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9: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弘揚傳統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香港導演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赤壁》以其強大的演員陣容、壯闊的戰爭場景和恢宏的影片氣勢再現了東漢末年曹操和孫、劉聯盟赤壁廖兵的歷史事件。“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盡管并不在影視發展史上占據主導地位,但取材于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影視創作仍然數不勝數,其中,還有許多杰出的創造”。可以說電影《赤壁》就是如此,作為一部華語國際大片,它不僅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而且影片在鐵馬金戈、刀光劍影的宏大敘事中以現代影視手段融入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影片在敘述歷史故事的同時也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不僅有著娛樂的功能,它也能夠起到傳承文化、教育大眾的作用。《赤壁》的編導組將中國傳統文化以藝術的形式呈現給世人,使觀眾在領略電影藝術魅力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為其間所蘊含的諸多傳統文化元素所熏陶。譬如影片《赤壁》中設置了周瑜和諸葛亮、關羽、張飛、魯肅等人投壺的一個場景。投壺是我國古代一種達官顯貴、文人雅士聚會游宴時采用的一種游戲娛樂方式,它的產生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漢時期更是得到極大的發展,在士人中風靡一時。電影《赤壁》中在曹、吳兩軍劍拔弩張、大戰將至之際,展現周瑜和諸葛亮卻能夠平心靜氣地進行投壺游戲,影片中周瑜說敵人越是張狂,就更需要專注,心靜就可排除雜念,將箭投入壺中。并通過張飛的魯莽言行作為反襯,來表明一個道理,越是在危急的關頭越是要保持頭腦冷靜,惟其如此才能有補于事。影片中此一幕,既再現了投壺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形式,又使人在觀影后產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跋鞠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游戲,同時,由于這一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所以古代兵家又把它引入軍事訓練中,如影片《赤壁》中就有曹操將跳鞠運用到士卒的日常訓練里,厲兵襪馬,準備攻打東吳的場景。兩漢以降,跋鞠依然為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和下層人民所喜愛,比如眾所周知的《水滸傳》中宋徽宗就頗為喜愛鼠鞠,而高休也藉此技藝側身貴胃。現代足球追根溯源,其源頭就是中國古代的墩鞠,這一點已經得到世界足球聯合會的確認。中華文化水闊源長、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斑。吳宇森在電影《赤壁》中將墩鞠這一古老的活動搬上銀幕,鮮活生動、淋漓盡致地將之展現出來,使后人得以穿越歷史的時空,領略這一塵封已久的運動的風貌,感受豐饒厚重的華夏文明。
劍舞也是為世人所熟悉的一種傳統文藝形式,古人把習劍與舞蹈兩種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充滿殺伐之氣的鏗鏘之技轉為摧剛為柔的婀娜樂舞,使得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司馬遷《史記》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現代出土的漢墓中,在許多漢畫像磚上都雕刻有劍舞的圖案,顯示這一舞蹈技藝在當時已經十分興盛。漢以后劍舞進一步得到繼承和發揚。例如耳熟能詳的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描述劍舞的詩句:“耀如界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駱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圈。”形象生動地描繪出舞劍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藝,說明劍舞這種文化娛樂形式在唐代日臻完善。在影片《赤壁》中,梁朝偉扮演的周瑜身形矯健、姿態優雅,時而矯如游龍、氣貫長虹,時而飄若浮云、靈巧輕盈,舞姿既英武豪健,又柔婉纏綿,剛柔相濟,將劍舞這一技法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舞蹈是流動的雕塑,影片中周瑜的劍舞造型就如同一個個優美的雕塑,給人以強烈的視覺美感,使觀眾在獲得審美偷悅的同時,不知不覺受到劍舞這一桂統文化的浸潤與濡染。
中國的漢字不僅能夠表情達意,具有實用功能,而且怡情悅性,具有審美功能,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注藝術,成為妮紫嫣紅的華夏文化百花園中一朵艷麗獻奇葩。在電影《赤壁》中導演也巧妙地將這一傳統文化形式置入其間,影片以張飛習書和小喬練字將之呈現出來。張飛不僅是一員曉勇善戰的猛將,而且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張飛擅長書法,這在歷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其八分書,字體端莊剛直、遒勁有力,他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有的貢獻。電影《赤壁》中借張飛習書一幕展現出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而影片中也多次出現小喬伏案揮毫的鏡頭,還有影片中周瑜以隸書體寫下“平安”2字的特寫鏡頭,一點一劃間都向觀眾傳達出這一傳統文化的迷人神韻,在潛移默化中入人深切。電影《赤壁》中不僅展現書法藝術,也包蘊繪畫藝術。繪畫是華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千百年而光華奪目,芳馨遠播,《赤壁》電影中反復出現小喬風情萬種的人物肖像畫,在傳情達意,演繹故事的同時也觸發觀眾對這一不朽的中華文化藝術的無限遐思和神往。
電影《赤壁》中也蘊含中國的茶文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茶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茶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飲茶不僅可以使人延年益壽,而且它是文化的一種表征,由飲茶而衍生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人們通過煮茶、品茶或酬賓交友、談玄論道,或頤心養性、陶冶情操,歷代文人墨客都篤愛茶藝,茶藝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影片中小喬只身獨赴曹營游說曹操,席間她談茶論藝,論茶、茶具、水質、水溫等對于煮茶的重要性,并言茶的色、味、韻等茶道,以精辟的言語闡述茶藝茶道。在屋外“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中,卻于室內營造出一種“小樓明月調箏”般幽靜雅致的環境,侃侃而談,展開了一番關于茶藝的解說,雖然影片中安排這一出戲是要表現小喬為了拖延時間,有利于孫、劉聯軍的進攻,以論茶藝而與曹操周旋,但觀眾從小喬之口中也獲得了一些茶藝的基本知識,影片通過林志玲扮演的小喬的言談,用電影藝術的形式重新診釋了茶藝這一傳統文化,對于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華夏茶文化裨益良多。
在中國的藝術寶庫中,音樂藝術極為輝煌燦爛,也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琴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歷朝歷代都涌現出許多演奏琴的名家圣手,魏晉時期稽康臨刑前彈奏的一曲《廣陵散》成為音樂殿堂的千古絕響,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城樓氣定神閑地彈奏古琴而嚇退司馬鼓大軍的“空城計”一幕,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電影《赤壁》中多次出現周瑜演奏古琴以及他與諸葛亮談論琴藝的場景,周瑜彈琴的節奏時而急管繁弦,緊促迫切,如萬馬奔騰:時而又舒緩婉轉,輕柔澄澈,似小溪流水。影片中借助彈琴節奏的緩急來表露戰場態勢波詭云的變化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心情。與此同時,也向觀眾展現了這一傳統樂器追魂攝魄,動人心神的優美旋律,使觀眾浮想聯翩,沉醉其中,獲得藝術的享受。周瑜練兵時校場外牧童悠揚的笛聲,不僅深深打動了在場操練的每一個士卒,也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導演將緊張的軍事訓練賦予一種詩意的安排,使得電影故事情節開闔自如,張弛有度。在電影《赤壁》中音樂不僅對于情節的發展和主題的揭示起著異乎尋常的重要作用,使人對編導的運思巧妙扼腕服膺,而且影片也營造出良好的視聽效果,使廣大的觀眾為之擊節贊嘆,同時激發起對中國古典音樂濃厚的興趣,在現代音樂風靡一時,人們翁然風從的情況下,這無疑對于我國古典音樂文化的繼承弘揚頗有好處。 電影《赤壁》不僅展現了諸多的傳統文化樣式,它也將深邃的人生哲理蘊育其中,影片對于真和善給予熱情的謳歌與贊美,對于丑和惡給予無情的鞭撻與唾棄。影片高揚著正義的旗幟,在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意蘊上進一步延伸,生發出深沉的哲理思考。盡管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人們美好的愿望得以實現,但勝利的獲得歷經坎坷艱辛,來之不易,正如在影片中周瑜望著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戰場,心情沉重地說“大家都輸了”,雖然寥寥數語,音調低沉,卻言簡意賅,振聾發績。因為殘酷的戰爭無情地剝奪了無數鮮活的生命,千百萬人遭受兵資之苦,即便是對于交戰取勝的一方,也無法體會到獲勝后的那種輕松喜悅,只是心頭升起莫名的悵惘與凄涼。影片結尾以小喬不希望萌萌成為戰馬,表達了廣大人民摒棄殺戮,呼喚和平,企慕安寧的強烈愿望。儒家宣揚“和為貴”,反對殺戮、反對殘暴、反對戰爭,今天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影片《赤壁》隱寓拒絕戰爭,渴望和平的深刻思想內涵,也傳達出這一具有積極現實意義的理念,引人深思,給人啟迪。
