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0: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商業建筑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城市商業活動是以追求最高利潤為目的的,這是商業設計選址與布局的經濟原則。同時,顧客是商業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與城市人口分布形態密切相關。
城市商業中心的形成和發展是城市、社會、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綜合作用的產物,按其相互作用的規模和范圍的層次來分,可分為宏觀的社會經濟影響,中觀的空間區位條件和微觀的空間模式三個不同的層次。
商業設施選址的意義就在于它是一項長期性的投資,直接關系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是零售企業貫徹以消費者為中心觀點的重要體現,是影響企業效益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制定企業經營目標和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
商業設施的選址應該考慮以下因素:(1)客流規律;(2)交通狀況;(3)商業環境;(4)地形特點;(5)符合城市規劃要求。
一、客流規劃是選擇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商業中心是消費中心。
從經濟效益上講,商業中心必須滿足整個城市消費市場的要求,爭取盡可能多的顧客;從成本效益上講,要爭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間形態是商業中心形成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1)相同客流規模的不同地區,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時間不同,對選址條件有不同差別。
在商業集中的繁華地區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購買商品為主流,或是與購買商品有聯系的觀光瀏覽,為以后購買作準備,這類地區的客流特點一般是速度緩慢,停留時間較長,流動時間相對分散。
有些時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人口的職業分布、收入狀況、年齡也是影響購買能力、購買習慣的主要因素,必須加以考慮。前者可以作為商業規模的主要參考指標,后者則除影響規模之外,還決定了商業的特色和內容。
(2)選擇店址需要調查分析街道兩側的客流量規模,選擇客流較多的街道一側。
(3)選擇店址要分析街道特點與客流規模的關系,街道交*路口客流最多,是選址的最好位置。
(4)對于大型的購物中心和商業街,除了被動適應客流規律之外,還可以在原有路網基礎上加以改善開發,選擇有開發前景的區域,開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統,主動地引導客流,制造客流,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環境。
二、交通狀況城市道路交通是聯系顧客與商業設施的載體。
因此,它是制約商業聚集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商業活動的經濟原則要求有盡可能大的吸引范圍,保證盡可能多的顧客方便地到達商店。因此商業設施的選址必須是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地點。在商業的追求最大貨物銷售范圍的原則下,選址應使交通費用達到最小。所以商業中心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實質是:所有購物出行者到達中心的出行時間總和最小。
三、商業環境選擇店址應考慮設店地點附近的商店的規模和數量。
如果在同一地區內已有過多的同行業商店,勢必影響商店的經營效果,此為趨異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顧客希望就近廣泛地比較選擇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購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趨勢,相鄰而廟,此為趨同性。
一般來說,比較專一的商品,顧客希望有廣泛的比較和選擇余地,希望有集中的專門店。這種顧客以購買一類商品為目的,對商業氣氛、娛樂性、環境沒有過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較其質量、價格等因素。
另外一此顧客,購物的范圍比較雜,也比較隨意,或完全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當然不會去逛上面提到的結構單一的商業區,而是希望到集購物、娛樂、休閑等需要為一體的綜合商場。一般大商場就是以此為目標而設置的,盡可能豐富功能來滿足這類顧客的要求。
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賴于為其他原因而來的顧客,如商業中心區的小型商店設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經營小商品,以品種齊全而取得優勢。或開辦大商場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務業,有的經營連帶消費商品的商店相互鄰攔,互為補充,便利顧客。
1.2紫色紫色是自然界比較稀少的色彩,具有雍容、典雅、高貴、華麗的色彩性格。其在創造浪漫或夢幻空間時可以起到不容置疑的作用,給人留下非常深刻難忘的印象,所以紫色是年輕的追逐浪漫的人所喜愛的色彩,常用于婚慶、浪漫酒店、情侶餐飲等商業空間。
1.3棕色棕色是大地的顏色,是一種穩定的保護色,孕育著生命力和感情;是可靠、值得信賴的顏色,給別人一種信賴感和陽剛之氣。其在治療中可以促進情感上的穩定和平衡,去除猶豫,提高集中、學習、直覺和感應的能力。
1.4黑色黑色是無彩之色,可以襯托展示其他色彩的光感。黑色具有莊重、肅穆、高貴、超俗、淵博、沉靜的意義。
1.5灰色灰色屬無彩色,介于黑白之間,既不炫目,也不暗淡,有柔和、安定的效果,是一種最不容易使視覺產生疲勞的顏色,給人以柔和、樸素、舒適、含蓄、沉悶、單調的感覺。純凈的中灰色穩定而雅致,表現出謙恭、和平、中庸、溫順和模棱兩可的性格。能與任何有彩色相搭配,變得含蓄和文靜,襯托出各種色彩的性格與情調。
1.6白色白色為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征,具有光明的性格,能將其他顏色襯托明亮。大面積的白色會強烈的反射光線,會給人一種眩目感,從而給人的心理帶來強烈的沖擊。白色的搭配性較強,各種色彩摻白提高明度成淺色調時,都具有高雅、柔和、抒情、恬美的情調。白色是最明亮的顏色,使人聯想到白天、白雪、棉花,象征純潔、光明、神圣,具有輕快、樸素、清潔、衛生的性格。
2色彩與建筑基本關系
2.1色彩與空間造型
色彩對商業建筑的室內外空間造型都有一定的影響,通過色彩可以豐富商業建筑外部空間造型,吸引人群,起到一定的宣傳推廣作用,而商業建筑的內部也可以采用色彩來配合商品的展示效果并營造適宜的消費環境。
2.1.1色彩與商業建筑的外部空間造型建筑外立面色彩最先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最初的印象。建筑通過色彩的調節功能來改善不利因素,強化有利因素,從而提高建筑的吸引力,提高商業建筑的經濟效益與價值。位于西班牙畢爾巴鄂酒店的設計理念是創造引人注目與周圍環境融合的建筑立面。建筑正面采用紅、橙、黃、綠、藍、紫六種色彩裝飾突出的陽臺,寓意“障望臺”,側面則使用建筑原色。設計師巧妙地運用色彩的調節作用,使原本簡單、平凡的建筑形式變得豐富有趣,與眾不同。
2.1.2色彩與商業建筑的內部空間造型許多的室內環境造型新穎、個性十足,然而一個好的商業內部色彩,可以使商業品牌和風格更加鮮明突出。同時室內的空間色彩可以拉近人與空間的距離感,在色彩的誘導下,刺激人們的神經系統和內心深處的購買欲,從而產生更加明顯的展示色彩的意義和經濟價值。例如某地阿瑪尼旗艦店內部運用黑白相間的色調,猶如一件雕塑作品。黑色的背景下,星點式配以黃白色的燈光,充分展示現代的動感與莊重肅穆氣息,體現了阿瑪尼商務品牌的特色與時尚新潮,刺激人們的內心,給予巨大的購買動力。
2.2色彩與建筑材料
建筑是各種質地色彩材料集合的表現,通過材料的色彩可以將無序的肌理變得統一協調,也可使平淡無奇的的立面變得豐富多彩,從而超越材料自身的表現力。
2.2.1材料自身的色彩材料自身是個有色體,色彩是材料的固有屬性。在材料使用的基本法則中,應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質感,提升建筑色彩本體的真實感,同時也提高建筑的經濟性和環保價值。在商業建筑外觀設計中展示材質本身色彩時,色彩應以簡潔、明快、和諧為主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商業建筑氛圍。
2.2.2材料的質地對色彩的影響材料的質地、質感源于材料,超越色彩,極大地豐富色彩的表現力。但根據材料的物理特性,材料表面粗糙或光滑程度的不同,對陽光的反射能力也各不相同,從而使得不同材料的色彩給人的視覺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設計中色彩的使用應結合自身屬性特點,合理搭配,從而充分體現材質本身的特色,給建筑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
2.2.3色彩對材料的保護建筑材料多暴露在自然環境中,長期經受陽光照射,雨水侵蝕,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腐化褪色。所以在色彩設計中應考慮色彩的耐久性,及材料色彩褪色后對建筑形象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能夠全生命周期地把控建筑色彩及其自身影響。所以設計中常選用易融入自然的淺灰色作為商業建筑的主題色來減少氣候影響。
2.3建筑色彩與商品類型和商標
2.3.1建筑色彩與商品類型關系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在室內外建筑色彩設計中結合商品類型進行處理,充分傳達商業的個性與特色。“暖色”給人一種活躍和生氣感,在經營禮品,尤其是婚慶用品的店鋪,色彩宜用粉紅色做為基調,傳達給顧客一種興奮、喜慶的購物氣氛和明晰的店鋪屬性。“冷色”中的青綠色、湖藍色使人的心情平靜,在出售冷飲食品的商店多采用這一色調。色彩可以影響人的精神系統和分泌系統的興奮程度,綠色使人們的食欲減少,黃色、橙色則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所以國外有的餐館多飾以黃色或橙色。而冷凍的食品在藍色的環境中比用白色更富有吸引力,可以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此外,應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在用色上有所變化,滿足不同人群對商品環境色彩的期望,增加其對商品的喜悅度。如女性偏愛中等的明度、彩度及淡的柔和的顏色,而男性較女性興趣廣,喜歡明度彩度高或者低及濃的顏色;青少年則喜愛原色的對比,明度彩度高、刺激性強的顏色等。
2.3.2建筑色彩與商品經典色關系有的商品的商標具有經典色彩,建筑表現在外立面設計中就常運用商標的經典色彩為主要色調,再設置其他色彩予以輔助表現,給顧客一種商業文化感,增加深刻印象,從而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例如中國移動的經典藍色、李寧的經典紅色等都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一種標志,強化宣傳力。
