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0 16:53: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外出參觀考察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名級各地公派人員的外出考察活動日漸增多。每次考察活動結束之后,考察人員往往要將考察的情況、學到的經驗及受到的啟示等,寫成文字材料報告本單位或上級有關領導,以便借鑒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和改進本單位的工作。正因為如此,這些年外出考察報告的寫作頻率明顯提高,而且越來越為各級領導所重視。
考察報告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常用的事務公文,是一種類似于調查報告的獨立的應用文體。它既不屬于記敘文,也不屬于論述文,有三個明顯的文體特點:
一是記敘和論述兼而有之。考察報告的寫作以考察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基礎,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對考察的情況和事實加以敘述和說明,有時還需要少量的描寫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當地的諺語、慣用語或群眾議論等。在敘述情況的同時,考察報告中還要明確地表示出作者對考察對象及有關情況的看法、意見和態度;有時還要將外地的經驗與本單位的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比較,提出一些評價性、結論性或啟示性的意見。而這些又需要用議論的方式來表達。可見,考察報告中的記敘和論述缺一不可。
二是觀點支配和統帥材料。考察報告的寫作同其他應用文寫作一樣,寫作者必須先對考察中所獲取的大量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形成綜合性、結論性的觀點或意見,然后才能進入實際的寫作狀態。離開豐富的考察材料,就難以提煉報告的主題和觀點;離開正確的結論和觀點,同樣無法準確地歸納考察的情況、事實和典型事例。在考察報告中,議論成分明顯地占居著主導地位,而敘述成分只是對結論和觀點起著配合作用。
三是語言和材料客觀準確。考察報告選詞平實準確,用語質樸自然,基調莊重嚴肅,措辭講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說明為主的解說詞和簡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繪性情感性較濃的事件通訊或游記散文。在材料的選用上必須客觀、真實、準確。報告中所引用的數據應是經過當地核實和確認的數據;報告中所列舉的事例應是真實的、新鮮的、具有典型指導意義的事例,不允許使用道聽途說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報告的基本結構
在外觀結構上,考察報告有標題、正文和落款。標題通常由事由和文種組成。如《關于赴海南經濟開發區參觀考察的情況報告》。也有的標題略去事由,直書《參觀考察報告》、《出國考察報告》等。落款一般寫“××考察團(隊、組)”,也有的在落款中標明考察人員的姓名。落款之下寫年、月、日,一般不加蓋公章、私章。
在正文內容的結構布局上通常分為三部分:
(一)考察概況部分
這部分是考察報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內容:有的重在介紹起因,簡述本次考察的動因及背景,指明為什么要對某地區某項目進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簡述過程,敘寫本次考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及考察方法等;還有的側重說明情況,介紹考察對象的基本情況、突出成績、顯著特點、典型經驗及對其考察的意義作用等。這部分內容的寫作要開門見山,簡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長。
(二)考察內容部分
這部分是考察報告的主體。要寫出考察對象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經驗、突出成果等。內容布局上可視情況采用縱式、橫式、合式的結構安排方式。
采用縱式結構的考察報告,通常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順序,自然地逐“點”敘寫。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動為線索,把參觀的若干個單位、走訪的若干個人、考查的若干個“點”串在一起去寫。既要交代各“點”情況,又應突出考察重點。有時還可以對每個點側重講一個特色或一條經驗,防止報告內容重復。另一種是按照考察對象本身發展變化的過程或時間順序來寫。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可將其發展過程大致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去寫,然后歸納綜合其做法和經驗。
采用橫式結構的考察報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對象的幾種做法、幾條經驗、幾點體會或認識來分別組織材料,逐項加以敘述或論述。采用這種寫法要在材料的篩選分類和各個小觀點的提煉上下功夫。為使敘述眉目清楚,對于各個相互并列的內容往往要分段敘寫或者用小標題分隔。各段的小標題或頭一句話就是小觀點,它們與考察報告的主題或總觀點形成“眾星捧月”的格局。
廣東省東莞市莞城一中 杜 錫 來
2000年10月16至22日,我作為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省級名教師培養對象,隨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高級研修班的70多名學員一道赴江蘇、上海一帶考察基礎教育。在7天的行程中,我們看到了江浙一帶不但經濟騰飛,而且教育觀念新,教育投入大,給人一種全新的大辦教育,辦大教育,辦現代教育的恢宏感覺和振憾!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蘇。我們受到了江蘇主人的的熱情接待。原江蘇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為我們作了關于“江蘇基礎教育發展概況”的報告,江蘇省教育學院副院長彭坤明教授做了題為《創新時代與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的報告,生動的例子,精彩的演講,宏觀闡述了培養創新主體是創新時代要求的命題,讓我們比較全面的了解了江蘇省近年來的教育改革情況,受到了極大的啟發。隨后對南京市的中小學教育進行了考察,我們參觀了金陵中學、江蘇省教育學院附中、泰興市洋思中學等,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江蘇教育的認識。
金陵中學是一所百年名校,曾培養出9名院士。它是素質教育的成功典范。采用學分制,建立高三實驗班,推廣研究性學習等方面,金陵中學都做出了大膽的改革。學生寫出了包括各個領域的論文,如:《關于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的構想》、《論》、《金陵中學高二年級同學上午飲食的研究》、《發光二極管自行車指示燈的設計》等等,收獲是明顯的:培養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潛能,樹立了學生的信心,培養了學生科學研究的志趣、態度和精神。金陵中學老師們具有極強的改革意識,有創新求變的強烈愿望,有對學生創造潛能的深刻體察。金陵中學的教改實驗順利進行并取得豐碩的成果。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點
一、 深圳高級中學
1. 概況
深圳高級中學創辦于1997年,公辦全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65667平方米,建筑面積67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6個,在校生2500人。專任教師200人,其級教師3人,高級85人,一級98人,本科以上學歷183人,平均年齡36歲。
2. 學校建筑特色
(1) 學校建筑莊重典雅,具有東方與西歐結合的風格。
(2) 建筑群錯落有序,色調統一,現代文化濃郁。
(3) 教學區,辦公區,運動區,服務區劃科學合理。
(4) 學生宿舍帶有衛生間,安裝有空調。
(5) 大型建筑中設置了圖書館和報告廳等公共設施,綠化面積達40%。
3. 校園網絡建設投資大,達1200萬。各教室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機房建設六個,教師備有筆記本電腦。
4. 辦學特色
(1)分層教學(a、b、c)。 (2)學生自律管理。
5、 借鑒之處
(1) 在建筑設計上可以借鑒其東西結合的風格,以及建筑功能區劃的思想(如報告廳連體設計)。
(2) 在辦學上可以借鑒其分層教學的做法。
二. 深圳實驗學校
1. 概況
深圳實驗學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一體,分為四個部分的獨校園。XX年兼并一所民辦中學,現該部單辦高中。
2. 校園建筑特色
整體一般,呈天井形兩進院落。但教學功能區劃合理,學校綠化面積達標,植物種類多,建有房頂植物園和陽臺花卉。
3. 辦學特色
(1) 從管理者到教師在觀念上的轉變明顯。
(2) 隱形課程、壁畫、雕塑、講座。
(3) 固定活動。
10月份為教學開放周,邀請社會各界隨時來校聽課,同時為學校提出意見和建議等。
4. 借鑒之處
(1) 建筑方面:浮雕(深圳高級中學也有)、植物園。
(2) 辦學方面:教育觀念的更新和轉變。
三. 珠海市第一中學高中部
1. 概況
珠海市第一中學占地300畝,現有教學班46個,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華大學設計。總投資2億人民幣。
2. 建筑特色
(1) 整體規劃科學合理,功能區劃符合現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 各年級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單列。公用設施: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等一應俱全。
(3) 該校正在新建圖書館和大型體育館,在功能使用上更為超前。
(4) 運動場館,球類田徑分離。
3. 辦學特色
(1) 學校管理制度科學化、程序化。
