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19:57:4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美麗鄉村申報材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組織了農糧、水利、交通、財政等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對2014年一事一議項目檢查驗收掃尾工作,及時撥付2014年項目結轉資金,收集整理項目資料,按要求及時錄入一事一議信息系統數據,做好迎接全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績效考評有關工作,在全市一事一議項目抽查驗收評比中,我市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2、做好2015年一事一議項目申報工作。年初及時下發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申報通知,明確了申報原則:一是項目范圍必須是村內戶外大多數人受益的小型公益項目;二是投資小見效快,農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項目;三是村民籌資籌勞積極性高的項目;四是2014年、2015年未安排項目的村優先。需要提交申報材料:如項目申請書、項目預算、實施前照片等。及時督促鄉村召開村民會議、堅持民主議事,按照規范程序,搞好一事一議項目申報。目前全市已報一事一議項目295個,投資總額4500萬元,申請獎補資金3000萬元。為下一步篩選項目,提供了資料,項目批復、實施做好了充足準備。
1、配合農工部制定好《市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穩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根據《財政部2015年對口支援市重點工作安排》,深入貫徹中央、省及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民生改善、精準扶貧等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創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示范鄉村,提高村民生活品質,促進生態文明,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制訂實施方案。為下一步實施試點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2、深入住建、環保、文化等部門一起,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前期調研、項目規劃,項目申報,預算編制等相關工作。
三、統籌兼顧做好局里安排的其它各項工作
1、認真做好“三送”各項工作。按照市委“三送”辦全覆蓋要求,緊緊以“送政策釋民惑,送溫暖聚民心,送服務解民難”為主要內容。多次深入“三送”聯系點,與聯系農戶談心交友,盡力幫助困難農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分別與各自的精準扶貧結對聯系戶,進行了溝通,取得共識,制訂了脫貧計劃,盡力幫助掛鉤農戶早日脫貧。
2、按照要求,及時做好《2015年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答復工作,圓滿完成我科負責大柏、沙洲壩、拔英三個代表團所提涉及提案答復。
3、根據局里統一安排,及時做好其他臨時辦的各項工作。
上半年,我辦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2015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工作進展慢,第一批項目尚未批復實施,沒有達到上級要求。二是密溪村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項目還沒有進入實質性階段,如果不抓緊話,在今年完成存在一定難度。
四、2015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進一步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各項工作。嚴格有關制度規定,堅持規范操作,促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加強項目管理,建立滾動項目庫。加強項目審批實施驗收等環節監管,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加強資金監管,保障資金安全。健全項目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完善項目檔案管理。按照民生工程要求,推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信息網上公示。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資金安排分散,效益低。到目前為止,涉農補貼已經發展到40多項,每個項目補貼都有特定的標準和目標,各級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村社會發展的資金也在年年增長,但項目分散,資金分散,實施主體分散,不僅不易發揮資金聚集效應、集中解決“三農”突出問題,而且經常造成重復建設,資金使用效益普遍不高。
(二)資金管理線長面廣,成本高。主要是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面廣量大、程序繁多,同一作物多種補貼,如種植雙季水稻,享受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早稻良種補貼、晚稻良種補貼、雙季稻補貼,屬大戶的還享受種糧大戶補助,加重工作負擔,不利于政策落實。據核算,目前綜合成本已經占到整個發放資金的10%,無疑加重了縣鄉政府的負擔。另外,有些專項資金的申報程序復雜,立項申報材料需要專業機構才能做好,有些指定要有資質的中介進行方案編制,無形中增加了項目成本。
(三)專項資金使用存在偏差。按省財政廳要求,為了使補貼真正達到促進糧食生產的目的,對沒有播種糧食的耕地不能發放補貼資金,這部分補貼資金由縣財政實行統籌安排。按要求只能用于發放漏統考漏報面積和產糧大戶獎勵,但我縣有一部分用在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另外,有資金在財政下達到主管部門后,主管部門沒有嚴格按項目方案實施,擅自挪項和調項,也未按程序申報審批,繞開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
三、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進一步整合涉農資金,注重統籌協調。要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規劃為引導、以產業為平臺、以統籌為核心的資金整合模式,依據各地產業發展實際,搞好項目立項前的調研和評估論證,原則上對同產業、同性質、同用途的涉農專項資金進行調整歸并,對涉農資金實行跨部門、跨級次整合,集中財力、捆綁使用,避免“撒胡椒面”的現象。同時,建立科學規范的分配機制,全面推行專家評審、項目指南、標準文本等制度,對涉農資金的規模、用途、使用方向進行嚴格審核。逐步對財政涉農資金和項目實行相對集中管理,特別是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項目,要強化相對集中管理和統籌協調,盡力歸并支出事項,避免多頭審批、重復投資和分散投資。
(二)進一步增加農業投入,改革投資體制。不斷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增加對縣級財政一般轉移支付的比重,減小專項資金的規模,以利于增強縣級財力運用的自主性。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權力責任,做到“兩個區分”,即區分不同地區核定配套任務,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能力確定符合實際的配套及自籌資金規模,以使縣級財力更多用于農村公益事業;區分保投入與保運轉的責任,按照“項目投入主要靠上級拿、運轉經費圭要靠地方出”的原則落實。
(一)做好年終決算、年初預算編審、經費撥付、工資統發
1、2016年年終決算工作。為了做好此項工作,我科人員加班加點,認真審核每個單位報來的財務決算報表,配合相關科室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報關決算報表。
2、2017年初預算編制。我們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精打細算,盡量做到細化預算,嚴格審核各單位的人員、車輛等費用,對業務費逐項進行核實,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
3、加強經費管理,做好工資統發工作。
(二)認真研究國家財政支農政策,確保支農項目申報工作順利進行。
2017年,我們積極研究國家財政支農政策,加強與上級業務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爭取國家支農項目支持。一是及時編制2017年財政農村合作社、農業技術等項目申報材料,報送上級財政,目前部分已通過市級評審。二是爭取省市資金,編制2017-2020年“一事一議”項目規劃。我們積極主動與省市業務部門溝通協調,并會同項目部門及時編制項目申報資料,配合省市人員實地考察,確保農發項目申報工作順利進行。
(三)積極落實國家各項惠農強農政策,確保各項惠農補貼發放零誤差。
為了及時準確的將各項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我們會同農業局、各鄉鎮財政所,對“農民補貼信息管理管理系統”農戶基礎信息的進行了修改完善,修改完善農戶信息1000多條,并順利完成網絡信息系統升級工作。通過“一折通”平臺兌付各種惠農補貼資金194萬元.
(四)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確保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在2017年“一事一議”“扶貧攻堅”項目管理中,我們堅持做到完善制度,嚴格按程序辦事,依法理財,做到資金跟著項目走,杜絕截留、挪用、套取財政專項資金問題的發生。嚴格遵守資金報賬制管理辦法。共撥付項目資金6916萬元,其中:“一事一議”1577萬元(含工作經費15萬元)、美麗鄉村518萬元、扶貧資金4821萬元。嚴格執行財政資金跟蹤問效制度,積極參與了上級部門對我區項目等資金的專項檢查,檢查驗收。
(五)迅速行動,周密部署,對全區進行涉農專項整治檢查。
我們對全區23個涉農部門,6個鄉鎮、1個街道進行涉農專項整治檢查。為了保證此次整改的質量和效果,我區及時成立了七里河區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財政局。緊接著召開全區領導小組會議,具體分工,明確職責,制定了《七里河區涉農資金專項整治及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對此次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分階段的詳細安排,根據檢查結果及時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有關單位立即整改,進一步規范了支農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六)明確任務,狠抓落實,全面開展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
全區涉貧村39個,貧困戶1116戶,貧困人口3900個,第一批貸款需求3100萬元,第二批2475萬元,目前已達到全覆蓋,并完成財政全額貼息工作。
(七)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積極抓好科技項目申報工作
1、挖掘資源,提高項目申報質量。今年以來,我局按照項目申報指南,對科技項目資源做到早摸排、深挖掘,采取電話聯系、走訪企業、組織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近距離與工、農企業溝通和詢問,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特別是和我縣特色產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和需求,我局干部職工全力以赴投入到項目爭取和服務中去,根據科技部和省科技廳項目申報指南,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對企業的項目申報材料,安排專人逐項精細指導、認真審查,通過不斷的修改和完善,努力提高項目申報資料的質量。上半年,我局共組織申報各類科技項目6個,其中國家級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個:縣皮制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綠色合成永固紫的生產工藝研究;省重點新產品新產品計劃項目1個:U型滴灌技術開發;市級農業支撐計劃項目2個:溫室大棚蔬菜綠色栽培技術師范及百合新品種-“龍牙”引進示范;市級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配套項目1個:科技入園技術應用。
2、做好跟蹤,積極向上爭取。對上報項目,縣科技局積極做好跟蹤服務,保持與省科技廳、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我局班子領導經常帶領業務人員深入到企業和基層調研,認真指導企業提煉包裝項目,為企業申報項目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務。同時,對已立項的項目,認真做好管理工作,督促項目單位按計劃實施;對已完成的項目,及時組織驗收,提高各類科技項目專項經費的使用績效。
(二)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管理及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
為貫徹新時期國家科技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調動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發明創造,激勵技術創新,提高縣的科技創新整體能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我局積極做好科技成果、專利申報及管理、獎勵工作,強化科技進步獎申報工作。今年上半年通過申報鑫力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F—60001多層撓性印制板”項目,已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蠶桑辦的“桑園套種竹蓀”和豐海農業科技公司的“U型滴灌”兩個項目獲得了市科技進步獎;另外紫荊顏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綠色合成永固紫的生產工藝研究”通過市科技局成果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這大大調動了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增強了全縣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氛圍和科技創新整體能力。
為貫徹落實《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省知識產權富民強縣示范縣建設專項資金項目和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我縣知識產權工作,推進我縣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縣域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我局特此向縣政府申請成立了知識產權局,并配合縣政府向上級部門申報了省知識產權富民強縣示范縣建設項目,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勵科技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積極抓好項目實施管理工作
