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5: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單位內部審計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重要的環節之一。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質量的主要標志之一。審計工作成果的大小,質量的高低,最終反映在審計報告上。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奠定了報告的內容導向,直接關系報告的成敗。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屬于語言的形式。語言的形式對于語言的內容的重要性早已為語言學家論述過了。毫無疑問,合理選擇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注意審計報告的風格,對審計雙方的溝通將是十分重要的。
一、關于內部審計報告基調選擇問題的理論觀點綜述
有關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觀點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問題導向說。我國著名會計審計學家王光遠認為,內部審計報告本身是問題導向的,挑被審計對象的毛病,將問題披露于眾,審計報告本身無法也不能大談被審計對象的業績,是披露問題,而不是展現成績。第二類是客觀基調說。內部審計師的職責不僅僅是發現存在的負面問題,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必然對審計業務客戶(被審計單位)不利;如果內部審計師就被審計事項得出的結論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應該將兩種結論都包括在審計報告中。,iia的《實務公告》中指出,“若實際情況與標準吻合,在報告中肯定出色業績是恰當的”。也就是說,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選擇是客觀、公正。第三類是被審計對象合意基調說。該說法強調內部審計報告要迎合被審計對象管理層的意思,作被審計對象欣賞的審計報告。這一說法要求審計報告以展現成績為主。堅持這種說法的人大多是來自行政的領導干部。堅持這一觀點的理由可能是基于營銷內部審計的理論。這一說法的要害是把內部審計報告與宣傳工作混為一談。
二、內部審計的基本立足點在于客觀監督和評價被審計對象的履職情況
委托-關系中,委托方要了解受托方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但由于自身時間、精力或能力所限,無法親自實施監督,就必然會求助于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進行監督,這就產生了對審計的需求。王光遠等認為,內部審計的本質在于受托責任,是確保受托責任履行的一種控制機制。楊時展認為,受托責任是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審計的形式不外乎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既是公司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確認者。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部分外包,但完全外包內部審計的模式的結果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內部審計無論從審計目標、審計依據、審計程序,還是審計報告都有別于注冊會計師審計或者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報告與外部審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都可以有所不同。
國外,內部審計的目標是“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即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能動式”雙軌報告。國內的內部審計要落后一些。被認為是國內最先進的內部審計法律規范的《浙江省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提到,內部審計目標是監督、評價單位的經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真實、合法和有效。這相當于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反應式”雙軌報告。在這種“反應式”雙軌報告階段,治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督管理層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管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督其下屬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無論是治理層,還是管理層來領導內部審計工作,都希望通過內部審計了解公司各層次職能部門的履職情況,評價內部控制,以了解公司運營的真實情況,進行風險管理。基于這種合理的假設,內部審計需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價值取向。
一、內部審計的相關定義
在我國,最新的內部審計定義是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13年8月頒布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作出的,“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高校內部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一個分支,有內部審計的內涵本質,也有自身獨特的特點。高校內部審計是高校內部審計部門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對高校的內部控制、預算執行和決算、建設項目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方面進行的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目的是幫助高校完善治理、防范風險、創造效益,實現高校事業目標。
風險導向審計是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該模式下審計人員在對組織的內部控制制度充分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組織面臨的各類風險以及內外部環境,進行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來實施審計,審計過程中運用專業的審計技術方法來協助組織降低組織風險、完善內部控制,實現組織價值增值。
二、高校內部審計流程現狀及問題
(一)高校內部審計流程現狀。內部審計流程是完成內部審計工作的具體程序和步驟。規范的內部審計流程能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證內部審計質量。通過梳理,筆者發現高校都有基本的內部審計流程體系,制定的內部審計流程主要集中在工程審計流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流程和財務審計流程等方面。現階段高校的內部審計流程大致可以分為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和后續審計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的主要流程如下:
1.審計準備階段的主要流程。年度審計計劃的制定和審批;根據審計項目的實際情況成立審計小組,開展審前調查,制定項目審計計劃和方案,發出項目的審計通知書,接收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提供的審計所需資料。
2.審計實施階段的主要流程。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有效性進行測試,進行實質性審計程序,運用檢查、觀察、詢問、函證、訪談和分析等審計方法收集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審計評價等。
3.審計報告階段的主要流程。審計組匯總分析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完成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征求被審計單位或被審計人意見;審計組對反饋意見進行審查核實,有必要修改審計報告,并報內審部門負責人審核;將審核后的審計報告報分管校領導審核后,送達被審計單位或者被審計人。
4.后續審計階段的主要流程。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報告中的問題進行整改,并在一定期限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至內審部門,內審部門對整改報告中的情況進行審查、核實,出具后續審計報告,項目歸檔。
(二)高校內部審計流程的問題分析。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近年來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高校的內部審計流程也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審計準備階段。首先,高校內部審計的年度審計計劃主要取決于學校的工作安排和省教育廳內部審計部門的部署,立項很被動,缺乏風險意識,而且審計項目多以財務收支審計、建設工程審計等常規審計業務為主,較少涉及內部控制審計、管理審計和績效審計等較為前沿的審計內容。其次,疲于應付審前調查,未考慮風險因素,項目審計計劃和方案沒有針對性,造成審計實施過程的盲目性和內部審計報告中審計建議的不具可行性。現階段,少部分高校將審計工作狹隘地定義為查賬,這種賬項基礎審計已經不能適應高校改革發展的需要。
2.審計實施階段。首先,經過調研,筆者發現部分高校沒有明確的審計流程,這增加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隨意性;此外,有的高校直接套用社會審計機構的審計流程,沒有針對性,不適應高校的實際情況。其次,大部分高校在實際審計實施過程中,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的有效性進行測試,直接進行實質性的檢查工作,在現階段高校內部審計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加劇了審計資源和審計任務間的矛盾,降低了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由于高校的內部審計部門不能從內部控制、高校治理等方面出發整體全面地把握內部審計工作,因此內部審計的影響力和發揮作用的層次不高。最后,筆者發現,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底稿存在簡單、應付的情況,不能完整地記錄審計工作的開展。