2.4色彩與功能關系
不同的商業建筑在進行色彩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與差異,滿足不同人群對色彩的需求。在展示商業中,色彩應與展示內物品屬性直接關系;而在兒童專柜,色彩多活潑明快,激發兒童的購買欲望和加深印象;對待淑女專區,色調多淺色明朗、微粉淑英;在大型購物超市中,注重固有色調,無需紛繁特殊色彩注入,等等。在同一種建筑內,根據不同分區的功能屬性不同,予以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出專區的獨有屬性。例如在餐飲酒店建筑中,宴會廳作為會議、婚禮、節日慶典等大型活動的就餐場所,在色彩設計中應重點突出宴會廳隆重、高貴的特點。快餐廳是一種便捷餐飲建筑,給人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為了提高營業效率在其色彩設計上多選用簡潔、明快的色彩營造一種熱烈、緊張的氣氛,以減少就餐者停留時間。由于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中餐廳色彩設計上應該以營造熱鬧氣氛為主,體現東方的熱情;而西方重視個體,常用矩形桌就餐,在西餐廳色彩設計上應該強調私密性,以突出安寧、高雅的氛圍。
2.5色彩與燈光照明
在夜晚中,建筑的本體色彩漸漸消隱于黑夜中,燈光的色彩彌補了建筑在夜晚的缺憾,讓建筑在黑夜中依舊光彩動人。商業建筑的照明主要目的就是吸引視線,突顯商業的特色,給予顧客光顧的動力,創造出為商業增色的購物環境,增加顧客的購買欲望和樂趣。光影的變幻,可以刺激顧客的神經,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夠賦于商業建筑空間熱鬧和歡快的氣氛,給商業建筑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2.5.1一般照明、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通常商業建筑的照明也是由一般照明、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三部分構成。處理好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創造良好照明環境的基礎。一般照明多為舒適的米黃色或明白色,為普通照明之用。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多具有色彩。前者根據商品的需求選擇色彩,后者根據商業氛圍選擇色調,活躍商業氣氛。重點照明具有以下特點:1)通常是一般照明的3~5倍,以強調商品的印象,起到引人入勝的心理效果;2)應加強表現被照面的固有色彩;3)其方向應加強被照物的立體感和質感;4)應利用色光突出特色細節。裝飾照明具有以下特點:1)一般亮度比重點照明低,主要起調節氛圍作用;2)色彩為多種顏色,效果絢爛多彩;3)投射方向多避開重點照明和一般照明;4)裝飾色調風格與商業風格一致。
2.5.2照明的照度、色溫和顯色性
2.5.2.1照度與色溫照度與色溫也密切相關。把高色溫的光線用于低照度的場所,則易造成陰森氣氛;反之若把低色溫的光用在高照度的場所,則易產生悶熱感覺。
2.5.2.2色溫與室內氣氛的創造光源色溫應與室內裝修材料的色彩、質感相配合,根據商品的特點與設計意圖,創造不同的環境氣氛。色溫度的“冷光”能產生涼爽的、健壯的、清澈的氣氛;色溫低的“暖光”能得到暖和的、柔和的、暗淡的氣氛。室內設計中,可依靠不同色溫的光源,配合材料的形象得到襯托,或使其柔和。色溫高的光線能夠強調石材、金屬等堅硬的觸感,而色溫低的光線可強調木材、布料、地毯等柔軟的觸感。當顯示清潔、明亮、沉靜的感覺時,室內色彩基調可用“冷色”系統,與其相稱的色溫約3000K以上;欲造成溫馨的感覺,可考慮“暖色”系統,配合白熾燈等低色溫光源。“冷”、“暖”可配合使用,如用“暖光”照亮建筑空間環境,用“冷光”投射商品;或者“冷色”調為主的材料色彩處理,配以“暖光”照明等,更能增加環境氣氛的韻味。
2.5.2.3顯色性與商品光源顯示商品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商品的色彩正確地顯示出來,如經營服裝、布料、化妝品等,應選用顯色性高的光源如高顯色熒光燈、金屬鹵化物燈類;另一種是利用光源在某些波長內發出的強烈光線,強調特定的色彩和光澤,使商品顯得更為好看,如聚光燈、泛光燈等照射紅鯉魚、紅蘋果、金首飾等,魚和蘋果會顯得更鮮,金首飾則顯得更純。此外,光源的選擇還應考慮商品的主要使用環境,在天然光下使用的商品,以高顯色性光源為好;而在室內照明下使用的商品,可用熒光燈、白熾燈或其混合光。在夜晚中,建筑在燈光色彩的裝點下令人動容,但再絢爛的燈光色彩也彌補不了建筑本體的色彩的遺憾。燈光是華麗多姿的,只有更美麗的載體的襯托才能烘托出光的意境和建筑的魅力。
3案例
3.1成都的億家天下成都億家天下位于成都北新干線東側,城市關鍵性節點。立面改造中,根據豐富的造型,通過多種材質的運用,如玻璃幕墻、鋁塑板、彩色鈦金鋁板、石材等形成一個色彩豐富、凹凸有致的立體風格。實體主色調為暖色,結合橙黃、灰白、廣告牌暖色與虛面玻璃的天藍色等豐富的色彩,營造出現代感十足的廣場建筑。
3.2成都的太陽門商務酒店成都的太陽門酒店位于成都二環與北新干線交叉處,立面設計比較簡潔,結合門窗洞口,放置大面積的玻璃,既表現公共空間的通透感,同時呈現材料本身的色彩。而墻體主色調為暖棕色,配合一二層的黑褐色,色彩和諧均衡,低調奢華,展現商務酒店莊重、肅穆、高貴、沉靜的氣質。
3.3專賣店色彩設計專賣店在設計中常采用炫麗而跳躍的色彩裝飾,強化突出商標品牌和建筑形象。有時候在建筑局部及標示物上不斷出現商標品牌,能起到宣傳擴大影響的作用。如汽車專賣店都有自己的主題色,其色彩明快簡潔,給人和諧之感。以展示材質本身色彩為主,形成一個良好的烘托出主體汽車和品牌的氛圍,而對于標志招牌、廣告牌等構件,可以局部采用較為出挑的色彩,明快而醒目。在建筑細部的色彩設計中,也可以局部采用一些具有品牌象征性的色彩,達到使建筑形象更加生動、突出重點的目的。大眾專賣店入口處黃白相間的墻面,在其上配以深藍色的品牌標志,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了標識性,并且將黃色在建筑內部其他部位多次使用,成為其品牌專賣店的一個象征色。李寧的商標具有經典的紅色,建筑表現在外立面設計中運用商標的經典紅色為主要色調,再配合商標符號的白色輔助表現,給顧客一種商業文化感,加深印象,從而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住宅已成為居民新的消費熱點。在居住區規劃和住宅的設計中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設計創新理念,創造具有地方特色、設備完善、達到21世紀現代化居住標準的住宅是擺在建筑師面前的迫切任務。居住區商業建筑與居民的生活聯系緊密而且增強了居住區的開放性和活力,對其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我國居住區商業建筑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住宅及居住區商業建筑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契機,使之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在此之前,居住區的商業建筑比較簡單,布局模式大多為單一的行列式布局,且數量不多。到了90年代后,居住區的商業建筑設計逐步得到重視,居住區開始有了超級市場、復合型商業建筑、步行街和購物中心等,這種變化反映了居住區商業建筑設計從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過渡到關注生活質量這一層面。
我國居住區商業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居住區商業建筑在設計上的狀況總體說來,在“商”與“住”兩個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對其建筑設計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內部空間處理不當。有些居住區商業建筑的空間處理較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業建筑大開間的使用要求。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居住區的商業建筑由于空間結構不靈活導致無法隨著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變化,只能閑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觀設計失敗。我國居住區呈現越來越豐富的形態,大多居住區商業建筑卻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趨勢,有些則是為了達到吸引眼球和銷售的目的,外觀形象極盡花哨,忽視其基本使用功能,且與居住區形象格格不入。
外部環境設計單調。一些居住區商業建筑的外環境設計極為單調或者根本沒有外環境設計。商業建筑與居住區乃至整個城市的環境連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業氛圍的營造。居住區商業建筑設計理念分析
居住區商業建筑與城市建設發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它的合理布置和設置將影響居民生活和城市環境。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居住區商業建筑的現狀,認為其設計應遵循以下理念:
以人為本。居住區商業建筑及其環境的創造,“以人為本”應該是其設計構思的出發點,也是最終檢驗商業環境優劣的標準。居住區商業建筑設計并非消極被動地應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發現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從設計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滿足他們的真正需求。
具有綜合性與專業。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居住區商業網點的建設要大中小相結合,提高單個網點面積,發展超市和大型綜合商場,形成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購物中心。行業結構要吃、穿、用、玩相結合,綜合與專業相結合,尤其要開拓一些新興的服務性行業。
注重商業區的空間秩序。在中國傳統空間意識中,采取有層次、有發展的手法把人們從開頭引導到末尾,在中實現富于戲劇的結束,具有強烈的空間秩序。在以通行為主的線狀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節奏感,使街道具有整體統一性。而招牌、幌子、匾額更是我國傳統商業經營上的一大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講居住區內的商業建筑由于程式化程度高,它沒有櫥窗陳列,各個單位雖然所賣的物品不同,但從外部形象上卻很相似,為了區別,就全靠招牌、幌子這種廣告手段,直接點明其經營內容,并且具有裝飾功能。
合理的商業網點布局模式。本文認為住宅區的商業網點布局模式以組團單體建筑為宜。根據規劃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確定建筑總量,地理位置可安排在居住區的主要出入口或整個住宅區的交通干道旁。在建筑樣式上既要富于變化,又要有機聯系,以形成優美的建筑景觀。
