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8: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投資與營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證券法規定證券交易所采用會員制,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市場,要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證券買賣需要以具有會員身份的證券商即證券法上的證券公司為媒介。許多投資者進入證券市場前并不知道自己與證券商具有何種法律關系,證券商對自己在此法律關系中具有什么樣的法律地位也不是非常清楚,因而在買賣證券過程中出現糾紛時以什么樣的法律關系處理,進而明確雙方法律責任,非常之模糊。近年來此類因雙方法律關系不明確引起的糾紛有上升趨勢,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也常感棘手。如何界定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時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
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性質
證券商按其從事業務的性質不同可分證券承銷商、證券經紀商和證券自營商,由此形成與投資者之間的不同的法律關系。本文所稱的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指證券商作為經紀人與投資者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
目前,對于這一問題,主要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1、說。這一觀點認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關系。因為“從實際運作來看,經紀行為從本質上具有行為的基本特征,確切指民事行為中的委托行為。”[1]在我國有關行政法規和地方證券交易立法中,例如《上海證券交易管理辦法》第42條,《深圳市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第49條,《證券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第12條等,都采用“證券買賣”這一說法,甚至證券法第137條也規定了“在證券交易中,客戶買賣證券,從事中介業務的證券公司,為具有法人資格的證券經紀人”。等等。也有學者撰文提出這一觀點。[2]可見說在我國具有廣泛代表性。
2、行紀說。這一觀點認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行紀關系。該觀點也有很多學者認同。[3]他們認為,包括我國在內的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均采用狹義概念,即僅指以被人名義的法律關系,法律行為后果直接歸屬被人。而“在證券交易過程中,證券商執行客戶委托須以自己名義進行。”[4]因此,說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而行紀則是行紀人受委托人委托,以自己名義,用委托人的費用,為委托人辦理購、銷和寄售等業務,并收取傭金的協議。據此推論,我國證券商接受投資者委托,以其名義入市交易,當屬行紀性質,非為委托。
3、居間說。這一觀點認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居間關系。該觀點認為,證券商為客戶提供信息,報告簽訂證券買賣合同的機會或充當簽訂合同的媒介,而由客戶付給報酬。其法律依據是證券法第137條的規定:“在證券交易中,客戶買賣證券,從事中介業務的證券公司,為具有法人資格的證券經紀人。”從事“中介”確實可以理解為居間,雖然不無道理,但證券公司和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的主要的、實質的關系看,是為投資者買賣證券、結算、交割、過戶等關系,在這些關系中,證券商很難說是以居間人的身份出現的,因此,證券經紀商是居間人的觀點與我國證券交易的實際情況不甚相符。[5]所以此說已被學術界和實務界所不采。
4、經紀說。這一觀點認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經紀法律關系。具體又分二說。一說認為經紀法律關系即特殊的合同—關系。這一觀點認為說沒有認識到委托關系須以合同關系為前提,是不夠全面的,只有特殊的合同-關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其實質。[6]其認為,在經紀法律關系中,合同的標的-證券買賣服務是一種特殊業務,須經過國家特別許可。同樣,權是一種特許權,這種特許權是一種獨占權,即行業壟斷權。只有國家認可的證券商才可以從事這類業務,享有權。這是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合同-關系區別于一般委托關系和商事關系的本質所在。據此認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一種特殊、新型的法律關系,稱之為經紀法律關系。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委托因其行業有其特殊性,但這并非與一般委托有實質的區別,因此,此說嚴格說來并沒有脫離說窠臼,不過新瓶裝舊酒而已。另一說認為,證券商在接受投資者委托進行證券買賣時與投資者形成的法律關系就是經紀法律關系。[7]但從其對經紀的概念闡述觀之即為我們所稱之行紀。“經紀是指一方(經紀人)接受他方(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義為他方利益從事物品的賣出和買入等行為并收取報酬的行為。”[8]因此,此說實際是行紀說。[9]由此說來,上述二說并不具有獨立地位,或為說或為行紀說。況且,我國現行法律體系和司法實踐中,并沒有經紀法律關系之說,如此杜撰法律概念,易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和麻煩。所以,所謂經紀法律關系說不提也罷。
綜上所述,目前理論界在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方面主要存在說與行紀說。現分別檢討二說,以厘清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法律關系的性質。
眾所周知,所謂行紀是指一方當事人接受他方委托,以自己的名義為他人實施一定的法律行為并獲得報酬的行為。把證券商代客戶買賣證券的活動看作是一種行紀行為,是沿襲大陸法系的理念,即不披露委托人的姓名,也不表明自己是人,并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進行活動。理論界有人將行紀行為稱作“間接”,即委托人通過行紀人可以間接地達到的功能;而將基于委托合同的稱之為直接。無論是間接或是直接,均涉及第三方當事人,兩層合同關系,都是一人為他人利益而為民事法律行為。不同的是,在直接關系中,人以被人的名義而為民事行為,人與第三人的合同關系直接由被人承受;而在間接關系中,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而為民事法律行為,行紀人與第三人的合同關系不直接由委托人承受,而是由行紀人將委托結果轉移給委托人,委托人與第三人間接的存在某種關系(非法律的關系)。再者,人無介入權,即人本身無權介入,不得自己或雙方,否則,所為民事行為無效。而行紀人有介入權,即在一定的前提下,行紀人可以合法介入交易,成為與委托其從事交易的委托人的相對方。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將證券公司經紀人定位于行紀人較為貼切,與我國證券法的其他規定比較吻合[10].因為,從我國現有的證券法律體系及證券交易實踐看,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委托關系比較符合民事法律關系中有關行紀關系的基本要素,即證券公司作為行紀人接受投資者指令,以自己的名義,用委托人的資金和費用,為委托人辦理證券買賣等業務,按照證券交易所核定的標準收取傭金,由其直接承擔法律后果,并間接歸于委托人。
筆者認為,行紀說至少存在兩個難于自圓其說的問題。
一是“以誰的名義”問題。行紀說認為證券商是以自己的名義為投資者買賣證券,并由其直接承擔法律后果,并間接歸于投資者。其實,在證券市場中,證券交易是采用集中競價交易的制度,而集中交易受場內設施限制,不可能每一個投資者都進場交易,因此建立了經紀人制度,由證券商接受投資者委托在場內進行交易。對此,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都有明確、詳盡的規定。現行的交易辦法主要有上板競價交易、口頭唱板交易、電腦自動交易三種。在采用前二種交易辦法的情況下,證券商出市代表在板上登錄價位或喊價,確實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但在采用電腦自動交易辦法的情況下,出市代表應依委托順序逐筆輸入證券商代號、委托書編號、委托種類、證券代號、單價、數量、買賣類別、輸入時間及或自營。一經成交,即列印成交回報單。成交回報單亦應包括上述內容。顯然,在現行的電腦自動交易的情況下,證券經紀商在報價時應列明“委托書編號”,并且須表明人身份,因而其以投資者名義進行交易的事實是比較清楚的。并非如有學者所稱“根據我國證券法規定,證券公司經紀人接受投資者委托后,是以自己名義入市交易、清算、交割并承擔責任”。[11]當然,不管采用何種交易辦法,每一筆交易都是特定的,其權利義務直接歸屬委托人。[12]
二是介入權問題。我國合同法第419條規定:“行紀人賣出或者買入具有市場定價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紀人自己可以作為買受人或者出賣人。”本條規定了行紀人的介入權,即作為行紀人的證券商在作為委托人的投資者沒有相反意思表示時,可以自己作為投資者的相對人買入或者賣出證券。這與證券法第132條相悖,該條規定:“綜合類證券公司必須將其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公開辦理,業務人員、財務帳戶均應分開,不得混合操作。”所謂混合操作,是指證券商將自營業務和經紀業務混合操作,即證券商在有價證券買賣中,既是交易一方的被委托人(經紀商),又是該項交易的當事人(自營商),換言之,證券商既是投資者的被委托人,又是投資者的相對人,一方面接受客戶的委托,另一方面又客戶與自己進行交易。在混合交易中,因利益的沖突,很難使委托的利益能得到維護。因此,法律禁止混合操作。也即行紀說定位證券公司經紀人的為行紀人之主張,與法律規定沖突,值得商榷。若采此說,在實務上恐怕為混合操作規程行為提供抗辯的理由[13].
