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40:1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古代禮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跽”,長跪。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上身挺直,兩股貼在腳跟上。兩股不貼腳跟為跪,跪而挺腰聳身為跽。項王在樊噲闖帳時“按劍而跽”,喝問“客何為者”,是帶著一種戒備的態度和倨傲的語氣的。
除了這種坐姿,文言文中還常出現的有“箕踞”[“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始得西山宴游記》)]“箕踞”,坐時兩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種倨傲無禮的表現。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韓詩外傳》中提到:“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而視之,白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孟子因為有一次看到妻子一個人在內室的時候是“踞坐”,就認為妻子實在太不講禮儀婦德了,所以對他母親說想把妻子休掉。僅僅因為“踞坐”就要遭遇被休的命運,可見“箕踞”是一種不合禮法的坐姿。
還有一個比較普通的詞語叫“坐”,《古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后跟上。“坐”是會意字,其形就如兩人坐在土上,是古人的止息方式之一,也是較為常見且合禮法的一種坐姿。
二、玉
如:“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鴻門宴》),是佩玉的一種,環狀而有缺口,也可用以贈人表示決絕,因其形似和音近。《鴻門宴》中范增向項王舉,以提醒和鼓勵項王要抓住機會,行事果斷,不能給劉邦留下后路,以絕后患。可惜優柔寡斷的項羽“默然不應”,辜負了范增一片忠心。
玉在中國古代充當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祭祀活動。《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用來祭祀的玉器有璧、璋、圭等六類,形制各異,其用途也各不相同。
三、宴
如:“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醉翁亭記》)古禮規定,在宴飲之時,配以樂舞,是為宴禮。“絲竹”(即管弦樂曲)便是宴禮的一部分。
如:“射者中。”(《醉翁亭記》)“射”即投壺。這種禮節是從古人宴時射箭取樂演化而來的,“投壺”即把箭投入壺中,壺束頸鼓腹,其中盛以小豆,使箭投入后不至于彈出,一般距投者三箭半,投中者罰不中者飲酒,以此活躍宴飲氣氛。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一生為人們留下了《G大調交響曲》、《未完成交響曲》等大量膾炙人口的杰作。但這位音樂大師在沒有成名時卻貧困潦倒。
有一天,他的一位畫家朋友前去看他,在朋友面前,他悶悶不樂。問其原因,舒伯特無奈地說:“糟透了,我已窮得連買樂譜紙的錢都沒有了,一肚子的音樂沒了載體,就像鳥兒沒有翅膀一樣。”聽了和他一樣心酸,因為自己的腰包也空空蕩蕩。但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興奮地說:“別著急,我有辦法。”
他迅速打開自己的畫夾,從里面取出畫紙,架好尺子,一絲不茍地畫出道道線條,五條一組,他畫了一條又一條,畫了一張又一張,畫了整整一天,厚厚一疊樂譜紙經過畫家的手便制造出來。舒伯特萬分感動,飽含激情地在畫出的五線譜上,行走他精靈般的音符,創作出了好幾首佳作,其中就有他的傳世之作。他感慨地說:“這是畫家和音樂家共同心血的結晶。”
多年后,成了著名的油畫大師。有一次,學生問他:“您一生中對自己的哪幅作品最滿意?”
