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7: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幼師國培研修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
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Moodle平臺
1幼師培訓的現狀調查
1.1促進幼師參培的原因
促進教師參加培訓的原因如下:專業成長的需要,開拓自己的視野,服從上級安排,培訓是免費,領導的硬性考核指標,能夠帶來某些收益(如職稱評定、工資獎勵)。
1.2阻礙幼師參培的原因
阻礙幼師參加培訓的原因如下:培訓機會少,名額有限,工作量大、沒有空閑時間,個人支付的費用過高,交通不便、耗時費力,培訓對自己的幫助不大,自己能夠勝任工作不需要培訓,學歷高用不著培訓,年齡大、參加培訓對自己意義不大。
2影響幼師培訓實效性的主要因素
2.1參培教師的主觀態度
有些老師參加培訓是評職稱的需要或者是有個免費的培訓名額,有的是為即將跳槽做準備,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為了提升學歷。由此可見,很多教師不是發自內心地認同在職培訓,是被動地參加培訓。只有改變參培教師的消極態度,帶著積極主動學習和求知的欲望參加培訓,多思考,多與老師、同行進行交流,不斷學習、思考、交流、總結,這樣自己的專業理念和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得到提升。
2.2幼師培訓的培訓內容
目前,我國幼兒教師的學歷參差不齊,幼兒園的性質多樣。當前很多承擔培訓的單位大多是根據自己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現有的教學條件來制定培訓計劃,不是特別了解一線幼兒教師的實際狀況。另外,各級培訓機構之間缺乏溝通和規劃,培訓內容經常會出現重復或者沖突,參訓教師感到很迷茫。
2.3幼師培訓的形式
傳統幼師培訓大多以課堂講授、專家講座為主,忽視主動參與,經常是臺上專家講得頭頭是道,臺下參訓教師聽得昏昏欲睡。當前,很多培訓方也在大力提倡參與式培訓方式,但這種方式對參與者要求較高,如果班級人數太多、個人素質太低,效果較差。
2.4幼師培訓的考核
大部分幼師培訓結束后,通常是進行一次考試,或者是寫篇學習論文或心得體會,這種考核方式很難真實反映幼師參訓水平。另外,有些老師也反映,培訓時聽得懂,有時甚至是聽得熱血沸騰,但培訓結束回原單位后,發現自己很難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工作中。而大部分培訓單位在培訓結束后缺乏對受訓教師的反饋指導和跟蹤評價,培訓效果很難得到鞏固。
3幼師培訓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3.1評價體系系統性不夠
目前的“幼師國培”雖然都是參照教育部等上級部門的精神在開展,但基本都是各自一套體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制定的科學性也不夠,缺乏科學全面的調查,評價體系系統性不強,操作性不夠,測評時不能得到真實的評價結果,從而也難以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構建一個指標明確、科學、操作性強的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3.2評價體系健全性不足
評價者、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目前主要從這三方面對幼師培訓的實效性進行評價,但評價者主要是培訓方自己或兄弟院校,評價內容主要是知識技能,評價方式主要是匯報演出和書面總結,培訓組織者既是教練又是裁判,缺乏相應的監控管理機制。
3.3評價體系缺乏反饋
一般的培訓在集中培訓完后,培訓就相當于真正結束,培訓結果及對結果的評估缺乏反饋機制。另外,培訓結果評估的結果不分等級,只看是否合格,不與薪酬、獎勵、職業發展相關。為了提高參訓者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評價體系應注意及時跟蹤和反饋,及時改進。
4建立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
為了確保幼教國培質量,必須對其實效性進行評價。而要對幼教國培的實效性進行準確的評價,必須要有一套合理、科學、操作性強的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當前各培訓單位在培訓內容、模式、手段等方面有共同的指導思想,但幼教國培效果評估僅依靠受訓者帶有主觀性的個人感知,系統性不夠,缺乏對培訓全過程質量和效果的監督和評價,導致了幼教國培質量難以保證,培訓效果參差不齊。因此,為了使幼教國培的國培工作更加規范化,培訓過程的各項指標更具操作性,培訓質量更有可測度,構建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已刻不容緩。真正科學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應建立在豐富的資料、數據基礎上,定性評價、定量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系統地對幼教國培的實效性進行評估,從而提高培訓效果和質量。
4.1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
評價指標體系應盡量具體、明確、詳略適中,既不過于簡單,又不過分抽象。使用方法也應盡量簡便易行。本著科學性、目標一致、獨立性、直接可測性、可接受性、可行性等原則,制定了以下評價指標體系。
4.2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從2011年開始,長沙師范學院開始承擔幼教國培項目,先后開展了湖南省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園長高級研修、短期集中培訓、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遠程培訓、培訓者高級研修、轉崗教師培訓、送教下鄉培訓、鄉村校園長培訓、新任園長培訓等多個項目,培訓人數達數萬人。為了更好地檢驗上述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我們選取了短期集中培訓、置換脫產研修、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3個項目,進行了為期三輪的實踐。同時,為了更好地收集參訓教師的資料,跟蹤參訓教師的成長歷程,我們搭建了Moodle網絡教學平臺。在Moodle平臺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協作,并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共同建構知識,有論壇、測驗、資源、問卷、投票、作業、聊天等模塊功能。利用Moodle平臺,通過平臺的學習檔案袋、論壇、即時消息、學習區來收集參訓學員的相關資料,不管是在培訓時還是培訓后,參訓教師都可以通過平臺來進行學習和交流,平臺會記錄學習者的一舉一動,通過資料的收集,實時或異時地與學習者進行交流溝通,加強“后拓”跟蹤指導,及時把握學習者學習狀態,階段性總結培訓學習效果,找出實效性主要影響因素,并在后一期的培訓中進行改進和提高。經過三輪的實踐和探索,從實踐上很好地檢驗了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確保了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幼教國培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為了保證其科學性和完整性,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培訓單位、受訓教師及所在學校等相關社會力量的資源整合與協同配合。真正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檢驗和修正,才能真正有效地對幼教國培實效性進行評價。不斷健全完善培訓評價體系,實現幼教國培評價科學化、制度化與規范化,全面推動幼教國培工作有效開展,進而保證幼兒教師的素質能力全面提高,實現幼兒教師自由全面的發展,使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后雄,皇甫倩.“國培計劃”項目績效多維監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5(3).
[2]周拓.基于柯氏評價模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評價體系構建[J].河北師范大學,2013(4).
[3]陳霞.教師培訓有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8):10.
