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6: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型農民培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呼蘭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健全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土地流轉互動機制,為提升農村經濟運行質量,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通過勞動力轉移牽動土地流轉,從而帶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增加投入,促進了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探索出了一條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全區采取多種模式加速土地“依法、自愿、有償”流轉,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動和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不僅使外出務工農民獲得土地承包權益,穩步推進了勞動力轉移,而且使留守農民實現了規模效益。截止目前,全區轉移農村勞動力13.8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1%,創勞務收入14億元,農業人口人均勞務收入3107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全區通過轉包、轉讓、租賃和入股等形式,引導轉移就業的農民流轉土地38.9萬畝,占轉移就業農民承包土地面積的52%。
一、多種途徑流轉土地,解放農村勞動力
呼蘭區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愿、依法有償”的土地流轉機制,為推動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一是創新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推進土地流轉,釋放農村勞動力。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以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鼓勵農民以土地轉包、租賃的方式,積極參與農業合作經營,從而加速土地流轉,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目前,全區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00余家,流轉土地面積達6.1萬畝,吸納農村勞動力1.2萬名。二是引進現代農業資本,促進農村集約化經營,釋放農村勞動力。呼蘭區注重在農業領域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借助企業自身資金、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讓農民以土地入股、轉包和互換,發展訂單農業,建立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助推了土地流轉規模。實現了基地建設和農民的互惠雙贏。在抓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還注重扶持各類專業大戶,按市場規則引導土地向種養殖業大戶流轉。三是建設園區,流轉土地,釋放農村勞動力。為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呼蘭區加快了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和勞動力轉移輸出步伐。以沈家、雙井等鄉鎮設施農業示范園區為依托,打造哈肇路設施農業示范帶。采取承包地互換轉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引導外出農民把土地向園區集中,實現集約化經營,釋放了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民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的步伐。雙井示范園區在300畝土地上建溫室大棚20個,每個大棚年純收入1.2萬元。
二、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推動土地穩定流轉
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要素的優化組合,又進一步推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呼蘭區近年來采取多種渠道大規模轉移農村勞動力,建立和完善了“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政策引導、流動有序、管理規范、服務完善”的勞務經濟發展新機制,做大做強勞務經濟這篇文章,推動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一是提高培訓質量,促進勞動力轉移,穩定土地流轉。呼蘭充分利用國家“陽光工程”培訓資金,發揮陽光工程培訓的牽動作用,通過整合教育資源,采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聯合辦學方式,提高培訓質量。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定向培訓、定向輸出。目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全區已形成了數控、電焊、計算機、建筑、服裝等專業品牌。區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與省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合作培養的數控專業學員分配到中糧集團、青島海信等知名企業;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培訓電焊工叫響大連造船廠。近年來,全區共開展技能性培訓農村勞動力2.1萬人,實現了穩定就業。區勞動力轉移辦公室還與200余家企業確立了勞務協作關系,每年可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為學員提供輸出、維權保障一條龍服務,促進了穩定轉移,也促進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論文格式。二是成建制舉家遷移,穩定土地流轉。農戶成建制舉家向城鎮遷移是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也是從區域范圍實現農工、農商轉化,實現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戰略舉措。全區已有7669戶舉家外遷,轉移農村勞動力13875人,流轉土地11.4萬畝,不僅提高了土地流轉的總量,而且增加了穩定性,提高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三是創新發展合作組織,穩定土地流轉。發展農村新型專業合作組織,構筑新的載體,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保證。許卜鄉蒲井村農民合作社利用外出農民流轉出來的土地建設設施齊全的蔬菜生產基地,發展無公害蔬菜3500畝,并吸納本村勞動力110名在生產基地常年出勞務,每個農民年獲得工資性收入1.5萬元。蒲井村五個鋼筋隊輸出勞動力310人,年創收496萬元。新型合作組織建設對穩定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村勞動力分工分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規范管理,配套服務,為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農村經濟和社會將進一步發生深刻地變化,農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市民化成為農村發展的趨勢,農民居住地向城鎮集中,土地經營向規模集中,工業發展向園區集中,這些都深刻地改變了農民的生活習慣。農村經濟和社會雖然發展了,但農民問題依舊是目前農村社會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就必須要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在農村體制改革環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放開搞活農村經濟,優化農村發展環境,強化農村發展的制度性保障。
我國農村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發展不均衡,從我國勞動力的構成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一直占據著較大比重,成為支持我國勞動力密集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念引領農業,用新型農民發展農業。農民教育培訓是提高農民人力資本,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農民教育培訓,努力培養一支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農民隊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我國農民教育培訓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了不同層次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總體上來看,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和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相比較,還存在認識不到位、財政投入不足、機制不健全、支撐條件薄弱和監管力度不夠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我國農民教育培訓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導型、政企合作型和市場主導型這三大類型。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政府主導型是目前比較有效的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的模式。江蘇省姜堰市的政府主導型模式是我國在農民培訓模式上比較成功的案例,姜堰市作為江蘇的農業大市,近年來通過由政府主導,從上而下有組織的實施農民培訓工程,利用政府的資源優勢,調動各界的積極性,使原本在農村勞動力大轉移中處于困境的農民,提升了素質,學到了技能,變成了就業的生力軍。
二、發達國家農民教育培訓的經驗
美國通過立法大力支持農民教育培訓,形成了完善的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三位一體的農業科技體系和種類多樣的農業教育培訓體系;英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與技術培訓工作,有相應的法規和機構,通過建立獎懲分明的考核制度,將高校科研咨詢部門和農業培訓網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多層次的農民教育培訓,以適應不同層次農民的需要;日本通過開設農業高中,建立留學制度,加強農業技術普及教育,形成了多種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
