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0: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土木工程畢業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這次實習期一共五天:結構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實習的工程項目有:辦公樓、樞紐、學院新校區、大學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和學院綜合樓、大學建筑館
結構
一、結構選型
本次實習工程項目多為多層結構。對于多層結構而言,在地區,采用框架結構既能滿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對而言經濟性好,因此結構形式多選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墻結構。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目前結構選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的有機結合。框架結構易于形成較大的自由靈活的使用空間,以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墻則可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以減少結構在風荷載或側向地震作用下的側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
二、結構布置
1、平面布置
結構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結構平面圖上布置柱和墻的位置以及樓蓋的傳力方式。從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結構平面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或者盡可能靠近,以減小結構的扭轉反應。地區主要的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慮抗震要求的。在這次實習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規整,不滿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結構設計者通過靈活的設縫和柱網的布置,將不規則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個規則的平面,從而使各個單獨的分體系滿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區設縫應為防震縫,平面形狀復雜時,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盡可能不設縫。
2、豎向布置
豎向布置的要求是:結構沿豎向(鉛直方向)應盡可能均勻且少變化,使結構的剛度沿豎向均勻。由于本次參觀的工程項目都屬于多層建筑,因此在豎向布置上的要求體現得并不多。
三、基礎設計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層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載都由它下面的地層來承擔,受建筑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傳遞荷載的下部結構稱為基礎。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和設計等級、建筑布置和上部結構類型,充分考慮建筑場地和地基巖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
本次實習中各工程采用的基礎形式,既有柱下獨立基礎(淺基礎)又有樁基礎(深基礎)。以市辦公樓項目為例:該項目處于江畔,地質條件復雜,同時地下水位較高,并根據綜合評價,采用承臺樁基礎最為適宜。樞紐的一幢配套用房也采用了樁基礎的形式。但與前者不同的是這里的樁直接與地基梁連在一起,取消了承臺,二者類似柱與梁的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形式的選擇和組合,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網的布置
柱是框架結構的主要豎向受力構件,柱網的布置對整個建筑結構的功能和力學性能有這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優良的柱網布置能夠方便施工,加快施工進度。
柱網布置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網布置要使結構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網確定后,用梁把柱連起來,即形成框架結構。梁柱剛接構成雙向梁柱抗測體系。一般情況下柱在兩個方向均應有梁拉結,故應在房屋縱橫向均應布置框架梁。因此,實際的框架結構是一個空間受力體系。但為計算簡便起見,可把實際框架分成縱橫兩個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橫向框架和縱向框架。
橫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組成。
縱向框架--由建筑物長方向的梁柱構成。
兩向框架分別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載。對于樓面豎向荷載,可由橫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縱向框架承受或縱、橫向共同承受。根據樓面豎向荷載的傳遞路線,可將框架的承重體系分為三種:
(1)橫向框架承重體系:橫向框架跨數往往較少,有利于增加橫向房屋抗側移剛度;縱向連系梁截面尺寸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風采光。
(2)縱向框架承重體系:適用于大空間房屋,凈空高度較大,房屋布置靈活。
(3)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體系:各桿件受力較均勻,整體性能較好。
施工
大三暑期學校已經安排了我們進行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在那次實習過程中,我們主要對施工現場的建筑機械設備,人員組織,施工方法,技術、質量和安全控制進行學習。而本次施工實習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畢業設計當中的施工設計,因此,我們的實習重點是放在施工組織設計上的。
一、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是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文件,是施工技術與施工項目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它是工程開工后施工活動能有序、高效、科學合理地進行的保證。
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①配套投產,根據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投產先后順序,都要服從施工組織總設計的規劃和安排。安排各單位工程開竣工期限,滿足配套投產;
②確定重點,保證進度;
③建設總進度一定要留有適當的余地;
④重視施工準備,有預見地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在工程開工的前頭;
⑤選擇有效的施工方法,優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確保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節省暫設工程的開支;
⑦施工總平面圖的總體布置和施工組織總設計規劃應協調一致、互為補充。
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施工條件設計(或稱施工組織基本概況);2、施工組織總設計;3、各個建筑物等單位工程的施工設計
二、施工進度計劃
施工進度計劃是在確定工程施工目標工期基礎上,根據相應完成的工程量,對各項施工過程的施工順序、起止時間和施工工藝銜接關系以及所需的勞動力和各種技術物資的供應所優質的具體策劃和統籌安排。編制一份科學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協調好施工時間和配置關系,是施工進度計劃貫徹實施的首要條件。
施工項目進度計劃的編制的基本要求
1、保證擬建施工項目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努力縮短施工工期。
2、保證施工的均衡性和連續性,盡量組織流水搭接、連線、均衡施工,減少現場工作面的停歇和窩工現象。
3、盡可能的節約施工費用,在合理范圍內,盡量縮小施工現場各種臨時設施的規模。
4、合理安排機械化施工,充分發揮施工機械的生產效率。
5、合理組織施工,努力減少因組織安排不當等人為因素造成時間損失和資源浪費。
6、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三、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意義
施工場地平面布置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指導現場文明施工有著重要的意義。否則,施工場地布置不合理會造成施工秩序的混亂。一個項目的施工場地要容納上百人上千上萬的隊伍進行施工,各自承擔不同的任務難免會互相干擾,再加上施工場地布置得不明確或考慮不周到,施工過程中就有可能占用其他隊伍的施工場地,影響其他隊伍施工,就會產生糾紛。許多材料、機械需要存放,進行施工場地平面布置時如欠全面考慮,就可能出現存放位置占用了建筑物的設計位置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施工進度而增加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場地布置粗糙直接影響施工安全,并容易發生觸電、失火、水淹等危害,造成經濟損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必須要充分重視施工場地的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的作用
1)確定生產要素的空間位置。
2)項目施工過程中,確保施工互不干擾做到有秩序的進行施工。
3)可使施工所需各種資源及服務設施,相互間有效的組合和安全運行。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18-0012-03
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畢業設計則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的綜合,更體現了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隨著卓越工程師培養和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已無法滿足畢業設計的質量要求[1-2]。同時,建筑行業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當前,在提出建設應用技能型高校,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面向建筑行業需要,探索與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建立團隊指導、產學研聯合培養、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科研項目―創新實驗―畢業論文一體化等畢業設計指導模式,以期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鍛煉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實現卓越工程師和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1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畢業設計選題單一,與實際工程脫節 從畢業設計題目看,大多數畢業設計選題以工程設計為主,單一且陳舊,脫離實際,不能體現本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主要是多層民用建筑,雖可涉及辦公樓、教學樓、商場、住宅等,但基本均為框架結構,較少涉及鋼結構、工業廠房、高層建筑等。對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來說,只有少數學生可以進入設計單位,絕大部分畢業生從事施工、監理、造價、檢測等工作[3],但畢業設計很少涉及,與實際工程需要脫節。
