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10: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專業本科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計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在學習完所有的會計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后,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實踐活動,它是培養和鍛煉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畢業論文要符合一定的質量要求。高質量的畢業論文不但文章排版格式要規范,而且論文立論要正確,觀點要有創新性,論據要嚴密。會計畢業論文質量高低可以衡量一所高校會計辦學水平高低。但近年來各高校會計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很大的下滑,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因此分析影響會計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探索提升會計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應是當前高校強化會計教學改革和加強教學監管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畢業論文寫作現狀
(一)寫作馬虎、抄襲嚴重。盡管學校會就畢業論文格式、論文要求等下發文件反復強調畢業論文的重要性,但從學生交來的論文一、二和三稿來看并不令人滿意,字體大小、文章排版不規范,錯別字多和語句不通順等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如此,文章抄襲現象很嚴重。
(二)學生文獻檢索能力差。很多學生只會使用Google、Baidu網絡查詢工具檢索文獻資料,對于專業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不會運用。所以收集和查詢的文獻資料學術性、前沿性和權威性不大,影響了畢業論文的寫作。
(三)很多學生不知如何正確選題。學生在寫畢業論文前,很多人從來沒有看過會計論文和論著,對于會計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概不知,因此無從談正確選題。為了交差只能盲目從學校公布的相關論文題中選,結果題目要么偏大,論文寫不出深度;要么題目偏小,無從展開,論文缺少寬度。
(四)寫作能力較差。從交來的開題報告、任務書和論文初稿來看,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撰寫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有的學生可能了解學術論文的格式,同時也收集了一定的材料,但由于寫作能力較差,最終無法寫出滿意的論文。
二、影響會計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各高校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會計教學改革,應該說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為什么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畢業論文每況愈下,質量不盡人意呢?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一)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目前各學校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取決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打分,導致教師對學生不敢嚴格要求;學校也會擔心因學生拿不到畢業證而影響學生就業和前途;少數學生因不能按時畢業而鬧事時有發生,造成指導教師和學校對學生有時會有所遷就。這樣學生不端正寫作態度,畢業論文出現錯字連篇,文章東拼西湊甚至嚴重抄襲等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二)過多考證、考研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本來課程負擔就不輕,但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學生不僅要參加4、6級英語、托福、雅思以及計算機等級考試,還要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理財規劃師等名目繁多的考試。除了上課,學生平時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考證上,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會計專業期刊和學術專著。沒有平時的專業理論的積累,只憑畢業前一小段時間怎么能寫好畢業論文。此外,畢業班最后一年,學生面臨就業、考研和考公務員多重壓力,而無法顧及畢業論文的事。
(三)少數教師指導論文不力。多數教師都能按要求對學生指導論文寫作,但也有少數教師或由于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或工作責任心不強,或自身科研能力不強,疏于對學生論文的指導,加上目前會計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教學方式上,這種情況下,自然無法有效指導學生寫出好的論文。
三、提升會計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途徑
(一)改傳統會計教學為研究和創新式教學。多年來我們一直采取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這種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應試教育,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差。改革為研究和創新式教學后,教師每講完一、二章會計專業課后,應就這部分內容的理論熱點問題要求學生查閱相關會計專業資料,隨后學生在課堂上互相討論,形成新的觀點。比方說,教師在講授完《中級財務會計》中的投資性房地產相關內容后,就要布置學生查閱投資性房地產會計核算有關理論探討問題,在課堂上學生討論,形成新的觀點,并讓學生撰寫。又比如,在教師講解《審計學》中內部控制內容后,讓學生大量閱讀有關內部控制方面的材料,提出不同觀點,鼓勵學生撰寫內部控制相關論文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凡的學生,該門課程考核成績可加分。這種教學模式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研究式學習的習慣,學生就能在日常的教學中積累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和鍛煉科研能力。
(二)要開設畢業論文寫作專題課并計算學分。該課程可開設在大三第二學期,主要由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來講授。專題內容應包括:(1)如何使用專業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CAMAR證券財務年報股票市場研究數據庫、CSMAR期貨股票分析高頻數據庫、國外ASP、BSP全文數據庫等的使用。(2)如何選題。(3)如何收集和整理資料。(4)如何寫開題報告。(5)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6)如何撰寫研究報告和專業論文。教學時要邊教邊練,學練結合,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項科研工作。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僅憑一時就能提高,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較長時間的培養、訓練和指導。目前大部分指導教師平時都承擔了橫向和不同級別的縱向課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工作中來,科研團隊里要有學生成員。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分配學生不同的科研任務,每年的寒暑假要根據學生的研究領域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撰寫研究報告。學校要給教師配置教師工作室,科研任務在教師工作室里由師生共同完成。在學生具備一定科研能力時,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進一步訓練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為今后做畢業論文打牢基礎。
(四)畢業論文開題時間適當提前。目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開題一般安排在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末,收集資料、調研和實質性寫作在大四第二學期,前后不到三個月就要提交論文定稿。這種安排,時間上不是很妥當的,因為很多學生要報考研究生,而研究生考試是每年的元月份。選題、開題時間正好是學生考前沖刺的關鍵時段,學生這時根本不會把精力放在選題和開題工作上。而到了畢業班的最后一學期,考研已上線的學生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應付考研的面試上,其他學生有的要備考公務員,有的要去落實工作或頂崗實習,一事接一事,學生往往認為目前的考試和求職更重要,而無法顧及畢業論文的事。建議把選題、開題提前到大三第二學期末,這樣不但能加長論文寫作時間,而且能有效避開因就業、考研造成的時間沖突,也能與畢業論文專題課相對接。此外,學校還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試規劃和教育,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可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學期。但人力資源師、物流師等考試,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業作用不大,學生可以不報考這類考試。有了充足的寫作時間,畢業論文質量才有保證。
(五)要切實加強畢業論文的質量監管。第一,各學院(系或教研室)要成立畢業論文指導委員會,具體負責畢業生論文的論題的遴選、確定畢業生的選題、安排論文指導教師、審定開題報告和任務書、檢查畢業論文、指導畢業論文的答辯等工作。第二,各學院(系)要制定具體的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管理細則,并在指導委員會具體監督下對實施管理細則和加強畢業論文的質量進行監控。要規定學生從開題報告到任務書,再到畢業論文的定稿,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至少要經過三次修改;明確規定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全程記錄。記錄過程可作為評選優秀畢業論文和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重要依據。第三,對畢業論文電子稿進行檢測。會計本科畢業論文重復率不能高于20%,重復率高于20%的論文要再次修改。所有學生要求答辯,通過答辯進一步確認論文的真實性,答辯后要求學生根據答辯意見再作最后的修改。這樣論文經過檢測前的三次修改、檢測后再次修改和答辯后最后一次修改,才能有效杜絕論文抄襲現象,確保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第四,建立評優激勵機制。每年開展畢業論文的評比,評選出優秀畢業論文,并推薦在學校的學報上發表。對獲得校級、省級優秀會計畢業論文獎的指導教師給予獎勵,從而進一步調動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因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不力而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國海,楊美霞.大學生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03).
