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8: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一語文教學反思,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 學生十分喜愛,兩節課教下來,學生已能背誦。
3. 兼帶教“百花爭艷”“繁花似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紅杏枝頭春意鬧”等問句。 4. 比較“買、賣”“脹、漲”。
第二個問題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心態問題。英語并不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信心,英語不可能成為自己的敵人,而是自身可能成為你自己最可怕的敵人。自信心盡管看不見,但是自信心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成功的人士靠的都是自己強大的自信心。教師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經常通過一點一滴的成功來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這樣總是會有好效果的。
第三個問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這個問題在農村是很普遍的,也是一個大問題。農村學生的家長為了生活,一年四季在外地打工,沒有時間來有效監管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現實的問題是在家里只有爺爺奶奶,在孩子的監管和學習上是缺失的。一周時間兩天在家,孩子整天在家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把學習遠遠地放在身后,在學校學習的新知識不復習鞏固,很容易忘記。英語教師安排的英語家庭作業做不做也沒人管,無人問。
第四個問題是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學習習慣,這是很致命的,學校根本沒有章法,學生學多學少也不知道,什么時間學什么不知道。英語在早晨一定要有大聲的朗讀和背誦,課文需要朗讀和背誦,單詞、短語、句型一定要背誦和默寫。教師要了解學生上課之前的預習習慣正確與否,上課認真做筆記的習慣正確與否,做作業獨立思考的習慣正確與否,據我的了解,一些學生有抄襲作業的習慣、不愛動腦的習慣、不愿受苦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學生如何養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如何改變自己學習英語的壞習慣,這需要痛下決心改變。
第五個問題是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夠。作為英語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我教英語這么多年,總結了英語和漢語既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就許多不同的地方我想談談,例如,英語的名詞有單復數形式,有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而漢語的名詞沒有單復數形式,沒有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又如,一顆蘋果an apple,兩顆蘋果two apples,這樣一比較學生就有興趣了。而且,我問學生,“漢語的蘋果能不能加上復數形式?”學生肯定會笑,作為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的內容教出興趣教出成績。
第六個問題是英語和漢語語法的不同。英語和漢語在語法上最大的區別是英語時態。在英語語法中時態是語法的核心,許多學生學不好英語也是因為英語語法學不好,英語語法吃不透。怎么理解英語的時態?英語的時態是英語動詞的不同形式,英語動詞的不同形式用來表示不同的時間,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不同形態。
1.在反思中不斷改進教法,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
2.在反思中完善對語文教學知識體系的認識
經歷了一次循環教學后再回頭看三年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對語文教材編寫的理性思考與正確把握,更加認識到每個階段教材對于教學的指向性與重要性;更多的是對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深度理解,更加認識到課標中各個階段培養目標的科學性與正確性。
3.在反思中了解學生,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初為人師時,我信奉“嚴師出高徒”這條古訓,要求學生非常嚴格,學生沒做作業或者考試成績不好都會受到我的嚴厲懲罰。結果“高徒”沒有培養出來,學生反而開始疏遠我。于是我開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學習或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我都會作較冷靜的思考,不再機械按自己的標準去塑造有差異的學生。不知不覺間,學生對我親近起來,他們認為我和藹可親、講解力強,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能把迷惑了他們好久的問題點撥得清清楚楚,其實我還是原來的我,只不過因為注重反思使我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最后,我們還要反思教學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反思課堂中的創新和不足,在反思中摸索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教學反思對我們語文教學師的成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反思對語文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
1.教學反思有利于語文教師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
學校開展語文教研組活動,就是讓語文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的平臺。我們可以將語文教學中自己記錄下來的新發現和困惑帶到這里進行共同商討,也可自覺地去參閱一些資料和書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促進了我們語文教師的進一步學習,又能使教師自覺地將自己的思考與倡導的理論結合起來,實現對語文教育理論認識的提高,增加了語文教師教學活動中的科研含量。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相關知識。
2. 通過學習,初步發現解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規律和思路,掌握訣竅所在,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流程
一、開門見山,感受需要
1.多媒體課件出示藥品說明書、宣傳單、汽車站時刻里程表、統計表、目錄、索引、地鐵圖、清單等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2.小結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直觀、簡明、概括,易于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鋪天蓋地”的非連續性文本的圖片,學生感知非連續性文本其實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它被現代社會廣泛運用,其實用性特征和實用功能十分明顯。】
二、創設情境,掌握訣竅
(一)衣
師:家住廣州的雅思和我們班的徐蕾是一對網上結識的好朋友。應徐蕾的盛情邀請,雅思決定利用假期和家人來翁源游玩。俗話說:禮輕情義重。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雅思在網上淘到了一款短袖純棉韓版女T恤,但讓雅思犯難的是該給徐蕾買什么尺碼的衣服呢?同學們,你們能幫幫雅思嗎?
