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5: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學結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成本核算是企業財務核算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這部分工作要求企業要做好很多基礎工作,如定額的制定,生產通知單的填寫,入庫單,領料單,發料匯總表的填寫,生產工人的工時記錄,工資匯總表的填制,各種費用分配表的編制,成本計算單的編制等等,這些都是實踐性較強的工作,而教材中往往忽視對企業生產經濟管理特點的介紹,對企業的生產工藝特點、產品特點、日常工作基本流程都缺乏具體的介紹,同學們都是沒有實際工作或實踐經歷的,若只簡單介紹,同學們沒有感性認識,感覺抽象,一頭霧水。
(二)教材案例過于抽象
不同的企業成本核算特點也不一樣,如制造性企業,施工企業,商業流通企業,他們的成本核算流程都不盡相同,而目前的教材中往往都是用甲乙公司代替公司名稱,AB產品簡單代替產品名稱,一些步驟也往往被模式化,比如甲公司20××年×月一車間投產生產AB兩種產品,經過兩個步驟,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每個步驟完工進度都假設為50%,第一個步驟的產品提供給第二個步驟,然后要求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類似的案例往往讓學生感到生硬和抽象,究竟這是一個什么樣企業,企業到底生產的產品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工人如何工作等等都是不清楚的,不免會產生距離感。
(一)結合工學結合整合教學資源
整合后的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我的做法是將成本核算放到具體某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過程中,首先開發一套針對性較強的教材。該教材以某生產制造企業為例,將理論和實踐能夠最大限度的結合起來,我是以一個造紙廠為例來介紹的,該企業適用于多步驟大量大批生產方式生產。假設這個造紙廠有四個生產車間,分別是制漿車間,抄一車間,抄二車間,超三車間,制漿車間生產麥草漿,麥草漿是半成品,提供給抄一車間生產有光紙,提供給抄二車間生產衛生紙和凸版紙,制漿車間在制漿過程的漿渣提供給抄三車間生產包裝紙。成本核算對象為麥草漿,有光紙,凸版紙,衛生紙,包裝紙,成本核算方法為成本法和分步法的結合。制造廠是典型的大量大批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比較簡單,學生對產品很熟悉,比較容易接受,理解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二)設置典型工作任務
將造紙廠的成本核算按照成本核算流程分為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務,任務一:歸集和分配材料費用;任務二:歸集和分配人工費用;任務三:歸集和分配其他費用,如水電費,折舊費等。任務四:分配輔助生產成本;任務五:分配制造費用;任務六:將歸集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未完工產品之間分配,編制成本計算單。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都有具體的工作標準和流程,并配有原始憑證,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同學們一邊了解企業的具體生產工藝,生產特點,一邊填制和編制相關會計資料,進行成本核算,如任務一:歸集和分配材料費用。案例中首先把該造紙廠的材料領料單,各車間領用各種材料的發料匯總表,每種材料的分配標準等資料發給同學們,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大家完全模擬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材料發出,填制各種領料單和發料匯總表,然后據此編制記賬憑證和總賬,明細賬。這樣,大家對企業的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工作就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三)團隊合作和個人獨立完成相結合
典型工作任務中有些工作量大,難度比較高的可以分小組進行,小組中分崗位可設會計主管,做賬,制單,等崗位,如任務二,工資費用的分配。小組中可由一人負責各車間工資表和整個造紙廠的工資匯總表的填寫,一人負責記賬憑證和賬簿的登記,會計主管負責復核工作。這樣也和企業的實際工作是相符的。達到真正的教學做合一。在下一個任務中小組成員可以互換角色,使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得到鍛煉,也可以熟悉企業會計核算中不同的崗位任務。在操作的過程中,大家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可以先讓大家集思廣益,自行解決,實在弄不懂的問題,先記下來,由老師再集中解決。
(四)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
以往的考評主要是以試卷考核為主,試卷內容也主要是書中的知識點。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考核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理論知識的考核所占比重可以適當降低,主要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把握,不要求過深研究,以夠用為原則,可以針對高職教育目標建立成本會計試題庫,實踐考核可以將模塊考核和綜合考核相結合,目前很多軟件公司也開發了一些比較適用于高職教學考核的應用軟件,比如,廈門網中網軟件公司開發的財務會計軟件,就有專門的成本核算模塊,借助這些軟件,可以達到同學們一邊學習,一邊考核,在學期結束時,將完成的作業提交,考核也隨之完成了。如果平時不隨著老師的安排完成作業,是無法在期末一次突擊完成的,這也給學習主動性不太強的高職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和動力,督促他們要認真聽講,認真完成相應任務。
三、工學結合教學改革模式的主要優勢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實現多方位,立體式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可以實現從技術角度理解企業如何生產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可以展示生產企業的整個生產工藝流程,經歷了哪些生產步驟,各步驟的費用耗費情況,了解企業是簡單連續生產還是復雜連續生產,每一個步驟或者加工工序投入了多少費用,費用項目的具體種類有哪些,為理解費用的核算提供更感性的思路。如制漿車間,抄一車間,抄二車間,抄三車間的材料費用匯總表,材料費用分配表,各車間的工資費用匯總表,整個造紙廠的工資費用匯總表。通過工藝流程圖知道抄三車間的包裝紙主要原料就是制漿車間在生產麥草漿過程中的漿渣。抄一和抄二車間生產的有光紙,衛生紙,凸版紙的主要原料是制漿車間生產的麥草漿。
(二)可以實現從管理角度理解企業如何生產
通過展示企業組織結構讓同學們了解各部門發生的費用應該通過哪些賬戶核算。企業的組織結構圖直接明了的告訴學生由產品直接耗費的直接計入基本生產成本,若一個車間同時生產兩種以上的產品,還需要將領用的原材料在不同的產品之間分配,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機物料耗費,折舊費,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間接費用先歸集在制造費用賬戶,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先計入輔助生產成本,管理部門領用的計入管理費用,銷售部門領用的計入銷售費用。這樣同學們可以對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有清晰的了解。
(三)可以實現從會計角度了解企業如何生產
針對生產企業特點并結合企業生產組織方式,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設計企業的成本核算程序。
1.根據成本計算對象麥草漿,有光紙,凸版紙,衛生紙,包裝紙設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按照鍋爐,供電,供水設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為制漿車間,抄一車間,抄二車間,抄三車間開設制造費用明細賬,反映四個基本生產車間的非直接費用,開設管理費用明細賬核算行政管理部門發生費用;開設銷售費用明細賬核算銷售機構的費用。
2.抄二車間衛生紙有期初余額,將期初余額錄入。
3.對生產車間和各部門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賬務處理。對鍋爐車間,供電車間,供水車間發生的各項耗費進行賬務處理,
4.將歸集在有光紙,凸版紙,衛生紙,包裝紙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在各完工產品和未完工產品之間分配。計算完工成品成本,填制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單。
