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6: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博物館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傳統博物館的展示效果注重的是先“物”后“人”,陳列的重點只是在于將“物”的信息傳達給參觀者。在新的陳列設計理念中,注重的是參觀者。博物館得已生存和發展是在于參觀者愿意去欣賞,所以在展示時,不僅僅是要將“物”展示給人們,還應該關注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審美需求。博物館在陳列問題時應該要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考慮怎樣的陳列設計可以給參觀者美的享受,使參觀者仿佛置身其中,有身臨其境的觀賞感。
2、空間感
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人們盡管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或是網絡技術達到使人們在博物館中有真實感受的效果,但僅靠感知是無法完全感受到文化所蘊藏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信息的。人們想要獲得真實感,可以在某一空間中進行。在現代博物館的陳列設計中,空間陳列可以將信息與參觀者聯系起來,將想要表達出來的信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種“人物合一”的境界給參觀者絕佳的參觀享受。現代博物館的設計更多地開始傾向于空間設計,獨立的空間所表現出來博物館獨特的文化精神,不斷研究擴展展陳空間,營造出與博物館相對應的文化主題,是現代博物館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觀賞體驗
旅游業的發展為博物館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同樣教育業也為博物館提供新的發展模式。現代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書本知識,學校會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之類的場所,從傳統教學趨向于“言傳身教”,讀的多不如看的多。所以博物館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場所,在提供信息、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觀賞體驗。如今人們對于場所的選擇,不再局限于能提供的知識有多少、是否有好的觀賞效果,現代博物館的展陳設計更要注重人們的觀賞體驗,設計的核心是展現的內容與人們的互動交流,博物館的陳列不僅僅是展示內容,更重要的是向人們傳達信息和情感,陳列的空間及其環境所聚集的是人們的情感體驗和生活。
二、空間展示設計
1、創新
人們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希望從中得到情感的共鳴與交流,希望看到獨特、有個性的展示設計。博物館的展示手段要表現出“創新性”、“獨特性”的特點,要敢于創新,打破常規,不平庸,不老舊。展示設計在外觀上要多方面、多層次地展現出博物館的特色,既要考慮到陳列藝術,同時還要注重整體建筑的形式、空間感和參觀者需求。博物館獨特的展示風格也可以表現在所在地域的特點、文化和時代等方面。設計師在設計時,可以從時代背景、以往的歷史等方面進行設計,使參觀者更好地領會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2、注重參觀者
現代博物館的展示設計理念在空間設計這一點上,要注重參觀者的體驗。在展示設計中,更注重的是人與環境、建筑之間的交流互動。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圍繞著人們的觀賞感受、觀賞情感等,使用各種藝術方式構建一種空間,滿足參觀者對知識和休閑的雙要求。既陶冶情操,又獲得知識,這是博物館與其他休閑娛樂場所最大的不同,同時也是吸引更多人群的原因所在。
3、整體設計
現代博物館的陳列空間設計不單單是圍繞某一點,而是對整體環境、建筑和空間的整體設計。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并不僅是局限于歷史,同時也代表現代社會的發展,所以在陳列空間設計上,設計師要將其融合在一起。外部環境對陳列的影響在于建筑形態、地理特征和展示內容三個方面,為了避免三者產生矛盾,可以將建筑設計中的美感、環境和地理特征融合到陳列的空間中去,再將陳列所要的內容和情感融入到建筑中,三者相互融合,創造出更美妙的設計風格。
(一)公共文化服務理念認識不清晰
無論是國際社會還是中國,對博物館的定義均認可‘‘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突出強調博物館的社會性、公共性。這也正是博物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基礎和職能所在。但是,從博物館現狀可看出,國內對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研究成果較少;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標準中涉及到博物館的項目和權重較低;博物館已開展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水平不高。中國博物館對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以及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性認識還不清晰。博物館以文物藏品為中心的傳統意識還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博物館雖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服務活動,但很多是為了完成政府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未能充分考慮社會大眾的需求和接受力。
(二)博物館基礎設施薄弱
在全國博物館進入免費開放時代之后,各地博物館愈發受到民眾的青睞。參觀數量增長幅度很大。各地政府亦順應潮流,大力建設博物館。目前中國博物館數量雖然增長很快,但是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城市,中西部地區博物館建設發展迅速,但總體低于東部。在人均擁有率方面,中國博物館總體數量仍顯不足。在全國范圍內,博物館基礎設施仍需加強。
(三)城市博物館集群建設較弱
所謂城市博物館群,是以一個或幾個大型博物館為龍頭,通過與相近周邊的博物館的合作與交流而形成的利益共同體,大小博物館形成“結構有序、功能互補、整體優化、共建共享”的鑲嵌體系,體現出大小博物館互動、區域一體為特征的高級演替形態,其本質是結構和功能的互補和互動。城市博物館資源依然相對分散,在具體的合作交流、共建共享方面還未能形成合力,一定程度上使公眾享受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性受到影響。城市博物館的集群力量需要得到有效整合。
二、博物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水平的思考
(一)樹立正確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理念
博物館的核心價值體現,已從保護文物藏品到保護文化遺產,再到服務社會,進而向參與推動社會變革的神圣責任回歸。社會變革的深化、博物館功能的延伸、博物館核心價值的提升等,也強烈推動著博物館工作者思維意識的變化。只有深刻理解這些變化,才能樹立正確的辦館理念,指導博物館各項工作地創新開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和職能才能得到真實全面的發揮和體現。
(二)基礎建設方面
倫敦設計博物館實際上是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Alben Museum,簡稱V&A)歷史上第三次創新改革的產物。1982年,時任v&A第ll任院長的羅依?斯特朗(Roy Strong)與當時設計界的領軍人物泰倫斯?科蘭(TerenceConran)以及設計活動家斯蒂文?貝勒(StephenBayley)合作建立了一個專門收藏、展示當代工業設計的展廳,位于v&A院內的廢棄的鍋爐房里,這就是當時英國設計界眾所周知的“鍋爐房項目(Boilerhouse Project)”。5年之后,“鍋爐房項目”搬到了泰晤士河南岸,正式更名為倫敦設計博物館。現在看來,“鍋爐房項目”可算是較早的可持續設計了。從那以后,世界上第一家以收藏、研究和展示當代設計為主題的“設計博物館”誕生了。