普遍存在前松后緊現象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時間一般為14~16周。實踐表明,在畢業設計開始時,部分學生無從下手,部分學生尚未進入狀態,不急于開始畢業設計工作;另外,就業、考研成績剛剛公布等因素,使得畢業設計的前期時間被大量占用,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和進度。隨著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到5月份,學生才意識到時間緊迫,于是開始加緊時間,加快速度,也使得畢業設計質量不高。總之,這種前松后緊的現象使得計算書和圖紙錯誤較多,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下降。
照抄照搬現象亦較普遍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基本采用電腦繪圖并完成計算書,鍛煉了學生軟件應用能力,但這也為學生照抄照搬別人的畢業設計成果提供了條件[4]。在畢業設計期間,不少學生能找到往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成果。很多學生由于前期進度較慢,后期直接將別人的畢業設計計算書和圖紙稍加修改,從而短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這樣完成的畢業設計往往錯誤百出,極易出現計算書前后矛盾、計算書與圖紙自相矛盾等情況,失去畢業設計的目的。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應用技能型高校,絕大部分本科辦學時間不長,近年來引進教師較多,他們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對理論課程比較熟悉,但對實踐教學內容明顯不熟,工程實踐訓練更加缺乏,對規范條文也不夠清楚,不能很好地指導畢業設計。同時,高校歷來重視教師的學歷層次、科研項目、論文、經費到賬等,對教師的工程實踐不夠重視,導致部分高學歷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時,僅能解決畢業設計中的小問題,影響了畢業設計質量,與應用技能型高校的辦學思想也不符。
2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的創新途徑
在應用技能型高校辦學背景下,面向建筑行業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亟需改革和創新。基于此,提出幾種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團隊指導畢業設計 土木工程專業涉及面廣,其內容無法在畢業設計中全面體現。組建團隊指導畢業設計,從科研、工程實際出發,由多名教師合作組建指導教師團隊,指導多名學生完成較大的畢業設計課題[5]。例如,以某公路設計為團隊畢業設計題目,學生團隊可分別完成線形設計、路基路面設計、橋涵設計、概預算與施工組織設計、附屬設施設計。另外,還可安排建筑工程方向學生完成加油站的結構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協調,最終完成一條公路的設計工作,每個學生都加強了對公路設計的全面認識,形成了比較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加強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不僅符合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要求,也是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思路。
產學研結合畢業設計模式 應用技能型高校應加強與企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這對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具有指導作用。很多高校指導教師選題缺乏工程實際背景,歷年畢業設計土木具有相似性,造成學生對畢業設計缺乏新鮮感和產生脫離實際感,對畢業設計興趣不高[6]。通過產學研結合,聘請校外企業導師單獨聯合校內導師指導畢業設計,可以豐富畢業設計內容,緊跟工程實際,也可直接參與工程單位項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同時,學生也可以在企業導師的幫助下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對就業大有益處。
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一體化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中,畢業設計的內容基本是幾門主干專業課程課程設計的綜合。因此,可以利用某一完整的已完工的實際工程資料,根據課程需要,分解成各課程設計的原始參考資料,這樣每個學生的課程設計內容整合后就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設計。畢業設計時,只要將完成的課程設計有機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設計文件即可。
以城市地下工程方向為例,該專業方向的課程設計除鋼筋混凝土結構和基礎工程課程設計外,一般還包括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筑結構、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課程設計[7]。從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上講,這些課程之間存在緊密的依存、制約關系,如圖1所示。根據地下工程的實際情況,可將設計內容分為四大塊:規劃設計、隧道設計、地下結構設計及施工組織。畢業設計時只要整合好這四大塊內容,即將課程設計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并優化之,便可得到與實際工程基本一致的設計方案,甚至更優的設計方案[8]。
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項目、學生創新項目一體化 為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教育部、教育廳、高校設立了各級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學生通過主持或參與這些創新項目,培養了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對于這些學生,允許他們以創新項目內容為基礎申請做畢業論文,這樣創新項目和畢業論文互為補充,實為一體。同樣,指導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科研項目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具體做法是將科研項目內容進行分解,以適合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要求,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在具體確定畢業論文課題時,應基于學生現有理論和專業知識,選擇以鍛煉動手能力和學習科研方法為出發點的課題。
3 幾點建議
鼓勵年輕教師走出去,增強工程實踐能力 充分調動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年輕教師加強與工程單位的交流與聯系,積極參與具體工程,包括設計、施工、監理等不同工作性質,全方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經驗,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鼓勵年輕教師參加注冊工程師考試,熟悉工程規范條文,提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取得注冊師證書后還可更好地服務于工程單位。
加強畢業設計管理工作,實施全過程監控 學院要對畢業設計選題、教師指導時間、學生設計時間及畢業設計檢查要求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定,安排固定教室進行畢業設計,堅持畢業設計前期、中期、后期檢查,并進行中期答辯,對中期答辯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紅牌、黃牌、口頭警告,做到全過程監控學生的畢業設計進度和質量。
保障畢業設計經費,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務必要確保畢業設計經費,解決畢業設計過程中的經費問題,如畢業設計檢查時相關資料的打印、復印等費用;對指導畢業論文的教師及學生可以解決一些試驗材料、測試儀器等費用,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教師指導畢業設計的教學工作量。
嚴把畢業設計答辯關,大力提倡公開答辯 畢業答辯環節十分重要,它是學生畢業設計成果的綜合體現,嚴禁走過場。同時,大力提倡公開答辯。其中,對于優秀畢業設計必須參加公開答辯,并允許低年級學生旁聽,讓低年級學生對畢業設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掌握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為以后自己做好畢業設計打下基礎,還能夠促進優良學風的建立。
4 結語
建設應用技能型高校勢在必行。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的一個集中體現,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建筑行業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辦好應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為目標,總結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改革并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并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全面素質,對應用技能型高校如何辦好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錚,王海瑩,孫俊.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100-102.
[2]李方慧,趙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40-42.
[3]張亦靜,何杰,肖芳林.基于團隊協作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22(3):
107-109.
[4]高笑娟,李躍輝.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質量的全過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7-130.
[5]李富榮,荀勇,王照宇.土建類專業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140-141.
[6]姜旺恒,錢國平.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題目多樣化改進對策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184-186.