多媒體課件出示:
師:根據表格,我們可以分析:體重在80-100斤之間,身高在155-165cm之間的顧客都適合選擇S碼的衣服;而體重在100-110斤之間,身高在155-165cm之間的顧客則適合選擇M碼的衣服……結合徐蕾的體重和身高,我們可以做出判斷,雅思應該給徐蕾買M碼的衣服。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聯系圖文——分析——判斷——解決問題)
(二)食
師:“民以食為天”。雅思還決定給徐蕾準備點牛奶。徐蕾今年12歲了,體重50千克,她應該喝哪一種牛奶比較健康呢?
多媒體課件出示:
師:徐蕾是個女孩子,今年12歲,體重卻有50千克,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她是偏胖的孩子。長期攝入熱量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使人發胖。因此,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我們將全脂滅菌純牛乳和脫脂滅菌乳進行對比,可以判斷出徐蕾應該喝脫脂滅菌乳,這對健康比較有益。
(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聯系圖文——推測——判斷——解決問題)
(三)住
師:為了迎接好友的到來,徐蕾這邊也忙開了。雅思一家三口要入住富源大酒店,需要開兩間房。他們一天最少需要付多少房費呢?
多媒體課件出示:
師:根據房間價目表,我們可以看出:豪華雙人房價格,一間需要268元,兩間則需536元。豪華套房雖包含有兩間睡房,但需要538元。兩間豪華雙人房價格與一間豪華套房價格相比較,便宜了2元,所以我們作出判斷,他們一天最少需要付款536元。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思路:聯系圖文——比較——判斷——解決問題)
(四)行
師:雅思一家將于8月1日到達翁源。如果你是徐蕾,你會邀請她們去參觀翁源的哪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呢?
(學生回答,教師多媒體出示,補充介紹各景點)
師:請你為徐蕾設計兩日游的路線圖,看看誰的設計最合理。要求:(1)一天的景點安排不宜太多。(2)相隔較近的、同一方向的景點,最好安排在同一天進行。
多媒體出示翁源地圖: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師:通過查找資料,我們已清楚地了解到翁源著名景點所處的地理位置:蘭花長廊位于江尾鎮仙鶴村,距離縣城28公里;客家群樓位于江尾鎮南塘村;東華寺位于縣城東北3公里處;三華鎮是三華李的發源地,與縣城相距15公里。分析以上資料,再結合旅游安排的合理性,4個景點,我們分兩天進行,上下午各游覽一個景點。根據資料介紹,在地圖上我們推測到4個景點各處位置,最后結合方向、路程比較,我們作出判斷:蘭花長廊與客家群樓同屬一個游覽范圍點,距離不遠,離縣城28公里,安排在同一天進行;而東華寺與三華李觀光園相隔較近,則安排在另一天進行。
(引導學生總結分析思路:聯系圖文——分析、推測、比較——判斷——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處處是非連續文本 資源。學生一次又一次饒有興味地進入教師設計好的生活情境中,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慢慢地發現規律和思路,掌握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訣竅所在,提高語文能力。】
三、設疑深入,學以致用
師:雅思和徐蕾這一對好朋友終于見面了。這幾天她們玩得很開心,還共同在網上看到了一款精裝兒童書籍。
多媒體課件出示: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這則網頁介紹的書的書名是什么?現在是晚上8點,如果她們明天早上8點再來買這本書,應該付款多少?“精裝”說明這本書
。“5.0折”代表什么?這兩個意思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
。
【設計意圖:網購已成為一種大家喜歡的購物方式。這種練習的出現,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從圖文中獲取、分析信息以及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點撥提升,回歸本真
師:看來,非連續性文本更多的是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和我們的學習工作,衣、食、住、行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說,我們讀的不僅是書,還有生活。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多關注此類文本,學會用恰當的方法閱讀此類文本,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為自己所用。
【設計意圖:非連續文本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更加貼近學生的語用實踐層面。因此,培養學生關注、學習語文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語文的習慣和能力尤為重要。】
教學反思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是一個新鮮事物,如何實施閱讀行為呢?我以《雅思一家作客翁源》的情境教學來嘗試進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
整個教學流程分四步進行:第一步,開門見山,感受需要。這一部分通過“鋪天蓋地”的非連續性文本圖片,讓學生感知到非連續性文本其實一直就在我們身邊。第二步,創設情境,掌握訣竅。在這一部分中,學生一次又一次饒有興味地進入教師設計好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到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處處是非連續性文本的資源,感受到學會閱讀這類文本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慢慢地發現閱讀此類文本的規律和思路:聯系圖文進行分析、推測、比較、判斷,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直至解決問題。第三步,設疑深入,學以致用。這部分結合大家喜歡的購物方式——網購,直擊生活中的運用,服務生活。第四步,點撥提升,回歸本真。最后,我再次讓學生明確——“生活處處有語文”的道理。我們學習非連續性文本,當然不是依圖解題,而是汲取有價值的信息,為己所用。回顧教學的過程,筆者有了很大收獲。
