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9: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我國高等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從主辦機構看,美國大學主要分兩種類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公立大學是聯邦、州或市政府投資舉辦,其中聯邦政府舉辦軍事等特殊院校,州和市政府辦綜合性或專門性大學。私立大學是指個人投資舉辦的大學,私立大學又可分為盈利性大學和非盈利性大學。私立盈利學校需向政府納稅,稅務以外的收益不受制約。私立非盈利大學不向政府納稅,因此學校的全部收益都要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基于卡耐基高校分類法,美國大學被分為以下六種:授予博士學位的研究性大學、授予碩士學位的大學和學院、四年制本科學院和大學、兩年制大專學院或聯合學院、專業學院和印第安部落學院,不同層次的大學根據其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標也有所不同。美國大學一般都致力于特色辦學,并不盲目追求所謂“綜合性”或是“一流大學”。如博士學位授予學校主要側重于研究,科研在學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學者治學,高度自治
在治學上,美國高校的大部分校長都是在教育教學領域有長期工作經驗的。新穎的辦學理念和富有特色的辦學規劃一直是他們秉承的宗旨。許多著名學府也是同樣,各具特色,鮮有雷同,并都成為它們的制勝法寶,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工科見長,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培養IT人才見長等等。經營管理上,美國高校大部分實行董事會管理制,即由董事會負責經營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問題,特別是籌措辦學經費問題,使學校既可以按照辦學特色規劃教學計劃,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進行運營,如開辦新的學科,高薪聘用新人才,學校獲得經濟利潤等等。這種經營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教育質量,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學生,學校還能不受政府干預地自主確定規模、結構。
(三)成熟、權威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
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以自我評估和同行評估為基礎,由自愿參加的私立院校協會或專門職業協會下的獨立認證機構(必須是獲得教育部或民間性質的高教認證委員會認可的機構)認證的一種高校自我管理手段。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一種質量保障機制,也成為了學生選擇學校的參考指標,因為學校只有通過了認證,在校學生才能得到聯邦政府的經濟資助(如貸款、助學金),他們的學分在轉學時才能被承認和接受。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協調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利益關系,全面、客觀、準確、動態評價高等院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反映公眾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從而不斷推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中國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等教育資源不足,質量不高
基于教育部的《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是3460萬人,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491所(含獨立學院292所),高職院校1321所。全國共有培養研究生單位830個,其中高等學校548個,科研機構282個,在學博士生29.83萬人,在學碩士生149.57萬人。這樣的數字相對于中國13.54億的人口總數來說,普通高等院校數量太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比例太小,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我國的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教學方面,學科管理不當(基礎學科不扎實,實用學科不突出,前沿學科無領先優勢);專業設置不合理、課程安排不恰當,片面強調大而全;教學模式簡單落后、培養方法固定死板,灌輸式和填鴨式傳授知識,忽略了學生思考、研究、實踐、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檢驗方式是只看成績和證書,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發生變化———取得學分萬歲、拿到證書平安。因此,導致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相當大比例并未達到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
(二)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優勢弱化
中國高等院校的辦學目標習慣于追求“大而全”,導致目前的高校,不管什么層級、什么類型的院校,都設有文科、理科、工科、經濟、法律等大學科,且專業齊全并謀求協調發展。這種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卻因此出現了許多院校主業不精、輔業不行的現象。國家確實需要一定數量的綜合型大學,但是更需要的是大量特色突出的專業性高校。在中國,成功的特色院校也有不少,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南京審計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外交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但是這些特色并沒有成為本學校的主流辦學理念,更多的是特色院校逐漸被合并、更名而失掉了原本的特色。同樣,在高校里的特色專業,也因上述原因逐漸失去特色和優勢。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有趨同化的傾向,這種現象是極其危險的。
(三)高校管理體制僵化、低效
中國的絕大多數高校,是套用國家行政機關的層級性管理,自身尚未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規律的管理體制。學校管理者是官員、政客,而不是學者、教育家,管理機構臃腫龐大,造成運營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學術自由受到限制,過多行政力量干預教學、科研活動,學術研究被行政化、官僚化、低俗化。教師受制于不合理的評職機制,為職稱“仕途”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職稱論文和書籍,學術腐敗、學術造假現象也“應運而生”,正常的教學、科研受到影響。總結起來,僵化的體制影響學校高效發展和師生健康成長的主要是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學校管理層的官員壓制學術,用各種方式占用和侵吞了本應批給教學、科研人員的資源和經費,另一方面,教師、學者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受到腐蝕,為追逐權力、利益,煞費苦心去經營權術,無心教學和科研。
(四)高等教育評估體系不科學、不合理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評估體系還不科學,評估方法也尚待完善,缺點具體表現為簡單劃一、政府管控、靜態僵化。全國各大高校類型眾多、起點不一、專業特點和優勢不同、發展速度也不一致,用同一個評估去衡量,違背了唯物辯證法的一分為二的原理,有失客觀、公平、公正,也不能全面反映每個高校的整體實力、專業優勢,更不利于高校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全面發展。比如“211工程”雖然是政府主導的評價體系評估確定的高效工程,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實施至今,批評聲音不絕于耳,簡單劃一的評估標準和不適當的操作,使一些實力平平、學科無特色、專業無優勢、畢業生就業前景黯淡的高校,因為某一條件符合,躋身于該工程,而一些綜合實力突出、專業優勢明顯的高校,僅僅因一個條件不符合被排除在外。這一工程的評估體系無法與國際通用評估標準接軌,也對社會形勢變化和高校自身發展趨勢缺乏靈敏反應,無法指引大眾對高等教育產生正確的需求和期望等。YUWAISAOMIAO域外掃描
三、中美高等教育對比后給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帶來的啟示