想了想,十分認真地說:“我最滿意的作品只有一個,那就是為舒伯特畫的樂譜線。”
古代政治禮儀
佚名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日、月、星等)。具體崇拜達至Ⅱ一定數量之后,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
2、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3、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于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
4、對先師先圣的祭祀。漢魏以后,以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尸),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圣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后,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5、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6、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增長
佚名
世界衛生組織13日公布的2011年《世界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繼續保持83歲,與歐洲小國圣馬力諾并列世界第一。澳大利亞位居兩國之后,平均壽命82歲。
這份2011年的統計數據是根據2009年的調查得出的結果。數據顯示,日本女性平均壽命為86歲,超過西班牙和法國等國的85歲,高居第一位。而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80歲,低于圣馬力諾的82歲,與瑞士、以色列、冰島等國并列第二。報告指出,平均壽命最短的國家是非洲的馬拉維,僅47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只有44歲。在2010年的報告中墊底的阿富汗和津巴布韋的平均壽命則大幅延長,由42歲分別增加到了48歲和49歲。
而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的美國,其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8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75.7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0.6歲),比排名首位的日本和圣馬力諾兩國低了不少。
從全球范圍看,2000年至2009年,世界男性平均壽命從64歲增長至66歲;女性平均壽命從68歲增長至71歲。大多數國家人口平均壽命增長,但伊拉克、南非、乍得、多米尼加共和國、牙買加人口平均壽命則下降。
杜牧在湖州的一段浪漫史
張寧
大詩人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書記時,到湖州游玩。崔刺史素知杜牧風流,便把本州的一些名妓喚來。可杜牧看過那些名妓后,卻說:“她們美是很美啊!但都還不夠盡善盡美。”隔天,適逢湖州舉辦一年一度的竟渡活動,杜牧跟崔刺史一起,來到江上。突然,杜牡看到江岸上有一位老婦人,帶著一個女孩子正在向江上張望。杜牧看了好一會,激動地說:“這個女孩子真是天姿國色,先前的那些人和她相比簡直就是虛有其人!”崔刺史聽他這樣一說,就立即差人將那祖孫倆請來船上,欲與杜牧做個媒人。那老婦人說:“我這孫女能被杜大才子看中,自是她的榮幸。但她今年才13歲,恐未宜嫁人。”杜牧說:“我也不是要馬上就娶她,只是想要訂下迎娶之期。十年之內,我必來湖州做郡守。我來湖州做郡守之日,便是迎娶她之時,倘我十年不來,隨便她嫁人如何?”老婦人答應了。然而,杜牧14年后,才終于成為湖州刺史。他一到湖州,便立即派人去尋找那女孩,結果得知那女孩出嫁三年,有子三個了。杜牧十分傷感,還作了首詩,為這段感情畫上了一個句號。
詩曰: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我國古代的“公車改革”
大字
自古以來,官車對于官員來說是代步的工具,更是身份和排場的象征。古代各朝各代不同級別的官員所乘的車類別和檔次是不一樣的。從先秦起,諸侯公卿都以乘坐馬車為體現身份的一種標志。到了東漢初,光武帝劉秀認為,國家初建,百廢待興,因此在官車使用上也應該節儉,所以費用相對低廉的牛車開始盛行,直到經濟發展后牛車才被馬車取代。在南北朝時期,君主和百姓非常追求個性化。比如宋文帝喜歡乘坐用羊拉的官車,大將軍沈慶之經常乘坐一種叫“豬鼻無帷車”的怪車。南宋時期普及了轎子,但這個朝代積弱不振,很快就滅亡了。創建明朝的朱元璋擔心養尊處優的轎子代步會導致吏治腐敗,所以開國不久便規定只許婦女和年老有病者乘轎。這一規定是徹底的,但是,隨著明朝的日漸衰弱,那些貪戀安逸的官員們又紛紛坐上了轎子。
北京釣魚臺的由來
楊波
作為北京古跡的釣魚臺,如今是國家級的“釣魚臺國賓館”。但“釣魚臺”這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南宋金朝時章宗完顏景偶踏及此,被這大自然的美景所傾倒。于是他在此筑一臺,專為垂釣,釣魚臺因此而得名,人稱“釣魚古臺”。
但是到了明末,這里已經“不臺,亦不亭了”。如今釣魚臺國賓館西南墻邊刻著“釣魚臺”三字,高臺并非原址,真跡旱已不存。1763年,清乾隆重修行宮,把金代魚藻池的舊址灘治成湖,并引來香山之水,使之通到阜成門外護城河。到了乾隆三十九年,增建了釣魚臺臺座,乾隆皇帝還親自題寫了“釣魚臺”三字,并制詩,分別刻在臺西、東額石匾上。灘治成的湖,就是玉淵潭,修建的行宮,就是釣魚臺。
令人意外的故事名句背后
溫固