1982年,從斯蒂文?貝勒舉辦的第一個專業設計展“商業與文化”開始,倫敦設計博物館精心策劃了大量富有深意的主題設計展來探討設計的價值,展示工業革命以來設計對生活的影響。這些設計展覆蓋了包括建筑、產品、家具、服裝、平面、多媒體、時尚等所有設計及設計相關行業的不同領域,讓人們重新審視文化和商業的關系。
從被稱為設計鬼才的法國設計師PhillipeStarek設計的強調審美尺度的“法國設計”展,到“一個世紀的椅子”展;從回顧英國設計史的“設計現代英國”,到“歐洲設計雙年展”,再到被稱為該館20年來最具野心的項目之一的“超級當代”等經典設計展,讓人們見識到設計的魅力。此外,設計博物館每年還要舉辦被認可的國際設計大師特別展,膾炙人口的包括被稱為“英國平面設計教父”的艾倫?弗萊徹(AlanFletcher)五十年回顧展、意大利激進設計團體“孟菲斯”創始人艾托?索扎斯(Ettore Sottsass)六十年回顧展……2007年,當代英國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夢幻“建筑與設計”作品展更是吸引了大批觀眾,當時布朗政府的文化大臣也親自來到博物館,與扎哈探討2012倫敦奧運會的場館設計。從2003年開始,倫敦設計博物館每年還有一個重要的年度設計作品展,最終的年度設計師獎將會把高達25000英鎊的獎金頒發給年度最具創新、最具前瞻性的設計師。蘋果電腦公司的首席設計師Jonathan Ive就曾獲得了首個2003年度設計師獎。一些經典的設計展還巡展于英國國內和眾多國際城市,如“一個世紀的椅子”展,從2004年起已先后在德國、加拿大、奧地利、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巡展,不僅吸引了不同國家的觀眾,還極大地提升了設計博物館的品牌美譽度。
英國設計教育的助推器
一、博物館文化意識的建立
傳統意義的博物館文化是以實物為基礎的博物館藏品通過陳列展示而構筑的歷史記憶。“現代博物館在傳統博物館三大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的基礎上日益發展為一種以傳播、交往、審美為中心,特別是以陳列展示為中心的現代文化形態。這不僅標志著現代博物館文化形態的轉變和形成,也標志著一種新的博物館理念的醞釀和構建,意味著傳統博物館思維范式和行為模式的轉換。”從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博物館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人,它向人們展示了進步是和文化遺產緊密相連的;博物館保護和弘揚文化遺產,同時還為民族與社區的文化特性提供了保證;作為信息和交流的中心,博物館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場所。
一般來說,博物館是征集、保藏、陳列和研究文物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展覽的文化教育機構,是收藏和展出國家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遺存的寶庫。更本質地看,博物館體現的乃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礎上的文化共享與文化參與。一個博物館存在的價值,就在于其能有效地將藏品及研究成果與社會公眾聯系起來。收藏、研究、教育是現代博物館所共有的三項傳統功能。近代的有識之士早就有此認識,許多發達國家也早已把博物館看做現今文化意識的建立者之一。同時在博物館的建立開始,這個特殊的機構帶給人們不僅是物質生活上的需求,也帶給人們精神上的需求。實物性文化的集聚, 就是博物館文化財富的充實。這些文化財富是人類認識自身和客觀世界的一種特珠手段, 也是人類文化積累。
二、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指具有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寶貴文化遺產在博物館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 使其充分展現教育優勢; 文化基礎是指千頭萬緒的工作中, 能體現博物館職能特征的, 最能反映傳統文化發生、變遷、傳播和發展的系統工程口加強博物館的文化意識與文化基礎是提高博物館文化藝術品位的關鍵存在。
不增強文化意識, 就游離于博物館千方百計為觀眾服務的根本宗旨, 不堅實文化基礎, 就難以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文化觀念滲透于文化基礎上, 文化基礎體現文化觀念的成果。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文化基礎的內容, 文化基礎系統化科學化又促進了文化積累和提高, 三者互為因果。
正確解決文化意識與文化基礎的關系, 是促進博物館進步的有效途經。
三、文化意識建立的意義
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事物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以共文化功能服務于社會, 文化發展與博物館共同地前進著。長期以來, 過分強化和突出博物館的社會政治功能, 而對博物館文化本質的重視和研究有所忽略, 致使博物館的文化意識和觀念淡薄,文化積累和建設乏力, 這不能不影響博物館質量和作用。本文主要敘述建立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文化因素是博物館物質和意識的基礎, 構成博物館內部深刻的, 一貫的和穩定的有機聯系, 形成博物館文化。博物館文化最明顯的本質特征, 是它的實物性, 亦稱物化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 都是博物館文化研究和實踐的課題。收藏是博物館文化的積累和發展,從古代和中世紀有據可考的收藏動機和目的來分析, 收藏是人們的一種社會文化行為。不論是出于宗教迷信的收藏還是經濟積累需要的收藏, 也有是對自然奧秘進行探索和滿足好奇心的收藏, 還有為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聲望的收藏者。這些收藏本身客觀上都起到對群體的文化忠誠和引導人們對美的追求的目的。收藏積淀著人類文明,是啟迪人們智慧的古老的世界性文化活動, 為博物館起源和發展奠定實物性文化。保存文化恰是為給當代或后代一種對民族、祖國、故土、文化傳統等的認同, 意識到我們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淵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創造性。
總結
博物館文化意識的建立和發展是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多因素制約的。所以, 博物館只有不斷調整工作目標, 改進內部運營機制, 逐步擴大各項服務職能, 才能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更好地作用于社會。
面于這種形勢, 我們要撩開神秘面紗, 摒棄傳統觀念, 闖出一條適應博物館發展的新途徑, 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尖銳的挑哉。堅持博物館宣傳的指導思想:“保存文化給當代或后代一種對民族、祖國、故土、文化傳統等的認同, 意識到我們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淵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創造性。”不能動搖。
參考文獻
[1] 楊國杰.論現代博物館職能演化的進程[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8:181-184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 企業文化 人力資源
Keywords:Museum CultureEnterprise cultureHuman resources
作者簡介:劉軍(1986-),男,湖北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歷史學碩士,方向:博物館戰略規劃與經營管理;任拓(1985-),男,湖南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法學碩士,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實踐;蔣太葵(1985-),男,湖南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歷史學專門史專業,歷史學碩士,方向:專門史。