有關2020幼師國培學習心得感悟范文集錦1本次培訓的內容主要針對我們農村教師的需求,目的是幫助我們這些農村一線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國家對我們農村教育的重視,感受到遠程教育的極大優勢,感受到教師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素質以及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性。
在這緊張而有序的7天中,通過專家講座,觀看優質課,專家講課評課,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思路開闊了很多,對今后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可謂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比如課堂上聽專家講課,課后小組交流研討。都令我得到了很多啟發。
我想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牢牢地記住:幼兒是一切教學的起點,也是一切教學的歸宿,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做一個“大氣”的教師,不僅僅是要教給幼兒畫冊上的知識,還應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幼兒教育教學價值。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
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
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
其次要明確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學事例的進行思索;在行動中研究——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
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積累為今后的課題研究準備好科學依據;
(2)把每一節課或平時的教學所思所得及時記錄,進行積累為今后的科研準備實踐材料;
(3)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重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
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短暫而又緊張的7天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明白自己前進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這次培訓對提高農村一線教師的素質,推動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更使我獲益良多。
我決心以這次難得的培訓為契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與時俱進,盡職盡責,使自己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為我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應有的光和熱。
有關2020幼師國培學習心得感悟范文集錦2兩個星期的國培學習,使我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在感受大學校園文化氛圍,目睹眾多專家、教授的博學風采的同時,重溫了過去所學,更新了教育理念,開闊了眼界,提升了理論。能夠聆聽這么多教授、專家的講課,我感到是一件多么幸運而又幸福的事。
經過半個月的培訓,我覺的自己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理論上,都有許多的提升;無論在教育上,還是在教學上,都有許多的收獲。對照自己以往的工作,我感到還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值此培訓即將結束之際,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一、教育教學方面
“幼兒園教育給孩子帶來了什么?”這是高慎英教授講座中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也讓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我們以往過于關注孩子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簡單地認為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便能搞好教育教學。其實則不然,因為幼兒園真正要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讓他們成為身體健康、性格陽光、受人歡迎的人;成為堅強勇敢、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人;成為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習慣的人。
這些目標的實現單靠課堂教學是完成不了的,必須要做到“一日活動皆教學”,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正如杜威所說的:教育即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實施“有效教學”,杜絕低效、無效、甚至反效的教學。為此,就要像浙江師范大學王春燕教授所講的那樣來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以學定教”,關注幼兒的能力、需要、發展規律、學習特點等,即先備兒童再備教材,還要提出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遵循目標性、生活性、趣味性、科學性、與周圍環境一致性、直接經驗性、邏輯性的原則。內容要跟著目標走,過程要跟著內容走,提問、操作等要來自于內容。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先備教材再備兒童,先備內容再備目標。
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展開反思,這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
此外,我們還要把區角活動有效地開展起來,重視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供多樣性、復雜性的區角游戲材料,提供高靈活性的材料,讓幼兒有多種玩法,真正發揮幼兒園環境的教育作用。
二、家園共育方面
要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僅靠幼兒園教育是不夠的,還要借助家長、社會等的力量。過去,我們習慣于讓家長支持、配合我們的幼兒園工作,聽了廣州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林詠瑜園長的講座,使我們認識到:家長對幼教工作不是支持與配合,而是合作、相互支持。所以,我們要重視家長資源的開發。建立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目標的共同愿望,建立以尊重為前提的相互認同與接納,建立以平等為基礎的相互合作。林園長還向我們傳授了他們園在家園共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如成立講師團組織內容豐富的講座,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教師、家長助教等形式吸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教學,與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等等。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定要把家園共育工作做到實處。
三、師德修養方面
曾潔珍教授曾給我們看了一個紀錄片《幼兒園》,讓我們看到了幼兒教師素質、師德修養的重要性。因為教育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素質的高低。良好的師德乃教師最關鍵的素質。幼兒教師的權利比任何教育階段的老師的權利都大,所以其職業道德素質顯得尤為關鍵。
蒙臺梭利曾說過:“6歲前的孩子是用照相機的原理來學習的,人們的行為像一個個的鏡頭定格在孩子的腦海里,從而達到模仿學習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要像李躍兒巴學園里的老師那樣去關愛孩子、教育孩子。
另外,我們還要多看書、多學習,作個“學習型”的教師,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以上,是我在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國培學習后有感而發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待回去后進一步改進、實施。
借用曾教授說的話“正確的教育是我們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們將來的苦痛、辛酸,是我們對其他的人們和整個國家的罪過”。愿我們幼教的同仁們都有個幸福的晚年!
有關2020幼師國培學習心得感悟范文集錦3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季節,我有幸參加了幼兒園的國培計劃——示范遠程培訓與學習。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給我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有幸聆聽了許多教授精彩的講座,我的許多教學問題都在這里得到了專家的解答。
很多人認為,幼兒教師只是哄孩子,對于專業知識的要求并不高,每個人都能做好這一份工作。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人。可當真正成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原來對這個職業的認識是那么的膚淺。所以必須在反思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
通過專家的指導,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須樹立專業、快樂的教育理念。把幼兒教育作為一項事業來做,力求做到。其次,關愛孩子,認可孩子,平等對話,與孩子形成合作學習的共同體,善于接住孩子拋來的“球”。另外,還要具有扎實的演奏、閱讀、寫作、繪畫等方面的藝術能力。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善于及時、合理地策劃、組織和實施活動。
