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7 07:18: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信息化系統,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32
目前在高校中,雖然開設《會計信息化》課程的不少,但大多數院校在對該門課程考核時還是停留在學生上機操作、教師人工閱卷的方式。《會計信息化》課程的人工閱卷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測或考核具有許多弊端:一是重復工作量大,檢測效率低;二是周期長,不利于教學的前后銜接;三是信息反饋不及時,不能準確及時掌控學生們對知識點的接收程度。針對《會計信息化》課程性質的特點,對如何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基于B/S架構來開發與之配套的測評系統,以取代各類型手動考試、手動閱卷,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對個體和專業、課程真實的評價和指導,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高校教學環節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系統分析
開發無紙化測評系統的目的是為了讓高校在組織《會計信息化》課程考核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與課程性質不相符的考核辦法,而是基于第三方財務軟件研發的一套主要以流水性測試題為主的測評系統。希望高校使用該測評系統進行《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手段,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如課程實訓、專業知識操作技能競賽、課堂隨堂練習或階段練習、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
系統應用模塊:客觀題型模塊即通用題型模塊,也就是傳統筆試方式下固定應答型試題,能夠有效的檢測學生對會計信息化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操題型模塊即財務軟件操作模塊,能夠實現會計信息化整套賬的流程性試題評判,測評環節貫穿于完整的會計核算業務各個環節,仿真企業進行日常會計核算的整個賬務處理流程,達到有效的測試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實現與企業零距離對接。
《會計信息化》無紙化測評系統總體業務需求如圖1所示。
財務實操題的業務流程分:命題、評分自動化制作和應用三大步驟,如圖2所示。
二、B/S架構
系統用的是B/S架構模式,也就是瀏覽器和服務器組合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是將考試的試卷內容加載到考試用的服務器上面,在學生端計算機上只要啟動IE瀏覽器就能開始考試。該測評系統具有比較完善的功能確保整個考試過程的正常進行:比如,對考生進行設置、對考試的試題進行靈活組卷、用戶登錄身份驗證、考試故障保護、自動對考生成績進行評分統計等。此結構擁有很多技術方面的優點,只要具備能上網的一臺計算機便可不受空間限制進行遠程訪問,因為客戶端不安裝軟件所以維護特別方便,系統的擴展非常容易。目前,一些軟件在不斷的進行改善和功能逐步提升,此結構的軟件產品具有簡單化的升級操作和超強的適應性,顯然就具有方便性和穩定性。
B/S是一種標準的三層結構系統,主要包括用戶層、Web前臺服務器和數據庫后臺服務器,而用戶端則根據HTTP傳輸協議通過瀏覽器(Browser)訪問Web服務器并與其相連的后臺數據庫,客戶端主要是指瀏覽器,Web服務器是功能層,數據庫服務器是數據層,三層的結構組成如圖3所示。
三、總體功能設計
(一)系統軟件設計
《會計信息化》無紙化測評系統采取三層的體系架構設計,由用戶界面層、核心業務邏輯層和存貯數據訪問層三層組成。分層結構具有很多好處,可以降低系統內部的耦合程度,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內聚的程度,在系統的應用過程中,如果對于需求產生了變化,那么在程序的修改上就比較方便,進一步的提高系統的開發和使用的效率,提升系統的性能。系統軟件架構如圖4所示。
用戶界面層:是系統UI部分,是用戶與系統之間進行交互接口,負責獲取用戶的請求并進行任務轉發。是系統提供給用戶進行操作和管理的界面,在這表示層中包括了系統所提供的用戶角色,通過在線考試信息系統中的JSP的界面實現跟系統功能進行交互,對于上述的界面接收用戶請求,并將請求數據傳遞到業務邏輯層做對應處理,最后對處理的結果反饋給用戶。
業務邏輯層:處于中間的位置,是整個系統最為核心的層次,包括了各個管理業務邏輯。在表示層接收到用戶的請求和數據之后,交給業務邏輯層,在這一層就對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也有可能需要數據庫數據的計算,并將最后的處理的結果反饋給用戶。
數據訪問層:位于整個體系架構的最底層,在這個層中主要的是進行數據的存儲、數據的連接以及對數據連接的維護,包括對數據庫的操作,如進行數據的新增、修改和刪除等等,將上述處理的結果返回到業務邏輯層中去。
(二)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會計信息化》無紙化測評系統分為四個子系統模塊,每個子系統具有不同的功能,系統總體功能結構構成如圖5所示。
題庫制作子系統主要提供試題庫的編輯功能,能對標準化的通用試題和會計信息化實務操作題進行考試題目內容的增加、修改、刪除等操作,還可以擬定抽取試題的靈活組卷、測試題目、對題庫進行等,包括題庫文件操作、題庫編輯和試題操作三個功能模塊。
考試服務器子系統主要用于考試的管理,提供考試題庫添加、隨機生成試卷、進行試卷、身份登錄驗證、管理考生信息、導出考試成績等,包括考前設置、考試操作、考后管理和高級功能四個功能模塊。
考試客戶端子系統主要提供考生正確登錄、考試查看界面,考試時間控制、二次登錄,屏蔽控制、試卷儲存、評定分數等功能,包括登錄系統和考試過程控制兩個功能模塊。
成績管理子系統完成接收考試成績,對考試成績進行分類、匯總、查詢、統計、分析、導出,打印輸出或導出多種格式的成績信息等,包括接收成績、瀏成績、科目維護三個功能模塊。
(三)系統數據庫E-R圖設計
系統開發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數據庫的設計,其設計的好壞、恰當與否,直接影響系統的執行效率和日后維護。此外,還需考慮要具有很好的擴充性要求。本測評系統使用Microsoft SQLServer2000作為后臺數據庫。其E-R圖描述如圖6所示。
四、結語
《會計信息化》無紙化測評系統的應用,可以減少講授這門課程教師們的工作量,提高考務工作的效率,考試時系統會從試題庫中隨機抽題并進行組卷,考試完成后,系統會自動閱卷,教師的工作只是對題庫進行相應的維護,大大減少了工作量,同時降低了人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影響,使考試過程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并且無紙化測評系統也減少了印制試卷造成的紙張資源的浪費,有效地降低了考試成本。
主要參考文獻:
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企業開始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并逐步成為目前的一種主流。而經過20多年信息化的發展,很多大中型企業都基本實現了會計信息化管理,但是受成本、思想等方面的制約,很多中小企業還處在原始的記賬方式當中。同時,有些中小企業想通過采購標準的財務管理軟件,但是采購成本高,實用性也很差。而造成當前中小企業在ERP使用方面實用性差的問題,與中小企業在進行ERP投資決策的時候,往往缺乏對自身企業實際業務的全面評估和分析,從而盲目的將ERP軟件引入到企業管理中。而這種既不考慮期貨業自身需求,也不考慮引入的可行性,必然會導致在引入的過程中付出很大的代價,一方面,盲目的引進浪費了資金,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的管理變得混亂,如缺乏專門性的人才,使得ERP不能正確使用,發揮不了ERP的功能,又如沒有結合自身的業務,使得ERP的功能不能滿足。由此上述的原因造成企業對ERP系統失去信息。因此,針對目前中小企業在企業會計信息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制定和設計一款具有針對性的,面向中小企業的ERP財務管理軟件,成為思考的重點。對此,結合上述的需求,提出一種低成本的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并對軟件的實現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設計。
1企業財務管理的流程梳理
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的設計來講,其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企業日常的會計管理需求,從而提高軟件的實用性。因此,要提高該軟件的實用能力,必須要結合企業會計管理的具體內容和工作。而對于企業會計管理來講,主要對企業固定資產、負債和所得者收益進行分析,同時對日常的財務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具體流程則如圖1所示。
