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07:31: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園藝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推進為農服務工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009年為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送科技下鄉、促農民增收”活動精神,學院承擔了與徐州市睢寧縣結對的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2012年又增加了與南通市海安縣和蘇州太倉市兩個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點。學院根據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文件精神要求,每年選派十多位教師參與駐村指導工作,推廣農業“三新”技術,為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獲得省農委的認同。由于掛縣強農富民工程主要服務的是園藝企業,重點是蔬菜、果樹,園藝科技學院的老師成了掛縣強農富民工程的主力軍。學院連續3年被江蘇省農委評為“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先進集體”。2010年應南通市海安縣人民政府邀請,園藝科技學院與海安縣簽訂了《“院-縣”科技服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要求,學院每年選派5名園藝專業的老師組成科技服務團隊,重點推進特色設施園藝規模化生產。通過規劃生產基地、引進花卉新品種、建設蔬菜示范點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鎮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為龍頭、以點帶面的技術服務模式,在海安實現了瓜類、茄果類等蔬菜周年生產,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農民的高度肯定。作為與蘇州市農委的“院-區”結對科技服務,學院每年組建二十余個科技服務團隊,分赴二十余個園區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其中園藝科技學院每年組建3~5個團隊,擔任首席專家,與蘇州市現代農業園區結對,開展技術服務。隨著形勢的發展,科技服務內容也從原來的以技術為主轉向技術服務、園區規劃、園區經營管理、園區信息化服務等多元化,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全方位。2012年11月30日,在省農委、省教育廳、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了江蘇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搭建了省內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的合作平臺,目前共有理事單位144家。其中園藝相關企業30余家,共同致力于構建“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科技服務、師資鍛煉、崗位實踐、就業創業”五位一體的合作目標。借助“江蘇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的大平臺,成立了園藝科技學院分理事會,確立了8個常務理事及22個理事單位。園藝科技學院與太倉現代農業園、昆山“星期九”、蘇州東山吳儂茶葉合作社、蘇州吳中區東山雨花綠蔬菜專業合作社、常熟海明蔬菜園藝場、蘇州維生種苗有限公司等形成緊密型校企合作聯盟。校企雙方在校企技術人才互兼互聘、學生頂崗實習、公共實訓資源開發、園藝項目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
2008 年 5 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實施了“雙轉移”戰略,引導珠江三角洲的傳統產業向粵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轉移,粵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 以下簡稱“東西北地區”或“欠發達地區”) 各市縣通過與珠三角各市、區、專業鎮對口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來承接產業轉移。當前,產業轉移工業園是珠三角和東西北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主要平臺,是東西北新一輪工業建設的主戰場。近年,園區用工問題突出,部分園區用工形勢嚴峻。筆者去年 10 月以來對全省產業轉移園的企業用工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共調查省級園區 12 個,其他工業園區或開發區( 亦掛產業轉移工業園牌子) 4 個,其中市辦園和縣( 區) 辦園各8 個,東、西、北、珠三角各 4 個。每園隨機抽取企業職工 20 ~ 25 人,最終有效樣本為 332 人,平均年齡 33. 6 歲; 每園走訪企業 2 ~ 4 家,共 47 家。現梳理出園區用工問題的表現及成因,并提出對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對觀察、破解全國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用工問題,都具有一定意義。
一、主要表現和主要影響。
1. 進園企業招工難,開工不足。
在 47 家企業( 均系已完成一期建設并投產的項目) 中,有 28 家投產后存在比較明顯的用工問題,主要是符合企業需求的員工比較難招或非常難招。有的企業天天往當地的人力資源市場跑,每次往往只能招到三五個人,有時連續兩三次一個人也招不到。有的企業出于無奈,只好返回珠三角原地招人。有的企業不僅生產缺工,管理、技術、采購、質檢、銷售、包裝、倉儲、搬運等各個環節都缺工,甚至連人事部門亦缺工。
部分園區招工難的現象正在從季節性向全年性演變,從個別行業、個別企業向多數行業、多數企業蔓延。招工難導致企業開工不足,設備閑置; 有的企業有訂單卻不敢多接; 有的企業想增資擴產,盡快完成第二、三期的投資計劃,卻因用工制約而作罷; 有的企業因用工因素放慢了建設進度或壓縮了投資規模。
園區人力資源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偏低。
部分園區專業化、年青化、技能型、創業型的勞動力十分緊缺,只能大量招用低學歷、大齡化、雜工型、流動型的農村勞動力。據有關統計,目前各產業轉移園勞動力本地化比重超過 70%,部分園區主要是農村轉移勞動力。這些農村轉移勞動力多為小學或初中學歷,年齡普遍在 30 歲以上。有的企業鑒于招工難甚至將招工對象的年齡放寬到 40 多歲,學歷放寬到能基本識字。這些勞動力上崗前都只是經過了簡單的技能培訓,很多人進廠前為家庭主婦或村里閑雜人員,工作紀律、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職業道德、法制觀念、處理生產中各種問題的能力均較差。特別是有些員工沾染一些惡習,不服從企業管理,依仗自己是本地人、勢力大,與企業對抗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現有職工群體文化素質、技能基礎普遍很差,即使通過后續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訓,也很難有較大提高,因而各園區要想盡快改變人力資源層次偏低的問題非常困難。
職工流失率和誤工率居高不下。
如前所述,部分進園企業都是大量招用當地的農村轉移勞動力( 農民工) ,但由于這些人既要務工,又要務農; 白天到廠做工,晚上回村照顧家庭,往往農閑時來上班,農忙時就辭工; 家庭無事時來上班,有點事就請假,給企業生產、管理帶來很大不便。有些職工進廠才一兩個月,剛結束崗前培訓就辭工,弄得企業又要重新招人、重新組織培訓。有些員工接受企業資助的訂單培訓,但培訓剛完、進廠數天就要辭工。很多職工選廠只看工資高低,哪個廠工資高就往哪個廠跳,毫不顧及企業培訓投入和生產需要。有些企業幾乎留不住年青工人和管理人才。員工頻繁誤工、缺工嚴重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而居高不下的流失率則抬高了企業招工和培訓成本,制約著生產率的提高。有些企業本來很重視職工培訓,但鑒于職工頻繁跳槽,轉而盡量減少培訓活動或壓縮培訓時間。
企業提升用工競爭力難度大。
用工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企業勞動環境、薪酬福利、發展機會、生活質量等指標對勞動者吸引力的綜合評價水平。目前,受人口結構、勞動力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國內企業用工的區域競爭、行業競爭、個體競爭日趨激烈。但部分園區、部分進園企業的用工競爭力薄弱,未來五年提升用工競爭力的難度也很大。在 47 家進園企業中,有 25 家企業表示提升用工競爭力的空間不大。
①這種狀態可能使園區招工難、用工荒的問題更趨嚴重。