2行動導向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每堂課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在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中則更為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掌握每個知識點、每科課程,更要求將各種知識技能融會貫通,這樣就會拓寬學生的就業領域,達到職業生涯的順利發展。這一教學過程簡單概括為目的決定行動。教師和學生共同明確教學的一項目的意圖,然后學生通過行動來達成目標。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確定幾個行動方案,再比較、分析、判斷,選擇最優方案付諸行動。可以說這一行動是為達到既定目標而進行的有意識的行為,行動分前期、中期、后期幾個階段。學生通過前期的預測,中期的判斷、分析、調整,后期的完成幾個關鍵環節的行動達到最終目標。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內容是結構較為復雜的綜合性問題。處理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原則進行,另一方面需要跨學科的學習。應盡量讓學生參加所有學習活動的計劃工作,甚至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應照顧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如文化知識和技能基礎、心理特征和社會發展狀況等。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注意學生的外部活動,更要注意學生的內部活動,注意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如引導課文教學法就是典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它通過表面看似松散的組織形式,卻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提供了操作性極強的工具。在講授“財產清查———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一章節時就可運用這一學習方法。此章節位于學習了復式記賬、憑證、賬簿之后,所以學生對銀行存款日記賬有了大致的了解掌握。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銀行存款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的余額不一致,為什么?怎樣達到一致?如果使其達到一致說明什么?針對問題,學生可各抒己見,并努力為達到“余額一致”這一目標設計方案,最后通過分組討論,教師引導歸納,從而順其自然地編寫出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達到基礎會計中銀行存款這一貨幣資產的清查盤點。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強調(摘錄):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踐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2.用人單位需求的轉變
目前中國正處于轉型期,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企業更青睞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既可以節約企業人力成本,又可以適應工作崗位的多樣化要求,包括應聘者的實踐能力、溝通技巧、協調能力等。傳統的單憑學歷選拔人才的標準在經濟發展繁榮、科技日新月異、企業成長完善的當下日漸被淘汰。尤其是電子行業,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擁有豐富實踐經驗,通過培訓上崗可以獨當一面的專業人才。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自身具備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工作實際需求有較大的差距。他們缺少實際的工作經驗和技能,往往在長時間的試用期之后才能勉強達到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企業運營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因此企業更渴求到崗就能上手的技術性人才。
二、“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工學結合”從宏觀的管理層面講,指職業教育在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等多方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對傳統的專業、課程建設及教學內容方法的改革,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學校和企業兩個場所有機結合,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微觀的學習層面講,指為了順利進入職業生涯和更好地發展,在政府、學校和企業三方的統籌安排下,職業院校學生把學校中理論知識學習和到企業頂崗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職業院校的重視,主要歸功于它切合實際的理念,那就是以職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有這樣幾點優勢。
1.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加深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
2.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成果,從而對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他們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通過與工人、與社會的接觸,體會到與同事建立合作關系的重要性,加深對社會和生活的認識。
4.為學生提供通過參加實際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提高自己環境適應能力的機會。學生親臨現場接受職業指導、經受職業訓練,了解到與自己今后職業有關的各類信息,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責任心和自我判斷能力,變得更成熟。
5.有助于學生就業的自主選擇,使他們有優先被雇主錄取的機會,提高就業率。
三、應用電子“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實施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逐步形成在不同階段實行不同“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的模式。
1.入學階段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新生剛入學時,對未來充滿好奇和向往,積極性高,但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就業方向了解不多,學習目的性不強。這一階段應重點加深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和對未來就業環境、就業方向的認識,培養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在開學第一周,重點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讓他們了解專業的內涵、發展趨勢及就業方向。同時帶領同學們參觀昆山緯創、昆山唯安有限公司、昆山日月光電子廠等校外實訓基地。組織召開主題班會,請高年級同學現身說法,談他們專業認識,學習方法,就業觀等心得體會。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2.基礎理論課程階段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應用電子專業的基礎理論課,主要有電工、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要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就必須從基礎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入手,方法是改學科型教學為應用型教學,以應用貫穿整個專業基礎課程,堅持“必需、夠用”的原則,簡化繁難的理論。例如在元器件識別的理論教學中,應用型教學方法是簡化的講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識,然后讓學生通過實物的觀察與測量,從直觀的感性認識到實驗的形象理解。實踐證明,采用應用為主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元器件有較清晰的理解,為后繼課程的應用教學打下基礎。
3.專業課程階段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專業課階段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以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教學中的技能點單項實訓和項目綜合設計,另一種是提升綜合能力的校外階段性實習。項目綜合設計以小產品的設計為主,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從應用的層面推進專業課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單片機課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組裝機器人,理解單片機技術,并依據具體環境,要求設計小型的電動車,提高學生系統設計的實際能力。
