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4: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內控工作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內部控制概述
建立內部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由數據處理功能所產生的信息具有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以及保證數據處理功能本身具有有效性;使會計處理符合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要求;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提高信息系統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促使企業提高管理決策的正確性。
二、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功能
1.預防性控制功能。它是通過防止或阻止錯誤、災害、事故、舞弊等的發生來避免各種災害。
2.檢測性控制功能。它是通過找出、發現已經發生的錯誤、災害、事故以及舞弊現象來防止危害的擴大或使危害得到補償。
3.糾正性控制功能。它是通過更正和糾正已檢測出的錯誤,處置發生的舞弊行為,以及處理和補救已發生的災害等來減輕危害,使系統恢復正常。
三、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組織控制
1.電算化部門與用戶部門問職責的分離
在會計電算化的情況下,電算化部門除了對數據采集部門所送來的數據按一定程序進行處理外,不能負責業務的批準和執行、也不能保管除計算機系統以外的資產。一般設置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維護管理等新的崗位。這些崗位將承擔起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達到保證會計數據真實可靠,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目標。
2.電算化部門內部的職能分離
在經濟業務處理中,將不相容職能予以分離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會計電算化卻常常將這些職能集中化。因此,在電算化部門內部,應該適當地進行職員分離,以補救不相容職能集中化的不足。一般來說,電算化部門內部應做到以下的職能分離。
(1)系統分析和應用程序設計的分離。將系統分析和應用程序設計分離開來,有利于分別檢查系統的設計相應用程序的設計,不過,這兩者不嚴格分離并不會嚴重削弱內部控制。
(2)系統分析和應用程序設計與系統程序設計的分離。沒有這種分離,系統程序就可能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對應用程序和數據文件做出變更。
(3)系統分析、應用程序設計以及系統程序設計與操作職能分離。如果讓系統分析員和程序設計員運行程序,他們就有機會對程序和文件進行非法修改。
(4)獨立的檔案保管職能。實行獨立的檔案保管職能有助于防止任何未經批準而使用程序、文件和系統資料的行為。
(二)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過規范的計算機操作來保證信息處理的高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未經批準而使用文件、程序和報表的機會。操作控制是通過制定和執行規范的操作規程來實現的。規范的操作規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操作運行規則。計算機操作員應遵循操作指南中的規定進行操作。
2.機器操作規則。應為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的運行設立規范的操作規則。
3.用機時間記錄規則。應對每個上機操作者所用時間進行記錄,以便考核計算機完成的任務以及每項任務所用機時。
4.控制臺記錄規則。操作系統應編寫控制臺記錄,即記錄操作系統的所有活動、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操作員的行動。
5.嚴密的監管規則。規范的操作規則還應要求對操作活動進行嚴密的監察和檢查,包括定期地對控制臺記錄、操作記錄和用機時間記錄,加以審查和比較。
6.機房守則。這涉及到設備的使用、程序的存放、文件的處置等方面,目的是為了使機房保持良好的秩序,以減少程序和數據損失和破壞的風險,保證保密的輸出信息不落入未經允許使用的人之手。
(三)處理控制
1.數據有效性檢驗。可靠的和合適的數據處理要求應用程序所處理的數據是正確的,而處理正確的數據意味著要讀入正確的文件和文件中的記錄,而且所處理的業務與主文件所包含的業務相配。有效性檢驗是為了發現用錯文件、記錄和業務數據的情形,其措施包括:
(1)文件標簽檢驗。打開文件時,應檢查文件的內部標簽,以便確認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記錄標識檢測。在處理順序文件時,應用程序是依次讀文件中的記錄的。為保證要讀的下一記錄在邏輯順序上是正確的(即確是下一記錄),應用程序應在處理該記錄前檢測一下記錄的標識(關鍵字)。
(3)業務代碼檢測。業務數據文件通常包括不同類列的業務數據,每類業務數據需要得到不同的處理。業務類型可以出業務代碼來辨別。每類業務的業務代碼均被應用程序讀入,以便決定由哪一段應用程序來進行處理。
(4)順序測試。秩序混亂的文件會導致在處理順序文件的過程中遺漏記錄,導致文件的誤用,導致文件排序或合并操作的失敗。因此,應用程序應通過比較前后兩次讀入的記錄的關鍵字來檢查記錄的順序。
2.余額檢查。費用和收入類賬戶在期末—般沒有余額。因此,可以在程序中設置余額檢查指令。在借貸記賬法下,大部分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應在貸方,而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應在借方。因此,可將此作為余額合理性標準編人程序。當程序運行時,就可對賬戶余額進行合理性檢查。
3.試算平衡。程序根據記賬方法中的試算平衡法對全部賬戶的期末余額進行檢驗。如果不平衡,說明處理有錯,需進行查找和更正。
4.總賬和明細賬余額核對法。將某——賬戶所有明細賬的余額相加的結果應與總賬余額相符。
四、結語
總之,發展會計電算化,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促進會計改革的重要保證。而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工作,則將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利用會計電算化系統組織會計工作,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及時的會計信息,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1 內部控制環境基礎薄弱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直接關系到醫院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貫徹,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其他控制能否實施或實施效果的好壞。目前醫院在組織機構設置中,比較重視縱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而對橫向的協調重視不夠,導致同級各職能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溝通不靈敏,協調性差,進而影響醫院內控的成效;大多數醫院院長來源于醫療骨干或學科帶頭人,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到位,使醫院內控工作缺乏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即使有些院長對醫院內控工作有了較清楚的認識,也會因其管理能力所限而無法建立和實施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1.2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
有些學術參考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醫院財務管理部門與會計核算部門未明確劃分,將兩項工作合并一處,財會部門的主管人員既管理財務收支又處理會計信息,如此極易導致基于需要而捏造會計信息。權利、義務與責任對等是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之一,而目前醫院的會計人員按有關規定所擔負的責任大于其實際擁有的權力,同時醫院又對他們缺乏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導致責、權、利嚴重背離。有的單位雖然建立了較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卻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或束之高閣,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1.3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人員缺乏應有的專業素質
人員素質是決定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重要因素。如果人員心理上、技能上和行為方式上未能達到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要求,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程序或措施誤解、誤判,即使內部控制制度再完善,也很難充分發揮作用。就目前醫院情況看,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參加學習培訓的機會很少,缺乏應有的分析判斷能力,難以適應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所需的知識層次,只滿足于日清月結、做憑單、記賬等,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辨別能力。