(一)適度加大高校數量和規模,著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增加高校數量是中國為提升國民素質,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必要工作。為此,首先,要堅持穩步、適度、有序的原則,保持合理的增速步伐,做到既不急速冒進,也不畏首畏尾、停滯不前;其次,要防止徘徊在低水平的辦學層次上,要創建以本科及以上院校為主的高校;再次,要突出特色學科和優勢專業,師資力量和科研總體水平必須有相對優勢;最后,要合理地分析和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在教育實力相對薄弱的地區加大建校力度,使西部、邊疆地區、人口大省、二三線城市成為新校的主要建校地點。在擴大高校數量和規模的同時,更要重視的是提升高校的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目前中國高校多年擴招,事實上已經是降低了門檻,因此,在學生進入大學以后,第一,學校要嚴格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培養,對未達到培養目標的大學生或研究生,要求將其不合格科目重修或延長學年。第二,學校更要深化教改,使教研模式、教學方法和考試評價制度可以被廣泛使用于實驗、討論、獨立作業、學術活動、考察觀摩之中。第三,培養學生完成學習類型轉變,向研究型學習、創新型學習和實驗試驗型學習方向轉變。第四,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學素質,加強教學工作研究,在注重教學效果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五,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僅僅滿足于淺層次的、簡單的資料匯總式的研究,要使師生積極參與,綜合運用科學模型和合理假設,通過系統論證、實際調查、實驗試驗、實證分析等方法進行獨到性、創造性的創新研究。第六,科研人員要拓寬視野,加強區域性、國際性的合作交流,借鑒世界名牌大學的辦學經驗以及教學、科研方法,總結出符合我國國情和學情的辦學方法。
(二)以多元化、特色化辦學理念為主,培育特色院校和骨干專業
中國的高等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必須要基于我國的社會需要,以多元化、特色化為辦學理念,重點建設一批具備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的特色院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門人才和特殊人才。要改變現狀開拓創新,就要做到:第一,如今名不副實的綜合型大學改回到原本的特色院校;第二,將學校盲目設立的以及不能保證教育質量和水準的學科、專業進行整合、改進,甚至是摒棄掉;第三,對特色院校和特色專業給予支持,比如,擴大招生規模、增加碩博點設置、重點扶持特色專業,在課題申報、經費審批、教學評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第四,鼓勵和支持具備特色的私立學校,例如大型企業或民間組織、團體、個人等根據市場需求所創辦的民辦高校。
(三)建立符合教育和學術研究規律的高校管理體制
改變高校管理體制僵化、低效的現狀,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須要“去行政化”。基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貫徹落實,改變行政權力主導高校運行的局面。首先,要實行教授治校、專家治校,保障學校高度自治,確保學術自由,成立完全由教師、科研人員組成的教務委員會,對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各項事務進行研究和決策。其次,要改變原有的教師考評體系,更側重于考察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特色、講授方法以及原創性研究成果等。再次,要精簡高校各個部門及人員,避免機構臃腫,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最后,學校重視教學和科研,保障教學科研人員掌握科研資源和經費,使資源能夠合理充分地運用到學術研究上,避免教師看重權術而輕視學術的現象在校園內出現。
學科合法性是指某個研究領域或學科作為一個學科何以可能,即合乎學科的標準、規范,得到學術共同體認可,為高等教育體制所接納,在大學里獲得建制,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的承認與資助。換言之,一個新學科的合法性可以分為行政合法性、社會合法性和學術合法性三個部分,其中學術合法性是一學科區別其他學科的關鍵所在,是該學科合法性的基礎。有專家指出:“學科首先是一個以具有正當資格的研究者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個體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對他們研究工作設立一定程度的權威標準,組成了這個社群。”無疑,整個學術社群或學術共同體對于高等教育學的認同,是其作為一門學科合法性的關鍵所在。在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直接以學科設置切入,是以學科建制發軔,使高等教育學在事實上成為一門“學科”,已具備作為一門成熟學科的外在建制的支持與保障條件,達成了一門學科的行政合法性和社會合法性,但其內在建制尚未建成,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規范性、科學性等還沒有得到學科同行的充分認可,學術合法性這一最為根本的層面尚未達到。畢竟自己稱自己為“學科”或被政府設置為學科,并不是學術界判斷相關研究能否稱為或成為一門學科的充分條件。學科設置是一種特殊的行政或政治行為,與學科自身的學術合法性關系并不大,也就是說高等教育學雖然在制度上已經學科化了,但在質量和內涵上并沒有完全達到,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是還沒有達到學科成熟標準的“應然”學科。
(二)理論體系尚未真正確立
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實踐需要的推動下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建立起來的,而非學科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發形成的,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這對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高等教育學很快就確立了其在教育科學界的學科地位。但“由于缺少學科基本理論研究以及建構學科體系所必需的基礎,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學學科體系帶有明顯的模仿特征”。考察中國高等教育學產生的歷史不難發現,模仿的對象是教育學的學科體系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體系,特別是其理論體系直接脫胎于普通教育學,從研究對象到學科內涵都相當一致,只是根據高等教育的特點和問題進行增刪,原創性較少。這種理論體系的模仿性反映出自身理論研究的匱乏,表明其科學的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再就是,近10多年來,不少學者圍繞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的建構,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論體系建構上存在思路單一問題,總容易陷入‘邏輯起點’的誤區”。多數學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學邏輯起點的找尋上,以便從抽象到具體,進行層層推導,逐步展開,構建嚴密的邏輯體系。但實踐表明,這種僵化的學科建設思路和單一的體系構建模式成效并不大,已經嚴重阻礙了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
(三)方法體系規范性有待提高
近年來,多學科研究在高等教育問題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卻很少運用于學科建設。雖有學者嘗試利用多學科的方法研究學科問題,但由于缺乏理性的選擇、學科間理論與方法兼容性的考量,對其他學科理論的簡單套用、移植和復制現象十分普遍。試圖把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直接往高等教育學科這個“筐”里面裝,結果導致多學科的資源無法被有效利用。再就是,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問題研究交叉融合不夠,甚至存在著相互排斥的現象。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基本上是以“問題研究”為導向,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踐中的問題引導著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的方向。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以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是理所當然的,它在強化理論聯系實踐的同時也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新的合法性來源。但僅僅是圍繞著問題轉,而沒有學科理論的深入研究,脫離理論指導的實踐便會失去方向和靈魂,從而導致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的“熱點趨向”和“泛化現象”,回答與解決實踐問題難以有說服力與穿透力。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的心中只有“純粹的學科”,無視活生生的社會現實,直面高等教育實踐不夠。脫離實踐的理論往往蒼白無力,以至于研究出來的成果空洞、晦澀,對高等教育實踐作用甚微。其實,學科建設與問題研究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前者可以為后者提供理論基礎,而后者則可以為前者注入新的實踐源泉,有助于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