3.審計報告階段。現階段,高校的內部審計部門雖然開展了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建設工程審計等多種內部審計,但是內部審計報告浮于表面,仍局限在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評價層面上。內部審計部門較少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體制進行分析評價,因此內部審計報告中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管理和應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提及的較少,因此就不能對這些方面的問題進行體制和機制上的挖掘。
4.后續審計階段。首先,經筆者調查了解,由于種種原因較大部分高校沒有進行后續審計工作,將內部審計報告送達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作為審計項目的結束,導致內審報告中的審計建議和意見沒有得到被審計單位的落實,降低了內部審計的價值。其次,高校后續審計未有效地發揮幫助被審計單位完善內控、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咨詢功能,因此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和認可度不高,不利于提升內部審計在高校治理中的影響力。
三、高校內部審計流程的優化對策――基于風險導向審計
風險導向審計流程要求在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和后續審計階段都要考慮風險因素,針對高校內部審計流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基于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對內部審計流程進行優化。
(一)審計準備階段。首先,年度審計計劃和項目立項以風險導向為基礎。高校的年度審計計劃的制定要以風險導向為基礎,內部審計部門應根據高校的發展戰略、內部審計部門的發展規劃和內部審計資源的情況選擇當年要實施的審計項目。變被動立項為主動立項,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進行立項,對于高風險領域和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優先投入審計資源,進行重點審計。審計立項要有前瞻性,使得審計項目能夠解決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其次,高校要做好深入充分的審前調查,并對被審計項目進行風險評估,這樣能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流程和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出詳細有針對性的項目審計計劃和方案。在項目審計計劃與方案中,對于有可能發現重大錯報風險的地方要重點關注,并重點投入審計資源,這樣可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審計實施階段。首先,在該階段,審計組要進行控制測試,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根據控制測試的結果和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確定實施實質性程序的范圍。如果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那么實施實質性程序的范圍就應越廣。如果內部控制測試結果顯示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薄弱、可信賴程度低,審計組就應擴大實質性程序的范圍,這樣才能收集充分恰當的審計證據,得出合理的審計評價和審計建議。其次,高校要規范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工作。審計工作底稿是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部門要制定適合高校特點的規范的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模板,并做好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工作。規范的審計工作底稿使得審計工作有理有據,同時為審計檢查和審計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三)審計報告階段。審計報告階段是體現內部審計工作成果的核心階段,因此要基于風險導向審計對該階段進行優化。首先,內部審計要實現幫助被審計單位完善治理管理、增加價值的功能,就必須在審計報告中就高校相關部門的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風險應對和風險管理情況,管理體制的健全及效率等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和意見。這樣被審計單位才能采納審計建議,優化管理機制。其次,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在出具內部審計報告的同時,應出具管理建議書。所謂管理建議書,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可能導致被審計單位產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提出的書面建議。內部審計部門要站在被審計單位的角度,研究思考管理建議的適用性和可行性,這樣提出的建議才能改善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四)后續審計階段。后續審計階段是確認內部審計意見與建議是否得到被審計單位落實的關鍵階段,只有經過后續審計階段,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系統。高校的內審部門應重視后續審計工作,認識后續審計階段在高校整個內部審計環節中的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后續審計的有效性,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將后續審計列入年度審計計劃,這樣能引起高校管理層的重視,更加高效有序地開展后續審計工作。實施后續審計應注意時間的選擇和審計技術、技巧的運用,提高工作效率。在實施后續審計時,內審人員應幫助被審計單位一起分析查找相關問題的原因,對內審報告中的審計建議進行落實,并推廣應用。高校的內部審計人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對于后續審計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建議,持續幫助高校完善內控和風險管理,不斷提高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為高校的健康發展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勇,王小林.審計流程優化研究――基于BPI理論的視角[J].會計之友,2011,(27).
英國是世界上開展績效審計較早的國家,已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審計標準和工作方式,在二十一世紀初已經建立嚴謹高效的質量控制方法。
我國在“十二五”時期內部審計工作也有很快發展,新形勢下內部審計要發揮監督、控制、服務、管理功能,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增加單位價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業務真實流程規范,會計信息準確,幫助理順利益關系,有賴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成效。我國很多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差,業務規范性差,缺乏責任追究制度,人員素質不高,怎樣才能克服發展瓶頸、走上新臺階,質量控制是關鍵。我國2007年更新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中關于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審計,與績效審計的三個方面是一致的。
美國人認為內部審計質量是指內審工作的規范程度和審計作用的發揮水平,是審計工作水平的綜合反映和集中體現。內審質量控制與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及強化內部控制功能密切相關,強化內審質量控制不僅是我國內審日益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國內審發展的共同趨勢。
英國國家審計署在績效審計中非常重視審計質量控制工作,“質量控制法”采取了“質量環節(Quality Thresholds)”控制和聘請外部機構評價兩種方式。
“質量環節”控制適用于我國內部審計的五大環節: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審計信息和總結經驗五個“質量環節”。也就是比2004年全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討會上有學者提出的控制過程(包括審計計劃控制、審計實施控制、審計報告控制)多了兩個環節。
在每個質量環節內部審計可設定相關問題及應取得的證據和應完成的工作內容,根據該環節質量控制的要求,規定審計復核、利用專家工作、征求第三方意見、外部質量檢查等多種質量控制方式。我國《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9號——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中規定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一般包括內部審計督導、內部自我質量控制與外部評價三個方面。《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審計督導》規定督導應當貫穿于審計項目的全過程,包括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三個階段。筆者認為審計信息和總結經驗兩個環節也應該不容忽視。
1 審計準備環節
