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7: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特級教師申報材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當一名人民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初中畢業時,我報考了師范。經過曉莊師范的三年學習,我懷揣著對教育的美好憧憬走上了教書育人的崗位。讓我感到榮幸和自豪的是,工作的第一個年頭的9月10日,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教師節。因而,我對教師節有著別樣的情愫。
一
1985年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對于我這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來說,這可謂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節日。
記得那天早晨,我一走進教室,同學們個個綻開笑臉,大聲喊著:“老師,教師節快樂!”同學們那飽含童心的祝福好似一股涓涓溪流,從我的耳畔流入我的心間,涌遍我的全身,讓我體悟到了一種初為人師的幸福。那燦爛的微笑,那真情的祝福,就是同學們獻給我的最珍貴的教師節禮物。直至今日,那種情景仍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上午第一節課是我的語文課,讓我始料未及的是,校長來聽我的課了。
那堂課,我上的是四年級的《珍貴的教科書》這一課。課堂上,我的教學完全是按照教案亦步亦趨地走下來的,課堂氣氛極其沉悶,學生思維不夠活躍,我感覺整節課上得相當吃力。這堂課的時間,我也覺得特別漫長。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課,一種疲憊之感頓時彌散我的全身。心想,校長肯定要訓斥我了。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校長非但沒有指責我,反而表揚了我,說我語文功底扎實,對教材的把握很準確,分析得也很深刻,將來一定是個很不錯的語文老師。校長也語重心長地指出:“小潘啊,這節課,你太拘泥于教案了,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關注不夠。課堂上,老師講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這不奇怪,每位新教師都會遇上這些問題。你如果能夠注意到這些細節問題,相信你的課一定會上得更好的。”
校長的話語鼓舞了我,指引了我語文教學的方向,也堅定了我當好語文教師的信心。今天想來,校長選擇在教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來聽我的課,是有著一種特別的意味和特別的期待的。這或許就是校長為年輕教師精心準備的一份最特殊的禮物吧!
二
1994年9月10日,這是我工作的第10個年頭里的第10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我獲得了首批“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的稱號。這是經過層層選拔、考核,“考”出來的一種榮譽。這個榮譽的獲得,使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學就是一種探索實踐,一種改進優化的過程。
記得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幾年,盡管我對語文教學抱著一絲不茍的態度,然而,我的課堂教學總是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這讓我苦惱不已。
我問學生為何對我的語文課興趣不濃。
學生說:“你上課總是老一套,沒有什么新鮮感。”
學生率真的話語讓我感到汗顏,同時也讓我茅塞頓開。
于是,我就下定決心,有意識地去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我在圖書館里讀到了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的《作為手法的藝術》這篇文章。什克洛夫斯基在文中提出了一種叫“陌生化”的理論。所謂“陌生化”,就是指把與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現象從身邊推陳出新,以造成似曾相識的生疏感,使喪失了感覺的語言變得生動起來。“陌生化”手法是以一種新穎的、獨特的信息,引起人們無意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斷打破或修正人們的心理定勢,使人們的感受從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驚醒過來,從而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一種新的感覺和新的發現。
“陌生化”理論,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于是,在市區專家的指導下,我嘗試著把“陌生化”理論,引進我的語文課堂,讓我的語文課能夠產生一種“陌生化”效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因為尋求教學的“陌生化”,我的學生愈來愈喜愛我的語文課了;因為尋求教學的“陌生化”,我的學生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無窮魅力;因為尋求教學的“陌生化”,我感悟到了教學語文的真諦――備課要更加深入,目光要更加敏銳,思路要更加靈活,語言要更加鮮活,設計要更加新穎;因為尋求教學的“陌生化”,我感受到了做一個語文教師的幸福。
是的,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需要有一種自我反思的習慣,也需要有一種自我解剖的勇氣,更需要有一種探索的智慧和實踐的定力。
三
2002年9月10日,這是我任教第18個年頭里的第18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我獲得了第8批“江蘇省特級教師”的殊榮。
提起這次特級教師的評審,真的讓我感動不已。
2001年下半年,我脫產在東北師范大學參加為期3個月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然而,就在此期間,江蘇省第8批特級教師開始申報。
一日午后,校長打來電話動員我申報特級教師。這讓我頗感意外和為難。我覺得自己比較年輕,在教學上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自己離特級教師還有一段距離,于是我就想放棄這次申報的機會。校長知道我的心思后,就在電話那一端耐心地開導我:“你申報特級教師,不只是你個人的事情,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年輕人要善于把握機會,塑造自己,提升自己。你要有夢想,還是嘗試著報報看吧。”校長的這番話語,觸動了我。這樣,我就抱著嘗試的心態申報了。
當時,我在長春,無法回南京整理自己的申報材料。邢躍武、祝瑞松、劉荃三位青年教師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后,就主動給我打電話,要我一定珍惜這次機會,并說我的成功,也是他們的成功,申報材料由他們來幫我整理,保證讓我滿意。
2001年12月初,評審組的專家要來學校聽我的課、開座談會。時間緊急,而此時我又在東北,校長就又給我打來電話,讓我乘坐飛機趕回南京,準備上課和有關備查材料。我對校長說:“乘飛機,代價太大了,我還是坐火車回來吧。”校長說:“火車太慢,飛機快。早點回來,準備得可以充分一點。”
