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8: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引導藝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②胡國華:《想全部封鎖資訊不可能管理媒體不是什么都不讓報》,2007年2月7日,《南方都市報》。
③見#f=dupdate。
④作者王冊,載2016年5月10日《人民日報》。
⑤魯迅:《文藝與革命(并冬芬來信)》,《三閑集?文藝與革命》。
⑥見2016年5月5日《人民日報》。
參考文獻:
[1]杜尚澤.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劉云山出席[N].人民日報,2016-2-20.
[2]佟慧娟.無法復制的感動――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我把光明獻給你》創作體會[EB/OL].http://.cn/zt/2013-11/05/cms1600
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主體,是當前高校綜合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藝術教育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質,還具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促進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當中的引導作用,使大學生對藝術教育建立全新的認知,對大學生良好的素質、品格的養成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藝術教育的價值體現
(一)情感教育
藝術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夠深入到人的情感當中去,有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藝術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情感,引導心理、行動的變化,具有情感教育的效果。通過情感教育,大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學習的熱情有了極大的提升,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審美能力的提升
藝術教育的有效開展,大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會得以提升。藝術教育并不是局限于某一藝術形式的專業領域,藝術技巧和能力同樣也不是藝術教育的全部。而在以往的高校教育模式當中,藝術教育所潛藏的價值并沒有挖掘出來,始終無法發揮素質教育的職能。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藝術教育除了培養藝術技巧和能力之外,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對于大學生的成長來說有著積極的作用。藝術作品當中所表達的情感能夠傳達給大學生,其中包括對“正能量”的贊揚和“負能量”的批判,讓大學生能夠從中明辨是非黑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品質。
(三)創新能力的提升
直覺、靈感和想象力是提升創新能力和創造性的重要元素,同樣也是藝術創作的基本需要。通過藝術教育,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得到有效的鍛煉,促進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極大的提升了大學生自身的競爭力。促進大腦的開發,拓展思維空間,提升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可以通過藝術教育來實現的,有效彌補了以往高校教育當中存在的不足。
(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藝術教育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影響,結合當前的社會文化形勢,將藝術教育有效的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多個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新時期的高校藝術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對大學生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充分得以體現。良好的文化環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高校藝術教育的現狀
(一)重視程度不夠
在非藝術類高等院校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的藝術教育體系。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文化素質有待于提升,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對于非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藝術教育只是一種形式,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效果。非藝術類高校未能真正將藝術教育作為教學工作的當中僅僅是在專業教學中有所展現,藝術教育的作用也僅僅局限于藝術技巧、能力的培養,藝術素質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價值未能有效的體現。
(二)大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從高校大學生自身出發,受到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的影響,大學生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專業學習當中,對于音樂、美術等藝術學科沒有時間去學習,藝術教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大學生對藝術缺乏一定的興趣。導致大學生對藝術教育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大學生對于藝術教育的認識不足同樣是最主要的原因,加上高校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校藝術教育有待改進。
三、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創新思路
(一)創設良好的藝術環境
高校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有著重要的影響,推動藝術教育的開展對高校素質教育推廣與普及有著深遠的影響。創造良好的藝術環境,為藝術教育的有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大學生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當中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充分反映了當前時代的需要。藝術教育的改革創新,是高校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良好藝術環境的創設,給藝術教育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平臺,教學活動能夠更加輕松愉悅的展開。高校要給予藝術教育足夠的重視,為藝術教育提供生長的土壤,讓大學生從中受益,在良好的藝術氛圍下,大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感染,審美能力和藝術品位得以顯著提升,對大學生良好素質、品格的養成有著積極的作用。實現藝術教育活動的拓展與延伸,深入到校園文化活動當中去。通過藝術活動的有效開開展,大學生對于藝術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升,對藝術素質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轉變教育觀念
一直以來,藝術教育都是圍繞著專業技巧、能力的培養來展開教學,對于大學生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較為忽視,對學生的藝術潛力挖掘不夠。在高校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形勢下,藝術教育的觀念需要適時的轉變,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圍繞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良好素質、品格的養成,以更加堅強、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這樣的高素質人才,正是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充分體現出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
(三)推進藝術教育的層次化發展
藝術教育的標準化發展,容易將其固定在某種模式當中,需要做出適應性的轉變。圍繞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能力、水平等個體差異,開展多層次的藝術教育,首先確定學生在藝術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然后依次為參照,進行層次化的課程設置,分成多個類型,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層次開展不一樣的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從中受益,以獲得良好的藝術教學效果。
人文一詞的中文,最早出現在《易經》中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在當時指的就是禮教文化。到現代,我國《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廣義的講人文就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化,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