在審計準備環節,主要工作是審計項目選擇和審計項目計劃制定,關乎于事前控制。科學的審計項目選題機制。通過對公司風險評估的結果選出對公司目標實現有重要影響的項目。審計方案應在審計實施前編制完成,并經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批準;內部審計機構應當根據批準后的審計方案組織實施內部審計活動。在執行過程中,若有必要,應按規定的程序對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審計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及審計工作的復雜程度,確定審計方案內容的繁簡程度;督導人員應確認審計人員按批準后的審計方案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針對新發現的重要問題修訂審計方案。我國可以借鑒英國的做法,強調審計成果是哪些以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法、內審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審計技能、需要占用的審計資源、何時提交審計報告、能否控制審計風險、如何實現審計過程中的信息溝通、是否已建立完善的審計證據和重要文件管理制度,這些問題是該環節需回答的,也是必須完成的工作內容。
我國內審人員素質不適應需要,責任心不強,風險意識差;現有人員中懂一般財務審計的多,掌握現代管理知識、科技知識,具有一定綜合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比較少,知識結構相對陳舊、比較單一,整體上應對復雜審計工作局面的能力比較弱。審計人員的開拓創新意識相對較弱,宏觀意識和現代審計意識不夠強。在工作上、思維上的一些慣性還比較強,有的傳統財務審計的觀念比較濃,認為審計就是查賬;有的思維方式單一,比較習慣于單純的會計思維,多層次、多視角地透視問題不夠,綜合分析能力比較差。國家應該嚴格規定內部審計從業資格制度,沒有內審資格證書和后續教育的嚴禁從業。同時,國家應該重視推行內部審計師考試制度,考試應涉及財務會計、管理學、預算學、統計學等方面知識。
2 審計實施環節
在審計實施環節,我國的情況是工作底稿編制隨意性大,工作不規范,取證不充分,不能揭示發現問題的來龍去脈。甚至有的審計人員,不仔細分析可能存在的重大問題,簡單復制被審計單位的賬頁,不進行進一步審查,就作為審計證據;審計證據缺少被審計單位鑒章。內部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如有必要,應當由證據提供者簽名或蓋章。實際工作中,審計證據一般缺少被審計單位的簽章,這就影響了所獲取審計證據的質量。
英國績效審計在實施環節的質量控制主要有六項核心任務,包括審計事項是否有充分、適當的證據,是否全面分析和理解了審計證據,是否對關鍵信息進行鑒別并得到數據支持,所有的審計發現是否和相關利益主體及有關專家的意見相互印證,審計發現的問題是否得到被審計單位的認可,是否有明確的方案來解決分歧,審計報告草案是否有統一框架。
我國目前在實施環節控制的重點是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事中控制,審計發現的問題是否得到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認可,取決企業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內部審計部門是否得到合理設置來保障獨立性地位,信息和溝通是否通暢,內部審計督導、內部審計機構與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關系、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是否嚴格按照準則執行。
3 審計報告環節
在審計報告環節,我國內部審計報告質量不高。經常出現結論缺乏準確度、審計決定事實不清、引用法規不準確或者不引用法規、建議缺乏可行性及針對性等情況;經常發生重大質量妥協。內部審計人員執業中,未遵循重要性及謹慎性原則,面臨內部管理高層的壓力時,經常是審計報告避重就輕,審計處理不痛不癢。
英國績效審計報告已成為議會責任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在于信息環節的質量控制。中國缺乏必要的內部審計具體的責任追究制度,相關法規建設也落后,內部審計的最高法規是2003年執行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其中只是簡單的規定“對違法違規和造成損失浪費的單位和人員,給予通報批評或者提出追究責任的建議”以及“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處理”,急需更新。中國人雖說“家丑不外揚”,但可將內部審計報告征求第三方意見,評價是否符合專業標準并進行記錄存檔,2012年5月1日試行的《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中已經充分重視外部評估,可見也是必然趨勢。
4 審計信息環節
審計信息環節,英國績效審計報告是要征求第三方意見,而且交換意見過程中,審計報告是否維持原有結構,而且清晰、一致、簡潔是必須回答且記錄的問題,報告要符合專業標準,還要適當組織審計報告的出版發行,對審計報告的和后續檢查方面有具體行動方案。
我國為了規范內部審計報告的出具,準則有具體規定,內部審計報告的格式及內容,既借鑒了注冊會計師審計部分格式及要求,又結合公司內部審計特征與不同目的審計的情況。內部審計報告對公司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會計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經營績效,經濟責任及經營合規性等進行檢查、監督、評價、整改及獎懲建議,內部審計報告作為改進內控管理的參考依據只對公司本單位、本部門、股東負責并對外保密。內部審計報告的后續檢查同樣要有具體行動方案,《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中用訪談法對公司高層管理成員、治理層成員、運營管理層成員和審計人員針對“這些報告中的信息是否符合您的需要?您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及內部審計報告的內容有何看法?審計報告是否披露了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審計的時效性如何?您認為這些報告應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內部審計機構對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解決情況進行后續跟蹤了嗎”、“內部審計對上述報告中提出的問題解決情況、建議采納情況進行跟蹤嗎?”、“內部審計報告的結論公允嗎?審計發現是否與您溝通過?您認為內部審計提出的建議有價值嗎?”、“是否由內部審計機構決定采取及時的后續審計,以確定管理層的糾正行為是否達到預期結果?”等問題來評估質量控制,可見已與國際接軌,但是執行情況拭目以待。
5 總結經驗環節
總結經驗環節的工作應圍繞內部和外部質量保證措施,英國非常重視對審計工作進行事后總結。英國國家審計署績效審計質量的評價工作,由倫敦經濟學院的獨立專家組承擔,為了增加評價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每份審計報告的評價意見發給被審計單位。
今年《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和《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辦法》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風向標,總結經驗環節的具體實務操作指南已經出臺。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包括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兩種形式,由組織根據情況選擇實施。內部評估由組織內部的人員實施,可以由內部審計、人力資源、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部門的人員參與。外部評估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或者其認定的機構實施。外部評估是由組織外部獨立第三方對內部審計管理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的活動。外部評估需要在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領導下、由勝任的評估人員組成團隊獨立負責實施。外部評估的優點是評估的專業性和獨立性能夠得到有效保證,有利于對組織的內部審計活動作出更為客觀的評價。外部評估在為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和內部審計機構提供有價值信息的同時,也為組織治理層、管理層和外部審計等其他利益相關方提供獨立質量保證。
后續審計是內部審計機構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時所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實施的審計。內部審計人員應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層采取的糾正措施是否及時、合理、有效。機構負責人如果初步認定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已采取了有效的糾正措施,后續審計可以作為下次審計工作的一部分;當被審計單位基于成本或其他考慮,決定對審計發現的問題不采取糾正措施,并做出書面承諾時,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向組織適當管理層報告;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確定后續審計時間和人員安排,編制審計方案,應考慮審計決定和建議的重要性、糾正措施的復雜性、落實糾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糾正措施失敗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被審單位的業務安排和時間要求。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在確定后續審計范圍時,應分析原有審計決定和建議是否仍然可行。如果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或其他因素發生變化,使原有審計決定和建議不再適用時,則應對其進行必要的修訂。
參考文獻:
[1] 羅美福,李季澤,章軻.英國績效審計[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2] 李鳳鳴.全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討情況綜述[EB/OL]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網.http://.cn/2004-11-10.
[3]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試行)[S].2012.