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都耳熟能詳。此句是龔自珍的最經典詩句之一,極具進步意義。不過可笑的是此詩是龔自珍受一道士邀請寫的青詞。所謂的青詞就是道士上奏天神的表章。可以說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二、“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是杜甫的《贈花卿》中的千古名句。而《贈花卿》中的花卿是唐時猛將花敬定,此人恃功驕惰,曾讓部下的士兵對百姓肆行搶劫。
三、“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日哀”,是元稹悼念亡妻的。元稹與亡妻感情深厚,相濡以沫。其妻死后哀傷不已,寫下不少著名的悼亡詩。但其妻死后不到一年半,元稹娶妾,不再寫悼亡詩。
從“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們便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樣洗手的。那時洗手的器皿主要有兩件,且是配套使用的:一件是F,用來往手上澆水;一件是盤,用來承接洗手時灑下來的水。先秦時期,F和盤多以青銅制作,十分精美,這在先秦乃至秦漢的墓葬中常有發現。F最早出現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于現在的瓢,底部常鑄有三足或四足。青銅器中的盤最早出現于商代早期,到戰國時才逐漸消失。
段玉裁的《說文》中引用了《左傳》中的“奉F沃盥”:“沃者,自上澆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于盤。”說明F是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如同今人用瓢或勺澆水洗手時下面也用盆接水一樣。那時的盤,使用方式與今天的洗臉盆不同,人們并非在盤中直接洗手,而是用活水洗手。古代沒有自來水,人們便用F之類的器皿從上向下澆水,洗后的水便留在盤子內。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麻煩,何不直接把水倒在盆里,讓大家共用一盆洗手。其實,古人不這么做是有科學道理的。洗手本是為了清潔衛生,以避免病從口入,如果大家都在一只盆里洗手,那么每個人手上的細菌都被洗到水里去了,難免造成“交叉感染”,豈不是失去了洗手的意義?現在還有不少家庭仍有共用一盆水洗手洗臉的不良習慣,看似節約用水,卻增加了病從口入的概率,這一點真應該向古人學習。
古人的盥洗之所以比現在要繁縟,很大程度上,與其具有相應的儀禮性質有關。《周禮?春官?郁人》曰:“凡F事沃盥。”孫詒讓正義:“沃盥者,謂行禮時必澡手,使人奉F盛水以澆沃之,而下以盤承其棄水也。”“奉F沃盥”,是手持F和盤侍候的意思,即給盥洗者澆水、接水。古時凡遇祭祀或宴飲,都要先行沃盥之禮,要由專人負責奉F奉盤。《周禮?夏官》載,小臣受王之命,“大祭祀,朝覲,沃王盥”。諸侯在行祭祀儀式或朝覲時,得有“小臣”專門奉F洗手。
一般人家接待賓客,則由主人為客人奉F和盤。《禮記?內則》曰:“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所謂“少者奉盤,長者奉水”,即在主人家,要由父親為客人執F注水,其子則在旁奉盤接水。客人洗完了手,主人還要用雙手遞上一條擦手巾。其實,“奉F沃盥”并不限于祭祀或宴請,就是在平日,作為一種禮節,家中小輩對長輩也是如此,如子女每天早晨送水給父母盥洗,就是分內之事。今天,這一古老遺風還有留存,如一些地方家中宴請賓客時,主人也為客人餐后送水遞巾。
古代講究師道尊嚴,為人弟子需盡弟子之禮。《管子?弟子職》曰:“少者(弟子)之事,夜寐早作。攝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徹盥。”這就是要求做弟子的晚睡早起,趁先生還未醒時,就提著衣衫,輕手輕腳地用F把洗臉水送到房內。“共盥”就是“供盥”,等到先生起來,弟子奉F給先生盥洗,洗完后,還要把盥洗用具一一收拾好。
周代婚禮是華夏婚禮的原型,其中就包括了盥禮。新婚之時須行沃盥之禮,讓新人入席前凈手潔面,有強調婚姻潔凈的意味。《儀禮?士昏禮》中是這樣記載的:“嫡入室,媵御沃盥交。”意思就是女方陪嫁帶來的仆人,要在新郎、新娘結婚進入洞房時,為他們奉F沃盥。所謂“沃盥交”,即為新人行新婚沃盥之禮。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范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范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一壺水為客人凈手。共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圣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飲儀禮是非常認真的,有時顯得相當嚴肅,有的朝代皇帝還曾下詔整肅,不容許隨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詔批評朝中筵宴儀容下端的現象,事見《宋史禮志十六》的記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詔曰:朝會陳儀,衣冠就列,將以訓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紀律。況屢頒于條令,宜自顧于典刑。稍歷歲時,漸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會,宜令御史臺預定位次,各令端肅,不得喧嘩。違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雜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視彈奏;同職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禮者,委閤門彈奏;其軍員,令殿前侍衛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轄,但虧失禮容,即送所屬勘斷訖奏。