再來看看說。在上文分析中,我們知道,傳統的說認為證券商接受委托進行證券買賣時與投資者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是一種關系,即證券公司接受投資者的委托,在權限內為投資者買賣證券。由于傳統說沒有區分英美法系的概念和大陸法系的概念,也沒有細分直接和間接,在一個較寬泛的概念域里使用的概念,而且在界定證券商與投資者的法律關系時,常混同使用英美法系的概念和大陸法系的概念,以解決其論說上的矛盾,因而常為行紀說所詬病[14].
我們知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內涵與外延并不一致。英美法系國家采用廣義概念,即人不論是以被人名義,還是以人名義,不論其法律行為效果直接歸屬被人,還是間接歸屬被人,均看作是人。因而英美法系國家的居間人、行紀人、代銷人、拍賣人等都具有人地位。相反,大陸法系國家,如日本、法國、德國,均采有用狹義概念。僅指人以被人名義為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后果直接歸屬被人。如德國法學家耶林認為,純屬人自己的行為,不過因其明示以本人名義,表明了旨在使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本人的意思。法國民法典第1984條規定:“委托或,為一方授權他方以委托人的名義為委托人處理事務的行為。”日本商法典第551條規定:“所稱行紀人,指以自己名義為他人出賣或買入物品為業的人”。強調以被人(本人)名義進行活動是的主要特征。我國民法通則主要繼受大陸法系,第63條規定:“人在權限內,以被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人對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顯然,我國民法通則所指的僅限于以被人名義實施的,而不包括以自己名義為委托人進行活動的行為類型。因此,對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委托買賣關系性質以傳統說來解釋顯然是不妥的。
行文至此,我們似乎陷入了一種循環的論說上的困境。如何界定證券商與投資者間法律關系的性質突現了現有法律概念的窘境。另辟蹊徑乃為題中之義。其實上文已述,我國民法通則主要繼受大陸法系,采狹義說,也即直接。但我國合同法第402、403條突破了民法通則的規定,首次在法律上承認了間接制度。[15]所謂間接,是指人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法律行為,并符合合同法關于間接構成要件的規定,它是與直接相對應的。大陸法系國家民法一般將間接規定為行紀,民事原則上以顯名主義為準,但我國合同法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承認符合間接要件的屬于傳統民法的行紀行為可構成間接,此種也為的一種。例如,合同法第402條和403條都規定“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關系的”,“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關系的”,都確認此種符合間接要件的傳統上的行紀行為為。當然,在間接中,由于人是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行為的,所以按照傳統的大陸法關于必須顯名的要求,此種在性質上不屬于真正的。對于間接,大陸法傳統上稱為行紀,而不稱為。[16]也有學者將其稱為類似的制度。[17]我國臺灣著名民法學家王澤鑒先生認為“對于間接,民法僅于行紀設有特別規定,于其他情形,則依其內部法律關系處理之”。[18]這也隱含了我國合同法采間接的合理性。所以對證券商與投資人間的法律關系定位為說是不十分妥當的,根據證券商與投資者在證券買賣中的關系,顯然更符合我國合同法所確立的間接構成要件。因此,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為我國合同法所確立的間接關系。
投資者與證券商在間接關系中常發生的糾紛及其處理
1、合意透支行為的法律性質及其處理
透支行為是指以超出投資者帳上資金進行證券買賣的行為。從投資者角度可分為善意透支、惡意透支和合意透支;從證券商角度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證券商過失提供了透支,這是指投資者一方不當授權,證券商審核不嚴造成透支;另一種是證券商故意提供透支,這是指證券商與投資者明示或默示地達成透支協議,即所謂的“合意透支”。因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間接關系,所以從本質上說透支是證券商的行為。
第一種透支行為較為單純,本文不作討論。合意透支行為是目前證券市場普遍存在的現象,其關系錯綜復雜。本文著力于合意透支行為的法律性質及其法律適用與處理。
透支行為的法律性質是什么呢?透支行為屬信用交易范疇,但我國現階段既不允許信用交易,也未開放證券商借貸業務,因而透支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那么,到底違反什么法呢?有人認為,認定透支行為違法的依據是《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43條關于“金融機構不得為股票交易提供融資”的規定。但也有人認為,認定透支行為違法的依據是我國《商業銀行法》第11條第2款明確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第3條規定:“商業銀行可經營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業務:(一)吸收公眾存款:(二)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19]
筆者認為,這兩種認定依據都是值得商榷的。誠如第二種意見批評第一種意見所言,《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在法律淵源上屬于行政法規,《商業銀行法》則是法律,前者的法律效力自然不如后者,因而在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就應先適用法律的規定。此外,仔細考察《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43條的這一規定,可以發現其立法原意并不是禁止證券商的透支行為,而是旨在禁止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向證券商和投資者提供用于股票交易的貸款。從第43條這一法律規定的表述,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法律規定隱含著這樣一個前提,即有融資功能的金融機構,而證券公司根本就沒有融資功能,因而也不應屬于這一規定所指的金融機構。就第二種認為的法律依據所言,《商業銀行法》第11條第2款的規定并沒有禁止單位和個人的貸款行為,而第3條規定也沒有其他單位從事貸款業務的禁止性規定。所以不能認定其為透支行為的違法性依據。筆者認為,在《證券法》出臺以前,透支行為違法性的依據應該是公司法第60條規定:“董事、經理不得挪用公司資金或者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和證交所的一些交易規則如上海證券交易所1993年10月《關于繼續查處信用交易的通知》規定:“各會員單位在受理委托中發現客戶信用透支要求應堅持拒絕”等。《證券法》出臺以后,特別對透支行為作了禁止性的規定,即《證券法》第36條規定:“證券公司不得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第141條規定:“……證券公司接受委托買入證券必須以客戶資金賬戶上實有的資金支付,不得為客戶融資交易。”第186條規定:“證券公司違反本法規定,為客戶賣出其賬戶上未實有的證券或者為客戶融資買入證券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非法買賣證券等值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合意透支行為的處理,有人認為,委托合同的標的是證券買賣服務,證券商同意提供透支,應該認定證券商提供違法服務即標的違法,這是一種單方違法行為,而不是雙方違法行為,或者說,證券商的主觀故意即構成表面違法,即使透支行為并沒有實際發生,違法行為也告成立。[20]此說符合我國證券法第186條規定,可值贊同。因此,筆者主張,在證券商故意提供透支的情況下,應當認定由證券商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不僅如此,證券商還可能導致其他民事責任,如杭州一股民因證券商故意提供透支導致巨額虧損,而跳樓自殺,證券商不僅應承擔全部虧損,還應承擔由此引起的其他民事賠償責任。當然,現行司法實踐中,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由證券商承擔主要責任,投資者也適當承擔責任,筆者認為也未嘗不可。
需要指出的是,透支在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違法行為,當一種法律規則被普遍違反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檢討這種規則的合理性了。
2、“紅字委托”責任承擔問題
所謂“紅字委托”是指在證券交易中由于當事人的疏忽或其他過失,所委托買進股票的數額超過其資金額度,或所委托賣出股票的數額超出其所持有之股票數,因而造成須由證券商先行墊付股款或股票的委托行為。紅字委托與合意透支的信用委托不同,紅字委托雖然有借錢買股票或借股票賣錢的特征,但是雙方當事人均無融資或融券的故意。此處需指出的是,如果證券商與投資者的法律關系是行紀關系,那么“紅字委托”現象就不可能存在。因此,“紅字委托”現象的司法實務也昭示了證券商與投資者的法律關系并非行紀關系。
實務處理上常認為產生“紅字委托”的主要責任在于投資人。其所持理由是,投資者與證券商是委托關系,投資者一旦填寫委托單交證券商進行證券交易,他們之間就產生一種合同,形成了一定的權利義務關系,證券商必須忠實地按委托人的要求買賣證券,投資者則必須持有足夠的資金或證券交納一定的費用。如果投資者填寫委托單的數額超出其資金總額,證券商有權拒絕接受委托;如果證券商疏忽接受了委托,那么證券公司有義務用自己的資金為投資者墊付,然后證券公司有權再向投資者全部追回其墊付。
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式既違背的法律精神也歪曲了的事實。從法律上講,首先在合同的成立方面,投資者填寫委托單相當于合同締結的要約,而證券商同意而證券交易是承諾。我們都知道,合同成立是以相對人對要約的承諾之時開始的。在紅字委托中,投資者由于失誤填錯委托單,并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根據法律規定負有注意義務的證券商本該審查投資者的要約后而為承諾卻由于疏忽大意,沒有盡其注意義務為承諾,顯然,造成紅字委托事實的主要責任在于證券商而非投資者;在民事法律行為方面,投資者填錯委托單,應視為意思表示不真實,鑒于目前我國民法典仍未出臺,意思表示瑕疵尚付闕如,但民法通則有具體的民事法律行為瑕疵的規定,故可類推適用民法通則第59條第一款第一項關于重大誤解行為的規定,屬于可撤銷的法律行為,如果投資者行使撤銷權,其行為自始絕對無效,因此就算紅字委托事實出現,投資者也可行使撤銷權保護自己,所以在紅字委托中認定投資者負主要責任殊為不公;在關系中,被人常是限于自己的知識、專業、時間和精力而委托可彌補自己能力不足之人為法律行為,在證券買賣中,是有償的,故人應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為本人利益服務,以具有抽象輕過失視為責任承擔之過錯。因此,在證券交易中,當投資者出現失誤時,證券商本其善良管理人職責,本該阻卻紅字委托的事實出現,證券商聽任被人的失誤,顯然沒有盡善良管理人義務,具有過失,應承擔法律責任。在事實方面,當投資者填錯了委托單時,證券商在接到此單時,理應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證券交易所規則行事,對委托單進行審查后才可進行交易。但證券商并未按有關規定辦理,而直接向交易場內申報,造成透支事實產生,因此,對造成“紅字委托”,雖然不能排除投資者的責任,但證券商應負主要責任。
(一)營銷費用投入大,收效不顯著。以外匯理財產品為例:國內主要商業銀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匯理財產品后,一些外資銀行如渣打銀行、匯豐銀行、荷銀也相繼加入了這一市場爭奪拼殺,各家銀行都使出渾身解數,爭奪投資者。本土商業銀行斥巨資投入投資理財服務業務,欲于外資銀行試比高。但其行為令人費解,仿佛誰投入越大,誰就是最大的贏家。經過調查,上海、北京、廣州、鄭州、重慶的消費者對于各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認知狀況普遍反映較差。他們被國內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弄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面對眾多“看起來差不多的”的產品,變的更加無所適從,邊際消費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識薄弱,整合力不強。不可否認,我國當前的金融產品,例如上述所說的外匯理財產品,擁有很多“牌子”,金融機構看上去忙個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維護,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品牌規劃,絕大多數做的只是品牌的一個方面、一個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廣告,或包裝,或渠道,每個企業都強調自以為重要的環節,但很少有企業把品牌的各個方面都做到位。幾年下來,其品牌資產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積累和加強。我國金融企業關于品牌的整合意識還比較薄弱,品牌的努力還停留在某個方面。
