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8: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外教育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英語語言文化
談到英語語言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國和美國。英國文化源遠流長,歷經盎格魯―薩克遜、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歷史階段。美國文學在19世紀末就已不再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分支”。進入20世紀,美國文學日趨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學。
英語的根源很復雜,包括拉丁語、日耳曼語、凱爾特語、挪威語等等。但它同時也變得更富有彈性,也更強大。目前,全世界有3.8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大約2.5億人將其作為第二語言;另外還有10億人正在學習它。它是全球化的語言,廣泛應用在國際商務、政治和外交領域中;它也是電腦和互聯網的通用語言。
二、文化差異在語言中的體現
作為語際的交流,把握文化所傳承的信息,至關重要。曾經有一個翻譯的軼事:一位外國人參加中國朋友的婚禮,他稱贊新娘很漂亮,新郎謙虛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國朋友大吃一驚,以為是問哪里美,只好硬著頭皮說:“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國是一個海島,而中國傳統是內陸文化。因而在英語中很多習語與水有關,但在漢語中很難找到相同的對應。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飲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萬不要班門弄斧
氣候同樣也帶有地域特色。中國人喜愛東風,因為東風象征著春天,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通常用來比喻革命的氣勢和力量。而西風是冬天的象征,給大地帶來一片蕭瑟和凄涼,通常用來比喻沒落的腐朽勢力。“東風壓西風”(),如果不了解此殊含義,外國人是不會明白其特殊含義。但在西方,英國是海洋性氣候,西風代表著春天,象征著生氣勃勃,大地復蘇。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天的謳歌。
2.思維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維方式屬于傳統文化,這種觀念文化的主要載體是語言的句法結構。漢語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國人重“綜合”,英語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漢語通常從已知到未知,從大到小的詞序和英語從未知到已知,從小到大的詞序,反映了中國人的順向思維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維。譬如在地址和時間的順序上,中國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則習慣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異。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結構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習俗和價值觀。中國傳統的姓名由三個字組成,第一個是姓,第二個是家族的輩分,第三個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順序上,卻有很大不同。中國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則是名在前,姓在后。這種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順序體現了中西方不同的傳統文化內涵。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宗族觀念,姓代表著宗族、氏族、群體和血緣關系,而代表個性的“名”就理應在后。然而西方更強調個性和個體,尊重個體獨立的人格和主體意識,所以必然把代表個體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徑
首先,在教材選編上應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育同步發展。因此要考慮那些語言精華的文學作品和介紹語言國家風俗習慣的語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實用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語言文化教學。
1.結合中國文化,欣賞英語諺語。每一種語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華――諺語。在課堂中,開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專欄,學生分組做競猜,用漢語的諺語翻譯。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譯為:今天是昨天的教師)學生要譯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為最佳。
2.對比中西節日,學習背景文化。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有的節日,隨著文化的融合,中國節日特別是傳統節日備受外國朋友的青睞,如燈籠節又叫元霄節(Lantern Festival),中秋節(Mid-autumn Day),重陽節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樣,學習英語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關于西方節日的相關信息資料,圖片、音樂、或影片,向“中國人”簡介西方節日的相關習俗知識;同時收集中國的節日,同樣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其由來,習俗等等。由此學生可以了解到眾多的西方節日的知識。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眾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語言來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終是為了交流。而英語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語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課堂中開展“快人快語”quick-speaking 活動,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個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訴你)B: Sure thin! (當然)。學生通過這個很簡短的對話,卻學到了很多在生活對話中很實用的句子。
4.巧用動物滲透文化知識。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動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漢語說壯如牛,英語卻說as strong as horse 壯如馬;漢語說亡羊補牢,英語說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馬補牢”;從以上的關于動物的習語中可能聯想到語言形成與一個國家的社會形態是密不可分的,中國是農耕民族,以牛為主要的勞動力故出現“壯如牛”一說,西方是以游牧為主的,所以馬在他們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現“壯如馬”、“亡馬補牢”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樣西方對狗是情有獨鐘的,所以英語中有大量的關于狗的習語,如lucky dog幸運的人,top dog優勝者,under dog 失敗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會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學中滲透有關此類的文化知識,并鼓勵學生收集相關動物的習語。
關鍵詞:淺析 外語教學 文化導入