2系統功能設計
根據圖1的具體業務,筆者將該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為如圖2所示。通過圖2的不同功能模塊可以看出,對上述功能的設計除滿足日常的會計管理的需求以外,還可以實時的反映企業現金流的進出,公司固定資產等項目。同時,通過對這些功能模塊的構建,讓企業會計人員可以將過去事后建立賬目的會計工作放到事前,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會計管理的工作效率,可通過軟件的分析功能,讓企業管理層看到實時、清晰的企業運營現狀,并提高了管理層快速反應和決策能力。
3系統整體架構設計
3.1C/S模式與B/S模式的比較C/S(簡稱:Client/Server)模式作為上個世紀90年代針對資源不對等的問題,提出的一種資源共享體系結構。該體系架構將應用程序分為兩部分,服務器主要負責對數據的管理,而客戶端負責與用戶交互,并分配業務邏輯。通過這種架構體系,可充分利用兩端的硬件優勢,將不用的功能合理的分配到兩端,降低兩端的開銷,提高了系統響應速度,也增強了系統的安全性。而對于主流的B/S模式來講,是在傳統的C/S架衍生出來的一種體系架構。B/S模式是將傳統的應用程序分為三層,其中服務器端負責數據管理和業務邏輯;而客戶端為瀏覽器,用戶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即可完成對系統的訪問。這種架構方式維護方便,維護成本也低。但是由于其大部分的功能由服務器承擔,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訪問,會給服務器帶來巨大的壓力,導致后臺服務器負載過高,直接影響系統運行。同時B/S模式在安全性方面要低于C/S架構,而對于一個企業的會計管理來講,涉及到大量的企業核心信息,所以安全性是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綜合上述的分析,筆者在對該系統的技術架構體系進行搭建中,采用C/S模式。3.2系統架構搭建根據上述的分析,按照C/S架構的兩層部署,將系統直接分為服務器和客戶端兩層。用戶通過在客戶端安裝專門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并接入因特網即可實現對系統的訪問。具體架構如圖3所示。
4系統詳細設計
4.1登錄設計系統登錄作為保障系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對“合法”和“非合法”進行鑒別,從而防止系統被攻擊。而對于不同的使用者,在打開客戶端,輸入用戶名、密碼,經數據庫比對之后,方可進行到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界面。如果過不正確,則提出“重新登錄”。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4.2出納管理模塊設計出納管理作為會計管理的重要部分,主要掌握企業現金流的動向。因此,做好對該模塊的流程設計,對保障企業會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而根據企業出納管理的業務流程,將其具體的實現流程設計為如圖5所示。4.3財務分析模塊設計通過財務分析,給管理層提供企業實時的運營狀態,從而更好的讓企業管理層做出相關的決策,調整市場方向。對此,本文將該模塊的實現流程設計為如圖6所示。
5系統實現
5.1系統實現環境搭建根據上述的設計,對系統部分功能進行測試。測試環境的主機采用酷睿7處理器的聯想PC終端。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server2008,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SQLserver2008,服務器采用IIS7.0。5.2登錄界面實現通過以ASP.NET作為開發語言,可以得到如圖7所示的界面。5.3會計科目模塊實現會計科目主要包括對不同科目的添加、刪除、修改等。具體界面如圖8所示。
1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定位必要與根本
管理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大分支,也被稱之為內部報告會計,其核心目標在于提升企業組織的經濟效益,主要由計劃與決策管理會計和控制與業績評價管理會計組成。在傳統工業時代,管理會計的界線與定位比較清晰,相關的制度設計較為穩定與直觀。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企業的管理經營模式發生了諸多的變革與挑戰,工業4.0、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顛覆傳統企業經營管理假設的新概念與現實,不斷在瓦解大量傳統理論的根基,重新認識與定位管理會計系統是必要的。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Jean-Paul Sartre認為“行為決定存在”,從哲學上而言,任何事物都是會幻滅的,所以內容的存在在本質上而言是虛幻的,所以想要讓內容反映出來就必須通過行為讓內容顯現,這也就是存在主義所說的行為決定存在。而當代的管理會計運作最不同于傳統的主要行為,就是信息化運作模式,這是要比管理會計在內容上創新的更深層次的影響。因此,管理會計的信息化行為決定著管理會計在當今時代的存在本質,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定位主要就是依靠其信息化的表現而言。圍繞著信息化這一特點,本文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分別從制度經濟學理論、企業價值鏈、整體財務信息化系統這三個角度,從大、中、小,從宏觀到中觀最后到微觀三個層面定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
2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定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nald H. Coase(1937)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指出,企業存在的本質原因,是因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業本質是將一部分外部的市場交易行為內部化之后,這些被內部化的交易行為在企業內的交易成本要低于該行為在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
因此,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在企業組織中的經濟學理論的定位應當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工具,如果管理會計信息化在企業內部的運行,造成了企業內部事項發生時的搜尋成本、議價成本、監督成本等等交易成本徒增,則該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定位是有悖制度經濟學原理的。而且從經濟學理論看,考慮機會成本比沉沒成本更有意義,機會成本是管理會計作出內部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降低交易成本與關注機會成本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經濟理論立足點。
3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在價值鏈中的定位
企業價值如何創造?Michael E.Porter(1985)提出價值鏈理論得到了普遍認同,他認為企業是一個集設計、生產、銷售、運送及輔助產品的一個合體,這系列活動歸集為一條條價值鏈為買方提供可交換的產品,即價值。該理論雖被普遍推崇,但由于它太局限于有形產品,于是學者Jeffrey F.Rayport與John J.Sviokla(1995)提出改進的虛擬價值鏈理論,該理論兼顧有形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指指傳統的價值鏈理論中的物質資源,無形價值則是指基于市場的信息資源,這些由信息產生的增值被獨立出來成為虛擬價值鏈,形成信息競爭力。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個信息增值載體,其根植的原理亦在虛擬價值鏈上,嵌入虛擬價值鏈這一信息價值場中,使得管理會計信息的處理能保持與企業價值鏈運作的適應性與同頻性。傳統的管理會計主要仍然是依附于傳統價值鏈進行運作,重視物質流,而基于虛擬價值鏈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著重信息流,現實信息的交叉性、多維性,將使得大量的信息增量價值得以被提取出來,提高企業的價值競爭力。
4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在整體財務系統中的定位