2.李紅.高校畢業論文質量問題芻議[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10).
3.厲敏萍,熊璋琳.經管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亟待提高[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01).
4.林麗瓊.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探討[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5.肖鵬,康紅霞.提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楊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10) .
選題目的和意義:
一、目的
通過對《民營企業財務風險診斷與防范》的選題,一 是促使本人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提高本人的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做好民營企業財務風險診斷與防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二是通過論方答辯等途徑,讓社會認同自己研究成果的價值,并訊速向廣大讀者傳播,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目的。
二、意義
通過對《民營企業的財務診斷和防范》的研究,提出高效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初步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能運用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不斷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既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熟練地從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又能大膽探索,不斷向科學的高峰攀登。
三、主要研究內容:
民營企業的財務診斷與防范是企業在市場上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企業高效率穩定持續發展的前提。民營企業的財務診斷與防范從認識財務風險,經營者經營心態,企業資金有效運用三方面入手。通過正確了解認識財務風險的內容,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優化企業內部環境,強化企業規章制度,積極培養人才力量來規避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說白了,就是要里外結合,可管理性的對待財務風險。
正確認識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是診斷和防范財務風險的基本要求,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明確意識認識財務風險的重要意義。?
提高企業在市場的適應能力。即在了解分析市場宏觀經濟后,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預測各部門經費使用情況,制定可行有效高效的經營策略,做出確實可行的決策,做到企業內部分工明確,目標一致,規章制度完善。即要求在管理決策中力求“精”, 防犯“做大做空”片面盲目。強調理性投資建設,有助于高校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的決策。
企業資金的有效運用。要求管理人員有全面的財務風險的認識。在具體工作中,結合實際情況,對資金有效的利用,不只重視眼前利益導致企業失去長遠收益。
重視企業人才培養。就是要求企業不僅重視硬件設施,還應重視人才。對重點部門和重要財務管理上應有相應人才,并在更換管理層時有足夠重視,盡量做到寧缺毋濫。 實驗設計:收集并整理2至3個典型而翔實的案例,對論文中的論點加以充分有力的論證。如下:
案例一:三株實業有限公司曾是國內知名的生產和銷售保健品的民營企業,1994年才組建,只用了兩年,即1996年其年銷額就猛漲到了80億元,到1997年,公司總資產為48億元,且資產負債率為0。然而這個龐大的帝國,竟然就因一個危機事件走向了滅亡———三株集團在一起消費者病故的法律糾紛中一審司敗訴。于是從1998年4月開始,其銷售收入猛然從原來的年銷售80億元,下跌到1000萬元,隨后出現全面虧損,工廠全面停產。
案例二:德隆集團一度是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德隆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神話。然而神話的破滅卻比神話的制造更為迅猛和突然。以2019年4月14日德隆旗下“三駕馬車”
股票連續跌停為導火索,德隆資金鏈條崩斷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引發了劇烈的社會動蕩。此后,公安、司法、監管機關對德隆涉嫌操縱股市,非法融資,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展開調查。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企業擴張奇跡的資本巨人頹然倒下。
完成設計(論文)的條件、方法及措施:
一、條件
1、閱讀有關書籍及雜志,如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等。
2、進行調查研究,緊密聯系當前實際;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
3、及時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充實自身理論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時間,要有足夠的時間做保障。
二、方法及措施
1、2019年9月18日前:按畢業論文寫作要求進行選題,并與指導教師進行溝通。指導教師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對畢業論文提出明確要求。
2、2019年9月19日—10月28日:收集相關資料,撰寫讀書筆記,完成篩選文獻資料、確定翻譯的外文文獻。
3、2019年9月19日—9月23日:輔導開題報告,就選題明確寫作的意義、研究方法和預期寫作進度,并經由指導老師審閱通過。
4、2019年9月24日—9月30日: 形成畢業論文寫作初綱,并提交指導教師審閱。
5、2019年10月8日—10月14日:根據指導教師意見,形成寫作細綱,并再次提交指導教師審閱 。
6、2019年10月15日—10月28日:以細綱為基礎,寫作完成初稿,提交指導教師審閱。
7、2019年10月29日—11月4日:根據指導教師意見,修改畢業論文,完成論文修改稿1,交指導教師批閱。
8、2019年11月5日—11月11日:根據指導教師意見,修改畢業論文,完成論文修改稿2,交指導教師批閱。
9、2019年11月12日—11月18日:完成論文正稿。
10、2019年11月19日—11月23日:按規范化要求完成裝袋并上交指導教師,作好答辯準備工作,進行畢業論文答辯。
(一)關于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的分析
通過對學院會計學專業2014-2016年應屆的畢業論文選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學院近三年某些會計學專業選題存在專業性不強、題目老舊以及范圍過大等問題。首先,會計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是對會計學專業學生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最終的總結概括和具體運用,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為學生今后步入相關專業領域工作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但是某些題目專業性不強,例如:“騰訊盈利模式分析”、“淘寶網購雙十一效應分析”等題目。這樣的題目幾乎很少用到學生四年中所學習到的會計學專業知識,缺乏理論知識的積淀,學生寫論文就變得非常困難,而且論文得到的成果也不具有專業性,對學生今后的專業工作和學習都沒有太多益處。第二,畢業論文要求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作為本科畢業生要多多關注本專業近期的新的研究動態、觀點和課題,教師要多多引導學生研究熱點的和近期的專業課題。但是有些題目顯得過于老舊,缺乏創新。例如:“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某某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等。這樣的題目已經寫了很多年了,學生在碰到這樣的題目的時候,往往只是對以往的研究成果進行借鑒,缺乏自己的創新的觀點。第三,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要符合本科的要求,范圍大小適中,學生才能夠將自己的觀點論述深入詳實。但是有些論文題目范圍過大,例如:“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等。企業的類型各種各樣,上市公司也是千差萬別,這樣大的研究范圍早已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疇,這樣的論文必定流于膚淺,只能做表面文章。
(二)關于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分析
