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7: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端午節的詩句古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2、《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3、《端午》唐、杜甫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4、《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5、《端午日》唐代: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同樣是競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卻有著不同的熱鬧與郁憤。
端午節的詩句: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節的詩句: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 蘇軾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端午節的詩句:競渡曲 唐 劉禹錫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端午節的詩句: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従子由在酒局 宋 蘇軾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
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2102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為什么稱為“端午”呢?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最為普遍的說法有四種。一是歷史人物紀念說,牽涉幾個被紀念的對象,主要有屈原、勾踐、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二是龍圖騰崇拜說,據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是源自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三是惡日說,認為端午節起源于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四是夏至說,認為端午節源于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關于端午節的別稱也很多,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等。這一天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等節俗活動。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端午節譜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并被廣為傳誦,為端午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意蘊。本文擬從關于端午節的古詩詞中蘊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蘊美、避邪驅瘟的食俗佩飾美和龍舟競渡的觀賞、娛樂美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蘊美
一般來說,年節習俗要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日期,二是儀式活動,三是敘述這一習俗由來的富有某種文化意義的傳說。其中“文化意義的魎怠筆譴統節日精神的體現,節日也依靠文化得以更廣泛流傳。在歷史人物紀念說中,主要涉及五位悲劇性人物,他們或孝順,或忠誠,或堅韌,或不貪功好利,或憂國憂民,但結局都很悲慘,但他們的精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人們把端午節與這些人物聯系起來,暗示著民眾的集體無意識對美好品質的選擇。而關于紀念屈原的說法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一是為適應節日紀念歸一化趨勢,人們必然會在傳說人物中進行淘汰、選擇;二是因為屈原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愛國憂民,行廉志潔,他在楚國國將不國時,寫下了以《離騷》為代表的流傳千古的佳作,表達了民眾內心深處對自己所屬國家的依戀與熱愛,他愛國憂民的精神因而具有廣泛而堅實的民族性。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對屈原的崇敬與贊揚成了深入人心的千古定論,使屈原成為民族的精神典范。以帝王將相為代表的統治階層,出于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自然地接受了忠臣屈原這一形象并加以褒揚,在文化與政治權力的雙重作用下,大約在隋唐時期,屈原成為端午節文化的核心。兩千多年來,許多仁人志士以寫詩填詞的形式來紀念屈原,賦予端午節濃濃的詩情。
如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這首詩由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后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沉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干凈的。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很有力量。
單純悼念屈原的比較少,更多的是懷才不遇的詩人借屈原來暗喻自身。北宋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借吊屈原抒發“不遇情懷”: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詩的意思是:屈原已沉江自殺,楚人為他的不被容納而悲哀。人們江上競舟,哪里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只能追尋他死后的遺蹤。只留下碧綠的沅湘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詩人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借屈原沉江自殺來抒發自己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情感。
南宋詞人陳與義在國家遭受兵亂,自己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時,在端午節感慨萬千,作了首《臨江仙》來憑吊屈原,懷古傷時,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這些對端午有感而發的詩詞,大多是借屈原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或者抒發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懷,或者借贊揚屈原的精神來表明自己的忠義之心,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對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愛國精神都給予了最高的敬意,這個主旨賦予端午節古詩詞濃厚的精神意蘊美。
二、避邪驅瘟的食俗佩飾美
端午食俗有吃粽子,飲蒲酒(雄黃酒、朱砂酒)等,還有掛艾草與菖蒲、沐蘭湯、栓五色絲線、戴香包等習俗。因為仲夏五月正值植物蔥蘢,生機盎然,天氣漸熱,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加上科學知識的缺失,使古人對五月有了“毒月”“惡月”的印象。陰陽五行說認為夏歷五月在午位,初五再逢午,就是重午。午在八卦中居離位,離屬火,丙亦屬陽火,所以遇到五(午)月初五(午)逢丙午,那就是太陽熱到了極點,這天也就是“毒日”,古人甚至認為“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都是從五月五日午時開始出現的。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用各種辦法來除去瘟疫,因而出現了頗有節日特色的飲食和佩飾。在避邪驅瘟的傳統習俗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祖先遵從自然令律應對災疫的生活智慧,體現一種別樣的節日風情,古詩詞中也有生動的描繪。
關于食粽風俗,唐代詩人鄭谷“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宋代詩人韓元吉 “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的詩句,表達的都是對粽子的喜愛之情。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漁家傲》: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這首詞把端午時節粽子飄香,人們共飲菖蒲美酒的美妙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意境高雅,浪漫香艷,讓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詩人蘇軾的《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詞中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上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將開展浴蘭活動,節俗淳樸純真,氣氛濃郁;下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臂,小符掛云鬟,互致節日的祝賀,端午風俗宛在目前。