朝中筵宴,預宴者動輒成百上千,免不了會生出一些混亂,所以組織和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并不太多,我們可以由《明會典》上讀到相關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諸宴通例說:
(筵宴)先期,禮部行各衙門,開與宴官員職名,畫位次進呈,仍懸長安門示眾。宴之日,糾儀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東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錦衣衛、鴻臚寺、禮科亦各委官糾舉。
凡午門外飲賜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題準光祿寺,將與宴官員各照衙門官品,開寫職銜姓名,貼注席上。務于候朝外所整齊班行,俟叩頭畢,候大臣就坐,方許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預先入坐及越次失儀。又題準光祿寺掌貼注與宴職名,鴻臚寺專掌序列貼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祿寺行鴻臚寺,查取與宴官班次貼注。若貼注不明,品物不備,責在光祿寺;若班次或混,禮度有乖,責在鴻臚寺。
二、待客之禮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禮》、《儀禮》與《禮記》中已有明細的禮儀條文,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禮儀的具體內容。
首先,安排筵席時,肴饌的擺放位置要按規定進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則。帶骨肉要放在凈肉左邊,飯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則放在右方;膾炙等肉食放在稍外處,醯醬調味品則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漿也要放在近旁,蔥末之類可放遠一點;如有肉鋪之類,還要注意擺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顛倒。這些規定都是從用餐實際出發的,并不是虛禮,主要還是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飲器的擺放,仆從端菜的姿式,重點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陳文規定。仆從擺放酒壺酒樽,要將壺嘴面向貴客;端菜上席時,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氣,如果此時客人正巧有問話,必須將臉側向一邊,避免呼氣和唾沫濺到盤中或客人臉上。上整尾魚肴時,一定要使魚尾指向客人,因為鮮魚肉由尾部易與骨刺剝離;上干魚則正好相反,要將魚頭對著客人,干魚由頭端更易于剝離;冬天的魚腹部肥美,擺放時魚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則背鰭部較肥,所以將魚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這細微之處體現出來,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會鬧出不愉快來。
再次,待客宴飲,并不是等仆從將酒肴擺滿就完事了,主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導,要作陪伴,主客必須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煩就多了。陪伴長者飲酒時,酌酒時須起立,離開座席面向長者拜而受之。長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還入座而飲。如果長者舉杯一飲未盡,少者不得先干。長者如有酒食賜與少者和僮仆等低賤者,他們不必辭謝,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不給。
侍食年長位尊的人,少者還得記住要先吃幾口飯,謂之嘗飯。雖先嘗食,卻又不得自己先吃飽完事,必得等尊長者吃飽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飯時還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隨時要準備回復長者的問話,謹防發生噴飯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嘗一嘗。如果是水果之類,則必讓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搶先。古時重生食,尊者若賜你水果,如桃、棗、李子等,吃完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須懷而歸之,否則便是極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將沒吃完的食物賜給你,若盛器不易洗滌干凈,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則于飲食衛生有礙。
尊卑之禮,歷來是食禮的一個重要內容,子女于父母,下屬對上司,少小對尊長,要表現出尊重和恭敬。對此,不僅經典立為文,朝庭著為令,家庭亦以為訓。《明史禮志十》有庶人相見禮,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曾兩度下令,都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禮儀。
