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7:0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端午節的古詩小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3、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4、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5、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臺金盞對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
8、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10、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
11、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13、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14、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16、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1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20、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22、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23、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24、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26、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對暑悄無言,梅雨細,麥風輕,悵望空垂淚。
28、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29、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30、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31、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32、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
33、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34、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35、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36、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許 愿:以往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去鄉下看望奶奶。奶奶喜歡吃粽子,包粽子的技術也是一流的。奶奶包的粽子種類很多,有綠豆餡的、紅棗餡的、肉餡的……現在過端午的時候,親戚鄰居也會送來不少粽子。但我吃的時候,總感覺沒有奶奶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也許是因為這里面夾雜了我對奶奶的思念之情吧!端午的味道就是親情的味道!
馬文雅:以往的端午節我們更多是跟家人一起過,如果能跟同學朋友一起過應該也挺有意思的。比如我們可以一起做下面這個游戲:先準備三個盒子,然后讓人來選其中任意一個盒子。三個盒子中有一個盒子里既有粽子又有錢,但必須靠自己幸運才能選到。當然還有復活環節。你可以先找人組成一隊,每個隊有五個人,大家輪流背誦平時積累的古詩,哪一隊背得又多又準確,哪一隊就可以再選一次,如果還沒選到就說明你不夠幸運嘍!
祖思遙:我希望在端午節這天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感覺。以前總是看大人包,小孩子不能插手,其實我覺得在端午節那天讓我們小孩子學會包粽子是一件好事,既可以傳承文化,又能學做一道美味。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王小悅:如果在這個節日里,學校能舉辦各種各樣的游戲,讓每個人過一個輕松快樂的端午那該多好。比如可以舉辦吃粽子大賽,找粽子大賽,編絲繩大賽……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開心。
裴新昊:我想這樣過端午節:在端午那天,我們每個家庭來比賽包粽子,你想怎么包就怎么包,孩子去摘粽葉,媽媽包粽子,爸爸負責把粽子用繩子系起來。至于形狀你們自己決定。最后再評出最佳創意獎。
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開發并挖掘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教育資源和道德教育資源,并賦予其時代性主題教育內涵,同時為推進我校《節日文化活動隊本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研究》的少先隊課題研究,以中隊輔導員為指導,少先隊員為活動主體,開設以“品傳統文化 過五彩端午”為主題的少先隊活動課。本活動旨在:通過形式不一的傳統節日文化追尋活動,加強全體隊員對端午文化有多角度的、多層次的深切體驗,增進隊員們對端午節文化和端午節人文的自我理解;通過輔導員對端午節隊活動課程的多元化設計,初步形成我校以節日文化體驗活動為載體的少先隊活動課范本,為隊本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研究邁好重要一步。
活動安排:
一、活動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以中隊輔導員為具體指導,少先隊員為活動參與主體,開展分層的多形式的端午節日文化追尋體驗活動。
二、活動內容
1.“尋端午由來 知端午知識”——(參與對象:一二年級隊員)
動員隊員通過詢問、讀書報,或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閱網絡資料等方式,主動了解與端午有關的信息,與同學老師交流分享;輔導員老師以《節日大觀園2》為閱讀材料,配以圖片、視頻、實物等不同感官資源的展示,向隊員介紹端午知識;適當穿插創意的端午節習俗活動,和隊員一起輕觸端午文化。
2.“話端午由來 品端午美食”——(參與對象:三年級隊員)
“話”乃話說之意。動員隊員通過詢問、讀報、讀專題書籍,瀏覽專題網頁等方式,主動地、比較全面地了解與端午有關的知識,并在輔導員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交流討論活動,并融入有趣的“品端午美食”活動,營造濃郁的端午活動氛圍,助力活動的層層推進。(重在“話”,趣在“品”。)
3.“煉端午主題 制端午信卡”——(參與對象:四年級隊員)
動員隊員通過詢問、讀報、讀專題書籍,瀏覽專題網頁等方式,主動地、比較全面地了解與端午有關的知識,并在輔導員老師的指導下提煉端午文化主題,凝練關鍵詞若干(至少2~3個),根據端午節主題及關鍵詞,搜集主題資料自制端午主題信息卡。(主題信息卡制作要求:紙張材料、規格大小不限,制成各款式、各形狀、各顏色的端午主題信息卡,具有濃厚的端午特色。)
(關鍵詞例詞:健康、愛國、詩韻、舌尖上的端午等。)
4.“悟端午內涵 賞端午詩詞”——(參與對象:五年級隊員)
動員隊員通過詢問、讀報、讀專題書籍,瀏覽專題網頁等方式,主動地、比較全面地了解與端午有關的知識,同時搜集與端午相關的詩詞歌賦,輔導員老師精心挑選,引導隊員從節日文化的角度來了解詩詞的背景、故事,以各種形式誦讀、鑒賞精選詩詞,感悟端午內涵;在誦讀色彩鮮明的古詩詞基礎上,集全體隊員的智慧,創作一首端午新詩詞。
三、活動要求
1.輔導員老師要發揮個人智慧,以自己獨特的思維來設計活動,包括形式和具體內容的選擇,同時要積極動員全體少先隊員一起參與,注重隊員間的分工與合作,具體要求要明確,保證活動時素材的豐富。
2.輔導員老師要將活動設計與活動實踐加以整合,形成一份少先隊活動課的具體方案,主題自擬,具體包括:活動目的、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后記、活動點評、活動資料鏈接等,同時注意過程性資料的搜集,如照片、文字信息、圖片、視頻等等。