二、高等教育學科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知識體系
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完善是一門學科得以立足、成長和獲得學術共同體認可的根本所在,是從“自在”走向“自為”的關鍵所在。我們必須分析高等教育學科已有知識體系的正當性和完整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切實推進高等教育的元研究,促進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繁榮與發展。在進行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時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關注高等教育學科的規訓制度。只有從制度化學科的角度,在更高的層面上,審視和反思高等教育學科的現狀,才能清醒地認識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第二,關注高等教育實踐領域。高等教育理論要走向“高等教育實踐”,不過要超越“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心態,要在教育實踐中保持理論高度和自身的批判向度。第三,關注高等教育學科觀念的轉變。社會科學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建構模式的不唯一性,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學科認識多樣的時代,指望形成統一的學科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與其冥思苦想去找尋邏輯起點,不如致力于多學科的協同創新,吸納其他學科知識為高等教育所用。
(二)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方法體系
我國高等教育歷史短,對高等教育研究本身進行系統反思和學術建構的歷史就更短,因此很難說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方法體系,需要在反思中進行不斷建構。“毫無疑問,當一門學科正在產生的時候,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借鑒所有現成的學科,將這些學科中的寶貴經驗棄之不用,顯然是很不明智的”,高度分化基礎上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發展規律也預示著,僅僅運用學科范式將不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特別是難以解決日趨復雜的高等教育問題。正由于此,美國著名的高等教育專家伯頓•克拉克(BurtonR•Clark)采用多學科角度來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多學科交叉的高等教育領域“沒有一種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寬闊的論述必須是多學科的”。各門人文社會科學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了解和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可以站在高等教育學的“內立場”上,充分吸收其他學科的營養為高等教育研究所用。潘懋元先生力主運用多學科的觀點來研究高等教育,并在其主編的《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積極的探索。事實上,多學科研究范式對高等教育研究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學科發展中,必須繼續倡導多學科研究,它不僅可以豐富高等教育學的內容,也可以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活力。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多學科研究范式在保持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獨立性、提高高等教育理論的嚴密性、統合研究興趣的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因而,在把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移植到高等教育研究時,要有所選擇,嚴加分析,遵循適用性、有效性等原則。當然,高等教育研究走向多元范式,絕不意味著高等教育學科范式的終結,“高等教育學科范式在保證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對獨立性、把握高等教育研究的全局和方向、整合多學科研究、聚集和培訓高等教育研究人才等方面繼續發揮其他范式無法替代的作用”。因而,在未來的高等教育多元范式研究中,高等教育學科范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科學解決高等教育領域的問題,需要對不同范式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對教育問題既需要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更需要進行“綜合性、整合性的思考”。
(三)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學科建制
學科建制是保證學科活動展開的外在制度,是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路徑,可以為學科發展“爭取外部社會資源”。為獲取更充分的社會資源保障,我們必須加強和完善高等教育學科建制。首先,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在強化實體機構建設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先進的網絡和通訊技術提供的機遇,為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學術同行提供快捷的學術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其次,完善高等教育學科培養制度。“在對科學發現優先權的激烈競爭中,天才學生,作為基本的符號資本,成為不同學術機構/不同國家爭奪的智力資源。”高等教育學科的知識生產和創新是沒有止境的智慧苦行,完善的學科培養制度可以使天才學子不斷地匯聚。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研究隊伍的泛化龐雜,中國每年數以萬計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大多出自一線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之手。毋庸置疑,這也正是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能夠保持長久活力和繁榮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國的高等教育研究要在未來世界學術領域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則必須拿出達到國際水平的、有原創性的理論和學說,這些成果的生產僅僅依靠高等教育研究的“業余選手”顯然不夠,應該主要依靠高水平的、專業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和團隊,“在群眾性高等教育研究方興未艾的潮流中,走專業化道路是鞏固高等教育學學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完善高等教育學科評價制度。研究成果評價標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研究內容與方式的導向器。促進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更好地為不同的對象服務,必然需要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評價標準,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同行評議制度,發揮學術同行特別是校外學術同行在學術成果質量認定中的關鍵作用,并采用國際學界通行的“論著(論文)—質量制”。
環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導人們認識到,人類的責任不是最大限度地按照人的意志去改變自然,而是學會最大限度地適應自然。地球生態環境的命運與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關,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和諧與美麗是人類對自然所負的責任和義務,這無論對地球生態還是對人類自身都是有利的。
1.2激發生態意識,培養理性生態人格
生態良知進一步升華就形成了生態意識(或稱環境意識),它是人們對自然關系的認識、態度、觀念和行為取向等的總和,表征的是現代人的一種道德素質、道德人格。從根本上說,生態意識是一個哲學問題,是一個通過環境道德教育來確立、內化和普遍化的問題。哲學層次的生態意識是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一個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也是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是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它包括對環境的認識水平(即環境價值觀)和保護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3理性生態人格的建構
