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0: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黃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面積6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1000~2000米,位于我國平原向山地高原、沿海向內陸、濕潤向干旱、森林向草原、農業向牧業的過渡地帶,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交錯,自然環境極不穩定,是我國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其中水土流失最為嚴重。據粗略統計,這里水土流失的面積有40多萬平方千米,占其總面積的70%左右,每年流失的土壤約有16億噸。嚴重的水土流失破壞了土地資源,加劇了生態惡化,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從自然方面分析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機制。
一、動力因素
降雨量和降雨強度提供了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動力。黃土高原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400~700mm左右,每年7、8月份是該地區氣溫較高、蒸發較大的季節,受地形的影響,極易出現來勢猛、歷時短的短陣暴雨。據統計,山、陜一帶平均每年暴雨有6~7次,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有時一場暴雨的雨量相當于多年平均值的數倍。同時,7、8月也是鋒面雨帶自南向北推移至此的季節,可蝕性降雨(指侵蝕模數=1t/km2)強度也占到73%左右。可見這一時期是黃土高原降雨量大、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的季節,降水是侵蝕發生的條件,也是水土流失產生的動力。它直接打擊土壤,形成擊濺侵蝕,破壞土壤結構,分散土體成土粒,造成土壤表層空隙減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結,導致土壤滲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徑流的形成和流動。同時降雨直接打擊地面,產生土粒飛濺和沿坡面遷移,導致侵蝕和輸沙能力增大,降雨量越大,可能侵蝕量也越大。可見,降雨量、降雨強度、雨滴大小等都與侵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降水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
二、地面狀況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降水提供足夠的動力外,還與這里的地面條件有關。
1.地質活動
黃土高原新構造運動復雜。隴西、陜北高原都屬于盆地高原,山西高原基底是由西臺背斜發展起來的準平原,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太行山、呂梁山作地壘式抬升,汾河平原作地塹式下落,長城以北的鄂爾多斯崗沙高原是中生代末期以來間歇上升的高原。總的來說,黃土高原處于不斷地上升之中。資料顯示,250萬年來,約上升400~500m。地殼的升降運動為其嚴重的水土流失提供了位能條件。
2.地表物質
喜馬拉雅山的隆起,阻擋了印度洋暖濕氣團,使我國西北地區形成了大面積的沙和戈壁。每年冬春季節,強勁的西北風成為搬運沙塵的主要動力,粗大的石塊殘留在原地成為“戈壁”,較細的沙粒散落在附近地區聚成沙漠,細小的粉砂和黏土向東南搬運,當風力減弱或迂秦嶺阻擋便停積下來,經過幾十萬年的堆積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所以,黃土高原的地表是典型的粉砂沉積物,其主要成分是粗粉砂為主,黏粒及細砂較少,按尤爾斯特隆圖解,粒徑大約為0.08~0.5mm碎屑在水流中極易被起動,而黃土的組成正好在這個范圍內,所以黃土的抗沖性很差。其次黃土有機質含量少,對土壤起黏結和膠結的物質少,土壤團粒結構差,抗雨滴的濺蝕能力也差。另外,黃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特別是內聚C值較低,很容易產生滑坡、瀉溜。侵蝕產生的大量松散堆積物,空隙度雖然大但空隙很小,絕大多數屬于毛管空隙,雨滴擊濺后極易堵塞,不利于透水下滲,易產生超滲產流,導致水土流失。
3.地貌形態
一、引言
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鄂爾多斯地臺上的一個典型區。該黃土堆積區,溝壑縱橫,地形復雜,氣候特殊,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加之人為的不合理利用,導致該區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隴東黃土高原現存的三個面積較大的塬面――董志塬、棗勝塬、長武塬的面積均明顯縮減。嚴重的水土流失產生了嚴重的危害:第一,造成了農田的跑水、跑土、跑肥,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三跑田”;第二,大量的泥沙被沖入河流,淤積河床,而且還加大了黃河下游的含沙量;第三,水土流失對該區的生態環境、居民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而研究水土流失的現狀,探討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是有現實意義的。
二、氣候
該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各氣候要素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或遞增,同時兼具垂直氣候變化特點。該區大部分氣候干燥,旱災頻繁;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勻;冷熱季節明顯,氣溫溫差大,日照時數較長。
(一)光照
該區光照充足,太陽年總輻射為460.5―586.2千焦/厘米2,年日照時數1600―2700小時,作物生長期日照時數1300―2100小時,大于0℃的有效輻射在188.4―211.9千焦/厘米2。
(二)溫度
該區屬于暖溫帶,但是由于海拔較高,大部分地區實際溫度低于同緯度地區,年均溫在4.0―11℃。隨海拔變化,氣溫呈遞減趨勢。在大部分地區,年均溫在8.0℃以上,六盤山區年均溫在4.0℃左右。冬春時節多大風天氣,氣溫隨之降低。
(三)降水
該區年降水量為184―637mm,而且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都極不均勻。具體分為兩點:①空間上,由東南向西北呈規律性遞減,但是沿河谷、川道向山地隨海拔升高而呈增高趨勢。年均相對濕度在46%―71%之間,變化規律與降水量變化規律一致。而干燥度則是由東南向西北遞增,在0.7℃―3℃之間。根據該區氣溫和降水變化規律,可以將全區由南到北劃分為半濕潤、半干旱、干旱三個地帶性氣候區。②時間上,該區年內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很少,僅占年內降水量的1%―3%,而7―9月降水量占到51%―68%。通過對平涼紙坊溝流域1995―2003年的降水資料分析,該區平均年降水量為529.6mm,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1.5%。年降水量變差系數為0.21,偏差系數為0.357。
(四)植被
該區處于農牧交錯地帶,地表景觀主要為稀疏草原。由南向北隨氣候條件的變化呈現為森林草原帶、草原帶、荒漠草原帶。天然林植被較少,分布零散,且多為旱生型和中生型,主要分布在隴山和子午嶺等部分地區。大部分地區為近年來新植的人工林,面積較小,次生林造林率還較低。本區植被稀少,與水土流失嚴重有很大的關系。大部分地區已經草原化,主要樹種有遼東櫟、白樺、山楊等,灌木有檸條、枸杞、黃薔薇等;草本植物有本氏羽茅、閉穗、白草及蒿類。
(五)土壤特性
本區的土壤類型主要為黃土。黃土有著自己特有的性狀和特征,在土壤中明顯有別于其他土壤。黃土在該區的特性主要表現有:①黃土具有多孔性和多洞性,孔隙度大,在40%―50%之間,具有很強的吸水和透水能力,故有“海綿體”之稱;②黃土的透水性在連綿陰雨的情況下,有所增大,每小時每平方米面積可達2cm3;③黃土垂直發育,具有明顯的垂直節理;④黃土具有沉陷性,由于黃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鹽類,因而使黃土遇水不斷地失陷、崩塌。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在氣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和人類不合理開發等人為因素的交織下,該區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在自然因子中,黃土的性質和特殊的氣候是主要因子;在人為因素中,過度墾殖和濫牧濫樵是主要的因素。具體可以在兩個大方面來看,在自然方面:①表層土壤多為黃土和沙地,由于黃土性狀特殊,易導致溝頭延伸,溝岸擴張;沙地松散、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等,都使得黃土極易被侵蝕;②該區大部分地區,溝深坡陡,地面起伏大,也易導致水土流失;③植被稀疏,覆蓋率低,而且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強度大,是造成侵蝕的直接原因。 在人為方面: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開荒,亂砍濫伐森林,加劇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形成惡性循環;②工礦建設與油田開采、傳統的生產觀念等,都是其原因。特別在畜牧業中,傳統的養畜觀念和習慣盛行,導致采食過度,踐踏嚴重。現在該區植被覆蓋率不足10%,而且破壞嚴重;③農業結構不合理,種植業比重高達65%,林牧業脆弱。
隴東地區水土流失由來已久,其危害和后果主要有:①流失地區生產力下降,導致貧困,加劇了人地矛盾,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農業用地面積減少,是其客觀直接原因;②淤積下游河道,引發水旱災害;③嚴重危害工況、交通、城市安全,影響農業生產;④導致生態系統惡化,環境問題突出,破壞生態平衡,自然承載力下降。
中圖分類號: S15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13.057
為加快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宜君縣積極實施黃土高原治理林業示范建設項目,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針,以實施西部大開發,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宜君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為重點,因地制宜,以抗旱造林為主,輔以營造針闊混交和喬灌混交林,擴大和恢復林草植被。
1宜君縣的水土流失現狀