就目前晉南地區的面塑市場及其運營模式來看,面塑此種文化事項僅限于出現在特殊的時節與特定的場合,這即是其全部的生存發展空間,如果將其納入到更廣闊的文化保護理念的氛圍中,顯然是不夠認真、不夠長遠的。作為一項非遺,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僅存在于少數人的觀念中或依靠民俗學工作者來闡釋,而作為其文化受眾和承載者的廣大民眾卻沒有具備這樣的眼光和意識;此外,將傳承工作只落在了手藝人的肩上同樣是不完善的,因為相當一部分手藝人所做的是單純的技藝傳承,這屬于保護的初級階段人文歷史論文,他們在文化認識方面是缺失或忽略的。
對民間文化藝術投入更多的關注和認識是毋庸置疑的。根據在晉南面塑文化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對其開發與保護的淺顯認識。
一、對旅游紀念品市場的開發
晉南目前的旅游紀念品市場處于較低層次,以分布在各個旅游景點周圍的攤點為主,就所出售的商品種類來看,無非是佛像、木梳、手鏈項鏈、牛仔帽夏涼帽、風箏、油紙傘等等,這些與其他地方所售的旅游紀念品毫無差別,找不到一種具有本土色彩的紀念品,被稱為“無地域性旅游紀念品”論文怎么寫。可以說,不具有地方特色、工藝劣質是大多數旅游紀念品市場的現狀問題,而晉南如臨汾地區的這種缺失更為嚴重,竟然沒有形成一種可供進行地方文化定義的商品類型。事實上,這是缺乏地域自信力和文化創意的表現,因此我們需要發現和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建立一個較高端、具有實力的旅游紀念品市場來增進我們的地方特色文化意識,提升我們的文化品味。在這方面也不乏成功典型,“陜西泥塑”已成為與兵馬俑、農民畫并列的標志性特色傳統文化,不必說其相關的專業研究,單從它們在旅游紀念品市場上的繁榮就足以見證它在保開發與利用方面的成績。因此,在晉南的旅游紀念品市場上提供面塑的展示平臺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它能夠代表一方水土的風貌人情人文歷史論文,能夠成為地域文化的定義之作。同時,歡迎更多的傳統工藝參與進來,如平陽木板畫、威風鑼鼓的微型復制品、根祖文化紀念品等等,開發更多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深層地域性旅游紀念品”,讓技藝精湛、寓意深遠的傳統文化登上現代舞臺,見出其在現代審美功能中的適應與需求。
二、與政府及民間組織結合,開展多項弘揚晉南傳統文化藝術的工作
我國政府不單是作為管理的職權部門,亦是文化藝術工作的引導機構,在此方面它往往提供給人們更多的輿論引導和環境支持,地方政府更能發揮如是作用,一些特色活動的開展對樹立地域自信力、提升人們的精神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間組織是作為地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出現的,與政府相比更能體現出人民群眾在精神領域的自覺和高水平的文化訴求。2001年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先生倡導實施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工程,即“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由此展開了聲勢浩大、功在千秋的保護工作,并及時出版相關學術成果,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對民間文化認識。近年來各地也舉辦過不少文化節,如風箏文化節,剪紙大賽,面塑藝術節等等都屬于增進民間文化影響力、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的積極之舉,臨汾在2002年也舉辦過剪紙面塑大賽人文歷史論文,但其組織宣傳與影響力度并不明顯,人們依然沒有認識到面塑作為非遺、作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價值與發展空間。2009年在咸陽舉辦的中國民間花饃藝術節可謂此領域工作的一個高水平平臺,它凝聚中央與地方的民間文化保護力量,對面塑這一傳統事項進行提升與再認識,是我們可以借鑒和發揚的保護模式之一。舉辦這樣的文化節不僅有利于本地文化的繁榮、經濟的促進,還有利于培養人們積極的社會心態及樹立本土傳統文化的品牌實力論文怎么寫。
三、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民間文化的活動中來
《民間文化保護學沿話語——民間文化保護講演錄》一書中提到,保護工作被視為一種“歷史使命”,意即我們的研究工作正是對傳統、對當下、對未來的文化事業負責,認真對待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積極維系今天我們還能夠體驗到的文化事項,就是為后世創造一個文化現象多元、地域色彩豐富的廣闊天地,讓人們不再生活在精神領域貧瘠的家園中,將我們的根祖情懷傳承下去。因此,除了民間傳承人、專業的研究工作者、志愿者與愛好者外,青少年同樣是不能忽視的文化傳承隊伍,讓這些未來的主人參與到民間文化生活中來,即能使其體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厚重情感,他們亦也能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在這方面,很多省市近年來也組織過學生參與面塑制作的相關活動,但也僅體現在作為手工課程學習的層面上人文歷史論文,還未在青少年群體中滲透關于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觀念,因此這一點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讓青少年熱愛并參與自己家鄉的文化建設同樣是一項可貴的保護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傳統文化即博大精深又生動活潑,從而主動地將其融入到他們成長的視野和血液中。
地方文化特色的喪失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最明顯的問題之一,保護好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保護本地域的文化身份,同樣是保護全人類的文明。作為晉南地區的傳統特色文化,我們應當拿出更多的勇氣與智慧,投入到面塑的關注和保護中來,鼓勵有關的團體提出更豐富的開發模式,讓我們的文化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黃輝.從貓福的前世今生看民間造型藝術與旅游紀念品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
和我國高校的其他課程一樣,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古代漢語的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新時期的古代漢語課程改革,我們認為在發揮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承、人文素質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此,筆者已撰文討論。本文就古代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相關問題試做討論。
一、從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談起