環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培育越來越多的具有理性生態人格的各類道德主體,以使他們在各類環境道德實踐活動中,能夠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不僅需要一個人的終生努力,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努力。培養個體形成環境道德品質、進而形成理性生態人格就是環境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理性生態人格的建構過程與環境道德教育的實施過程是具有一致性的。
2.高校環境道德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
2.1學校環境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這一階段的思想對青年人一生的生態行為習慣、對全社會的生態文化建設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力。高等教育要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原則及指導思想落實到大學的各項活動中,融入到大學教學的全過程。要用“綠色倫理”思想培養人才,大量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環境保護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骨干和核心人才,將基礎的環境教育課程列為必修的公共課;用“綠色科技”意識開展貫穿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追求雙重目標(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用“綠色校園”示范工程熏陶人,建設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綠色校園”。
2.2政府環境道德教育
正規、系統的學校環境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主要的,但它不能涵蓋環境道德教育的全部,為此,就需要學校以外的機構、場所來進行補充。政府在環境道德教育實施中主要進行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制定與闡釋,為個人的生產、生活行為確立指導思想、理念和規則。比如頒布多部保護自然環境的法律,提出和宣傳“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文明”思想、“和諧社會”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因此,政府更多的是充當總攬全局、統籌人和社會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推動者。
2.3社會環境道德教育
社會應以最大的努力來培養和維護公民的環境道德素養,以正面的宣傳教育影響公民,避免負面影響。比如大眾媒體應多出版關于自然環境保護的電視紀錄片、綜藝節目、期刊專題、圖書畫冊;社會環境保護組織多開展環保運動,加強環保宣傳力度;社區可開展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豐富生動的社區活動,加強社區居民環境道德意識;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尤其是農村地區),因為公民的環保知識和環境意識是成正比的。同時避免宣傳鋪張浪費、污染環境、破壞自然的生活、生產行為,比如對奢侈品消費的推崇、對滿桌野生動物的高檔酒店的稱贊等。以此來共同潔凈我們的社會環保風氣,形成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潮流。
2.4家庭環境道德教育
家庭是個人接受教育最早、最久也是最穩定的場所,因此也是最能配和環境道德教育終身性特征的場所。在家庭環境道德教育的初期,也就是孩子的兒童時期,家長應潛移默化地以自身的行動來教育引導孩子,因為兒童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并且個體在兒童時期所處的生活環境對于其人格品質的培養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意義。家長可以以童話、寓言故事的方式來警示孩子對自然的熱愛和尊重,在從小的生活細節中規范孩子的環境行為習慣,培養孩子的環境道德意識。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環保知識的補充,強化孩子的環境道德意識,最終使孩子形成穩固的良好的環境道德品格。而在家庭環境道德教育的中后期,由于孩子接收到了更為廣闊和新穎的環境知識,家長在這時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者。家長要謙虛地向孩子請教不熟悉的環境知識和思想,這樣才能使環境道德教育在家長和子女之間實現雙向互動,共同提升雙方的環境道德素養。
2.成人教育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和社會辦學機構的共同努力
2.1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把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總開關”教育是公益性事業,需要政府的組織、大力扶持和監管。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許多高等學校過分追求成人高等教育的經濟效益,追求辦學規模,急功近利。在專業設置上,一些高等學校不突出各自的特色專業、特色課程及人才特色的優勢,什么專業好招生就開辦什么專業。這種不顧院校自身實際情況,盲目擴大招生范圍和規模的行為也是當前成人高等教育辦學聲譽和教學質量不高的一大因素。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作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活動的主要管理、領導和組織者,在成人教育的監管上應積極作為,針對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現狀,加大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校外教學點專項治理和清理整頓,規范辦學行為;其次要積極探索在成人教育招生方面進行改革,結合高校實力與特點、地域等特點,在招生規模及辦學層次上進行改革試點,源頭上把好關;要加強成人教育校外教學站點的收費監管,研究適合成人高等教育學費的統一收費和返還標準及程序,剎住教學站點競相降價導致的教學管理亂象;還要積極引導高校結合成人教育新形勢,在成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教育管理、教學方法等方面依據自身特色和成教學生特點進行科學規劃和改革,積極適應新常態。
2.2高等院校要落實辦學主體責任,做好成人高等教育新常態下的發展與轉型成人高等教育三十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完成了學歷補償的歷史任務,但也出現了當前成人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聲譽的質疑。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和聲譽,是全體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高校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成人高等教育亦是如此。成人高等院校要積極研究新常態下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提高辦學質量和聲譽,如何結合國家教育發展新形勢促進成人教育的新發展。首先,高校應深入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成人教育的信息化。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時間、學習能力等的差異,傳統的集中學方式給教學帶來極大的不便,加劇了學生的工學矛盾。目前,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國家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推進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普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及專業人才培訓平臺的優秀課件為成人高等教育的網絡教學提供了較多的資源和平臺。成人高等學校應積極聯合起來,按照學科優勢和特點,群策群力,共同推進成人教育網絡化的進程,同時,在面授教學、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更加貼近生產一線,促進學生以學習提高工作能力、以工作改進學習效果。最終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便宜性和吸引力。其次,高等院校要認真研究學習國家關于教育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推動成人高等教育的轉型發展。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十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推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這就給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政策指導。成人教育2.0多年發展的辦學經驗與學科積淀,對于職業教育這個年輕的學科發展具有天然的促進能力和吸引力,同時職業教育也給成人教育提供了廣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既有利于突破成人教育發展的瓶頸,也是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學校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 以人為本 教授治校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Humanist; Professor governs school