讓我意外的是,評審組在進行民意調查時,老師們說起我的成長事跡,個個情濃意烈,如數家珍。有的老師竟然還在座間落下眼淚……
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申報我通過了,成為當時南京市最年輕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這一次次的意外,這一次次的感動,溫暖著我的心房,蕩滌著我的靈魂。是呀,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怎能離得開領導和同事的關愛和幫助啊!
四
2006年9月10日,這是我工作以來的第22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前的9月6日,《中國教師報》在頭版以《一個好漢三個幫,團隊的力量有多大?》為題報道了我和我的團隊的成長故事。這是該報在教師節期間,首次向全國隆重推出的一個優秀教師團隊。這也是我們繼2004年5月被《江蘇教育》作為“典型”推介(《南湖一小的語文教學“M4”》)之后,又一次被媒體深度報道。因而,這個教師節對于我來說,便有了一種別樣的感受和特別的意義。
提起團隊建設,我是一個積極的倡導者,更是一個其中的受益者。
早在1993年,我們學校先后來了三位年輕的男教師任教語文。這三位青年教師很有才情和悟性,對我也很尊敬,都親切地叫我“老大哥”。他們在教學上遇到問題時常會來問我,我也總是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解決,久而久之,我們四個人就成了最親密的朋友。于是,“M4”語文教學團隊就這樣在一種極其自然的狀態下產生了。
把課上到學生的心里去,這是我們四個人的共同追尋。我作為老大哥總喜歡把他們召集在一起“磨課”。我們四個人當中,不管誰要上公開課,集體“磨課”是每一次公開教學前的必修課。上課者選定教學內容之后,我們總會坐下來研讀教材,探尋教學的最佳路徑。一個思路不行,再換一個思路。接著上課者再將這些意見吸收進去,第二天進行試教,然后繼續提出意見。如此反復琢磨,仔細推敲,直到把課上得大家都滿意為止。一個人上課,其余三個人比上課者更忙碌,更辛苦。課上好了,大家都很開心。這或許在別人看來,不就是上一堂課嘛,犯得著這樣嗎?然而,我們卻認為,上課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對學生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容不得一絲輕視與怠慢,一堂堂好課就應該這樣來磨。一次次的磨課,讓我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合作的甜頭。磨課,讓我們擁有了研讀文本的智慧;磨課,讓我們積累了課堂教學的經驗;磨課,還讓我們釀造出了團隊的精神。
我們四個人成功合作的故事,在南京乃至江蘇的教育界被傳為佳話,不少學校也在學習、效仿。
俗話說,一樹難成林,一花難成春。凝聚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合作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團隊精神應該是當下教師必備的一種素養。
五
2010年9月10日,第26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我的徒弟劉荃被評為第11批“江蘇省特級教師”。看到一個個年輕教師成長起來,我倍感自豪和欣慰。
2013年9月10日,第29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我作為剛剛履新的校長,為全校老師精心策劃了一個簡樸而特別的教師節慶祝儀式。
任教近30年,即將迎來第30個教師節,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和最好的財富。回顧過去30年的教育歷程,我愈發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節對于我來說,是有著諸多特殊意蘊的。它就像是一個個里程碑,記錄下我教育之路上探索的足跡;它也像是前方的那道地平線,引領著我上下求索,奮力前行,去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
鏈接一:教師節故事
傳承
因為我的小學語文老師,我立志并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踏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個教師節,我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那是我同學轉贈我的一封信,是我們畢業時由她保存的語文老師給我們的最后一封信,也是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后一堂課。他在信中告訴我們,“世界給予我們每個人最公平的,那就是時間”,“做一名教師,生活是比較清苦”,但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健康成長”,所以“住進陳舊的居室無怨;生爐子的煙火熏得流淚無悔”。他在信中還教導我們,“凡事要主動、積極,因為‘我長大了’”;要“牢固樹立勞動觀念,因為勞動創造了一切”;要“勤于學業,博覽群書,掌握過硬的科學文化知識,做學習的小主人”;要“像‘第二個徒弟’那樣,用自己的筆桿、用自己的錘子、用自己的鐮刀、用自己的雙手在人們的心里刻下一個名字”……
名校評選工作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市教育局具體組織實施。縣(市、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申報學校的預查、資格確認、初評、擇優推薦和材料選送等工作(市直學校的預查等工作由市教育局組織進行)。各縣(市、區)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強對名校評選工作的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工作質量。
二、評選標準
申報學校必須具備衢政發〔20*〕42號文件規定的四項基本條件。評審以各級各類省示范性學校評估標準為主要依據,即高中段學校須達省等級重點高中要求,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小學須達相應的省示范學校標準,幼兒園須達到省一級幼兒園標準,特殊教育學校參照相關標準評定。已經被命名為各類省等級重點高中或示范學校的,以組織評估驗收時上級部門提供的評估報告為基本依據,著重考核評估時尚未達標項目的達標情況和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未經省等級重點高中評估或各類示范學校(幼兒園)認定的學校,要認真對照標準,做好自查自評工作。
為體現“堅持標準、注重實績、尊重民意、好中擇優”的原則,名校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辦學歷史10年以上,辦學行為規范,辦學特色鮮明,校園文化建設卓有成效。
2、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縣(市、區)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學科抽測中,后20%學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三年,學生在教育部門組織(或經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德智體美等各項競賽中至少有獲市集體二等獎、個人一等獎以上的項目。