傳統的外語教學缺乏西方文化環境的配合,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語法知識、語法結構,但在實際交際能力上卻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把語言與文化有機的結合,使外語教學只是單純的培養了“純語言能力”。要改善這種局面,在語言教學中導入文化是刻不容緩的事。筆者根據其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三種文化導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語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這很類似于中國的成語。這些看似簡單的習語卻很容易對學生的理解造成障礙。對于這樣的習語,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典故向學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具體的語境下,加深了學生對習語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決不是“把每塊石頭都翻遍”的意思。這是出自于一個歷史典故。波斯與希臘在公元前五世紀大戰于古希臘的普拉特亞城,波斯戰敗。事后,有傳言說波斯軍隊留下了大批珍寶。一個叫波利克雷茲的人東挖西掘,但一無所獲。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羅神殿去問神。神諭:“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茲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寶。此語現在被引申為“千方百計”、“不遺余力”、“不錯過任何機會”。
二、 實踐經驗積累模式
記得一位外國朋友問我,當他問中國學生“How are you?”,絕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使他非常的費解,難道他們都經歷了同樣的事情?感覺都一樣嗎?從此可以看出,我們的口語教學太過于模式化,缺乏靈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課本知識之外,還要通過實踐,即與英語國家的人接觸,從交往的過程來提高口語的交際能力,同時學習異國文化。中西之間打招呼的區別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中國人見面往往會說“吃了沒有?”,而西方人則很簡單,僅“Hello!”或“How are you?”。中國人喜歡問一些在外國人看來是屬于隱私的問題,如“你的衣服在哪里買的?”,“多少錢?”等。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喜歡謙虛,總喜歡說“You are flattering me!”這會讓西方人摸不到頭腦,甚至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僅這幾例日常用語,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通過實踐,學生們既學會了如何與西方人交際,也了解了西方文化。這要比在教室里組織學生對話收效大的多,達到了雙重目的。
三、 對比分析模式
東方文化含蓄、婉約,而西方文化則是開放、外露。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習俗、價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導入這類文化時,就要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別,從而加深對異國文化的了解。以《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三單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萬壽菊或金盞菊)為例,絕大多數學生特意為老太太的生日獻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對她的關心,這與老太太女兒的態度形成鮮明對照。可是,中國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眾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親節的花卉。實際上,marigold意為“圣母瑪利亞的花”之意。據說古人以此花獻給因失去耶穌而悲傷的圣母瑪利亞。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語是grief,而這不正是象征著老太太的凄涼晚景嗎?至此,學生對整個課文的悲涼基調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C-0114-02
隨著現代化旅游業的發展,對高素質旅游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旅游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對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外語人才有著重要意義。如何推進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進旅游外語教學課堂,是旅游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方法。本文從旅游外語教師的文化意識、旅游外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教材改革等方面作初步探討。
一、切實增強旅游外語教師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理論知識
涉外旅游業,不僅是經濟領域中的朝陽產業,也是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這對旅游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旅游外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明確了方向和內容。旅游外語教學傳遞給學生的不再是單一的語言知識,更是語言中蘊涵的文化要素,所以旅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意語言的形式,更要注意語言使用的文化環境。形式的變化,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旅游外語教學過程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
在旅游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也是提高旅游外語教學質量的要求。旅游外語教學不是純粹的語言教學,不是為學語言而教語言,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涉外旅游業的發展,所以,旅游外語教學不能只關注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與語言密切相關的文化因素。教師不應將語言教學當做是旅游外語教學的全部內容,還應當重視學生文化意識和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教會學生語言的同時,更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旅游外語教師切實增強文化意識,充分認識到文化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文化對語言應用的影響,并提高應對語言文化沖突的敏感性。旅游外語教師只有增強了文化意識,才能夠自覺引導學生養成對中外文化差異的認識和處理文化沖突的能力。
