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6: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國地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保繼剛.從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到理想主義理性回歸——中國旅游地理學發展30年回顧[J].地理學報,2009,64(10):1184-1192.
[2]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問題缺失的現狀與反思[J].旅游學刊,2010,25(10):13-17.
[3]劉智運.論高校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6(2):24-27.
[4]許簫迪,王子龍,譚清美.知識溢出效應測度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趙勇,白永秀.知識溢出: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識產權對象中存量知識、增量知識的區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會科學,2009(7):54-59.
[7]聶長建,李國強.從“知識增量”向“知識升質”:以法學研究為例[J].理論與現代化,2012(3):62-69.
[8]張建華,劉仲英.知識管理中的知識貢獻激勵機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識增長方式的轉變與教育變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4):1-7.
[10]宣勇,錢佩忠.知識增長與學科發展的關系探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1):21-26.
[11]楊冠雄.我國旅游地理學的發展[J].國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寧.旅游中的互動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6):18-24.
[13]章錦河,張捷.旅游生態足跡模型及黃山市實證分析[J].地理學報,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繼剛.從“社區參與”走向“社區增權”——西方“旅游增權”理論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8,23(4):58-63.
[15]唐文躍.地方感研究進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學刊,2007,22(11):70-77.
[16]楊奎松,謝維揚,趙世瑜等.遵守學術規范推進學術對話——關于“學術對話與學術規范”的筆談[J].中國社會科學,1999(4):49-71,205.
[17]郭來喜,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張茂澤.論學術批評[J].學術界,2001(2):85-99.
[20]保繼剛,王寧,馬波等.旅游學縱橫——學界五人對話錄[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義的改塑與解構[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3):99-108.
[22]保繼剛,張驍鳴.1978年以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的檢討與反思[J].地理學報,2004,59(S1):132-138.
附1:《論我國地理學研究的現狀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大道.中國地理學的發展與全球變化研究[J].地理學報,2011(02):147-156.
[2]柴彥威,塔娜.中國行為地理學研究近期進展[J].干旱區地理,2011(01):3-11.
[3]劉衛東,金鳳君,張文忠等.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9-1487.
[4]保繼剛,尹壽兵,梁增賢等.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506-1512.
[5]方創琳,周尚意,陸玉麒等.中國人文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0-1478.
[6]蔡運龍,李雙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學研究前沿[J].地理學報,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學學科建設與高層次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馮衛紅.旅游產業集群:旅游地理學研究的微觀領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鳳.中國旅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踐探討.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4)
3.馮瓊蘭.關于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高教論壇,2008(1)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重慶401331)
附3:高職《中國旅游地理》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育
參考文獻:
[1]李曉梅,項桂芳,彭花燕.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職
業素質培養[J].十堰職業技術學學報,2007,(8).
[2]李向群,盧睿.旅游人才綜合素質研究[J].南寧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07,(12).
1.教學論文:初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與推進、地理教學實踐與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2.教案學案: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下各版本地理新教材的教學設計與導學案設計等。
3.教材教輔:校本地理教材、鄉土地理教材、自編講義及各類配套輔助參考資料。
4.教研課題:國家級或省、市、縣、校級教育課題的研究成果、報告等。
5.學生論文:研究生、師范生、中學生撰寫的教研論文或地理文章等。
二、大賽要求
1.教學成果應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有啟發性和代表性;表達準確、格式規范、條理清楚。請在稿件中注明詳細聯系方式。
2.紙質稿件請寄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師范大學《地理教育》雜志社收,郵編:400030,務請在信封正面注明“探索杯教學成果大賽”字樣,以區別于其它稿件。電子稿件請寄至:,并在郵件主題中注明“探索杯教學成果大賽”。
3.參評稿件每篇評審費為120.00元(中國地理學會正式會員憑會員證復印件,每篇稿件評審費100.00元)。寄出稿件時請一并從郵局匯款且在匯款單附言注明“評審費”字樣。匯款人姓名、地址需與稿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以免出錯。匯款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師范大學《地理教育》雜志社(400030)。
4.大賽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3年7月20日截止(以當地郵戳為準)。
5.歡迎參賽,具體事項請與大賽辦公室聯系:023-65362774。
6.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評獎辦法