4.頂崗實習階段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校外頂崗實習是職業能力培養的關鍵,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把在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通過頂崗實習,全方位地了解職業,了解自己,了解職業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達到就業的零適應期,使學生養成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良好習慣,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盡快成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
隨著現代社會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醫學檢驗事業也得到快速發展,檢驗技術裝備日趨專業化、精密化,醫院購置的檢驗專業儀器設備都比較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技術類別復雜,檢驗技術要求很高,給醫學檢驗在臨床應用方面提供了發展的機遇,促進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發展。然而缺乏教學相關的先進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的“知識本位”傳統教學體系,明顯嚴重滯后于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縮短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與臨床崗位、工作任務之間的距離,迫切需要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職業新理念改革教學體系。
(二)我校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為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體系改革提供了的契機
我校是教育部批示的“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示范校建設中的重點建設專業。在為期2年的示范校建設中,已為我校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搭建了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平臺,同時也為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體系提供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契機。
二、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改革教學體系的行動研究
(一)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產教融合,為構建并實施工學結合教學體系提供了保障
我校根據市場對中職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需求調研,成立了由學校、院或企的學科帶頭人、檢驗專家、骨干教師或技術骨干組成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了我校中職醫學檢驗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并進行實施,與省內外共60多家包括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檢驗試劑廠等檢驗檢疫機構建立了臨床教學基地與實習實訓基地,提供了具有先進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的實踐教學環境。
(二)校企合作,構建了我校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以“能力為本位”的“3445”工學結合教學體系(“三級理論教學體系、四級實踐教學體系”
“四級學生素質教育體系”“五項教學評估體系”),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1.以培養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工學結合,構建了“三級理論教學體系、四級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
傳統的課程設置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忽視了實踐技能課程,使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發展嚴重滯后于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我校根據近幾年中職醫學檢驗技術畢業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分析,以培養崗位職業能力為目標改革了傳統的課程設置。
2.以就業崗位為切入點,將四級素質教育(“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業務素質”)貫穿于三級理論教學與四級實踐教學體系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我校依據企業要求和學生實際,將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四個方面培養貫穿于理論與實踐教學中,有效地將企業文化融入育人環境,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向上,將學生的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方案中,使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專業素質的全面提高。
3.構建“五項教學評估體系”,促進教師教學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項教學評估體系”包括教學檢查與聽課、教學督導、考試管理、學生評教、院(企)評價五項,一方面,此評價體系便于學校掌握教師的教學情況,及時解決一些突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本人也可以查閱學生及院企行家對自己評價的結果及所提出的建議或意見,以便改進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4.校企合作,共建一支由企業骨干、學校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組成的“雙師型”教學團隊,能有效實施“四級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
我校過去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多數由醫療專業畢業的教師承擔,而且又缺乏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所以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缺乏連貫性與整體性認知,僅憑個人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內容實施教學,導致與臨床工作任務明顯脫節,不利于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改革為由企業骨干、學校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組成的“雙師型”教學團隊,能促使我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
5.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讓學生能感覺到“學有所用”的“工學結合”校本教材與實訓教材,以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近幾年,由于生源質量下降,給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我校根據學生實際及崗位職業能力分析,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開發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校本與實訓教材,教學內容“貼近崗位、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有所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會了“學會所用”,從而提高的教學質量。
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學中,由于課業的繁忙,再加上傳統的授課模式的影響,使得學校和教師忽視了實踐教學,在排課的過程中,會把實踐課也安排到理論課中,不能真正地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此外,由于學校對實踐的不重視,使得其在實踐中的資金投入較少,不能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的環境,在根本上,不能真正地發揮實踐課的作用。
2.缺少實踐課的教師
