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8: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西方飲食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用餐方式上,中國與西方社會存在著巨大差異。中國人是喜歡熱鬧的,因而逢年過節,人們都喜歡一家圍在一大桌飯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會時,領導與下級員工也會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說有笑,邊說邊聊;在吃飯時人們都會很活躍,相互敬酒、勸菜等等,整體營造出一種熱鬧溫暖的氛圍。這樣的飲食方式,在中國的很多場合都會用到,特別是在中秋節、春節等節日里,全家人從四面八方回到一塊兒過節,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長烹飪的人會做一大桌子的菜,其樂融融的一起吃飯,并祝福、拜年等等,講究的是一種和睦、團圓的氣氛。通常中國人在進行聚會時,不會給每個人定食定量,而是會準備很多的飯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沒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國家,他們的用餐方式就與我國有著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沒有中國人團圓與熱鬧的吃飯習慣,他們喜歡在安靜、優雅的環境里就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盤,而每個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沒有中國式的一大桌子人圍著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飯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沒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著自己的餐盤隨意走動。西方人的這種用餐方式體現了他們注重個體的思維方式,他們強調個人空間,講究個體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著不足,人們在吃飯時不能進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國人共樂的情調。
二、飲食禮儀的差異
很多人說,中國的餐桌,可以談成合作、可以求婚、還可以聯絡感情,總之中國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決。因而,餐桌不再是單純的吃飯的地方,更是一種交際方式,在用餐這種特殊的交際方式中,禮儀文化是最為重要的。一般來講,中國人在進餐時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內部的吃飯,其余場合里人們進餐時都十分重視尊卑、長幼。在集體進餐時,人們一般都會等客來齊了才會入席,而座位則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對著門口的位置為最高,其次以東為尊,而請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門口的位置。宣布開始入席時,會先叫一些位高權重、重要的人先開始,隨后主人才會開始。但在西方,飲食禮儀則與中國存在著很多不同。西方進餐禮儀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紳士風度,男性要對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與女性一起參加宴會時,面對門口的最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則座在女主人的對面,即門口的位置,顯示出對女性的尊敬。而在具體的進餐時,男士要起身先為女士拉開椅子,讓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時,男性并不能先進餐,必須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開始進餐后,男士才開始進餐。在進餐結束時,女主人離席之后,男性才能離席,而男士仍要為女士拉椅子,讓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紳士風度。
三、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飲食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為主,其次中國的蔬菜種類很多,植物類菜品占主導地位。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國家的七倍,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種。中國人之所以將植物作為主菜,這與佛教對國家的影響有很大關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開始傳入我國,佛教認為,動物是僅次于人的一種生靈,人們不可以將其殺死,也不能把他們的肉用來烹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沒有靈魂的,所以中國就形成了以蔬菜為主的飲食內容。因此,有人將中國人的性格稱之為植物性格。中國人在進食時喜歡將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熱的,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里,菜如果涼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熱吃,菜的味道才真正發揮出來。西方人則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食物中動物居多,這與他們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原始西方社會,很多人以打漁、捕獵與養殖為生,而種植業在西方社會并不發達,因而人們習慣在動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國家,食物中動物類居多,如牛肉、羊肉與豬肉等,在烹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營養的均衡,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考慮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動物類居多,因而他們也被稱為是有動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歡熱食,他們喜歡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盤等,一直是西方大從所愛;他們在吃蔬菜時,也喜歡生食,如生菜、黃瓜等,并不將它們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意境創設:生動別致,充滿想象
舊式菜廚的另一熱門斗方,非“山珍海味”莫屬。該句呈現出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美食方面的意境營造,大多基于真實,著意表現在菜肴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飲食習慣等方面所呈現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也有的通過理想化的描述,即對絕世佳宴的幻想實現。無論如何,均將感彩融于其中,賦予大眾人本主義的溫暖。如“庖有肥肉、廚里鹽梅”,創作者捕捉到的美的畫面,在舊時是老百姓致力實現的目標。作者旨在體現對食者的關切和挽留,或表明家境殷實。如“琳球瑯玕、二膳八珍”,創作者用精當的詞語傳神地勾勒出貴族階層佳肴滿桌、形美味醇的生活狀態。前者喻指菜肴豐盛,菜品繁多。后者涉及烹飪體系和拿手好菜,是對最佳美食的生動狀寫,且還運用了典故“八珍”。八珍出現于周代,原指八種珍貴的食物,為后世之八珍筵席先驅之作。語見《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飲用六精,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1]
思想內容:從生活積淀到道德修養