洪武五年(1372年),凡鄉黨序齒,民間士農工商人等平居相見及歲時宴會謁拜之禮,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長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內外官致仕居鄉,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禮。若筵宴,則設別席,不許坐于無官者之下。與同致仕官會,則序爵,爵同序齒。
古代的許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禮作為家訓的訓條,教導子孫謹守。清人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禮》,就提到這樣的訓條:
凡進饌于長,先將幾案拂試,然后雙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潔,肴蔬必序列。視尊長所嗜好而頻食者,移近其前,尊長命之息,則退立于傍。食畢,則進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則揖而就席,食必視尊長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將畢,則先畢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隨置之。
三、進食之禮
飲食活動本身,由于參于者是獨立的個人,所以表現出較多的個體特征,各個人都可能有自己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習慣。但是,飲食活動又表現出很強的群體意識,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體范圍內進行的,在家庭內,或在某一社會團體內,所以還得用社會認可的禮儀來約束每一個人,使各個個體的人的行為都納入到正軌之中。
進食禮儀,按《禮記曲禮》所述,先秦時已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在此條陳如下:
虛坐盡后,食坐盡前。在一般情況下,要坐得比尊者長者靠后一些,以示謙恭;食坐盡前,是指進食時要盡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擺放饌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臟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讓食不唾。宴飲開始,饌品端上來時,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貴客到來時,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執食興辭。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如果來賓地位低于主人,必須雙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畢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肴之序,遍祭之。進食之前,等饌品擺好之后,主人引導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進食的順序遍祭。
三飯,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虛口。所謂三飯,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飯后便說飽了,須主人勸讓才開始吃肉。
宴飲將近結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畢才停止進食。如果主人進食未畢,客不虛口,虛口指以酒漿蕩口,使清潔安食。主人尚在進食而客自虛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宴飲完畢,客人自己須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給主人的仆從。待主人說不必客人親自動手,客人才住手,復又坐下。
共食不飽。同別人一起進食,不能吃得過飽,要注意謙讓。共飯不澤手。當指同器食飯,不可用手,食飯本來一般用匙。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
毋嚙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
毋投與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頭,也不能把骨頭扔給狗去啃。
毋固獲。不要喜歡吃某一味肴饌便獨取那一味,或者爭著去吃,有貪吃之嫌。
毋揚飯。不要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揚起飯粒以散去熱氣。
飯黍毋以箸。吃黍飯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飯必得用匙。筷子是專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無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無菜筷子派不上用場,直飲即可。
毋嚺羹。飲用肉羹,不可過快,不能出大聲。有菜必須用筷子夾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動手重新調和羹味,否則會給人留下自我表現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調。
毋刺齒。進食時不要隨意不加掩飾地大剔牙齒,如齒塞,一定要等到飯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調味醬便喝。醢是比較咸的,用于調味,不是直接飲用的。