1. 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第三學段的學生提出非連續文本閱讀的主要任務是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將自己需要尋找的信息,與閱讀文本中原始的信息聯系起來。然而,這些信息往往存在于圖表中,或隱藏在某些數據里。這就要學生能夠進一步判斷作者的意圖,學會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解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訣竅,聯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得出文本中沒有明確陳述的結果。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一課,編排了泰戈爾的《金色花》和《荷葉母親》兩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詩,文字簡約意蘊豐富。散文詩這種文學體裁,最大特點是運用比較自由的形式抒寫心靈或者情緒及其波動,《荷葉母親》冰心用質樸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緒表現得搖曳生姿,對于初一的學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難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學鋪墊,學生已對散文詩略有了解,對母愛的主題在生活中也有豐富的體驗,因而我將教學重點定位為通過豐富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從而理解散文詩的思維過程和情感表達特點,激發學生的生命感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寫語文活動中豐富生命體驗,以寫促讀,激發學生生活中去理解母愛、感恩母愛的情感,在讀寫一體的語文活動中達到情感體驗的。正如教育家盧梭所言:“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散文詩的教學更應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努力讓學生收獲美的文學藝術、情感體驗,并向學生生活領域拓展,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家庭、社會有機結合起來。
二.“活動化教學”闡述及其在《荷葉母親》教學設計中的運用
何為活動化教學?這是一個新提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化的提出與實踐源于我國語文教育界對杜威的“活動課程理論”等先進教育思想的創造性借鑒。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兒童不從活動而由聽課和讀書所獲得的知識是虛無漂渺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這樣提出:“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課外活動”學科化、目標化、序列化的表達首先出現在九年義務制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新課標又提出了“綜合性學習”這一語文教學活動化新觀念,并將它和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提并論,同時還對活動所達成的目標作了明確的規定;廣州市教研室組織的《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也力求對義務課程階段的讀寫活動做出各學段的明確要求和達標評價標準。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一線教師積極學習新課標、落實新課程理念,近些年我們大力開展多種語文活動,在教材體系中集中體現在“綜合性學習”單元讀寫、口語交際等活動的開展,但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只能有側重地安排各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拓展了語文教學的深度、廣度,尤其是在活動中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了學生語文能力,筆者也曾就自己的體會進行了相關的策略研究。
語文專家在闡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化”的內涵時,這樣表述“活動化課堂教學在教師、教材、學生三者關系上,摒棄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思路,強調課堂教學必須切切實實地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為主,學生是實實在在的‘學’‘做’而非單純的‘受教’;在活動內容上,是緊扣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設計學生喜愛的聽說讀寫看活動;在課堂教學方法上,教師是以組織、指導、調控學生活動為主;在活動方式上,能根據目標力求豐富多彩;在活動范圍上,是以全體學生的活動取代一問一答或少數尖子生的活動;在教學效果上,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還要注重學生是否主動、積極而有興趣的參與以及活動質量的高低。”秉承這一理念,我設計《荷葉母親》教案,緊扣散文詩內容設定了“多種方式朗讀品味本文樸實、清麗的語言,體驗詩歌思想感情”“體驗人間至深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學會感恩”的教學目標,設計了學生喜愛的朗讀競賽、句式仿寫、欣賞名家朗讀等聽說讀寫看活動;在課堂教學方法上,教師以組織者的身份,在課堂上指導、調控學生活動。下面我結合教學過程加以說明: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荷葉母親》教學,根據教學進程,導入階段我設計了“歌曲背景導入活動”(課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猜謎活動(讓我們猜猜她是誰?)”,謎面是“七百萬字作品,八十多年創作,九十九載歲月,冰雪聰明,蕙質蘭心”,通過聽歌曲和猜謎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檢查了課前預習,在知人論世中為散文詩的閱讀打下基礎。
2、初讀課文,感知荷之情。
在這一環節中,我以“推選朗讀比賽選手”的理由串起學生自由朗讀和聽讀名家朗讀兩個活動。自由朗讀環節,請學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嘗試運用朗誦技巧(節奏、聲調、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詩的內容;讀后通過問題“你讀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引導學生感知文意,又通過聽讀名家朗讀,在音樂背景中名家溫婉的語調將學生引入課文的情感再體驗,聽讀后學生通過比較,明白自身朗讀的不足之處,也躍躍欲試,為下一環節的再讀做好了鋪墊。
一、本體論層次研究
本體論,即哲學基礎層次,主要研究教育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用一定的哲學原理來解釋和規定一種教育的本質、目的和價值等,它是教育研究的理論之源泉。
“語文味”概念最早提出,就是對語文學科本體和課堂形成的一個理論假設,就是對日益被異化的語文學科本體的堅守。因此對“語文味”研究,必然離不開本體層面的研究。
1.“語文味”學術概念嬗變
2001年12月4日,程少堂應邀出席第四屆(香港)中國語文教材教法國際研討會,他在大會上宣讀的論文里,第一次給“語文味”下定義:“所謂‘語文味’,就是指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出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礎學科的性質來,體現出語文學科的個性所決定的語文課的個性和執教者、學習者的個性來,從而使語文課洋溢著一種語文課獨有的迷人氛圍和個性魅力,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師生雙方得到共同發展。‘語文味’是語文教學應該具有的一種特色,一種整體美,也是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是語文教師‘自我實現’和‘高峰體驗’的產物。”