一、什么是博物館文化
博物館文化是指借助于某種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標準,道德規范,生活觀念等社會意識形態因素,在一種博物館精神的統率下,增強博物館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事業心等素質,將博物館各種力量統一于既發展博物館又發展個人的共同方向[1]。
二、企業文化對博物館文化的啟示
《基業長青》作者吉姆.柯林斯曾對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最長壽的企業做了研究,力圖揭示永不過時的原則:長壽企業是有具有高度適應力的組織,這個組織有一筆世世代代相傳的“精神遺產”,有一套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什么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吉姆.柯林斯做了這樣的解釋:核心價值觀是公司的精神和持久的原則,不需要外部調整的永恒指導原則,它對公司內部的人擁有固定的價值和意義。這里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文化。在看看中國的博物館文化,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有的博物館連館訓都沒有,更別說有什么博物館自己的文化建設,我們之所以能夠記住某些博物館的名字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只記得博物館的某些精品文物、某些無價之寶、稀奇之物,而不是博物館的形象,一種一說起某某博物館就會讓人們聯想起某種精神、某種道德、某種情感的價值觀。很難想象中國的博物館離開了政府的支持,兩千多座博物館還能剩下多少,就算剩下的還能走多遠。
三、博物館文化對博物館的作用
對個人而言,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是什么樣的人,對企業來說,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是個什么樣的企業,而對博物館來說,博物館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博物館是個什么樣的博物館,這里所說的什么樣的博物館并不是說它的類型,而是說的是一種品質,一種內在的精神,一種內在的底蘊。不管做什么,其價值取向應該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應該改變,這是博物館、企業、個人的重要元素。其作用表現在:1.可以讓博物館清楚地認識自己――我們是誰?我們是什么?2.可以讓博物館明確自己所確信的內容――我們相信什么?3.可以讓博物館明確自己的方向――我們將要去何方?4.可以讓博物館明確自己達到目標的方法――我們該如何達成目標?我們該怎么做?
四、博物館文化建設的措施
博物館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與博物館的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如此才能將抽象的博物館文化的核心內容――價值觀通過與具體的管理行為相結合,真正得到員工的認同,并由員工的行為傳達到外界,形成行業內外部獲得廣泛認同的博物館文化,真實樹立博物館外部形象,由此起到現代營銷中所稱的推銷文化的效果。博物館文化要與人力資源管理相契合,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不能僅僅把員工招聘吸引優勢人才就看作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除了人力資源的常用技術手段外,還要把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與博物館文化相結合,把博物館文化的核心內容灌輸到員工的思想之中,體現在行為上,這是博物館文化形成的關鍵。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博物館文化結合的做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
1.將博物館的價值觀念與用人標準結合起來。這要求博物館在招聘過程中對招聘者進行嚴格的考察,在制定招聘要求時要有專家的參與。在招聘面試過程中,選擇對本博物館文化認同較高的人員。
2.將博物館文化的要求貫穿于人力資源培訓之中。這種培訓即包括職業培訓,也包括非職業培訓。尤其是非職業培訓,要改變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而應采取一些較靈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動、非正式團體、管理游戲、管理競賽等方式,將博物館價值觀念在這些活動中不經意地傳達給員工,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行為。
3.博物館文化要融入員工的考核與評價中。大部分博物館在考核員工時,以業績指標為主,即使有些博物館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對德的考核內容缺乏具體的解釋,也缺乏具體量化的描述,使考核評價的人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并未起到深化博物館價值觀的作用。其中對博物館價值觀的解釋要通過各種行為規范來進行,通過對鼓勵或反對某種行為,達到詮釋博物館價值觀的目的。
4.博物館文化的形成,要與博物館良好的溝通機制相結合,只有達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情況,才能在員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認同感。如此才能形成博物館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能力,從而形成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場競爭有的競爭優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博物館也越來越被重視。由于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獨特歷史和文化,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各個地方的傳統歷史和文化,欣賞各地博物館的藏品,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也顯得更加重要。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無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系統都日新月異,使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工作能夠蓬勃發展。
1. 博物館信息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概念
1.1 博物館信息化
我們利用先進的數據庫進行資料管理;利用多媒體影像或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展覽;利用網絡建設網上博物館,制作博物館主頁,利用國際互聯網絡的廣泛的傳播范圍,迅速的傳播速度,來滿足觀眾的新要求。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我們有條件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民族文化資源,合理保護和利用我國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得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利益得到最大的維護,西方主要的發達國家在21的主要文化戰略方針之一就是發展“信息內容產業”,文化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保存和展出傳統文化的博物館,對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責無旁貸的,而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除了保護以外,博物館在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宣傳、推廣以及對后代的教育中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將信息技術用于其中勢必對文化的真正的保護和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2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4年12月3日,中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1.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2.傳統表演藝術。3.民俗活動、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技能。6.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2. 博物館信息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作用以及遇到的問題
