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8: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普通話學習計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 要: 普通話學習個人檔案不只是解決了教師教學精力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它使學生的學習心理趨向于積極,學習行為趨向于自覺,學習結果趨向于合理。它不僅使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能力得到發展,也使學生的合作、探究、創造、反思等綜合社會能力得到了發展。
關鍵詞: 普通話;學習檔案;設計與運用;分析與反思
隨著國家推普力度的不斷加強,普通話學習與考級成為中高職院校學生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對于各級各類專業的專門人才,國家均有明確的普通話等級達標要求。但是普通話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對其重要性與復雜性學生普遍認識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在機測要求下學生想要過關更是困難重重。加上學校師資缺乏,大班制、教師兼職現象普遍,普通話教學現狀堪憂。筆者作為一名長期兼職普通話教學與參與測試工作的一線人員,在同樣的困境下嘗試學生普通話學習個人檔案的設計與運用,經歷了失敗的考驗,深入地調查與研究,積極地反思與改進,最終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此不揣淺陋,略陳己見。
一、學習檔案的設計意圖與思路
2008年始,江蘇省教育部提高了對幼兒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等級達標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普通話水平達不到二甲,就拿不到教師資格證,也不能畢業。但現狀是常州幼兒師范學校該專業近幾年一直保持有20個以上的班級,只有4名測試員老師擔任普通話教學與輔導任務,而且都是兼職,因此在普通話教學實際中存在種種困難與問題。
在這種困境下,輝進宇老師的論文《當前師范院校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和蔡荷芳、陳淑萍老師的論文《高師普通話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給了我們啟發,他們不約而同都提到的建立語音檔案的做法讓我們想到了建立學習檔案這個主意。
學習檔案評價也稱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源于 20 世紀60 年代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加德納領導的 “零點計劃”,是對學生藝術心理發展 的一種形成性評 價技術,“是在一個或多個領域系統地收集學生作品,用以展示學生的努力、進程和表演能力”,并且“必須要體現學生的反思”(Paulson Meyer,1991)。“這種新型的評價模式以學生為評價的主體,將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的主體發展納入評價的重要領域,用學生的多元化創造性成果展示和印證學生發展的內在心理,使學生通過對主體創造性產品及其反映的心理發展歷程的反思,積極地敦促學生形成更強的動機、態度和審美情緒,有效地判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認知和學習風格及策略。”
我們以往對學生普通話學習的評價只有測試一種途徑,學生通不過相應等級就是失敗,他們面對的只有沉重的打擊,感受不到自己內在心理的發展與進步,也就缺乏繼續努力的勇氣和動力。學習檔案袋評價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性評價方法,杜威的民主主義思想、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多元智能理論對我們普通話學習檔案袋評價方法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我們指導學生建立普通話學習檔案,不只為解決教師教學精力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能促進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學習心理趨向于積極,學習行為趨向于自覺,學習結果趨向于合理。我們不僅要使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能力得到發展,也要使學生的合作、探究、創造、反思等綜合社會能力得到發展。
我們參考了檔案袋的一些內容形式,根據學生普通話學綱要求和學生學習特點進行了較為粗放的設計,挑選試點班實施對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改進,由粗放到細化,整個學習檔案的設計前后經歷了三次大的修改,由重視內容學習的小結到重視學生的反思與評價環節,最后還考慮到了目標定位,生生、師生互動環節等。以下為修改第二稿與第三稿學習檔案目錄。
〖JZ〗目錄(二次修改)
一、普通話水平自測(動態記錄:日期、具體情況)
二、普通話水平組測(動態記錄:日期、具體情況)
三、普通話水平師測(動態記錄:日期、具體情況)
四、普通話讀單音節字詞訓練情況(日期、存在問題反思)
五、普通話讀多音節詞語訓練情況(日期、存在問題反思)
六、普通話短文朗讀訓練情況(日期、反思朗讀表現及不足)
七、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情況(日期、反思說話表現及不足)
八、附錄:命題說話思路及內容概要
(一)命題說話要求
(二)命題說話技巧
(三)命題說話思路
〖JZ〗目錄(三次修改)
一、普通話學習要求(專業要求:二甲、會說會教、熟練交際)
二、普通話水平自測、互測(日測、動態記錄:日期、具體情況)
三、普通話水平組測、師測(抽測、動態記錄:日期、具體情況)
四、普通話學習目標與計劃(短期目標,計劃隨組測與師測情況調整)
五、普通話讀單音節字詞訓練情況
(一)讀單音節字詞要求
(二)訓練情況記錄及反思(日期、篇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記錄、自我反思)
六、普通話讀多音節詞語訓練情況
(一)讀多音節詞語要求
(二)訓練情況記錄及反思(日期、篇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記錄、自我反思)
七、普通話短文朗讀訓練情況
(一)讀短文要求與技巧
(二)訓練情況記錄及反思(日期、篇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記錄、自我反思)
八、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情況
(一)命題說話要求
(二)命題說話技巧
(三)命題說話內容提綱、訓練情況記錄及反思(日期、說話提綱、互動記錄、反思)
1我的愿望/我的理想
2我的學習生活
3我尊敬的人
……
二、學習檔案的實施原則與做法
在學習檔案建立與實施的始終,都必須遵守個人計劃與學綱高度統一的基本原則,以及個人最終目標與學習目標相吻合的原則。在實施過程中遵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原則。具體做法是選定人數適中、男女生比例均衡的試點班,在期初布置設計好學習檔案目錄,設計目錄以教師提供模板為準,可以在遵守以上原則前提下添加個性化項目或創新性內容,如果想要修改模板內容則需要經過與老師的溝通協商。目錄建立以后,按照目錄指引與學習進度添加活頁,用鉛筆標注可能需要隨時更改的頁碼。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放手,需要隨時關注幾種情況:一是關注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情況。他們可能難以獨立完成學習檔案的設計與記錄,需要進行個別指導,并且需要安排優秀學生進行日常的幫助,以免停滯不前。在確立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這部分學生相應降低目標要求,循序漸進,慢慢建立良性循環。二是關注持久性較差的學生情況。除了學習習慣特別好的學生之外,一般學生在沒有督促檢查的情況下都很難堅持自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更何況學習檔案的記錄不是靠學生自己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中間互動的環節需要大家的合作。所以教師還應安排課代表、組長、學習對子三種層次的檢查督促、合作互助的關系,以推動全班學生學習檔案的正常進展。三是關注共性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的學生會經常主動與老師進行互動,得到的教學幫助和建議會比較多,一般同學則比較被動,但是相同的問題絕大部分情況下在他們身上同樣存在。教師就要善于記錄和整理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及時在全班進行講解。四是重視抽樣檢查。教師抽樣檢查的質量常常決定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教師抽查的內容除了普通話訓練部分內容之外,還應包括學習檔案記錄的其他所有內容。教師在抽查過程中還應兼顧不同因素,如男女生情況、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情況、不同方言區學生情況、不同語音基礎學生情況等。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指導督促學生利用學習檔案,提高學習水平與效率。
三、學習檔案的運用特點與成效
現代教育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當今時代提倡個性化,珍視個體的思維自由與創新能力。學習檔案的運用給了學生自由呼吸的空間,充分地體現了個性化學習這一特點。它將學生的發展與教學的規劃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最大潛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在這種學習途徑中,學生個人必須有選擇的能力,一邊從教師教學中選擇,一邊確立自己的計劃,尋求有效的學習途徑。由于缺乏經驗,他們常常會碰一點壁,吃一點虧,走一點彎路,但是這樣反而讓他們成長得更快,特別是對于中等和低等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獲益更多。
第一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強,學習熱情大大提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自然是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他們經常承擔檢查和督促的任務,在解疑答疑的過程中不但增強了實力與自信,更加激發了積極求知的欲望,對自己的要求自然更高。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與管理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較好的獨立學習的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慢慢融入優秀的群體,也更有了學習后勁。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是最大的獲益者,他們得到了最多的關注和幫助,他們由最低目標開始努力,每一次目標的達成都給予他們極大的驚喜和鼓舞,“升層激勵”滿足了他們的希望心理,給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信心,他們由“不被重視”轉變為“自我重視”,學習的主動性、熱情大大提升。
第二是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社會能力得到迅速發展。在聽、說、讀、寫的能力中,聽和說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學生每天都要幫助對方聽出問題,說出對方的問題所在,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要和同學溝通、交流,互相檢查、督促,這些都是極好的聽辨訓練和言語思維訓練,極大地鍛煉了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在構建學習檔案的過程中,學生的目標性、計劃性、自主參與和自主管理能力都得到增強,合作探究的意識、自主反思與創新能力也得到發展。本年度普通話測試結果顯示,試點班學生二甲過關率明顯高于其他班學生,達到80%以上,而普通班二甲過關率平均只能達到50%左右。在話題部分得分也普遍高于其他班學生。更重要的是,學習檔案的嘗試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意義深遠。
第三是為教師節省了精力,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學的效益。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一對一的單打獨斗,而是指導、激發、組織、協調,一石三鳥,以一當十。學習檔案也將成為生生互動、師生溝通的動態信息庫,隨著檔案的不斷充實與刷新,每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的過去作出評估,每位教師都可以對學生的現在作出評價,雙方能夠更好地找到下一個共同的新目標和新方向。
四、學習檔案的不足之處與改進
在學習檔案實施過程中,表現出如下不足之處,將在后期繼續改進。
一是在學習檔案的設計上還是更多地體現了教師的意志。由于模板設計較為具體全面,學生較少自主設計的空間,加上多數學生習慣于聽從老師的安排,自主意識并未完全覺醒,因此在觀察中未能發現學生更多的創新內容與做法,學生在學習內容安排、學習方式選擇方面的自主能力發揮有限。教師應該把握大方向,將學習檔案按照目標模塊、內容模塊與評價模塊適當劃分,讓學生具體設計內容與學習方式,將能更好地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意特點。二是團隊合作體現不夠。學生方面還是以個體的進度為關注點,與其他同學未能形成共同利益體。學生之間水平差距較大,對個別學生的指導與督促仍需花較多工夫,教師精力仍顯不足。如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檔案設計,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分組,將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學習優勢。三是激勵措施未能跟上。教師適當的激勵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展示優秀檔案,為學生提供借鑒與參考。可以加強學生檔案之間的交流,發揮資源共享優勢。還可以與班主任聯合,設置評比和獎勵措施。
參考文獻:
[1] 輝進宇 .當前師范院校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云南高教研究,2000(1).