宜君縣位于陜北黃土高原南緣,由于地質構造運動及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千溝萬壑、山嶺起伏的地貌,加之區域小氣候的差異,自然侵蝕和加速侵蝕比較明顯。長期嚴重的水土流失給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近年通過修建小型水庫、小型壩塘,改河造田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通過建設基本農田從地形上改變了原有的坡度,小范圍改變了地形,從根本上攔蓄了地表徑流,增加了攔泥蓄水能力。實踐證明,開展小流域治理,把工程治理與生物措施結合起來,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有效途徑。
2生物措施治理情況
宜君縣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為中心,以提高生態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為目標,以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設為重點,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態經濟功能的半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逐步實現水不亂流、泥不出溝,在較短的時期內,使河流泥沙含量明顯降低,造福本地群眾,惠及下游人民。宜君縣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實施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建設項目,選擇宜君縣水土流失嚴重、具有代表性的青河流域、五里鎮河流域和洛河流域作為項目區,由點到面,推動整個水土流失地區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當地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流域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總治理面積4.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設計面積2.9萬畝(青河流域7235畝,五里鎮河流域16865畝,洛河流域4900畝),重點示范區面積3470畝;涉及10個鄉(鎮、林場)26個行政村;營造油松純林16330畝,側柏純林9340畝,核桃純林400畝,油松刺槐混交林1835畝,油松杜梨混交林685畝,側柏杜梨混交林170畝,油松連翹黃薔薇喬灌混交林240畝。封山育林設計面積1.7萬畝,均在青河流域,分為善家河、劉家河和石樓三個封育區,其中人促更新3081畝,補植補播1142畝,重點示范區684畝,建封育碑2座,宣傳牌4塊。
3治理成果及效益分析
宜君縣生物措施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9萬畝,管護到位,長勢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封山育林面積1.7萬畝,經過一定時期的生長,按照宜君縣目前林地的平均生產情況,每公頃蓄積量39.4立方米,可增加森林蓄積量12.09萬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蓄積200元折算,合2418萬元;項目區耕地18多萬畝,按治理面積的30%計算,6萬畝耕地可得到林地的保護,每畝增產10%~15%,可增產(平均畝產500公斤)糧食300萬公斤,年產值300萬元以上。4.6萬畝林灌年可攔蓄降水979.8萬立方米,核算價值5589萬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147萬立方米,核算價值147萬元;凈化水質核算價值966萬元,涵養水源總價值6702萬元。減少土壤肥力損失核算價值16.56萬元,減少泥沙淤積數量為2208噸,核算價值9936萬元,森林保育土壤的總價值約為17.48萬元。
4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宜君縣圍繞“兩線”(210國道、銅黃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重點區、25°以上坡耕地,全力抓好生態工程及種苗基地建設項目,嚴格標準,確保質量,提高效益,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加快生態恢復重建,擴大林地面積,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同時也存在如下問題:
4.1造林和植被恢復難度越來越大,森林面積提高難度大
宜君縣近幾年造林綠化成效顯著,但是,仍有21.34萬畝的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綠化,而且隨著立地條件好的地塊已經造林綠化,剩余的宜林地多為立地條件差的陡坡地,土壤貧瘠,造林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4.2森林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高,森林分布不均
從全縣植被現狀來看,森林面積達到11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9.6%,但70%以上的森林植被集中于縣境西部的土石中山丘陵,范圍為:西與建莊林區相連,西南接印臺區北山,東到宜君梁,屬橋山次生林區東南緣,東南部殘塬溝壑區天然植被基本為草灌植被;中部梁峁丘陵區主要為灌木林地,有片狀或稀疏的喬木植被,是全縣林業生產的主要地方,宜林地占全縣林地面積的14.0%,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務艱巨。
關鍵詞: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文化發展
偌大的水土流失面積給黃土高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挑戰,直接導致了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農業發展落后等惡果。在這些制約因素之下的黃土高原,經濟快速發展緩慢,但卻成就了黃土高原地區特有的文化現象。不同于江南水鄉的柔美,黃土高原的文化一直以來便有著一股豪放、粗獷之氣,但隨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象的逐年改善,其文化環境也必然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狀
迄今為止,黃土高原仍保持高程度的水土流失現象。其中,水土流失的面積達到了黃土高原總面積的一半還要多,這無疑給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地表破碎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其溝壑也成了黃土高原的一大奇觀。由于水土流失情況的嚴重,黃土高原基本上會給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這也是造成黃河淤沙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點
(一)土壤肥力低下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年平均土壤侵蝕量每公頃控制在2t以下,肥料流失量控制在45kg以內,是土地正常的水平。而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嚴重破壞了土壤養分平衡,最終引起了土地貧瘠,作物減產,植物養分供應不足的后果。此外,嚴重的水土流失決定著土壤中微量元素配比不正常,這無疑使土壤肥力下降情況更加嚴重。
(二)土壤結構變化一般來說,在特定的條件下,經過時間的推移,沙子是可以轉化為可種植作物的土壤的。然而,水土流失改變了土壤質地,阻礙了沙子中的土壤細顆粒和團粒結構顆粒變為土地的過程,最終導致能夠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荒漠化情況越來越嚴重。
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惡化生態環境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引發了水的利用率低下,土地資源短缺,土地肥力下降,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最后造成了當地氣候的不正常等多種非正常的自然現象。
(二)導致貧窮落后水土流失對當地的農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惡劣的環境對植物、動物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當地種植作物以及飼養動物種類的單一性,不利于當地的經濟快速發展。
四、黃土高原古老的、特有的文化現象
黃土高原的文化現象又被稱為黃土文化。由于黃土高原特有的地理環境與歷史因素造就了獨特的經濟形式,獨特的經濟形式成就了當地特殊的文化現象。
(一)窯洞文化黃土高原由于常年嚴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溝壑縱橫交錯,土地蒼涼而貧瘠,且氣候常年炎熱,在長時間與大自然的激烈搏斗中,成就了那一批放蕩不羈的陜北人民,也誕生了十分具有陜北特色的“黃土建筑”———窯洞。黃土高原黃土的特殊特點為窯洞在黃土高原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此外,黃土高原特有的常年干旱、干燥少雨的氣候特征以及植被覆蓋率低下的生態特征造就了黃土高原窯洞文化源遠流長的必然性。窯洞作為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居住形式,是居住在黃土高原地帶的農民的象征,也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二)陜北民歌陜北民歌向來以粗礦、質樸的形象居于世人眼前。溝壑縱橫,連綿黃沙,峁梁起伏的壯觀景象為陜北民歌的出現特供了地緣基因。蕩氣回腸的陜北民歌是黃土高原的人們表達情感,親近自然的特有的方式,是陜北人民生活狀況的直接反應,充分體現黃土高原人們豪放的性格以及不拘小節、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五、未來黃土高原的文化發展
隨著國家、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如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況呈逐年好轉的趨勢。當黃土高原的土地沙漠化沒有那么嚴重,黃土高原的文化發展也必定會走上新的征程。但是否會對原有的文化傳統產生沖擊,我們可以根據黃土高原現如今的治理情況做以下合理性猜測:
1、黃土高原通過加強生態建設改變水土流失狀況,未來的文化產業發展必然是綠色的。黃土高原的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若想從根本上治理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就必須加大綠化面積,進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等一系列操作,還應加強當地植物多樣性,以健康的方式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經過治理,黃土高原可以變成“生態”的黃土高原,那么以后再黃土高原上興起的產業也必定不會違背黃土高原“生態化建設”的目的。