(2) 教研教成果顯著(出版了多本教師教研成果著作)。
4. 現代信息技術
校園網絡、教學監控系統、校園電視臺和多媒體教學共投資XX萬元,屬國內一流。
5. 借鑒之處
(1) 建筑方面:功能區劃,各功能區的連通,以及建筑的外型和色調。
(2) 校園網絡建設。
四. 中山紀念中學
1. 概況
創建于1934年,由中山先生之子孫科創建。校園面積350畝,寄宿制學校,在校生3700人,教職工200多人。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60117
一、地理實踐活動課程基地建設的提出――建設條件
1.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推動。地理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地理學習方式,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這為課程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指導方針和理論依據。
2.擁有天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優勢。南京一中在1985年建成了全國首家中學生天文臺――望星樓,旨在讓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增強對天文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學生進行天文觀測的能力。2005年又建成了江蘇省首個中學生天象廳,2009年該校被授予首批“南京市中小學科技創新星光基地”并獲得江蘇省天文學會的表彰,2010年校本課程《望星》榮獲南京市校本精品課程一等獎等,這些天文科技教育方面的優勢為課程基地建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3.厚實的實踐活動基礎。中學地理教學必須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學校長期致力于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從校內的“立竿見影”――測量日影,到校外的“識圖用圖”――定向越野、參觀1865――尋訪工業遺跡、考察冶山鐵礦等,積累了一定的實踐活動經驗。
4.勇于創新的教師團隊。在積極組織和開展學生活動的同時,也不忘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外出考察、動手實踐、合作探討等,不斷增強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
二、地理實踐活動課程基地建設的回顧――建設過程
1.成立項目小組,強化組織管理。課程基地的建設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校長親自掛帥成立專門項目小組,定期研討,分工明確,力求課程基地建設高質高效。
2.加強學習研究,細化建設方案。課程基地建設的過程并非單打獨斗、閉門造車,而是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建設方案。組織相關人員外出取經,學習其他院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同時邀請一些課程基地建設方面的專家能手來校指導,最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最佳的建設方案。
3.加強軟硬件建設,開發實踐課程資源。硬件方面主要是場館設施、各種標本、實驗模型、模具教具等;軟件方面主要是課程建設,如邀請專家開展講座、建設專題網站、開展活動平臺建設等,積極開發實踐活動課程資源。
三、地理實踐活動課程基地建設的成果――成果展示
(一)地理實踐教學環境已經形成
1.天文臺:近年來學校不斷更新儀器設備,可以實現學生開展對太陽、月球、大行星等天體的觀測探究。
2.天象廳:可以逼真地演示四季星空、月相變化、流星雨、彗星運動、日食月食過程等天文現象。
3.古生物地質陳列館:以開放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精美的礦物、不同類型的巖石、不同地質時期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等。
4.地理園:作為古生物地質陳列館的室外延伸,展示了太湖石等各類奇石,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內外力對巖石的作用和影響。
5.校園自動氣象站:可自動實時監測校園內氣溫、氣壓、濕度、風向、風力等氣象要素并與南京市氣象網,實現實時數據共享,通過氣象信息顯示屏及時呈現且每隔20分鐘自動更新一次數據信息。
6.數字化創新地理教室:通過觸摸式電腦一體機、電子白板、音響系統、網絡互動、語音立體地圖等現代化設備,創建數字化、信息化的互動式地理學習教室。
7.地理過程探究實驗室:配備了風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黃土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見的地貌模型,這里是學生進行地理實驗的主要場所,同時配備數字立體多媒體投影設備,可實現雙屏聯動。
8.校外課堂:積極開發校外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如江蘇六合國家地質公園開展野外地質學習和考察,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進行天文觀測探究,行知學農基地感受農業生產過程,1865產業區尋訪工業遺跡等已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校外實踐活動課程。
(二)三級課程體系日趨完善
1.第一級基礎性實踐課程:圍繞國家必修課程核心內容,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系列微實驗,構建實踐活動模型。目前已經比較成熟的地理微實驗如:地轉偏向力、熱力環流、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溫室效應、流水作用與地貌、流水的沉積過程、 褶皺、地幔對流的過程、洋流等。
2.第二級拓展性實踐課程:學校結合了學生興趣、辦學特色、高校資源等,開設了《望星》《動手做地理》《地理信息技術與人類生活》等校本課程,拓展了學生的實踐活動知識。
3.第三級創新性實踐課程:以學生社團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為平臺,為少數優秀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供幫助,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途徑。
(三)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經過多年地理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學生的創新探究和綜合實踐能力明顯增強,真正做到了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發展。如2014年第七屆“國際路邊天文夜”,天文社團的成員們組織和指導市民觀測星空,到瓜埠山野外考察并撰寫考察報告,參加國際天文競賽和地球小博士科技大賽并多次獲獎等。
關鍵詞 :高職院校;職業人文素養;“寧波商幫文化”課程;體驗式教學法
作者簡介:莊丹華,女,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和地方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3-0060-03
根據2014年5月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這也是許多高職院校多年努力的方向。當前,隨著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招生人數迅速增加,分數線不斷下調,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偏低,由此帶來一系列教育問題,而對于介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間的高職學生來說,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相對固定,要引導提升其人文素養難度也很高。為了培養高職學生具備“高素質”,為他們成為“職業人”做好準備,高職院校有必要專門開設適合學生就業所需的人文素養課程,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感染、影響學生,提升其職業人文素養。如百年老校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該校以“傳承寧波商幫精神,培養現代商幫人才”為辦學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現代商業意識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吃苦耐勞,并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為此,該校特意開設了“寧波商幫文化”課程,以幫助學生提高職業人文素養。為提高教學實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推廣使用了體驗式教學法。
所謂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寧波商幫文化”課程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體驗式教學法做了深入的闡釋和演繹,經過幾年實踐,已取得明顯成效。現以該課程為例,探討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職業人文素養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一、“寧波商幫文化”課程開設的目的與課程設計理念、主要教學內容
(一)開設目的
“寧波商幫文化”的開設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職業倫理和良好的職業人文素養,使學生通過學習,逐步具備或強化創新創業意識和誠信、務實、協作的精神,并增強愛國愛鄉的情感;同時培養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理念與思路