1.主辦單位將邀請有關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組成評選委員會,對稿件客觀公正地評出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
2.獲獎證書將加蓋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公章。
3.獲獎揭曉后,擬將在本刊2013年第9期公布獲獎名單。
1.教學論文:初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與推進、地理教學實踐與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2.教案學案: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下各版本地理新教材的教學設計與導學案設計等。
3.教材教輔:校本地理教材、鄉土地理教材、自編講義及各類配套輔助參考資料。
4.教研課題:國家級或省、市、縣、校級教育課題的研究成果、報告等。
5.學生論文:研究生、師范生、中學生撰寫的教研論文或地理文章等。
二、大賽要求
1.教學成果應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有啟發性和代表性;表達準確、格式規范、條理清楚。請在稿件中注明詳細聯系方式。
2.紙質稿件請寄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師范大學《地理教育》雜志社收,郵編:400030,務請在信封正面注明“探索杯教學成果大賽”字樣,以區別于其它稿件。電子稿件請寄至:,并在郵件主題中注明“探索杯教學成果大賽”。
3.參評稿件每篇評審費為120.00元(中國地理學會正式會員憑會員證復印件,每篇稿件評審費100.00元)。寄出稿件時請一并從郵局匯款且在匯款單附言注明“評審費”字樣。匯款人姓名、地址需與稿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以免出錯。匯款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師范大學《地理教育》雜志社(400030)。
4.大賽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3年7月20日截止(以當地郵戳為準)。
5.歡迎參賽,具體事項請與大賽辦公室聯系:023-65362774。
6.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評獎辦法
1.主辦單位將邀請有關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組成評選委員會,對稿件客觀公正地評出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
2.獲獎證書將加蓋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雜志社公章。
3.獲獎揭曉后,擬將在本刊2013年第9期公布獲獎名單。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2786
國內刊號:51-1516/P
郵發代號:62-9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為貴州荔波喀斯特地貌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作出了特殊貢獻。
屠玉麟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1962年畢業于貴陽師范學院生物系。主要從事植物地理、環境生態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研究。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貴州省農業區劃先進個人,貴州省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9項,主持參加完成科研項目10余項,目前主持在研項目3項,編寫或參與編寫著作20余部,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安裕倫1987年貴州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兼職博士生導師),地理與生物科學學院院長,校學科帶頭人,曾為英國、澳大利亞訪問學者。擔任過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綜合自然地理、氣象與氣候、貴州地理、土地資源等10余門課的教學。主持省重點攻關等各類科研項目20項。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著40余項。2003年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貴州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遙感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測繪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專業學術方向:環境遙感與信息系統、自然地理
梁虹1985年陜西機械學院工程水文及水資源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省省管專家,校學科帶頭人。科研方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中國巖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水電能源科學》、《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等全國重要學術期刊和全國性科技期刊以及國家出版社發行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集上以獨著或第一作者的身份20余篇。
學術貢獻:創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一“喀斯特水文地貌學”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圖書情報出版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語
種:英語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2-0063
國內刊號:22-1174/P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1
期刊收錄: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盡管學科在持續地成長,人文地理學在中國的發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學科體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國后,但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開放后才得以自由的發展。人文地理學不管是作為理學還是作為社會科學與其他學科在橫向比較上,都不如其他學科。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歷年報考地理專業人數較少,錄取到地理專業的學生往往是調劑錄取;(2)社會各個用人單位對地理專業學生限制。對于目前學生主要的就業渠道“考公務員”抑或企業往往都不需要地理專業的學生,地理專業的學生尤其是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往往就業范圍是中學教師,去城市規劃部門、國土部門等相近專業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業競爭的壓力來自于與這些部門專業等更為貼近的學科;(3)在學科地位上,中國人文地理學是屬于理學學科。但從研究領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相去甚遠,其研究成果在理學上得不到普遍認同,《地理學報》、《地理科學》等最高級別的期刊上刊載人文地理類的文章數量相對少;同時,在學科評獎上,獲得“科技進步”獎項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范式上還不為中國的社會科學接納,研究成果也較少獲得“哲學、社會科學”類的獎項,得不到應有的身份認同,在學科上處于尷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學的學科與社會地位不高的原因,與其學科特性有關系外,更主要是這門學科的學科目標在教育、研究與服務上的脫節。