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8: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千人糕教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來看,我國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觸犯,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完善與改革實踐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通過對現有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很多文獻都是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分析的。目前我國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體系建設
構建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目前已經有一些學者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某單一學科課程出發,對該門課程的性質以及特點進行細致分析,并根據分析后的結果提出相關的意見以及措施。并且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些學者就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英語課程的模式進行實踐與探索,這也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其余課程的設置打下了基礎。
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有研究人員從如何提高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角度出發,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系統建設予以論述,同時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對高職院校專業理論課程基于過程性評價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以下幾個指導策略:(1)教學準備策略;(2)教學實施策略;(3)教學評價策略等可以提高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知道策略。
對相關隱形課程的建設,學校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主要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顯性課程;第二個方面是隱性課程。這種課程設置方式也同樣適用于高職學前教育。
1.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方式
通過對與高職學前教育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很多文章都在強調高職學前教育的實踐性,并且進一步提出實踐的教育理念,并且在對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全程跟蹤。通常情況下來講,高職教育主要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同時在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同時需要加強對建設實踐課程體系,進一步深化對高職學前教育的教學改革,以實踐的培養思想作為主導,落實課程教學以及教育實習的教學活動。
2 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者專業素質技能的重視
通過對與幼兒相關的行業進行調研后發現,在現在的勞動力市場中與幼兒相關的勞動行業的用工要求在不斷的提高,由于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高,對于原來處在勞動力用工市場冷門的幼兒教育工作也逐漸走向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所以受到過專業培訓的幼兒教育工作人員在幼兒學前教育領域中受到高度的重視。所以,對學前教育工作這進行全面的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相關的研究機構表明,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是這樣認為的,對學前教師實行專業化的發展管理是他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最為需要的。
2.1 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相關的改革方式
從現階段的研究情況來講,我外的一些學者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學前教育具體方向的改革,同時還與國家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德魯大學的查爾斯R.教授針對學齡前兒童在教室的行為問題日益受到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而教師通常不具備應對這些行為的能力的現象,開發了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行為管理訓練的項目,關注學齡前兒童的精神衛生需求,提高幼兒教育工作者管理兒童行為的有效性,幫助兒童順利實現第一個正式學校生活階段的過渡。
3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3.1 要有正確的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中最基本的出發點,有了正確的培養目標才有可能實現成功的人才培養模式,所以確立科學的學前教育培養目標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最基本的要求。從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定位看,該專業培養重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學前教育發展與改革需要,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幼兒教師和學前教育管理工作者。
3.2 要有完善的課程體系
安順學院是一所地方高校,位于黃果樹瀑布以東40公里處,風景優美、環境宜人的安順市。我校辦學歷史悠久,迄今已有70余年的歷史。
自從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以后,地方高校得到跨越式發展[1]。安順學院于2006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組建、國家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綜合性大學。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2006年以來大量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目前學校青年教師的比例占教師總數的49.7%,接近一半。在我國,部分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的比例已經超過在職教師總數的50%[2]。由于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新增專業等使得學校師資力量欠缺,因此大批新任教師成為教學的主要力量,盡管新引進的青年教師文憑很高,但是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論知識欠缺、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如何培養并提升新任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首要任務,是學校發展的前提條件。本文擬從安順學院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出發,論述提升新任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策略,為其他地方高校師提供參考。