(注:輔導員老師全員參與,所設計的方案及相關素材資料請于6月24前以打包文件夾的形式交至德藝處。)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幾千年來無數智者的智慧與精華,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如何傳承和發揚我們的古老文化呢?這就要求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對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將小學語文教學提升為一個體認感懷、傳承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陣地。
一、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是現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們的孩子對它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了書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詩上。在淺文化、俗文化、網絡文化充斥當代青少年生活的時候,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他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傳統文化變得只是應付形形考試的工具。我認為,要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必須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傳統美食粽子可以讓學生了解端午節、屈原、賦等;月餅能讓他們聯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間經典故事。還有剪紙,皮影,戲曲等民間傳統文化。
二、加強老師在課內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介紹及應用
我們要讓孩子對傳統文化有興趣,首先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熱愛傳統文化教學并有一定傳統文化知識的語文教師。用自己的知識和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給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我們要教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首先得讓學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時代,然后要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陽節時因為遠離家鄉,思念親人所寫,最后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探究古詩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學生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好奇不已。課下,他們都主動地去查找資料,了解中國古代其他節日的民俗風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自覺學習傳統文化的愿望。
三、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誦讀
詩詞是傳統文化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這些古詩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而誦讀則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于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傳承文化經典。在平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自由誦讀,開朗誦會,演講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無形中得以傳承。在語文教學中,要學好這部分內容,著重在于朗誦,在朗誦中感知古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竭力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傳統文化底蘊的過程中,能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使學生與傳統文化文本的對話過程中,通過靜心閱讀,與作者相逢于案前燈下。幫助學生真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全面提升人文素養,課后,采取各種形式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如我們學校在散學回家的路上學生會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課余還可以到圖書館借閱有關傳統文化內容的書籍,學生也有征訂自己喜愛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籍。
傳統節日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親情、重和睦、重和諧;端午節重國家、重社會;重陽節敬長輩;清明節緬懷先人先烈、感恩思源……學校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小學生較為熟悉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六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節日,因為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蘊涵豐富的民族精神和倫理道德元素,能為開展以體驗為主的傳統教育活動,探索小學德育新模式提供充實的內容基礎。
二、在學科教學中融入節日文化元素
發揮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人文教育的優勢,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與互動,適時、適度地融入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中。如語文學科結合端午節,讓學生收集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詩詞、圖畫、手抄報,開展“端午詩歌欣賞會”,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設計端午的裝束,吟誦端午的古詩,演繹端午的由來;音樂學科不僅教唱具有廣東年味的粵語歌曲,把它們滲透到親子活動中加以誦唱,還鼓勵學生把賀年的粵語歌曲應用到春節拜年中,既充實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學科引導學生把他們眼中看到的新廣州與傳統的老廣州結合起來,融入節日的元素,畫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畫,鼓勵學生把心目中的傳統節日用“廣彩”和“通草水彩畫”這兩種廣州傳統工藝美術樣式表現出來……學生在濃郁的節慶氛圍和民族文化的浸潤中不僅獲得了知識與技能的提高,更受到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三、在節日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開展了以“知傳統節日,繼中華傳統,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體驗傳統節日的風情習俗。如,在春節的時候,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貼春聯、走親戚拜年,引導學生體會春節的熱鬧氛圍和文化習俗的精粹。