(1)在教育上,與中國的高考體制有很大關系。在中國的高考歷史上,地理曾經不是高考學科,或主要的高考學科,近年來“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與除了語、數、外的其他學科獲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參加高考,也是被作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進行,而大學地理專業卻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形成了大學地理教育與中小學地理教育的脫離。(2)建國以來,地理學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一門學科應有的貢獻,但卻在政府決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認可。大學地理專業的開設大多數在師范大學,其目的是為中小學培養地理教師,因此造成了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脫離。只有當三者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并能良性互動的情況下,一門學科才會有其應有的地位。
二、學科深受歐美國家的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后,大多數學生公派留學,尤其近年來以項目聯合培養方式,去合作國的學校學習一年或半年。訪問學者和學生的目的地不僅僅是美國,還有英國等歐洲國家,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語國家,而非英語國家的留學人數較少。出國留學拿到博士學位回來的學者還不多,而以訪學,只留學半年或一年的則較為常見。這樣的結果是:以出國歸來的學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學研究范式,并熟知學科研究前沿,帶動了人文地理學學科發展的國際化過程,比如保繼剛教授的美國留學,歸國后著書《旅游地理學》,一直是人文地理學學科的標桿教材,其研究的實證范式,研究成果帶動了旅游地理學的發展。在人才培養上,關于旅游會展、小企業、社區參與等方面的視覺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長達三年的留學背景。但目前的情況是,大多數在校學生的出國訪學,尚缺乏在本國研究的扎實基礎,幾乎是剛熟悉國外環境后就返回國內,也缺乏在國外進行研究的工作經驗,大規模的留學現象與20世紀20至40年代相同,但難以培養成學貫中西、頻繁涌現像竺可楨等地理的大師級人物,對引領地理學發展還非常有限。
三、中國人文地理學的跳躍發展
中國的人文地理學在改革開放后,對國外理論實施了很好的“拿來主義”,建立了完整的學科體系,也確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歐美人文地理學六十年的發展現象,在中國的三十年的歷史和現在都能發現,只不過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來,學界熱衷計量科學,數理分析得到廣泛應用,從《地理學報》刊載論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發現。結構主義、新文化地理學和女性主義等在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結構主義、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學及唐雪瓊的女性主義等為視角申報的課題都獲得了立項。
中國躍進式的人文地理學的繁榮,學科分支多,幾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隨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學論文和成果。但不容樂觀的是,堪稱翹楚的研究成果還未得到國際認同;習慣于運用“舶來”的理論,而少自身的學科貢獻;西方研究形成的學科話語權對中國地理學的桎梏。究其實質和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顯的豐富的區域特征,有很多的題材,學者們就某一現象的調查、描述研究都可以進行;(2)正如保繼剛、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樣: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實用性,如注重規劃、戰略等,而缺乏理論方面的系統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科的發展根基。對實用層面的過分強調可能使學界忽視了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也會嚴重弱化地理學的特色,失去地理學的學科優勢。此外,人文地理學作為社會科學科特性明顯的專業,如果總是按照舊思維用自然科學的標準去要求它,過分強調數據和模型的應用,而忽視或排斥質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會使學科本身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束縛;(3)社會環境與教師評價機制。改革開放后,收入與生活水平、財富分配出現新的情況,高校教師工資普遍較低。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如旅游、區域發展、城市規劃等方面,給高校教師帶來了大量的機會,很多教師在利益推動的情況下,盡力爭取項目,大量的橫向課題一方面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也耗盡了老師們的精力,削弱了老師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更致命的是,在這種氛圍下培養的學生會以評職稱、做項目、掙錢為人生目標,大量有才氣的學生的夢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學的學科殿堂的路上。同時,隨著高校擴招,學生迅速增多的情況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對評職稱、和科研項目競爭也非常激烈,在學術刊物自身壯大、利益爭奪的情況下,人文地理學的論文數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為變“實證為虛證”、普遍缺乏第一手數據、成果貢獻上有限,真知灼見者很少。這種由于評價機制引起的學科快速但不健康的發展,導致了學科的表面繁榮;(4)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來源于歐美地理學,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納的同時,也主觀的靠近,國內對論文的評價以SSCI為最高標準。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學研究“看齊”,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在迎合雜志的偏好。這種結果是中國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確定位。學科的發展在普遍借鑒國外的成果,并以其為評價標準下,會導致地理學自身“話語權”喪失,影響學科的健康發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達范式,研究中國的人文地理問題,需要學者們不懈的探索。
四、霧中前行的中國人文地理學