1.基本實踐能力
(1)表達能力。是指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能力、課程演講能力、完成課程論 文能力、文化活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調查能力。
(2)計算機應用能力。是指計算機應用技巧能力、應用土木工程設計軟件能力、應 用工 程項目管理軟件能力、應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軟件能力、應用土木工程施工監理軟件能力和 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3)外語能力。是指外語交流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外語應用能力、工程管理專業外 語應用能力和外文文獻閱讀能力。
2.工程實踐能力
(1)知識積累能力。是指完成專業課程設計能力、課程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崗位 實訓能力 、認識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生產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畢業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實習過 程中探索性學習能力、工程實際知識的接受能力、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能力和實習中掌握“ 三新”的能力。
(2)主動實踐能力。指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質疑能力、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觀 察能力、解決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土木工程實踐協同工作能力、工程實踐小組領導能 力、深入 工程設計的實踐能力、深入工程施工的實踐能力、探索性工程實踐能力、專業基礎理論的應 用能力和專業課知識應用能力等。
二、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
1.理論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工程測量與檢測技能應包括工程測量、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的技能。 這些是工程建設過程中,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常規技能。應屆 畢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進行考核的首要技能就是工程檢測操作技能。 由于畢業 生畢竟缺乏工程經驗,不能馬上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因此工程檢測操作技能就成為畢業生 的基 本技能。理論課的教學應該使學生在校期間具備熟練掌握常規的工程檢測操作的理論知 識。同時,在教學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實踐內容的教學,為提高學生工程測量實際能力 ,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程技術應用技能應包括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技術中的新工藝、新技術并能發現工 程常 見技術問題和解決常見技術問題的能力。當畢業生在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在熟練掌握工 程檢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用人單位會將工作優秀者安排在適當的管理崗位上,從事工程技 術的管理工作。這也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第二階段的考核。必要的施工計劃、合理組織可 行的施工方案,實施過程中有關技術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這些是保證工程進度和降低施 工成本的決定因素。
2.實驗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離不開建筑材料質量的驗證試驗、混合料的配比試驗、施工 過程中分項工程及分部工程的質量抽檢試驗和交工竣工時的驗收試驗。學生畢業成為工程 技術人員后,這些相關的試驗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是經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學生在校期 間所學的建 筑材料試驗、建筑結構質量監測、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監測和橋梁工程施工質量檢測等課程都 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項目應覆蓋工程全過程的的實驗內容,精度要 求要符合工程實際的要求,以此縮短從試驗室到施工現場之間的距離。
根據土木專業的特點,我們把四年的實驗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考慮,堅持實驗教學四年 不斷線并將土木工程 的封閉實驗室變為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實驗條件。大 學一、二年級開展結合工程測量、工程材料、力學等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各種 實驗 設備和儀器的操作,了解實驗環境和實驗室管理,掌握基礎性驗證實驗的基本步驟和數據處 理的方法。大學三年級結合道路、橋梁、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安排設 計 綜合性實驗、建筑工程檢測試驗、道路檢測與橋梁檢測試驗,由教師提出課題,學生組成小 組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設備,擬定實驗步驟,完成實驗課題的報告和技術總 結。大學四年級學生進入了專業課學習,結合橋梁工程、砌體結構等專業課的學習,由學生 選擇工程實用性實驗課題,經指導教師推薦,經相關程序審批,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報告和 技術總結。優秀的實驗成果,學校要給予資助。
3.工程實習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 業實習。
認識實習的目的是增加新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其對本專業有一個初步的了 解。首先開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將土木工程概論按專業學科劃分成總論、力學、建筑、巖 土、道路、橋梁、結構、施工、防災等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分別由對此領域的應用、現狀及 發展都了解比較透徹的、在該學科有較深造詣的專家或教授進行講課。在期末的認識實習中 ,讓同學們根據實習的感受,結合上課的內容寫出圖文并茂的實習報告,從而做到理論指導 實踐,提高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感性認識,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了良好的 基礎。
轉貼于
在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中,組織學生參加指導教師的科研、工程技術服務項目。在進行 特殊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中,指導老師聘請工程技術專家結合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疑難問 題,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接觸到一些新的 技術問題,并指導學生對新技術問題進行一定的研究,增長學生的知識面。在實習的過程中 ,為學生創造深入施工現場的條件,讓學生真正接觸實踐,親自動手,完成實際項目上的工 程測量、工程試驗、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任務。
三、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方法
1.項目教學法
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僅靠學生到施工單位實習是遠遠不夠的 ,這就要求教師自始至終地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多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 實踐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生產科研項目而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 我校與施工生產單位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項目來自于教學基地。選擇的項目要具有一定的 應用價值,能將某一個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與工程施工企業實際生產 過程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有獨立制訂計劃并實施的機會,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能 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 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教師與施工企業專家共 同評價學生的項目工作成果。
通過項目教學,可以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既 提高了理論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又使得學生通過實際的工作,鍛煉專業技能,提高環境 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
項目教學過程的多樣性使學生不僅具有實踐能力而且具有發展能力,可以隨社會的發展 和職業的不同而不斷提高和發展自己,可以在畢業后以一個熟練技術人員的身份立即進 入社會和工程施工生產領域。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就業選擇,而且可以改變學生的從業觀念 ,有助于畢業生得到社會的認可。
2.實錄案例模擬教學法
開設實錄案例教學課程,可以對畢業班的學生進行實際工程教育。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室 進行實例教學,利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一些實際問題 的感 性認識。尤其是對于工程測量、工程試驗、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在實習的 過程中沒有接觸到的,或者是目前學校實驗條件不具備的試驗檢測項目,都可以通過多媒體 進行演示。對于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新工藝和新技術,發現工程常見技術問 題和解決常見技術問題等方面,學校給予立項,組織部分教師深入工程實際,進行工程全過 程的實錄,采集成影像教材給學生播放,并由教師配合講座,從而使學生掌握施工全過程的 施工工藝。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工程管理課程的教學,由于教師普遍缺乏施工企業管理實踐 工作經驗,因此造成理論知識與施工企業實踐技能脫節,造成學生也缺乏工程管理實踐學 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真實的社會實踐環境。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不能到 真實的工程管理崗位實習,必然降低畢業生的管理實踐能力。我們采用模擬教學法構建師生 之間的互動平臺,正確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工程管理實驗教學,使學生在模擬的工程 管 理崗位上扮演職業角色,聘請有經驗的施工管理企業經理加以指導,這就從根本上彌補了客 觀條 件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近似真實的施工企業經營環境,可以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學 生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 06(5).
[2]張季超,童華煒,張春梅.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J] .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
[3]孫文彬.加速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素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5) .
[4]時志軍,李曉蓮,李靈君.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天水師范 學院學報,2007(9).