那么,人文如何能被清晰的感知?而就影響力的廣度或深度而言,沒有哪種社會文化能與設計藝術相提并論。藝術設計具有審美功能和物質功能,它還具有文化上的意義,具有明顯的人文精神。所以,縱觀世界藝術設計史,任何一項設計都是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的產物。
一、人文精神在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1、人文精神在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藝術設計是以“技術”為基礎的,沒有“技術”的支持,一切只能是“空想”。但是只有“技術”,是無法創作出具備審美性,獨特性,功能性的產品。人文知識就是提供給設計師依據和靈感的源泉。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古典園林的設計大都是出自文人學士之手,無不體現了當時的人文思想。著名的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初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名――景――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體現了中國文人清醒的世俗理性精神、強烈的政治倫理色彩、禮樂和諧的審美和幻想浪漫的氣質,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2、人文精神在藝術設計中的必要性
清代學者沈宗騫在文章中說“筆格高下,亦如人品,故凡記載所傳,其卓乎昭著者,代惟數人,蓋乎幾千百人中始得此數人身。”道出了人文知識的必要性,道出了直接影響筆格高下的內在原因。所以說“筆墨雖出于手,實根于心”,“心”就是品質、修養。先天人品固然不足,必須以豐富的人文知識修身,通過內心的認定、取值、積淀、拓升而定型,人品高學問深,設計自然精妙。
3、人文精神在藝術設計中的延伸性
藝術設計的結果演變成為商品后,商品的出口不僅僅意味著經濟上的變化,而且意味著人文和意識形態的交流和滲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的設計文化受到壓力,設計師應該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審美傳統,繼承并發揚優秀的人文精神,在設計中彰顯民族性。
二、高校藝術設計中人文教育出現的問題
近幾年來通過用人企業的反饋情況暴露了學生的很多問題,大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知識面狹窄,缺乏人文及地方文化知識,語言溝通及文字表達能力差,缺乏敬業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對任何事情都沒有熱情,價值觀金錢化,缺少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等。究其根源,反映在藝術設計人文教育方面的問題是突出的。
1、教學安排上的不重視
2、實用主義的浮躁心態
為迎合市場需要,急功近利,在這種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學生們一味追求實用價值,認為凡是馬上能用的,能帶來財富的,就是有價值的,就值得去學習和獲取,變成了一批研究能力弱、適應社會需求多樣化轉變能力差的“機器人”。
3、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分離
令人擔憂的是一些設計藝術教學戰線上的教師,這部分專業老師們盯著的是做好該門課程學習,殊不知沒有文化底蘊的設計作品是空洞的,無力的。
三、高校加強藝術設計專業人文教育的手段
1、有針對性的加強藝術設計專業人文類課程,提高綜合藝術素養
文學、繪畫、詩歌、音樂、建筑等都是關系非常親近的藝術形式。可以引導學生接觸各門類的藝術,如帶領學生去聽音樂、品味繪畫、觀摩戲劇等方式和活動,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拓展學生的藝術欣賞領域,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
一、歸化和異化
歸化和異化策略起源于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1813的著名論文《論翻譯的方法》,文中提到,翻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另一種是“the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author towards him”(Shuttleworth&Cowie, 1997: 43-44)。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在其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書中,將第一種方法稱作為“異化法”,第二種方法為“歸化法”。歸化和異化是意譯和直譯理論的延伸。
1.歸化策略
歸化,即是在翻譯處理中要求譯者向目的與讀者靠近,采取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歸化派的代表人物為美國翻譯理論家E.A.奈達,他認為,“所謂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Nida,E,A&Taber, C.R., 1969)。他提出了“功能對等”和“讀者反映論”的觀點,認為判斷譯本的好壞不宜拘泥于相應的詞匯意義、語法類別和修辭手段的對比,重點是考查接受者正確理解和欣賞譯本的程度。因此歸化的特點就是重視讀者,采用地道的通順英語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沖突,消除文化障礙怎么寫論文。
2.異化策略
異化文學藝術論文,即是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采取相應于讀者所采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摘要體現了翻譯作為文化交流媒介的功能,譯者引導讀者理解和接受,并進一步欣賞源語文化。
3.歸化和異化策略的關系
歸化和異化都是翻譯的策略,然而近兩個世紀以來,圍繞翻譯是走向歸化還是異化之路,學術界卻爭執不休。歸化和異化策略各有有優劣。翻譯的目的不同,語境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歸化和異化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應該在翻譯中得以統一,以促進翻譯的發展。
二、王佐良、巴恩斯《雷雨》譯本的歸化策略
由先生創作的《雷雨》以其交織錯綜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在戲劇舞臺上長演不衰。而人物與情節塑造的成功與其簡潔易懂又含蓄深沉的語言有直接關系。關于其語言藝術美,錢谷融先生有如下評價,“我確實太喜歡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煉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 王佐良和巴恩斯(A.C.Barnes)的英譯本《雷雨》不僅再現了原作的戲劇藝術魅力,也再現了原作精煉含蓄的語言特點,使文段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舞臺表演。關于劇本的翻譯技巧,筆者認為,歸化策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下例子為證:1. 魯貴:四鳳,別——你爸什么時候借錢不還帳?你現在手下方便,隨便勻我七塊八塊好嗎?(王佐良&巴恩斯,1958;p21-22)
LU:——don’t be like that, Sifeng. When did Iever borrow money and not pay it back? Now, what about a little loan of sevenor eight dollars, now that you are in the money.
在原文中,中文的貨幣單位是“塊”,魯貴說,“勻我七塊八塊”;此處,譯者并沒有采取異化的策略,例如解釋“塊”這個貨幣單位在漢語貨幣中的地位,或是在英文中找出其對等的貨幣單位;譯者使用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塊”以為“dollars”, 使作品走向讀者,從而使讀者輕而易舉的理解文章文學藝術論文,更加適合舞臺表演。
2. 貴:你看你這點骨頭!老頭說不見就不見,到下房在等一等算什么!我跟你走,這么大院子,你別胡闖亂闖走錯了….( 王佐良&巴恩斯,1958;p38)
Lu: 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 If theold man says he won’t see you, then he won't. Now, why not go down and wait abit longer in the servant’s quarters? Come on, I’ll take you along, otherwisein a big house like this you’ll be losing your way and losing your way andblundering into places where you shouldn’t be.
在此文段中,魯貴說,“你看你這點骨頭”。“骨頭”,這個詞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有其獨特的含義。在舊中國迷信的說法中,有一條稱為稱骨論命,即一個人的骨頭越重,說明他的命越好;而骨頭輕,說明這個人出身低下,命不好。這里,魯貴是罵魯大海的出身低下,不配和周仆園討價還價。譯者同樣忽視了“骨頭”這個詞的文化含義,采取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其譯為“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high horse”是英文的一個典故,它表示的意思是“趾高氣揚、自以為很了不起”,相應地,“to come/get(down)off one's horse”意思即為“謙和一點,別擺架子了”。譯者使用的是原滋原味的英文,使英語讀者在讀譯本的時候感同身受。
3. 沖:我以為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人努力,我們應當同情的怎么寫論文。并且我們這樣幸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這不是時髦不時髦的事。(王佐良&巴恩斯,1958;p106-107)
CHONG: I thingk we ought to sympathize withthem. After all, they’re only doing their best to help their own people. Besides,it’s not right that people who are as well off as we are should grudge themenough 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And it’s not a matter of fashion,either.