(三)產品營銷論文缺乏策略,隨意性大。對于營銷決策,本土金融機構還是更多地傾向于拍腦袋做決定,營銷人員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營銷策略缺乏長期性、穩定性,從而最終影響了其業務的發展。
(四)營銷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國本土金融機構的產品營銷論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導致金融產品營銷論文的專業程度和效率較低。特別是信息的傳遞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達過程中出現了人為拖延,導致高層與執行層步調上的不一致,影響執行層在面臨突發事件中的變通速度。
二、產品營銷論文按照“駱駝與兔子”理論提出幾點建議
“駱駝與兔子”理論是由我國營銷學專家路長全教授提出的。他認為,剛進入國內的外資金融機構,資金實力雄厚,因為自身規模效應的需要,在產品營銷論文中一般講求戰略管理,對體系、流程、規模、溝通要求高。在金融產品營銷論文中他們做得起大投入、大產出,所以可以稱之為駱駝,骨架大,有足夠的資本,在市場上可以靠一定時期的虧損來獲取未來更大的回報;而我國本土金融機構普遍較小,絕大多數在未來10年內都很難達到他們的規模,與他們相比是弱者,可以稱之為兔子,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國本土金融機構要談效率,談速度,談利潤,談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資本支持的情況下,想用金錢和時間來堆積業績是絕對不行的。反思現狀,弱者與強者怎樣談競爭?按照“駱駝與兔子”產品營銷論文理論所闡述的觀點,惟有找一支營銷支點,在渠道上,在速度與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與促銷上與之抗爭。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營銷的靶心。國際著名營銷大師菲力普?科特勒曾經說過:營銷的藝術就是建立品牌的藝術。因為對于一個致力于建設長青基業的企業來說,她所塑造的品牌將是她在多年后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業,不論是匯豐,還是花旗,其最寶貴的財產不是企業雄厚的資金,不是豐富的管理經驗,甚至不是技術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為成功的品牌能使產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成功的品牌是市場的通行證。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費者的朋友,值得消費者信賴,因為沒有人會拒絕朋友的誠意推薦,而去選擇陌生的產品。
(二)堅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價值的統一。縱觀全球,堅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國際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這已成為許多國際一流品牌的共識。例如美國花旗銀行宣揚的是其“開創優越理財典范,財富增值更為可觀;彰顯尊貴,專業周到的貼身銀行服務”,匯豐銀行提倡的是“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專家性質。盡管花旗、匯豐的廣告中,人物、廣告語、情節都會經常變化,但在品牌營銷的各個方面,卻始終承載著他們“銀行專家,卓越理財”的品牌個性、精神內涵與價值觀。
(三)堅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總和,是一個整合的概念。所以僅產品好、包裝好,或僅廣告好、概念好,都不夠。品牌應該是有關消費者認知產品經驗的總和:從產品性能、品質、包裝、價格到銷售環境,從產品陳列、售點廣告、賣場氣氛到銷售說辭、服務態度、員工行為、商務禮儀,從企業聲望、媒介輿論、大眾口碑到廣告氣質、設計風格,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企業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須像所有成功的國際品牌一樣重視品牌的全面建設,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竭盡全力。
(四)剔除主觀因素,用市場分析說話。國際大公司習慣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研,依據產品的成長性,將市場縱向劃分為產品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監控體系,分別為不同時期的產品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不斷觀察各個時期的銷售量、市場份額、損失,以及客戶滿意程度,及時觀察發現產品營銷論文過程中的錯誤,從而進行正確的市場選擇和定位。處于導入期的金融投資產品剛投放市場,由于逆選擇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資產品設計還未定型,產品處于試銷階段,風險大、成本高,基本無利潤。并且金融機構難以在短期內建立高效率的分銷模型和最理想的營銷渠道,這時可以選擇高價格高促銷的雙高營銷策略,加強產品的包裝,制作出來能夠體現和說明投資理財產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視覺沖擊力,意念性的說明書、圖片、標志、廣告等,使金融產品新穎具有特色,滿足客戶求新心理強的特點,“先聲奪人”,迅速占領市場。產品經過導入期的試銷進入成長期后,大多為客戶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較廣泛的市場需求,同時銷售已經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利潤迅速增長。但由于金融投資產品易于仿效,會出現“搭便車”的情況,將有大量的相關產品進入,市場同業競爭激烈。這時經過市場調研后,要積極創建新的解決方案,開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場、建立新網點;加強促銷,建立和運用蘊藏著潛在價值的客戶機制,在適當的時機調整價格,找到很有發展潛力的客戶,增加客戶對本產品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同時,要適時地將客戶進行歸納,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圖的客戶,哪些是最無利可圖的客戶。通過這樣的比較,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進入成熟期后,金融產品和銷售量基本已達到飽和狀態,銷售量增幅趨緩,利潤開始穩中有降。此時就應重新研究市場策略,在穩定老客戶的同時,積極尋求新客戶;要重新為產品定位,延長其產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場來贏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從而增加眼前利潤。新晨
(五)塑立優秀的企業精神,加強營銷人才的培養。“偉大的產品產生于營銷部門”,科特勒的這個觀點充分說明了產品營銷論文要以人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養和尋找最合適的營銷人員。領導要以身作則,不可朝令夕改;營銷人員要熟悉崗內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點,積極努力地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不論是企業廣告還是與企業目標相關的贊助活動,拿出自己的熱情,反復宣傳產品理念,成為金融產品的徹底傳播者。
(一)營銷費用投入大,收效不顯著。以外匯理財產品為例:國內主要商業銀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匯理財產品后,一些外資銀行如渣打銀行、匯豐銀行、荷銀也相繼加入了這一市場爭奪拼殺,各家銀行都使出渾身解數,爭奪投資者。本土商業銀行斥巨資投入投資理財服務業務,欲于外資銀行試比高。但其行為令人費解,仿佛誰投入越大,誰就是最大的贏家。經過調查,上海、北京、廣州、鄭州、重慶的消費者對于各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認知狀況普遍反映較差。他們被國內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弄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面對眾多“看起來差不多的”的產品,變的更加無所適從,邊際消費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識薄弱,整合力不強。不可否認,我國當前的金融產品,例如上述所說的外匯理財產品,擁有很多“牌子”,金融機構看上去忙個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維護,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品牌規劃,絕大多數做的只是品牌的一個方面、一個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廣告,或包裝,或渠道,每個企業都強調自以為重要的環節,但很少有企業把品牌的各個方面都做到位。幾年下來,其品牌資產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積累和加強。我國金融企業關于品牌的整合意識還比較薄弱,品牌的努力還停留在某個方面。
(三)產品營銷論文缺乏策略,隨意性大。對于營銷決策,本土金融機構還是更多地傾向于拍腦袋做決定,營銷人員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營銷策略缺乏長期性、穩定性,從而最終影響了其業務的發展。
(四)營銷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國本土金融機構的產品營銷論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導致金融產品營銷論文的專業程度和效率較低。特別是信息的傳遞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達過程中出現了人為拖延,導致高層與執行層步調上的不一致,影響執行層在面臨突發事件中的變通速度。
二、產品營銷論文按照“駱駝與兔子”理論提出幾點建議
“駱駝與兔子”理論是由我國營銷學專家路長全教授提出的。他認為,剛進入國內的外資金融機構,資金實力雄厚,因為自身規模效應的需要,在產品營銷論文中一般講求戰略管理,對體系、流程、規模、溝通要求高。在金融產品營銷論文中他們做得起大投入、大產出,所以可以稱之為駱駝,骨架大,有足夠的資本,在市場上可以靠一定時期的虧損來獲取未來更大的回報;而我國本土金融機構普遍較小,絕大多數在未來10年內都很難達到他們的規模,與他們相比是弱者,可以稱之為兔子,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國本土金融機構要談效率,談速度,談利潤,談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資本支持的情況下,想用金錢和時間來堆積業績是絕對不行的。反思現狀,弱者與強者怎樣談競爭?按照“駱駝與兔子”理論所闡述的觀點,惟有找一支營銷支點,在渠道上,在速度與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與促銷上與之抗爭。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營銷的靶心。國際著名營銷大師菲力普?科特勒曾經說過:營銷的藝術就是建立品牌的藝術。因為對于一個致力于建設長青基業的企業來說,她所塑造的品牌將是她在多年后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業,不論是匯豐,還是花旗,其最寶貴的財產不是企業雄厚的資金,不是豐富的管理經驗,甚至不是技術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為成功的品牌能使產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成功的品牌是市場的通行證。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費者的朋友,值得消費者信賴,因為沒有人會拒絕朋友的誠意推薦,而去選擇陌生的產品。
(二)堅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價值的統一。縱觀全球,堅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國際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這已成為許多國際一流品牌的共識。例如美國花旗銀行宣揚的是其“開創優越理財典范,財富增值更為可觀;彰顯尊貴,專業周到的貼身銀行服務”,匯豐銀行提倡的是“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專家性質。盡管花旗、匯豐的廣告中,人物、廣告語、情節都會經常變化,但在品牌營銷的各個方面,卻始終承載著他們“銀行專家,卓越理財”的品牌個性、精神內涵與價值觀。
