.每年9月份前,按5%的應屆畢業生比例到畢業生用人單位實地了解畢業生的工作適應情況,了解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召開畢業生座談會,轉達學院領導的問候,傾聽畢業生的意見、建議等,寫出用人單位、畢業生就業跟蹤的綜合性專題報告,每年9月15日前完成,并以紙質和電子文檔的形式匯總到學院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5.畢業生就業跟蹤以系為主,到外地實地走訪用人單位所需經費,應事前申請并經學院領導批準后按出差有關規定進行。
(三)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匯總考核
1.根據教育廳相關要求,匯總、撰寫學生畢業生就業跟蹤報告。
2.通過電話、QQ、郵件、傳真、實地走訪等方式對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核查。
3.對在就業跟蹤中弄虛作假、隱瞞的行為報學院按相關規定處理。
四、其他
1.本辦法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解釋。
2.本辦法從公布之日起執行。
畢業生跟蹤調研管理辦法二一、前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通知,加強對畢業生實習、就業工作的管理,使畢業生實習就業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特制定此管理辦法。
二、畢業生實習、就業的條件:
(一)、基本條件
1、畢業生必須符合房山區第二職業高中畢業生標準。
2、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取得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至少一個)、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北京市英語口語證書。
3、成長檔案在60分以上。為學校發展做出貢獻,學習成績優良、遵紀守法等各方面表現優良的應屆畢業生,優先推薦實習就業。
4、各科成績(含補考)均及格。
5、實習、就業前無警告、無紀律處分、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缺陷、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較大疾病。
(二)、擇優推薦條件
1、若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被評選為優秀學生會干部或優秀班干部,則畢業時優先推薦實習就業。
2、學生成長檔案均在85分以上。學習成績優良(平均分在80分以上)
3、實習、就業前無警告、無紀律處分、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缺陷、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較大疾病。
4、為學校取得各項榮譽(如各項競賽取得成績、好人好事等)。
三、學生畢業的條件:
1、按學校規定完成本專業所開設的文化課,實習、實訓課及社會實踐活動,考核成績達到及格
2、取得英語口語等級證書、NCRE證書、本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一個)
3、成長檔案成績在60分以上
4、實習鑒定表成績合格
四 、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制度
房山區第二職業高中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制度
提高質量求生存、打造品牌圖發展,為了進一步滿足社會和區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提升我校畢業生的質量,特制定畢業生實習、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制度。
(一)、指導思想:
通過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思想狀況和工作表現等情況,跟蹤學校教學和管理的效果,檢驗辦學的整體水平,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培養要求,為進一步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供依據。
(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內容:
1、畢業生在工作單位的思想品德表現和敬業精神
2、畢業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各專業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的適應性
4、畢業生對學校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5、用人單位對學校辦學的意見和建議
6、先進典型事例與材料
7、職業道德和個人思想素質在實習中的體現
8、對社會的貢獻
(三)、開展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途徑和方法:
畢業生跟蹤調查市場拓展部組織專業組具體落實,重點是深入到我校畢業生比較集中的地區和行業,對人事部門、單位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進行走訪;同時各專業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把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并使之制度化。
(四)、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形式:
市場拓展部以集中調查為主,各專業組以分散調查為主。學校將通過走訪用人單位、召開畢業生座談會、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寄送調查問卷、請畢業生回校交流等各種方式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掌握畢業生的情況,并對其中的重點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五)、建立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信息反饋系統
由市場拓展部負責,組織實習生(畢業生)跟蹤調查小組,組長由市場拓展部主任承擔,成員由專業組主任和相關教師組成。
(六)、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信息收集與整理
重視畢業生跟蹤調查的信息反饋、收集整理、分析總結并撰寫調查報告。每次調查結束后,根據畢業生及用人單位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召開專題會議,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整改措施,促進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七)、市場拓展部的工作職責:
市場拓展部負責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工作,加強與區內、外用人單位的聯系,及時研討并反饋的畢業生信息,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提供基礎信息。
(八)、各專業組職責:
各專業組要高度重視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畢業生檔案和畢業生信息數據庫,保持與畢業生的聯系,及時掌握畢業生的學習、工作情況,關心畢業生的事業發展,并根據畢業生的去向變化,擴大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范圍,不斷更新畢業生信息數據庫。
(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畢業生跟蹤調研管理辦法三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情況是檢驗學院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為全面了解我院畢業生的工作適應程度,以及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工作表現和用人單位的意見,加強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現實需求的緊密銜接,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學校教學改革,培養國家建設需要和受社會歡迎的人才,特制定本辦法。
一、調研的對象
1.學院近兩屆畢業生;
2.畢業生所在的工作單位。
二、調研的內容
1.畢業生對學校教學管理、教學設施、學習氛圍等方面的感受,以及對院系課程設置、管理制度、教師隊伍、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師生關系、教改活動、學習指導、實驗室建設、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基礎、業務能力、敬業精神、知識結構、思想品德、外語水平、組織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科研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以及對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
三、組織機構
學院成立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學院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設計、下發畢業生跟蹤調研的問卷,檢查各系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的開展情況,全面了解社會用人單位對我校本科畢業生的總體印象,總結我校人才培養的經驗和特色,及時捕捉社會需求動向,進一步推進全校的教學改革。
2.各系也成立專門的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由各系主任負責,主要職責是根據校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的安排,組織、實施對本系歷屆畢業生跟蹤調查和信息反饋工作,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人才培養的特色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的改革計劃,調整課程體系,深化教學各環節的改革,配合學院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的工作。