在這句話中,周沖提到“爭飯吃”,譯者使用了很形象的一個英文成語,“to keep body andsoul together”, 它的意思是“Obtain one’s basic living expenses, to earn engouh money to keeponeself alive.”,意思是“賺到剛夠維持生計的錢,不被餓死”。譯文非常貼近英文讀者,譯者又一次使用歸化的策略,使譯文走向讀者。
這只是筆者從文中截取出的三個例子,但是我們由此可以窺豹一斑。可以說,王佐良和巴恩斯先生的譯本文學藝術論文,譯文中廣泛應用了英語中的俚語和成語,文筆流暢,可以稱得上地地道道的英語。這就是歸化的策略,譯本完全貼近英語讀者。
三、結語
戲劇作品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可以作為劇本來指導舞臺表演;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因此戲劇作品的翻譯不同與其他題材作品的翻譯,可以根據其不同的用途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如果劇本是為舞臺表演服務,那么為了使廣大外語聽眾不被文化差異所干擾,更好更快的理解原文,譯者可以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使作品走向讀者;如果劇本是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譯者可以采取異化的策略,向讀者傳遞原語文化,使讀者讀到原滋原味的原語表達。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歸化和異化策略之爭,也不是絕對的非此即彼,就戲劇作品翻譯而言,譯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雙性同體”一詞,從柏拉圖開始,就被賦予超越性別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指人類最初身兼兩性、渾然完整的圣潔狀態。柏拉圖從神話起源上理解,人類最初就是雙性同體,宙斯把人類分成男女不同性別的個體,所以人類渴望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榮格認為,從人類學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雙性同體,人的情感和心態總是同時兼有兩性傾向,即男性的強悍果敢和女性的溫柔細致。現代女性主義文學先驅、英國著名小說家、評論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沿用“雙性同體”這一意象,將它發展成為一種文學創作的理論,并將它視作文學創作的理想境界。
一.“雙性同體”觀的形成和發展
伍爾夫在她的女性主義宣言《一間自己的房間》里提及:“我們每個人,都受兩種力量制約,一種是男性的,一種是女性的;在男性的頭腦中,男人支配女人,在女性的頭腦中,女人支配男人。正常和適意的存在狀態是,兩人情意相投,和睦地生活在一起。”[1] 伍爾夫認為,人類的大腦同時具有男女兩性的性格特征,“雙性同體”既是兩性關系的最佳狀態文學藝術論文,也是作家創作的最佳狀態。因此她推斷,莎士比亞就是雙性同體的,濟慈、斯特恩、考珀、蘭姆和柯勒律治,人人如此。普魯斯特更是十足的雙性同體,沒準女性氣質稍多一點。相對于單一性別的大腦,雙性同體的大腦更易于引發共鳴,它能夠不受妨礙地傳達情感;它天生富于創造力、清晰、不斷裂。[1]
在評論界,伍爾夫的“雙性同體”觀自問世以來便遭到一些女性主義作家的反對。美國女性文學批評家伊萊恩肖瓦爾特在其代表專著《她們自己的文學》一書中指出,伍爾夫的“雙性同體”理論并非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只是一個“無性與不育”的隱喻;是她逃避現實,壓抑憤怒,討好男性的一種手段。[2] 法國女性主義批評家艾萊娜西蘇在《美杜莎的笑聲》中也提出,“雙性同體”只是一種虛幻的假設理論,是一種對男權社會的退卻與和解。[3] 盡管爭議不斷,但伍爾夫的“雙性同體”觀作為超越性別特征的一種創作理論,挑戰了男性霸權文化,解構了性別二元對立,把兩性和諧統一視為美好的性別理想。這既是引導女性反抗性別歧視、走出性別困境的一種策略,同時也為女性作家的創作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二“雙性同體”觀在《奧蘭多》中的體現
伍爾夫的“雙性同體”理論在《奧蘭多》中得到了最直接的體現。《奧蘭多》是伍爾夫創作的一部最具夸張特色的小說,它集傳記、史記、小說為一體,打破了小說與非小說的界限,以性別突變、時空穿越等特征,記錄了主人公奧蘭多從16世紀的男性到20世紀的女性的轉變過程。[4] 先男后女的人生經歷讓奧蘭多身兼兩性特征,洞悉兩性奧秘。奧蘭多在三十歲時由男變女,三十歲前的男性奧蘭多英俊富有,既有女王寵幸,又不乏名媛追捧。三十歲后的女性奧蘭多美麗高貴,儼然淑女典范中國。伍爾夫并未讓奧蘭多在性別轉變之后旋即進入兩性和諧的理想狀態,而是讓奧蘭多遵從現實世界的常規,一次次面臨彷徨困惑,一步步通過不斷磨合逐漸走向雙性融合。
初為女性的奧蘭多在返回英格蘭的海船上,長裙曳地,光彩照人。不僅船長為之傾倒,就連一個水手也險些因為驚艷而跌入海中。奧蘭多在體會到身為女性的愉悅甜蜜時,也感受到順從、貞潔,衣著優雅是女性必須堅守的神圣職責。與此同時,她還意識到,變為女性后的她再不能拔劍刺穿某人的身體,再不能統領軍隊,也再不能佩戴象征英勇的勛章。她惟一能做的是給老爺端茶倒水,察言觀色。
隨著女性體驗的增加和女性意識的增強,奧蘭多逐漸覺察到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社會,女性處于他者的從屬地位。即使她作為上流社會的貴婦,得以與艾迪生、蒲伯、斯威夫特等文化名流交往。這些大名鼎鼎的才子詩人們也送詩過來請她過目,征求她的意見文學藝術論文,但絕不表示他們由衷地尊重她、欣賞她。她很清楚“聰明男人只是陪她們玩玩兒,奉承她們,哄她們開心”。[5] 奧蘭多曾經對身為男子非常自豪,可如今的她卻看不起所謂的男子氣概。她甚至對文人圈子的虛偽倒了胃口,盡管她必須得繼續尊重他們的作品。性別的改變不僅讓奧蘭多在兩性間搖擺不定,而且讓她官司纏身。根據法律,身為女人,就不應擁有任何財產,這基本上與被宣判死亡是同一回事,因此她曾經享有的頭銜、宅邸和財產都將與她分離。法律在不能確定她的性別以前,只允許她隱姓埋名,暫居鄉間。可見,女性已經完全被社會邊緣化了,即便是作為文人雅士們的女恩主,奧蘭多也概莫能外。《女性簡史》的作者約翰蘭登戴維斯先生毫不吝惜地告誡女性:“當人們再不想生兒育女,女人也就再無必要。”女性的身份地位由此可見一斑。回想曾經作為男性所享受的特權,奧蘭多百思難解。在她看來,她本身并沒有改變,只不過選擇了女性的服裝,流露出女性的氣質。為何曾經由她隨意塑造的世界僅僅因為服裝、性別的改變使她舉步維艱?伍爾夫的一段關于服裝功能的言論多少回答了奧蘭多的疑問:
衣服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能改變世界對我們的看法……即不是我們穿衣服,而是衣服穿我們;我們可以把它們縫制成手臂或胸脯的形狀,而它們則根據自己的喜好塑造我們的心、我們的腦、我們的語言……男子的手可以自由自在地握劍,而女子的手必須扶住緞子衣衫,免得它從肩膀上滑落下來……男女若是穿同樣的衣服,對世界或許就有同樣的看法了。[5]
通過以上言論我們不難發現,在父權社會中,男子是自信的、僭越的,因為他們是社會的第一性,是社會的中心和決定力量;而女子是謙恭的、順從的,因為她們是社會的第二性,是被社會邊緣化的依附于男子的“他者”。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不管奧蘭多如何努力、掙扎,都不能擺脫身為女性所遭受的的束縛與歧視,就連伍爾夫本人也難逃此宿命。伍爾夫出生于英國一個知識貴族家庭,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和文學評論家,同時也是一位男權意識嚴重的家長。他給家中的男孩提供良好的教育,讓他們上名校,可女兒卻只能在家中接受一些零碎的知識。伍爾夫在日記中寫道,如果父親不是過早去世,她根本不可能創造出如此豐贍的作品。他會扼殺我的生命,不能寫作……[6]
由此,我們不難想象文學藝術論文,20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無一例外地被要求成為孝順的女兒、隱忍的妻子、賢良的母親。總之,女子無才便是德。男性文化霸權無情地剝奪了女性享有平等權利和同等智慧的機會,女性喪失了話語權,不能隨心所欲地自由寫作。奧蘭多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由于對自身性別、身份的種種困惑,她的長詩《大橡樹》的創作也多次被迫中斷。熟知兩性心理的她輪番發現兩性都有可悲的缺陷,仿佛她本人既不屬于男性,也不屬于女性。正當奧蘭多陷入兩難境地之時,換裝成為她自我解脫的新出路。柔美的長裙,陽剛的馬褲,或者是分不清男女的中國袍子,奧蘭多通過頻繁易裝獲得了只穿一類服裝的常人無法想象的雙重收獲,她游刃有余地在雙性之間自由轉化,輪番享受兩性的愛戀。
伍爾夫認為“每個人身上,都發生從一性向另一性搖擺的情況,往往只是服裝顯示了男性或女性的外表,而內里的性別則恰恰與外表相反……我們姑且撇開一般,僅僅注意它在奧蘭多這個特例中產生的奇特作用。”[5] 借助換裝實現雙性同體的奧蘭多由于汲取了雙性營養,兼具雙性特質,理智與情感在她的頭腦中自由平等地交融。因此柯勒律治說,睿智的頭腦是雙性同體的。[1]
擁有雙性氣質的奧蘭多終于完成了飽含其畢生心血的詩作《大橡樹》,由于詩中充滿了對真理、自然和人性的關注而大獲成功。完整的雙重人格不僅完善了其創作才能,也使其收獲幸福的愛情和完美的婚姻。奧蘭多的丈夫謝爾同樣也是雙性同體,兩人初次見面時就彼此吸引中國。由于深諳異性的心理,他們能相互心領神會,交流默契。兩種性別特質沒有孰優孰劣,而是對立統一地在一個人身上體現。[7]