近年來,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與亞琛工業大學科研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先后與亞琛工業大學合作申請完成中德團隊合作項目(PPP項目)、中國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及國際合作項目、上海市教委海外實習交流項目、德國北威州科技部及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項目等十余項,并聯合舉辦國際會議,亞琛工大教授與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合作申請到德國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多項。另外,雙方聯合建立環境巖土工程實驗室以及聯合建立國家級研究中心的工作正在進行中,雙方的合作也先后在德國政府網站、德國亞琛工大校園網、德國駐華大使館網站及德意志學術中心網站上介紹。目前,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的科研合作已經被中德兩國政府列入雙方聯合資助的框架,雙方下一步將聯合申請德國DFG和中國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資助課題的題目。
作者簡介:李富榮(1982-),男,江蘇鹽城人,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講師;胡艷麗(1983-),女,江蘇宿遷人,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講師。(江蘇 鹽城 22405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項目編號:C-c/2013/01/00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4-0179-02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首要任務。對于工科大學生,其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師的宗旨,也是當今社會企業經濟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
近年來,企業愈加重視在校大學生的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將其視為是否錄用的首要條件。基于此,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積極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構建了滿足工程單位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均有較大提高,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一、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技術與管理、建設項目開發與投資分析、工程監理、咨詢以及招投標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備注冊結構、巖土、建造、監理、造價、檢測等現場工程師的基本知識、素質和能力,具備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和能力,能夠在房屋建筑、交通土建的勘測、設計、施工、咨詢、教育、投資、開發及監理等單位或部門從事相關技術及管理工作。”要達到上述培養目標,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大教學環節。目前,在平時教學中,受學校辦學條件、學生培養經費和現場實習難以組織等因素的限制,土木工程教學中的理論教學比重遠大于實踐教學,使得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有所弱化,影響了學生的培養質量與就業。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工科專業,不僅需要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參加一定的實踐教學環節,因為實踐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畢業后從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必須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質量,不斷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建立與理論教學相匹配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1]
二、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現狀
1.實踐環節學時較少
目前,不少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總學時逐年減少,教學計劃偏于理論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各類實驗、實習和設計等實踐環節大幅度減少。比如鹽城工學院土木專業很多課程設計僅1周,認識實習1周,生產實習2周,畢業實習2周,這些實踐環節學時的安排已不能滿足專業教學要求,影響了本科教學質量。其原因是實習經費緊張、實習老師人員配備不足等[2],使得實習時間得不到保證,從而不能滿足當今工程單位對實用技術人才的需求。
2.現場實習得不到保證
對于應用型高校,大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施工、監理等工程現場工作,工作環境較差,且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問題,再加上現在的大學生吃苦精神不夠,實習中主動性、紀律性和積極性均較差。[3]同時,由于實習給工程單位帶來了安全管理問題,有些單位不太愿意接受學生實習,或只帶學生在施工現場走馬觀花便草草結束,以往長駐現場實習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3.學校實驗條件有限
有些高校實驗設備陳舊,實驗開出率較低,更不具備現場實驗測試條件,導致實驗環節強化不夠,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專業鍛煉。[4]即使在正常開設的實驗環節中,也是以常規實驗項目為主,設計性、開放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很少。另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較少,很多流于形式,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實際需要。
4.指導教師實踐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教師學歷普遍較高,專業教師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許多專業教師本科、碩士、博士一直讀下來,在校期間主要參與導師課題研究[5],缺乏施工現場工作經驗,教師本身實踐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勝任實踐教學指導工作。
三、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優化的思路
1.制定新的實踐教學培養目標
圍繞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對于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充實、優化實踐課程設置,動態化設置課程,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工程實踐不間斷。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實習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是直接面向工程現場的一個教學環節。為此,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要求大一完成認識實習,大二完成測量實習,大三完成生產實習,大四進行畢業實習。其中,生產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結束前進行,以便學生與暑假時間整合起來,延長學生的實習時間,加強學生的實習效果;同時,生產實習期間,學生需在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深入到具體工程技術崗位從事具體工作,完成實習日記,最后由企業工程師評定學生實習成績。[6]
2.加大實踐教學經費投入
充足的實踐教學經費是保證實踐學時、達到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礎。[7]學校在實習環節上需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加大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確保專款專用。加大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投入,完善現有實驗條件,充實校內實驗室資源,建立土木工程綜合實驗中心。實習基地建設需要工程單位與學校的努力合作,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高校需對工程現場進行指導,工程單位提供實習平臺,把實習基地建設落到實處,從而建立良好的校企關系,保障實習的順利完成。同時,可與大型施工單位共建實驗室,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從而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3.加強教師工程實踐能力
教師是實踐教學環節執行的主導和核心,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5]我校實行青年教師到工程單位掛職鍛煉制度,這對青年教師是大有益處的,一方面可以切身了解實際工程,積累工程經驗,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另一方面可以參與企業科研課題,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也為指導學生進行工程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對于掛職鍛煉時間,要求到工程單位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掛職期間要求青年教師定期交流,給青年教師創造更多的接觸實際工程的機會,結束后提交掛職鍛煉總結報告、成果以及實踐部門的鑒定意見,最后考核與答辯,合格后作為技術職務聘任的必備條件。
4.增強學生實驗創新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傳統實驗屬于驗證型實驗,為此增設了設計型、綜合型實驗。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制訂新的實驗方案、設計新的實驗項目,增強了學生實驗的參與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理論知識是如何轉變成科技成果、服務實際工程的。例如,在土木工程專業巖土與地下工程方向可設置土體與巖石力學對比實驗,這是對相關實驗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和改進后形成的一個綜合實驗,其實驗內容為采用諸如壓縮、直剪、三軸等常規實驗方法,對比分析土體和巖石的異同點,并且實驗方案(包括實驗目的、步驟、要求等)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時間由學生向實驗室老師申請確定,經批準后獨立完成實驗及實驗報告。最后,根據實驗操作過程、實驗結果及實驗報告完成情況,綜合給出實驗成績。設計型、綜合型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從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中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8]
5.創新畢業設計指導方式
作為應用型高校,鹽城工學院創新了畢業設計指導方式,積極鼓勵指導教師構建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并可以聘期經驗豐富的企業導師參與畢業設計指導工作,有利于畢業設計成果質量的提高。在團隊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團隊有總指導教師,每位學生有各自的指導教師,由3~5個學生共同完成一個總項目課題,這一項目課題可以是某一實際工程的全過程設計工作,或一個完整的科研課題;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團隊成員相互交流,團結協作,充分利用專業規范,使之掌握了整個地下工程設計的內容、流程及方法,確保其厚基礎、寬口徑走向社會。[9]
四、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教學探索,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均有較大提高,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等逐年增多,考研率也逐步提高。實踐說明,通過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學生的實踐能力進步明顯,但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應繼續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時展需要的畢業生。
參考文獻:
[1]王志英,鄒莉,李丹蕾,等.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52-253.
[2]閆紹峰,孫月秋,廖國進.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大學生創新實踐機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104-106.
[3]劉祥鑫,孫光華,李占金.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模式優化[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4):157-159.
[4]張穎,胡曉娜,付立彬.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115-118.
[5]孫建,趙光明.當前形勢下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優化[J].中國外資,2013,(18):344-345.