“寧波商幫文化”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和現代商業意識,故不以知識點的講授和掌握為目標,而重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考慮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全面實行體驗式教學,達到課內外、校內外有機結合,使以“創業、務實、誠信、協作”為核心的寧波商幫精神深入學生的心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
(三)課程教學內容
1.課堂教學。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寧波商幫精神與人才培養、寧波商幫崛起的背景、寧波商幫的發展歷程、寧波商幫的典范人物、寧波商幫的經營謀略、寧波商幫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內容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進行有傾向性的講授。
2.參觀考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由主講教師組織學生外出參觀考察寧波幫文化旅游區(含寧波幫博物館、江南第一學堂、包玉剛故居等),請資深講解員隨同講解,播放相關資料片,以從多個方位體會、感悟寧波商幫精神。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寧波商幫文化”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寧波商幫文化”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明確采用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互動中體驗、實踐中體驗,逐步實現教師引導、學生主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且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使學習成為“體驗,認識,再體驗,再認識”的循環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厘清自身的思想認識,對“寧波商幫精神”產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師引導,學生主導
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加入教學進程,共同探討。一方面,組織教師對“寧波幫”現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統地研究,并結合其他商幫進行類比,貫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以真實的材料、生動的實例感染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老師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鄉的經濟、文化、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特質撰寫考察報告,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講解交流,開闊眼界,并加深認同感和自豪感。為交流方便,打破課堂的局限,建立課程網站,內容呈現方式符合學生課外學習需要,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同時,利用QQ空間等和學生加強溝通、聯系,拓展教學時空。
(二)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外參觀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組織學生參觀寧波幫文化園區,并請博物館提供導游和講解,實行現場教學,讓學生直觀印證教學內容,撰寫心得體會,從而對其思想、情感和行為產生深刻影響。為此,“寧波商幫文化”課程建立了固定的實踐體驗教學基地:寧波幫文化旅游區(含寧波幫博物館、江南第一學堂、包玉剛故居等),在導游、講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證了校外教學的順利進行。
專門組織學生參加在寧波幫博物館召開的“2011全國商幫文化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是“新時期下商幫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研討會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全國職業經理人協會聯盟、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寧波市職業經理人協會、寧波幫博物館執行承辦。本次全國商幫研討會有徽商、晉商、甬商、粵商、陜商、魯商等全國各地商幫積極與會,是國內商幫最集中、探討最深入的研討會之一,也是國內級別最高的商幫研討會。部分師生參加研討會的討論并作大會發言。
(三)課程教學與課外主題教育活動(現代商幫講壇)有機結合
現代商幫講壇以現代商業文化建設為核心,具體包括寧波商幫精神、商業經營之道、創新創業事跡、地域文化內涵等。主講人包括本省(市)寧波商幫、浙江商幫等研究專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專家,本省(市)經濟研究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的校友等。每學年開設10次以上大型講座,以達到進一步傳承寧波商幫精神,培養學生現代商業意識,營造出以現代商業文化(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的目的。
在兩年中,現代商幫講壇開設了20多場,所開設講座包括:寧波商幫在上海的崛起、保稅港區建設與寧波經濟發展、寧波商幫的經營謀略、寧波幫成長的土壤、家電業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發展現狀、學生理財規劃、寧波中小企業生存狀況與大學生就業、寧波市工程造價行業現狀及其發展研究、如何成為優秀的外貿業務員、甬商大講堂—放飛心靈、甬商大講堂—激情與理性、甬商大講堂——職業精神、甬商企業轉型升級與產品創新設計、從甬商成功的秘訣談大學生創業、高職學生走向職場融入社會之要領、寧波商幫文化與當代企業家價值、當代高職生如何適應民營企業文化等。講座與課堂教學互相補充、有機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給他們不同視角的體會與感悟。
(四)采用體驗教學評價方式
改變傳統的以考查知識點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體驗教學評價的方式,從注重結果評價轉化為注重過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理解溝通而不是知識的增減,更關注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知識授受結果,更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由單一的評價標準轉化為多元化評價標準,在學習評價上,采取包括課堂觀察、測試與練習、學生作品評價(小團隊考察報告加現場匯報)、學生體驗與反思(參觀心得等)等多元化評價標準,著重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
期中考試要求學生介紹、提煉自己家鄉的經濟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學匯報;期末考試要求學生將參觀考察寧波幫文化園區的情況進行介紹,并結合每位同學的參觀心得,也制作成PPT匯報,與全體同學共享。考試成績由任課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評定。從任教過的班級來看,進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試學生普遍參與熱情很高,現場氣氛熱烈,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效果
“寧波商幫文化”課程系公共必修課,計16學時,在模具、機電、電子、自動化、樓宇、企業管理、市場營銷、金融、投資理財、電子商務、應用英語、產品設計等10多個專業一、二年級學生中開設,5年來已開設百余個班級,學生數近五千人。就學評教的結果來看,基本上排名在前三分之一,而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這門課從一開始純粹的傳統課堂教學到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受學生歡迎的程度明顯提高,有時甚至很熱烈;從學生的心得來看,體會明顯加深;學生能舉一反三,用以分析體會自己家鄉的經濟文化和共同的價值取向,說明這樣的教學改革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下面列舉幾位學生的參觀心得。
“包玉剛,邵逸夫……那一個個偉大的寧波名人,用他們堅韌不撥、努力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創造了很多的奇跡,并對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對中國教育事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可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前進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而這些寧波名人也確確實實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同時也把自身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作為大學生的我,通過這次活動,更是受益匪淺,對于未來大學三年有了更準確的規劃以及更明確的目標,說白了,人就這短短幾十年,我們應該實現自身的價值,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在這次博物館的參觀中,我學到了許多,堅持、努力是他們的精神;公平競爭是他們從商的原則;永不放棄是他們固有的態度;而扶貧救濟,更是他們內心的最真摯的表達。我們學習、生活,都應該不放棄,自信的面對一切。”