2、黃土高原在發展新興文化的同時,也必定不會遺忘舊時文化的發展,因此,未來黃土高原文化發展的多樣的。隨著黃土高原當地地理環境的改善以及新興文化的發展,黃土高原原有的文化必然會摻雜新文化的元素,這就使得黃土高原未來的文化呈現多樣化、多元化的特點。
六、總結
黃土高原位于黃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之間,其所在區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由于受黃土高原地理環境、歷史因素等錯綜復雜的因素影響,黃土高原的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面特殊的旗幟。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面積、長久以來的水土流失對黃土高原的文化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同樣,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對黃土高原的有效治理會對當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必定會間接改變其文化發展的方向。
黃土地貌:發育在第四紀黃土(或黃土狀土)地層中的各種地貌形態的總稱,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在中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交界處。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面積40萬km2。占世界黃土分布70%,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80m。
2 黃土高原的現狀
2.1 黃土高原地貌現狀
中國黃土高原素有“千溝萬壑”之稱,多數地區的溝谷密度在3~5km/km2以上,最大達10km/km2。溝谷下切深度為 50~100m。溝谷面積一般占流域面積的30%~50%,有的地區達到60%以上,將地面切割為支離破碎景觀。
2.2 黃土高原的水土現狀
我國黃土高原地區本身自然環境脆弱,加上長期以來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植被從古代到今天的巨大變化,更主要是受人類活動影響,總的趨勢是面積越來越小,植被的結構也漸趨簡單化。
2.3 黃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黃土高原是我國獨特的地理區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顯著的特征。
2.3.1 溝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黃土高原黃土深厚,疏松多孔。受長期內外合力的作用,地表剝蝕切割嚴重,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2.3.2 氣候差異比較大。黃土高原氣候受系統中巖石圈和大氣圈相互影響。大氣系統中降水量具有很明顯的地域和季節性,降水年際變率大,時間變化上降水呈減少趨勢。就氣溫來看,黃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熱、寒暑變化劇烈的大陸性氣候特點。
2.3.3 水資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黃土高原地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水面蒸發是降水的2倍多,而且降水集中,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3.4 山地丘陵面積大。黃土高原地區土地以丘陵山地為主,約占整個地區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總面積的20%。這種起伏的地貌構造不適合農耕。
2.3.5 植被覆蓋率低。在黃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禿嶺,給人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過墾山坡,表土流失嚴重,顯露出基巖。
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人為因素共同造成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強度大,面積大,速度快的現狀;導致了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嚴重、農田破壞嚴重、氣候條件惡劣、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泥沙淤積河道,旱澇災害不斷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由于該現象會破壞耕地,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所以有必要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黃土高原土壤的生產能力。
3 黃土高原生態治理
3.1 綜合治理措施
從目前國內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項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們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們是一個統一體,缺一不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壩淤地,引洪灌地。植樹種草可以有效的減輕水土流失。由于黃土高原氣候干旱,應以鄉土林種為主體,合理利用外來樹種。在林種布局完整的基礎上,要慎重選擇經濟林樹種。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因素來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據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適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3.2 生態旅游開發
加強黃土高原的道路建設,建設成以黃土地貌景觀為特色,千溝萬壑的立體環境生態景觀體系。充分利用地形特征,開發陜北地區的民土風情,利用本地區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生態旅游。
二、影響實現區域問題分析遷移的原因
1.區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經驗等對遷移的影響
“共同因素說”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兩種學習內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時才發生遷移。應用到地理教學實踐中,則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地理學習內容之間的共同因素,適當地將同類或類似內容安排在一起,通過比較,認識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促進學習的遷移。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學生已知的組成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因素的知識結構不完整,同時對這些自然因素的認識比較膚淺,缺乏內涵,只是機械記憶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區域問題分析中;另外,對知識的掌握缺乏地理實驗現象的支撐,即學生的地理經驗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學原理,這些知識不具有遷移價值。
2.學習內容材料概括水平對遷移的影響
兩種學習內容材料之間的共同因素固然是產生遷移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如果不對材料進行必要概括,就難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則,不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便不利于遷移的產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使學生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具體的知識上,而要引導學生概括出支配事實的原理、原則和其中本質、規律性的內容(上位性知識),并用概括的經驗去迅速解決需要按實際情況作分析和調整的新問題,這需特別強調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是認識發生飛躍的關鍵環節,也是遷移產生的重要基礎。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中,從教師課堂操作層面看即:進行區域問題分析的新授課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區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認識地理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壓縮了地理思維過程,學生把這些概括性的知識當成事實性知識去記憶,當然難以實現遷移。
3.定勢對遷移的影響
定勢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種活動的心理準備狀態,它使人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對外界事物作出反應:定勢在解決同類問題時可能產生積極的遷移,而在解答不同類問題時,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因為人的認識策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有一個適用范圍,超過一定的適用范圍,任何一種策略和方法都是無效或低效的。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間有邏輯的聯系沒有建立起來,即沒有建立“定勢”,導致對新知的認知障礙,從而不能實現遷移。
4.學習方法對遷移的影響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或由學生自主發現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維活動方式,是提高遷移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習方法即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認識或解決問題的策略,是達到學習目的之手段,是制約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生會學習、會解決問題,從“懂”知識到“用”知識實際也是一種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會明顯地促進遷移。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從地理學科能力角度看,即邏輯思維不夠,因果關系沒有建立起來,地理因素之間的關系不能進行推理和遷移。