按照本科畢業論文的進度計劃,學生從第七學期的最后幾周才開始撰寫論文的開題報告,并且在第八學期的期初(一般是3月份的上旬)進行開題答辯,學期中期(一般是4月中旬)進行論文的中期檢查,學期末期(一般是5月中旬)進行論文的答辯。撰寫論文的這段時間正好和學生畢業實習以及簽約前的試用期相沖突,很多學生因為實習單位或者擬簽約單位工作非常繁忙,而且有的學生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實習找工作,因此幾乎沒有時間和老師就畢業論文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只能在下班以后的時間通過電話或者微信以及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這樣的背景之下,學生和指導老師都非常的辛苦,而且畢業論文無法達到較高的質量要求。
二、提高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更新畢業論文題目庫
本專業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畢業論文題目庫,但是論文題目庫并沒有進行相應的更新,同時指導教師最終確定的論文題目大部分是根據自己的專業以及研究背景確定的,并沒有使用論文題目庫中的題目。這樣的題目庫等同于沒有。
因此需要重建新的論文題目庫,重建論文庫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新的論文庫除了要由現有的指導教師提供論文題目之外,還需要廣泛的查找相關資料,廣泛聽取學校專家以及企業專家的意見的基礎上建立,這樣不僅論文題目庫的范圍擴大了,而且所選題目也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同時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學生也容易提出一些創新性的觀點。第二,每年都需要根據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來更新論文題目庫。
(二)加大畢業論文的準備時間
首先,應實行導師制,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按照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導師,導師在大四的時候也應作為該學生的論文指導老師。這樣,學生雖然是在大四的時候才真正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其實導師從大二開始就逐漸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寫作技巧了。很多導師同時也是學生專業課的授課教師,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著力傳授學生的專業知識之外,在課堂上要多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思考,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尋找論據加以論證,寫成論文,并且在課堂上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就逐漸獲得了寫作畢業論文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以及寫作能力。導師可以在大四以前,就學生感興趣的論文題目進行引導和必要的積累,這樣當學生到大四真正寫論文的時候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和簽約實習不再相互沖突,而是互相促進。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問題的思考,并且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思考寫成小論文的形式,將小論文成績計入學生的考核成績中。第二,在大學的后兩年,組織學生進行集中時間的企業實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企業的實務操作過程當中,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再結合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課程,會對專業課題有進一步的認識,這也是一種創新意識的培養。第三,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各種形式的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近幾年來參與科技活動的學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獲得了學校、市級、全國的一些獎項。關鍵是在參與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德宇.“導師制”在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中的作用[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4).
[2]程小紅.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實踐與思考—以銅陵學院會計學院為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91-92.
[3]田利軍,王景博.本科畢業論文質量關鍵影響因素檢驗—基于天津高校140篇會計學專業論文的數據[J].財會月刊,2016,(21):116-120.
2.美中會計學博士教育現狀及比較
3.中國會計學博士論文研究的趨勢和展望:選題、方法和理論
4.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5.關于會計學博士研究生培養問題的討論——全國會計學研究生導師聯誼會綜述
6.會計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規范遵循情況的調查
7.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8.重慶市第一位攻讀會計學博士學位的薛云奎同志獲得博士學位
9.會計學博士湯云為通過論文答辯
10.潛心治學結碩果 修身勤政展才華——記重慶三峽學院院長、會計學教授孫芳城博士
11.一個會計學博士的腳印——訪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湯云為教授
12.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13.學而有恒 寒梅詠春——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學女博士任詠恒
14.會計博士生培養與會計理論研究
15.我國培養出首位會計學洋博士
16.中國公司財務由誰來管?管什么?——訪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教授湯谷良博士
17.安徽財貿學院會計學系領導教授博士風采
18. 會計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突圍之路
19.銳意進取 碩果累累——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博士生導師張為國教授
20.從兩篇“百優”論文多維透視我國會計學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記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曲曉輝教授
22.中美會計學博士生培養比較研究
23.近5年我國會計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24.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6.論會計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再構建
27.會計學專業教學理念的探討
28.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下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差異化教學改革探討
29.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0.國外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啟示
31.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32.會計學實驗課程創新的探討
33.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34.2001~2010年會計學碩士論文選題內容與方法分析
35.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經驗總結
36.會計學碩士培養路在何方——我國會計學碩士培養調查報告
37.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9.高校會計學專業校企“無縫”鏈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40.從會計學總體層面探討會計學的發展
41.基于通識教育理念的“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
42.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供需差距的實證研究——以天津市為例
43.會計學的學科屬性:管理學還是經濟學?
