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40: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現代教育思想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現代教育思想的發展,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主導,本著“以生為本”的態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頻率。以學生為主導是現代教育思想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對于課堂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作為傾聽者的課堂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秉持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進行親身實踐去參與授課,從中體會漢語言文學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學習古文言文時,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然后對文言文進行翻譯、講解,等到課程完畢之后,教師進行補充與總結,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加以鼓勵,這樣能夠在下一次授課時得到更好的授課效果,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情境創設教學
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步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在現代教育思想背景下,運用情景創設式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力,發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漢語言文學表達水平。利用情景創設式教學能夠激勵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在情景模擬中對漢語言文學進行了學習與鍛煉,對于漢語言文學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利用情境創設式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過程中注重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發揮漢語言文學的重要作用。情景創設過程中應當加入古代禮儀配上古代文學語言,充分體會中國古文學的文化色彩,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禮儀,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豐富教學內容
現代教育思想下,豐富教學內容成為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漢語言文學是涉及范圍很廣的一門學科,現代文學、古文言文、古詩詞、古漢語等諸多方面共同構成了漢語言文學。因此,在漢語言文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是必然選擇。中國漢語言文學之間大多相通,這樣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系統性的教學,在學習古漢字的同時可以附加一些常見的古漢語詞組,使其建立聯系,提升學習效率。另外,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對于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應當進行補充,比如歷史方面。歷史與漢語言文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聯系,在學習古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附帶講述一下當時的一些典故或者是作者的生平,以此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對于文學能夠理解的更為透徹,有效地促進漢語言教學的開展。例如,在學習漢語言文學中的文論時,可以適當的講述一下當前我國的政治形勢,分析一下我國的國情,豐富學生各個方面的知識。
從20世紀中期起,后現代主義逐漸成為一種西方社會流行的哲學、文化思潮。后現代教育思想作為后現代主義思潮的一部分,為了使教育順應“后工業社會”的發展,對現代教育的一種反思。現代教育也可稱為“精英教育”,而后現代教育則為“全民教育”、“通識教育”、“主體教育”、“終身教育”。后現代教育思想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五種:
1.人性化的教育觀追求完美、豐富人性、關注人性化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話題。使人看清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有意識的改變自己、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使自己能夠更好的生活,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2.對話式的教育觀在傳統的教育中,老師只是傳授書本知識,而后現代的對話式教育觀要求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用對話的方式激發學生思維。
3.提問式的教育觀提問是開發大腦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找出問題,并沿著問題一個個的去尋求答案,在不斷的提問、解答、再提問、再解答中,不斷加深對問題的認識。
4.民主式的教育觀后現代教育思想是一種追求民主的教育理念,提倡學校要采取民主參與制的管理模式,努力營造暢所欲言、組織協調、團結合作的民主校園氛圍。
5.創新型的教育觀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動力,有創新,就會有發展。后現代教育思想認為,教育必須注重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后現代教育思想觀就是要培養學生懷疑、批判的意識,積極探索,開拓創新。
二、漢語言文學獨特的文學優勢
到目前為止,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和世界其他各種語言文學相比,漢語言文學不僅有文字所共有的文學形式,如論文、散文、小說、傳記等,還有其特有的格律,如詩、詞、賦、曲的形式。漢語言文字獨特的文學優勢在于這些漢語言文學所特有的格律,它為漢語言文學增添了比世界其他任何語言都要絢麗豐富的內涵。獨特的文字能夠產生獨特的文學樣式,文字的特性也就決定了文學的形式。漢語言文學的一字一音、一字一義的特性,孕育出了聲調優美、意境豐富的格律詩、詞,使文學的思想美和韻律美相融在一起,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一)平等觀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產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歷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在印度歷史上產生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及后來由其演變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歷史上通常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婆羅門教反映了印度社會里四種姓中的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意識形態。這種宗教主張:吠陀是天啟的,祭祀是萬能的,婆羅門種姓是至上的。在佛教產生前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的思想界一直為婆羅門教所主宰。印度社會中流行的倫理思想是婆羅門教的倫理思想,它在總體上要維護種姓制度,堅持在諸種姓中婆羅門第一,下等種姓要服從上等種姓。這種狀況一直到了佛教產生后才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佛教在產生時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種姓中屬剎帝利和吠舍種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政經利益和主張。佛教(特別是早期佛教)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觀念。認為人的高低貴賤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為。出身卑賤的人一樣能成為賢人。如《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五中說:“不應問生處,宜問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長阿含經·小緣經》中說:“汝今當知,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佛教在這里明顯是主張一種平等的觀念。即反對婆羅門教的四種姓不平等理論。不過,客觀地說,佛教反對種姓間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強調無論種姓高低都毫無例外地有權利加入佛教組織,修習佛法。它的種姓平等理論的出發點是為了把佛教的影響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中去。佛教并不是從根本上反對種姓制,它不可能真正開展一場消除種姓制度的社會改革運動。盡管如此,佛教的這種在一定范圍內反對種姓不平等的觀點在歷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它畢竟在一定程度上對印度正統婆羅門教視為神圣的種姓制度有所觸動。
早期佛教的這種在一定范圍內的平等觀念確定后,對佛教總的理論體系的形成和該教在后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佛教的許多基本理論及教規與其在倫理思想上的平等觀念是一致的。
例如,在基本理論方面,佛教(特別是早期佛教)反對在事物中有一最高的實體或主宰體。這和婆羅門教是完全不同的。婆羅門教認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體或主宰體——梵,認為萬物以梵為根本,梵是不變的,永恒存在的。而佛教(特別是早期佛教)則認為,不存在一個萬有的主宰體,事物是緣起的,是互為因果的,互為條件的。不僅一般的事物中沒有這種主宰體,而且在人或人生現象中也沒有這種主宰體。如佛教把人分析為“五蘊”,即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無高低主次之分。佛教的這種無主體或“無我”的理論與其在倫理思想上的平等觀念顯然是相呼應的:既然萬有中沒有主宰體或一切的主體,又怎么可能會在社會中存在一個永遠高于其他種姓的最高種姓呢?