[6]荀勇,李建宇.土木工程特色專業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
2011,20(4):30-34.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改革項目;黑龍江工程學院教育改革項目
作者簡介:武鶴(1963-),男,黑龍江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學與教學管理研究,(E-mail)。
摘要: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一次檢驗。基于CDIO理念,以“大工程觀”和“全壽命周期”為主線,以學科交叉與專業綜合為基礎,開展基于團隊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采用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聯合指導的方式,重在培養學生“大工程觀”、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實踐創新精神,促進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不斷提升,以期為推動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土木工程;CDIO;畢業設計;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3-0119-03 一、前言
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最后階段采用的一種綜合性、總結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技術及平時教學訓練基礎上,按照規范化的設計研究程序與方法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專業范圍內有關工程應用問題,以及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使學生的知識、素質及技能得到進一步鍛煉、充實和提高。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內容涵蓋設計、施工、維修養護、管理等方面。近年來,畢業設計在適應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質量也不斷提升,但畢業設計的基本模式卻仍停留在“一師多生、一師多導”的層面,畢業設計的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指導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缺乏企業界的深度參與、指導與評價。歸根結底,畢業設計的改革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需要突破原有禁錮,更需要實質性地創新。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如何發揮土木工程專業“大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專業特點,使畢業設計選題更貼近工程實際,充分體現學科交叉與專業融合,是畢業設計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積極探索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模式,采取基于團隊的畢業設計模式和校企合作的指導方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
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直接從事著解決土木工程設計、建設、管理、服務等工程實際問題的工作,工程系統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基于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正是適應這一要求而進行的。
(一)基于CDIO的畢業設計理念
CDIO教育模式和方法是近年來國外工程教育發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對工程教育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越來越受教育界的關注、重視和研究。CDIO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瑞典哥德堡查爾姆斯技術學院、瑞典皇家技術學院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等4所工程技術類大學發起的一項工程教育改革計劃。以全壽命周期為主線和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以獲取工程能力和經驗,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素養、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
CDIO模式教學主張用產生于真實環境中的問題啟發學生思維,由此支持并鼓勵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式的學習、拓展性學習、案例學習和項目學習。CDIO模式重視學生的觀點和體驗,讓學生在項目開發和討論中獲得經驗,并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3]。CDIO教育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4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4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畢業設計正是培養學生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的重要而關鍵環節。基于CDIO模式的畢業設計改革,強調用真實復雜的案例呈現設計題目,營造設計需要解決的環境,使學生在畢業設計執行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活化。
此次畢業設計改革,采用“設計院模式”,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項目建設為依托,從項目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內容實施,充分體現黑龍江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工程、大系統、大視野”的畢業設計理念。
(二)基于團隊的畢業設計模式
立足于CDIO國際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大工程觀和全壽命周期為畢業設計的基本主線,構建畢業設計團隊培養模式,使人際團隊能力培養和工程系統能力培養在畢業設計中得以體現。
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背景,選定符合畢業設計的工程項目,從學校2011屆和2012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班中遴選15位畢業生組成畢業設計團隊,分成6個專業方向組(每組2~3人),即項目可研組、路線設計組、路基路面組、橋涵組、隧道組、概算與施工組織設計組(如圖1所示)。團隊各組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共同開展項目設計工作,完成基于團隊合作下的畢業設計項目訓練,全面鍛煉學生的工程系統能力、人際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專業綜合素養。
圖1 土木工程專業(道橋方向)畢業設計改革分組設計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指導方式
緊密圍繞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綜合性、工程性、系統性、團隊性”的規律和要求,開展畢業設計指導方式改革。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強化企業工程師的參與及合作。引入“雙導師”指導制度,即由學院骨干專業教師和來自工程設計、施工及科研和管理單位的知名高工、技術人員組成指導教師組,共同擔任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通過企業導師的參與,推進畢業設計指導方式的改革,在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同時,保持與工程界同步,使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感受到技術的進步,體會到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此外,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組采用“畢業開題+2周一次團體匯報+中期大檢查+畢業設計答辯”的過程管理,從畢業設計開題到畢業設計答辯整個過程,始終堅持邀請工程界知名專家和一線工程師參與,讓畢業設計選題更貼近工程實際。學生通過匯報并與知名專家和企業導師交流,能夠更深入地認識工程設計與建造的本質與要義,實現了教學到工程,理論到實踐的對接,獲取工程經驗,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素養。
三、結語
基于CDIO模式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與傳統方式相比,讓學生得到了更為全面的鍛煉,正如答辯評審專家們所言:該畢業設計改革形式新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大工程觀和對項目的全局把握;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創新成果突出,大膽進行了新型路面結構的設計和理論探索,應用先進的空間三維計算軟件Midas進行設計驗算,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設計院的前面。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體現出選題真、任務實、模式新的特點,同時積極探索了校企合作雙導師制,強調企業工程師的參與及指導,使畢業設計更貼近工程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通過基于團隊的畢業設計,學生的工程系統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新設計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改革效果顯著,為畢業后較快適應工作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推進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對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啟迪.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2007(4): 3- 12.
[2] 肖琦,屈成忠,劉春城.基于適應社會需求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與思考[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 2011(Z1):32-36.
[3] 孫德發,趙全振,等.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 98- 100.
[4] 張亦靜,何杰.基于團隊協作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3): 107-109..
[5] 童樂為.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創新體系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 111- 114.
[6] 楊光,張兆強,李文濤.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改善措施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 114-117.
[7] 劉錚等.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100- 102.
[8] 黃明奎.加強過程控制 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2(1): 121-123.
[9] 何志鵑,楊立軍.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建筑,2007(2): 201- 2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based on CDIO concept
WU He, GE Qi, ZHANG Jiaping, SUN Ling, YANG Yang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擬用10年(2010-2020)時間培養百余萬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卓越計劃”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它定位了工程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綜合人才,以適應和支撐產業發展。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強、工程性質明顯,在當前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教學中,高校一般都會安排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的總結階段,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畢業設計。這個階段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也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重要手段。
一現階段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畢業設計的認識、畢業設計安排、選題和指導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其一,部分高校、學生缺乏對畢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性,由于畢業設計和學生找工作或考研復試時間相沖突,所以大都對畢業設計流于應付的態度,指導教師對此也是聽之任之,忽略對學生畢業設計過程的監管。其二,畢業設計選題過于單一化,常常是多人一題,并且,設計選題往往還與工程實踐脫節。其三,部分指導老師缺乏土木工程設計和組織管理的實踐經驗,對學生的畢業設計的指導僅憑個人理解,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難免片面甚至脫離實際工程設計要求。
二本科畢業設計改革目標及關鍵問題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的目標是把本科生培養成適應和支撐產業發展、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卓越人才。這里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把畢業設計從原有的制式的、程序化的教學環節,變成作為一種培養手段融入日常教學中,同時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并制定和執行工程教師的職務聘任、考核等相關制度。
三本科畢業設計改革內容及措施
(一)完善設計類課程體系
全面梳理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過程中的設計類課程,涉及到的課程有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原理、房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結構概念設計、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以及土木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在相應課程結束后安排的課程設計有:多、高層住宅設計、現澆混凝土樓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等,進一步細化各個課程設計的任務和目標,并結合當前土木工程學科發展以及工程應用對工程師素質與技能的要求,對各類課程設計實踐課程重新制定教學大綱。
(二)畢業設計的總體安排