高等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頂層,它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受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各高校紛紛忙于合并、擴招、升本和排名,高等教育式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導致一些消極、負面現象的發生。然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著空前重要的歷史使命。要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一、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管理方面
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員往往把學生當成受教育的被動客體,忽視學生作為公民所應有的權利和作為個體所具有的獨立人格。如許多學校為了嚴肅考風考紀,規定對考試作弊的學生給予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的處分,剝奪了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這種規定首先是違反學校教書育人宗旨的,而且從本身來說也不盡合理,致使學校被學生推到被告席上的尷尬事件屢屢發生。
1.2學術管理方面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一系列學術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確保了學術研究成果的純潔性。但是,仍有剽竊他人成果、制造虛假學術現象的發生。
1.3管理方式上
我國現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科層制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學校組織分工明確、學校的紀律和制度嚴格、等級鮮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點。這種管理模式固然有其積極作用,但一系列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如學校領導忙于瑣碎的行政事務和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無暇顧及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教師之間關系冷漠、上下級之間帶有明顯的氣息、形式主義作風比較嚴重等缺陷。最大的負面影響則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脫節,管理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甚至阻礙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起到反作用。
1.4高等教育管理隊伍人員素質方面
在高等教育管理隊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專業化程度偏低。如整體學歷偏低、專業知識比較匱乏、缺少主動學習與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工作效率低、觀念陳舊、思想保守等。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解決策略
2.1要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使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它的提出,有利于高校逐步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破除對功利目的的過分崇拜,自覺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為,這將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它已經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價值觀念觸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個層面。作為“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有感情、需要、動機、個性的鮮活個體,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體,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客體,作為管理客體的人從來不會被動消極地接受主體發出的各種信息的。因此,只有從人出發,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滿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學機制的正常運作,使高等教育管理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
從社會發展層面來看,人是社會進步的主體,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業的根本,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教育是人的事業,其根本目的就是培養什么人與怎么樣培養人。教育工作始終都是為人(學生)著想,又是依靠人(教師)進行的過程。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積極主動地開展富有創新的工作,如何充分激勵學生,挖掘其潛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21世紀是強調以人為本的世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日益成為了時展的潮流和趨勢。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是為了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發展同樣也是一種手段,人和人的全面發展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就要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消除科層制管理模式的負面影響,同時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與家庭的溝通,利用管理的力量整合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構建和諧高校,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校倡導“以人為本”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客觀要求,“以人為本”是教育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的理念。只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教育管理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達到高校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2.2轉變管理方式,發揮教授參與治校的作用
2.2.1教授治校的形式
教授治校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學校評議會、教授會、校務會等機構均由教授互選產生,如時期的北大、梅貽琦時期的清華;二是教授在學校決策與管理機構如評議會、學科會議中占多數,如慕尼黑大學;三是學院一級設立教授會,實行教授管理,如日本大學體制。
各高校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授治校。如校務委員會由各學科的教授組成,使其成為學校重大決策的審議與批準機構;教學委員會、規劃委員會等重要決策咨詢組織也可由教授組成,輔助校領導開展工作,使決策更加民主科學。
2.2.2轉變黨的領導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在我國,各國辦高校實行的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要切實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就要改變傳統的黨政領導方式,才能為真正的教授治校創造良好的環境。