元宵節時,請學生嘗試自制元宵,并現場分享自己的作品,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做燈籠、猜燈謎等更讓學生體驗到傳統元宵節的熱鬧氛圍,體會到人們對“團圓”這種和諧、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重陽節,各種小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在重陽 雛鷹行動”主題系列活動,展現了廣中路小學少先隊員孝老愛親的良好精神風貌等……豐富的節日民俗體驗活動讓學生有所感悟和認同,在親身體驗中真切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無窮魅力,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在心中深植民俗文化之根,并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傳承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66-01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用文字記載了長達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的光輝歷程,形成了中國文明于世界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站在時代的講臺,手執新教材的語文教師,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歷史使命,讓學生在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使中華文化傳統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詩文
1、誦讀積累
我們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求三至六年級的學生主要背誦我校中華傳統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經》和《重慶市國學經典誦讀》,以及唐詩宋詞中的經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校園。要求學生對所選內容反復朗讀,以至熟讀成誦,牢記在心。這個誦讀的過程,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2、情境解讀
傳統文化是厚重的,時代的變遷使有些詩詞句的內涵顯得深奧,學生不易接受,針對此種情況,我利用朝讀課的時間為學生講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鑿壁借光”“程門立雪”等,他們聽了故事,了解了歷史,體味了詩詞的蘊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了文化底蘊。
3、節日熏陶
傳統節日活動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此期間開展的傳統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中秋節、重陽節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詩篇,在清明祭掃烈士墓時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將節日融入中華經典誦讀的內容,能激發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如端午節有哪些別名?端午節的來歷及與哪些著名的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魂歸汨羅江的事跡嗎?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在查詢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傳統文化素養,而且使學生積累了寶貴的寫作素材,提高了語文學習水平,可謂一箭雙雕。
二、親近古詩文
語文本來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歷來是一個人文化水準的最外在、最鮮明的標識。因此,我們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力求語文課多一點文化氣息,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魅力。
1、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景
(1)空間情景: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詩,一句名言,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2)導語情景: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在教學《匆匆》時,用漢樂府《長歌行》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導入語,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流逝的時間我們不能碌碌無為,自然地導入新課,使學生茅塞頓開。
2、創設知識課堂教學情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大量的引用古詩詞主要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愛國主義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小學生都會接觸到的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王昌齡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都抒寫出了他們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親人的關愛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高適的《別董大》、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詩都是為朋友而作,表達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古詩這一顆璀璨的歷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三、走進傳統民俗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挖掘資源;綜合信息;語文綜合素養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指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以促進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它是一種語文學習活動,是一種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加強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利用、聽說讀寫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和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探索與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有機滲透綜合性學習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材的選文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更多地考慮學生聯系社會生活,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綜合性學習可以成為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得到協調發展。專題性課外閱讀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主動探究、自學自育的能力。
二、融入自然世界,激活綜合性學習
大自然神奇而美麗,讓人神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綜合性學習。我做這樣的活動是很多的,很多可以有計劃的進行。但還有一些是不能有計劃的。比如常年難見一次的大霧,難得看到的雨后彩虹,幾年都難得下的一場大雪……遇到這種情況,我絕不會失去這樣一次機會,抓住時機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感受歡樂共享的感覺,增加一些感性認識,難道不是更重要嗎?