5.學生認知結構對遷移的影響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學生的地理認知結構,它使教學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識技能體系,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技能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掌握地理知識達到融會貫通,這種聯系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使學生學習的知識系統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利于知識遷移。因此,合理安排學習流程,需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學策略,可保證學生順利掌握知識,利于知識遷移。
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學建議
1.抓住區域共同因素
區域問題分析過程中,區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圖進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氣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區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將同類或相似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可使學生對新知識的概念清晰,使遷移促進作用得到體現。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分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依次探討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學生基本學會不同區域問題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識材料
對不同類知識材料進行比較、概括,提煉基本內容,可以促使遷移的產生;同時注意分析、綜合、歸納地理知識中規律性內容,舉一反三,加深對地理現象的理解和記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學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具有共同本質及呈現一定規律性的內容。通過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對于學生記憶、理解、運用新知識,促進遷移的順利進行及良好功效的發揮大有裨益。
從地理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看:通過分析知識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力圖建立一個有關區域水土流失問題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復習、回憶和建立思維邏輯,從而實現學習遷移。從對地理原理的認識看: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了一種自然平衡。而人類活動因素的介入,即人類活動的加劇,對區域發展過程中問題的產生乃至加劇實際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分析的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征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間的關系、人類活動對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劇的影響,并引導學生用板書形式呈現其間的邏輯關系(圖1)。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學生印象深刻,后續區域問題的分析思路變得清晰。從地理學科視角的滲透看: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教學始終,也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區域問題分析思路。
3.鼓勵建立遷移定勢
在地理教學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實質不同的知識,克服定勢對遷移的不利影響。因此,應鼓勵學生建立遷移定勢,培養尋找同一性、相似性的習慣。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進行分析,可通過讓學生辨別水平梯田、打壩淤地、魚鱗坑和地膜覆蓋、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圖和照片等,正確區分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實質不同的知識,養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良好思維習慣,進而實現學習遷移。
4.充分利用直觀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1007407
1引言
黃土高原多年來的水土流失和風沙問題,一直困擾著當今中國,這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關乎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點問題。
1973年我國在陜西省延安市的安塞縣建立了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是科技部國家重點野外臺站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終點站,為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生態保護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實驗支持和科學依據。多年來關于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我國做出了巨大努力,曾與多國合作共同開展研究。為有效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我國先后實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資,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和生態狀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據《中國科學報》統計,截至2011年,黃河流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23萬km2,從20世紀90年代末黃河流域土地植被覆蓋率低于10%增長到約30%。
眾所周知,黃土高原是西北地區最為棘手、最難治理的區域,它的困難不僅是由于涉及面積區域之廣,更在于氣候自然條件的影響下其獨特的地理特征,與我國其他地區有所差異。黃土高原地區的治理關乎整個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以至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
2黃土高原區域地貌分析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地理區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黃土高原地區的黃河流域西起日月山,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抵陰山,橫跨山西省、山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與河南省等黃河中游七省的50個地(市),317個縣,全區總面積約64.2萬km2,其中水土流失45.4萬km2。黃土高原平均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達16億t,是我國甚至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
2.1黃土高原成因與分類
2.1.1黃土高原區域位置
黃土高原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態特征。它是世界最大的黃土高原,在中國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青海日月山以東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面積約40萬km2,海拔1000~1500 m。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高原上覆蓋深厚的黃土層,黃土厚度在50~80 m之間,隴東、陜北厚達150 m,最厚的地方達200 m。由于歷代戰亂、盲目開荒放牧及亂砍濫伐導致高原的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加之黃土的土質疏松,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形成“千溝萬壑”的黃土地貌(圖1)。
2.1.2黃土高原歷史成因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氣候變暖,我國各地區包括黃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傭喑屎旎蚯澈焐,說明當時氣候比較炎熱。早黃土形成于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觀顏色。綜合黃土高原黃土剖面顏色在垂向上的變化,自下而上大體可以分為4個主要顏色段:第一段,淺紅黃色段;第二段,棕黃色段;第三段,灰黃色段;第四段,褐黃色段。黃土顏色自下而上由紅黃―棕黃―灰黃―褐黃的變化。
更新世時期,干旱氣候開始顯著。到全新世,黃土高原則明顯地旱少雨的氣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個第四紀時期內,黃土高原的古氣候環境的主要變化時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黃土高原環境的變遷,有其自然的因素,這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黃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壞,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蝕,導致高原自然環境惡化。文物工作者和地質科技人員曾經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彭陽縣等地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證實,約在6000萬年前,黃土高原被水所覆蓋,現在的山峰則是當時水中的孤島。