在畢業設計的總體安排上,改變以往的整體化--全部學生都在第八學期進行畢業設計。從土木工程專業2013級學生開始,根據學生學習程度,對學習優異的學生,在大三開始布置畢業設計任務。這些學習程度優異的學生經過兩年基礎課的學習,這個時候布置畢業設計任務,有利于他們對學習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做到有的放矢,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他們對相對學習差的學生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三)搭建實踐平臺,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卓越計劃”其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方式,不斷擴大校外實習基地規模,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工程實踐教學環境。學校在加強現有基地建設的基礎之上,根據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我校的優勢資源,與施工單位,工程設計院等優秀企業建立聯合培養模式,采用雙導師制度,對于每個用人單位,乃至每個工程項目,都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輔助教師以及現場技術指導員。建立健全學生企業學習期間的醫療保險等保障措施。同時,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以保證本科基礎實驗教學,同時建設校內實踐教學示范區,以完成學生對實際工程的實踐操作和訓練,而且對復雜工程,學校已建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各種虛擬仿真項目,再現生產過程。
(四)畢業設計選題
畢業設計題目根據專業方向設置,按照畢業設計大綱要求并盡量結合實際工程進行選題,實際設計題目可以來源于學生的工程實踐,也可以從設計單位實際項目中選題,由指導老師把握題目的難易度以及設計工作量,并由指導老師編寫詳盡的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盡量一人一題,不同年份題目做到無重復。同時,本著自愿原則,選擇少數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撰寫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確定的選題,經學院審查后,向學生公布。學生根據公布的選題,選擇指導教師。最終根據雙向選擇的方法,確定畢業設計題目和指導教師。
(五)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
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需要指導老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一方面,結合學校工科教師評聘和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師聘任、考核、評價制度方面向具有工程實踐經歷的教師傾斜,并建立專職教師到企業工作或輪訓制度、青年骨干教師出國到跨國公司研修制度,以使學院教師不斷更新工程知識、掌握新的實踐技能、豐富工程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聘請企業從業人員參與制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聘請有工程背景的優秀人才做本專業兼職教師,以作為“卓越計劃”培養人才的師資補充。
(六)實行每位學生畢業設計公開答辯制度
本科畢業設計公開答辯的做法類似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答辯評委小組由5位系內中級以上職稱的老師,以及1位校外專家組成。并采取回避制度,答辯評委的學生不得參加本組答辯。每位學生答辯時間15分鐘,其中設計成果匯報10分鐘,回答評委問題5分鐘。6位評委各自獨立評分,小組的平均分作為學生的考核成績。四結論在當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及“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下,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優秀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僅靠課堂理論教學還遠遠不夠,它需要各個高校緊緊把握“卓越計劃”的主旨和要義,改善本科學生的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為目標,以本科畢業設計的改革為抓手,為行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作者:賀東青 岳建偉 單位:河南大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4-0062-02
近年來,國家及社會均對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設置、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適應技術不斷革新的現狀。目前,由國務院批準,并由教育部、財政部全面啟動并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主要是對這一現狀進行的積極革新。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對“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具體解釋是:“質量工程”是以提高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提高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在專業、課程教材、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等 6 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建設,支持和鼓勵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深入改革和大膽創新,引導高校的本科教學方向,帶動教學的全方位改革和創新。所以,對于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配合我國高校教學改革以及適應土木專業發展的趨勢而進行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一、國內外工程類人才培養的不同模式
(一)國外人才培養的模式
國外工程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兩種模式主要有美國模式和歐洲大陸模式。美國模式主要是由社會和學校兩部分組成,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先進行工科基礎教育,學生畢業后則由社會提供具體化、職業化的專門教育,并且有各專業的工程師考試和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在完成所有項目以后才能成為工程師;歐洲大陸教育主要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其培養過程主要在學校完成,大學生在學校要先完成與工程師相關的基本教育和基礎訓練,獲得職業資格認證,則在畢業時可以取得工程師學位。國外工程類的人才培養模式,均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和實踐有著同等重要的要求。
(二)中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工程教育則較為傾向于知識,其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出發點在于傳承和創新人類的知識和文化,這種觀念也被稱為學科本位論。因此,也造成了中國土木工程教育的主要模式為: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是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學習,畢業進入專門企業以后,通過在企業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來完成工程師的職業教育,自此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師。
綜上所述,中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與之相關的課程設置都是沿革了國外的相關模式,但因為中國教育界和高校對于大學生培養的認知是在于知識的引導與學習,因此也造成了大學生土木工程師職業化培養的滯后,不能與其畢業后的職業生涯進行有力的結合,土木工程企業在招聘人才時皆希望大學畢業生已具備與工程師相關的基本能力,土木工程企業無需再進行其基本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于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企業的用人觀念也要求我們高校在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變革。
二、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如上所述,中國工程教育人才較為偏向于知識的傳承和創造,因此,我國土木工程教育的現狀存在有多種矛盾體:第一,國家、社會、企業均需要工程師人才,而高等學校卻不培養工程師。第二,學校教學主體缺乏工程實踐經歷,而學生卻需要接受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第九屆(2008 )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工作研討會中,總結了國內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兩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類型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定位。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最新的調研統計,我國目前共有362所高等院校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教育,其中研究型大學(985、211學校)共有65所,主要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學型學校297所,主要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 第二,不同類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在單位規模(大型、中型、小型)、單位性質(設計、施工、管理)、崗位層次( 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專業工程師) 等方面有所不同。
目前,較多高等學校對于實踐性教學和創新型能力培養不夠重視以及沒有充分合理的認識,部分高校只是簡單地復制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模式,使得高校畢業生一方面在從事科學研究時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另一方面從事施工技術時又缺乏相關的工程職業素養,從而導致了社會對于高等學校工程教育教學質量認同程度的不斷降低。
三、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意義
(一)從宏觀角度講,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學發展的基礎
黨的十七大、十報告中均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精辟論述。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關鍵和基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是針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學發展觀所實施的具體做法。
(二)從中觀角度講,培養具有良好創新型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的現實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更新,土木工程建設市場的開放,使得這一行業的壟斷逐漸破冰,與土木工程施工和監理相關的企業也逐漸改變了過去的單一經營模式,并試圖向橫向全面發展。但是,現今的山區高速公路、大型橋梁隧道工程、超高層建筑工程、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等各項技術的難度不斷提高,項目的管理與國際接軌,使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高校中對土木工程師的培養模式日益陷于“學術化”和“通才化”,畢業生對于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缺失已然與社會對土木工程師的實際要求脫節,土木工程行業所需要的技術、管理、創新等全方位高素質人才,在高校中未能如愿以償地培養出來,因此,要求開辦有土木工程專業的各類高等院校,必須轉換人才培養的思路,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三)從微觀角度講,探索和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保證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的根本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都存在著找工作難的問題,這一方面與高校人數逐年增多有關,但也與高校工科教育嚴重的產學脫節有關,高校教育只重學術性和與當代最新技術的脫節,使得學生對于實踐有著眼高手低之惑。要解決“就業難”這種現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樹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觀念,并逐步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不斷強化本科生工程技能方面的培養,加強工程類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四、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幾點建議
綜上幾點,我們通過對國內外工程教育的比較以及對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意義的認知,可以發現工程教育必須緊緊跟隨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同時必須以社會、企業的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踐操作能力為要求,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求的工程師人才。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上,筆者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在具體的教學中,第一,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逐步深化地為學生創造創新實踐平臺,改善實踐環境,推動學生自主創新活動;第二,在設置培養方案的環節上,要不斷地完善工程教育中的工程設計和實踐類課程體系,使得這兩方面的課程能夠貫穿高校學生整個大學教育過程,爭取使得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有較大的突破;第三,不斷深入和摸索高校的產學研結合模式。高校應當努力爭取校企共建、技術研發中心等實踐基地的建設,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之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觀念上,第一,做到大眾化教育和技術教育的平衡發展,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并重。第二,建立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老師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校外企業技術老師則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在綜合素質方面得到提高,將具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將更為主動地學習和具有更高的工程設計創新能力。第三,要有國際化教育的思路,高等學校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和雙語教學,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所學專業領域中最高精尖的技術和知識,也使學生能夠有高度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技術溝通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姜秀英,俞亞南,陳仁朋.土木工程創新設計實驗班的架構與實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9,17(6):109-112.
