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21: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依法審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簡單地說,工筆畫中的勾線就是勾輪廓線,1般用小衣紋或勾線筆,是工筆畫的第1步,成品即白描。勾線的方法類似于寫毛筆字,講究起筆、行筆、收筆等;
沒骨法是1種不用勾出輪廓而直接著色落筆的方法,要求畫前必須做到胸有成竹,如初練可先在宣紙下襯1事先畫好的白描稿;
重彩是用石青、石綠、石黃、朱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為主進行著染的畫法。鮮麗凝重。
“皴”和“擦”是1種肌理的表現方法,其區別在于工筆畫中后者較前者多以側鋒行筆且用力較輕,后者在筆中含水分少,比較干;
“染”是著色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染、統染、罩染、接染、點染、烘托、積水、托色、立粉等。
其中分染是用1手拿兩支筆交替進行,1支蘸色(不要過于飽滿或過干),1支蘸清水(不要過多)把顏色均勻地烘淡,形成1邊色濃逐漸向1邊色淡的過渡效果。
統染就是從整體出發,大片地分染出前后的層次關系。
罩染是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罩1層透明色彩(水多色少,調勻,較稀)的方法。分染前應用此法就叫平涂,平涂色彩時也可使筆中色彩飽和。罩染和平涂時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勻平涂,又不能使水分過多,汪在紙上互相沖激,也不要1次涂夠顏色,調淡色彩1遍1遍地涂,涂夠為止。
接染就是反染,用兩支筆各蘸上不同顏色著染,使兩色趁濕相互滲接在1起的染法。WWw.133229.CoM初學可用第3支白水筆幫助接染。
點染是不勾輪廓線,用1支筆蘸上1種顏色,然后在筆尖上再蘸另1種顏色,1筆按點下去,使兩種顏色自然滲和在1起,1筆成形。此法多用于沒骨形式。
烘托是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襯托出淺色主體部分的方法。可用平涂和分染兩種方法進行,為使其均勻,可先用清水把底了鋪濕,趁其半干時烘染。
積水是先以淡墨和色積水成形,趁濕沖入水或其他顏色,使水與色相互沖激,干后形成自然斑駁的痕跡。此法用時水要多,沖入顏色和水要掌握好火候。
托色是重彩畫法,即在紙背面平涂1層與正面顏色相同而明度較淺的顏色,可使正面色彩更鮮亮厚重。
立粉是用濃厚的粉質色點或勾出色點或色線的方法,常用于勾點花蕊等。
批毛和絲毛是畫鳥獸毛的技法,批毛是將水分較少的白云筆蘸上墨或色后用手指將筆鋒捏扁,平均分成4-6年尖叉,這樣畫下來即成1組小毛,批毛時筆與筆之間如品字形接續著畫,如魚鱗的分布1樣;絲毛是用細筆1根根勾毛,方向與批毛相同。
此外還有噴彈法、揉紙法、拓拍法、灑水、灑鹽、油水混用、用蠟、絹后作畫等肌理和繪畫的技法等。
工筆畫發展史
工筆,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工筆又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類。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涂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他畫的《5馬圖》,人和馬都用單線勾出,比例準確,肌肉骨骼的結構清楚,甚至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澤也細致地表現出來,動態極為生動,是古代第1流的白描作品。工筆重彩,就是指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帛畫、都是道地的工筆重彩,特別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構圖巧妙,線描精細,設色絢麗,顯示了當時工筆重彩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繪畫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綠之類的重彩顏料,因此稱繪畫為“丹青”,由此可見工筆重彩在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了。
學習、練習方法
都能學好的~照著樣子臨摹就是了~
當然1些基本功還是要學會的,在畫工筆之前要先畫1些白描的作業,練習1下手感和筆觸,剛開始畫白描的時候,最好挑1些名家的花卉白描稿,比如《芥子園畫譜》,把畫畫用的宣紙蒙在上面,也用鉛筆描摹,注意,用鉛筆描摹也是對線條的練習,不可以馬虎,而且要1次描好,因為宣紙是不能擦的。描好之后,就可以開始用紅豆之類的勾線筆沾墨汁勾了。多加練習之后,就可以直接用勾線筆描摹了。
等白描練習1陣子之后,就可以臨摹1些工筆畫作品了,最好先挑選1些簡單的花卉開始,然后是花鳥魚蟲,最后人物。當然不能1味的練習,其實閱覽1些書還是有幫助的,很多工筆的書里面都會教授1些畫畫的特殊技法,很有意思的,我以前就是這樣看學會這些技法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技法,只有博采眾長才能學到更多。
至于1些基本的東西,我想石榴石頭已經說的挺具體了:買熟宣紙,開始是拿頁筋筆勾線,然后是手握住2只筆,1只小紅毛筆,1只大白云,小紅毛上色,大白云是白水,勻染使,然后買本書臨摹。還要補充1點,也是我自己的心得,再暈染的時候,寧可先淡1點,如果不夠深度,可以再染,若是1下子染太深,就不能漸淡了~特別是1些花卉和人物的臉。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紙上談兵而已,關鍵還是要實踐,多畫畫1定行的。以前我們班級很多人都不會畫的,手也很抖,不過1個月下來就能出成果了,只要靜心。畫工筆就是要靜心。
另外,臨摹了1陣子之后,就可以去寫生1些東西,回家自己創作了!