30年來的人文地理學繁榮發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學學科發展基礎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學科體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學的發展也在面臨著自身的學科問題,包括地理學的學科理論、研究方法、研究領域上都逐步與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重疊,學科的邊界逐步消解,學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過這“喧囂的六十年”,走入一個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學面臨的問題,中國人文地理學一直尾隨的車燈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國外地理學的領航,猶如霧中前行的車輛。但歐美人文地理學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有很多為人所不見的學科積累,而中國的人文地理學,正如學者所說,這種“舶來理論”尚未能根植于中國本土(劉云剛,2008)。所以,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目前,在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學者在理性的關注地理學發展,包括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發展問題,劉云剛教授提出的“中國地理的二元論”,從研究領域、人員結構等方面分析“外來的理論地理學”與“內生的區域地理學”等二元現象,制約了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也有學者提出人文地理學提出的“play with words”還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學者指出通過新加坡著名地理學者Li-Likong 近來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學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成功案例。
從目前人文地理學學科發展面臨的問題看,應結合地理學的教育、研究與服務的學科目標,來發展人文地理學學科。服務需要另二者的理論支持與知識基礎,并為“發現”與知識傳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懷;教育是走向人類文明的途徑,并為另二者輸送人才與知識儲備;而研究是地理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發現,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進程,并通過教育和服務來實現,其目標的實現需要地理學者“求真”的科學素養。因此,只有廣大人文地理學者真正走入對現實社會的研究中,變目前的“虛證”為真正的“實證”,吸納國外的理論與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發明新方法,才能提煉學科理論,并形成中國自己的學科特色,也才能形成與國際對話的中國人文地理學。
參考文獻:
會議設置了大會主題報告和分會場交流。佘之祥、蔡運龍、劉彥隨、熊康寧等4位知名專家分別作了題為《城市化與農村土地問題》、《農業與農村的多功能性》、《統籌城鄉發展與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與技術集成》的大會主題報告。
大會設立了兩個分會場,共有近40位專家、學者作了大會或分會場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采用了“報告+提問+辯論+評述”的方式進行學術報告,強化了學術交流的靈活性與互動性。
為了激勵土地資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會設立了“全國土地資源研究優秀論文獎”。由河南大學喬家君提交的論文《河南省農田利用集約度時空變化及其影響環境》等20篇論文榮獲一等獎,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論文《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時空演變格局研究》等22篇論文榮獲二等獎。
盡管李春芬教授在地理學的多個學科領域,如土地利用、自然區劃、城市地理等,均作出過歷史性的重要貢獻。但是,貢獻最大的領域還是區域地理,尤其是世界地理。
著名地理學家費尼曼(N.N.Fenneman)在其1919年的地理學分類體系圖中,區域地理處在地理學的核心地位。這種觀點曾為許多地理學家所接受,并在20世紀30—40年代盛行一時。受此影響,李先生在大學時代就對北美區域地理發生興趣。赴多倫多大學留學后,他就以“加拿大西安大略格蘭德河中游河谷的區域地理研究”作為博士論文選題。自此以后,區域地理就成為其畢生堅持和不懈努力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其出版的學術論著中,區域地理著作占2/3,并以世界地理為主。
上世紀50世紀中期,李春芬教授對我國世界地理研究做了反思,認為以往的研究大多為就事論事的現象描述,缺乏提綱挈領的綜合構思,因而缺乏整體感。為此,在他承擔各洲自然地理研究生班的南、北美洲自然地理教學任務時,銳意改革教學內容,以對立統一學說為指導,提出了“地理環境結構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理論體系。其理論內涵體現了地理環境是多樣性的統一體,反映了地理學的綜合性和區域性兩大特點。他認為,地理學的兩個特點是不能分割的,而是密切結合、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綜合性立足于地區,離開地區就不是地理學的綜合;另一方面,區域性也離不開綜合性,即離不開區域內部各組成要素的相互聯系性。在上述辯證思維的統帥下,在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基礎上,精心編著了《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這部獨具特色的世界自然地理學術巨著。他在該書中精辟地指出:“一個洲的獨特性,一方面體現了該洲的整體性,同時也是有別于其他各洲的特殊性;這有別于其他各洲的特殊性,又體現了整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書中還通過對厄爾尼諾現象的動態分析,揭示了地理環境中“一個要素的變化可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以致地理環境總體特征的變化,從而進一步解釋地理環境內在緊密聯系的整體性。
李春芬教授治學嚴謹,崇尚精品,傾注一生精力,出版了《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科學出版社,1962年)和《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兩部精品力作,成為我國世界地理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宏篇巨著。
兩部巨著均以“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理論,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線,對以現象描述為主的傳統世界地理研究模式是一次顛覆性的歷史突破,在地理界引起巨大反響。《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一書出版后,《地理學報》編委會曾對此書進行專文評介,科學出版社曾打算讓該書參加國際書展,英文版《中國建設》也對該書做了報導。一部區域地理著作,能如此備受重視,實在罕見。整體性和差異性的學術見解,在全國師范院校系統中的影響,更為廣泛。現行的《世界自然地理》高校統編教材,就以李先生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學術觀點,作為全書的學術指導思想。由于兩部巨著全面闡述了世界自然地理的嶄新理論體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1991年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面向問題,創新世界地理研究方法
20世紀中葉,區域地理研究者較重視知識的積累和傳播,缺乏面向問題的目標導向和深入探討的研究動力,以致學科發展的滯后性逐漸顯現。
李春芬教授一貫認為,只有面向問題,有的放矢,才能振興區域地理學科。早在1948年,李先生針對矛盾尖銳的中東問題,在上海《大公報》上發表了“地理因素看圣地紛爭”一文,明確指出了巴勒斯坦問題是由其內在矛盾和外在因素造成的錯綜復雜的紛爭,巴勒斯坦的混亂局面不僅是宗教和民族的紛爭,而是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石油資源,癥結在于土地和經濟。半個多世紀后,針對中東現狀,重讀李先生的文章,就可感受到他所倡導和實踐的面向問題的研究,見解是多么深刻,讓讀者透過現象,認清了事物本質。