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我們需要進行反思,不斷學習,善于總結,勇于創新。
這次的國培教師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讓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當然,我也充分認識到作為幼兒園的骨干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教師和孩子們的學習技能,從兒童的現實角度出發,重視示范的作用,融入符合時代的教育概念和方法,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實現更好的教育。
幼兒教師是教育的先行者,是幼兒教育的啟蒙教師。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們是培育祖國的花朵。
有關2020幼師國培學習心得感悟范文集錦4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特制定本計劃。
一、研修主題
自己在思想態度,教育教學觀念,對于課題研究態度的轉變等方面認識不到位,通過校本教研,全面認識高效課堂發展內涵,努力提高我的整體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規范課堂教學,優化備課活動,使自己由學習型向研究型轉變,進而使自己成為新課程實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及水平。
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適合幼兒特點、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2、積極開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促進師幼共同發展為目的,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三、研修內容
(一)個人讀書
1、精讀教育教學方面的專著,充實自己。
2、制訂個人研修計劃。
3、根據業務學習內容整理自己的學習筆記。
4、做好學科知識的更新。
5、積極參與“你薦我讀”讀書活動。
(二)聽評課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活動,有機會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觀摩課活動。做好聽課記錄,聽課反思,在學習中補充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的完整。
(三)公開課:
學校組織的公開課活動中,學習講課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中的應用。
(四)課題研究方面:
積極投入課題研究,本著“問題即課題”的思想積極反思,踴躍參加各課題組的課題研究。
(五)“專家講座”方面: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專家講座”活動,做好筆記,積極討論,通過此項活動促進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建樹。
(六)基于網絡平臺的遠程培訓方面:
積極參加“20_國培計劃”,聆聽專家報告,踴躍參加班級研討,并將自己培訓所得在平臺上和大家分享,按時參加互動答疑,聆聽專家的教誨。
有關2020幼師國培學習心得感悟范文集錦520_年10月,我有幸參加了河北省幼兒教師培訓課程。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給了我這個普通的一線教師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能夠有幸親耳聆聽多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能夠與來自多個地市的同行姐妹們一起學習探究、交流研討,真的就像重新走入校園傾聽老師的教誨一樣,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讓我重新了解到幼兒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本次的培訓,在此我做以下總結:
第一、師德修養方面。開班第一天我就有幸聆聽了楊歡進教授關于《幼兒教師師德》講座,使我進一步的了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對于幼兒教師的重要性。因為教育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素質的高低。良好的師德乃教師最關鍵的素質。幼兒教師的權利比任何教育階段的老師的權利都大,所以其職業道德素質顯得尤為關鍵。身教重于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范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第二、教育教學方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一日活動皆教學”,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正如杜威所說的:教育即生活”。因為幼兒園真正要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讓他們成為身體健康、性格陽光、受人歡迎的人;成為堅強勇敢、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人;成為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習慣的人。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實施“有效教學”,杜絕低效、無效、甚至反效的教學。
第三、家園共育方面。要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僅靠幼兒園教育是不夠的,還要借助家長、社會等的力量。我們要重視家長資源的開發,建立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目標的共同愿望,建立以尊重為前提的相互認同與接納,建立以平等為基礎的相互合作。
“幼師國培”是以參訓的幼兒骨干教師作為培養對象,在培訓過程中,班級相關管理者則會更加以學員為根本,以學員為中心,讓參訓學員切實深入到培訓的情境和氛圍中,使得這次培訓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此次貴州師范學院幼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根據“國培”目標和具體要求,結合學員實際問題,幫助和解決參訓學員所面對的問題,主要采取了集中培訓、跟崗實踐和總結反思三項內容來展開,很好地體現了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主體性特征。
(二)合作性
在“幼師國培”中,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學習,并且共享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資料,共同處理和解決問題。培訓相關管理者間、學習小組間、學員和班委之間等都積極溝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動,同時整個培訓班級的相互配合與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參訓學員參與學習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帶動了整個班集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培訓團隊的組建,也不斷發揮著團隊的集體作用和力量,如專家或是授課教師通過集體研課和集體備課等方式促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講授過程中,和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則更進一步的使得合作性加深;對實踐性較強的活動內容,全體參與其中集體討論,實現多層次的互動。
(三)實踐操作性
“幼師國培”通過國培使幼兒教師隊伍不斷加強,質量得到提升,解決好幼兒教師在教育中面臨的相關問題,培養出一批起帶頭領軍作用的幼兒骨干教師。因此,培訓最終都要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可行的實際內容,將“幼師國培”的目的和目標落實到實處,真正達到培訓的效果。通過深入挖掘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的實際問題,給每位參訓學員提供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反思不足,以便通過培訓后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一)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現狀
通過對貴州師范學院幼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中參訓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訪談,從問卷調查中基本情況的整理中,一方面,可以發現“幼師國培”的參訓學員年齡參差不齊,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其心理特征和生活閱歷也有很大差別,使得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組織形式整體上較為松散、不易協調整合。另一方面,“幼師國培”的參訓學員大多是剛畢業的教師或是即將要退休的教師,專科學歷比例較高,占60.0%,這對于培訓班級管理來說也可以說是一個問題。而且,由于參訓學員都是參加工作的教師,很多學員是被動參與其中的,還有一些是抱著旅游放松的心態,所以學習動機普遍不強、目標也不明確,其中21%的參訓學員認為班級的共同奮斗目標不明確,甚至沒有。所以,班級的文體活動經常是人員不齊、參訓學員熱情不夠或是不配合班委的工作等,這也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