從目前財務信息化系統的發展階段來看,已從財務核算進化為財務集成,再到當前的財務業務集成,早期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并不能是嚴格意義上的信息化系統,因為它只是在模仿傳統的手工作業模式的電算系統,并沒有革命性的信息模式突破。但發展到了中后階段,信息化的強大優勢與功能慢慢通過信息的集成、流程的重組等革命性的手段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信息的挖掘、處理、分析出現了顛覆傳統的升級,這種升級主要體現在對業務的滲透與對管理的加強。
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絕非一個孤立系統,它是整體財務系統中一個不可分割的子系統。在整體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業務層、核算層、管理層、決策層四個層面中,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處理信息加工的下游,定位于整體系統中的管理層與決策層。因此,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屬于整體財務信息化系統中的頂層設計。
5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定位趨勢展望
人類社會運作效率革命性的提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技的突破,科技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人類社會的效率突破往往是由于產生了更為強大的群體協調機制,這種新的制度下,使得人的智力資源、物質資源等存量通過新制度的協調重組從而開發出更大的生產效率。所以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其首務不是基于科技的創新,而應當是基于上層制度的創新,是對這一制度的準確定位。
想簡化理解制度的改革,可以借用分工與整合這兩個維度。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資源大爆炸,多來源于分工維度的充分發揮,但經歷了數幾百的指數型增長,在現存的制度模式下充分開發出分工層面的效率潛力,分工與整合維度的失衡也滋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弊端。因此,在現有或不久未來的社會條件下,社會制度應當著重于開發整合維度的效率潛力,通過跨領域整合,開發出新的社會發展源動力。
本文分別從制度經濟學理論、企業價值鏈、整體財務信息化系統這三個角度,從大、中、小三個視角定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形成的一個立體定位格局,其背后也是基于這種整合維度的思維,從整合的方法論去定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這也是本文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當下及未來的趨勢展望。
參考文獻:
“紅字”會計分錄不僅廣泛用于錯賬更正,在特定的賬務處理程序下還用于改變科目的記載方向。復式簿記系統將所有科目分為左右兩個方向、并針對科目性質賦予一方為增加時另一方必為減少的這種技術特性,決定了通過“紅字”金額可改變發生額的記載方向。如在“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下,為滿足匯總記賬憑證的編制需要,實務中通過編制“紅字”分錄將本應與“現金”或“銀行存款”同一記賬方向的科目發生額轉化為與其方向相反的對應科目發生額(但在登記入賬時卻以“藍字”記入“紅字”分錄的相反方向)。典型實務是對工程結算的處理,當會計主體在收到工程結算憑證并按扣除質保金的數額支付工程款時,其一般會計處理是借記“在建工程”(藍字),貸記“其他應付款――質保金”(藍字),“銀行存款”(藍字),但在“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下卻要編制成借記“在建工程”(藍字),“其他應付款――質保金”(紅字),貸記“銀行存款”(藍字)。這里“紅字”分錄的作用,僅在于為滿足匯總記賬憑證的編制需要而改變科目的記載方向。
二、會計信息化數據處理特點和復式記賬規則的修正
原始數據是以數據庫記錄的方式儲存于各個數據庫文件中,各類總賬、明細賬、輔助賬、匯總表、余額表以至于最終會計報表,均是對數據庫文件的篩選、匯總。從數據儲存的角度看,手工條件下記賬憑證的憑證類別、憑證編號、憑證日期、摘要、借方金額、貸方金額等憑證要素,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轉化為憑證數據庫文件的不同字段;而以紙張為載體并應按照特定賬務處理程序匯總的記賬憑證,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轉化為憑證數據庫文件中相互獨立但又通過憑證編號關聯的一條條數據記錄;而從數據處理的角度看,手工條件下從記賬憑證到賬簿記錄再到會計報表的數據處理流程,轉化為依據設定條件直接或間接地對憑證數據庫記錄的篩選、匯總。
數據庫記錄的獨立性決定了信息化會計系統不僅可以接受“一借一貸”式簡單會計分錄和“一借多貸”、“一貸多借”式復合會計分錄,即使出現如“多借多貸”式復雜會計分錄和“同借”、“同貸”式會計分錄,只要滿足“借貸相等”這一條件就不影響系統對數據的存儲和加工。這一技術特點不僅為“紅字”分錄的應用拓寬了空間,更重要的是也對傳統會計理論下的復式記賬規則提出了挑戰。當記賬憑證所涉及的科目發生額均可記在借方并且至少有一個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為負數從而使所有科目的借方發生額之合計為零時,系統默認該記賬憑證的貸方為零;相反,當所涉及的科目均可記在貸方(系統默認借方為零)時,至少有一個科目的貸方發生額為負數并使所有科目貸方發生額之合計為零。可見,能為電算化會計系統所接受的會計分錄只須滿足“借貸必相等”而無須強求“有借必有貸”。
三、會計信息化系統的錯賬特點和“紅字沖正法”的運用
財務軟件的管理化趨勢使得信息化會計系統的數據庫文件及其所含字段的數量,既要滿足基本核算需要又要滿足內部管理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如憑證數據庫文件所含的字段,既有為滿足基本核算需要而設置的憑證日期、憑證編號、摘要、會計科目和借方金額、貸方金額等字段,又有為滿足輔助核算、預算管理、銀行對賬等內部管理需要而增設的個人往來、部門核算、項目核算、預算額度等字段。如果將構成數據庫記錄的每一字段取值所占用的存儲空間稱為一個儲存單元,數據庫文件和數據庫文件字段的增加將導致存儲單元成幾何級數增加,而存儲單元的增加和數據輸入的代碼化必將增加錯賬發生的概率。雖然涉及內部管理或其他方面的存儲單元出錯不影響構成法定會計檔案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編制,但從保持數據庫記錄與所附單據的一致性考慮也應當予以更正。
數據庫記錄的獨立性決定了基于修正的借貸記賬規則而編制一張“同借”或“同貸”會計分錄,其中“紅字”記錄用于對錯誤記錄予以沖銷而“藍字”記錄用于反映正確的會計處理,就能對絕大數會計差錯實現留有痕跡的更正。另外,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還有助于規范會計處理和加強會計檔案管理。如對過期轉賬支票的更換,習慣作法是不做賬務處理但應撕下原記賬憑證所附著的支票存根而代之以新開支票的存根,并將作廢支票與原存根粘貼在一起于期末裝訂于最后一本銀行憑證的后面。如在信息化條件下沿用這一處理方法,必將出現憑證數據庫記錄與所附原始憑據不符,進而影響銀行對賬功能的實施。因為系統中存儲的是已作廢的原支票號碼,而作為實際付款標識的卻是新開的支票號碼。但如果采用“紅字沖正法”而編制貸記“銀行存款,原支票號碼”(紅字),“銀行存款/新支票號碼”(藍字)。并將作廢支票和新開支票存根作為糾錯憑證的附件,不僅完整的數據記錄能使錯賬更正過程清晰明了、隨證附件還可有效避免作廢支票丟失。
四、信息化數據處理對科目記載內容的影響
現行會計規范和財務會計教材,對于會計科目借、貸方向核算內容的界定,應該說還過多地受傳統處理習慣和手工賬務處理程序的影響。而正是這種影響嚴重阻礙著財務軟件的開發和會計信息化的應用。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為例,傳統的科目界定是貸方反映收入實現額而借方反映諸如銷貨退回及折讓等原因所引起的收入沖減額和銷售凈收入結轉額。如果在信息化條件下仍遵循傳統的科目界定和業務處理習慣,那么應將損益表定義為“貸方發生額――借方發生額”時,損益表就只能在收入結轉之前生成(因為收入結轉后借貸發生額相等從而導致取數為零);而當采用對“本年利潤”增設明細科目的方式解決收入結轉后的報表取數問題時,且不說因違背明細科目設置原則(屬于損益計算賬戶的“本年利潤”一般不設明細科目)和“本年利潤”下明細科目在期末有余額而不符合基本會計規范,僅就增加科目數據庫和憑證數據庫記錄而占用系統資源來說,也是一種不合適的處理方法。
既然手工條件下通過“紅字”分錄可改變科目的記載方向,那么信息化條件下運用“紅字”記錄變換科目借、貸方向的記載內容,即將原本在科目借方以“藍字”反映的某些記載內容,通過“紅字”記錄變換為科目貸方反映的記載內容,而將原本在科目貸方以“藍字”反映的某些記載內容,通過“紅字”記錄變換為科目借方反映的
記載內容,即可重新界定基于電算化數據處理的會計科目借、貸方核算內容。這種界定不僅能使賬簿記錄更具直觀的經濟含義,更重要的是能簡化系統設置、提高電算化系統的運行效率。這一點對于損益類科目的重新界定來說尤為顯著,如將“主營業務收入”重新界定為貸方反映收入實現及沖減額(所有沖減業務均以“紅字”記錄反映)而借方反映凈收入結轉額,那么該科目的貸方便能實時反映銷售凈收入實現額,從而采用“貸方發生額”的定義方式就能保證系統在不增加數據存儲量的前提下可隨時生成任何期間的損益表。