通過對斗方的賞讀,不僅可以豐富對菜點的感官體驗,增進對美食的了解,而且還可以深入了解飲食風俗、風土人情和文化特征。還有些斗方可品味到更為深遠的立意,能體會到孜孜以求的道德修養追求,其開啟心志、陶冶性情的理性火花讓人震撼。如“仁義禮智”,我們可理解為,人類首先應在飲食方面講究禮儀,汲取智慧,善施仁義,要讓普天之下的人們都能在飲食上達到很高的境界,過上幸福的生活。斗方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第一類,“最堪適口、玉食羹鮮”,此類著意表現百姓家庭鮮美可口的菜式,使受眾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第二類,“肴仁豢飯、嘗列珍廚”,此類表情達意更進一層,描繪了飲食高檔精致、花樣繁多的未來社會圖景,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愿望。作者題寫此語,最主要的還是圖個喜慶、吉利和祥和,而并非要實現虛構的烏托邦。第三類,“元亨利貞”,此類系最高層次的斗方,融物質追求與精神訴求于一體,或詠志或戴德或理喻或警示。例句指人的運氣很好,交好運。四個字本來是分開解釋的,宋程頤在其所著《易傳》中解釋道:“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2]屬《易經》中乾卦的卦詞,是哲學家用來表述事物從始到終發展階段的術語。古代的中國人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用在廚門上,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慕和對家庭餐飲達到更高品級的追求,突顯了哲學內涵。
藝術特色:極盡夸張之能事
一、決定鋼琴音色變化的觸鍵要素有以下幾點
(一)不同的觸鍵角度。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接觸面積不同,同樣的力度所形成的壓強也就不同,即壓強與接觸面積成反比。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指觸鍵時與鍵盤形成的角度越小,指尖與鍵盤的接觸面積則越大,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小,彈奏出的音色也就越柔和、圓潤。相反,如果在手指觸鍵時與鍵盤形成的角度越大,則指尖與鍵盤的接觸面積越小,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大,彈奏出的音色也就越集中,音色的穿透力也就越強[1]。
(二)下鍵的弧度。下鍵分為“垂直下鍵”和“圓弧下鍵”。[2]垂直下鍵有很強的沖擊力和打擊性,彈出的音色也響亮越有顆粒性。而圓弧下鍵則是在下鍵的過程中有一個緩沖的動作,從而使音色變得更柔美,歌唱性更強。圓弧下鍵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由手掌內向外作圓弧運動,一種是由外向手掌內作圓弧運動。
(三)觸鍵的力度。觸鍵的力度主要取決于:
1、演奏者整個手臂的質量,質量越大,地球對它的引力也就越強,那么它產生的重量也就越大,在彈奏時作用到鍵盤上的力也就越大。我們可以通過對肌肉的調控來控制由于重量而對鍵盤所產生的力的大小,從而來改變音色。
2、在彈奏過程中的發力點。在彈奏過程中發力點的不同也對觸鍵的力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主要包括以掌關節為發力點,腕關節發力點,肘關節發力點,肩關節發力點,腰為發力點,以腳為發力點,事實證明越大或越往下的關節參與演奏,其產生的力量就越大,聲音也就越響亮、渾厚。
(四)觸鍵的速度。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當質量一定的時候,物體受力與其加速度是成正比的。所以當手指觸鍵時,手指觸鍵的速度越快,琴槌所受的沖擊力越大,那么通過鍵盤系統傳導給琴槌的力量也會相應的更大,琴弦在琴槌的激勵下產生的振動頻率也會越大,同時音板的振動頻率也就越大。由此可以看出鋼琴音色音量上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手指觸鍵的速度。隨著觸鍵速度的加快可獲得由明快干凈到明亮清朗再到尖銳強烈的音色,隨著觸鍵速度的不斷放慢我們可獲得更柔和,更深沉,更悠遠,更飄渺的音色。
(五)下鍵的高度。在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高度落差越大,觸鍵速度越快,觸鍵時的力度也就越大,彈奏的音量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觸鍵之前指尖與琴鍵的距離越近,甚至沒有距離,指尖是貼著鍵盤的,觸鍵時的力度就自然會相應變小,彈奏的音量也就越小。
(六)觸鍵的深度。觸鍵的不同深淺也可以使鋼琴的音色產生變化,越深的觸鍵產生的音越清晰,相反越淺的觸鍵產生的音越模糊。在尋求觸鍵深度的同時,演奏者一定要注意每臺鋼琴從最深到最淺的觸鍵的不同層次。
以上這些要素在鋼琴的演奏中相互組合:產生多種多樣的觸鍵方式和千變萬化的鋼琴音色。
二、鋼琴改編曲《松花江上》的觸鍵方式
每一首鋼琴音樂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和不同的風格特征,那么演奏者就要根據這些方面去想象、聆聽、反復嘗試尋找最理想、最適合的鋼琴音色,這也就成為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任務。下面就以鋼琴改編曲《松花江上》為例來闡述各種觸鍵方式在具體鋼琴曲中的應用。
鋼琴獨奏曲《松花江上》的引子部分采用了三行譜表,低聲部用琶音式和弦。旋律一直在向下進行,力度為P,仿佛是在喃喃的訴說,所以在旋律聲部的音色上應該是一種暗淡的訴說性很強的聲音,為了達到這種聲音在觸鍵方面應該采用抬手指的小角度觸鍵,小角度的觸鍵會讓聲音很暗淡,抬手指會讓聲音述說性很強。低音的琶音仿佛是江水的波浪。
引子結束后進入了樂曲的第一樂段——描寫戰亂以前美麗富饒的家鄉,作者用#F大調描寫了家鄉的美麗景色,并抒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樂曲用小調來表現,悲怨、哭泣、催人淚下的第二樂段,表達了對祖國命運的擔憂和對敵人的憤恨之情。第二段的感彩與第一段的抒情的敘述性方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在音色效果上應該更多的體現尖銳強烈、凄厲幽怨的聲音。作者用帶有重音的八度半音階,力度上突變為sf的方式作為連接,在這里左手八度的三連音筆者認為應該采用前臂快速觸鍵的觸鍵方式,然后用提高觸鍵高度的方式表現sf在力度上所需的突然變化。仿佛晴天霹靂一樣把人們的美好回憶打破。回到了流離失所、悲苦流亡的現實。當右手旋律出現時筆者認為應該采用以手腕帶動的大角度快速觸鍵的方式。用手腕帶動可以保持旋律的連貫性。大角度的快速觸鍵可以加強音量增強戲劇性沖突。而旋律中帶有保持音記號的地方。這里應該采用以手臂帶動的高抬指慢速小角度的觸鍵方式,這種聲音悠長深沉而富有歌唱性。隨著pocoanimate標記的出現,音樂逐漸趨于激烈,這里的觸鍵應該采用大角度貼鍵,快速觸鍵的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一種很有壓迫性和急促的聲音。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的侵略行徑。在這之后音樂的力度又轉到了mp,這里右手的旋律應采用貼鍵的大角度觸鍵,而左手采用貼鍵的小角度觸鍵。用不同的觸鍵角度來區別音色的明與暗。在例8處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用下行的半音階三連音和16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來襯托旋律,象是人的哭泣,這里筆者認為應該采用手指小角度快下鍵的觸鍵方式,隨著力度的漸強和漸弱要適當調整觸鍵的高度。
作者用連續的柱式和弦來烘托氣氛,從觸鍵角度上來說應該采用前臂的快速觸鍵。由于觸鍵動作中加上了前臂的力量,它不僅能大大的增加所彈奏的音量,在音色上也形成了強烈的光芒,它對推進作品的,增加音量的對比,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這里出現了fff的力度要求,這也達到整首樂曲的最高點。為了營造輝煌嘹亮的聲音效果,僅用手腕或小臂的快速觸鍵不足以達到需要的音響效果,這時就需要以肩部為發力點,使用大臂帶動手指快速的觸鍵。同時再伴以恰當的延音踏板,能獲得輝煌的,充滿共鳴的音響效果,表現強烈的音樂情緒和色彩效果。
在樂曲的尾聲處力度的變化逐漸由mf發展到mp再到pp最后發展到ppp,這種逐層遞減的力度變化,使前面激烈、悲怨、反抗的情緒逐漸趨于緩和最后漸漸融化在那緩緩流動的江水之中。在這一段中的觸鍵形式一定要進行精心設計以適應這種力量的變化。筆者認為在旋律聲部的觸鍵角度、高度、力度都應該是相同的,主要通過改變觸鍵的速度來表現力度的變化。超級秘書網
鋼琴的觸鍵千變萬化,每一種觸鍵方式都可以獲得不同的音色效果,而每一種觸鍵方式與其他各種觸鍵方式結合,又能夠產生許多新的音色變化,為鋼琴增添新的表現力,每一位鋼琴演奏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音樂想象力,想象出自己所要彈奏出的聲音,尋找適合的觸鍵方法來獲取預想中的音色效果。還要仔細聆聽自己彈奏出的每一個音,根據作品的音樂需要在鋼琴上反復摸索,以求得自己理想中的音色效果。
參考文獻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7
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1
于聰.《崔世光鋼琴獨奏曲<松花江上>的分析與研究》.科技信息[J],2006,3
卞萌.《向盛世奉獻音樂之光——為<崔世光鋼琴作品選集>的出版與作曲家訪談錄》.