(二)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管理者組織不積極,培訓班級學習氛圍需調動。從問卷中也可發現很多學員甚至是被動參與其中的,對于那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其中40歲以上的教師占17.5%,他們在受訓過程中往往會有心無力,對學習也是聽之任之,目標和態度都不明確積極,學習氛圍受到影響。第二,管理者態度散漫,部分培訓學員集體意識淡薄。在“幼師國培”班級中由于參訓學員的個體差異,學員的發展目標和奮斗精神也會產生差異。第三,管理者能力受限,溝通協調工作有待加強。“幼師國培”要求參訓學員在規定的時間集中受訓,時間相對較短,但需要吸收的內容較多,其中12.3%的參訓學員認為班級的學習認為比較繁重,甚至非常繁重。
三、促進國培幼兒骨干教師班級管理之策略探討
(一)創建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培訓班級成立之初,由于各個參訓學員接受不同的教育、來自不同的地方,同時也將面對一個陌生的校園環境、人際環境和制度環境,學員互相會感到陌生,此時班委和班級制度等都尚未真正開始運作,培訓班級目標不明確,此時的培訓班級管理主要體現為相關管理者的經驗管理。因此,培訓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破冰”任務,為班集體創建一個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讓幼兒骨干教師能夠盡快縮短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暢所欲言地交流教學經驗,打破學員們之間的不信任,轉變為學員們之間主動積極的互相了解與溝通。
(二)明確培訓班級成員的角色定位
優化組合班級教師群體和學員群體,建立此次培訓的服務團隊,同時也要健全班級相應管理機構,這就需要明確培訓班級成員的角色定位,這可以說是培訓班級有效管理的組織保證。一方面,培訓班級管理者在培訓中應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他們服務于幼兒骨干教師學員,讓骨干教師能夠及時適應培訓的環境進入培訓狀態。同時,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班級管理者也應協助相關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培訓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幫助學員明確培訓學習任務,做好學員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選拔合適的學員作為班級干部,成立班委。各個班委分別負責不同的崗位和職能,這是密切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紐帶,時刻影響著學員的心理與生活,對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和培訓效果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委的組建直接推動培訓班級管理活動的高效運作。
(三)加強培訓班集體精神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內核,班集體的文化建設屬于班級管理中的重點部分。作為臨時組建的“幼師國培”班級,其參訓學員群體都是已經參加工作的教師,而且學習時間相對較,所以更需要良好的文化風氣和班級建設。因此,培訓班級可適當開展別具特色的文體活動和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加強學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參訓學員間的感情,活躍學習氣氛,豐富參訓學員的業余生活。加強培訓班集體的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參訓學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傳遞的快捷性和班級管理的高效性,同時也會調動參加培訓的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對提高此次培訓的優質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優化獎勵激勵措施和制度
隨著培訓班級管理工作的展開,班級群體學習氛圍慢慢形成,人際交往逐漸展開,班級目標也漸漸明確,培訓管理工作人員、班委和班級全體學生也開始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更適合這個培訓班級的相關措施和制度規范。尤其是涉及班級的獎勵和激勵的相關制度,急需制定相關班級制度、行為規范,以便形成一套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獎勵機制。以此提高參訓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發揮評價激勵法和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在培訓班級中的作用。
根據國培精神,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實現目標,構建一體化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引導教師常態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針策略為,思想重視(省級政策宣傳到位,領導督促到位,個人思想認識到位,有利于調薪,有利于職業發展,有利于未來教育)、方法對點(抓準熱點,找準痛點,發展重點,攻克難點)、行動有力(讀準政策,整合團隊,四級協同,課程準確,經費保障,機制得力)。
一、項目整合設計,培訓下行走向
認識:骨干研修(置換研修、種子教師培訓、提升工程)
全員研修(教師工作坊、網絡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級送教到縣達到名師示范,縣級送教下鄉指導校本研修)
研修一體是前提,初期由教師管理股牽頭,教研室儀器站繼教中心三部門共同編制培訓規劃,共同制定年度計劃,共同設計活動方案,共同組織活動開展。團隊建設是關鍵,建立團隊資源庫,選聘首批培訓庫,依據文件制訂切實培訓管理方法。課程體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領,優選途徑,依據標準要求,形成課程體系。縣級經費是保障。
行動:實行省縣鎮校四級聯動,層次化管理團隊,切實做好培訓下行。落地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擊課堂教學問題,一線教師協同研究,縣級主責學校主修,診斷示范研課磨課,培養區域團隊校級骨干。
通過“送教下鄉”和“鄉村教師訪名校”等項目,選擇縣直學校――鄉村片區進行橫向對接試點,實施創新教、學、研組織形式、三級教師(入職型、合格性、成熟型)培養項目、豐富“試點項目”五大培訓項目的資源建構和優配方式的實踐形態。
通過“培訓團隊置換脫產研修”,充分發揮省、縣兩級培訓師的引領作用,在各鄉鎮進行縱向“教、學、研、做”四位一體的鄉村教師學科教學能力提升行動。同時,通過兩級培訓師的傳帶,引導鄉村教師進行課標、教材、學案等系統性學習。
二、機構支持體系,服務專業發展
教師通過學校研修社區成為團隊骨干再跨校研修成為優秀培訓者。
借力國培,立足區縣,整合資源,培養隊伍,創新機制搭建體系育縣域指導團隊,聚外部資源,抓全體研修,帶團隊業績。實行海陸空的全面支持體系。建立36 個縣站,120個校站。按全縣中小學專任教師30:1比例遴選中小學教師培訓團隊參加置換脫產研修培訓,選派對象為省市縣名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研員。培訓團隊要緊緊圍繞承擔網絡研修、送教下鄉和校本研修等培訓任務,積極參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崗實踐、返崗培訓實踐和總結提升等四個環節的培訓,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培訓能力,用兩年時間為我縣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縣級教師培訓團隊。
三、統籌三類培訓,引領常態研修
規劃二三年培訓持續性培訓,用置換育種子,送教下鄉網絡研修促常態,通過訪名校校園長培訓抓重點,統籌送培送教,協同機構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細研磨過程,注重資源建設。
以“助力教師常態研修,服務學生有效學習”為宗旨,堅持“師德為先、能力為重”,以縣級教師培訓團隊培訓、網絡與校本研修培訓、送教下鄉培訓為主要培訓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網+縣教師發展中心+縣教師培訓骨干團隊+縣優秀中小學的培訓體系,構建通城縣域內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體系,形成全縣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常態化運行機制,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獲得感,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促進山區教育均衡發展。
三年預設主題:
第一年主題――工作觸發學習 嘗試解決策略
聚焦縣級教師培訓團隊建設,遴選團隊成員,并組織成員參加脫產置換培訓、名師培養等一系列培訓活動,打造培訓團隊。圍繞一線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重難點問題,觸發教師的興趣,由教師選擇基于自身工作場景(大班教學、小班教學、包班教學和復式教學等)的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探索適合自身的解決策略,形成優化課堂教學課例資源包和轉變學習方式微課資源包。在名師工作坊中通過梳理重難點,分析重難點、提供示范解決策略、設計研修活動計劃等培養全縣學科坊主研修領導和指導力,并在縣級學科坊中進行實踐,引領全縣學科教師重點開發微課資源包。
第二年主題――互聯網聚智慧 匯聚解決策略
聚焦重難點,充分發揮縣級教師培訓團隊的主體作用,通過國培建立的網絡研修社區,采取任務驅動、示范引領、成果導向等模式,匯聚一線教師智慧,繼持續引導參訓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有效突破重難點,并能就不同層次學生對重難點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指導。積極參入全國優化課堂課例資源庫與轉變學習方式微課資源庫建設,實現跨縣、市、省的資源共享,為教師日常工作提供具體到單元的優質教學資源支持。
第三年主題――創新改變課堂 形成解決策略
以優化課堂教學與轉變學習方式為目標,結合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以學校為單位,推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以學為主教學模式,充分利用過去匯聚而成的優質課例與微課資源,在鄉村,特別是村小與教學點普遍實踐適應包班教學和復式教學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我縣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