再如,在佛教的教規方面,也體現了其在倫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規中規定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等。無論是殺生還是偷盜或邪都是對他人的侵犯,其行為都是建立在一種別人與自己不平等觀念的基礎之上的。如婆羅門教中的一些派別雖然也講不殺生和不任意拿走別人的東西等,但這主要是適用于相同種姓之間,而在上等種姓對待下等種姓時,則不受此限;上等種姓在許多場合可以任意處置下等種姓或其物品,包括傷害下等種姓的生命。佛教對于這種不平等的觀念是堅決反對的。
(二)克己觀念
這里所謂“克己”即克制自己,特別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為、自己的意識。“克己”是我們在此處對佛教這方面倫理觀念的概括。佛教學說中與克己觀念直接相聯系(或作為克己觀念的直接表現形態)的理論有不少。例如佛教有關“三毒”的理論、有關“三學”的理論等都包含著克己的觀念。
佛教認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輪回的痛苦之中,與人總是為“煩惱”所纏繞有關。煩惱有多種,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種,即所謂“三毒”。三毒具體指“貪”、“瞋”、“癡”。解釋三毒的佛典很多。如《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中說:“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不難看出,三毒的產生都與對“我”的執著有關。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特別是早期佛教),人生現象中是沒有“我”的,但人由于無知或無明而認為“有我”。這樣,對自認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事情就貪戀并追求,對自認為世俗世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與之相關的他人)就憎恨,貪和瞋的基礎則是無知或無明,這也就是所謂“癡”。
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煩惱。這也就是要“克己”。在三毒之中,滅除“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對外物的貪欲,克服自己對財富、權利、地位、名聲等的貪欲。佛教的根本教義四諦中也涉及了“貪”的問題。如“集諦”是指認識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或貪欲,“滅諦”是指認識到應當消除這或貪欲。三毒之中的“瞋”與“貪”相關。自己的貪欲不能滿足,自然就生憤恨之心,對阻礙實現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滿或憎恨。在佛教看來,必須克制或消除這種“瞋”。否則是不能擺脫輪回達到解脫的。三毒之中又以“癡”為根本。佛教的不少根本教義中都涉及到“癡”。如在“十二因緣”中,最初的環節是“無明”,無明引生其他十一個環節,如果消除了這無明,則人的生死輪轉(輪回)也就消滅了。因而消除“癡”對“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義。
在佛教理論中,關于如何克己的具體方法,直接論及較多的是所謂“三學”。三學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條,是信徒必須遵守的規則,佛教以此來約束信奉者的行為。凡是虔誠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為克制自己貪欲、戒除不良行為的準則。佛教的戒有多種或不同階段,如可以分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種“律藏”之中。如較重要的《四分律》中規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定”也可以說是一種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種種意念或思慮,將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實相之上。“慧”實際也包含著克己的內容,即克制自己的錯誤的或無知的觀念,學習并達到佛教的特殊智慧。由于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定、慧的具體內容在不同派別中會有所區別。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或“十度”中有不少成分涵蓋了小乘的“三學”,但具體解釋或含義有很大區別。克制自己的方式有不同。
(三)慈悲利他觀念
佛教講“平等”,講“克己”,就自然也要講“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講的,而“利他”則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強調的。
慈悲也可分開講,“慈”指使眾生快樂,給他們幸福,“悲”指去除眾生的苦惱,使之擺脫痛苦。《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慈悲在一些佛教典籍中被分為三種:一是眾生緣慈悲心,以一慈悲心視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常思與樂拔苦之心。這種慈悲心多在凡夫或有學人未斷煩惱之時產生。二是法緣慈悲心,已斷煩惱之三乘圣人,達于法空,破吾我之相、一異之相等,但憐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三是無緣慈悲心,這種慈悲只在諸佛之中,諸佛之心不住于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于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住諸法,取舍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得拔苦與樂之益。(參見《大智度論》卷第二十等;參見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4-1165頁)
佛教的慈悲不僅指要對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時也指要對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殺生等戒規就具有這方面的含義。
慈悲在佛教教義中也常被包攝在所謂“四無量心”之中。四無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還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見他人快樂而隨之歡喜。“舍”指內心保持不偏執的平衡,平等無差別(舍棄親疏差別)地利益眾生。
無論是慈悲,還是四無量中的喜舍,都包含“利他”的思想。但佛教的利他思想主要是在大乘佛教中才突出起來的。這需要聯系原始和小乘佛教的有關學說或觀念來論述。
小乘佛教在總體上說是重視所謂“自利”的,即主要追求自身的解脫。小乘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目的是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就是求取個人解脫,即所謂“自利”。修習的具體內容就是小乘的“三學”和“三十七道品”。而大乘佛教則一般修以“六度”(布施、持戒、忍、精進、定、智慧)為主要內容的菩薩戒,把成佛、普度眾生(利他)作為最高目的。在小乘佛教看來,解脫境界(涅槃)與“世間”是兩個不同的、有分別的境界,自己注重自身的修煉,擺脫外界的煩惱,就能達到一種脫離“世間”的解脫境界,至于別人的解脫或“世間”的苦難等,則與個人解脫沒有多大關系。大乘佛教在這方面有很大變化,不僅講“自利”,更強調“利他”。在大多數大乘佛教派別或信徒看來,解脫境界(涅槃)與“世間”不是絕對分離的,它們是“無分別”的。如中觀派的主要典籍《中論》中就明確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達到解脫并不是離開“世間”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間即涅槃”。作為菩薩或成佛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利他”,菩薩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間”之外,而是在“世間”救度眾生。為了救度眾生,菩薩或佛什么都能舍棄。也就是說,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僅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并不能真正達到涅槃。
佛教中的這種轉變(由重自利到重利他)對佛教后來的發展極為重要。因為如果佛教僅僅是一個教個人如何修煉,達到個人解脫的宗教,他就沒有后來佛教所具有的那種感召力,就不會產生后來那么大的社會影響。只有強調慈悲利他,只有把個人的真正解脫與“世間”的改變(別人的脫苦)聯系起來,才能激發大量的佛教徒自覺地在世間利樂有情,造福眾生。而這樣做的結果則是佛教影響的擴大。因此,慈悲利他的觀念后來成為佛教倫理思想的一個最基本的觀念。
二、佛教倫理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或作用
客觀地說,佛教的倫理思想的基本觀念在其主要經典中已經形成。隨著佛教在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等地的傳播,這種倫理思想也逐漸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發揮著影響。這種影響在現代社會中沒有消失,而且在某些地區還有所發展。佛教倫理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或作用至少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抑制現代社會中的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
包括倫理思想在內的佛教各種理論的影響范圍主要是在亞洲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在古代是如此,在現代,從總體上看仍是如此。佛教雖在不少亞洲外的國家或地區也有流傳,但影響大的區域仍是在亞洲。亞洲受佛教影響較大的國家在古代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或是印度教(婆羅門教)文化系統(如印度等一些南亞國家和部分東南亞國家),或是儒家文化系統(如中國、朝鮮或韓國、日本等國家)。但發展到近現代,這些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響。而現代西方文化中確實存在著某種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成分。如果說這樣講不大準確或不大符合事實的話,至少可以說不少東方國家(上述國家或地區)的人對西方國家的文化這樣看或這樣理解。從總體上說,西方文化在歐洲文藝復興后,特別重視個人的利益,強調實現個人價值,維護個人尊嚴,追求個人幸福。但在這種強調或追求的過程中,確實有某些走入極端的情況。近代西方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應當說為這種極端傾向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受西方這種文化的影響或受對這種文化理解的影響,現代的一些東方國家中流行著利己主義或享樂主義的思想或行為。如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只要對自己有利,哪怕損害他人利益,也毫無顧忌;一味追求當前的享樂,不考慮別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考慮自己的長遠利益。