結論
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發展遠遠領先于我國,他們在商業建筑設計中注重人性化設計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而我國傳統商業街的集中式商業布局設計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商業建筑設計應該遵循商業的本質規律,即對商業利益的追逐。商業建筑設計中的人性化傾向,與之并不矛盾。因為只有吸引來更多的消費者,滿足他們多元化的需要,才能獲得更大的商業效益。成功的商業建筑項目應是一個具有鮮明文化內涵的建筑物,也是對一個地區、一個時期文化藝術的濃縮,對延續歷史文脈、彰顯時代風貌、傳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這種室內開放空間具有解決交通集散、綜合各種功能、組織環境景觀、完善公共設施、提供信息交換的作用。溝通了與消費者的促銷渠道,隨時隨地向人們發出商業的信息與動態,對于提高購物活動的效率以及開發商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庭開放空間的形態創造中庭(Atrium)最先見于古羅馬時代,由建筑物圍起一個院子,有時也采用柱廊式墻體圍合,作為公共活動空間使用。到十九世紀,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鋼鐵和玻璃材料的使用,使人們在露天的中庭加上有玻璃的頂蓋,成為室內型公共空間。
中庭為現代商業建筑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為中庭空間是商業建筑空間形象的一個精彩,也是創造別致的商業氣氛的重要場所。在這里,空間藝術的創造使中庭形成整個商業建筑獨特而別具風格的景觀中心。
中庭作為建筑物體內部帶有玻璃頂蓋的多層內院,多設置垂直交通工具而成為整個建筑的交通樞紐空間。不同方向的人流在這里交匯,集散。同時,這里也是人們憩息,觀賞和交往行為的場所,使中庭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活動空間。這種新的內部空間形態反映了現代建筑中室內室外化,室外室內化的傾向。因而中庭不同于一般的室內空間,在尺度、形狀、內容等方面也完全改變了傳統的室內空間觀念。
1、內院式中庭這是最常見,最典型的一種中庭形式,大型商業建筑內部、寬大的直通屋頂的"內院",各層營業廳向中庭開敞,頂部通常為大面積的采光頂,通過扶梯式觀賞電梯做為垂直交通,從而使中庭形成交通樞紐。
①例如:日本的MYCAL桑名市郊的大型綜合商業中心,其中1號街的中庭空間貫通四層,四周環以走廊,顧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中庭營業層面貌,在中庭設置了噴水、畫廊和綠化等形成富有活力的商業氣氛。
②大阪的亞太貿易中心的ITM中心共享空間相配合,使龐大的空間有了變化,設計上不采用昂貴的材料,為表現空間的活力,著重以色彩為主。強烈的原色創造了很有活力的空間氛圍,增強了空間的躍動感。
2、建筑間相聯系的中庭這種中庭形式往往存在于兩段或幾段建筑實體之間。以高架的玻璃采光頂和圍護結構將建筑空間聯系起來,為人們提供一個最佳的氣候環境。空間相當高大通透,使人有種身處室外的感覺,中庭內的巨大空間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形成人們游憩、娛樂、餐玩、交談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也為演藝、集會、展示等商業活動的加入提供了空間。
日本京都港區的浮橋大廈連接兩棟建筑中間的拱形共享空間是南北兩廣場室外空間的延伸,設計盡力創造豐富的都市中心生活,使特有的各種價值觀都可以共同欣賞,這樣的空間同時為外來者和在此工作者創造了交流的場所,實現了充滿陽光的開放空間設想。
3、沿街中庭如果在設計中有意識地把公共空間置于購物中心一側,形成沿街中廳,并以大面積的玻璃窗向外展示,非常有利于提高內部空間的開放性。在這種中庭中向各層開放的走廊有的設計得層層后退式疊錯有致,形成一個生機盎然的溫室花園。由于采光極好,又親近室外,亭閣、綠化、流水、山石…常常是中庭置景的主角,甚至可以引進大自然的景色,使人置身中庭猶如處在湖畔山川之間。
4、建筑頂部的采光頂中庭當建筑要追求盡量大的使用面積時,中庭就上升到建筑的頂部一層或幾層作為一片相對獨立的休息和接受陽光的空中花園,相當于空中商業街的交匯廣場,消除了高層與地面的隔絕感,這種中庭雖然沒有宏大的氣勢和壯觀的商業色彩,但仍給人一種空間開朗,陽光融融的愉悅。
5、線狀中庭線狀中庭的特色在于創造一種以人深邃的縱深感的空間并誘發人產生走向盡端的心理。通過色彩紛呈的廣告,店面,獨具特色的采光頂棚處理,營造出豐富,繁華的商業氣氛,形成一種全天候立體化商業街式的中庭。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尼卡市圣卡廣場,中間的雙層線式中庭,上空是高聳的玻璃拱廊,每層開放的挑廊上都種植花草,垂掛在廊外,從中庭下方看去是一片生機盎然,這個中庭還是一個多層的中心樞紐,通過電梯和扶梯與地下各層停車場相連通,每層都有相應的觀賞平臺,這個空間如同一條熱鬧非凡的全天候市場,連接著兩端的商業綜合體。
6、相對獨立的中庭所謂相對獨立是指這種中庭往往擁有四個采光的墻面,使中庭內的空間與其它部分相對獨立開來,也有些中庭在處理上用相對獨特的語言使自身空間得到強調。
德國杜塞爾多大商業綜合體中的中庭是東西南北四條商業步行街的交匯之處,周圍多家店面,咖啡館,露臺,將它全部環繞起來,這種核心的位置強調了中庭空間的向心感,通過對稱性的階梯布局以及向心性的地面鋪裝強調自
身空間。頂部是一個高出其它營業廳二層高度的巨大半球形玻璃穹頂,將中庭完全遮罩起來,更加強了空間的內聚力,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空間感受。
以上幾種中庭在空間上各具特色,在使用功能與視覺效果上也是各有利弊,在大型商業建筑中,一個中庭往往兼具備上述的幾種空間特色,很難將它們嚴格區分,它們在商業建筑中以全天候的條件,千變萬化的空間形象以及巨大的玻璃天棚將建筑空間變成富有休閑情調的購物世界。
二、創意的空間--商業文化以及空間多元趨勢商業建筑的中庭是商業建筑關注公共性、舒適性和文化品位的體現,人們追求"安全、舒適、愉快的購物"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開放空間創造中關注歷史性、民族性、地方特色以及個性表現已經成為空間創意的重要內容。
地方建筑材料有助于突出地方特色和色彩的統一,圣地亞哥郊外的鄉村廣場以木構創造出質樸的商業空間,這顯示了商業設施構成形態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定位。又如日本的一些商店,為了創造吸引人的交往環境,內裝修變化很快,同時用園藝設計等簡便的方法更高頻率變換面貌,給人出其不意的新鮮感。
隨著商業環境的發展成熟,單一的購物空間也在發生著變化,越便宜越好的時代過去了,商業設施的魅力在于娛樂性,多種選擇,空間舒適。包括吃喝玩樂的所有內容。因此,商業廣告、餐飲娛樂展示,演藝等多種商業形式也加入進來,愈來愈密切地與購物融合在一起,形成老少皆宜的城市文化,在這個進程的發展中,呈現出幾種趨向:
1、餐飲化從80年代開始,大都市中幾乎所有的購物中心都把購物與餐飲結合在一起,如在中庭中設置冷熱飲,咖啡座或者開辟出獨具風味的快餐廣場,休閑茶座等,甚至特色餐館也擠入購物中心,以盡量為人群提供方便。
2、娛樂化現代化的購物環境呈現出"購物+N種娛樂"的模式,電影院、夜總會、旋轉木馬等娛樂設施也走進購物中心,中庭的設計創意空前大膽,甚至是蒙太奇式的。特色上有徹底的"好萊塢化""迪斯尼化"叫人仿佛走進了童話的樂園,體驗時空的錯覺。也有一些開放空間內容包括了溜冰場和游泳池,休斯頓加勒里亞購物中心(HoustonGallena1997年)就是以溜冰場為中心構成的,上方有架空在冰場上的走廊,頂棚為采光拱頂,購物的游客與冰上的溜冰者相望,形成奇妙的景觀。
3、展示演藝的加入在中庭內設時裝表演在購物中心已經非常普遍,這種表演使營銷形象變得引人入勝,這種免費的演藝形式是消費者不花錢就能享受到的娛樂。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商用建筑(寫字樓、賓館飯店、大中型商場等)大量興建,1997年全國房屋建筑竣工面積達622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占53.8%、商業建筑占25.4%[2]。目前國內興建的采用中央空調的商用建筑普遍存在著高能耗的問題,例如清華大學在1998年對北京市的十家營業較好的大商場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和統計,這些商場的全年運行能耗平均大約是188kwh/m2.a,而氣候條件大致相當的日本的同類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約是135kwh/m2.a,也就是說北京市的商場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將近40%。空調能耗是商業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總能耗的50~60%。初步估計目前全國商用中央空調用電量為400萬~450萬kW。按重慶和上海的統計,中央空調用電量已分別占全市總用電量的23%和31.1%[3],給各城市的供配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能源供應會更加緊張,將會導致影響經濟的持續發展。一般中央空調能耗約占整個建筑總能耗的50%左右,對于商場和綜合大樓可能要高達60%以上,因此節約商業建筑空調能耗是刻不容緩的。
空調系統的能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供給空氣處理設備冷量和熱量的冷熱源能耗,如壓縮式制冷機耗電,吸收式制冷機耗蒸汽或燃氣,鍋爐耗煤、燃油、燃氣或電等;另一方面是為了給房間送風和輸送空調循環水,風機和水泵所消耗的電能。
冷熱源的能耗由建筑物所需要的供冷量和供熱量決定,建筑物的空調需冷量和需熱量的影響因素有室外氣象參數(如室外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太陽輻射強度等),室內空調設計標準,外墻門窗的傳熱特性,室內人員、照明、設備的散熱、散濕狀況以及新風量的多少等。風機、水泵的輸送能耗受所輸送的空氣量、水量和水系統、風系統的輸送阻力影響,風系統、水系統的流量和阻力的影響因素有系統型式、送風溫差、供回水溫差、送風和送水流速、空氣處理設備和冷熱源設備的阻力和效率等。針對上述影響因素和商業建筑的特點,商業建筑空調節能的技術措施可歸納為七個方面:減少冷熱負荷、提高冷熱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減少水泵電耗、減少風機電耗、改進氣流組織、改善控制。
2減少冷熱負荷
冷熱負荷是空調系統最基礎的數據,制冷機、供熱鍋爐、冷熱水循環泵以及給房間送冷、送熱的空調箱、風機盤管等規格型號的選擇都是以冷熱負荷為依據的。如果能減少建筑的冷熱負荷,不僅可以減小制冷機、供熱鍋爐、冷熱水循環泵、空調箱、風機盤管等的型號,降低空調系統的初投資,而且這些設備型號減小后,所需的配電功率也會減少,這會造成變配電設備初投資減少以及上述空調設備日常運行耗電量減少,運行費用降低。所以減少冷熱負荷是商業建筑節能最根本的措施。減少冷熱負荷有以下一些具體措施:
2.1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
房間內冷熱量的損失通過房間的墻體、門窗等傳遞出去的。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減少建筑物的冷熱負荷。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Ø確定合適的窗墻面積比例,不要盲目追求大窗戶、全玻璃幕墻。