3、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高于全市同類學校平均水平。小學(幼兒園)專科學歷以上專任教師,城區學校達95%以上、農村學校達75%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城市學校達90%以上、農村學校達72%以上。高中段學校,具有研究生學歷和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的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達10%以上。
4、擁有一定數量的知名教師。普通高中擁有在職全國優秀教師、省功勛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教壇新秀、市名師、市名校長、市學科帶頭人等5人以上,其它學校3人以上。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列入評選范圍:
1、在評選活動中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
2、在師德師風建設、規范辦學行為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
3、違章招生、違規收費,社會反映強烈的;
4、發生重大安全、衛生事故,經主管部門認定為學校應負主要責任的。
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第三批*市名校的評選繼續向農村初中學校傾斜,以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申報名校的農村初中,在硬件建設、教科研成果獲獎檔次、擁有名師數量等方面可適當降低要求,但要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為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以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作為重要條件。
三、準備工作和評選辦法
名校評選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學校申報、縣(市、區)推薦和全市聯評相結合的辦法。評選工作重在過程,重在調動各級各類學校創優、創特、創新的積極性,重在發揮名校的示范導向作用和品牌效應,重在提升教育的綜合實力。
申報學校要在當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抓住機遇,積極進取,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爭創名校為動力,動員全體師生員工積極參與爭創活動。通過爭創活動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進一步明確辦學方向,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努力把學校辦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窗口學校。
2、全面回顧學校發展的歷史,認真總結近幾年來(以近三年為主)學校工作的成績和經驗,特別要注意總結辦學特色和教育創新方面的經驗,對照相應標準,實事求是地做好自查自評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強化優勢,彌補不足,認真做好整改工作。
3、在廣泛發動、全員參與、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形成自查自評報告,填寫《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見附件),經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正式申報要求(有關申報材料送市名校評選辦公室)。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應包括學校歷史沿革和概況,對照相應標準的自查自評情況,近幾年主要工作和辦學實績,學校目標定位和發展規劃等內容。在“主要工作和辦學實績”中,要求陳述申報名校的理由,重點介紹學校的辦學特色、推進素質教育的舉措和成效,在市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在學校管理、事業發展、示范輻射作用等方面較新較突出的成就。農村初中還要著重介紹為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以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名校評選的申報程序和實施辦法:
1、資格確認。學校經自查自評后認為符合申報名校基本條件的,可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并由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預查及初評。預查的主要內容是:學校是否符合申報的基本條件;申報指導思想是否端正,申報的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陳述的申報理由是否客觀真實;學校在當地示范輻射作用發揮得如何等。經縣(市、區)初評確認具有申報資格的,由縣(市、區)教育局向市教育局上報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和學校情況簡介。
2、專家組考評。在接到學校的正式申請后,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組對申報學校進行全面、綜合、動態的考評。考評的重點是: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辦學特色,隊伍建設,辦學水平和示范輻射作用等內容。在深入考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考評組對學校工作進行綜合分析,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如實地將考評結果報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
3、社會公認度測評。對縣(市、區)推薦的名校候選對象,由名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進行社會公認度測評。在*教育網上介紹候選學校情況,以投票的方式接受公眾測評,并在一定范圍內發放民意測評表,廣泛收集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測評結果作為名校評選的參考依據。學校情況簡介由各校提供,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內。
4、組織聯評。在學校自評、縣(市、區)推薦、專家組考評、公眾測評的基礎上,由市名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評委會進行聯評,評選出第三批*市名校若干所。
5、社會公示。對通過聯評確定的第三批名校通過有關媒體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教育局組織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按市政府文件精神,作出相應的處理。
6、命名表彰。第三批“*市名校”由市人民政府命名公布,授予獎牌并予表彰。表彰時間定于2009年教師節。
四、評選工作日程安排
1、7月15日前為學校申報,縣(市、區)初評、推薦階段。由申報學校根據申報條件和評選標準,進行自查自評。符合條件的,向縣(市、區)提出申報,經當地縣(市、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初評后,由縣(市、區)教育局從中擇優向市教育局推薦,并同時上報被推薦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和學校情況簡介。各項書面材料的電子文檔一并上報。