一、提高我校新任教師教學能力的策略
1.重視崗前培訓。崗前培訓是新任教師任教以來進行的首次培訓。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了解高校教師的職業特點及要求,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打基礎。
2.建立聽課制度,加強新任教師入職后培養。雖然崗前培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新任教師的教學能力,但是教學技能的靈活掌握和運用仍需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現在我校有這樣一批寶貴的中老年教師,他們教齡較長、資歷較深、教學理論水平較高、教學實踐經驗較豐富,教學技能較熟練。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學校及相關部門領導建立了聽課制度,規定新任教師每學期甚至是每月必須聽課多少節。以幫助他們更快地提升教學能力,傳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讓剛踏上講臺的青年教師更快地成長起來,很好地承擔教學任務。
對于新任教師的入職后培訓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除了參加更多更好的各種外出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培訓外,學校內部每年都要舉辦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內容非常豐富,有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教師文明禮儀、怎樣用好學校現用資源如多媒體及怎樣使用好多媒體制作課件等。他們嫻熟的教學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讓青年教師受益匪淺,可謂勝過讀十年書。
3.建立完善的教學檢查制度,豐富教師業余生活。近幾年來,教師們越來越感覺到學校教學管理的嚴格化、規范化,每承擔一門課程都經常被檢查教學資料、催促著交各種資料,如教學計劃書、教學進度表等,對于新任教師來說,很多課程都是第一次接觸,加上缺乏教學經驗,要上好一門課程很吃力,會感到很迷茫,但當我們對整個課程有計劃之后,便會豁然開朗,滿懷信心地走進課堂。
這里的豐富教師業余生活指的是開展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學能力的比賽。我校定期舉辦如“說課比賽”、“微課比賽”等活動,青年教師在這些活動中能夠提高教學能力,以賽促教,在豐富教師業余時間的同時引導青年教師把精力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讓其他新任教師借鑒他們好的教學方法。多反思自身不足,多學習別人的長處。組織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而且可以讓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得到鍛煉,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
二、我校新任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論知識薄弱,教學資料準備不完善。近年來,尤其是從2006年以來,我校主要引進的都是碩士以上的高學歷人才,這些教師無論在他們的本科階段還是碩士期間多數畢業于非師范院校,專業理論知識較扎實,但在教師職業基礎和教學理論知識方面相對薄弱,沒有經過專門學習和鍛煉。雖然都參加過教師崗前培訓,但是能力提升不明顯。一是因為培訓時間較短,效果不理想。二是培訓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監督。另外,教學資料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包括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計劃、教案、講稿、課后小結等。新任教師教學準備不完善主要是對大綱理解不透,沒有把握好課程重點、難點和學時分配,教案和講稿區分不清。
2.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某些新任教師信念淡薄,敬業奉獻精神不夠,對教師的責任感認識不到位。一是極個別老師對課堂上的不良現象視而不見,隨意發揮,想到什么講什么,甚至發泄各種不滿,不僅在課堂上如此,而且借助網絡隨意發泄,對學生形成一些負面影響。講課“敷衍”,考前“點題”。二是因為學校的特殊性,新任教師大多數兼有行政工作,過多的工作壓力使得教師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三是職稱評審指標側重于科研成績,導致新任教師甚至一些教齡稍長的教師“重科研輕教學”,教學精力投入較少。四是工作時間短,收入低,住房難,生活壓力大,一定程度上挫傷工作的積極性。
3.教學手段單一。一是很多新任教師上課以講授為主,不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未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4]。二是未能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很多老師只是簡單地將教學內容復制粘貼,忽略多媒體信息量大、直觀形象等優勢。使用多媒體教學時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一般是教師講自己的,學生做自己的,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就此,學校提出相關要求,不管是哪種授課方式均不得坐著授課。對于多媒體教學必要時還得結合板書進行教學,因此學校要求站著上課是為和學生面對面交流和溝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感化學生。
總之,對于像我校這樣的地方高校來說,地方政府支持不夠,辦學條件艱辛,要提高辦學層次和辦學質量,首先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技能和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滿足地方高校的辦學需求,以服務地方為己任,走內涵發展和開放辦學之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多學科協調發展、師資力量雄厚、學習氛圍好的教學型大學,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波.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存在的問題與改進舉措[J].中國高教研究,2007,(4):91-92.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實驗多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而適于學生自主學習去做的實驗是很有限的,新教材中的“參考案例”正好為學生自主學習限定了范圍。這些案例實驗,是專門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的,有很強的目的性和適度性,如果沒有實驗范圍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題,也就更不可能去做課外實驗了。另外這些實驗又要難度適中,簡單沒有挑戰性而使學生失去興趣去做;難度太大,讓學生無從下手而沒有自信去做。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求實精神