44.需求多樣化下非會計專業本科會計學教學改革探索
45.會計學的倫理訴求:方法論視角
46.大學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研究
47.本科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建議
48.論一般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49.構建環境會計學的理論框架
50.論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兼談會計學科的發展
51.會計學專業學術梯度建設的策略研究
52.關于高級財務會計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
53.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需求分析
54.“價值”是會計學的邏輯起點
55.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改革:挑戰與應對
56.基于CDIO理念的會計學專業教育改革探索
57.會計學的發展趨勢以及面對的問題研究
58.會計學專業“稅法”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59.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學院《會計學》平臺課程的教學實踐
60.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及模式優化
61.會計學國家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以嘉興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62.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
63.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64.會計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構建——基于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
65.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基于華中農業大學的實證研究
66.關于法學與會計學的跨學科人才培養研究——兼論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67.會計學本科專業建設思考——基于國家標準與國際認證標準導向
68.案例教學在會計學課程中的運用研究
69.結構化研討方式在MBA《會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70.對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
71.稅制改革背景下會計學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72.高等院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73.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若干問題探討
74.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75.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探討——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比較
76.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77.高校“會計學”課程實驗教學現狀、問題、對策——基于問卷調查的取證
78.論會計學的雙重學科屬性
79.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探討
80.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81.會計學專業雙學位人才培養的缺陷與對策研究
82.基于職業能力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研究
83.成本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未來展望
84.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與構想——以九江學院會計學院為例
85.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86.論會計市場對會計學發展的影響
87.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88.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89.我國會計學教材建設的優化問題
90.會計發展的和諧:建立廣義會計學的探索
91.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會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為例
92.基于多媒體輔助的會計學情境教學法設計
93.《基礎會計學》教學方法探討
94.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95.會計學專業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以蘇州理工學院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會計學屬性
97.MBA會計學課程建設探討
98.論會計學兩大部類
99.MBA會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對高級會計學研究范疇界定的思考
101.經濟類(非會計學)專業會計與財務知識模塊教學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經濟學院的實踐
102.產權會計學論綱
103.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104.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優化
105.中外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
107.以就業為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以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為例
10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
109.潘序倫會計學教材特點初探
110.基于ERP平臺的會計學實驗設計
111.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教學研究與實踐
112.論會計學的職業特色及高職會計學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
113.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建設思考
114.強化會計學應用性教學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
116.《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的實證研究
117.會計學本科專業實習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118.會計學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研究
119.會計學專業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研究
120.會計學專業實驗課的“點、線、面”教學法
121.美國會計學教育對我國的啟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學與銅陵學院的對比
122.會計學本科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的探討
123.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現狀、目標與質量控制
124.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和方法研究
澳洲會計專業本科教育富有特色且在國際上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作為澳洲最大的科技大學之一,其會計專業本科教育在澳洲位居前列。鑒于此,本文將以科廷科技大學會計學院為例,探討澳洲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特點、中澳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差異以及澳洲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一、澳洲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特點
科廷科技大學會計學院隸屬于商學院,共有教師4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講師26人。這樣的教師隊伍,其職稱結構符合科廷科技大學會計學院作為一個國際化教學研究型學院的定位。科廷科技大學會計學院在教育理念、教材建設、教學方式和考評體系等諸多方面都體現了澳洲會計專業會計本科教育的特色。
(一)注重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
科廷科技大學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是重在培養學生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分析、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讓這些未來的會計從業者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就能獨立地處理相關問題。為此,在科廷科技大學各個課程的教學目標中,除了明確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外,還對學生應提高的能力有詳細規定。例如,在決策分析課的教學目標中,除了規定學生應對企業決策的影響、過程、意義全面了解外,還明確提到該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團隊合作(teamwork)、溝通(communication)等能力。在會計教材建設方面,其會計教材的內容幾乎包羅萬象,不僅包括主要知識點、案例、相關歷史等常見內容,還包括與該課程相關的多學科知識、國際上對相關問題的不同觀點等諸多內容,容量大得驚人,如財務會計(financial accounting)教材本身就有兩本書,每本書厚達一千多頁。學生欲將教材看完一遍就很不容易,何況要精通相關內容。教材內容豐富,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教材,科廷科技大學一學期一般只允許學生選修4門課程。
(二)密切聯系實際的教材建設
科廷科技大學的會計教材建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主要體現在教材的體系、教材的具體內容以及教材的更新速度等方面。
教材的體系方面,除有與中國類似的會計基礎教材外,還編纂有大量與會計實踐密切聯系的教材。如報表分析、經營論、決策分析、商務溝通等,報表分析旨在鍛煉學生對于公司財務報表的實際解讀能力;經營論則是培養學生對企業運作的理解以及協調企業各種資源的實際能力;決策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各大公司成功以及失敗決策背后的實際原因;商務溝通主要用于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交際與溝通能力。
教材的具體內容方面,大多數會計教材每章附有若干最新的實際案例需要進行討論,有的會計教材甚至整本內容就是以一家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為主線來編寫的。
教材的更新速度方面,幾乎每年都要更新一次。一般每學年末,會計學院會召開有教師、實務界人士、學生等參加的聯席會議來討論會計教材的修訂,社會上相關內容的最新動態基本上都可以在教材中得到及時反映。教材更新速度快,授課內容會將新出現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及時添加進來,可以有效避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社會的需求脫節。
(三)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
科廷科技大學的教學方式非常自由活潑,主要包括課堂授課(lecture)、輔導課(tutorial)、討論課(seminar)、演示課(presentation)等。