四、提供組合資源,促進混合學習
關鍵詞:“去結果”;科學啟蒙教育;學前教育
人常會在成長和成功中選擇后者,這是人追求結果的常有思維。其實,“不在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風景”才是我們真正應有的價值取向。2011年,吳江實驗小學幼兒園在梳理、細化、總結、傳承“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去結果”的概念,申報的課題“‘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成功立項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5年,課題如期結題,并被評為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精品課題培育對象。
一、“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的價值
追尋:“三去三重”過程與結果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哲學范疇,又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當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中普遍存在價值取向功利化的問題:“重權威”——教育過程一言堂,教師角色固化,不給幼兒自主、質疑、突破常規的機會;“重功利”——教學過程只關注概念、知識的教授,忽視、剝奪幼兒的實際體驗和需要,兒童立場缺失;“重結果”——教育教學關注預設知識的學習效果,忽視幼兒探究的過程和個體經驗建構的實際狀況等。針對這些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們在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的指導下,基于幼兒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傳承與發展的視角,原創性地提出了“去結果”的概念。“去結果”并不是否定結果、不要結果,而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在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中“重過程、重探究、重體驗”,強調“去功利、去程式、去權威”,順應天性,回歸本真。“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基于兒童立場,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面對種子,就必須遵循種子的成長規律”[1],“三去三重”把兒童視為“種子”,致力于順應幼兒探究的天性,使幼兒天性充分張揚,個性自然釋放,靈性快樂生長,從而真正回歸幼兒學前教育學習的本真。它注重幼兒好奇(敢于創新)、好問(勇于質疑)、好動(樂于探究)、好學(善于思考)等核心素養和學習品質的養成,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等精神實質高度一致,使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更具科學性、適切性、整體性和發展性。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我們初步建立了“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的理念體系,確立了“順應天性,回歸本真”的價值追求,進一步明晰“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并將理念轉化為一種通俗易懂的,教師所熟悉、能領悟、可操作的實踐性操作流程,使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真正從“說教”走向“潤澤”,從“功利”走向“快樂”,從“剛性”走向“彈性”,塑造人格于無形,全面提升科學啟蒙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去結果”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一種理念追求;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方法。“去結果”說明有無限可能性,其最終的價值就是順應幼兒的天性,回歸學習的本真。
二、“去結果”的實踐探索:順應天性,回歸本真
(一)建構“微項目”活動課程,實現課程特色創生
當前幼兒科學課程散落在各種教材之中,科學活動之間沒有相互關聯性,不成體系,具有零碎性、碎片化的特點,忽視了幼兒科學學習的深度、廣度和連續性。基于課程建設碎片化的問題,我們以“順應天性,回歸本真”為基點,基于“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建構了“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微項目”活動課程(以下簡稱“微項目”),實現了園本課程的發展和園本特色的創生。“微項目”指的是在連續一段時間內,圍繞某個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內容開展的微型系列科學探究活動。它基于幼兒立場,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社會,以項目的形式將科學活動系統化、深入化、生活化,強調將科學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鼓勵幼兒通過集體探究、區域探究、親子探究等多元探究方式在生活、游戲中深度學習。“微項目”涉及動物類、植物類、沙石類、生活用品類四大探究類型,每個項目包含問題搜索、主題導引、主題網絡、活動導航、主題探究、主題環境、主題評價、主題感悟板塊。其主題微小,體現問題性;目標清晰,體現層次性;內容豐富,體現真實性;方式多樣,體現過程性;環境靈動,體現互動性;評價多元,體現開放性;感悟真切,體現思辨性。“微項目”活動課程追隨幼兒探究天性自然生發、生長,潤澤了幼兒靈性,實現了幼兒探究的生動、互動和靈動。研發的“蠶寶寶來了”“種向日葵”“快樂石之旅”“車輪轱轆轆”四大經典微項目活動案例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可供同類別幼兒園借鑒學習。
(二)提煉“三策略四環節”的實踐操作范式,創新教學行為方式
當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缺乏可實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師往往停留于觀念、理念的層面,普遍存在“一提理念頭頭是道,實踐操作卻又回到原點”的問題。針對教師教育理念與實踐操作脫節的問題,“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充分吸收了現代教育學、發展心理學等經典教育理論,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關精神為指導,重點研究“幼兒學習方式”和“教師指導策略”,體現“以學定教”“以學論教”教育觀。針對過去科學教育中“重教輕學”的弊端,我們創生了“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三策略四環節”的實踐操作范式。“學”與“教”全面聚焦“做中學、玩中學、悟中學”三大策略,關注幼兒核心素養的養成,徹底改變教師“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游戲,重結果輕過程,重統一輕差異,重權威輕事實”等傾向,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等多種方式自主探究,在親歷探究的過程中煥發靈性。其操作范式為“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注重讓幼兒在情境中游戲、在探究中建構、在體驗中感悟、在生活中發現。通過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環節,引領幼兒嘗試以多種方式自主探究,支持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探究。四大環節可根據活動的需要靈活調整、多元組合,在實踐中形成多種變式。其常規操作流程如下“三策略四環節”實踐操作范式創新了教學行為方式,是科學啟蒙教育活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經驗,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三)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個性化評價體系,拓寬教育評價渠道“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評價結合“三有四好”幼兒培養目標,基于幼兒“有愛、有禮、有信、好奇、好問、好動、好學”核心素養的考量,遵循“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其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2]的原則,主張正視幼兒的個性和差異,倡導多元評價,強調過程性評價,關注幼兒發展的獨特性,實現評價的形式、主體、功能的多元性、個性化,促進幼兒持續發展。課程評價工具《幼兒成長檔案》《觀察記錄冊》的運用,使“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
三、“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的研究成果
(一)專家指導全程化,研究不斷深化
我們牢牢把握開題論證、課題調研等契機,與專家充分對話,充分吸取經驗,直面問題,對課題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進行反復梳理和修正,進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凝練“去結果”的內涵、特征,梳理操作路徑,進一步提升研究品質。在開題論證會上,專家一致認為課題選題獨到,立意新,定位高,課題設計完整,框架清晰,研究內容從宏觀到實踐,形成完整的體系,有一定的深度。課題研究成果“‘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由蘇州市推選申報2017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評選并獲二等獎。申報過程中,相關專家親臨現場,給予手把手的指導,厘清了一直困擾我們的“去結果”科學啟蒙教育的教育理念,從“二重二去二淡化”到“三去三重”,使課題核心理念更清晰、更透徹。
(二)研究成果多元化,多主體獲得發展