(三)堅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總和,是一個整合的概念。所以僅產品好、包裝好,或僅廣告好、概念好,都不夠。品牌應該是有關消費者認知產品經驗的總和:從產品性能、品質、包裝、價格到銷售環境,從產品陳列、售點廣告、賣場氣氛到銷售說辭、服務態度、員工行為、商務禮儀,從企業聲望、媒介輿論、大眾口碑到廣告氣質、設計風格,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企業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須像所有成功的國際品牌一樣重視品牌的全面建設,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竭盡全力。
(四)剔除主觀因素,用市場分析說話。國際大公司習慣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研,依據產品的成長性,將市場縱向劃分為產品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監控體系,分別為不同時期的產品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不斷觀察各個時期的銷售量、市場份額、損失,以及客戶滿意程度,及時觀察發現產品營銷論文過程中的錯誤,從而進行正確的市場選擇和定位。處于導入期的金融投資產品剛投放市場,由于逆選擇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資產品設計還未定型,產品處于試銷階段,風險大、成本高,基本無利潤。并且金融機構難以在短期內建立高效率的分銷模型和最理想的營銷渠道,這時可以選擇高價格高促銷的雙高營銷策略,加強產品的包裝,制作出來能夠體現和說明投資理財產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視覺沖擊力,意念性的說明書、圖片、標志、廣告等,使金融產品新穎具有特色,滿足客戶求新心理強的特點,“先聲奪人”,迅速占領市場。產品經過導入期的試銷進入成長期后,大多為客戶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較廣泛的市場需求,同時銷售已經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利潤迅速增長。但由于金融投資產品易于仿效,會出現“搭便車”的情況,將有大量的相關產品進入,市場同業競爭激烈。這時經過市場調研后,要積極創建新的解決方案,開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場、建立新網點;加強促銷,建立和運用蘊藏著潛在價值的客戶機制,在適當的時機調整價格,找到很有發展潛力的客戶,增加客戶對本產品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同時,要適時地將客戶進行歸納,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圖的客戶,哪些是最無利可圖的客戶。通過這樣的比較,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進入成熟期后,金融產品和銷售量基本已達到飽和狀態,銷售量增幅趨緩,利潤開始穩中有降。此時就應重新研究市場策略,在穩定老客戶的同時,積極尋求新客戶;要重新為產品定位,延長其產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場來贏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從而增加眼前利潤。
(五)塑立優秀的企業精神,加強營銷人才的培養。“偉大的產品產生于營銷部門”,科特勒的這個觀點充分說明了產品營銷論文要以人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養和尋找最合適的營銷人員。領導要以身作則,不可朝令夕改;營銷人員要熟悉崗內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點,積極努力地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不論是企業廣告還是與企業目標相關的贊助活動,拿出自己的熱情,反復宣傳產品理念,成為金融產品的徹底傳播者。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相應學力層次的重要依據。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獲取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治學方法和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深化有關理論知識,擴大知識面,獲得閱讀文獻、調查研究、社會實踐、科學實驗、工程訓練以及使用工具書和寫作等方面的綜合訓練,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在以下幾方面得到提高:
1、調查研究、方案論證、分析比較、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 2、設計、計算、繪圖與標準化正確選擇的能力。 3、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撰寫論文能力。 4、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畢業論文選題范圍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選題范圍包括:旅游經濟、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地理、旅游規劃、旅行社經營管理、飯店經營管理。具體范圍包括:
1.休閑旅游2.旅游教育發展趨勢研究 3.城市旅游4.旅游規劃 5.旅游目的地形象6.旅游區域合作 7.旅游市場營銷8.旅行社集團化研究 9.旅游企業管理10.飯店業發展趨勢研究 11.旅行社發展趨勢研究12.旅游發展戰略研究 13.旅游服務管理14.旅游產業集聚 15.生態旅游16. 旅游電子商務
畢業設計地點可以在學校內、科學研究單位、旅游公司、旅游企業等,只要有研究、開發環境即可。時間一般要求在一個學期內完成。畢業設計原則上一人一題。
三、畢業設計選題參考
1.城市旅游發展的競爭力分析與政策建議 3.旅游目的地空間規劃布局研究 5.我國城市國際旅游競爭優勢研究 7.城市旅游核心競爭力與旅游創新 9.中國區域旅游發展與合作態勢分析 11.旅游開發與管理的時空耦合規律初探 13.對旅游策劃和旅游規劃的思考 15.旅游地衰退與復蘇的驅動力分析 17.旅游規劃失靈與利益主體分析 19.旅游規劃中的SWOT分析
21.論旅游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3.城市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與協調 25.論旅游規劃的基本功能
2.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4.旅游城市空間競爭探析 6.旅游事件對城市旅游的影響 8.邊緣型旅游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10.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規劃應用 12.中國旅游業的區域差異分析 14.旅游地景觀生態規劃理論探討 16.旅游規劃的發展歷程與發展趨勢 18.旅游規劃與旅游營銷關系辨析 20.論旅游規劃的可持續發展
22.談我國旅游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4.旅游地空間競爭與弱勢旅游地的發展研究 26.旅游規劃理論與方法的初步探討
27.旅游規劃中的旅游經濟分析與預測問題 29.旅游地品牌與形象規劃
31.從旅游者角度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討 33.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35.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內涵研究 37.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機理初探 39.論旅游地形象建設的內容與方法
41.區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開形象遮蔽現象 43.我國實施旅游目的地形象營銷策略初探 45.旅游空間競爭研究
47.加強區域旅游協作的幾點思考 49.生態旅游與我國自然保護區旅游生態化研究 51.生態旅游規劃的功能空間分析 53.旅游發展驅動機制分析
55.我國旅游產品結構現狀及優化策略 57.關于加快發展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建議 59.旅游規劃運作的項目管理探討 61.旅游服務創新分析
63.旅游企業的運作模式演變及其對策 65.我國旅游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67.區域旅游市場營銷策略發展趨勢研究 69.我國散客旅游市場的營銷策略淺析 71.旅行社低價競爭的原因分析
73.中國旅行社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75.我國旅游企業集團化進程問題研究 77.我國旅行社集團化發展模式探討 79.旅游企業的管理創新
81.論我國旅行社業實現科學管理的途徑 83.論我國旅游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85.信息時代旅行社戰略管理的思考
87.對我國旅行社品牌經營管理模式的探討 89.我國旅行社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營銷對策 91.旅游企業跨國經營的動因分析與戰略選擇 93.旅游景區經營權轉讓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 95.中國休閑產業發展的趨勢及對策 97.主題飯店發展模式的創新
99.淺談激勵理論在現代旅游企業中的運用
28.論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 30.“形象遮蔽”與“形象疊加”的理論研究 32.基于旅游者認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 34.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間認知過程與規律 3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過程與生命周期初探 38.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的構建與運作機制研究 40.區域旅游形象的設計與構建 42.試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4.政府主導與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廣研究 46.區域旅游空間結構及其研究進展 48.試論跨行政區域旅游經濟合作 50.生態旅游規劃的層次分析
52.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管理要求 54.旅游需要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56.知識經濟時代旅游發展戰略研究
58.我國旅游產業的投資需求與對策研究 60.論旅游地形象系統的層次性 62.旅游管理中挫折心理的運用 64.旅游市場營銷管理創新探析
66.旅游市場營銷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 68.論體驗經濟下的營銷創新
70.我國旅游企業跨國經營障礙分析 72.旅行社對旅游者行為影響研究 74.中小旅行社未來發展策略淺析
76.我國旅行社集團化的動因與模式探討 78.旅游企業信用缺失及其管理對策 80.論旅行社管理比較研究的體系與方法 82.我國旅行社行業發展的幾個理論問題 84.中國旅行社業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86.我國旅行社品牌經營管理模式研究 88.旅游產品營銷渠道策略探析 90.試論旅行社業的危機管理
92.旅游風景區產品生命周期與產品的創新 94.我國休閑旅游發展趨勢及制度創新思考 96.中外飯店集團比較研究
98.論飯店資源激勵機制的系統建構 100.現代飯店管理中激勵方法的研究
四、畢業論文步驟
選擇題目、收集資料、計劃進度、前期準備、論文設計、資料整理、撰寫論文、答辯。 1.選擇題目
可在參考課題中選擇畢業論文題目,也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設計題目,由指導教師把握選題內容的“質”與“量”,確定該內容是否符合畢業設計的總體要求。
2.收集資料
搜集資料是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可以在圖書館、資料室查資料,可以做實地調查,做實驗等搜集資
料,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資料。
搜集資料越具體、越細致越好,應該把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 3.計劃進度
大致時間安排為:
(1)準備階段(收集資料、文獻閱讀、必備知識、確定題目):一周到兩周 (2)構思階段(題目論證、詳細構思、確定大綱):七周到十一周 (3)編寫論文(資料整理、撰寫論文):一周 (4)答辯階段(答辯準備、答辯):一周 具體時間安排以教學計劃為準。