[2]蔡荷芳,陳淑萍 .高師普通話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池州師專學報,2005(1).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普通話水平測試已經實現了用計算機多媒體來輔助評測,普通話課程教學也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對傳統課堂和普通話教學現狀做一些改變,本文試圖討論信息技術在普通話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和應該避免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普通話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1-0055-03
現代信息技術中的計算機網絡、語音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普通話水平測試得以利用計算機輔助來實現,這使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目前,我省已經全面實施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但在大多數高校中,普通話課程的教學仍采用的是語音教師在傳統教室中的傳統教學。這種高耗低效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普通話教學的開展,特別是實施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后,更迫切地需要使信息技術與普通話教學相結合,使普通話教學內容的展示、學生的學習方式、練習途徑、教師的教學和師生的互動反饋方式得以變革,讓普通話教學模式不再“落伍”。
一 普通話教學的現狀
1.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枯燥,一成不變
很長時間以來,普通話的教學一直采用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來傳授知識,雖然許多有經驗有責任心的語音教師在課堂上想盡辦法把語音教學做到盡量形象生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識記,但由于發音知識本身的特性,仍逃不出傳統課堂的局限,加之語音教師的發音也會因為個體專業素質和其他種種特殊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偏誤,一些重難點音僅僅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模仿發音,或者是只通過講授發音方法,讓學生學習發音,學生仍是很難掌握的。在實際的傳統課堂中,教師幾乎不可能與每個學生實時交互,得到反饋。
2.學生不積極訓練、學練脫節、注意不足、重視不夠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講授語音的發音方法后,教師會在課堂上進行基于課本的范讀和帶讀,由于學生的重視不夠,教師也只是單向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學生接受灌輸,這種方式損害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普通話的學習產生厭倦,上課只張嘴不動腦,教學效率果低下。在初步掌握語音的發音方法后,學生需要進行有效的訓練,以鞏固發音方法,然而,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要么不積極訓練,要么訓練不得法,在不知不覺中一遍遍地鞏固錯誤的發音,自己卻還渾然不覺。
3.學習途徑單一,學習方法不夠靈活,缺乏自主學習的精神
從目前普通話教學開展的情況看,如果單單通過課堂講授、示范和訓練來試圖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只等老師來灌輸,遇到問題只等老師輔導,不自覺尋求解決辦法。事實上,普通話這門課程實踐性極強,學生需要多途徑地進行口耳訓練,課后需要濃厚的學習氛圍,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時時處處留心使用普通話,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4.普通話現有課時少,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普通話在各院校中安排的課時一般為一個學期18周,每周2節,共計36課時。在這有限的課時中,語音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流程,教授訓練語音知識聲母、韻母、聲調、語流音變、篇章朗讀、命題說話等知識,語音教師為了在規定的課時中完成教學任務,只能粗略地講授知識,做出示范,課堂訓練的時間少,學生對知識的反饋少。課堂的時間容量只能讓學生盡量掌握語音知識,實際語言交際使用能力的訓練時間少之又少,學生所得不多。
5.普通話課程班級人數多,不利于分層輔導,教學效果不明顯
目前,各院校均采用在自然班級授課的方式開展普通話課程的教學,各個教學班一般有40至50名學生,學生們來自不同的方言區,對普通話的接觸不盡相同,普通話基礎更是大不一樣。有的學生稍作指導就能考到一級乙等的證書,有的學生坦言在上大學之前沒有接觸過普通話,從小學到初高中的老師也都用方言講課。這就造成課程所面對的學生層次多、差別大。統一的授課內容無法滿足他們自身的語言需求。教師每節課所留的訓練時間有限,更無法做到挨個輔導,教學效果極不明顯。
二 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普通話教學的現狀
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出一種新型的學習環境來改變傳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迅速地影響著我們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我們試圖將信息技術與普通話課程相結合,改變教師授課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師生互動反饋的方式。使普通話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條件下呈現出新的活力。
1.在備課環節,信息技術為普通話課程教學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渠道地收集教學資料,并將可用資料全方位、大容量地運用于備課課件中。例如:在講授個別難點音時,僅僅通過教師做示范,告訴學生發音方法是很難讓學生掌握發音特點的。可通過信息技術把發音動態圖做成動畫課件展示,并聯系學生最易產生偏誤的發音口型舌位,把正確的發音動態圖與產生偏誤的發音動態圖相對比,讓學生一目了然,這樣,不但提高了語音示范的準確性,也減輕了語音教師的工作強度。
2.在上課環節,信息技術為普通話課程教學創設全新的課堂氛圍
語音知識由于自身的特性,教授和學習都極易讓人感覺枯燥。信息技術可將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用于課件制作,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化靜為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者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此外,還可利用語音學習軟件實現課堂師生的交互,反饋學生的發音情況,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調整內容側重,并能利用交互的學習環境實現分層教學及一對一輔導的個性要求。
3.課后訓練環節
無論采用多么先進的技術手段,有教師指導的課堂時間畢竟不多。作為一門實踐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學生課后進行大量有效的口耳訓練,以達到內化發音方法、糾正發音習慣的目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靈活高效的課后訓練體驗。學生可不拘泥于時間空間的要求,只要有安裝語音軟件的計算機甚至智能手機就能及時訓練,訓練的內容也可根據自身的語音狀況需要進行調整,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再是兩眼一抹黑的盲目練習,計算機能為讀音正誤做出標記和統計,給出訓練反饋,成為學生的家庭語音教師。學生也可利用軟件錄下自己的讀音,錄后重放,并與軟件中存儲的標準讀音相對比,邊聽邊進行自我糾正,大大提高了訓練效率。課后訓練時,師生的交互還能不受時空的限制,仍可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各類問題的咨詢、討論和交流。
4.課后語言環境的拓展
普通話課程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語音的標準性,更要注重語言的使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應用能力,學習普通話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掌握“語言習得”。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缺乏交際性的語境而使交際性的語言訓練效果不盡人意。課時量的局限更是使語言環境的創設成為難點。信息技術的介入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語音練習軟件能有效地模擬動態的交際環境,創設出逼真的交際場景,使學生融入其中,感受語言環境帶來的學習體驗。數據庫能有效地收納多種場景,實現人機對話,帶給學生新鮮感,對普通話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還能輕松收集許多大師的演講資料、經典的電影對白、電視情節,傾聽學習后由學生自己模仿或成組表演,實現運用標準普通話的目的。信息技術能提供多種生動靈活的訓練方式,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下輕松學習、主動學習。
5.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有效地提高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過關率
傳統教學條件下,測試時,除個別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在計算機輔助測試的電腦使用上不陌生,而其他學生在考前教師都要進行“機測”培訓,從如何輸入準考證號到如何正確戴耳機試音等都需一一講授,但臨到考試仍有許多學生因為操作失誤而導致考試失敗。所謂說百遍不如做一遍,如果能在平時的教學中就運用語音教室的計算機學習、訓練和模擬測試,那么再參加正式評測時,學生就自然能從容應對、正確操作,大大緩解緊張的考試心理,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三 信息技術運用于普通話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在普通話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應有選擇、有重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盲目依靠課件,語音教師應該遵循教育學、心理學的規律,結合普通話課程的特點,有選擇有重點地運用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為課程的講授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不要讓課件成為華而不實的擺設。
Accultur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 in mandarin study---
The Viewpoint based 0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Zhang Shufeng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Yunnan ,653100,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 in mandarin study.On the visual angle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Mainly from the mandarin testing as a point for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factor influencing acculturation of the rural area students. The paper finally proposes measures that would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cculturation” on the mandarin education.
Key words: acculturation;mandarin education;ethnic students;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中圖分類號:G812文獻標識碼: A
一、農村籍學生普通話考試命題說話的學習現狀
“命題說話的考題是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選取的,由應試人從給定的兩個話題中任意選取一個為考題,單向、連續說一段時長為三分鐘的話,目的是對應試人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測查其對普通話的掌握程度”。命題說話重點測查應試人的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范程度、自然流暢程度等,從普通話運用的角度看,命題說話是真正能反應學生普通話水平的考題,同時也是普通話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很多學生,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反映對命題說話“又怕又恨”,因為“無話可說”或“想說卻無法表達”。筆者在對命題說話部分進行測評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同學考分低的原因是“缺時”,缺時的主要原因是“無話可說”或“無從表達”。是什么原因讓曾經“飽讀詩書”的學子“無話可說”呢?筆者從普通話教學過程中觀察到,造成學生語塞和語頓的主要原因是“文化適應”問題。
二、普通話學習中的文化適應
“教育人類學認為,文化適應是人生過程,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學校教育是文化適應的重要階段,由于學校是促進一種符合和支持主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規范與社會目標的教育,部分學生,尤其是來自偏遠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會感到因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壓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文化適應困難現象。”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文化適應困難體現在學生無法用標準書面語進行溝通和對話,學生說方言時可以侃侃而談,但一說普通話就“無法表達”,或者用“半方言半普通話”表達,出現暫時的語塞、語頓和失語現象,比如形容天色已晚,有學生用“黑漆麻洞”形容、也有學生用“天色老實晚”表達。普通話的含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由于學生多來自農村和民族地區,他們與成長環境以外的社會環境接觸不多,且從小接受的教育多以方言教育為主,家庭中的親屬也以方言為主要交流工具進行交流,諸多原因造成農村和民族地區學生對普通話語境的文化適應困難。下面筆者將從學生、學校、家庭三方面對此進行討論。
三、影響文化適應的主要因素
1、學生的生長環境對認知風格產生的制約作用
“環境是指與有機體發生聯系的外部世界。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教育環境等”,我校大部分農村學生的成長環境為“欠發達、多民族地區”,經濟的欠發達也造成了教育的欠發達:缺乏優良師資、缺乏現代教育技術、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等,這些因素影響了學生對普通話的習得。“認知風格是指個體在認知活動中所偏愛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即表現在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場獨立性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傾向于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筆者認為,場獨立性的學生要想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必須具備一定的圖示、例證,否則難以形成準確的自我參照;如果缺乏參照資源,認知結果就有可能是錯誤的,而且難以利用正確圖示自行糾正。“場依存性者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把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的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語言學習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業界將語言習得關鍵期大致限定為2歲到青春期之間,這段時期接受到系統而標準的語言訓練將會受益終身,否則形成錯誤習慣就難以糾正。
2、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對普通話學習的影響