[2] 朱炯.土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的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6,21(5):93-96.
作者簡介:陳春紅(1983-),女,江西吉安人,常州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朱平華(1966-),男,湖北天門人,常州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江蘇 常州 213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常州大學教育改革與研究項目(項目編號:GJY1202002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2-0179-02
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階段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鍛煉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反映學生的科研能力、創新水平和高校教學質量,實現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隨著土木工程專業口徑拓寬和工程技術更新,傳統的畢業設計運行模式已無法滿足畢業設計質量要求。[1,2]本文探索和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在組織形式、設計選題、過程控制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以期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實現“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要求。
一、傳統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現狀
1.畢業設計選題
目前,多數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選題面相對狹窄,題型單一,深度不足,且以“命題式”的設計題型居多。比如,工業與民用建筑方向的畢業設計一般為多層框架結構和單層工業廠房,學生很少接觸其他結構體系的設計,這就制約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體現不出厚基礎、寬口徑的專業培養要求。另外,設計中對土木工程各方向的內容分配不合理,往往是重結構、輕建筑和施工組織設計,對道橋和地下工程設計的內容較少。設計題目大多不是根據實際工程來命題,對設計結果無法校核、論證,且多年來題目類型相同,內容大同小異。[3,4]這使得學生普遍感到畢業設計和實際工程脫軌,缺乏工程實踐意義,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欲望,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畢業設計時間安排
多數高校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八學期,而在這學期,找工作的學生忙于參加招聘會和面試,不能認真靜心地做畢業設計;考研的學生在準備研究生面試和復試時占據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影響了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有些學生意識不到畢業設計的重要性,忽視了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將四年所學知識綜合化和整合化的唯一機會,在畢業設計時準備工作不充分,匆忙著手,對最新的專業設計規范、專業標準圖集、專業構造手冊熟悉較少,完全依靠教師的指導,被動性設計表現明顯,學生在設計中體會不到設計成就感,導致其重視程度、設計熱情下降。
3.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問題
在畢業設計中普遍存在指導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畢業設計環節的生師比過高,有些高校甚至高達10∶1。很多青年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學,知識結構不夠完整,缺乏工程設計和實踐經驗,這就影響了畢業設計的指導質量。比如建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涉及到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等,指導教師必須精通這些專業知識才能高質量地指導學生開展畢業設計。同時,教師要兼顧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投入指導畢業設計的精力有限,很難對所有學生的畢業設計管理和監控到位,致使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設計進度嚴重滯后,畢業設計質量不高。
4.畢業設計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
在大學期間,土木工程專業除了學習專業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外,還有課程設計實踐環節。但這些課程和實踐環節均局部獨立,片面性較強,缺乏全局系統性和整體性,使學生多以點狀形態記憶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問題,缺乏大土木觀,工程設計整體觀模糊,這使得有些學生在畢業設計中既不能分析具體工程問題,又不能校核論證設計結果,只能照搬結構設計范例,依賴結構設計軟件,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畢業設計成果遠遠達不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有些學生不能按照設計進度進行設計,畢業設計前期松松垮垮,而后期通宵作戰,導致畢業設計內容不完整,深度不足,設計水平不高,甚至出現了計算書前后矛盾以及計算書和設計圖紙自相矛盾的情況。
二、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
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是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以實際工程和科研項目命題,由多名教師合作組建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團隊,指導多名學生完成較大的畢業設計課題,確定畢業設計中實施團隊指導的相關具體方案,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1.畢業團隊指導模式的目的和意義
畢業設計團隊選擇內容全面、結構體系豐富的課題,學生在設計時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對土木工程多個專業方向知識均有汲取,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工程意識。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采用討論式和啟發式教學,形成研討氣氛,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補充、啟發,全體團隊成員的素質得到發展,共同進步,這為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多名教師共同指導,相互配合、優勢互補,為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創造條件,也有利于教師的進步和成長。
2.指導教師團隊的構建
指導教師團隊組建時要綜合考慮教師的學緣結構、學科專長和年齡結構,教師之間學科交叉合理,各有所長,優勢互補,老中青教師搭配組合。團隊負責人一般由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擔當,在選題、設計成果考核等重要環節以及學術方向和關鍵技術等方面,對團隊教師起培養、指導、協調和組織作用。其他成員一般為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尤其要吸收青年教師加入團隊,根據其學科專長與特點負責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5]指導團隊既分工又合作,不同專業和方向的教師全程參與指導,根據進度和設計內容分階段負責。在團隊中以老帶新,培養年輕教師和專業基礎課教師。
3.學生團隊的構建
根據課題規模和任務的難易程度確定畢業設計團隊學生人數。學生團隊組建應基于雙向選擇原則,教師要對團隊的課題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做初步闡述,讓學生對課題有所了解。在組建學生團隊時可以同專業,也可以跨學科、跨專業,應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組隊,尤其要鼓勵基礎差的學生進入團隊。團隊組建后,應選一名理論知識扎實、責任心強、協調組織和溝通能力良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團隊的研究進展、實驗組織和人員協調工作。
三、深化畢業設計改革
針對以往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常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進行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教學改革實踐,旨在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實現“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
1.畢業設計選題改革
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滿足土木工程專業職業要求,選題要結合實際工程項目,與地方施工單位或設計院所合作選題,根據學生團隊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情況進行“真題真做”或“真題假做”,盡量避免“假題假做”,通過對比設計成果和現有工程的差異,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或者將教師的科研項目整理成為既能滿足畢業設計要求,又有一定科研性及學科前沿的綜合性的畢業設計題目。在選題時,注意給課題適當添加自由發揮空間,旨在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畢業設計提前安排
為了解決畢業設計與就業的矛盾,一方面將部分學生在大三時就吸引進入教師的科研團隊,提前接觸科研項目,開拓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畢業設計做好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將畢業設計的前期工作提前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展,增加了畢業設計的有效時間。指導教師詳細介紹課題的工程背景、研究背景、具體內容和預期成果,學生根據畢業設計的任務與要求收集資料,查閱參考文獻,分析課題的研究內容,提出研究思路和設想,完成科研實踐和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指導教師要及早介入學生的前期準備工作,縮短學生畢業設計適應時間,減少起始階段的盲目性。
3.加強團隊管理
過程管理是能否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畢業設計的關鍵。所有指導教師對畢業生的開題、階段性檢查、中期檢查、答辯進行互相把關,互相促進。重點從以下幾點做好過程管理:
(1)團隊指導教師要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實行值班制,保證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得到教師指導;團隊負責人關注試驗進度,對畢業設計進行階段總結。
(2)制定有效的團隊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建立良好的師生信息傳達和反饋渠道。
(3)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在設計過程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教師不能選擇硬性壓制和忽略不問,而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思考和積極創新來解決問題。
(4)開設畢業設計講堂。針對畢業設計中涉及的難點和重點問題,由相應的教師以畢業設計講堂的形式進行專題講解,豐富畢業設計指導形式,提高畢業設計學習效果。
(5)集體評圖。團隊負責人組織團隊教師共同討論確定畢業設計圖紙要求和統一評圖標準,利于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很大程度上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可以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4.加強與校外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校企聯合培養畢業生
高校和企業深度合作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重要途徑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方法,既解決了高校辦學資源匱乏問題,又為企業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人才。常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與校外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畢業生,建立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工程師畢業設計聯合指導團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依托校企節能減排材料研發中心和校企重點實驗室建設,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在企事業單位開展畢業設計,以實際工程為設計課題,設計結果可以對比校核,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工程意識和參與實際工程項目的熱情。[6,7]在聯合指導過程中,校內教師和校外工程師要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制定校外畢業設計管理制度,校內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畢業設計進度和畢業設計成果,并對階段性問題進行解答。
四、實踐效果
經過三屆畢業設計的探索和實踐,常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已逐漸規范和完善了畢業設計創新團隊的教學模式,畢業設計質量得到明顯改觀。通過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的構建,畢業生整合構筑了較為完整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了工程實踐應用能力,鍛煉了科研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各專業和方向的教師之間的聯系得到強化,不同專業課程教師對相關課程的認識得以深化,加強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團隊指導模式還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探索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錚,王海瑩,孫俊.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100-102.