旅游外語教師增強了文化意識后,還應了解和掌握豐富的中外文化方面的理論知識,如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傳統文化中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文化差異理論知識;基于生存環境和生活環境不同而帶來的中外文化習俗差異的理論知識;基于不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差異的理論知識;基于不同民族性格而形成的非語言方面的文化差異的理論知識等。當然,這些理論知識中,有的是與教材上的內容有直接的聯系,也有些看似無關實際相關,但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掌握的中外文化理論知識越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及時向學生傳授中外文化差異的知識,使文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二、創新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語言與文化不可分離,這是毫無疑問的,語言結構、語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語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產物,是人類交往交流的一種工具,但同時,每一種語言都代表著一種文化,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旅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用綜合的“語言文化觀”取代純粹的“語言工具觀”,創新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綜合的“語言文化觀”進入旅游外語教學課堂,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發生了變化,講授的內容從單一的語言知識轉變為綜合的語言、文化知識,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創新。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進入課堂后,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構成主要包括:語言要素(含詞匯、語音、語調、語法、語段等)、非語言要素(含體態、表情、眼神等)、禮儀與習俗要素(含稱謂、稱贊、打招呼、做客與送禮等)、要素和價值觀念要素,極大地豐富了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創新,一個重要特點在于傳授語言的同時把語言中的文化知識和交際內容傳授給學生,體現了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學理念。這需要旅游外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交往能力,使學生語言知識與文化能力同步提升。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不僅學會使用正確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能夠用恰當的語言在適當情境中進行涉外交際,準確地獲得信息,最大限度減少交際中的誤會,提高交往的質量。
推進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創新,還需要求教師以社會語言學的觀點指導旅游外語教學工作。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重心從語言結構轉向語言功能,從孤立的語言形式轉向在社會環境中使用的語言形式,重視語言的社會環境、社會制約。社會語言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研究語言形式和社會制約(社會環境)的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旅游外語教學與各學科的關系,增設社會語言學、文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不同語言文化的背景、社會關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積極開展中外語言、文化比較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融會貫通于教學過程,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花在學習外語的時間和精力很多,但是花在學習中國文化典籍和提升母語素養的時間精力就遠遠不夠。這樣造成的局面就是很多外語學習者知道圣誕節的來歷,喜歡情人節的浪漫,熟悉復活節的典故,卻不知端午節的來歷和清明節的神圣肅穆。甚至有學生在翻譯“Milky Way”時翻譯為“牛奶路”而非“銀河”。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從叢把這鐘現象稱為“中國文化失語癥”。
二、 非英語專業母語文化知識的調查
筆者于2014年對我校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進行了調查,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共計807人,來自10個不同的專業,分別是軟件工程、統計學、生醫工、工程力學、教育、計算機、歷史、文學和土木工程專業。使用了陸魁秋先生設計中國文化常識問卷, 其問卷涉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交際規范以及民族和信仰諸多方面, 共30小題,每題100分, 滿分為3000分。接受調查的807名學生中,其中5人放棄,共收集802份問卷,人均總分為895分(大約相當于百分制的30分)。調查的結果反映出非英語專業英語學習者對母語文化知識相對匱乏現象嚴重。
三、 原因分析
首先,傳統的英語教學重點教授外國文化知識,這樣致使學生在課外花大量時間學習外國文化,從而使我們自己的母語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冷落。在筆者所教的2014級四個專業的學院中,開設與中國文化知識有關的課時只51節,共計3學分,占其選修總課時的(705課時)的7%,這是一個相當低的比例,可以看出,母語文化根本沒有課時的保證,因此學生如果自己不能在課外自覺學習中國文化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在課堂上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
其次,從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各種英語教材來看, 中國文化的課文篇章甚少。而以英語國家為背景的物質文化、制度習俗和精神層面的內容幾乎比比皆是。這一現象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內英語學習者即使主觀的想通過教材來彌補母語文化的缺憾,但是客觀情況卻不允許。
再次,我們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真正意義上的“雙語人”,首先需要英語教師成為真正意義的“雙語人”。但是對于我國龐大的師資隊伍來說,除了具備好的性格和良好的基本功,廣博的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良好的教學方法外,過硬的文化修養和素質還需加強。
創業人才的培養亦稱為創業教育,我國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在近年來大力促進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力求使畢業生具備生存能力、競爭能力,既可尋找合適的崗位就業,又能在求之不得或為了尋求更好的自我發展機會時走向自主創業的道路,以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術和知識更好地轉化成社會資產的有效途徑。
一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
創業人才的培養興起于美國,而且美國目前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完善,其他發達國家多從美國奉行“拿來主義”拓展本國的創業教育體系。
1.發展歷程
(1)萌芽階段(1947年~1970年):1947年,哈佛商學院的MylesMace教授為MBA學生開設了一門課程——新創企業管理,這被公認為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第一門課程,也是創業教育在大學的萌芽。但因為美國當時正處于大工業時期,中小企業則不斷減少,因此,創業教育尚缺乏成長土壤。
(2)起步階段(1970年~1990年):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減緩,從1969年到1976年,大量新興中小企業創造了美國社會81.5%的新就業機會。特別是1980年以后,美國超過95%的財富都是由變革中新興的中小企業創造的。在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創業者掀起的“創業革命”沖擊與影響下,大學生創業教育逐漸受到關注,高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紛紛設置創業教育課程。
(3)發展階段(1990年~2000年):這一階段,創業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SBA(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調查顯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學在本科生中開設了創業或小企業管理課程。
(4)成熟階段(2000年至今):進入21世紀,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逐漸走向成熟,主要表現在創業教育評估體系日趨完善,這增強了高校的競爭意識,也促進了創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2.師資建設