課堂授課時間較短,教師一般只將教學大綱(syllabus)中規定的本周內容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進行概括性串講,對學生容易忽略的問題進行提示;輔導課安排在每周的講授課之后,對每周教學大綱中規定需要完成的題目(assignment)進行講解,并回答學生關于重難點的提問;討論課是一種綜合性的課程,既包含講授課程內容,也包含解答學生提問和講解每周作業;演示課一般由老師預先布置討論題目,學生圍繞題目查找相關資料進行集體分析、交流和討論。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并參與討論,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展開辯論。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與教師爭論,教師也很歡迎這種行為。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上課時間較少,大量時間用于閱讀、查資料、做項目以及小組討論。科廷科技大學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持續嚴格的考評體系
科廷科技大學所有課程的考評都貫穿于整個學期。其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平時考核、課后作業和期末考試。平時考核:主要包括考勤、隨堂考試(quiz)、小組課堂演示(group presentation)等。課后作業:一般從開學的第二周開始就開始有作業了,直到學期結束。如技術類課程的作業一般是編程或寫實驗報告;管理類課程的作業主要是寫論文。作業一般要求上交紙質版而不是電子版,并且采用學校統一的封面裝訂,教師簽收之后會把回執交給學生,以表明教師收到了學生的作業。每項作業都有最后的上交日期,逾期不交,教師有權扣分,甚至記為零分。教師要求作業不僅同班同學之間不得雷同,而且不得照抄課本,必須使用自己的語言,否則以零分處理。一般兩周之后教師就會公布課后作業成績。期末考試:學校統一出題統一考試,為閉卷考試,多為綜合性的主觀題,這需要學生平時大量閱讀,積累相當的會計專業知識,唯有如此考試時才能在短時間做到思路清晰、靈活運用,從而作出分析和決策。
由于平時考核和課后作業特別多,所占分數超過50%,所以學生平時的努力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科學合理的考評方式不僅有利于杜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舞弊行為,有利于督促學生的學習,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考評結果的公平合理性。
二、中國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特點及其與澳洲的差異
1.教育理念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中國目前會計專業本科教育依舊秉承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教育理念,即傳授知識是學校的主要目的,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教育目標方面,雖然中國會計專業本科教學方案一般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會有一個總體性要求,但大多數能力培養的目標都比較空泛,缺乏實際可操作性。各門課程教學大綱的主要內容基本上都是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很少涉及相關課程對學生具體能力的培養,不像澳洲將每門課程能夠培養的具體能力明確列在教學大綱中。
2.教材建設重理論輕實踐。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會計專業教材的建設必須緊跟會計實踐的步伐,然而,目前中國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教材建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教材的體系方面,從中國會計專業本科教材體系中很難看到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教材,而科廷科技大學的會計報表分析教材,直接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分析威爾豪斯集團(The Warehouse Group Ltd.)的財務報表。與實踐密切相關教材的缺乏直接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的缺失,雖然部分學校的實訓課程教材給學生也提供了一些實際會計工作的經驗,然而實訓課程教材的內容太少,且很多都是“過期”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于一個會計專業的學生所需要的實踐經驗而言還是太少。教材的具體內容方面,中國會計教材一般系統性強,敘述嚴謹,結構框架清晰,重視對學生基本概念和理論推導的訓練,有非常強的邏輯性,整個編寫思路符合我國學生的認知規律。然而,現行會計教材大多是對財政部會計準則和相關指南的復述和例題說明,與企業實際業務流程脫節嚴重。教材的更新速度方面,進程緩慢。許多學校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內容比較落后和知識較為陳舊。一些新的理論和概念、新的做法和實務,會計教材沒有得到及時反映。即使有些教材談到了新的會計方法和理論,但也過于空泛和簡單,缺失與實際會計工作的具體銜接。
3.教學方式重教師講授輕學生自學。中國的會計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般主要由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學生僅聽講,缺少對知識的理解過程,沒有參與思考的機會,只是將書本中的知識生硬地記憶下來。這樣記憶下來的知識容易忘記,不太可能靈活應用于今后的實踐。學生不經過自己的思索就得到了老師的答案,就沒有起到鍛煉學生處理問題能力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缺乏獨立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4.考評體系重結果輕過程。目前,中國會計專業本科教育的考評體系重結果輕過程,應試教育傾向嚴重,考評體系基本上以考試成績(一般平時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80%)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這種標準導致學生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都用在關注考試的分數以及取得的名次上。這種為考試而學習的心態使得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知識,其能力也沒有在學習中得到鍛煉,最終導致上崗后自己的能力無從應對工作帶來的挑戰。而且這種獲得高分的強烈愿望使得考試作弊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這不利于企業會計人員誠信風氣的形成。很多學生千方百計地要通過各種考試,取得各種資格證書,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會計教育是為了考試而設計的輔導課,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三、澳洲會計專業本科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1.教育理念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但知識并不等于能力,大學會計教育并不能解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遇到的所有問題。因此,應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密切關注會計工作各崗位對工作能力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所應具有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應不再局限于培養能夠通過各種考試的專業知識雄厚但實際能力不足的專業人才,會計專業本科教育應立足于培養具有較高會計專業素養和操作能力的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與學習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道德標準和道德識別和提升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結構,以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
2.教材建設上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材的體系方面,應增加與會計實踐密切相關的教材,如會計報表分析、會計案例應用等等。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專業,通過增加與會計實踐密切相關的教材,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對會計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提高會計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縮短會計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教材的具體內容方面,應充實最新案例。如可在教材的各章開篇提供一個典型案例,將會計理論與企業的實際決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種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材,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理論的能力。教材的更新速度方面,應及時更新教材,使教材內容能夠反映最新的會計實踐內容,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變化的知識,學到能夠馬上發揮出能力的、與企業能夠直接銜接的會計知識。
3.教學方式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采用多種新型教學方式,如啟發式教學,教師只是充當學生的幫助者或顧問的角色,對專業知識,只講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具體細節由教師和學生以相互探討、交流的方式來完成,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案例教學,教師只給出問題分析思考的程序,由學生根據案例由淺人深,自我分析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教師給出論題,將不同性格、不同基礎、不同專長的學生組合成若干組,自由討論,再由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觀點,以期互補,激發學習動力;模擬實驗,在既定的特定整體案例中,按會計基本程序進行實驗操作,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分組實習,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由組合(7至9人為一組),自選企業、自擬大綱、自編計劃,開展務實性的實習,實習完成后要求撰寫實習報告。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問題,不再以統一的答案為標準。這樣的理解和學習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4.考評體系上加大平時考評的比重。應加大平時考評的比重,以克服單獨通過期末一次考試來確定成績的考評方式,使考試成績真正體現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考評內容方面,減少死記硬背的試題,增加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試題。考評形式方面,應堅持分散考察和集中考察相結合。傳統的考察方式中,期末考試集中了整個學期的所有知識點,這就造成了考察的不及時和考察的質量不高。將知識點分散之后,對于各個知識點不僅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考察,而且可以對學生平時學習成果的及時考察,有利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綜合評定方面,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課堂參與的成績,如參與課堂的討論、案例分析等;二是小組作業和平時作業的成績,通過小組作業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三是平時、期中和期末的章節考試,章節考試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
(劉家松副教授系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博士后、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訪問學者)
參考文獻
[1] 徐筱.中澳會計專業本科教育比較[J].武漢:財會通訊,2013(1):111-112.