(國畫,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1。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也是最為復雜的畫種,內部分類則更是復雜。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為6門;北宋《宣和畫譜》分為10門;南宋鄧椿《畫繼》分為8類。其根據筆墨技法可分為工筆畫、大寫意畫和小寫意畫(即兼工帶寫),根據設色又可分為白描畫、水墨畫、著色畫3類,按功能和用途,可分為寺觀殿堂壁畫、架上繪畫、民間繪畫、工藝裝飾畫幾類;依作品的主題思想分為釋道畫、風俗畫、歷史畫、民間年畫、文人畫等;按工具材料分為白描、著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題材內容分為人物、山水、花鳥3大類。 山水畫簡稱“山水”。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5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骕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1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人物畫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于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歷代著名人物畫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5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現代徐悲鴻的《泰戈爾像》等。在現代,更強調“師法造化”,還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發展。
花鳥畫歷代花鳥畫家輩出,如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5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1代名手,綿延不絕。
技法形式有工筆、寫意、勾勒、設色、水墨等技法,設色又可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勾、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于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潢之。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制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國畫發展史
6朝前:水墨與重彩畫法之萌芽 中國繪畫的最早遺跡,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的巖畫和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裝飾紋樣。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是以天然礦物質在陶坯上描繪后入窯燒制,在橙紅色的胎地上呈現出赭紅、黑、白等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的高度統1,達到美化裝飾效果。商周戰國及春秋時期繪畫已有相當的進步。除壁畫的流行外,這時繪畫技巧的發展也可從青銅器及玉器的裝飾紋樣、戰國漆畫上看出已達到相當水平。特別是湖南長沙戰國楚墓中出土的帛畫成為這1時期繪畫技法發展的杰出代表。此時繪畫已逐漸脫離附屬于工藝美術品的裝飾地位而獨立,成為后世卷軸畫的先聲。秦漢繪畫技法發展漢代墓室壁畫及畫像的情況除求諸石、畫像磚外,各地出土的帛畫對了解當時繪畫技法發了最有力的資料。戰國展的狀況提供帛畫“跡簡意淡”,突出線條作用的水墨畫法和西漢以高純度裝飾性色彩依線描涂染的勾勒著色畫法,奠定了后來卷軸畫的兩種基本畫法風貌。
6朝:勾線漸趨成熟與凹凸法之出現 3國兩晉南北朝是繪畫技法發展中的重要階段。涌現出1大批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知名畫家,畫史上第1批為后世崇奉的百代宗師和第1批有摹本流傳的巨跡都產生于這1時期,并產生了第1批論畫名著。人物畫法從完成變略為精,由“跡簡意淡而雅正”走向“細密精致而臻麗”之后又出現“筆不周而意周”的疏體,鮮明顯示上承兩漢下啟隋唐的時代風貌。源于人物畫背景和古地圖的山水畫在這1時期開始獨立登上歷史舞臺。大約在東晉劉宋時代,已有獨立的山水畫。這時期已有為數不少的善畫花鳥的畫家出現,也有獨幅作品的記載,但未流傳下來。
隋唐:線描、水墨的高度發展與金碧設色的完善 隋唐時代的繪畫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的全面繁榮,在表現技法上取得高度成就。人物畫在隋唐仍居主要地位,在繼承本土漢魏傳統以外,也吸收西域畫法,藝術上的發展更加成熟。隋唐山水畫日漸成熟,有金碧輝煌的青綠山水和墨分5色的水墨山水等,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這1時期的青綠山水日益走向成熟與興盛。其畫法風格,也像人物畫1樣屬于勾勒設色,所不同者在于形象勾勒的簡括和賦色的強烈濃麗。使用的顏色以青、綠、赭石、白粉等石色(覆蓋色)為主,甚至輔以金粉,鮮明奪目,純度極高,頗有金碧輝煌之感,宋人稱之為“青綠山水”或“金碧山水”。這種以裝飾手法進行寫實的著色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最早的風格形態。水墨山水畫的出現,主要是在中晚唐以后。在青綠山水至盛唐發展成熟之際,水墨山水的前身“破墨山水”開始萌生。中晚唐以來,山水畫的題材范圍進1步擴大。技法上更出現“不依墨蹤”的狂放畫風。這時,部分畫家在盛唐的破墨技法之外,又發展了“潑墨”。中晚唐的山水畫家,由講求用筆進而又重視了用墨,而用墨方法的豐富變異,回過頭來又解放了筆法。水墨作用引起了廣泛注意,為5代水墨山水畫的勃興創造了條件。唐代也出現了1批花鳥畫名家。花鳥畫題材多流行于宮廷及上流社會,用以裝飾環境及欣賞需要,大都以工筆設色的畫法,寫生逼真。
5代:雙鉤填彩與落墨畫法之定格 5代10國的繪畫,無論中原、西蜀還是南唐,也無論人物、山水還是花鳥都在繼承唐代傳統的同時有新的發展。在山水畫方面,這時突出發展了唐人水墨風格。“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及南北兩大山水畫派的出現,成為山水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兩派畫家筆下,用以呈現山水紋理質感與結構的“皴法”得到很大發展,墨法豐富起來,有筆有墨成了畫家的自覺要求,水墨及水墨淡著色山水畫至此已發展成熟。花鳥畫領域5代出現“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兩種技法風格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花鳥畫走向成熟。5代,勾勒設色的青綠山水仍在延續。
兩宋:工筆的極致與兼工帶寫的初創及章法的突破 宋代繪畫在隋、唐、5代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發展,風格形制日趨多樣,技法更加完備。文人畫的興起與宮廷繪畫的繁盛成為這1時期的新特征。在藝術上自覺追求有別于畫工的“文人畫”是在北宋中葉興起的。風俗畫、歷史故事與現實題材的人物畫都成為畫家感興趣的題材并有杰作出現。北宋畫壇上,山水畫成就最為突出,在唐、5代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畫史所稱“宋人格法”主要指這1時期的山水畫創作。南宋山水畫的主流是水墨蒼勁筆法所顯示的精奇而抒情的風貌。這1時期隨著卷軸畫的大量產生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宗教畫開始退出畫壇的主要位置,畫家與畫工明顯分開來。宋代花鳥畫在藝術技巧上大大超過了唐代。繼5代之后,北宋初期的花鳥畫隨著朝野需要的變化而蓬勃發展,躍居于人物畫之上,與山水畫并駕齊驅。宋代花鳥畫家觀察的精細入微和描繪的1絲不茍使他們的寫生刻畫水平已經達到“和生者逼肖”的程度。
元代:筆法墨法的拓展與豐富 元代繪畫在繼承唐宋5代的基礎上有進1步發展。其顯著特點是文人畫的盛興,人物畫相對減少,山水、花鳥畫成為主要題材。繪畫藝術上強調有“士氣”和“古意”,反對有“作家氣”,擯棄南宋院體傳統,主張師法唐、5代、北宋。創作上遺貌求神,尚主觀意興抒發,講變化而輕刻畫,喜平淡而棄絢爛,紙本上運用干筆皴擦的水墨技法得到極大發展。元代繪畫以山水最盛。在花鳥畫中,隨著墨竹與木石的盛行,墨蘭、墨梅也同時并舉。元代墨卉墨戲盛行,在工筆花鳥畫中也出現了全部以墨代色的現象。中國花鳥畫技法經過宋代全面發展后,元代又向著水墨領域深入。
在WTO調整各國貿易關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審查各國政府行為的情況,包括審查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管理政策的制定等。在國際貿易糾紛中,明確WTO體制下的司法審查對象,可以防止WTO各機構,確保爭端解決機制嚴格地在WTO法規定的范圍內運作。
WTO下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包括國內和國際法意義上的司法審查,本文中提到的司法審查是WTO體制下的國際司法審查,即國際法意義上的司法審查。國際法意義上的司法審查,是WTO爭端解決機構根據WTO《有關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諒解》(DSU)進行的處理成員間貿易爭端的國際司法程序活動。
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
司法審查針對的是被審查行為的性質,如違憲審查、行政行為(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等。通過審查該類行為,判定哪種行為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因而所解決的是被訴主體及其行為的可訴性新問題。
在國際貿易糾紛中,爭端的成員方一般將爭議提交WTO尋求解決。WTO協議中對司法審查,并不明確所審查的行政行為或外貿管理行為的性質究竟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但也沒有限定是具體行政行為。由于WTO成員的國內法院處理貿易行政案件時,更多的還是以國內法規為裁判依據,并不會直接適用WTO相關規則。即使是從國際規則方面考察政府政策或抽象規則,對國際規則的識別,除非是直接違反國內法律,否則也會作出有利于本國政府的解釋。對于抽象的法律規定提起司法審查,就需要WTO體制規定國際層面的司法審查。