我們到的教學材料表明,古代漢語這門課,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時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各有不同。據王力先生說,“有的當作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作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話,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學者們重新考慮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提高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此,古漢語的教學改革開始,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自從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編寫并出版適用于全國高校文科專業的第一套古漢語教材以來,古代漢語課有了較為確定的內容,即采用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結合的原則,并以這三個方面作為古漢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此,古代漢語課程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以上這些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應該觀照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本身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內涵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倫理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諸方面。古代漢語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化內容的復合體。現行古代漢語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作為參照,學者們或采用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編排原則,如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振家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或主要突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如易國杰主編的《古代漢語戶。但他們的教材都彰顯了我國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為例(以下簡稱王本),僅就文選部分和通論所承載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加以討論。
王本《古代漢語》在文選部分選取了《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的史學作品,還有《詩經》、《離騷》、唐宋古文、唐宋詩詞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諸子百家的哲學作品(尤其是正統的儒家作品),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古代漢語教材的課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個人修養的,如《論語·學而》,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個人修養,作為古漢語的教學內容,必然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與學關系的,如《禮記·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一觀點到現在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個人對社會責任的,《論語 ·微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孔子面對隱者的譏諷嘆息時所說的話,意思是個人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人不能逃避現實。另外教材所選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集中體現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憂,后于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以上這些都是古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可使學生受到熏陶,起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作用。
通論是現行古漢語教材都非常重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王本《古代漢語》“通論”涉及到文字學、訓沽學、音韻學的諸多內容,還涉及到文體、修辭等語言學知識,古代的姓氏名號、車馬宮室、職官、樂律、天文歷法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文字學知識來說,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等內容,給我們揭示了漢字和漢文化的密切關系。漢字的書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對學生來說,從漢字人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我國歷史上對漢字較系統的研究,開始于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漢字本身及許慎依據漢字形體結構闡釋字義的過程,都積淀著豐富的古代傳統文化信息。《說文解字》通過說解漢字展示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陸宗達先生將其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即古代社會生產、古代的科學、古代醫療學、社會制度等,包括范圍很廣闊。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已經不單是簡單地將其作為古漢語知識學習,而是觀照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識空間擴大了很多。
還有一些關于古代的姓氏名號、服飾、車馬、宮室、天文等方面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我們通過學習“古代的姓氏名號”,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稱字”,所以,稱別人的“字”以示尊重。我們知道了古人還可以有“號”,如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還有謐號,而溢號往往根據此人生前品行業績而定,如陶淵明溢號“靖節先生”,顯然是依據其高潔之行得來的。學了天文律歷,我們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將音樂中的十二律對應歲時的十二月,再讀陶淵明的《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就知道“律中無射”實際指的是9月份,是用樂律名稱表達時序,因為“無射”剛好和“季秋”時節相對。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對傳統文化接納、傳承的過程。
三、當前的文化大背景決定了古代漢語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曾一度出現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勢頭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論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就拿節日習俗來講,人們迷戀于“圣誕節”、“情人節”,不管是否符合國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樂意“拿來”,使傳統文化備受冷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傳統文化有了回歸的趨勢。如,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四大發明、中國畫、武術、中國戲曲、皮影戲、古代音樂等等。開場戲《擊擊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國古老而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喜慶儀式,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蘊。200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和春節一同作為法定假日,這將有利于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因為中國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有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等,都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為高校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加人到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更應該走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列。從這個方面講,高校古代漢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將古狀漢語課堂作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四、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教師是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古漢語教師要有專業獻文化素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所說的“專業的文化素養”主要指古漢語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歷史、天文、教育、哲學、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進行古代漢語教學。“好的教學方法”貝組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或者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導他們去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加人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的隊伍中來。具體來說,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如講到《論語》時,教師應結合現實,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