美國創業教育師資不僅數量充足,而且實踐經驗豐富。同時,高校還十分注重吸收社會各界既有創業經驗又有學術背景的資深人士從事兼職教學和研究,采取短期講學方式參與大學創業教育項目。企業家的參與為大學創業教育提供了現實案例,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3.管理體制
美國高校多將創業學專業納入商學院管理,并成立專門的創業教育中心,也有少數院校將其歸入研究生院管理,只在研究生層次開設課程。創業教育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實施創業教育課程計劃、研究計劃以及外延拓展計劃。課程計劃一般分為公選課程、本科生課程、研究生課程。研究計劃主要包括主辦研討會議、出版期刊著作、開展課題研究等。外延拓展計劃一般包括建立孵化器、科技園、小企業開發中心、創業校友聯合會等。
4.以斯坦福大學為例
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應該說是在創業活動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1967年,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首次開設了一門創業教育課程,隨后便不斷拓展完善創業教育領域。1996年,斯坦福商學院成立了創業研究中心。20世紀90年代,為適應網絡時代的到來,還一度成立了電子商務和商業中心。現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擁有社會創新中心、全球商業和經濟中心等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研究組織。
二國內高等學校自主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1.發展歷程
(1)高校自主探索階段(1997年~2002年4月):普遍認為,1997年清華大學的“創業計劃大賽”是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開端。這一階段中,許多高校進行了自發性探索。
(2)創業教育試點階段(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確定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9所高校為創業教育試點院校,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引導其探索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這一階段是創業教育在政府引導下的多元化發展階段,5年來,試點院校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
2.課程設置
我國高校目前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大體分為兩類:一是在面向畢業生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中增加了創業教育內容,這一類以更新學生就業觀念、拓寬就業渠道為主要目的;二是將創業教育融入素質教育中,面向全體大學生,以必修或選修課的形式開設,課程內容注重創業知識與人文社科知識的融合,以培養學生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開拓精神,幫助學生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需求為主要目的。
3.培養模式
以試點院校為主的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形成了以下三種基本模式:
(1)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結合起來開展創業教育,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的模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活動等方式,形成以專業為依托、以項目和社會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
(2)以增長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技能為重點的創業教育,通過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及咨詢服務,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其特點是商業化運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教授學生如何創業,并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資助以及咨詢服務。學校成立了“創業管理培訓學院”,專門負責與學生創業有關的事務。學校還設立了300萬元創業基金,對創業計劃書經評估后進行“種子期”的融資。
(3)綜合式的創業教育,即一方面將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在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和技術咨詢。如上海交通大學以“三個基點”(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和創新教育)和“三個轉變”(專才向通才的轉變、教學向教育的轉變、傳授向學習的轉變)為指導思想,確立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基本框架。
4.師資建設
開展試點工作之前,我國創業教育師資主要集中在商學院,由于缺乏通暢渠道和有效機制激勵這些教師在全校范圍授課,因此創業教育普及率不高。試點工作開展后,很多青年教師受到鼓舞,參與到創業教育中來。2003年開始,教育部開展了常規性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活動,目前已培養了數百名創業教育骨干教師。這些教師積極摸索和傳播創業教育理念與方法,促進了面向全校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開設。
三中外高校自主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借鑒
通過比較可知,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僅起步早,且發展迅速,目前已設有創業學專業并可授予學位,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評價體系。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層面對創業教育的認識還比較模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的成功經驗對于推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深入認識創業教育重要意義
美國創業教育著眼于“為未來幾代人設定‘創業遺傳代碼’,并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創業一代作為其基本價值取向”。我國高校應當進一步深化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應將其僅僅作為就業教育的補充,而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自覺預測變化并積極應對變化的能力和素質為價值取向。
2.加強對創業人才培養理論研究
現有的系統理論論述比較薄弱,加之對創業人才培養實踐總結不夠,導致理論研究不能夠充分發揮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3.加強創業教育與專業的融合
由于美國多數高校已將創業學作為專業或研究方向,因此其創業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如百森商學院設有創業課程教學大綱和外延拓展計劃。課程內容采用模塊化結構,主要由基本理論、案例分析和模擬練習等模塊組成。這種系統化的課程設計,保證了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通常情況下,大學生所創之“業”是與其所受到的專業教育直接或間接相關,因此,專業教育是創業教育的基礎,因此高校要注重將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程結合,使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專業教學中滲透創業理念,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形成文化課、專業課、創業課互相協調、功能互補的多元化創業教育系統。