1.4 醫院財務內部審計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內部審計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基本措施,內部審計人員是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檢查執行的首要責任人,但他們的獨立性不夠,內部審計的服務對象是醫院經營者,而內部各職能部門都是在經營者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其各項經營管理行為尤其是重大行為大多在他們的授權下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審計無法真正履行其職能。有的內部審計人員只是兼職或是掛靠,對業務知識掌握不全面,使得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檢查流于形式,稽核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
2 加強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
2.1 營造良好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環境
強化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意識是提高醫院內部會計控制有效性最基本和最迫切的要求,醫院內部應建立以院長為首的經濟責任制,加強總會計師在會計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認識,認真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加強對財務內部會計控制的組織領導和協調,保證其正常有效運行。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一個涉及醫院經濟活動全方位的控制,是一整套相互監督、制約、聯系的控制方法,醫院各個層次的人員,上到院長下到各部門、科室、職工要共同實施,只有全院上下統一認識,才能保證醫院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此外,領導重視才能保證內部會計控制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2 建立健全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應該全面、系統,要涵蓋預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貨幣資金控制、資學術參考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產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對外投資控制以及信息系統控制。要遵循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賬物分離的原則,做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確保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成效。醫院內部會計控制應當涉及所有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崗位及人員,并對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涉及經濟業務的全過程。同時,醫院應選擇一些影響面廣、作用大的關鍵控制點,實行重點控制。
2.3 全面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近幾年醫院會計制度作了較大改革,新增內容較多,由于人的素質因素,不能適應新形勢,跟不上事業發展需要,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從而導致技術性會計信息失真;由于從業人員政治素質的影響,不能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不履行義務與職責,在利益驅動下,步入歧途,形成經濟犯罪。為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醫院負責人應鼓勵和支持會計人員學習和掌握新的專業知識,使其知識和技能得到不斷更新、補充、拓展,進一步掌握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制度和財政政策,從而跟上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這是有效發揮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條件。
2.4 強化內部審計的職能
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審計財務核算的正確性,同時也是為了檢驗各項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以便發現不足,彌補漏洞。內部審計機構應強化其獨立性和權威性,獨立于有關部門的經濟活動之外,通過定期和經學術參考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常的審計活動,對經濟運行進行審核檢查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在醫院內部建立以內部審計為主線的監控機制,應實行院長負責制,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科室,保證醫院內審工作的獨立性、權威性和有效性,避免“形同虛設”,真正使內部審計起到衛士、謀士的作用。醫院審計部門要制定出一整套的內部監督制度,將整個內審工作的重心從過去的事后審計,轉向事前計劃預測、事中跟蹤控制、事后審計并舉,從查處違規違紀審計轉向內控制度審計和績效審計,實現對醫院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評價,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 把醫院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使內控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
主要參考文獻
1956年2月出生,叫。現任財務資產科科長。年12月被評審為管理工程師,自學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由于各級組織的培養教育,參加工作近年。領導和同志們提攜幫助,加之個人不懈努力虛心學習,政治覺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下面將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從事經濟工作的基本情況
調任廠計劃財務科科長,從事廠計劃財務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經過廠領導指導,同事們幫助,很快挑起了全廠計劃和財務部門管理的這份重擔,不僅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從經濟上保障了采油三廠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保證了經濟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生產)者,于1999年10月重組時。年被評為油田公司經濟工作先進個人。所在財務科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集體、油田公司會計核算先進單位。
二、從事經濟工作的學習情況
給了自己較大的壓力和學習的動力。從事經濟工作以后,較大跨度工作崗位的變動。自己始終重視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特別是經濟管理的學習。1992年9月1995年7月參加寧夏自治區黨校經濟管理大專班學習,獲得經濟管理大專文憑。年年參加了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文憑和學位。年開始參加行政管理專業自學考試,年獲得行政管理本科文憑。同時,還多次參加了財務管理、經濟統計、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高級研討以及不斷的自學等。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在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管理實務等諸多方面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促進了經濟管理中的得心應手,確保了各項任務的完成。
三、經濟崗位上的理論成果
給我石油單位的經濟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重組改制以及世界經濟的不斷變換。促使我不得不不斷地進行創新。
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組織、制度和考核三個成本管理體系;縱向、橫向、時間“三維\''''分解成本;構建作業區、機關及輔助單位和專項費用三個標準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較完整的適應采油廠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提出并設計了采油廠“三D精細成本管理模式。