【關鍵詞】
內控系統;會計信息化;作用
前言
目前的社會正處在信息化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全球化,企業間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內部控制系統關系著企業的命脈,它存在于企業的各個環節,而影響著內控系統有效運行的關鍵因素是會計的信息化。
一、對企業內控系統和會計信息化的認識
企業系統內控系統主要負責企業的網上報銷管理和企業預算管理,它具備報銷和預算結合;支持銀企互聯;支持ERP單據接口等特點。有如下優點:企業預算管理系統是真正的可推廣的系統;把費用報銷和預算相結合,實現真正的預算控制;將關于費用方面的單據直接自動的投遞到財務部;工作流驅動費用審批和預算的審批;完整的B/S應用系統為客戶端節省了維護系統。
企業會計信息化是利用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管理收集控制財務方面的所有信息資源,為企業負責的各種業務提供分析和控制、決策和預測的資料,以確保企業能高效利用各方面的財務的管理信息。會計信息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財務資源良好供應;有彈性的組織財務;集成化的管理財務;能把信息流、資金流和事物流進行同步。企業會計的信息化將信息收集整合,高效利用,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財務管理能力。
二、內部系統和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相互作用
2.1內部系統影響會計信息化的高效實施
內控系統的具體內容包括監控、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風險評估、控制環境五部分。內控系統通過這五個部分保證了會計信息化的高效實施。監控為了保證企業內控系統的正常運行,利用內部控制、內部審核和預算的手段,對運行狀況進行的自始至終的檢測控制和調節;信息與溝通是指企業內部要經常進行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內控系統的負責人必須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最新信息,并及時的放映給上級領導,企業內控系統還要注意加強和外界的信息交流,避免閉門造車的現象出現;控制活動應用于企業的各個部門,任何階層的人士都免不了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可以提高內控系統的效率,降低因為許多因素的變化導致的信息失真程度,為企業的投資減小風險性,提升了企業獲得收益的機率;控制環境為內控系統高效運行提供了保障,能反映企業員工的總體態度。根據組織結構的設計,企業人員的能力,利用合適的人力資源政策,使各個部門之間形成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積極向上的環境。
通常情況下,企業要想了解本企業的經濟情況和企業運營狀況及對未來企業發展的走勢都必須首先了解當前一段時期的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只有對財務管理信息進行認真地全面綜合的分析,才能對企業接下來的目標有準確的定位,才能對內控系統進行更完善的調節和改進。這種內控系統的機制稱為反饋機制,是會計信息化得以利用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內控系統,對財務信息的過濾整合也就沒有可用之地了。
2.2內控系統受會計信息化的作用
會計信息化將以往的內控系統進行了改革,以人為主,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收集整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進一步的完善企業內控系統。下面論述一下內控系統在那些方面受到會計信息化的作用。
企業內部控制范圍方面。企業的內部控制從傳統的僅限于企業內部,擴展到宏觀環境和企業外部,加強了企業與國家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其達成資源共享的局面。
控制方式和組織結構方面。傳統的控制模式是面對面的,落實到員工需要很大的精力。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將組織和個人之間建立了聯系,使管理變得簡潔方便,管理方式也透明化。
內控程序的發展方式方面。以前的企業內部控制戰線是順序的,就像流水線一樣,必須在這一項完成后送至另一方的手中才能進行下一項任務的進行,會計信息化的內控系統更改控制戰線為并行的。企業內部部門和客戶在合作期間把各種財務信息收集好并交予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對信息進行分析預測,結論要回送至企業和客戶手中,達成同步前進的效果。
三、內控系統與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鏈接
會計信息化改變了原有的企業組織結構,優化了企業的業務流程,降低了內控的風險。企業的內控系統必須跟隨會計信息化配置的優化而改變。下面從管理控制、系統控制和流程控制角度,討論內控系統與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鏈接。
企業都依靠法律法規、公司制度來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內控系統將法律法規及公司制度信息技術化,從而更便捷的管理企業。由于個別的控制不能信息技術化,某些傳統的內控方式仍健在。這就要求我們針對企業自身,對內控系統進行深入的探討,以創建完整高效的內控系統。
系統控制分為系統運行和系統安全。系統的運行包含信息環境的設置、不兼容職位的設置、應變系統的控制、確認身份、審核校驗等;系統安全包含數據安全、系統應用安全、網絡安全等。兩者把內控系統和企業快信息化整合在一起,使企業正常的運行。
流程控制使得各部門之間不再處于分離狀態,實現了企業財務資源的集中控制。從企業會計信息化角度來看,流程控制是以業務數據為基礎,將成本的控制視為主抓對象,借助于經濟預算管理,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控制。會計信息化的應用情況受企業流程控制的影響,而企業的內控系統控制著企業業務流程的順利運行。
總結
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將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科技信息化,避免了閉門造車現象的出現,實現了信息的整合與資源的共享,為企業的不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企業的內部控制在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財產的完整安全和運營項目的順利實現中都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為會計信息化為企業高效服務提供了保障。從管理控制、系統控制和流程控制角度,將企業的內控系統和會計信息化結合在一起,保證了企業正常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錢華;;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關系[J];財務通訊;2011年16期
一、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目標
在任何情況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目標都是與企業整體的內部控制目標相一致,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1]。在主體目標的指導下,會計信息系統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將目標分為多個層次和類型,但其都是為主要目標所服務的,因此各個目標之間是相互推動和聯系的(參見表1)。
表1: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目標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二、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內部控制特點
會計信息系統是原始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與延伸,其通過對會計信息處理工具的改變,實現了對快進信息的高效化處理和高質量保證[2]。筆者通過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掌握與了解,對其特點進行了總結與歸納,具體情況參見圖1:
圖1: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內部控制特點
(1)二元化控制對象