發達國家的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有如下幾方面的共同點:1.通過立法保障農民教育培訓工作;2.建立完善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3.以政府為主導,多渠道籌措農民教育培訓經費;4.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三、國外經驗對我國農民教育培訓的啟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發達國家在農民教育培訓上的成功經驗對我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具有啟示意義。我國政府需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對農民教育培訓進行保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農民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并在農村廣泛開展長、中、短期相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確保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貼近農民實際。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制定有關農民教育培訓的法律法規;2.建立健全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可通過遠程網絡教育培訓模式、專題講座培訓模式和現場技術操作培訓模式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培訓;3.提高農民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4.采取多種措施,激發鄉鎮企業和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并選拔出農民技術骨干,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5.多渠道的籌集農民教育培訓資金。
總之,農民教育培訓必須以滿足農民需要為出發點,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認識到農民的主體地位,維護好農民的切身利益,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能培訓,并加強對農業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將最新的思想和技能教給農民,以培養適應現代農業需要的農村實用人才,為我國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的決定》(國發[2003]19號)2003.9.
[2]朱敏.城市化與郊區農民教育培訓發展探析[J].上海交大學報(農業科學版),2005,(2):23-26.
中圖分類號:S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b)-0141-01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立國之本,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穩步發展的基礎。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即使在目前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從事農業的人口依然有43%,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但是從農業生產效率來看,我國卻比較低。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個農業勞動人口僅能供養3~4個人,而在發達國家,每個農業勞動人口則可以供養百余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農業生產效率還需要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耕地數量逐年減少,人口壓力越來越大的前提下。做為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典型代表―― 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應用,一直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最主要推動力。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而且還可以大幅度的節省勞動力,為其它行業支援勞動力,促進農業生產的轉型。因此,長期以來,每一次農業生產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無不與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應用密切相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始終堅持“通過現代新型農機裝備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念,對農機具、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開展補貼,為促進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打下了基礎。
1 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的主要問題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是整個農業科技工作和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是把科技成果和先進的技術推廣應用到生產中的紐帶和橋梁[1]。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傳統的思想在農業生產中一直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因循守舊,過于注重經驗等。很多農民都不愿采用新技術,怕帶來風險。在這方面,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國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還有限,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另外,我們傳統的科研機制不符合新時期農業推廣與應用的需要。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研制出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后并沒有進行宣傳,也沒有進行田間的實驗、示范和培訓,而是以論文和專利的形式結束了。全部當成了技術儲備,很多技術和設備即使到了新一代的技術和設備應用了,依然沒有被使用過。
2 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的發展策略
2.1 加強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接受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需要的一方面是農民有接納這種技術和器具的意識,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文化素質。但是目前很多地區的農村,強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差。因此,要想大規模的推廣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離不開培訓工作。具體來說,各地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發明白紙、做講座、技術示范與指導、新項目的詳細解讀等工作來加強對農民培訓、引導,讓農民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術,并愿意配合新的推廣項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過一些有效措施加強對外出打工人員的吸引,通過小額貸款、定向資助補助等一系列措施把青壯年勞力留在當地進行農業生產,而且要讓這些青壯年勞力從經濟上獲得真正的實惠[2]。
2.2 結合企業與研究機構開展宣傳,提高農民對新技術、新產品的認可
由于過去受傳統耕作習慣的影響,許多農民對新型農機具缺乏認識和了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農村大集發放宣傳單等形式介紹新型農機具的好處,讓廣大農民提高認識,積極購置、使用新型農機具[3]。在這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農業企業,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讓科研成果切實成為推動農業生產力提高的動力。為此,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農業企業要加強產、學、研的結合,做好產品和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工作。尤其要注意技術和設備的“傻瓜化”,讓技術和設備使用起來簡便易行,這對高農民對新技術、新產品的認可程度很重要。各高校也可以借助學生實習的機會,讓學生走到各地方農業生產一線,對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的使用進行指導,一方面促進了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自己的生產實踐能力。
2.3 完善基層農業推廣隊伍建設,為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打下基礎
農機技術推廣是將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和新成果通過實驗、示范、培訓、傳授指導及咨詢服務等方式,由點到面地應用于生產的活動過程。基層農業推廣單位是公益性單位,所承擔的是面向基層農業生產的最主要機構,對于新技術、新品種和新設備的采用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基層條件艱苦,很多人不愿到基層農業推廣單位工作,再有目前,很多基層農業推廣單位的經費都不足,多種問題的共同制約嚴重影響了基層農業推廣工作的開展[4]。因此,基層農業推廣單位需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訓和人才引進力度,上級也要更多的在經費方面給于支持,保證基層農業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3 結語
建國60年來,我國的農業發展取得巨大的進步,我們用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為人類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告別了農產品短缺,主要農產品出現了結構性、地區性過剩,農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5]。我們正在進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優質、高效作為農業新階段農產品的目標。這就需要進一步把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做為重要工作來抓,只有真正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武裝了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的效率才能獲得長足的進步,農民生活質量才能更上一層樓。這就需要農業推廣工作者、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農業企業轉變觀念,有效促進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真正融入到農業生產一線中,為農業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冠軍.談農機技術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9(6).