國際法層面上的司法審查結果,是WTO/DSB對其成員之間貿易爭端的結果,表現為專家組和上訴機構的報告。WTO下針對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是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在審查成員的外貿管理權時審查其行為或辦法是否違反WTO國際規則,進而判定該規定是否構成貿易自由障礙。這就要求專家組和上訴機構首先審查被訴成員的相關立法規定和辦法是否違反GATT/WTO規則,涉及更多的是成員相關辦法的違反和非違反性。
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對象
(一)審查對象的范圍
WTO規則約束的對象是政府,所調整的是政府間的宏觀經貿政治關系,以政府間貿易政策和實踐的協調為其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DSB是WTO在實踐中為解決貿易爭議而設立的專門的爭端解決機制,它明確規定了其司法審查對象是WTO爭端解決機構所受理的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它所接受的案件是以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為訴因的。將司法審查對象區分為審查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的依據是DSU第3條第8款和第26條第1款。DSU第3條第8款規定摘要:“凡出現違反涵蓋協定規定應承擔的義務的情況下,該行為就被視為構成了利益受到抵消或損害的表面證據。這表明,正常情況下可推定為摘要:違反規則就對該涵蓋協定的其他當事成員方產生了有害影響,在此情況下,要由被告方舉證反駁訴訟”,即為違反之訴。第26條第1款則規定摘要:“GATT1994第23條第1款(b)項表述的不違反之訴”。
根據GATT1994第23條第1款的相關規定摘要:凡任何一個締約方認為,它依本協定直接、間接預期的任何利益受到抵消或損傷,或者實現本協定的任何目的受到妨害,而這是由于摘要:(a)另一締約方未履行其本協定的義務,或(b)另一締約方采取的任何辦法,不論其是否和本協定相沖突。
根據以上的規定,(a)項為違反之訴,是指方指控或認為被訴方國內法規或行政辦法和其承擔的WTO體系下某項協定義務不一致或者違反了協定義務。而(b)項為非違反之訴,是指方認為被訴方的國內法規的實施或者行政辦法的結果導致其在WTO協定下直接或間接的利益損失或減損,或者認為損害了協定目標的實現。也就是說,即使對方辦法不和“本協定相沖突”或“存在任何其他優勢”,即使不違反GATT/WTO法律規定,亦可作為的理由或“訴因”。可見,DSU基本上沿用了GATT第23條的規定,把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作為其司法審查對象的范圍。
(二)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的區別
通過分析DSU可知,適用違反之訴是基于保護各成員在適用協定項下的權利和義務,而在GATT/WTO多邊貿易法律制度設置“非違反之訴”,最原始的指導思想是“利益平衡”原則,目的在于防止通過采用GATT未明確禁止的貿易辦法(即所謂“灰色區域”貿易辦法)而損害或破壞貿易談判和減讓表現產生的相互利益。
因此,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基于損害、依據WTO有關協議產生的正當利益而提起的,而它們的區別則表現在摘要:
產生的原因不同摘要:違反之訴是違反協定義務而造成傷害,其根據是禁止違反條約義務和具體承諾;而非違反之訴是必須實施了辦法而導致損害,但并不一定違反協定義務,其根據是禁止剝奪合法預期利益。
舉證責任不同摘要:舉證責任在哪一方,對能否勝訴具有重大影響,成為訴訟程序中的決定性因素。在國際貿易糾紛規則中,明確規定了違法之訴和非違法之訴的舉證責任。對于違反之訴而言,DSU規定了此類案件的舉證責任在被告方。而對于非違反之訴,方應提出詳盡理由以證實有損失或損害存在。
救濟手段不同摘要:根據DSU的規定,在違反之訴案件中,若裁定有違反WTO義務的行為,違反方有義務停止違反WTO有關規定的辦法,并采納爭端解決機構(“DSB”)的建議。在非違反之訴的裁定中,被訴方主要是補償,即爭端當事雙方“做出相互滿足的調整”。
(三)對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的規定
1.對違反之訴的規定。絕大多數國際貿易糾紛涉及的是違反之訴。WTO項下,如《補貼和補貼辦法協定》、《和貿易有關的投資辦法協定》、《裝運前檢驗協定》、《進口許可程序協定》等,明確規定在違反適用協定下承擔的義務都被視為構成利益喪失或減損的案件中,可直接適用于GATT1994第23條(a)來解決爭端。
2.對非違反之訴的規定。非違反之訴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事實基礎上摘要:政府希望從貿易協定中獲得的利益,可能為另一政府毫不相關的并可容許的行為所抵消,而有關行為是在制定協定時不可能合理預見的。各國進行對外貿易時會出現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非違反之訴的設立可以更大地拓寬爭端解決的領域,便利于各成員解決爭端。在WTO的立法過程中,“非違反之訴”被適用到其立法領域,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及WTO對GATT1994的各項補充協定中,如反傾銷反補貼、海關估價等,但對《和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則規定了其對GATT1994第23.1(b)和(c)的非違反喪失和減損的適用期限。在此重點介紹GATS規定及TRIPS協議的規定。
《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在“非違反之訴”方面大多仿效GATT的規定。具體而言,對“非違反之訴”的訴因規定在兩個條款中摘要:在GATS第23條第3款里明文規定摘要:“凡任何成員方認為,按本協定第三部分規定,一成員方在具體承諾中計入給另一成員方的可合理預期的利益,在采取任何和本協定不相沖突的辦法而受到抵消或損傷時,可求助于DSB。”而GATS第6條第4、5款則規定摘要:“為保證有關資格必備的條件和程序、技術標準和許可條件等辦法不致構成不必要的服務貿易障礙”,“在一成員已作具體承諾時,該成員不得以不能合理預期的方式來適用許可證和資格必備條件、技術標準,使具體承諾受到抵消或損傷。”可知,GATS在爭端解決方面直接引入GATT爭端解決機制,包括非違反之訴在內。
《和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議)并未明確規定有非違反之訴,只是在TRIPS協議第64條第2款規定了對GATT1994第23條第1款(b)項和(c)項的適用期。即摘要:自《WTO協定》生效之日起5年內,GATT1994第23條第1款(b)項和(c)項(非違反之訴和情勢之訴)的規定不得適用于TRIPS協議下的爭端解決。何時適用并沒有規定,也就不可能利用非違反之訴解決國際知識產權爭議。
國際貿易糾紛司法審查對象在適用中存在的新問題
非違反之訴是WTO的一項非凡訴訟機制,由于GATT/WTO未作更明確規定,其作為WTO協議的一部分在國際貿易糾紛中成為一項極富爭議的機制。
(一)對非違反之訴的規定趨于模糊
雖說WTO各協議大多規定有非違反之訴,但規定極其模糊。對于GATS和非違反之訴,由于GATT本身對非違反之訴的規定在措辭上比較模糊,這也就導致GATS在依靠GATT爭端解決機制時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非違反之訴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如在服務貿易談判中沒有“關稅制約”的概念,每一成員方在“逐步自由化”原則的指導下,遞交一份包括市場準入承諾表和國民待遇的條件和限制在內的“非凡承諾時間表”。這樣也就沖淡了各成員方可合理預期的利益,對于非違反之訴的使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而對于TRIPS而言,由于對非違反之訴的適用設置了期限,在使用效力新問題上表現得更為模糊,實踐中也就不可能適用非違反之訴解決國際知識產權貿易爭議。
(二)對于“非違反之訴”機制的啟動存在不同立場
爭端解決實踐中,爭議成員根據自身的利益,對于非違反之訴機制選擇了不同的立場摘要:“克制主義”和“激進主義”。“克制主義”認為非違反之訴應該有所限制,并要求最低限制地運用非違反之訴。這是為了避免非違反之訴機制的負面效應,從而維護WTO規則的導向性。而“激進主義”則認為針對一成員方所采取的辦法是否違反WTO協議這一法律新問題時,該成員方無須花太多精力去判別應當提起何種訴訟,而是直接提起非違反之訴。基于“激進主義”,非違反之訴被認為是“獨立性模式”,這樣就很輕易導致非違反之訴機制的濫用。所以確立非違反之訴機制的目的在于填補WTO協議的漏洞并對關稅減讓的原始利益進行重新平衡。因此,將非違反之訴視為“克制主義”而予以啟動,只將其作為對違反之訴的一種輔質的權利救濟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控制那些GATT未明確禁止成員方使用的辦法,防止由于這些辦法的實施而事實上損害其他成員方從關稅減讓中獲得的利益,從而進一步鼓勵和促進各成員繼續實行關稅減讓,達到貨物貿易自由化。
涉及WTO協議的爭議,最終都會歸結到對某個成員方的貿易政策和辦法。而WTO下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要求建立一個可以適用于各成員方的獨立的行政救濟機構;建立一套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救濟程序,從而為有關的當事人提供可能救濟的機會;對當事人的或申請給予同情的考慮并提供充分磋商的機會,同時可以為當事人提供并告訴其有上訴的權利。因此,明確WTO下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審查對象是違反之訴和非違反之訴,充分利用WTO項下的相關協定,非凡是DSU來解決貿易往來中出現的爭端,有利于促進國際貿易的進行和糾紛解決。
參考文獻摘要:
醫院審計范圍不斷擴大,審計人員所面臨的情況也愈來愈復雜,審計的風險也隨之增大。因此,正確認識醫院審計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是目前醫院審計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風險審計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風險審計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風險審計,根據《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7號——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定義,即內部審計人員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異或缺陷而做出不恰當審計結論的可能性。審計風險不僅包括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主觀因素造成的風險,同時也包括審計過程之外的非主觀因素產生的風險。