2.3加強高等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2.3.1高校管理隊伍要不斷學習管理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越來越凸顯出其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情況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重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隊伍顯得尤為迫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體來說,高校管理隊伍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工作能力,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僅要學習和了解本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更要具有與國際接軌、對話的能力,使自己的業務更具有專業化程度;在了解、學習國外經驗的同時,要注意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管理實踐相結合,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具有整合知識資源的能力;管理隊伍之間應該定期召開工作思想交流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強聯系與合作;定期組織管理隊伍學習培訓,如新上崗人員的崗前培訓、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管理知識的培訓、管理方法與技巧的培訓等,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突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加強實用性,體現先進性,注重質量和實效,提高管理專業化水平,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拿文憑、走形式、走過場。
高校管理隊伍建設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主要包括:要有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掌握必備的相關專業知識體系和相應的信息技術,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全局觀念,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等。
2.3.2建立科學的高校管理隊伍人員評價標準
高校是由各種學科和不同層次的行政組織組成的復雜系統,既具有組織的一般特性,又具有組織結構上的學科性特點。因此,從理論上講,高校的管理人員,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既應具有較高的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又應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其實,這樣的人才是極少的。因此,學術和科研管理應由教授、學者來承擔,而行政管理則應由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相關知識的人員來負責。目前,由于對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評價缺乏定量的指標,而對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的評價又往往以學歷、職稱的高低來衡量,因此實際上存在選拔任用管理人員過于強調學歷、職稱的高低,忽視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強弱,導致一些學術地位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專家和學者走上管理崗位后,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而影響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也影響了專家、教授在學術上的發展,導致學校的管理和學術水平都受到影響。
只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高校管理隊伍人員選拔、評價標準,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調整,才能建設一支高效、不斷學習、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等教育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
一、選題緣由
1984年,廈門大學獲得我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予點,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過了30年的歷程。學位論文是傳播學科研究的理論成果和普及學科知識的重要資料,統計分析一個學科以往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該學科發展的歷程,明確該學科未來的研究方向,促進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該學科的研究重點。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國高等教育學研究生培養的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對高等教育學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二、選題概況
以高等教育學實力最強的14所高校為研究對象,其中擁有高等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2所(廈門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師范類院校8所(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綜合類院校4所(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西南大學)。這14所高校均擁有高等教育學博士點,代表了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較高水平。
選取“CNKI—《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萬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進行網絡檢索,學科專業名稱為“高等教育學”,檢索時間段為“2010-2014年”,學位為“碩士學位論文”,以這14所高校為學位授予單位,經過兩個論文庫的比對和篩選,去除重復的論文篇數,檢索出共1056篇碩士學位論文,其收錄情況如表1所示。
在所選的1056篇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中,作者最后入學時間是2011年,該年全國有高等教育學博士點16個。其中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近5年的碩士學位論文數量為0,因而本研究未對這兩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分析。
三、選題領域分析
將所選的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研究領域分析,所借鑒和參考的理論或分類標準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學七要素說,即學生、目的、課程、方法、環境、反饋、教師等七個要素。如,高校教師和學生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高校課程教學和科研是極其重要的研究領域。二是參照《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關于高等教育學雜志的分類標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基本理論、教育體制與結構、教育經濟與財政、院校研究、民辦與職業高等教育、教師教育與教師發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課程理論與教學改革、學生工作與學生事務、教育學學科建設、高等教育史、國際比較高等教育等基本欄目。三是受陳學飛分類方法的啟發,并借鑒趙蓯蓉有關高等教育研究主題的劃分法,對1056篇高等教育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得到如下分類結果及主題釋義表。
原則上每篇論文只統計到一個主題中,如果研究內容涉及兩個主題,則以比重較大的主題為準。
按照本研究的統計標準,對近10年刊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進行數量統計,并按照數量多少進行排列,刊載論文研究領域的分布情況見下表。
第一類是大于10%的主題,有高校課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觀管理研究,比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總計比例為51%,關于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類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題,有高校學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評價研究,總計比例為38%;
第三類主題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別是高校教師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總計比例為11%。