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學之中,由于對實踐課程的不重視,實踐課教學仍然用理論課的方式進行,而且缺少真正能進行實踐課教學的專業教師隊伍,所以,使得實踐課程仍然以理論性的教學為主,造成了實踐活動的停滯。有些學校有一些專門進行實踐教學的教師,但是由于沒有受過相關的培訓,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掌握實踐課程教學的方法。而且各個學校都沒有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使得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一頭霧水,教師們也沒有工商企業管理的實踐經歷,因此,也無法真正地促進學生進行實踐的訓練,在很大程度上就制約了實踐課程的發展。
3.不能真正地實施實踐教學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不能真正地理解實踐教學的意義。就算有實踐的課程,也大多以理論教學的方式進行講解,從根本上就造成了實踐課程失去意義,而且,由于學校提供的實踐場所不能滿足學生對實踐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實踐教學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不能真正地做到“工學結合”。
4.實踐課程較為單一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但由于人數的眾多和經費不足等原因,使得實踐活動不能深入地開展,使得活動的形式較為單一,所謂的實踐也只是看一些案例和進行案例分析,不能真正達到讓學生進行實踐的目的,而且,單調的課程內容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造成了實踐活動不能順利開展。
5.資金的不足
資金的投入是實踐活動開展的基礎。但是由于先前的學校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不夠重視,也造成資金的投入不足的情況,使得實踐課不能很好地開展,一些實踐時所需的設備不足,不能滿足實踐課的要求。在另一方面,由于經費的不足,就不能聘請具有專業素質的實踐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因此,不能使實踐課程真正地發揮作用。
二、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
1.建立以就業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要想真正地進行實踐課程的教育,前提條件就是建立和完善實踐課程的教學體系。只有在教學制度的約束之下,才能使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課程良好地開展,真正地使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能讓學生真正接觸和了解自己將要就業的崗位,真正地促進學生找到自身的定位,能使其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在之后的就業中形成自己的優勢。
2.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要想完成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就必須加強資金的投入力度。只有明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實踐課程的重要程度,才能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保證實踐課程順利地進行。要切實完善實踐課程設備,建立好校外的實踐基地,真正地使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并能不斷地提高實踐能力和素質。與企業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企業對實踐教學的支持,使學校的實踐課程順利地開展。
3.真正地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實踐和理論能有機地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驗證理論知識。因此,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要想做到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就應該切實地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有效地進行課程的設計,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進行實踐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好地進行實踐操作,真正地做到“工學結合”。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和學習,在實踐基地進行企業管理的模擬,等等,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4.加強與企業的聯合
要想真正地促進工商企業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就必須加強與企業的聯合,使得學生能真正地了解社會經濟的現狀和企業的發展狀況,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在了解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參與實踐,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發展。另一方面,加強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學校能夠讓學生培養出更好的實踐能力,而企業能通過與學校的合作,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為企業所用,會大大促進企業的進步和發展,保證企業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擁有足夠的競爭優勢。
5.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與實踐。因此,必須大大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與聘用。所謂的“雙師型”人才,就是既能擁有專業的理論素質,又有進行實踐教學能力的人才。只有不斷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時,可以不斷地對其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并讓教師深入企業進行了解和學習,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具備切實的理論和實踐的能力,真正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6.不斷地對實踐課程進行改革
要想切實地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就必須不斷地加強對實踐課程的改革,保證實踐課程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進行課程設計的同時,能與企業的專門人員進行交流,制定適宜的、適合學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實踐課程,拒絕單一的實踐模式,真正地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并由專業的人士進行實踐評估,能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切實地掌握學生的實踐情況,并據此進行實踐課程的改革。
2目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的不足
2.1教師間溝通不夠,教學上各自為政
市場營銷學目前在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系基本上都是屬于專業基礎課,是每個專業的必修課程。一般都是有兩位以上的老師擔任該課程。由于沒有統一備課,也沒有統一的市場營銷學課程設計,教師在進行市場營銷教學的時候基本上是各上各的。除了期末的考核的方式統一之外,教學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也沒有辦法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教學的效果究竟如何。
2.2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
這一方面是由于客觀原因造成的,高職院校教師很大一部分本身并不是從師范院校畢業的,所以對于教學模式的理解不深。另一方面主觀上高職院校也容易忽視市場營銷教學模式的總結和提高。其實許多高職院校在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的探索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課程內容的調整、課程結構的整合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但是沒有去歸納和總結出來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因此只能算是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無法被其他老師模仿或者使用。因此如何把市場營銷學中形成的各種有效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就是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2.3課程教學隨意性比較強