“智力是個體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是個人有目的地行動、合理地思考、有效地應付環境的一種綜合能力”。加德納的多元智力觀包含了八種智力,其中就有語言智力,其表現方式為讀書、寫文章、小說或詩歌,理解口頭言語等,交際時的突然失語和語塞,以及很多同學在命題說話時無法流暢、準確表達主題都是語言智力較差的表現。布勞和沃爾夫的文化貧乏觀認為造成特殊群體某方面能力欠佳的原因在于“文化貧乏”,也就是政治、經濟、教育、宗教以及實際生活水準等方面的貧乏造成文化刺激的貧乏,從而導致某些方面的能力缺失。大學是各種思想交匯融合的場所,農村籍學生從文化、經濟欠發達地區來到大學,接受到多元文化的洗禮,文化和學習環境的改變讓學生難以適應,學生反映,從前中小學教師上課基本用方言,現在卻需要聽普通話、說普通話和考普通話,“一點都不習慣”。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道德等,與文化適應中的心理適應直接相關,有研究表明,學生對所處文化的認同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業成績。從普通話學習來說,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也影響到他們學習普通話的效果。
3、學校環境對普通話學習的影響
要想說好普通話,必須多練習。農村學生想要克服方言音,光靠每周兩個課時遠遠不夠,所以必須在課后勤練、苦練,學校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為普通話學習者創設“學習園地”,進行“一幫一”、小組練習、情境會話、小組模擬考試等訓練,讓眾多學子置身普通話語境中耳濡目染。各科授課教師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讓學生不單有一位普通話老師,而是無論上哪門課都能學習到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場依存性學生的認知態度和自我知覺容易受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而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就是具備專業身份的權威人士,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在評價機制方面,可以從班級編排到評價制度都進行調整,比如學生入學時就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普通話自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普通話存在哪些問題,然后在選課時針對性地選擇指導教師;普通話測評時適當放低民族地區和農村籍學生的評價標準。
4、家庭環境對普通話學習的影響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常聽學生說“最尊敬的人是父母、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媽媽”等,父母給孩子的影響將伴隨其一生。孩子首先通過父母接受社會規范、、價值觀、世界觀等,而父母對于文化的態度與追求也將是孩子對于文化的態度與追求。孩子出生后接受的母語就由父母傳授,如果父母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注重普通話的表達,那么孩子在普通話語境中成長也將說得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換個角度看,現在的普通話教學正是為下一代能說標準的普通話而打基礎。
四、提高農村籍大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策略
1、在普通話教學中實施文化關懷
農村籍學生在進入大學教育后,由于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改變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文化適應困難,為了有效改善和緩解相關癥狀,對適應困難者實施文化關懷必不可少。針對普通話的學習方面,對學生進行大學文化介紹、普通話語境創設與導入,普通話日常溝通與交流等,通過文化關懷安撫學生緊張、抑郁的情緒,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以建立積極、健康的學習態度。
2、開展文化適應訓練
文化適應訓練是讓學生了解和體驗與先前所處文化不同的文化,以便他們在遭遇不同文化時能減少壓力并有效學習和生活。大學是小型的社會,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老師,他們帶來了不同的思想、見聞、觀念和習慣,學生從單一的成長環境步入多元文化環境,難免遭遇不適應,有些學生說來到大學不愿意說話了,因為自己說的方言別人聽不懂,繼而想念家鄉、親人和朋友,最終影響自身的交際能力。農村籍學生開展文化適應訓練,可以從收集與自己關系親密的同學的相關文化資料開始,教師可以利用搜集到的文化資料進行普通話口語訓練,讓同學們相互介紹。還可以創設情景體驗不同文化等。
參考資料:
1、李懷宇《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校教育中的文化適應――基于教育人類學的認識》【J】 貴州民族研究 2006,(4)
2、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25,552
3、劉振前《第二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研究評述》【J】當代語言學,2003,(5)
學習語言的三個主要范疇為語音、詞匯和語法。不論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必須先接觸進而掌握語音知識,這是最為基礎與重要的步驟。語音知識有了夯實的基礎之后,才能對詞匯和語法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撐與幫助。而對粵方言區的普通話學習者而言,想要說好普通話,“語音”是不得不過的一大難關。
一、聲母
普通話的語音系統共分為:聲母、韻母、聲調、語流音變四個部分,在這其中,聲母是決定吐詞說字的開始,在普通話語音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其發音時值并不長,但十分重要。對于大多數的粵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而言,在語音的聲母部分問題較為集中,并且較為頑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邊音、鼻音互混
粵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在學習聲母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就是邊鼻音(n、l)不分,例如將水流(l)讀成水牛(n),從而鬧出笑話。這不僅是在語音方面產生的偏誤,同時在語義方面也引起了誤解。
n、l互混有兩種情況,一是把n讀成l,二是把l讀成n。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第二種偏誤的所占比例偏大,約有57%,而第一種偏誤的比例也占到了41%。在粵方言區向來n、l不分,但在粵方言里,將l說成n的情況卻并不普遍,常見的是將“你”說成“li”,將“腦”說成“lao”;但在說普通話是,他們卻反了過來,如將“旅、藍、冷……”都讀成了“n”。
(二)舌尖前、舌尖后音偏誤明顯――平翹舌音混讀
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又叫平舌音、翹舌音。根據名稱可以了解,這兩組聲母都是由舌尖充當發音的主要器官,由于舌尖接觸或者接近的發音部位的不同,造成發音的區別。根據調查顯示,粵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將zh、ch、sh讀成z、c、s的約占44%,相反將平舌音讀成翹舌音的也占整體的44%。將這三組聲母讀錯,大部分是根據了粵方言的發音習慣來進行發音,如“租” 混同“豬”,“增” 混同“爭” ……平翹舌音的混讀一部分屬于字音判斷的失誤,并非是單純的發音問題,這與粵方言本身的發音習慣有很大關系。
(三)舌面音與尖音問題
舌面音j、q、x是普通話語音聲母中很重要的一組音,它與舌尖前音z、c、s雖發音部位不同,但仍有很多粵方言區的學習者造成混淆而讀錯。如將“西瓜”讀成“絲瓜”。這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對于這兩個聲母發音規律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粵語方言的干擾。同時,在調查中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粵方言區學習者的普通話語音當中都會存在舌面音帶有“尖音”的現象,男女生都存在類似的問題。舌面音“尖音”的問題是由于其方言的長期影響造成的。
(四)舌根音聲母的誤讀
h、k、f也是粵方言地區普通話學習者較難掌握的一類聲母,例如他們將普通話(h)讀成普通話(k),老虎(h)讀成老虎(f),等等,這與他們的方言習慣有莫大的關系。在粵方言中,有一部分舌根音聲母的變讀字,如“開”、“口”、“坑”、“空”等字讀h聲母,“花”、“苦”、“款”等字讀f聲母,這兩類字要按普通話讀音統一歸讀k聲母。
二、韻母
(一)前鼻音、后鼻音分辨難
在韻母部分,最困擾粵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的問題應屬前、后鼻音韻母的分辨問題。經調查顯示,粵方言區學習者在三組韻母中錯誤比例十分之高,分別是:將“in”讀成“ing”高達60%,反之為54%;將“eng”讀成“en”的有51%,反之為48%;將“ang”讀成“an”的有40%,反之為35%。
前后鼻音韻母對很多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而言都是一個難點,但粵方言本身也含有前后鼻韻母,在正常條件下,語音的正遷移很容易投射到類推的方式之上,但是由于發音習慣的影響,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身方言時,就已經出現發音不標準、不飽滿的情況。
(二)韻母e發音舌位過低,韻母a發音舌位偏高
單韻母舌位及口型的不穩定,造成了發音不到位。如在“車che、歌ge、喝he”等字,都存在“e”舌位偏前偏低;而在“茶cha、發fa、爸ba”等字中,錯誤則是“a”發音舌位偏高。其中,“e”的偏誤率高達57%,“a”的偏誤率也達到了35%。同時,這還造成了一系列復韻母,如“ai,uai,en,eng”等的語音偏誤。
(三)介音略讀引差異
韻母中主要元音前的元音,稱之為“介音”。在普通話中,“i、u、v”都可充當介音,而在粵語中,自身帶有介音的韻母少之又少,很多在普通話中帶有介音的韻母,在粵語中,都是沒有的,如“國家,gwok3 gaa1”。加之粵方言區的學習者在講方言時易產生“懶音”現象,及“吞音、略音”,這些不良的語音習慣累積在一起,形成了嚴重的語音負遷移,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學習普通話時,對于帶有介音的字詞的類推發音。
三、聲調
普通話中有四個聲調,而粵方言中有九個聲調,這給粵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主要問題有:粵方言中的陰平與陽平調直接與普通話的陰平、陽平對應,陰平調值基本不變,仍為55,而陽平調值由粵語的21變為普通話的35;粵方言中陰上調的字全部歸入普通話上聲,調值由35變為214;粵方言中的陽上、陰去、陽去三調的字合并,統統歸入普通話的去聲調,調值一律變為51;粵方言的陽入調字大體可全部歸入普通話陽平調(只有極少數的字例外),調值由2變為35;粵方言中上陰入與下陰入的字按規定分別派入普通話的四個聲調。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3-0015-01
在《中職語文教學大綱(試行)》中,對中職生語文培養的要求是"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畢業時普通話水平應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的相應等級;說話條理清楚、流利,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聽話專注,能領會,復述說話人的主要意思;初步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語言文明,表述得體。"1997年12月全國語言工作會議指出了跨世紀的推廣普通話工作的目標;2010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除,受過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備普通話的應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與口語的表達關系密切行業的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達到相應的要求;2050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隨著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使用,普通話教學和推廣工作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對于中職生來說,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普通話對其將來的應聘、就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強個人魅力,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而現在中職生由于地域及基礎等差異,普通話呈現出不同的水平,筆者曾對所教授的156名學生作過一個模擬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能夠達到87分即二級甲等水平的不到13名學生,而大部分學生的水平均在70-76分,而在學生今后從事的銷售、技術員等職業來看,流利的普通話是與客戶、領導進行有效溝通的保證。由此可見,學好普通話是中職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優化普通話教學已成為一個大家探索的問題。但是中職生普通話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
1.中職教學普通話面臨問題
1.1 學生基礎差,沒有意識到普通話學習的重要性,我所教授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俗話說"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音",學生在語音方面存在許多缺陷。在我所教班級的94人中,有62.5% 來自玉林、南寧的粵語方言區、有27.08%來自桂柳方言區,其它方言區占了12.5%。在開學初所進行的一項摸底測試中,大多數同學方音還是比較明顯,如平翹不分、前后鼻韻母不分、h-f互混、n-l互混等等。有一位同學就曾找到筆者,表示一定要在在校這兩年中學好普通話。因為在他利用暑假去兼職做銷售的時候,客人老是向他反映說:"你說的話我們聽不懂,能不能再說一遍。"不標準的普通話不僅影響了他的銷售業績,也使他的自信心受挫。
除此之外,在大多數學生的心里,普通話課程不是專業課,也不是一門非學不可的學科,口耳相傳即可,普通話天天講根本不需要學。
1.2 教材內容不配套,沒有針對性的教材,目前中職學校使用的教材,是由歐陽代娜主編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在這套教材中,真正涉及到普通話訓練的只有《語文》上冊實用語文操練2中的《普通話朗讀》。在這個單元,沒有講授到普通話語音發音方面的知識,主要講的是朗讀的技巧,但在練習中卻有大量的平翹舌音、兒化音、重音、停連的訓練等,而整個教材中并沒有針對普通話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并且在普通話的教學中,還沒有一套和中職生相配套的普通話規范教材,教師只能在上課時間接的穿插普通話知識,而沒有系統地進行教學,給普通話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
1.3 教學設施簡陋、教學模式單一,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多媒體僅限于專業課的使用,普通話教學中,教師僅有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來進行教學。由于受到教材教學設備的限制,教師對語音的發音部位、開口程度、動程并沒有進行深入講解,而學生在學習時也只是機械的模仿,而且教師在正音的情況下,由于語音的稍縱即逝,學生很難模仿到位。教學設備落后,教學模式單一,影響了普通話教學效果。
2.改進中職普通話教學的對策
2.1 構建普通話學習的良好氛圍,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來營造普通話學習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語文》課程中的口語交際中的復述、拒絕、勸說等內容鍛煉學生的普通話運用能力。教學的過程當中,指導學生學習普通話,糾正學生的語音誤讀、缺陷、方言音等。其次,利用課外時間開展相關活動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好開展的誦讀經典活動,誦讀《三字經》等,讓學生通過誦讀練習普通話。同時,開展辯論賽、朗誦比賽也是鍛煉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好機會。
2.2 有針對性增加教材中普通話教學內容,我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中職生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因此,中職生的校本教材應是 "實用的、技術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某類專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習的學生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與資格",這是教材編寫的基本依據。
陶行知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編寫切合本校、本專業的校本教材,應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專業,突出專業崗位使用的需要,貼近生活,既具有實用性,又能針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在教材中,可以選擇具有職業特點的文章,如學畜牧獸醫專業的教材可以增加飼料銷售、寵物護理的詞語和文章的練習,而酒店管理專業,可以增加酒店接待、服務的口語練習等。
如在寵物護理與美容專業教學時,為訓練學生的平翹舌音,我在備課時編寫了以下對話,并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寵物工作人員:你好,我能為您做什么?