開展創業教育不僅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更是培養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雖起步較晚,但有著強勁的內生動力和成長空間,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借鑒國外已有理論和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理論框架與教育教學體系,以后發優勢實現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美〕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著.戰略與商業機會(周偉民、田穎枝譯)[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前言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民族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約和影響,所以我們學習一種語言實質就是學習一種文化,“要掌握兩種語言,必須掌握兩種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階段的外語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不懈地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文化教學。結合本人在劍橋少兒英語培訓及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談談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分析漢英文化差異,研究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社會和時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學的作用、方法
語言與文化互為交織.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語教學。而各階段中文化教學的層次應有所不同。
(一)中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識)為目標,以漢語文化、英語文化內容作對比,進行禮儀、習俗、節日、生活方式等淺層次文化內容的學習、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于問“你吃飯了嗎?”Haveyouhadyourdinner?)問話人只是出于禮節并不在意對方吃飯與否,而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吃飯呢!我在劍橋少兒英語二級培訓中關于現在完成時的學習中,就舉了這個典型例句,有個聰明的男生就偏問了我這個問題,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著他,他從容地從書包里拿出一樣東西交給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隱私”方面:中國人初次見面愛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的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是涉及個人隱私。因此我在講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這些句型時,一定告知學生它們的適用場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誤解而產生交際障礙。
關鍵詞:對外漢語,重音,教學
語調教學是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學生是否能用正確的漢語語音流暢地進行交際。語調是在語流之中的,語調教學是漢語語音教學較高級的階段,要求學生語音達到自然優美的程度。趙元任(2002)認為:漢語語調不是獨立于聲調的音高變化,而是聲調和語調的復合體。
對外國留學生來說,能夠準確地發準字音是非常必要的,字音是整體認讀的帶聲調的單音節。然而在真實話語交際語境中要想準確靈活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還必須掌握正確語調。它是獨立于語流之外的,學生學會了單個字的發音并不代表著朗讀的準確無誤。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聽到很多留學生在讀單個字的時候比較準確,而在成句表達的時候就出現了“洋腔洋調”。本文就漢語語調中重音特別是詞重音和句法重音的重要性,來談談如何進行重音的教學。
1.關于重音、詞重音、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點重音
根據《漢英雙語言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重音指一個詞、詞組或句子里重讀的音,重讀指把一個詞或詞組里的某個音節或語句里的某幾個音節讀得重些、強些。例如“石頭、棍子”兩個詞里,第一個音節重讀,“老三”這個詞里,第二個音節重讀。“過年”里“過”字重讀是“明年”的意思,“年”字重讀是“過新年”的意思。
除了詞重音,還有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點重音。
句法重音是根據短語、句子的語法結構特點把其中某些部分重讀的現象。這種重音不隨語用而改變,是短語或句子的語法結構的特點決定的,每個短語和句子都有句法重音。
句子重音是邏輯重音,是語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變句子的句法重音。
焦點重音是從不同的語用需要出發,選擇的表達的重點,稱為焦點,一般需要重讀。例如“小李考上了大學”,分別重讀“小李”、“考上”、“大學”,所強調的重點是不同的。(參見張斌《新編現代漢語》,2006)
因為句子重音和焦點重音是隨語用需要而變的,位置不固定,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表達的需要進行重讀,相對好掌握。那么本文將主要討論對于留學生來說不太注意到,而且在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詞重音和句法重音教學。
2.目前對外漢語重音教學仍存的問題
現在很多教材已經注意到重音的教學,但是在現在通行的漢語教材中,都是把重音的教學放在初級階段的語音教學部分。這會給我們造成這樣一種印象:重音的教學只跟語音教學相關,語音教學結束后,在中高級階段就不強調重音了。但是實際上,它對留學生擺脫洋腔洋調、更加準確地把握句法結構、更加準確地理解句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漢語重音的一些規律,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漢語教程(修訂本)》第一冊(上) P51第六課提到了雙音節的重音:
“漢語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中總有一個音節讀得重一些,這個重讀音節就叫詞重音。大部分詞的重音在最后一個音節上。如:漢語、發音、英語、星期、大學、文化,也有一些詞的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如名字、大夫、學生。”
但是這樣的描述,對于學生來說仍然很迷糊:有的詞重音在第一個音節,有的詞在第二個音節,那么怎么具體掌握呢?哪些是在第一個音節,哪些是第二個呢?因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除了示范以外,還應進一步為學生明確重音的規律。
另一方面,句法重音的教學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仍以《漢語教程(修訂本)》為例,除了第一冊的語音教學中講到了詞重音、句重音和邏輯重音,第二冊開始就未出現過重音的內容了。實際上在中、高級的語法教學中,很多語法現象其實都與句重音有關。
如“是……的”句型是公認的表示強調的典型句式,但在《漢語教程(修訂本)》 第二冊的語法說明中僅僅作了如下說明:
《漢語教程(修訂本)》第二冊(上) P93-94第六課 (一)是……的。漢語用“是……的”強調已經發生或完成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目的、對象等。在肯定句中,“是”可以省略。否定句中“是”不能省略。如肯定式:我(是)去年九月來中國的。否定式:我不是來旅行的,我是來留學的。(其他例略)
《博雅漢語·中級沖刺篇Ⅰ》P11的語言點“是……的”說明中僅提到:用來說明一件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時間、處所、方式等。例如:我是去年三月來中國的。(其他例略)
以上兩個課本在一些本與重音有關的語言點的說明中,并未明確重音的部分,這對于一些語感不好的學生,就容易帶來母語的負遷移,自己隨意找重音,出現洋腔洋調。
在此,筆者把這些問題提出來,想再次引起大家的重視,并在重音的實際教學方面展開一些探討。
3.詞重音和句法重音教學舉例
3.1雙音節詞的重音教學
上文已經提到,《漢語教程(修訂本)》第一冊第六課有雙音節詞的重音的介紹,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對于這個部分的教學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要讓學生介紹雙音節詞以“中重”與“重輕”兩種格式為主。