并親自編寫了落實這幾項措施的有關制度、規定,提出加強成本過程管理的財務監督委派、內部審計、第三方監理、后評估、成本日報監控等一系列措施。使這幾項措施在成本過程控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親自到靖三聯現場寫實,提出采油基層單位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提出了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辦法的基本框架,促進了崗位量化考核的順利開展。
提出了采油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框架及建立運行機制的思路,多次到五里灣第一作業區指導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試點。保證了試點的成功。
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間,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節約型向成本避免的轉變、學會花錢為省錢”以及經營工作要與生產、科技、改革、管理緊密結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促進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親自編寫了材料、電、井下作業、運費四個成本可控度較大成本項目精細管理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加強成本要素主要項目精細管理的思路。使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促進了內控體系的執行有力。特別是采油作業區內控體系屬中石油首家,全面組織了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提出并參與了采油作業區內控體系的建設。多次組織了內控測試。得到股份公司的好評。
由于各級組織的培養教育,參加工作近年。領導和同志們提攜幫助,加之個人不懈努力虛心學習,政治覺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下面將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從事經濟工作的基本情況
我于1999年10月重組時,調任廠計劃財務科科長,從事廠計劃財務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經過廠領導指導,同事們的幫助,我很快挑起了全廠計劃和財務部門管理的這份重擔,不僅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從經濟上保障了采油三廠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保證了經濟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生產)者,2001年被評為油田公司經濟工作先進個人。所在財務科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集體、油田公司會計核算先進單位。
二、從事經濟工作的學習情況
較大跨度工作崗位的變動,給了自己較大的壓力和學習的動力。從事經濟工作以后,自己始終重視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特別是經濟管理的學習。1992年9月-1995年7月參加寧夏自治區黨校經濟管理大專班學習,獲得經濟管理大專文憑。2000年-2003年參加了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文憑和學位。2003年開始參加行政管理專業自學考試,2006年獲得行政管理本科文憑。同時,還多次參加了財務管理、經濟統計、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高級研討以及不斷的自學等。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在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管理實務等諸多方面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促進了在經濟管理中的得心應手,確保了各項任務的完成。
三、在經濟崗位上的理論成果
重組改制以及世界經濟的不斷變換,給我們石油單位的經濟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們不得不不斷地進行創新。
我提出并設計了采油廠“三D”精細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組織、制度和考核三個成本管理體系;縱向、橫向、時間“三維''''分解成本;構建作業區、機關及輔助單位和專項費用三個標準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較完整的適應采油廠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
提出加強成本過程管理的財務監督委派、內部審計、第三方監理、后評估、成本日報監控等一系列措施,并親自編寫了落實這幾項措施的有關制度、規定,使這幾項措施在成本過程控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提出采油基層單位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親自到靖三聯現場寫實,提出了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辦法的基本框架,促進了崗位量化考核的順利開展。
多次到五里灣第一作業區指導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試點,提出了采油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框架及建立運行機制的思路,保證了試點的成功。
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節約型向成本避免的轉變、“學會花錢為省錢”以及經營工作要與生產、科技、改革、管理緊密結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間,促進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出了加強成本要素主要項目精細管理的思路,親自編寫了材料、電、井下作業、運費四個成本可控度較大成本項目精細管理的指導性意見,使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1國內內部控制概述
1.1內部控制概念的演變
1)內部控制論理論是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經驗的豐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理論階段。1992年COSO委員會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與事件進入了整體框架階段,整體框架對內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這一定義明確了四個要點:是一個過程;受人為影響;為了達到三個目標;合理保證。它由相互關聯的五項要素構成,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
2)控制環境:任何企業的核心是企業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和所處的工作環境,個人的誠信正直、道德價值觀與所具備的完成組織承諾的能力、董事會與稽核委員會、管理階層的經營理念與營運風格、組織結構、職責劃分和人力資源政策與程序。
3)風險評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異常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清楚并應付其面對的各種風險。同時,企業也必須設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相關風險的機制,以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適時加以處理。
4)控制活動:企業必須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確保既定目標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實施。
5)信息和溝通:圍繞著這些控制活動的是信息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得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獲取和交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揮、管理和控制企業的經營。
6)監督:企業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受到監督,并在必要時得以修訂,這樣,系統及制度才能反應自如,并能視情況而隨時調整。
1.2我國內部控制概況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論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正式提出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個公認的標準體系。我國有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原則、指引、規范則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門,這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體制造成的。國資委管國有大中型企業;證監會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財政部管全國所有企業的財務與會計工作,并負責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然而,內控指導原則、指引或規范由各政府部門分別制定,有許多弊病:
1)各部門各自研究與頒布內部控制的相關指導原則或指引,不利于內控制度的統一與協調。財政部正在陸續制定并的是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截至目前已經了十多個。而其他政府部門則僅制定了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指引或對企業各項業務內部控制流程的設計與制定缺乏具體的指導。
2)關于內部控制的定義、范圍、目標等不相一致,內控要素、內控內容,以及內控方法的解釋也不一致。
3)缺乏統一的推進機構,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與實施。各部門頒布的內控指導原則、指導意見或指引在實務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上市公司、銀行、證券公司、未上市國有企業的頻繁出事便是佐證。
客觀地講,我國近幾年對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會計控制和審計評價為主線的,我們可將之簡稱為“會計導向”和“審計導向”。會計導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國目前已的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它們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的,基本上沒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會計控制領域,甚至沒有包括審計方面的內容。審計導向下的內部控制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審計程序與方法的應用、審計成本的節約、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風險的控制等。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內部審計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通過協助管理當局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來促成好的控制環境的建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其權限、人員的資格以及可使用的資源緊密相關。內部審計人員必須相對獨立并且直接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報告。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即使存在,但卻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意識
各企業缺少對自身固有風險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還應在對固有風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殘存風險進行評估和預防。
2.3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力度大,與之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卻跟不上業務的需要。許多企業在員工的崗位培訓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員工的素質提高。
2.4有效的價格風險評價機制尚未建立
由于當前市場不完善,競爭激烈、惡意競爭以及“低價中標”的招投標游戲規則,都不能使企業按企業定額客觀報價,為了爭取中標,不惜壓低報價,承擔更大的價格風險。
3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途徑
3.1完險管理體系
全面風險管理是對整個機構內各個層次,各個種類風險的通盤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可使組織中各業務單位分散的決策者之間協調合作,使數據的收集、測量與處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審計和監督。企業要從全局、總體層面權衡利弊,使部門安排有關的業務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時要制定嚴密的業務操作規程及信息傳輸報告制度,建立一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風險。
在機構內部廣泛開展“深化內控理念,落實內控措施”的創建活動,結合自身情況及上級單位的要求,通過確定風險控制環節,分解、落實機構內各部門、各崗位管理職責,并對控制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和考核,強化風險管理責任,提高全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
3.2健全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體如下:
1)內部控制受企業的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
2)內部控制僅針對管理中的常規業務來設計。
3)內部控制可能會因執行人員的差池而失敗。
4)內部控制可能會因不同政治氣候、地方差異等環境影響而失去作用。
這些內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過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來加以克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檢查項目的建設情況和建設成果,及時糾正各種錯誤和弊端,能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3.3營造企業風險管理的文化氛圍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內部環境的基礎之上,內部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敗。內部環境的要素包括員工的誠信,職業道德和工作勝任能力,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和經營風格,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的監管和指導力度,企業的權責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資源政策。要不斷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業層面的方法。這種企業層面的方法是由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理念和經營管理哲學共同決定的。隨著企業文化中風險敏感程度的提高,企業管理者會進一步掌握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他們的推進、提供報告、貫徹相應的方法、構建適當的體系,以實施既定的風險戰略和政策,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將不斷提高。
3.4設計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
設立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為管理者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提供指引也是當前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統一制定各行業通用的行動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設計適合各公司實際情況的行動指南。在內部控制評價方面,被評價單位可以聘請年報評價的注冊會計師以外的中介機構或有關專業人員協助對該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點進行必要的改進,保證財務報告的編報質量,降低財務風險。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借鑒一些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報告中的做法,在事務所內部組建由高級和資深的評價人員組成的專門小組,專門從事內部控制評價和咨詢業務。
致謝
本論文設計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業已完成,從課題選擇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為我提供了種種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和一些富于創造性的建議,沒有這樣的幫助和關懷,我不會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在此向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在這四年中給予了我幫助和指導的所有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四年來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課老師認真負責,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