論文摘要:新課改語文教材中得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文言文的大量增加,本文從文言文復興運動的歷史背景。中學語文本身學科的性質。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及國家實現文化領導權四方面就文言文復興的原因就行探究,以期引起中學廣大師生對文言文教學、學習的重視。
新課改形式下,中學語文的教學體系實現了序列化。新的語文課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不僅增加,題材多樣,而且課文中的分布呈現多樣化,靈活性。面對新教材中大量文言文的涌現,教師有些迷惑不解不知所措;具體什么是文言文,頭腦中沒有明確的概念,新課改教材內容要求時代性,設置大量文言文還有沒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一、文言文復興運動是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育中大量涌現的前提背景之一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對與白話文而來的,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音律工整,而且不使用標點,包含了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其次,文言文復興運動促使文言文在語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現成為可能。
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重塑民族精神的需要
面對青少年貧乏的精神世界,低淺的人文素養,脆弱的人格操守;面對不管是文化斷層。市場經濟還是科技進步或者唯物史觀的的原因的“道德真空”“道德迷茫”,我們不能不為祖國的未來擔憂。梁啟超先生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澤國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面對“漢堡”文化,“圣誕節”文化。“情人節文化”的狂轟濫炸,我們年青一代明顯的缺乏抵抗力,免疫力,究其原因之一,對本土文化了解的匱乏。文言文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材料中大多是宣傳“論義理之信忠孝節義”等地任務傳紀片段,而對國家的忠誠,對父母長輩的孝敬恭順,對朋友的俠肝義膽,面對強大敵人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勇氣等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不管為了什么目的的都要堅持和宣揚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文言文是符合教材內容時代性要求的。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對與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對于中華民族的成長壯大,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以蘇教版六冊為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各方面得以體現:
替父從軍,遠征報國的《木蘭詩》,表達古人美好情感,骨肉情深的《水調歌頭》《人琴俱亡》等作品,對于今天人與人感情的淡漠,為了一己私利,夫妻反目,父子對薄公堂,等不親不敬不孝現象,為了名利不惜作假的“吳老虎”等假老虎事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希冀學生能夠分辨是非,正確的看待社會現象,塑造其良好的人格精神情操。錢理群教授認為,中小學語文教育史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中國文學史上,在文學上有造就的前人,不但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也為后人留下了高尚的人格榜樣。相信古人的愛國精神,治國,以天下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強調將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中國最可貴的精神傳統之一,能夠教育與感染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包括廣大的中小學生,此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主要表現為文化心里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我們同臺灣一脈同宗,用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師,教育學生,提高其文化素質的同時,喚起海外廣大同胞的愛國心,爭取從道義上,物質上支持國內的現代化建設,促進祖國早日統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言文在那中學語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現是有其意義的。
三、文言文的大量涌現是中學語文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語文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微型百科全書,一個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一顆枝葉繁茂碩果累累的知識大樹,一個窺視人類心靈的港口,傳承人類文化的載體。而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現,能更好地讓學生認識祖先,認識歷史,認識自我,從中尋找民族精神的根。正如德國威廉二世認為:“學校最根本的是缺乏國家這個基本觀念,我們必須把德語作為文科中學教學的基礎,應該培養出富有民族精神的德意志青年,而不是希臘青年和羅馬青年”。任何削弱漢語語言地位夸大別國語言作用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的。
四、牢固掌握“文化領導權”是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材復興的深層原因
“欲滅其國,必先滅其文化”,這句話雖說偏頗,但卻指出了民族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傳統文化作為“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繼承的后代適應社會一種既定存在的形態;若沒有傳統文化,現代人絕不會比類人猿更高明,”只有傳統文化的時代承襲才使我們成為真正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借著傳統文化在現實社會力成長,因此我們最大的問題并不在要不要傳統文化,而是在于能否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能否把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充分發掘出來。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得復興是宣揚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的重要舉措,是國家實現“文化領導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綜上所述,文言文是語文教材中得復興是具有時代特征,現實意義的,是文言文復興運動的歷史文化背景的產物,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是由語文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文化領導權”所需要所決定的。
參考文獻
[1][2]《中學生語文教學方法》.北京出版社,摘自《要有“死記硬背”之功》.
[3]夏之蓮主編.《外國教育發展史料選粹》(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437頁.