其次,要為學生明確雙音節詞的重音規律:不帶輕聲的詞,雙音節詞是后一個字重讀,也就是說重音多在后一音節上。帶輕聲的詞,重音是在第一個音節上。這就是上文我們提到的,為什么雙音節詞有的重音在第一音節,有的是在第二音節了。假如學生沒有掌握這一規律,就會出洋腔洋調,如:謝謝、*謝謝。
再次,做演示、模仿練習。老師要給予正確的示范,讓學生同聽感上明確。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朗讀一至六課已學過的部分雙音節詞,甚至可以使用夸張的方法,讓學生再次感知重音是怎么回事。
還可以做對比練習。與帶輕聲的雙音節詞同時做朗讀練習,又復習了第二課學習的輕聲的知識。例如:
中重 重輕
名字 爸爸
學習 哥哥
漢字 什么
發音 謝謝
今天 名字
學校 你們
再見 學生
…… ……
總之,教學中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說漢語有詞重音,而不解釋詞重音的規律。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該怎么說,另一方面老師在指導學生口語練習時,要及時糾正學生發音,打牢語音基礎。
3.2“連……也/都……”結構的重音教學舉例
《漢語教程(修訂本)》第二冊P146第二十課語法部分(二)“連……也/都……”有如下闡述:
漢語常用“連……也/都……”這一結構表示強調。介詞“連”引出要強調的部分(一般是極端情況),后邊用“也、都”與之呼應。隱含有比較的語義,表示強調的對象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例如:來北京快半年了,她連長城也沒去過。(別的風景區更沒去過了)(其他例略)
同樣,沒有特別明確指出重音的部分。因此老師教學時,可以特別重讀重音的部分。特別是安排學生做操練練習時,可以明確標注,并及時糾正。
例如下列操練練習:
老師:認識這個漢字的人很少,連老師也不認識。
學生:(重復)認識這個漢字的人很少,連老師也不認識。
老師:這道題非常容易,連小學生都會做。
學生:(重復)這道題非常容易,連小學生都會做。
老師:你為什么說他不怕熱?(他夏天也穿毛衣)
學生:我說他不怕冷,是因為他連夏天也穿毛衣。
隨著國家之間的交往不斷增多,語言交際越來越頻繁。語言既承載著文化,同時也能反映和傳播文化。我們的外語課堂不但是傳授語言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傳播文化知識的陣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夠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實現,因此,我們的外語教學不僅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重擔,同時還兼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外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外語教學的必要性
(一)形成雙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英語課堂應該是傳授英語基本知識以及相關英語文化的重要場所,不應該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這種觀點非常片面,因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對西方文化的認識,還要借助于英語這一工具,向西方國家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在這一背景之下,其他國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在外語教學中有益的滲透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
(二)適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
引導學生樹立跨文化意識,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水平是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標。交流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是各自文化的載體,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是實行跨文化交際的前提條件,所以中國人首先要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認同,才能夠用其他語言自然的表達出來。在英語教學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能夠客觀上提升學生對其他國家文化的認識,進而有利于學生形成用英語來表達傳統文化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水平。
(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的需求
對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文化是靈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外語教學中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準確認識,從而對本民族文化產生由衷的熱愛。此外,還有利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而形成科學的文化價值觀。
(四)改善外語課堂教學的需求
如果在外語教學中反復向學生介紹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但是如果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傳統文化的內容,肯定會大大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不應該反復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語言點,而是應該多為學生設置一些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氣氛肯定會非常輕松、活潑,不但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而出現,同時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
二、將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外語教學中的方法與途徑
(一)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傳統文化的介紹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人們的文化平等意識非常淡薄。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習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棄本民族傳統文化,單純學習外語的錯誤想法。教育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能將某一方的文化推舉到很高的地位,而應是在比對雙方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優勢互補,努力與當前多元化的文化發展趨勢相適應。
(二)在測驗中加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表達
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出來,比如明確規定出學生能夠用英語表達哪些內容,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等。還要在相關測試中加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如還可以通過口語測試的手段來檢測學生跨文化交際水平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等。這樣一來,既有利于督促教師和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也能夠為教師的實踐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增加實踐活動
學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識,除了教師的教授因素之外,還有學生自身的學習因素。教師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知中西方語言的差異,一旦學生形成對這種差異的客觀認識,總結出其中的特點,就能夠更好地使用目標學習語言來表達中國文化。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語表達中添加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