判斷單位內部審計報告的經濟信息權威,關鍵在于內部審計的經濟權威。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的情況下,高校經濟活動由單一性向多樣性方面發展,經濟實力有了較快增長。但是經濟發展需不需要內部審計,答案是肯定的。現代經濟管理告訴我們,內部審計是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內控制度需要而設置的,也是規避經濟活動風險的重要監督環節。因此,如果按照上述認識建立起來的內部審計機構,其在單位內部的經濟權威是毫無疑問的。從另一個角度講,內審人員看重的正是內部審計的權威性,而被審對象懼怕的也是審計的權威性。所以,如果要讓內部審計報告的經濟信息具有價值,首先要規范我們的審計機構,提高審計權威。否則人微言輕,審計報告中的經濟信息價值就難以得到體現。
二、內部審計報告的信息質量
內部審計報告和單位財務報告一樣都存在一個信息質量問題。我們知道一個單位的財務報告的信息真實與否直接影響到單位的重大經濟決策問題,如果是對外的財務報告信息有誤還會導致投資者的損失。與其一樣,審計報告中所提供的經濟信息真實與否,不僅僅是針對被審計對象的,也不僅僅是是否影響審計權威的問題,關鍵是這個審計報告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具有多大的價值,信息質量如何。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審計報告所提供的經濟信息真實可靠,含金量較高,那么對經濟管理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僅領導會認可采納,也使審計報告具有嚴肅性和威懾力。
當然,審計報告的信息質量高低,除了關系到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外,信息質量的評判標準也相當重要。在現實工作中,同一份審計報告,被審對象和委托者對于報告中的經濟信息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這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地位不同決定的。但是,對于任何一方來講,審計報告所反映的經濟業務信息應該是清晰、簡明、易懂,應該客觀、公正、真實,這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也容易被大家認可和接受。
對于審計報告中的經濟信息評判,審計報告的編制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審計業務中,象財務收支審計、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重大項目專項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等審計報告中都包含了眾多的有用的經濟信息。在審計實務操作過程中,被審對象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審計人員是難以認定其真偽的,這就象上市公司中的造假行為一樣,一時是難以發現的。所以,我們希望審計報告內容真實,首要前提是假設被審對象所提供的會計資料和其他被審資料真實,否則審計披露的經濟信息就沒有價值。因此,審計人員應該以自己的專業判斷能力,認真加以識別被審對象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這是寫好審計報告的前提。
另外,當收集了大量的財務數據后,還有一個確認和分析過程,審計人員出于職業習慣,總希望把所審計內容,以文字加以說明,或以經濟數據加以清晰列示,但是這些文字說明和分析確認的數據,一定是要體現《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或《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行業分類會計、財務制度或其他相關財經制度原則和要求。只要依據充分,分析嚴謹,計算正確,那么所構思撰寫的審計報告必然會充分反映審計內容,從而就會大大提高審計報告中經濟信息的質量,為被審計對象和委托者接受和利用。
三、單位管理者對審計報告的認識有待提高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有一個成本與效益的關聯問題,審計活動也不例外。對于每個審計項目,審計人員幾乎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出具的內部審計報告體現的是審計價值和審計成果,精明的管理者是會充分意識到審計報告中的經濟信息價值的,他們會聽取和采納審計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去改進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但是,確實也有不少單位的管理者沒有意識到審計報告中的經濟信息價值,沒有去認真研究審計報告,更談不上維護審計工作的權威了,如此這樣的局面維持下去,審計自然成了擺設。這些單位的主要管理者所以會在認識上有偏差,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具體原因有:
1.所有者主體缺位。我們知道高校的校長或醫院院長,并不是單位資產的所有者,公有經濟下的高校和醫院的資產都是國有資產,他們只不過是受托經營者,這樣的運行體制導致了管理者沒有內在的追求效益的動力。就象包裝上市的股份公司一樣,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機制沒有改變,上市只不過是一種圈錢行為罷了。上市公司暴露出來的眾多問題已經說明這種體制下的企業經營就是缺乏追求長期盈利的內在動力。
筆者通過分析國內原有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和美國PCAOBASNo.5的規定指出,必須在煙草企業內部審計報告的意見段中標注和說明特定基準日,即依據《企業煙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截止201X年12月31日,某公司必須就重大問題進行財務報告煙草企業內部控制,以規避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公司持續穩定發展和生存。上述并非針對于測試某一天的煙草企業內部控制,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同時,為保證注冊會計師就煙草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問題提出意見的科學性、合理性,需要注冊會計師在煙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較長的一段時間后提出相關性意見。最后,煙草企業內部審計實質上是一項鑒證業務。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之規定,鑒證業務即為注冊會計師對鑒證對象信息進行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依據這一結論以達到增強預期使用者對鑒證對象信息信任程度的業務的預期目標。其中鑒證業務主要包括三部分:歷史財務信息審計業務、歷史財務信息審閱業務及其他鑒證業務。同時,還指出鑒證業務的“五大要素三大準則”,即三方關系、鑒證對象、標準、證據及鑒證報告,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及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對于鑒證對象信息而言,其是指以相關標準為依據對鑒證對象進行計量和評價得到相應的結果。從煙草企業內部審計角度看,注冊會計師定期對煙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相應的評價,并按照評價結果制定鑒證報告,為保證評價的科學合理性,需要注冊會計師確定一個健全的標準,依據該標準進行評價。
二、加大煙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評價及監督機制執行力度
內部審計風險是指反映被審計單位及其經濟活動事項的會計資料存在嚴重的錯報、漏報,或者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的漏洞、缺陷,或者存在重大舞弊事項,內部審計人員經過審計未能發現,發表了不正確或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一、內部審計風險的產生及其特點
現代審計是以“風險導向審計”為特征的。審計風險既是決定審計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分配審計資源的先決條件。一般認為,廣義的內部審計風險包括審計職業風險和審計工作風險。前者是指對內部審計職業界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與環境總和;后者是內部審計主體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實施審計時,由于不確定因素影響或者由于審計人員能力所限,做出不恰當的審計判斷或是對存在的錯弊未予揭示,從而造成企業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現代企業制度的顯著特征是權責明確,這不僅體現在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而且更多地體現在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和員工的多層次、多環節之間,從而形成分權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和受托經濟責任關系。內部審計以相對獨立的第三者身份界乎其間,起著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監督與評價作用。這樣,企業所有者對聘任經理,以及經理對所屬各職能管理部門的經營行為監督和業績評價,就由各級內部審計機構來完成。如果內部審計人員對接受的審計項目所采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不當,未能發現重大錯弊或出具的審計結論失誤,從而產生不良后果,這就是內部審計風險。因而,企業內部受托經濟責任的存在,內部審計風險也就成為必然。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風險具有自身的特點。
1.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具有與企業相一致的目標。作為企業組織的構成之一,內部審計的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緊密聯系,因此內部審計風險與企業為達到經營目標所面臨的風險具有一致性。
2.內部審計風險范圍的擴大化。社會審計接受委托,其風險僅限于約定的審計項目。而內部審計根據管理的需要,凡屬企業經營行為,都可以成為審計對象,一旦未能揭示其中的錯弊,都會產生審計風險。
3.內部審計對審計項目不具有選擇性。社會審計在接受委托之前,可以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了解,實施符合性測試程序,對審計風險作出評估,當預計的風險水平高于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時,可以拒絕接受委托。而內部審計只有通過不斷提高審計質量,改善內部管理,努力降低審計風險,而不能拒絕審計。
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比,也有其自身的優勢。由于內部審計根植于企業之中,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了如指掌,最知道企業深層次的問題,他們在審計中能抓住重點,切準要害,因而針對性強。內部審計以其獨有的信息在企業內開展審計工作,為企業管理高層服務,為決策捉供參考,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服務,在這方面,外部審計是無法替代的。
二、內部審計風險的控制
1.加大對審計計劃的控制。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制定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并報送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執行。編制年度審計工作時,應注重計劃的可行性,要留有余地,合理安排,對暫時無力承擔的審計項目,在安排計劃時要量力而行,防止出現審計風險。