用工問題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一是影響項目建設,削弱了企業轉移發展的適應性。項目受用工制約,產能和效益上不去。而項目不能提升產能和效益,既不敢漲薪,又不敢滿員聘用,陷于“經營難 - 招工難 -經營更難 - 招工更難”的惡習循環。有的項目是通過貸款建成的,因效益不好,直接影響到還貸能力,進而影響到金融機構對園區項目融資環境的信心。二是影響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積極性。珠三角部分地區和企業看到產業轉移園的用工問題,加重了對產業轉移的顧慮,從而降低了推進產業轉移的力度。三是影響到東西北的投資形象。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等一系列難題使這些地區的后發制約更顯突出,增加了實現追趕和跨越發展的難度。
二、原因分析。
1.“重商輕工”是根本原因。
過去,欠發達地區搞招商引資很難,那種“千工易得、一商難求”的印記至今都揮之不去,以致形成了“重商輕工”的思想。受這一思想的支配,部分地區和園區往往只重視客商的需求,輕視職工的需求。客商有需求,忙前又忙后; 職工有困難,沒有誰去管。有些園區服務配套不足,職工生活條件簡陋,生活單調枯燥,上班面對機器,下班無處可去。調查發現,在日常生活學習的 24 項基本需求中,②各園區的設施( 設備)存備率和職工認可率都很低。
③設施存備率不足 20% 的有 8項,不足40%的有19 項; 有21 項服務項目的職工認可率不到20% 。園區服務配套跟不上雖然對職工生活影響很大,但對企業老板影響并不大,因為老板對很多需求可驅車到市區或外地獲得滿足。筆者發現,部分地區和園區并非沒有資金去改善服務配套、尤其是職工生活學習條件,而是不想花這個錢。“重商輕工”的思想直接導致園區建設起點低、配套差、吸引力不足。有些園區現在想改善服務配套,但因規劃問題和用地問題而為時已晚。
項目層次偏低、實力偏弱,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用工環境。
部分進園項目層次不高、實力較弱,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用工環境。項目層次和實力,通過其生產環境和工資水平即可看出。生產環境方面,在332 名職工中,有79. 2%反映生產車間存在油污、噪音、廢氣和其他刺激性氣味、灰塵污染和悶熱情況,有 49. 1% 反映車間污染比較嚴重; 有 37. 8% 反映還是站立作業; 有 56. 9% 反映還是處于早上七八點上班、晚上七八點下班的工時安排; 有 31. 3% 反映勞動強度大。職工收入方面,332 名職工的平均月收入為 1949 元( 其中部分行業的職工月薪只有約 1400 ~ 1600 元) ,但平均期望收入則為3360 元,總體相差高達 1411 元。很多務工者報怨: 現在在農村打散工,如幫別人插秧、收割、植樹、采茶、挖地、搬運、砌墻、做宴席等,一天的工錢都有上百元或一百多元,而在工廠里干一整天才得五六十元。面對職工要求改善生產環境、提高工資待遇的情況,很多企業顯得力不從心。部分企業轉移后,看似增強了成本優勢,實際上是因成本壓力迫不得已,而轉移過程對于企業更是傷筋動骨,回歸正常生產需經歷很長的適應期,在此期間,沒有能力對生產環境和職工待遇進行大的改善。
④調查還發現,發達地區近年出現的“漲薪潮”對這些企業的招用工構成了巨大壓力,使這些企業人心浮動,招工難、留人更難。
地方政府和園區對企業用工缺乏長遠規劃。
部分地區解決企業用工問題表面上非常重視,實際上是權宜之計。常見做法有以下四種。一是通過頻繁地舉辦招聘會或投放招工廣告,直接為企業招工服務。有的企業在當地的名聲并不好,當地人對他們并不感興趣。二是政府或園區的勞動部門親自替企業到市外、省外招人。三是要求當地的職業院校( 技工學校) 組織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四是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向企業輸入農民工。有的地區百般無奈,把村委會都調動起來,讓村干部挨家挨戶動員村民進廠做工。多數地區和園區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建設、住房建設等方面,沒有把用工因素深入考慮進去,用工問題一來,任務層層分解; 企業招到工,擔子就放松,以致用工問題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解決。
企業維持廉價生產方式,人力資源投入普遍不足。
2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現狀和問題
2.1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完全照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培養目標的直接反映,是培養人才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該緊貼生物技術專業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設置。然而,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完全照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將內科、外科、專科教學內容按照病因、臨床表現、病理、診斷、治療、預防等毫無取舍地灌輸給學生,呈現教師教學無特色、無重點、無思路,學生學習無方向、無興趣的狀態。這與學科設置初衷和社會人才需求脫節,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2課程目標不明確,考核要求不嚴格
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對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不夠重視,沒有真正意識到臨床醫學對該專業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意義。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具有一定臨床思維,了解臨床醫學前沿和需要,并能在醫學發展和臨床需求中找到生物技術的落腳點、發力點,運用所掌握的生物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最終為醫學問題的解決開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但是目前醫學院校對于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目標認識比較模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哪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考核過程較為敷衍,甚至沒有考核,使臨床醫學課程開設存在“雞肋化”的危險。
3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
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在強調基本素質共性的基礎上,應該有不同的培養類型和專業方向。醫學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必須體現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尊重學生多樣性選擇。目前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不能完全符合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不能完全考慮到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因此有必要對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3.1緊貼實際,重點突出
臨床醫學是醫學生物技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課程設置上除了要整體介紹臨床醫學概況外,重點是要篩選出能夠體現生物技術學科發展價值以及與生物技術知識有交集的內容,體現出醫學生物技術特色和資源優勢,如臨床診斷的新方法,基因診斷、基因治療技術在腫瘤及其他疾病中的應用等;而疾病的臨床表現、物理診斷及常規治療方法等內容應該淡化。這樣才會貼近生物技術專業實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避免浪費學生有限的精力。
3.2以臨床問題為向導,以臨床難點為突破
醫學生物技術發展動力就是臨床問題。醫學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開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已有很多成熟的、新興的生物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因此,應將目前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需要突破的難點貫穿在教學中,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把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結合起來。
3.3著眼前沿,廣泛涉獵