實際上這是第二個問題的衍生問題,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可以遵循或者學習,因此每個上這門課的老師只能夠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設計都存在問題。因此教學的效果無法得到保證,效果也無法得到有效的評估。
3《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的重新設計
3.1教學指導思想
在“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運用多種媒體等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優化設計課程的教學結構、活動程序等要素,在教學方面,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團體學習進行指導,進一步實現市場營銷學的教學目標,同時達到相應的質量要求。
3.2教學目標
對于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等,要使學生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在經濟條件下,充分認識企業和其他組織對市場營銷加強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對營銷環境進行分析,研究市場購買行為,進一步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銷策略,同時組織和控制市場營銷活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分析、解決市場營銷管理能力方面,進行重點培養和提升。
3.3教學結構及活動程序
傳統的教學結構基本上就是理論+例子或者案例,這種教學結構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因為都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學生參與性不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從根本上被發揮出來,自然教學效果也有限。“工學結合”強調“教學做合一”,實際上就是對教學結構及活動程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按照“教學做合一”對市場營銷教學結構進行深入的改造,把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有特色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市場營銷理論與方法大都來自于企業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因此,需要改革市場營銷課教學模式,由于市場營銷課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不能只教不做,更不能只學不做,在做中學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市場營銷學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在營銷理念、營銷策略、營銷方法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為企業市場營銷活動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和提供保證。因此,我們強調在教學結構的設計中既要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設計,也要對課外的教學實踐活動進行設計。按照“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要求,我們把理論學習和實踐的比例控制在4比6,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我校為例,市場營銷學一個學期總課時為64課時,實踐課安排要求至少不低于24課時。同時在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上,講授與分析討論的比例控制在6比4這個比例上,這樣就從時間上保證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一節理論課的教學結構設計及時間分配:問題導入(3分鐘)———闡述理論內涵(20分鐘)———案例提出(3分鐘)———分組討論(12分鐘)———案例總結(7分鐘)。當然時間控制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實踐教學活動主要采用項目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學初就應該針對市場營銷學課程內容的特點,有選擇性的事先安排好幾個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實踐的項目,比如市場細分理論、產品和促銷手段都可以設計實踐項目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市場調研。具體的操作程序:布置調研項目———設計調研方式方法———項目實施及檢查監督———項目總結。市場營銷課的主要活動程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老師根據每個章節的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方式,或者把幾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
3.3.1理論知識教學理論知識的教學,也就是“教和學”。
教有兩個問題,教什么和如何教;學同樣有兩個問題,學什么和如何學。當然這里的學可以是狹義的也可以是廣義的,狹義的“學”是相對于教師的“教”而言,廣義的“學”就是指學生在校內校外的學習行為了。下面我們主要討論的是“教”的方法。多媒體與網絡資源并用,幫助學生樹立參與意識,提高互動效果。第一根據講授的內容,教師需要事先作好課件,借助多媒體課件講授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第二利用網絡指導學生搜索相關的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第三利用微博等工具,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第四利用案例進行分組討論。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可以參考以下方法:①探究式的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枯燥,我們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學習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首先要緊密結合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然后問題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后還要有一定的難度,不能讓學生感覺枯燥或一眼就看穿答案。②案例教學。本校在講授市場營銷學的過程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學法,這種授課方法受到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要注意:一是選擇日常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和現象。二是選取與大學生生活相關的或同學感興趣的。我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選取珠三角范圍內的中小企業案例。三案例最好是真實的,有真實的情境可以進行對照。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操作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和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起引導作用,自己的觀點不要直接暴露,避免對學生的思維造成影響。通過創造自由討論的環境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案例教學的主體,進而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
3.3.2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也就是“工學結合”中的“工”的環節。