風險審計是客觀存在的,且具有不確定性,它貫穿審計全過程,即使是審計結束之后,依然可能存在。只要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審計風險就會轉化為現實的損失。內審人員只能通過運用計算機、概率論、數理統計等技術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對審計風險進行分析研究,把握其規律,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降低發生的頻率,減少損失的程度,但不可能徹底消除風險。
風險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普遍存在。任何企業、任何經濟活動,從始至終都伴隨著風險。這些風險既有可能來自于企業內部,也有可能來自于外部;既有顯性的,又有隱性的。但是,風險又與機遇并存,與收益相關。沒有風險,就沒有發展的機會。害怕風險的領導者不是優秀的領導者。關鍵問題在于能否正確預測風險,妥善回避風險,及時化解風險。
二、醫院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內審機構設置的合理性
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醫院將內審與紀檢、監察合并。這樣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審計部門的地位,有利于精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但是從專業性的角度看,紀檢監察側重于在員工的思想教育、行為監督和道德風險的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工作重點在于“人”,而內審的工作側重于“事”,強調事件對象的客觀本質。由此在實際工作中容易造成黨政管理錯位,過于強調監督職能而弱化內審管理服務職能的情況,從而增加審計風險。
2、法律法規的完善性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及經濟政策的不斷調整、變化,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然而新形勢下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有時沒有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來處理,制度建設方面相對滯后,致使內審人員對有些問題難以認定、判斷并解決,審計力不從心。這一情況將要求內審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借助大量的職業判斷去認定某一審計事項,而個體主觀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審計風險的存在。
3、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期望值過高
目前,單位內審所要查證的不僅僅是財務方面的問題,還涉及很多敏感的專項事件,而有些被審部門往往在單位內部有復雜的關系,致使被審事項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造成內審人員取證難度較大。內審一旦出現很小的違紀問題,只要審計報告中沒有提出,都認為是審計部門工作失誤。
三、醫院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
內部審計作為醫院內部管理的一個職能部門,是隨著醫院的環境變化和規模的擴大而發展的。社會經濟和醫院規模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內部審計發展也呈現階段性的特點。當前我國很大部分醫院的風險審計尚處于初步認識和探索階段,審計理念和方法仍然以傳統審計模式為主,普遍運用賬項導向審計和制度導向審計。但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風險審計必然要取代傳統的賬項導向審計和制度導向審計。
1、逐漸認識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醫院管理層為了正確預測、妥善回避、及時化解醫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開始積極主動地拓展目標市場,并在自身內部強化成本意識和推行績效管理,以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取得行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部分醫院領導干部歡迎內審人員積極“找茬”,不僅限于日常的財務收支方面,還有內控制度建設、對外合作項目效益、基建項目管理等,要求內審人員能夠全面融入醫院的各項管理之中。
2、逐漸實現信息化管理模式
進行風險審計需要廣泛收集經濟信息,深入了解各項業務的運營情況,這就必須采用計算機聯網,通過網絡進行查詢。不掌握計算機技能和網絡知識,審計就寸步難行,無法承擔風險審計的任務。目前,一些醫院由單一實體向集團化經營方向發展,相應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很多醫院均實現了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管理,信息化程度明顯提高。醫院實現HIS管理以后,以前分散到各個科室的數據被集中到一起,統一由計算機中心存儲及控制管理,同時對內審人員的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如果單純依賴計算機人員,就好像中間加了一層翻譯,會降低審計效率和審計準確度。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要求內審人員具備相當程度的相關知識,原先的手工操作模式和一般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顯然已無法適應審計對象的變化,恐怕也很難實現預期的審計目的。
3、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
醫院內部審計工作一般圍繞審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完整性,被審計對象遵循各項政策、計劃、程序、法律和規章的情況,資源的節約與有效使用等方面來展開的。但是隨著醫院建設的不斷發展,內部審計出現了主要職能從查錯防弊向為服務管理型方向轉變,機構的設置和定位從平行于各職能部門向更高層次、更完善的結構轉變,實施方式從單一靠內審機構人員的力量向與外審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內審從事后審計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審計轉變等多方面的趨勢。醫院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熟練的審計專業知識,還要熟悉金融、證券、保險、外貿等多方面的現代經濟知識;不僅要了解本行業的微觀運行情況,還要了解社會的經濟周期、行業所處的地位、國家的政治和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等宏觀因素對本行業經濟活動的影響。有了豐富的知識,才會有敏銳的警覺和靈感。
四、醫院內部審計的發展方略
1、因地制宜,加強醫院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
現代風險審計是一種較為科學的審計新理念,但任何方法都有其獨特指向,任何方法的運用也均有其必備條件,必須遵照實事求是的原則,視不同的具體對象及審計環境選用不同的審計方法,依不同的審計層次及審計目標選用不同的審計方法。如果由于種種原因銀行的信息資料庫難以建立,其錯報風險難以評估,則審計人員應更多地運用審閱法、復核法等傳統查賬方法。現代風險審計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應用必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同時,在當前各項法律法規不盡完善的情況下,有效的審計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管理,對于提高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有積極的意義。規范審計流程,強化復核制度,任何一項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內審準則執行,尤其是強調兩級或三級復核制度,減少個人主觀原因所造成的誤差;做好審計回訪工作,及時了解被審計對象對審計意見和處理決定的落實情況,鞏固審計成果;建立人員輪崗制度,內審人員長期從事某一方面的單純性業務,容易形成與被審計之間老關系,產生以審謀私等情況,同時也不利于激發審計的內在活力和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外部專家服務,面對管理層需求和自身發展趨勢,單一性知識結構人員很難適應今后的工作,利用外援是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
2、因人制宜,合理設置醫院內部審計的組織系統
審計人員的素質、閱歷、判斷力、偏好等將直接影響審計方法的運用,銀行運用現代風險審計方法,不僅要求審計人員掌握會計、審計知識,而且要求審計人員熟悉管理知識。精通業務,具備審計人員獨特的敏銳性和判斷力。因此,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是現代風險審計方法運用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建立獨立的醫院內部審計機構。增設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配置專門內部審計人員,其機構必須至少與其他職能部門平等,并使之向高層發展,從體制上建立醫院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從而保證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
其次,選擇合適的醫院內部審計管理模式。醫院內部審計可選擇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衛生局委派領導的醫院內部審計模式、醫院黨委領導的內部審計模式、醫院院長領導的內部審計模式。從理論上講,前兩者模式有利于在醫院內部形成一個完善的監督系統。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院長領導的醫院內部審計模式更容易融入醫院治理,更能充分發揮審計職能,進而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當然各地區、各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內部審計管理模式,其前提是有利于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服務作用。