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發展。臨床醫學的最前沿往往與生物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因此要把臨床醫學中最新的焦點和熱點引入教學中,讓學生體會醫學生物技術對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性,增強榮譽感和使命感。同時,臨床醫學不斷進展的案例也是很好的教學事例,讓學生了解前輩們是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推動醫學科學向前發展的。但也要照顧到醫學發展的冷門分支,給學生拾遺補缺的機會,在大家忽視的老問題上做出新文章。
4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模式
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應該有別于臨床醫學專業,要更加突出多樣性、靈活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將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4.1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選修和必修相結合
壓縮課堂教學時數,將教學主戰場放在課外,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增加選修課數量,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探索。生物技術專業將來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對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應該是有重點和有取舍的,這個選擇權不應掌握在教師手中,而應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通過文獻查閱、學術會議、網絡交流等多種形式,學習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幫助的醫學知識。
4.2大師進講堂,將導師范圍擴展至臨床學科
師資隊伍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關鍵。目前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師資結構中,中級職稱教師比例偏高,真正的大師偏少。應該把臨床醫學的“大腕”請進講堂,因為生物技術專業的導師往往更重視具體的新技術、新方法,而對臨床醫學前沿需求知之甚少,缺少宏觀思路和頂層設計。這些可由臨床導師很好地補充,他們扎根臨床數十年,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的難點要點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要鼓勵學生參與到臨床導師的科研課題及科技創新活動中,使其不僅對原有理論知識和技術有更清晰的認識,還鍛煉了臨床科研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現代醫學發展的脈搏,找到自己感興趣、能鉆研、有出路的研究方向,對未來職業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
4.3啟發為主,傳授為輔
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將來主要從事科研工作,應該是臨床醫生的益友良師。其臨床醫學教學不應以傳授方式為主,而應采取引導、啟發的方式,加入討論及案例教學,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用專業特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培養,在教學環節中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學習。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聯系臨床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過程的“四結合”:密切結合科研,密切結合臨床,密切結合實踐,密切結合新進展。
2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進措施
2.1強調計算機基礎知識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重要性由于硬件條件所限,目前大多數計算機課程仍然采用理論與實驗相分離的教學模式,即理論課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法,實驗課是在機房中進行,理論課與實驗課之間有一段時間間隔開來,不利于學生能夠迅速將課堂所學用于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只重視本專業課程,而忽視計算機基礎課,認為計算機課只要考試過關即可,從思想上就不重視計算機課,而且計算機基礎課老師往往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對醫藥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這也需要計算機基礎課老師加強學校特色專業方面的了解,將計算機課程中的內容與學生的本專業結合起來講解,例如介紹一些計算機輔助診斷方面的例子等,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避免學生出現“計算機課與本專業關系不大”的想法。
2.2改革教學方法若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教師與學生互相配合才可,因此,教師與學生的因素都跟關鍵,在在此兩者之中,學生因素更是占主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一系列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下面簡單列舉幾種方法。(1)案例教學。例如在介紹C語言中的數據類型時,舉例介紹某醫院部分病人信息錯誤,經檢查,有一字段應該為long型數據,卻定義為short型。(2)互動教學。互動式教學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給予引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目前我校網絡教學平臺已經使用多年,并已有多門課程分別榮獲省級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下時間查看老師授課視頻,跟老師線上互動,或者進行模擬練習等。
2.3改革考核方式課程考核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計算機課程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其考核方式不能照搬其他理論課常見的填空、選擇、簡答等筆試形式。在考核過程中,成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平時成績,一部分是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上課過程中的互動情況、實驗課過程中的操作情況、以及其他師生之間的問題交流情況。期末成績可根據具體課程,采用教師出題或者學生自選題兩種方式,不拘一格,既客觀又靈活,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2園林專業一體化模式的探究
“園林專業一體化”必須以培養學生能力,注重學生個性培養為中心進行教學,將能力擺在首位,以理論知識為媒介發展學生的能力。我大體可將教學模式分為3個層面。
2.1理論知識的循環過程老師對學生明確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但是老師還是主導地位,對知識講解,分析,督促學生積極學習,并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及時提醒并糾正,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回答問題。可以說,這個階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階段卻體現出了教學模式的不同。隨著課程的學習,老師要逐漸從一個主導者變成一個引導促進者,把主體變成由老師變成學生為主體。知識由學生為老師進行講解,老師則對學生講解中出現的問題糾正,不然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慣性的思想,并因此影響學生以后發展。無論是第1階段還是第2階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為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是一個循環。在這個循環體系之中成功進行的話,就很大程度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出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學生從課堂到園林的過程拉近。