飲食,在遠古時代以來就在人類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回首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結構,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風情形成我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特點。西方的飲食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點的飲食文化。本文試圖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更好地展現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從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適應能力,推動我國飲食文化特點向全世界各國傳播。
一、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表現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影響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對食物口感的重視程度,不僅如此,人們還注重食物的外觀;西方人的飲食都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重視原料的新鮮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營養價值。所以西方人喜歡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漢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強調飲食對人體的健康是在滿足饑餓感的基礎上能否給人體帶來必須的營養成分。
2、飲食對象的差異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米飯或面食作為主食,人們的日常飲食主要以素食為主,蔬菜類菜品占主導地位,肉類和魚類經常在節假日等聚會或筵席時使用。“據西方的植物學者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飲食對象中,像黃瓜、白菜、豆角等綠色蔬菜是首要的選擇目標。在西方國家中,人們的主食以各種形式的面包為主,肉類食物相對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飲食對象這方面與中國截然不同,西方人在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由于肉類食物的營養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別喜歡吃肉食,例如:牛排、豬排、火雞等肉類食物。
3、飲食方式的差異
在中國,中國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每個人都圍著圓桌團團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這樣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們稱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親切的感受,使人們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對中國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這樣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國家中,無論是在家人之間舉行的聚餐還是商務人士舉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儀式,西方人更喜歡用自助餐的形式來享用美味。人們在這種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隨意吃到喜愛的食物,還可以讓人們邊用餐邊和不同的人們進行交談,同時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強調自我尊重的原則發揮的恰到好處。
二、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
1、飲食風俗的差異
飲食風俗的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日常食俗、節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們說的每天的飲食內容。從遠古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米和面作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類以蔬菜類為主要食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節日食俗方面,我國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都設成相應的節日。在節日這一天,人們會吃相應的食物來慶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人們主要是煮湯圓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漢堡為主,以牛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類,人們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節日食俗相對中國的節日食俗而言,沒有那么講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誕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禮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識比較高,人們會舉行宗教儀式并且舉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雞、烤乳豬等食物來表達對人們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樂的心愿。
2、氣候環境的差異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突出,總體來說東、西兩部分地區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東南部主要是臨近海洋。因此中國的氣候環境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差異,所以中國人利用這個特點在海邊以魚類、海鮮為主,山區以野果和山珍為主。我們以米、面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由此看來,中國人由于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由于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主要由陸地與海灣交錯而成,因此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文化。由于受氣候影響,西方國家十分適合發展畜牧業以及利用開發海洋資源,這也使得他們養成了肉類食物作為主食的飲食文化。
3、的差異
古代中國在最初的時期是沒有本國宗教的,所以我們的宗教意識相對來說不是很強。后來我國開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剛剛被傳入的時期,佛教的僧侶們的飲食和普通民眾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后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慢慢發展,統治者開始限制僧侶們的飲食,禁止僧侶們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宗教,道教在飲食方面和佛教的規定一樣,也禁止信奉者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宗教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特別深遠,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規對人們的日常飲食也有明確的規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們的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肉類食物。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今的基督教徒們在飲食方面基本上沒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類的食物還是禁止食用的,肉類食物必須是已經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中西方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展,彼此間互相吸收。這不僅為我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為西方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中國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接受這些西式食物。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融,不但帶來了甜點、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制作工藝和健康的飲食方法,這些都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鮮活力。由此看來,中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在彼此的國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國人民對彼此國家的飲食也都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喜愛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這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世界飲食文化》是一門講述中西方國家在食物原料開發利用、食品制作和飲食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科學、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因其內容多,知識涉及面廣而碎,信息量大而散,興趣性強等特點,需要教師具備強大的國內外飲食文化背景[1],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和較多的師生互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思考,擴展學生思維。目前,國內多所高校食品專業相繼開出《世界飲食文化》這門課,比如江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安徽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暨南大學等,很多老師在增強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飲食的自信心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方法和措施。例如:魏彬提出廣泛搜集資料,將總歷史串引到飲食活動,加強學生認識對飲食特點隨著經濟和政治變化而遷移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2];胡春秋提出多種考核方式對《中國飲食文化》進行教學改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活動[3];賈平提出將一些成語,典故,以及詩詞等和飲食有關的文化融入到教學內容中,通過師生互問,老師答疑等形式趣聞橫生地傳入飲食文化現象,提升學生創新意思和創新能力[4];周朋以茶文化為例,提出教學知識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對茶傳播,茶歷史和茶藝茶飲的文化活動認識[5];蔡華探討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造成的飲食內容,飲食方式,以及飲食健康和美味追求的差異,揭示了各國飲食文化迥異的深層內涵淵源[6]。然而,這些結果都只是從某些方面提到改進,且方法較單一,創新性不明顯,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且沒有結合教師本人的經歷來引導學生學習[7-9]。本人在教授《世界飲食文化》課程中,深切感受到這門課程強大的知識背景,包括地理氣候,植被物產,歷史人文等,需要將這些歷史人文知識和食品科學技術相融合,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進行改革,以空間和時間的角度,激發學生思維和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為其他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進起到很好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一教學內容改革