[2] 宋濤.淺談基層林業站專業人才的合理配置[J].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6(1).
陽光工程是以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提高農民生產技術技能、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為目的。相比之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是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等關鍵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解決農業后繼乏人和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深化農村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大舉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是關系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
二、培訓理念更加深入
從陽光工程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理念實現了由“培訓”到“培育”、由“辦班”到“育人”的轉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包括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培育環節,培訓后還要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全程保育式服務,通過開展信息咨詢、技術指導、政策扶持服務等后續跟蹤服務指導,了解學員情況,解決學員問題,實現“培訓一個、扶持一個、成就一個”。
三、培訓內容更加充實全面
陽光工程主要是圍繞產業發展培訓生產技術技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則是以服務農民職業發展能力為導向設置培訓內容。比如,對于種植業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要開展“一點兩線”全程培訓,“一點”就是立足產業發展這個中心點,“兩線”就是以技術和田管為主線開展從種到收的技術培訓,以成本和效益為主線開展從生產決策到產品銷售的經營培訓。此外,還要將新型職業農民素養、農業發展新理念、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政策法規、電子商務、物聯網技術、金融信貸、農業生態環保等通用性知識一并納入課程體系。也就是說,課程體系包括生產技術、經營管理、通用知識三個模塊。不僅如此,農民學員獲得教育培訓合格證書并通過認定后,每年還要完成不少于24學時的繼續教育。
四、培訓方式更重實效
陽光工程培訓已形成一個成熟的三段式培訓模式(播放光碟―理論授課―田間指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中的培訓要求是“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的,培訓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更重實效。
所謂“分段式”就是要按農時季節和關鍵生產環節科學劃分培訓階段,分階段扎扎實實開展培訓。
“重實訓”,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推行送教下鄉、田間學校等做法,以方便農民,貼近生產;多組織學員到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觀摩、考察、學習、體驗新技術和先進經營管理經驗;通過“師傅帶徒弟”、“技術專家帶學員”手把手地指導學員“干中學、學中干”,每個實踐環節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讓學員實實在在地掌握實踐操作技能。
“參與式”就是要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員為中心和主體的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方式,在參與中激發興趣、活躍課堂。通過靈活運用觀摩、見習、實訓、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經驗交流、演講、網絡課堂在線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員動腦、動手、開口,讓學員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考核方式更加科學
相比陽光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更重視培訓考核方式的推陳出新,客觀公正地評價學員成績。將建立“可視化”培訓考核體系,以學員論文陳述與答辯或技能演示為考試考核手段,將過程檢驗與結果檢驗相結合,以學員的技能提升、知識增加、觀念更新、態度改變為賦分依據,測評學員成績。
六、跟蹤服務分量更重
陽光工程主要是通過把有關技術專家咨詢電話印在卡片上或登在小報上發給學員,方便學員咨詢,或通過走訪學員來進行跟蹤服務。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8-017—04
農民是農村的主人,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力量,沒有新型農民就沒有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就應著力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造就億萬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力支撐。于是,研究農民培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對農村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關系的研究,在我國主要是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的,當時影響力大的有鄉村教育實驗、鄉村建設運動等。這期間,黃炎培在上海成立中華平民職業教育社,在“富教合一”方針指導下,開展貧民教育和推進鄉村改進計劃等活動,將職業教育從城市轉向農村,積極為農村建設服務;陶行知在北京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將平民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奉行鄉村教育是立國的根本;晏陽初則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通過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積極推行鄉村改造;另外,梁漱溟則特別強調農村教育、農村勞動力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主張從鄉村人手,以教育求理性,從理性求組織。隨后,積極主張通過農民教育來提高農民素質,將農民打造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力軍,同時,在不同時期就農民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識與科學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及方法等有深入的論述。
在20世紀80年代,羅晉輝(1986)對農村剩余勞力轉移途徑、轉移模式、流動特點及對策等問題進行了研究;進入90年代,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研究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重視,袁利金(1994、1995)等研究了農村勞動力素質及其評價,戴思厚(1996)、袁兆億(1996)對中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途徑、戰略問題等進行了探討,石成林(1991)、王敏(1991)對我國農村勞動力的分工、流動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