在會計信息工作當中想要保證信息質量,就必須做好的企業財會人員工作行為的控制,同時做好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此為“二元化控制對象”[3];
(2)程序化控制方式
在會計信息系統當中絕大多數控制方法和措施都能夠編制成與之相對應的程序,從而避免人工干擾,提高信息質量;
(3)數據化控制內容
在會計信息系統當中,企業的會計數據是儲存在計算機當中的數據。會計數據不僅能夠方便儲存和使用,還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會計人員對其的篡改和破壞,從而保證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5];
(4)現代化控制技術
會計信息系統想要完成上述的對會計信息的控制,就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依靠,來支撐其整個系統的運轉。目前,會計信息系統的現代化技術對會計信息數據的保護措施也非常完備[4]。
三、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以J公司為例
J公司為服裝生產公司,成立于2001年。該公司在2007年收購了2家服裝公司,并將其合并為一個企業法人,公司現有4個分公司,13個部門和中心[5]。由于分公司在合并前所用的系統軟件有所不同,所以各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為了方便,繼續選擇使用原軟件信息系統。公司為了實現對分廠的控制,于2009年引進了統一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然而,在新信息系統引用之后,公司卻在加大投資力度的基礎上,出現了利潤減少的情況,筆者經過分析發現,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結構協調性差
J公司會計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設計方面,雖然部門十分健全,但各部門之間彼此相對獨立,部分工作很難有效展開。此外,J公司內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雖然十分過硬,但在部分協調工作當中的技術水平普遍偏低。以會計信息系統為例,信息中心人員的對會計業務不夠熟悉,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會計信息水平普遍偏低。在這種前提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維護等相關工作很難及時展開,因此對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威脅[6]。
2.投資管理科學性差
2009年公司為了實現更好的管理,引進了會計信息系統,對于這方面的投資J公司進行了相關的預算。但在預算過程中,J公司只是制訂了預算編制流程,并對投資成本以及投資收益進行了粗略預算,在系統實際建設過程中,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預算編制進行調整。這使得企業的成本預算工作無法實現對項目投資的有效管理。
3.信息構架不統一
由于分公司在合并前所使用的管理軟件不相同,在合并后公司將會計核算軟件的數據標準進行了統一,而沒有對分公司的管理軟件進行統一,這使得各分公司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障礙、信息的集成率大大降低[7]。
四、J公司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改進措施
針對J公司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筆者認為要將上述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與改進,為此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1. 組織構架改進措施
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水平和效率,筆者建議在財務部門當中增加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部門[8]。該部門主要負責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管理與維護等工作。為了保證該部門的工作效率,企業需要引進部分專業技術人才。會計組織結構詳情參見圖2:
圖2:會計信息系統組織結構圖
2.投資管理改進措施
J公司應當將投資選擇和預算編制工作的職責落實到人,提高對投資分析重要性的認識。在對新系統引進的預算過程中,必須要對成本及效益進行詳細分析,例如系統引進的資金、專業人員的引進資金、系統運行成本以及系統使用年限等等。在實際引進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預算內容進行調整,并分析預算與實際投資之間出現差異的原因,并將其解決。會計信息系統預算費用計算方法可以參考如下公式[9]:
3.信息構架改進措施
為了真正將會計信息系統的作用激發出來,筆者建議J公司將總公司和所有分公司的信息系統進行統一,雖然這是一次較大的投資,但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這樣不僅能保證會計信息資源之間的有效溝通,還能方便公司的管理。同時,還需要在各分公司內建立起會計信息管理部門,組織各分公司的相關人員進行統一的業務培訓與提高,增強他們對新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當中,企業要想真正做到利用會計信息系統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促進企業發展,就必須要做好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為此企業可以通過不斷的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實現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有效控制,使其為企業的良好發展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會計信息化系統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
1、信息系統的配置不當造成的風險
對于購買現成軟件的企業,如果忽視自身的需要和情況,盲目追求功能先進的產品,容易導致資源浪費,軟件適用性降低。反之,過分注重節約成本,購買小公司提供的產品,容易造成軟件的質量和后續服務缺乏保證。對于采用自主開發、委托開發的企業,由于技術要求高,會計專業性強,在實際研制中,設計人員不能充分了解用戶需求及會計準則,從而導致開發出的軟件質量下降,安全系數降低。
2、信息系統的人為操作不當風險
目前,我國許多單位的會計人員只是通過短期會計電算化培訓上崗,他們對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了解不足,對軟件的掌握僅停留在簡單操作階段,而不正確的操作可以引起計算機硬盤的燒毀,數據的丟失,甚至會直接造成信息系統的癱瘓。計算機維護人員又大多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對財務知識不甚了解,不能把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等財務知識融合在一起。缺乏綜合技能的信息系統操作人員已經成為快速發展信息化管理的障礙。
3、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弱化造成的風險
會計信息數據安全性降低。在傳統的手工會計環境下,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都記錄在紙張上,會計信息的任何修改都會留有痕跡。而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人員只需錄入原始的數據,極易被篡改甚至偽造而不留任何痕跡。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易遵循。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由于數據處理集中進行,導致職責合并現象嚴重,一些不相容職務得不到分離,審查、復核等控制機制得不到體現。在信息管理系統中,通過系統權限設置,可以造成數據輸入、輸出、復核、傳送、報表編制等所有工作由一人負責。
管理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我國目前尚處于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初級階段。賬務處理系統以輸入記賬憑證開始,經過計算機處理,完成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財務會計范疇,較少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這種情況下,如果過分依賴信息系統,缺少大量的財務分析工作,會給企業管理者帶來決策管理風險。
會計信息化系統管理的應對策略