3、系統觀點,建立“服務主導型”醫院內部審計模式
根據系統觀的理論,如果相互聯系的個體組成一個系統,則系統就會表現出突變行為,系統總體特征就會與加入個體之間相互獨立式表現的特征有本質差異。現代風險審計方法如此,其審計方法的運用原理也如此。
醫院內部審計除了用于查錯防弊、監督和評價醫院內部控制活動,還應在完善醫院治理結構、內部組織重整,幫助醫院營造“軟控制”環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其2004年修訂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中定義,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組織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它通過系統化的應用,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目標。這不僅是對內部審計工作范圍的界定,也是醫院內部審計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醫院治理結構也必將面臨改革。醫院內部審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醫院管理和經濟效益審計上,必須建立新型的醫院內部審計模式“服務主導型”模式。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保護醫院資產安全完整和醫院財務記錄的有效性。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使醫院的各項管理工作按照經營者的預期目標順利開展,減少信息的失真,降低醫院內部審計的風險,從而有利于醫院內部審計模式的轉化。
【參考文獻】
[1]于健、王祖勝: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衛生經濟,2002(12).
[2]崔志芳:淺談醫院內部審計的發展[J].衛生經濟研究,2002(6).
[3]杜志農、魏紅: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之我見[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4(11).
可是,發雞蛋沒幾天,就出現了意外情況,不少孩子拿到雞蛋后,并沒有自己吃,而是偷偷藏了起來。他們為什么要將雞蛋藏起來呢?情況很快就弄清楚了,那些將雞蛋偷偷藏起來的孩子,是舍不得自己吃,他們想將發給自己的雞蛋帶回家,與自己年幼的的弟弟妹妹分享。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學校做出了強制規定,發給每個學生的雞蛋,必須自己吃,而且必須在早讀后立即吃掉。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將發給他們的雞蛋吃掉,學校還組成了一個監督小組,負責檢查、監督學生們每天吃雞蛋的過程。朋友是監督組的成員。
朋友告訴我們,真沒想到,那些山里的孩子,為了能將發給自己的雞蛋省下來,帶回家,竟然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和監督老師“斗智斗勇”。
有個瘦瘦的男孩子,每次拿到雞蛋后,就表現出迫不及待的樣子,噼里啪啦很夸張地用雞蛋敲擊桌面,剝完殼,張著大口,一口將雞蛋吞了下去。嘴巴還“吧唧吧唧”地嚼得很響,吃得有滋有味的樣子。朋友站在教室的窗外,一連觀察了好幾天,終于發現了這個男孩子的秘密:每次他剝好雞蛋后,都會悄悄將雞蛋藏在一個塑料袋里,而將空手往嘴里一塞,裝作將雞蛋塞進嘴里的樣子。朋友問他,為什么要將雞蛋藏起來,男孩說,他的父母都在遙遠的城里打工,幾年才回來一次,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他想將雞蛋帶回家給奶奶吃,讓奶奶補補身體。
有個女孩子,拿到雞蛋后,總是吃得都很夸張,嘴巴里鼓鼓囊囊全是白色的蛋清和黃色的蛋黃。朋友仔細一觀察,發現了問題,每隔一天,女孩子的嘴巴里才會鼓鼓囊囊,第二天,則只是“吧唧吧唧”的空響聲。原來她是隔一天,吃一個雞蛋,另一天的雞蛋則被她私藏了起來。有一天,朋友不聲不響走到她身邊,意識到自己的秘密被老師識破了,小女孩難為情地低下了頭。她輕聲說,家里窮,沒錢買肉,吃的菜,基本上都是菜園里的蔬菜,難得有葷菜,她隔一天,省一個雞蛋帶回家,是為了讓媽媽將雞蛋做成菜。
朋友說,每發現一個孩子偷藏雞蛋,他的心就會既酸楚,又溫暖;既難過,又感動。這些將雞蛋藏起來的孩子,都是為了省下來,帶回家給自己的家人吃。對這些偏僻的山里孩子來說,雞蛋就是人間美味了,他們不想獨吃,而希望與家人共享。但是,給每個學生每天發一個雞蛋,是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他們是大山的未來啊,雞蛋必須是孩子們吃掉的。因此,學校想盡辦法,除了監督外,有段時間,甚至要求孩子們吃完雞蛋后,將蛋殼上交。即使這樣,仍然有不少孩子,想方設法將分給自己的雞蛋省下來,藏起來,帶回家。
宿舍文化作為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園環境中,把學生作為主體,把宿舍及其周邊場所作為主要活動區域,把積極向上、健康的課外活動作為主要活動內容,把校園精神作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學生共同創造和享受各種文化形態的群體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對優良學風的養成起著積極地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構建和完善中不斷地得以促進和發展。特別是在當前高校后勤社會化工作的逐漸深入,學生公寓制與社會化管理模式已經開始施行,學生宿舍越來越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高校大學生管理和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勢必要向學生宿舍轉移。
二、新時期加強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一)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好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
集體主義本身是對社會主義社會集體和個人之間關系的倫理關系、經濟關系的概括,反映了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本質,它不但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個體行為的道德價值導向,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集體行為的道德價值導向。在大學生群體中,每個個體來自不同的地域,受到過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個人在處理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時,就會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特別是在當前多元價值觀開放的年代,大學生對個人、集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處理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認識和表達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認識和表達方式都是符合社會主義社會性質和發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學生對待集體和社會的態度已經超出了社會主義價值觀所倡導的范圍,甚至已經滑向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深淵。這就要求高校應該及時地對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積極的引導,教會他們如何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堅決杜絕學生個人利益至上的不良習氣,想方設法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在實際生活中養成集體主義至上的觀念。
(二)幫助大學生提高現實交際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從小幾乎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較為習慣“唯一”的生活狀態。進入大學之后,臥室由在家時的一人間變為了四人間或六人間,以前的屬于自己的私人區域變為四個人或六個人的私人區域。環境的突然改變沒有立即帶來大學生心理上的變化,當代獨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溝通障礙和個人主義思想在大學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溝通更是成為了阻礙宿舍里、室友間深厚友誼養成和寢室良好學風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別是當前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善于運用網絡獲取信息和知識,通過網絡來學習和生活。同時,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們寧可選擇不相信寢室的室友,反而將這種情感的宣泄和釋放通過網絡來實現,從而使得本來應該屬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成了人與機器的交往,嚴重淡化了學生的現實感,忽略了構建現實良好人際關系的生存守則,導致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缺乏現實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達能力,進而導致不少大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后,長時間適應不了現實社會生活,存在嚴重的溝通障礙和社會融合力。對大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群居生活,幫助大學生在集體中重新定位自己、發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集體價值和社會價值。