2.1博物館信息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信息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意義應在于利用計算機技術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展示各類信息,利用應用軟件進行研發,加強全國范圍內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必須建立具有獨立操作性質和廣泛合作方式的科研與教學并重的信息基地,而博物館正是建立這種基地的最佳地點,利用現在的信息技術,博物館應該在關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中國本原文化基因的認知,推動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推動民間、民族優秀傳統創作性的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學科的普及和建立,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規劃管理的專門人才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博物館信息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整理、研究、交流、展示和公眾教育等相關領域會其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觀眾來到博物館后通過充分享受到種種優越和便利的同時能接受和領悟到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而隨著數字化多媒體展示技術和網絡流媒體傳播手段的日趨成熟,以網絡為平臺的網上虛擬博物館傳遞給觀眾相關信息的能力將與傳統博物館不相上下,如果對異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興趣但是因為條件限制而無法親自領略其獨特韻味的博物館觀眾將會樂于在網上通過虛擬的博物館展廳而得到足夠的精神享受或知識追求。
2.2博物館網絡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1.利用網絡加強國內博物館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聯系。2.利用網絡博物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展示給社會公眾。3.加強博物館與個人的互動。4.適當利用博物館網絡進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商業活動。5.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物質文化遺產的標準化處理。6.利用博物館多媒體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理和保護。
2.3遇到的問題
1.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經濟價值問題。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的條件。3.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經濟價值與其他價值關系。4.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所有權屬。5.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經營方法不當。6. 非物質文化遺產參與者之間的利益分配。
為了加強研究和教學,博物館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工作室。加強原生態文化搶救和可持續發展參與,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媒和規劃工作室。建立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庫,建立民間美術(科研和教學)信息庫。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博物館在保護非物質遺產的時候所建立的,但是筆者認為,如同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的認識中說到的“能否繼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它最終能否為社會實踐帶來利益”,博物館在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的時候應該靈活運用自己的信息化手段和技術,與其他部門協同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不但自己可以創造利潤,也能夠很大程度上擴大博物館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3. 展望博物館未來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盡管我們強調博物館是一個非贏利機構,但是在當前形式下,一個不贏利或者薄利的博物館不但無法做到對文物的良好保護,甚至自身生存都有問題,面對市場經濟的潮流,博物館應該想的時候如何通過其他途徑來達到贏利的目的。網站的建置和運用,幾已成為各博物館的一項基本配備。無論是已經利用網站提供服務與信息的博物館,或是正積極地籌備上線的博物館,不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博物館是將網站視為電子化或在線的簡介,還是希望藉由網站開發更大的觀眾。目前國際上營銷與科技媒體結合的研討中,特別針對日益普遍的博物館網站進行了分析,提醒各類博物館如何利用本身的網站作為有效的營銷工具,作為中國的各個博物館應該及時從中獲得有利自己發展的信息。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文化的消失是很難避免的,那么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所保存下來的該文化遺產的信息就非常珍貴。因此未來的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或者說信息時代博物館的定位,應當是博物館運營與數字化技術兩者間全方位、多層次地有機結合。博物館與數字化的關系,應當既是無形的,同時又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根據博物館的戰略發展規劃、運營管理、科學研究、教育展示聯系起來。未來博物館對從實體收藏品的管理到相關信息的再挖掘等等諸多方面都應當體現出“數字化無所不在”的原則。首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未來博物館信息化發展計劃。其次,建立靈活的博物館信息化管理機構。再次,提高未來博物館數字化保護工作透明度和互動性。最后,用未來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薛超.博物館數字化與數字采集中需改進的問題[J].文物世界,2004,01.
[2]王裕昌.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甘肅科技,2004,10.