20世紀70年代,復興區域地理學的呼聲十分高漲,特別強調面向問題的研究。當時,發展中國家為了捍衛國家,保護和發展民族經濟,紛紛主張各國有權合理確立自己的領海和管轄范圍。面對海洋權益的熱點問題,李春芬教授發表了“拉丁美洲國家為保護本國海洋資源而斗爭”、“秘魯200海里海洋權的地理分析”等學術研究論文。前文因緊密配合當時行將召開的國際海洋法會議而備受重視,旋即由《北京周報》譯成英文發表。后文充分彰顯李先生扎實的世界地理研究功底,在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的有機結合上,分析了秘魯深厚的鳥糞層與眾多的海島、豐富的漁業資源、近岸的洋流循環、干旱的氣候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證實了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對發展秘魯民族經濟的重要性,進而用秘魯洋流的生物界限與200海里十分接近的科學數據,論證了200海里海洋權的合情合理性。
一、課程教學理念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地理”課程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以學生為本,重視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因此注重學生的興趣和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引導學生關注事物發生的起因和過程(why and how),留給學生探究性思考、參與和交流的空間,強調支持與引導。
1、“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理念
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個教師都承擔著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歷史責任。我國長期以來,本科生科學研究主要是通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生產實習等教學環節,及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的建設中,教師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給予啟蒙,以學生能夠進行自主、主動及課外學習、研究提供思維空間和操作平臺為己任。創新思想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國地理課程為載體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體系。主要是依托教師項目和本科生研究課題,吸收并指導本科生研究中國地理問題;通過建立本科生科研實踐數據平臺,為廣大學生提供實踐環境和條件,在此基礎上指導并資助學生撰寫論文,從而實施培養創新性人才培養過程。
2、“流域系統”理念
借用地理中“流域”的概念,將“中國地理”的教學過程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能量(能力)和物質(知識)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流動和傳輸。與流域中水的流動方向不同,能力和知識在流動的過程中越來越趨于高處,這是因為能力和知識會隨著教師的傳授、學生的消化及師生間的互饋有所提高和積累(圖1)。上游主要體現了教師的儲備過程,即教師對課程與教材的設計能力。中游主要體現了教師講授與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教師講解與學生提問之間的反饋,教師傳授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分析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下游主要體現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學生通過學習后的實踐研究與創新活動,獲得高于課本、高于教師傳授的知識與能力。多數課程教學止于上游、中游的教學目標,而“中國地理”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還關注下游,將教學過程貫穿、延展至實現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建設的成效不僅僅體現在教材建設和教師能力的提升,而且還體現在學生能力的提升。
3、“多源信息-多教學環節-師生雙向反饋”理念
“中國地理”課程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多源信息-多教學環節-師生雙向反饋”教學模式。“多源信息”是依據“中國地理”學科的區域性、綜合性、交叉性和實踐性四個特征,利用地圖、影像、錄像、文字、數據、實景等多源信息設計的教學環節。“多教學環節”是指依據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有機結合,利用多種媒體設計教學環節,包括講課內容、學術報告、討論辯論、作業、面試、CAI、網絡教學以及實習等,
二、“中國地理”課程的上游建設
課程建設的上游是整個流域系統中最初“施動者”,是整個流域的原動力。通過建設一支水平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依靠全體教師的能力編制立體化的教材,并設計操作性強的教學大綱來實現。
1、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具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實施者,擁有一流的學者專家型的教師梯隊是形成精品課程的關鍵。某種程度上說,精品課程建設是教師行為,是教師的學術造詣、科研背景、教學技能、人格魅力的綜合體現。培育、擴大“精品”教師隊伍,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根本任務之一。精品課程要由學術造詣較高、具有豐富授課經驗的教授主講,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由于教師的知識結構、知識覆蓋度、創新能力和師德風貌直接決定著課程的質量與水平,因此課程建設也是教學名師隊伍建設。名師可以凝聚成一個高素質的人才組合中心、高水平的學科中心、成果卓著的科研中心,可以支撐起一個著名的課程。
“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和優勢:第一,圍繞課程規劃、教材編寫、課程講授、課程網絡建設等具體任務,優化組合教師團隊。分別由院士、教授、副教授、講師和研究生助教相互銜促進學生感官和多種能力的訓練。“師生雙向反饋”則是依據師生互動原理,在教師傳輸教學信息的同時,即時通過各種教學環節接收學生反饋的信息,再反饋于學生。通過不斷地雙向反饋,在互動中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在有限的課時下,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也為教師發掘學生潛力和進一步的重點培養學生提供條件。接完成各項任務,實現老中青相銜接的主講隊伍,形成縱橫交織的穩定的教師隊伍。第二,教師隊伍結構優化與課程綜合性特點相適應,堅持“取長補短”,形成群體優勢。教師學緣結構:本校培養的教師占1/3、其他高校引進的教師占1/3、科學院和政府引進的教師占1/3,實現多學緣交叉滲透,優勢互補。專業結構上,教師研究方向分別為自然、人文(經濟)、GIS等多學科,與課程性質相符,形成綜合優勢。第三,教師個體能力建設與課程區域性特點相適應,堅持“揚長避短”,形成個體優勢,其中有突出貢獻的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國家教學名師。
2、立體化的教材體系建設