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參考文獻
[]王東葉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環境分析[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9
[2]林光華內部控制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馬麗萍,王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商業經濟[J]
2006年5期:48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1國內內部控制概述
1.1內部控制概念的演變
1)內部控制論理論是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經驗的豐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理論階段。1992年COSO委員會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與事件進入了整體框架階段,整體框架對內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這一定義明確了四個要點:是一個過程;受人為影響;為了達到三個目標;合理保證。它由相互關聯的五項要素構成,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
2)控制環境:任何企業的核心是企業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和所處的工作環境,個人的誠信正直、道德價值觀與所具備的完成組織承諾的能力、董事會與稽核委員會、管理階層的經營理念與營運風格、組織結構、職責劃分和人力資源政策與程序。
3)風險評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異常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清楚并應付其面對的各種風險。同時,企業也必須設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相關風險的機制,以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適時加以處理。
4)控制活動:企業必須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確保既定目標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實施。
5)信息和溝通:圍繞著這些控制活動的是信息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得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獲取和交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揮、管理和控制企業的經營。
6)監督:企業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受到監督,并在必要時得以修訂,這樣,系統及制度才能反應自如,并能視情況而隨時調整。
1.2我國內部控制概況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論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正式提出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個公認的標準體系。我國有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原則、指引、規范則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門,這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體制造成的。國資委管國有大中型企業;證監會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財政部管全國所有企業的財務與會計工作,并負責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然而,內控指導原則、指引或規范由各政府部門分別制定,有許多弊病:
1)各部門各自研究與頒布內部控制的相關指導原則或指引,不利于內控制度的統一與協調。財政部正在陸續制定并的是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截至目前已經了十多個。而其他政府部門則僅制定了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指引或對企業各項業務內部控制流程的設計與制定缺乏具體的指導。
2)關于內部控制的定義、范圍、目標等不相一致,內控要素、內控內容,以及內控方法的解釋也不一致。
3)缺乏統一的推進機構,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與實施。各部門頒布的內控指導原則、指導意見或指引在實務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上市公司、銀行、證券公司、未上市國有企業的頻繁出事便是佐證。
客觀地講,我國近幾年對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會計控制和審計評價為主線的,我們可將之簡稱為“會計導向”和“審計導向”。會計導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國目前已的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它們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的,基本上沒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會計控制領域,甚至沒有包括審計方面的內容。審計導向下的內部控制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審計程序與方法的應用、審計成本的節約、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風險的控制等。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內部審計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通過協助管理當局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來促成好的控制環境的建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其權限、人員的資格以及可使用的資源緊密相關。內部審計人員必須相對獨立并且直接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報告。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即使存在,但卻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意識
各企業缺少對自身固有風險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還應在對固有風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殘存風險進行評估和預防。
2.3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力度大,與之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卻跟不上業務的需要。許多企業在員工的崗位培訓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員工的素質提高。
2.4有效的價格風險評價機制尚未建立
由于當前市場不完善,競爭激烈、惡意競爭以及“低價中標”的招投標游戲規則,都不能使企業按企業定額客觀報價,為了爭取中標,不惜壓低報價,承擔更大的價格風險。
3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途徑
3.1完險管理體系
全面風險管理是對整個機構內各個層次,各個種類風險的通盤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可使組織中各業務單位分散的決策者之間協調合作,使數據的收集、測量與處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審計和監督。企業要從全局、總體層面權衡利弊,使部門安排有關的業務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時要制定嚴密的業務操作規程及信息傳輸報告制度,建立一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風險。
在機構內部廣泛開展“深化內控理念,落實內控措施”的創建活動,結合自身情況及上級單位的要求,通過確定風險控制環節,分解、落實機構內各部門、各崗位管理職責,并對控制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和考核,強化風險管理責任,提高全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
3.2健全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體如下:
1)內部控制受企業的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
2)內部控制僅針對管理中的常規業務來設計。
3)內部控制可能會因執行人員的差池而失敗。
4)內部控制可能會因不同政治氣候、地方差異等環境影響而失去作用。