三、新時期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淡薄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給人們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在逐漸淡化著人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大學生自我意識、成長意識不斷增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年價值觀的形成有積極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從而導致了利己主義、拜金主義。部分大學生過度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忽視了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的實現,在很多大學中都存在著大學生為得獎學金、評先進資格、入黨資格等進行明爭暗斗、撕破臉皮的現象,對學校的校風、學風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這值得引起社會和學校的廣泛重視。
(二)理論與現實的脫節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普遍認為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非常困難。其原因就在于書本上的內容和現實的發展有時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發現書本上闡釋的內容和實際生活是脫節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的所有努力都會白費。同時,任課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往往僅限于課堂,走出課堂后,很少有時間和機會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成了鞏固課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員。但是,一個輔導員往往要帶幾百個學生,不可能對每位學生的思想狀況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現實狀況是大部分的輔導員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瑣事,往往忽視掉對學生至關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也僅體現在每年定期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中,并沒有將這項工作細化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造成學生在形成集體主義意識的過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喪失了這種思想認識。
四、宿舍文化建設對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是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
一般來說,大學里的各個學院(系)相對比較獨立,學生群體主要有學生宿舍、班級、年級、學院(系)等四種群體組織。其中,宿舍是大學生四年中呆的時間最多的場所和活動區域,生活里的瑣事閑聊、學習中的奮進拼搏、情感中的歡樂悲傷,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同寢室的人。因此,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就成為了當前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最為有效的途徑。充分利用寢室文化的構建,引導和教育大學生樹立集體主義的意識,努力增強他們的凝聚力。例如,舉辦寢室美化大賽、寢室才藝大比拼等活動,充分釋放和挖掘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在打造完美寢室的過程中,認識到集體的力量、感悟到集體的溫暖,讓大學生明白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辯證關系。只有這樣寓教育于活動中,把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與自身的實踐統一起來,才能使集體主義教育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才能更好地弘揚集體主義精神。
(二)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是檢驗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試金石
當前,各高校對于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課堂上,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和引導促進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但是,對于如何檢驗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情況,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來得出結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發展階段,探索寢室文化建設如何促進學風建設的方向正好賦予了寢室文化建設檢驗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培育情況的這一重要使命。寢室文化建設的優劣直接反映著這一寢室凝聚力的高低,體現著寢室個體最基本的集體主義意識和集體榮辱觀。一個寢室的文化氛圍營造的特別好的話,相對來說,該寢室在寢室之間的感召力、寢室成員之間的友愛度、成員個體內心的集體主義意識就要強得多;相反,該寢室各種反映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各項指標都是呈負增長的趨勢。同樣的,如果一個寢室成員之間的友愛度、成員個體內心的集體主義意識強的話,也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寢室文化的構建。
五、宿舍文化建設對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的作用發揮
(一)構建良好的宿舍環境
良好的宿舍環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靈。構建良好的宿舍環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員打造好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同時還需要大學生與宿管人員一起維護,將基本的物質環境盡量最優化,使得宿舍環境為學校的校風建設、學風建設提供最佳的教育環境。真正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邊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這就要求,宿管人員要在衛生干凈整潔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宿舍布局,將不同學院和專業劃定在不同的區域,這樣便于開展個性化宿舍建設評比活動;同時,根據以學院和專業為單位的寢室劃分,不同專業的同學根據他們的專業特色,從整體色調、墻貼內容、物品擺放、綠化美化等方面進行寢室風格的設計,力爭打造專業特色鮮明、格調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積極向上的文明風氣,弘揚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強化科學的宿舍管理
2.引導學生掌握“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3.拓展學生寫作“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視野。
學情分析
針對近年來全國課標卷中“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增多,很多學生難以把握這類材料審題立意的現狀,搜集近幾年課標卷中的這類材料,分析、歸納、總結,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學方法
1.舉例?引導?概括總結
2.投影實例
教學資源
引證――全國課標卷材料一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重點
評述論說類材料應該抓住那些實質性的東西。
教學過程
1.導入
做任何事,講究一個“思”字,講究一個“練”字,講究一個“巧”字。課標卷中的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寫作也是如此!沒有學習過、沒有嘗試過、沒有用心歸納總結過,誰的寫作都不可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那種境界!《賣油翁》中的老頭,之所以能嫻熟地灌油入瓶;書法大家王羲之,之所以能揮毫疾書……全都是因為事前先動了腦筋,再下了苦功練習了千萬遍,最后從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會達到“功德圓滿”或者“爐火純青”的境界。
因此,要得熟諳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之道,平時在寫作中必須分三步走:一思二練三總結。
2.教學過程
(1)投影展示一例課標卷中的“評述論說類材料”(讓學生看投影思考問題):
示例:“我看藝考”。“藝考”顧名思義就是藝術考試,是各類藝術院校通過專業測試的方式選拔優秀的生源。那么,怎樣面對來勢兇猛的藝考大軍,怎樣讓我們這些懷有藝術夢想的學生能在一片蔚藍天空下自由飛翔,任意馳騁,是我們每一個藝考生和每一個藝術院校都應重視的問題。而談到藝考,我認為那是我們國家素質教育的最直接的體現,“音體美”不單單是我們的業余部分,
在當今時代形式下,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成為了衡量學生的新
標準。
對于真正想從事藝術學習與研究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把握藝考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把幾年來對藝術的向往淋漓盡致地展現。同時,我們更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采取多方向發展的多手準備。
其實,藝術的快樂是屬于每一個人的,但是未必每一個人都要走上藝術的道路,半路出家的“得道高僧”畢竟是少數的,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堅持不懈地“修行”,將藝術貫穿生活始終的同學,才是藝考大軍中閃光的“勇士”!