1、加強對會計信息化系統配置、調試及維護的控制
財務軟件的配置是建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重要環節,這項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系統在配置過程中的控制要首先進行領導認可與授權,進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各會計崗位人員要參與系統的調試過程,要有嚴格的驗收程序;系統建立后,針對系統硬軟件進行的安裝、修正、更新、擴展、備份等方面的工作,實施維護工作的控制,保障系統正常運行。
2、重視電算化教育,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
培養既懂財務又懂計算機技術的會計復合型人才是我國會計信息化持續發展的根本。人才的培養,須從學校教育和崗位培訓上雙管齊下。對于在崗的會計人員,應加強繼續教育培訓,使他們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來適應日新月異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3、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硬件及軟件安全控制;安全控制及會計檔案安全的管理控制。硬件方面,必須保證質量,關鍵性的硬件設備應采用雙系統備份。軟件方面,會計軟件的修改必須經過權限的控制。網絡系統安全方面,必須注意對用戶進行權限和密碼設置,未經授權,禁止用戶自行安裝或卸載軟件。會計檔案安全方面,財務數據必須定期、完整地轉儲到不可更改的介質上,并要求在指定的數據保管室或指定的場所保管。
關鍵詞 :用友教考系統;會計信息化
一、引言
教學和考試是緊密相扣的兩環,通過考試可以檢驗教學的教學效果,以及發現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讓教學人員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進行相應的調整。會計信息化教學課程涉及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個部分的內容,如果單純采用傳統的筆試考試方式,就不能夠充分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沒有得到考察。會計信息化教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相比,教學的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因此,該類課程如果采用完全筆試的考評方式就不合適,應該是以機考為主,兼顧理論。
但上機考試在組識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如試題的抽取、上交以及批改各個環節都必須很好的進行銜接;這就要求建立相應的計算機考試題庫,讓學生隨機從題庫抽題,考試結束后由計算機統計出成績。而從目前所開展的一些上機考試來看,上機的考試題庫主要是以判斷、單選和多選為主的客觀題,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上機考試成績的統計,而判斷、單選和多選這種類型的客觀題,并不能較好地考察學生的應用能力。只有貼近企業實際的綜合業務題才能考察出學生的真實水平。研究發現,對于會計信息處理的綜合業務題,學生是運用軟件來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分析,因此,考察的要點應該是學生某些關鍵的處理環節是否正確,處理流程是否正確,只有這樣的考評體系才能真正的考察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但這樣的考評體系的開發難度很大。
筆者認為,基于機考題庫的考評體系建設可以和會計信息化實驗室軟件建設同時進行,在獲得財務軟件開發公司一系列和軟件相關的解決方案的同時,應要求軟件公司開發建立相應的題庫系統,而且題庫系統還應設置外部接口,方便教師對題庫的更新。
二、用友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的組成及特點
近年來,隨著財務軟件公司對高校市場的開拓,考試系統的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市場上各類考試系統一般存在以下問題:①只有客觀題,沒有主觀題;②只有仿真模擬,不具備真實企業實際應用背景;③不支持系統自動評分;④不能指出扣分原因,學生不知道錯在哪里。
由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結合了比賽和學校專業建設的需求,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用友新道作為目前國內高校會計學科參加人數最多、影響最廣的兩項比賽: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唯一指定平臺供應商,為大賽提供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平臺及現場技術支持,確保大賽順利召開。
用友erp-U8 管理軟件是當前國內用戶群最多的軟件產品,近年研發的主要面向本科、高職類財經院校的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U8.72)由傳統用友ERP- U8.72實驗與教考系統兩大部分結合組成,如圖1所示。
其中的考試服務器提供流程型試題,分階段考核,各階段獨立答題,后一階段得分不受前一階段影響,即初始化、日常業務處理、期末處理三個階段相互獨立,前一階段的結果不會影響后一階段的正常操作。學生平時實驗可采用練習模式,單題評分,根據錯誤提示(比如“憑證來源錯誤”、“表頭錯誤”、“表體錯誤”、“金額錯誤”等)反復修改,直至滿分,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明確賬務考核的側重點和業務間的邏輯聯系,盡快進入角色,完成自我提升。
另外,在題庫制作系統,教師可以制作適合學生水平的試題并組成題庫,也可以與兄弟院校交流并分享題庫。
三、高校使用用友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的方案設計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中實現2012 年、2013 年、2014 年“三連冠”的四川財經職業學院一直以來使用的就是用友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
借鑒該校的經驗,筆者設計了高校使用用友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的應用方案,具體如下:
第一,用于會計信息化課程的實驗教學:教師在某模塊(比如采購管理、銷售管理等)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將自己針對各模塊制作的試題下發給學生,學生采用考試服務器的練習模式完成試題,并根據錯誤提示逐步修改,直至取得該題滿分。
第二,用于會計信息化課程的期末考評:教師從題庫中選擇一套試題,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系統自動評分。這樣既做到了客觀、公正,學生考試結束后能馬上知道分數,同時也省去了教師期末的工作量。
第三,用于會計信息化比賽的賽前練習和校內選拔:會計信息化比賽的內容為“使用用友U8.72 新道教育專版的系統管理、總賬、薪資管理、固定資產、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存貨核算、應收款管理、應付款管理和UFO 報表模塊,完成企業一個月的會計工作”。
有興趣報名參加比賽的學生可針對歷年比賽的試題反復練習,根據錯誤提示逐步修改、完善操作步驟,提升自身能力;同時,教師應定期(建議7-10天一次)組織學生在比賽規定的180 分鐘時間內完成一套試題,每次考試結束后都根據分數高低(滿分100分)進行排名,反復多次,最終確定參加省賽的名單。此外,有條件的學校應設立完善的獎勵制度,對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和教師進行物質、精神獎勵,樹立榜樣作用。
四、結束語
用友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從深化教學改革角度出發,突出實用性,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國家競賽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使學生通過精準的練習反饋和教師的及時指導,理解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的特點,較快地掌握會計軟件工作原理,提高綜合業務處理能力。
課題名稱:
本文系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2012年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計算機會計與審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莉.會計實驗研究:問題、原因與改進建議———基于問卷調查情況的報告與分析[J].會計之友,2014.27.