在距今6000萬年前,地殼發生劇烈斷塊式上升與下降,到了距今24萬年前,六盤山、月亮山等發生劇烈的上升運動。此后,隨著山區間歇式繼續上升,廣大的丘陵區均沉積了厚度不等的風成黃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帶則有沖積礫巖和黏土,大量的黃土堆積,覆蓋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現代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2.1.3黃土高原分類
根據地貌的形成過程和特點,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隴中高原。一稱隴西高原,位于六盤山以西,是一個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屬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 m。地形破碎,多梁、峁、溝谷、壟板地形。
(2)隴東、陜北高原。包括六盤山以東,呂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長城以南的地區。也是一個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 m。經強烈侵蝕,除少數殘留的黃土塬外,大部地區已成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間只有少數基巖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狀似孤島。
(3)山西高原。包括五臺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呂梁山以東的地區。它由一系列褶皺斷塊山與陷落盆地組成。山地有呂梁、恒山、五臺、中條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縣、太原、臨汾、運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區海拔在1000~1500 m,石質山地構成高原的主體,黃土堆積僅限于盆地及山間谷地,分布范圍約占全區面積的40%。
(4)渭河平原,一稱關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與秦嶺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
2.2黃土高原地形地貌
2.2.1陜北黃土高原自然地理概況
(1)地形地貌。黃土高原由黃土丘陵、黃土臺塬和石質山組成,地面地形破碎,地形落差普遍,一旦遇上大雨或暴雨,黃土受坡度的影響特別容易坍塌,故不利于水土保持。
從地形上來看,黃土高原北方是我國內蒙古高原,東面是華北平原,西邊是廣大的西北內陸地區和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大面積地區黃土覆蓋,境內形成了黃河中游重要的自西北向東南流向的黃河支流,主要有渭河、涇河、洛河、汾河。這些河流匯入到黃河,形成一些小平原,平原地帶土壤肥沃,農業發達,特別是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是黃土高原人口最密集,農業最發達的地區。
(2)氣候水文。黃土高原的位置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和西北內陸之間,處在我國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暖濕氣流向西北吹送的通道中,故氣候帶有明顯的過渡性,為我國東南沿海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向西北內陸干旱氣候過渡的半濕潤、半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內從東南向西北依次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半干旱氣候、干旱氣候。
(3)土壤植被。黃土是第四紀以來經過風的吹揚、搬運、堆積形成的,黃土疏松多孔,粉沙質,質地均一,垂直節理發育,因而易被沖刷,加之其所在的黃土高原地區降水在年內降水高度集中,多暴雨,特別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廣大的地面被長期沖刷形成眾多的溝谷,溝谷切割地表形成黃土高原特有的黃土塬、黃土墚、黃土峁。這幾種黃土地貌的共同特點是黃土層的邊緣被流水強烈沖刷、切割,不同之處在于黃土塬頂部平坦、黃土墚頂部狹窄成長條,而黃土峁是孤立的黃土丘,根本原因在于它們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在黃土高原這種干燥、半干燥的氣候條件下,這些粉塵相互之間的結合并不緊密,所以黃土具有多空隙、結構疏松的特點,并且垂直節理發育明顯。
這樣的黃土層比較透水,顆粒小又決定了黃土容易溶于水,黃土的這些特性,使黃土高原特別容易受流水的侵蝕作用。地表光禿,缺少植被的保護。植被具有良好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大面積的植被覆蓋對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調節氣候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國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不足1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原絕大部分面積是支離破碎的黃土,風沙漫卷,暴雨來臨泥沙俱下,加劇了水土流失。
(4)資源基礎。黃土高原煤炭資源豐富,人類的修路、開礦等工程建設破壞地表。黃土高原人口眾多,煤炭資源特別豐富,開發煤炭資源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但這些經濟活動不可避免地破壞地表,甚至導致永久性的不可恢復。
2.2.2黃土高原人文地理概況
(1)人類活動。自秦漢以來黃土高原經歷了三次濫伐濫墾。 第一次是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屯墾”和“移民實邊”開墾。這次大“屯墾”使晉北陜北的森林遭到大規模破壞。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規模“屯墾”,使黃土高原北部的生態環境遭到空前浩劫。據考證,明初在黃土高原北部陜北(延安、綏德、榆林地區)和晉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強行規定每位邊防戰士毀林開荒任務。從這里不難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對環境破壞之嚴重。
第三次大墾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獎勵墾荒制度,墾荒范疇自陜北、晉北而北移至內蒙古南部,黃土高原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數以百萬畝計的草原被開墾為農田,使大面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
并且黃土高原地區存在著顯著的人地矛盾,人多地少,生a方式落后。黃土高原農墾歷史悠久,人口眾多,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劇了人類破壞性和毀滅性的開發。導致森林日益減少,土壤日漸貧瘠。
現在,黃土高原地區總人口1.08億人,其中農業人口7333人,占總人口70%以上。據 2008 年統計,國民總產值1.85萬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96元。人口密度為167人/km2,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22.9%,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2)河流交通。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大于1000 km2的直接入黃支流有48條,其中水土流失嚴重、對干流影響較大的支流有洮河、湟水、莊浪河、祖歷河、清水河、渾河、楊家川、偏關河、皇甫川、清水川、縣川河、孤山川、朱家川、嵐漪河、蔚汾河、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湫水河、三川河、屈產河、無定河、清澗河、昕水河、延河、汾川河、仕望川、汾河、涇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32條支流,以及內蒙“十大孔兌”。
總的來說有的地方交通發展不錯(如汾水谷地等),但是大部分地區交通不發達。西安、太原、寶雞等地是鐵路樞紐。
(3)民俗文化。黃土高原群山連綿,溝壑縱橫,北有橫山、北于山,西有子午嶺,東南有黃龍山,形成一馬蹄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石器時期氣候濕潤,經考古發掘仰韶文化遺址內容十分豐富。相傳少典族居住在陜甘交界處,與有喬氏互通婚姻,生下黃帝和炎帝。黃帝居姬水,為姬姓;炎帝居姜水,為姜姓。他們中許多部落順著河流移動,發展到黃河中游,后來稱華夏族。
以陜北黃土高原為例,陜西剪紙形式多樣:一是單色剪紙,二是色紙拼貼剪紙,三是點彩剪紙,四是滲染剪紙,五是紙塑窗花,六是剪紙熏樣。陜北以單色剪紙為主,造型簡潔質樸、注重夸張變形,傳承著古老的審美情趣和造型觀念。在內容上多以動物花草為主。據說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獨遺漏了陜北,所以創造性極強,喜怒哀樂表現的淋漓痛快,極具個性。在陜北的靖邊、安邊、定邊,人們稱“三邊剪紙”,剪紙變成了另一種風格,纖細入微,小巧玲瓏,小中見大,刻畫精到。打出的 “ 樂樂 ” 細如針尖,剪出的線細如發絲,剪紙粗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寫實。據考證,三邊原是邊關重鎮,朝廷常派南方將領在此地鎮守,他們帶著家眷在這里生活,也帶來了水鄉的民間文化,與當地古拙的民間藝術相結合,產生了獨特的三邊剪紙(圖2)。
3黃土高原現狀分析
3.1山體滑坡
黃土高原地區由于地質地貌條件復雜,山、塬、丘陵面積分布廣泛,滑坡災害較多。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約50萬km2,其中土壤侵蝕模數大于5000 t/km2的嚴重土壤流失面積約14.5萬km2,是當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為了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防止滑坡侵蝕發生,必須加強滑坡侵蝕的研究。
3.3.1滑坡形成原因
(1)大氣降水、地表水、生產生活用水的入滲,河湖水倒灌,地下水等在山體內,增加了坡體重量,增加了下滑力。同時,浸泡軟化易滑地層,使抗剪強度大幅度降低而產生滑動。
(2)工程活動可以破壞坡體。在坡體上由于建筑、傾倒、填方、筑堤等增加荷載引起邊坡超載,增加荷載使坡腳壓力增大,使斜坡支撐不了過大的質量而失去平衡,沿軟弱面下滑。
(3)地震使斜坡承受的平衡應力發生改變,還會造成地表形變和裂隙增加,降低巖土的力學強度,觸發滑坡的滑動和促進滑坡體的形成。
3.1.2滑坡預防措施