(四)設置比對中西方文化的課程
學校可以設置專門用來比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水平,特別是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能力,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被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為學生設置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或者學生普遍感興趣的話題,為學生創設雙向文化交流的機會和場所,提升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
(五)將第二課堂作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陣地
高職英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閱讀一些英文的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或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活動,也可以借助于英語角或者英語文化節等,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用英語表達傳統文化的機會,校方亦可以在校內經常性的舉辦一些介紹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講座、演講比賽或者辯論賽等,以增加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機會。
三、結語
除以上幾點策略之外,在外語課堂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時應該在不違背基本的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進行。高職外語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基礎上確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以及手段,使中國傳統文化在外語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夠更好的被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外國文學選讀課是根據國家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的規定,在此階段開設文學課能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提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課程“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應用,加強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實用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它能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學、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識,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同時,該課程還希望幫助學生較流利地運用英語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培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
《基本要求》強調專科英語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要在整個教學中突出基本語言技能的培養,并最終使學生具備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但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密不可分的。尤其在當今世界,各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日益頻繁,不同民族、種族人們的聯系更加密切,某一領域的借鑒和學習勢必影響和滲透到其他領域;單單強調某一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其相關文化的了解是不科學、也是不正確的。因此,給青年學生補充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是綜合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專科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語言知識的學習及語言技能的培養也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灌輸。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習得外語的過程,就是逐步適應一種新的文化的過程。學習者要學好這種語言,就必須了解和適應該語言所表達的思想體系和信仰體系,以及涉及的文化格調,風俗習慣,交際手段等。因此,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外國文學教育,增強外語文化思想的輸入,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該國家的交際習俗、宗教禮儀、社會結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能使學生將第二語言真正學到了家。所以說外國文學的學習不僅是文化導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專科英語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僅從這一點上看,外國文學教育不但不與《基本要求》相矛盾,反而完全符合《基本要求》的宗旨和原則,更有助于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和培養,能“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此外,《基本要求》也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是多數人吸收語言素材最主要的渠道,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基礎”[4](P11)。從學習規律的角度來看,在一個非英語的語境中學習英語,閱讀能提高學習者的英語應用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閱讀量的多寡至關重要。很顯然僅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是不夠的,教師勢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認真挑選、補充一些有趣的、可讀性強的閱讀材料。其中,外國文學名著是首選的,也是最佳的閱讀文本。它不僅能為日后培養“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給青年學生補充有關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興趣,提高文學修養,真可謂一舉兩得。
2外國文學教學內容