一、會計信息化課程特點
會計信息化課程是一門講授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原理、技術和方法的課程,它不僅是一門會計專業理論、方法與實踐相融合的課程,而且是一門融計算機科學、管理學、會計學和信息學等學科為一體的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該課程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內容變革多,更新快。由于邊緣性特點,會計制度改革和信息技術進步等因素都會帶來課程內容變革;第二,課程實踐性極強,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并重,既涉及會計信息系統的理論體系,又必須兼顧當前主流會計軟件或ERP的發展水平和實際處理方法;第三,多學科內容的交叉對教師考驗極大,教師必須掌握課程的最新技術進步和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
二、會計信息化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的目標是什么?目前我國各高校并沒有形成一致觀點。教學目標不一致,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內容就存在極大不同。所以,同樣的課程名稱,定位不同,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教學內容就有很大不同。大部分高校在該課程教學中,通常是在主要財務模塊應用的基礎上,各自有所側重地將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基礎及維護、系統開發方法、軟件功能模塊設計、ERP原理等內容并入該課程中。但是,從學習效果上看,由于各高校的課時、師資等因素的制約,學生沒有太多收獲。
2.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
會計信息化的前置教育還比較薄弱,課程設置單一,與其他課程缺乏銜接。一般開設的課程有:計算機文化基礎、數據庫基礎、財務軟件操作、計算機審計,有的學校甚至更少,會計信息化教學的目標在會計信息化課程的內容中很難體現,對于學生會計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及提升的實訓就更少了,導致學生適應性較差。
3.會計信息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界限不清。
由于培養目標定位的不準確及對會計信息化理解的偏差,部分高校對該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要么側重于系統開發的原理和方法、功能模塊的模型設計、系統的二次開發能力等,還有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編程技術;要么在很多高校就被忽視,會計信息化課程被定位于財務軟件的應用,或者作為其他會計類課程的上機實驗,淪為了某種軟件培訓課程,而忽視了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其結果,對于前者,如果學生的選修課缺少數據庫系統、軟件工程、系統開發等計算機專業知識,以及對企業實際經營活動過程的基本認知,學生就會難以接受,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對于后者,忽視理論內容對實踐教學的作用,導致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劃分模糊,實踐教學內容過于偏重應用,不利于將知識內化為能力、素質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
4.教材建設滯后。
會計信息化教材包括理論課教材和實驗資料兩部分,從目前高校情況看,通常將軟件培訓資料作為教材,缺乏會計信息化應有的理論內容,或者即便有理論教材,要么專注于系統開發軟件設計顯得過于深刻,要么偏重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對于學生理解系統原理和設計思路是需要有一定的數據庫和網絡知識的,先修課程中沒有涉及,不利于學生學習掌握;實驗資料部分,大多數是財務軟件的操作指南,主要是分模塊介紹軟件功能,對于會計信息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特性的內容教材較少涉及,同時,學生在練習時缺乏實驗案例、實驗任務安排及實驗報告的要求,使得實驗教學效果不佳,限制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5.教學方法和手段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目前會計信息化教學多采用常規的教學方式,如老師邊上機演示邊講授,同時讓學生跟著操作演示的操作型授課,或CAI手段,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的是驗證式實踐教學法。學生按實踐內容和步驟進行實踐操作,最終驗證性地考察會計信息處理結果。這種形式的實踐對學生要求不高,雖然可以使學生對整個實踐的過程獲得一些感性的認識或體驗,但不能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6.師資是制約因素。
會計信息化是相對新興的交叉學科,其教學在給教師帶來較大施展空間的同時,也對教師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多數高校從事會計信息化教學的教師主要來自會計、經管類的教師和來自軟件與應用數學類的教師,來源背景比較多樣,知識結構也比較雜亂。會計信息化是一門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基礎的課程,信息技術發展更新很快,大多數教師信息化知識的培訓缺乏,許多新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是需要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或者開發新課程才能實現。師資的約束是目前制約高校會計信息化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明確會計信息化教學目標。
應用型高校以培養復合型、綜合性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但是通過一門課程培養復合型人才是行不通的,只有通過完善的課程體系建設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介紹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技術及應用方法,使學生掌握會計軟件及相關功能,能獨立完成基本會計核算操作,了解如何組織、管理企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工作及對會計信息作進一步的加工與應用,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與原理,為將來使用和維護會計軟件、用計算機處理財務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2.依據會計信息化教學目標,完善課程體系。
本課程應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形式,課堂教學中既要有理論講授,又要有財務軟件操作的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兼顧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防止理論教學信息化,實踐教學操作化。會計信息化的教學內容既不能偏重理論和系統開發,又不能只注重軟件操作,應該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和信息化的知識、手段處理所有會計專業課的問題。一方面在理論講授中隨時結合上機內容,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另一方面在上機過程中教師隨時對上機情況進行點評,結合理論知識,使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深入化。課程體系的設置可以采用先理論,后實務的方法,具體思路如下: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化理論教學大綱和實驗教學大綱,明確理論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會計信息化的含義,了解會計信息系統規劃、分析和設計、實施運行和控制的基本過程,理解信息社會企業的業務基本流程,理解會計信息化的技術環境和平臺,理解各子系統(或模塊)的工作方式和基本原理等內容;實驗教學大綱要滿足實驗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實驗教學大綱,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項目、實驗教學計劃及實驗考核評價標準,構建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根據實驗大綱設計實驗的具體項目,學生根據提供的實驗案例數據,通過財務軟件的應用完成實驗的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驗賬套數據考核評價學生實驗的完成情況。
(2)信息技術課程與會計課程相結合
會計信息化技術基礎是學習會計信息化課程必須掌握的,學會用信息化手段處理會計和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會計信息化強調的不僅是會使用財務軟件,是學生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而且應該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和信息化的知識、手段處理所有會計專業課的問題。因此,基礎課程設置上應開設數據庫原理、Excel的高級應用、網絡基礎等,會計學理論也是學習會計信息化課程關鍵和核心,將“會計信息化”課程中涉及的會計業務處理內容與其他會計課程,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內容進行整合。
(3)手工實訓與信息化實訓相結合