2.2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力是新的教學模式核心的問題,必須為了這個問題而開展教學過程。在教學之中,必須讓學生學習應用型理論知識,并經常將理論和實習的課程結合,體現園林一體化的原則。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講實用性,技能性較強的知識,對于那些有深度,難理解的內容可略講,甚至是不講。例如,在教學內容上,老師要對園林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和講解,在技術層面上,新的技術和設備要及時為學生展示,緊密地聯系實際生活。
2.3培養對于學習的積極態度傳統模式的弊端,使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喪失了,要重新調動積極性,就必須依靠老師的課堂表現和教學內容的生動性,使學生實習期間好好地了解將來應該做什么才能讓學生認真的學習知識。
2園林專業一體化模式的探究
“園林專業一體化”必須以培養學生能力,注重學生個性培養為中心進行教學,將能力擺在首位,以理論知識為媒介發展學生的能力。我大體可將教學模式分為3個層面。
2.1理論知識的循環過程老師對學生明確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但是老師還是主導地位,對知識講解,分析,督促學生積極學習,并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及時提醒并糾正,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回答問題。可以說,這個階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階段卻體現出了教學模式的不同。隨著課程的學習,老師要逐漸從一個主導者變成一個引導促進者,把主體變成由老師變成學生為主體。知識由學生為老師進行講解,老師則對學生講解中出現的問題糾正,不然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慣性的思想,并因此影響學生以后發展。無論是第1階段還是第2階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為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是一個循環。在這個循環體系之中成功進行的話,就很大程度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出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學生從課堂到園林的過程拉近。
2.2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力是新的教學模式核心的問題,必須為了這個問題而開展教學過程。在教學之中,必須讓學生學習應用型理論知識,并經常將理論和實習的課程結合,體現園林一體化的原則。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講實用性,技能性較強的知識,對于那些有深度,難理解的內容可略講,甚至是不講。例如,在教學內容上,老師要對園林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和講解,在技術層面上,新的技術和設備要及時為學生展示,緊密地聯系實際生活。
二、公立醫院各級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的政策現狀與分析
公立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的管理主要包括:專業技術崗位的管理、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管理、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管理、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的管理、職稱聘期考核的管理和崗位等級的設置幾個方面。總體來說,是在上級管理部門的政策指導、編制控制及設置原則的宏觀調控下,各級專業技術職稱均在規定的比例數內進行評聘。因此,各公立醫院紛紛制定自己的職稱評審條件及崗位設置條件,以保證在核定的指標數內有序地完成職稱管理工作。以我院的衛生系列工作人員為例,具體政策大致如下(其它專業參照執行):助理級職稱的資格取得及聘任:按國家文件規定的報考條件,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后,如無工作上的重大錯誤,即直接聘任到助理級崗位。中級職稱的資格取得及聘任:按國家文件規定的報考條件,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后,尚需取得相應級別的職稱英語合格證、計算機合格證、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統計源期刊論文2篇、考察其完成門診、手術、值夜班或其他臨床任務、繼續教育、差錯事故等相關情況后,經過所在科室考評小組的評議、提交醫院中高級職稱評聘委員會討論通過、院內公示、院長辦公會等環節方可聘任到中級崗位。.高級職稱的資格取得及聘任:按醫院評聘條件(承擔局級課題或被SCI收錄、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統計源論文4-5篇)及上級部門制定的關于外語、計算機、服務基層等條件,經過科室考評小組評議的定性考察與醫院中高級職稱評聘委員會的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審、通過者院內公示、院長辦公會討論等環節方可推薦到上級評審部門進行答辯,通過后醫院予以聘任。聘期考核:對不同專業、不同級別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我院實行職稱的聘期考核管理,制定不同的考核條件(基本集中在、出版論著、承擔高級別課題等方面),每3年為一個聘期,對聘期結束后進行考核,不合格者降級使用,做到“能上能下”,打破了職稱聘任的終身制。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按上級文件精神,從正高級到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分為13個等級,即每個級別內部分為3個等級,分別對應不同數額的崗位工資。經過科學的測算及多方面權威的調研,我們制定出針對不同任職年限和不同崗位任職要求的相應政策,而上述任職要求,重點集中在、出版論著和承擔高級別課題等方面,少部分側重于照顧即將退休的老職工,力圖在調動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發揚人文關懷對待老同志之間找到平衡點。整體來看,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晉升方面的各類要求,歸根就底集中在發表高水平論文、承擔高級別課題等科研方面,這是順應整個社會發展的要求的結果,也為提高醫院整體的科研水平奠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要求,經審核準予畢業,其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或其他畢業實踐環節)的成績,表明確已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學士學位。”
一般而言,畢業論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理論特長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它分為論文準備、課題研究和論文完成三個階段,具體包括查閱資料、選定題目、撰寫提綱、實驗研究、論文撰寫等幾個主要環節,因此,它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必須有團結協作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隨著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在大量的精品課程不斷涌現的同時,畢業論文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畢業論文的結構體系和完成模式上基本沿用以往的民族院校的模式,故在畢業論文的實踐中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和不足。畢業論文的質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已成為高校目前急需研究解決的課題。
一、當前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因素:
我院有計劃內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1500余人,擴招后的招生對象雖然面向全國,但生源主要來自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分別為回、藏、蒙、滿、東鄉、裕古、土族、維吾爾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習慣、生活習慣的特點、使它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實踐能力方面,甚至語言方面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另外在大學期間,幾乎所有的大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保證英語四、六級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提高,特別是在做畢業論文時,許多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基本實踐技能、獨立思維能力、論文的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能力偏低或參差不齊的現象,同時由于畢業論文完成時間有限,所以大多數學生只是臨時抱佛腳,畢業論文的質量自然難以得到保證。
2.教師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我院校畢業生數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因此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加之教師還要承擔其他教學、科研等任務,勢必造成指導教師短期內教學工作量的洪峰,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畢業論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小題大做,研究內容雷同的現象,以至于有的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指導上仍不夠認真,投入不足,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盡管院校為了確保畢業論文質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由中級職稱以上教師負責的指導小組等,但由于畢業論文時間過于集中,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指導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不能放開選題外,還表現在指導教師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是要求學生按照他的思路去研究、構思。這種指導方法是理論教學中的以教師中心的思想在實踐教學中的延續,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創造熱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造成學生不敢獨自涉獵新的研究領域,這也是畢業論文質量難以提高的一個原因[1-2]。
3.其他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連續增加,而教學資源的投入又相對滯后,因此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一些實驗室的場地和設施明顯不到位,從而限制了本科畢業論文的進行和質量。
最近幾年學生考研和就業壓力對畢業論文造成不小的沖擊。據調查,有些班級考研人數比例達到一半以上,競爭日益激烈,考研學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畢業生擇業在時間上正好與畢業論文重合,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好工作, 有些就把畢業論文放到了從屬位置,對論文的實驗工作投入明顯不足。有些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崗,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3-4]。
二、民族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新形式探索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計劃規定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三基)”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提高獨立工作能力,達到培養我院醫學生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畢業論文工作,學生應掌握檢索文獻、撰寫綜述、課題設計、收集資料和撰寫論文的基本程序與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具備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根據我校的具體特點以及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論文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畢業病歷,其基本內容按順序包括《任務書》《指導教師評閱書》《誠信聲明》《畢業病歷正文》《評閱教師評閱書》《答辯書》;
1.為了加強管理,提高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質量,根據我校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訂《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病歷工作管理暫行相關要求》;
2.為了使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運行過程程序化、規范化、常規化,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畢業病歷流程圖》;
3.依據選題指南在指導教師的監督下完成《任務書》的填寫:
同學們可在實習醫院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同時參考我院提供的“選題指南”確定畢業病歷題目,畢業病歷的選題一般從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出發,滿足大學生的基本能力和要求,選題確定后原則上不得更改,確需更改的,需經指導教師認可。學生根據指導教師下達的《任務書》,認真查閱文獻資料,制定研究、實踐方案,收集臨床病例,進行畢業病歷的撰寫準備工作。
4.指導教師完成《指導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畢業病歷進展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及時調整,以確保畢業病歷的質量,畢業病歷完成后,指導教師或指導醫師對學生寫好的畢業病歷應仔細審閱,認真寫出初稿評語,做出恰當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提出評分意見,然后指導教師畢業病歷應與學生一起,充分討論修改和總結工作。
5.學生認真撰寫《畢業病歷正文》:
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要求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所選定的某個疾病進行系統問診、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初步診斷、鑒別診斷和診療計劃等,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撰寫,在上述基本程序與方法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
同時學生應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完成畢業病歷,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禁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學生要簽署誠信聲明,文責自負。
6.評閱教師完成《評閱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答辯委員會指派具有資格的教師評閱學生的畢業病歷,評閱教師依據“畢業病歷的基本內容和格式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內容是否“正確、完整、全面、嚴密”,同時評閱教師依據“評閱教師評閱書”基本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學術水平和撰寫質量如何,文字表達、專業術語及綜合分析的水平。
7.答辯委員會完成對該畢業病歷的答辯程序:
在主管教學院長負責之下,成立答辯委員會,同時要組成答辯小組,答辯小組按照專業分為內科組、外科組、兒科組和婦產科組,每組有3-5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和1名答辯秘書組成。畢業病歷答辯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其他教師、學生均可自愿出席。答辯程序主要包括:學生陳述答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答辯秘書負責記錄答辯小組評定等級答辯小組組長作簡短的答辯評價,上述答辯的主要過程原則上應在30分鐘內完成,通過答辯以觀察和掌握學生對答辯委員所提問題的理解是否透徹、專業知識掌握情況、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諸方面的情況。