為把科技項目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提高科技項目實施效果,我局項目辦工作人員經常深入項目承擔單位,督促推進項目實施。果業局承擔的井岡蜜柚節水灌溉技術示范項目已建成400畝滴灌系統,提高肥水效應,起到示范輻射作用;碩豐白蓮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白蓮生態種植技術示范項目現已種植連片白蓮500畝,并實行蓮魚種養模式,開展生態種養技術示范,實現了農民增收;鑫力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F-60001多層撓性印刷版項目由“實驗階段”到“中試階段”,再由“中試階段”到“工業化生產階段”的兩次跨越,掌握了該項目的技術關鍵點和技術難點,優化了工藝路線,為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科技惠民計劃項目成立了相關實施工作小組,出臺了《國家科技惠民計劃〈縣健康服務平臺構建與常見多發病防治技術應用示范〉項目實施管理細則》及《縣科技惠民計劃專項經費管理細則》,并組織有關人員赴北京、山東等地考察遠程醫療會診網絡。整體項目實施正按照制定的項目年度計劃逐步推進。
(四)積極申報2011-2013年度科技進步考核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和中央農村工作精神,落實《科技興縣(市)專項工作管理辦法》和《關于新形勢下加強縣(市)科技工作的意見》有關規定和要求,我局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積極準備相關材料,總結我縣科技進步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效,全力做好科技進步考核工作。目前,考核材料已上報省科技廳。
(五)積極抓好科技扶貧工作
今年,我局積極配合科技部做好扶貧工作,在科技部扶貧團的指導下,今年上半年先后舉行了縣與井岡山大學科技合作對接交流座談會、全縣省級民營科技企業座談會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培訓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推動了我縣的科技交流和科技創新工作。
(六)積極做好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
今年,我局大力加強與井岡山大學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強化與井岡山大學科技項目合作,簽訂合作項目6個,并且擬定了縣與井岡山大學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有關部門與井岡山大學相關學院的科技合作協議,另外還打算聘請井岡山大學7名專家為我縣科技顧問。
(七)積極開展科技活動周活動
今年,我局開展的科技活動周共花費經費1.5萬元,積極組織全縣科技特派員下鄉進村,與農民群眾面對面開展科技培訓和科技咨詢活動,發放技術資料1萬份。并且利用縣圖書館、科技局圖書室免費向群眾開放,吸引了2000余人來圖書館、圖書室借閱科技書籍;利用井岡山大學與我縣進行科技交流合作機會,組織井岡山大學及我縣科技人員參與千名科技便車進園區(鄉村)活動,確立了7個科技合作對接項目。此次活動全面的提高了廣大勞動者的素質,為連接服務三農、改善民生、依靠科技振興我縣經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八)全面抓好扶貧村和新農村建設工作
今年,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我局把扶貧村工作列為全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了對扶貧聯系點里田鎮平原村、里西村的科技指導,經常深入扶貧聯系點展開調研,分析貧困原因,積極尋找科技扶貧重點幫困的突破口,為做好2013年的扶貧工作;全力抓好象形花溪村的美麗鄉村工作,并且已著手修建進村水泥路,在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九)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和招工工作
為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利用科技優勢,積極主動地搞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域外資金,抓住有利的機遇,耐心工作,有效的促成了與投資者的全面合作。目前,江蘇聚杰集團5000萬“天然冰片”項目落戶高市、蓮洲。在做好引進資金、引進項目的同時,注意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為進一步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深入開展、做好向域外推介工作、更多更好的吸引域外資金來我縣投資奠定基礎。企業招工上半年完成2人。
二、存在問題
(一)全社會的自主創新意識還偏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企事業單位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還不夠高,統籌協調全縣知識產權工作的機制還不夠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的力度不強。
(二)社會發展水平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勞動者文化素質不高,給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知識普及帶到了一定的難度。
(三)人力資源不足,特別缺乏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科技培訓及人才引進工作需進一步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局將正視存在的困難問題,繼續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布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富民強縣和建設和諧小康適合為目標,以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為動力,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完善創新體制建設,大力發展高新科技企業,加速科技成果的轉換與應用,促進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一)繼續加強各類科技項目的組織申報及實施力度,積極做好現有科技項目的實施管理,根據省科技廳的項目申報要求,認真研究把握政策重點,圍繞我縣優勢產業,申報科技項目,加大爭取上級科技資金支持。協調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的落實工作。對于已上報的項目,協助項目單位緊盯不放,積極協調;跟蹤落實好科技項目批準立項工作;繼續做好宣傳、調查,摸清上級政策,積極幫助項目單位實施好科技項目,爭取上級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扶持。同時,抓好已完成項目的驗收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部分資金安排分散,效益低。到目前為止,涉農補貼已經發展到40多項,每個項目補貼都有特定的標準和目標,各級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村社會發展的資金也在年年增長,但項目分散,資金分散,實施主體分散,不僅不易發揮資金聚集效應、集中解決“三農”突出問題,而且經常造成重復建設,資金使用效益普遍不高。
(二)資金管理線長面廣,成本高。主要是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面廣量大、程序繁多,同一作物多種補貼,如種植雙季水稻,享受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早稻良種補貼、晚稻良種補貼、雙季稻補貼,屬大戶的還享受種糧大戶補助,加重工作負擔,不利于政策落實。據核算,目前綜合成本已經占到整個發放資金的10%,無疑加重了縣鄉政府的負擔。另外,有些專項資金的申報程序復雜,立項申報材料需要專業機構才能做好,有些指定要有資質的中介進行方案編制,無形中增加了項目成本。
(三)專項資金使用存在偏差。按省財政廳要求,為了使補貼真正達到促進糧食生產的目的,對沒有播種糧食的耕地不能發放補貼資金,這部分補貼資金由縣財政實行統籌安排。按要求只能用于發放漏統考漏報面積和產糧大戶獎勵,但我縣有一部分用在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另外,有資金在財政下達到主管部門后,主管部門沒有嚴格按項目方案實施,擅自挪項和調項,也未按程序申報審批,繞開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
三、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進一步整合涉農資金,注重統籌協調。要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規劃為引導、以產業為平臺、以統籌為核心的資金整合模式,依據各地產業發展實際,搞好項目立項前的調研和評估論證,原則上對同產業、同性質、同用途的涉農專項資金進行調整歸并,對涉農資金實行跨部門、跨級次整合,集中財力、捆綁使用,避免“撒胡椒面”的現象。同時,建立科學規范的分配機制,全面推行專家評審、項目指南、標準文本等制度,對涉農資金的規模、用途、使用方向進行嚴格審核。逐步對財政涉農資金和項目實行相對集中管理,特別是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項目,要強化相對集中管理和統籌協調,盡力歸并支出事項,避免多頭審批、重復投資和分散投資。
(二)進一步增加農業投入,改革投資體制。不斷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增加對縣級財政一般轉移支付的比重,減小專項資金的規模,以利于增強縣級財力運用的自主性。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權力責任,做到“兩個區分”,即區分不同地區核定配套任務,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能力確定符合實際的配套及自籌資金規模,以使縣級財力更多用于農村公益事業;區分保投入與保運轉的責任,按照“項目投入主要靠上級拿、運轉經費圭要靠地方出”的原則落實。
(一)高起點統籌空間規劃布局
一是啟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啟動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召開全市動員會,印發紹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礎資料收集和調研、雙評估報告初稿和生態保護紅線調整評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總規相關的九個專題和五個專項報告。
二是完善規劃體系建設。利用信息化大數據優勢,牽頭推進了越城柯橋交界處融合規劃研究、錢楊區塊規劃研究、蘭亭旅游度假區總體概念規劃等重要區域重要節點的規劃研究,同步推進綜合交通專項規劃修編,開展市區社區生活圈劃和軌道1號線2號線周邊地塊規劃編制工作。分類指導控規編制工作,共審核和上報控規40多個。
三是加強古城設計成果轉化。按照古城保護利用條例和古城總體城市設計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廣場、陽明故里、紹興飯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節點規劃研究及相關地塊的控規編制工作。認真實施古城保護利用條例,開展古城內國有資產、資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對古城內的辦公房等空置情況進行了初步摸排。完成傳統民居修繕導則(圖則)編制和古城宣傳資料及視頻匯編。
(二)高質量提供要素資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資項目落地見效。制定下發《關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級投資項目涉土涉規工作的通知》,對47個市級投資項目建立局領導掛聯督辦工作機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等政策壁壘原因近期難以推進的5個項目外,銷號項目已達15個,主要問題得以解決進入正常審批流程項目4個,其余項目都得到有序推進。2019年中心城區用地規模報自然資源部審核,共上報總用地面積3887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3129畝(耕地2911畝)。2018年中心城區6個實施方案和市本級4個跨省增減掛鉤指標實施方案均獲批準。
二是加強資源要素精準配置。全年共爭取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06萬畝(耕地1.6萬畝)。同時,針對“占補平衡”短板,累計爭取國家統籌、省內調劑數量指標7114畝、水田指標6616畝、糧食產能指標471.4696萬公斤,市內共享標準農田指標12000畝,補充耕地數量指標1272畝、水田指標1000畝、產能76.4213萬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設項目、各類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用地占補平衡需求,連續第21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三是推進資源集約利用。全市完成閑置土地處置1429畝,完成率316%,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3550畝,完成率149%,完成城鄉低效用地再開發9472畝,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畝,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標準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標準地”出讓231宗,面積8413畝,省級以上開發區等重點平臺實現投資項目100%“標準地”出讓。與經信部門開展了低效企業整治提升、僵尸企業清理、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倒逼企業提高土地廠房利用率、產出率和貢獻率。
四是維護土地市場平穩運行。通過編制年度計劃、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讓時序等措施,維護全市土地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全年共完成經營性用地出讓1.35萬畝,出讓金總額達到828.98億元,爭取土地儲備專項債券資金達到53億元。
(三)高標準提升資源保護力度
一是推進國土綠化美化。全域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進展順利,完成國家森林城市復評動態監測自查,新增省級森林城鎮5個、市級森林城鎮4個,“一村萬樹”示范村39個。持續高質量推進造林綠化,嚴格保護全市9.2萬株古樹名木,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萬畝,新植珍貴樹161萬株,建設珍貴樹種示范林14片、示范點14個、示范單位15個。浙江紹興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順利獲批。