通過對CNKI和萬方論文庫數據庫中有關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分析,可以明晰當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重點所在,為今后碩士研究生選題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隨著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投入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由于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使得高等教育收費成為保證高校正常運轉的必要手段之一。然而,近年來高等教育收費的急速上升,使得一些優秀的青年由于無力負擔學費而痛失大學夢,從而引發了人們對教育收費公平問題的思考。
一、我國高等教育收費政策回顧
1989年我國高校開始實行對所有學生收取學雜費制度并正式建立“雙軌制”系統,啟動了國家與私人共同分擔高等教育成本新體制的改革。
1996年原國家教委等頒發的《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高等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可以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文件向學生收取學費。
1997年全國高校基木完成招生并軌和學生繳費上學的改革。
二、我國高等教育收費的理論依據
任何政策、制度的制定必然有其理論依據,高等教育收費制度的制定也不例外,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論依據:
(一)成本分擔理論。美國經濟學家約翰斯頓(D,BruceJohnstone)在1986年提出了成本分擔理論‘即應由納稅人(政府)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捐贈)共同分擔品等教育的成本。此后“成本分擔”論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制定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李蜻軼 談平秋 2005)
(二)個人回報率理論。該理論認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果體現為一種能力的增量,接受者在未來工作中,能獲得較未接受者更多的收益,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回報率,按“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經濟基本原則,受益者應承擔所付出的成本。(徐佳麗 2005)
(三)高等教育收益率理論。 教育是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途徑或主導方式,高等教育支出可以視為一種人力資本投資。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人力資本投資能帶回一定的經濟收入,且收益率是很高的。。(陳俊樹 2005)
(四)人力資本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的經濟能力絕大多數不是與生俱來的,后天接受的教育數量和質量是使個人收入分配趨于平等的重要因素。(張小萍譚章祿 2003)
三、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公平實現的影響
綜觀我國學者對于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公平實現的影響的這個問題,基本上都分兩個方面論述,即積極的影響和負面的影響:
(一)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公平實現的積極影響
1、教育資源的增加,使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趨于公平
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可以在國家對高等教育投資有限增加的情況下,使高校通過個人教育投資方式快速擴大招生規模,改善辦學條件,使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高質量、高層次的教育。因此,從擴大教育資源和增加接受教育機會角度考慮,高等教育收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
2、促進教育資源在三級教育間的分配趨于公平
高等學校征收學費后,國家可將減少高等教育投資的部分轉而用于義務教育投資,使國家的教育投資分配更趨于公平。
3、從未來的收入來看,高等教育收費會使社會收入分配趨于公平。
研究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收入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在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一定的情況下,可以使高等教育經費總量有所增加,.能夠為更多的人提供上大學的機會。(賀寶月 2004)
4、更好地體現教育公平的原則,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
從長遠來看,高等教育的規模越大,享用到政府投入的公共教育經費的學生數量越多,擴大了高等教育的供給功能,使有限的公共教育資源向更多的社會成員提供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機會,從而維護教育機會均等,實現教育公平。(范莉莉 2006)
(二)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公平實現的消極影響
從整體來看,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在給我們帶來諸多利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1、高等學校收費的平均導致教育的不公平
在我國,高等學校分等級,而收費卻是平均的,反映在學費標準上,通常只考慮一個平均值,對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實際支付能力則沒有考慮。(杜靜2004)
2、從經濟效率方面看,高校高收費不利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許多優秀的青年因為無力承擔高校的高收費而忍痛放棄上大學的機會,所以高校的高收費將帶來人才資源的非優化配置,這種后果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李世偉 2002)
3、學費增長過快,成為大多數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我國高校現有的學費水平,無論是從國際比較,還是從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來看,都是比較高的。從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來看, 2000年學費卻占家庭年收入的百分比達到37.8%,(城鎮25.3%,農村50.3%)
四、關于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問題對策的研究
在對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問題對策的研究上,國內學者從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總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革高等教育投資體制。
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實行,最根本的措施還是政府投入的加大。加強政府在教育經費分擔中的作用,提高政府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中的比例,使高等教育成為政府優化投資的事業,從根本上遏制高校收費上漲的趨勢。(張宏 2005)
(二)改革完善學生資助制度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教育部等部門相繼建立了國家助學貸款、教育儲蓄和教育保險制度。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除可通過“獎、助、補、減”政策獲得一定的資助資金外,還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助學貸款。此制度的推行將使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不至于因為經濟問題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徐佳麗 2005)
(三)建立規范、合理的高等學校收費標準
國家要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教育質量的高校與專業實行不同的學費標準。只有切實在高等教育收費上將不同層次的大學拉開距離,通過收費的不同充分體現教育質量的差距,才能實現高等學校的公平與效率兼顧。(杜靜 2004)
參考文獻
[1]李蜻軼、談平秋:《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收費的一點思考》,遼寧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徐佳麗:《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與實現教育公平》,甘肅農業2005年第8期(總第229期).
[3]陳俊樹:《對中國高等教育收費問題的思考》,三明學院學報2005年第22卷 第1期.
[4]張鈞:《當前高等教育收費問題的若干思考》,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5]張小萍、譚章祿:《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機制實證分析》,觀察思考.