(一)從地理氣候,植被物產和人文思維方式角度有目的地講解南美,非洲,北歐,地中海國家,赤道附近國家和亞洲其他國家在飲食方式、飲食內容、飲食思維、飲食習俗和禮儀等方面的差異,結合作者本人拍攝的不同國家的飲食照片和視頻,引領學生進入不同國家飲食走廊,帶給學生親切感和知識切入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掌握各國飲食文化形成的基本條件。以“墨西哥飲食”為例,墨西哥地處熱帶,物產豐富,且有悠久的農業歷史,是世界玉米和辣椒的原產地,印第安人在這里培育了古老的農業技藝和烹飪技術,囊括從種植、豐收到制作、享用的過程,整個鏈條彰顯了傳統飲食的全民共享性。這種以辣味漸長,玉米,豆類,仙人掌和龍舌蘭等已有9000年歷史的飲食內容是現在墨西哥飲食的民族基礎,也引領著現代墨西哥飲食的發展方向。自西班牙殖民者進入墨西哥后,西班牙餐飲,就像西班牙語言一樣,演變成墨西哥飲食主流。隨著全球化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墨西哥飲食是以傳統飲食為基礎,結合西班牙等西餐飲食方式,同時還融入了一些中國等國家的飲食元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進而通過提出假設國家,要求學生結合已學到的知識,以地理氣候,自然物產,人文歷史和思維方式角度,推導出假設國家飲食文化可能存在的形式和內容,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植被物產傳播的時間和空間緯度貫穿整個課程人類飲食的豐富離不開人口遷移、科技發展和植被物產的傳播,比如茶葉原產地是中國云南貴州四川交界地段,通過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茶被傳到西歐,東歐,和亞洲其它國家,以及非洲和美洲。咖啡原產地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通過戰爭和奴隸販賣,咖啡進入也門等阿拉伯國家,隨著人工培育咖啡在也門的首次種植,以及歐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宗教戰爭,以及殖民地活動,咖啡被帶到了歐洲,印度,南美和非洲其它國家。葡萄原產地在里海和黑海的外高加速地區,3000多年前開始在意大利和法國等國家種植,漢武帝時代傳到我國新疆吐魯番,唐太宗年間傳到我國中原,然后南非和南美洲國家(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種植葡萄僅僅400多年的歷史,北美的美國僅僅200多年的歷史,但是卻擁有了世界頂級葡萄品種和葡萄酒。歐洲學者相信,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雙手,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山藥,歐洲的蠶豆,綠豆、豌豆、豇豆,云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茶豆等的食用豆類(除了中國大豆),以及花生、西紅柿、黃瓜、南瓜、西葫蘆、辣椒、菠蘿、鱷梨、草莓、可可等[10]。盡管這些食品原料現在在全球很多國家種植和引用,然而它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對氣候,土壤,陽光和雨水的需求,比如,茶分布在北緯49°到南緯33°之間;咖啡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葡萄分布在南緯30-50°和北緯30-50°的溫帶區域。通過這些常見的植被的傳播時間和空間圖的講解,培養學生空間立體思維方式,進而加強學生對各國飲食文化之間相互交融和相互影響的理解和掌握,傳輸給學生采用繪制時間空間圖形,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理解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豐富各國飲食,從而打開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興趣。(三)比較中西方飲食方式的不同通過對比中西方飲食思維,飲食內容和飲食方式的不同,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例如,西方的“烤”面包和中國的“蒸”饅頭,從西方面包和中國饅頭的各自起源及其發展歷史,講解中西方文化起源的不同;西方的烤牛排和中國的燉牛肉的烹飪方式的歷史起源、變遷原因和發展過程;中方聚餐制和西方分餐制的歷史起源、變遷原因和發展過程;中方筷子,西方刀叉和阿拉伯國家手抓飯的歷史選擇和傳承;通過對比中西方飲食方式和飲食內容的差異,讓學生體會中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以及我國烹飪技術的科學性和營養性。結合世界各國食品加工方式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提出我國傳統食品加工方式,食品科學營養,食品多樣性等方面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發展趨勢,激發學生思考我國傳統食品存在巨大的創新空間。結合作者本人積累的十幾年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科學知識,提出科學知識可以帶給人民更豐富,更營養和更美味的食品,并通過問題讓學生對中國獨有的傳統烹飪方式——蒸的優缺點,目前的應用及其改進方法,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我國先人智慧和中華文化精髓。
二教學方式改革
(一)采用演小品的形式。講解藥食同源的日常應用,讓學生理解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比如“五味調和”“天人合一”“五行陰陽學說”,在我國飲食文化上的體現,掌握中國先人在追求飲食營養和健康的探索,提升學生對我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了解,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通過翻轉課堂的運用[11-12],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鄉飲食特色,演繹日常飲食中的“五行陰陽學說”在“藥食同源”上應用的現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二)世界飲食文化不僅僅帶給學生全面的視覺認識,同時也要配以動手實踐和味覺品嘗,這樣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設計日本壽司的制作和品嘗,通過評定壽司的色、形和味來考察學生對世界其它國家特色飲食的特點掌握;或者,創新一種“奇思妙想飲料”,以飲料營養健康和感官評定考察學生對食品常規鑒定方式的掌握。通過這些實踐課帶給學生親身體驗不同國家飲食特色帶來的切身感受和創新實踐的快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和熱愛。
關鍵詞: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之源遠流長,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意蘊。對比注重“味道”的中國飲食,西方則秉持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人對于飲食一般強調科學與營養,這種獨特的飲食觀也深深影響到了世界飲食文化的發展。誠然,不論中國還是西方,飲食所代表的含義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人們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們對于西方飲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過影視劇、新聞報道、跨國交際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們不妨用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來探討一下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飲食觀念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這類問題上非常講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國人的飲食觀念中更加注重飲食享受,“講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國人飲食文化的傳統。中國的烹飪技術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講究菜肴美感的傳統,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國烹飪還對飯菜點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話傳說來命名的,諸如“全家福”、“獅子頭”、“鴻門宴”、 “一清二白”等,可謂出神入化、雅俗共賞。中國民間有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于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中國飲食對味道的追求和感觀的享受也是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一致的。中國傳統哲學的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這些也是中國飲食的精妙之處,正好體現了傳統哲學的模糊性特點。
對比注重“美味”與“享受”的中國飲食,西方則秉持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飲食一般以科學營養為最高準則,進食猶如為機器添加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則是次要的。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卻發揮了阻礙作用,如對飲食文化的影響。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用料、服務,講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從美國的東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種味道,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2](P107)這也許正是西方人簡單、理性的一種人文品格吧,我們在考量西方飲食觀念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總是先入為主,在跨文化交際中帶來很多不適。
二、影視鏡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飲食方式、禮儀及餐具差異
在西方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人們在就餐前后進行簡單祈禱的儀式,中國題材的影視劇中,則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類似的場景數不勝數,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國家的生活習慣和傳統信仰上的差異,進而使得中西方有著各自不同的飲食方式和禮儀。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普遍進行共餐制,并且比較講究餐桌用餐禮儀,這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了。通常中國人吃飯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飯的時候,大家按照年齡輩份圍著圓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賓或長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別落坐。尊貴的客人通常坐在離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則面朝門而坐。主賓動筷后其它人才開始夾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邊聊邊吃,常會出現互相夾菜、敬酒的場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還會想方設法讓客人多吃,這是中國人的讓食習慣。在餐具使用上,中國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壞食物本來的風貌,顯得文雅溫和,這也體現出中國人的一種“和為貴”的文化取向。請客吃飯對于中國人來說,其意義遠超出“吃”本身的意義,因為它具有聯絡感情、人際交往和處理事物的深層功能。通過這種飲食方式,人們可以交流感情,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實現團結、禮貌、共趣的餐桌氛圍。餐桌上長幼有序的飲食禮儀,更可以使人們重視家庭、家族的團結,以及加深血緣、親戚之間的關系等等。
西方人受傳統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影響,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響,人們形成了以個人為中心并尊重個人權利的飲食意識,也絕不隨便干預他人的隱私。在這種思想意識影響下,西方人在餐桌上個人吃個人的,個人喝個人的。但西方人也極其重視餐桌禮儀。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貴,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兩側,男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側。無主賓時,女士且年長者優先。若是男女一同進餐,男士應為女士拉開椅子。兩同性進餐,靠墻的位置留給年長者。[3](P28)“女性優先”以及“尊重長者”在餐桌上體現的非常明顯。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靜,注重個人的獨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讓食的習慣。就餐期間交談也是小聲低語,付賬多采用AA制,不會造成不便。相比中國,刀和叉則是人們普遍使用的餐具,這也具有一種獨特的飲食情懷。
三、中西飲食在內容上的差異表現
關于中西飲食內容的差異,往往和各民族國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有關,當然,各自的飲食觀念也深深地影響著各自的飲食內容,這種差異的表現并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就扼要舉例說明之。
中國的飲食內容風味多樣、獨具特色。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聞名于世了。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就當地物產和習俗而言,如中國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國南方多產水產、家禽,人們喜食魚、肉;中國沿海多海鮮,則長于海產品做菜。就各地氣候而言形成了多種口味,一般說來,中國北方寒冷,菜肴以濃厚,咸味為主;中國華東地區氣候溫和,菜肴則以甜味和咸味為主,西南地區多雨潮濕,菜肴多用麻辣濃味。就中國飲食的內容而言,“選料”則是其核心所在。選料,是中國廚師的首要技藝,是做好一品中國菜肴美食的基礎,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運用的技巧。每種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等等,都有很多講究。這里講究的就是“精”、“細”二字,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這個道理。中國人的飲食更講究養身,食醫結合,飲食要四季有別,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這種飲食方式和內容也是中國人延年益壽、享受生活的一種情結所在。值得一提的是,還有節日歲時的飲食各有不同,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比如除夕、春節吃“團圓”飯,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當然,飲食當中的飲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國飲食內容的精髓,貫穿于日常飲食生活的始終,人們品茶論道、飲酒作樂,可謂別有一番風味。