[中圖分類號]G269.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3115(2010)06-0091-03
一、博物館與城市旅游文化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和展品與歷史和自然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對于主要展品為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來說,其主要的陳列展覽,既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反映,又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歷史再現,體現著民族精神,展現著民族文化。
博物館是市民文化教育的場所,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人們可以在這個高品位的文化場所中獲得知識,并在博物館幽靜的氛圍中得到放松,使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弦得到釋懷。博物館的展覽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代人的對話,陳列展覽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不像旅游業,但是博物館燦爛的歷史文化對游客具有吸引力。博物館之所以能夠在現代迅速繁榮發展,與旅游業在現代經濟中的崛起和博物館特有的人文旅游資源是分不開的。博物館的發展可以彌補現在城市發展所缺乏的特色和個性,城市的特色可以通過城市中的博物館得到體現。因此博物館作為現代旅游資源亮點,是旅游業經營者們的重要發現。因此,博物館和博物館文化可以通過旅游業的發展而發展,根據游客的觀賞需求,增加自己的文化職能和業務職能,是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對博物館的職能文化拓展的社會需求。下文主要以甘肅省博物館為例,分析其在蘭州城市旅游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二、蘭州城市歷史文化與甘肅省博物館的發展
(一)黃河文化孕育出的西北歷史名城蘭州
蘭州是我國北方城市中黃河惟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與科學的中心,對青海、寧夏、新疆、等西北省區具有輻射作用。蘭州是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重要發現區域,文化類型豐富,先秦時期古代民族就在此辛勤勞作,繁衍生息。張騫通西域后,蘭州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蘭州逐漸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鎮、聯系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里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里,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游區的中心。隨著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筑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二)發展蘭州城市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旅游文化對于城市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很多城市已把發展旅游文化提升為重要發展主題。
1.城市旅游文化的作用
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特色資源,發掘城市旅游文化資源并形成特定文化,這對城市現代化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城市旅游文化的成熟發展,為城市創造出品牌效應。在“經營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商標。城市旅游文化還可創造消費需求,尤其是現代化的消費需求。
2.開發有蘭州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
城市面貌是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凝結。一個城市的旅游文化發掘越獨特,發育越成熟,歷史積淀越深厚,城市的品位就越高。蘭州就是這樣一個極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從城市的發展層面來說,蘭州的城市旅游文化資源是這個城市的重要資產,具有無限的增值潛力。
3.甘肅省博物館對蘭州歷史文化的記載
甘肅省博物館是全面記載蘭州城市歷史文化發展過程的重要載體。它始建于1956年,前身為1939年成立的甘肅科學教育館。2006年新館建成后,展廳面積達2. 8萬平方米。館內現藏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古生物化石及標本近1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貴文物3000余件,匯集了甘肅從遠古時期到絲綢之路的大量文化遺存和文物精華。先后主辦和參加國內外各類展覽200多次,特別是免費開放后每年接待觀眾近50多萬人次,成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現甘肅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當一座城市通過博物館的各種展覽,把文物變成通俗、無形的世界性語言時,便擴大了這個城市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三、提身博物館自身服務質量,使之成為蘭州城市旅游文化的新中心
(一)把博物館融入旅游大市場
首先,要打破博物館只是進行收藏文物、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的機構的傳統觀念,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旅游創收功能。
其次,積極主動地與旅游部門聯合,做到優勢互補、共謀發展。旅游企業將旅游者的需求信息傳遞給我館,我們則根據信息發揮自己的特長,結合市場需求來確定自身改進方向。同時我們也將自己的展覽內容、時間、特色等信息及時地傳遞給旅游部門,與旅游部門的互動銜接更加完善。
第三,深入了解旅游市場。光顧旅游市場的不僅有本市學生、旅游愛好者和科研人員,更包括國內其他地方的旅游愛好者和國外的旅游愛好者。
第四,改變觀念,主動爭取客源。就目前的情況看,博物館最缺乏的就是市場觀念和開拓意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博物館管理者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改革就是要打破舊的管理體制,建立適合館情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博物館除了增加自身投資建設,辦好精品陳列外,加強自我宣傳,爭取客源也是當務之急。博物館需要在社會責任和市場化運行之間建立一種平衡。墨守陳規、等待公眾主動找上門來宣傳博物館已成了歷史。主動走出去,多渠道、多方法增強自我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已成為博物館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因此我館新館開放之前就從宣傳方面著手,充分結合旅游經濟的良好態勢,利用報紙、刊物、廣播、電視、上網等現代化傳播媒體,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不斷推出更多貼近社會、貼近青少年的精品佳作,適時形成宣傳,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博物館,走進博物館。
(二)以特色展陳吸引參觀者
第一,陳列展覽設計突出了甘肅文物特色。甘肅省博物館在新館開放之前就進行了全方位的市場調研,了解了社會公眾的旅游需求,進行了精心的布展,新館開館當日參觀者便絡繹不絕。新館的展覽陳列以甘肅各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基本陳列展包括《古絲綢之路文明展》、《甘肅彩陶藝術展》、《甘肅古生物化石展》。展覽吸收甘肅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鑒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了獨具甘肅特色的現代化陳列。展覽陳列運用了新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和手法,努力做到了觀眾喜聞樂見、內容和形式盡可能完美統一。