[2]李方慧,趙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40-42.
[3]張亦靜,何杰,肖芳林.基于團隊協作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22(3):107-109.
[4]盧瑞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調查與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1):96-99.
一、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土木工程專業集實踐性、社會性及群體性為一體,其培養目標的要求更高,需要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前提下,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標準。為此,除了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還需要通過工程師的基本訓練,這樣的人才才是社會需要的專業人士[1]。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具有以下作用:首先,通過實際操作檢驗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是否扎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其次,是學生接受專業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術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實踐,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能力也會有所增長,以實踐帶動理論的學習。最后,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實踐教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自然就會深入學習,不斷進行創新應用。因此,在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實踐教學工作,是培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
二、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比例失衡
由于實踐性教學是基于理論課內容進行的,所以,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不會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實踐教學上,只會重視理論教學。而且,在研究型高校中,教師大多不是單純地承擔著教學任務,還需要開展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活動,使得教師很難有精力集中投入實踐教學環節中[2],后果就是教師在完成理論教學任務后,對學生的各類實驗和實習缺少及時專業的指導。除此之外,教學時間和教學條件等因素,也是導致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實踐教學需要充足的實驗課學時和實驗教學內容,才能確保由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實驗順利進行。而高校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這一方面缺少重視。各類實習時間不充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實習是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否按照實習指導計劃和考核方案進行非常關鍵,這對實踐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二)缺少充足的實踐教學環節經費
當前,一些院校存在實踐教學環節經費不充足的現象。這些院校由于種種客觀原因缺少軟硬件設施,更缺少實踐教學環節經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實驗經費短缺;其二,實習經費短缺。由于實習和實驗都是實踐教學的基礎環節,若不能有效保證其順利進行,學生對實驗設備和儀器的操作不能完全掌握,將影響課程目標的實現。一般而言,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對本科基本教學實驗項目有明確的規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尤為重要。但若缺少資金投入,將難以實現這一要求。經費少還會造成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實習內容不全面的狀況。對土木工程專業而言,在施工現場的實習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學生在實習階段不僅要對部分施工工序、招標投標、組織管理和工程監理有所了解,而且在工程預決算和事故處理等方面也應該兼顧[3]。但缺少資金,就不能同時兼顧到這些。
(三)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缺乏自主創新性
根據土木工程的專業性要求,土木工程實習環節是在與課程配套的實驗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地質、測量、認識、生產和畢業設計等方面的實習內容。這些實習環節多且不集中,沒有考慮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特征,內容也過于片面,不夠規整。此外,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內容,不夠充實和多元化。例如,一些畢業設計題目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但由于結構型式不夠多樣,造成房屋建筑設計對象主要以賓館、教學樓、圖書館等為依據進行。房屋建筑設計對象的層次劃分并不清晰,致使基礎結構設計不能全面考慮復雜的基礎型式的內容。針對橋梁工程課程設計,其并未對其他橋型的設計內容有所涉及,只是單純地進行簡支梁橋設計內容的學習。這樣一來,對學生的設計計算能力會產生非常大的不利影響。針對各類實驗與設計,一般會編制內容翔實的指導書,學生在進行相關實踐時,不多加考慮,缺少創新性。另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相互抄襲也是阻礙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和意識的因素之一。
(四)缺少有效的監督和考核管理
目前,在土木工程的實習組織形式下,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能被凸顯,實習質量的高低與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密切的相關性。若學生的主動性相對較弱,影響的不只是實習質量,更會威脅到學生自身的人身安全。針對非集中實習的學生,學校在考慮經費后,難以確保對每個學生的實習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樣一來,學校只能以學生返校后的實習成果為依據進行評價,忽視了監督最重要的過程管理環節[4]。另外,各高校在進行實習教學總結和管理時,對實習中出現的經驗和問題總結不到位,特別是審查實習場地和執行管理制度方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高校未做好實習前的管理工作。
三、針對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樹立新觀念,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
針對實驗教學中出現理論與實踐比例不均衡的問題,發現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要想解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讓教師和學生的觀念發生變化,主要目標有:第一,以創新性實驗指導思想為基礎,開展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第二,通過一切有效手段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以確保土木工程專業理論和實踐同等重要。為此,不可忽略:首先,在教師待遇方面,專職實驗教師和理論課教師待遇不能有較大的差距。其次,安排課程計劃時,實驗課時和理論課時需要分別安排,且在計算實驗成績學分時,不可混為一類。最后,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實驗和科研活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和教師樹立新觀念,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
(二)增加實踐教學經費,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為了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必須投入大量的實踐教學經費。土木工程專業在實驗教學中,實驗設備和材料的使用量較大,若有充足的經費,將可以確保校內實驗室場地建設和配置實驗設備符合標準需求。此外,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也是實踐教學最有效的途徑。例如,吉林大學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建立了興城實習基地。除了要確保校內實驗室場地建設和配置實驗設備符合標準需求及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外,學校也不能不重視與相關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5]。企業和生產單位能夠為本專業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這對高校學生而言,是非常好的實踐機會。通過切身參與,能有效避免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出現。
(三)創新實驗教學內容
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內容須進一步進行創新和拓展。由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涉及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科學研究、競賽、畢業設計等環節,項目多,內容繁雜,所以必須在構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安排,以免不能從整體上確保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普通教育課程上,對化學、物理和數學都有相應的實驗安排。另外,在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實驗,以免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的比例較低。在課程設計、實習和生產實習內容方面,要避免各環節內容出現不統一和不連貫的現象。同時,實踐教學內容盡量不要脫離實際工程,學生才能以實踐環節中認識的知識盡快地掌握新工藝和新方法。
(四)做好考核和生產實習教學總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