與中國復雜的飲食內容相比,西方的飲食則顯得簡單明了了許多。中國人吃飯講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則多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同時注重的是科學營養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點有意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麥當勞”已然風靡全球,西方的飲食內容給人的印象自然是漢堡、雞翅、牛排、薯條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熱量的食物就是這種飲食文化的特點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樣被西方人所適應,并且是人們心目中的美食。這種簡單明了的飲食,正是體現了西方人的理性邏輯。人們不會再吃上面浪費更多的時間,而是在享受這種飲食的自由感覺,但是又不乏對飲食科學營養的考慮。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中的宗教情結,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節日飲食上是遵守一些禮俗的。圣誕節為了紀念耶酥的復活,信徒們要舉行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進食,減少娛樂。復活節是孩子們歡樂的節日,用小動物形狀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裝點的精美甜點,是節日中的重要食物。還有狂歡節、感恩節、萬圣節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們每次進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禱告,感謝上帝賜予美好的食物。這種具有簡單宗教儀式的進餐內容,與中國的飲食內容具有明顯的差異。當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紅茶等西方人最愛的飲品,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內涵。
四、結語
中西飲食文化上的諸多差異,體現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國家之間的偏見與攻擊,往往是由很多差異引起的。著名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茨提出的“文化相對論”是值得我們用來反思自我的良藥。任何一種行為,比如信仰、習俗(包括飲食文化在內)等,只能用它本身所從屬的價值體系來評價,沒有一個對一切社會都適用的絕對價值標準。中國擁有的飲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飲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蠻,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內的諸多因素所導致的結果,比如、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性格等等。隨著世界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飲食文化從一元向多元發展。各種飲食幾乎沒有了地域界限,中國飲食也在不斷吸收西方飲食理性和科學的特點,西方飲食現在也開始研究美味和烹飪技術。從文化上講,中西方揭開了飲食差異表面的面紗,看到的是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知識,中西的這種學習和交流,從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將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際的深度和廣度,從而達到交際共贏。(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趙紅群.世界飲食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魚是否知道自己是濕的?”這是文化、媒介評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魚的生存是由水決定的,只有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魚才會感覺到自己的處境。這個例子對于人和大眾媒介來說是同一個道理。媒介已經完全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以至我們經常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更感覺不到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媒介向我們傳遞信息,給我們提供娛樂,使我們興高采烈,讓我們煩惱困惑。媒介改變我們的情緒,挑戰我們的文化意識,侮辱我們的理智。
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變為“地球村”的今天,大眾媒介在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在改變傳統文化邊界,拓展文化空間的過程中,推進著跨文化傳播,進行著文化的整合,同時也攜帶著政治與資本的力量,推行著文化霸權主義。
跨文化傳播是一種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現象,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各種文化正是由于不斷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斷得到更新、豐富和發展。
現在越來越活躍和頻繁的跨文化傳播使我們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充滿了新鮮內容,校園媒介也開始在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學生們穿的是“韓國風”和“歐美風”帶來的、款式多樣的、休閑時尚的衣服;戴的是“韓國風”吹來韻有著光亮色彩的、能展現大學生青春活力的、精細幽雅的飾品;我們的手機彩鈴是現在最流行的韓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墻上貼的是安在旭、Rain、張東健、金喜善等韓國影星的巨幅海報;手機、鑰匙或書包上掛的是“冬日戀歌”的插圖或Rain、輩勇俊等英俊韓星的小型照片;課余休閑時,我們在網上看韓國最新的浪漫愛情劇或美國現在最受歡迎的連續劇;我們模仿韓劇男女主角的流行發型和發色,現在我們最想去的城市是漢城……
追求浪漫、追求美、追求時尚、追求新形式和新鮮內容,喜歡模仿別人的東西、適應性強、價值觀和審美觀靈活的、代表一個時代的現代大學生正在成為吸收跨文化傳播養分的主力軍。我們的各類文化意識也隨著跨文化傳播的潮流而打破了本土文化的界限。具體說來,跨文化傳播對現代大學生文化意識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服飾文化意識的影響
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國在秦漢時期就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織品通過貿易進入歐洲,促使西歐人廣泛地了解東方的古老文明。從此東方文化開始影響歐洲中世紀人們的服飾。中國織物光澤華麗的外觀、豪華的金銀線刺繡與歐洲人對神的崇拜心理一拍即合。尤其在l3世紀,隨著西方和東方貿易的不斷加強,形成了歐洲人熱烈追求東方服飾的熱潮,女裝衣服的領、袖、衣邊均出現模仿繡花的形式。因此,中國袍裝和裝飾對后來的西歐服裝的演變和更新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此可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的跨文化傳播對各民族的服飾文化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而現在,“歐美流”和“韓流”在中國迅速蔓延,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作為充滿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現代大學生,常常把具本民族特色的傳統衣服疊放在箱子里,成為追逐“歐美版”“韓版”潮流的主力軍。
幾年前,在年輕人中間興起美國黑人的“街舞熱”,在我們校園則引起穿HIP—HOP服飾的浪潮。在校園里,無論是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男生或女生,都流行穿寬大的休閑T恤、肥大的褲子和滑板鞋。幾年來,隨著韓劇越來越多的播放,走在校園里,身旁飄過的、一身精致時尚韓版服裝打扮的個性男女越來越多。韓劇給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劇中女美男俊的主角、催人淚下的煽情劇情外,還有男女主角青春亮麗的各色服飾。現在“韓國風”征服了無數年輕人,讓歐美時尚成功的亞洲化。
突出自由自在的個性,即不像西方服飾那么開放、又沒有東方服飾那么的過于保守,注重精美的細節處理,簡約而含蓄、大方,經典又不失時尚、樸實,閑適中透露出高雅,適合各種場合穿著的休閑、舒適的韓服符合具有追求完美、自然輕松、無拘束的浪漫休閑心態的,還在校園學習生活又渴望時尚個性的現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也因此,風靡流行的韓服成為了現代大學生的首選。
大學生們也喜歡佩戴韓劇里出現過的各種各樣的首飾,喜歡金黃色的、剪得千奇百怪的韓版發型,還喜歡像韓劇中的女主角一樣著鮮艷的眼影,抹光澤的唇膏,以此炫出自己的青春。
由此可見,跨文化傳播使大學生的服飾文化意識更多樣化、個性化和色彩化了。
二、對飲食文化意識的影響
飲食文化,從本質上說,不是指這個人和那個人在餐飲上應該做出哪種選擇,它指的是隱藏在人們心里的東西;如共同的歷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礎;指的是人們在這個方面連續重復的群體實踐。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為了生存,曾發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以及各種烹飪技巧和食用方法,并把這些技巧和食用方法利用各種符號傳播給別人。也正是因為這些飲食文化的傳播,人類積累了豐富的飲食習俗、典故、思想和理念。
信息交流對飲食文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跨文化交流對各族人民的飲食文化意識的影響更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于各民族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社會文化及飲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差異。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的飲食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中國飲食文化之所以如此豐富多彩,長盛不衰,是因為,不僅國內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傳播交流,同時又積極吸收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飲食文化。
從秦漢時期的絲綢之路到現在的大眾傳播媒,跨文化傳播和交流不斷地影響我們的飲食文化,斷地更新我們的飲食文化意識。在古代漫長的歲月中,商業貿易傳播和宗教傳播是飲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而現在各大眾傳播媒介也成為飲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2002年筆者剛進大學的時候,同學們中間去肯德雞、百富、德克士等西式餐廳就餐的情況不是很普遍。但隨著烏魯木齊西式餐廳的增多,西式食品價格也隨之下降,在校園里,學生去裝修豪華、優雅的肯德雞、德克士、西餅屋等西式餐廳消費成了一種時尚。在各種節日里,同學們很喜歡去環境舒適、給我們新鮮感的西式餐廳,享受給我們帶來新滋味的西式食品。最近,隨著“韓流”熱在中國的出現,各式各樣韓國料理的美味也飄到了我們的身邊。像西餐很快成為我們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那樣,不久,韓餐也將成為我們飲食文化意識的另一個新內容。
三、對節日文化意識的影響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種節日。如圣誕節是西方人的最大節El,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最主要節日。隨著各民族和各國之間跨文化交流和大眾媒介的跨文化傳播的日益增多,其他民族的一些節日不同程度地融進了我們的節日文化。特別是圣誕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等典型的西方國家的節日,在新疆的各民族人中尤其是年輕大學生中很流行和普及。