⒈激發了幼兒科學探究的靈性。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始終以幼兒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出發點和歸宿,遵循“啟迪創新思維,塑造創新人格”的研究思路,強調尊重幼兒的探究天性,尊重幼兒的個性,關注幼兒發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讓幼兒在親歷探究全過程中,實現生動、互動和靈動發展,真正成為“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本真”兒童。
2.實現了教師科學教育的生動。研究中,教師的教育理念不斷受到沖擊和挑戰,并不斷地得到優化,徹底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教師們牢固樹立“順應天性,回歸本真”的觀念,基于兒童立場,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嘗試、去探究,真正成為“呵護童心,守護童真,激發童趣”的“求真”教師。
⒊形成了家、園、社區共育的合力。“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實施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家庭、社區資源,形成家、園、社區共育的合力。家長既是科學教育課程資源的提供者,也是科學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幼兒園周邊環境(公園、印刷廠、同里古鎮等)也都成為幼兒探究的好去處,為幼兒科學探究活動注入不竭動力。
⒋推進了幼兒園科技特色建設。伴隨著課題的研究,幼兒園從日常管理、教科研活動、一日活動、環境創設、家園互動等,到幼兒園的每一個活動、每一個角落,都流露著濃郁的科學探究的氣息,科技特色建設扎實推進,成為《未來科學家》科技特色幼兒園聯盟成員單位,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
(三)成果推廣多平臺,贏得廣泛贊譽借助
“一室一基地二中心”,即肖菊紅名師工作室、“幼師國培”項目實踐基地、幼教課程研究與發展中心、探究式啟蒙教育研究中心,形成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核心團隊,定期開展主題式沙龍、跟蹤觀察、課程審議、公開教學、交流展示等活動,充分展示、推廣“去結果”式科學啟蒙教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同行的高度認可。幼兒園先后承辦瑞吉歐教育與中國早期教育實踐國際研討會、全國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暨區域游戲的設計策略高級研修班、教育部“國培計劃”研修等活動30多次;先后接待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4個國外訪學團來訪,接待來自、山西等全國各地的5000余名幼兒教師來園參觀學習。肖菊紅園長擔任省教育評估專家、省“名師送培”專家、省校(園)長網絡課程授課專家、蘇州大學和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幼師國培項目培訓專家、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導師,肖菊紅、周惠英應邀在省教育廳選派赴英國培訓學習結業成果展示、校長國培計劃、長三角幼教名師精品活動觀摩研討會、省科技特色幼兒園聯盟科學教育研討會、省引智培訓等活動中公開教學10余次,開設講座50余次,培訓人數達20000余人。幼兒園編著的《在探究中成長——幼兒園科學項目活動精選》《幼兒成長檔案》以及參與編寫的《幼兒園科學探究故事20例》公開出版,10多篇科學啟蒙教育論文、研究方案、研究報告發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早期教育》等期刊。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我國幼兒教師特別是農村地區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育部和財政部于2011年聯合了《關于實施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由此,“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便在全國范圍如火如荼的展開并取得了矚目的成就。而遠程培訓模式則是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的重要實施形式,它不僅能有效緩解傳統集中培訓模式中所呈現的工學矛盾、經費和師資等問題,而且還能顯著提升大范圍、大規模教師培訓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如何進一步優化教師遠程培訓模式,進而提高教師遠程培訓質量,是我國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當前亟需思考問題。
1教師遠程培訓模式概述
遠程培訓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師教育培訓模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交互性、廣覆蓋等優勢,在我國幼兒教師國培計劃中日益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上世紀末,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引發了傳統教師教育培訓領域的深刻變革,而教師遠程培訓模式便是此次社會變革的產物。教師遠程培訓模式整合了網絡信息技術和教育人力資源的雙重優勢,以“比特化”的課程形式為參訓教師提供了一個全方位、靈活性和交互性的網絡在線培訓平臺。
相對于傳統的教師教育培訓模式,遠程培訓具有自身顯著的優勢。一方面,遠程培訓可以突破地域空間的限制,具有較為廣泛的覆蓋性。有利于大范圍、大規模地展開教師培訓工作,且能夠有效節約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遠程培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網絡為教師培訓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溝通平臺,參訓教師之間,參訓教師與培訓者之g能夠依托網絡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聯系。同時網絡的虛擬性還有利于實現優勢教育資源的便捷共享。除此之外,遠程培訓還能夠為參訓教師提供個性化的培訓空間,學員可以因時因地基于個體的實踐性需求有選擇性地參與培訓。
2國培計劃中幼兒教師遠程培訓模式的質量要素分析
教學支持、課程資源、管理流程和交互機制等是制約教師遠程培訓模式的關鍵因素。因此,這四大要素也是提升幼兒教師遠程培訓工作質量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點。
2.1高效的教學支持服務團隊
網絡學習環境的虛擬性和自主性對遠程培訓的組織管理體制建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此,組織嚴密、分工明確、能力精湛的教學支持服務團隊是影響教師遠程培訓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遠程培訓得以高效展開的基本保障。以“國培計劃―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為例,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組建了教學管理團隊、技術服務團隊和專家團隊三支精干力量,為項目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2.1.1教學管理團隊
是遠程培訓的組織者、教學管理者、評價者、專家團隊的協調者。主要承擔項目的執行籌劃、質量監督、教務管理、教學支持、咨詢服務等職責。該項目以虛擬的“班級”為單位,將來自同地域的參訓教師編入不同的“班級”,并按照1:100的師生比例配備輔導教師來負責班級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具體而言,輔導教師的工作職責主要包括:督促學員按要求完成課程學習;及時查看學員提交的研修日志;督促學員按時提交作業,并及時批改、點評和推優;批改學員提交的“問題解決方案”和“學結”;制作班級簡報;主持班級在線研討活動;督促學員積極參加專家視頻答疑活動;引導學員的日常交流研討活動等。
2.1.2學科專家團隊
在遠程培訓的過程中扮演著引領者、解惑者、合作者、評價者等角色。學科專家團隊主要由幼教領域的高校知名學者、教研員、一線幼兒教育教學實踐專家等組成。“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學科專家團隊中教研員和一線教學名師的比例高達57%,這種梯隊化的專家團隊有利于推動幼教前沿理論和保教實踐的有機融合。專家團隊不僅全程參與培訓課程的設計、制作和教學實施過程,而且還為參訓教師的學習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例如成立專家組,每天安排3名幼教專家在線值班,引領學員進行研討交流、作業點評和解惑答疑,同時項目還定期安排每10學時一次的專家集中輔導答疑活動等。
2.1.3技術服務團隊
教師遠程培訓主要是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支撐的培訓平臺進行的,所以培訓平臺的服務和技術支持水平將會直接影響遠程培訓的質量。為了維護遠程培訓系統的穩定性能,增強遠程培訓平臺的服務功能,該項目組建了以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為背景的技術服務團隊,主要承擔技術開發和技術運營職責,從而為遠程培訓項目平臺的穩定運營提供堅實的技術后盾。
2.2基礎性與生成性相融合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制約遠程培訓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教育部啟動“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的目的在于增強幼兒教師師德修養,提高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因此,幼兒教師遠程培訓的課程資源設計就要時刻以“問題為中心、案例為載體”,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也要注重貼近參訓教師實際的基礎性課程與優秀的生成性課程的有機融合。
2.2.1適宜的基礎性課程