客人:我的狗病了,老是沒精神。
寵物工作人員:讓我看看好嗎?它最近吃東西怎么樣?
客人:不怎么吃東西。
寵物工作人員:我們要給狗狗做一個測試,您先稍等。
客人:好的。
寵物工作人員:我們檢查了,狗狗有些感染到病菌,需要打針。
客人:好,那麻煩你們了。
寵物工作人員:您先到休息室先坐著,有什么問題,您可以隨時叫我,等打完針了我們再通知您。
這段對話,是教師根據學生今后職業場景設計的,不僅有用而且實用。針對這段對話,我首先請學生找出對話中的翹舌音,并且提出問題:"你能讀準對話里的平翹舌音嗎?""要讀準這些音應該怎么做?"以上的教學內容針對職業情景中的真實場景設計,由學生針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思考和討論,再進行角色的對話練習,避免了教師單純講授枯燥的語音理論,激發了學生對普通話學習的興趣。
2.3 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一項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在利用多媒體這一問題上,我們應該借鑒高職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普通話教學的科學性。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說道:要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通過口頭表達,很難對發音器官的位置、舌位的變化、動程等等很難進行形象的講解,同時學生只是單純模仿老師的發音,而且由于缺少對發音的理論認識,使學生很難在最快的時間內掌握發音的方法和原理。利用多媒體可有效解決這上問題。如在講授平翹舌音這一問題時,就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展示舌位的變化,讓學生清楚的看到,當發z、c、s音時,上下齒對齊,舌尖平伸抵住上齒背;發zh、ch、sh時,舌尖上舉接觸或接近硬腭最前部。同時,播放優秀播音員范讀材料的光盤,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中受到沖擊,讓學生更高效地規范讀音。
總之,普通話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說標準普通話將成為中職生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能力要求,提高中職生的普通話教學水平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相信通過積極有效的探索,中職的普通話教學會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H1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7—0121—01
一、普通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普通話教學的認識有待提高
很多院校的學生、教師、乃至領導,普遍認為,普通話學習與否,無關緊要,專業的學習才是至關重要的。甚至不如學習外語重要。因而導致方言區很多學校很多的專業沒有開設普通話課程,只有少數專業開設了普通話課程。
(二)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給普通話教學的展開帶來困擾
學生普通話原有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方言跨度大;有的學生操一El過渡普通話;有的學生完全用方言交流;文化水平的不同,有不了解拼音系統的,有識字能力特差的,還有不愿開口說話、根本不會朗讀的。
(三)教材也有缺陷
現有教材一般都根據根據國家普通話測試大綱編寫,泛談的是標準語音,缺乏對方言的分析與解剖,更缺乏對過渡語的分析解剖,針對性不強。
(四)院校軟硬件條件不達標
中專學校普通話教學,師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專學校進行普通話教學的老師中,擁有國家級及省級普通話測試員資格的人并不多,這也導致學校師資水平的參差不齊,學生普通話水平提高較慢也在情理之中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學校普通話教學的教學設備不完善。
(五)普通話教學教研教改的思考尚嫌缺乏
據調查了解,盡管目前各中專學校擔任普通話教學的老師基本上是國家級或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他們的口語足以成為學生學習普通話的楷模。但是,關于如何教學,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方言選用適當的教材等教研教改方面的問題尚缺乏探討。
二、改變普通話教學現狀的對應策略
(一)提高認識,加強學習。中專學校需要加強對普通話學習的宣傳, 努力營造校園氣氛。“結合學生實際,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原有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到理論認識,培養他們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 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報、廣播、校園網及櫥窗等,廣泛地向師生宣傳國家的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組織開展各類與普通話相關的活動,如演講、朗誦、辯論賽等,營造校園學習普通話的氣氛,讓普通話水平較高的學生現身說法,談體會、談經驗;教師帶頭使用普通話,要求教學場所必須使用規范的普通話,以形成濃厚的普通話使用氛圍。提高師生學習、使用普通話的熱情及興趣。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持之以恒,而課堂訓練和指導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的練習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由于方言的干擾,有的學生進入到了具體的語境,總覺得用普通話表達不夠盡興,一開口說話,方言就會脫口而出。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和教師有義務、有責任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用語環境,通過政策宣傳使普通話成為大家共同使用的校園語言。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讓他們知道學習普通話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持之以恒、勤學苦練,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二)加強學校普通話教學的軟硬件條件。首先要加強普通話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引導和鼓勵學校所有的教師自覺地把普通話作為自己的職業語言,對于講授普通話課程的教師,學校要提出更高要求,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的培訓和考試,使校內普通話課程老師的業務水平能夠上一個新的層次。其次改善院校的普通話教學的硬件條件。教學硬件條件的完備,對普通話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現代網絡語音室,可以充分發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對口語學習的促進作用,可以為語言學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極大的空間。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培訓場所基地,配備必要的教學儀器和設備,為開展普通話教學提供基礎條件支持如對現有教學場所進行改造,可借助多媒體設施,播放一些著名電影、經典電視節目、散文詩歌的配樂朗誦、名人演講錄像、幽默小品表演等等,使學生在聲音、文字、圖像的直觀感覺中,在聲情并茂的情感刺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普通話口語、語感訓練,在輕松、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接受訓練,這種形象、直觀、有效的訓練方式,遠比抽象的一般講解效果好得多。
綜上所述,中專學校的普通話口語課程不是專為通過普通話等級考試而設置的,而應該是一門基礎技能訓練課程,是一門公共必修課,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在各自職業領域內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并且應用于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如何提高這門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值得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
1 實施模塊教學,克制教師精力分散問題
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劃分,同時結合單位人員興趣和特長進行有機選擇和側重分析,普及階段成果的共享效應,維持教學資源的優勢互補作用。聯系新時期機測背景特征觀察,部分教育機構在落實模塊教學環節中主要針對三個側重點方向實現細致探究。首先是資源共享層面,將研究內容分化為單音節字詞、多音節字詞和優秀作品朗讀等,單音節字詞對于發音控制能力比較重視,主要聯合韻調控制潛力進行不同個體的對比驗證,研究機測環境范圍內最為科學的發音模式。例如:在聲調長短控制方面,經過不同訓練小組的考驗結果綜合對照發現,發音過程中四聲持續時間明顯有所不足,特別在上聲處理上完整程度嚴重欠缺。另外,訓練活動內容安排要注意有所側重處理,滿足循序漸進的流程實效標準。盡管字詞部分占據分值不多,但其功能地位不可小覷。在目前統一使用的普通話測試要求表明,單音節字詞測查應試人聲韻調讀音要維系標準規范程度,多音節字詞主要集中在韻調、輕聲、兒化和變調的銜接水準上;作品朗讀測試環節中要保證應試者能夠掌握連續變音技巧,同時貫穿差異語調的流暢銜接程度;在命題說話測驗環節中,針對新型詞匯語法規范效果和自然流暢表達水準進行現場客觀評估。按照這種現象分析,單音節字詞韻調的控制實力是完善多音節語句流暢表達能力的基礎訓練任務,因此實效訓練環節中應抓緊字詞訓練的力度,打好后期適應基礎,之后聯系話題訓練作為關口突破指標,整個機理模塊結構可以說是相互照應,不可分離。
再次,評測活動中也要按照側重內容實現對癥下藥。教師在面對眾多數量的學生群體時,必須懂得應用點面結合的傳授經驗,靈活使用重點內容評測手段。首先結合學生共性特征和個性表達效果進行特定應對措施的制定,例如在字詞部分,大多數學生在前后鼻韻發音處理上不夠到位、聲調調值紊亂,加上形近字的誤差判斷是學生強化訓練活動中集中表現的問題現象。其次,個別學生因為先天性原因引起的大舌頭和牙齒漏風現象應歸類到個性問題行列之中,按照這種問題類型進行學生分組安置,之后實現群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的靈活轉化效應,評測環節中還可采取個性問題應對單獨調整,至于其它相關問題則是采取抽樣調查來完成普遍現象驗證控制任務。結合這種實踐經驗分析,有關朗讀模塊和表達訓練項目也可以利用分類指標實現側重評測,這樣能夠適當減少教師單獨強化訓練的弊端作用。
2 盡量豐富教材資料內容,將教學難點進行簡易模式改造
盡管普通話測試范圍極為有限,但細致環節下對學生的語言思維控制技巧和應用水準上存在著嚴格的驗證標桿跡象,因此必須透過學生認知原則實現入手改造,同時廣泛搜集最新教學資料,實現厚積薄發的效用。例如在字詞部分的疏導控制,主要沿著學生在機測環節中容易引發的誤讀類型進行常見錯誤表達字詞表格的整理,并且結合形近字、多音字以及外來詞等做好結構補充;在分析學生語言缺陷的前提下,有關部門需要高度整合口令驗證材料,令學生在相對豐富的語言練習環境中體會平翹舌以及鼻邊音的區別樣式。在作品朗讀訓練中,可以適當加入作品賞析元素,根據不同優秀作品主題和藝術特點進行作品朗讀技巧的把控,將朗讀環節中的重點和難點效果一掃而空。透過現實經驗了解,學生對于優秀作品會產生整體機能的感性認識和局部細節的特別定位反應,甚至細微到單個字詞的讀音輕重處理層面,之后配合正確示范錄音進行對照,將這些隱藏的細節技巧一一標記清楚,這樣學生在朗讀處理上的準確性就會略高一籌,這對于后期精準的語感體驗和學生學習自信心的穩固都將產生必要的輔助作用。學生實際朗讀的短文中,除了課堂上的原文內容之外,還要提供詳細的分析樣本,透過不同記號的標注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朗讀的內涵。
命題說話考查過程中涉及話題基本與生活相貼近,若想真正把控話題的表達績效,就需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熟悉素材的挖掘,經過系統的剪裁和修復之后,做到清晰的控制思路和充分的內容理解調控。話題思路的追蹤性研討是有關部門豐富教材資料的首要任務,而相關生活內容的搜集便是第二要務。包括在社會公德的談論上,其信息量包攬性質十分清晰,既可以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又可以涉及交通秩序的遵守和個人行為習慣的處理,任何層面內容目前都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整合,學生可以從中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利用不同角度實現分析。如果將這部分的資料搜集活動取消,任何學生就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認知習慣上進行寬泛理解,完全不能響應時代呼吁的主體標準。