二是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全面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102個;新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20個,上虞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列入省級試點。落實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綠色礦山建設任務,通過召開全市礦山生態修復現場會,加強督察通報和檢查指導力度,全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新開工數量和交工數量分別達到省定任務的300%和150%。
三是推進永久基本農田“田長制”。進一步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責任人、責任地塊和責任網格,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機制,實現保護責任全覆蓋。目前,越城區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級、三級“田長”、網格長、網格員名單,并率先在富盛鎮鳳旺村樹立第一塊永久基本農田“田長制”標志牌。其他各區、縣(市)正在結合鄉鎮村撤擴并工作進行人員名單調查確定工作。
(四)高品質提升民生服務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進“網上辦”“掌上辦”,推廣“浙里辦”“浙政釘”。提前實現不動產登記事項100%網上申請,達到一般登記4個工作日、抵押登記2個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探索“不動產+”服務,推進不動產登記與戶籍聯辦、向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延伸和與公證協同辦理等。
二是開展“多審合一”改革。落實“三減”,助推提速增效,將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合并辦理,優化一套辦理流程、整合一張申請表單、統一一套申報材料,并將兩個事項辦理時限由法定的40個工作日縮減至5個工作日。創新制定出臺森林植物檢疫證核發與木材運輸許可聯辦事項,強化“一網申報”,實現“一同發證”,并將兩個事項聯辦時限縮減到不超過5個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穩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增加20個項目列入省級試點,涉及31個行政村、17.25萬畝土地,計劃新墾造耕地1226畝、農村建設用地復墾1336畝,計劃總投資4.84億元。推進《紹興市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麗鄉村建設、五星3A村莊建設、村級經濟發展和農村個人建房等“三農”事業的推進。加快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與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森林特色小鎮和森林人家;加快推進森林旅游和療養地建設,申報推薦5家基地參評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療養地。
四是深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召開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礦山生態修復現場會,系統部署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年度任務,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項目回頭看,市、縣兩級共完成檢查351點次,查明問題143個,已整改到位79個;累計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25處、不穩定斜坡272處、已核銷隱患點220處、其它上報點34處,成功應對了“利奇馬”“玲玲”“米娜”等臺風威脅。今年全市共發生災情3起,轉移群眾1438人,成功避險1起9人,無人員傷亡。
(五)高速度推進數據資源基礎建設
一是全面展開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已完成內業數據處理、外業調查舉證及數據建庫等全部縣級調查工作和市級核查工作,并通過省三調辦核查向全國三調辦報送五批次初步調查成果,根據全國三調辦國家級核查反饋意見和省三調辦整改方案要求,對問題圖斑進行全面梳理,積極有序組織全面整改及補充舉證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國土調查國家級核查整改成果分兩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時提交省三調辦。
二是加強自然資源和規劃信息化建設。完成紹興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項目一期建設;提升改造市級“一窗云”平臺統一建設,實現全市云平臺統一辦理;聯合公安、銀監等多部門,提高登記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區率先開展不動產登記材料歸檔電子化試點工作。
三是提升基礎測繪信息服務保障。紹興市GNSS控制網及水準網復測、紹興市1:2000數字線劃圖(DLG)生產制作更新2個項目技術設計書已通過評審,進入實施階段,其余6個基礎測繪項目正穩步推進。積極參與杭紹臺高速公路鏡湖互通興越路連接線改建工程、越東路快速路工程等測繪工作,為市重點工程的推進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指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約束、國土空間保護、空間要素配置、生態整治修復、文化傳承發展、城市風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完成紹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報批稿,建立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平臺,推進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
2.加強資源規劃服務,開展袍江三江口區域空間規劃研究,為大灣區四大平臺之濱海新區做好資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態修復、優化產業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項目用地。優化中心城區格局,強化中心城區藍綠空間、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等結構性管控,劃分分區規劃單元,組織編制分區規劃,推動古城新城聯動發展。推進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與用地批準合并辦理實施;加強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審查和批后監管工作,優化營商環境。
3.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推進“152”耕地生態保護工程,完成補充耕地(含墾造耕地、農村建設用地復墾)1.04萬畝、實施農村建設用地復墾2100畝。再啟動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21個,新創建4個綠色礦山。
4.加快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推進國土綠化美化行動,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萬畝,新植珍貴樹137萬株,新建“一村萬樹”示范村35個,創建國家森林鄉村60個;啟動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項目建設,開展紹興市植物園建設前期研究。
5.推進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和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不少于9200畝,完成城鄉低效用地再開發不少于5000畝,完成省下達的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任務。
6.全面推行投資項目“標準地”出讓,除負面清單外,省級以上平臺等重點區域企業投資項目100%“標準地”方式供地,省級以下平臺原則上全部以“標準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以此為基礎先行開展浙江五泄國家森林公園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建立登記制度,界定全部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主體;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林權統一登記,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體系。
8.加大基礎測繪投入力度,組織全市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完成紹興市GNSS控制網及水準網復測,提升應急測繪保障服務能力。
一、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1、農業增加值指標。據統計部門反饋,一季度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預計上半年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億元,同比增長**%。
2、農民增收指標。預計上半年全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5293元,同比增長12%。
(二)農業產業化優化工程
一是糧油生產。全區糧食種植面積**萬畝。夏糧6.98萬畝、總產預計達到1.24萬噸,同比增長18%,其中良種示范田平均畝產達到527公斤,最高單產達到676.09公斤。秋糧作物面積達到9.52萬畝,其中玉米面積達到8萬畝,目前長勢良好。油菜播種面積1萬畝,預計總產量超過1300噸。全區共建立糧油示范點5個,其中小麥2個、玉米高產示范點2個、油菜高產示范點1個;二是畜牧業。我區春防工作于5月底全面結束,全區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建檔率、掛標率均達到100%,并順利通過上級業務部門檢查驗收;萬頭生豬場改造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落實“120”模式養豬10戶;完成能繁母豬保險2641頭,完成任務量的147%;奶牛保險267頭,完成任務量的178%;人工種草5340畝,完成任務量的101%;創建動物防疫示范村10個;省級標化場和市級標化場創建方案已報市農業局;開展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七項工程”建設培訓1次,采集畜禽流感病源學樣品380份,布病樣品320份,經過檢測均為陰性;據統計:上半年全區存欄牛10009頭,其中奶牛1893頭;羊10677只,生豬10829頭,家禽84.4萬羽;肉蛋奶總產量可達到10000噸。三是蔬菜種植。我區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19萬畝。發展設施蔬菜村2個,設施蔬菜基地4個,蔬菜專業合作社9個,設施蔬菜面積0.4萬畝,截止目前完成蔬菜生產0.5萬噸。四是中藥材種植。新建了百畝黨參示范點1個,新建百畝丹參示范點1個;培育連翹種苗5萬株,預計栽植面積達到200畝;培育中藥材種植大戶10戶;截止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
(三)農業經濟主體培育工程
我局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重點放在抓好農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上,全區已在農業部門登記備案農民專業合作社**個,認定家庭農場13個。一是開展“五有”社創建工作,深入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檢查指導,使其完善規章制度、檔案管理、財務管理、發揮帶動作用等,共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檢查指導整改通知書26份,規范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16 個,帶動農戶850戶;二是申報市級示范社8個,已上報待審批;三是對家庭農場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實地考察檢查,認定家庭農場6個,《家庭農場管理辦法》正在起草中。
(四)農業園區升級晉檔工程
一是認定命名了兩個區級園區,推薦上報兩個市級園區,完成推薦**園區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工作;二是三個省、市級園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園區完成了園區內蘋果樹、桃樹等進行剪枝、病蟲防治、施肥等春季管理工作,園區土建正在施工籌備。**園區完成1500平方米綜合辦公樓室內外裝修及配套設施安裝;選購景觀樹苗3600多株對園區予以了綠化;修建寬6米的水泥混凝土園區主干道路2公里;擬新建蓄水池三座,現已完成平整土地,扶貧園區項目實施方案已批,待國投備案表報批后即可實施。**園區完成園區服務中心綠化,栽植圍欄3000米,園區沿山路完成路基整修,全面完成葡萄園設施建設;密植園移栽大田櫻桃樹1500株;對園區內櫻桃樹、葡萄樹進行剪枝、病蟲防治、施肥、灌根、除草、疏果等;園區服務中心倉儲樓正在裝修。三是四個區級園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園區完成了“山居坊民俗文化街”的整體規劃和項目用地的前期準備工作。栽植優質蘋果7.5畝、櫻桃5.25畝、葡萄3畝、孟姜紅仙桃9.75畝、優質核桃50畝;完成500平方米綠色主題餐飲接待服務中心以及配套休閑廣場建設,目前正在裝修;7000平方米垂釣休閑魚塘完成加固,鋪建景觀道路2000米、休閑長廊200米;200平方米游客停車場、1500米玉蘭苑休閑道路、2個觀景亭閣及辦公區改造工程完工;采購5000羽烏苗,引進孔雀、梅花鹿等。**園區建成150畝綠化苗圃,完成大棚智能監控設施的安裝,栽植綠化苗木5000棵,建成園區宣傳網站,一期30孔窯洞已建成主體;平整土地200畝,完成3000畝果園管網鋪設、2000米生產道實現水泥硬化和2000米生產道路砂石硬化;新建500方蓄水池1個,園區500米色長廊正在準備階段。**園區完成2000畝核桃,300畝連翹栽植。北塬園區4000立方米氣調庫建設完成,制冷設備安裝到位,待調試驗收;新建1000畝有機蘋果,改造老化果園1700畝、培訓果農300人次、購買高效噴霧設備216套;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工程土建已完成,準備安裝設備。
(五)農村土地流轉促進工程