為了深入貫徹和落實“幼師國培計劃”的目標,“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課程方案便著眼于提升幼兒教師的師德水平、拓展教育視野、更新教育知識和理念等。課程結構分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園本研修”、“崗位實踐”五個維度共82學時的在線學習課程,每位參訓教師的在線學學時為50學時。這其中34學時是必須課程,之外參訓教師還需要從12門選修課當中任選四門。課程的組織主要包括“專題講座”、“案例評析教學”和“互動實踐”三個環節,以達到讓參訓教師結合實踐深入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明確自己如何將理論知識具體運用到個體保教實踐過程中去,即課程組織在于讓參訓教師明確“做什么”、“怎么做”、“嘗試做”。
2.2.2靈活的生成性課程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生成性課程資源,如師德案例、活動設計方案、問題解決方案等。“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將培訓過程中所涌現的優秀“教學活動設計案例”、“教學反思”、“經典課例”等匯編錄入生成性課程資源數據庫,并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則不斷整理更新數據庫。優秀的生成性課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有利于豐富國培計劃的學習資源,因此對于幼兒教師培訓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2.3精細的培訓過程監控與質量考評
2.3.1規范嚴格的培訓流程
“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 將整個培訓流程細化為“培訓者培訓-啟動預熱-在線學習-園本研修-崗位實踐-培訓總結-訓后跟蹤”七個階段。之外,為了進一步明確參訓教師和輔導教師的學習任務和工作職責,還編制了“國培計劃―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學員及輔導教師活動安排表”,從而將參訓教師和輔導教師的學習與工作單元具體到“日”。
項目培訓過程實行全線流程化管理,參訓教師只有依照培訓計劃完成前一階段的學習任務之后才能繼續進行后一階段的任務學習。培訓平臺能夠自動記錄參訓教師的在線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而且還具有班級排名功能,以此提醒參訓教師及時、按時進行在線學習。之外,培訓平臺還能夠自動記錄參訓教師的研討互動、研修日志、發帖回帖、培訓反思感悟等,并能自動提交學員的測查作業和教學設計方案、工作創新方案等。精細的培訓流程設計和嚴格的培訓流程監控有力地推動了遠程培訓工作的有序進展,為實現高質量的幼兒教師遠程培訓增添了切實的保障。
2.3.2完善的培訓質量考評機制
班級輔導教師和參訓教師是幼兒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兩大主體。因此,輔導教師工作職責的發揮程度和參訓教師的培訓參與程度是影響遠程培訓項目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所以,注重對輔導教師和參訓教師的考評則是培訓質量考評機制建設的核心。“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對于班級輔導教師的評價考核主要通過輔導力和活躍度兩個指標考評班級輔導教師的工作職責。輔導力的考評主要通過參訓教師的參訓率、作品數量、交流頻率、班級簡報、輔導教師批改率和班級合格率等指標的綜合狀況來衡量。而活躍度是反映班級成員參訓積極性的重要指標,主要體現為參訓教師的研修日志數及評論數、作業數及評論數、發帖數、回帖數等。
參訓教師的考評主要通過“在線課程學習”、“測查作業”、“心得感悟”、“生成性成果”四個維度進行。在線課程學習考察參訓教師的在線學習時間;作業的測查注重質和量兩個方面,不僅考察作業提交的數量,而且作業的批改等級也是考察的重要范圍;心得感悟主要從主題帖、回復貼和研修日志數量等方面進行考核;參訓教師提交的如“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等生成性成果的數量也是參訓教師考評的重要指標。
2.4積極的遠程培訓交互機制
遠程培訓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進行的,有效的交互機制是制約遠程培訓質量的又一關鍵性因素。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交互”手段,為師生之間提供便捷且能將“交互”轉變為“資源”共享的交互平臺是遠程培訓能收到良好效益的重要保證。
為適應大規模遠程培訓的需求,著力提升遠程培訓的效率和質量,“H省幼兒園骨干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建立起了“同步交互”和“異步交互”相結合的交互機制。例如設置在線語音客服系統(如“樂語智能網絡營銷在線客服系統”),參訓教師可以隨時就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性問題向客服人員咨詢求助;輔導教師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利于參訓教師和輔導教師間的便捷即時交互 ;同時培訓平臺還具有“小紙條功能”、“研討論壇”、“課程聊天室”等交互工具。多樣化、便捷化、個性化的交互機制為幼兒教師遠程培訓提供了積極的機制保障。
3幼兒教師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模式質量的提升策略
然而遠程培訓模式中也突顯了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如幼兒教師工學矛盾突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遠程學習,易出現掛機學習、作業敷衍等現象;部分幼兒教師自控能力差,會在開放式的網絡環境下進行遠程學習的同時觀看電影、打游戲、聊天等;部分班主任、輔導教師由于是從本職崗位上臨時聘用,對遠程教輔工作缺乏應有的勝任能力和專注精神。之外,遠程學習評價機制不健全,評價俗疾嘀賾諏炕考核,如多以學習時間的多少、論壇互動頻率、作業提交數量等為參照標準等。因此,要想有效解決幼兒教師國培計劃遠程培訓中突顯的以上問題,則有待于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3.1樹立先進的遠程培訓理念
遠程培訓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管理者、參訓教師和培訓教師等要樹立現代遠程培訓的新理念與自覺踐行意識。首先,培訓教師要明確現代教師角色觀念,實現從主講主體向導學主體轉變。作為導學者,培訓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網上信息資源,從而變更以教師為中心、面授講解為主導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交互式方法為主導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其次,參訓教師要自覺轉變學習方式。參訓教師要擯棄傳統的接受式學習,逐步養成主動的自控式學習方式,從而增強自身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能力。最后,遠程培訓的管理者還要樹立“全(下轉第36頁)(上接第34頁)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支持服務意識,以利于實現高水平的遠程培訓支持服務管理體系的構建。
3.2優化遠程培訓課程資源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的開發要本著“以學員為中心”的原則,以“幼兒教師專業標準”為依據,切實結合現代學前教育改革潮流和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性需求。一方面,培訓課程要在注重發揮理論引領作用的同時適當增加諸如幼兒教育技能實操等應用型內容的教學比例;另一方面,培訓課程建設要堅持動靜結合的原則,不僅要集中優勢力量,組建專家團隊研發高水平、高質量的課程資源體系。同時還要不斷更新課程資源,通過成果展示、評比競賽等多種形式鼓勵參訓學院在研修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實踐背景,生成個性化、區域性的資源,在不斷更新和豐富平臺現有資源的同時,努力發揮地方教學資源的特色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更好地為廣大學員服務。
3.3完善遠程培訓支持服務體系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顯著特征是能夠為學員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支持服務體系。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培計劃―幼兒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培訓質量,首先要建立及時有效的導學支持服務,以引導學員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掌握遠程學習平臺的應用技術和課程資源的學習方法;其次要建立靈活多樣的遠程交互機制,綜合運用如QQ、微信、論壇貼吧、聊天室等實時和非實時的交互技術工具,及時有效地解決學員在遠程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之外,還要健全遠程培訓支持服務體系工作機制,明確技術人員、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增強遠程培訓支持服務力量等。
3.4健全遠程培訓評價考核機制
評價考核具有反饋、調節和發展,是保障遠程培訓質量的重要機制。遠程培訓評價考核要注重培訓活動過程和教師的受訓實效,評價培訓活動過程是為了對這種遠程培訓方式進行完善,使之良性循環,越辦越好,這需要通過學習者評價、專家評價、授課教師評價、組織者評價等結合起來進行,不僅有過程性評價,還要有結果性評價。教師的受訓結果評價是對受訓教師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用于評定受訓教師階段性學習的效果,可以結合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表現等對學習者進行綜合評價。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遠程培訓考核評價機制,就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合格評價和激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和專家、班主任、幼兒園等外部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對參訓教師和培訓團隊的培訓績效進行綜合考核與評估。
參考文獻
[1] 但松健.中小學教師遠程混合培訓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5).