對于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來說,端午也是難得的閑適愉快。他的《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具體描寫了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詩人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
節日習俗本身就是一種美育的載體,人們在過節時參與這些習俗禮儀,不知不覺中就會得到美的熏陶。古代詩人將這些習俗用藝術化的手法表現出來,讓人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三、龍舟競渡的觀賞、娛樂美
龍舟競渡是我國歷史上流傳久遠而廣泛的民俗文化活動。據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的圖騰祭祀節日。但是到了漢末魏晉時期,端午節被賦予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內容,龍舟競渡也成了祭祀屈原的習俗。晉?周處《風土記》:“端午烹鶩角黍……競渡。”可能是對“競渡”的最早的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龍舟競渡從一種祭祀儀式演變成了端午節的民眾娛樂習俗,龍舟文化的觀賞性、競技性、娛樂性和協作性特征決定了龍舟文化的大眾化屬性。哪里有龍舟賽,哪里就有激動的人群。賽龍舟也成為很多文人捕捉靈感、展示才華的大好機會。千百年來,關于端午賽龍舟的詩詞佳句不計其數,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競渡美景。
唐朝時,被封為燕國公的詩人張說在岳州觀看龍舟競渡時,寫下了一首為后人傳誦的詩作《岳州觀競渡》,“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短短幾句,就生動地再現了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中唐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揚揚百字,活靈活現地記述了一場龍舟競渡,將自然景象的美好、競渡魅力的無窮、爭先氣氛的熱烈融為一體。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Z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
宋朝黃裳的《減字木蘭花?競渡》: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端午節的由來有六說(即屈原說、祭龍說、伍子胥說、懋日說、夏至說、玄宗生日說),其中屈原說是民間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三閭大夫,因受到妒賢嫉能的上官大夫靳尚的誹謗,被楚懷王疏遠。后來,屈原由于堅持“聯齊抗秦”的愛國主張,更遭到上官大夫靳尚、南后鄭袖、公子子蘭的陷害,遭到流放。他憂國憂民,既無力挽救楚國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溺死。“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這首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詩,深為愛國詩人屈原鳴不平,對昏君奸臣進行了無情鞭撻。
賽龍舟
端午的龍舟競渡,是起源于我國民間的一項有趣的傳統體育活動,相傳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漸形成。宋代詩人坡有詩為證:“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遺風成競渡,眷眷不忍決。”“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宋?黃公紹《端午競渡棹歌》)“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驚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唐?張建封《競渡歌》)“雪片崩濤飛彩幟,妙高臺下龍舟戲”(清?陳維崧《[蝶戀花]五月詞》)。在詩人的筆下,他們既闡明龍舟競渡與屈原有關,觸景抒懷,又生動地描繪了龍舟競渡的緊張熱烈的場景,令人賞心悅目,其樂融融。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也與屈原有關。相傳,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殉難后,楚國百姓每年在這里駕船把飯裝到竹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初五,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歷代吟詠粽子的詩詞不少,如唐明皇詩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宋代韓元吉詩云:“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黃裳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的佳句。據史載,明弘治年間,出現用蘆葉包裹的粽子。清乾隆年間,有火腿粽子問世。如今,各種風味的粽子,已成為四時的美味小吃,備受世人的青睞。
插艾蒲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端午感興
宋 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三、和端午
北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四、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五、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同樣是競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卻有著不同的熱鬧與郁憤。
六、五月五日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七、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八、競渡曲
唐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九、乙卯重五詩
宋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 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十、同州端午
唐 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關于端午的詩句精選1、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3、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宋·張耒《和端午》
4、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宋·蘇軾《屈原塔》
5、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陳與義《臨江仙》
7、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8、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凄涼千古、與誰同?——宋·萬俟詠《南歌子端午》
關于端午的詩句1、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宋·蘇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7、條脫閑揎系五絲。——宋·李清照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9、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宋·盧祖皋《小龍吟淮西重午》下闋
10、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11、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宋·李石《長相思重午》
12、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14、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5、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宋·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7、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宋·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為了更好的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以下的嘗試:
一、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文化內涵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每冊書中,都安排了不少于七篇的優秀經典文言文,課文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里行間處處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充分挖掘其思想內涵,對他們進行愛國教育,熱愛家鄉的教育,親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進而對學生進行中華文化傳統教育,讓古詩這一顆璀璨的歷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二、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景
(1)教室布置:在班內建設文化長廊,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詩,一句名言,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親近,學習傳統文化
(2)精心設計導入情節: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在教學《荔枝圖序》時,我為學生展示了蘇軾的《惠州一絕》里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學生追問蘇軾為什么會如此喜愛荔枝的興趣下,抓住契機自然地導入新課,在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有進一步領略了古文的魅力。
三、把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活動中
(1) 誦讀積累,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是傳統語文教學的法寶,也是語文學習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誦讀的方式學習和積累傳統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經典可積累的內容很多,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求七年級學生主要背誦我校中華傳統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經》和《國學經典誦讀》,每天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校園。要求學生對所選內容反復朗讀,以至熟讀成誦,牢記在心。這個誦讀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材料的過程;是博聞強記、增強記憶力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2)情境解讀,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厚重的,時代的變遷使有些詩詞句的內涵顯得深奧,學生不易接受,針對此種情況,我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講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鑿壁借光”“程門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讀《三字經》,搜集成語故事,古代名人軼事……他們聽了故事,了解了歷史,體味了詩詞的蘊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了文化底蘊。
(3)趣味訓練 ,鐘情傳統文化
訓練是語言學習的手段,也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訓練內容,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妙。針對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組織學生尋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漢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了解了漢字的發展過程,講述了關于漢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楊修巧解字》《歐陽修追字》《神奇的“打”字》《“馬虎”的由來》等,同時透過漢字還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學生感覺漢字很神奇,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寫字不再隨隨便便,而是用心寫字,錯字逐漸在減少。學生在活躍有趣的氣氛中領略了中國文化,掌握了字詞。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運用一些有趣味的訓練內容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使學生了解了語言表達的靈活性,語言訓練的趣味性以及詩與詞之間的區別。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些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4)節日熏陶 ,追尋中國傳統文化
一、開辟陣地,引入古詩天地
黑板,是教師展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陣地,也是同學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地方。所以,我在班級黑板左側開辟了“每周一詩”欄目,將本周古詩抄在這個欄目中。一來,同學們對黑板上的內容會引起足夠的重視;二來,玩耍之余,抬眼一瞥,無意間地誦讀,能增加同學們對這首詩的印象。
學過心理學的都知道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要加強記憶,還需讓學生反復地回顧過往所學。黑板上展示的古詩只是當周需要記憶的內容,所以我發給每位同學一個本子,專門記錄“每周一詩”欄目的內容,積累古詩文。
古詩的語言創作習慣與今文有極大的差別,雖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若教師再對古詩內容加以解釋,無疑是學生理解古詩內涵的助推器。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課之一,語文老師在班中可利的用時間也相對多一些。所以,每當我展示新一首“每周一詩”時,我都會簡要地進行古詩內容分析,幫助學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積累。
二、精選古詩,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泱泱中華文化,經典古詩不計其數。在“每周一詩”內容的選擇上,需要綜合考慮季節變化、學生學情以及教學進度。如,遇傳統節日,可以選擇與該傳統節日相關的古詩;教學進度恰逢古詩教學時,可選擇與課文古詩相關聯的古詩,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以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為例,學生上學第一周為元宵后,所以第一周的“每周一詩”為唐朝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本詩描寫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從意蘊理解上看,比《青玉案·元夕》容易;從詩中包涵的漢字筆畫寫法上看,比蘇道味的《正月十五夜》更容易被三年級學生掌握。按年歷,三年級第二學期的第15周恰為端午節前夕,所以這周的“每周一詩”可以安排與端午節相關的古詩如唐代文秀的《端午》。按照教學進度,到第17周時,將進行第29課《乞巧》和《嫦娥》兩首古詩的教學活動,那么這周就可以選擇楊璞的《七夕》作為“每周一詩”的詩選。
三、課前朗讀,讓古詩從點滴積累
“上課!”“起立!”“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這是我在我們班實行“每周一詩”活動后,課前老師與學生問好形式的變化。隨著班長一聲起立,同學們開始齊聲朗讀本周的古詩,朗讀時間不到一分鐘,但這短暫的一分鐘卻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雙贏的效果。
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在課前朗讀時能流利地朗讀古詩,必須在課前加以練習,攻克不識之字。若想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高超的記憶能力,更需要在課外熟記、背誦。對于老師而言,關注學生在這個一分鐘內的朗讀狀況便可判斷哪些學生已經會背了,哪些學生還沒有讀熟,哪些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根據判斷在課堂上或表揚,或鼓勵。此外,古詩積累對學生十分重要,對老師也同樣重要。那么,老師在聽學生朗讀時,是不是也無形中對古詩進行了再一次的鞏固記憶呢?