第二,配套硬件設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新建的展覽大樓是集辦公區、藏品庫房區、展覽區為一體的智能化建筑。具有多種現代化設施,實現全方位放像服務,大幅屏幕和電視觸摸屏能提供大量彩色圖文信息,供觀眾任意選擇。同時建立互聯網國際網站,使甘博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等信息與國內外文博單位聯網,實現網上資源共享。另外,展陳區內還留有充足的觀眾休息空間及全面介紹博物館展陳內容的觀眾視聽室。古生物展廳還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營造一個有生機的展示環境,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空間封閉、沉悶的感覺,為參觀者營造了開放的、溫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閑環境。同時我館還積極準備實行博物館會員制,為會員們提供專門的文物鑒賞、研究等方面的高質量服務,體現了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理念。
(三)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文化的本質在于不斷提高公眾的文明程度。因此,發掘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創建獨特的區域城市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城市旅游文化的定位、文化產業的設置、文化發展的走向、城市空間的布局都必須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符合人口變化及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形成“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倦、游之者忘歸”的人居文化環境。
觀眾是博物館需要認真研究的服務對象,既然是服務對象,博物館沒有理由不去審視現在所提供給觀眾的服務質量、數量是否足夠,更重要的是品質是否完好。如果服務理念仍沿襲過去的等待、慵懶、散漫狀態,或者完全采取現在某些商業機構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博物館的服務應提倡人性化,尊重每一個觀眾。過去社會開放程度低,觀眾的類型也相對單一、穩定,如今社會開放,不僅國內旅行人數逐年上升,國外來華旅游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博物館觀眾類型呈現多樣化,觀眾需求也多元化,這是全球化時代的產物。
在這樣的背景下,甘肅省博物館的服務理念也做出如下調整:第一,順應時代特點,盡可能提供給觀眾喜聞樂見的服務;第二,根據本身非贏利文化機構的性質,提供的服務有別于商業機構,更強調文化含義;第三,落實本身所承擔文化傳承和非正式教育的義務,并非無原則迎合觀眾,應發揮本身優勢引導觀眾需求也有別于商業機構的營銷目標――其目的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文化傳承,或者給觀眾提供一種氛圍友好的、形象的自我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5—0145—02
朝鮮族是自19世紀中葉開始由朝鮮半島逐漸遷入我國境內并定居下來的跨境民族,一方面其語言、傳統、習俗等文化特征與朝鮮半島民族具有同源性,另一方面朝鮮族作為中華民族的成員之一,經過長期不斷的文化積淀與發展,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中國朝鮮族文化既區別于朝鮮半島的生活文化及國外其他朝鮮族群體生活風俗,又與國內其他兄弟民族的生活文化有區別,是獨具特色的朝鮮族生活文化。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朝鮮族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各種文化藝術、技藝、民間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一些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獨特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朝鮮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日益迫切。本文認為,民俗博物館在對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進行搶救性整理與保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對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宣傳的重要途徑。
一、哈爾濱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發展現狀
哈爾濱市約有12萬朝鮮族人口,占黑龍江省朝鮮族總人口數的30.86%。哈爾濱市從地理和人口分布上看都位于黑龍江省朝鮮族社會的中心,這里不僅朝鮮族人口地理分布相對集中,全省朝鮮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領域也相對集中。哈爾濱市朝鮮族在長期的生存活動中,以口頭、風俗或行為等形式創造和傳播著風俗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生產習俗,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均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餐飲、服飾、歌舞與節慶活動別具特色。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朝鮮族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文化生態發生了變遷,加之保護和傳承朝鮮族民俗文化的工作相對薄弱,導致朝鮮族民俗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其一,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對朝鮮族的影響巨大,許多民俗文化已從生存活動中脫離出來,失去了生活基礎。加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流動變得日益活躍,有大量的朝鮮族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外出務工,使民俗文化的傳承缺少了生力軍。近年來,我市朝鮮族青年,尤其是市區內生活的朝鮮族青年,對朝鮮族傳統文化逐漸疏離,無論在思維方式還是生活方式上都已出現文化特征的淡化。其二,由于對朝鮮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民俗文化沒有及時進行保護和挖掘,同時又對部分傳統文化過度利用,導致很多朝鮮族傳統文化已經流失,一些傳統禮儀、舞蹈和風俗習慣已經很難看到。以上種種直接影響到了我市朝鮮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各種文化藝術、技藝、民間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一些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獨特民俗器物等正面臨消亡。
二、民俗博物館對保護和發揚朝鮮族民俗文化的積極作用
民俗博物館承擔著收藏、展示、研究、傳習民俗文化資源的重要職能,隨著哈爾濱城市化進程步伐的不斷加快和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變,朝鮮族傳統的民俗物品正慢慢消失,傳統的民俗文化也將漸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應該以民俗博物館為平臺,盡可能搜集朝鮮族民族文物,使之形成一個個系列,生動全面地以實物形式展示給觀眾;不斷地去挖掘、整理、恢復、弘揚朝鮮族傳統文化和民族風情,打出我市獨特的文化品牌。
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館可以有多種形式,一種是規模比較大、功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博物館,如目前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建有“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另一種是設想在阿城、尚志等朝鮮族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充分利用舊有的村落、建筑等,因地制宜,將其改造建設成民俗文化陳列館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平時可供人們休閑、學習、娛樂,年節時可供開展民俗活動,使其成為一處當地人傳承民俗文化的基地,同時也可為建設和諧社區服務。后者將成為綜合類博物館的有力補充,使朝鮮族民俗文化得到積極的調動和良好的傳承。
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位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展覽展出的民俗文物約有16大類共304件,涉及朝鮮民族生產、生活、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同時,館內的朝鮮民族村落微縮景觀將給市民展示朝鮮民族生活常態。2012年,在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下,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展館擴建工程順利完成,重新開館。擴建后的展廳采用回廊式設計,將朝鮮族人民生產、生活、文化教育等生活情況分類展出,使參觀者仿佛游走于時光長廊,體會這個民族的發展之路。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一直以來得到了我市朝鮮族群眾的大力支持,此次擴建,又得到群眾無償捐贈展品百余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也使重要的民俗文物得到了及時的收集和保護。4月末,黑龍江省博物館專家組對朝鮮族民俗博物館的展品作了詳細考察,對民俗文物進行評級確定,其中一架具有百年歷史的伽琴被評定為二級文物,另有其他四十余件民俗文物被評為三級文物。