1999年,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在理論界正式提出“新農村運動”概念后,對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的研究不斷深入,特別是《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6年1號文件)出臺后,研究熱潮空前高漲。進入21世紀,僅從掌握的資料看,李文政(2007)等從創新農村教育與農民培訓等方面,研究了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李劍富(2006)等對新型農民的內涵、新型農民培育方式等進行了研究;彭希林(2007)、杜威漩(2008)對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問題、培養新型農民的經濟學價值等進行了分析;應柏君(2003)則強化了農村勞動力素質問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有大量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從宏觀、微觀層面對新農村建設中人力資源開發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進入20世紀,學者們對農民培訓工作的研究得到全面展開,下面從培訓需求、培訓體系、培訓機制、培訓模式、培訓評價等方面分別綜述。
一、培訓需求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4-0327-01
2013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提高農民素質,確保農業后繼有人,農民教育培訓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促進農民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需要培養大批有文化、講文明、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泰安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創辦30多年來,建立了覆蓋全市的農業遠程教育和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新型農民創業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培養了大批農村實用人才。近10年來,全市農廣校共培養大、中專學員近萬人,開展新型農民創業培訓近2 000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數萬余人,培養致富創業典型100余人。農廣校為提高農民素質,促進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 農民教育培養的必要性
(1)農民教育培訓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農民自身的素質是自我發展和增收致富的決定因素,只有通過教育培訓,才能充分發揮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作用,才能提高農民持續增收的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2)農民教育培訓是村民自治和“鄉風文明”的需要。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嚴重制約村民享有正常的民利,妨礙農村民主管理。通過法律知識培訓、政策理論輔導等,可逐步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識,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農村文化發展滯后,鄉風民規不文明、不健全現象普遍。開展文化知識、法律知識、科技知識、政治理論等多內容的教育培訓是改變舊觀念、樹立新思想的重要措施,培養農民重科學、講文明的良好風尚,使廣大農民樹立起“崇尚科學、崇尚文明”的新理念,實現思想進步、鄉風文明[1-2]。
(3)農民教育培訓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措施,是推動全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必然選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改善農民生產生活質量,促進農村和諧,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是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是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城鎮建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與農村轉移的勞動力密切相關,農民工已成為二、三產業建設的主力軍。只有提高農民的素質,全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基礎才能穩固。
2 農民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
(1)目前,農民文化素質和科技水平遠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多數外出務工,務農者多為老弱婦幼,其接受新技術、新觀念的能力相對較弱,務農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農民科學種養水平偏低。
(2)農民教育和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實用技術,不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需要,與市場銜接不密切。培訓形式主要是集中辦班,實例教學、現場操作少,學習應用效率差。
(3)受傳統觀念影響,農民被動接受培訓和教育。“莊稼活不用學,人家種啥咱種啥”和傳統觀念制約了農民接受教育和培訓的主動性。
(4)絕大多數農民仍然不富裕,降低了他們接受教育的能力。培訓經費投入少,受培訓人數眾多。同時,農民中等職業教育自費,農民繼續教育機會減少,能力提升受到阻礙。
(5)教育培訓機構的隊伍素質待提高,條件待改善。
3 發展農民教育培訓的對策
(1)各級農業部門要把農民培育工作落到實處。農民教育培訓是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任務,“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政府部門公共服務職能,要確保工作落實[3]。
(2)進一步提高農民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培訓能力。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意見已經,要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農民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把農廣校辦好。
(3)教育培訓的內容要豐富,形式可多樣。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農民教育培訓的主渠道,要充分發揮體系優勢,開展符合農民需求的培養方式和內容。工作要下沉,沉到鄉村、田間、農戶、鄉村企業。要延長辦學鏈條,既教書育人又推廣技術,既傳遞信息又普及科技,使辦學工作緊密地與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由單純的教育培訓向教育培訓示范推廣結合轉變。
(4)增加投入,提高質量。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屬于公益性、基礎性、社會性事業,農民教育培訓經費必須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各項經費必須專款專用,加強經費開支的監督檢查,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5)改革教育培訓評價機制,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考核,重在考核對農業生產的貢獻,解決實際問題的多少,培訓農民的效果。擯棄只看論文量、看成果獲獎層次的評價標準。
4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6-067-02