四、評價跟進,給無形積累裝上保險
關于古詩積累,我之前也采用過許多方法,但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收獲微弱。原因在于我給學生提供的需要積累的內容,但由于缺少評價機制的鞭策作用,使學生在認識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由于缺少評價跟進,學生積累的東西也慢慢減少,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在這次的“每周一詩”古詩積累活動中,我采用了兩種評價并行的方法。
1 自主型作業,提供選擇的機會
素質教育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訴自我意識,更強調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實現由他主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自主型作業,讓學生針對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學生的語文能力存在著差異,教師要設計難易有別的多梯級作業,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如學習古詩《小池》后,筆者設計了以下作業:①背誦、默寫古詩《小池》。②《小池》描寫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發揮想象寫一段話。③學習作者楊萬里的另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比較:兩首詩中所描繪的景物的異同。
第①是鞏固練習,旨在積累語言;第②是寫話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第③項作業期望學生遷移學法,提高閱讀能力。這三項作業難度依次提高,分別適應于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要。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2 創編型作業,提供表現機會
學生都是極富個性的生命體,他們對教材的理解和詮釋也極富獨創性和創造性。“創編型”作業就是引導根據已有的知識,適當地對文中人物進行心理剖析,對文中情境進行想象。
2.1續寫故事
如學了成語故事《濫竽充數》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會怎么樣呢,是繼續騙人呢,還是改邪歸正呢,讓學生續寫《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2.2表演課本劇
語文教材中情節生動的篇目較多,根據學生好動的特點,我讓學生將課本內容續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或插編一些自己想象的情節。還有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片段也讓學生適當演演。如《嫦娥奔月》中嫦娥巧妙地和壞人逢蒙周旋,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周旋”這個詞,筆者先讓學生想象嫦娥會怎樣和逢蒙周旋,會說些什么,然后讓學生表演。這樣,學生不但在快樂中嘗到了知識,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 操作型作業,提供活動的機會
一位教育家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多種感官協同活動,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深刻。
3.1繪畫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文字優美,內容豐富。根據小學生喜歡繪畫的特點,筆者常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畫一幅畫。以形象的直觀性促進理解的準確性。如學了課文《九寨溝》后,筆者讓學生根據課文畫一畫九寨溝的美景,教學《春雨》一文后,學生們畫出了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柳葉,池塘里的青蛙等,并加上色彩。一張張精美的圖畫展示了學生的繪畫技巧,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這樣讓學生在玩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同時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2制作
有的課文在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按照課文的介紹完成一個小制作,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內化,同時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4 鑒賞型作業,提供拓展的機會
鑒賞型作業是指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觀賞資料及線索、背景介紹進行鑒賞活動。一方面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知識,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積淀,豐富知識背景。如學了《二泉映月》之后,讓學生親耳聆聽一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在小學語文課文中不少是介紹我國名勝古跡的,在學完這樣的課文后,筆者讓學生收集與課文有聯系的圖片進行欣賞,然后開展相應的活動。如學完《泉城》、《拉薩的天空》后,筆者讓學生收集有關圖片,張帖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并結合開展了“江山如此多嬌”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抒發濃烈的愛國之情。
5 生活型作業,提供體驗的機會
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要把語文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用生活豐富作業內容。如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查閱資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詩詞進行賞析,了解端午節各地有哪些風俗,并親自動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達對愛國之士屈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將學科知識與語文作業結合起來。比如學了小數點,可以布置學生編數學故事《小數點漫游記》,讓學生的知識在寫作中得到鞏固。
學完《春聯》一文后,讓學生利用寒假的機會,走親訪友的同時收集一些春聯,分類整理后在班級內交流誦讀,并學著寫一兩副春聯,通過讀春聯、收集春聯、寫春聯,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一、傳統節日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可近年來一些人為了趕時髦,過起了洋節日,傳統的節日卻忽略了。圣誕節各大商場張燈結彩,圣誕老人站在門口迎接各位顧客,門口的圣誕樹光彩奪目,商場里到處都是頭戴圣誕帽的售貨員……氣氛煞是熱烈。情人節大街上處處是大幅的標語,玫瑰賣得特別火爆……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七夕節,卻顯得冷落了。于是,在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說:“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有什么風俗嗎?”學生說:“家家戶戶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如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舞龍獅、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們互相慶賀,大人給小孩壓歲錢等。”
我又引導學生說關于春節的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為了引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重視,我又告訴他們,我們的傳統節日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相關詩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人們在這天的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辟邪等。七夕節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人們常用“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詩來象征美好的愛情。中秋節人們觀月祭拜,寄托情懷,留下了許多思鄉的佳句,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