可以利用同一套數據先進行純手工實訓,后利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的電算化實訓,或者是設計數據相同的一套資料,既可以進行單項實訓,又可以進行綜合實訓,既可以用于手工操作,更可以利用財務軟件進行計算機操作。幾項實訓采用同一套基礎數據,互相印證的同時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會計信息化課程體系的學習,深入了解會計的職能與目標,領悟會計工作的本職,將信息技術與專業很好地融合。
3.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方面立足現實,充分利用所擁有的資源,如實驗教學中現存的網絡環境及實驗軟件的功能,構建分布式會計信息系統實驗模式,推行體驗式、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小組、分崗位實驗及崗位輪換等方式,在會計信息系統運行與管理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接近和參與企業實際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團隊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與企業、軟件公司、兄弟院校等建立互動聯系,或者建立校企合作的實驗室,或者請企業專家走進課堂,分享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經驗和應用心得,或者推動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訓等有效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加強師資培養
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取決于會計信息化師資培養,要提高師資隊伍的信息化水平,進行有側重的培養,不斷優化會計信息化教師隊伍,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會計信息化整體素質,達到會計信息化教育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艾文國.張華.“會計信息系統”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與體會[J].中國大學教學,2010,(9):47-50.
[2]許義生.會計信息化與會計教學變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0,(9):47-50.
一、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推行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會計信息化是信息社會的產物,是未來會計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會計信息化基本處于會計核算電算化的水平,或者說,現在實現了財務會計的信息化。但是財務會計信息化還不是完整意義的會計信息化。現行的會計核算電算化系統是基于手工會計系統發展而來,其業務流程與手工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為了減輕手工操作系統的重復性勞動,提高了效率;而會計信息化系統是從管理者的角度進行設計的,能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中的核心作用。
二、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現存的問題
1.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內部問題分析
首先,管理思想方面存在問題。現代事業單位管理思想落后,復雜不清。主要凸顯為,有的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無法完整的展現出目前單位的實際情況,沒有強化會計信息化在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問題。從整體上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制度缺乏系統科學性。由于每個行政事業單位所體現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在理論實踐和規章制定方面都有差異,尤其是內部管理,凸顯的差異性十分明顯。總之,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管理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再次,會計信息化人員的素質方面存在問題。我國會計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有相關會計信息化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也存在職業道德上的問題,普遍科學意識不強。現代市場的競爭激烈,各大企業紛紛以效益當先,企業為了面對社會競爭,不得不加強本企業工作人員的素質業務水平,其動力就是來自于效益。但行政事業單位是非營利企業,并不被強大的經濟效益所驅使,因此事業單位相關管理人員在追求效率和運用科學管理思想改進工作方面的意識均不強。
2.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外部問題分析
首先,缺乏系統性的規劃與指導。實踐中,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外部管理是一個單位協調進行的過程,單位里的每一個部門都要負責相應的工作,各具體的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鮮明的個性。
其次,人才建設不足。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現代社會沒有對事業單位內的工作人員提出新的人才建設要求,同時,由于各事業單位對人才建設的認識有差別,也沒有提出一個具體的人才建設標準,所以,人才建設在實踐中就顯得千差萬別。
三、 全面構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系統
面對上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構建完善的會計信息化系統。
1. 實施運行安全技術策略
首先,實施安全技術控制。在會計專用服務器上加設防火墻和路由器,在會計部門內網和單位局域網接口處設置一道電子屏障,用以限制外界對會計專用網絡應用系統服務器訪問,尤其是對會計數據庫系統的非法訪問,有效防止外部入侵,保障會計數據安全和準確。
其次,運行安全策略。運用操作系統的本身安全策略、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的安全策略、會計軟件的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用戶賬號、權限和密碼,保證數據的安全。
再次,加強會計軟件安全技術研發。使會計軟件能自動識別有效終端入口,當有非法用戶企圖登錄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時,系統會鎖定終端,凍結此用戶標識,并進行跟蹤偵察記錄,提高反攻擊能力。
2. 強化系統內部控制
首先,建章立制。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的原則,制定網絡維護制度、設備管理制度、業務處理流程、操作權限控制和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科學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信息化安全之本。
其次,嚴格執行權限控制。系統管理員被賦予超級用戶管理權限,主要負責系統硬、軟件的管理維護和網絡資源分配,操作人員應按照被授予的權限嚴格作業,不得越權接觸系統。
再次,建立安全稽核機制和內部審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會計核算的組織控制、系統維護控制、系統安全控制和操作控制等環節進行審計,找出控制薄弱環節,提出強化內部控制的措施。
3. 加強會計信息化的管理
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成立本單位信息化領導小組或中心,切實加強本單位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工作,并把會計信息化建設納入本單位管理信息化整體建設之中,由小組或中心全盤規劃,統籌考慮,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分步分項實施,逐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與單位經營管理信息化的融合。在此基礎之上,按信息化統一標準接口,與外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政府采購系統、網上報稅系統、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網上銀行系統等相連接,利用安全交換平臺交換數據,充分發揮資源共享的優勢,努力做到數出一門,資源共享,不斷提高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
4. 培養復合型人才
首先,鼓勵在職會計人員崗位自學成才。在網絡時代,新技術、新觀念將貫穿于經濟業務全過程,面對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會計職業者要結合崗位需要,關注與會計專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拓展專業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會計信息化的要求。
其次,加大復合型人才培訓力度。參照會計領軍人物選派模式,選派技術骨干到高校進修,進行重點培養,加快會計信息化進程。
行政事業單位應利用現代會計系統軟件,再根據其會計工作的特點,建立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并實施管理。同時,將信息系統中各項數據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分析和比對,找出矛盾的所在,并建立相應的內外部控制機制,從而強化會計信息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