這些內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過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來加以克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檢查項目的建設情況和建設成果,及時糾正各種錯誤和弊端,能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3.3營造企業風險管理的文化氛圍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內部環境的基礎之上,內部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敗。內部環境的要素包括員工的誠信,職業道德和工作勝任能力,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和經營風格,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的監管和指導力度,企業的權責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資源政策。要不斷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業層面的方法。這種企業層面的方法是由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理念和經營管理哲學共同決定的。隨著企業文化中風險敏感程度的提高,企業管理者會進一步掌握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他們的推進、提供報告、貫徹相應的方法、構建適當的體系,以實施既定的風險戰略和政策,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將不斷提高。
3.4設計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
設立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為管理者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提供指引也是當前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統一制定各行業通用的行動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設計適合各公司實際情況的行動指南。在內部控制評價方面,被評價單位可以聘請年報評價的注冊會計師以外的中介機構或有關專業人員協助對該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點進行必要的改進,保證財務報告的編報質量,降低財務風險。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借鑒一些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報告中的做法,在事務所內部組建由高級和資深的評價人員組成的專門小組,專門從事內部控制評價和咨詢業務。
致謝
本論文設計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業已完成,從課題選擇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為我提供了種種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和一些富于創造性的建議,沒有這樣的幫助和關懷,我不會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在此向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在這四年中給予了我幫助和指導的所有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四年來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課老師認真負責,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
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參考文獻
[]王東葉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環境分析[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9
[2]林光華內部控制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馬麗萍,王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商業經濟[J]
2006年5期:48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心理彈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過動態交互作用而使個體在遭受重大壓力和危險時能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的過程。心理控制源是個體對強化物或后果是由自己控制的還是由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一種泛化的預期,內控者認為自己的行為結果取決于自身因素,而外控者則把行為結果歸因于機遇、運氣、事件本身或其他人等外在因素。應對方式主要是指在應激過程中繼認知評價后表現出來的具體應對活動,是個體在應對過程中習慣采用的一套認知和行為努力的手段、方法的概括。在生活中傾向于采用積極應對方式的個體,常采取合宜方式解決問題,實現積極適應。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心理控制源與應對方式對職業學院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影響,以采取相應舉措提高其心理彈性水平,為心理與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個體身心健康的維持與保障提供指導幫助。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抽取保定某職業學院344名在校大學生。其中男生140人,女生204人;獨生子女78人,非獨生子女266人;城市104人,農村240人。
1.2工具
(1)心理彈性量表(ER89):由國外 Block 和 Kreman(1996)編制。共有14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2)內控性、有勢力的他人及機遇量表 (IPC):有三個維度,共24個項目,以6分制評定。(3)簡易應對方式問卷:該問卷有2個維度,共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
2結果
2.1業學院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心理控制源、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心理彈性與內控性和積極應對呈正相關,同有勢力的他人、機遇、消極應對相關不顯著(結果見表1)。
表1:心理彈性與心理控制源、應對方式之間的相關分析(r)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以下同。
2.2心理彈性與心理控制源、應對方式的回歸分析
通過多重回歸分析發現,內控性與積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彈性有正向預測作用,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35%。
表2:心理彈性與心理控制源、應對方式的回歸分析(N=344)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職業學院大學生心理彈性總分與內控性維度和應對方式呈正相關,這與以往研究相一致,即心理彈性水平高的個體,對行為后果的內控性歸因傾向也越強,遇到挫折困難時傾向于采用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應對方式來解決問題,而心理彈性低的學生在逆境中更傾向于采取自責、幻想、回避的消極應對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進一步的回歸分析后發現,心理控制源的內控性維度和積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彈性有正向預測作用,這與已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個體在面對外界的刺激時,能夠持有一種可控性和主動性態度,并越多地采用積極應對方式,遇事就能夠很快恢復過來,心理彈性水平越高。可見,積極應對方式和內控性都有助于心理彈性的發展,并能夠有效維護和保持個體的精神健康水平。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注意提高個體的內控性水平,培養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更多地應用積極應對方式,從而提高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本科論文和中學教學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參考文獻
[1] 馬偉娜,桑標,洪靈敏.心理彈性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1).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25
一、職業院校教科研內控制度的建設及管理
1.職業院校教科研內控制度建設及管理的思路