農村職業教育在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村繁榮穩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全面小康的歷史進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把加強職業教育作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這既體現了國家對今后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也要求農村職業教育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子陵職業高中為例,對農村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把握的幾個要點作一些探討。
荊門市東寶區子陵職業高中(以下簡稱“學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職業高中。學校位于荊門市城區北郊,融職、成教一體,具有多種教育綜合功能。學校占地300余畝,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專任教師60人,學歷合格率100%。高、中級教師占80%。學校堅持“按市場需求辦學,為振興經濟服務”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強育素質,學有專長,全面發展,質量興校”的辦學特色,在教學和為“三農”服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學校以純樸寧靜的鄉村校園造就了一批批“種植、養殖、電子修理、農村實用技術”的致富能人,深受當地群眾好評和歡迎。學校曾獲得湖北省“農村先進職業高中”等多種榮譽稱號。作為一所農村職業高中,他們是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呢?為此,我們結合學校的一些實踐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調整目標,以培養新型農民為切入點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農村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以服務為宗旨,圍繞“四大工程”做好服務工作,即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服務,組織實施服務好“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組織實施服務好“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組織實施服務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為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職業能力服務,組織實施服務好“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
做好服務的關鍵是要找準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切人點,根據“服務宗旨”、“市場驅動”來合理論證、開發新的專業,保留實力較強、影響較大的傳統專業,并使之與現代農業科技緊密結合起來,為當地“三農”培養培訓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近年來,學校以培養新型農民為目標,根據當地需要,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145期,參訓人數達12837人,在參訓人員中,已有82入招聘為鄉鎮(含職能部門)干部,679人成了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162人被聘為企業技術員,19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50人任村組干部。農學專業畢業生劉虎獲教育部授予的“回鄉務農優秀畢業生”稱號,陳丹丹的科學論文《確保茶樹扦插成活的關鍵)和鄭新的科學論文(適當移植能加速果樹優化進程)獲得第九屆湖北省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三等獎。
正確培養目標的確定,不僅為當地解決了農村實用人才不足的問題,而且也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和辦學實力。農村職業教育必須樹立“有為有位”的思想,積極探索、創新辦學模式,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有所作為,壯大自己,努力為廣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和輸送合格的各類實用人才。
二、苦練內功,以培養“雙師型”師資為著力點
從人才培養來看,職業教育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要求形成與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教育體系有機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建立與職業技能及能力適應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的動手能力,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要通過學歷文憑和崗位技能雙證書宋體現。因此,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必須具備較好的理論教學水平,以及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即具備“雙師型”素質,才能承擔得起培養中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重任,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現代職業學校的教學體系中,教師的工作重點大多放在如何組織課堂教學以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等方面,較少關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帶來的知識更新、技術裝備更新等問題,造成理論教師知識陳舊,實踐操作技能低下。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職業學校必須改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分離的教學模式,著力培養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此,學校把服務新農村建設著力放在培養“雙師型”師資上,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學校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教師不斷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一是采取項目制的形式,學校拿出資金為教師找試驗項目,加強對項目的管理,通過項目試驗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二是采取校企合作制,將學校教師分期分批派到企業或基層農村進行實踐學習;三是聘請社會能人到學校擔任指導教師,對專業教師進行全方位指導。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師資隊伍水平,也為提升學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提供了師資保障。
三、貼近“三農”,以農民增收為服務點