三“雙性同體”觀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小說《奧蘭多》蘊含了伍爾夫的“雙性同體”觀,以藝術的形式表現了“雙性同體”的優越性,呼喚兩性之間的包容性。盡管在父權社會,男女兩性地位懸殊,女性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方面都很難與男性抗衡,但伍爾夫一直在為女性爭取獨立自主和文學創作的權利。她試圖通過奧蘭多這個雙性同體的人物來探索一條重建女性自我、恢復女性社會地位、樹立女性堅強自信的道路。[4] 雙性同體的奧蘭多無疑是伍爾夫創造的一個完美人物,伍爾夫正是通過描述奧蘭多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表明自己所期待的兩性平等共存、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雖然這種通過淡化性別意識而達到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完美構思,在有缺損的男性中心社會結構中,只能是一種幻想。[8] 但是,“今天,生產力的發展,已經給男女兩性提供了大致相當的經濟地位,加上共同的自然界所構成的大體近似的心理和外部環境,必然使男女兩性在精神上和品質上日益接近。當今的世界已是男女兩性互相溝通、對話的時代了。”[9] 伍爾夫的“雙性同體”思想無疑是具有辯證精神和發展眼光的,在當時的父權社會尤其難能可貴。伍爾夫肯定男女兩性的差異,但反對夸大差異。在她看來,雙性的心靈讓人類社會更和諧、更平等。男性和女性作為平等的個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文學藝術論文,女性才能得以實現自身價值,促進自身發展,獲得人的自由和尊嚴。伍爾夫的“雙性同體”觀,不忽視,不排斥,也不抹殺任一性,而是把兩性和諧統一視為美好的性別理想。只有兩性平等地對待彼此,互相包容,逐漸融合,人類社會才能夠真正達到和諧統一。
結語
綜上所述,伍爾夫的“雙性同體”觀作為解決兩性沖突、促進兩性平等的理論依據,為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后來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雙性同體”雖然是一種文學理想和社會理想,帶有幾分“烏托邦”的色彩。而且,“雙性同體”的人物作為社會的“第三性”,也有著極大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容易導致人物解讀的形式化和機械化。但是,伍爾夫通過“雙性同體”人物的塑造,不僅顛覆了父權社會的男性中心主義,還規避了女性走向分離主義的立場。雖然伍爾夫運用的是女性的視角,但思考的卻是雙性的問題,即她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沒有停留在男女二元對立的這個矛盾層次上,而是走向男女二元對立的統一。[10] 因此,伍爾夫的“雙性同體”理論必將以其開放性和包容性對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M]. 賈輝豐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85、90.
[2]Elaine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263
[3]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C].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202
[4]何亞惠.“雙性同體”――伍爾夫的女性創作意識[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7(1):45-50.
[5]弗吉尼亞伍爾夫.奧蘭多[M]. 林燕譯.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123、107、108.
[6]弗吉尼亞伍爾夫.伍爾夫日記選[M]. 戴紅珍 宋炳輝譯.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117.
[7]彭瑤.超越性別:《奧蘭多》的女性主義思想[J]. 名作欣賞,2006,(2): 94-97.
[8]楊玉珍.雙性同體與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J]. 江西社會科學,2002(1):83-86.
[9]孫少先.女性主義文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138.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進入到中高年級階段,學生在合唱教學中往往應付了事。小學音樂課的上課頻率在一周兩次左右,音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合唱技巧多數學生在下一次課時已經遺忘,很難在音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演唱習慣。
2.學生沒有合作意識
中高年段的學生在心智發展上不是很成熟,學生的合作意識往往不夠。有的學生對于自己的歌唱技巧十分自信,在音樂課堂上一旦有了自我展示的機會,就會迫不及待地進行展示,在唱歌的過程中故意唱得很大聲;有的學生則對于唱準自己的聲部缺乏自信心,在合唱的時候聲音很小,甚至根本不發出聲音,導致整個和聲部分有高有低,整個合唱效果不好。
3.學生缺乏興趣
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對合唱教學所花費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學生不僅要熟記自己的聲部旋律,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和配合,對于一些缺乏音樂學習興趣的小學生來說,合唱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導致學生對于合唱練習失去了參與興趣,無法真正實現合唱教學的目的。
二、優化小學中年段合唱教學的方法
為了讓更多的小學中年段學生認識到音樂教學對于發展其綜合素質的重要性,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合唱在音樂中的重要地位。音樂教師要激發學生提高音樂審美素養的意識,鼓勵學生多欣賞優美的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使學生對于合唱中的聲部知識有更多的認識。如此,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會更加關注合唱技巧,在音樂欣賞的時候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樹立合唱的自信心,找到音準,提高合唱學習的效率,在音樂課堂上積極參與,掌握合唱的精髓,實現音樂素質水平的提高。
與此同時,音樂教師也應當改善課堂合唱教學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產生情感共鳴,尤其是在合作過程中產生同學情誼以及快樂的情緒,進而激發學生對于合唱的熱愛情感,并將熱愛轉化為自身的興趣以及愛好,最好能夠將其轉化成為理想以及志趣,輔以音樂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對于合唱技巧的學習產生內在的動力。
在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的發聲、聽力同步鍛煉,讓學生真正體會音樂藝術,在不同的合唱環節鍛煉小學生的聽覺能力,讓小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對于聽覺的感悟更加深刻,學生之間彼此依賴,信任感逐漸增強,在彼此合作討論以及傾聽的過程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同時還能夠確保合唱的和諧。在聽覺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到合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合唱中的難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傾聽合唱范本,找到其中的難點,自主攻克。這不僅尊重了中年段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自主性,還讓學生掌握了合唱的科學原則,對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美聲唱法;中國聲樂藝術;異同;影響
作為聲樂藝術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聲唱法最初起源于17世紀的意大利,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美聲唱法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聲樂藝術,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聲樂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聲樂藝術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發展,美聲唱法的傳入不僅改變了人們對聲樂藝術的認識,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藝術界對民族音樂的反思,因此,對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影響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實踐意義與社會價值。