在有這種利己主義或享樂主義思想或行為的人中,一部分是文化層次較高的人,他們的利己主義或享樂主義的行為或表現是較為隱秘的或通常不易被發現的。而大多數人是文化層次不太高的人,這部分人的利己主義或享樂主義的行為或表現則較為明顯。對于這兩部分人來說,儒家文化對他們所起的約束作用不是很大,因為這種文化顯得對他們沒有多少懲戒威力。而佛教的情況則不同。如上所述,佛教講克己,特別強調抑制自己的貪欲;佛教還講利他。即便是小乘佛教的“自利”,與現代社會中的利己主義也有很大不同。現代社會中的享樂主義與佛教的種種戒律或戒規也是完全對立的。對于現代社會中那些文化層次不高的人來說,佛教的教義對其思想和行為有較大的約束力,因為佛教特別強調因果報應,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人在極端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樂時,時常會顧忌到佛教教義中所說的個人行為所招致的結果。
在東方一些國家中,印度教(婆羅門教)的影響在古代根深蒂固(佛教也有一定影響)。但到了近現代,隨著西方勢力(政治和經濟力量)的進入,在民眾中,特別是在年輕人之中,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步擴大,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也開始流行。佛教的教義在這些國家中對抑制這種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那些印度教曾有重要影響,而后來佛教起主導作用的國家中更是如此。在這些國家中,嚴格來講,是佛教的影響和印度教的影響交織在一起,對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起著抑制作用。因為印度教發展到后來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學說,而佛教的許多思想,包括倫理思想,也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婆羅門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二者(佛教和婆羅門教)在其傳統的宗教教義中,對于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都是反對的,而且都主張輪回業報或因果報應的思想。這種思想從某種程度上說,對部分人的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能起到其他一些類型的倫理觀念所不能起到的抑制作用。
總之,佛教的倫理思想在現代東方國家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它促使人們自律,反對損人利己,反對奢華。對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現象,儒家等文化傳統雖然也起著抑制作用,但佛教的獨特作用是其他文化形態所不能取代的。
(二)鼓勵人們扶危濟困,造福社會
佛教的許多倫理思想在現代社會中起著較好的作用。如上述佛教的慈悲利他觀念就是如此。首先要指出的是,近現代的不少佛教著名僧侶或居士,自身就嚴格要求自己,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如中國近代著名的圓瑛(1873-1953)法師在1917年左右就曾創辦了“寧波佛教孤兒院”,收容無依無靠的孤兒。在20年代初,他還組織成立了佛教賑災會,救濟因華北五省大旱而陷入苦難的災民。在中國近代,許多佛教組織或佛教僧侶都能較好地借鑒歷史上佛教思想家或流派所提出的涅槃與世間關系觀念。他們一般不采取印度小乘佛教中存在的那種把涅槃與世間絕對化地對立起來的態度,而是吸取了印度佛教中中觀派和中國佛教中禪宗(南宗系統)的思想。認識到個人的解脫(涅槃)是離不開世間的,而且應該把個人的解脫與眾生的解脫聯系起來,不僅要“自利”,而且要“利他”。不再一味追求那種離群索居式的遠離塵世的修持方式,而是強調以佛教的慈悲精神為懷,積極投身于有益于民眾的各種慈善活動。努力利樂有情,造福社會。把作各種這類善事看成修成正果,趨向涅槃的重要途徑。
隨著佛教影響在民間的深入和擴大,不少人雖然沒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對佛教的這種慈悲利他的精神十分贊賞,自覺或不自覺地按這種精神行事。在這類人中,有一些是知識分子,甚至是高級知識分子。但大多數人是民間文化水準不高的普通百姓。這些百姓談不上對佛教的深奧教義有多少領悟,甚至連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識也不甚了了,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卻深入到了他們的心靈之中,但凡遇到自己可能服務于他人,或能給他人帶來好處的事情,即便是損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努力去做。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在做這些好事時,確實覺得應該去做,覺得做了這種好事對自己是一種享受,或心靈安慰。也有一些人是深信佛教的輪回解脫或因果報應的學說,認為善行一定有善報,惡行一定有惡報。總之,在現代社會中,有相當多的人能依照佛教教義積極從事許多利國利民的“善事”。
佛教倫理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這種影響不僅在中國有,在不少亞洲國家或一些受佛教影響的其他國家或地區中也存在。如在日本和韓國等國的一些民眾中,自覺按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行事的人的數量不少,他們中有許多人已把按佛教的這種精神行事看成理所當然,許多人在作這些“善事”時已不再摻雜多少為自己謀求此世或來世好處的私人利益動機。因此可以說,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的這種鼓勵人們扶危濟困,造福社會民眾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三)鼓勵人們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維持社會安寧
佛教的倫理思想在古代起著規范教徒行為的作用。在規范他們行為的同時,佛教也向教徒許諾,如果按照這種行為規范去做,將達到一種至善的境界。而在這些教徒從事信教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也確實感到有所遵循,并相信遵循這些規范必定能達到一種至善的境界,即起著一種鼓勵教徒對宗教理想努力追求的作用。在近代和現代,佛教的倫理思想不僅依然對教徒起著這種作用,而且對不少一般的群眾也起一種類似的作用。也就是說,佛教的倫理思想的影響遠遠不是限于佛教教團的內部,而是對許多民眾有影響。這些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人雖未出家,但非常信仰佛教(是居士或介于居士和出家人之間)。還有一些人既沒有出家,也算不上居士,但對佛教的一些理論,特別是倫理觀念十分贊賞。再有一些人,對佛教不明確表示信奉或贊賞,但在潛意識里卻多少受一些佛教觀念的影響。在上述不同類型的人中,佛教的倫理思想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人在從事一些活動或處理某些事情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按佛教的倫理觀念行事。他們判斷是非的標準常常摻有佛教倫理思想的標準。在相當多的人的潛意識中,按照佛教的行為規范行事,是必定會有一種好的或理想的結果的。因此,在現代社會中,佛教的倫理思想也確實起著一種激勵人們去追求一種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在當今一些國家中,不少傳統意識形態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傳統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的意義被重新估價,人們的價值取向有了很大變化。在這一轉變時期,有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有相當一部分人失去了對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倫理思想則對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這些人那里,佛教的理想被作為他們的人生理想,佛教的倫理觀念成了他們的行為準則。這種情況當然不是也不應是政府部門或教育部門所希望出現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卻就是這樣客觀地存在著。然而,從另一角度看,民眾中有人按佛教的行為規范去行事,有時卻也能起到某種有利于安定團結的社會作用。這比那種沒有任何理想、無道德、無紀律、肆意破壞社會安寧的狀況要好得多。
三、佛教倫理思想對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
人類的精神文明是不斷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現代的精神文明建設應當是在古代精神文明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應當吸收古代精神文明中有價值或有意義的成分。這樣的成分有多種多樣。佛教的一些倫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它對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至少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提倡為人民服務,提倡奉獻精神時,佛教的倫理思想有借鑒意義