一是以規范職業院校教科研活動為基礎,以防控事業活動風險為主線,以實現合法、規范、有序完成預定的事業活動,提高事業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內部控制目標;二是以資金活動為基礎, 以防控財務風險為主線,以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為內部控制目標。在此基礎上,將事業活動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活動內部控制制度相融合,構建職業院校教科研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2.職業院校教科研內控制度建設內容體系
(1)科研項目管理。包括在校刊、合法出版社及報紙上發表的教科研論文或專業作品,公開出版的著作、譯著、教材等,科研課題項目(國家級、省部級、市校級課題),市級以上獲獎的各級各類成果,國家授權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2)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科研處和財務處共同負責分配、管理、監督、檢查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科研項目經費報銷由項目負責人簽字后,由科研處按照科研項目經費規定審核后簽字,財務處再按照財務制度的規定審核支付。
(3)教學科研獎勵評價。給予教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和先進系部獎勵,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先進個人根據專兼(職)教師的教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分值結果評選確定,先進系部根據系部科研工作組織、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評選。
二、基于數字化校園環境下職業院校教科研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
1.目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現狀分析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教育要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學校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嘗試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提高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
2.基于數字化校園環境下職業院校教科研實施系統化管理
經調研,很多職業院校教科研管理工作主要通過人工管理,如用Excel、Word等辦公軟件處理項目管理、成果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科研考核、年度統計等工作,這種管理模式勢必帶來大量的工作量,致使工作效率較低。結合職業院校的實際特點,科研管理系統可從以下方面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
(1)設立人員管理功能數據庫。建立科研人員數據庫,在數字化校園管理平臺的基礎上為每一位科研人員分配一個賬號,用于登陸錄入和修改自己的個人資料,當然,也可以隨時登陸更新個人資料。
(2)設立項目管理功能數據庫。在項目管理中可體現項目狀態,如已申報、待立項、不立項、已立項等內容。
(3)設立成果管理功能數據庫。教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論文、專利、教材等方面,同時管理系統可以統計這些成果的名稱、級別等等,便于學校可以按照人員、類別或時間對學校的教科研成果進行統計。
(4)設立科研考核功能數據庫。每一個學校在學期結束或學年結束時都要對教師的教科研能力進行考核,該系統可以對教師的科研成果進行分類匯總和積分,以便計算每一位教師的教科研工作量和展示其成果,并進行匯總排序。
(5)設立經費管理功能數據庫。學校可以為每一位科研人員設立專門的經費賬戶,賬戶中體現科研經費支持額度和報銷后的所剩余額,這樣非常便于學校科研經費的管理。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高校的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教學、科技等活動也變得更加頻繁,經費的多元化投入和名目眾多的支出促使高校財務管理理念也要隨之改變,即傳統的核算管理逐步被會計預算與核算管理所替代。原有的財務內控機制已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財務環境,為保證教學、科技等活動的有序進行,保護高校財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糾正錯誤和預防、懲治腐敗,進一步完善高校財務的內控機制,降低財務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財務內控機制的運行現狀
近年來各高校都在加大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但大多數高校的財務內控制度依然存在不健全、不嚴密的問題:一是內部控制環境存在局限性;二是風險評估系統不完善;三是內部控制信息不暢通;四是內部監控力度不夠。
(一)財務內控制度運行的環境存在局限性
我國高校從經費籌措渠道上劃分為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公辦高校絕大部分采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治理機制。財務由校長主管或由副校長協管,通常校長分管財務,機構設置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相當一部分高校分管財務的領導受其專業的限制,他們并不是學財務管理專業的科班出身,有些由于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或者沒有從事財務工作的相關經驗,往往會誤解為高校財務內控是財務部門的事,思想上不引起重視,行動上就會大打折扣。還有,教學科研設備管理與國有資產管理有重疊的部分,這樣的設置容易導致管理重疊,在權責的劃分和執行上容易產生混亂。其次,由于歷史原因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需要,部分老員工和高層次人才的家屬財務素質不高,致使其從事與財務相關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高校財務內控工作的難度。再則,學校在員工績效考評上過于重視干部業績和教師的科研成果,沒有綜合考慮科研經費績效考核等其他相關指標,容易以偏概全,同時還會導致部門和個人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和忽視教學與科研質量。
(二)財務風險評估系統不完善
雖然據財政部、教育部財教字《關于減輕地方高校債務負擔化解高校債務風險的意見》(財教[2010]568號),各地方財政以及高校努力化解30%-60%不等的貸款,但銀行貸款成為高校負債后,能否“按期還本付息”是其存在的主要債務風險。我國高校公辦學校居多,實行的是部省共建和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它的管理模式和經費支出方式不像企業那樣――運作不下去直接破產,如資金確實周轉困難,國家還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國家與高校在經費支持上就像“父與子”的關系一樣,只因為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就造成了部分高校領導和財務主管形成錯覺:他們所做的事是為國家的,欠下的債務學校還不起理應國家來承擔,因此就造成了所有高校沒有不負債的。另外,國家與高校在經費支持上也像“一父多子”關系,相對個別高校而言過重的銀行舉債影響了其在銀行中的信譽,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自身在教學科研上的進一步投入、正常基建和后勤工作的維系以及教職工的同比收入,從而嚴重阻礙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舉債風險評估系統亟待完善。
(三)財務內部監控力度不夠
但隨著高校收入來源的復雜化,高校支出也日趨復雜。由于審計部門對經濟行為多發生事后審計,很少參與事前和事中的監管,因此不易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目前審計隊伍人員普遍缺編,所有收入\支出審計不太可能及時跟上,加之高校現有審計部門不獨立,部分審計工作很難到位,甚至為了簡化程序,省略審計環節。造成高校審計監督和評價名不副實,加上高校財務管理層存在著“重改革,輕治理”、“重分配,輕監督”等一些不正常現象,從而導致了費盡周折得來的有限辦學經費的嚴重浪費。另外,隨著高校無紙化辦公的普及和數字化會計系統的應用,財會系統軟件更新、刪除部分信息不留蛛絲馬跡,已經變得輕而易舉,數字化舞弊行為很難被發現。相對于數字化會計技術的發展,高校內部財務審計手段的基本還停留在紙質文檔核對上,以上因素都嚴重阻礙了高校財務審計的質量。
二、加強高院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高校財務內控環境建設
1.調整高校財務治理結構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廣泛深入,高校辦學經費投入日趨多元化,原有依法建立起來的法人治理結構也應該發生變化。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財務治理結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治理結構,校長全面負責行政事務,并主管財務。為加強高校財務內控機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建議調整為黨委和董事會共同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委和校董事會平級,黨委主要把握高校辦學方向和黨的核心領導地位、負責干部的任免,而校董事會主要負責高校行政事務的重大決策,校董事會主席通常由校黨委書記兼任,成員有校長、職工代表、學生代表、社會團體與校友會代表等組成。校董事會行使財務決策權,校長負責的教務委員會行使執行權,而教代會、審計和監察委員會等行使監督權。由于執行的過程和結果受到廣泛的監督并能及時反饋,從而能降低高校財務風險,改善財務治理狀況。