“通過這次寧波幫博物館的參觀,我認識到了從商的積極一面。我以前并不理解從商的真正含義。自從聽了商幫文化研討會后,我知道了,從商,就是把商人集結起來,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回饋社會,回饋消費者,努力把社會建設得更加美好。以前上商幫課的時候,一直都感覺到寧波商業歷史的魅力,在參觀完博物館后,我更加感到寧波商業實力的雄厚,我要努力學習商業知識,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初中、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一般是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其課堂教學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種課型。下面,筆者就基于小組活動的綜合實踐活動六課型及操作流程,分別作簡要闡述:
一、選題指導課
1.活動目的:確定主題,主題分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題,小組或班級歸納、整理后確定活動主題。再進行小主題分解,成立實踐活動小組,并對小組研究課題進行論證。
2.一般流程:發現問題,生成主題—討論交流,分解主題—組建實踐小組—論證形成研究課題。
3.操作要領:發現問題。課前通過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實踐情境中發現問題,引發、生成主題;匯報發現問題。組織學生將發現的問題進行匯報交流,教師用簡潔的語言記錄問題;問題歸類提升。將問題進行比較、歸類和提升,引導把類似或包容交叉的問題歸為一類,將問題轉化為研究的課題;分組選擇問題。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3~8人實踐活動小組,進行簡單分工,并論證研究的主題。
二、活動策劃課
1.活動目的:根據確定的探究問題,各組制定活動計劃、策劃實施過程。
2.一般流程:小組策劃、制定計劃—全班交流,修訂計劃—小組改進,具體分工。
3.操作要領:學生進行活動策劃。小組討論,完成小組分工和活動計劃。教師巡回指導,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班級匯報小組活動方案,與其他同學交流;班級討論小組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對各組的活動計劃進行討論。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幫助完善活動計劃。
三、方法指導課
1.活動目的:通過講座、研討、模擬等指導學生掌握、運用調查研究與言談、文獻收集與處理、試驗研究與觀察等基本實踐活動方法。
2.一般流程:問題解答性:收集問題—疑難解答—歸納整理;知識交流性:小組交流—知識共享—總結評價;專業講授型:確定內容—聘請專家—現場培訓。活動傳授性:導入—學習編寫采訪提綱—小組設計采訪提綱—學習采訪技巧—創設情境,模擬練習采訪—課堂總結。
3.操作要領:結合具體的主題活動,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主要活動因素,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活動程序;將方法論的指導與方法實踐相結合,形成方法論系列,探討方法論教學的途徑;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指導,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
四、總結交流課
1.活動目的:各組交流處理好的資料,展示實踐成果,暢談收獲體會,進行活動反思評價和活動延伸。
2.一般流程:分答辯式總結交流課和小組匯報式交流課兩種。答辯式總結交流課基本流程為:主持人介紹答辯程序—分組陳述或展示—教師與學生針對性提問—研究小組當場作答—主持的教師作總結性評價;小組匯報式交流課基本流程為:主持人介紹成果匯報要求—分小組進行成果匯報—教師、學生針對性提問—總結性評價。
3.操作要領:成果呈現形式多樣。成果展示方式多樣,如辦展覽、開辯論會制作網頁、舉行競賽等;盡可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分享過程,呈現多樣式和個性化表達,
五、項目設計課
1.活動目的:學生開展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
2.一般流程: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組商討設計方案—交流、修正方案—分組設計—展示設計成果—總結評價。
3.操作要領:包括社會性活動設計和制作應用設計等類型,如一次社區宣傳活動策劃、改進某一設備等;可與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以平面或立體設計、制作為主;班級逐一展示設計成果, 展示中進行互動式的提問和評價。
六、實踐體驗課
1.活動目的:在參觀、考察、訪問、社區服務等活動體驗中,使學生關心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獲得積極的價值體驗。
2.一般流程:激趣,提出活動主題—小組商討實踐活動方案—班級交流、論證、修訂—實踐活動體驗—交流活動感受和收獲—評價反思、總結。
一、抓好新農村建設農民認識問題
新農村建設為了誰?這是一個主人的問題,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確,當然是農民,但深層次答案并不簡單。通過十二天的考察學習,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新農村建設群眾的思想工作必須做好,群眾要有積極性,在我們考察的一些村當中,有經濟實力強的,各種基礎建設村里全包,如遼寧的興城四家村、山東壽光的三元朱村,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非常強,建一個村部50多萬元,不用群眾拿一分錢。江西的石城縣大壩新村、益蘭花村,經濟較落后,資源困乏,但新農村建設有聲有色,有特點,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關鍵是思想工作做得好,農民參與積極性高。他們的做法是通過民間理事會解決新農村建設,做得很好。理事會成員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獻意識濃、組織能力強的“五老”、村干部、黨員和致富能人組成。理事會出面與廣大群眾協商化解矛盾,讓群眾做群眾工作,真正讓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因此,我認為新農村建設重要的是教育群眾,因為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人,要改變群眾無政府狀態,目前我市農民(包括我鄉農民)對新農村建設認識有許多偏見,認為新農村建設,國家和政府要給群眾多少好處,一切都由國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決這些問題,首要的問題要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通過媒體的廣泛宣傳等活動,讓農民真正認識到他們即是新農村建設的主人又是主體,通過建立理事會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過理事會來解決,堅持走群眾路線,既要尊重群眾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導作用,讓農民群眾無異議、滿意。
二、抓好新農村建設農民主體問題
農民的主體地位如何體現?這是一個“誰來干”的問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最擔心的是自己會全部成為買單者。過去有不少類似“人民某某人民辦”的口號,新農村建設決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為此,新農村建設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廣泛參與這樣一個指導思想。黨委領導就是要解決各級干部的思想問題,思想和思路必須統一。政府主導,就是抓各項工作的落實、著實、抓投入。農民主體就是農民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能指望政府包辦一切。社會參與就是解決全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錢的出錢。當然,發展生產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計讓農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須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錢,個別人滿意,而多數人不滿意,雖然政府在主導上有“雞”隨“米”走的情況,但“米”必須是引導性的,投米是讓農民主體作用發揮得更好,調動農民積極性,使新農村建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決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辦。
三、抓好新農村建設主導問題
政府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這是一個“怎么干”的問題。新農村建設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動新農村建設,政府責無旁貸,必須發揮主導作用。主導作用的前提,必須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首要的問題規劃必須先行,根據各村屯情況的不同,經濟發展不同,做出既適合于本村,又體現出本屯特點的規劃,讓村民理解和把握規劃的科學性和超前性,不失時機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級政策。對于基礎設施建設要盡可能讓群眾早日享受到陽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決一件就先解決一件,享受改革帶來的好外,同時又不脫離實際,不改變群眾好的傳統生活習慣。