[4][美]尼克松,王觀生譯.《1999年:不戰不勝》.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頁.
一、傳統文化進校園,潛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學研究表明,環境對人能產生暗示,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十分深刻,表現在幼兒的身上更為突出。為此,我們利用環境的創設和布置,拉近師幼之間、家園之間的距離,彰顯孝文化。在園內,我們進行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建設,無論是墻面還是走廊或戶外操場墻面,都圖文并茂地進行展示,同時通過經典誦讀、孝行活動、教育課程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孩子、家長、老師詮釋“孝”的豐富內涵和其具有的現實意義。
1.“傳誦經典”了解“孝”
園內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對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級段的孩子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傳播教育活動:每天的幼兒餐前活動,我們針對各年齡幼兒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優美詩詞》《三字經》《弟子規》,讓孩子通過誦讀,了解古詩詞的魅力和含義;在幼兒園“六一”匯演中,孩子們還進行了“誦經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僅讓孩子深入了解中國舞蹈的肢體美,也讓幼兒更多地了解中國詩詞的美;慶元旦活動中,大班孩子們朗誦了《弟子規》,并以舞蹈編唱的形式展示給家長們看,從中感受到“關愛與孝敬”的重要性;我們還將中國優美詩詞《憫農》《靜夜思》編到課間操中,師幼邊唱邊跳,共同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2.“快樂成長”踐行“孝”
為大力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結合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關于組織開展第30個“國際志愿者日”活動,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學雷鋒”活動中,幼兒園青年團員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長委員會成員來到西湖街道開展了以“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全體青年團員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長用行動踐行了孝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長輩。
3.“禮儀教育”學習“孝”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孝、懂得“孝”、踐行“孝”,幼兒園開設了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全書共有六冊,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各兩冊,每冊22個教育主題,全書共132個教育主題,結合幼兒園禮儀主題教育,按基本禮儀、幼兒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節日禮儀5個部分,包括了6歲以內幼兒遇到的大部分禮儀場景及內容,每一個活動充分展現了禮儀的重要性,讓幼兒學會知禮懂禮,學做孝順、禮貌、懂事的孩子。
4.“校園環境”傳承“孝”
良好的校園環境、室內的主題墻飾都可以成為孩子們教育的契機,所以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幼兒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的環境教育,園內創設了孝文化主題墻,讓孩子們在欣賞、學習中傳承“孝”。幼兒園每層樓都有不同的傳統主題特色:一樓用傘、燈籠和中國結進行裝飾,燈籠和中國結的結合更是一種孝文化的傳遞;二樓以扇子為主題,在扇子上用毛筆書寫了許多成語,讓孩子了解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樓以“團團圓圓”為主題的吊飾,有家長、孩子、老師們共同制作的繡球;結合教學活動,張貼幼兒自主收集的少數民族的圖片及資料,供孩子們了解、學習。
二、教師隊伍重建設,身體力行推“孝道”
1.傳統節目,寓教于樂
孝文化的傳播應該從教育幼兒的教師們做起。教師要身體力行,在與幼兒、家長、同事的溝通言行中,踐行孝文化,更要善于發揮教育機智,捕捉教育時機,創造性地在教育實踐中滲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國開展傳統文化節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師們排練節目的高效率。老師們排練了《茶藝》、古代宮廷話劇《守時》、情景劇《學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陽紅》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級優秀節目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的精髓。
2.演講比賽,展露風采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青年教師的蓬勃風采,引導和激勵青年教師不斷提高師德素養與自身修養,提升青年教師團隊合作能力,進一步加強各校之間的交流學習,我園結合上級文件精神,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四有’好老師”的主題演講比賽,老師們用平凡、樸實的語言,講述著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詮釋。
3.自主閱讀,提升修養
書可以給我們傳遞新的知識,書可以給予我們正能量,書可以讓我們結識更多的朋友,書可以讓我們不斷進步,書還可以豐富我們的業余生活。老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加強自主閱讀,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師都閱讀了一本經典書籍,并撰寫了讀書筆記,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提升個人修養。
三、家園共育同攜手,合力互動興“孝道”
我們積極利用家長會、親子活動、家園共育欄等途徑,搭建家園共育橋梁,向家長宣傳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家長攜手,培養幼兒的孝心,共同推進幼兒園的孝文化教育。
1.體驗活動促孝行
“應該這樣做”和“我要這樣做”是不同的教育結果。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在真切情感體驗中,懂得為什么要“孝”,怎樣“孝”,從而讓“孝”成為孩子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因此,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體驗活動,如重陽節活動,孩子們親手制作了手工賀卡,攜帶了蘋果,送給爺爺奶奶,祝他們平平安安,爺爺奶奶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笑容;“三八”婦女節活動,給媽媽送上自己用真誠制作的賀卡禮物,讓她們感受溫暖和愛;母親節、父親節時,鼓勵孩子回家主動為父母端上一盆洗腳水,給父母洗腳,并將自己對父母的愛大膽表達出來,體驗親情的溫暖。在這一次次的活動中讓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義,有助于他們從小就踐行孝文化。
中國民間美術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也是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我校于三年前成立“民間美術社團”,由最初的5名同學發展到近100人,我們嘗試民間美術進校園,以點帶面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中萌發美術學習的熱情:
每周一下午最后節一課直至放學時間是社團活動日,堅持三年之久,以鄉土美術為切入點,增添孩子的民族自信。民間美術具有中國原始藝術的基本品質,其獨特的造型和審美簡潔質樸,手工制作的特點也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比枯燥的“只看不做,只講不練”的方式更貼近學生,比如:蘇北剪紙的簡單夸張,泥塑的天然質樸、布藝印染的隨機性與自然紋理,實踐中每一個孩子均能取得成績。作為視覺藝術,社團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各自手工藝作品被展出,返璞歸真的純手工藝民間美術作品,泥塑、扎染布藝、藍印花布、剪紙、京劇臉譜,將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美術作品化為神奇,從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們靈巧的雙手和美麗的心靈。扎染和南通藍印花布的手工實踐中,吸引著別的學科的年輕老師,在純手工的操作中師生們體驗著修行的樂趣,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注、嚴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手工藝,弘揚了時代精神,隨風搖曳的印花布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布匹還沒晾干,很快被老師們預定而去,看來,傳統的并不過時,美的東西大家都喜歡,民間美術的傳承具有廣闊的空間。