該館堅持每天開館7個小時以上,平均年接待國內外觀眾達5萬多人次,成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挖掘和弘揚城市歷史文化財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城市特色旅游資源。除定期開放展出之外,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還不定期地組織各種文化展覽,曾先后舉辦了朝鮮族傳統禮儀展、韓國工藝品展、朝鮮書畫手工藝品展、哈爾濱市少數民族書畫展、哈爾濱—清州中韓書法展等,為廣大群眾提供多元化的展覽展示服務。
三、擴大民俗博物館文物保護功能的前景展望
朝鮮族民俗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給哈爾濱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宣傳提供了一方沃土,但要使朝鮮族民俗文化在這里繼續開放出燦爛之花,則需要文化工作者辛勤的耕耘,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工作。
第一,要繼續積極主動地調查、征集朝鮮族民族文化的有形遺產,完善文物信息。前階段的文物保護工作,由于受經費的限制,民俗文物的征集主要集中在距離城區較近的一些地區,且主要收集室內的有形文物,未能深入偏遠地區,而往往在那里民俗文化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影響相對較小,更有希望征集到價值更高的民俗文物。下階段的工作就是要積極籌措資金,深入基層繼續征集、保護珍貴的民俗文化資源,同時拓展保護范圍,注重對大型文物的整理和保護。在前階段的工作中我們發現,民俗文物是征集并得到保護了,可是對于某些展品的名稱和具體使用方法,卻未能確定下來。由于很多民俗文物早已被現代化的生產、生活工具所替代,不再被使用,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了解這些文物的老人越來越少,因此及時正確地總結其名稱和使用方法,成為關鍵問題。
第二,拓展保護范圍,開展對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和保護工作。下一階段,要注重保護那些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朝鮮族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加強對象帽舞、農樂舞、朝鮮族傳統民俗婚禮、洞簫、伽琴等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并深入民間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鮮族生活民居、民間傳說、無任何文字記載的口授民歌、民謠、民間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三,積極利用現有館藏特色資料和優勢,同各地同類博物館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民族文化資源交流。積極舉辦參與各種類型和級別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為各地之間、各民族之間提供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了解的平臺,活躍區域間、民族間的交流協作。樹立開拓創新的理念,廣開征集調查藏品的新渠道,探索保護藏品的新措施,尋找研究藏品價值的新途徑,創新藏品展示的手段。
參考文獻:
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較快,幾乎每十天就增加一所博物館。如今,我國已有各類博物館2300座,全國博物館館藏容量超過2000萬件。然而博物館的旅游產業卻沒有的到迅速發展。全國有三分之二的博物館面臨著觀眾少、收入低的生存危機。很明顯看出,現代博物館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調查發現,有30.5%的人未去過博物館,也不曾關注博物館,去過博物館的人中也有一部分是跟隨學校組織或者是朋友一起去看看的,把參觀博物館當做是娛樂休閑的場所。有11.5%的學生會選擇跟家長一起去博物館,因為家長可以給他們做簡單的講解,所以他們覺得跟家長去能了解更多的東西。30%的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表層,不知道博物館的具體作用,更分不清博物館的社會價值。
作為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對博物館發展問題的關注是不可缺少的,我們之所以選取“大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為調查主題,是想從調查中了解當今博物館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當今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作為博物館專業的學生,我們該怎樣努力才能使博物館得到更良好的發展。該論文的研究進入尾聲階段,我們認為,本研究成果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首先,該研究讓我們了解了博物館的現狀――非專業的學生對博物館的興趣不高,即使博物館現在對外免費開放,但真正興趣使然走進博物館的同學寥寥無幾;其次,該研究給我們以警示作用――目前人們對博物館的熱情越來越冷,我們作為博物館學的學生,博物館的發展問題及其嚴峻,這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的就業還關系到我國文化的興衰;最后,該研究對我們博物館學的發展意義重大――針對當前博物館冷門現象,博物館學應該怎樣培養學生,是否需要調整學習內容以適應潮流發展。以上就是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的價值,它給我們拋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問題,也鞭策我們努力學習,解決問題,隨著這些問題一個個被解決,我們的博物館事業才能蓬勃發展,我國的文化才能越來越博大流長。
本論文主要采用了兩種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和個案研究法。在問卷調查法中我們采取的是抽樣調查法,它是一種非全面調查,是從全部調查研究對象中,抽選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并據以對全部調查研究對象作出估計和推斷的一種調查方法。
本論文研究的對象規定是大學生,而大學生群體“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讓我們無法進行全面調查,因此抽樣調查的好處便突顯出來。我們將江西師范大學學生作為抽樣總體,又從中選取了10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該1000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我們還隨機找尋了10位博物館專業和非博物館專業學生,對其進行采訪,詢問他們對博物館的看法。
調查研究結果表明,30.5%學生從未去過博物館;11.5%的學生是跟隨家長而去的博物館;少部分學生是因為學校組織而去的博物館。在采訪中有同學提到:“我都不知道博物館是什么時候開放”,“我路過博物館見門前沒有什么人,也不知道可不可以進去”……在問卷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同學不知道博物館是對公民免費開放的,提出了“免費開放就去”的建議。問卷結果顯示,51.6%的同學認為博物館是教育、科研文化機構,38.5%同學認為博物館的主要職能在于收藏古物及藝術品(如圖);
大多數學生都對博物館的職能有較清晰的認識,但為什么參觀博物館的人數卻不多呢?在采訪中有同學這樣回答:“博物館一聽就是學術性的地方,歷史不好……也不太想去。” 國際博物館協會章指出,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免費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賞為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物質見證進行收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覽”。在問卷調查中少數大學生認為博物館是展覽地域文化的地方。由此,我們博物館在未來建設中可以采取形式多樣化,表現形式科技化的特點。
論文問卷中調查了1000名大學生去博物館的原因:30.6%因為個人對展品及博物館有濃厚興趣;41.4%感受文化熏陶;16.7%參加集體活動,純屬娛樂;4.3%為提高自身品味滿足虛榮;7.0%專業課程需要。問卷分析中著重研究了因為個人對展品及博物館的興趣和感受文化熏陶而參觀博物館的這部分學生在參觀博物館是的態度。