我們雖然沒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樣的經濟基礎,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辦,但我們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壩新村和益蘭花村那樣完全用農民腰包里的錢辦自己的事,我們要多掌握國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爭取資金、物質和社會幫助,調動農民積極性,讓農民積極行動起來。
中央在新農村建設中雖然有大量資金投入,但我們的國情地域廣闊、農民人口眾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個人頭就不多了,積極引導農民參與,要切實把發展自還給農民,堅持既盡力又量力而行,引導、幫助和支持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用自己的雙手積極、穩妥、扎實地建設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變為農民群眾的福祉,切實把事情辦好,讓農民舒展疑慮的眉頭,不讓百姓吃虧。
(橫道河子鄉黨委書記、袁文義供稿)
結合實際,努力開創我村新農村
建設新局面
有幸隨市委、市政府組織的新農村建設考察團對江西、山東、河北、遼寧等四省進行了為期11天的考察,通過聽取經驗介紹,實地參觀,走訪農戶和座談討論,提高了認識,開闊了視野,增強了工作信心,學到了寶貴經驗。同時,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較富裕的村,也有經濟比較落后的村,但他們的新農村建設干得有聲有色。
回來后,我們村黨支部就考察情況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新農村建設必須克服“等、靠、要”依賴思想,必須更新觀念、主動迎上。做為橫道河子文華村雙河社作為市里的新農村建設示范社,我們準備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蘇省各級高度重視教育,真正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在真正意義上的實施教育強省戰略,營造了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已經把教育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
其一、辦學條件差距大。考察的如東實驗中學、如東實驗小學、泰興洋思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都是國有民辦性質的學校,其辦學條件當然無法進行對比。而溧水東廬中學是一所農村鄉鎮中學,它的辦學條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裝了電子攝像系統、學校有塑膠跑道、師生有標準的宿舍等。如東131所中小學都建設成了高標準的學校,高舉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兩面大旗,近幾年來政府實施了中小學危改工程、布局調整工程、三新(新課桌、新黑板、新講臺)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實現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發展。我鎮即使建設成標準化學校就需投入經費500萬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萬元。
其二、經費上差距不小。從我的感覺中,好像江蘇所參觀到的中學都不存在經費上的問題,辦學條件改造經費、學校運轉經費、教師福利待遇經費等都無需校長操心,而我們的校長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考慮解決經費問題。我校是一所現僅360名學生的初中,學校沒有任何其它經費來源,教師福利待遇與我鎮兩所小學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頭到年尾,作為校長的我都要愁錢,為錢奔波。
其三、隊伍建設上的差距。江蘇十分重視校級領導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管理體制比較順暢,努力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烈氛圍。由于我鎮屬邊遠山區、教師待遇低、教師缺少住房等諸多原因,教師調出的多,調進來的少,教師隊伍不穩定,我們的教師都是憑著一種敬業奉獻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當然,從湖南省、到瀏陽市、再到大圍山鎮,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不容否認。但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實上。
二、觀念上的差距:以質量為中心
在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江蘇各學校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讓家長滿意作為奮斗目標。因以質量和效益來進行管理,所以使江蘇教育教學質量長期處于全國前列。
其一、打造精干的教師隊伍。江蘇把質量作為評價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最重要指標,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講奉獻、特別肯鉆研、特別勤學習的教師隊伍。注重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而且給予特別高的待遇。我們更注重人文關懷,沒有把質量作為評價教師(因缺乏比較,也不好評價)的主要依據,
其二、建設書香校園。教師與學生都注重讀書,形成制度,學校還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其三、課堂教學求實效。我聽了洋思中學八年級語文和七年級數學各一堂,他們的課樸實無華,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講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只只螞蟻捉上樹,實現了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構建和諧課堂的目標,即緊張、有序、高效,還提出了教育“打假”的問題。溧水東廬中學多年來推行的“講學稿”,以“學”定“教”、“教”“學”合一,實際上是圍繞課標設置大量的題目,讓學生一個個搞懂,最終實現了教學質量的飛躍。
當然,在抓質量方面,我覺得我們現在的作法比較好,但小學要加強質量管理,在課堂教學和有些管理方面要務實,少搞花架子,也確實要打假。
三、管理上的差距:注重創新、總結與推介
所參觀到的各所學校都做到了學校管理規范、制度健全、卓有成效。而且他們還特別注重創新、總結與推介,各學校都有成套的資料,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還收取門票。
1、如東實驗中學:最大的亮點是學校節會和文化立校理念。他們每年舉辦全員參與的體育節、科技節、文化藝術節等節會。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課程文化、教師文化等構成了學校文化。學校建有網站,教師都有博客網,注重交流。辦學理念“享受快樂、演繹精彩”。
2、如東實驗小學:注重生態校園、數字校園、和諧校園、書香校園建設。把學校建設成花園、家園、樂園。特別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注重課堂教學。教育理念“讓兒童天天快樂、讓教育處處精彩”。
如東縣教育局長期開展課堂教學“一聽二警三停制度”,從局領導到學校領導都經常性隨堂聽課。管理上做到了嚴、精、細、實、活。
3、泰興洋思中學:最大的亮點是打造緊張、有序、高效的和諧課堂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德育工作上“講求實效、持之以恒”的思想和“生活課程”的設立,辦學思想上“尊重主體、面向全體”。
4、溧水東廬中學:推行“講學稿”,以“學”定“教”、“教”“學”合一。集體備課和捆綁式考核作法。
5、蘇大附中高萬祥校長:書香校園理念、教育打假思想等。
所參觀的幾所學校都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都有各自的特色,他們的校長都有全新的、完整的教育思想。我發現,我們缺少創新、總結與推介,我們的校長為“錢”所累、為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所累,還沒有沉下來去認真研究教育教學,更談不上創新、總結與推介。
四、做一個有思想的校長
考察了江蘇的教育,我真正體會了“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有思想校長,就是一所發展的學校”的內涵。我們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習江蘇的經驗。主要是學習江蘇中小學校的先進辦學理念,校長們的先進辦學思想。學習他們的創新精神、實干精神。學習他們以質量為中心,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學習他們努力建設書香校園,以文化立校;學習他們注重反思、總結、推介,注重學校特色發展。可學習借鑒的除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外,捆綁式質量評價方式、“講學稿”課堂教學模式、學校節會作法、“生活課程”作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等都值的探討。
學校師資情況考察報告
根據市教體局的統一安排,我校組織學校領導班子先后深入教育教學一線,進行調研,廣泛與教師座談、交流,虛心征求他們的意見,并接受反映的問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校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舉行政治學習、工作述職、演講賽、專題研討交流會等活動,尤其是開展思想大討論以來,極大的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其使命感、責任感普遍增強,人人爭創一流成績的濃厚氛圍正逐步形成。