通過對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的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建立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畢業病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模式,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的撰寫,在病歷書寫、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臨床病例、改善醫患溝通、制定實踐方案、增加對該疾病的見解及認識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因此做好畢業病歷的理論和實踐工作,對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臨床工作作風和實際臨床工作能力,對全面提高我校醫學院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學士學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畢業病歷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中國高教研究,2012,(9):78-79;
[2]鄒吉高,嚴贊開。關于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若干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11,(3):57-59;
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土地上揭開了科研體制改革的序幕,凡技術開發類轉制科研院所完成了工商注冊,從事業型科研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從依賴財政撥款到完全自給自足。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研體制改革,為轉制科研院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轉制科研院所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生存和發展是當今轉制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務。現在,全國各轉制科研院所都在積極地探索發展的新路子,認真地研究如何應對市場經濟的挑戰,研究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戰略。大多數的轉制院所成立時間早,且人才濟濟、技術實力強、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輝煌的歷史。隨著科研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研院所要與時俱進,要敢于創新、勇于開拓,將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理念結合起來,樹立品牌形象,打造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的靈魂和支柱,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就有什么樣的企業形象。21世紀是一個不斷學習、借鑒、創新的新經濟時代,誰擁有文化的優勢,誰就擁有競爭的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財富》雜志指出:“世界500強企業勝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公司善于給企業文化注入活力,憑借著企業文化的力量,這些公司保持了長盛不衰。”現代企業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的。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的飽和、產品的同質化、服務的攀比性,已經迫使競爭升華到更高的層面。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迫使企業必須建立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及企業創新的動力源泉,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現代企業的發展中,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使得企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企業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設自己的具有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其成功的企業有很多。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慶余堂、還有新生的山東青島海爾集團、廣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顯而易見,將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理念相結合,并將這一企業文化理念去管理企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業的發展方向,具有導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業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團結企業的員工,具有激勵的作用;(4)能保持員工的穩定,增強員工的信心,具有穩定的作用;(5)能統一和規范員工的行為意識,具有約束的作用;(6)能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設科研院所企業文化的意義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體制改革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全國各省區各單位在探索自身發展的道路上,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應對各種矛盾和困難,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氣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在萬變之中,求這個“宗”,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這個“宗”就是企業文化。有人說:“一個企業成功幾年靠機遇,成功十幾年靠權威和手段,成功幾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業文化的奠基人勞論斯·米勒說過:今后的500強企業將是采用新企業文化和新文化營銷策略的公司。人們已經意識到,先進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在當今市場的激烈的競爭中,從表面看是單純的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同時,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完整的管理體系,建設具有自己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形成本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由此可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更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隨著科研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型企業的雛形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但是轉制科研院所如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其思想觀念如何轉變,經營意識如何建立和提高。這些都是轉制科研院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目前,科研院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徹底從計劃經濟時期的模式中走出來,克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舊思想,舊觀念(計劃經濟時期,科研經費和科研項目都由政府部門撥付和指定)。