Ø合理設計窗戶遮陽。
Ø充分利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玻璃窗。
2.2選擇合理的室內設計參數
商業建筑空調的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舒適的室內空氣環境,滿足人們辦公、學習、娛樂等的舒適及衛生要求。美國供熱制冷空調工程師學會設計手冊[1](ASHRAEHandbook)的基礎篇里,給出了人體感覺舒適的室內空氣參數區域,大約是空氣溫度13℃~23℃,空氣相對濕度20%~80%。
如果夏季設計溫度太低或冬季室內設計溫度太高,都會增加建筑的冷熱負荷。在滿足舒適要求的條件下,要盡量提高夏季的室內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盡量降低冬季的室內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不要盲目追求夏季室內空氣溫度過低、過干,冬季室內設計溫度過高。
2.3局部熱源就地排除
商業建筑中的有些房間,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會在房間的局部產生較大的散熱量,例如廚房的灶臺、醫院消毒間的消毒柜、電話機房的交換機等。在空調系統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在發熱量比較大的局部熱源附近設置局部排風,將設備散熱量直接排出室外,防止熱量散發到室內,以減少夏季的冷負荷。但是在運行中,這些排風機可能沒有開啟或者發生故障并得不到及時的更換和修理,那么這些局部熱源就會造成很大的冷負荷,浪費冷量和破壞室內熱環境。
2.4控制和正確使用室外新風量
由于新風負荷占建筑物總負荷的20~30%,控制和正確使用新風量是空調系統最有效的節能措施之一。下圖為北京某寫字樓典型工況的冷熱負荷各分項的比例:
圖3-1冷熱負荷分項比例
由于新風負荷接近總負荷的1/3,所以要嚴格控制新風量的大小。除了嚴格控制新風量的大小之外,還要合理利用新風。春秋季或冬季,有些房間仍需供冷,此時當室外空氣焓值小于室內空氣設計狀態的焓值時,可采用室外新風為室內降溫,可減少冷機的開啟量,節省能耗。
減少新風負荷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Ø不要隨意提高最小新風量標準
Ø杜絕非正常渠道引入新風
1|2|3
3提高冷源效率
評價冷源制冷效率的性能指標是制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制冷系數與制冷劑的性質無關,僅取決于被冷卻物的溫度T0’和冷卻劑溫度Tk’,T0’越高,Tk’越低,制冷系數越高[4]。所以空調系統冷機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不要使冷凍水溫度太低、冷卻水溫度太高,否則制冷系數就會較低,產生單位冷量所需消耗的功量多,耗電量高,增加建筑的能耗。提高冷源效率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1降低冷卻水溫度
由于冷卻水溫度越低,冷機的制冷系數越高。下圖顯示了某離心壓縮制冷機的制冷效率與冷卻水溫度的變化關系:從右圖可以看出,冷卻水的供水溫度每上升1℃,冷機的COP下降近4%。降低冷卻水溫度需要加強運行管理,停止的冷卻塔的進出水管的閥門應該關閉,否則,來自停開的冷卻塔的溫度較高的水使混合后的水溫提高,冷機的制冷系數就減低了。冷卻塔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檢修,否則冷卻塔的效率會下降,不能充分地為冷卻水降溫。
3.2提高冷凍水溫度由于冷凍水溫度越高,冷機的制冷效率越高,右圖顯示了某冷機制冷系數與冷凍水供水溫度的關系。從圖中可看出,冷凍水供水溫度提高1℃,冷機的制冷系數可提高3%,所以在日常運行中不要盲目降低冷凍水溫度。例如,不要設置過低的冷機冷凍水設定溫度;關閉停止運行的冷機的水閥,防止部分冷凍水走旁通管路,經過運行中的冷機的水量較少,冷凍水溫度被冷機降低到過低的水平。
4利用自然冷源
由于建筑室內的人員、照明燈光、電腦的設備的散熱量的影響,在春秋季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時,室內空氣溫度仍然較高,仍需要供冷。尤其是沒有外墻、外窗的內區房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室內的散熱量沒有途徑散發到室外,室內仍需供冷。此時如果開啟冷機供冷,不僅由于此時冷負荷較小,冷機制冷系數較低、能耗大,而且極端不合理。
比較常見而且容易利用的自然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下水,另一種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氣。由于地下水常年保持在18℃左右的溫度,所以地下水不僅可以在夏季可作為冷卻水為空調系統提供冷量,而且冬季還可以利用水源熱泵機組為空調系統提供熱量。第二種較好的自然冷源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氣,此時室外空氣較低,可用于空調系統供冷。例如,北京春秋季的室外空氣濕球溫度一般低于15℃,冬季室外空氣濕球溫度一般低于0℃,這種溫度下的空氣是較好的冷源,可用于空調系統供冷。
室外冷空氣的利用有兩種方法:一是春秋季利用低溫室外空氣供冷,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時,可以直接將室外低溫空氣送至室內,為室內降溫。為了能實現在春秋季利用低溫室外空氣供冷,空調系統設計時注意要有足夠的新風道引入室外新風。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冷卻塔供冷,適合沒有足夠的新風道為室內送室外新風。具體方法是春秋季利用冷卻塔將冷卻水溫度降低,再通過板式換熱器冷卻冷凍循環水,被降低了溫度的冷凍水送到末端的散冷設備,如風機盤管、空調箱,將冷量送到各個需要供冷的房間。
此外,冬夏季利用全熱交換器回收冷熱量,也可起到很大的節能作用。為了保證室內空氣足夠新鮮,滿足人們的舒適要求,空調系統需要從室外抽取一定量新鮮空氣送入室內,同時將室內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空氣排至室外。而這部分排風的溫度、濕度參數是室內的空調設計參數,冬季比室外空氣熱,夏季比室外空氣冷。通過全熱交換器,將排風的冷熱量傳遞給新風,可以回收排風冷熱量的70~80%左右[5],有明顯的節能作用。
1|2|3
5減少水泵電耗
空調系統中的水泵不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耗電量也非常大。下圖是對北京12家星級賓館空調水泵耗電量的調查結果:
圖3-4空調水泵耗電量比例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商用建筑(寫字樓、賓館飯店、大中型商場等)大量興建,1997年全國房屋建筑竣工面積達622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占53.8%、商業建筑占25.4%[2]。目前國內興建的采用中央空調的商用建筑普遍存在著高能耗的問題,例如清華大學在1998年對北京市的十家營業較好的大商場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和統計,這些商場的全年運行能耗平均大約是188kwh/m2.a,而氣候條件大致相當的日本的同類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約是135kwh/m2.a,也就是說北京市的商場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將近40%。空調能耗是商業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總能耗的50~60%。初步估計目前全國商用中央空調用電量為400萬~450萬kW。按重慶和上海的統計,中央空調用電量已分別占全市總用電量的23%和31.1%[3],給各城市的供配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能源供應會更加緊張,將會導致影響經濟的持續發展。一般中央空調能耗約占整個建筑總能耗的50%左右,對于商場和綜合大樓可能要高達60%以上,因此節約商業建筑空調能耗是刻不容緩的。
空調系統的能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供給空氣處理設備冷量和熱量的冷熱源能耗,如壓縮式制冷機耗電,吸收式制冷機耗蒸汽或燃氣,鍋爐耗煤、燃油、燃氣或電等;另一方面是為了給房間送風和輸送空調循環水,風機和水泵所消耗的電能。
冷熱源的能耗由建筑物所需要的供冷量和供熱量決定,建筑物的空調需冷量和需熱量的影響因素有室外氣象參數(如室外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太陽輻射強度等),室內空調設計標準,外墻門窗的傳熱特性,室內人員、照明、設備的散熱、散濕狀況以及新風量的多少等。風機、水泵的輸送能耗受所輸送的空氣量、水量和水系統、風系統的輸送阻力影響,風系統、水系統的流量和阻力的影響因素有系統型式、送風溫差、供回水溫差、送風和送水流速、空氣處理設備和冷熱源設備的阻力和效率等。針對上述影響因素和商業建筑的特點,商業建筑空調節能的技術措施可歸納為七個方面:減少冷熱負荷、提高冷熱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減少水泵電耗、減少風機電耗、改進氣流組織、改善控制。
2減少冷熱負荷
冷熱負荷是空調系統最基礎的數據,制冷機、供熱鍋爐、冷熱水循環泵以及給房間送冷、送熱的空調箱、風機盤管等規格型號的選擇都是以冷熱負荷為依據的。如果能減少建筑的冷熱負荷,不僅可以減小制冷機、供熱鍋爐、冷熱水循環泵、空調箱、風機盤管等的型號,降低空調系統的初投資,而且這些設備型號減小后,所需的配電功率也會減少,這會造成變配電設備初投資減少以及上述空調設備日常運行耗電量減少,運行費用降低。所以減少冷熱負荷是商業建筑節能最根本的措施。減少冷熱負荷有以下一些具體措施:
2.1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
房間內冷熱量的損失通過房間的墻體、門窗等傳遞出去的。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減少建筑物的冷熱負荷。改善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確定合適的窗墻面積比例,不要盲目追求大窗戶、全玻璃幕墻。
合理設計窗戶遮陽。
充分利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玻璃窗。
2.2選擇合理的室內設計參數
商業建筑空調的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舒適的室內空氣環境,滿足人們辦公、學習、娛樂等的舒適及衛生要求。美國供熱制冷空調工程師學會設計手冊[1](ASHRAEHandbook)的基礎篇里,給出了人體感覺舒適的室內空氣參數區域,大約是空氣溫度13℃~23℃,空氣相對濕度20%~80%。
如果夏季設計溫度太低或冬季室內設計溫度太高,都會增加建筑的冷熱負荷。在滿足舒適要求的條件下,要盡量提高夏季的室內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盡量降低冬季的室內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不要盲目追求夏季室內空氣溫度過低、過干,冬季室內設計溫度過高。
2.3局部熱源就地排除