滑坡可造成嚴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設中應采取積極措施加以預防。其防治原則是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對癥下藥;綜合整治,有主有次;治早治小,貴在及時;力求根治,以防后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經濟,正確施工。
3.2水土流失
《漢書?溝洫志》對黃河水沙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記述。黃河年均輸沙量為16億t。世界上年均輸沙量超過1.0億t的大河中,黃河的年輸沙量及平均含沙量均位居首位。長期以來嚴重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溝壑縱橫的特殊地貌以及黃土自身抗侵蝕性弱等特殊因素造成了黃土高原獨特的水土流失格局,水土流失區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4100 t/km2(圖3)。
圖3典型泥石流示意
3.2.1水土流失自然因素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具有明顯的區域分異特征,這種區域分異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綜合反映。
(1)地質與地貌因素。黃土地貌類型主要有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和各類溝谷。在以黃土塬為主的地貌類型區,土壤侵蝕方式以溝蝕為主,溝蝕量可占小流域侵蝕總量80%以上。在以黃土梁峁為主的黃土丘陵區中,晉西、陜北等地坡面侵蝕和溝谷侵蝕都很嚴重,但溝谷地的產沙量仍占主要部分。隴中地區谷間地面積較大,坡度較小,坡長較大,土壤侵蝕方式以坡面侵蝕為主。長城沿線和高原北部地區,間地、丈地、掌地、墑地等地貌類型分布廣泛,它們目前正受溝谷溯源侵蝕影響,形成以坡間為主的獨特現代侵蝕類型區。無定河上游及其以北的黃土丘陵區,地表有零星沙丘覆蓋,溝谷中廣泛出露中生代石砂巖和泥頁巖,風蝕、水蝕和重力侵蝕很活躍。坡度陡峻是黃土高原地貌的又一重要特點。坡度的陡緩不僅決定土壤侵蝕的強弱,在臨界坡度以下土壤侵蝕以面蝕和溝蝕為主,超過此坡度則重力侵蝕活躍,發生滑坡、滑坍、瀉溜侵蝕。
(2)氣候因素。黃土高原的年降水量變化為200~700 mm,具有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特點。黃土高原降水的季節變化很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大部分地區5~9月份的降水量占年總量的70%以上,其中又以7、8月降水量最多,可占年總量一半左右。該地區暴雨歷時普遍較短。暴雨多發生在6~8月份,空間分布有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特點。這些特點對土壤侵蝕特征的時空變化產生了深刻影響。
(3)土壤因素。黃土高原地區分布最廣的黃綿土,它常與黑壚土呈復式區分布。黃綿土是該區最主要的耕作土。黃綿土的形成過程一方面是黃土耕種熟化過程;另一方面又是侵蝕為主的地質地貌過程。目前除了少數地勢平坦、侵蝕微弱的地點外,黃土高原絕大部分地區的土壤都屬于侵蝕性黃綿土。
(4)植被因素。黃土高原的植被種類較多,現有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高原東南和巖石或土石山區,大面積的黃土地丘陵區和黃土塬區僅在村鎮附近有零星的樹木,非耕地上只有稀疏草灌。子午嶺是黃土高原上黃土覆蓋區森林植被保存較好的唯一地區,近幾十年來同樣遭到嚴重破壞。全區森林植被如此匱乏,土壤侵蝕劇烈發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除森林植被外,該區的草灌覆蓋度不高,天然草場的覆蓋度只有25%~65%,其中,山區草地的覆蓋率較高,黃土丘陵和黃土塬區較低。由于過度放牧和濫墾、濫伐、濫挖(挖藥材)等影響,大部分草場都向沙漠化方向發展。
3.2.2人為因素
長期以來,黃土高原的人為破壞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陡坡耕墾;二是濫砍、濫伐、濫樵和濫牧;三是亂挖、亂堆、亂放。其結果是破壞植被,破壞土體結構和破壞原有地貌形態。
(1)陡坡開墾。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增長必然導致天然林、次生林的破壞和耕地的擴大。尤其是陡坡地的不斷開墾也迅速加劇了該區的水土流失。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開發對振興國民經濟具有重大意義,但對生態環境特別是土壤侵蝕和河流泥沙將帶來深刻影響。黃河中游大型煤田,地處多沙粗沙產區,又多處于暴雨中心地帶,水土流失本來就非常嚴重,而煤炭的大規模開采,鏟除地表原有的稀疏植被,占用破壞土地,移動大量巖石土體,造成地表土層松動,地下砂巖性物質堆積地表,這些新翻動的巖土,在風雨作用下極易風化成碎屑,并伴以滑坡、崩坍等重力侵蝕,必將加劇水土流失。
(3)開發項目建設。隨著區域工業化發展,人類活動強度增大,人為踐踏、施工建設等,再加之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管理混亂,使地表植被覆蓋率下降,土壤抗蝕能力減弱以及棄土棄石亂堆亂放,可動沙源增加,所有這些都加劇水土流失。
在道路建O的施工期間,路基填挖方、取棄土、軟土路基處理和橋梁建設等是公路建設的關鍵工程。鐵路、公路建設可能損壞原有的水土保持設施,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而加劇地區水土流失;開挖坡度大或地質構造不良地段后,開挖面或填方處邊坡,在雨水沖刷下易產生崩塌、滑坡而造成水土流失;施工不當或使用大量炸藥爆破,造成地層松動,埋下隱患;以及施工過程中大量土、石隨意堆放,在暴雨沖蝕下也極易產生水土流失。開發建設項目嚴重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河床水庫,降低了水利設施壽命和防洪效率,加劇洪澇災害。特別是近數十年來由于不合理的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旱災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給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在人行步道和庭園中更應該增加透水鋪面的設計,這樣沒有高載要求的基面我們可以更加注重美觀性,利用許多石塊、卵石、木頭和許多綠色景觀相結合,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更有優美的庭院意境。
(3)透水管路。在城市中我們往往沒有辦法單純利用綠化和透水路面來供雨水入滲,此時就需要人工設施來加速降水滲透地表以下,目前常用的設施可分為兩種:①水平式“滲透排水管”;將基地降水集中與滲透排水管中后,再慢慢往土壤內入滲至地表中,達到輔助入滲的效果。透水管的材料大多是蜂巢管、網式滲透管、尼龍紗管、不織布透水管等等,利用毛細現象將土壤中的水引導入管后,再緩緩排出。②垂直式“滲透陰井”。它是垂直式輔助入滲設施,不僅有較佳的儲存滲透效果,也可作為“滲透排水管”之間的連接節點,可阻攔排水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雜物,定期清除來保持排水通暢。
5.2.2城市水循環間接措施
(1)雨水花園。雨水花園也可稱之為景觀滲透水池,它兼具庭院景觀效果和儲集滲透兩個優點的措施。做法通常是將水池分為高低水位兩部分,低水位部分底層用不透水材料砌成,高水位四周可以用自然滲透土壤設計來做,下暴雨時可暫時儲存高低水位間的雨水,然后讓雨水慢慢滲透回土壤,水岸四周通常種滿水生植物作為庭院景觀一部分。當然,這些植物的選擇也是有規律可尋,我們可以選擇如美人蕉、香蒲等植物,不僅具有很好的景觀效果,也同時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這樣就能夠使雨水花園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很好地將他們應用在凈水和水的再循環利用中(圖5)。
圖5雨水花園做法結構
5.3海綿城市建設
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了解海綿城市的特點和建設方法。海綿城市主要解決保障水體和水質的循環和合理應用。傳統市政模式認為,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通暢越好,而這樣的傳統“快排式”模式并沒有考慮到水的循環利用。海綿城市遵循“滲、滯、蓄、凈、用、排”的六字方針,較之與傳統模式有以下4個優點: 排水防澇洪能力建設; 徑流污染控制;水資源合理利用;生態水景景觀營造。
5.3.1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僅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更是根據城市現狀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建設海綿城市,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內澇積水的問題,也改變以往城市“快排式”的水處理方式,增加水的利用循環,保障了水資源的節約與生態平衡。因此,建設海綿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增加水循環率,更加有效地減緩城市內澇。
5.3.2海綿城市建設的可行性
我國城市發展速度較快且人口密集,而對于土地的開發也有些過度,“城市的規模像攤大餅一樣的發展”對于自然的破壞強度也更大,因此修復就更難,代價更大。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避免幾個誤區,如“只重視地下不重視地上”、“只重視灰色不重視綠色”或“只重視綠色不重視灰色”。海綿城市建設首先應做好全局戰略規劃,應從法律體系、財稅政策、管理機制、技術與產業體系、人才培養、公眾參與等環節綜合考慮實施。
6結語
構建海綿城市的經濟效益不可小覷。海綿城市建設注重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大大減少了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調蓄設施往往與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凈增成本”比較低,還能大幅減少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損失。相對新城區,老舊城區確實面臨空間條件有限、改造難度大等問題。但相比建設大型地下調蓄池、大規模改造雨水管線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綿體”反而更具可行性。
而針對黃土高原地區水資源問題可以應用海綿城市概念及技術,將該地區水資源合理利用起來,并保持和諧生態環境。可以根據以往建設城市方案進行改進和借鑒,建設獨具特色的“海綿”黃土高原。
參考文獻:
[1]賈容.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及雨水資源化的思考[J].大科技,2013,12(2).
[2]周慶華.黃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陜北地區人居環境空間形態模式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
[3]張寶慶,吳普特,趙西寧,等.黃土高原水土資源化潛力與時空分布特征[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3,7(15).