2、8月10日前為專家組考評和社會公認度測評階段。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組對申報學校進行綜合考評,分別寫出考評報告,提交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同時通過有關媒體,采取一定的方式對申報學校進行社會公認度測評,廣泛收集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
3、8月20日前為組織聯評、社會公示和結果審定階段。由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召開評委會進行聯評,確定第三批名校的初選名單,向社會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由市教育局組織人員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而后,由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將評選結果報市政府審定。
申報學校必須具備衢政發〔20*〕42號文件規定的四項基本條件。評審以各級各類省示范性學校評估標準為主要依據,即高中段學校須達省等級重點高中要求,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小學須達相應的省示范學校標準,幼兒園須達到省一級幼兒園標準,特殊教育學校參照相關標準評定。已經被命名為各類省等級重點高中或示范學校的,以組織評估驗收時上級部門提供的評估報告為基本依據,著重考核評估時尚未達標項目的達標情況和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未經省等級重點高中評估或各類示范學校(幼兒園)認定的學校,要認真對照標準,做好自查自評工作。
為體現“堅持標準、注重實績、尊重民意、好中擇優”的原則,名校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辦學歷史10年以上,辦學行為規范,辦學特色鮮明,校園文化建設卓有成效。
2、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縣(市、區)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學科抽測中,后20%學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三年,學生在教育部門組織(或經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德智體美等各項競賽中至少有獲市集體二等獎、個人一等獎以上的項目。
3、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高于全市同類學校平均水平。小學(幼兒園)專科學歷以上專任教師,城區學校達95%以上、農村學校達75%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城市學校達90%以上、農村學校達72%以上。高中段學校,具有研究生學歷和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的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達10%以上。
4、擁有一定數量的知名教師。普通高中擁有在職全國優秀教師、省功勛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教壇新秀、市名師、市名校長、市學科帶頭人等5人以上,其它學校3人以上。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列入評選范圍:
1、在評選活動中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
2、在師德師風建設、規范辦學行為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
3、違章招生、違規收費,社會反映強烈的;
4、發生重大安全、衛生事故,經主管部門認定為學校應負主要責任的。
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第三批*市名校的評選繼續向農村初中學校傾斜,以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申報名校的農村初中,在硬件建設、教科研成果獲獎檔次、擁有名師數量等方面可適當降低要求,但要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為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以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作為重要條件。
二、評選活動的組織
名校評選工作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市教育局具體組織實施。縣(市、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申報學校的預查、資格確認、初評、擇優推薦和材料選送等工作(市直學校的預查等工作由市教育局組織進行)。各縣(市、區)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強對名校評選工作的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工作質量。
三、準備工作和評選辦法
名校評選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學校申報、縣(市、區)推薦和全市聯評相結合的辦法。評選工作重在過程,重在調動各級各類學校創優、創特、創新的積極性,重在發揮名校的示范導向作用和品牌效應,重在提升教育的綜合實力。
申報學校要在當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抓住機遇,積極進取,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爭創名校為動力,動員全體師生員工積極參與爭創活動。通過爭創活動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進一步明確辦學方向,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努力把學校辦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窗口學校。
2、全面回顧學校發展的歷史,認真總結近幾年來(以近三年為主)學校工作的成績和經驗,特別要注意總結辦學特色和教育創新方面的經驗,對照相應標準,實事求是地做好自查自評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強化優勢,彌補不足,認真做好整改工作。
3、在廣泛發動、全員參與、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形成自查自評報告,填寫《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見附件),經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正式申報要求(有關申報材料送市名校評選辦公室)。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應包括學校歷史沿革和概況,對照相應標準的自查自評情況,近幾年主要工作和辦學實績,學校目標定位和發展規劃等內容。在“主要工作和辦學實績”中,要求陳述申報名校的理由,重點介紹學校的辦學特色、推進素質教育的舉措和成效,在市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在學校管理、事業發展、示范輻射作用等方面較新較突出的成就。農村初中還要著重介紹為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以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名校評選的申報程序和實施辦法:
1、資格確認。學校經自查自評后認為符合申報名校基本條件的,可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并由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預查及初評。預查的主要內容是:學校是否符合申報的基本條件;申報指導思想是否端正,申報的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陳述的申報理由是否客觀真實;學校在當地示范輻射作用發揮得如何等。經縣(市、區)初評確認具有申報資格的,由縣(市、區)教育局向市教育局上報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和學校情況簡介。
2、專家組考評。在接到學校的正式申請后,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組對申報學校進行全面、綜合、動態的考評。考評的重點是: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辦學特色,隊伍建設,辦學水平和示范輻射作用等內容。在深入考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考評組對學校工作進行綜合分析,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如實地將考評結果報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
3、社會公認度測評。對縣(市、區)推薦的名校候選對象,由名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進行社會公認度測評。在*教育網上介紹候選學校情況,以投票的方式接受公眾測評,并在一定范圍內發放民意測評表,廣泛收集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測評結果作為名校評選的參考依據。學校情況簡介由各校提供,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內。
4、組織聯評。在學校自評、縣(市、區)推薦、專家組考評、公眾測評的基礎上,由市名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評委會進行聯評,評選出第三批*市名校若干所。
5、社會公示。對通過聯評確定的第三批名校通過有關媒體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教育局組織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按市政府文件精神,作出相應的處理。
6、命名表彰。第三批“*市名校”由市人民政府命名公布,授予獎牌并予表彰。表彰時間定于2009年教師節。
四、評選工作日程安排
1、7月15日前為學校申報,縣(市、區)初評、推薦階段。由申報學校根據申報條件和評選標準,進行自查自評。符合條件的,向縣(市、區)提出申報,經當地縣(市、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初評后,由縣(市、區)教育局從中擇優向市教育局推薦,并同時上報被推薦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第三批*市名校申報表》和學校情況簡介。各項書面材料的電子文檔一并上報。
2、8月10日前為專家組考評和社會公認度測評階段。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組對申報學校進行綜合考評,分別寫出考評報告,提交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同時通過有關媒體,采取一定的方式對申報學校進行社會公認度測評,廣泛收集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
3、8月20日前為組織聯評、社會公示和結果審定階段。由市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召開評委會進行聯評,確定第三批名校的初選名單,向社會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由市教育局組織人員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而后,由名校評選領導小組將評選結果報市政府審定。
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全體參與、重點培養、集中評估、整體提升”為理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一批師德高、造詣深、有影響的名教師;創建一批管理好、有特色、質量高的名學校;造就一批有思想、善管理、敢創新的名校長。
二、目標
從2009年開始,用5年時間,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重點培養名師600名,其中高中名師200名、初中名師180名、小學名師200名、幼兒園名師20名;創建高中階段教育(含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名校10所;培養名校長100名,其中高中15名、初中25名、小學50名、幼兒園10名。自2009年至2013年五年間,每年按照目標數的五分之一進行評選。
三、范圍對象
名師、名校長評選工作范圍是全市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含民辦各類學校)在職在崗教師和校長。名校評選范圍為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
四、評選條件
(一)名師名校長入選條件
1、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堅定信念,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2)熱愛學校,依法執教,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3)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4)敬業愛崗,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5)治學嚴謹,學風端正,具有團結協作、改革創新的精神。
2、具體條件
(1)名師
①男55周歲,女50周歲以下,中學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小學、幼兒園教師具有特高級職稱;在職在崗的中小學特級教師為當然“名師”人選;
②中學教師具備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小學教師具備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幼兒園教師具備中專畢業及以上學歷;
③獲得過市(地)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優質課獎勵或由市(地)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綜合榮譽稱號;