目前我校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教師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盡職盡責,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我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全校涌現出了一批師德高尚、工作成績優秀、在社會上享有較高威信的模范教師。廣大教師一心撲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學成績和育人質量,使我校教育質量穩步上升。
但是,當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有幾個學科教師缺編,造成物理、生物、政治、歷史等薄弱學科,給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在教師素質方面有三點不足:
1.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教師雖說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有的教師缺乏愛心責任心,對家長給了好處的孩子特別照顧,對其他不主動溝通與幫扶。
2.工作作風需改進,少數教師業務能力不強,學習態度不好。有的教師不愛讀書、不善于學習,理論水平低,知識陳舊,管理方法、教學方法落后,缺乏現代教育思想;對工作不深入調查研究,不全面了解具體的情況,大搞形式主義,真抓實干做的少,對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私心雜念較重。
3.質量意識待增強。個別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職業倦怠,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教學成績始終較差。
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切實加強領導,促進師德建設。
由于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做到愛崗敬業。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首先要成立組織,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讓領導小組切實負起全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督促責任。
其次,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
第三,各年級組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要認真組織全校教職工讀書學習活動。在學習方式方法上,一要抓住重點學,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知識,以學習促進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二要聯系實際學。要把解放思想學習討論與個人工作及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三要構建和諧幼兒校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科學發展的思想意識,掀起學習討論。
2.培養樹立典型,帶動全體教師。
典型人物對眾人有較一定的影響,但對教師影響最大、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他們身邊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先進人物,因此,我們要培養、樹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來我校教育方面涌現出的先進人物、模范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帶動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通過我校“幫、帶”活動實現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開展業務學習,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了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參加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外出培訓,堅持接受繼續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師,弘揚師德正氣。對我校涌現出來的師德模范教師,學校要進行表彰鼓勵,把師德作為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的良好氛圍。
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每位教師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5.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
圍繞市教體局開展的“三查三評”活動,落實對教師的評價。一是完善教師教學工作監測考評方案,以更有利于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材料和表格,主要通過三種形式進行:學生評議教師、領導班子成員評價教師和家長評議教師。從而確保對教師工作評價的科學、公平、公正。
6.爭取上級支持,加強薄弱學科。
學校可通過正常渠道與教體局、人事科、教研室的領導進行溝通,反映學校實際情況,爭取領導的理解與支持,盡快解決學科教師缺編現象,解決薄弱學科建設中的師資問題,以保證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總之,為了認真貫徹市教體局“以改革創新求發展,用特色內涵鑄輝煌”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廣大教師敬業愛崗,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一神圣事業中去。我校要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勇于創新,爭先創優,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了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參加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外出培訓,堅持接受繼續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師,弘揚師德正氣。對我校涌現出來的師德模范教師,學校要進行表彰鼓勵,把師德作為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的良好氛圍。
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每位教師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5.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
圍繞市教體局開展的“三查三評”活動,落實對教師的評價。一是完善教師教學工作監測考評方案,以更有利于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材料和表格,主要通過三種形式進行:學生評議教師、領導班子成員評價教師和家長評議教師。從而確保對教師工作評價的科學、公平、公正。
國務院根據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即在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方面的素質。學生的科學素質應涉及到如下四個方面:(l)科學知識與技能;(2)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3)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4)科學、技術與社會。學校的科學教育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為核心,以培育學生科學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為主導,以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實踐能力為重點,以適應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基礎科學知識以及科學技能的學習為基礎,以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為背景。
涼山屬于偏遠落后地區,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還較為落后,教育無論在設備和設施,還是其他可實際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實現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目標。我認為利用現有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是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
1 自然資源