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努力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建立了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區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對全區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及數據庫建設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6月1日在陜西正大招標有限公司進行開標,確定陜西圖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中標單位,并簽訂了土地確權登記項目合同,土地確權測繪工作將于7月份開始展開。
(六)農業保障工程
1、農業科教工作。一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項目,已建成示范基地2個,培訓基層農技人員100余人次,與3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簽訂了《技術服務協議》,主導產業包括(玉米、蔬菜、果業),目前已開展技術指導30次,發放物化補貼卡300張,共計肥料、種子24000斤;二是圍繞種養殖、蔬菜等方面開展培訓45場次,培訓農民5500人次,其中實名制培訓800人。
2、農業信息化工作。開通了“**農業”政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完成全區涉農網站摸底調查,截止目前,全區共開通涉農網站10余家,并有2家農業電商交易平臺相繼上線運營;各類信息108條;完成農業視頻會議系統一期項目的選址工作;完成金圪塔農業智能化日光溫室大棚管理系統研究與推廣項目的上報工作。
3、農機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區共發放農機購置補貼指標告知書55份,發放補貼資金60萬元,補貼各類機具55臺(件),受益農戶43戶;全區共完成機耕8.5萬畝,玉米機播7.82萬畝,機械深施化肥5.5萬畝﹔小麥機收6.11萬畝,秸稈還田面積6.11萬畝,小麥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共檢審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236臺,新增登記68臺,辦理農機互助保險210份,簽訂農機安全目標責任書460余份,農機登記率達到95%,檢驗率達到23.3%,持證率達到31%;共組織農機安全巡查21次,糾正違章137人(次),受理農機事故3起,事故處理人員出現場3起,現已全部處理完畢。
4、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動植物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根據省市區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新《安全生產法》全面貫徹落實,5月初制訂農業生產監管“鐵拳執法行動”百日行動,期間出動安全檢查人員300人次,排除各類安全隱患150余處,發放安全生產宣傳冊3000余份。一是對農產品生產基地采取“定人、定責、定期”的跟蹤檢查措施,對我區9家農產品生產監管基地進行了5次檢查,對符合要求的種養殖生產基地,制作了“一對一”監管公示牌;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通過“鐵拳”執法行動對全區的蔬菜種植大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品經營門店等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檢查,糾正不法行為20余次,取締不具備經營資質銷售戶8個;上半年,共推廣無公害標識10萬枚,完成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2560個,合格率100%。二是實行產地檢疫“鎮(辦)官方獸醫檢疫,區縣官方獸醫出證”的模式。截至5月底,共檢疫生豬6042頭,活雞687971羽,產地申報檢疫率達到了100%;全面完成春季防疫工作,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四種疫病進行了強制免疫,免疫密度和掛標率均達到100%,免疫抗體達77.6%以上;三是在全區共建立的各類有害生物監測點8個,通過病蟲檢測、現場指導等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設立蘋果蠹蛾的監測點44個。
(七)農業生態工程
一是農村環境衛生。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整體要求,今年重點對210國道、305省道、銅罕線、益陳線等主要交通沿線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整治,對各鎮辦農村環境衛生以及城郊環境衛生進行了6次督查,發現整改問題56處;期間全區共開展“清三堆、治六亂”集中整治行動60余次,出動車輛900余臺次,出動勞力14000余人次,清理垃圾600余方,清理三堆3000余方,清理野廣告6000余處。二是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已完成井家塬村旅游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創建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重點任務,完成湫洼村巷道綠化4800米(綠化涉及村東、村西及村內未綠化地段),完成新建蘋果園500畝建設任務;完成西村三組防護欄110米,改造居民門頭48戶。長城墻、花壇綠化、墻體美化工程、150畝高標準蘋果示范園等工程正在實施當中;完成井家塬村主巷道長城墻建設200米,文化墻美化工程已到收尾階段;完成崾先村74戶農戶門前雜物間建設工程,對全村8條水渠進行維修改造,完成安裝路燈57盞,建成休閑文化廣場一個。六個區級美麗鄉村的前期摸底調研工作已備案完成。下一步將聯合有關部門進行協商評審;三是加強了對減排企業的監管和督查,完善污染減排設施。
(八)一村一品示范工程
一是全力抓好以蘋果為主的一縣一業各項工作。重點抓好示范園的建設、蘋果生產關鍵技術推廣和**蘋果公共品牌建設;二是完成了**鎮國家級示范鄉鎮的申請;三是加快**區一縣一業項目和**鎮上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建設,目前項目建設已經完成,等待審計驗收。
(九)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為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解決缺乏爭創一流進取精神的問題,農業局今年決定在全系統開展以創建“學習型、服務型、群眾滿意型、務實型”四型機關為主題的“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并下發了《**區農業局服務能力提升年實施方案》,年初至今,系統干部承諾事項共計70 條,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廣泛開展科技下鄉、結對幫扶和科技服務;開展“微講堂、微黨課”共計9期。
(十)項目建設工作
一是農村能源建設項目2個養殖小區沼氣工程已完工;二是設施蔬菜產業項目。2000平方米育苗智能溫室主體鋼架和內外風機及頂部遮陽板已安裝完成。三是開工建設了2個500頭奶牛場,其中鑫瑞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已完成地基平整正負零、通水通電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牛舍的地基土建工程;四是由豐盛農產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奶牛改造提升項目進展順利,青貯窖和3棟牛舍的新建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五是3個肉羊規模場和10個牛羊家庭牧場的分戶實施方案已制定完成;六是種公豬站建設項目土建工程、儀器設備采購已基本到位,從陜西華陽良種豬有限公司購買的50頭種公豬目前正在隔離中。
二、存在問題
半年來,經過農業系統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我區農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在加快,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自然災害頻發,農業設施裝備水平還不高,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土地、水資源約束加劇,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二是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現代生產要素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農業生產領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土地、勞動力要素價格上升,農業生產成本提高,高成本導致糧食和農業比較效益下降,種糧口糧化、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糧食和農業安全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嚴峻。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4%;
2、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萬畝,總產3萬噸以上;種植蔬菜2萬畝,產量2萬噸;種植中藥材在1萬畝;
3、肉、蛋、奶總產達到2.1萬噸;
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
(二)重點工作
1、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是2015年農業工作的重點。要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一是要穩定全區糧食播種面積,大力推廣旱地作物間作、套種栽培技術措施,加大小春和冬季農業開發,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在抓好全區糧食面積鞏固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銅麥6號的推廣工作。三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認真落實抗災減災工作措施,提高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降低糧食因災損失。四是根據省、市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要求,狠抓玉米高產創建工作,促進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
2、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政策。進一步扎實抓好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組織實施,確保農民生產資料增支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畜牧支農補貼、種糧補貼、小麥其它各農作物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促進全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3、全力以赴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制定完善種植業、養殖無公害技術措施,大力推進農產品安全執法“鐵拳行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三品”申報認證和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提高我區農產品進入市場、占有市場的能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投入,逐步提高我區農產品檢測能力和水平。
4、加強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
以實施農業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組織化生產經營為重點,大力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如優質畜禽產品、水果、蔬菜等,努力培育支柱產業,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積極協調引進、培育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大力推行訂單生產,逐步引導建立完善利益連接機制,依法加大農村土地流轉程度,提高現有耕地的規模利用,建立多種形式并存,利益連接緊密的新型產銷合作關系,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進程。
5、強化農機監理工作,加大農機技術推廣,推進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今年的工作目標如下:
(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目標:
按照市里爭取2016年測評排名在9個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省會)中前五名的工作部署,完成涉及我鎮各項創建任務。
(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目標:
1.完成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向省愛衛會的申報材料中涉及我鎮的材料;
2.順利通過省愛衛會的明查暗訪檢查和整改工作;
3.愛國衛生組織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市容環境衛生、環境保護、重點場所衛生、食品和生活飲用水安全、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等8個方面均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市民文明素養
把培育人、塑造人作為根本任務,大力開展理論學習、誠信教育、志愿服務、典型宣傳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等創建活動,逐步形成文明風氣,著力培養文明市民。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政辦、宣傳辦要建立學習制度。各單位和各村支部要制定學習方案、計劃、制度等,至少組織兩次以上集中學習,并做好學習記錄。
2.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教育。至少開展一期,要制定工作方案,收集活動圖片,整理工作總結。
3.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個一”示范項目為依托,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機關、企業、學校、進商場、進社區、進村鎮等。確保全體干部職工熟誦24個字。
4.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
(1)做好公益宣傳工作
①按照上級要求,做好主要干道戶外廣告牌、墻體、文化廣場、LED屏、鎮村宣傳欄的文明創建公益廣告宣傳。
②組織鎮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文明創建公益廣告宣傳。
5.大力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