[2] 張麗.引領式在線教師培訓模式理論創新與實踐機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
二、培訓形式
1.全面完成國、省、市關于教師繼續教育的各項規定指標,積極做好省、市培訓的送培和派送中小學教師和管理者出國培訓工作,落實各項培訓任務。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縣級培訓活動,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全員培訓(考核)工作,同時指導基層學校開展好校本培訓,組織安排好"外教進校園"活動。
2.縣級培訓由局組織人事科組織協調,中等專業學校繼教處、實驗幼兒園具體承辦,行政業務科室、教研室靠前指揮并參與實施,將采取以全員培訓為基礎,以網絡培訓為支撐,以集中面授培訓為重點,以骨干和專項培訓為抓手,以專題講座、學科專業知識輔導、教學案例分析、實踐操作、互動、研討、觀摩、網上交流、考核等為主要形式,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教師需求為切入點,開展教師培訓活動。
三、培訓內容
1.強化師德師風教育。深入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月活動,把師德師風教育納入各類教師培訓活動之中,堅持教育先行。通過讀書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宣講形勢政策、通報典型案例、重溫法律法規,組織開展專題討論、感言交流、征文評比、點述點評、公開承諾、自查自糾、專項整治等活動,引導教師定期進行師德總結、撰寫自育筆記,建立教師師德電子檔案,實施考評監督機制,切實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系統性、連貫性和針對性,培養造就適應教育發展需求的教師人格魅力和專業素養。
2.有效開展教師學科培訓。圍繞我縣教育抓內涵反展,抓質量的目標要求,進一步研究各學科教師培訓系統化、系列化實施的方案,重點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在培訓項目設立、培訓人員安排等問題上向農村教師傾斜,利用暑期繼續教育集中培訓和國、省網絡學科培訓來加強各學科技能的培訓,確保全縣教師全員參與其中。每月花一至兩天時間對所教學科教材進行階段性梳理,通過名師對教材的分析輔導、課堂教學研討,進一步理解新課改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和實施策略,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重、難點,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鉆研教材,優化教法,提升教師學科教學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技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根據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等學科培訓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對不同層次人員進行分類培訓的辦法,放大培訓效應,聘請高校教師開展業務輔導,提高培訓層次,并以此培訓班為陣地,更大力度的推進學校特色建設。同時結合課堂教學達標、"荷韻杯"賽課、省"藍天杯"會課、省微課大賽等活動,實現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目標。組織安排好"外教進校園"活動,指導、促進中小學的外語教學,為師生更深切感受國際文化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加大引資培訓力度,英語教師通過觀摩外教的課堂教學、參加與外教的沙龍研討,每月一次外教集中培訓等形式,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增強口語、會話、交流能力,提高全縣外語教師的口語水平。
3.持續做好崗位技能培訓。順應我縣教育發展需求,持續推進非教學崗位專項技能培訓。辦好與高校聯辦的中小學校醫、保健教師、財務人員專業人才培訓班;做好網絡管理、網上結對平臺、錄播教室、視頻會議系統、電視節目制作等現代化多媒體和軟件應用的培訓;組織開展數字化校園建設、基建(維修)審計、責任督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社區教育、職成教新聞報道、實驗技能、科技創新、七巧科技、航模制作等培訓,提升信息技術員、保育員、通訊員、實驗員、科技輔導員等特殊崗位專業人員素質,為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人力支持。組織實施心理咨詢師、新教師、班主任、教科研人員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與崗位實踐鍛煉,建設一支適應時代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的專業人才隊伍。
4.大力提升教師學歷水平。圍繞"十二五"規劃中教師的學歷目標任務和2017年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縣級監測評估要求,重點加大研究生學歷的提升幅度,繼續通過年度目標責任分解推進研究生學歷提升,各單位要將參加研究生學歷進修的任務分解到人,加強宣傳動員,完善制度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并跟蹤督查到位;縣中等專業學校在辦好原有函授班基礎上,與高校聯合舉辦碩士研究生班,盡力為教師學歷提升提供便利和有效服務,保證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既方便、又真正有所收獲;現局對全縣教師學歷提高培訓工作進行檢查管理和督促指導,嚴格執行好學歷提升獎勵制度。
5.抓實抓好學校校本培訓。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教師業務狀況,和當前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一體化機制,制定校本培訓計劃,確定內容、形式、人員和時間安排,組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學習、輔導活動。要圍繞縣、校師能建設"三項展示活動"方案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年度目標計劃,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活動平臺,有側重的加強師德培訓、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和競賽;要以骨干教師培訓、參加省市培訓的教師學習心得交流、結對單位和骨干教師的人才支援、城鄉學校網上結對一體化集體備課研究與實踐、名師工作室優秀論文匯編,豐富校本培訓的內容,提升校本培訓的質量。努力發揮已有網絡資源在教師繼續教育,尤其是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各校要精心挑選適合本校的網絡教育課,將其納入自己的校本培訓計劃,一并上報。確保每名教師在"XX學習在線"實名注冊學習,每學年完成3個以上、不低于8個學分的網絡視頻課程學習,并按8個課時計入校本培訓總學時。負責"XX學習在線"后臺管理的中等專業學校繼教處要積極主動與基層學校聯系,做好教師注冊入學的指導、管理、考核工作。各職能科室要發揮好學科基地的作用,加強對校本培訓的指導,對校本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
6.全力拓展骨干教師培訓。持恒辦好名師工作室,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學術研討和課題研究的效益,舉辦教學展示、讀書交流,組織骨干教師送教到鎮,承擔培訓任務,幫帶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引領作用,更好的引導、促進骨干教師自我提升,推動骨干隊伍、教師隊伍建設。
7.全面落實幼師培訓考核。為深入貫徹精神,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水平,針對我縣目前幼兒園師資多為臨時聘用人員、公辦教師數量不足、幼教師資隊伍的專業化起點很低的現狀,繼續加大對幼教師資培訓力度。以縣實驗幼兒園為培訓基地,以集中培訓、分散指導、園本培訓、教學觀摩、教育論壇為主要形式,組織開展幼兒教師的師德培訓、普通話達標培訓、《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教師資格兩學輔導、專項技能培訓等,提升幼兒教育師資隊伍素質。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工作的意見》,嚴格執行幼兒園保教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強化幼兒園教職工全員培訓(考核)工作,今年對全縣幼兒教師進行鍵盤彈唱的培訓考核。
8.高度重視網絡培訓。網絡培訓是新時期教師培訓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全員培訓的保障,是為教師提供終身學習資源和空間的主要途徑。本年度培訓工作安排中,認真落實好國家級、省市級教師網絡培訓,遴選有能力、有熱情、計算機操作水平較好的人員擔任網絡培訓班班主任、輔導教師和管理員,重點指導網絡學習的方法,幫助教師學會對專題式、單元式培訓資源進行積累和梳理,多掌握綜合性和通識類知識,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
四、培訓要求
1.根據有關安排,做好培訓前準備工作,帶好自備材料;
2.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因故不能參加培訓的,需提前提交書面請假手續(加蓋單位公章);
3.及時復習消化所學知識,并加強自學;
4.積極參與實踐操作,努力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五、培訓考核
縣級各類培訓結束后,將進行考核。
1.考核形式:書面知識閉卷考試,過程檢查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