(2)給學生的建議
①尋找材料中“說了什么”“說的誰”“結果是什么”。
②琢磨材料運用了那種結構模式。
(3)提問
①這個材料側重分析的是什么?
②為什么“藝考大軍連年增長”以及怎樣才能使同學在“藝考”當中正常發揮,還有我們如何正視“藝考”等。
(4)檢查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和大家一起總結:明確問題1的答案――這個材料側重分析的是“藝考”的火熱!再次確認問題2的答案――如何正常發揮、如何正視“藝考”!
(5)分析、總結
①這個材料,運用了“說了什么”“說的誰”“結果是什么”的框架結構,基本屬于“總―分―總”模式。為此,我們審題立意就應該牢牢把握主“增長”“機會”“平和”“熱愛”“如一”等關鍵詞。
②有了這些特殊詞語,再聯系現實生活,就可以審題立意了。譬如,“不要人云亦云”“要抓住每一次機會”“要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失敗”“熱愛成就大事”“始終如一才是成功的關鍵”等。
總之,一個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不僅需要在審題方面下文章,還需要在內部結構框架當中巧妙的組合!只有通過一思二練三總結的過程,多次反復訓練,才會提高這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能力,才會掌握這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和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2008年“推進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現代內部審計是部門、單位企事業組織的“免疫系統”,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必須以“強管理、防風險、促發展”為己任財務論文,積極探索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管理的重要職責。這給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定下了基調。高校審計部門作為現代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的重要職責。目前,各高校審計部門所從事的業務工作大都是“事后審計”、“秋后算賬”,沒有體現出審計監督所應有的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高校內審工作需要切實轉變傳統的審計觀念,改變以往“要我審”的模式,將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樹立“防范勝于糾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內審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設性意見,為決策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財務論文,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監督和服務。
一、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內涵體系
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更加注重預防”要求在審計工作的具體運用,是把事后審計變為事前、事中審計,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內涵,本文認為可以結合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從系統論角度豐富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內涵。
一個系統是由各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個體集合形成的整體。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一項具有復雜性、前瞻性的系統工程。其一、從系統所處的環境出發,一個動態的系統必定與它所處的系統環境有著結構性的聯系。劉家義審計長2008年3月提出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觀點之后,全面審計系統積極響應,許多審計創新理念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種審計轉型大趨勢環境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踐行審計“免疫系統”理念,推動審計工作轉型必要途徑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其二、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審計人員必須從審計項目的各個側面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進行系統化動態化研究分析財務論文,包括:審計的戰略目標、影響審計項目的內外部關系、被審計部門內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從控制論角度強化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監督。
控制論是信息交換過程中原因與結果不斷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標的過程控制,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必須包括三個要素:導向器、檢測器以及矯正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相當于導向器和檢測器,側重于事前、事中控制,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預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內部審計過程中,當控制主體(審計人員)將獲取的控制信息(審計證據)傳達給被控制對象(被審計項目或被審計部門)時,其實也就是起到了一個行為修正的作用,即相當于控制系統中的矯正器,同時也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抵御功能。
(三)從信息論角度暢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渠道。
為了全面清晰認識高校教育系統經濟收支、專項資金管理、教育資產安全完整等情況,必須加大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在改進審計手段和提升審計效能的基礎上,暢通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財務論文,充分運用0A審計辦公系統和AO審計現場實施系統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聯動審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強的信息傳輸、信息獲取、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儲存的動態高校內審路徑。
二、當前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的主要制約因素
審計“關口前移”是審計方式創新的結果和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延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從工作實踐上看,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會評價。但是,近年來,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建項目、維修改造項目明顯增多,物資設備采購規模不斷擴大等等,現有的審計理念、審計獨立性、審計方法、審計手段以及審計范圍已經無法完全適應高校快速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關口前移”的認識不足
高校內審人員樹立“關口前移”審計意識淡薄,僅僅著眼于問題的解決辦法財務論文,沒有立足于促進機制建設,通過與其他部門協作共同管理學校。并且高校內審工作側重于行政監督,“事后糾弊”或“事后問責”,沒有真正擔負起為高校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的職責。目前,高校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權力過分集中,客觀上阻礙了高校內審工作“關口前移”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是:審計立項主觀性較強,審計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不力,業務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隨意性,缺乏各個環節規范的文本等等。
(二)內部審計范圍比較狹窄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發展較慢財務論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大都停留在財務收支審計、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內部控制審計、管理審計、專項資金審計、效益審計基本上沒有開展,影響了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三)內部審計工作手段落后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經濟活動記錄已面向電子化、數字化和無紙化的方向發展,會計技術為了跟隨市場經濟的知識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然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開發時代,我國的審計電算化卻相對滯后,許多審計人員還停留在紙質賬本審計階段,對計算機審計技術掌握不夠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我國高校內部審計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尤為突出。
(四)內部審計人員質量不足
隨著高校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快速建設和不斷引進財務論文,許多高校已經實現了校園網絡一體化和,那么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進科學管理技術方法和高素質信息化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從傳統的審計手段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知識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做法