亞歷山大站在韭園溝小流域高高的大壩上,望著山頂層層梯田,溝坡成片的林草,溝底座座相連的淤地壩,淤咸的壩地上長滿了豐收的玉米、高粱,贊嘆不已。他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不顧淅淅瀝瀝的小雨,興致勃勃地向陪同的黃河上中游管理局周月魯局長問這問那。
據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主任委員、陜西省省長陳德銘在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介紹:自1999年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加大對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支持力度,先后啟動實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重點項目,其投資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效果之顯著,都是前所未有的。黃土高原地區的干部群眾,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大規模地進行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六年間,黃土高原地區累計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7.8萬平方公里, 建設基本農田1861.7萬畝、淤地壩16592座,水土保持林草9399.8萬畝。
這是一組多么令人鼓舞的數字,也是吸引亞歷山大殿下來到黃土高原參觀考察的真正動因。
古老的黃土高原,如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淤地壩,農民喜愛的“糧囤子、錢袋子”
跳進黃河洗不清,是說黃河的水質渾濁,泥沙含量高。在黃土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溝壑有27萬條之多。一場暴雨,溝道內成千上萬噸泥沙流入黃河,造成上游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貧瘠,群眾貧苦;下游泥沙淤積河道,形成“地上懸河”,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黃土高原地區的人民群眾在同水土流失斗爭的實踐中創造了淤地壩這種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村有百畝壩,再旱也不怕”,“溝里筑道墻,攔泥又收糧”,這是黃土高原地區廣為流傳的新農諺。農民形象地稱淤地壩是“糧囤子”、“錢袋子”。
淤地壩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真正原因是其顯著作用和效益:一是攔泥保土,減少入黃泥沙;二是淤地造田,促進農業增產;三是蓄水利用,解決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用水;四是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五是促進退耕,改善生態環境;六是提高防洪減災能力,保護下游安全;七是以壩代路,改善交通。據測算,建設一座大型淤地壩,每淤一畝壩地平均可攔泥8000噸,中型淤地壩平均攔泥6000噸,小型淤地壩平均攔泥3000噸,可見淤地壩對減少黃河泥沙和保護下游安瀾具有重大作用;淤成的壩地,平均畝產300~400公斤,有的高達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是農民喜愛的穩產高產基本農田;淤地壩建成后,前期能夠有效地攔蓄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對解決水資源缺乏地區的農民生活生產用水發揮著重要作用。據調查,黃土高原地區建成的淤地壩,已解決了10007人和幾千萬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淤地壩可連接溝壑兩岸,以壩代橋,改善黃土高原地區的交通條件,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目前,黃土高原地區以壩代橋的淤地壩占20%,相當于建設了2萬多座鄉村公路橋。
淤地壩顯著的作用和效益受到了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水利部把淤地壩建設列入2003年水利工作“三大亮點工程”之一,并組織編制了《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規劃》,正式啟動了黃土高原淤地壩工程。
按照規劃,到2020年底前,黃土高原地區將新建淤地壩16.37座,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壩地750多萬畝,攔泥能力400億噸,蓄水能力達到170億立方米,可發展灌溉360萬畝,可促進退耕還林還草3300萬畝和封育保護6000萬畝,年減少入黃泥沙7億噸。
這是一幅多么宏偉壯麗的規劃藍圖 它昭示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世行項目,世行農業項目的“旗幟工程”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先生站在黃土高原的高坡上,延河世行項目區盡收眼底。他心情十分激動,不是因為看到了巍巍的寶塔山,聽到了高亢激揚的信天游,而是贊嘆這里的世行項目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他說:這是我所見到的最出色的項目區之一,在許多國家都有過同類項目,能取得這樣大成就的只有中國。他稱該項目是世行農業項目的“旗幟工程”。
世行項目,全稱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該項目以扶貧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宗旨,以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各項治理措施,增加項目區植被覆蓋度,建立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基礎設施,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減少入黃泥沙,為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它是我國首次利用外資開展的大型水土保持項目,到目前開展了兩期項目,共引進世行貸款3億美元,加上國內配套資金,總投資為42.6億元人民幣。一期項目于1991年開始前期工作,執行期8年。項目區涉及陜、甘、晉、蒙四省(區)的7個地(盟)22個縣(旗),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4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7.59%。二期項目于1999年啟動實施,項目執行期6年,項目區涉及上述四省(區)的12個地(市)37個縣(旗),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8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4.7%。
一期項目竣工驗收時完成治理措施面積48萬公頃,其中建設基本農田10萬公頃,項目區人均基本農田達到0.17公頃;營造林木297公頃,人工種草10萬公頃;修建治溝骨干工程149座,淤地壩1140座,有效地控制了項目區嚴重的水土流失,年減少泥沙3800萬噸。項目區農業總產值由項目實施前的8.97億元提高到9.49億元,農
民人均純收入由361元增加到1263元,人均糧食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二期項目經過6年時間的實施,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43.8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8.87公頃,造林24.3萬公頃,人工種草5.7萬公頃,天然草場封育5.7萬公頃,建成治溝骨干工程116座,淤地壩232座。項目區農村社會總產值由1998年的29.6億元提高到2004年的79.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581元提高到2004年的1608元;人均基本農田由0.11公頃增加到0.15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116.57噸,人均544公斤;各種治理措施新增減沙2695萬噸,有效遏制了項目區水土流失,減少了入黃泥沙,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村經濟持續增長。
世行項目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令來考察的世行官員們驚嘆不已。
當世界銀行委托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組成項目驗收團,對一期項目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時,驗收團一致認為: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貸款項目以其扎實細致的前期準備,科學嚴密的組織實施與管理,高起點、高質量、快速度地建成了一大批綜合治理典型。項目的成功實施,使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減少了入黃泥沙,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驗收團在給世行執董會的ICR報告中,對項目建設內容、產出效益、可持續發展、機構建設、借款方表現等五項指標都給予了“非常滿意”的最高評價。
為此,世界銀行還專門組織多家國際新聞媒體赴項目區采訪報道,向全世界宣傳推廣項目管理經驗。一期世行項目榮獲了世行行長“杰出成就獎”,這是世行從全世界3000余家世行項目中遴選出的,也是我國水利行業中唯一的一個獲獎項目。
生態修復,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好路子
如今陜北農民唱起了新的“信天游”:“山坡上栽樹崖畔畔上青,羊羔羔養在家門中;草棵棵賽過糧苗苗,禁牧帶來好光景。”靖邊縣一位參與了40年生態建設的農村干部頗為感慨地說:“與吳旗相比,吳旗造林沒我們多,可是人家封禁保護比我們力度大,靠自然本身恢復了植被,效果比我們好。”
半個多世紀以來,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防治靠的是人工治理,靠天治理誰都不敢想,認為這是懶人的做法。如今人們已經逐漸接受了這一新生事物。一些專家學者還從理論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生態修復符合生態演替的基本規律,是我國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途徑和最有效、最經濟、最科學的選擇。兩院院士石元春說:生態建設既要人為治理,更要重視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后者更為快捷有效,也最省錢。
各地在生態修復方面紛紛亮出大手筆。陜西省榆林、延安所屬的25個縣(區)現已全部實現了封禁;內蒙古圍封、休牧、輪牧、禁牧草場面積達到1.56億畝,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6.35%;山西、青海、陜西、寧夏政府先后出臺了封禁治理、三封兩禁和全境禁牧的決定。目前國家開展了128個生態修復試點縣和“三江源”區預防保護工程,各省(區)也開展了一批地方生態修復試點工程。據統計,水土流失年防治速度是20世紀末的3倍,封育保護面積接近人工治理速度的2倍。黃河上中游七省(區)的54個地(市)294個縣(市、旗)實施封禁保護工程至今,封禁保護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今驅車走進黃土高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荒山禿嶺變綠了。陜西吳旗縣封禁3年,林草覆蓋率提高了24個百分點。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烏審旗毛烏素沙地的植被覆蓋率由10%提高到40%~50%。特別是1999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黃土高原地區林草覆蓋率平均提高了2個百分點,先期開展退耕還林的地區,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明顯減輕。該工程已使黃河上中游七省(區)1400多萬農戶6700多萬農民直接受益,每年人均獲得生活費補助40元、糧食補助494斤,被廣大干部群眾稱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生態修復促進了經濟發展。陜西吳旗縣在實施生態修復后,大力發展集約高效農業,培育草、羊、杏三項優勢主導產業,積極興辦綠色企業,國內生產總值、糧食總產量、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主要經濟指標,與實施生態修復前相比均翻了一番多。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實施封禁治理、舍飼養殖后,牲畜數量比禁牧前增加8.1%,良種及改良種畜平均達到87%,羊的出欄率由28%提高到44%,平均出欄時間由21個月縮短為9個月。
生態修復不僅使土地、草場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農牧業生產方式。許多地方的農牧民已經逐步走出了“越墾越窮,越窮越墾”、“超載放牧,越牧越荒”、“自給自足,廣種薄收”的怪圈,樹立起市場效益的新觀念。