濡肉齒決,干肉不齒決。濕軟的燒肉燉肉,可直接用牙齒咬斷,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則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斷,須用刀匕幫忙。
毋嘬炙。大塊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滿口腔,不及細嚼,狼吞虎咽,儀態不佳。
當食不嘆。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禮產生于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肴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肴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干的食品菜肴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干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
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魚肴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云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并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2、指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
【元旦】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后,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精,是維系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質。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指稟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指來源于飲食水谷、經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
精,還包括血、津液的廣泛涵義。因為血和津液都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物質。
中醫認為,人體的心、肝、脾、肺、腎都可以藏精,但統歸于腎,所以腎能主藏全身之精,是生命之源泉。腎精充足,則全身精充足,精充則化氣生神,人體健而少病;精氣衰少,則人體弱多病。注意保精,在養生與防病治病中都有重要意義。
《內經》認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男女兩性之精媾合,形成先天之精,然后化生為胚胎,孕育生命,發展為形體臟腑,經脈氣血。可見,先天之精是在形體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質,在人出生之后,它仍不斷氣化,產生元氣,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先天之精依賴后天之精滋養與補充,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
后天之精來源于人體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它充養形體血脈,促進生長發育,并使先天之精保持生殖功能。所以,非先天之精無以立形體之基,非后天之精無以成形體之壯,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
一般女子7歲左右,男子8歲左右,腎中精氣開始充盛,就出現齒更發長的生理現象。當女子14歲左右,男子16歲左右,腎中精氣不斷充盛,就產生了一種促進性腺發育成熟的物質,于是,男子就產生,女子就按期排卵,月經來潮,從而具備了生殖能力,人也進入了青春期。隨著腎中精氣由充盈逐漸趨向衰退,性腺也逐漸衰退,生殖能力亦漸趨下降,以至消失。因此,腎中精氣直接關系到人的生長與衰老。
精氣作為人的正氣,還有固護機體、抗御外邪的作用,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道理。
古代的飲食禮儀
論文關鍵詞:色彩民俗語匯;誕生;婚姻;喪葬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眾多的民俗活動中總是會涉及到一些色彩問題,不同的民俗活動形成了不同的民俗色調,在有關民俗活動中若出“黑白顛倒”的現象可是要受到世人非議的一件大事。同時,人們往往只是知道在某種活動中應該是怎樣的,不應該是怎樣的,只是作為一種傳統相沿習,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民俗內在的文化意蘊。
誕生、婚姻、喪葬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三大禮儀。在古代任何一項都有其特定的一系列程序、儀式,不同的儀式在人心理上產生的情緒是不同的,因而在整個禮儀中這種心理情緒會以某種色彩基調得到渲染。考查一下不同的禮儀中所積淀下來的色彩民俗語匯,會對此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
一、色彩民俗語匯與誕生習俗