4.前期準備:了解所選課題的必備知識、要求和設計步驟。在熟悉課題、調研、收集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對設計課題進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應的文檔。
5.大綱設計:用較好的方法對論文大綱的總體結構進行設計并寫出詳細大綱。 6.撰寫論文
7.答辯:一般在15分鐘左右,簡明扼要地說明論文的目的和意義,論文的基本內容,論文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措施,畢業論文自我評價。
五、畢業論文要求
論文一般應包含有摘要、關鍵字、目錄、綜述、論文主體及參考文獻等,同時應附注相關圖表等。 1.字數要求:不少于8000字。
2.中文摘要:漢字400字左右。摘要應具有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目的:研究論文的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等。
結果:論文研究的結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等。
結論: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等。 (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不要在摘要中分項列出,只需涵蓋這些內容即可)。 3.關鍵詞3~5個。論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須注明參考文獻序號。 4.畢業論文格式:按畢業論文參考格式書寫。
5.論文要求:內容符合要求,分量適度,書寫規范,文字通順,無錯別字,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用詞準確,圖表清晰,數據完整,表面清潔。
六、畢業論文答辯提交的材料
1.畢業論文 2.答辯框圖 3.電子文檔
4.論文袋(寫明作者、題目、袋內材料)
重要說明:畢業設計答辯之前,必須提交電子文檔(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全部文件),發送到遠程教務部信箱,否則沒有畢業論文成績。
七、畢業論文參考格式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錄
第1章引言
1.1課題介紹及研究意義
1.2相近研究課題的特點及優缺點分析 1.3現行研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4本論文的目的及工作內容 第2章問題分析
2.1研究設計中要解決的問題 2.2可行性研究
2.2.1要解決的問題的可行性分析及復雜性分析2.2.2經濟可行性分析 第3章解決問題
3.1問題設計的總體結構和框圖 3.2設計中采用的策略 第4章研究案例
4.1詳述理論各部分的實現方法 4.2分析案例 結論(結束語) 致謝
(致謝對象應該是那些文章作者以外的對文章內容或寫作提供過幫助的人或機構。應事先征得被致謝人同意,然后方可致謝。致謝的內容必須屬實,對被致謝人的貢獻應有確切的表達。)
一、引言
“戰略投資者”是個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概念,其來源于國外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能與上市公司大股東長期“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機構投資者。中國證監會在1999年7月的《關于進一步完善股票發行方式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這一概念,用于指與發行公司業務聯系緊密且欲長期持有發行公司股票的法人。總的來說,戰略投資者是投資于目標企業、與目標企業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具備投資長期性、業務關聯性、結構互補性等特性的企業法人。正是由于這一概念來源于證券業,使得目前關于“戰略投資者”的研究多見于銀行、證券等金融領域。事實上,在區域經濟發展領域,戰略投資者的意義也同樣重要。
基于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意義的戰略投資者,一般是指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市場、人才等優勢,能夠帶來現代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通過產業的整合,產業結構的改善,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宏觀產業和微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致力于長期投資合作,促使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總體運行質量產生質的飛躍,進而謀求獲得長期利益回報和可持續發展的大企業、大集團。
在此基礎上本課題組提出的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主要是指基于對地區的區域性發展戰略價值特別是產業定位和產業選擇的認同經濟學論文,以項目投資或金融投資等多元化融資模式為手段、以獲取投資增值回報為目的中長期投資于其所認可的區域產業或企業的區域性戰略合作伙伴。這就賦予了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投資的特點: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掌握先進技術、中長期投資、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度強、投資項目與地方產業規劃、產業定位相吻合、對地方區域發展戰略高度認同,等。總之,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引資,其對某一區域投資的前提既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兼顧了對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價值特別是產業發展定位和產業選擇的認同,是建立在科學發展意義上的戰略投資。如果沒有對區域發展戰略的認同,也就不能稱其為“區域性”“戰略”投資者。
總之,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多年來一直處于經濟發展的“跟進型”區域的中部地區,更是如此期刊網。其不僅能帶來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能帶來先進技術、先進管理、著名品牌、營銷網絡,推動強勢企業的出現、優勢集群的形成,為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可以有效的彌補地區發展所亟需的資金不足,緩解技術與創新對企業的制約作用,推動產業升級發展進程,促使后發優勢的充分發揮,實施趕超戰略,加快崛起步伐。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區域性戰略投資者的引進與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難題與障礙,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深度和解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一事項的進程。因此,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就具有了尤為突出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二、中部地區引進區域性戰略投資者需要破解的難題分析
(一)“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引資,科學合理的界定其標準與范圍,規避引資饑渴癥,是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實現中部崛起規劃的重要前提
引進區域戰略投資者以期發展地方經濟,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而決定成敗與否的關鍵點就在于引進的投資者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投資者。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包含兩層基本含義:
1、其不同于一般的招商引資。后者以直接引進資金為手段,更關注眼前利益、經濟利益。而前者在引進資金的同時更關注那些對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大影響、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和本地的區域發展戰略相吻合、著眼于長遠利益的內生性要素投資者。引進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引進其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進其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營銷網絡等,并可通過引進重大項目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分工和競爭,推動資本與產業的有效融合,實現本土產業與世界經濟和國際慣例的有效對接,從而實現技術跨越、市場跨越,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更致力于通過產業整合的手段,改善產業結構,增強產業的競爭性以獲取長期的利益回報,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的協調進步。
2、區域性戰略投資者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國際500強、國家500強等。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產業背景、完善的科研開發體系和眾多的新產品儲備、覆蓋廣泛的市場營銷網絡和穩定的終端客戶資源、很強的融資能力、能為企業改制和今后長遠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經濟學論文,形成靈活、高效的企業經營機制,能夠增強本地區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的,都是戰略投資者。相對與對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等硬性指標要求,更應關注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在推動本地產業規劃的實施程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相匹配程度、對當地的產業競爭力提升、對企業的帶動作用、示范效應、外溢效應等軟性指標。
二者的關系可以簡單的如下圖所示:
圖1,一般意義的招商引資與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二者的異同比較
指標體系
一般意義的招商引資
區域性戰略投資者
相異之處
引資內容
以資金為主
以資本、技術、管理經驗、
營銷網絡等高端要素為主
投資時間
中、短期
中、長期性
著眼點
獲利性
長期戰略利益
與地方經濟關聯度
低
高
發展方式
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組織生產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拓展產品市場占有率
參與本地企業治理的動力與能力
低
紐馬克在所著的《翻譯問題探討》一書中提出了交際翻譯理論觀(紐馬克,2001)。交際翻譯理論認為翻譯的主要目的是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以譯文的整體效果為主,與此同時也要盡量做到簡潔明了和提高譯文的可理解性,不必太過拘泥原文的結構和形式而使譯文模糊而晦澀難懂(康健,2006)。該理論為商務期刊論文摘要的英譯提供了新的翻譯思路與方法。
2.研究理論基礎
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在著作《翻譯教程》中根據其語言功能將文本分為表達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這三大類,他還提出語言的主要功能表現為表達型、描述或信息型呼喚指示型側重于表達功能的文本,主要是表達情感,不考慮讀者的反應(紐馬克,1988)。在翻譯時應該結合語境,注意作者的語氣及語言風格。側重于信息表達類的文本,主要強調其“真實性”,它基本上涉及全部知識領域,其模式十分標準化。主要的翻譯策略是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
商務文本的本質是由語言和非語言手段的共同組成的商務交際行為,是在商務交際活動中為達到特定的商務目的而構建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商務交際功能。商務期刊論文文本內容廣泛,涉及各行業各業,不同領域。其語言跨度較大,包含多種文體、多種行業知識。英文論文摘要是一種獨特的文本。其具有自明性、獨立性和完整性,能夠吸引讀者,概括原論文的重要內容。商務期刊論文摘要具有“信息”和“呼喚”功能。翻譯文本決定了翻譯方法。
3.商務期刊論文摘要中譯英實例分析
3.1交際翻譯策略