商業建筑中的有些房間,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會在房間的局部產生較大的散熱量,例如廚房的灶臺、醫院消毒間的消毒柜、電話機房的交換機等。在空調系統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在發熱量比較大的局部熱源附近設置局部排風,將設備散熱量直接排出室外,防止熱量散發到室內,以減少夏季的冷負荷。但是在運行中,這些排風機可能沒有開啟或者發生故障并得不到及時的更換和修理,那么這些局部熱源就會造成很大的冷負荷,浪費冷量和破壞室內熱環境。
2.4控制和正確使用室外新風量
由于新風負荷占建筑物總負荷的20~30%,控制和正確使用新風量是空調系統最有效的節能措施之一。下圖為北京某寫字樓典型工況的冷熱負荷各分項的比例:
圖3-1冷熱負荷分項比例
由于新風負荷接近總負荷的1/3,所以要嚴格控制新風量的大小。除了嚴格控制新風量的大小之外,還要合理利用新風。春秋季或冬季,有些房間仍需供冷,此時當室外空氣焓值小于室內空氣設計狀態的焓值時,可采用室外新風為室內降溫,可減少冷機的開啟量,節省能耗。
減少新風負荷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不要隨意提高最小新風量標準
杜絕非正常渠道引入新風
3提高冷源效率
評價冷源制冷效率的性能指標是制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制冷系數與制冷劑的性質無關,僅取決于被冷卻物的溫度T0’和冷卻劑溫度Tk’,T0’越高,Tk’越低,制冷系數越高[4]。所以空調系統冷機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不要使冷凍水溫度太低、冷卻水溫度太高,否則制冷系數就會較低,產生單位冷量所需消耗的功量多,耗電量高,增加建筑的能耗。提高冷源效率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1降低冷卻水溫度
由于冷卻水溫度越低,冷機的制冷系數越高。下圖顯示了某離心壓縮制冷機的制冷效率與冷卻水溫度的變化關系:
從右圖可以看出,冷卻水的供水溫度每上升1℃,冷機的COP下降近4%。降低冷卻水溫度需要加強運行管理,停止的冷卻塔的進出水管的閥門應該關閉,否則,來自停開的冷卻塔的溫度較高的水使混合后的水溫提高,冷機的制冷系數就減低了。冷卻塔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檢修,否則冷卻塔的效率會下降,不能充分地為
冷卻水降溫。
3.2提高冷凍水溫度
由于冷凍水溫度越高,冷機的制冷效率越高,右圖顯示了某冷機制冷系數與冷凍水供水溫度的關系。從圖中可看出,冷凍水供水溫度提高1℃,冷機的制冷系數可提高3%,所以在日常運行中不要盲目降低冷凍水溫度。例如,不要設置過低的冷機冷凍水設定溫度;關閉停止運行的冷機的水閥,防止部
分冷凍水走旁通管路,經過運行中的冷機的水量較少,冷凍水溫度被冷機降低到過低的水平。
4利用自然冷源
由于建筑室內的人員、照明燈光、電腦的設備的散熱量的影響,在春秋季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時,室內空氣溫度仍然較高,仍需要供冷。尤其是沒有外墻、外窗的內區房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室內的散熱量沒有途徑散發到室外,室內仍需供冷。此時如果開啟冷機供冷,不僅由于此時冷負荷較小,冷機制冷系數較低、能耗大,而且極端不合理。
比較常見而且容易利用的自然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下水,另一種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氣。由于地下水常年保持在18℃左右的溫度,所以地下水不僅可以在夏季可作為冷卻水為空調系統提供冷量,而且冬季還可以利用水源熱泵機組為空調系統提供熱量。第二種較好的自然冷源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氣,此時室外空氣較低,可用于空調系統供冷。例如,北京春秋季的室外空氣濕球溫度一般低于15℃,冬季室外空氣濕球溫度一般低于0℃,這種溫度下的空氣是較好的冷源,可用于空調系統供冷。
室外冷空氣的利用有兩種方法:一是春秋季利用低溫室外空氣供冷,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時,可以直接將室外低溫空氣送至室內,為室內降溫。為了能實現在春秋季利用低溫室外空氣供冷,空調系統設計時注意要有足夠的新風道引入室外新風。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冷卻塔供冷,適合沒有足夠的新風道為室內送室外新風。具體方法是春秋季利用冷卻塔將冷卻水溫度降低,再通過板式換熱器冷卻冷凍循環水,被降低了溫度的冷凍水送到末端的散冷設備,如風機盤管、空調箱,將冷量送到各個需要供冷的房間。
此外,冬夏季利用全熱交換器回收冷熱量,也可起到很大的節能作用。為了保證室內空氣足夠新鮮,滿足人們的舒適要求,空調系統需要從室外抽取一定量新鮮空氣送入室內,同時將室內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空氣排至室外。而這部分排風的溫度、濕度參數是室內的空調設計參數,冬季比室外空氣熱,夏季比室外空氣冷。通過全熱交換器,將排風的冷熱量傳遞給新風,可以回收排風冷熱量的70~80%左右[5],有明顯的節能作用。
5減少水泵電耗
空調系統中的水泵不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耗電量也非常大。下圖是對北京12家星級賓館空調水泵耗電量的調查結果:圖3-4空調水泵耗電量比例
從上圖可以看出,空調水泵的耗電量占建筑總耗電量的8%~16%,占空調系統耗電量的15%~30%,耗電量接近于全樓照明用的電量,所以水泵節能非常重要,節能潛力也比較大。減少空調水泵電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5.1冷卻水開式系統改為閉式系統
開式冷卻水系統中冷卻水泵的揚程除了要克服冷卻水在管道中的流動阻力外,還要提供將冷卻水從冷卻水池送至高位冷卻塔克服水位高差所需要的能量。如果取消冷卻水池,將從冷卻塔回來的水管直接接至冷卻水泵的入口,這種冷卻水系統成為閉式冷卻水系統,冷卻水泵就不需提供將冷卻水從制冷機提升到冷卻塔克服水位高差所需要的能量,只需提供能量克服冷卻水在管道中流動的阻力,所以所需要的水泵揚程要
比開式冷卻水系統小得多,因此水泵的能耗也就小很多。例如北京某飯店冷卻水系統為開式系統,制冷機房和冷卻水池設在一層,冷卻塔設在十層屋頂,距地面33米,冷卻水泵揚程為67米,配電功率為180kW,而改成閉式冷卻水系統后,冷卻水泵揚程只需25米,配電功率僅為75kW,每年可節電18萬度,合人民幣10.8萬元。
5.2減小閥門、過濾器阻力
閥門和過濾器是空調水管路系統中主要的阻力部件。在空調系統的運行管理過程中,要定期清洗過濾器,如果過濾器被沉淀物堵塞,空調循環水流經過濾器的阻力會增加數倍。
閥門是調節管路阻力特性的主要部件,不同支路阻力不平衡時主要靠調節閥門開度來使各支路阻力平衡,以保證各個支路的水流量滿足需要。由于閥門的阻力會增加水泵的揚程和電耗,所以應盡量避免使用閥門調節阻力的方法。
實際工程中有很多不合理地調節閥門開度,造成水泵電耗無謂浪費的現象。例如北京某飯店的空調水系統的壓力分布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圖水系統的運行壓力分析可以看出,在熱交換器和熱水循環泵之間的閥門(此閥門的開度僅有25%)和管路消耗了0.2Mpa的揚程,泵后閥門(此閥門的開度僅有25%)消耗了0.08Mpa,而加壓泵總的揚程才0.25MPa,加壓泵出口的閥后壓力為1.12Mpa,還低于熱交換器的出口壓力,加壓泵的加壓都消耗在了其前后的管路閥門上了,并不起到真正的加壓作用。所以從冬季供熱工況而言,加壓泵是多余的。如果取消標準層加壓泵,每年可節省電耗22萬度,節省運行費16.5萬元。
5.3提高水泵效率
水泵功率是指由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被流體利用的程度。水泵的效率隨水泵工作狀態點的不同從0~最大效率(一般80%左右)變化。在輸送流體的要求相同,即要求的輸出功率相同的條件下,如果水泵的效率較低,那么就需要較大的輸入功率,水泵的能耗就會較大。因此,空調系統設計時要選擇型號規格合適的水泵,使其工作在高效率狀態點。空調系統運行管理時,也要注意讓水泵工作在高效率狀態點。
5.4設定合適的空調系統水流量
空調系統的水流量是由空調冷熱負荷和空調水供回水溫差決定的,如下式所示:
(3-1)
式中:
G――水流量,kg/h;
Q――冷熱負荷,kcal/h;
Δt――供回水溫差,℃。
從上式可看出,空調水供回水溫差越大,空調水流量越小,從而水泵的耗電量越小。但是空調水流量減少,流經制冷機的蒸發器時流速降低,引起換熱系數降低,需要的換熱面積增大,金屬耗量增大。所以經過技術經濟比較,空調冷凍水的供回水溫差4~6℃較經濟合理[4],空調熱水的供回水溫差10℃較經濟合理,大多數空調系統都按照5℃的冷凍水供回水溫差和10℃空調熱水供回水溫差的工況設計。
空調循環水泵的耗電量跟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3-2)
式中:
N――水泵耗電功率,kW;
S――管路阻抗,表征管路特性的參數,kPa.s/m6;
G――水流量,m3/s;
――水泵效率。
實際工程中有很多空調系統的供回水溫差只有2~3℃,如果將供回水溫差提高到5℃,水流量將減少到原來的50%左右,所以如果水流量減少50%,水泵耗電量將減少87.5%,節能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實際工程中常出現如果減少水流量,有些房間就會出現夏季室溫降不下來的情況,而不得不提高流量、降低溫差來運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水系統中各個支路阻力不平衡,夏季過熱的房間所屬的支路阻力大,當流量減少時,阻力大的支路水流量減小到不能滿足需要的程度,致使房間過熱。如果加大流量,阻力小的支路就會超過需要的水流量,那些阻力大的支路的水流量則剛好滿足要求,不會出現夏季室溫降不下來的情況。這種空調系統的運行是以增大流量和耗電量為代價的。
變頻水泵的使用
室外空氣溫度、濕度參數在整個供冷季和供暖季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空調系統的冷熱負荷在一年中也在不斷變化,并不保持一成不變。空調的冷熱負荷一年中變很大,全年大部分時間的負荷只有最大負荷的50%左右。當空調冷熱負荷變化時,由公式(3-1)可知,所需要的空調冷熱循環水量也隨負荷相應變化。水泵的流量、揚程、軸功率和轉速間的關系如下:[7]
(3-3)
式中:
n1,n2――電機轉速;
G1,G2――水流量;
H1,H2――水泵揚程;
N1,N2――水泵軸功率;
所以通過改變水泵電機的轉速,就可以連續地改變水泵的流量。電機的轉速跟交流電的頻率成正比。通常市政電網的電流頻率是50hz,變頻調速水泵就是利用變頻器改變電流頻率來改變水泵轉速和流量。
由于建筑全年平均冷熱負荷只有最大冷熱負荷的50%左右,如果通過使用變頻調速水泵使水量隨冷熱負荷變化,那么全年平均的水量只有最大水流量的50%左右,水泵能耗只有定水量系統水泵能耗的12.5%,節能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6減少風機電耗
空調系統中風機包括空調風機以及其它送風機、排風機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占空調系統耗電量的比例是最大的,右圖顯示了北京某飯店空調系統各設備能耗所占的比例:
空調系統風機電耗所占比例最大,風機節能的潛力也就最大,風機的節能也應引起最大的重視。減少風機能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定期清洗過濾
圖3-6某飯店空調系統各設備耗電量比例