在上語文課時,我把這些傳統的節日穿去講,以便活躍語文課堂學習,加強學生對傳統節日風俗的回顧以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印象。在語文課堂上了解傳統節日的同時,又穿插相應的古詩詞,加強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應用,這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詩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古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隨時可以靈活運用,無論是導入、解答問題、小結、總結時均可加以運用,達到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親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中最濃郁、最強烈的亮點就是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初中學生都會接觸到的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是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憂國愛民的真實情懷, 陸游《 示兒》一詩說“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陸游臨死之前,仍然惦記祖國的一統大業,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發出了兼濟天下蒼生的遠大理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陽樓記》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岳飛的《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何等的氣勢,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王昌齡的《出塞》、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都抒發了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感。學習過程中,務必讓學生在理解詩句含義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體察探究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學習偉大詩人熱愛自己的祖國的高尚品質,長大后做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和建設者,能夠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引導學生親近中華經典詩文,把“經典誦讀"”引入語文課堂,創設濃郁的誦讀氛圍,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終身受益。多年來,我堅持組織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經典誦讀”,帶領學生在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氛圍下誦讀經典,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體味詩文的語言美,且語感能力得以提高,同時,營造了語文課堂上應有的文學氣氛。例如,在誦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詩句時,先讓學生讀一讀,談談感受,再補充詩句背后的古詩,然后再讀原句,三讀詩句,最后配上音樂;四讀古詩。此時已是余音繞梁,煞是動情,激發了學生誦讀的興趣,整堂課從容大氣,學生理解詩意如水融。長期這樣訓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學生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厚實了自己的文化底蘊。并能輕松自如地學習和初步運用經典詩文。
二、提煉課文內容,與經典文化情感相通
利用經典與課文在內容上的聯系,適時引入教學環節,作為課文的補充,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用心靈去感悟經典、美文的魅力。因此,教師不僅要站在課程的角度關注經典文化,還要利用經典詩文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肆意爛漫的想象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使他們在不斷地誦讀和感悟中,打開思維的閘門,去領略思想之美。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把讀解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討論交流及對話碰撞中自行參悟。例如:《論語》中的“為人之道”、“為學之道”、“學而第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經典詩文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給學生留下了深刻而富有啟發性的印象。學生也產生了用自己的視角去親近經典記住圣人的教誨。又如,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時將自居易的《荔枝圖序》抄錄給學生,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比喻說明法的特點及由整體到局部的說明順序,還可使學生了解:古人早已對荔枝不耐貯藏有真切的認識,生動的記載,體會課文引用古詩文的準確、精妙。
三、創設積累語言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
經典詩文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它就像一杯茶,細細品嘗入情入心,在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讓他們多讀些經典作品、好詩,讓他們多學、多背,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名言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好文章誦讀得多,就會有“感”的積淀,“知”的積累,并能靈巧的運用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在寫作教學中也可引用有關詩詞為寫作材料,使之聯系所寫內容,體會意境、感情,達到借鑒、練筆之目的。例如布置學生寫《郊外的景色》,練習用比喻寫景狀物,描寫郊外的白楊、垂柳、果樹等,可提供賀知章的《柳枝詞》,使學生回憶、觀察垂柳的情景,體會“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意境,借以描寫垂柳的情態,學生通過品味經典詩文,對語言文字進行揣摩、比較、聯想、猜測,而生成屬于自己個性化的獨特財富,就會把自己喜愛的詩句寫到作文里。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四、陶冶學生的情操,端正品行
在教學實踐基礎上,尋求讓經典詩文課堂成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端正品行的平臺。趁兒童心性純凈時,背誦最有價值的經典,常常耳懦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從而潛移默化其氣質。讓經典詩文伴隨學生人生經驗的成長而如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學生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現在的學生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看到的盡是愛、智慧、希望與陽光。例如:《詩經》的每一首詩,學生在生動解讀名人故事時,能從中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進而掌握美好的詞匯,融通美好的事物,培養美好的情感,擁有美麗而高尚的靈魂。又如:學生學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就會深深感受到陸游這顆深深的愛國之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讓學生從小做一個愛惜糧食的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能讓學生在品味經典中感受到母親博大的愛,自行約束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仁”、“義”、“禮”、“信”的良好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