誕生是人一生的開端,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極為重視子嗣的國度里,更是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一件大事。盡管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自己的一套慶生禮儀,但有一些習俗卻是相當普遍的,如“掛紅布”,“送紅蛋”,“食紅蛋”,“系紅腰帶”等。“掛紅布”是指嬰兒降生后要在門口掛上紅布,以向鄉鄰報喜。這一習俗產生很早,《禮記·內則》中就有“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子設帨于門右”的記載。“弧”,即弓;“帨”,即佩巾,后來由紅布來代替,可見掛紅布原來是特指“生女”的,后來成為一種普遍意義的報喜之象征。掛紅布除了報喜的作用外,還有一層意義,即向外人表示不要隨意進入打擾,以免帶來邪氣沖撞了新生兒,比如孕婦、著孝者不能靠近新生兒和產婦。而用選用紅色本身也帶有祛邪的意味。產婦在生產期間要“系紅腰帶”也是同樣的道理。
各民族中幾乎都存在類似的卵生神話傳說,因而不約而同地形成了誕生食紅蛋的習俗。同時古人還認為雞蛋是有神性的,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因而“食紅蛋”只能是“雞蛋”,而不能是別的蛋。蛋的神性則來自生蛋的雞,古人以雞為百禽之長,為古代“五牲”之一,祭祀活動中也常用雞血,由此人們推之雞蛋具有雞一樣的神性效應。種種原因使“食紅蛋”的習俗在民間不斷被強化。
二、色彩民俗語匯與婚姻禮儀文化
從古自今婚禮都被看得及重,行婚禮之日應該是人生最喜慶的日子,傳統中的紅色在這一天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從定親到結婚,每一程序都被紅色主導,結婚也被稱為“紅喜事”,因而形成了與此相關的一系列“紅”系民俗語匯。首先從“謀合二姓”的媒說起,《禮記·曲禮》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禮記·坊記》曰:“男女無媒不交。”沒有媒人男女雙方是無法談婚論嫁的。傳說女媧是最早的媒人,之后又產生很多媒的稱呼,如“伐柯人”,“冰人”,“月下老”,“媒婆”等,而人們最樂于接受的卻是“紅娘”。“紅娘”這一稱呼出自元王實甫改自唐元稹《鶯鶯傳》的雜劇《西廂記》,劇中的極力撮合張生與鶯鶯的丫鬟紅娘以其聰明善良的性格打動了世人,這一人物形象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媒人的代稱,并且取得了取代其它稱呼的地位,同時這也與介紹對象“牽紅線”的說法暗合,與婚禮以“紅”為喜慶代表的整體基調相合。
按《禮記·婚義》中的說法有了媒之后要行問名、納吉之禮,這在民間俗稱“發紅庚”,也叫“下帖”,“換庚”。也就是男方家取得女方生辰八字請人進行占卜,如果八字相合,則男方就可以將雙方各自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排寫在一張紅紙上送往女家,稱“發紅庚”,表明可以議婚。議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下紅定”,即男方把財禮送往女家以聘定女方為妻。何以把財禮稱“紅定”呢,按黃庭堅《子瞻詩句妙一世》詩云:“誠堪婿阿巽,買紅纏酒缸。”任淵注:“今人訂婚者多以紅纏酒壺。”《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次日擔許口酒,以絡盛酒瓶……又以花紅繳擔上,謂之繳擔紅,與女家。”概以此稱“紅定”。
婚禮過程中積淀下來的紅色民俗語匯更是不勝枚舉,如新娘新郎要“戴紅花”,“穿紅衣”,門前要貼“紅喜聯”,“掛紅燈”,“放紅炮”,屋內要“點紅燭”,新娘要蒙“紅蓋頭”,從下轎到進入夫家雙腳不能著地,要“走紅氈”,以示娘家與夫家同為姑娘之家,不有界限。據考,此俗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談征·事部》有:“今人娶婦,輿轎迎至大門則轉氈以入,弗令履地。讀白太傅《春深娶婦家》詩云:‘青衣轉氈褥,錦秀一條斜。’則此俗唐時已然矣。”同時主人家行婚禮要給下人發“花紅”,即賞錢,舊時風俗,插金花披紅綢是表示喜慶的意思,名為“花紅”,因此在喜慶時給仆役的錢物也叫“花紅”。現在仍有此稱,意義卻有所擴大,如職員所得獎金或年終分紅也都稱為“花紅”。
下面說一說古代婚儀中最有特色的“紅蓋頭”。蓋頭習俗究竟起于何時,有人考證說此俗源于“以扇障面”的婚俗,而這種婚俗則始于魏晉。宋代則是蓋頭代替了扇子,南宋江已很普遍。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二十“嫁娶”對此有了明確的記載:“(新郎新娘)并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蓋頭,民俗學者有各種解釋,如遮羞說、搶婚遺意說、禳解邪煞說、降太喜神說等各種民間說法,而另有一種解釋似乎更合情理,認為該俗根源于宋儒道學的影響。考查一下宋代的服飾可以發現,蓋頭在宋代是婦女普遍的一種頭飾,或直接蓋在頭上或系在冠上,一般用皂羅制成,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外出活動都不離頭。其作用不僅是遮陽或防塵,也是為了遮羞,以防男子窺視。因結婚乃人生一大喜事故而取紅色成為“紅蓋頭”。由此可見,宋代婦女是不可以隨意地“拋頭露面”的。南宋是儒家道學思想居于統治地位的時期,其宣揚的“存天理,滅人性”,“餓死是小,失節是大”的論調成為當時婦女行為的種種禁錮。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操縱下,自然出現了蓋頭蒙面的婚俗。
其實,古代的婚姻習俗是經歷了一個由“黑”到“紅”的一個轉變過程的,并不是一開始就尚紅的,古代迎親多在夜間進行,而且有“乘墨車”的習俗,迎親者服飾也以墨色為主。古人以夜為陰時,黑為陰色,正與娶妻所謂“陽往而陰來”相呼應。而人類文化學家則認為這種禮俗出自古代動奪婚之遺,也有一定道理。后來雖仍有夜間迎親現象但也早已由尚黑改為了尚紅。
三、色彩民俗語匯與喪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