說話案例的長期積累和綜合分析是教育機構豐富教材資料內容的又一途徑,教師在平常生活中認真搜集相關代表地位的錄音材料,同時嚴格記錄學生說話過程中表現的各種問題,接著采集樣本實現系統分析,這些行為都將成為特定感性范圍的教材內容。經過這些生動樣式的資料內容補充,學生說話表達上就擁有了質量維系保障,個人表達信心也隨之上升。
3 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方言區;學習普通話;問題;解決
方言區普通話中出現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受方言影響下,所出現的語音語調錯誤和語音語調缺陷的問題。
方言區普通話學習中,一個聲母或韻母出現了偏誤,那么,跟這個聲韻母相拼得出的所有單音節字詞都會出現問題,這就出現了這個地區所特有的成系統的語音錯誤和缺陷。本文就是要解決黔東地區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受方言影響而出現的一系列的語音、語調偏誤問題。下面我要談的就是黔東地區普通話學習中比較典型的錯誤和缺陷。
一、聲母部分的主要錯誤及解決
黔東地區聲母中容易犯的讀音錯誤主要有:平翹舌不分、鼻邊音混讀前后鼻韻中的某些韻母之間混讀。
(一)z、c、s和zh、ch、sh(平翹舌不分)
黔東地區的方言中沒有舌尖后音:zh、ch、sh、r這四個聲母。他們把zh、ch、sh混讀成平舌音z、c、s,把r讀成平舌的“r”。如:把“折”發成“則”、“插”發成“擦”、“獅”發成“斯”等等。
在下面的敘述中,我們還是附帶再次闡述一下各個聲母的正確發音位置:
zh的正確發音:舌頭稍稍后縮,舌頭前部上舉,舌尖接觸或接近前硬腭,用較弱的氣流先把舌尖的阻礙沖開一條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聲,聲帶不振動。
ch的正確發音:發音與zh不同的是,解除阻塞時有一股較強并且稍猛的氣流沖出,摩擦成聲。
sh的正確發音是:舌尖翹起來接近硬腭最前端,氣流從間隙中輕松流出,摩擦成聲。
r的正確發音:與sh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r的發音聲帶要振動。
黔東人學習翹舌音容易出現缺陷音,一是翹舌不到位,(包括翹舌過后和翹舌過少)二是翹嘴唇,在練習中要盡量避免這兩個現象的出現。
想分清楚平翹舌的字,只有死記住那個字是平舌聲母還是翹舌聲母!這也是我們的第二個要求:方法是,熟記舌尖前音的字(因為平舌音的字要少于翹舌音的字)。并在自然語流中能嚴格區分平翹音的字。
(二)n和l(鼻邊音不分)
生母n和l在黔東地區的讀音是有問題的,把n錯讀成“nɑ”,把l錯讀成“lei”。
貴州黔東地區有的地方沒有n,有的地方沒有l,還有的地方n與l不分。因此,要先學會鼻音n和邊音l的正確發音;其次要能夠區分生母n和l的字。如:在黔東普通話中,經常把奶奶(nɑi nɑi)錯讀成(lɑi lɑi),把拿來(nɑ lɑi)錯讀成( lɑ nɑi)等等。
n的正確發音:舌尖抵住上齒齦,阻塞口腔通道,軟腭下降,氣流先從鼻腔流出,聲帶振動,轉而舌尖下降,離開硬腭,氣流又由口腔流出,發出此音。
l 的正確發音:舌尖背面貼住上齒齦阻塞口腔中部的通道,軟腭上升關閉鼻腔,使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聲帶振動,舌尖彈下來,并微微向后縮,發出此音。
f與h的混讀:在黔東某些縣,他們沒有聲母h音,是把聲母h讀成f。如“花”讀成“發”、“胡”讀成“扶”等。要解決這個問題不難,找一些詞匯進行對比練習就行了。
二、聲母部分的缺陷及解決
聲母部分黔東地區讀音缺陷基本上每一個音都有:
讀b、p、m、f時,尾音應該是o;而黔東地區發音時圓唇不到位,軟腭上升的程度不夠或沒有上升;f的尾音讀成了唇齒音(fū)。還有就是發音用力點用在了嘴唇上,沒用腰腹部,造成整體發音時嘴唇較緊張,且發音動程不圓滿、聲音位置靠前等缺陷。要解決這個缺陷必須嚴格按照下面的要求來發音,并且支撐力量用在腰腹部,千萬不要用在嘴唇上。口腔上腭提起一點,發音位置高一點,用頭腔共鳴。
b:雙唇不送氣清塞音。雙唇閉合,同時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氣流到達雙唇后蓄氣;憑借蓄到口腔內的氣流突然大開雙唇成聲。
p:雙唇送氣清塞音。成阻和持阻階段與b相同。不同是除阻時,聲門(聲帶開合處)開啟,從肺部呼出一股較強的氣流成聲。
m:雙唇鼻音。雙唇閉合,軟腭下垂,打開鼻腔通路;聲帶振動,氣流同時到達口腔和鼻腔,在口腔的雙唇后受到阻礙,氣流從鼻腔透出成聲。
f:唇齒清擦音。下唇向上門齒靠攏,形成間隙;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使氣流從齒唇形成的間隙摩擦通過而成聲。
發d、t、n、l時尾音應該是e,而黔東地區發這幾個音的尾音是ê。發音較扁,是喉部力量擠壓發出的音。正確發音應該是用腰腹部力量支撐,放松喉部,尾音保持在e上。
d:舌尖中不送氣清塞音。舌尖抵住上齒齦,形成阻塞,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氣流到達口腔后蓄氣,突然解除阻塞成聲。
t:舌尖中送氣清塞音。成阻、持阻階段與d相同。不同的是除阻階段聲門開啟,從肺部呼出一股較強的氣流成聲。
n:舌尖中鼻音。舌尖抵住上齒齦,形成阻塞,軟腭下垂,打開鼻腔通路;聲帶振動,氣流同時到達口腔和鼻腔,在口腔受到阻礙,氣流從鼻腔透出成聲。
l:舌尖中邊音。舌尖抵住上齒齦后部,阻塞氣流從口腔中路通過的通道,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聲帶振動,氣流到達口腔后從舌頭跟兩頰內側形成的空隙通過而成聲。
發ɡ、k、h時尾音應該是e,黔東地區發這幾個音時,舌面后沒有隆起,反而是下降,尾音發成了o。此三個音發音中,唇、腔以及發音用力的部位都有問題。正確發音是:腰腹部用力,嘴唇形狀為展唇,音尾是e。
ɡ:舌面后不送氣清塞音。舌面后部隆起抵住硬腭和軟腭的交界處,形成阻塞;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氣流在形成阻塞的部位后積蓄;突然解除阻塞而成聲。
k:舌面后送氣清塞音。成阻、持阻階段與ɡ相同。不同的是除阻階段聲門開啟,從肺部呼出一股較強的氣流成聲。
h:舌面后清擦音。舌面后部隆起接近硬腭和軟腭的交界處,形成間隙;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使氣流從形成的間隙摩擦通過而成聲。
發j、q、x時,一種缺陷是舌頭沒有后縮動作,也沒有上升,嘴角下垂,是用唇部力量擠壓發音;另一種是舌尖與牙齒抵住了氣息一沖,舌尖后縮,出現舌尖音缺陷。
解決這個缺陷問題就是把舌頭稍微后縮一點,舌面上升,讓舌面前與硬腭前部的縫隙稍微加大一點兒,嘴角稍稍上翹,腰部的力量支撐發聲,發音位置稍稍向后調整一點。完成發音。
j:舌面前不送氣清塞擦音。舌尖抵住下門齒背,是舌面前貼緊硬腭前部,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在阻塞的部位后面積蓄氣流,突然解除阻塞時,在原形成閉塞的部位之間保持適當的間隙,使氣流從間隙透出而成聲。
q:舌面前送氣清塞擦音。成阻階段與j相同。不同的是舌面前與硬腭前部分離,并形成適度間隙的時候,聲門開啟,從肺部呼出一股較強的氣流成聲。
x:舌面前清擦音。舌尖抵住下齒背,使舌面前接近硬腭前部,形成適度的間隙,用腰部支撐發音,氣流從空隙中摩擦通過而成聲。
黔東地區在發z、c、s時,很容易翹嘴唇,沒有展唇。發音用力部位不對,主要著力點用在了嘴唇上了,造成口腔腔體變小,舌尖也太靠前,舌尖和上牙齦之間的縫隙太小,對氣流過度擠壓。此外,音位也過低。
實際練習時,把舌頭稍微后縮一點,讓舌尖與牙齦的縫隙稍微加大一點兒,腰部的力量支撐氣息發聲,發音位置稍稍向后調整一點。完成發音。
z:舌尖前不送氣清塞擦音。舌尖抵住上齒背形成阻塞,在阻塞的部位后積蓄氣流;同時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突然解除阻塞時,在原形成閉塞的部位之間保持適當的間隙,使氣流從間隙透出而成聲。
c:成阻階段與z相同,不同的是在突然解除阻止時,聲門開啟,從肺部呼出一股較強的氣流成聲。
s:舌尖接近上門齒背,形成間隙;同時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使氣流從間隙摩擦通過成聲。
三、韻母部分的主要錯誤及解決
(一)en和enɡ、in和inɡ、onɡ和enɡ(前后鼻韻不分)
在整個黔東地區,是沒有后鼻韻母inɡ和enɡ,在實際詞語讀音中是把inɡ混讀到in之中,enɡ混讀到en之中。
onɡ和enɡ,因為在黔東地區沒有enɡ韻,我們在方言中把所有的enɡ韻都混度為onɡ,包括把uenɡ錯讀為為uonɡ。那么,我們在學習普通話是時,enɡ、uenɡ都要進行全新的發音學習。
(二)in和iɑn、ün和üɑn韻母混讀
在黔東地區的思南縣和德江縣等地,這兩組韻母是混讀的,那里沒有iɑn和üɑn韻母。如:“煙”讀成(yin)、“全”讀成(qün)等,出現成系統的混讀,這在實際教學中只有進行全新發音位置的學習和訓練。
(三)ɑn en的錯誤發音
在黔東地區有一種就是把“ɑn”讀成“nɡɑn”,把“en”讀“nɡen”成。在發音學習中要把nɡ去掉。
四、韻母部分的缺陷及解決
韻母的主要缺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元音發音不準確;(2)復韻母動程簡化;(3)鼻韻母歸韻不到位。
(一)元音部分
黔東人在發此音時,沒有腰腹力量支撐,導致口腔開度太小,軟腭沒有上升動作,鼻腔通路沒有關閉完全,是靠喉部擠壓發聲的。
o:黔東人的發音習慣是下唇和喉部用力,舌面后部隆起和軟腭不相對,沒有完全關閉鼻腔通路,導致不圓唇發音缺陷。
e:黔東發音缺陷是展唇不夠、舌面前隆起不夠,軟腭與舌面前對氣流沒有形成的阻礙,從而發音靠后,發音位置偏低。
i:本地區發音缺陷有三種:第一種是唇部用力,導致舌面前與硬腭縫隙過窄,氣流與舌面摩擦聲過大;第二種是展唇不夠,舌面前隆起不夠,嘴角下垂,從而發音靠后,發音位置偏低;第三種缺陷比較特別,就是發音在沒有完全收聲的時候,口型有了變化,i后面跟了一個ê音,這個缺陷是思南、德江、沿河三個縣所特有的。
正確發音是:口微開,兩唇呈扁平型,上下齒相對(齊齒)舌尖接觸下齒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對。發音時,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u:容易錯發成唇齒音。唇收攏呈圓形,略向前突起;舌體后縮,舌面后部隆起和軟腭相對。發音時,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ü:缺陷音為口腔內空度不夠,雙唇突起過多并且沒有控制,在音尾有ê音出現。
正確發音:兩唇收攏, 略向前突;舌尖抵住下齒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軟腭前部相對。發音時,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er:一種缺陷是沒有e到r 的動程,直接卷舌;另一種是卷舌過多并貼住了軟腭,發出的聲音靠后了。
正確發音:口自然開啟,舌前、中部上抬,舌尖向上卷,和硬腭前端相對。發聲時,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單元音的缺陷一定會影響復韻母和鼻韻母的整體發音!所有,大家在學習普通話時,一定要讀準單元音,再拼讀復韻母和鼻韻母。
(二)復韻母部分
復韻母的缺陷主要是動程不夠。在復韻母中除了對每一個元音進行標準以外,還要進行元音與元音、元音與鼻輔音韻尾的動程訓練外,對其中的幾個復韻母進行舌位、唇形以及發聲位置的調整。它們是:前響復韻母ɑo ou ;中響復韻母iɑo iou。這四個音除了動程不夠外,還有就是口腔軟腭沒有上升,空度不夠,發出的音靠前且比較扁。后面的元音沒有圓唇。
(三)鼻韻母部分
在黔東地區方言中,前鼻韻母的字在發音時舌頭是懸空的,音尾不會歸韻到n,并且展唇不夠,有的甚至是在音尾閉攏雙唇的。
在學習鼻韻母時,首先我們要把鼻韻尾“n”和“nɡ”學好、音發準。
n:舌尖抵住上齒齦,形成阻塞,軟腭下垂,打開鼻腔通路,展唇且露出牙齒;聲帶振動,腰腹部用力,氣流從鼻腔透出成聲。
nɡ:口自然微微展開,舌面后部抬起貼近軟腭,打開鼻腔通路,腰腹部發力,聲帶振動,讓氣流從鼻腔流出成聲。
學會鼻韻尾發音后,再把一個個標準的元音與它們進行連接,先慢后快,嚴格要求動程。這樣,我們就解決了鼻韻母的發音。
五、輕聲、兒化
輕聲又是普通話很重要的特征之一。黔東方言里基本沒有輕聲,但學習輕聲詞的發音沒什么大問題,只要知道它是輕聲詞,很容易就把它發出來。兒化韻也是普通話很重要的特征,不容忽視,但它不是黔東人學習的難點。只要把前面提到的聲韻母讀準,發音動程做好,學習一下兒化的規律,很容易就上路了。
前面我們講的都是黔東人在學習普通話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由個體差異而帶來的問題,我們會在學習作品朗讀時,進行指導、修正。
1、高中生數學成績分化的現象
高中生通過中考進入了夢寐以求的高中學習,但隨著高中數學教學的深入,以前對數學學習興趣濃厚,好奇心強,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有足夠的自信心去挑戰難題的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呈現了數學成績下降的現象,而且比較普遍,對學生的綜合成績和發展起到了限制作用,如何改進這一問題,應引起高中數學教師的重視。
2、高中生數學學習分化成因分析
2.1學校內部的原因
2.1.1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應試教育痕跡嚴重
很多高中以提高高考升學率為目的,高中生是老師關注的的焦點,成績落后的學生很好受到重視。老師在節假日或周末補課延長了學生學習時間,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學校內考試次數頻繁,考試后,學校計算平均分,優秀率,排名次,老師的獎金與學生的成績掛鉤,這一切導致部分教師不能正確對待學生,時間久了,學生開始抵觸數學,甚至產生對抗情緒。