1美聲唱法在中國的起源、發展
美聲唱法最早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通過公派國外留學生及國外聲樂教師引進傳入我國。在美聲唱法傳入初期,國人對該藝術相對陌生,在聲樂教師及各類文化交流教育工作的支持下,美聲唱法藝術模式在我國初步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著名美聲歌唱家到我國進行了示范性教學,主要對美聲發聲方法、發聲練習方法以及發聲技巧等進行講解,與此同時還提出了強調關閉唱法,引發了國人學習美聲的熱潮,推動了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國外著名歌劇大師、男中音歌唱家到我國進行講學,傳授了美聲的歌唱技能、技巧,涉及到聲樂教學的各個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聲樂訓練的整體水平。90年代后,世界著名歌唱家阿米玲到我國講學授課,除了對歌曲演唱技巧的講述外,還對部分作品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闡釋與指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社會所能接受的美聲強調的是聲情并茂,要求在確保美聲聲音優美的同時,能夠傳達情感,這也是美聲唱法在我國傳播的一個重要特點。
2美聲唱法與中國聲樂藝術的異同
2.1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共性
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共性首先表現為呼吸位置的共同性。我國民族聲樂及美聲唱法都強調呼吸的順暢性,其不僅是發聲的原動力,更是歌唱的重要基礎,在歌唱中要確保聲音連貫、流暢,做到吐字清晰,并能夠實現對音量強弱的有效控制,呈現出完美的演繹效果。其次,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在高位置聲音安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我國民族聲樂主要借鑒的是京劇唱腔,美聲唱法則更多借鑒了西洋歌劇唱法,這一技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聲音的內在感染力。另外,我國民族聲樂強調歌唱聲音要上下貫通、流暢自如,而不是擠塞喉嚨;美聲唱法也明確強調歌唱要打開喉嚨,兩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處。
2.2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差異
首先,表現為共鳴器官運用的差異。美聲唱法強調的是頭腔、喉咽腔、口腔、鼻腔等所有共鳴腔體的整體共鳴,盡可能確保同時并用,體現各腔體的共鳴優勢,增強藝術感染力。在發音技巧方面,多采用的是上下垂直柱狀共鳴通道發聲。而中國聲樂藝術的共鳴則相對單一、清淡,主要包括口腔共鳴、鼻腔共鳴與頭腔共鳴,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燕子、潤腔的不同造成的。另外表現為演唱藝術追求的差異。美聲唱法關注聲音的美感,強調技巧性突破,在確保歌唱技巧的基礎上,盡可能達到音質的清純、飽滿,實現對氣息的持久控制,呈現出寬闊、柔韌的演唱風格。而我國民族唱法則更多保留了傳統的美德,呈現出清靈、委婉、飄逸的嗓音特色。
3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
藝術的發展與進步往往依托于不斷的交流與相互借鑒。近年來,隨著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及中外音樂藝術的交流融合,美聲唱法在中國聲樂藝術中不斷滲透,對我國聲樂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對中國聲樂學派發展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主要為戲曲,其在具體的演唱中多采用本音,且音域較窄,注重自行腔圓、悠揚綿長,以描述故事與情感為主,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與世界聲樂文化融合相對困難。而作為中西方聲樂文化聯系的重要紐帶,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入也將西方文化融入到我國聲樂藝術中,對我國聲樂藝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前我國的戲曲藝術中不乏美聲唱法,美聲唱法以戲曲的結合成為現代民族聲樂的藝術框架,民族聲樂藝術不斷完善,歌唱形式得到了豐富與發展,并誕生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藝術歌唱家,使我國的聲樂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3.2對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影響
美聲唱法的引入是我國對西方聲樂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并對中西方聲樂文化做出了對比分析。老一輩聲樂藝術家針對美聲唱法傳入的現象,提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國聲樂藝術發展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20世紀30年代,我國聲樂藝術家將美聲唱法特點融入到藝術歌曲創作中,出現了大批以美聲唱法為核心的優秀抗戰歌曲。20世紀50年代,美聲唱法技巧與中國聲樂藝術實現了更進一步融合,使我國的藝術歌曲內容得到了豐富與發展,逐漸與世界接軌,著名的有《草原之歌》、《我站在鐵索橋上》等。
4結束語
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更加凸顯。盡管美聲唱法與中國聲樂藝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然而在文化藝術交流、碰撞過程中,兩者呈現出融合發展趨勢。基于當前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必須注重對美聲唱法的合理引入,在借鑒的同時揚長避短,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促進我國聲樂藝術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立足校園實際,創建融入民間藝術元素的校園環境
1.民間藝術展廳。踏入校園,你就能發現這座校園就是一個巨大的民間藝術展廳,就會被帶入到神奇的民間藝術世界中。教學樓每一個樓層的走廊里每個年級都有自己年級段的特有民間文化。一年級的長廊里是民間折紙藝術展示,櫥窗里布置的都是和折紙藝術相關的,有圖片欣賞,有折紙的方法演示,但更多的是一張張用普通的彩紙通過一雙雙靈巧的雙手折成的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植物等形象。二年級的走廊里是一幅幅活靈活現的京劇臉譜,有黑臉的包公、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藍臉的竇爾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臉譜形象緊緊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簡潔扼要的介紹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孩子打開了民間藝術的寶庫。三年級的走廊里是蘇州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人家,還有許多相關的蘇州方言介紹,對于許多外地孩子來說也充滿了吸引力。四年級的走廊里是一些民間文學作品,如《九色鹿》《后羿射日》《哪吒鬧海》《十二生肖》《寶蓮燈》《磨杵成針》等,學生在空余時間隨時可以進一步感知民間傳說、神話、童話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增強對民間故事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悟。五年級的走廊里則是民族樂器的介紹與圖片欣賞,二胡、揚琴、竹笛、琵琶、三弦琴等讓孩子對我們民族樂器及民樂有所了解。六年級的走廊里是民間美術介紹,彩泥塑、剪紙、編結彩繩、十字繡、創意布貼畫……不但增添了美感,更因為學生都參與其中,展出了自己的作品,讓他們對民間藝術更有興趣了。這些民間藝術元素時刻吸引著學生在自由活動、餐后散步等空余時間自主地欣賞、回憶相關的經驗,并不時喚起學生參加民間藝術活動的興趣。2.民間藝術專用活動室。我校的民間藝術專用活動室主要用于小盤龍藝術社(調色板美術組、小盤龍民樂隊)、小盤龍民間文學社團、小盤龍科學院、小盤龍奧體中心、小盤龍民俗文化研究所等社團活動的開展。各活動室環境的墻壁上方展示的是傳統手工的現存形態,下方展示的是具體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作品,這充分體現了文化的傳承性。