農村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目的是要促進“三農”問題有效解決,促進農村繁榮、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根據當地“三農”實際,學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搞好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根據中國科協對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我國具備科學素養的農村居民僅占農民總數的0.4%,有81%的農民對農業新技術、新產品表現出消極的“觀察、觀望”心態。農民中真正能夠掌握農作物常規技術的勞動力只占41.3%,掌握1~2門特色種養技術的僅占2.3%,熟悉1~2項農業新技術的不到5%,農業生產水平普遍不高。學校所處的鎮轄區內總人口6.2萬,其中勞動力40163人。由于農業機械普及,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勞動生產率提高,加上本地莊稼為一年兩熟,農閑時間較長,形成了剩余勞動力總人數達15078人。剩余勞動力多,技術能力差,極大影響了本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校根據當地農民的實際,充分利用農閑時間對剩余勞動力進行各種培訓,提高他們的能力。近幾年來,學校共轉移培訓50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他們學到技術被用人單位錄用后,受到了用工單位的好評。
2 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投資4.4億元的荊門市眾和紡織
項目完成了在當地東寶區子陵的選址、土地平整和廠房框架搭建,原材料彩色棉是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在加工過程中無需印染,成品中不會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是典型的綠色環保產品,銷售市場前景好。和白棉相比,彩棉抗病蟲能力強,基本不需農藥,每畝增收節支400元以上。為幫助當地農民增收,學校爭取到了3畝彩色棉的試種指標,但是本地是糧食產區,農民對棉花的栽培技術不十分熟悉,因此,學校在當地南橋村開展了棉花栽培技術培訓,培訓棉農100多人,發放技術資料300多份。學校的這次活動得到子陵鎮政府的肯定,鎮政府決定將以后的棉花栽培技術培訓安排在學校。學校所處的鎮是養豬大鎮,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大戶就有100多戶,生豬的品質不高,出現的新型流行病不能預防,因此,聘請了長江大學教授開展養豬高級班培訓,社會反響很好,效果十分顯著。
3 充分發揮星火科技的示范功能,積極引種、試驗、推廣農產品的優良品種。通過科技示范,帶動了當地大棚蔬菜栽培和早玉米栽培;茶葉無性繁殖技術的推廣;優良品種如翠扇大豆、無蔓豌豆、886紅薯、肉鴿、美國魚、華梨1號、黑稻、薄殼核桃等項目的推廣,為農民增收找到了致富途徑。
4 提高農民工職業素質。學校深刻轉變職業教育思想,打破職業教育較為單純的崗位就業教育傾向,在強調就業能力的同時,更要加強職業素質、創業素質、人文素質的培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學校所處的鎮有大小企業近200家,從業人員達萬人。多是職業素質不高的農民工,在從業過程中各種事故、糾紛時有發生,在職農民工培訓迫在眉睫,根據這一情況,學校配合當地鎮政府開展了多期職工培訓,在文化、技術培訓的基礎上,融入政策、法律法規、道德等方面的知識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杜中一,農村職業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探討[J],遼寧教育研究,2006,(5)
[2]盧建平,農村職業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職教論壇,2006,(17)
[3]楊開祖,發展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
近年來,安丘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全面提高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這一做法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論文參考。去年4月份,山東省政府在安丘召開全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現場會議,把安丘的做法確定為“安丘模式”,在全省推廣。
1.主要做法
實施區域化建設,就是從源頭控制和基礎工作抓起,從出口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入手,通過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標準化生產,實施全過程監控,逐步在全市形成符合國際質量標準要求的出口農產品種植養殖區域,把住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道關口,從根本上確保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主要抓了“五個體系”建設:
1.1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加快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建設
在嚴格實施已有國家級、省級標準的同時,研究制訂了與農產品質量標準相配套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33個,參照出口國食品衛生標準制定了200多個生產標準,形成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農業標準體系。按照“基地規模化、形式多樣化、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已建成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30萬畝、果品基地10萬畝、標準化養殖基地400個。對所有基地,實行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組織生產、統一質量檢測、統一收購銷售的“五統一”管理模式,保證了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按標準化要求實施。
1.2健全控制管理體系,搞好農業化學投入品的源頭控制和規范使用
堅持把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管理作為實施區域化建設的關鍵措施來抓,制定出臺了《安丘市農藥管理辦法》和《安丘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農業化學投入品專營專供管理辦法》。積極探索農業化學投入品供應管理體制,一方面,強化對標準化基地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供應管理,建設農業化學投入品專營店。論文參考。在專營店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在基地配備植保員,指導規范使用農業化學投入品。目前,已建成市級農藥獸藥專營總店1處,鎮和農村社區直供店67家;設立市級化肥專營總店1處,鎮和農村社區專營店60家。另一方面,加強對全社會化學投入品市場規范管理,確定15家化肥、農獸藥批發企業,負責全市化學投入品的網絡建設和批發供應,凈化規范社會化學投入品使用的大環境。
1.3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為區域化管理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一是健全區域化管理科技服務組織。整合農業、畜牧、林業等職能部門的科技人員,落實區域化管理科研課題,積極開展良種的引進選育和試驗示范,以及新農獸藥的測試和推廣應用。二是加強區域化管理的宣傳培訓。目前,已聘請檢驗檢疫、農業、外經、畜牧等方面的專家進行骨干培訓20次,培訓人員2萬多人次。通過電視臺開辟專欄、編發科技宣傳冊、開展科技下鄉等形式,培訓農民10萬多人次。三是開展區域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成立農業專家顧問組,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110免費服務熱線,建立“安丘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110”網站,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組織321個,在全市形成了以農業、畜牧、林業等職能部門為龍頭,以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依托,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協會和生產合作社為紐帶,上下貫通,左右相連,點面互動的科技服務網絡。