在一些學校的外國文學課中,往往在講文學作品的同時也講文學史,這樣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我們主要以作品選讀為教學內容。在選擇課本時,考慮到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實際英語水平以及課時長度,我們找到合適的課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學生水平和興趣的情況下,授課教師自己編寫了《英語文學選讀》講義。教材并沒有按照一般的文學課本以時間或文學流派為線索編寫,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學生生活相關的主題,如self identity,spiritual growth,love,family,social changes 等。每篇作品開始部分有作者簡介,文本中附有生詞解釋,文本后有三類思考題,分為理解、闡釋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單元結束前還有文學術語介紹。當然,為了讓學生擴大文學的知識面,我們也選了一些著名戲劇或長篇小說的片斷,但數量不多。對長篇的文學作品,我們主要列出了閱讀書目,希望學生課后閱讀。此外,我們在選擇作品時雖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為主,也兼選了世界其他國家,如俄國、德國、尼日利亞、沙特等國的英語翻譯作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橫向比較中引發較深入的思考。同時,我們還特意選擇了一些中國作家與各個主題相關的作品,旨在引導學生在了解別國文化的同時,通過對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國文化,激發批評性思維。總之,外國文學在專科英語教學中的恰當、合理、科學的定位是《基本要求》的必然結果,是提高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同時,外國文學的教學內容本來應該涉及“原語文學”,像外語類的國別文學就 是針對某語言專業的原語文學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應的師資,也就沒有這類課程設置。中文專業的“外 國文學”嚴格意義上也包括了“原語文學”,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學國文系外國文學課程全由外文系教師擔任,但問 題是苦于語種太多,授課者無師能通,后來多用本系教師 上課,自然“外國文學”也就變成了“譯語文學”。
3外國文學的教學方法
鑒于專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夠用為度和課程設置的實際,英語教學就非常有必要承擔起這項重任,給青年學生補充有關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興趣,提高文學修養。同時,這也意味著專科英語教學在強調外國文學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同時,不能忽視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此外,外國文學既是文學,又涉及歷史、哲學、心理學、宗教、藝術、自然科學等,內容十分廣闊,文學思潮形形,藝術流派異彩紛呈,名家大師燦若群星,佳作巨著汗牛充棟。面對這樣浩繁的內容,我們更需要認清外國文學在整個專科英語教學中的比重,把握好文學知識教與學的方法。
首先,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外國文學英文簡本。
外國文學英文簡本是中國文學界、外語界權威根據世界著名小說原著改編而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而且能豐富其文學內涵。鑒于外國文學名家眾多,名著如林,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易讀易懂、適合學生品位的作品,如《飄》、《茶花女》、《紅與黑》等,引發他們的文學興趣; 再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推薦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或著名作家的成名作品,如霍桑的《紅字》、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勃朗特的《簡愛》等,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力。
其次,指導學生觀看英文錄像片。在學生閱讀一些外國文學作品后,教師應有計劃地再組織學生觀看這些名片或名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加深學生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并最終達到學生一觸及外國文學著作就愛不釋手的目的。最后,激發學生評說。評說既是語言教學的目的,又是豐富全體學生文學內涵和培養其創造性的手段。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評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或十分鐘的會話時間,讓學生主動上臺,簡明扼要地將他們所讀的作品梗概或最精彩的部分向其他同學介紹一下;也可以在每一次課即將結束時,留一點時間,分組讓學生討論他們的看法。這種形式既激發了學生大膽開口說話,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二、關注學生的智力背景,加強學生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的聯系
對于讀書多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上的任何一個新概念,能夠納入他從各種書里吸取的知識體系里;這時候,課堂上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學生會感到它們是幫助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明白的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我們老師要善于把課堂上要教的教材跟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使兩者互相促進,提高學生兩方面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例如教學《草船借箭》時,課前先讓學生去欣賞有關的故事片,看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初步評價一下其中的人物。上課時,讓學生談談對人物的看法,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有的說:“我最恨曹操,因為他挾天子令諸侯。”有的說:“我喜歡關羽,他最講義氣。”有的說:“我喜歡張飛,他粗中有細、勇猛無比”……有了這樣的認識,再抓重點句分析人物特點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作為教師、家長,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閱讀。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給他們打開一扇又一扇文學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使學生養成自己主動閱讀的習慣。
三、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
生命的價值在于它是一種活力的存在,是一個有尊嚴的個性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在知識的學習中,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忘得慢,聽說做得來的記得牢。一個人只有在寬松的氛圍中,才會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勇于表現自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發揮,所以我們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發展的各種需求,精心設計語文活動,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激活狀態,主動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從而使學習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如教學《長城》時,運用以“一”帶“面”,學法遷移的方法進行教學,加上欣賞錄象、感情誦讀,使學生愛長城、愛祖國的情感得到了升華。這時候,再讓學生當小導游介紹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配上婉轉動聽的音樂、色彩鮮明的圖象,學生如同置身于長城之上,再一次領略了這舉世聞名的古老建筑。最后,讓學生每人收集一個我國或世界各國的名勝古跡,當一回小導游,開展了“走進名勝古跡”的集體旅游活動。活動中,小導游們侃侃而談,繪聲繪色地介紹了名勝古跡的歷史、規模、景觀,使同學們坐在教室里游覽了祖國和世界各國的名勝古跡,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情感的體驗,必定會產生樂學的興趣。在設計的語文活動課上學生不僅了解了萬里長城,也了解了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凱旋門……還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語文能力。課堂充滿了活力、情趣、智慧,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