④對所教學科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教育思想端正,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突出的教育教學專長,教學水平高,教書育人成績突出,在本市有較高知名度;
⑤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發表或出版過較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論著或教材;承擔過省級以上課題,并用以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取得較大成效。
(2)名校長
①男55周歲,女50周歲以下,具有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擔任校長(正職)3年以上;
②中學校長具備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具備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③獲得過市(地)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綜合榮譽稱號;
④具備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掌握國內外教育發展動態,有正確的教育思想、較強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兼任一門課程的教學,作風民主,公正廉潔,辦學實績突出,在本市有較高知名度,所在學校受到省級以上表彰,在全市起示范作用的先進學校;
⑤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理論,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積極開展學校管理研究并取得顯著成果,發表或出版過較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論文或論著。
(二)名校評選條件
1、管理水平高。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校長素質高,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學校班子團結合作、科學民主、和諧高效;學校管理內涵豐富,管理效果好,社會認可度高,辦學行為規范。
2、教育教學質量高。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學主體,注重健康協調發展;注重培育全體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合作的綜合素質,并在一定的文化知識領域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3、師德師風正。教師為人師表,師德高尚,教風濃厚,學歷達標;教師能模范執行行為規范的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堅定素質教育的觀念;具有敬業愛生、樂于奉獻、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精神境界。
4、教育科研創新能力強。重視科研工作,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有科研工作機構和科研經費,科研成果獲地市以上獎勵和同行公認;加強繼續教育,在提高學歷層次的同時,抓好校本培訓和群眾性科研,創造勇于創新氛圍,爭當創新型教師,造就一批德高業精、同行公認的名師。
5、校園文化氛圍濃。學校建筑布局合理,色調和諧,功能齊全;校園環境潔凈、優美,積淀濃郁的文化特質,展現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6、教學設施完備。具備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各項辦學設施達到省頒標準。
7、社會滿意程度高。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無亂收費、亂補課現象;學校的教育質量、服務態度、綜合實力、精神風貌、辦學特色,贏得了社會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
成立宜春市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教育局局長徐暉同志擔任組長,市教育局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市教育局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的日常工作。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若干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過硬的市內知名教師、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組成市評審委員會參與評審工作。
各縣(市、區)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校、幼兒園應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單位參選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統籌規劃
各地各級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相對集中人力、財力用于參加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要堅持標準、寧缺勿濫,各縣(市、區)對轄區內學校辦學情況要作出評估,揚長避短,精心組織,確保質量;要緊密圍繞教育教學這個中心,強化各項工作舉措,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創新和發展。
六、評選辦法
(一)評選程序
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于2009年年初正式啟動,由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標準,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的方式遴選。具體辦法為:
1、推薦。各縣(市、區)教育(文教)局(教委)在學校開展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按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下達的指標推薦,由申請者填寫推薦表,連同有關證書、材料,經所在學校、縣(市、區)教育(文教)局(教委)逐級審核蓋章后,交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初審。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評選標準,對申報者進行初審,并在宜春市教育信息網上公示,接受社會投票,確定初選對象。
3、評審。市評審委員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評價,提出書面評審意見。
4、審批。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對評審委員會評審意見進行審核。
5、認定。對審定的對象公示一周,期內無異議者,由市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報請市政府正式授予名師、名校、名校長稱號。
(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