“在做中學”,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市場營銷學理論知識的精髓,實現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在做中學”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的方法和手段。①課堂討論。課堂討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也可以說是課堂上的實踐環節。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參與感不強,令許多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的時候都碰到不少問題,比如學生們不主動發言,甚至很多學生根本不愿意表達自己對某件事情的想法,因此也就無法展開課堂討論;或者學生更愿意討論與課程無關的話題,根本沒把注意力集中到課程上來。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教師恐怕要自己檢討一下,是自己的方法不對,還是自己找的話題讓學生不感興趣?我把課堂討論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教師的鋪墊階段,這個階段是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對討論的話題產生興趣。第二階段是分組討論階段,讓同學自行組成小組進行,由組長分配任務,組織成員討論和發言。第三個階段是匯報階段,各小組根據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匯報并把結果寫到黑板上;第四個階段是評價階段,分成兩個部分,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是讓學生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投票,得票最多的小組為優勝隊伍,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勵。教師評價就是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學生討論的結果對討論的話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概括。這種課堂討論一方面便于進行分工協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團隊精神,在進度和時間方面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控制。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將相關的資料和要求,提前一節課發給學生,在課前要求同學仔細閱讀,查找相關資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并進行總結,便于課堂發言。②模擬經營。這個環節主要包括:一是在假期安排課外實際企業的模擬實習。同學們通過學校組織或自行聯系的方式,進入企業的營銷部門進行實習,在主題方面,由教師布置或者自行確定,教師進行指導;二是利用營銷實踐模擬平臺的軟件,通過計算機對實際進行模擬,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③第二課堂活動,組織所有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參加市場營銷策劃大賽和創業策劃大賽。大賽以市場營銷知識為基礎,以企業營銷策劃方案設計和大學生創業策劃大賽為具體的操作形式,選出優秀的作品參加全國市場營銷案例策劃大賽。大賽的策劃、組織和實施都由學生自主進行,教師的作用是動員、指導學生收集、分析、整合資料以及營銷策劃方案的制作。比賽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籌備階段,老師把學生一起制定比賽的規則并組織參賽者組隊報名參加大賽;第二個階段是培訓階段,老師對參賽隊伍進行規則和策劃案寫作的培訓;第三階段是撰寫策劃案階段,由教師初評并給出入圍作品的修改意見;第四階段為答辯階段,學生修改后組織決賽答辯。組成教研室教師作為評委進行評議,最終產生選拔出優秀的作品。學生可以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提高營銷企劃方案的設計能力,鍛煉增強組織管理的能力。
3.3.3考核形式的改革。
考核形式與營銷策劃大賽緊密結合起來。考核內容為撰寫營銷策劃案,成績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是營銷策劃書成績,占60%,現場答辯各個評委給出的平均分為最終成績;二是課堂發言成績,占20%,考察同學綜合表達能力。三是團隊配合得分,占20%。此項成績先由教師根據團隊的整體表現給出一個分數,然后由組長組織組內同學根據各自貢獻大小進行分配,例如某小組成績為80分,該小組共有4名同學,則小組總分為80×4=320分,組長根據各自貢獻的大小來分配這320分。
3.3.4教學助教制度及反饋。
結合市場營銷課的特點,我們把教學模式當中的交往方式定義為教學助教制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熱愛本專業,學習認真,工作主動活躍的學生為教學助教,組成教學組教團。教學助教團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事先熟悉教師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并積極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與課程相關的資料;二是在課堂教學和實踐中帶動其他的同學積極參與到討論和實踐中來,幫助和指導其他的同學進行學習。三是讓助教團成為教師和其他學生當中的紐帶。助教團及時地向教師反饋其他同學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等情況。
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應當與教學相融合,滿足教學要求。社會實踐為課堂教學傳遞真實的反饋信息,補充課堂教學與社會現實脫離或滯后的現狀,促進學校與教師及時調整、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結構[4]。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把社會實踐融入高職教育的培養體系,形成以教學為中心的與科研、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二)注重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要更加注重社會和用人單位崗位的需求。一方面,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社會實踐的本質。高職學生學習知識不能局限于課本理論知識,還要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將社會實踐與服務社會相結合,通過企業實訓、“三下鄉”、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參與社會生活,在實踐中積極參與地方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企業人”,使高職學生適應并服務于企業。因此,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社會實踐活動要適應企業具體崗位要求,使不同專業的高職學生滿足不同企業、不同崗位的具體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實踐,學生才能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更好地為社會和國家服務。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途徑的思考
(一)開展專業實踐
拓寬專業實踐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高職院校注重組織以專業實踐為主要形式的社會實踐。一方面,通過學習參觀、人物訪談等形式,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育活動與勞動生產相結合、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結合,學生深入企業、公司、車間、社區等,走訪企業高管、勞動模范、行業能手、道德楷模等,了解社會、了解基層,激勵學生在實踐中奉獻青春;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實驗、課程設計、金工實習、生產調研、查閱文獻、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加強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二)深化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校由封閉的學校教育走向開放的社會教育,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入企業,使企業參與育人的全過程,強調企業與學校緊密配合、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教學機制,使企業在高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5]。然而,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仍處在初級階段,即按照專業教學計劃,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由專業教師帶隊。這就使企業僅作為學生實習的場所,與育人環節相脫節,實踐效果欠佳。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讓企業全程參與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共同制定社會實踐實施計劃和方案,使企業將其未來發展、人才需求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增強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積極性,努力挖掘校企雙方合作的潛力,實現校企“無縫鏈接”,使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符合企業人才需求。
1.主動外置
主動外置就是學校主動與企業合作,由校方派出代表,與當地正規企事業單位進行聯系,主動提出將教師、課堂以及學生外置到企業中,共同簽署人才培養協議,并建立工學結合實訓教學機制。
2.耦合互動
耦合互動開展,主要經過三個階段:
①學校與企業合作成立冠名學院,并在學校內組建以企業名稱冠名的學院,校企雙方可根據學校專業特長、企業主營業務,設置相關專業,并配備師資以及實訓設備,編寫相應教材,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并在招聘方面有限考慮合作學校的畢業生。