①根據市、區工作安排,做好轄區內誠信人物、誠信企業、誠信群體挖掘和宣傳工作,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我鎮至少組織一次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②發揮公眾監督作用,對失信敗德行為進行披露。建立完善誠信紅黑榜制度。研究制定誠信企業和失信企業和公民的獎懲制度,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
6.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工作。
(1)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完善青年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管理、記錄評價、激勵保障等相關制度。
(2)按照志愿者人數占總人數的10%以上的標準,動員發展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組建志愿服務隊,在志愿平臺上注冊登記,扎實開展全民公益行動。
(3)扎實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4)面向志愿服務隊成員《“雙創”倡議書》。
(5)結合“雙創”工作,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并做好活動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7.以城帶鄉,共建美麗鄉村。大力開展幫扶共建、環境整治、民風建設等創建活動。
8.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結合我鎮實際,在春節、冼夫人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積極組織“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每個傳統節日期間至少開展一次主題活動,并做好活動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9.大力開展網絡文明傳播。組建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在“全國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注冊,并參與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積極開展網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網上精神文明建設宣傳。
10.廣泛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在清明節、六一、七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開展網上祭英烈、學習雷鋒爭做美德少年、童聲向黨、經典誦讀、“日行一善”、“灑掃應對”、做“小小志愿者”等活動。中小學要確保每個主題至少開展一次主題活動,并做好活動記錄。
11.開展典型宣傳教育活動。
(1)配合做好市第五屆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評選,協助開展全區道德模范基層巡講巡演活動,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道德模范和其他先進人物宣傳,依托黨員“微心愿”活動,弘揚先進典型示范帶頭作用,弘揚社會正能量。
(2)設立“善行義舉”榜,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導作用,各單位、各村(居)委會至少設置1塊道德模范宣傳欄和1塊“善行義舉”榜。
(3)創新發展鄉賢文化。以文明生態村創建為抓手,積極挖掘我鎮古鄉賢資源,培育現代鄉賢文化,進一步凝聚鄉賢力量,弘揚鄉賢精神,傳播鄉村文明進步的正能量,發揮鄉賢文化對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使鄉賢文化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12.組織開展“好家庭、好家風、好家訓”主題系列活動。
(1)開展家風、家訓收集展示活動。組織居民村民開展家風、家訓整理,幫助他們將自家的家風、家訓整理成文字,在廳堂顯眼位置懸掛家風、家訓。
(2)開展“五好家庭”、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鄰居、好少年等評選表彰活動。各主題至少開展一次主題活動。
13.弘揚“5+2,白+黑”、“馬上就辦”、“釘釘子”、“拍拍看”四種精神。
14.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建立專題教育的制度,抓好專題教育各項工作。
15.做好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健康知識。各單位至少組織一次宣傳普及活動。
16.加大對“雙創”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氛圍,普及“雙創”工作知識。
(1)制作發放“雙創”宣傳單和宣傳品。
(2)組織“雙創”知識問答活動。發動全鎮干部職工積極參與“雙創”知識問答,確保對“雙創”工作的宣傳知曉率。
(3)組織開展“雙創你我他,全家總動員”知識競賽。
(4)在9月中旬前至少打造一個“雙創”宣傳示范社區。
(5)配合市“雙創”工作指揮部開展入戶宣傳、模擬調查活動。組織志愿者定期到農村、社區發放宣傳資料,宣傳“雙創”知識,開展入戶模擬調查問卷,提高村民知曉率、參與率。
(6)利用趕集日、大型活動日組織宣傳隊進行流動宣傳。
(7)配合開展文藝演出下鄉宣傳活動。利用多種文化載體,將各類文化演出活動與“雙創”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文藝宣傳與文明宣傳的合力。組織“雙創”文藝宣傳隊,深入社區、農村、學校等,以藝術方式宣傳“雙創”工作。
(8)增設網站專欄,并開展手機短信和微信宣傳。
①在鎮政府網站上增設“雙創”工作專欄,及時市、區工作部署和我鎮“雙創”工作信息。
②充分運用短信和微信平臺,適時宣傳“雙創”宣傳口號、工作信息和文明衛生行為常識。
17.配合中小學舉辦“雙創”繪畫大賽和“雙創”知識比賽,推進“雙創”工作進校園,確保中小學生“雙創”知識全覆蓋。
18.配合編撰《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周年》。
19.組織參與“書香福地”讀書節活動。
20.舉辦紀念勝利70周年主題活動。
(二)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
結合“六大工程”整治工作,實現“美麗、整潔、暢通、有序”大提升,讓居民共同享有更加優美、舒適、便捷、文明的人居環境。
1.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
2.開展水域綜合整治工作。
3.開展道路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工作。
4.開展市政市容綜合整治工作。
5.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
6.開展農貿市場和大型商場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
7.開展病媒生物的綜合防治。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清理病媒生物的滋生環境,完善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措施,通過物理、生物、化學的防治辦法,使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水平標準C級要求。
8.開展不文明行為和十大不文明行為整治活動。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市政設施建設。完善街巷基礎設施,確保城區所有道路路面平整硬化、給排水通暢,保持盲道暢通;強化城區綠化、亮化,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全部實現路邊草木綠化和路燈照明;完善公共場所的服務設施,合理設置郵筒、閱報欄、座椅、窨井并得到精心保護,公共消防設施達標率100%,消防通道暢通;城市主要道路、各類公共建筑(包括醫院、商場、銀行等)以及新建住宅,都要規劃、建設好無障礙設施,并確保通暢完好。加強老舊居民區、小街小巷的硬化、綠化、美化。
2.交通設施建設。完善主次干道交通設施,確保機動車道無被侵占、毀壞現象,路面無明顯積水;合理設置自行車道,保持車道連續、平整、暢通,無損壞和被占用現象;確保人行道平整暢通。加強公共交通建設,確保交通站點布局更加合理。道路名稱、公共圖形標志規范,道板、護攔等設施完好。建設完善綠色慢行系統。
3.文化陣地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進鎮村公益性文化設施的建設、完善和提檔升級;推進文化廣場、文化室、排球場等活動點建設。
4.鎮區街道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技防、人防、物防、消防安全,著力解決消防設施不完善、疏散通道被占用和樓道堵塞等問題。
5.立面改造升級工作。加快街景立面改造升級工作,做好綠化提升和街景規整工作,提升城鎮風貌和品位。
6.綠化美化建設。全面修復補種損壞的樹木花草,提高鎮區綠化率和景觀效果,并達到市、區綠化要求。
7.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完善,垃圾糞便收集運輸容器、車輛等設備設施全面實現密閉化。
8.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醫療廢棄物處置完善。
9.配合做好集貿市場標準化的升級改造工作。
10.下水道、重點單位及重點部門的防鼠、防蚊、防蠅、防蟑螂等設施完善。
(四)加強規范化建設
1.積極開展誠信服務、便民服務、個性化服務和特色服務,建立全方位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群眾滿意度,按照市、區要求,指導窗口單位結合各自特點開展文明班組、“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范崗”等評選活動,創建文明服務品牌,提高服務質量。
2.建立健全服務承諾制、政務公示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做到“馬上就辦”。制訂切實可行的便民措施,建立健全投訴處理反饋機制,強化群眾投訴管理,暢通群眾投訴反饋渠道。
3.抓好行業作風建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下大力氣解決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服務型、責任型、法制型機關建設,做到依法行政,廉潔用權,熱情服務,高效辦事。
(五)推動區級派出機構、鎮域重點企業、駐地部隊的支持和參與
1.以增綠色、治污染、整臟亂為重點,以凈化、綠化、美化為手段,協調爭取區級派出機構、鎮域重點企業、駐地部隊參與全鎮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并加強文明公約宣傳,落實“門前三包”責任。
2.以鎮鎮志愿服務隊為依托,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管理制度,從各區級派出機構、鎮域重點企業干部職工中吸納志愿者,發展壯大志愿隊伍,弘揚志愿服務精神,走進社區,走進村莊,宣傳文明,傳遞愛心,服務群眾。
3.積極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主題實踐活動和中華經典誦讀、“我們的節日”、“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弘揚團結互助、扶危濟困道德風尚,努力在共建共享中實踐社會和諧,引導人們向善向上。
4.發動區級派出機構、鎮域重點企業、駐地部隊結合自身實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公益廣告宣傳,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創建步驟
根據“雙創”工作的總體安排,把握時間節點,分四個階段扎實開展工作。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6年7月)
成立市區鎮鎮“雙創”組織機構,制定“雙創”三年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召開全鎮動員大會,層層部署,廣泛發動,大張旗鼓地宣傳“雙創”的意義、目標和主要內容、措施,宣傳工作進展和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加強宣傳,形成強大聲勢和濃厚氛圍。
(二)全面落實階段(2016年8—9月上旬)
按照“雙創”實施方案狠抓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開展重點整治,完善基礎設施。研究組織模擬測評,查找問題,針對問題開展培訓。嚴格督查考核,對照薄弱環節,查漏補缺,采取有效措施,及時進行整改,確保“雙創”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迎接測評階段(2016年9月中下旬—10月)
要高度重視迎檢工作,認真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測評迎檢準備。9月中下旬,做好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完善,對照測評體系和市、區指導要求,做好查漏補缺工作,落實整改,營造迎檢氛圍工作,確保取得好的成績;10月下旬前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做好查漏補缺,準備迎接省愛衛會組織暗訪評價。
(四)整改鞏固階段(2016年10—12月)
根據相關測評暗訪情況及發現的問題,認真對照整改完善,進一步鞏固創建成果,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為明、后年創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五、工作機制
為保障“雙創”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取得實效,制定如下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
(一)建立“雙創”工作會議制度
“雙創”工作領導小組每兩個月至少聽取指揮部一次工作匯報;領導小組副組長每月分別召開1次以上工作推進會;“雙創”工作指揮部每月至少2次聽取各內設組情況匯報;指揮部各內設組每周要召開例會研究部署工作。建立簡報制度和通報制度,及時出簡報,不定期出督查通報,每月公布考核測評排名。
(二)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加大基礎設施、城市改造等硬件設施設備的資金投入,對接市、區做好責、權、利下放到街(鎮)的事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增加“雙創辦”、市政、城管、協警、環衛等人員力量,改善工作條件,充實工作人員。“雙創”工作經費由指揮部組織測算,按相關審批程序安排落實。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多方籌集資金投入創建工作,推動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三)領導掛點、部門包點
建立鎮班子領導掛點、相關單位包點制度。全鎮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分別由原掛點聯系領導繼續聯系。沒有掛點村居委會的班子領導分別負責農貿市場、學校、衛生院、小街小巷等的掛點工作。規劃所、財政所、畜牧站等各單位根據“雙創”工作指揮部統籌安排,做好包點工作。掛點領導和包點單位要深入指導、協調、督促和落實工作、解決問題。
(四)加強溝通、密切協作