在20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也有相當的發展。但這種發展在各個地區是不平衡的。而且在一些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地區,卻存在精神文明滑坡的現象。如上述的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甚至損人利己等丑惡現象在不少地區抬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種,比較復雜,但其中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倫理方面。究竟如何看待人生,用什么樣的行為準則來規范自己,在許多人那里是不明確的。在中國,在對十年“”中“左”的說教批判的同時,不少人卻把為人民服務的好傳統也當成“左”的東西拋棄了。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只想別人對自己奉獻,不想自己對別人奉獻,實際上奉行著一種自私自利、一切以我為中心、一心為自己謀利的倫理思想。這使精神文明建設受到很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加強正面的思想教育當然是政府或社會教育部門主要的應對之策。但也應當輔以其他的手法。如佛教的一些倫理思想就能起到一些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有不少人對正面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理,但對佛教的教理卻很感興趣,對佛教的倫理觀念也很認同,并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如許多信佛教之人或受佛教影響較大的人能自覺用佛教的克己精神待人,在遇到自己利益與他人利益或民眾利益相矛盾時,能本著佛教的“利他”精神先人后己,為他人或為社會犧牲自己的利益。佛教的一些倫理觀念所引發的一些人的行為對社會是有正面作用的,所收到的社會效果有些是政府或社會教育部門的正面教育想收到但在現實中難以收到的。這一方面說明佛教的倫理思想確有其獨到之處,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應當吸收借鑒一些佛教倫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二)在提倡自覺遵紀守法、嚴于律己時,佛教的倫理思想有借鑒意義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存在人的個人欲望或需要與社會秩序或他人利益相沖突的情況。要想社會的秩序不被破壞,人們(包括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每一個人都應該對于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要受一定的社會法紀管束,也要受一定的倫理觀念制約。
在當代,盡管人們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遵紀守法的觀念普遍加強,但在這方面的問題仍然很多。擾亂民眾安寧、破壞社會秩序的人依舊不少。因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人們的法制觀念。在這方面,佛教的倫理思想也可起一些好的作用,有一定借鑒意義。
與上述情況類似,有些人對政府或一些社會機構的法規制度并不以為然。但卻對佛教的教義十分看重,對佛教的教規非常贊賞。雖然并未出家甚至居士也算不上,但在許多場合卻能自覺地遵守佛教的一些教規,用佛教的倫理思想約束自己。這些人從滅除佛教說的“三毒”的立場出發,從克己的觀念出發,能夠對自己嚴格要求。而這樣做所起的社會作用,應當說有好的方面。它在客觀上對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起了積極的作用。另外,佛教倫理思想中的一些成分(如利他觀念、克己觀念等)即便在理論上也確實有現代精神文明建設值得吸收的成分和借鑒之處。
(三)在反對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特權思想、腐敗現象時,佛教的倫理思想有借鑒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5-0038-02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擔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等職業人才的重任,學校所要培養的不僅僅是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水平合格的普通公民,更是政治立場堅定,并具備較高思想道德修養的高等職業人才。由于諸多因素,現有的思政教育不是很理想,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挑戰越來越大,越做越復雜。面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紛紛轉變思路,對基于現代學徒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探索,以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要求。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現代學徒制是對傳統學徒制的一種繼承與發展,它是將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培訓形式與現代化教育相融合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合作這一平臺,來達到培養學生實踐工作能力和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一般來說,現代學徒制模式有以下特征:①這是一種融合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協助的雙主體職業教育體制,培養人才這一任務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共同完成;②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他們不僅是企業學徒工,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生和學校都需要和企業簽訂合同,形成一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一體化教育體制;③實施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主導教學,學校一邊讀書一邊打工,畢業時能夠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而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來說,現代學徒制模式為其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改革。
二、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的新問題
1.教學目標“傳統化”。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經驗以及教學理念的影響,高職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目標也相對簡單,基本定位于“四有新人”的培養方向。然而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尤其是現代學徒制模式在高職教育體系中深入應用的情況下,高職院校不僅僅要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和良好人格品行的技能型職業人才,更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現代化職業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顯而易見,現有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已與時代逐步脫軌,如不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完善和調整,將嚴重影響到思政理論課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和地位。
2.教學內容“一本化”。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都需要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以確保思政教育的內容統一、體系完整。這種“一本化”的模式雖然可以有效保證思政教學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和系統性,但是對于奉行“實用主義”的高職院校來說卻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這導致了如下問題的發生: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形式課程,自己只需要學習好就可以了;有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抽象、空洞,理論上的說教多,與社會實際存在^大差異,與自己的專業學習和就業前途沒有多大關系,離自己很遠;更有甚者認為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只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行。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思政理論課被學生忽視,教學水平停滯不前,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3.教學方法“單一化”。相比于普通高校、綜合性大學,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理性思維方面相對欠缺,他們的思辨性較差,更偏重于感官認知和直觀感受。教師在進行思政理論課教學時,過于強調教學任務的完成度,而沒有把教育活動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機整合,使得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時,墨守成規,即“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呈現。這種單一化的授課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教學效果不明顯,處于為難的境地。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策略
1.優化教學目標,滿足學生“雙重身份”要求。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他們不僅是企業學徒工,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想全面提升思政理論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思想覺悟和意識,就必須要脫離傳統教學理念的禁錮,針對思政理論課教學現狀,優化教學目標。(1)高職院校以堅持以德立人的根本目標,在實施教學活動時,確保學生可以學習黨的先進性,并在學習人類發展歷史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在企業中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2)要堅持以技能立世、能力立信的目標。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在確保學生掌握專業技術、了解崗位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課本中的政治、道德等理論知識加以實踐。此外,還要強化以能力立信的目標。在教學時,確保學生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和合格的職業道德水平。