2高等中醫院校中醫文化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雖然“中醫藥存廢”之爭已經硝煙散盡,各高等中醫院校不斷發展,招生人數也不斷增多,讓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表象,但實際上中醫事業的發展卻遭受著極大的困境,其前途讓人堪憂。如今,中醫藥事業發展遲鈍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跟當前的中醫教育相關。
2.1教學模式的改變
由于招生人數大大增加,現在的中醫教育已不再是曾經“師帶徒”的模式,而是更多采取了大規模院校培養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上看,中西課程安排比例的改變,面對學習古代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矛盾,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我們必須尋找一些方式來回歸中醫教育的本原。
2.2傳統文化的缺失
中醫學根植于傳統文化,中醫學的發展永遠不能脫離傳統文化,只有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才能讓中醫學繁榮昌盛[6]。學生進入大學之前接受的是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已建立抽象邏輯思維模式,當面對深奧難懂的中醫基礎理論,他們往往陷入迷惑。傳統文化教育的不足,特別是中醫經典理論教學的薄弱,使中醫的教育需要更多真正熱愛中醫的人來傳承。
3中醫學教育事業的出路
3.1政府:加大中醫文化教育投資鼓勵中醫學發展
中醫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敗,政府應該首先擔起重責。加大教育投資,充分肯定中醫學存在的必要性。政府應提出一些保護中醫的政策,加大對中醫教育、中醫藥科研及產業的投資。讓中醫走出國門,孔子學院已經在很多國家設立,她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針灸醫院得到認可;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我國學習中醫學。這讓我們看到中醫的美好前景。
3.2高校:改革教學機制優化專業主干
高等中醫院校應將辦好中醫類專業放在突出位置,應突出中醫院校的自身特色,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西醫院校的教學模式。遵循中醫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改革教學機制。中醫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課程;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開展傳統文化知識講座,為更好學習中醫基礎理論打好文化基礎。優化專業主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進入專業知識學習之前,可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以及中醫科學性的專門教育,請有經驗的中醫專家講述中醫學的特色,采取各種有效形式提高學習中醫學的興趣;從傳統文化如《中國傳統文化史》《中國古代哲學史》《醫學三字經》等的學習為出發點,進一步學習《醫古文》《中國醫學史》等,然后進入《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學》等的學習,由淺入深,逐步進入中醫學的殿堂中,將文學作品中的醫林人物故事、漢字中孕藏的醫道哲理、詩詞中隱現的醫藥文化資源挖掘出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對學習中醫的興趣。
古琴長期在文人中流傳,其所承擔的歷史文化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名校南京大學的學子,應擔起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重任,應有“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氣,而該校古琴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
揚傳統文化,承禮樂文明
南京古琴社的第一任社長是南大當年的中文系研究生張婷婷(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教師)。張婷婷出生在一個中西文化相融的家庭。外公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母親也是從小學習小提琴,張婷婷6歲時母親就開始教她拉琴。父親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使她從小就對民族文化深深著迷。
正如她所說,南京大學與古琴有著很深的淵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高等師范學院即邀請山東琴家王燕卿傳授古琴,率先將古琴作為國樂引入高等學府。時隔八十幾載春秋,在物質昌盛、經濟發展的今天,作為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學子,應承擔起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張婷婷認為:“現在傳統文化已經出現斷層,大學生有責任負起傳承的責任。”在她看來,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國古琴音樂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當時,剛進入南大學習的張婷婷發現學校有不少同學會彈古琴,卻苦于沒有地方進行交流。因此,她萌發了在南京大學創立古琴社的想法,并同南大的古琴愛好者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大學古琴社,旨在弘揚傳統琴道精神,傳承中華禮樂文化,共同提升文化修養。張婷婷此舉得到了學校領導、同學和校外專家的大力支持。
以琴會友,以友輔仁
南大古琴社的琴友一直堅持“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以琴會友,以友輔仁”,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禮樂文化琴道思想,弘揚中華琴學,修身養性,共同提升人文修養。
古琴社自成立以來,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繼承禮樂文明為宗旨,鉆研琴學,以琴會友。該社堅持“無門派而有原則”的立場,廣邀海內外各流派琴人,舉辦講座及音樂會,編著琴學刊物,希望能為古琴藝術的傳播略盡綿薄之力。目前,古琴社在冊登記會員三百余人。平時內部的雅集活動,參加會員人數也有三四十人。
首辦全國高校古琴學術論壇
2007年11月24日,在南京六朝古剎雞鳴寺內,由南京大學古琴社與四川大學古琴社、浙江大學古琴研究會共同舉辦的“首屆全國高校琴學論壇”在一片鐘聲琴韻中拉開帷幕。該論壇主題為“琴學與傳統文化”,相對于過去的活動,此次古琴社的活動更側重于學術性。該社社員希望此次論壇能成為一個琴學研討的學術平臺,讓學術走入古琴,讓古琴加入學術,讓琴學研究在高校中得到更廣泛的重視,促進和推動各高校間的古琴文化學術交流。
論壇內容包括學術討論會以及專場音樂會,共收到來自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同學及老師的近30篇論文。2007年11月25日,在南京大學校園內,古琴社主辦了論壇的專場音樂會。當時,來自各地的著名琴家,演奏了不同風格的古琴曲,讓同學們領略了傳統禮樂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神奇意蘊。
古琴社刊:《南雍琴刊》
2009年初夏,由原南京大學古琴社社長顧遷正式提出了編訂該社社刊――《南雍琴刊》的計劃。該刊以學術性和創新性為宗旨,目的在于編撰一本學術性琴學刊物。
該計劃提上日程后,校領導十分重視刊物的編撰工作,康爾教授等人還多次對琴刊的編寫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琴社的多位社員在顧遷社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歷時長達3個月,終于完成整本琴刊的編寫校對工作。最后,在南京大學藝術中心的資助下,順利解決了印刷經費問題,于2009年8月末印制,共計約300冊。該書分為六大版塊,收錄琴人琴家及習琴之人相關文論三十余篇,總字數近十萬,并配有琴學相關精美圖片五十余張,是一本內容豐富、學術性較強的琴學刊物。
《南雍琴刊》印出后,得到了海內外琴家琴人的首肯。回憶起這幾個月共同編寫琴刊的經歷,古琴社現任社長郗文輝說道:“琴刊的編寫使每個參與其中的社員都學到了很多東西,無疑,該刊對于社團的發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提高人文素養,任重道遠