各單位要按照全鎮創建工作部署和要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與各單位本職工作結合好,主動協調,形成合力。對難度大、交叉量多的工作,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溝通聯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積極主動工作,促進問題有效解決。對本級職權范圍內不能解決的工作,要及時匯報溝通,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五)創建靠民、創建惠民
*年6月,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的頒布,正式確立了物業管理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奠定了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法律基礎;*年11月,人事部、建設部印發《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規定》、《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辦法》,將物業管理師資格正式納入了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系列,標志著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初步建立;*年5月,建設部印發《關于實施物業管理師制度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建設部職業資格注冊中心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加強協調配合,在建設部、人事部的監督指導下,共同做好物業管理師職業資格的有關工作;同年6月建設部發文成立了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和協調物業管理師制度實施和管理工作。此后,有關各項工作順利起步,并于當年10月舉行了全國物業管理師認定考試。*年12月,人事部辦公廳和建設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公布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結果的通知》,全國有1119名從業人員取得了物業管理師資格。首批物業管理師的誕生,預示著物業管理師制度全面實施的良好開局,是我們行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天,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在廣州隆重召開全國首批物業管理師大會,我想借此機會就物業管理師制度建設談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從業人員素質與職業資格制度
1.從業隊伍的壯大對社會經濟的貢獻
我國物業管理是伴隨著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進程產生的新興行業,從*年*市誕生全國第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和第一批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開始,短短二十六年時間里,物業管理從業隊伍經歷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從業人員已超過350萬人,分布在3萬多家物業管理企業。崗位類型從操作層的保潔、綠化、維修、秩序管理,管理層的項目經理、管理處主任、部門經理到決策層的各類總監、副總經理和總經理;服務領域從單一類型物業到綜合性物業,從純市場化的物業管理到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后勤社會化物業管理,從新建物業到房改房和老舊住宅小區管理。目前物業管理范圍已經覆蓋了住宅、寫字樓、工業區、學校、商場、醫院、機場、會展中心、體育場館、步行街等,去年以來還進入了對鄉村的管理;管理面積超過100億平方米的房屋,已經將全國城鎮50%以上的不動產納入了我們的日常管理中。
隨著住房成為大多數居民家庭的最主要財產以及財富積累的主要形式,居民對住房財產的使用、維護、保值講了較強的服務需求;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居住環境、社區秩序也有了較高的追求;與此同時,還產生了協調房屋所有權人公共空間、共用設施設備等共同利益的需要;由此形成對物業管理與服務的巨大社會需求。勞動密集性的行業特征和剩余勞動力的相對富裕,提供了物業管理行業廣闊的就業機會。為滿足業主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廣大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在薪酬收入相對偏低、誤解偏見相對較多的壓力下,克服成本剛性增長和服務收費缺乏彈性等諸多困難,不斷提升物業服務的品質。他們的辛勤工作不僅改善了人居和工作環境,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而且擴大了住房消費,推動了經濟增長,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北京、上海、*等城市物業管理企業創造的產值已占當地國民生產總值的2%左右。
2.專業素質的差距對行業發展的制約
在充分肯定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對社會經濟作出貢獻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與從業隊伍在數量的快速增長相比,其專業素質并未得到同步提高。盡管伴隨著物業管理的發展,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并逐步成長為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但多種原因造成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建設滯后于行業的發展。一是物業管理行業起步較晚,人才儲備基礎薄弱,隊伍建設跟不上行業的快速發展;二是從業人員來源各行各業,其專業背景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加上缺乏嚴格的專業訓練,顯露出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部分經理人的專業素質與所在崗位的要求有明顯的差距;三是與物業管理的上游產業(如房地產開發)相比,微利甚至虧損的經營狀況,以及較低的薪酬待遇標準,難以吸引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四是現階段我國物業管理還處于擴張型發展時期,客觀上需要大量的物業管理專業人員滿足市場需求,但在沒有嚴格準入制度的情況下,入行人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難以避免。
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差距突出表現在稱職的職業經理人匱缺,現有部分管理人員在法律知識、職業道德、業務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都與承擔的任務不相適應,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行業進步的“瓶頸”。個別運作不規范的企業和專業素質較低的從業人員的存在,使一些物業服務水平不盡人意,客戶關系緊張,收費率下降,甚至引發激烈沖突和矛盾,降低了行業的公信力,損害了行業的形象,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已經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的當務之急。
3.職業資格制度的確立對現實難題的破解
針對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的狀況,*年,建設部人事教育司和房地產業司聯合下發了《關于實行物業管理企業經理、部門經理、管理員崗位培訓合格上崗制度的通知》,對物業管理企業有關重要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制度。該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逐步總結出物業管理企業有關管理崗位人員的必備知識和必備能力,建立起一套既考察基礎知識,又注重實際能力的考核方法。持證上崗制度實施后,全國有十萬名以上的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通過了物業管理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這對提高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以及有關培訓機構,也根據實際情況和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對本地區的從業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不同程度促進了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執業能力的提高。
但是,持證上崗制度的初級性、試驗性和弱強制性都決定了該制度的局限性。隨著物業管理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對物業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化,大家逐步認識到,對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實行更加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是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必要途徑。因此,*年6月份出臺的《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物業管理條例》之所以將物業管理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設定為行政許可,是基于對物業管理服務公益性的基本判斷。物業管理的專業管理人員,包括物業服務企業經理以及管理處主任(項目經理)等,作為物業管理的直接組織者,其業務能力和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物業的承接查驗、維修養護等管理服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業主的共同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物業管理活動的特殊性,經營管理的專業性以及涉及學科多、管理復雜等特點,決定了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尤其是經營管理專業人員,只有全面掌握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具備扎實的物業管理知識和良好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才能保證物業管理的正常運作,妥善處理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各類問題,為業主提供價有所值的服務,使所管物業保值增值。因此,實行嚴格的準入控制,要求相關從業人員必須達到從事物業管理行業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有利于從根本上扭轉行業人才短缺的被動局面,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
二、物業管理師制度與物業管理科學發展
黨的*報告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全黨和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指導方針和戰略思想,*報告講:“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新時期我國物業管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樣要從“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和“統籌兼顧”四個方面入手,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物業管理師制度,正是圍繞了“以人為本”(以業主和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為本)的核心,統籌兼顧物業管理師的綜合素質,以達到物業管理關系的全面協調和物業管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推行物業管理師制度,是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制度保證,必將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物業管理師制度是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1)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推進物業管理的專業化進程
物業管理專業化是指物業管理專業人員在掌握和了解法律、經濟、工程、環保、消防以及公共關系、心理學等多方面學科和知識,并經過相關專業崗位實踐鍛煉的基礎上,成功滿足物業管理執業標準的過程。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樓宇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客觀上要求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以滿足物業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和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業主對物業管理消費和財產管理意識的增強,主觀上要求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管理物業、服務業主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正是通過執業準入控制的方式,保證了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必須具有相當的學歷和工作經歷,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能力,必須是有能力承擔有關專業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評判物業管理師專業能力的標準和依據。
(2)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物業管理的規范化進程
規范物業管理行為是《物業管理條例》以及其他物業管理政策法規的基本目標,物業管理師制度通過規范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進而規范物業管理行為,無疑是最有效的治標之法。《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辦法》規定,從業人員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取得物業管理師資格,物業管理師必須經過注冊才能執業,物業管理項目負責人必須由物業管理師擔任。隨著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全面推行,物業服務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師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給業主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物業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也將真正落到實處。