定期檢修、檢查皮帶是否太松、工作點是否偏移、送風狀態是否合適。
7改善空調系統控制
目前很多商業建筑的空調系統未設空調自控,也有很多商業建筑的空調自控系統因年久失修而無法使用,這使得空調系統的運行管理很不方便。特別是對于面積較大的商業建筑,可能有上百臺空調箱、新風機組,運行管理人員連每天啟停空調箱都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實現,更不用說適時地調整空調箱的運行參數,讓其節能運行。因此很多商業建筑的空調箱、新風機在空調季節只得讓它們全天24小時運行。如果為空調系統加裝自控系統,即使是最簡單的啟停控制,也可以極大節省空調能耗。例如北京某寫字樓、飯店,面積13.5萬平方米,有空調箱、新風機組90多臺,而運行管理人員只有十幾人,空調箱、新風機在空調季只能全天24小時運行。如果只為空調系統增加啟停控制,每年可節電130萬度,節約運行費78萬元。
8總結
目前中國商業建筑建設量大,商業建筑的能耗較發達國家高40%左右,商業建筑的節能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緩的一項工作。商業建筑的空調能耗是商業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通過上述具體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商業建筑的空調能耗,并且已建成的商業建筑空調節能具有投資回收期短、效益高的特點,有利于商業建筑空調節能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ASHRAEhandbook1991: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applications,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c1991。
[2]中國統計年鑒(1998),中國統計出版社。
[3]何雪冰,劉憲英,中央空調節能有關問題的研討,99西南地區暖通制冷學術年會論文集。
[4]彥啟森主編,空氣調節用制冷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
二、了解項目所在地法律法規及地方行業規范,合法合規投保
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項目遍布世界各地,項目的管理者可能面對的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保險、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則。如:在沙特,該國法律要求工程項目應在當地投保;在我國湖南省,當地保險協會的文件要求選擇當地保險公司;在甘肅省,保險協會文件(甘保協發【2009】89號)對于保險公司非車險報價的最低費率、最低免賠、擴展條款等均有相關限制性約束;在云南省,云南省建設廳的《關于在全省統一實施建筑施工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云建發【2006】715號)對于費率、每人最低保額等均作了強制要求。此外,根據保險監管要求,各保險公司均在保監會報備了各險種的格式條款,需要相關人員收集了解并制定符合法律法規的投保方案。保險管理人員在實務操作中經常會遇到保險專業知識不足,無法進行專業判斷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適時引入保險經紀人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經紀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并依法收取傭金的機構。相當于企業的專業保險顧問,可協助企業合理制定保險方案。
三、在項目前期做好保險相關基礎工作
在項目投標階段,招標合同中一般約定工程一切險及第三者責任險保費由施工方投標時計入工程量清單,而不同項目類型之間的保險費率差異較大,從一般費率水平來看,“地下工程”>“鐵路、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對于具體工程類型,其費率水平還受到自然災害、地質條件、工程內容、工程規模等因素影響,需要投標報價人員對項目實際風險予以充分考慮、合理報價。在實際保險安排工作中,當地政府、業主、合作單位等對于保險方案往往還會提出較為苛刻的限制性條件,如指定經紀公司、指定保險公司等,也需要相關經辦人員了解實際情況,合理分析、據理力爭施工方的保險安排主動權,為后續獲得全面的保險保障做好鋪墊。
四、制定權責清晰、關鍵風險保障明確的保險保障方案
一份好的保險合同是成功索賠的起點。在保險工作中,首先需要認清投保的目的是通過保險條款來實現轉移風險、彌補損失,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在起草保險方案前,對保險條款尤其是其中的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等條款予以充分理解,并在保險方案中明確保險雙方的權責義務。只有理解了保險條款的真實含義,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哪些屬于保險責任、哪些不屬于保險責任,在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理賠過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盲從、不偏信,對于保險公司所拒賠的事項和理由,也可以理性地加以分析和判斷,有理有據地爭取維護應得的保險利益,如,是否屬于免責范圍,具體適用那個條款等。在從事保險相關工作時,相關人員還需要注意到,工程險賠付是嚴格按照工程量清單的單價和數量來計算的,而一般施工單位報價的工程量清單中臨時設施、周轉材料部分的價格并不是資產的全部價值,一般為市場價值的50%以內。一旦臨時設施與周轉材料出險全損,投保人只能按清單價獲得賠付。所以實際操作中,可以增加臨時設施、周轉材料發生全損時按重置價值賠付的特別約定。此外,工程項目所面臨的關鍵風險各不相同,如港航項目主要面臨的是臺風、洪水、暴風雨等自然災害;市政工程主要面臨的是施工區域周邊的第三者責任;云貴川地區主要面臨是地質災害。管理者應根據項目部的實際風險偏重類型,確定保險責任的范圍,在擴展風險保障增加保費和自留風險減少保費兩者之間加以均衡,并重點關注免賠額(率)、賠償限額等關鍵點。對于索賠所需提供的資料清單也應認真審核及時溝通,對于無法提供的資料,應于保險合同簽訂前協商調整,避免索賠時出現爭議,延長結案時間甚至因資料不齊遭到保險公司拒賠,為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五、多險種合理組合,保障范圍覆蓋合理,利用規模優勢獲得成本優惠
隨著承接項目的規模不斷擴大,施工企業也可以考慮將公司或企業內所有項目統一投保,形成規模效益。具體方案可以因地制宜多樣化,比如單個項目的所有險種統一投保,保障范圍合理銜接;或者集團公司單個險種統一投保,簡化投保流程、規范合同條款;或者集團公司所有險種統一投保,在保險公司形成規模采購優勢,便于長期戰略合作。投保方案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險種的保障責任范圍不同,擬定方案時考慮不同險種保障范圍的銜接合理性對施工企業成本管控、風險管理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影響。如,工程一切險條款一般保障施工紅線內,有可能擴展至項目所在地市內運輸途中的財產或工地外存儲的財產,項目部和運輸方簽訂運輸合同或者投保運輸險的過程中,應考慮到工程險涵蓋的運輸范圍,合理銜接。
六、做好保險合同的日常維護工作,及時辦理各項變更申請、保留第一手資料
商業保險合同不是簽訂了就束之高閣,等到出險了才想起來翻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始終具有保險意識,出現合同約定的被保險人義務相關的事項,應及時向經紀公司或保險公司辦理報備手續。比如合同額超過10%的增減、施工進度計劃重大調整、設計方案的變更、人員的變動等。另外,定期及時收集事故易發地段的照片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發生有爭議的事故時,出險前后的照片對比是強有力的證據。
學生沒有主動工作的意識
學生對氣候不適應,生活不習慣晚上
學生普遍會餓
從未住寢的學生在住宿方面出現適應困難
生活用品準備不足導致學生出現了小情緒
根據如上問題制定以下解決辦法,在學生初到北戴河后,普遍情緒比較興奮,無法進入工作狀態,教師開會為學生們做引導,強調主動工作的重要性。隨著實踐的深入,問題開始逐漸顯露,由于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生暫時無法適應,在教師的協調下,參觀企業各個部門及認識各個部門主管領導。開會制定了工作和生活要求及標準。經過和企業方面溝通,由企業方面出車,統一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和食品,協助企業帶領學生購買工裝,幫助學生盡早進入工作角色。
為了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了鍛煉學生面對困難、面對挫折的抗壓力能力,教師不能一直根在學生身邊,防止學生一出現問題就找教師解決的現象發生,帶隊老師將在下企業十天后撤回。但學生的年紀畢竟還小,對有些問題無法正確處理和面對,三個星期后,帶隊老師再次來到企業,并發現如下問題:
同學之間關系復雜,經常有矛盾
部分同學因環境等因素出現身體不適
部分同學工作結束后,喜歡聚眾聊天
部分同學早晨不起床吃飯,中午上班遲到
部分同學由于第一次離家有想家情緒
根據以上新的情況,教師制定以下解決辦法,由于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學生之間發生一些小摩擦,而且把不快情緒帶到了工作當中,影響了工作質量。針對這一情況,分別找問題學生談話,了解事情原委,再把這些情況通報全體同學,要求大家互相關心、樹立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對聚眾聊天、不起床吃飯、上班遲到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請企業派車帶身體不適的同學對醫院看病,同時對這些同學進行親情化管理,請企業開通無線上網,可以讓學生與家長視頻,邀請家長進入企業看望學生,請企業協助召開各種業余活動,緩解學生想家心理。帶隊教師通過定期給學生開會,通告同學們各階段的表現,來觸發學生們的工作積極性,即使帶隊老師不在企業時,也要通過電話、QQ等方式及時與企業負責人、和學生保持聯系,了解學生在企業的表現情況,掌握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與學長家長取得聯系并積極地解決問題。在本次實踐活動進入七十時,教師再次下企業并發現如下問題:學生雖然已經能夠適應環境,適應工作,但學會了耍滑頭,在企業負責人在的時候努力工作,反之則偷懶休息。對于有些較難服務的客人有為難情緒。部分同學之間關系緊張仍有小摩擦。與企業工作人員有矛盾針對以上問題制定如下解決辦法:對學生們強調如何做人、做好人,做一個誠信的人,對工作中出現耍滑頭的現象正面指出,并警告批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們的服務意識,把較難服務的客人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析解決辦法,并請企業經理提出參考意見。由于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又是第一次離開家過集體生活,出現矛盾在所難免,教師要是耐心調解,強調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要求同學們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一、現階段我國健康保障體系基本現狀及其國際比較