一、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改善組織經營狀況并增加組織價值
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增加組織價值并改進其經營狀況,內部審計活動范圍涉及到一個單位不同的層次和領域,而質量管理則貫串于整個審計活動。單位可以通過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及時有效地發現和揭示風險、治理管理中的漏洞和內控薄弱點,提出建設性的審計建議并跟蹤落實;能夠把整個組織構架中的各個層次(包括戰略層、控制層和執行層)聯系成一個有機整體,不僅能支持戰略層針對目前需要改進的項目做出科學決策,又能確保執行層按照預定方案進行操控、不偏離目標,最終改善組織的運營狀況,幫助組織達到預期目標并增加組織價值。
2.有益于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內部審計不僅可以使單位內部一些具體的委托受托關系得以正常維系,而且可以促進整個社會委托受托關系之間按既定規則有序運行,從而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的秩序,起到預防、揭示和抵御經濟社會運行中的障礙、矛盾和風險的“免疫系統”功能。只有不斷提高內部審計質量,進一步規范內審行為,維護依法審計、文明審計的良好形象,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和公共財政“衛士”作用。
3.有利于提高內部審計師工作效率和專業技能
內部審計師工作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完成既定目標所耗費資源的多少。在完成每一個審計項目時,內部審計師都應按照質量管理要求開展具體的審計工作,通過自我控制和審計主管監視,保證按規定和要求實施既定的審計步驟與審計程序,確保審計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審計發現、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內部審計師的工作效率,還可以促進內部審計師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積累知識、尋找差距,明確學習目標和改進方向,通過接受持續教育、進行培訓、參加資格認證考試等形式提高職業水準,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4.有助于維護內審部門自身信譽并樹立權威
建立在嚴格質量管理之上的內部審計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審計項目和審計工作的質量,還能有效地減少審計風險;同時,內部審計師通過出色的工作,能夠得到服務對象的理解和信任,進一步融洽審計與被審計、審計與高層之間的工作關系,進而維護內審部門自身信譽,逐步樹立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權威。
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和執行力度不夠
部分單位對單位內部審計制度建設不夠重視,未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管理制度或辦法,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缺乏規范和明確的制度約束;實踐中,一些單位沒有全面有效地執行《內部審計準則》和單位內部審計制度,使得部分項目審計準備不充分,審計程序不合規,審計方案制定流于形式,項目審計實施不夠徹底,達不到既定的審計目標和應有的審計效果。
2.對提高審計報告質量缺乏有效措施
審計報告是管理層進行決策的一個重要依據,然而作為內部審計質量核心的內部審計報告的質量卻不盡如人意。一是審計報告的重點往往放在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描述上,側重于合規性、合法性的內容闡述,對審計建議部分重視不夠,沒有從促進管理和提高效益角度以及風險控制角度提出高質量的審計建議;二是審計報告過于專業化和程式化,比較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難以引起公司領導層的重視和理解。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審計報告質量,將無法達到內部審計的終極目的:增加價值并改進組織經營,也不利于提高審計部門的地位,難以樹立內部審計的權威性。
3.對審計工作底稿重視程度不夠
實踐中,審計工作底稿編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內容不完整。由于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術方面的原因(如查賬技巧、審計方法掌握不到位)以及對被審計對象的具體情況不甚了解等影響了審計工作底稿所記載事項的完整性;(2)重點不突出。由于內審人員的審計取證工作不嚴格、不完備,其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反映不出問題的癥結和實質;(3)填制不規范。部分審計工作底稿只交代事實沒有審計結論或只有事實結論卻沒有審計人員的意見,審計工作底稿編制人、復核人未簽名或沒有填制日期等,填制不規范使得審計工作底稿不能充分支持審計報告的結論。
4.未充分應用和擴展審計成果
實踐中能夠充分利用審計結果的單位比較少,一般的內部審計機構一旦提交了審計報告后就認為審計項目的各項工作就已經結束,無論是從廣度上,還是從深度上講都沒有將審計成果資料充分利用起來,沒有將審計結論的作用發揮出來,降低了審計監督的效力,還有很大的潛力需要挖掘。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審計結果將對改善組織經營狀況、增加組織價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對策
1.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體系
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是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和依據,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需要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需要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首先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使內部審計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為促進內部審計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其次需根據內部審計準則,結合單位特點,制訂更為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業務操作規程,完善審計工作程序,提高審計業務標準,并及時傳達到每一位內審人員;最后內審機構應建立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制定專門的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以規范內審人員的審計行為,提高審計項目和審計工作質量。同時還應在內審機構內部制定績效考核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將審計質量的評價和考核內容納入審計人員年度績效評價和考核中,充分調動內審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促進內審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
2.加強審計項目質量全過程控制
在制定了完善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制度和規程的基礎上,確保各項制度和規程執行到位是加強審計項目質量管理的關鍵。因此,內部審計部門實施審計項目時,必須按照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對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和后續審計等階段實行全過程質量管理。
嚴格的審計過程質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確保審計項目質量的重要途徑。首先,在審計準備階段,內審機構要制定科學的審計方案。作為指導整個項目審計的指導性文件,審計工作方案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編制,其所確定的審計目標、范圍、內容應當明確,重點突出,分工合理,各項工作措施和要求恰當;其次,在審計實施階段,內審機構要加強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質量管理。審計證據是否充分、可靠決定了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以及能否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審計工作底稿填制要規范、內容應完整、重點要突出;再次,在審計報告階段,應在對審計證據進行綜合整理,編制反映審計過程和成果的工作底稿的基礎上,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同時應重視完善審計報告的建議部分,盡可能提高審計建議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建設性,避免空談或就事論事,應能有助于促進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最后,后續審計階段的質量管理重點主要包括檢查和督導落實審計意見、審計成果綜合運用分析。在下達審計建議或意見后,內部審計部門要認真做好審計回訪工作,對被審單位的反饋和整改情況要進行歸納和總結,判斷是否整改到位。
3.提高審計復核層次,加強審計督導
隨著內部審計范圍、內容的不斷拓寬以及審計對象的日趨復雜,審計質量控制難度在加大,建立健全審計項目復核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審計復核工作是審計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內審機構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要對審計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指導、監督和復核,采取適當措施,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復核人員在開展復核工作時,應有大局意識和整體意識,善于對問題進行綜合、歸納和分析,應不斷加大復核工作力度,保證審計項目質量。在確保審計組長、部門負責人的必要復核外,為提高內審項目質量,還應設置專人或專門的復核機構,對整個審計項目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復核。
4.充分應用和擴展審計成果
審計項目結束以后,內審部門還應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擴展和應用審計成果。一是要將審計情況和相關信息通報組織職能部門,形成成果共享,增強職工對內部審計的了解,改變他們對內審工作的傳統認識;二要重視審計中發現的移交相關部門處理的事項,與這些部門保持聯系,了解深入查處和責任追究情況,消化、鞏固和擴展審計成果;三要與單位高層領導進行溝通和交流,與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積極宣傳和推介審計成果,并廣開言路,虛心征求他們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建議和意見,改進審計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旭崗.論如何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J].財會研究,2009(16).