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高中階段,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為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閱讀篇幅較長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鑒賞能力;認識中華文明形成的悠久歷史進程,感悟中華文明在世界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貢獻,吸取前人經驗和智慧,培養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抵抗困難挫折的能力;感悟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品質,自覺以中華傳統美德律己修身;了解傳統藝術的豐富表現形式和特點,感受不同時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接觸和體驗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民俗風尚,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認識國家前途命運與個人價值實現的統一關系,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安全和利益。”
二、讓國學教育與各學科教學融會貫通,真正成為啟智育人的源頭活水。
在國學進校園后“由誰教”“怎么教”這些問題上,不同的學校也會采取不同的舉措,如有些學校讓語文教師放在語文課中作為拓展閱讀資料,有些學校則由德育教師或心理教師放在班會課上教,還有些學校專門開辟出校本教材,由專職教師來教。“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課時,必然會導致不同的教法。其中絕大多數學校就更側重于字詞含義的理解,而非生命的感化。”這讓“國學教育”變成了語文教學的“擴展版”,學生自然不會喜歡。
這種傳統文化教育“語文化”的傾向,尤其表現在對字詞、語法的過度關注上。中國古代文化中有音韻學,并沒有語法學,而國內目前的傳統文化教育卻本末倒置,學生并不在意其文化內涵和價值是什么,只是為了考試而糾纏于支離破碎的字詞意義。
真正的國學教育是要通過各學科的教學將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慢慢浸潤到學生心中,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逐步內化成學生的自身修養,也進一步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弘揚和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使學生成為既有傳統美德,又有傳統文化素養;既有民族精神,又有時代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三、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法,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
傳承傳統文化要堅持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路子。既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要加強家庭、社會與學校之間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通過對學生進行民族文化了解程度與接受內容等情況的現狀調查分析,依托社團開展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具體內容可包括古詩、成語故事、歇后語、諺語、對聯、古代名人故事、家鄉傳統文化等。要讓學生通過開展國學實踐活動,繼承和弘揚本土文化。開展探求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節日及淵源、名勝古跡與由來、歷史名人和遺跡等活動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節慶紀念日中蘊涵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舉行古詩文默寫大賽、誦讀大賽和書法作品展覽活動,在文化熏陶的基礎上,汲取鄉土文化,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祖國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學校應通過報刊、板報、活動和創建專題網頁等載體,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如在校園走廊上布置以古今中外詩文與格言為主要內容的文人字畫;校廣播站定期播放美文欣賞,網絡下載電視散文節目;每學年舉行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和讀書節;定期開展文學社活動等等,創設濃郁、高雅、互動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提升師生文化素養。同時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勵志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繼承良好的傳統道德品質。努力實現國學教育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初步形成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國學時代價值”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
中圖分類號:D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08-87 -0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出現了文化認同的問題。作為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會對整個國家的文化認同與社會的價值取向造成影響。加強并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有利于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提高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對文化認同的認知
文化認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具體指文化群體或文化成員成人群內新文化或群外異文化因素的價值效用符合傳統文化價值標準的認可態度與方式。經過認同后的新文化或異文化因素被接受、傳播。
早在20 世紀 90 年代初, 美國一本專門從事中國研究的雜志說:“在中國面臨的各種危機中,核心的危機(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機(identity crisis)。”其中“identity crisis”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認同危機,認同及認同危機中最重要的即文化認同危機。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認同感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文化競爭力在綜合國力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大學生是中國形象、中國標簽的代表,加強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不論對于大學生本身完整人格的塑造,還是對社會的影響力、國家的競爭力都具有巨大的影響。
第一,文化認同是大學生個體成為“社會人”的前提。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在其發展過程中,其個人的行為習慣及其文化行為習慣的養成源于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一切外在文化現象都與內部認同體系有著密切關聯。只有人們頭腦中擁有某種文化的認同,才能夠做出符合其文化的判斷、抉擇或者決定,因此,“文化現象往往是潛在于人們頭腦中認同的再現。也就是說,一切現象的事物,都可能存在潛在的信息底模,即人們的文化認同”。可知大學生要成為“社會人”之前,必須具有正確的文化認同感。
第二,文化認同是大學生個體成為“文化人”的過程。首先,作為完整的個體,必須擁有文化認同才具有完整性。因為認同不單給個體行為制定了規范,提出了要求,而且同時也給個體營造了一個外在的文化氛圍。其次,個體的文化認同一旦形成,其意識、行為、信仰等方面就具有穩定性的特征,個體會通過文化的識別來取得社會性的發展。同時,文化認同也影響著個人的社會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是個體獲得文化群體感的途徑和方式。這種文化的歸屬感,是大學生之所以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所必需擁有的。
三、大學生文化認同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中國,在社會轉型期為追求經濟利益增長的飛躍,政治愈來愈民主化,文化愈來愈多元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處于蒸蒸日上的態勢,各種外來思潮、價值觀、文化的涌入極大地沖擊了國人原有的文化認同,使國人包括大學生在內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一)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匱乏