3.民間藝術宣傳窗。民間藝術宣傳窗的創立將成為我校開展民間藝術教育過程中與家長、社區溝通與合作的一座橋梁,也成為學校指導家長、社區科學開展學生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我校的民間藝術宣傳窗定期向家長或社區介紹、宣傳民間傳統節日習俗(如春節、中秋的來歷和慶祝習俗等)、民間藝術作品內涵及民間藝術信息、學校民間藝術活動情況、學生民間藝作品等有關內容。圍繞學校特色,凸顯具有民間文化氛圍的班級環境走進班級,你也很容易捕捉到課程內容與民俗文化的相互滲透。班內環境不論從色彩還是主題內容都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來設計的,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自主參與。各班環境除了從整體上體現民間藝術氛圍外,還特別重視各班民間藝術特色活動區域的創設。如一年級側重紙工,二年級京劇臉譜,三年級是民間傳說、神話等書籍,四年級是布貼畫,五年級是十字繡,六年級可以是自制的民間體育中的道具,也可以是在傳統民間體育器材上的改進或小發明。在興趣課上提供學生進行民藝活動的操作材料,學生可以隨時看、玩、說、想、做。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更適宜、更廣泛積極地參加各種民間藝術特色活動。教師引導啟發學生用畫筆展現不同人物的臉譜,激活學生參與的興趣。展廳的創設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欣賞自己的舞臺。學校創設的環境具有教育的空間,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參與民間藝術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深入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活動
1.挖掘民間藝術教育資源,建構課題研究框架。為了使課題研究更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彰顯學校特色,我們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考察、訪問、開展活動等形式,從報刊、雜志、書籍、網絡上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資料,并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和活動的可操作性進行合理的篩選。最終確定以民樂、民體、民間手工藝為切入口,“以藝立德、以藝促智、以藝健體、以藝冶情”。2.加強校本研訓,探索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方式。(1)開設民樂課。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民族器樂教學的特點,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發展規律,我校以五年級為試點年級,選擇五(1)、五(2)兩個班級作為試點班級,將笛子、琵琶教學納入他們的興趣課程。二年級試點班級每周一節音樂課進行揚琴教學,為學校民樂隊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開展民間游戲活動,充實學生每天的生活。將民間體育游戲校本教材列入體育課教學拓展內容,在體育課上加強學練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以滿足學生學練的需求。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興趣活動課等到處都能看見孩子們跳繩、跳皮筋、踢毽子、滾鐵環、打陀螺、走高蹺、跳房子、投沙包的身影。我們的小盤龍舞龍隊還特意外聘了蔣逸夫老師進行指導,定期在周四中午活動,有專門的服裝,逼真的彩龍,有鼓手,有替補,在各類大型活動中演出都特別奪人眼球,讓人為之振奮。這些活動充分愉悅了孩子們的身心,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意志力。(3)感受地方手工藝特色,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我們根據區域特色,除了充分挖掘在職老師在民間工藝方面的潛力,在興趣課開設了捏粘土、剪紙和快樂調色盤等課程,還特意外聘了蘇州著名的民間剪紙藝人章維偉、棕編藝人徐榮興。每周二中午兩節課的固定時間的學習,興趣組的孩子們通過欣賞、制作等多種活動,充分感受到蘇州地方手工藝活動獨有的特色。簡單的創作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學校還構建民間藝術進課堂的課程體系,探索其教育模式。在藝術、體育、班隊、興趣小組、綜合實踐課程等有關課程中滲透民間藝術元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4)編撰民間藝術相關知識的校本教材。我校編撰了民樂教材《初學揚琴》,主要介紹揚琴的歷史發展、構造及發音原理、音色特點、演奏方法及各種演奏技巧,并推薦欣賞有代表性的揚琴曲若干首。同時,從眾多的民間體育游戲中篩選出適合小學生活動的項目,編寫了《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從游戲的起源來歷、玩法技巧、游戲規則等來介紹民間體育游戲。(4)師資隊伍建設。①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當前的課堂教學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民間藝術課堂生活方式,追求有效、開放、合理的結合。“有效”保證了學生能夠收獲課堂效益;“開放”在于追求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長期發展;“合理”,要求教師能夠發現、運用課堂教學的規律。②提高民間藝術教師基本功,要求教師通過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突破性的成績。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評比,通過參加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好成績,全面提高教師職業素質。③以科研課題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隊伍。通過定期的課題交流,形成科研氛圍,推動廣大民間藝術教師整體發展。④鼓勵廣大教師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加強理論學習,撰寫出高質量的藝術論文,力爭取得突破性的成績。3.開展課外、校外民間藝術教育活動。首先,學校將整體規劃好民間藝術教育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其次,建設好學校的民間藝術隊伍,將平時的培優工作做到位,打造優秀節目,作好參賽及表演準備,如校園民藝節、民間體育節、民間手工藝展示等活動。學校將繼續打造特色,及時發掘亮點,不斷深化內涵,加強與社區的交流,擴大社會影響,讓民樂、民間工藝走進社區,既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又爭取了更多的社區認同和支持。讓孩子們走進街道社區、敬老院等,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藝術交往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培養開放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我們將不斷完善對學生的民間藝術教育內容,對民間藝術教育資源的功能進行深入挖掘,形成比較完整的校本特色課程體系,為傳承與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好奠基工作。
作者:吳美華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盤溪中心小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0-0115-02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同時是民族傳統繪畫中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技法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工筆畫藝術中,大多都選取形象俱佳、富有中華民族審美特征的動植物形象入畫。在技法上以線為主,以求真寫意為目的,用筆精細,造型嚴謹,具有裝飾意味。工筆花鳥畫是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工筆花鳥畫的審美素質,掌握工筆花鳥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標。但是,高師學生在入學前一直學習素描、色彩等西方繪畫基礎,對民族傳統繪畫知之甚少,在接觸到工筆花鳥畫的時候,學生面對各種工筆花鳥畫技法往往無所適從。加之三年制高師美術專業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短,各種專業、公共課程學習任務重,在中國花鳥畫方面的課時量少,由于工筆畫的制作程序需要較長時間,故課時不足的情況在工筆花鳥畫方面最為突出。在有限的時間里,使繪畫基礎較為薄弱的高師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工筆花鳥畫的學習上取得較為理想的收獲,并為日后在這一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高師美術專業教師努力的方向之一。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