1.4健全檢驗檢測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對已有的農業、畜牧、質監等檢測資源進行整合,建設了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生產區和批發市場建立了快速檢測點;在外貿食品公司成立了山東省首家自有出口蔬菜檢測中心;在凌河鎮、新安街道分別建設了高標準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為依托,以農產品加工企業檢測資源為主體,農業、畜牧、質監、環保等部門檢測機構共同參與、分工協作的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實現了出口農產品從農資、土壤到生產、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的監控和檢驗檢測。
1.5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形成區域化管理整體推進機制
在國家出口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下,建立了政府主導、龍頭帶動、部門聯動、全民行動“一導三動”的區域化管理推進機制。政府主導,發揮好政府統籌協調、行政推動作用,制定實施規劃,加強政策扶持,搞好組織協調,實施聯合執法和監管。論文參考。龍頭帶動,以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為支撐,擴大基地規模,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示范帶動區域化管理的開展。部門聯動,根據區域化管理的總體規劃和重點工作,明確相關部門在區域化管理中的職責,做到既各負其責、分工把關,又協作配合、執法聯動,強力推進區域化工作開展。全民行動,通過宣傳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和農產品安全意識,真正調動全體農民群眾參與和支持區域化管理的積極性,形成了區域化管理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
2.初步成效
2.1創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
通過組建專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協調組織和機構,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門的人力、技術和執法管理資源,形成了長期穩定、聯合協作、富有成效的工作機制。
2.2擴大了標準化基地規模,降低了基地建設管理成本
全市標準化基地由原來的6.5萬畝擴大到30萬畝,有效解決了企業基地過于分散、管理費用過高等問題,降低了基地建設管理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建設一個300畝的標準化基地,可節約7.8%的用地,每年節約管理成本10萬元,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成本降低15%。
2.3提高了安丘出口農產品質量和知名度,擴大了農產品出口創匯
安丘區域內各類蔬菜的藥殘檢出率(含藥殘達標蔬菜)由實施區域化以前的17.2%下降到目前的2.4%。供港蔬菜從未發生投訴問題。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今日關注》、《東方時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香港《大公報》、山東電視臺等欄目對安丘市實施區域化建設的做法進行了宣傳報道。
2.4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
規范使用農業化學投入品,有效地控制了農業污染,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促進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
2.5培育了新型農民,加快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一)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力打造農廣校文化
北京市農廣校注重打造自身文化建設,統一思想,凝心聚力。主要有:以農民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以農民培訓和高等學歷教育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發展戰略;“農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社會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的辦學理念;實體帶動、項目推動、校校聯合、校企合作四種辦學模式;“走進‘三農’,走進政府,向體外循環,走農科教結合”的發展路線;“推政府門,做政府人,辦政府事”的工作方法;“搭建平臺,支持服務,上下聯動,共同發展”的體系建設方針;“培訓你一天,跟蹤服務你一年”的農民培訓理念;市、區(縣)、鄉(鎮)、村四級農民教育培訓體系一體化辦學等。
(二)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全力舉辦農民中職教育
農廣校的主體就是中等學歷教育,近幾年來,北京市農廣校始終堅持開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沒有項目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闖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項目推動。市農廣校采取“農民培訓+農民學歷教育”模式來開展中等學歷教育,既完成了農民培訓的任務,又發展了中等學歷教育。自2011年市農廣校承擔陽光工程培訓任務以來,就始終將陽光工程培訓與中專學歷教育結合,與技能鑒定結合,實行“三證合一”。采取集中授課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觀摩交流相結合,技術培訓與跟蹤服務相結合的多種教學形式。陽光工程培訓、農民田間學校培訓、農民中專學歷教育培訓的相互結合,既滿足了農民技術培訓的需要,又開啟了農民實現終身教育之門,這樣的培訓扎實、持久。
二是校校聯合。市農廣校與職業學校、農民田間學校聯合,既解決了經費問題,又扎實有效地開展了中等學歷教育,穩定發展了辦學規模。
三是“1+X”模式。市農廣校與企業、政府部門、村聯合,由聯合方出資,農廣校實施來推動學歷教育。實踐證明,“1+X”聯合推動學歷教育模式在北京開展得有聲有色,非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文化駐鄉工程實施過程中,與村開展的農民文藝中專班,現在已逐步開展與政府合作,政府每年撥入經費;農藝入戶工程實施過程中,與農村社區開展的現代農藝中專班;與園林綠化局合作開展的管護員中專學歷班、林果專家人才中專學歷班;與監獄管理局合作開展的中專學歷班等。這種模式,既解決了經費問題,又推動了中專學歷教育。
(三)加強研究,創新思路,提升農廣校自身能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多年來,北京市農廣校注重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培訓能力、研究能力、推廣能力、宣傳能力、創新能力等能力水平,強化內涵建設,提高育人質量。北京市農廣校主持市級課題4項,參研省部級課題2項;完成“北京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研究”等研究報告2篇;發表“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路徑選擇”等科研論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完成《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研究》等專著2部;組織編寫陽光工程等培訓系列教材22本,主編制作果樹關鍵栽培技術視頻教材11部,其中一部教材獲得農業部全國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優秀地方教材,一部教材獲得市教委教材評選一等獎。這些成果,對農廣校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基礎。
二、主要特色與創新
(一)以文化駐鄉為載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途徑