(二)從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上看。內部審計部門有對工資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效益進行監督的職能,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現在的內部審計的職能正在發生著變化,延伸出了咨詢、評價、服務以及控制的職能,通過與企業管理職能的協調,更好的為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做好服務的作用。
二、全面實施具有內部審計部門參與的預算管理階段
(一)內部審計部門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依據。現階段,企業的內部審計組織機構存在著多種模式,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公司決策層提出的編制原則、預算管理職能部門下達的編制要求、預算管理責任部門編制的預算以及調整部門的部分預算進行監控和考核,從管理組織的角度看,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全體系的加入預算管理組織的體系中來,才能在預算管理中真正的發揮作用。通過全國公司決策層的全局性把握和審核,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平價、咨詢職能,內部審計部門通過預算程序過程中向公司決策層出具審計報告,提出建設性建議。
(二)內部審計為企業全面預算提供實施方針。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首先要手機內部審計所需的所有資料,主要包括:涉及到全面預算管理編制的管理規定、制度調整方案、批準文件、預算執行報告等相關資料,設計全面預算管理的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對全面預算編制的審計工作,主要設計的工作有:第一,業務、財務、資本預算編制內容是否完全,編制的基礎資料是否具備;第二,是否落實本單位的具體預算目標,是否按照時間進度進行了分解,形成全面的預算責任體系;第三,收入、成本、費用的預算編制是否按照單位編制原則正常編制;第四,資本性支出預算是否按照整體的規劃和進度進行了安排。其次,對全面預算執行的審計工作,主要設計的工作有:第一,本單位是否執行了嚴格的責任制度,按照預期進行了人員之間的順暢溝通渠道;第二,全面預算指標是否按期完成,收入、成本、費用的預算執行情況有無遺漏,是否按照標準定時完成;第三,資本性支出預算以及貨幣資金支出是否按照單位標準執行,又無語扇子對外借款情況等。另外,對全面預算調整的審計工作,主要工作有:第一,預算調整是否到位,有無多編、少編、漏編的情況;第二,當單位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全面預算能否及時的得到調整,以及預算的程序是否合格等。最后,對全面預算的分析與考核的審計工作,主要有:第一,建立預算執行的分析情況,制度是否合理;第二,是否有定期的預算執行會議,能夠對預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第三,對于單位是否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考核制度,考核記錄是否完整,有誤員工預算獎懲措施等。
(三)內部審計部門為全面預算提供審計報告。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漏洞情況,需要公司決策人員從管理的經濟性和效率性方面進行內部審計的評價工作,并適時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出具包括單位具體情況、預算情況、審計問題及評價建議等的全面性的審計報告。另外,審計關注的主要是幾個重要性的動態指標,內部審計活動在某種程度上組要體現的就是公司管理層的經營理念,所以,為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對的水平,公司審計部門不僅要對社會上涉及內部審計風險的管理情況及時關注,適時的進行事前、事中控制,為內部審計部門進一步出具全面預算的審計報告做準備。最后,要考慮財務部門制定指標的滯后性,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注意保證對績效動因的適應性,以便更好地對預算管理的責任部門進行有效控制。
(四)及時關注審計熱點問題,為全面預算提供信息化管理。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管理時代,對企業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信息高效采集和信息充分利用的情況,企業審計部門應該及時的控制監督信息的反饋工作,結合內部審計的各種手段以及審計方法,盡可能的減少審計時間的基礎上,對項目做出深刻、清晰地報告,為全面預算提供增值服務,另外就是對于內部審計部門出具報告的質量應該提高,明確審計報告的層次及范圍,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只有提出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才能為企業的全面預算減少風險。
二、安徽煙草內部審計質量評估的重點要素和關注點
《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的評估標準體系將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內容分為兩大類,即內部審計環境類和內部審計業務類,兩大類別又分為19個評估要素和34個評估要點。在現階段,安徽煙草已經建立了一些內部審計質量評估體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對內部審計質量進行評估,但整體意識還很薄弱,評估方法尚缺乏系統性,評估的內容暫不明確具體。基于此,現階段安徽煙草的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應按照《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規定的評估流程、評估標準和評估工具對“內部審計業務類”方面的部分評估要素進行質量評估。下面淺談一下在對部分重點評估要素進行質量評估時的關注要點。
(一)審計計劃的質量評估
古人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對內部審計工作同樣適用。年度審計計劃和項目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前提。一個好的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是實現審計目標的綱領和指引。
1.年度審計計劃,是指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為完成審計業務,達到預期的審計目的,對一段時期的審計工作任務或具體審計項目做出的事先規劃。在對年度審計計劃進行質量評估時,審計的關注點應至少包括:內審部門編制的審計計劃是否緊緊圍繞本單位年度重點工作;預期的審計目標是否恰當合理;是否能夠對單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監督到位;是否能夠對本單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促進解決;是否能夠對內部員工普遍關注或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有所思考;是否能夠對以往審計發現的比較突出、影響較大的問題防止再犯等。