一、臨摹是學習工筆花鳥畫的基礎
臨摹是工筆畫教學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臨摹什么和怎樣臨摹,是需要教師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否則,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學生在剛剛接觸到工筆花鳥畫的時候,在豐富的技法和各種精彩紛呈的畫面之前,他們往往無從著手。所以,對于工筆花鳥畫的學習,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習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臨本,掌握正確的方法。選擇了適合臨本,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學習事半功倍。通過臨摹,讓學生理解原作的章法與色彩,學習前人的筆墨技巧和表現方法,熟悉與掌握工筆畫的繪制程序和技能技巧。只有先學習、掌握、繼承了前人的勾線技巧、設色技法、構圖規律之后,結合寫生和創作強化學習所得,為實現運用和發展傳統技法,能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目的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要指導學生在臨摹上狠下功夫。初學者應以選擇技法基礎、內容簡單的繪畫作品作為臨本,由淺入深,不能選擇技法復雜的現代工筆花鳥畫作品為臨本。優秀的臨本很多,傳統臨本如五代時期徐熙的《豆花蜻蜓》,宋代、崔白的《寒雀圖》,南宋李迪的《雪樹寒禽圖》、《雞雛》等,現代陳之佛、于非、金鴻鈞、俞致貞等的作品也是比較好的學習范本。初學時不一定臨摹完整的作品,在給學生授課時,要求他們只臨摹局部,待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基礎稍好之后再臨摹整體。這樣學生容易靜下心來較快掌握。
二、通過寫生為工筆花鳥畫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筆花鳥畫是以自然界的花卉和禽鳥及其生存環境為創作題材的,要描寫刻畫這些生靈,就要求我們到生活中尋覓它們的蹤跡,搜集它們的形象,體會其中的情趣。所以,寫生是走向創作的第一步,這也是工筆花鳥寫生課的重點所在。從歷史上看,中國花鳥畫寫生蔚然成風,代代相傳。凡有成就的畫家,無不注重寫生,他們的成功之作,也無不是從寫生中產生。五代時黃簽在壁畫中畫花竹和稚雞,飛鷹見了都想去飛捉,這不能不說已達到了“和生者畢肖”的程度。從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珍禽圖》中,我們也能見到他精湛的寫實能力。
寫生的過程是在自然感悟中對傳統的一種升華和再造,對固有程式和模式的一種突破和重組,是對傳統的一種發展和突破。老師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和視角去發現那些自然界中不曾被人發現的美,那些不起眼的、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去表現那些傳統畫冊、經典、博物館中看不到的事物,小題材可以表現大思想。通過寫生使學生由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再升華到帶有主觀意念的藝術形象,為工筆花鳥畫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完成從臨摹到寫生再到創作的轉換
在學生大量臨摹后熟悉了各種技法,通過寫生積累了一些素材之后,課程的后期進入了創作階段,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循序漸進地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訓練:參照寫生整理畫稿,按折枝花卉、小品構圖的形式進行勾填設色,完成畫作;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參考寫生畫稿,按全枝構圖的形式進行勾填設色,完成畫作;自選材,自命題,形式和表現手法自定,進行工筆花鳥畫創作;指導學生也可以參照所拍的照片進行加工調整以構成完整的畫面,引導學生在畫面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以及想要表達的意境,選擇適合、恰當的表現技法,通過制作達到理想的畫面效果。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自己的創作作品,并在創作過程中獲得身心的愉悅和強烈的成就感,使學生逐步掌握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過程和方法,從而提高其創造能力。
四、加強理論基礎知識和傳統文化修養
一些學生對傳統的理解和學習存在著嚴重的斷代,一方面是對國學和傳統知識的缺乏,一方面是外來因素的干擾將中國畫的傳統體系沖擊得七零八落。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是工筆花鳥畫教學的一大利器,正如傳統畫論是中國畫教育的重要一環,教師的傳授分兩部分:一教畫理,二教畫法。中國畫的最高旨意應當是“道技合一”,工筆花鳥畫教學更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必須把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現實生活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筆墨當隨時代”,要具有現實觀照的藝術涵養。
中國哲學、中國美學、中國古代畫論是中國畫理論建設之本。美術教育是文化教育,因此,我們培養的不是能工巧匠,而是文化人。目前,全國高師美術教育都有向專業藝術院校看齊的通病,這其實是片面的教學觀。它首先忽視了理論教育的地位,美術教育只是做表面文章,學生畢業前最重要的是舉辦一次畢業創作展,而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人品、學識、綜合素質等和師范關系最密切的因素則被忽視了。這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只是片面追求技法提高的短期效益,而沒有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更沒有把握住高師美術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因此,筆者認為在三年制高師美術教育的工筆畫教學中,要加強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的教學,還要加強中國畫傳統和現代美學以及傳統和現代工筆畫欣賞教學,而且隨著學生由低年級向高年級的發展,理論教學要不斷升級,學術層次要深入發展。譬如從對傳統工筆畫的研習到現代工筆畫的創作,要特別對工筆畫裝飾性、色彩規律和構圖形式加以研究。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工筆花鳥畫的興趣和愿望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信息和繪畫素材,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繪畫能力的提高。講授工筆花鳥畫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特色時,可利用網絡資源中有關工筆花鳥畫的圖片投影在銀幕上進行分析、講解。教師可搜集整理工筆花鳥畫的豐富資源,制作精美課件,一面演示一面講解,增強形象性和趣味性;還可以到廣闊的生活中去擷取繪畫的素材,自然界中的花鳥樹木、生活場景等等,都可以在寫生的同時拍成數碼照片,在多媒體上演示,師生共同探討,理出一條生活―素材―創作的思路,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再者,教師可將自己的工筆花鳥畫作品拿來讓學生近距離欣賞,結合作品向學生講述創作時的想法、目的、制作技法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欣賞工筆花鳥畫、了解工筆花鳥畫、感受工筆花鳥畫,從而激發起學習工筆花鳥畫強烈的興趣和欲望,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
工筆花鳥畫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大量傳統文化的元素,這些元素有育人的功能。結合高師美術教育的整體效應,我們不但要教會學生掌握工筆花鳥畫的基本技法,更要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領會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藝術審美力,加強人文修養,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李楨孝.工筆花鳥畫技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26~33.