高校實行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就是要實現四個轉變: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實現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監督到注重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轉變;在審計內容上,實現由單純財務領域的差錯防弊到注重改善經營管理的轉變;在審計方式上,由單純基建(修繕)工程結算審計到全過程跟蹤審計、由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到任前或任中審計的轉變;在審計手段上,實現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審計、網絡實時審計的轉變。
(一)加快審計理念轉變速度
在審計中,既注意對結果的審計,更注重對過程的審計財務論文,實現由注重治標向重在治本的轉變、由查錯糾弊向風險型審計轉變;以加強控制、防范風險為目標,重點關注內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審計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促進高校內部管理中的建設性作用。
(二)拓寬內部審計覆蓋領域
除了開展基建(修繕)工程審計、財務收支和預決算審計,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外,每年可以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效益審計。同時,要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將高校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審計范圍,特別要注意從未審計或長期未審計的單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實施審計方式創新工作
由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并重轉變財務論文,建立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實現對審計項目的動態管理和監督,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防范和控制風險中的積極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比如,基建(修繕)工程領域推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實現工程項目全程審計與建設工程同步,對工程建設的立項、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服務和監督;針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審計為主,兼顧離任審計”的審計模式,堅持有離必有審,先審后離,先審后任財務論文,把審計評價作為任免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加強審計手段創新能力
關鍵詞:
國有企業;審計成果運用;模式
審計成果運用是審計工作的最終環節,是審計人員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工作結晶,其運用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審計監督和服務的價值所在,是衡量審計工作實施的質量高低的體現。因此,研究審計成果運用,某種程度上來說,關乎審計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義。
1審計成果運用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從外部來看,國有企業系統面臨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輿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各界對國有企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監管也越來越嚴,已形成了對國有企業立體交叉的監督體系。就內部而言,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從嚴治企已作為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些都要求國有企業要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充分發揮自我約束體系的作用,構建完善的審計成果運用體系,積極落實內部審計整改,最大限度的從內部防范和化解風險,保障干部員工平安、經濟平安。
2“三需求”為導向的“五服務”審計成果運用模式創建概述
2.1內涵以公司各層級的審計需求為工作導向,以多樣化的審計報告作為載體,以務實的工作會議作為平臺,以有效的機制建設作為保障,根據不同對象提供差異化審計服務,在優先滿足公司領導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審計成果在管理部室和基層單位的及時共享,使審計成果能更廣泛、有效地滿足公司各層級管理需要,推動公司依法治企建設和平安建設。
2.2特征①以需求為導向。根據決策層、管理層及執行層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審計項目,提供優質服務,變決策層、管理層及執行層對審計成果運用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和“自愿接受”,提高審計工作成效。②以服務為宗旨。樹立審計服務理念,提供差異化審計服務。即服務于公司領導決策,服務于公司績效考核,服務于業務部門改善管理,服務于人事董事部門及監察部門的干部管理與廉政監督管理,服務于基層單位經營管理提升。③以機制作保障。建立內審要情專報、審計成果綜合分析、審計成果共享、整改督辦、通報與考核等五種工作機制,優化審計服務流程,暢通審計成果運用路徑,實現審計成果運用的閉環管理。
3主要思路與做法
該著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研究方法。作者對民國時期政府審計思想的邏輯分析建立在對這一時期審計活動或審計事件歷史過程的考察之上,把“民主法治”這一邏輯主線的分析貫穿于整個政府審計思想中。(2)系統研究法。作者把民國時期的政府審計思想看作一個系統,研究它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以及政府審計思想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認為民國時期的政府審計思想系統包括審計立法思想、審計組織體制思想、監審合一思想、審計人員職業化思想、軍費審計思想、審計會議思想和審計公告思想這7個子系統,這7個子系統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3)多學科相結合的方法。該著主要運用哲學、政治學、法學和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政府審計思想,例如,運用經濟學的委托理論,分析民國時期的監審合一思想,把經濟學的成本理論融入到政治學和法學中,提出民主法治成本的概念。
該著的創新點主要有:(1)觀點新:一是提出民國時期政府審計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思想;二是提出近代政府審計是民主法治的工具。(2)角度新:以民主法治的視角對民國時期的政府審計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以往對民國審計思想的研究有兩個角度:一是從個體角度,例如,趙友良的《潘序倫的會計審計思想》及《中國近代會計審計史》(此文研究王王景芳和蔣明祺的審計思想);二是以歷史分期的角度,例如,郭華平的《中國審計理論發展體系研究》一文。(3)發現和收集新的材料。作者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收集了民國時期各種期刊上的有關審計研究的論文以及相當的審計學著作和審計檔案,所搜集的材料比前人有很大的擴展。
該著不以史論史,做到了審計史研究與當代政府審計改革相結合。作者在分析民國時期七大政府審計思想時,進一步研究這些審計思想對我國當代政府審計改革的借鑒。
民國時期政府審計立法思想對當代的借鑒有:一是豐富憲法中的審計條款,明確審計機關的報告關系和報告時間,增加審計人員任職的規定;二是增加《審計法》中的事前審計權和強化獲取協助權以及明確相關負責人的連帶責任;三是增加現行《審計法》中審計人員的任職資格、回避原則、保護措施和限制兼職。
民國時期政府組織體制思想對當代審計改革有兩種可以借鑒的思路:一是保持目前審計組織體制的基礎上,作適當的補充和完善:健全審計向人大報告制度、加強審計與監察兩個部門的配合、加強上級審計組織對下級審計組織的領導,減少地方審計組織層次;二是分“三步走”改革目前審計組織體制:第一步,建立審計垂直組織體制;第二步,推進大部制改革,合并監察部和審計署成立監審部;第三步,改行政型審計體制為立法型審計體制,在人大下設立監審委員會,加強對“一府兩院”、預決算監督。
民國時期的監審合一思想對當今的借鑒有:一是要適當減少監督機構;二是實行監審合一,即合并監察部和審計署。
民國審計人員職業化思想對當代的借鑒是建立與完善以下制度:政府審計職業準入、政府審計職業宣誓與教育訓練、政府審計職業人員運用與流轉、政府審計職業考核與獎懲、政府審計職業保障等制度。
民國時期軍費審計思想對當代的借鑒有:一是提高軍費審計的組織獨立;二是對軍費實行事前審計和稽察。
民國時期政府審計會議思想對當代的借鑒有:一是規定重要審計事務必須經過審計會議決定;二是完善審計會議的具體程序;三是公開審計會議的內容。
民國政府審計公告思想對當代的借鑒有:一是增加審計公告的及時性;二是擴大審計公告的范圍;三是增強審計公告的透明度。
作者能夠客觀地評價民國時期政府審計思想,認為它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又存在著局限性。其局限性體現在政府審計職權不足、審計經費沒有保障,限制了政府審計的效果。同時,由于受其他監督系統的制約、腐敗的政治環境、長期的戰爭、民眾民主意識的淡薄等原因,民國政府審計思想在實踐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顯然:組織領導,不可能每次都給你口頭匯報、說的機會,而往往需要的是白紙黑字的書面匯報。這對于不善于用筆說話的審計人,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一個項目通過千辛萬苦,加班加點,想方設法審計出不少問題需要揭示制度、體制、機制上的問題,需要提出有價值的建立、健全、完善的意見和建議,而因不善于用筆說話,其結果問題表述不清,書寫情況不準,反映事實不善,而影響審計建議的采納,審計成果的轉化,審計結果的運用,審計整改的落實。
歷來:無論是局黨組,還是上級審計機關都十分重視用筆說話,而且還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評價制度,鼓勵措施,但仍有不少審計人員不善于用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