表1與圖1直觀地展示出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醫療衛生總支出的變動情況,從中可以看到,衛生總費用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在1990—2005年十五年間,基本上每五年衛生總費用就要翻一番左右,尤其在1990—1995年五年中,衛生總費用增長了近兩倍。
這里特別要關注的,是衛生總費用的結構變化。從表1、圖1與圖2中我們看到的一個顯著事實是:曾經占據衛生總費用絕大部分比例的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和社會衛生支出兩項占比明顯下降,而居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的占比則顯著上升。
這樣的健康保障體系結構顯然是不合理的,由此會引致一系列經濟與社會問題。由于健康醫療支出具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當個人在健康保障方面需要承受很重的經濟負擔時,不可避免地會加重心理壓力而致使不敢或慎于消費,這種行為一旦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其結果便是社會總需求不足,并由此對經濟增長形成抑制影響。另一方面,當一筆大額健康醫療支出成為當事者無法回避的現實時,其結果很可能導致當事人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這對社會穩定及和諧社會構建無疑會形成負面影響。
改革和完善健康保障體系是世界各國都面對過的重大課題,為此也進行過多方面探索,一個共同經驗是,很多國家通過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使商業健康保險成為該國健康保障體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從表2我們看到,一些發達國家如瑞士、法國和荷蘭等,商業健康保險的普及率已達到覆蓋全部人口的高水平,美國也達到80%的高普及率;這些國家商業醫療保險占醫療衛生總支出的比重多數都在10%以上(瑞士和澳大利亞略低,但也在5%以上),美國和烏拉圭更是超過35%。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盡管自本世紀來,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有了較快增長,但始終沒有超過4%的水平,最近幾年一直在3%左右的水平徘徊。與國外相比,我國商業健康保險顯然還存在著很大發展空間。
完善我國健康保障體系可以借鑒國外經驗,以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來減輕居民個人健康費用負擔。但是,目前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還很不充分,商業健康保險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還很低,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潛力巨大。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研究預測,至2008年,我國健康保險市場有1500億~3000億元的規模。而事實上,我國至2007年健康保險費收入僅為384.17億元。一方面是巨大的商業健康保險潛在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對滯緩的商業健康保險供給。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源,就在于商業健康保險在健康保障體系中缺乏主體地位并由此導致發展不足,由此也阻礙了商業健康險在國家健康保障體系中作用的發揮。
二、商業健康保險在健康保障體系中主體地位的缺失及其后果
我國的商業健康保險至今還游離在健康保障體系之外,由此也導致很多不良后果。
1、主體地位欠缺使商業健康保險無法有效控制醫療成本,導致產品開發受限。
醫療服務是一個壟斷性很強的行業。首先是技術型壁壘,從事醫療服務工作的人員,第一步需要接受規定的教育、培訓和實習,真正從業后,還需要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所以一般人無法輕易進入到醫療服務行業。由于高度的技術壟斷性,人們無法確知醫療服務者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否恰當,是否存在過度醫療。除技術壟斷外,我國醫療行業還存在人為的壟斷風險。這導致醫療費用一直居高不下,而壟斷利益則不斷膨脹。于是,一方面,健康保險的賠付率節節上升;另一方面,商業健康保險人對開發其他老百姓有需求的健康產品反而望而卻步,大大影響了商業健康保險作用的發揮。
2、主體地位欠缺使商業健康保險無法有效調控醫療資源。
我國一方面存在醫療機構規模上的壟斷,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為全民或集體所有,私營、中外合資等形式的醫療機構所占無幾。另一方面還存在政策壟斷,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受理單位一般局限于全民或集體所有醫療機構,所以這些醫療機構具有政策法令上的天然優勢。同時,目前我國對某些行業進入醫療行業仍然有限制,比如現有法律就不允許商業保險人投資醫院。在種種限制下,商業健康保險人無法有效調控醫療資源,無法與醫療機構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無法在事先、事中和事后對醫療服務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審核和檢查,保險人因此也無法有效控制風險,這些因素都導致保險人運營商業健康保險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大大提高。主體地位的欠缺使保險人很難突破現有醫療體系來有效規避原有的醫療風險、重新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名正言順地為老百姓安排健康保障,這給商業保險發揮健康保障作用帶來了阻礙。
3、主體地位的欠缺使商業健康保險無法獲得政策法令鼓勵和支持。
雖然老百姓對商業健康保險有一定需求,但潛在需求要轉變為現實購買力,還必須有可支配收入的支持。另一方面,保險產品畢竟屬于非渴求商品,很多人不會自行主動購買,有時需要外界因素的激勵或強制。很多國家,如美國、瑞士、澳大利亞等,都通過制定法律,要求符合規定的國民必須購買相應的商業健康保險。為此,很多國家出臺了各種鼓勵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優惠措施,如美國對雇主為雇員、個人或自由職業者等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制定了各自的稅收減免優惠措施,并以強制性法令的形式推動商業健康保險開展業務。政府優惠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增加了購買商業保險的吸引力,同時也提高了民眾的購買能力,能有效促進商業健康保險的推廣。我國當前的狀況是,國家只對企業職工補充醫療保險作出了相應規定,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對于基本醫療保險之外的健康保險的政策規定。而企業職工補充醫療也并非強制性要求,且很多補充醫療計劃是由社保機構來承辦,無助于健康保險發揮有效作用。
4、法律法令的空白增加了商業健康保險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難度。
信息不對稱是保險業永遠的難題,特別對健康保險來說,逆選擇和道德風險帶來的困擾尤其大。總的來看,保險人往往處于不利地位,一方面,由于主體地位缺乏使保險人對相關醫療服務開展全面調查和審核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在利用保險合同保護自己利益時,也因為保險法對健康保險相關規定的空缺而使保險人利益受到損害。我國的《保險法》對健康保險投保人未盡告知義務的處理并沒有明文條款。盡管判例法系國家通過保險判例規定投保人負有健康狀況告知的義務,但我國是成文法系國家,保險人引鑒國外判例未必能為法庭所接受,法庭最后可能作出有利于投保人的判決,保險人以法律手段化解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意圖也因此可能受挫。
三、建立商業健康保險主體地位的對策建議
1、國家通盤考慮健康保障需求,以立法形式推動商業保險進入健康保障體系。
從國際經驗看,很多國家往往通過立法形式并采取具體措施來借助商業健康保險力量建設國家健康保障體系。第一種實現方式是,規定國民必須購買相應的健康保險。如美國的《健康維持組織法》(The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Actof1973)要求確保雇員有可自行選擇參加健康維持組織的權利;德國規定所有公民都必須參加健康保險,其中約有20%的高收入或自雇家庭選擇商業保險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險;1996年瑞士實施強制性健康保險,并要求保險公司一旦承保要保證續保,商業保險人同時為高收入者提供補充健康保險。第二種實現方式是,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鼓勵民眾購買健康保險。如美國對雇主為雇員購買團體健康保險、自由職業者以及其他個人為自身購買健康保險都予以稅收減免,對經營健康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采用較低的營業稅稅率,對健康險本身給予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澳大利亞政府對民眾的私人健康保險費給予折扣優惠,而對沒有購買私人健康保險的高收入者則實施加征1%醫療保健稅的懲罰措施;瑞士的健康保險費用可享受稅務減免,同時,地方政府通過提供收入補貼來幫助低收入者購買強制健康保險。借鑒國際經驗,我國商業健康保險進入國家健康保障體系,也需要由政府力量來推動。一方面,政府應采取立法措施來確立商業保險人在國家健康保障體系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需制定切實的稅收優惠政策來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發展。
2、國家適當開放醫療資源,鼓勵商業保險人合理調配醫療資源。