[6]賀寶月:《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使社會財富在全社會分配更加公平》.
[7]范莉莉:《中國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五十年 》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8]杜靜:《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公平的影響及對策》,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54期)2004年第4期.
[9]李世偉:《高校高收費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宿州教育學院學報.第5卷·2002年第1期.
[10]高宇:《從公平看我國高校收費政策》,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6卷第I期.
四川音樂學院通俗音樂學院作為全國第一所流行音樂高等教育院校,自2001年創辦以來成果斐然。全國音樂、藝術院校的流行音樂專業高等教育,也各顯其能各具特色,正在引領流行音樂健康發展。但是,我國的流行音樂高等教育畢竟不像傳統音樂教育那樣,擁有完整的體系和深厚的積淀。其教育教學的理念、模式、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材選編、目標培養等等,亟待進一步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川音通俗音樂學院作為最早建立流行音樂教育專業的“先鋒隊”,深深認識到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遂牽頭率先舉辦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流行音樂教育論壇暨首屆“學院杯”邀請賽,希望通過各院校的交流溝通,使中國流行音樂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完善。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三大職能是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在學校科研工作中,教師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的形式公布。為反映全國高職(專科)院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等科研工作情況,現對近五年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情況和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情況進行分析。
一 資料
1.近五年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情況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對學校教師2009年以來在全國公開發行期刊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進行匯總。
2.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學術性情況
根據《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漢)、《教育發展研究》(上海)、《中國高等教育》(北京)、《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國高教研究》(北京)、《江蘇高教》(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漢)、《黑龍江高教研究》(哈爾濱)、《現代大學教育》(長沙)、《高教探索》(廣州)、《中國大學教學》(北京)、《復旦教育論壇》(上海)、《現代教育管理(原遼寧教育研究)》(沈陽)、《現代教育管理》(沈陽)共14家全國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進行匯總。
二 高職(專科)院校教師結果分析
第一,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咨詢和科研開發為主要內容,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豐富或更新教學內容,在科技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
水平和專業實踐能力。”全國各高校對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師在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80人,近五年來,年均在全國公開發行期刊上92.2篇,反映出高職(高專)院校重視科研工作,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勵。
第二,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發表的論文多為教學研究或體會等方面的論文,具有較高研究水平和價值的論文少,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更少。《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匯總結果顯示,近五年來,高職院校教師年均358篇,僅占統計論文的10.21%,我校教師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年均2.8篇,僅占教師的3.04%,反映出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
第三,2013年,全國共有各類高校2841所,高職(高專)院校有1266所,占全國高校的44.56%。按《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統計結果,近五年全國年均有高職(專科)院校1257.6所,僅有171.6所高校在統計的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僅占全國高職(專科)院校的13.65%;若與全國現有高校比,高職(高專)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比例更低,只占6.0%;若再結合高職院校出版的專著、獲得的專利數、科技成果獎勵數等科研成果情況,高職院校科研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三 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現狀不良的原因
1.高職院校的辦學歷史比較短
從職業大學的出現算起,我國高職教育的辦學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高職院校至今只有幾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多由中等專業學校升格而來,原來的中專教師普遍學歷較低,年齡偏大,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科研知識培訓,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識、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和科研動力不足。新引進的教師,自身沒有受過太多的專業訓練,科研意識和科研習慣都未養成,科研成果較少,科研基礎極為薄弱。
2.認識不足
部分高職院校認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專利,高職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學,其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教師只要教會學生實踐技能操作即可,沒必要搞科研。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職稱科研”的現象,把科研工作看作是為評定職稱而發表幾篇文章,沒有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自覺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教師認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動就是科研工作,撰寫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學心得等。由此導致高職院校科研氣氛不濃、風氣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利現象嚴重。
3.科研時間、經費緊張
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短,科研經費渠道不暢通,學校資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上,學校只能從緊張的財力中抽出微薄的資金支持或獎勵科研工作,教師能獲得的科研經費支持不足,也很少有機會外出培訓或參加學術交流,獲得科研信息較少。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迅速膨脹導致生師比嚴重超標,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難抽出時間從事科研工作。
4.課題數量偏少,項目層次偏低
受師資、經費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高專)院校能夠申請到的課題數量非常有限,層次偏低,除學校自立課題外,主要是一些學會、協會等民間組織的課題,在教育主管部門、政府部門立項的課題以及有基金資助的項目很少,橫向項目更少,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工作難以深入開展的情形。
5.科研管理不夠規范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還存在科研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配備不足,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偏低等現象。科研管理缺乏宏觀指導和長期規劃,隨意性較強;科研評價體系不完善,獎勵制度和約束制度不到位,沒有形成科研工作的壓力和動力;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的監督力度不夠;缺乏科研方面的專題培訓與指導;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對科研成果的轉化、開發等環節重視不夠等,需要正視問題,探尋改進途徑。
四 總結
高職院校通過開展科研,既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素質,把科技前沿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應用到教學中去,有利于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又可獲得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經費支持,增強自身的辦學實力,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因此,科研工作是高職院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熊丙奇.誰來改變教育?[M].中西書局,2014.
[3] 劉曉.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