2.1.2教師對成績落后的學生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部分教師認為成績落后的學生智力上存在問題,很多教師不能正確對待成績落后的學生,教學中不重視他們。成績落后的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比較沉默寡言,他們的學習熱情不高。
2.1.3 教師教學方法欠佳
由于成績落后的學生基礎差,知識上存在嚴重的缺漏,如果教學啟發誘導不夠的話他們很難像高中生一樣在相同的時間內學會同樣多的東西。有的教師認為成績落后的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是因為練習不夠,一味要求他們做題,使得這些學生開始厭惡數學學習。
2.1.4 教師教學中忽視情感投入
許多教師對成績落后的學生缺乏關愛,對他們平時的練習,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及時給以輔導,他們經常受到冷落,自尊心受到了上傷害,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2.2學生個體的原因
2.2.1缺少成功體驗
數學學習需要我們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成績落后的學生往往不肯吃苦、害怕動腦筋,一旦成績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失敗的次數增多,就會把學習看成是沉重的負擔,悲觀、失望、自我否定,失去了學好數學的信心。成績落后的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失敗的體驗較多,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認為自己不能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心灰意冷、自暴自棄,焦慮、消極情緒產生,逃避學習數學、開始自由放任。在經理了多次失敗和挫折后,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
2.2.2學生學習方法落后
“成績落后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對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往往是學無方法,經常是事倍功半。課前不注重預習、不會聽課、筆記不得法,雖然花很多時間學習數學,但是結果卻總是不理想。不認真復習鞏固、不會閱讀、不能很好把握教材重點難點,對自己的學習特點認識不足。對某些數學概念、定理、公式一知半解,對一些數學題的解法似懂非懂,遇到解決不了的習題從不請教老師,問題成堆,形成惡性循環;自律能力差,經常抄襲作業;不重視知識積累,不找原因;課堂所學的知識沒有系統性,新舊知識之間不能建立聯系,學習沒有計劃。
2.3外部環境的原因
2.3.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在當今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里,許多不良思潮正悄然沖擊著中學校園,讀書無用論滋生蔓延,使得許多不明事理的學生也認為讀書無用,學生對新滋生出的社會現象很蒙朧好奇,一些娛樂場所的違規開放,使一些學生嘗到了友誼的甜頭,再也靜不下心來學習,自認為枯燥無味的知識。一些自制力差、缺乏學習情趣的學生開始迷戀網上游戲,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尋找快樂,從而玩物喪志。網絡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許多中學生迷失了前進的方向,逃避現實,封閉自我,開始厭惡學習,不思進取,成績一落千丈,嚴重影響著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的健康發展。
2.3.2家庭教育方式失當
許多成績落后的學生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問題:有的家長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愛的過度,失去原則,結果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受挫折能力差;有的家長凡事用打罵來解決,結果導致孩子自卑、憂郁;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解雇喲導致孩子厭學、逃學。
3、控制高中生分化的相關策略
3.1學校教育
3.1.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教師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中學數學教育應該面向大眾,為一般人提供必要簡單數學知識和一般數學素養”。中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提高學生考試分數,而是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自身潛能的開發。
3.1.2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的學生的榜樣,身教勝于言教”。教師要努力鉆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好教育教學能力。首先要優化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其次要優化教學方法,教學的主要思想應該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的學習,而不是強迫學生接收,教師不光要正確的傳授知識,還要給學生學習方法。再次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活躍課堂氣氛。 轉貼于
3.1.3采取有鎮對性的教學策略
成績落后的學生要學會往往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低人一等。教師要想辦法提高成績落后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對這些學生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學內容要適量,難度要適中,老師不要總是講,通過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次是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是要循序漸進,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最后考試方法以課堂檢測為主,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
3.1.4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雙方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的需要,是老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品質的基礎,師生之間需要不斷的交流、溝通。“教師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與學生共同進行有關學習主題、意見、思想、情感的交換和分享”。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具備多方面的學識和能力。教師要具備寬容、慈愛、善解人意的良好修養。需要教師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接受學生一些正確的新思想。
3.1.5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教育家夏乞尊說:“教育如果沒有情感和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不能稱為池塘;沒有情感和愛的教育,就就不能稱為教育。”教師運用情感因素理論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豐富情感教育理論,使之與數學學科相結合,通過理論探討,使一些模糊的感念明朗化;另一方面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念。
3.2自我教育
3.2.1加強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健康心理、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采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其次要加強自我情緒的調控,良好的情緒能提高工作學習效率,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最后要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意志品質包括:堅定的目的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性。意志品質低下,也是影響成績落后的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成績落后的學生要學會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要勇于面對失敗和挫折,正確評價自己,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學習的順利進行。
3.2.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數學學習中要求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學習。要靜下心來,循序漸進,學習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不要貪多求難,要經常思考,不要死記硬背,不懂裝懂。遇到問題不要回避,多請教老師同學;要經常總結。每上完一節課都要總結一下,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用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蘊涵了哪些數學思想等,總結很重要,常總結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容易形成完整德文知識結構。
3.3家庭教育
3.3.1創設和諧、民主和上進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是指一定時期內的家庭成員與外界間及相互間的較為穩定的處事態度、交往風格。家庭氛圍包括:生活環境、生活作風、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傳統習慣、道德規范、為人處事等。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奇、愛勞動、愛清潔、守時守信等。家長應該從良好的生活環境、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和睦的心理氣氛三個方面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3.3.2講究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教育是很重要,家長要不斷的督促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多表揚、鼓勵,遇到困難幫助他們,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格拉塞.沒有失敗者的學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2]張奠宙等.數學教育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1.緒論
1.1選題意義和目的
在我國眾多方言中,四川話頗具特色,很多的影視劇中也常常出現四川方言。在四川本土,過去蜀道難等交通的限制和長期偏居一隅的歷史發展,影響了四川的對外交流,從語言上來說,在四川,四川話基本上就是最強勢的方言。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西部經濟的崛起,還有大量的民工潮,帶來了普通話交流的現實需要。而從九十年代中期起,四川省語委和各類學校對普通話的大力推廣也使普通話得到強有力的推行和普及。但毋庸諱言,在四川的很多工作場所和人際交往場所,四川話仍是主流方言。
本項目的目的就是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在80年代改革開放后推普工作施行近三十年多后,普通話在四川普通群眾中的使用情況,調研結果可以為相關部門以后的推普工作政策制訂等提供參考。項目的意義是配合我們國家的語言文字工作把普通話推廣引向深入,提高四川地區使用普通話的頻率,從而在使用中促進漢語的規范,促進社會的信息交流速度。
1.2四川地區語言樣態綜合概述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基于這一特點,四川省群眾對普通話的學習相比北方群眾來說就顯得非常困難。四川省位于中國大陸的西南地區,人口總數也是相當的龐大,四川省少數民族種類眾多,除漢族外,還包括了55個少數民族,其中包括藏族、彝族、羌族、回族、蒙古族等,許多少數民族基本上都在以使用本民族的的語言為主,所以四川省整體使用語言的種類的情況較為復雜。