中國的傳統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受到外來文化的挑戰,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導致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學習貧乏。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傳統文化與新文化時,傳統文化被選擇的比例并不高。傳統書籍、傳統的生活方式、禮儀制度已不再被倡導。更多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并非是以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拋開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受國家地位、影響力、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所影響,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沖擊所致。這種不是真正了解本民族傳統文化,而是受國家、社會和輿論的影響出現的文化認同缺失現象值得關注與有效的引導。
(二)盲目追求外來文化
出生于“90后”“95后”的當代大學生,作為改革開放后的新群體,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與認同感不了解,對外來文化容易產生盲目的追求。高校在當前復雜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由于處于社會轉型期不穩定的態勢下,學校對大學生文化感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們出現文化認同危機現象。當代的大學生在追捧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感恩節的同時,對于中國一些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表現的越來越淡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追美劇、韓劇,知曉國外的經典名著同時,忘記本民族的名著經典,對于帶有傳統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傳承,比如對豫劇,臉譜知曉的越來越少。對于中國的傳統習俗,使用筷子,貼窗花,制作中國結,吃餃子被外來的像使用刀叉,放上圣誕樹,品嘗星巴克,吃日本料理、韓式燒烤等文化現象所動搖。
(三)文化認同缺失
在網絡多媒體迅猛發展,多元文化碰撞與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在文化領域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由于部分大學生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辨別文化能力不強,受輿論錯誤的導向,易造成文化認同缺失現象。利己主義,個人自由至上,洋品牌的使用,殊不知,這些都是西方國家實行的文化滲透政策的后果,各種文化沖突、文化霸權主義、文化殖民主義、文化中心主義引發的文化失當行為對弘揚我國優秀文化,傳遞正能量發展都有錯誤的價值觀導向。
四、提升大學生文化認同的對策
由于大學生的認知方式、心理狀態尚未成熟,對自我與他者關系的認知模糊,最終往往影響到他們的行為選擇。同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來文化的沖撞影響到大學生個體文化認同的缺失,從而引發各種危機,開展大學生文化認同教育尤為迫切。
(一)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著重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 。用中國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進行國情教育、理想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不斷加強青年對社會主義必勝,實現全國人民中國夢的信念和信心,運用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大學生。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青年教育、青年理想和青年的成長與成才融入到社會領域的各個方面,凝聚力量、激發活力。
(二)培育以民族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觀弘揚民族精神
一方面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另一方面要加強民族歷史、地理和傳統文化的教育,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魅力與實質,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對于西方文化中可以補我所缺、為我所用的科學理性精神、現代人文精神與人道主義、創造精神、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戰略等,要具備五千年淵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的文化自信,敢于敞開胸懷,對外來文化的批判地吸收。只有這樣,才能將本國文化精髓、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三)引領文化現象,重塑文化認同
隨著近兩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得到國人的重視,孔子學院、漢語熱、百家講壇這些傳播中國文化現象的興起,學校可以借此機會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與積極地干預,將這些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廣泛向學生宣傳,借此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給學生,變空洞的說教為實際的面對面交流。不要過分抑制學生對外來文化的好奇,可以通過播放電影,制作板報向大學生描繪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讓大學生有自去了解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差異與相同,理性地吸收與傳承中國的文化,對外來文化中優良的部分也要吸收與借鑒,不能全盤否定與拒絕。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建構大學生文化認同感
在過去社會時期,個體的文化認同不需要學習,便自然而然能夠形成,隨著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原先的文化認同與個人信仰、價值觀提出質疑,文化認同危機出現。建立正確的文化認同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文化認同對學生的教育必不可缺,可是從社會到學校各方面缺少了對大學生這方面的正確引導和積極干預。提倡學校教育應隨著社會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差異,確定不同階段的目標,不同個體發展的區別建立文化認同教育體系,實行多梯度、多角度的針對性教育,進行整體銜接,才能達到積極的效果。
五、結語
大學生個體文化認同的培養是長期的教育過程,光靠學校或個人自身的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家庭、社會、個人自身共同的引導和幫助。社會可以適當地為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利用報刊雜志、電視及網絡等各種媒介對個體進行文化的傳播,做出努力,才有可能在激蕩的社會形勢中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認同,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讓文化這樣一個“軟實力”在實行教育的過程中重塑他們曾經不穩定的或錯誤的文化認同感,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和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實現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娜.大學生民族文化認同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王雪韻.多元背景下的文化認同與我國學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陸玉林.當代中國青年的文化認同問題[J].當代青年研究,2012.
[4]沈伯寅.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認同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5]王永明,李宴群等.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構建文化安全體系[J].理論探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