2.改變教學觀念,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思政理論課是一門能夠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作用的學科課程。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思政理論課教學要遵從科學性、靈活性和特色性的原則,不僅要考慮到教師教學的差異性,更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可以采用六分“理論”四分“實踐”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想政治滲透教育,以實現對傳統思想的延伸。在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上,結合我校思政理論課程設置來看,要想增強教學實效性,就必須建立起面向不同學生、不同專業的立體化課程體系,體現出高職學生職業性、實踐性。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入學生所學專業的職業操守、職業前景、法規制度等培訓內容,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3.科學設置學時,適應“工學交替”模式需求。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不再是固定的。針對這種情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安排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課程目標設定、教學工作安排、教學管理三個角度進行調整和改革。首先,要重新制定教學目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學不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還要更好確保學生的職業人才素養水平得以提升。其次,重新安排教學課時。結合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實習安排,教師需要結合各專業學生的在校時間,進行合理的調整。最后,高職院校還要把學生的“學徒”身份納入課程考核內容之中,以此保證教學工作獲得理想的成效。
1999年我國研究生開始大規模擴招,我國從研究生教育小國逐步跨入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另一方面就業形勢“一崗難求”的局面也日趨嚴峻,人們對高學歷也開始了盲目的追求,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從2009年起連續4年增長超過10萬人,僅2012年一年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人數就達到了51.7萬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畢業生有著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物理學、傳播學等學科背景掌握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技能,“萬金油”就業方向口徑寬。但隨著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打破了金飯碗、鐵飯碗的傳統觀念與局面,就業方向由教育行業逐步轉向了企事業單位。越來越多的教育技術畢業生選擇在公司、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相關工作。
本文總結教育技術學在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方面的有利因素,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公司中人力資源的培訓方式,提出目前教育技術學在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以促進教育技術學在人力資源中的應用。近年我國企業在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方面取得了整體性的進展,但實際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怎樣進一步推進企業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的發展,已成為當前研究的主要課題。本論文是對目前教育技術學應用研究文獻的一種充實,是對高校教育技術學畢業生就業的一種積極的探索。
1 教育技術在學科建設中已為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儲備了能力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學目標以能力為導向,符合企業挑選員工以能力為導向的需求。位于我國華北、華東、華中、華南、東北、西北、西南,在教育技術學領域具有學術和地域代表性的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八所高校。在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學目標中都明確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備利用多媒體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進行組合教學設計的能力,能夠參與企事業單位或培訓機構中的管理工作。
2 教育技術在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中的應用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人力資源培訓,可使教學更加接近工作實際。在人力資源的培訓中用現代教育技術思想為指導,能提高HR充分運用多種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遠程教育還可實現即時培訓和終身培訓的無縫結合,運用好現代教育技術能為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過硬,適合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1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VR)創造令企業員工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使之獲得與環境相互體驗的虛擬世界,形象生動地表現企業培訓內容,讓HR培訓經理能更生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教育技術人員還可利用VR技術根據不同的企業培訓要求,按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和市場運行價值規律以現代教育技術思想為指導,創建模擬市場讓企業員工在學習過程中,自己體驗、發現、探索利用,鞏固員工的專業知識,培養員工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2.2 利用計算機仿真實訓軟件,如: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仿真實訓軟件、商業大亨軟件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模擬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環境企業技術培訓實訓環境,問題解決情景設計等,讓員工通過輸入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實訓操作方法、問題解決的方法,由計算機仿真系統運行生成各種評價結果,通過人機互動模式,讓員工體驗在特定的環境中,不同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或問題處理方法所帶來的不同運行結果,從而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實踐能力。
2.3 以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運用實踐性的研究方法,解決企業培訓過程中的教學與員工實踐的問題,使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內在聯系達到和諧統一。企業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的具體措施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劃制定、培訓方案實施、培訓效果評估。這與的傳統教學方法不約而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因行業、職業而變得多種多樣,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方式方法也應切合轉變,才能培養出“用得成”的人才。以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將培訓“形而上”的理論引導與“形而下”的實踐研究相結合,將教育技術深厚的教育學、傳播學、教學設計、媒體技術與人力資源培訓開發進行深度結合,厚基礎、重實踐,講效率,人力資源培訓將會事半功倍。
3 目前存在的問題
3.1 教育技術的專業教育更專注于本專業的知識,在課程設置中幾乎沒有人力資源方向課程,人力資源知識基礎薄弱;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也鮮見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這為下一步兩個學科的深度結合與研究埋下了隱患。
3.2 企業對教育技術學了解不多,很多人將教育技術理解為“教育的技術”,教育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教育、通信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不斷被泛化和分化,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甚多。無形中減少了教育技術學學科研究者到企業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部門深入研究的機會,同時也減少了教育技術學畢業生到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朱紅春.教育技術人員能力結構與培訓研究.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
[2]趙登攀.關于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的探討[J].企業觀察.2011(2)
[3]陳韓梅.人力資源管理模擬實訓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15)