四、跟蹤調查的時間及實施辦法
1.建立畢業生監測、反饋點。每年對我院畢業生監測反饋點單位進行走訪,時間安排在十月至十二月,主要通過訪問單位人事、組織部門負責人,了解我院畢業生的表現情況。
2.各系部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每年開展一次。
3.調研的對象以近3年的畢業生為主,調研的人數不低于近3年畢業生總數的20%。
4.調研的范圍要考慮到專業分布、地域分布、性別比例、工作單位類別等因素。 5.調研方法以郵寄問卷為主要方式,也可直接到用人單位了解情況。
6.問卷回收后,各系立即組織對問卷進行歸類整理和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教學改革的建議,并把統計數據和報告上交學院工作小組。
7.院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對各系上交的有關數據進行匯總,撰寫總的統計分析報告。
8.院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小組深入各系部,檢查各系畢業生跟蹤調研與信息反饋工作的開展情況。對認真開展此項工作、效果顯著的系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五、調查報告
1.問卷回收后,立即組織對問卷進行歸類整理和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教學改革的建議。
2.以書面的形式匯總監測反饋點單位的用人意見和當年畢業生的表現情 況,寫出問卷調查的數據及初步報告。
3.每三年撰寫總的統計分析報告,寫出用人單位、畢業生跟蹤調查的綜合 性專題報告。
六、附則
1.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2.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七、附件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們黨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總結中西方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不斷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成果。在當前全面抓高校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無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針對大學畢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究其原因,提出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
(一)學校方面
1、指導思想重視不夠。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學校就業率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就業率成了衡量高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教育者往往滿足于把學生送出去,對送出什么樣的高校畢業生卻缺乏思考。僅僅滿足于把畢業生派出去,致使畢業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現在,各大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兩個年級開設,到了大三大四根本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也沒有準確的定位。
2、對畢業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針對性。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常常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為“管理學生”,強調通過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學生畢業時有對老師、母校的懷念、他們工作的壓力很容易情緒失去控制,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教育者卻缺乏對畢業生的關心,將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學生方面
1、畢業生自我評價過高。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畢業生們往往自我定位過高,不能準確定位,他們希望找到滿意的工作,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往往事與愿違,在找工作時不盡人意。很可能導致自信心不足,思想扭曲。
2、畢業生誠信缺失。在當前的大學畢業生中,有一些大學生缺乏誠信。如在自薦材料中,有一些畢業生并沒有真實地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有的同學在同一班級中出現四五個班長,還在自薦材料中大部分介紹自己的長處,對不足一字不提。還有的學生與幾家用人單位簽約,而同時從中進行選擇,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等。這都是畢業生的誠信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大學生就業。
二、究其原因
1、從學校角度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出于高校自身。對于高校自身存在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問題的產生主要是擴招后優質辦學資源被快速稀釋,各校的辦學定位快速模糊,培養模式的僵化,部分學校責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養的質量、結構與社會的需求嚴重脫節。
2、從學生角度看,大學生缺乏對自身的準確定位,就業期望值比較高,抱有“精英心態”,總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象牙塔尖,該做“白領”,對普通就業崗位看不上眼,只想到大城市、大機關、大企業就業,總是想一崗定終身。很多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機會的面前,表現得“高不成、低不就”。
三、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大學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實踐證明,高等學校的責任意識、辦學特色、就業指導,對于畢業生就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新的形勢、挑戰,高等學校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率為中心,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所有工作為畢業生就業服務,注重實效地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學校方面
1、高校要把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當作衡量學校辦學的重要指標,要加強責任意識,樹立全員做就業的觀念。學校從上到下應該高度重視就業,把就業工作分配到個人,形成全員參與。而且高校要配備素質高、能力強的專職就業工作人員,加強就業工作的隊伍建設,就業工作人員和畢業班輔導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的質量。強化服務意識。
2、高等學校的培養模式應有所改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更需要由傳統型向適應型轉變的大學生,所以高校的培養模式應有所變化。如天津大學實行的“彈性學制①”,對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修滿所學專業規定的學分允許提前畢業。黑龍江大學實行每年三個學期制度,可以在一年內學到更多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修學分,修滿學分后即可畢業。由此可見,學校不管其采取哪種模式,模式的變化,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同學們培養成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更適應于社會的需要。
(二)學生方面
1、學生轉變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學生找工作并不像以前那樣,用人單位來學校招人,學生只是在學校就可以被動地去選擇工作崗位。現在應轉變為學生自己走出去,去找用人單位。自己主動找用人單位協商。最近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工作不好找,學生應轉變觀念,從被動變為主動,在找什么樣的工作上,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你所適合的工作。
2、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大力開展創業教育。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培養創新型人才,開展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實施目標,組織保障,以及創業教育的內容、方式、師資建設和教學研究,如何扶持大學生創業實踐,提出指導意見。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指導大學生自主創業,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并不是大學白上了,你可以選擇自主創業,找對了好的項目會比工作賺的錢多。要在心理上消除沒有工作的想法,行行出狀元,從長遠來看,創業教育將是大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一個中華民族的靈魂,作為大學畢業生,也應從創業著手,自己干出一番事業。
參考文獻
[1]趙晨光,以就業教育為核心,做好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