每次圣誕節,不論是外國語學院的學生,還是其他學院的學生,都會用圣誕樹和圣誕禮物把教室和宿舍裝飾得非常漂亮,門和玻璃上貼著“MerryChrist.mas”的貼紙,并相互發短信來慶祝。情人節是追求和向往浪漫愛情的現代大學生的另一個重要節日,母親節和父親節則是我們向父母表達孝心的重妻節日。總之,這些典型的西方節日已成為大學生節日文化意識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對休閑娛樂文化意識的影響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于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蔣紅紅,2007)。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于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說“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要保持中華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傳播,首要的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李慶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為尊重,互為補充,以達到人類心靈的溝通,應該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一種理想追求。美國著名漢學家約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的內容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那么,翻譯作為跨文化傳通,如何才能發揮其本質價值,讓世界人民都認識中華飲食文化,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中華飲食文化翻譯中的“痛處”——可譯性與不譯性
在翻譯研究中出現了可譯與不可譯的爭論。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譯這一問題,是指文化中的意義,即這種文化意義對本文化群體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對不同文化群體的成員來說,則是陌生的。我們知道,由于世界各國人民所生長環境的地理、氣候及風俗習慣等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相互而言有許多新鮮事物。如中國有許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雞”“雙皮奶”等這些有名的民間食品,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外國朋友認識確實不容易。因為這些傳統的食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能從英語語言的文化中找到相應的詞來表示,而且它們當中還隱含了不少歷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兩語道清楚。
關于如何更好地解決飲食文化翻譯中的“文化”問題,金惠康教授認為,對于這種存在的語言不可譯和文化不可譯,“從翻譯技巧的角度看,譯者若緊扣原語的含義,不死摳字眼,至少能對作者的意思進行詮譯或引申,這樣可實現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譯性”。筆者認為,根據翻譯中的對等原則,這種對等是沒有絕對的對等,在文化翻譯這方面尤為明顯。因此,翻譯時只能通過尋找相通點而不是相同點,使原語者和目的語者能達到一個共識,這是從實踐中已經證明可行的,因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為譯者就要充分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
我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譯研究中,有學者也提到,翻譯是個的行為過程。由于文化翻譯具有跨文化性,翻譯必須做到尊重原文化與目的語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譯文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達到宣傳和發揚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問題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從北京各大涉外飯店搜集了3大箱菜譜,共30000多個菜名的翻譯。有關翻譯小組人員研究后,發現其英語翻譯五花八門,有的讓外國客人不知所云。筆者認為,以上所舉雖是小事,造成的卻是國家間的誤解。可見,翻譯的跨文化性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筆者從網絡以及相關一些書籍上收集了幾百個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譯,并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存在著三大翻譯上的問題:
1.翻譯得不知所云
“水煮鱔片”翻譯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來翻譯成的英文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還有把“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紅燒獅子頭”翻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四喜丸子”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看了會叫人跑掉。因此,對于菜名的翻譯,譯者切忌沒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義而直接用字對字的方法來譯。這些翻譯或是有明顯的語法錯誤,或是嚴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國人讀后感到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不能達到通過翻譯進行交流的目的。
2.表達不一,讓人糊涂
在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往往會看到一些用詞不一致的現象。由于不同的英語單詞,它所指代的事物,表達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別的。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對點心類的翻譯上。如:
把“饅頭”譯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湯圓”譯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譯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個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幾樣不同的東西來,確實讓人費解。因此,翻譯此類食品時,譯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種食品的性質特點,找準相關的詞來翻譯,不能張冠李戴,更不能順手牽羊,東拉西扯一個詞來湊合,此做法是對文化極大的不尊重。對此,盡管譯者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翻譯,因為翻譯方法是靈活的,但應盡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如“宮保雞丁”這道菜有常見的3種譯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夠準確
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在飲食翻譯上,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中國特有的東西是不能在英語字典里找到相關的詞來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們可以用英語表達出其基本意思——一個籠統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細節。如:中國菜當中,有很多是以“肉丸”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個“丸”字,都用‘meat ball’來譯的話,筆者認為十分不準確。難道外國人天生來就會知道中國制作‘meat ball’里頭究竟是豬肉,牛肉,雞肉還是魚肉?在此,譯者要注意一點,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類肉的,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因此,筆者認為翻譯的準確性不僅是翻譯的一個行為標準,也是一個道德標準,是尊重各國人民文化的表現。而且,這種籠統的翻譯,往往會失掉地方飲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國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還喜歡吃糕點,糕的品種可謂不勝其數。廣東人喜歡吃的早點有“蘿卜糕”和“芋頭糕”,有人翻譯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筆者查閱了《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兩大權威詞典,比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詞意,認為在翻譯兩種食品時,根據它們的選料(蘿卜,芋頭,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點(軟塊狀),最佳的選詞是‘pudding’。
五、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
為了能更好地翻譯出中式菜名,筆者認為,了解中國菜名的命名方式尤為重要。根據王秉欽教授在《文化翻譯學》一書中所提,可歸納出六種方式:以寫實物法命名,以寫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數字以及顏色命名。從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寫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顯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調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發源地和發明者來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個歷史典故。有了這些信息,譯者就可根據菜肴的特點來確定翻譯的方法。
另外,從翻譯的內容和本質來看,筆者認為與文藝性的翻譯相比,飲食文化的翻譯更多的屬于科學翻譯,因為它是以傳達實用信息為主的翻譯活動,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維活動和語際活動(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而且,飲食文化翻譯有很明顯的“準確性,有效性,程式化”(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等科學翻譯的特征。至于怎樣譯,就“要由譯者面對文本,綜合各種因素做出最后決定”,是“討價還價”的結果。(賀微,2006)基于此特征與目的,筆者對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歸納如下:
1.直譯法
對于中外兩國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現有相應的詞或表達來翻譯。如各種蔬菜、水果、肉類等名稱可從字典中找到相應的詞來翻譯。如果是一些外國有而本國沒有的食物,我們也可以找出相應的英語單詞來翻譯。可是對于一些本國有而外國沒有的食物,如果外國人有現成的說法,翻譯時就可直接采用,如廣東有一種瓜,當地人稱作“絲瓜”,外國朋友稱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沒有相應的詞來翻譯的話,就得改用別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該發生的笑話。
2.音譯法——創中國特色
音譯法可以用來翻譯一些本國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實上,國內許多食品的名稱如“香檳”(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漢堡包”(hamburger)等都是從地道的英語所翻譯過來的,久而久之中國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了。那么,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讀音來翻譯本國特有的食品,讓外國人都熟悉中國的說法及認識它們,據了解,在美國和歐洲的中餐館中,中文菜單翻譯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譯”,這種方法簡潔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來翻譯,美國人點菜時已經會正解地說“TOFU”,還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這才真正做到了傳播本國飲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諸如此類的,又如“驢打滾”(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來據此讀音定為:Gobelive);再如“饅頭”,“餃子”,“湯圓”不如直接音譯為:Mantou, Jiaozi, Tangyuan,這樣一來,外國朋友也就知道這是地道的中國風味小吃了。
3.混合法
雖然音譯法直接而且很能體現中國的特色,但是,對于一些初次接觸中國飲食文化的外國朋友來說,確實有點為難了他們。為了更好地解決跨文化理解上的問題,譯者還最好在音譯之后稍加注解或補充說明。如,對“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釋;在翻譯“河粉”時,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準確。
另外,對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來命名的菜名,翻譯時可采用音譯與直譯混合的方法來處理。如“宮保雞丁”可翻譯為:‘Gong Bao Diced Chicken’(筆者譯),“麻婆豆腐”譯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筆者譯),“東坡肉”譯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譯法
以寫實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體現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較多地采用意譯,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譯出來,或者再加用‘with+輔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紅燒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時菜雞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魚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魚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蔥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錦甜食