除了四川各民族語言種類紛繁復雜之外,對四川群眾學習和使用普通話形成阻礙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四川漢語方言。①四川漢語方言是西南官話的主要代表,大致涉及到5種大方言片,即:黔北片、昆貴片、粵北片、成渝片、灌赤片,其中每一個大片區內還有若干個小方言片區,各個方言片區呈現出錯綜復雜的情況。因此,四川地區在漢語方言上也呈現出了五花八門的狀態,所使用的方言勢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交流起來非常困難,不相通,而且在語言特色方面,四川方言在詞匯、語法、語音等各個方面都與普通話有著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在四川省內各個民族之間推廣普通話還是各個方言片區之間推廣,從整體來看都具有一定的難度。
本項目通過調查問卷和錄音、采訪等形式對成都、樂山等地區的群眾,如:商場售貨員、農民工、普通市民、學生等群體做了抽樣調查,發出問卷550份,共收到有效問卷500份,錄音99份。通過對抽樣調查數據的整理分析出了四川方言區群眾普通話的整體概況,具體如下:
2.四川地區群眾普通話使用情況綜合概述
2.1使用頻率
四川地區普通話的使用頻率對普通話的推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映著普通話推廣的進度情況。詳見表格(1)。
表(1):普通話使用頻率的比例(%)
使用頻率常常用偶爾用完全不用
概率64.44%35.55%11.55%
通過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在四川地區大約64.44%的參與者是常常使用普通話的,偶爾使用的人群占到了35.55%。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1.55%的人群完全不會使用普通話。在調查的過程中通過采訪也了解到,有很多人是因為不會普通話所以才不得不使用四川話。他們也提出尤其是碰到對方使用普通話時也很想使用普通話,但是由于平常生活中沒有普通話語言環境而且也沒有進行過練習,無奈只好使用方言,這種情況出現在市區情況較少,更多的是出現在鄉鎮村等地,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妨礙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2.2學習態度
無論是人們在學習何種知識還是在習得某種能力的時候,大家普遍認為學習態度尤為重要,因此在設計問卷之初,我們也考慮到了四川地區群眾學習普通話的態度,通過對問卷的數據分析得出表格(2)如下:
表(2):群眾學習普通話的態度的比例(%)
學習態度愿意學習不愿意學習有時間一定學習肯定態度否定態度
概率30.23%23.64%46.12%76.35%23.64%
通過表格當中的數據可以發現在參與問卷的人當中大約有30.23%的在不考慮時間的情況下很積極、很愿意學習普通話的,從數據上看人群并不是很龐大。然而,有46.12%的人是選擇的有時間一定去學習普通話的,從態度上是持肯定的,這個數字還是相當樂觀的,這部分人群與前者積極學習普通話的人群一起構成了支持普通話學習的群體,大約占到了參與調查總人數的76.35%,而不愿意參加普通話學習的只有23.64%,詳見表格(2)。因此也可以得出結論,在普通話學習態度方面,四川方言區的群眾絕大多數是愿意積極學習普通話的,這也奠定了在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的群眾基礎。
2.3需求程度分類簡述
群眾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決定著普通話的推廣程度,同時也反映著四川地區普通話的推廣現狀,為了使調查更加全方位,需要來進一步了解群眾的普通話需求狀況,詳見表(3)
表(3):群眾普通話的需求程度按年齡段調查的比例(%)
需求
年齡
急需需要一般不需要
10-186.89%44.82%42.37%6.89%
19-3012.17%44.23%41.02%2.56%
31-497.01%47.36%40.35%5.26%
50-09.09%45.45%45.45%
2.3.1從年齡上看
為了更加準確和客觀的進行數據分析,筆者分別按照10――18歲,19――30歲,31――49歲,50歲及以上劃分為四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先進行橫向比較,在表(3)中10――49歲這三個年齡段中基本上是統一的結果,分別只有6.89%、12.17%和7.01%的人選擇了急需普通話,他們認為不會普通話已經對他們的工作和學習上造成了影響,這就直接表明了普通話在工作和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選擇急需普通話的群眾占了只有一小部分,這間接表明政府在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在50歲及以上年齡的人群中則出現了不同的情況,沒有人選擇急需普通話,只有9.09%的人選擇了需要普通話,更多的人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是一般甚至不需要,這兩個選項的概率之和占到了整個50歲及以上年齡段里的90.90%。通過與老年參與者訪談分析狀況原因如下:由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年人使用了一輩子的四川方言,在語言上就更加傾向于鄉音,而且這時候他們的交際圈和朋友圈已經都基本穩定到了省內,再加上沒有使用普通話的語言環境,普通話在這個年齡段的群眾中就顯得不那么重要。
通過縱向比較可以看到,急需普通話的人較多是19――30歲年齡段,在需要普通話和一般需求的選項中每個年齡段的概率比較穩定,沒有很大波動,在不需要普通話這一選項中前三個年齡段沒有很大波動基本穩定,但是到了50歲及以上年齡段中與前三個年齡段出現了相差很懸殊的概率,有45%左右的50歲及以上年齡的人選擇了不需要普通話。這表明了青少年、青年和中年人的普通話需求要高于老年人,今后的普通話推進工作應該著重面向中青年和少年。
2.3.2從學歷上來看
本次調查在學歷上分為了六個受教育階段,即:小學、初中、高中、專科、本科、研究生。但是在統計結果的時候發現,由于研究生屬于高端人才,該類群眾較少,在統計后發現該類群眾數量不足以計入有效結果,所以取消了研究生這一個選項,具體調查結果詳見表(4)
表(4):群眾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按教育背景調查的比例(%)
學歷程度
需求情況
急需需要一般不需要
小學020%65%15%
初中030.57%63.90%5.20%
高中060.60%36.36%3%
專科064%36%0
本科064.50%35.50%0
調查結果表明,群眾中沒有出現急需普通話的狀況,在選擇需要進一步提高普通話的群眾中呈現出隨著學歷增加人數也隨之增加,在選擇需求程度為一般和選擇不需要普通話的群眾中調查出來的統計概率則相反,隨著學歷的增加人數越來越少。綜合上面所有的選項概率以及概率的波動變化直接表明了從學歷上整體呈現出了學歷與需求程度成正比,學歷越高,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越高。這也間接表明了,在日后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由于城鎮居民學歷普遍高于農村地區,所以在城鎮中推廣普通話要比在農村地區相對容易。
2.4群眾對自己普通話的滿意程度
四川方言區群眾對自己普通話的滿意程度也是對推廣普通話起到影響的因素之一,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四川方言區的群眾對自己對普通話的熟練程度不是很了解,群眾對普通話產生了一個認識誤區,普遍認為只要會用川普,普通話就是不錯的,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從這個方面來說滿意程度較高則對普通話的推廣來說就形成了阻礙,就需要從根本上來使四川方言區群眾認識到四川話和普通話之間的差別,當然,也不排除有真正使用普通話比較規范的四川群眾,但是這部分人畢竟占少數。反之,則對普通話推廣起到了促進作用。詳見表格(5)
表(5):群眾對自己普通話滿意程度的比例(%)
滿意程度非常滿意相對滿意一般不滿意
概率8.80%35.20%42.40%13.60%
在表格(5)中可以看到,有8.8%的人對自己目前的普通話水平非常滿意,相對滿意的參與者占到35.20%,這兩個部分加起來的概率有44%,剩下的還有將近56%參與者對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持一般態度需要學習和不滿意需要加強,這也就直接預示著四川地區的普通話推廣工程可以進一步加強,調查數據也間接表現出了四川方言區的群眾也反映出對普通話需求,未來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
2.5對自己和后代的普通話期望值
本項目在本次的調查中新增了一項關于對自己后代的普通話的期望值,希望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同時從側面也能夠反映出普通群眾對普通話的學習要求。詳見表格(6)
表(6):群眾對自己和后代的普通話期望程度分級別的比例(%)
等級
期望等級一級甲等一級乙等二級甲等二乙及以下
對自己的期望程度10.00%19.20%33.60%37.20%
對后代的期望程度10.59%17.37%32.62%39.40%
在表格(6)中,通過橫向對比可以看到其中33.60%和37.2%人分別期望自己的普通話只需要達到二級甲等和達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就可以了,這一部分人群占到了參與者總數的70.80%,這就可以反映出的情況是四川方言區群眾整體上對自己普通話的期望標準程度不是很高的,只有10.00%和19.20%的參與者分別選擇了一級乙等和一級甲等,這部分人群占到了總數的29.20%,只有少數人群對自己的普通話標準程度有較高要求,所以由于群眾對自己普通話期望的標準程度不同,因此后面在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是需要分情況加以討論的。另外,在橫向對比中,四川方言區群眾對后代的普通話期望值與對自己的期望值大體相同,詳見表格(6),暫不做具體分析。
通過表格(6)的縱向對比可以看到,在對后代的普通話期望程度上,一級甲等這個分選項里由10.00%上升到了10.59%,在分選項二乙及以下里也由37.20%到了39.40%,呈現出上升趨勢。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分析出群眾對后代普通話的要求出現了兩個分化,其中一類人群對后代的普通話標準程度比對自己的期待要高,希望后代的普通話可以成為頂級水平,達到央視播音員的水準,可以說是高標準嚴要求,因此一級甲等這個選項上升了0.59個百分比,而另一類群眾則是希望自己的后代普通話水平可以交流便可,不做高標準要求,比自己的期待水平放松了標準,所以二乙及以下這個選項概率也上升了2.2個百分比。
但整體來看,后者在對后代普通話的期望程度是二乙及以下這個選項依然占到了39.40%,說明群眾對后代的普通話期望程度仍然是以可以交流為主。針對這兩個選項的波動,分析原因可能會涉及到教育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在這里我們不做具體闡述。
綜上所述,四川地區群眾對自己和對自己后代普通話整體上的要求仍然比較偏重于二級甲等和二級乙等及以下。這些都反映出了群眾對自己和后代的普通話的期望程度并不高,因此在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的語音和語法等具體普通話內容的時候要相對簡單容易,不應過分強調難度和標準度。
3.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問題
3.1有利因素
通過對成都、樂山地區等地深入地調查,結果表明往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還是有許多有利因素的。首先,四川地區群眾普遍具有熱情好客的性格特點,因此對普通話宣傳活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其次,在四川地區的群眾已經具有了在正式場合請講普通話的意識,尤其是在校園或者大學、政府機構等單位,第三,通過對四川地區群眾學習普通話的態度、需求程度、滿意程度等具體表格的分析,表明了四川地區群眾對普通話的學習態度積極,需求程度普遍,群眾基礎良好等,這些對普通話在四川地區的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3.2存在問題
在調查和查閱資料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雖然四川地區有著許多對普通話推廣的有利因素,但是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多,下面我們具體分析四川地區在推廣普通話方面存在的問題。
3.2.1語言外的問題
(1)普通話的使用頻率有待提高
使用頻率直接表現出的是群眾普通話的使用情況,表格(1)的數據顯示常常使用普通話的參與者占64.44%,還有將近一半的人生活中不是常常使用普通話的,這表明四川地區整體群眾的普通話使用頻率還有待于提高,因此這部分群眾需要增加普通話的熟悉程度,提高普通話的使用頻率。
(2)學習態度有待提高
在表格(2)中對普通話的學習態度持否定態度的群眾有23.64%,這個數字不是很突出,但是這也表明了群眾中仍有一部分群眾需要改變學習態度,只有整體上四川群眾對普通話的學習持有肯定積極的態度,才能極大的促進普通話的推廣工作,從而使四川地區群眾的普通話整體上有大的飛躍。
(3)需求程度有待提高