全面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二是要制定發展綱要和經營策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長效運行機制,提高科學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產業優勢,拓寬發展空間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條自主創新的產業鏈;四是要創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科研院所以改革為契機,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模式,建設一個獨立的、完整的、系統的科技型企業,必須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滲透力,建設自己具有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凡是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廣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靈氣,取本田精神,創世界一流”。從他們的企業精神不難看出,這些成功企業的文化建設,突出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彰顯了本企業的鮮明個性。因此,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應該秉承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借鑒國外的先進企業文化理念,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精心構筑自己本企業的文化體系。
科研院所的體制改革,將事業型單位轉變為科技型企業,由依賴型轉變為自主創業型,這一重大的變革,標志著新型科技型企業的誕生。這一歷史性的變革,不僅給科研院所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適者生存勇者上。面對機遇與挑戰,科研院所必須冷靜地分析和思考,認真地研究本單位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下大力氣解決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觀念、價值觀念還停留在“大鍋飯”的氛圍里,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是很模糊的,缺乏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這些固有的矛盾和問題,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須認真解決的課題。誠然,科研院所要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必須通過深化科研體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鍋飯”的舊觀念,摒棄一切不合時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還要利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文化的號召力,滲透力的作用,借鑒國外的先進企業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戰略。
三、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優勢,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國開發類科研機構有5000多家,職工總數約56萬人。在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數具有成立時間早,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殷、各類人才濟濟、文化底蘊厚重的特點。另外還有一支不畏艱難,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堅強的高素質的科研隊伍。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由此可見,科研院所與工業企業、商業企業等行業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礎較好。因此,建設一個以企業文化為靈魂、以企業制度為依托、以企業形象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根本的企業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數是在建國初期成立的。當時的中國正處于百廢待興之中,科學技術領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對的問題和困難更多,正是在這樣的境況下,老一輩知識分子,克服種種困難、不畏艱難、不計個人得失,在一窮二白的國度里,建立了多行業多學科的科研體系,并逐步成長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科研隊伍。他們的這種堅韌不拔、敢于開拓、勇于奉獻的創業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業基礎,鑄就了中華文化的輝煌,并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結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優勢
轉制科研院所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從整體上看,其文化結構、知識水平、個人素質都比較高,他們是單位的骨干力量,對單位的生存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發揮好他們的作用,激勵他們的斗志和創新能力,把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和單位的榮辱與興衰結合起來,把個人的才能與集體的智慧結合起來,顯得極為重要。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就是要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好,確立一個大家認同的價值觀體系,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員工的親和力、凝聚力、向心力,為單位創造出一流的業績。
(三)科研院所有技術成果的優勢
經過幾十年的拼搏奮斗,科研院所不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而且獲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老一輩科學家和許多專業技術人員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克服種種的困難,開創了科學技術的嶄新天地。在國防科學、機械制造、生物工程、醫藥化工、石油冶金、電子技術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學技術落后的帽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譽國內外著名的科學家,他的雜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如今他又創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可見,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術成果,為本企業的文化建設注入活力,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當前,轉制科研院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很多,但是,不能因為遇到困難而停滯不前。要像老一輩科學家一樣,不畏艱難,勇于開拓、樂于奉獻、敢于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本單位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成果優勢、充分利用本單位的特點,將優勢文化概念,融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之中,確立本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從而形成具有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陳燃.淺析現代企業文化建設[J].北京:中國外資,2008,(6).