該定義強調“語文味”要教學出語文學科的性質和教學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師生共同發展之目的。突出了語文學科的本體性質和本體特征。但這個定義誠如孫紹振教授所說“有一些現實的針對性,也有一些歷史深度,但還只是一個外延定義”,還沒有能揭示語文味的實質內涵。
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到2003年下半年,程少堂老師把“語文味”重新定義為:“在語文教育過程中,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與意理闡發、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從外延說,語文味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和諧統一,是教學過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諧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執教者、學習者的個性的和諧統一,是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的和諧統一。語文味是語文教師‘自我實現’和‘高峰體驗’的產物。”
這一定義,已逐步從外延深入到內涵的層次,指出了“語文味”產生的基礎、途徑、目標和價值,用“四個和諧統一”把“語文味”構成了一個整體,“極大豐富了傳統意義上對語文概念的二元認識論,它打通了教育學、美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大大開闊了語文教學的視野,提升了語文教學的品位”。被認為是語文教育本體“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機智延伸”。
2007年,程少堂把“文化味”直接加進定義,從而把“語文味”進一步定義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主張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導下,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系和滲透教師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宗旨,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這一定義強調了以下幾點:(1)教學思想:“返璞歸真以臻美境”;(2)教學前提:“共生互學(互享)”“滲透教師生命體驗”;(3)教學宗旨:提高語文素養、豐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激發語文興趣;(4)教學手段:“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5)教學特點:“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6)教學本質:“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
最近,程少堂受到汪潮教授《對“語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的啟發,將“語文味”定義微調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主張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導下,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宗旨,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系和滲透師生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生發思想之快樂與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 其中的變動有二:一是將2007年定義中的“宗旨”一句,和“前提”一句互換位置,同時將“宗旨”中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到前面,更顯思維的邏輯性;二是將汪潮教授的“在語文味理念指導下的語文學習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種學生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這一精辟見解,正式吸收到定義中來。
綜上所述,“語文味”的研究者對“語文味”這一核心概念的認識,有一個不斷深化、修正的過程,主要揭示語文教育的本體意義。
2.“語文味”研究內涵升華
從“語文味”概念的演變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語文味”作為一種語文教學流派的存在,表達了倡導者對語文教學理想的追求。事實上,程少堂正是試圖以“語文味”為邏輯起點,嘗試構建有中國特色的語文教學美學新體系。2010年程少堂提出“文人語文”的概念,標志著“語文味”的研究正式深入到美學領域,研究的內涵得以升華。
程少堂給“文人語文”的初步定義為:“所謂文人語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學過程中不過多考究教學技術技巧,而于課之外,能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的語文課。”這一定義,顯然受到“文人畫”的定義的啟發和影響。它首先強調執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強調執教者主體精神的張揚。同時程少堂還將“文人語文”通俗解釋為:“是一種表現性教學,主張語文教師要像藝術家創造作品一樣,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融入教學過程,把語文課當成藝術作品一樣打造。只有通過‘文人語文’教學才能真正教學出我們心中的‘語文味’。其他方式教學出的也可能是‘語文味’,但不是我們理解的‘語文味’。我們理解的‘語文味’,是一種教學境界。”
由此,他將“語文味”和“文人語文”視為中國語文教學美學新話語中最核心的概念, 將“教學境界”看做第三個基本詞匯。他認為:所謂教學境界,就是教學意境,就是教學過程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教師、學生、文本、教學內容等等之間的和諧統一(而非“四張皮”),就是師生(主要是教師)的主觀情感(意,即生命體驗)和所教學的課文中思想情感等客觀之“象”融為一體。這樣主客觀融為一體的教學,就是有境界的教學,就是有意境的教學,就是從“以情融情”到“以情冶情”的教學,也就是一種表現(而非再現)性教學。這是“文人語文”的本質與核心。