[2] 吳濤.中澳會計教學比較及其對我國雙語教學的啟示[J].太原:會計之友,2010(12):124-125.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和資本要素知識化,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傳統的會計本科教育側重于會計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會計人員能力的培養,導致會計人員在面臨新問題時往往難以形成自己的判斷進而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務必要改進會計本科教育,努力培養會計本科生的能力。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作為培養未來會計專業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必須適應商業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會計職業界認可的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會計從業人員。
二、社會對會計人員能力的要求
2002年,財政部召開與會計工作相關的8個單位負責人會議,期間就研究到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能力建設問題,財政部成立了會計人員能力結構項目研究課題組,從會計崗位資格能力結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能力結構和會計從業資格能力結構等不同層面研究會計人員能力結構問題,這標志著我國全面構建會計人員能力結構的正式開始。為了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保證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促進會計行業的穩健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就開始對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進行系統研究。其相關研究入表1。
在我國,無論是教育管理部門還是用人單位都對會計專業本科生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998年原國家教委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要求,會計專業本科生應具備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調查顯示,我國企業界對會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工作能力結構需求的排序依次是:實際操作能力(90%)、協調能力(42%)、創造能力(32%)、組織能力(14%)、交際能力(8%)、善辯能力(8%)。在資格準入方面,我國的會計資格考試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及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統一考試的科目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但總體而言還是以知識為導向,未能考核真實的勝任能力。
與之相對應的,我國的高等會計教育基本上是一種封閉的脫離實際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會計的高等教育已嚴重滯后于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后續教育仍然缺乏能力結構的支持,后續教育也未成體系。國家會計學院的成立為會計職業培訓做出了貢獻,但到目前還沒有系統的培訓戰略和課程設置。多數民間培訓機構則處于低水平的模仿階段。
三、基于會計人員能力結構的會計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大幅提高,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對會計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高校會計教育作為培養未來會計專業人才的主要方式卻滯后于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受到來自諸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技能發展、教員發展、獎勵體系以及戰略指導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制約,會計教育發展緩慢。從我國各類院校的會計教學的實際來看,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能力素質難以適應企業的要求。
加入WTO使我國的職業會計師行業壁壘消除,提高我國職業會計師勝任能力已刻不容緩。會計教育必須經歷一場徹底的革命,特別是傳統會計課程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必須包括擴充對未來會計專業人員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1.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這種基于會計人員能力結構的會計教學改革中,一個首先需要明確的問題是:在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下,為了滿足培養合格會計人員的需要,今天的會計教育必須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1990年9月,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的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AECC)在狀況公告第一號――《會計教育的目標》(Objectives of Education for Accountants)中指出“會計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教導學生具備獨立學習的素質。大學教育應是提供學生終生學習的基礎,使他們在畢業后能夠以獨立自我的精神持續地學習新的知識。因此,終生獨立自學能力就成為會計專業人員生存與成功的必備條件”。傳統的知識獲取(knowledge acquisition)型會計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企業管理的需要,本科會計教育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經驗豐富的職業會計師應具有的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傳授給學生,學校應教會學生為獲得并保持職業會計師的資格所需要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learning to learn),并打好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的基礎。
林志軍、熊筱燕和劉明(2004)通過問卷調查,考察了中國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對會計教育中應注重的知識、技能和教學方法及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認識。受訪者認為財務會計、金融學、管理會計、稅務學、商法、審計/鑒證服務、職業道德、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是最重要的十項知識要素;最重要的十種技能分別是職業品行、計算機技能、外語水平、人際關系、決策能力、分析性/批判性思維、寫作水平、團隊合作、領導才能和語言交流能力;同時信息分析、公司實習和案例分析被認為是在中國現有經濟環境下培訓專業會計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被受訪者認為最不重要的知識是物流學、零售學、數量方法、工程學和人力資源管理;最不重要的技能分別為銷售技能、客戶定位、應變能力、談判技巧和資源管理;最不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書面作業和角色扮演。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會計教育的知識結構仍然較為狹窄,具體表現在跨專業學科知識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對技能的培養方面也相對薄弱。目前的會計教育狀況也還沒有完全提供對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傳授。
我國會計專業本科教育專業課偏多,注重于具體規則的學習,相關的基礎課程相當缺乏,而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會計教育應當側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為培養學生的能力奠定基礎。在專業課教學內容上,普遍存在重視制度、準則的講解,注重傳授會計規則和會計實務的知識,忽略會計理論學習的問題,忽視對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
在基礎課程的設置上,加強微觀經濟學、財務分析、組織行為學、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等課程的學習。
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應當增加三類內容:一是與會計人員工作能力密切相關的計算技術內容,如金融工程、經濟計量學、電子商務等;二是與會計人員工作內容相關的經濟業務內容,如國際貿易與結算、保險與風險管理等;三是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內容,如合同法、票據法、公司法、證券法、民事訴訟法、國際稅收等。其教學目的主要是使學生建立一個基本的理念和知識框架,從而為其進一步學習和培養判斷、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2.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內容的改革勢必帶來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的沖突,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保證教學內容改革成功的基礎。
在傳統的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和權威,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處于教學中的被動地位,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知識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偏重死記硬背,照本宣科。必須采用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和完善其能力結構。
一是加強案例教學。采用案例教學能為傳統的會計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還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可以針對案例中所反映的情況,結合所學過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從資本市場尋找現成材料,如選取典型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現問題、并對其加以分析。
二是論文寫作。會計專業本科生應具備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通過論文寫作訓練具備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形成自己觀點并撰寫出完整文章的能力。
三是專題講座。對會計、審計、財務以及經濟等領域的熱點、重點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知識面,及時更新其所學知識。
四是加強專業實踐。采用實況模擬、資本市場典型實例分析、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等多渠道專業實踐方式增強學生對會計和企業管理實踐的了解,接觸多種行業、規模企業的業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判斷能力。加大實習的比重,并建立有效的實習考核辦法,落實實習效果。
在新的世紀里,學生對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期望,社會對教育和人才培養不斷地產生新的需求,隨著中國加入WTO,教育和人才的競爭也將日益國際化。今天的會計人員己經由過去單純的簿記人員、財務信息的制造者轉變成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各類信息服務的重要角色。這一改變,要求會計人員增強個人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修養,從而滿足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的要求。培養會計專業人才涉及到諸多方面,會計學專業會計教育及其課程建設的探索與發展永無止境。
參考文獻:
[1]閻達五.面向21世紀會計學類系列課程及其教學內容改革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劉永澤,孫光.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會計研究,2004,(2).