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是新世紀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幾年來,我校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這一發展契機,并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實現了教育裝備的現代化。特別是2010年上半年,為響應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戰略,積極發展、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我校建成了“班班通”,即在每個班級裝備了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媒體電腦、電子白板、使每個教室都能實現上網、演示課件,并可以進行學校統一信息的播放等等;到2010年下學期,學校的“班班通”工程已經成功使用并步入正軌。通過具體的實踐與應用,“班班通”給我們帶來教育裝備條件改善的同時,更帶來了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也為學生的學習方法找到一個新的途徑,為學校全面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已經成為高效課堂建設的左膀右臂。在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給我的教學工作和孩子們的學習帶來了諸多方便。以下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提高了教師參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緊迫感
現代教育技術是依托計算機、絡網等現代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技術。由于我校教師年齡結構(老教師居多)及文化層次等方面的差異,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參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的不平衡,特別是剛起步時小學教學論文,有的教師認為,搞現代教育技術是擺花架子,應付形式和上面的檢查而已;有的則認為,這在城市一些重點學校才會有的,對于我們這些農村學校,條件不允許、時間還不成熟,所以就抱著觀望和等待的心理。然而,“班班通”的實現,徹底打破了教師的上述想法,以前,是學校鼓勵你學電腦,現在,卻是當前教育模式逼著你學電腦;面對已裝備好的高價教學設備,面對學生渴求的目光,你能舍棄這些現代教育設施而坦然地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正是在這種壓力下,教師參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的熱情得到極大的激發,課余時間教師之間相互探討著計算機應用教學方面的問題,交流各自的學習體會和經驗。就連那些老教師也不甘落后,積極學習計算機應用的相關知識進行多媒體教學,五筆輸入字根記憶量太大,就用拼音輸入法。
據我校相關記錄和調查,目前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率已達到90%,而且隨著應用水平的提高,現代技術手段的使用已成為教師們的一種自覺行動論文怎么寫。教師們反映,學校網絡環境的建設為信息資源超時空的傳遞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溝通的時滯,擴展了教育的時空界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學生的能動性,一個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模式正在我校形成。教師們能根據各自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媒體,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達成好的教學效果。原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曾經指出:不要總埋怨教師觀念落后,只要我們給教師提供足夠的現代化設備,他遲早會用起來的。如今,“班班通”的實現,為教師們提供了探索教學改革的平臺和資源,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自然也就能大膽創新。除此外,這個平臺也促進了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教師們的應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人人參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氛圍已在我校形成,現代教育技術在我校再也不是一花獨放,再也不是點綴擺設的東西了。
二、促進教師教學手段靈活多樣
“班班通”的實施,實現了教師備課方式的改革小學教學論文,從原來的手寫走向鍵盤輸入,從純本文方式實現超文本方式,教師可以登陸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進行電子備課,備課系統可以集教案、教學素材(課件)、課堂練習、作業等多種資源于一體,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教師備課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在學校的電教室里備課,進行課件的設計和制作,在局域網內通過網上鄰居上傳下載信息,并把自己制作的教案、教學素材(課件)上傳到網上備課系統。也可以在家中將自己設計的教案、課件等直接上傳到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直接從互聯網上檢索、下載教育教學上所需要的教案、課件或論文等各種有用資源,并進一步加工整理,為我所用。同時,多媒體與網絡工具應用于課堂教學,使教學內容集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語言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同時,讓學生通過課件來講講思考方法,并在練習時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來展示,讓學生講講他自己的簡便方法。通過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力的促進了高校課堂的建設。
視頻展示臺的配備也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教師的操作演示,通過電視屏幕讓每一個同學都看得清;學生的作業用它投映出來進行講評,簡單方便;寫字教學用它來指導書寫,直觀形象。比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學期思品《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時,播放1997年7月1日,祖國懷抱的視頻,學生看了視頻后,熱血沸騰,自尊感和快樂之情油然而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此外,利用配套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可以全方位地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在潛力,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同時優化教學過程,幫助拓寬加厚學生的認知基礎,并形成遷移、創造和實踐能力。視頻展示平臺有利于展示學生的練習情況,為學生的展示節約了時間,也給了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
三、改變了師生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傳統理念中,人們往往推崇“師道尊嚴”小學教學論文,強調教師在教育中占絕對支配地位,導致某些老師往往放不下架子,難以用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不能主動與學生交心;因為在學生看來,教師總是比自己懂得多。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呈現倍增效應,教師如果不與時俱進,聽著學習,很可能成為新的文盲,教師不再是知識擁有的權威者,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未必賢于弟子”的現實, 要求教師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要不斷充電,夯實自己;另一方面,要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更多地考慮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近期的實踐,我校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意識在課堂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例如,我在思品課教學《唱響自信之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以前相比已大不一樣論文怎么寫。許多學生在預習的時候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關于我國目前各行各業的發展情況,因為他們覺得利用以往的學習方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而從因特網上可以找到他們所需的大量相關資料,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了,我想在其他科目上同學們一樣能有效利用網絡資源為自己開拓視野。基于網絡的多媒體設備,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有效,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真正以學習合作者以及學習共同體成員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共同獲取知識和能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這樣的學習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增加了德育教學途徑
“班班通”不僅改善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也大大提高了學校德育教學的效能和水平,它逐漸成為學校德育教學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教室可以看新聞了解國內外時事信息;另外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我們想方設法挖掘這些設備的潛在功能,服務于學校的德育工作。我們利用它進行集體晨會、心理輔導、安全教育講座和家長會等等。以前,召開家長會頗令學校領導頭痛,主要原因有:首先,學校沒有一個足夠大的會議室能夠容納家長們。其次,開家長會時大多時間是領導或班主任在上面講小學教學論文,有些家長在下面講,會議紀律不是很好,效果也差。可是實現“班班通”后,這個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我們讓一部分家長坐在主播室,其余家長坐在自己孩子的教室里,通過閉路電視系統進行收視,效果非常好,深受家長的歡迎。另外,實現“班班通”后,極大地豐富了德育內容。在學校安全課、思品課中,各班能利用學校網站的視頻資源庫或互聯網上的視頻節目,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有選擇地播放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片,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不僅實現了信息化德育,而且愉悅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優秀群體