我們大涼山地勢特點為西北高東南低,北寬南窄。山地占總面積71.7%,山原占20%,丘陵、平壩、寬谷和盆地占7%左右。境內有屬大雪山脈南支的錦屏山、牦牛山、魯南山、小相嶺、黃茅埂等山,多數山峰海拔超過4000米。高山深谷的相對高差達5633米。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安寧河、水洛河、理塘河等,山峰高聳,河谷深切,高差懸殊,不僅構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觀,也形成了我國罕見的亞熱帶干熱河谷稀樹草原景觀。地貌形態在垂直方向呈層狀分布,既有多級剝夷面、多級階地,也存在層狀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屢見不鮮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區的奇觀(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帶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樹林里隨處可見古紅壤)。這種多元性地貌的優勢,氣候復雜,自然生態環境類型多樣,決定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在1998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之前,涼山是我省森林資源和商品木材生產的三大重點林區之一,林業用地占全州國土總面積的55.7%,森林覆蓋率為28.6%。現在螺髻山以及大風頂、冶勒等自然保護區和木里西部等地,林區植被尚保持原生狀態,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亦未遭破壞。棲息其間的陸生野生動物,有脊椎動物5綱40目100科661種及亞種,占全省的51.2%,具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79種。這里也是國寶大熊貓棲息活動的最南分布區。涼山的植物植被的水平、垂直分布也差異明顯,但類型齊全,可以說從干熱河谷稀樹草原植被、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硬葉闊葉林,到亞高山與高山灌叢草甸與草甸、旱生灌叢、沼澤草甸、寒漠植被和流石灘植被等,各種類型的植被,應有盡有,號稱中國植物王國。由于第四紀冰川尚未完全覆蓋過整個區域,所以這里也成為了古代孓遺植物的避難所和走廊。現存各類植物數千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就達2878種。擁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20種。尤以杜鵑最豐富并最有特色。涼山州作為一個生物起源古老、物種多樣、珍稀生物種類眾多、分化強烈的基因庫,這些都為開展多種類型的科學研究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那么怎樣有效的利用這些自然資源開展科技實踐活動呢?是我多年來一直探討的問題,并在這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就我的一些做法提供給大家參考和探討。
一. 我在教育教學和科技活動中,緊緊依托這些資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物考察、生物與環境研究等活動。如開展 “認識身邊的動物”,“認識家鄉的珍惜植物”等主題活動。在三年級以上的各個年級開展主題班隊科技活動,如:“邛海冬候鳥考察活動”,、“安寧河魚類資源考察”等。組織學生觀察當地常見的動物,記錄下它們的身體特征、生活環境、生長特征,寫出觀察報告。活動除了集體活動,還動員學生及其家長利用假期外出旅游等機會,認識和了解家鄉特殊的的動、植物資源。補充集體活動的不足。增強學生個體活動能力,鍛煉學生自覺參與意識,在各個活動中使學生不僅認識了家鄉的生態環境,還培養了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運用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邛海冬候鳥考察活動”這個活動,我從98年起,每年在冬季都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觀察,實地拍攝、實地記錄。在此期間,有的學生畢業了,升入了初中,但是人員變動沒有影響整個活動的持續性,我特別注意讓高年級學生在考察中帶動低年級學生,有意識的讓高年級學生教會低年級學生如何觀察和記錄。使學生不僅認識了許多冬候鳥,也從多年來邛海記錄的冬候鳥種類和數量的變化中認識到環境變化對生物的重要性。由于活動堅持了十多年,我們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學生從實際活動中認識和體會到:科學活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而且需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寫出相關科學論文十余篇。如:《邛海鳥類考察報告》,《邛海水資源調查報告》、 《螺髻山大蹼鈴蟾生活環境調查》、《邛海白鷺棲息樹木的種類》、《邛海植物資源》等科學小論文。在今年的暑假里,同學們還在科學考察活動中拍攝了兩部“DV”作品:《夏令營的新發現――蟬花》;《彝家山寨的珍稀生物――大蹼鈴蟾》。這些小論文和“DV”作品,充分展現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科學實踐的能力。
2 利用人文資源培養學生科學思考能力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饒而迷人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郁、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涼山獨特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矚目。其中彝族的畢摩文化最具代表,一個彝族從出生到最后回歸自然都和畢摩相伴,畢摩是彝族人民傳承祖先文化的代言人,在彝族文化中最精髓部分就是著名的“畢摩文化”,它涉及包容了彝族傳統文化諸多方面的一種綜合性文化。由于歷史、自然等原因,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涼山地區還完整地保留著延續了2000多年的奴隸制社會形態。畢摩是古代彝族社會結構茲、莫、畢、格、卓中的一個等級。在古代彝族君主制時期,畢摩不僅是專門掌管文書、主持宗教儀式者,而且是教師、軍師、醫師和法官。同時,他們又是創造文字,撰寫、收藏彝文經典,通曉彝族歷史、天文、地理的知識分子。彝族畢摩產生于遠古的原始社會,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涼山彝人深信不疑萬事萬物都有特定對應的鬼怪神靈。它們與人為伍,隨時隨地與人發生著聯系,這種文化意識也影響了彝族青少年。直至今天絕大多數彝族無論什么事情都要請畢摩做法,祈求平安幸福,萬事如意。甚至生病不上醫院而請畢摩通過與神靈對話來求得除病不需吃藥。怎樣讓彝族學生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破除迷信,弘揚科學呢?我在對我校民族學生的科學課教學中主要開展幾方面的工作:
1 是組織學生參觀“涼山奴隸社會博物館”,考察摩梭族、彝族聚居區等讓學生認識祖先們在“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科學成就,使學生了解民族的發展也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的。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畢摩,畢摩不僅是“去鬼怪”的神人,更是教師、軍師、醫師和法官;是創造文字,通曉彝族歷史、天文、地理的知識分子。
同業對標工作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鞏固一流建設成果,促進創先爭優的一項深入而持久的企業管理活動,認真貫徹國家電網公司同業對標管理辦法和過程控制要求,建立健全同業對標管理機制,創新對標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夠有效促進縣供電企業實績指標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從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健全常態管理機制,明確對標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常態管理機制,實現與日常工作的有機結合。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職責、權限、程序。為切實組織開展好同業對標工作,應成立同業對標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同業對標工作的日常主管部門,細化落實每項對標指標、每項業務工作的責任部門和配合單位。對領導小組、工作小組以及各職能部室的職責、權限進行了具體規定,對同業對標日常工作程序進行明確規范。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掌握上級要求。每年至少應組織兩次創一流同業對標知識專項培訓,組織學習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關于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指標體系和文件、標準、制度等,了解和掌握上級最新要求,保證各專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三是建立創一流同業對標例會制度,及時協調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至少開一次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例會,調度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計劃進展、重點對標項目實施、指標提升目標完成和保證措施落實等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當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同業對標信息后,及時加開會議進行公布、傳達,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查詢、研讀和分析。四是制訂方案、計劃,確定工作目標。應制訂并實施“同業對標改進提升工作年度實施方案”,明確通過深化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全面提升企業綜合素質,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根據總目標,確定年度提升目標和工作計劃,分別制訂單項指標及專業評價、綜合評價的對標提升目標及保證措施,保證同業對標工作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貫徹四大工作原則,創新對標方式方法