雖然教材中的參考案例所設置的實驗多為簡單的實驗,器材也可用日常生活用品所代替,但學生要真正做成功一個實驗也是有一定的難度。實驗要經過精心的準備,細心的測量實驗數據,認真的討論總結,得出結論的過程以及實驗過程出現的突發事件的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的探究精神,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白看不如一做”。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中第14頁的實驗參考案例2,只有學生做過這個實驗才知道用玻璃瓶和塑料瓶的區別及哪個效果更好,怎樣做才能保證水流的速度是恒定的,怎樣才能比較準確的描繪水的平拋軌跡。
三、促進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內所學知識
每個實驗都包含著相關的物理知識,實驗的實施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再現和再學習過程。學生在做實驗之前,應先明確本實驗的目的及原理,這就需要學生先理解與本實驗有關的物理知識。同時,在處理數據時也要運用物理知識。
四、教材中的“參考案例”沒有被教師所重用
高中生從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稱為學齡晚期或青年初期。其自覺性、獨立性有了顯著的增長。由于他們正步入成熟期,心理發展沒有完全成熟,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可使學生更加理性地、客觀地看待事物,促進他們和諧、健康地發展。
(1)高中生在知覺和觀察事物時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他們能發現事物的一些主要細節和本質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確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很大提高,研究表明,高一學生視聽覺的感受性已達到成人水平,有的甚至超過成人。
在教學中,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在實驗設計時,要做到實驗目的性強、操控盡可能精確、效果明顯、趣味性強;實驗過程中,應明確實驗目的是什么、觀察什么現象;做完實驗后還要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如何改進實驗。
(2)高中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他們能夠按照一定的學習目的支配記憶活動,樂意采用意義識記的方法來識記材料。盡管如此,無意識記仍是不可缺少的。隨著語言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生要掌握大量科學概念,抽象記憶也隨之發展起來,并居于優勢地位。
高中物理知識多而繁雜,前后知識點聯系緊密,邏輯性強。絕大部分內容是有實際意義的,所以高中物理知識的積累更多地采用意義識記。在學生進行新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如何對知識點進行復習、歸納和分類。讓學生通過回憶,理解知識點之間的橫、縱向聯系。學會根據具體實例通過抽象形成理論知識,并用實踐檢驗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適當組織和指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復習是增強記憶的有效方法。復習方式多樣化,分量要適當,避免過度疲勞,又要適度“過度學習”,經驗證明過度學習50%效果最佳。
(3)高中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有了很好的發展。有意注意已占主要地位,能夠有意地調控自己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于需要學習的事物中。注意的穩定性增長速度逐漸緩慢,并趨于成熟。廣度已達到成人的水平了,能看到4~6個客體。在學習過程中根據不同活動的性質和任務,能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任務型教學或問題型教學來安排教學內容。在不同任務或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即使沒有這種關系,我們也要采用適當的內容穿插在兩個任務或問題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完成一個任務的學習后,注意力會有所下降,在此期間教師可用較風趣的語言或故事讓學生輕松片刻,調整緊張的學習心態,讓學生有適當的時間回味已經解決的任務或問題,同時為下一個任務或問題作鋪墊。不同學習任務之間的邏輯性聯系可以讓學生在處理任務的同時復習上一任務。根據本人的經驗,一節課中安排三至四個學習任務或問題比較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量。每個任務用時8~10分鐘,既考慮到學生的休息和注意轉移時間,又能讓學生在一節課中有35分鐘左右的時間能高強度集中注意力。
(4)高中學生的思維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監控性。他們一般能擺脫具體事物的限制,運用概念、提出假設、檢驗假設來進行抽象邏輯思維;能夠用理論作指導分析綜合各種材料,不斷加深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抽象邏輯思維趨向理論型。思維的完整結構基本形成并趨于穩定,辯證邏輯思維發展比較迅速,趨于優勢地位。他們一般不盲從,喜歡探究事物的本質,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喜歡懷疑、爭論,有時會有好走極端,產生片面性、主觀性,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傾向。
物理問題來源于生活,對于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如何簡化成物理模型,如何找出所遵循的規律等等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巨大障礙。在解決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科學地忽略運動的次要性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簡化運動過程,根據分析物體運動的一般性思路思考得出運動規律。讓學生大膽猜測、相互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斷質疑教師和同學的結論,在挫折和成功的不斷交錯之中進行反思,找到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強化,以期達到熟能生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在評價教學效果時,教師應避免憑自己的臆想推斷一個學生的成敗,也不能僅憑考試成績來評判。我們要依靠多年的教學經驗,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細則,盡可能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適時地進行表揚或批評,以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