為落實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工程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鼓勵建設一體化設計、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這是推動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舉措。精品課程教材應該是我國同類教材中水平最高、在世界上是先進的教材。立體化的教材不僅要體現“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而且具有系統和互補性的作用。
“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的教材建設以紙介質教材為主,配以電子教材。組織出版了“教科書-電子教案-教學軟件-地圖”的立體化核心教材:主編有《中國地理教程》(北京高教精品教材)、《中國地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地理電子教案》、《中國自然地理多媒體教學軟件》(光盤3張)和《中國地理圖集》。“十一五”國家規
劃教材建設中修編《中國地理》和《中國自然地理》,新編《鄉土地理教程》。此外,還主編《中國區域地理》叢書(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共34本)。
3、操作性強的教學大綱編制
“中國地理”課程屬于區域地理學,是本科地理的核心課程之一,屬于專業基礎課,具有上承部門地理、下啟專業課程的“樞紐”地位,承擔著地理國情教育和培養地理師資的任務。我們從三個層面設定課程培養目標,(1)知識方面:理解中國區位及其意義;掌握中國地理環境特征與結構;認識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的基本過程;了解中國區域劃分以及分析典型區域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2)態度與情感方面:增強對祖國的熱愛,關心祖國和家鄉的生存與發展,結合切身體會思考國家建設的相關問題,建立服務國家的意識,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3)學生能力與技能方面:培養學生遙感圖像的判識能力、地圖分析能力、區域綜合分析能力、區域問題發現能力、區域創新思維能力和區域地理描述能力等。
“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的內容改革始終貫穿“區域+綜合+可持續發展”,經歷了整合、綜合與結構優化過程。課程體系貫穿人地關系地域系統“地理結構-地理過程-區域綜合分析”;依據區域性和綜合性,通過區域綜合地理和綜合地理問題精選內容,實現綜合;依據認知規律優化課程的三篇結構:總論、分論和專論;依據國家需求優化課程的章節結構,例如加強自然災害與防治、土地退化與生態建設等章節設計;依據區域地理學科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大實踐環節的課時。依據“整體與局部”、“過程與發展”、“理論與實踐”的思想設計課程模塊。從課程內容講授的邏輯性設計知識模塊,從課程學習的認知規律設計類型模塊。
三、“中國地理”課程的中游建設
課程中游的建設在整個流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中間環節”,聯系著上游和下游。中游的通暢無阻是整條河流平穩流淌的關鍵,也是進行能量(能力)和物質(知識)傳播和增值的主要陣地。中游的教學過程要用多樣化的教學環節、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優質共享的教學資源,來完成課程內容教學。
1、課程內容建設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精品課程的內容要具有科學性、先進性、豐富性,既包含本學科基礎的、經典的知識,又要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時,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中國地理”課程具有在自然、人文和信息技術基礎上的高度綜合性。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我們力圖體現出地理學科的思想精髓和知識與技術基礎,例如其中的“區域分析”具有在傳統地圖與現代遙感、GIS等方面綜合集成的優勢,使地理國情、區域研究和開發緊密結合,形成了集知識性與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思想性與實踐性于一體,教學與科研結合的體系。課程內容分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中國地理結構,講述地理區位及其地理意義(運用遙感圖像)。運用大量地圖,分圖層表明中國地理結構,包括:地貌結構、水熱結構等自然結構;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結構、城市群等社會經濟結構。認識中國地理結構,是課程的基礎也是重點部分。其中難點是如何綜合地認識中國地理結構和各地理要素結構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解決的:一是以遙感圖像為基底,分圖層闡明中國的地貌結構、水熱結構等自然結構和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結構、城市群等經濟結構,再進行圖層疊加,形成對地理結構的綜合認識。二是著重分析“青藏高原隆起”、“胡煥庸人口分界線”和“土地利用/覆蓋變化”對中國地表結構特征形成的影響,從而建立各地理要素結構間的關系。
中篇:中國地理過程,是重點和難點,涉及若干學術前沿問題。闡述中國自然環境的演變過程,中國的水土流失、風蝕沙化等土地退化及生態建設問題;水災、地震、旱災、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及減災對策;中國城市化與經濟格局變化。這部分的難點有兩個:一是涉及若干學術前沿問題。我們主要通過專題報告和討論等方式理清思路,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模擬區域地理過程。二是如何綜合地認識中國地理過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關系。我們以人地關系為主線,針對綜合性問題設置專題,重點論述中國的水土流失、風蝕沙化等土地退化過程,水災、地震、旱災、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過程,城市化過程等,提升學生的綜合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下篇:區域綜合分析,是應用部分,在地理區劃的基礎上,選擇國家開發和建設區、熱點區、科學研究深入的地理區為重點,著重分析區域資源開發中的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中的資源開發問題,為國土整治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本篇難點首先在于如何認識中國地理區域劃分。課程采用“百花齊放”的方式,以自然區劃為基礎,多角度分析各代表性的區劃方案,同時留有一定思考空間,讓教師和學生提出各自的觀點。其次難點還在于如何通過典型區域的綜合分析,讓學生獲得綜合分析的能力。不僅要在課堂上講深、講透典型區的環境問題和資源開發問題,而且運用CAI和資源庫,“多源信息一雙向反饋”,按區域進行分組,開展各區域的研究并報告分析結果。
2.教學環節與方法改革
精品課程的教學應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要根據學科特點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環節和方法,要在最大范圍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中國地理”精品課程建設根據以下三點進行教學方法設計:一是區域、綜合、滲透和實踐四性特征結合;二是教學規律和認知規律有機結合;三是師生互動。課堂講授方面:以主講為主(電子教案與板書相結合),部分CAI輔助。并且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多源信息-多教學環節-師生雙向反饋”教法、“珍珠-項鏈式”教法、“CAI”教法、“合作-討論式”教法,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1)“多源信息-多教學環節-師生雙向反饋”教學方法
“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摸索出:通過講課、CAI、學術報告、展板、面試、筆試、實習、作業、討論等多種教學環節,以及口授、地圖、遙感、文獻、視頻、實測等多種來源信息,在師生相互交流、反饋和互動中完成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珍珠-項鏈式”教學方法