2.審計工作方案是指審計部門為了使審計人員能夠順利完成項目審計業務,據以組織、指導和控制某一個審計項目,達到預期審計目的而編制的具體審計項目工作計劃。編制一個好的審計工作方案,可以使審計項目有序、優質、高效地進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在對審計工作方案進行質量評估時,審計的關注點應至少包括:具體審計方法和程序是否適合該審計項目;審計內容是否全面;審計人員及時間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質量評估
1.審計證據,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活動中,通過實施審計程序所獲取的,用以證實審計事項,作出審計結論和建議的依據。可以說,在審計的整個過程中,收集、鑒定和綜合審計證據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審計證據的質量水平直接影響了審計結論,從而影響審計報告。因此在對審計證據進行質量評估時,我們的關注點應至少包括:審計證據的獲取方法是否恰當;審計證據是否具備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審計證據的風險水平是否合理。
2.審計工作底稿,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工作記錄,是聯系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的橋梁。審計工作底稿在審計工作過程中起到了紐帶作用,將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連接起來,作為審計報告的基礎。因此在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質量評估時,審計的關注點應至少包括以下四點。一是內容是否詳實完整:記錄與審計目標和審計范圍相關的所有資料,羅列應關注的方方面面,區分重點關注事項與普通關注事項;二是記錄是否清晰易懂:清楚地說明內部審計人員所執行審計程序的性質與程度,說明在審計過程中所檢查的資料;三是描述是否客觀真實:內部審計人員應對所收集的資料予以審核,確保審計工作底稿資料的來源真實、可靠,對被審計單位的描述客觀、真實;四是結論是否明確合理:在收集、記錄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內部審計人員應根據所收集的審計證據,進行整理、分析,做出適當的職業判斷,提出明確的審計結論和意見,避免使用模糊不清、容易產生歧義的文字。
3.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就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文件。審計報告是一個審計項目的核心文件,一份好的審計報告應具備一些基本的質量特征,即應當正確、客觀、完整、清晰、及時、具有建設性,并體現重要性原則。因此在對審計報告進行質量評估時,除了上述基本的質量要求外,審計的關注點應還至少包括以下五點。一是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的側重點是否不同。全面審計、專項審計、管理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不同的審計項目,審計報告的內容要各有側重,如經濟責任審計應側重報告任期內各項經濟指標的實現情況,管理審計應側重單位內部管理情況及制度的執行情況,專項審計應側重項目的開展及實施情況。二是是否給與恰當的肯定。內部審計報告應該是客觀的,毫無偏見的,而以負面為主的審計報告,讓被審計部門認為是來挑毛病的,不利于審計整改。只要有充分的證據支持,該表揚的,就不應該吝嗇語言。三是改進建議意見是否恰當可行。內部審計在監督評價的同時,還要關注整改落實情況及成效。重點突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審計建議,才能找出問題的關鍵癥結,對癥下藥。過于原則化、籠統化的建議則無法得到落實。四是是否與被審計單位進行了有效溝通。在報告編制前要及時與被審計單位相關負責人員就審計報告中所涉及的概況、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審計發現問題在被審計單位存在的狀況,所提建議對被審計單位是否“有用”又“好使”。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并取得被審計單位的理解。五是審計評價是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在對審計評價質量評估時,應查看審計評價是否超出審計職責范圍并且前后自相矛盾;是否帶有主觀色彩;是否按照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做出審計評價;審計評價用詞是否恰當嚴謹等。
一、審計產品與商品的關系
1 物品、產品與商品的關系
按照經濟學中的定義,商品經濟中的事物一般分為下面三種類型:物品、產品和商品。物品是指沒有經過加工,自然天成的叫做物品,物品本身可能具有價值也可能沒有使用價值;產品則是經過加工的物品,凝聚了人為的智慧和成本在里面(一般的人類勞動),并使其具備使用價值,商品的定義則是已經流入市場的。可以在市場中進行公開交易的產品。
商品按照所有權,可以分為:公共品、私人品和混合品,究竟審計產品屬于這三種的一個,還是另有其他選擇,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同時這也是本文分析的重點。
通過以上的定義,我們能夠了解到商品的基礎是產品,既一件物品必須經過人類勞動的加工,同時進入流通領域才能成為商品。這一點是我們繼續進行下面探討的重要基礎之一,有助于理解審計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同時也為討論其商品或產品屬性做好理論上的準備。
2 審計最終結果的形式
本文中審計最終結果是指按照審計流程,完成各項審計過程后,最終得到的審計報告,對于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還要包括管理建議書等。
審計報告作為整個審計流程的最終結果,在審計過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審計報告作為整個審計過程中唯一的可見實物結果,是整個審計流程中的核心,整個審計過程中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均凝結在審計報告中,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股東,最終接受審計的方式都是通過審計報告,所以審計最終結果的形式當之無愧為審計報告。
二、審計報告商品屬性的討論
審計的商品特性目前巳被接受,但是由于審計自身類型的不同,最終審計結果的產品屬性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按照不同類型分類對比公共品以及私人品屬性進行討論。
1 政府審計
將政府審計產品特性與公共、私人品進行列表比較:
根據表1的比較,政府審計報告的特性同公共品一致,與私人品相反,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政府審計報告屬于公共品。
2 內部審計
根據表2分析,內部審計報告同公共品或私人品均有較大差異,并且內部審計并沒有通過市場來交換,所以我們認為內部審計報告屬于一種產品而不是商品。
首先是購買能夠獨享,這就排除了內部審計報告為公共品的可能,公共品的最大特性即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一個人消費公共品并不剝奪其他人享用該公共品的權利,但是內部審計產品卻與此相反,內部審計報告作為企業的經營狀況的評價,不但包括一般審計報告的內容,同時還有針對本企業不足以及改進意見,屬于商業機密范疇,企業有動力也有必要限制內部審計報告的擴散范圍,這實際上就是內部審計報告的獨享。