牧民們說:草原才是我們的命根子,草場已經破壞了,我們必須給它休養生息的機會。封育保護促進了草場植被的恢復,也為今后畜牧業大發展創造了條件。
水利部曾組成聯合調研組,先后對10個省(區)的18個地(市)、33個縣和54個鎮進行廣泛調研。最后調研組得出的結論是: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途徑和現實選擇。它不僅促進了植被恢復,改善了生態環境,而且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糧多、草多、肥多、錢多良性循環的致富之路。
高原嬗變,警示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
2004年一場秋洪,使沉寂多年的西安灞河再現了當年的如虹氣勢,但洪水過后,人們驚奇地發現,湮沒河底千年的古灞橋露出“崢嶸”。
灞橋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比目前學術界公認的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趙州石拱橋(公元605~618年)還要早20多年。大橋總長約400米,橋墩有40~50座。如此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多孔石拱橋,不僅在中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世界古代橋梁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灞水東南來,逶迤繞長安。想當年,在波濤洶涌、河面寬廣的灞河上,一座巨型大橋凌空托起,其恢弘氣勢和壯觀景象怎不令人驚嘆。唐代詩人王昌齡在《灞橋賦》中贊嘆它“若長虹之未翻”,這是對隋唐灞橋恢弘氣勢的真實描繪。
隋唐灞橋為何湮沒地下,時隔千年后又再現人間?這其中既有自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也有人為的因素。自隋開皇二年建橋以來的1400多年間,灞河源頭的秦嶺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壞,尤其是灞河上游的藍田,至漢代時人口大量增加,開荒種地,濫墾濫伐,結果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灞河,使河床抬高了8米之多,致使大橋淹沒于水下,最終被廢棄。
定邊縣位于陜西省西北角,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過渡地帶,總土地面積6920km。,居住人口3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8萬人。境內土地遼闊,地貌復雜,分兩大類型,北部為風沙灘區,面積為2734km;南部為白于山區,面積4186km,占全縣總面積61%。南部白于山區溝壑縱橫,生態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主要是水力侵蝕,重力侵蝕次之。區內年平均降水量316.9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根據我縣白于山區水土流失的特點,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家業耕作以及封山禁牧為主態修復和預防保護等多種綜合治理措施進行治理。
一、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推進綜合治理
我縣白于山區主要是無定河、涇河、洛河的源頭。按照流域劃分,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充分合理的利用注流域土地資源,促進小流域、農、林、牧各業協調發展,做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與保土耕作措施相結合,發揮整體效益。近年來隨著國家治理投入加大,確立以小流域為單元,集中規模治理,建立示范區域,推動整體治理。
二、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
我縣白于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在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通過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枋修復措施進行生態自我修復,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種新理念、新舉措,其核心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概念為指導,充分發揮生態自然修復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態防護體系。
三、堅持以效益為中心推動綜合治理
實行封山禁牧、退耕還林等措施,關鍵在于能否解決好當地群眾的生活問題、收入部問題和經濟發展問題。要以農民增收、土地增綠、農業增效等綜合效益為中心進行水土保持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加大國家投入力度,合理開發水土資源,將小流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當地群眾持久地參與水土防治,得到利益。
四、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配置各項水土保持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的關鍵環節。在治理方略上,堅持“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思路,不僅要加大工程、林草、耕作、自然修復四大治理措施的力度,還要注重預防監督、監測預報等管理措施的深化和提高,不斷強化管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作用。近年來,黃土高原中的水土保持調整了治理方略,堅持以預防為主,充分發揮大自然的生態自我修復功能,采取封山禁牧育林、禁牧輪牧和舍飼養畜等措施,實施綜合治理和重點防護工程,不斷強化預防監督、監測預報管理,為大面積植被的自我修復提供了有效途徑,加快了治理進度,提高了治理效果。在措施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區施治;堅持坡溝兼治、綜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復緊密結合、協調發展、互相促進。一方面既突出了淤地壩為主的溝道壩系建設,另一方面又全面兼顧治溝與治坡的結合,實現了由單一治理向綜合、規模、集中治理的轉變,有力地促進了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向標準高、質量好、規模大、效益佳的方向發展,加快了治理步伐。在措施安排上,要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因時制宜,科學、合理地確定各項措施的建設時序和內容,形成有機聯系、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使各措施發揮最大的效益。特別要突出抓好小流域溝道壩系建設的實施安排,全面、系統、合理地確定壩系建設中各項治溝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壩的建設時序。
(1)關于圖中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河流流向為東北流向西南
B.圖中河流流向為西南流向東北
C.河流水量豐富,含沙量少
D.河流汛期長,無結冰期
(2)圖示區域地形的典型特征是( )
A.地形平坦 B.山河相間分布
C.溝谷發育 D.絕對高度大,相對高度小
(3)該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產田的產量
C.改良土壤 D.解決農村燃料不足
解析 圖中等高線與河流的關系,即500米等高線經過河流,而河流發育在山谷,所以可以確定圖中河流大致流向為東北向西南;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該河流在秦嶺以北,所以冬季氣溫在0℃以下,有結冰期。根據圖示經緯度可以判斷位于黃土高原,根據圖示等高線的分布狀況,可以確定圖示區域地形特征是溝谷發育。黃土高原最突出的問題是水土流失,所以該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是保持水土。
答案 (1)A (2)C (3)A
例2 讀黃土高原局部等高線圖,回答(1)~(3)題。
(1)“筑起一條壩,活了一條溝”是指“小流域綜合治理”,下列治理措施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③與④相比,③地更適合修筑梯田
B.圖中②處地勢平坦,適合開墾林草地
C.①處實施工程措施,打壩建庫
D.④處平整土地,發展畜牧業
(2)下圖能夠表示黃土高原所在地形區的是( )
[100°][110°][100°][100°][105°][115°][120°][80°][40°][30°][40°][50°][40°][35°][28°][23.5°][A B C D]
(3)圖示地區治理的基本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
A.擴大農業用地,建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
B.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C.改善天然草場植被,合理放牧,保護草場
D.礦區存好表土,大力復墾
解析 黃土高原溝谷發育,小流域是河溝的溝道流域,它在黃土高原多達百萬條,遍及整個黃土高原,圖中③與④相比較,③地坡度大,不適合修筑梯田,而④更適合修筑梯田;圖中②處地勢平坦,適合發展種植業;①處為溝谷,實施工程措施,打壩建庫。黃土高原的南界為秦嶺,大約在34°N,北以古長城為界,緯度大致是40°N,東部是太行山,大致界線是115°E,西部大約在105°E左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須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要壓縮農業用地,重點建設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擴大擴大林草種植面積等。
答案 (1)C (2)B (3)A
讀“我國黃土地貌形態演化階段景觀圖”,回答1、2題。
甲 乙 丙
1.圖示地貌形態演化的順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風力沉積作用形成了黃土高原及其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B.流水侵蝕作用是黃土高原地貌形態演化的主要動力
C.打壩建庫是該地區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
D.缺能少水是制約黃土高原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
黃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蝕作用,使地表呈現出千溝萬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黃土塬,其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據此回答3、4題。
3.下列地形圖中能夠反映出黃土塬地貌的是( )
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③ D.②③
4.對黃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滲,削減地表徑流
B.緩坡修筑水平梯田,發展林果基地
C.打壩建庫,攔泥蓄水
D.在支溝分段營造防護林
下圖為黃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5、6題。
5.對圖示地區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時,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
A.a地――種草護坡 B.b地――溝頭防護
C.c地――打壩建庫 D.d地――修筑梯田
6.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適宜建窯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讀圖,回答7、8題。
[甲][乙][丙][丁][108°E][37°N][等高線][堤壩][1∶10000][1025][甲][乙][丙][丁]
7.下列各種地形地勢的表述中,最符合圖示地區的是( )
A.山河相間,山高谷深
B.危崖聳立,地勢險要
C.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表破碎,溝谷發育
8.在甲、乙、丙、丁四堤壩中,不能發揮該地建壩作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打壩淤地是治理圖中北部地區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之一。打壩淤地是指在各級溝谷內修建的以滯洪攔泥、淤地造田為目的的工程。
(1)圖中山脈是兩大流域的分水嶺,說出這兩個流域在圖中的空間分布特點。
(2)分析河流對圖示地表形態的塑造。
(3)說明打壩淤地對當地自然環境的主要影響。
1~5 CBCAC 6~8 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