②學校與校企共同打造校內實訓基地,結合學校設置專業,配備相應的實訓基地,并建立企業實體服務中心,定期由企業優質人才帶領學生進行實訓學習。
③學校與企業共同編制人才教育與實訓計劃,企業專家以及學院教師共同商討,根據企業崗位特點,制定適宜的教學計劃。聘請企業專家任職學院專業管理委員會組織骨干,參與審定教學計劃。
3.合一共鳴
邀請企業技術人員走進學校,走入課堂,在校內開展授課活動,并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其次,由學校與企業聯手共建校外實訓教學基地,教學基地包括廠房與教室,專門用于完成實訓教學活動。同時,企業有義務接受學生見習、實訓、頂崗實習等,與學校共同培養訓練學生。另外,學校教師可前往企業,與一線工作人員共同實踐,增加自身實踐經歷,并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為企業科研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最后,企業要向實訓學生支付相應的酬勞以及其他待遇,提高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在企業有招聘需求時,有限考慮合作學校對口專業的畢業生。
二、實施“工學結合”實訓教學的主要問題與解決對策
1.主要問題
我國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開展最早可追溯到之前的半工半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借鑒國外合作教育相關經驗,在“八五”“九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試點,最終取得不錯反響。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實施工學結合的教學工作期間,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首先是有專家學者提出,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更適合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所學知識較為高深,工學結合并不利于學生鉆研高深學問。另外,企業對這一類型的合作模式普遍興趣不高,學校處于弱勢地位,比較被動。同時,學生在參與實訓活動時,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勢必會減少,長此以往并不利于積累理論知識。
2.新時期“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路
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側重點是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企業生產活動提供優質人才。傳統的教學過于側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并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探索與教學、科研類院校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打造獨具特色的工學結合實訓教學模式,實現校企雙贏局面,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新時期,高職院校應將自身從傳統、封閉的高校教育情境中解脫出來,并通過教學、實訓與社會實際嵌入式結合的方式,更好地滿足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需求。在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活動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自主探索理論知識,在積累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專業節能,理論實踐兩不誤。
2方法
2.1教學計劃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材均采用科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案例版),使用同一課程標準,由同一教師授課。在總學時(96學時)不變的情況下,調整實驗組各章節的學時安排,同時減少理論學時,增加實驗學時,實驗組的教材內容及學時安排見表1。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理論學時與實驗學時的安排計劃(理論與實驗學時比為3:2)。
2.2課堂教學
實驗組采用以案例教學法為主的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與本章解剖學知識相關的臨床病例,供對口生分析、討論,對口生結合學過的解剖學知識和臨床實習等經歷進行探討,拓展對口生的解剖學理論知識并提高其分析病例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泌尿系統時舉例:患者,女,28歲,已婚,晨起后感覺乏力、頭痛,下午出現畏寒,繼而出現發熱、腰部酸痛伴尿路刺激征。既往身體健康,近兩周有過會皮膚感染史。體檢:急性病容,體溫39.5℃,脈搏110次/分鐘,血壓130/80mmHg,右腎叩擊痛陽性。輔助檢查:血常規中白細胞數量15×109/L;尿常規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紅細胞少許。臨床診斷:尿路感染(逆行性)。問題:(1)診斷依據是什么?(2)請分析其解剖學基礎知識。讓對口生在分析病例的過程中學習并鞏固泌尿系統的組成、各器官的位置及結構等知識。以案例為中心,以對口生為主體,步步深入,使對口生掌握必要的解剖學知識,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對口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根據課程內容需要,教師可適當引入PBL等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教學法。
2.3實驗教學
實驗組:在每次實驗課前,教師除準備必要的系統解剖標本、模型外,還應提前制作相應的臨床應用解剖標本和模型(如注射術、穿刺術、氣管插管術、導尿術、灌腸術、氣管切開術、鼻飼術、心內注射術等解剖標本和模型)及相應的臨床操作器械(如腰椎穿刺包、胸腔穿刺包、骨穿包等)。對口生先觀察系統解剖標本和臨床應用解剖標本,再在大體標本或模型上模擬臨床相關操作(如注射術、穿刺術、靜脈輸液術、氣管插管術、導尿術、灌腸術、氣管切開術、鼻飼術、心內注射術等),在操作中回顧、思考相關解剖學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對口生可相互提出與操作相關的解剖學問題,相互討論,并在解剖標本上找出問題的答案,最后讓對口生代表結合操作對本次解剖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教師補充。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方法,教師先示教,對口生再觀察標本、模型,最后教師總結。
3結果
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口生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民意測驗,并對對口生進行訪談、技能考核等,對其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采取統一命題及考試的方式,對兩組對口生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的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對口生的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成績及學習情況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對口生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引入工學結合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教學效果更好。
4討論
4.1實施工學結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工學結合就是將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結合,在應用中學習,在學習中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以用促學,學用結合,提高對口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對口生是由衛生職業高中、中等衛生學校畢業生經過高考統一錄取的學生。與普招生相比,對口生入學時有比較扎實的人體解剖學理論知識(對口高考科目有人體解剖學、診斷學等醫學專業課程)及一定的臨床實習經歷,為工學結合(案例教學和模擬臨床實驗操作)模式教學提供了人體形態結構和臨床基本操作的理論基礎,對口生不需花過多時間進行課前準備,課堂上進入狀態快。但由于中專(或職高)階段實驗條件有限、實習時間短、實驗能力及臨床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實施工學結合為對口生提高臨床操作能力提供了更多機會。
4.2對口生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優點