素質教育對人才有很高的要求,它是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其本質是創造性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創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是創新型人才呢?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善于利用創新思維和能力開發出創造性成果與產品的人才稱為創新型人才。這樣素質教育就改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對高校的醫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醫學生就需要在身心發展的基礎上,注重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的統一,注重德智體全面發展與人的個性化的統一,在校園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去發展。以全面推進素質為自己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注重能力培養、注重個性發展,使自己成為適應性強的創新人才。
二、數學教育對醫學生素質的培養
在日常學習中數學教育對于人的素質的提高日漸發揮作用。數學教育能培養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處理問題的靈活性,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維方式等。“所謂教育應在于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愛因斯坦)。那么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忘光后,學校學習還能在我們頭腦中留下的東西是什么呢?只能是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學校知識會在我們離開學校后逐漸變得模糊,甚至忘記,能常伴我們的只有我們通過學校教育所獲得理性思維能力和靈活的處事方式,只有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處事能力才能一生受益,也才能真正發揮知識的潛在力量。對于目前的醫學生而言,從短期利益來看,可能認為數學與專業無關,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艱澀難懂的數學上,還不如將時間多投入到專業課上。但是從長期利益來看,數學學習教給我們的不只是死板的數學公式和龐雜的數學定理,而是一種理性,縝密的思維方式及靈活、細致的處事態度,這對于醫學專業的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從事醫學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2.1數學教育對醫學人才創新素質的培養
我們來看數學的巨大作用。首先,數學知識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尤其是醫學生的醫學專業更是與數學密不可分,醫學中藥物的藥量、病人病癥的各項指標實際上都是數學問題的延伸,對這些問題的理解都必須基于一定的數學知識。其次數學也是培養縝密的思維方式和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有效方式。理性縝密的思維方式和嚴格的思維能力是醫學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只有在學就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彎路,實現高等院校醫學教育的目的。
2.2數學教育對醫學人才人文素質的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中國民眾素質的提高,我國國民的人文意識逐漸增強,對行業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對醫學工作者也不例外。一個優秀的醫學工作者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豐富的從醫經驗,還應該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如縝密的思維方式,嚴謹的處事風格,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刻苦鉆研的科研精神。而以上這些良好品質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系統的學校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醫學工作者。而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數學教育的作用尤為重要。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處事態度,同時通過系統的學習教育還能幫助學生形成縝密的思維方式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具有這些品質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對病人負責,對醫院負責。此外數學教育還能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精神,醫學的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一線的醫學工作者的經驗積累和刻苦鉆研。醫學工作者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刻苦鉆研的精神才能促進醫學的快速發展和進步。而在教育中培養醫學生以上各項素質則是高等數學教育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數學教育今后的發展趨勢
隨著數學與各學科的相互融合,數學教育在高效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很多醫學類高等院校都開始開設醫學數學建模課程,通過這一課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醫學數學建模課程實際上是將數學和醫學課程更緊密的結合起來,是學生能真正感受到數學對醫學學習的作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同時通過數學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為醫學生步入醫學崗位提前做好軟件準備。因此,重視和加強對醫學生進行醫學數學建摸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偉大的馬克思先生曾經說過:“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如同物理學一樣,醫學和其它生命科學也必須借助于數學的邏輯推理才能從本質上,結構上達到科學完善的境地。醫學院校要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必須加強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倪寶漢,馬春宏.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及探索[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