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我們每一學期都把教師隊伍建設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1.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思路及目標
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 具有先進的、前位的教育教學思想; 具有獨立科研的能力,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 全員熟練掌握、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2.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具體內容及做法
通過名師示范、師徒帶教、參觀學習等做法,提高師德、理論水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通過新教師教學評比,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水平及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
3.隊伍建設已取得的成績
組內教師風氣正,觀念新,能力強。 有校教學能手兩人。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加強學科建設,形成學科特色
加強學科建設,走發展內涵的道路,始終是我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中心任務。 本學期學科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如下:
⑴抓常規、重落實
每位教師都認真執行教導處制定的《教師備課的幾點要求》,精心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切實做好每一步驟的工作,做到了教學的“六認真”。
⑵抓科研、重創新
各備課組的研究項目: 高一備課組的課題研究重點是新教材新教法。高三備課組重點研究高考動態、對策。 并配合學校完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歷史學科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制。
⑶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
重視課件開發、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是歷史組學科建設的特色。通過學校和組內的培訓,組內老師的課件開發能力加強。全體老師會用power point制作媒體課件。
(三)、深入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活動
下半學期,教研組根據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要求,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和研討,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一是開設研究性學習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二是從學校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師生合作,確定研究性活動課題,組織課題組,制定實施計劃;三是定時、定點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如指導學生學會從網絡或其它媒體搜集有關研究課題方面的文字、圖片、數據等資料;學會進行社會調查、訪問。
(四)參加學校和歷史教研部門組織的評比考核和競賽活動
1、媒體組合教學設計評優課活動(教科室)
2、新課程改革教學設計活動(武進電教館)
1、著述類:出版社出版的著述、編著、教材、教學軟件、工具書等。
2、課題類:課題研究的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及成果報告等。
3、論文類:具有一定創新和理論高度的論文、經驗總結等。
第二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年限
原則上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活動。
第三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三個代表”的思想,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效性,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2、以我校教師為主完成的關于基礎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必須是前三位的作者(論文類必須是首位作者)。
(二)具體條件
1、著述類
理論上具有創新性,實踐上具有可行性,對推進素質教育有顯著指導作用,得到社會和同行的認可,被采用且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2、課題類
課題必須由科研部門或有關社團審批立項,圍繞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開展的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并能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取得明顯社會效益。
3、論文類
對實施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中的重大問題有科學研究或重要見解,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得到同行的認可。
第四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組織機構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評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和監督評獎工作。
2、成立以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為組長的評選工作小組,制定評價標準和要求,具體執行評獎程序。評選工作小組成員不少于7人。
3、各教研組成立論文評選小組,至少由3名以上中高級教師組成。
第五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程序
1、著述類、課題類直接交教育發展研究室進行資格審查,再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2、論文類評選首先由各教研組的論文評選小組進行初步評選,再按比例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3、評選工作小組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和排序,確定等第。
4、評選結果由分管副校長審核,校長簽字,然后由評選小組向全校通報表彰。
第六條獎勵
1、在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獲獎者,學校給予物質獎勵或頒發獎金。
2、已獲獎勵的教育科研成果,可優先推薦參加上級組織的有關成果評獎。
3、著述類、課題類獲得區級以上獎項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4、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論文或經驗總結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附:
一、優秀課題成果評選標準
1、課題的選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能夠反映現代教育思想并有所研究;選題與學校工作緊密結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2、課題研究有周密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分階段任務和目標清晰,分工明確。
3、課題研究調動了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明顯提高了某一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4、有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在重要刊物上正式發表,或在國家、市、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5、課題研究使學校某一領域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有明顯進步,參與課題的教師普遍在教學上有顯著提高,并被領導和教師廣泛認同。
6、課題研究過程規范,研究方法科學、嚴謹,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廣。
二、優秀論文評選標準
1、著述類:出版社出版的著述、編著、教材、教學軟件、工具書等。
2、課題類:課題研究的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及成果報告等。
3、論文類:具有一定創新和理論高度的論文、經驗總結等。
第二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年限
原則上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活動。
第三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三個代表”的思想,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效性,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2、以我校教師為主完成的關于基礎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必須是前三位的作者(論文類必須是首位作者)。
(二)具體條件
1、著述類
理論上具有創新性,實踐上具有可行性,對推進素質教育有顯著指導作用,得到社會和同行的認可,被采用且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2、課題類
課題必須由科研部門或有關社團審批立項,圍繞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開展的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并能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取得明顯社會效益。