通過模擬臨床操作、案例分析等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對口生感到學有所用,提高其學習興趣及自主參與意識;讓對口生直接面對臨床問題(案例、臨床操作),從實際出發,逆向學習解剖學知識,使學生學有所依、學有所用,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這樣,不僅使人體解剖學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而且加深了對口生對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對口生之間的合作、師生的教學互動,增強了對口生的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了對口生人際關系的健康發展,培養了對口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1.夯實加強校企文化對接的認識基礎。
源于對文化育人功能、高職優勢競爭力打造、高職校園特色文化建設、高職教育本質特征、行業企業用人信息反饋、高職生就業準備等諸多問題的關注及德育課程教改的思考,近幾年來,我們關注行業企業文化建設進程,尤其是與學院校企合作比較緊密的單位的建設類企業文化建設,通過現場參觀、座談訪問、資料征集、書面問卷、網站跟蹤等方式多種途徑開展企業文化調研活動。我們通過調研所了解的行業優秀企業文化建設成果、所見證的企業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業用人理念及對人才職業素質中觀念態度精神類素質的要求,夯實了德育教師在高職人才培養中加強校企文化對接的認識基礎,從而為探索優秀企業文化走進德育課堂的實踐路徑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實踐證明,教師融入行業企業,收集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人才素質培養信息,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德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及所傳遞的信息與自己現在的學習與未來的入職及職業發展有緊密聯系。這是增強德育教育吸引力與感染力的重要基礎。
2.豐富德育課堂的育人資源與內容。
優秀企業有著融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等教育因素于一體的品格,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現代制度下的企業,更是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廣闊天地,是學生職業體驗和職業素質養成的重要舞臺。一流的企業,有一流的風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亞廈”裝飾總經理丁海富在評述公司總部大樓辦公室的裝飾效果時所說,這里的每一件裝飾用品乃至燈光的配置都在無聲中展示著亞廈、彰顯著亞廈的品位,展示他和亞廈的奮斗歷程、經營理念和未來藍圖。優秀企業文化,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德育內容,對高職人才培養來說,是很接地氣的德育資源。如職業意識、職業理想、職業使命、職業精神、職業責任、職業誠信、職業價值觀、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榮譽等在一個個優秀企業中都有比較全面的涵蓋和體現。如歌山集團的“豪邁如歌,諾重如山”、“務實,誠信,向善,進取”的核心價值觀;如亞廈裝飾的“裝點人生,締造和美”的企業愿景,“為員工創造平臺,為企業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美麗”的企業價值觀;如五洲項目工程管理公司的“兩富五洲人:知識精神富有,物質富裕”的企業目標,“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價值觀”,“廉潔是最好的信用”、“廉潔自律,干凈從業”的廉潔文化;綠城的“真誠、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等,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代企業的生動實踐,是增強學校德育教育針對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資源和教育內容。
二、融入課程設計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載體,將優秀企業文化、職業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整體設計,是實現優秀企業文化進德育課堂的重要路徑。我們尊重高職教育不同參與主體教育目標的差異性,探索和諧德育目標實現的課程教改思路,以“校園人”與“社會人”、“職業人”的結合,好學生、好公民、好員工的統一為主線,從課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教學方式與考核的改革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設計。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三個結合。
1.基本理論傳授與職業素質培養相結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關精神的前提下,我們從用人單位對高職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出發,系統設計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以知識傳授為基礎、能力提高為重點、素質培養為根本,強調德才兼備,以德提才、以才強德,培養學生優良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紀律和職業價值觀,實現基本理論教學與職業素質培養的有機結合。
2.基本理論傳授與職業人生指導相結合。
我們從學院所依托的建設行業發展對建筑人的素質要求及所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結合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系統整合課程內容體系,有針對性地回答高職學生在成長成才和未來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有關人生、事業、理想等方面普遍關心的德行修養和職業現實問題,如就業準備、
創業實踐、職業選擇、生涯規劃、文化適應等。我們配合專業教育,實現職業指導的零開始,服務學生順利就業、成功就業和未來職業的發展。
3.基本理論傳授與實踐體驗參與相結合。
根據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規律以及高職教育與實踐一體化的要求,我們應對高職教育主要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在教學實施中,我們要突出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整體設計與安排,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進企業,促進學生在實踐體驗參與中增強感性認識,提高思想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學效果。
三、融入教學過程
遵循課程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融會貫通、自然地融入優秀企業文化的各種元素,是實踐企業文化進德育課堂最便捷的通道。
1.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實行模塊化教學。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基礎》課教學與高職生的實際生活聯系普遍不足的情況,學校應從加強高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入手,優化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將全國統一的教材理論體系轉化為有層次的課堂教學內容體系,實行模塊化教學,把教學內容分五個教學模塊,即領航導引模塊、理想情操教育模塊、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模塊、道德觀教育模塊、法治觀教育模塊。在教學內容的五個模塊中,教師要自然地融入校園人、社會人、職業人相結合及好學生、好公民、好員工相統一的育人目標,多視角地詮釋社會主義核心觀的內容與要求。
2.尋找與行業企業發展要求的結合點。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找與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的結合點,不僅把調研中所匯集的行業企業發展的信息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果,在課程教學的五個模塊內容中進行有機滲透與融入,而且還將理想情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等問題放到行業發展的現實環境中去把握,積極引導學生直面行業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學生開展企業文化調研,引導學生在調研中去感知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感受優秀企業文化的力量。教學中,教師將優秀企業的用人理念,企業的愿景使命,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經營理念等,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教育內容,有效地實踐了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學結合”,是比較“接地氣”的德育課程教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