三、關注社會生活,深入開展綜合性學習
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這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設計的活動應該密切聯系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
端午節是國家新增的法定節日,臨近端午節,我和學生一起開展了饒有興趣的話說端午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首先是圍繞端午節學生提出了許多自己想探究的問題: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為啥要包粽子?要賽龍舟?懸艾葉菖蒲?為什么要把端午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根據孩子們的問題,學生自由結合組成了探究小組,他們利用各種途徑自己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最后以小組成果展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成果。這次成果展示可是讓學生了解了不少的關于端午節的知識。
最讓學生激動的還是包粽子比賽,我把學生分成組,各組分工合作,包括上街采購了棕葉、糯米、蜜棗等東西。學習包粽子的方法,有些同學回家向家長請教,有的學習網上包的步驟,有的是從書本上學習的,包好后生火煮粽子,最后是成果展示、小組品嘗:呵,花樣還不少,有蜜棗餡的,花生的,哈密瓜的、五仁……真是品種繁多,樣子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方,有的圓,有的做得圓不圓錐不錐方不方的,可是同學們吃的都很高興,因為他們吃上了自己親自動手做的粽子,還知道了“看事容易做事難”的深刻道理。也深刻體會到了平時父母在家的辛苦。端午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立為法定節日,更好地弘揚中國文化,學生對這次活動的感受尤為深刻,因為他們在活動中學習了如何用心地體味生活。
四、調動各種信息來源,持續生成綜合性學習
《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的語文實踐機會。
不經意間,春的腳步已來到人間,面對大自然賦予的春天美景,面對社會諸多關注的環保問題,我設計了《走進春天》這節語文實踐活動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224-0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傳統節日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各種教育活動應運而生,如清明網上祭英烈,重陽節向身邊的老人送祝福等。然而這些活動卻呈現形式化、低效化、樣板化等趨勢。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
1 活動低效的原因
1.1 為了活動而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或文明學校,或是其他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關的檢查,都會涉及傳統節日教育這個領域。于是,同傳統節日相關的德育活動很多時候都淪為迎檢的規定性動作。節日小報,征文繪畫,演講比賽,故事會等活動看似精彩紛呈,可是目的卻不是為了通過傳統節日這個載體,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而是為了照幾張照片,寫一份總結。目標出現偏差,效果就會很差。長此以往,教師、學生一遇到傳統節日就感覺“亞歷山大”,苦不堪言。
1.2 傳統節日教育氛圍的缺失
很多有識之士感慨,當下的中國,傳統節日靜悄悄,反倒是一些洋節日很熱鬧。圣誕節,萬圣節之類的節日,鋪天蓋地都是媒體或商家的宣傳。近年來“光棍節”之類的節日也紛至沓來。而清明、端午、中秋節,媒體關注的往往是高速免費,景區擁擠之類的話題。傳統節日僅憑學校深挖其德育價值,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1.3 樣板化的活動,無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一到節日就辦小報,搜集相關的節日資料。活動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個體差異等因素,往往是一些樣板化的活動。通過調查發現,低年級學生參加傳統節日活動的興趣要遠高于高年級學生。
如今的教育現狀是,傳統節日教育越來越“受寵”,可相關的德育活動卻收效不明顯。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活動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以學生為中心,是一些“假冒偽劣”德育活動。給予上面的思考,筆者所在學校在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開展德育活動時,努力使活動豐富起來,同時代接軌,同學生的學情接軌,收到了較好的活動效果,并總結出學校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的幾種有效途徑。
2 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
2.1 整合資源,把傳統節日同其他教育資源結合起來
傳統節日的教育資源確實值得我們去挖掘。但教育者要善于運用智慧,把挖掘到的傳統節日資源同其他教育資源整合起來。豐富活動內涵,更新活動形式。
今年清明節,一所小學的幾百名學生,開展了“清明遠足祭英烈,感家鄉之美”主題活動。活動中,學生從學校徒步幾公里到烈士陵園。輔導員精心設計行走路線,讓學生在途中能欣賞到家鄉的新美景、新變化。把愛家鄉和祭英烈融合在一起,不進行空洞的說教,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心的思考,今日的幸福生活同革命先烈的關系。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受到了教育,還鍛煉了身體。在途中,師生在一起講故事,背詩句,唱歌曲,增進了師生間的情誼。這個活動,就是在挖掘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資源的同時,整合熱愛家鄉、春游、師生互動等資源。活動自始至終,學生興趣高漲,收效顯著。
2.2 學生主體,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主體已經成為教育者的共識。因此,在開展傳統節日類主題活動時,也必須充分體現這一點,立足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活動。
學校在端午節期間,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教育資源,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列出了端午節開展的活動清單。如:“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不過有一點不同于以往,就是這些活動如同超市中的商品,是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清單中的某項活動,也可以開展清單中沒有的活動。端午節期間,學校的端午節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開展活動。有的同學在家包好粽子,送到社會福利院;有的同學上網查閱資料,在班級進行科普講座,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有的同學在班級誦讀屈原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活動形式之多,效果之好,超出了輔導老師的預料。學生在參與自主活動時,體會到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了愛國愛鄉情懷。
2.3 家校合作,讓更多的人成為教育者
上文列舉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的困惑時,有一條是傳統節日教育氛圍的缺失。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很難去改變社會大環境,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善學生家庭教育的小環境。要想改善家庭傳統節日教育的氛圍,就需要家校合作,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同盟軍。在開展傳統節日類主題活動中,家長的教育作用要遠遠大于老師。