[3]朱小平.中國會計教育改革向何處去•會計研究,1995,(10).
[4]湯湘希,唐國平.面向21世紀會計學歷教育改革研究報告.2001.
研討課(Seminar)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文科教學中被廣泛采用[1]。它通常是由教授向學生提出問題或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然后在其指導下進行研究并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近些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許多重點高校開始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開設新生研討課(Freshmen Seminar),由各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主持,借助某一師生共同感興趣的專題,通過教授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研討的方式邊學習、邊討論;二是一些任課老師也開始結合自己所講授的課程,嘗試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以上這些嘗試盡管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效,但是它們主要是針對本科教學的某一個階段(如大一新生)或某門課程而進行的。事實上,Seminar教學模式中所體現的研究性學習應當貫穿于本科教育的每一個階段并滲透到后續的有關課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一個完整連續的學習訓練過程中養成創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合理的能力結構。因此,本文結合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探討Seminar教學模式在相關課程教學中的引入以及在本科教育的各個階段設置專門的Seminar課程。
一、目前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的現狀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通常由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以及教學評價等因素構成的穩定的結構。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的會計學教育已經取得了許多的成績,但與社會和時代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諸多明顯的不足,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上還存在著許多落后的狀況。主要體現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尚未改變;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目標較模糊;教學操作程序固定僵化;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缺失;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評價不合理。
二、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
Seminar這一形式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因此成為一個具有規范性、內在規定性的教學范式[2]。除了通識教育層面的課程之外,大多數院校的會計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學科基礎教育層面、專業知識教育層面的課程以及相應的方向模塊課程。在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要結合會計專業的課程自身的特點。大部分的會計專業的課程從課程內容上都可以分為適合傳統講授和適合研討兩個部分,在適合進行研討部分的課程內容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極大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Seminar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需求、能力、興趣和學習風格,強調學生活動的目標、學生的動機取向、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推動者[3]。將Seminar教學模式引入到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會使得學生為完成研究論題而積極主動地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進行大量的閱讀、思考分析問題,并與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互動討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被調動起來,形成自主性學習的氛圍。
2.教學目標明確
Seminar的教學目標著重培養學生根據研討課題,如何著手調研、查閱資料、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技術路線。通過研討式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4]。Seminar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多項能力進行訓練,尤其側重于學術研究能力、探究和批判精神、口頭表達和學術論文寫作等能力和素質培養。這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會計學科的綜合性和會計實務的復雜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參考選題或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著手調研和查閱資料,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形成自己的觀點,最終以規范的書面寫作的形式有效地傳遞學習成果,這樣能夠極大地拓寬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主要分為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又稱科研論文、研究論文、專題論文,是會計學界和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及科研人員總結科研成果,送交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學術出版社或學術會議發表或宣讀交流的論文。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版權所有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切入點。實踐教學的廣泛性和立體性使其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實踐能力,而實踐教學則是培養并形成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實踐教學可以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和投身社會實踐的優秀品質,為學生進入社會創造必要條件。實踐教學的深遠意義還在于在大學生從學生逐漸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所學專業知識,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一、會計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
(一)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服務,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必須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經濟、科技與文化發展的要求、順應國際高等教育變化的趨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加快,容量加大,這就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必須適應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培養出能夠駕馭、引領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合格人才。
(二)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大學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全面體現“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依照按學科大類培養專業人才的主導思想和“基礎教育+研究性學習和科研訓練+創新學習與研究”的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緊緊圍繞本科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按高標準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綜合性、高素質特點,能在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起骨干和領導作用的優秀本科人才。為此,對包括財會專業在內的管理類本科生實踐教學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已經完成了專業基礎教育和文化教育后,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的培養,還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后,不僅可以把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管理工作當中,而且其創新意識更有利于促進經濟、科技以及社會各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三)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根據我國高校的發展和現狀,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必須滿足本科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實現優秀人才的培養目標。學校要為本科生充分發展提供空間和條件,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大學生的大學學習過程是從學生到適應社會各個領域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成長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大學生不僅要完成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還要通過實踐教學把這些純粹的知識轉變成實際應用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除此之外,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還要加強思想品德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培養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改進和提高實踐教學的科學管理水平 必須實事求是的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必須考慮大學軟件和硬件條件。如果在實施過程中要求的條件遠遠超過學校的條件,則無法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如果方案要求的過于簡單,一方面則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會不利于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如何使現有條件發揮最大的作用,如何使實踐教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即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有利于實踐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目標的重要組成。