大部分對博物館有興趣的同學大多采用自己看展品并看文字解析的方式,為什么不愿意講解員講解?或許這位同學的的回答可以講述這一原因,“博物館我是很少看到講解員的,基本很少看見一次,學校組織的才有……,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己看,更自由”。大多數大學生都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愿意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藏品。但,不需要并不代表不該有,博物館在當展必須以人民為本,講解員的適當設置可以讓廣大民眾更了解歷史,更了解博物館。
抽樣調查法節省時間、人力和經費,資料的標準化程度較高,可以進行統計分析和概括,能了解總體的一般狀況和特征,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個案研究法是指對某一個體、某一群體或某一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從而研究其行為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盡管個案研究以某個或某幾個個體作為研究的對象,但這并不排除將研究結果推廣到一般情況,也不排除在個案之間作比較后在實際中加以應用。對個案研究結果的推廣和應用屬于判斷范疇,而非分析范疇,個案研究的任務就是為這種判斷提供經過整理的經驗報告,并為判斷提供依據。從以上對兩種方法的分析可看出這樣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從問卷的起草到調查對象的選取,我們都有一定的依據以及公平性,因此,調查結果的可靠性較高。
本論文的研究并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研究的次數也非常之多,但縱觀各類研究,大多是從調查問卷中得出認識,看到問題然后尋找解決的方法,但是,即使找到問題也找到解決辦法,解決只是紙上談兵,真正能從論文結題后繼續實踐的并不多,這就是該研究的局限性。學術性論文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紙面上,除了研究過程中資料的收集需要實踐外,其他,研究結果的分析等等都是書面工作,我們認為,從研究中發現問題是好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亦是好的,但是,我們更應該把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把研究投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既從中有所收獲,更改將收獲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實踐,才能切實改變現狀,真正解決問題。
研究發現,大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不僅僅與學校的教育有關,還跟家庭的教育環境,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及對博物館的認知程度有關,此外,博物館自身的宣傳力度也占據著重要地位。23%的學生提出對博物館不感興趣,他們認為博物館的陳列與設計過于陳舊,沒有吸引參觀者眼球的地方,且交通不方便,另一方面博物館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學生接收博物館的相關信息不及時、不全面,以致大家對博物館的認知不足,對其興趣不大。
研究表明,與博物館專業相關的學生跟非博物館專業的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與博物館一點不相關的專業對博物館的興趣不大,且對博物館的認識淺薄。與博物館相關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課程的需要,且老師對學生專業要求較高,對博物館的重視程度高,所以學生對博物館的認識較為深刻。
為了更好地加強博物館建設,提高大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應重視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高學生更方面的素質,了解更方面的知識,定期召開與博物館有關的講座。
2.家長應加強孩子的人文修養,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或世博會等文化氣息較濃的場所,陶冶情操,開闊視野。
3.應加強博物館的建設,改善博物館古板而陳舊的陳列與設計,吸收國外不同的設計方式與理念,建設更現代化、更富有文化涵養的博物館;同時,還應加大宣傳力度,與學校合作,由學校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定期開展藏品會展,不斷更新展品,創新展示方式,吸引參觀者的眼球;提高博物館的多媒體建設等。
4.邀請一些名人嘉賓到博物館參觀座談,講解博物館的價值與發展狀況、前景。
5.加緊文物的勘探與挖掘。
博物館作為新興產業,承載著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城市的歷史文化及發展狀況的象征。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指出,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賞為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物質見證進行收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覽”。所以國家應該重視博物館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還需要深入研究我國博物館面臨的現狀,我國博物館與發達國家博物館的差異性。對比差異,吸收發達國家創新的博物館管理理念,發展方式及規劃,更好地建設我國的博物館。(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文彬:《博物館社會教育》,北京燕京出版社,2006年7月北京第1版;
[2]陳淑:《關于重構博物館教育學的思考》,《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8頁;
[3]田靜:《論講解員的發展方向》,《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302頁;
[4][英國]肯尼斯?赫德森著:《八十年代博物館》,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18頁
[5]陳淑:《關于重構博物館教育學的思考》,《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9頁;
[6]宋向光《當代博物館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9頁;
[7]郭俊英、段冬冬:《淺談建立博物館教育評估體系》,《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成都的博物館事業起源較早。從 1914 年的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 ( 四川大學博物館的前身) 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發展較為緩慢。到七八十年代,伴隨著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 ( 時稱 “王建墓”) 等幾家專題性紀念館的正式掛牌和成都市博物館的恢復,成都的博物館事業開始了新的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成都興建了一些企業辦的博物館和私人陳列館、藝術館,為成都博物館文化事業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
到目前為止,成都共有歷史考古、地質、名人紀念、民風民俗、酒文化、醫學、鐘表等專題門類博物館約 86 家,其中,國有博物館 5 家,民辦博物館 36 家。這 86 家基本涵蓋了目前成都所有面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收藏館、陳列館、藝術館。這些博物館的分布除了成都市區,也有在周邊的郫縣、新津、彭州、大邑等地。基本上形成了門類豐富、國有館與民辦館共同發展的博物館體系。
成都博物館業藏品豐富、種類齊全、且富有特色,如四川省博物館和成都市博物館是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 四川大學博物館是西南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的綜合性博物館;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地學類自然博物館; 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是西南第一家醫藥衛生專業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川菜博物館,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主題博物館等等。
成都博物館業的發展是喜憂參半,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1. 總體發展較快。博物館數量明顯增加,博物館藏品范圍不斷擴大,藏品量迅速提高,私人收藏家日漸崛起。21 年安仁古鎮 “中國博物館小鎮”掛牌,更是為成都博物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