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在中秋節時,某班就通過班級家長委員會,給家長布置了一個“作業”:和孩子一起吃月餅、賞月亮、話家常。也可以講講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些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在這個家校合作的中秋活動中,學生了解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增進了和家長的親子關系。這樣就把挖掘中秋節教育資源的任務落到了實處。
文化內涵深厚的傳統節日,對于教育者來說,確實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育者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主動性,充分依靠家長,只有這樣,傳統節日才能成為好的教育資源,為教育所用。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準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準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或短小精悍,或長篇論著,或淺顯易懂,或深奧晦澀。選擇適合小學生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教給學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安排誦讀內容:如:一年級學習《三字經》;二年級學習《百家姓》;三年級學習《千字文》;四年級學習《弟子規》,背古詩詞20首;五年級學習《孝經》,背古詩詞20首;六年級學習《增廣賢文》,背古詩詞20首。而《老子》是經典中的經典,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它對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無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則適合各年級學生誦讀。
三、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
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的魅力。課文是教科書的主體,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可以從課文注釋、引語入手,挖掘有關民族文化信息;可以從故事情節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內涵;可以從課文主題人手,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可以從課文詞句人手,挖掘相關文化背景、哲理境界;還可以從課文插圖、課后練習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誦讀古詩文,挖掘優秀傳統文化
在中國古代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之中,就方法而言,“讀”是第一大法,可謂“讀”占鰲頭。古訓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之說;東坡詩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種讀,不僅僅是默讀,更注重于朗讀。中國語文教學方法以誦讀為本是由漢字、漢語的特點決定的,漢語是以漢字為基礎的,漢字一字一音、一形一義,獨立性很強,其具體含義,得從上下文中體味。這種文字又具有聲韻之美,只有讀之于口,方能“聲與心通,聲可求氣,亦可傳情”,從而形成強烈的語感。可見,“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的“誦讀法”對漢語學習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結合課文內容,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及時發現機會,適時給學生傳授優良傳統文化知識。抓住語文常規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優良傳統文化氣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詩文是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的載體,古代詩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們仔細地欣賞、品味。在我們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
六、加強習作指導,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得到升華
古人云:“文以載道。”“道”就是主題,就是讓學生在習作中認識、明白一些道理。通過習作,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會進一步得到升華與提高,從而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寫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就是通過習作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在具體指導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動腦會得到許多信息。如,傳統藝術中的戲曲、相聲、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調,種類繁多、妙趣橫生;傳統工藝中的編織、刺繡、剪紙、陶瓷都是我國的古老工藝,門類眾多,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我國各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活動更是數不勝數,像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學生通過習作自然會萌發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激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由衷喜愛之情。
七、通過傳統節日和有關古詩教學感悟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他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此期間開展的傳統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這些洋節卻在中國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陽節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并吟誦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中秋節時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等詩篇,并收集有關月的古詩文,專門開一節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進行一次詩文熏陶;在清明祭掃烈士墓和懷念親人時引導學生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在端午節時,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從而了解愛國詩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跡,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中圖分類號】G123.16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4)03-0006-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語文不僅是學習語言的手段,更是學習文化的工具,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傳承的功能是目的,語言學習是手段。