由“教學境界”,又生發出“語文教學的三個世界”概念。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題為《從“冷美學”到“熱美學”――以“語文味”或“文人語文”為核心談中國語文教學美學視界的轉換》的學術報告。其中闡釋了“三個世界”:世界Ⅰ――客觀性的教學世界。 世界Ⅱ――主觀性的教學世界。 世界Ⅲ――主客觀統一的教學世界。“語文味”理論與實踐倡導的教學,屬于主客觀統一的教學,即強調語文教學面對的文本,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象”,教師和學生的生命體驗是“意”。意與象的結合,就形成語文教學的意境。“語文味”也正是這種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意境之美。“語文味”教學主張一堂語文課的主題,不應僅僅從文本中來(當然文本是基礎),也不應該只是從執教者內心來,而是要將二者有機統一起來。
程少堂認為,從美學的角度看,世界Ⅰ是再現型教學(類似古人“我注六經”),屬于匠人語文,是“冷美學”;世界Ⅲ則是表現型教學(類似“六經注我”),屬于“文人語文”(“文人語文”不是培養文人的教學),是執教者將生命體驗和文本融合的教學,是有溫度的“熱美學”。
由“語文教學的三個世界”,又生發出“生命體驗”這個概念。程少堂認為,生命體驗是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對經驗的一種升華和超越,是一種注入生命意識的經驗,它將人類的經驗與個體的生命聯系起來,引領人不斷地去體驗、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把生命體驗融入語文教學,就能真正做到講的是別人的故事,傷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將只見“心眼”的語文教學,變成能見“心事”的語文教學。
由于“生命體驗”是極個性化的,所以程少堂又強調“個性化解讀”,而“個性化解讀”必然是有意無意浸潤了個體或族群的生命體驗及文化色彩的解讀,必然有“文化浸潤”(或曰“文化眼光”),而“文化浸潤”正是語文教學“理趣”的一個來源,是“語文味”的表現之一。因而“語文味”又可視為“文化語文”。
由于“理趣”需要“哲學導引”,因此提出語文教師要有一定的哲學思想。如此,充滿“語文味”的語文教學就是“在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前提下,通過‘哲學導引’下的‘意理闡發’,課堂上師生就會共生互享‘思想之快樂’與‘精神之解放’。在這里,語文教學就進入逍遙游狀態,就從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
程少堂就這樣由“語文味”和“文人語文”兩個核心概念,提出“教學境界”第三基本詞匯,再由此演繹出“語文教學三個世界”(三個層次)“生命體驗”“個性化解讀”“文化浸潤”“哲學導引”等諸多概念,構建了“中國語文教學美學”新的話語體系和理論基礎,進一步揭示了“語文味”的內涵和本質。據此,“語文味”研究者,在本體論層面,已通過一系列哲學和美學原理,闡釋了“語文味”理念或“語文味”流派的教育本質、目的、價值等,為實踐論層面的教育原則的制定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理論依據。
二、實踐論層面研究
實踐論,即教育原則層面研究。教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的本質、目的和價值制定的此一種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導性原理,是一種以實踐為目的的亞理論形態。
語文味研究起始至今,在本體論層面研究的同時,展開了實踐論層面的研究。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
1.“語文味”概念的定義中滲透教育原則
“語文味”概念的定義中提出的“師生共生互學(互享)”“滲透教師的生命體驗”“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等要素中,滲透了“語文味”的整體性、主觀性、文化性等教育原則。在“語文味”研究前期,程少堂老師就如何教出“語文味”,提出了三個基本著力點:首先要凈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內環境,盡可能把不是語文,尤其是不具有潛在的“語文味”元素的東西清除出語文課堂,這是使語文課具有“語文味”的前提。其次,用語文獨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豐富和磁化語文教學過程,是使語文課具有“語文味”的核心。第三,提升教師素質,是使語文課有“語文味”的關鍵。這三個基本著力點,分別從教學本體、教學目標、教師素質三個方面提出原則要求,不妨概括為“語文味”教學的本體原則、目標原則、個性原則。本人在“語文味”研究初期同樣強調:提倡“語文味”,“就是要凈化語文課堂”,“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蕩”“就是要有美的震撼”。這些研究都是基于“語文味”核心理念,在實踐論――教育原則層面展開。
2.“文人語文”的特征體現教育原則
隨著“語文味”研究的深入,程少堂提出“人文語文”概念,并通過與“匠人語文”對比,概述了“文人語文”的基本特征:(1)“匠人語文”重再現,“文人語文”重表現;(2)“匠人語文”重敘述,“文人語文”重抒情;(3)“匠人語文”重工筆,“文人語文”重寫意;(4)“匠人語文”重知識,“文人語文”重思想;(5)“匠人語文”重技法,“文人語文”重功底;(6)“匠人語文”重“有限”,“文人語文”重“無限”;(7)“匠人語文”重預設,“文人語文”重生成;(8)“匠人語文”重積累,“文人語文”重積淀;(9)“匠人語文”重“娛生”,“文人語文”更重“互娛”;(10)“匠人語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語文”重生命。從上述十個區別或特征中,至少可概括為六個教育原則:表現性原則、思想性原則、開放性原則、生成性原則、共享性原則、生命性原則。
程少堂在《呼喚“人文語文”》一文中,對“文人語文”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較詳細的闡釋和舉證。如“文人語文”的“重表現”如何體現在語文課上,他認為,執教者在教學中一般也要處理“匠人語文”所要處理的教學內容,處理這些“有”,而且處理這些教學內容所花的時間也不算少,但是,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語文”真正的教學重點。“文人語文”真正的著力點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無”,著重表達的是執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發的某種生命體驗與情感體驗,而這些卻是文本中本來所“沒有”的,教學的任務正是“無中生有”。他以自己講的《世說新語?詠雪》為例,課題為“千古文人世說夢”,除了文言知識教學以外,整堂課表達的是執教者自己對世說時代有個性的文人率性而為的生活態度的強烈向往,這一教學主題是表現性的而非再現性的(非照搬教材或教參)。
3.“一語三文”教學模式彰顯教育原則
“文化觀照”是“語文味”教學的重要元素,也是其顯著特色。但倡導和重視文化的滲透,并不意味著忽視或輕視語言訓練。程少堂提出的“一語三文”(語言、文章、文學、文化)教學模式,恰好是在教學過程中以語言訓練為基點和起點,引導學生在欣賞語言美、文章美、文學美的同時,對學生的心靈進行文化觀照。“一語三文”,也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一般語文教師不太重視文化積淀,也很難提升到文化高度。文化內涵往往滲透在文章或文學之中,需要教師自身的學識素養、文化視野和文化自覺方能挖掘提升。程少堂將“一語三文”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并逐漸形成一種教學模式,彰顯了“語言訓練與文化積淀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同時他的“一語三文”模式的開放性(程少堂反對僵化的教學模式),也體現了“明確意圖與模糊控制相結合的原則”或說“預設性與生成性相結合的原則”。