5.圖文聲并用
用意譯法來翻譯菜名,使翻譯有更高的準確性和更強的有效性,但有時候會顯得過長,不簡潔。為此,筆者認為可以用簡潔的翻譯加附上相應的圖片,這樣的效果會更佳。而對于一些含有歷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過服務人員現場解說,或者讓外國朋友翻譯出有關背景資料供閱讀。
六、結論
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斷全球化。事實上,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對外的交流。如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等,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國有機會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同時也把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發揚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環境中,各國人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途徑,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探索文化翻譯的另一新意義——文化的傳播。為此筆者想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展開討論,通過討論,探討目前中國飲食翻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歸納出一些相應的翻譯策略用以處理翻譯中的問題,使翻譯真正實現交流,傳承,溝通,創造與發展的本質價值。
參考文獻:
[1]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續編.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2]呂俊.跨越文化障礙——巴比塔的重建.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3]王秉欽.文化翻譯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
[4]許鈞.尊重、交流與溝通——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翻譯.中國翻譯研究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龔光明.翻譯思維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薩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7]單波,石義彬.跨文化傳播新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8]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3).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于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蔣紅紅,2007)。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于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說“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要保持中華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傳播,首要的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李慶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為尊重,互為補充,以達到人類心靈的溝通,應該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一種理想追求。美國著名漢學家約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的內容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那么,翻譯作為跨文化傳通,如何才能發揮其本質價值,讓世界人民都認識中華飲食文化,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中華飲食文化翻譯中的“痛處”——可譯性與不譯性
在翻譯研究中出現了可譯與不可譯的爭論。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譯這一問題,是指文化中的意義,即這種文化意義對本文化群體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對不同文化群體的成員來說,則是陌生的。我們知道,由于世界各國人民所生長環境的地理、氣候及風俗習慣等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相互而言有許多新鮮事物。如中國有許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雞”“雙皮奶”等這些有名的民間食品,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外國朋友認識確實不容易。因為這些傳統的食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能從英語語言的文化中找到相應的詞來表示,而且它們當中還隱含了不少歷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兩語道清楚。
關于如何更好地解決飲食文化翻譯中的“文化”問題,金惠康教授認為,對于這種存在的語言不可譯和文化不可譯,“從翻譯技巧的角度看,譯者若緊扣原語的含義,不死摳字眼,至少能對作者的意思進行詮譯或引申,這樣可實現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譯性”。筆者認為,根據翻譯中的對等原則,這種對等是沒有絕對的對等,在文化翻譯這方面尤為明顯。因此,翻譯時只能通過尋找相通點而不是相同點,使原語者和目的語者能達到一個共識,這是從實踐中已經證明可行的,因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為譯者就要充分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
我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譯研究中,有學者也提到,翻譯是個的行為過程。由于文化翻譯具有跨文化性,翻譯必須做到尊重原文化與目的語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譯文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達到宣傳和發揚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問題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從北京各大涉外飯店搜集了3大箱菜譜,共30000多個菜名的翻譯。有關翻譯小組人員研究后,發現其英語翻譯五花八門,有的讓外國客人不知所云。筆者認為,以上所舉雖是小事,造成的卻是國家間的誤解。可見,翻譯的跨文化性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筆者從網絡以及相關一些書籍上收集了幾百個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譯,并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存在著三大翻譯上的問題:
1.翻譯得不知所云
“水煮鱔片”翻譯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來翻譯成的英文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還有把“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紅燒獅子頭”翻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四喜丸子”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看了會叫人跑掉。因此,對于菜名的翻譯,譯者切忌沒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義而直接用字對字的方法來譯。這些翻譯或是有明顯的語法錯誤,或是嚴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國人讀后感到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不能達到通過翻譯進行交流的目的。
2.表達不一,讓人糊涂
在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往往會看到一些用詞不一致的現象。由于不同的英語單詞,它所指代的事物,表達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別的。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對點心類的翻譯上。如:
把“饅頭”譯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湯圓”譯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譯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個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幾樣不同的東西來,確實讓人費解。因此,翻譯此類食品時,譯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種食品的性質特點,找準相關的詞來翻譯,不能張冠李戴,更不能順手牽羊,東拉西扯一個詞來湊合,此做法是對文化極大的不尊重。對此,盡管譯者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翻譯,因為翻譯方法是靈活的,但應盡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如“宮保雞丁”這道菜有常見的3種譯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夠準確
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在飲食翻譯上,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中國特有的東西是不能在英語字典里找到相關的詞來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們可以用英語表達出其基本意思——一個籠統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細節。如:中國菜當中,有很多是以“肉丸”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個“丸”字,都用‘meatball’來譯的話,筆者認為十分不準確。難道外國人天生來就會知道中國制作‘meatball’里頭究竟是豬肉,牛肉,雞肉還是魚肉?在此,譯者要注意一點,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類肉的,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因此,筆者認為翻譯的準確性不僅是翻譯的一個行為標準,也是一個道德標準,是尊重各國人民文化的表現。而且,這種籠統的翻譯,往往會失掉地方飲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國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還喜歡吃糕點,糕的品種可謂不勝其數。廣東人喜歡吃的早點有“蘿卜糕”和“芋頭糕”,有人翻譯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筆者查閱了《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兩大權威詞典,比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詞意,認為在翻譯兩種食品時,根據它們的選料(蘿卜,芋頭,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點(軟塊狀),最佳的選詞是‘pudding’。
五、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
為了能更好地翻譯出中式菜名,筆者認為,了解中國菜名的命名方式尤為重要。根據王秉欽教授在《文化翻譯學》一書中所提,可歸納出六種方式:以寫實物法命名,以寫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數字以及顏色命名。從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寫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顯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調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發源地和發明者來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個歷史典故。有了這些信息,譯者就可根據菜肴的特點來確定翻譯的方法。
另外,從翻譯的內容和本質來看,筆者認為與文藝性的翻譯相比,飲食文化的翻譯更多的屬于科學翻譯,因為它是以傳達實用信息為主的翻譯活動,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維活動和語際活動(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而且,飲食文化翻譯有很明顯的“準確性,有效性,程式化”(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等科學翻譯的特征。至于怎樣譯,就“要由譯者面對文本,綜合各種因素做出最后決定”,是“討價還價”的結果。(賀微,2006)基于此特征與目的,筆者對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歸納如下:
1.直譯法
對于中外兩國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現有相應的詞或表達來翻譯。如各種蔬菜、水果、肉類等名稱可從字典中找到相應的詞來翻譯。如果是一些外國有而本國沒有的食物,我們也可以找出相應的英語單詞來翻譯。可是對于一些本國有而外國沒有的食物,如果外國人有現成的說法,翻譯時就可直接采用,如廣東有一種瓜,當地人稱作“絲瓜”,外國朋友稱為‘Chinesecucumber’;如果沒有相應的詞來翻譯的話,就得改用別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該發生的笑話。
2.音譯法——創中國特色
音譯法可以用來翻譯一些本國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實上,國內許多食品的名稱如“香檳”(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漢堡包”(hamburger)等都是從地道的英語所翻譯過來的,久而久之中國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了。那么,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讀音來翻譯本國特有的食品,讓外國人都熟悉中國的說法及認識它們,據了解,在美國和歐洲的中餐館中,中文菜單翻譯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譯”,這種方法簡潔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來翻譯,美國人點菜時已經會正解地說“TOFU”,還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這才真正做到了傳播本國飲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諸如此類的,又如“驢打滾”(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來據此讀音定為:Gobelive);再如“饅頭”,“餃子”,“湯圓”不如直接音譯為:Mantou,Jiaozi,Tangyuan,這樣一來,外國朋友也就知道這是地道的中國風味小吃了。
3.混合法
雖然音譯法直接而且很能體現中國的特色,但是,對于一些初次接觸中國飲食文化的外國朋友來說,確實有點為難了他們。為了更好地解決跨文化理解上的問題,譯者還最好在音譯之后稍加注解或補充說明。如,對“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釋;在翻譯“河粉”時,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準確。
另外,對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來命名的菜名,翻譯時可采用音譯與直譯混合的方法來處理。如“宮保雞丁”可翻譯為:‘GongBaoDicedChicken’(筆者譯),“麻婆豆腐”譯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筆者譯),“東坡肉”譯為‘DongPoStewedPork’。
4.意譯法
以寫實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體現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較多地采用意譯,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譯出來,或者再加用‘with+輔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紅燒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brs時菜雞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魚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魚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蔥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錦甜食
5.圖文聲并用
用意譯法來翻譯菜名,使翻譯有更高的準確性和更強的有效性,但有時候會顯得過長,不簡潔。為此,筆者認為可以用簡潔的翻譯加附上相應的圖片,這樣的效果會更佳。而對于一些含有歷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過服務人員現場解說,或者讓外國朋友翻譯出有關背景資料供閱讀。
六、結論
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斷全球化。事實上,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對外的交流。如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等,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國有機會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同時也把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發揚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環境中,各國人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途徑,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探索文化翻譯的另一新意義——文化的傳播。為此筆者想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展開討論,通過討論,探討目前中國飲食翻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歸納出一些相應的翻譯策略用以處理翻譯中的問題,使翻譯真正實現交流,傳承,溝通,創造與發展的本質價值。
參考文獻:
[1]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續編.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2]呂俊.跨越文化障礙——巴比塔的重建.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3]王秉欽.文化翻譯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
[4]許鈞.尊重、交流與溝通——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翻譯.中國翻譯研究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龔光明.翻譯思維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薩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7]單波,石義彬.跨文化傳播新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8]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3).
一、東西方餐飲業中飲食文化差異及中餐菜名特點
由于東西方不同的飲食文化,導致了不同的菜名命名方法,體現了各自不同的需求目的。在西餐菜單里,只簡單列出菜名,再標出所用主、輔料及烹調方法和食用時附帶的佐料,給人樸素和實用的感覺。而在中國,中餐菜肴品種繁多,菜名也極其豐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講究,特點鮮明。既有用現實主義的寫實手法命名的菜名,菜名常由原料名稱,刀法與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如辣子炒雞丁、香爆芹菜魷魚絲、干鍋雞等)、菜肴的創始人、發源地或歷史典故等構成,反映菜肴內容和特色;又有用浪漫主義的寫意筆調進行命名的菜名,采用典故、比喻、夸張、象征等各種方式使得中餐的菜名既美妙動聽,又形象逼真,這些菜名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講求吉利、喜慶,既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又充滿著民俗情趣和地方風情。這些菜肴的特點是選料極其龐雜,利用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點,烹調方法的特點及造型上的特點,為迎合食客的心理而起了美麗動聽(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這類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調方法,卻反映了菜肴的深刻含義,反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飲食文化。
二、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單翻譯
針對中餐菜單的命名特點,可以用以下方式對中餐菜單進行翻譯。
(一)以寫實性命名的菜譜的翻譯
根據功能派翻譯理論,在翻譯以寫實性命名的中餐菜單的過程中,以菜肴內容和特色為主,譯出菜名的原料名稱,刀法與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以達到傳遞原料、配料、烹調方法、造型等信息的預期功能,讓游客通過英文菜單了解菜肴的組成材料,烹制方式,口感味道等,指導食客有目的的品嘗菜肴。
1、菜名以主料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以主料(形狀)+(with)輔料的方式,介紹菜肴的主料和輔料,例如:杏仁雞丁chicken cubes with almond,西紅柿炒雞蛋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
②可以用主料(形狀)+(with,in)味汁的方式,介紹菜肴的主料和味汁,例如:芥末鴨掌duck webs with mustard sauce,蔥油雞chicken in scallion oil。
2、菜名以烹制方法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狀)的翻譯方式來介紹菜肴的烹法和主料,例如:軟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炒鱔片stir-fried eel slices;
②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狀)+(with)輔料的翻譯方式來介紹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輔料,例如:仔姜燒雞條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對于以形狀或口感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采取形狀(口感)+主料+(with)輔料的方式,來介紹菜肴的形狀(口感)和主料、輔料,例如:芝麻酥雞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陳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時蔬雞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②也可以采取口感+烹法+主料的方式來介紹菜肴的口感、烹法和主料,例如:香酥排骨crisp fried spareribs,水煮嫩魚tender stewed fish,香煎雞塊fragrant fried chicken;
4、在翻譯以人名或地名開頭的菜名時:
①可以采取人名(地名)+主料的方式,介紹菜肴的創始人(發源地)和主料,例:麻婆豆腐Ma Po bean curd,四川水餃Sichuan boiled dumpling(Sichuan jiaozi);
②以人名(地名)+烹法+主料的方式進行翻譯,以介紹菜肴的創始人(發源地)、烹法和主料,例:東坡煨肘DongPo stewed pork joint,北京烤鴨Beijing Roast Duck。
5、在中國菜譜中,有些菜為了突出其色道,用了賞心悅耳的名字,比如把雞蛋(egg)稱為木須;含蔬菜(vegetable)的菜肴為突出其色道稱其為翡翠,用芙蓉指雞蛋清(egg white);含多種谷物的菜名稱為八寶或八珍等。翻譯這些菜名時,應把這些用料的名稱統一起來,例如:木須肉;翡翠蝦仁,翡翠培根炒飯fried rice with bacon and mixed vegetables 翡翠燒麥steamed vegetable shaomai;芙蓉雞片,蟹肉芙蓉蛋crab meat with egg white.
(二)以寫意性命名的菜名的翻譯
中國菜肴名稱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寫意”型命名的菜名。這類名稱往往利用菜肴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點,烹調方法的特點及造型上的特點,為迎合食客的心理,賦予菜肴美麗動聽(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這類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調方法。在此情況下,就不能用直譯的辦法,需要考慮采用意譯法進行翻譯,譯出其所指內容,使譯文實現向外國游客傳遞食物的相關信息的預期功能。例如:全家福 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銀絲掌中寶 silver-thread treasure on palm,鳳爪—chicken feet,青云直上rapid promotion—bitter gourd。
(三)有些菜名對中國食客而言非常有意義,若直譯其名,可能會引起東西文化方面的沖突。
為消除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就要考慮其真正的原料構成,以達到其應有的功能。例如,紅燒獅子頭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童子雞 baby/tender/young chicken,紅蓮白雪藏龍 shrimp with shelled olive seed and egg white,龍虎鳳大燴 thick soup of snake, wild cat and chicken,龍鳳呈祥 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 以上菜名的“獅子頭”,“龍”“鳳”若照直譯成英語,勢必會產生文化上的沖突,功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