2.推行總會計師制度
根據新的高等學校財務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應設立總會計師崗位,其職責是協助校長分管學校的財務工作。財務組織機構為校長主管財務、總會計師協管財務、相關部門具體負責財務。從現實需求來看,高校經過規模擴張,其財務管理工作已經擴展到教務、科技、基建、產業等部門,這樣內容龐雜巨細、業務量翻番的工作再由財務部門負責,已經不很科學,另外經過規模擴展后的高校亟需提高質量,尤其辦學經費的使用需要加強績效考評、不當追責等企業化運作模式,這也要求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系統化,而施行總會計師制能夠順應這種要求。推行總會計師制,可以使財務部門專門從事預算、核算、分析、決策、跟蹤分析等財務專業性強的工作。只有加強了制度建設,才能改善高校財務運行現狀。
3.加強全員內控意識
高校首先應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會計機構,科學配備會計人員,堅決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高校定期安排財務人員出去培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與時俱進和統攬全局的能力,不斷提升財會專業素養,熟練掌握國家財稅法規,及時掌控高校自身的財務狀況。高校除定期組織財會人員培訓學習外,財會人員也應加強自學能力,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其次,高校高層和中層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財務工作,高校各級領導要主動了解財經法規和財務內控制度。再則,高校應定期向全體員工尤其承擔科研項目和教研任務的員工宣傳最新的財務法律法規和宣講違反財務紀律而觸犯刑法的案例,以增強全體職工的財經紀律和財務內控意識。
(二)完善高校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1.嚴格執行項目借貸制度
高校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面臨財務風險和債務壓力。規避財務風險和緩解債務壓力,首先要合理控制擴張的速度,其次要分析高校所有工程實施所需資金以及資金來源渠道和償還方式及能力,還要嚴格執行一套有關貸款立項、使用、控制和評價的制度。對于舉債項目事先要充分論證其可行性,進行嚴格評審,嚴格控制負債規模,對貸款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評估,避免因后期難以償還貸款而導致學校資金運轉不暢、項目停滯,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在使用貸款資金的過程中,要確保專款專用,絕不能挪作他用,及時跟蹤檢查和定期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避免資金的浪費,并正確評價資金的使用效果。
2.完善風險監控評價機制
科學合理評價高校舉債項目的風險,除了通常建立的嚴格控制負責規模、清晰償還能力等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外,從政府層面,也應建立外部監督機制。從銀行層面,應該建立高校借貸信用評價機制。從高校自身層面,也應建立決策評價機制,嚴格執行追責制度。
3.建立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制度
利用報欄、櫥窗以及辦公信息化等宣傳場所,高校應定期向全體員工公布財務年度預算、決算以及實際收入與支出等信息,尤其大額資金使用、重大事項應及時公開,讓全體員工知曉并參與管理,真正起到高校全員參與監督的作用。
(三)強化高校財務審計監督職能
1.調整高校審計、監察部門的組織結構
高校的審計、監察部門應該實行垂直領導,高校董事會下的審計、監察委員會分別歸屬省教育廳審計部門、省教育廳監察部門領導,高校審計、監察委員會負責人實行委派制、流動制。其職責是代表上一級組織對高校的財務進行審計和監督。
2.加大高校外部督查力度
審計師事務所是高校以外的社會化、專業化的審計機構,通常由具有獨立的財產權益、獨立的人員和獨立進行財務活動且具有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組成。審計師事務所等高校外部審計機構主要由上級財政部門負責聘請,代表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定期來校開展財務審計等活動,目的是增強外部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在高校外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力量,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并提供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和審查意見,為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指導。
3.完善財務活動的審計監控過程
改革高校財務內控偏向事后控制為事前、事中和事后并重控制。事前控制首先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完善規章制度,保障財務活動有效開展;各機構工作人員的選任應與其職位要求相匹配,完善員工的進修、考核以及職務晉升機制,做到事前信息公開、透明,進行業務活動預算經費審計。事中控制就是要對高校業務活動中發生的經費進行審核確認,對會計信息和有價憑證等進行審查,對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事后控制就是對高校業務活動、會計信息的核算進行檢查評估而實行的事后監督。
4.建立強有力的問責制度
高校違反財經紀律的現象為什么屢禁不止,案件時有發生,就是因為高校各級領導在財務工作中的一崗雙責履行不夠,的情況一直存在,出了事對領導的追責往往流于形式,很少追究相關人員的領導責任。為規范高校財務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減少貪污舞弊行為的發生,高校就必須執行問責制度。
三、結語
本文針對我國高校財務內控環境欠好、財務風險不易控制等現狀,提出黨委領導下高校財務董事會制的行政決策治理結構,高校借貸由政府、銀行、高校三方把關,共同防范借貸風險的評價機制,審計部門由校長直接領導、外部審計機構參與、教代會監督下的高校財務運行內外部監控機制。這樣促使高校財務安全、高校運行,為高校改革與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韓東.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3,(11):22-24.
[2]耿娜.我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評價方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10.
[3]楊磊.我國公立高校財務治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科技大學,2010.
一是對財務制度進行補充與完善的內容
目前我國處于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時期,各項制度正處于修訂和完善的過程中,會計制度或準則在實務中經常存在執行障礙。
實務工作者特別容易發現這些問題,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當財會人員碰到這些問題時,就可以根據自己理解與思考,對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這樣形成的文章會有新的觀點,可以成為知識創新型的文章。
二是對財務知識普及與理解方面的內容
在實務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財務問題,不同的財會人員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但因為財會制度和準則的內容比較深奧,很多內容還需要利用自身的職業判斷,而財會人員會出現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些理解會與制度或者準則相偏差。
通過分析不同財會人員的做法,可以找出較為妥當的解決方法,供大家學習參考,也有利于相關財務制度或者準則的執行。
另外,應用財務軟件、辦公軟件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經驗總結,這都屬于知識普及型的文章,對于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宣傳財務知識有很好的作用。
如對基建會計制度的會計基礎進行思考,就可以針對基建實務操作中對工程進度款確認入賬時兩種不同做法的原因,分析兩種方法的優劣,提出自己的觀點。
三是調查研究類的文章
財會人員每年都要對全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平時也要對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匯報。這些都是財會人員參與單位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由財務會計轉為管理會計的重要體現。
為寫好相關材料,財會人員經常需要就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完善內控、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等問題進行調研,根據原因提出對策,以供決策參考。
財會人員把有一定深度的調研報告進行完善提升,可以形成調查研究類的文章,結構主要包括現狀、問題與對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