“語文味”教學主張在有限的時空里,通過深入文本,提供語文無限的可能性、開放性和豐富性,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極大發揮,學習興趣得到極大激發,語文教學最終成為引導學生達到詩意棲居目標的橋梁。而“一語三文”教學模式所彰顯的教育原則,與“語文味”教學目標是一致的。
三、工具論層面研究
工具論,即教學方法層面的研究。教學方法是實施教育、貫徹教育原則的手段、程序和組織形式等,它最大的特點是操作性:操作內容的選擇、操作要點的規定、操作技巧的掌握、操作程序的編排等。
由于“語文味”這一概念“作為典型的的民族美學話語,‘語文味’體現出中國傳統重整體把握、重直覺感悟、和而不同和混沌模糊的思維特點”。也就是說“具有模糊美學特征”。有人指責“語文味”不實用,無操作性,無可模仿性。其實“語文味”作為一種理論體系,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它的任務和目的就是為語文教育研究尋找一個邏輯起點,一種思維方式。但“語文味”同時又是實踐體系,而且首先是實踐體系,“走的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路子”。程少堂對“語文味”概念的內涵、要素的揭示和完善,以及“文人語文”概念的提出,大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基礎上進行的。他自認為,他采取的“先實踐后理論提升”的方法,和一般學者建構理論體系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可見,既然程少堂走的是實踐的路子(不像許多專家做純理論研究),就必然離不開工具論層面的研究。
1.“語文味”概念的定義中提出教學手段
“語文味”概念的定義里提出“語文味”“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獲得。這里所提到“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幽默點染”,應是“語文味”教學可操作性的主要手段。在運用中,程少堂對每一點又有具體的操作要求。比如“語言品味”,從語感的層面要求教出對語言的敏感,包括對文體、語體和字、詞、句的敏感。從教師角度說,是不同的文體和語體有不同的教法;從學生來說,是不同的文體和語體有不同的學法,具體來說,有不同的讀法和寫法。同時還要讓學生領會現代語體和文言語體、書面語和口頭語的不同的表達功能。要教出學生對字、詞、句的敏感,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字詞句的字面意義或字典意義,讀出字、詞、句的深層含義或象征意義。對字詞句的敏感主要靠讀出來的,而不是靠分析出來的。因此,語文課上要書聲瑯瑯,書聲瑯瑯本身就是“語文味”的重要體現。
2.經典課例中獨特的教學藝術
在“語文味”研究過程中,作為語文教研員的程少堂,堅持“走實踐的路線”,十余年來持續走進課堂,幾乎每年都要上一堂內容不一,風格獨特的公開課。從《荷花淀》開始,到《世說新語?詠雪》《你是我的同類》《詩經?子衿》《聽陳蕾士的琴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離騷〉和〈逍遙游〉》《菜單》《沁園春?雪》《錦瑟》,幾乎每堂課都會給聽課者帶來沖擊,在全國語文界引起較大反響。上海師大王榮生教授在其主編的《走進課堂――高中語文新課程課例評析》一書的評點中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課例教學是別開生面的,給我們帶來的沖擊力量是巨大的”。四川師大許書明教授開設了《程少堂教學藝術論》選修課,他認為“程少堂的教學方法藝術,從方法體系的操作層面提煉出教學理論與實踐整合的表現形態,融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這里面有他的體溫,有靈魂的冒險,有他對語言獨特的敏感,有打破規矩的創新。它具有獨特性、技巧性、審美性、創造性等特點,它是極具個性化的綜合藝術”。
許教授從方法論(工具論)層面對其教學中的“文化切入”“幽默點染”“語言品味”情趣激發”“知識運用”五種方法藝術進行剖析評價,同時又結合課例對每種方法藝術的具體手段進行描述和再現。如“幽默點染”的方法藝術,有三個手段:(1)“先讓人發笑,再讓人思考”;(2)說好“廢話”;(3)改變語言形式。而第二個手段“說好‘廢話’”,又有“有準備的‘廢話’”和“無準備的‘廢話’”呈現。又如“語言品味”的方法藝術,具體有“揣摩”“辨析”“把玩”三種手段,而“把玩”又通過“變標題”“變‘點睛句’”“變句子順序”三種方式來改變。
課文中的散文和詩歌,真正地完成在于學生的閱讀,只有在審美的鑒賞中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閱讀是一種智慧,語文學習更是一種智慧體驗。語文教學過程雖不像勞動課那樣是純粹的實踐課,但它有明顯的實踐性,對課文的美讀就是一次欣賞實踐,由老師引導學生去欣賞,并在欣賞的基礎上進一步從事美的創造。
二、語文與想象
1、抓住文章美點,調動聯想和想象,從而感悟真情,創造美感。在語文教學中,要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賞讀美文,感悟真情激發興趣上面,注意采取廣大學生樂于接受的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筆者在執教列夫?托爾斯泰《七顆鉆石》一文時,依據教學重點,設計了這樣一道引發學生想象力的題,“童話中說:小姑娘那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如果小姑娘這時候做了一個夢,她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發揮想象力說說夢中的情景”,同學們思索片刻紛紛舉手發言。學生1:“她歷經艱難找到了水,小姑娘、母親、人們、動物都很快樂”。學生2:“河流、水井也叮咚叮咚地唱起了歌”。只要同學們想象合理,筆者都予以肯定,有“奇思妙想”更大力表揚。
2、運用修辭方法等所蘊含的聯想和想象,進而啟發他們進行相應多方位的聯想和想象。
3、引導學生由作品所塑造的文學形象去聯想再想象,作品中的文字大都是作家以現實生活的依據塑造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它雖是虛構的、卻可透過這面鏡子看到整個人生社會的面貌,教師要善于抓住作品中的文學形象,促使學生展開聯想社會上的人和事,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現實。
三、語文與生活
筆者強烈地意識到: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朱熹在《觀書有感》詩中寫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現行的語文教材“半畝方塘”中,新時代的天光云影便可在其中折射,把學習語文嫁接到人生之中,把人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只有這樣,語文學習,才能實現人本的回歸――既是品讀課本,也是品讀人生。筆者在向同學們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筆者考慮到生命是絢麗的,但也必須承認生命也是脆弱的,有許多同學不堪學習、生活、情感的壓力或索性頹廢下去,更有甚者走了不該走的道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點小挫折就能成為他人生中一道壕溝。顯然,僅教知識是失敗的教育,還應教他們如何做人,做一個堅強的人,如何樹立理想。優秀的作品便可以憑借豐富的思想內涵調解人的內心世界。所以,筆者借本部作品的閱讀讓學生們從保爾的身上學到那崇高的思想感情,堅強的性格和人生教育。在設計《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時筆者參照了唐江澎老師的教學實錄,同學們都感悟到保爾面對戰友亡靈而產生的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并聯系自身紛紛談自己的理想人生。課后同學們交上了讀書心得,有的同學在保爾身上吸取到了許多人性的光輝,崇高的品行美,一種莊嚴的生命美,笑對人生的性格美。也為有些同學指明了今后努力的人生方向。