(3)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物業管理的市場化進程
物業管理區別于傳統房屋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市場化,物業管理的市場化不僅表現為物業管理服務的等價有償和市場選擇,同樣表現為物業管理勞動力要素的市場化。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推行,確立了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的社會地位,對物業管理師應當具備的執業能力作了明確規定,不僅有利于業主通過擁有物業管理師的數量來判斷選擇高水準的物業服務企業,而且有利于物業管理師通過市場定價來選擇從業單位。今后企業的競爭,將會凸現在人才的競爭上,通過市場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行業的優勝劣汰,打造一批具有優秀管理團隊的品牌企業,改變目前行業魚龍混雜的狀況。
(4)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物業管理的國際化進程
物業管理起源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英國、美國、歐盟以及我國港臺地區在物業管理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成熟的經驗。在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管理上,美國的注冊物業管理經理制度、英國的皇家特許屋宇經理制度、香港的注冊房屋經理制度等都對我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管理具有借鑒意義。社會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加入WTO的客觀形勢,海外物業管理企業大量進入內地市場的現實,都要求我們的專業人員資格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建立,不僅順應了時代的潮流,而且有利于促進我國物業管理的國際化進程。
物業管理的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基本方向,物業管理師制度對物業管理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和國際化進程的有力推進作用,決定了物業管理師制度是我國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2.物業管理師制度是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制度保證
物業管理師制度不僅符合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方向,而且為物業管理科學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為向社會提供合格的從業人員,我們在制度設計中充分考慮到物業管理師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
(1)相當的學歷背景
申請參加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取得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或土建大專以上學歷,取得其他專業相關學歷、學位的,報考條件中相應增加兩年的工作年限和從業年限限制;
(2)相關的專業知識
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科目為《物業管理基本制度與政策》、《物業管理實務》、《物業管理綜合能力》和《物業經營管理》四門,其中涵蓋了物業管理、建筑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等專業知識,包括物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相關學科的知識。
(3)相應的執業技能
從物業管理師的執業范圍來看,物業管理師的執業技能應包括:①制定并組織實施物業管理方案;②審定并監督執行物業管理財務預算;③查驗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資料;④負責房屋及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的維修、養護、管理;⑤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環境衛生和秩序等等。
(4)豐富的實踐經驗
根據申請參加物業管理資格考試人員的不同學歷背景,物業管理師制度規定了不同的工作年限和從業年限標準,其中中專學歷的必須從事物業管理工作滿8至10年,取得博士學位的也必須從事物業管理工作滿1年。
(5)良好的職業道德
物業管理師應當妥善處理物業管理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誠實守信,為業主提供質價相符的物業管理服務,對注冊物業管理師建立誠信檔案,接受業主和社會的監督;
3.物業管理師制度對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深遠影響
(1)提升行業競爭能力
不同于其他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勞動密集型的特征決定了人力資本是物業管理行業創造價值的關鍵要素,人才是物業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來講,擁有一定數量的注冊物業管理師不僅增強了其經營項目的競爭能力,而且有利于企業資質等級的評定和品牌形象的樹立;對于行業來講,擁有一定規模的物業管理師,不僅有利于造就一支懂經營、精業務、重服務、守道德的職業經理人隊伍,而且有利于業主將物業管理作為建筑物管理的首選模式。
(2)強化企業風險意識
物業管理是一種企業以較少資本管理業主龐大資產的行業,隨著業主財產觀念的增強和維權意識的提高,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風險日益加劇。物業管理師制度規定,物業管理項目的關鍵性文件,必須經物業管理師簽字實施,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這都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強化物業管理師的責任風險意識,不斷提升職業水平,避免因職業失誤承擔法律責任。
(3)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由于歷史的原因,現階段我國仍有大量物業服務企業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合理的現代企業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做大做強。物業管理師制度規定,物業管理項目負責人應當由物業管理師擔任,物業管理師只能在一個具有物業管理資質的企業負責物業管理項目的管理工作,這就意味著今后的物業服務企業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分離,決策層和管理層的分工,注冊物業管理師擔任職業經理人將成為常態。物業管理師的大量出現,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奠定了人才基礎,有利于企業的兼并重組和優勝劣汰,有利于提高物業管理行業的規模效益。
(4)優化人才激勵機制
專業管理人員職業準入制度的實施,提高了物業管理師資格的含金量;物業管理師與經濟師中級技術職稱的掛鉤也會激發從業人員加強學習與參加考試的積極性;隨著物業管理師制度的逐步推進,客觀上會形成對現有物業管理經理人隊伍的清理。它既能給在職的從業人員帶來壓力,迫使在職人員認真學習政策法規,不斷更新知識和增強技能,加強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盡快加入到物業管理師的隊伍中來,成為稱職的管理者。同時,也會吸引更多業外優秀人才進人業內。隨著有關物業管理師薪資報酬的增加和專業地位的提升,勢必優化人才激勵機制,提升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5)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型的,專業分工的粗糙和專業人才的短缺,致使許多物業服務企業保持著“大而全”“小而全”經營模式,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企業包袱日益加重。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推廣,為行業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提供了可能。在《勞動合同法》全面實施的背景下,一批具有物業管理人才優勢的企業,將實現由物業服務經營商向物業服務集成商的角色轉換;一批品牌物業服務企業的工作重點,將從直接從事低附加值的基礎管理服務向承擔高附加值的資產管理服務轉變。
(6)改變行業社會形象
如果說《物業管理條例》的頒布確立了物業管理行業的法律地位,那么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則確立了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地位。長時間以來,物業管理從業人員被視為重復簡單勞動的復制者,社會認同感不高,一些從業人員為此困惑迷茫,或選擇觀望、或選擇離開,致使行業內原本不多的專業人才流失嚴重。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推行,把物業管理師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系列,將大大改善行業社會形象,提升行業社會地位。
三、制度實施情況與下步工作安排
1.物業管理師制度實施情況
(1)職責分工和機構設置
為落實國人部發[*]95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做好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工作,建設部辦公廳于*年5月下發了《關于實施物業管理師制度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相關部門在實施物業管理制度工作中的具體職責分工。為加強對實施物業管理師制度的領導和組織管理,建設部辦公廳于*年6月下發《關于成立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的通知》,正式成立“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和協調物業管理師制度實施和管理工作。
(2)考試大綱和參考教材
在建設部人事教育司和房地產業司的指導下,在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的組織下,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編寫了《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大綱》,并在*年8月通過人事部的審定。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物業管理師職業資格考試參考教材》于*年8月正式出版發行,為參加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人員的考前復習創造了條件。
(3)師資培訓和考試命題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分別于*年9月和*年3月進行了首期物業管理師師資培訓工作,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學員共506人次參加了四個科目的培訓,其中410人次通過考試并獲得《物業管理師師資證》。在匯總首期四個科目師資培訓成績優秀者(總分80分以上且口試75分以上)名單基礎上,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建立了“中國物業管理師師資庫”,向全社會推薦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培訓的師資人選。*年9月,全國物業管理師認定考試辦公室組織了4名在物業管理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從事或研究物業管理工作多年的專家,組成認定考試科目《物業管理實務》的命題專家組,順利完成了兩套試卷的設計、初審、組卷和終審等命題工作。
(4)認定考試和審核公示
*年10月28日,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1391人通過省級認定考試管理機構的初步審查,參加了物業管理資格認定考試。考試結束后,全國認定考試辦公室擬定了《評分工作辦法》,作為各地省級考務部門的閱卷評分依據,*年11月底,各地試卷評分及匯總工作基本結束,全國共有1294人考試合格。*年初,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組織人員對考試及格申報者的材料認真審核,通知部分不符合申報條件人員及時補充了申報材料。*年8月和11月,在全國認定考試辦公室對符合認定考試條件的人員名單進行了兩次公示,對相關投訴舉報材料進行了調查核實后,全國共有1119名從業人員符合條件。*年12月10日,人事部、建設部聯合審批并公布了認定考試合格人員名單。
2.認定考試暴露出來的問題
這次認定考試取得了圓滿成功,但也暴露出的一些值得我們認真關注的問題。首先是參考人員數量偏少。盡管有些人是因為受到中級職稱和專業論文兩個硬性條件的限制不能參考,但總體看,還是反映出具備一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數遠遠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以河南省為例,截至*年底,全省共有1260多家物業服務公司,從業人員10多萬,管房面積達2億多平方米,由此推算,至少需要2000名左右經理人。而此次獲參考資格的僅29人,實際參考21人,及格18人,認定16人;其次是地域差別過大。最多的廣東省212人,最少的江西、青海僅1人。10—50人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17個,少于10人的省份(自治區)7個。北京、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加廣東省的準考人數占全國總數約40%。這反映了不同地區物業管理發展水平及人才狀況的明顯差異;其三是部分人員的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在如此嚴格的學歷、職稱、從業時間、工作業績等申報條件,以及不搞偏題的出題原則下,仍有85人沒有達到及格線,有兩個省不及格人數占到參考人數的20-30%,最低分數不到20分,以這種政策水平負責管理工作確實讓人擔心;其四是運用政策法規對案例的分析能力亟待提高。從各種題型得分情況看,案例分析丟分最多,這暴露出一些經理人對法規學習十分欠缺,理解差,實際處理問題能力薄弱。盡管這次只是對資歷較長人員的認定考試,下步將舉行較大范圍的全國物業管理師統一考試,相信會有一些后起之秀有突出表現,但不可否認,認定考試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人才短缺、素質亟待提高的突出問題,加快經理人隊伍建設的任務迫在眉睫。
3.下一階段主要工作