交際翻譯策略的重點是根據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制原文的文字。通常采用交際翻譯的文體類型包括新聞報導、教科書、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學作品。
例1,營銷戰略是企業全部營銷工作的基石。市場營銷要制定企業的市場定位戰略,發掘市場潛在需求,確立消費者品牌歸屬感,明確市場細分目標。(米歇爾,2001)。
譯文: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 The marketing needs to formulate the strategy for marketing position,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 and establish the consumers bran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ake sure the marketing subdivision(米歇爾,2001).
交際翻譯策略建議在不影響原文意義準確性的基礎上進行增減。這篇商務期刊論文摘要旨在突出市場營銷戰略的重要性及怎樣做好市場營銷,所以側重這一中心進行翻譯及適當地增減詞。例如,第一句“營銷戰略是企業全部營銷工作的基石”可直接翻譯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沒有翻譯“企業”讀者同樣可以體會到營銷策略的重要性。“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是很明顯的中式英語,enterprise出現在中間有語法錯誤。第二句是強調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市場營銷,關鍵是翻譯后面幾個要點,所以前面兩句建議譯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market position, explor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brand ownership for the customers and specify the market target.”
3.2語義翻譯策略
語義翻譯重視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商務期刊論文摘要設計到許多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在語義翻譯的指導下可以讓其英文翻譯更加忠實原文。
中文摘要:從本質上講,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是調整兩大基本關系,即人與人的關系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基于林業的生態建設不僅可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有助于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林業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居于重要地位,發揮主要作用。為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應從發展目標、戰略定位、范疇、經營方式、林權制度、生態價值實現方式等六個方面論述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林業發展模式(王奇,2008:12)。
譯文: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coordinate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e on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the other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 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latter part shows how the forestry mod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six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goal, strategy, role extension, management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ecological value, ect.(王奇,2008:12).
該英文摘要總體上不錯,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現中文摘要的意思。但是根據紐馬克的語義翻譯原則,此英文摘要翻譯還可以完善。例如,英文摘要中“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在中文摘要中沒有出現這方面的意思。第二句中“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在中文中也沒有出現相應的文本。此處就違反語義翻譯“忠實原文”的規則。根據語義翻譯的原則,我們可以對于某些詞語添加注釋,充分理解中文摘要想要表達的意思。該英文論文摘要建議譯為:“A harmonious society l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y-based forestry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therefore, playing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en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model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go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extent operation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and ecological value, ect. ”
3.3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相結合
二、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在知識經濟與信息經濟時代,企業要長期保持技術上的優勢已越來越不容易,而通過服務及其差異化提升顧客滿意并建立市場優勢成為企業最耐用的市場策略,顧客滿意將成為21世紀營銷的基本準則。服裝品牌能否生存和發展,不在其能生產出多少產品或提供多少服務,而取決予產品或服務能否滿足顧客需求并望達到顧客期的滿意程度。因此,建立以顧客滿意為中心的終端服務質量體系是服裝品牌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雖然我國服裝零售業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服裝市場卻存在著很多問題,盲目的低價競爭導致服裝質量下降等問題得不到解決或延期解決等關系到顧客切身的利益。與此同時,服裝的薄利也導致了顧客服務被冷落或片面強調顧客服務的某一個方面,劣質和不健全的服務充斥著服裝零售市場。合體修改服務的缺少、顧客投訴得不到解決、專賣店店面設計的落伍、更衣室的簡陋、服務人員專業知識的缺少等等,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必將影響到我國服裝企業的長遠發展。無論是在服務理念還是服務質量方面,我國與外國相比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本文針對國內服裝品牌服務質量的現狀,圍繞著品牌服裝銷售終端的服務理念以及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希望能對中國的品牌服裝的發展有所幫助。
三、計劃進度:
2006年11月下旬,下發畢業論文任務書。
2006年1月下旬~2007年2月中旬,畢業論文開題,完成開題報告并參加開題答辯。
2007年3月上旬~5月下旬,圍繞選題展開研究,完成論文。
2007年6月上旬,準備材料,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吳曉玲.談談服裝產品服務系統的組配和完善[J].江蘇紡織-2003年11期:16-18頁
[2]胡振江.試論在服裝營銷中的顧客反應策略[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8月第4期:95-96頁
[3]范德志、李俊.服務時間對服裝零售的影響[J].國際紡織導報2005年第8期:79-83頁
[4]安妮、梁亞林.用品牌服務成就服裝品牌的未來[J].四川絲綢2004年第4期:39-40頁
[5]劉小紅.服裝企業顧客滿意測評模型的構建[J].惠州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92-95頁
[6]方明.100個成功的營銷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年6月第1版:54-60頁
[7]方全.營銷[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139-183頁
[8]范聚紅.服裝店柜臺語言藝術的研究[J].企業活力-2006年7期:28-29頁
[9]徐晶.提高服裝連鎖店服務質量的方法探討[J].山東紡織經濟-2005年6期:61-63頁
[10]周輝、梁惠娥. 略論服裝陳列行走在藝術與商業之間[J].國外絲綢2006年第3期:33-35頁
[11]趙蘋.品牌與服務:美國高檔服裝銷售的精髓[J].中國創業投資與高科技-2003年3期:62-64頁
[12]研祥.服裝企業必須重視“顧客服務創新” [J].江蘇紡織-2001年4期:26-27頁
一、問題的提出
有關今后的研究方向,大致分為一下的幾個方面,主要包括企業物流業務委托給物流服務企業,整合專業流媒體服務的第三方物流(3PL)的合同出現,同時也提高水平的物流公司,這是物流的現狀調查。這些新的物流服務,在1990年,美國第一個在交通運輸部門放松管制在交通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隨著物流外包服務市場的不斷擴大,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貨主和物流公司在日本也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認識。除此以外,全球戰略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日益的加快。所有的企業都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效率,通過海陸空運輸方式。實際上是現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合理化,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形成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系統,并促進國際一體化的過程中,本集團的整合物流業,加快全球物流業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出生于美國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敦豪航空貨運公司與國際化接軌提供了一系列的大型綜合性物流服務企業。此外,與普洛斯的到來,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配送設施和服務的投資開發商,以擴大物流市場。以實現生產物流的合理化,為客戶提供集成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SCM)的概念。在日本的供應鏈管理(SCM),也被稱為“供應鏈”的供應商,批發和零售企業供應鏈中的信息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共享。分解成本控制庫存減少整個工作時間的縮短,獲得相應的供應鏈成員的利益,特別是要實現高效的制造,零售物流。物流“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的概念,現代物流,市場營銷,并建立一個理論體系的概念,為研究目的。
二、克里斯托弗和派克,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概念是外國文學出版英國2003年給與界定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和派克。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到本研究的背景,并引進日本,克里斯托弗·派克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的概念。
三、營銷的全面變革根據