在教師引導下,將每個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創新點比作“珍珠”,通過攝像集成,有機地串連成集體學習成果(項鏈),以電視講演等方式再現于課堂。“珍珠一項鏈式”教學的核心是:創新能力與互動教學。基于互動教學的基本宗旨,設計并實踐了“印證-擴展-重組型”、“搜索-凝聚型”和“知識創新型”三種類型的“項鏈式”教學法。
知識重組是將現有已存在的信息,依據用戶自身的需求,按照一個新的秩序重新組合的過程。但是這個轉換過程不是簡單的復制,也不是已有信息的無序調整,而是學生獲取信息,按照研究目的進行取舍,加工信息
并加以創新的過程。這是“項鏈式”教學法的初級要求,符合學生認知的基本規律。凝聚有兩層含義:聚集和濃縮。學生可走進社會,廣泛采集某一區域的有關信息,再將其收集起來,進行濃縮,提取出區域的主要特征,反映人一地互動關系及關系的變化。這種教學模式可全面鍛煉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社會調查)、信息采集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這是“項鏈式”教學法的中級水平。Littlewood將學生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不依靠老師而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中國地理”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堂講授及自主學習,可以掌握區域的基本知識。但是,僅達到這個層次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教學目的是要使學生會運用這些區域知識,分析當前區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為區域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指出區域發展之路,這樣才能知識創新,學以致用。因此知識創新是“項鏈式”教學法的高級水平。
(3)“CAI”教學方法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開發與研制適合大學課程的教學軟件,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這些教學軟件成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地理”課程從1998年開始在教學軟件開發的同時進行CAI輔助教學,現已形成有序又有效的教學方法,減少了1/4課時,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CAI教學模式設計的核心是設計教學軟件的使用方式和教學的思維方式。而教學思維方式的設計因課件內容不同而設計重點不同。由于引入了CAI,傳統的教學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教學實踐,依CAI使用的先后順序和教師的作用,我們提出四種較為可行的教學關系模型。
先導模式:指講新課前,先給學生演示CAI軟件,然后由教師講解重點。這種模式一開始就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知識空間,然后在已有的知識背景上深化難點和重點,其優勢在于廣泛與深入相結合。橋梁模式: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一邊給學生演示CAI,一邊穿插講授新的內容。同時提出問題,給學生新的思路,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其優勢是內容現勢性強,更新快,課堂師生互動性強。后發模式:指教師給學生講課之后,由學生自學CAI,然后再通過作業、討論、回答問題或口試反饋給教師。其優勢在于為學生提供了消化和升華知識的時間和余地,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增強。交互討論模式:指學生一邊學習CAI軟件,一邊與教師討論或提問。這種模式將學生、教師和CAI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具有極大的優勢。
(4)“合作-討論式”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納認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主動地進入感覺的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而且是主動學習、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過程。“合作-討論式”學習模式,是經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就某一話題各抒己見,并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邊交流,互相啟發探討、以尋求獲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模式。討論題目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發揮的余地,由此不僅練習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他們創造性思維和思辨的能力。“中國地理”教學過程中設計的組織討論方式有:即興討論方式(臨近座位的學生組成微型組)、問題或作業討論方式(分宿舍或按來源地區分組)和專題辯論方式(按專業、性別和性格差異組成小組)。
3、優秀共享的教學資源建設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要求有關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教案、電子教案、教學錄像、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上網共享,這無疑會推動高校建立基于網絡的遠程學習環境,逐步完善支持服務規范,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高質量的支持服務。所以,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師生互動形成的課程精華搬上網絡,使廣大師生可以共享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并且有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借鑒,及時更新知識體系,相互溝通共同提高。
“中國地理”課程的部分資源在2000年開始在局域網運行,學生可在局域網上閱讀與下載,同時建立了中國典型地區遙感影像信息系統,運行效果良好。2003年本課程作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在網上向全國輻射。2005年推出本課程網絡教學版第二版,主要包括八部分:教學特色、教學隊伍、課程介紹、網上課堂、學生實踐、網絡資源、教學評價和教學論壇。2006年9月推出課程英文版網站,以互聯網為依托,開始向國內外輻射。總之,網絡課程結構設計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以師生交互為線索的思路,按照“誰來教(教學隊伍)――教什么(課程介紹)――怎么教(網上課堂)――怎么學(學生實踐)――課程補充資料(網絡資源)――教得怎么樣(教學評價)”的順序實施教學過程,使學生首先對“中國地理”課程的講授教師有所了解,然后對課程整體情況有所把握,并且能夠通過“學生實踐”和“網絡資源”、“教學論壇”模塊進行自主的學習、研究與交流,最后課程以學生評價為主、專家評價為輔,反映真實的教學水平。整個網絡課程的構建,符合教學和學生認知規律,為相關教師備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為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提供了平臺。