12月初,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工作會議在三亞召開,建設部人事教育司、住宅與房地產業司、職業資格注冊中心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的有關負責同志到會,對一年多的工作進行了認真總結,對下步工作的開展達成了一致意見。有關部門將通力協作,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積極協調人事部,爭取明年初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部門向這次認定的人員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建設部用印的《物業管理師資格證書》;
(2)由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制發“物業管理師誠信自律規則”,在資格證書頒發的基礎上,抓緊建立首批物業管理師信用檔案體系(物業管理師信用檔案軟件研制工作已經完成);
(3)研究物業管理師注冊工作內容,制訂“物業管理師注冊工作辦法”,并對首批取得資格證書的物業管理師進行初始注冊;
(4)由于國家行政性收費立項工作暫停,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收費項目未能得到財政部門的批復,今年的物業管理師考試未能如期進行。我們將加快協調相關部門,促成考試收費早日立項,爭取明年四月份開展首次物業管理師考試,力保明年第三季度的考試如期進行;
(5)建立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命題專家庫和試題庫,編制“命題手冊”和“命題規程”,保證考試命題工作的高質量;
(6)總結借鑒各地經驗,組織制訂“物業管理師執業實踐標準”,并在全行業宣傳推廣;
(7)研究物業管理師繼續教育的內容,制定“物業管理師繼續教育辦法”,開展首批物業管理師的繼續教育工作;
(8)加強與香港、澳門、臺灣及外國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認定機構的交流聯絡,開展物業管理從業人員資格互認準備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港澳有關人員參加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
四、物業管理師與行業歷史使命
1.行業的進步與成就
從*年至今,中國物業管理走過了二十六年的發展歷程,而對絕大多數城市來說,物業管理是從1994年建設部制發的33號令(即《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之后起步的。然而,就是在不長的二十六年時間里,確切地說在短短的十三年,我們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管理規模,最快的增長速度,最多的服務企業和最龐大的從業人員隊伍;我們具有從中央到地方多層次的物業管理政策法律制度,已逐步形成一個內容全面、結構合理、科學規范、特色鮮明的物業管理政策法規體系;我們確立了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和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通過國家行政許可來規范物業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我們嘗試地將物業管理與社區管理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調處和解決物業管理糾紛的綜合機制;我們的服務理念日益與國際接軌,我們的服務品質在快速提升,我們的客戶滿意度在不斷增長;我們的競爭機制逐步形成,分業經營穩步推進,公平、公開、公正的物業管理市場在逐漸形成;我們的職業經理隊伍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正在涌現;我們的物業管理觀念漸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業主對物業管理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我們用最短的時間走過了“要不要搞物業管理”的萌芽起步階段,進入到“怎樣搞好物業管理”的初級發展階段。我國物業管理環境的日新月異和物業管理事業的突飛猛進,不僅得到國內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而且也得到許多港澳臺以及外國同行由衷的好評和贊賞。
2.行業無法回避的挑戰
物業管理行業在取得有目共睹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和矛盾。除了前面提到專業人才的缺乏外,還有以下問題表現較為突出:建設單位方面,部分開發商未能主動履行前期物業管理的各項法定義務,開發遺留問題和建管不分仍是物業管理糾紛的主要原因;物業服務企業方面,部分企業在管理服務中不能保質保量,不能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和誠信經營,在市場競爭中不能公平有序,惡性競爭、建管銜接和項目交接等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業主方面,部分業主公共權利淡漠、契約精神缺失,不遵守管理規約。部分業主團體熱衷于動輒炒掉物業服務企業,而對業主共同事務的管理缺位,影響到物業管理正常秩序的建立;行業管理部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對物業管理定位存在偏差,強加給物業管理行業過多的社會職能,一些地方熱衷于擴大政府指導價的適用范圍,過多地采用行政手段干預物業服務價格;行業協會方面,總體表現為力量較為薄弱,維權職能不到位,自律機制不健全,行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機制尚未形成;媒體方面,部分媒體在相關新聞報道時,存在過分放大物業管理負面影響的輿論導向,不但沒有起到正確引導和規范物業管理各方主體的作用,反而加深了群眾對物業管理的誤解,有的甚至對一些矛盾和糾紛的激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上述問題的存在,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績效,加大了企業的管理風險,降低了行業的社會公信力,不利物業管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還應當看到,今年以來,隨著相關政策法律的陸續出臺,物業管理的法律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促進了物業管理的法制化進程,但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物權法》實施后,業主對建筑物共有部分產權的明晰和對地面車位等共有部位經營收益的訴求,對自行管理或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建筑物的自由選擇,給物業管理行業帶來了更大的生存競爭市場壓力;《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必然導致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于勞動密集型的物業管理行業來說,無疑意味著更大的成本壓力和經營風險;《物業服務成本監審辦法》的相關規定,使政策性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成本更加透明,物業服務費的價格監管更加嚴格;舊的矛盾尚未解決,新的問題不斷出現,行業要繼續發展壯大,必須直面所有的困難和挑戰。
3.光榮艱巨的歷史使命
黨的*報告講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要確保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包括物業管理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發揮應有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今后的十幾年是物業管理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看小康社會建設的美好前景,又要充分認識到建設過程的艱難曲折;既要對物業管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又要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
新的時期,承載著全社會的希望和重托,面臨著完善自身和服務社會的雙重挑戰,物業管理行業應自覺承擔以下四個方面的歷史使命。
一是不斷提高專業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業管理需求。現階段物業管理的許多問題,是源于人民群眾物業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長與優質物業管理服務的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高質量的服務是化解各類矛盾的最好方法,要提升客戶滿意度,改善物業管理的行業形象,必須從提高專業服務水平入手,而提高專業服務水平,必須從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入手;
二是不斷改進企業管理水平,構建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存在著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物業管理行業的公共性和綜合性、持續性和長期性、受益群體的廣泛性和差異性,都對企業的管理水平講很高的要求,只有精于管理、善于協調,才能實現社區安定和社會穩定的和諧目標;
三是不斷提升產業創富能力、實現客戶價值和企業效益的同步增長。一方面,良好的物業管理,能夠使物業保值增值,科學的資產管理,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另一方面,物業服務企業通過經營活動,取得自身效益的同時,也在為社會創造財富。隨著物業管理產業化程度的提高,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物業管理行業創造的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將日益提高;
四是不斷增強行業創新能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發展道路。在《物權法》賦予業主更多的選擇權和監督權的背景之下,物業管理行業的生存要依靠優良的服務,物業管理的發展要依靠不斷的創新。物業管理行業只有不斷進行觀念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經營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在激烈的服務市場競爭中保持核心競爭力,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發展道路。
4.物業管理師的時代責任
在承上啟下的物業管理發展關鍵階段,首批物業管理師誕生了,其意義遠遠超過1119人的數量。物業管理師稱謂光榮、使命艱巨、任重道遠。作為長期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從業人員,有幸通過認定考試并取得物業管理師資格,這是政府主管部門對大家以往工作的充分肯定;作為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受益者,有幸成為中國物業管理史上首批物業管理師,理應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推動行業發展進步的歷史使命。因此,我想借會議的機會,講以下六個方面的要求。
(1)勤于學習、與時俱進
物業管理師作為物業管理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只有具備扎實的物業管理政策水平和良好的實踐經驗,以及較強的業務素質與經營管理能力,才能勝任工作。取得物業管理師資格,并不意味在各方面都領先于同行,“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首批物業管理師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謙遜的作風,尋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要通過自學,彌補相關知識的欠缺;通過接受繼續教育,實現專業知識的更新,把握行業發展最新動態;通過學習業內同行的經驗,不斷改進自身的工作。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實至名歸。
(2)精于業務、術有專攻
物業管理的內涵是通過管理者的專業管理,延長建筑物及其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使物業保值增值;通過多層次的服務,讓業主置身于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中。因此,服務是宗旨,管理是生命線。對在座的首批物業管理師,取得職業資格并不難,但要成為一個真正合格和優秀的職業經理,還要作出不懈的努力。我們面對著尙不完善的法制環境和不成熟的消費群體,以及建管不分體制所帶來的眾多復雜問題,要求管理者不僅熟悉政策法規,依法辦事,而且要有良好的分析應變能力,在特定業務領域有所精專,能隨時處理復雜問題,避免糾紛和矛盾激化,創造和諧氛圍。此外,物業管理師在企業風險防范中承擔著重要責任,要高度重視并研究物業管理行業風險發生的規律,切實加強風險控制和防范能力,建立事前科學預測、事中應急處理、事后妥善解決的風險防范和危機管理機制,加上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以規避、轉移和控制風險,為企業減小經營風險,為業主創造安寧環境。
(3)嚴于自律、誠實守信
現代社會對專業人士或職業經理的道德標準要求絕不亞于其專業技能,物業管理師不僅是業務的能手,也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在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中,物業管理師應當珍惜自己的職業聲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精神,盡量做到忠誠客戶、忠誠企業、忠誠同行的完美統一,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中物協將和地方協會一起探索建立行業協會對物業管理師道德規范自律約束的行規。
(4)善于協調、構建和諧
物業管理工作涉及面廣,要求物業管理師不僅熟悉物業管理政策法規,依法辦事,而且要有嫻熟的協調溝通和分析應變能力,以及在處理客戶關系與有關各方面關系過程中應承擔重要的責任。包括與業主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關系,及時處理投訴;與開發建設單位的溝通,通過早期介入,減少入住矛盾;與公用事業單位的溝通,分清責任,各司其職;與專業公司的溝通,加強服務質量的監管;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主動接受指導和監督。由此避免和減少糾紛的產生和矛盾的激化,創造和諧的物業管理氛圍。
(5)樂于奉獻、率先垂范
面對現階段物業管理出現的諸多問題,物業管理追求的應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與統一。因此,首批物業管理師肩負著帶領企業和宣傳行業的重任,應當具有寬廣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在企業發展和行業宣傳中發揮率先垂范的作用,自覺參與團隊建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維護行業形象,真正起到先鋒和模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