上述可以發現,早在20世紀70年代,營銷和現代物流業已經開始使用,“營銷”在很多地方使用。事實上,這意味著在本質上是“現代物流”是非常密切的,或幾乎相同的。然而在過去“市場營銷”,簡稱為“物流”,還有的重要性和復雜性的不斷提高,物流,營銷和現代物流,供應鏈的概念,整合營銷的變化和市場的論述。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理念,自1970年以來,雖然定義營銷領域,但實際上非常接近的市場營銷和物流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的。顧名思義,提出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先進行市場營銷的活動,在進行現代物流的活動,所以應該把重點放在后者。主要強調的是,“市場營銷向現代物流業和現代物流業”的地方,這是一個通俗易懂的詮釋。都是從營銷和現代物流功能的考慮。然而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網上購物或郵購活動,通過互聯網,電視和其他媒體。也就是說,在商店里面消費者買的東西是不可以自己當時拿回家,然后在網上或者電視購物買商品就是為了客戶的方便,消費者購買大型商品都會直接配送到消費手中的。
四、分銷渠道和現代物流業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如今的社會人也開始慢慢對消費的價值越來越重視,但重視與消費者是沒有關系的,我們可以從買的角度來看,形成了“整合營銷”,“4C”的觀點。往前的4P竹理論從視圖的制造商生產的點建立的基礎上,產品導向。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逐漸向以市場為導向的變化。因此,“4P本身也發生了變化。
五,結論
2l世紀初,世界經濟和市場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方面,過去使用相同的想法和認知的營銷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相反,一體化的現代物流和市場營銷的概念,研究的基礎上,現代物流業,現代物流和市場營銷的新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參考文獻
校內實踐可以借助課堂教學和各種模擬活動等手段完成。
1.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基礎環節,也是學校教育最主要的環節。為保證學習者在這一基礎環節獲得扎實的理論知識,并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實際操作的能力,必須做到:
第一,科學制定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中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探索和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就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首先,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都要始終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專業課教師根據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實踐教學目標,結合工商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現狀,明確實踐教學內容,并制定一套能較為完整細致地體現新思路、新方法的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再次,根據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制定出詳細的實踐教學計劃;最后,為保證實踐教學計劃的嚴格實施,要擬定科學的評分方法與評分標準,學院要提供相應保障,并建立切實可行的監督管理機制。
第二,采用科學的案例教學手段,增加學生感性認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在重要章節結束后,應當適時穿插案例進行討論。案例討論可采用分析性案例討論和調研性案例討論兩種主要形式:(1)分析性案例討論。這是案例教學的重點,可以在各章節內容結束后進行。其中角色扮演法是分析性案例教學法中的創新教學方法之一,它在逼真的情景中進行,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背景材料設計場景。學生根據情節在仿真場景中扮演相應角色,身臨其境地按設定崗位的職責、任務、工作程序、人際協調等內容提出觀點、方案或進行實際操作。部分學生扮演其中的各種重要角色,參與具體決策,其他同學評價分析等完成案例情節。在分析性案例教學中,還可以將傳統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或其他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播放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專題片和教學錄像等形式,讓學生在觀看完資料片后,針對片中的實例展開討論,以增強對理論的理解,并獲得實踐的感受。(2)調研性案例討論。可以結合教學要求,選擇企業形象和經濟效益俱佳,內部管理嚴謹規范,具有工商管理示范作用的企業;也可以根據學科內容選擇一些反例,進行實地考察。可以在調查前由教師擬定調查專題,確定主要的調查內容;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擬定主題及內容,進行實地調查。完成調查任務后,要求學生撰寫調查報告,討論分析企業成功的原因。調研性案例討論需要學生直接接觸企業和社會,掌握一手資料。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可以在案例準備和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以及分工合作完成任務的技巧。
2.模擬活動
模擬活動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便于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提升,并使學生的實際決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在工商管理專業中,如管理學、項目投資、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課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可以通過模擬活動等形式得到提升。
不同于案例教學,模擬活動一般安排在教學內容基本講授完畢后進行。就目前高等教育發展現狀來看,模擬活動的實施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完成:
第一,模擬實驗室。工商管理專業的部分專業課可以通過模擬實驗室完成實驗教學。如電子商務模擬實驗、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ERP模擬實驗、管理信息系統模擬實驗、企業管理全過程模擬實驗等。模擬實驗室的建設,可以建立一個能滿足各個專業課程實驗要求的綜合模擬實驗室,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科的要求,建立專業實驗室。模擬實驗室主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和相關教學模擬軟件,為學生設計仿真環境,供學生學習、操作。模擬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獨立研究問題和獨立探索問題的習慣和能力,進而獲得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創新意識。
第二,專業設計。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選擇專題,進行專業設計。可以由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將專業設計的范圍限定在工商管理專業要求的范圍之內,提供仿真的背景條件,讓學生進行專業設計。為方便學生選題,可以提供參考選題,如調查企業市場環境,分析企業機遇與威脅;為企業設定戰略目標;調查企業組織結構是否與企業戰略相一致;人力資本投資及其成本與投資收益分析;員工隊伍建設(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計劃;人力資源薪酬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企業文化模式研究;營銷策劃或商業計劃;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研究;廣告策劃方案研究;企業文化建設;各項管理職能的研究等。
3.撰寫論文
第一,學年論文。從我院近幾年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質量和能力來看,存在較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對論文基本要求和要素不了解;二是不會選題和搜集材料,不會使用文獻資料;三是文章結構以及基本的撰寫方法欠缺。這造成每年的論文指導工作非常困難,效果不佳。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論文寫作訓練所致。
學年論文是學生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它集中表明了學生在培養目標實施過程當中所獲得的知識點、基本理論或見解,是學生各種能力綜合訓練的有效手段,在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中應占有一席之地。學年論文可以依專業論文或課程論文的形式來實施,也可以依據能體現專業方向和培養目標的相關課程來進行。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畢業論文的要求,學年論文適合在二年級和三年級之間進行,通常每學年進行一次為宜,也可以根據情況只在二年級或三年級進行一次。學生通過學年論文的撰寫,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論文撰寫技巧以及撰寫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對論文撰寫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是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前期工程。
第二,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計劃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是落實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進行相關的基本訓練。畢業論文應反映出作者已準確地掌握大學階段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對所研究的題目有一定的心得體會,論文題目的范圍不宜過寬,一般選擇本學科某一重要問題的一個側面來闡述。
這一環節的工作重點和程序應當是:(1)根據專業設計要求,指導學生選題;(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社會調查研究及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3)為學生的論文寫作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度;(4)在學生大量閱讀和收集資料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進一步明確選題、細化寫作提綱;(5)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要求學生嚴格按時間進度進行寫作,并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二、校外實踐
1.實踐基地
在充分調研省內工商企業的基礎上,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特點,選擇確定企業形象和經濟效益俱佳,內部管理嚴謹規范,具有市場營銷示范作用,具備校企合作條件的省內企業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基地。為使學生熟悉和了解各類企業的管理環境,選擇的企業應當包括生產企業、商業企業及新興服務性企業等各種類型。
2.社會調查實踐及其他管理實踐
社會調查實踐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技能工具與方法等,去研究和探討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它是綜合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操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社會調查實踐可以由各個專業教師以專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來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參與相關課題的調查工作。調查完成后,應當要求學生完成具有一定質量的調查報告或調查分析報告。
在幫助學生樹立實踐意識的基礎上,提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文化知識,積極參與其他各種管理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可以選擇以學校為依托,在校內實施的活動;也可以積極從事各種校外兼職工作,直接接觸企業、接觸社會。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在就讀期間以各種形式自主創業。