其中網絡資源模塊可用于學生作業和課外閱讀以及教師備課或其他研究,主要包括地理參數庫、基本地圖庫、地理動畫庫、地名詞典、地理文獻、電子教材等八個資源庫。這些資源庫不僅有助于學生增強地理感性認識,還可能激發師生的原創新能力、生成新的教學內容,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課程建設中應該能夠從事自主的課程創造,所以說網絡資源是“中國地理”精品課程建設中非常有意義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中國地理”課程的下游建設
課程建設的下游是整個流域的“歸宿”,是課程的最終目的。通過教育教學過程和網絡平臺實現上游、中游物質的擴散(或傳播)和能量的增值,實現課程的最終目標: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并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這部分強調通過開展多層面的學生實踐,有效轉換積累的知識和能量,全面提升學生能力。
1、多層面展開的學生實踐
“中國地理”課程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特點,決定了學生實踐的多尺度特性(層面)。學生實踐共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尺度的學生實踐內容,它們是構成相互依存、有遞進(等)關系的層次體系,缺了其中的某個環節,整個學生實踐的體系結構也就不完整。
宏觀層面的實踐性教學:從太空看中國,運用現代衛星遙感影像(覆蓋中國),辨識中國地表結構及演化特征,可以實現遙感考察,把握全國宏觀地理特征。整合中國地理課程資源(1:50萬中國遙感影像圖和1:5萬-1:20萬城市遙感影像圖),編制了一套“中國地理遙感圖像庫系統”,可直接對系統進行操作,遙看中國。通過實踐訓練,學生的遙感影像識別和地學分析能力迅速提高,同時可以獲得綜合、可視化的區域地理信息。
中觀層面的實踐性教學:從視頻看中國,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采集區域地理影視片信息,并共
同觀看完成實踐要求作業,來理解區域人地關系和地理問題。課程實踐中通過多人選擇不同區域的錄像,增加區域準感性認識,實現準區域考察,把握區域地理特征,從而達到較好的實踐效果。
微觀層面的實踐性教學:從實地看中國,運用野外調查和測量技術,通過對周邊區域的綜合考察或專題調研,理解站立點區域人地關系和地理問題。最終把學生的技能訓練方法、分組立項方法、實地調查和結果匯總形成系列成果,增強學生對區域的感性知識,激發研究創新能力。
2、全面提高的學生科研能力
研究技能的提高是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的基本方面。在“中國地理”課程建設中,學生通過生產實習、勤工助學方式參與到教師科研課題中,也可通過學生自行立項方式確定科研課題,依托科研課題,本科生可以直接參與創新性實踐,并以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
教師組織并指導本科生依托國家項目確立研究選題,深入研究中國敏感區域的地理問題,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例如依托“973項目:草地與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重建機理及優化生態-生產范式”,指導學生9人確立“退耕還林(草)驅動力的地區差異研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貧困縣變化狀況及驅動力研究”以及“北方農牧交錯帶流域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等三組科研立項。一方面,國家項目為本科生研究課題提供了充足的專家資源和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學生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加深對研究區域的認識,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途徑。本科生以課題為依托開展科研的過程,也是學生的研究能力經歷從潛在到現實,從低到高和從自發到自覺的創新過程。
為了使學生的科研活動更有可操作性,強調地理本科生的科研活動要注重從區域地理實踐中獲取研究信息,同時為所在校園的環境安全與建設服務。1999年開始,教師先后組織并指導本科生開展北師大校園環境安全調查與研究,持續有5屆學生、數十人參加。學生公開發表數字化校園、環境安全與評價等論文5篇,并且初步建立起可供學校有關部門和學生研究、查詢的北師大校園資源與環境安全數字化平臺,開辟了“校園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領域。
在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養方式上,特別注重訓練學生建立區域地理數據庫的技能以及編制數字地圖的技能,學會運用數據庫和地圖來分析區域地理時空規律。其中歷時15年,先后涉及40余名本科生的《中國自然災害數據庫》的建設,為《中國自然災害系統地圖集》出版的系統工程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建立的“中國自然災害數據庫平臺”,也為自然災害的持續研究奠定基礎。本科生的研究過程突出顯示了能力從無到有和從低到高、從弱到強的提升過程。
在教師的指導和修改、鼓勵和資助下,學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通過撰寫科研報告、發表學術論文、參加競賽及國內外學術會議等多種渠道得到很好的體現。學生在研究集成和成果發表的過程中,由于提升認識的驅動,可以產生極大的創新沖動:由于初次進入學術領域接受同行肯定評價,為更加深入思考而推動認識的升華,積累自信心;由于親自接觸更多的學術前輩和同行,受到熏陶和感染產生新的研究火花。可以說,指導學生、參加學術會議對提升學生科研能力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總結提高其已有研究成果,提升自信心,又搭建了促使其產生進一步研究的沖動和創新想法的有效平臺。
五、“中國地理”課程的規劃設想
精品課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系統質量工程,它涉及到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若干子系統。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對于創建精品課程而言,保持精品課程更難。精品課程的建設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保持其可持續性。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必須站在國家層面上,面向國內外所有高校的課程。“中國地理”精品課程的課程規劃理念是:輻射國內與國外兩個教育教學市場(中、英文版本):搭建貫穿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平臺,有效指導和培養學生;發揮北師大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單位和位居北京人才一信息.文化一科技中心的優勢,為區域地理教學提供優質課程資源。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力求形成兩支隊伍:一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主體教師隊伍;二是由專家、學者組成的相對靈活的協作教師隊伍。考慮到中國地理的區域性特點,力圖建立由省區高校從事中國地理教學或研究的網絡教師隊伍,以實現教師資源和區域理信息共享與交流。
教學內容上,進一步完善中國地理“結構-過程-可持續發展”的結構體系。目前,世界各國大都設有本國國家地理課程。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規劃建立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域地理比較體系。
教學方法上,完善多媒體軟件――重點實現地理過程的可視化;建成網絡課程――探索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方法體系,另外建成一個基礎性的具有中國地理專業知識水平的試題庫和計算機自動測試系統;利用“多媒體虛擬野外實習”嘗試實現跨越中國南北或東西的“綜合地理實習”;繼續完善“多元信息一師生雙向反饋”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