3、論文類
對實施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中的重大問題有科學研究或重要見解,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得到同行的認可。
第四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組織機構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評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和監督評獎工作。
2、成立以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為組長的評選工作小組,制定評價標準和要求,具體執行評獎程序。評選工作小組成員不少于7人。
3、各教研組成立論文評選小組,至少由3名以上中高級教師組成。
第五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程序
1、著述類、課題類直接交教育發展研究室進行資格審查,再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2、論文類評選首先由各教研組的論文評選小組進行初步評選,再按比例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3、評選工作小組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和排序,確定等第。
4、評選結果由分管副校長審核,校長簽字,然后由評選小組向全校通報表彰。
第六條?獎勵
1、在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獲獎者,學校給予物質獎勵或頒發獎金。
2、已獲獎勵的教育科研成果,可優先推薦參加上級組織的有關成果評獎。
3、著述類、課題類獲得區級以上獎項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4、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論文或經驗總結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附:
一、優秀課題成果評選標準
1、課題的選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能夠反映現代教育思想并有所研究;選題與學校工作緊密結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2、課題研究有周密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分階段任務和目標清晰,分工明確。
3、課題研究調動了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明顯提高了某一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4、有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在重要刊物上正式發表,或在國家、市、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5、課題研究使學校某一領域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有明顯進步,參與課題的教師普遍在教學上有顯著提高,并被領導和教師廣泛認同。
6、課題研究過程規范,研究方法科學、嚴謹,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廣。
二、優秀論文評選標準
語文教師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中學生,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然而,知識不是靜止的,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特別是在“數碼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教師應跟時展步伐,注重自身多種能力的培養。新課改背景下,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和搞好本職工作,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具有以下幾種最基本能力。
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教學的主要工具。是教師實施各種教學方法的有效手段。所以說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師:一是要表述要準確明晰,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教學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準確、科學是對語文教師語言素質基本要求。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始終用一些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進行講述或比喻,以期使問題由淺入深,易于學生掌握和理解;二是語言要簡練,具有邏輯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認真提煉語言,把握分寸,干凈利落,言簡意賅,用最簡煉的語言表現最豐富的內容;三是語調豐富,有節奏感。在語文教學中,語言要有節奏,語調要有變化。可根據教材內容的思想感情等,適時調整與變化,以達到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只有發揮出語言的韻律性,才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保障;四是普通話要標準,吐字清晰,幽默詼諧,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一般學生都不喜歡語言寡淡無味,表情呆板冷漠,沒有激性的教師。只有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教師才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才能在輕松愉快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有利于融洽師生關系和活躍課堂氣氛。
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初中語文就必須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方法眾多。例如:講授法、串講法、問答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閱讀式教學法等。具體在教授語文課文時,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主張應該根據初中教學內容和初中生的學習實際,以一種方法為主,輔以其他方法,相互協調配合。若教學內容是知識性內容,如語言知識、文學理論、文章知識等理論性強、自學難度大的,以講授法為主,其他方法為輔。另外,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協調性。只有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初中生學習的興趣,進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能力
提高教學質量是中學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現代教育媒體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的特點,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開展教學,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使語文教學內容圖像、文字和音響并茂,且交互呈現,激活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感官神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若能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創造性地開展視聽結合的現代教育媒體教學,則有利于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因此,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具有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能力。同時可將自己獨到的教學思想、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融進現代教育媒體之中,通過現代教育媒體使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化疑難為淺顯,化呆板為生動,符合了中學生的接受特點,優化了教學效果,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三、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為現代教育媒體,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還促進了教學方式,改善了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保證,學習氣氛更為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四、優化新教材資源的能力
現行新教材打破了原教材的編寫體例,每個單元不再為按體裁劃分為四課,而是以閱讀教材和寫作、口語交際教材分開編排。在閱讀教材中分為三個互相銜接的階段。第一階段,在初中的基礎上,學習現代文和古代散文,著重培養理解、分析現代文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階段,學習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古代文學作品和外國作品,著重培養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第三階段,學習文化內涵較豐富的現代論文、科技說明文和文學名家名作,著重培養研討、評價現代文和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寫作中,培養從事寫作必須具備的幾種能力,培養寫作記述文、議論文、說明文的能力,培養寫作應用文(小傳、通訊、游記、讀后感、短評等)的能力。口語交際主要培養學生日常交際的能力。學習即席發言、演講、采訪、討論、表演、辯論等幾種口語樣式,掌握必要的口語交際技巧。因此,現代中學語文教師必須通過加強教法研究,具有優化新教材資源的能力。
五、要善于運用教學用語的機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