3.實習
1.中小企業,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單元。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作用相當重要。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時機取決于企業的業務需求、人員素質、投資能力以及技術市場狀況等諸多因素。既不能觀望等待,坐失良機,又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在相關需求與市場持續繁榮增長的同時,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市場還存在電子商務普及面不廣、應用范圍較窄等問題,還需要對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時機選擇依據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2.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時機選擇的內部依據
2.1企業的實力
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包括前臺和后臺兩部分,前臺系統主要是面向客戶群和供應商,負責接受客戶訂單,向供應商發出訂單,實現網上交易和支付;后臺系統主要是實現對企業的銷售、采購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資金流進行有效地管理,其主要依賴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建設。
當然,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策略時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但建設和維護一個功能完善的系統需要很高的費用。所以實施電子商務商務策略首先要求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有些中小企業雖然創建了電子商務模式,可由于后臺信息系統不能提供庫存、生產、采購、運輸、客戶等信息,造成前臺系統不能獲取相關信息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不能對市場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前后脫節,致使客戶滿意度下降,無形中造成客戶流失,企業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可見,中小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全面實現信息化、信息融合,才能有效展開電子商務。
2.2企業產品的類型
企業通過開展電子商務,能有效的擴大客戶群,疏通供應鏈。一般而言,任何類型的企業都可以也應該開展電子商務,但不同類型的企業在條件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小企業選擇電子的商務模式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產品定位,是希望開拓新的產品,還是要要延伸現有產品的市場空間。同時必須選好合適的產品類型,否則企業很難贏利,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在網上銷售。
通常情況下,產品為無形產品的企業如果搞電子商務,很大情況下只起到宣傳作用,實質性的效益很小畢業論文格式會計畢業論文范文。但對于有形產品,亦要分類討論,有些產品本身價值較低,且運費較高,不適合遠距離運輸,搞電子商務策略固然能增加信息流通,但供應商不得不考慮產品效益,客戶亦不會忽視產品的實際價值。
2.3企業的管理
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需要一套復雜的管理系統。企業管理的程序化、科學化是實現電子商務的基本要求。同時組織環境也必將伴隨電子商務的發展變得更加具有復雜性和變動性,因此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對電子商務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電子商務模式使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新的價值機會。電子商務模式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價值不同,對企業的管理條件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企業電子商務模式前要先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可以考慮采用信息溝通技術[16]、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的科學管理基礎等。
2.4中小企業網站的建立
企業網站的電子商務功能被挖掘出來之前,它更像一張企業“名片”,可以起到企業品牌宣傳的作用。目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特性推廣中小企業網站的方式還有搜索引擎推廣服務。據北京紫博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統計,中國的上網用戶中,幾乎所有人都使用過搜索引擎。以谷歌為例,網民每天在谷歌上進行超過2億次搜索;每月使用谷歌搜索的用戶超過8700萬;每年使用谷歌搜索的用戶超過10個億。這對寄希望于網絡營銷推廣自己企業網站的中小企業們絕對是個利好消息。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更應進一步加大對電子商務的使用和普及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以提高獲取信息效率,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對于海外廣大的中小型線上和線下的零售商、采購商來說,對于中國制造的需求一直在持續增長,這是一個現實。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前期產業探索,已有了逐步清晰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全球再沒有別的國家能在貨源優勢方面與中國比較。目前B2B模式在中國還處在粗放階段,但未來會有更多的細分和發展。從這個角度說,在當前的經濟危機之下,廣大中小企業要抬頭看路,在電子商務方面著眼長遠,敢于進入和突破,通過今天的努力把握明天的機會。
3.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時機選擇的外部誘因
要想正確掌握進入電子商務的時機,必須能夠判斷出消費行為,行業競爭,經濟與社會在2至5年間的變化趨勢及其對于信息技術的影響。之所以是2至5年是因為建立網站是一件相當耗費時間的工作。購買軟硬件設備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但規劃,開發,測試及人員培訓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對于大型網站系統,2至年的開發時間并不罕見,如果采用的網站創新方案需要對現有的技術基礎結構作重大修改,則前期所需要的時間會更長。另一方面,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呈幾何級增長,從而使預測未來變得非常困難,能夠判斷2年至5年的變化趨勢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在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咨詢專業人士。總之,設計者必須積極主動地制定網上營銷的進入規劃,如果采取消極觀望有態度,則很有可能貽誤時機。
應用電子商務對企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由于中小企業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去宣傳自身,因為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子商務越來越被企業看好,企業花幾千塊錢建立一個電子商務網站,通過網站和潛在客戶交流以達成交易,這也是企業最關注的收益。很多時機都需要應用電子商務,如企業進行參展或企業最新推出一款產品都是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的時機,但企業必須把握好時間,一般要在參展會或推出產品前一個月著手建設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這樣才能保證網站制作完成。
機會是不會等人,越來越多企業都希望推廣自己品牌和產品,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紛紛建立自己的網站來推廣和傳播信息,讓更多企業人士了解他們和拓展國際市場,利用互聯網這個最省錢最有效的工具越來越被商家看好,五年前Barnes是美國最大的書店,但一直未建立電子商務,而另一家小公司Amazon在當時效益不是很理想的時候抓住電子商務這塊市場率先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網站”,利用它在Internet上從事線上銷售,不到三年的時間,Amazon取代了Barnes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店。由此所見,今后的市場再也不會等人,動作快抓住適當時機的公司將會獲大部份的客戶訂單。
中小企業因為存在網絡化需求,所以正在成為提供上網技術的網絡公司的新目標顧客畢業論文格式會計畢業論文范文。許多公司用免費或低價的行銷手法,來吸引客戶,很多公司根本就沒有什么成功作品,或者是剛成立的公司,交給這樣的公司建設的最終結果就是設計出來的作品體現不出專業水準,更可能影響站點成功,因此見意最好是貨比三家,了解本身狀況與對方實力后再進行實際操作。
中小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的好處在于將企業和企業廣告信息設在世界最大的大市場內,并分門別類排列到應有的位置,便于大量尋找信息的客戶的檢索。這樣的效果最直接的反饋就是企業業績會直線上升,或者呈指數地增加,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另外還可以提升、拓展、縱深的形象、價值、外延,并可以通過提供互動、親切的客戶關系管理,最終建立線上推廣營銷根據地。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因此中小企業必須盡可能地推廣自己,以前有實力的企業大多采用電視廣告和報紙方式,但電視廣告非一般企業能承受得起,而報紙這種營銷手段當今來說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企業都把目光投入價格便宜效果很好的互聯網來上推廣自己,這其中也有多種方式,如可在一些門戶網站上打些廣告或在百度上競價,據了解這樣的費用每年在幾萬至幾十萬左右,如此高的價格對中小企業來說也不是理想的手段,但利用電子商務來推廣宣傳價格就少了許多了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一個企業可能只要花費幾千元就能建立自己獨立的電子商務平臺來推廣宣傳自己品牌和產品,由于是獨立的所以效果也比較理想,而且在建站過程中只要融入網絡營銷有相當不錯的效果。企業要把握時機,時機不會等人,因此在以上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越早建立電子商務會帶來更多收益。
4.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途徑
4.1到相關網站廣泛免費信息,廣種薄收
目前,眾多行業網站如潮水般涌現,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新網站在推廣期大多采用免費策略,所有信息向用戶開放,不收取任何費用。企業可使用搜索引擎等手段,多多尋找相關行業的新網站,利用這些免費機會獲取信息。
4.2支付必要費用,定向投資
4.3中小企業自建網站
當前,中小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建網站,開展電子商務。當然,與網上商家取得聯系之前,企業需做一些必要的資料準備。因為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大多交易環節不需見面,所以對自己公司、產品、服務的介紹資料成為必備品。這些介紹資料可以給對方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企業有必要多花一點功夫和心力將資料制作得豐富、美觀和專業。
5. 結論
本文為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時機選擇提出了相關策略和方法。企業要想正確掌握進入電子商務的時機,必須能夠判斷出消費行為,行業競爭,經濟與社會在2至5年間的變化趨勢及其對于信息技術的影響,為中小企業提供了選擇電子商務時機與模式的策略。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定義與分類[J].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分析報告. 2003.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