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句話,有需求才會有市場,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普通話的推廣的問題上,雖然普通話不是商品,但這應是每個人的現實需求。在表格(3)(4)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的是需求程度一般甚至不需要,這部分人群不占少數,這就對普通話的推廣形成了阻礙因素,只有需求程度提高了,普通話的推廣工作才能如火如荼的進行,因此,四川地區群眾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還有待于提高。
(4)心理障礙
在前期制作問卷的過程中,對周邊人群進行了問題征集,其中很多人都建議增加心理狀況的調查問題,所以根據群眾意見也在調查中增加了心理狀況的設計,具體調查結果如下表:
表(7):群眾使用普通話的心理狀況的比例(%)
心理因素非常害羞不會害羞無所謂
概率13.06%61.63%25.30%
在使用普通話的心理情況調查中,有13.06%的群眾在使用普通話時有心理負擔,有61.63%的人不會害羞,25.30%的選擇無所謂。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人群已經對于普通話已經司空見慣,整體大語言環境正在逐步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使用普通話有心理負擔的群眾仍然占了10%以上,這也反映出了制約著群眾使用普通話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心理因素。這也啟示著我們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普通話語音問題以外,還應該注意照顧到群眾使用普通話的心理狀況,疏通群眾的心理阻礙才能更好推廣普通話,讓四川方言區群眾的普通話水平更上一層樓。
(5)方言的強勢影響
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應考慮到四川方言的影響,這就需要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普通話與方言并存的問題。表(8)是四川群眾對普通話和方言持有的態度的調查結果。
表(8):群眾對推廣普通話的態度的比例(%)
持有態度需要推廣可以推廣根本不需要
概率51.45%41.90%6.63%
首先從整體上看分為兩個態度趨勢肯定和否定,在表中可以發現持有肯定態度的占到了大約92%,只有6.63%的人持反對態度;其次分開來看,其中認為需要推廣,有利于加強南北地區交流的群眾占到了51.45%,有41.90%的人認為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需要保護地方方言,有6.63%的人認為根本不需要往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推廣普通話并不意味著要消滅各地的方言,也不是以犧牲方言而換來普通話的普及,而是在要讓普通話和各地方言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加強各地區交流,鞏固祖國統一。
所以,我們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需要注意保護地方方言,給地方方言一個生存空間,不能夠以犧牲方言為代價換取普通話的統一。推廣普通話是讓大家更好的使用我們的國語,在正式場合學會使用普通話,讓普通話和方言可以有效的發揮他們各自的功能,而不是取代方言。因此,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并不沖突,普通話與方言應該是相互補充,和諧共處的。
3.2.2語言內的問題
(1)聲母問題
盡管四川話主要受到方言片的影響而呈現出各種四川方言種類,然而在采集錄音的過程當中筆者也發現四川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點大體上還是可以總結和歸納,并不是無章可循的,這也為推廣普通話起到了積極作用。
表(9):群眾選擇聲、韻母、聲調、語流音變作為難點的比例(%)
語音難點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
選擇概率26.53%27.69%18.95%26.82%
在普通話語音調查當中得出的結果詳見表格(9)。考慮到普通話問題的復雜性,所以在問題設置當中這道題采用的答題方式是多選。經過調查結果統計和計算,四個語音選項相差的概率并不是很明顯,并沒有趨向性,幾乎每個選項都是四川群眾的學習普通話的難點。由于問卷結果不是很明顯,所以接下來筆者根據錄音采集和問卷共同得出語音問題結果。在錄音上很明顯的就發生了問題的趨向性,基本上參與錄音的四川群眾都普遍出現了較為共性的問題。
表格(10):群眾錄音錯誤率較高的比例(%)
難點鼻邊音舌尖前音后音前后鼻韻
錯誤率100%100%100%
首先在聲母方面,突出表現出為n/l,z/zh,s/sh,c/ch,f/h這幾組音,所有參與錄音的群眾無一例外都出現了這幾組的問題,例如在“男女”、“牛奶”等詞語上聲母n/l,是基本上分不清楚的,單單n/l這一組音就出現了兩種情況,筆者聽錄音的時候會發現在四川成都地區和所轄的區、縣基本上全都把n念成l,只有很弱化的鼻音,還有一種情況是發音有邊音和鼻音之分,但是到詞語中就不能分清楚邊音和鼻音,亂念一通,無章可循,分不清晰,出現此類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為樂山和所轄區域等地。除此之外,z/zh,c/ch,s/sh,r也是四川地區群眾難以辨清楚的聲母。
通過采集的錄音分析,在四川成都和成都所轄地區是沒有翹舌音zh/ch/sh這三組音的,把翹舌音全部念成平舌音z/c/s,r音也變成翹舌不是很明顯的聲母。樂山地區也基本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而在自貢地區基本上是沒有平舌音的,全部都念成翹舌音,與成都地區正好相反。
以上這些普通話問題對于四川群眾來說是難度比較大的,另外還有很多人也在h/f上是不能分清楚的,在詞語當中比較容易混淆,但這類問題改正起來比較容易,絕大多數人經都可以發出清晰的h/f,不是主要問題,在這里就不一一闡述了。
(2)韻母問題
韻母在普通話中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一個人的普通話講的好聽不好聽跟韻母發音是否標準和圓潤飽滿有著直接的聯系,普通話當中的韻母越圓潤飽滿,聲音越響亮,普通話越好聽。通過表格(9)當中也顯示出群眾認為韻母是難點的占到了27.69%,也是四個選項中占的比例最高的。
在采集的錄音分析中也跟項目申請書上的預期結果基本吻合,那就是四川方言區群眾的前后鼻韻母問題,這是四川群眾的普通話問題中的重中之重。在錄音中也出現了全部讀錯的情況,100%都會出現問題,詳見表(10)。在錄音采訪中出現前后鼻韻的參與者絕大多數都不能發好這三組音in/ing、an/ang、en/eng,但是其中an/ang問題經過提醒之后都可以區別出來,這一組音矯正起來問題不大。除了前后鼻韻母是較為復雜的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單韻母是四川群眾學習普通話的難點,比如e,在錄音中四川群眾都普遍把這個音發為o或者比實際e音舌位偏高,開口度很小的音,再如i/ie,u/ue這兩組音的辨析也需要在日后推廣過程中加以注意。在單韻母發音中則沒有發現比較共性的問題。
(3)聲調問題
在普通話當中把聲調分為四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類,而且在調值上運用我們常說的五度標記法進行了四個聲調的明確清晰劃分,即: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
詳見圖(1)
但是四川地區漢語方言則跟普通話有所不同,在四川地區有很多地方保留了原來古聲調的調類,而是大致分為五種聲調,除了上述普通話中的四類還包括自成一類的入聲調,因此這與普通話之間的聲調有著很大區別,而且四川漢語方言中調值往往發的不到位,比如“成都”中的“成”普通話中讀為陽平調(35),但是在四川地區往往收音的時候就不會到達五度標記法中的5度,而普遍發為34調,再比如去聲調為51調值,但是在四川方言區的去聲調的字發音就會比較趨近于上聲等等。
(4)語流音變
語流音變是普通話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得現象――語流音變,因為我們在正常使用普通話的過程當中由于不是每個字單獨使用的,所以由于受到相鄰字的音的影響就會發生語音的變化,常見的有變調、輕聲、兒化和詞語的輕重格式。在錄音的結果分析當中發現四川群眾在語流上會很少使用輕聲和兒化,比如板凳兒、針鼻兒等詞語在錄音過程中參與者都不會把詞語兒化,而且詞語的輕重格式也會發生與普通話中的輕重格式相反的現象,比如“電話”在普通話中是中重格式,但是在四川方言中就會變成重中格式,類似的詞語還有很多,比如:廁所、麻將、話費等等。
另外除了這些問題以外,四川地區所普遍使用的方言在詞匯和語法方面也與普通話有著不同,但這不是主要問題,總的來說,四川群眾學習普通話的困難主要集中在語音問題,其次才是詞匯和語法。
4.原則和對策探討
本次調查歷時將近9個月,所得出的數據、結論和問題基本上是真實可信的,調查結果可以明確的反映出我國往四川地區推廣普通話的進程情況和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對推廣普通話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4.1推廣原則
基于前面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我們在日后推廣普通話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對象原則。通過對四川地區群眾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分析,重點應針對學生、青年、外出務工人員和窗口服務人員這幾大類人群,這些群眾的普通話使用率高,學習態度積極,普遍需要提高自己普通話的水平,而針對老年人則應積極宣傳,但是不在重點推廣對象之內。
2.分層原則。由于每類群眾所處的人生階段不一樣,所以對普通話的需求程度的高低也不一樣,因此在推廣普通話的整體要求上,對青少年學生的普通話標準要求盡量做到二級甲等或二級乙等高分數段,而對其他群眾則可以降低標準,二級乙等低分段即可。
3.方言與普通話并重原則。由于方言是一個地區的象征,人們普遍對自己的鄉音有著很深的依戀,因此我們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當中不應動搖方言的地位,而是把方言和普通話放在同等的地位,積極倡導學習和使用普通話,疏通群眾學習普通話的心理障礙。
4.2對策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四川方言區群眾學習普通話的困難和應對辦法研究”項目組針對調查結果中提出的問題給出如下建議:
1.針對群眾使用普通話頻率不高的問題和改變群眾學習態度方面,我們建議應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發放普通話學習資料和宣傳冊深入到城區和農村,倡導學習普通話,利用名人效應,發動四川地區知名的主持人和播音員來擔任普通話大使,引起廣泛的影響,增加群眾學習普通話的欲望。
2.由于每個人對普通話的滿意程度不同,對普通話的現實需求不同,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建議應加強對不同人群普通話學習需求的調查,設計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普通話教學內容。針對窗口服務業人員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盡量多涉及到日常生活用語,規范口語發音,養成良好的普通話發音習慣,從而提高普通話;針對彝族等少數民族群眾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以基礎字音為主,如:聲母、韻母的標準發音教學,重點放在字詞的發音規范上,普通話課程的學習難度應較窗口服務業人員的課程稍小;針對學生這一群體,普通話課程學習的難度系數在這三類群眾里應該是最大的,我們則會相應的設計較為廣泛和系統的普通話教學內容,讓學生群體深入地了解普通話的發音、字詞、句子、輕重格式、聲調等內容。
3.針對四川地區群眾對普通話語音語法等內容的學習,應增加群眾學習普通話的途徑,利用各地文科高校普通話教學設施、教學資源等條件解決四川地區群眾想要學習普通話而沒有地方學的困難之處。設立普通話義務推廣員和培訓教師,推廣員可以由在校大學生擔任,培訓師可以由地方高校教師等人群來擔任,另外因為仍有小部分人有方言情節和害羞等心理因素,推廣員和培訓老師在教學的同時應兼顧疏通群眾學習普通話的心理障礙,讓大家認識到推廣普通話的正確含義,不是取代方言而是和諧共存。
4.由于每個人的受教育狀況不同,整體素質也參差不齊,因此導致普通話呈現出學歷高需求高的特點,因此我們建議應優化農村地區與偏遠地區教育資源配置,同時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使用普通話,加強校園內普通話的監督,從娃娃抓起,從小養成四川話和普通話的交替使用,加大高等教育普及力度,增加高素質人群的在全國人民當中的比重。
5.針對四川當地電視臺、電臺等媒體,我們建議應適量控制方言節目和方言劇的數量,所有方言詞語應在屏幕下顯示對應的普通話詞語等。(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
注解:
①陸嘉懿、聶敏熙、梁德曼、楊紹林、陳靜.《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4版.第7頁
參考文獻:
[1]吳弘毅.《實用播音教程:第一冊,普通話語音和播音發聲》[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陳章太.《關于普通話與方言的幾個問題》[J].語文與研究應用1990年第4期
[3]趙元任.《語言問題》[M].北京:商務圖書館,1980年
[4]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