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是時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時刻嬌寵著的書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疊的“小皇帝”,這些溫室里的花朵仿佛離華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漸行漸遠……少年兒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禮貌、自私自利等等劣習在現實生活屢見不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薪火相傳遇到了挑戰,危機四伏。為了民族文化繼續傳承,必須加強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一、誦讀經典,在傳承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在誦讀經典中感悟傳統文化精髓。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韻的傳統,多數文化經典適合誦讀,不僅可在抑揚頓挫的節奏中加深記憶、增進理解,更可從中體會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精典傳承悠久、內容豐富,教師應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組織和引導。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接受水平,由簡入繁地安排每個年級、班級的誦讀內容。如低年級的學生可要求其誦讀較簡單的《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孝經》《弟子規》等,中高年級的可讀一些稍長的唐詩,宋詞、元曲、歌賦等。在時間安排上可為一周一節或兩節課,要求學生對所選內容反復朗讀,以致熟讀成誦,牢記在心。在誦讀中學習,可以更好地感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二、發掘教學內容,有效滲透傳統文化
1、加強課內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北京故宮、山東泰山、山西五臺山等都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傳統文化、民間工藝、藝術、風俗等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傳統。這就對教師學科知識、教學能力、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識的海洋里,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雖然在新課程標準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要拓展、啟迪、陶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2、從閱讀中滲透傳統文化。通過課內、課外閱讀,了解我國優秀文化,積累詞句,體會故事情節,文章內涵。使學生心靈有所觸動,如:三年級課本中一組教材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由《孔子拜師》、《開天地》、《趙州橋》、《一副名揚中外的畫》四篇課文組成。
3、從古詩詞入手,加強傳統文化熏陶。古詩詞是古代文化的遺傳,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更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學習古詩文,不僅可以培養閱讀能力,而且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三、結合生活實際,有效滲透傳統文化
文化存在于實實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體味文化內蘊,就必須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可以以某個傳統節日為契機,結合生活實際帶領學生體味傳統文化內涵。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可以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報、講故事、演講等形式交流。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學生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對文化傳承的意義是深遠的。
四、巧用多媒體,在激趣中滲透傳統文化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方式,重現詩詞畫面,讓學生直觀感受創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單憑想象,對于低年級的多數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難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畫面的形式展現出春天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學生的腦海中呈現出一幅鮮活的畫面,從而輕松理解詩歌的意象和意境。學生通過類似的方式不僅理解了這首詩,還能觸類旁通。形象性的體驗,既讓學生感受到古典詩詞的詩境之美,又能把傳統內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創設情境,在傳統文化滲透中提升學生思想素養
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實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教學中我們要精心組織授課內容,注重弘揚民族精神。戈壁灘上古長城的變遷、木蘭從軍、造紙術的發明、7歲曹沖稱象的故事……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篇章里,我們看到的是一顆顆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而這些需要我們教師及時抓住文本中傳統文化的教學契機,觸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學生心中扎根、傳承。從老莊到孔孟,從屈原到李白,從柳永到蘇軾,從陶淵明到王安石……我們掬古典之泉,灌蒙塵之心,我們在偷悅中學會孝敬,學會關愛,學會誠信,學會思考,學會勤奮,學會優美,學會深刻……
六、傳承民俗,點滴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
語文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我們希望通過點滴的滲透,教育孩子傳承民俗,取其精華并發揚光大。很多的傳統美德在教育過程中都可以用具體的行為來描述,比如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等等,給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很多民俗節日的習俗延留至今,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細節向學生灌輸傳統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時候,念一首《滿江紅》來懷念屈原,九九重陽節的時候要登高并插茱萸。這些內容的教授都能夠向學生很好地滲透民族精神的內涵。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凝結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要敢于擔當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光榮使命,為弘揚民族文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