四、語文與空白
空白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它能創造出一種“無畫處皆是妙境”的藝術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程永迪老師研究提出;語文教學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性情中,也應像其它藝術一樣講究“空白”的藝術,顯現出和諧的美感。
1、用提問激疑,造成空白。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達,“憤”和“悱”實際上是學生進入積極思維前的一種短暫“空白”心理狀態,目的是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對求知內容的興奮程度達到,處于一種情緒高漲,欲罷不能的亢奮狀態,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2、設計精巧板書,創造空白。板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如果在設計上,教師能充分考慮到學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和釋疑的愿望,講一點空白藝術將會使學生增添新的活力,進入美妙的藝術境界。
一、學生自己讀書,有利于獲得語感
眾所周知,語言是約定俗成的,語感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語感是一種理性的直覺,其形成是由過去的知識,經驗在心理結構中的積淀。一般情況而言,閱讀能力的核心便是對語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即語感能力。語感敏銳的人,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豐富內涵,還可以體味到“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諸多妙處。反過來,語感的優劣,也來自于讀書的積累。書讀多了,富有積蓄,“感覺”自然靈敏,在讀書中積累,在讀書中發展。語感豐富敏銳,便能明曉同一語言形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不同的語言形式亦可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不同的語言形式亦可表達同一的思想內容,特定的語言環境下需要特定語言形式表達特定的思想內容。語感是聽說讀寫的核心,我們的語文教育應該以積淀語感為目標。因為語感不是“東西”,也不是知識、觀念、教條,因而不能給予,不能灌輸,不能“粘貼”。好比冷暖的感覺,你不能命令誰感覺到冷暖,而必須承認從而尊重人作為感覺主體的地位,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多讀課文,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把別人的言語手段內化為自己的言語手段把現成的語言形成內化為活的語言形式,實在是獲得語感,掌握運用語言規律的必由途徑。
二、在讀書中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學生的發展要從識字、閱讀起步。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21世紀,是信息量驟增的社會。因此,在讀書中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長期以來閱讀教學一直處于一種封閉的狀態,學生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在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調查起止時間:20xx年9月5日——20xx年10月15日報告內容:
XX年9月我通過自主聯系到蒙自市第三中學進行為期近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教學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中學語文教與學而言的。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于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城市高中,學校規模較大。該校自創建以來中考成績名列全縣同類學校前茅,但近年來生源質量難以保證,主要原因是教育改革,支援山區教育事業,山區招生人數增多,從而導致該校學生基礎薄弱,班里學生水平參差,兩極分化嚴重。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你讓他們回家預習教材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后去看。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初一語文另一個啟蒙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強勢打開學生知識面與求知欲,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并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片和視頻,對圖片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這些圖形和所蘊含的文字信息。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采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中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著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本校的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于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為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理解有所偏差,大量的古文詩詞背誦無形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他們認為語文這一科目雖然有趣味性,但是作業的不規律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初一語文是學生們剛剛進入求知過程的重要里程碑。現在的學生是多么有個性。對于語文的教學反思,應該自上而下的有所變遷。