健康保險如果不與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利益關聯起來并對其形成一定制約,很難將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為此,很多美國商業健康保險人發起并逐步建立起以控制醫療服務提供者行為和實施預付款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健康維持組織(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HMO),實踐下來取得了較好成效。HMO的成功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1971年,美國政府宣布將建立健康維持組織作為“國家衛生事業的戰略方針”來推動;1973年,尼克松總統簽署的《健康維持組織法》規定在經濟上支持健康維持組織的發展。其二是HMO具有調控醫療服務提供者及其行為的能力。HMO擁有自己的醫生、診所或醫院,HMO的醫生主要是初級保健醫生,HMO可對其醫生雇員進行合理合法的監督管理;HMO還與醫師團體或獨立開業醫師或獨立開業協會簽訂協議,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醫療服務,HMO都有明確的就診制度,嚴格控制投保人的就醫行為和醫師的治療行為,比如投保戶只能去HMO指定的醫院或醫生處看病,如要選擇醫生,需要承擔較高的自負額,所有的醫療需求必須先咨詢初級保健醫生,如果初級保健醫生認為有必要才轉給專科醫生,而專科醫生的很多醫療方案還需征得保險公司的同意。我國商業健康保險要獲得良性發展,控制醫療成本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難題,可以借鑒HMO的做法,允許保險人合法利用醫療資源。為此,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鼓勵醫療機構與健康保險人開展合作,并通過適當方式將目前相對分散、力量單薄的健康保險人聯合起來,以增強健康保險人同醫療機構展開磋商的能力。同時,為真正實現商業健康保險人對醫療服務的監督和管理,還需解決保險機構投資醫療行業的法律障礙。
3、商業健康保險人提高風險控制技術,創造自身的主體地位。
一、大勢所趨
建筑行業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時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更是由該行業的地位、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所決定的:
1、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支柱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影響很大。
建筑行業的任務主要是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建國以來,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都有很大增長,改革開放后增長速度和幅度更大。我國1994年至2000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中約60%是通過建筑行業實現的,而且工程建筑業的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由此可見,建筑行業的發展狀況對國民經濟影響甚大,建筑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必然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而社會信息化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所以,建筑行業應該首當其沖地發展電子商務,實現行業信息化。
2、建筑行業的分散性。
建筑行業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質,并且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建筑企業加入到國際競爭的行列,從事國際工程承包事業,更加充分地體現出“分散”的特點:一是可能需要橫跨多個市場,在短時間內切換于不同的工程領域;二是往往是在遠離指揮中心的異地進行生產活動;三是具有復雜的物流,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將比其他行業更加需要且更受益于電子商務,所以建筑業比其他任何行業都有更充分的理由發展電子商務。
3、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日益增長以及WTO對我國建筑行業的沖擊
自1985年以來,我國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以年遞增25%的速度實現了快速增長。隨著加入WTO以及國際建筑業投資的加大,各國市場的開放度增強,會使國際工程承包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建筑行業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目前國內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普遍低于國外同行,主要差距就在于管理,而電子商務就是彌補管理缺陷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實現電子商務對建筑企業,尤其是國際工程承包公司的優點。
1、能夠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時效性是項目管理一個很重要的要求,電子商務的實現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彌補了項目管理傳統模式中的不足。它使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獲得項目的各種信息,及時注意發生的情況,適時給予監控,實現了項目全過程管理的電子化、信息化、自動化、實時化和規模化,有利于提高項目的管理效率,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盡早發揮投資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
2、可以降低項目直接成本。
網絡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對價格造成向下的壓力。通過網絡,承包商可方便地進行詢價,及時獲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發現更多新的契機,而不會僅僅局限在某一范圍內選擇供應商;而且現在網站上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拍賣,在反拍賣中供應商彼此競爭,說明在什么價格上他們可以滿足某一特定的訂單,從而可以大大降低直接成本。
3、能夠降低管理成本。
隨著市場的開放,我國建筑行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跨出國門,參與國際工程的競爭,網絡則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在接觸全球各地客戶的同時又降低交易費用和縮短溝通時間的機會:提供了一個可與客戶直接聯系的、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使企業可以避開傳統的或業已存在的價值鏈上的其他環節。
據調查,在傳統企業交易方式下,企業交易流程需要19個環節,而在電子商務方式下只需要7個環節。傳統的企業交易方式是一種建立在紙面貿易單據(文件)流轉基礎上的貿易方式,每做一筆生意需要大量的紙面單證,工作量繁雜。電子商務則使承包商和供應商之間不再需要過多的紙上文件,從而也節省了發送設計圖紙、技術文件和合同的時間。
而且對于供應商而言,買方的市場范圍超越了傳統界限,這將降低進行大范圍宣傳聯系的成本。除此之外,還會大大減少有關人員,工作效率也會提高。企業管理成本從各個方面均大大降低。
4、可以增強企業間的資訊交流。
網絡可以使整個建筑業進行高度快速的資訊交流,讓從業人員能夠更高效快捷地得到各網上企業的營運資料。而且隨著加入系統項目的不斷增加,網上還可以為項目實施過程的每一階段提供大量有價值的數據。
5、為實現橫向聯合生產模式提供了便利。
中國的建筑企業想在未來的世界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有必要在擴大公司規模、承攬大型項目和提供更加廣泛的服務等方面有所突破,需要實現縱向一體化模式,或是采用橫向聯合生產模式。
采用前者會使承包商難以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每一個領域都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所以實現橫向聯合生產才是明智之舉。而只有使用了互聯網作為商業活動的平臺,并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多媒體通訊手段,在承包工程領域,橫向聯合生產模式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種可行的生產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
6、為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供了便利。
建筑企業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不僅要協調企業自身內部運營的各個環節,還要與包括供應商等在內的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實現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而B2B電子商務正好面向整個供應鏈,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利用互聯網,整合企業的上下游產業,構成一個電子商務供應鏈網絡,使得企業供應鏈上的所有參與者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資料互換、信息共享,整合合作共同體的資源,消除了整個供應鏈網絡上不必要的動作和消耗,促進了供應鏈向動態的、虛擬的、全球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根據建筑在線網的調查結果顯示,通常由于丟失文件和缺乏溝通使施工成本增加20—30%,而由于網站的使用英國建筑市場每年可以節約大量資金,同時施工工期縮短15%.美國的招標網站和建造網都宣稱通過將建筑市場帶入互聯網可以節約30—35%的項目成本。
美國的麥克姆貝公司即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該公司與其他公司聯合,在波士頓設立了“互聯網項目管理”網站。該網站為所有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在線設計”平臺,借助各種工程設計軟件和現代化的網絡通訊手段,大大縮短了工程周期;合作伙伴之間實時的通訊使并行設計易于進行;項目各方的共同參與保證了工程設計質量。該網站還提供“在線管理”服務,使承包商可以對幾大洲的工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實時跟蹤與控制。電子商務的應用使該公司的投入產出比率由過去的1:2提高到現在的1:6。
總之,建筑行業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巨大生產力,不斷創新,利用電子商務從多方面改革業務與管理,更好地求得生存和發展。當然,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還只是初級階段,存在著種種障礙:網上結算不便、網絡基礎設施不夠完備、網上缺乏安全認證、信息產業管理體制和機制不健全等等。這必將對企業造成一定壓力,不敢貿然投入。但是我們必須消除這種顧慮。IBM大中華地區軟件部總經理宋家瑜就曾說過:“我不知道你今天拿出的(電子商務)方案會不會錯,但可以告訴你的是:你今天不做,肯定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