其次,消費不能分割和-一定程度的“搭便車”存在又否定了其私人品的可能。由于內部審計報告作為企業的文件。在注冊會計師進行獨立審計時是有權力查閱的,這就無形中構成了“搭便車”行為,所以內部審計產品也不是私人品。
最后,內部審計的購買方式徹底否定了其商品屬性。商品區別于產品的最大不同在于商品要在產品基礎上進行市場交換,而內部審計則是企業自己購買自己的產品,這個過程沒有通過市場交換,所以內部審計報告不具備商品屬性,只能算是一種內部消費的產品。
也正是因為如此,內部審計的定價也是非市場的,內部審計的價格就是內部審計人員的收入,一般來說,內部審計人員的收入水平同企業平均工資水平成正比例,即某企業的平均工資越高,則該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的收入越高,這也是內部審計人員的收入不盡相同的原因。
3 獨立審計
通過對比,我們能夠看出,獨立審計同公共品和私人品均有不同。較公共品而言,獨立審計的購買方式為私人直接支付,配置方式為市場價格,這就具有很強私人物品的屬性;較私人物品而言,獨立審計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等明顯公共物品的特點。潛在投資者在獲得獨立審計報告時并不需要額外支付費用,一個人使用獨立審計報告的同時并不影響他人使用同一份報告。
在這種基礎上,一部分學者將其視為準公共物品,并用準公共物品的特點來衡量獨立審計并解釋一些問題,但解釋問題的同時,仍然有一些問題無法得到答案,因此就筆者的觀點,我們認為獨立審計并非公共物品,也不是準公共物品,相反,獨立審計是一種特殊的私人物品。
三、獨立審計為私人物品的探討――以“審計廣告說”的角度
1 “審計廣告說”的基本內容
“審計廣告說”的提出是基于審計在商品經濟中的實際功能推導出的結論,其核心思想為:獨立審計實際上是企業財務的“廣告”,其現實目的是穩定現有投資者的前提下吸引潛在的投資者。
投資者理性(包括股東)的假設認為投資者會主動尋找高收益的企業進行投資,但是市場失靈的廣泛存在使得這一選擇變得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會出現“逆向選擇”的現象,因此為了吸引投資者的關注,業績好的公司傾向于向投資者出示經注冊會計師認定的審計報告來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而業績較差的企業為避免排除在主流之外也要向公眾提供審計報告向投資者展示自己經營的成功,因此其現實功能而言,此時的獨立審計功與廣告沒有差別,都是為了獲得投資者(消費者)的關注。
2 “審計廣告說”的思路
在考察獨立審計產品屬性的過程中,我們傾向于尋找到一種類似于獨立審計功能的現實產品來探討獨立審計的商品屬性,在實際商品經濟中,我們很難找到與獨立審計報告完全一致的產品,但是經過多個角度排除和分析,我們發現廣告的產品屬性與獨立審計報告的產品屬性非常相似。
“廣告是有計劃地通過媒體向所選定的消費對象宣傳有關商品或勞務的優點和特色,喚起消費者注意,說服消費者購買使用的宣傳方式”這種定義確定了廣告產品的幾大屬性。(1)廣告內容:商品或勞務的優點、特色;(2)廣告對象:消費者;(3)廣告手段:廣而告之;(4)廣告目的:說服消費者購買使用。依據上述特點,我們看出廣告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廣告的產品作為一種私人品,但是其目的卻是盡可能多地讓所有人獲得廣告產品,即廣告的目的就是讓最多的消費者獲得廣告本身,同時吸引消費者購買廣告所宣傳宣傳的產品。
我們用下表來比較審計產品與廣告產品的特性
表4 廣告產品與審計產品屬性的比較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審計產品中的投資者相當于廣告產品中的消費者,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地位相當于廣告公司,審計報表作為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產品,其性質與廣告公司的廣告產品十分相似。
3 “審計廣告說”的實質
首先,我們來進行審計產品與廣告產品的經濟學角度比較,廣告產品和審計產品一樣具有“搭便車”的行為存在,但是,這
里的“搭便車”行為同普通商品的“搭便車”行為有著很大的不同,這里的“搭便車”行為是企業所期望的,想反,由于此處的“搭便車”行為能夠給企業帶來正的外部性效應,所以企業會主動讓投資者(消費者)“搭便車”獲得相關產品信息以便擴大企業(商品)的影響。對于這種特殊的屬性,很多學者將其視為一種公共品的特性,但實際上獨立審計產品又是一種企業購買的產品,這就構成了一種矛盾:一類公共物品卻是由私人提供,不過這個矛盾也往往被一些學者用準公共物品這個概念來調和,但是作為一種無利可圖的準公共物品,企業提供審計產品的動機又從何而來呢?因此,獨立審計產品的供給很難用準公共物品解釋。
獨立審計肯定不是純公共物品,同時也不是準公共物品,所以獨立審計只能是一種私人品,只不過這種私人品的特性比較獨特,其形式上與廣告十分相似。獨立審計報告其大部分現實目的是吸引潛在投資者的投資,這樣就能夠得出推論,即獨立審計產品的實質是企業財務的“廣告”,企業通過“獨立審計廣告”勸說投資者對企業投資。
四、用“審計廣告說”解釋獨立審計悖論
1 為什么企業自己出錢審計自己
正如上述論證,獨立審計由于獨立性無法完全得到保證,所以其信息披露功能在逐漸減弱,同時揭錯防弊功能也在逐漸喪失,因而獨立審計報告實際上的作用是企業的“財務廣告”,而廣告產品作為一種私人產品,盡管其帶有一些公共產品的特點,但是依然要私人供給,因此獨立審計的費用必須由企業自己支付。
2 為什么注冊會計師無法滿足公眾的高期望
由于獨立審計的“廣告”特性,注冊會計師就像廣告制作人一樣,職責只是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做出披露,但是投資者卻期望注冊會計師能夠將企業內部的所有舞弊信息找出,從而做出對投資者自身更有利的選擇,而注冊會計師作為“廣告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審查產品的真實性,不能像執法人員一樣完全審查產品質量,因而從這個角度,注冊會計師永遠不可能達到公眾的期望要求。
3 獨立審計作為“公共物品”卻私人供給的原因
這個問題在之前也作了一些闡述,獨立審計的“公共物品”屬性只是人們誤解了獨立審計的經濟學本質,因為獨立審計是一種私人物品,因而私人供給就是必然的選擇。
4 獨立審計定價的原則
長期以來,各方對獨立審計定價的原則沒有統一的觀點,在這里筆者也無法提出一個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的答案,但是利用“獨立審計廣告說”也能夠對一些定價問題做出闡述。下面就是影響獨立審計定價的幾個主要方面: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審計報表的質量;被審計單位的規模等,其中爭議較大的是前兩項。
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對審計價格的影響,有人認為會計師事務所越大,其報價就會越高;也有人提出,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擴大會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因而報價應該更低。但是實際上,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和名氣是其無形資產,其品牌價格在審計費用中占據很大比重。這一點在廣告公司中更是十分常見,越大的廣告公司越有實力雇傭高等級的廣告制作人,就能提供更高質量的廣告產品,因而廣告費用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