一次偶然的翻閱,讓我知道了國家藝術教育課程改革開始了,而且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一次新課程的培訓,—次新課程講座的聆聽,一次新方法的嘗試,讓我隱隱感覺到了這場變革將給教師帶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也就是說,新一輪國家藝術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所處的角色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歷史性的變化讓我欣喜,讓我深感自己的責任將越來越重大。
作為一名站在教學第一線的美術教師,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智能可以說是迫在眉睫。因此,在新課程的環境中,我將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新時代、新思潮、新理念、新嘗試、新改變……一切都會悄悄的發生變化。
第一、我將由原來的美術知識的傳授角色轉化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促進角色。
在此之前,反思、剖析傳統教育下的美術課所形成的師生關系,實際上是—種不中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以前我們教師以成人的要求、專業的標準要求學生,要求學生該怎么畫就怎么畫,該畫什么就畫什么,這種完全由老師規定課業內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把學生淪為學習的奴隸,使學生不趕輕易出手,加重了學生的自卑感,導致學生對美術望而卻步,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而且,老課程本身具有許多的弊端,且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又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即偏重于以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學習內容單—、高深、繁多,以培養專業化人才為傾向,完全背離了個性發展的特點。
新課程標準則不然,它確認美術課程是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制作過程……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以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為總目標。教師不能把學生的大腦當容器,更不能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橫在學生面前,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潛能和個性靈活處理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教師充當的是課堂的組織者,應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創設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關系,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樹立學習信心,實實在在地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促進者、鼓勵者,使學生把你當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章和你交流,愿意你分享他們的歡樂……
有了這些新的思索,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也做了些新的嘗試,慢慢的覺得這些變化是可行、效果是不錯的。
第二、我將改善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圍繞教科書做一些新的資源開發和累積。
在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越發的覺得新課程迫切需要的、呼喚的是知識面廣且多才多藝的綜合型的教師,這是—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變化。一直以來音樂教學和美術教學活動都是分科進行的,各自的角色—旦確定,就只管吸收自己領域內的知識了,往往在自己所教學科的外圍砌起下高墻、且悠然自得的滿足于現狀。如今的改革,使我很敏感的意識到這種單一的知識結構,遠遠不能適應新的藝術課程改革的需要了。如我年教藝術七年級下冊《春日抒情》之《播種希望》一課時,里面所涉及到了樂器知識、語文中的詩詞解讀知識,還有關于春天氣候方面的知識等,我感覺到了自己知識的匱乏。所以,越發的感受到新的藝術課程迫切的要求藝術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除了要掌握應有的專業知識外還應當涉獵其它學科領域的知識,而且要力圖獲得比學生更為豐富、詳盡的資料,才能對藝術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所準備,解決起來游刃有余。以綜合藝術課程為例,每—個單元都是—個主題,比如《藝術與數》、《秋天的節日》、《線的情感》、《黃土地的暢想》等,每一個主題都滲透了舞蹈、戲劇、散文、繪畫等多種藝術和其它的學科知識,同學們在學習美術、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各種知識的快樂。作為每一個美術教師要上好這樣的課,必須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要不斷的攀登知識的顛峰,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學生—個藝術的詮釋。
知識無邊,資源無限。正是因為如此,我在反復的實踐探索中,越發覺得僅僅靠教科書為唯一資源上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藝術課程資源需要不斷的開發并要很好的利用,才能上課的質量保證上課的量和效果。原有的音樂、美術教科書越來越不適應時展的需要,越來越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了。動—動腦,自己思索一下,學校里學生的藝術作品展覽室、圖書館、省級市級藝術館、各種民間團體、校內外的網絡資源及美好的大自然,不都是我們藝術教學的最好的資源嗎!
充足的資源找到了,還需要我們的教師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要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為自己的教學活動服務。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在社會的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如我在上《春之歌》那課時,就帶著學生到江邊放風第,讓學生在廣闊的、充滿春意的大自然中自由的翱翔。
那么,這些藝術課程資源如何來開發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源遠流長的民族藝術文化,正是美術與音樂綜合課程大力開發和利用的寶貴資源,如藏族的歌舞、朝鮮族的蕩秋千、云南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以及漢族的民間手工藝等。都是民族藝術文化的體現。對課外、校外藝術資源的開發,包括家庭藝術活動(如休息天的郊游,參觀博物館等),社區藝術活動(如鎮上組織的書法、繪畫比賽,演唱比賽等),少年宮藝術活動(星期天及節假日的各種美術音樂興趣班等),區、縣藝術比賽等等。還有,對蘊涵著藝術的自然地理資源也可以進行開發,獨特的地形地貌,壯麗的山河……”總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我想這些豐富的藝術課程資源將給我們的藝術老師帶來全新的藝術感悟,也將給我們的學生帶來無窮的藝術享受。
第三、將對學生的藝術學習作出合理的、充滿人性的評價,不斷的激勵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支紅筆,優良中下,“好”與“不好”,“象”與“不象”……一切都那樣的自然。除了這樣的評價方式,就再沒別的讓我覺得站在我的立場評價學生的最合理的評價方式了, 且不知這樣的評價方片面強化了評價的界限,讓我尷尬的扮演著終結性和惟—性的課程裁判者,致使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被評價和被測試的被動境地,給了他們自卑和壓力,就好比在他們的脖子上掛著石塊,而要求他們輕松的游過河。經過全新的思索和實驗,印證了新課程標準評價理念要求美術教師從關注”人”的發展著眼,重視課程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從而促進教師從評價角色轉向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角色。經過實踐,我發現要這樣把握: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如講《春日抒情》那課時,我播放春天來臨時大地發生變化地影片,同學們在柔和的音樂聲中積極的討論著,盡情感受春天所帶給人們的歡樂……讓學生充分感受春天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機到處都有生命在萌動。我還經常用講故事、師生共同表演等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環境中自然輕松地增長了知識,培養了他們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的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那反之學生若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有了表現的欲望與沖動,教學就輕松多了。又如在上《線的情感》的時候,我讓學生用線來描繪一樣事物,隨便什么的事務都可以,我尊重他們的個性,讓他們可以按客觀去描繪,也可按主觀意識去表現,既可以用寫實地手法,也可以夸張、變形,畫完了還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見解。實踐證明,這樣有利于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都能創造出風格各異的畫面,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教師要用發展地眼光看特學生,會給他們的學生時代留下美好的回憶。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會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在輔導學生作業的過程中,我降低標準,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門的作品,也不用”畫得像不像”作為衡量的唯—標準,大大的鼓勵了我的學生,使他們對學習美術充滿了興趣。大名鼎鼎的沃爾特·邊斯尼小時的經歷就值得我們借鑒。他上小學時,曾把花朵畫成人臉,葉子畫成手,這神奇的幻想非但沒有得到稱贊,反而得到的是老師的—頓毒打,慶幸的是這并末讓小畫家夭折。今天,這樣的事將不再發生。作為老師,特別是從事充滿色彩的藝術教學的教師,千萬不要吝備用最美好的語言激勵你的學生,如:“你畫的真棒!“你的畫色彩搭配的真漂亮!”“你比老師畫的好”……學生們會因此得到鼓勵,更會為每一個學生留下成功的機會和希望,對孩子們的—生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作完這些思考,我并未覺得輕松,反而覺得些許的沉重,中學藝術改革中的美術教師們還將面臨更多的考驗,接受更多的挑戰。作為一名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美術教師,我會努力努力,再努力,盡自己所能為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
參考資料
1、 《中國美術教育》2003年1、2期中國美術教育出版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