(五)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大學時期應該擔負起造就創新人才的任務。從本科階段開始,除了進行專業教育外,還要注意加強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而使其優秀者成為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儲備。在大學的實踐教學中,一切活動應致力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是成功的大學教育,包括專業實踐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一)課堂實踐子系統 主要包括案例教學和實驗教學兩方面內容。從會計專業來看,會計案例教學屬于會計專業實踐活動的真實模擬,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具體內容靈活選用合適的案例,運用這類真實性較強的材料,諸如取自上市公司會計年報的資料來訓練學生,讓其不離開學校就能接觸到大量的、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并著手研究,可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迅速提高。實驗教學內容是指與理論課銜接的各種實驗以及獨立設置的實驗課,如每一門理論課程所含的課內課外實驗、上機操作等,也包括學生自行設計的綜合實驗等。會計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在正常的專業課程內就包含有大量的實驗性內容,此外,還可以設置單獨的實驗課程,通過專門的大量的會計實驗來提高大學生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和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運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運用專業思維,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是非常形象生動的一種教學模式,易被學生接受,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會計教學中貫穿案例教學,通過具體實例,講解方法的使用,可使方法介紹更直觀、形象,學生更容易掌握。因而要求會計專業教師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案例教學,以經典的案例貫穿教學始終,將方法的講解與應用,通過案例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在創新性上邁出一大步。在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倡搜集較好的案例,采用案例進行教學。案例可以來自會計工作實踐,也可以是教師本人已經完成的或正在研究的課題。根據會計課程中要講授的主要理論和方法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和數據,通過案例來模擬再現會計課程中的理論和方法。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經濟業務不斷出現,可以選用的案例也越來越豐富,例如上市公司的會計資料就是非常好的案例資料,選取這樣的案例資料,不僅真實,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搜集較好的案例,通過學生自己分析與老師講解相結合,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的閱讀、思考、分析、判斷。通過對案例的歸納、整理,引導學生提煉和掌握具體的會計方法,有利于把所學的會計理論落到實處使抽象的理論方法變得十分具體,在模擬實驗中拉近理論與實際的距離。
重視課程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和分析技能。課程實驗教學環節是整個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指對所學專業如會計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單項地進行的實驗。各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須緊扣理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會計基本方法的掌握和應用,以較快提高學生的會計業務操作技能和分析技能。高校會計專業在各學期都開設會計基礎課和專業課,如《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高級會計學》、《財務管理》等課程,對涉及到有關章節的重點內容可事先編制好相應的實驗資料,等任
課教師講解到這部分內容時,在會計實驗課上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或安排學生在課外學時進行驗證性實驗。這樣學生可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對抽象費解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分析方法,學生通過實驗得到了驗證和理解。
(二)社會實踐子系統,為使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不拘泥于會計模擬實驗的環境中進行,真正用于實踐,可以利用和實習基地簽約的方式,讓學生深入到教學實習基地,如會計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進行校外實習。廣泛開展社會調查,訓練學生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的能力。社會調查是培養、訓練學生觀察社會、認識社會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它不僅要求學生對全學程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而且使學生通過對關鍵或焦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圓滿完成學習計劃,實現教學目標。社會調查可采用自行組織的調查、承擔委托的調查,參與政府組織的調查,參與本單位調查咨詢實體組織的調查等形式。通過開展社會調查教學形式達到對事物的實質性認識。會計專業是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的專業,因此客觀上會計專業的社會調查具備先天的優勢條件。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高速發展,以及證券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會計專業可以把社會調查的目標定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規范、及時。上市公司是我國企業中的優秀群體,因此是會計專業的極佳調查對象。建立進行校外實習,提高學生實際工作的能力。為使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不拘泥于會計模擬實驗室的環境中進行會計實際業務處理的模擬實驗過程,真正用于實踐,可以通過利用和實習基地簽約的方式,讓學生深入到教學實習基地,如會計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進行校外實習。這種實踐教學的優點是能使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獲得第一手感性知識,真正體會到所學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的能力,學生一方面可以把所學專業知識拿到實踐中去運用,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實際工作的檢驗,發現所學專業知識的不足,有利于日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學習,也有利于選擇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
(三)認識與畢業實習子系統 認識實習一是讓學生在學習基礎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專業要求和工作及研究領域建立起基本概念,確立學習目標;二是課程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前面所學課程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綜合運用知識完成設計要求,通過設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畢業實習子系統是每個專業都必須進行的專業研究階段的實習過程。這部分實踐具有很強的理論研究性質和實踐過程。畢業實習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后對所學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一次總結,通過這次總結后,應該建立起扎實的專業基礎,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畢業實習是大學生從大學學習階段走上社會工作崗位的銜接點,在這個銜接點上,大學生應該較好地完成從理論學習到實際應用的銜接和轉折。此外,高校還要重視學生的畢業論文教學環節,做畢業論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能力。畢業論文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撰寫畢業論文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選題、開題、指導與成績評定等環節一定要嚴格要求,使學生真正能將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
三、管理類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一)樹立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多元化培養目標理念,建立特色人才培養機制面對我國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重大轉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以及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客觀現實,社會各個領域對諸如財會等專業的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內涵、需求層次、規格結構、知識技能結構上的要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以至社會對管理類人才的評價標準、衡量標準、使用標準也相應地發生了同樣深刻的變化,致使管理類人才培育模式和實現路徑也面臨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變化,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必須構建多元化培養目標理念,探索個性化的培養方式,突出特色人才培養,對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應當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不同層次的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定位上應當體現特色,重點大學要突出理論特色,一般院校要突出應用性特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多樣性、開放性、應用性、創新性和復合性的人才培養理念,增強學生把握全球經濟發展動態和剖析現實經濟現象的素質和能力。同時,在基礎性管理類人才培養方面,圍繞經濟發展所要求的知識準備,加大數理課程和計量課程訓練,強化學生在構造經濟理論模型、實證分析、實際應用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訓練,組織學生參與科研實踐,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注重相關資源建設,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的成效如何,還與實踐教學的研究、實踐教學教材、指導教師與管理隊伍、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等資源密切相關。目前,有關財會專業等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研究相對較少,高校應該多作一些探索、研究和嘗試。一是豐富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研究體系;二是開展符合經管類專業特點的實踐指導教材的修改、編寫與積累;三是建設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管理制度、開放制度、考核與評價制度等,只有在這些方面均形成了完善的體系,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財會專業從理論層次上應該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這是財會專業的學生完成從專業入門、系統專業學習到高層次專業理論學習的專業學習過程,從專業內容上講應該有一定的覆蓋面,除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純粹的會計專業課程外,還應該包括金融學、經濟學、統計學等相關專業課程,完備的課程體系有利于培養出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在專業結構方面,不僅要有理論部分,還要有相應配套的實踐部分,理論與實踐密不可分。此外,財會專業應該從制度上保證專業課教師參與實踐和進修,這樣才能打造一支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這是構建會計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