市農廣校通過深入郊區教育實踐,開展教學試點探索,創新出“文化駐鄉”為主要載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通過駐鄉進村,建設農村文化大院,開設農民文藝中專班,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吸引農民自愿接受系統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帶文化,實現科技文化融合,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的綜合素質。“文化駐鄉”是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載體,為推進農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探索出了一條有效途徑。以“文化駐鄉”為載體的“科技文化融合,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二)“雙師合作型”農民教育培訓模式
“雙師合作型”農民教育培訓模式是針對農民“動手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文化基礎薄弱”的特點,經過多年的實踐而總結出一種新型教育培訓模式,改變了以往“填鴨式”教學方法。“雙師合作型”即有兩位教師上課,職責分別是教學組織和知識導入。目前在北京市農廣校體系內全面推廣這種教育培訓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員學習的興趣,學員聽課率達到100%,同時還吸引了很多旁聽學員參與,受到農民學員的歡迎。如在大興區瀛海鎮的中專班上,注冊學員40人,可長期聽課的學員達到65人。在2014年鄉土專家培訓班上,一個學員表示參加農廣校的培訓是他參加所有培訓中收獲最大的。市政府考核績效辦對全市培訓效果檢查中,農廣校承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所取得的效果在市農委所有培訓項目中排名第一。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民購置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從而促進了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但現有的農機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操作技能,不能適應農業機械化生產的要求。開展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培養農業機械化人才,提高農機從業人員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對于保障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工作現狀
(一)農機培訓領域不寬,辦學不活。教育培訓面較為單一,大多停留在培訓拖拉機駕駛員上,由于拖拉機培訓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而不時變動,其培訓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制約著農機校的生存與發展。
(二)師資力量不足,再教育缺乏。目前學校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滿足不了農機培訓發展的需要。大多數學校教師專業知識比較單一,知識老化問題突出,缺少專業性的進修,對新式農業機械狀況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識明顯落后于新時期農機培訓工作的要求。
(三)教學基礎設施落后,投入偏少。由于受各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農機校缺少必要投入,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快,無培訓基地,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較差。教學設施陳舊,教學手段落后,現有教材、教具、教模不能滿足培訓需要,電教設備落后,利用率低。
(四)農機系統人才的文化結構偏低,人才的年齡結構不盡合理,農機系統人才資源的區域分部結構不平衡。
(五)拖拉機駕駛員接受培訓的自覺性較差。
二、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工作的對象
一是精心組織普及性的培訓工作。結合地區的重點工作和重點技術推廣項目,組織好保護性耕作、水稻育插秧、推廣鑒定、農機維修、安全監理、質量投訴、農機認證、科技攻關和農機化信息等培訓活動,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培訓,并結合實際做好推廣技術的培訓工作,培訓人員總數要實現20%以上的增長。
二是深入開展農機管理人員培訓。針對貫徹執行農業機械化政策法規的需要,深入開展對各級農機管理人員的培訓。免費論文參考網。培訓農機管理人員普及率100%,培訓以鄉級以上農機管理人員為主,培訓內容是國家惠農政策、農機化法律法規、購機補貼管理辦法等內容。免費論文參考網。
三是加快農機技術人員培訓步伐。針對農業機械化技術普及應用的需要,加快對農機科研推廣等技術人員的培訓步伐。全年培訓農機技術人員80萬人次,培訓對象為農機科研、推廣、監理、鑒定、教育培訓等人員,培訓內容是結合當前重點推廣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試驗鑒定技術及安全監理技術等內容。
四是加大農機作業服務人員培訓力度。針對快速增長的新型職業農民對駕駛操作維修技能的迫切需求,加大農機駕駛、維修等作業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訓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購買新農機的農民,培訓他們的農業機械駕駛、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知識等內容,同時結合技術推廣項目,培訓重點推廣的農業機械化新技術。
三、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工作的建議
1、開展好農機系統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開展以新理論、新技術、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工作,重點抓好計算機應用、世貿組織相關知識和外語培訓。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培養農機科技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結合農機推廣項目,開展農機新技術培訓。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開展技術培訓。同時,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的發放,利用召開的作業現場會,聘請廠家技術人員搞好新機具、新技術的培訓。
3、各相關部門要關心支持農機培訓工作。農機培訓工作是農機化事業的基礎,是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徑,農機培訓工作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農機駕駛和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而且影響到農民的經營效益和安全生產。因此,對農機培訓事業要在方面多給予支持。
4、抓好教師培訓樹立現代教學理念。隨著現代遠程教育的飛速發展,新的教育理念已貫穿到教學實踐中去,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的三個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發展要求,給農機校教師的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新的任務。要看得遠,要有預見性,加強對農機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尤其是加強現代教學技能的培訓,讓教師熟練地掌握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計算機備課,制作電子教案,下載教學資料,制作網頁和課件等,已成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