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媒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方法太舊,因此影響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后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后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為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后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后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后進生這一點對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于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有的學生說學習語文時有的老師不能補充很多的課外知識,只是講課本上有的內容,其實這些他們都能看得懂,若老師總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認為這樣的老師不怎么樣,水平低,進而也就不再理會老師的講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講些和當前社會有關的東西,多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愿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了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著,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該校放學時間為6點,由于較晚,而該學校以寄宿制為主,走讀為輔,偏離城市中心,加之時間過長的晚自習與繁多的作業,以至于學生對于課外知識認知過少,語文最重要的就是閱讀,而這一系列時間過于緊迫,造成了學生閱讀量的缺失。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教材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為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較難理解的章節,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制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著好奇心去學習章節內容,較難理解的知識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同時希望教育部門能更多關注山區的教育,為山區邊遠學校增加教育設備。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為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于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并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習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當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強調:“在課堂上應創造一種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氣氛,這是每個教師的首要任務。”傾聽就是對學生的尊重,它是教師以一種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因此,傾聽是融洽師生關系的絕佳良方。
有這樣一件事,我記憶猶新。有一年教初一語文,學習沈從文的《端午日》,當我介紹完作家時,我發現有位王姓學生似乎對我的講解不屑一顧,他在跟同座悄悄地耳語了幾句后就低下頭來做其他事情。這種稍縱即逝的神情讓我捕捉到了,過了幾分鐘我提醒他要注意聽講,沒想到他立刻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你對沈從文的介紹有錯誤,我不想聽。此言一出,語驚四座,學生的直爽讓我吃驚。我笑問,錯在哪里?他說,沈從文不是苗族,是漢族。我又問:為什么?他回答:他祖父沈宏富是漢族,而你講他是苗族人。此時,班上鴉雀無聲,不少學生點頭贊同。這對我是個考驗。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授業”有“錯”,學生又毫不留情地當面指出,作為教師,如何冷靜以對?我覺得,應該虛心傾聽學生意見,便示意他繼續講下去。他接著說:“按照我們漢族的習慣,爺爺是漢族,他的孫子也該是漢族,即使是招女婿,他母親黃素英是土家族,那么他也該是土家族。”我又把問題交給大家討論,想聽聽全班同學的看法,討論熱烈但毫無結果。這時,我把一次青歌賽綜合知識考核環節中,著名學者余秋雨說沈從文是苗族人,遭到了湖南籍某青年作家強烈質疑的事說給大家聽。這位青年作家認為,沈從文的祖母劉氏是苗族,母親黃素英是土家族,他祖父是漢族,沈從文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統,他應該是漢、苗、土家三族的混血兒。這種說法到底是否權威,無從考證。我坦言,備課時,我考慮過這些問題,但最終還是沿用了參考資料的說法。我說,今天王某某同學能夠直言他的疑惑,這非常好。教師并非萬能,授課中不夠準確或有錯誤,你們提出來討論解決,師生都能獲益。教學相長在這里得到了體現。我的解釋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在教學反思中,我記述了事情的經過后這樣寫:“如果我在課上不是傾聽這位學生的意見,不是傾聽大家的討論,而是采取家長式的做法,一開始就批評王姓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傷害的就是師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融洽感情,更談不上和諧地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不管學生說得對不對,首先必須傾聽他們的看法,這是對學生主體的態度問題,也是教育觀念問題。”
二、傾聽是揣摩文本內涵的重要方式
初中語文課本經過了編者的精心篩選和反復審稿,可謂篇篇是精品,雖然有配套的參考資料,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松備課。相反,教師還是需要認認真真地去揣摩文本雋永的內涵,去傾聽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訴說。比如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如果反復地閱讀,我們似乎可以聽到葉老在告訴我們,為了更清晰地介紹蘇州園林,他運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而在“分”中,又按照了從主到次、從局部到細部的順序來說明。如再細細咀嚼,我們不難聽到葉老在文中綜合運用了說明、描寫和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的敘說,聽到葉老對蘇州園林由衷地贊美和自豪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