認真學習領會國家電網公司《縣供電企業同業對標工作管理辦法》,針對《管理辦法》所提出的“全面開展同業對標”、“動態比較”、“指標與管理兼備”和“創特色、講方法、計成本、重實效”等四項同業對標原則,深入理解和把握其科學內涵,結合工作實際進行詮釋和發揮。在同業對標工作的具體實踐中,突出“指標與管理兼備”原則,拓展和創新了同業對標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力求全面對標,堅持動態比較
開展同業對標工作,旨在全面提高企業綜合素質,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實現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效益和一流的服務。因此,必須堅持“全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對標”的對標工作思路,不局限于幾個部門、幾個專業、幾項指標的單一對標比較,而是將對標的理念貫徹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做到每項業務都有對標目標,每個崗位都有對標責任。把同業對標作為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任務,確立對標工作的長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以持續取得發展進步為目的,不斷修正對標目標,根據上級的同業對標信息,及時更新各項指標和各項業務的標桿單位,進行動態比較,促進公司始終處于趕超先進、永不停頓的狀態。將長期發展目標、遠期發展規劃細化分解為可量化、易操作的階段性目標,筑牢基礎,循序漸進,以達到持續改進的效果,最終實現企業的又好又快、健康快速發展。
(二)指標與管理兼備,過程與結果并重
對于供電企業來說,指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尺度。通過指標對標,分析差距、查找不足、確定目標,從而持續提升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先進性,是同業對標工作的首要任務。但指標是管理的結果,指標的先進與否取決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采取“以指標對標明確差距,以管理對標縮短差距”的對標策略,使指標與管理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在指標對標方面,一是加強指標數據的統計、審核,保證數據質量。各項指標數據的統計、審核工作分三個層次進行:先由各職能部室進行單項指標統計、審核,再由專業小組進行專業審核,最后由公司組織全面審核。通過以上措施,確保了對標數據真實可靠,為后續工作有效實施打下良好基礎。二是認真研讀對標信息,了解自身水平。通過對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的對標信息進行查閱、研讀,全面掌握指標水平、專業水平和綜合水平的排序情況,分析差距,查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三是落實保證措施,促進指標提升。由各專業小組、各職能部門分別針對各個專業、各項指標提出提升目標,制訂保證措施并進行細化分解,并逐條逐項進行落實,確保先進指標得到鞏固,落后指標得到合理提升。
在管理對標方面,除通過實施重點對標項目,現場交流學習等方式外,創造性地通過最佳實踐的總結提煉和引進吸收實現低成本、寬領域、快節奏、高效率的管理對標。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建立了縣供電企業同業對標最佳實踐庫,開展最佳實踐評估認定和推廣應用工作,給各個縣供電企業之間開展管理對標活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運用最佳實踐庫開展管理對標,采取“引進來”和“拿出去”兩種方式進行。一是有計劃地引進吸收入庫最佳實踐經驗。密切關注省公司最佳實踐每年一度的更新情況,結合實際,根據必要性、迫切性決定引進吸收的專業范圍、輕重緩急和先后順序,制訂學習計劃,細化學習內容,從“管理目標”、“工作流程”、“方法措施”和“績效評價”對入庫最佳實踐進行系統地學習借鑒,與本公司相同專業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相對比,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消化、吸收。二是總結提煉具有自身特色的最佳實踐經驗。形成最佳實踐的前提和基礎是在專業管理工作中,具備流暢、完善的業務流程,優于同行業的技術和管理,并且經過實踐證明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總結提煉最佳實踐的過程也是深化企業管理,提升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的過程。積極參加省公司組織的評審,與兄弟單位進行直接對標比較,借此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實現持續改進。同時,應高度重視最佳實踐成果的轉化,將最佳實踐總結提煉與引進、吸收過程中所改進的工作流程、管理方法更多的固化到企業標準體系中,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三)外部對標與內部對標相結合,激發全員創先爭優活力
做好外部對標工作,通過學習和趕超先進標桿實現自我提升是同業對標工作的目的所在。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開展外部對標的同時,不可忽視內部對標工作,因為內部對標是激發員工潛力,增強企業活力的有效手段,探索內部對標的方式方法,將成為深化企業管理的新領域。公司根據自身實際,積極開展專業部室之間、供電所之間、車間班組之間不同層次的對標比較,在公司內部營造爭優良創優的濃厚氛圍,激勵基層單位和員工主動采取措施提升工作質量。公司探索了分專業進行內部對標的方式,由各職能部門牽頭,在分管業務范圍內,選擇部分可比指標,建立“內部對標專業指標體系”,確定與各自業務有關的基層單位,分專業進行內部對標。外部對標方面,不斷拓展和創新對標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的同業對標信息系統和典型經驗庫、最佳實踐庫進行全方位的指標對標和管理對標;二上組織對標項目小組到各個標桿單位進行現場對標,實地考察學習標桿單位的先進工作經驗;三是主動邀請標桿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本公司來指導、交流,傳授經驗,幫助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等。
三、落實過程控制要求,實施對標重點項目
在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對標工作原則的基礎上,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出的工作思路,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縣供電企業同業對標工作過程控制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針對薄弱環節,確定重點項目,認真實施同業對標過程控制各階段的工作。
(一)認真開展現狀分析。每當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年度或半年同業對標信息后,立即開展現狀分析工作,梳理和掌握每個專業、每項指標在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山東電力系統以及同等電量規模企業中所處的位次,深入分析相對落后專業、相對落后指標的影響因素。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縣供電企業綜合評價工作管理辦法》的要求,每年在省公司同業對標信息之后,組織編制形成公司《綜合評價分析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及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的整改方向及目標等。通過綜合分析評價,查找薄弱環節和管理短板,針對亟待改進提高的關鍵指標或重要事項,一般每年研究確定3-5項重點對標項目,并組織實施。
(二)適當選擇標桿單位。針對通過現狀分析確定的重點對標項目,分別選擇、確定標桿單位。標桿單位的選擇按照指標結果和管理過程并重的原則,通過廣泛調研、咨詢、日常信息積累,以及電力報刊、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的對標信息進行分析、取舍、確定。公司的選擇、確定標桿單位一般為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選樹的同業對標標桿單位,針對一個重點對標項目省內、省外各選擇一個。標桿單位的選擇同時還堅持以下幾個標準:一是與重點對標項目相對應的專業指標水平較高;二是相關專業有一項或多項典型經驗、最佳實踐入選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典型經驗、最佳實踐庫;三是與公司處于相同規模、具有相似特點。在選擇重點對標項目標桿單位的同時,一般每年選擇1-2個與公司規模相似、環境相似、供電量相似,但綜合績效優于公司的縣供電企業作為綜合標桿,組織開展全方位對標比較。
(三)有序進行對標比較。針對重點對標項目,組織對標項目小組實施對標比較和改進提升工作。公司每年組織的對標項目小組分別由分管領導任務組長,項目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重點項目的對標比較工作以現場學習參觀為主,結合近年來山東電力開展的“三走出活動”,在每年5、6月間集中進行。為保證對標學習的實際效果,應專門制訂《“三走出”對標學習活動工作規則》,對于對標學習的程序、內容以及形成的文件資料進行規范。各項目小組外出前制訂《“三走出”對標學習項目計劃》,報同業對標領導小組審批后方可實施。學習結束后,分別撰寫《“三走出”對標學習考察報告》,主要內容包括:標桿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特色亮點;對標學習的主要收獲;在所選對標項目方面,公司與標桿單位的差距何在,對方有哪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鑒;根據對標學習到經驗做法,結合公司實際,提出本專業的改進項目和改進措施。為督促提高對標學習效果,各項目小組的考察報告經同業對標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方可報銷差旅費用。
(四)持續實現改進提升。重點對標項目的實施和改進實踐工作,是同業對標過程控制最重要的環節,決定著同業對標工作目標是否能夠真正實現。首先是制訂重點對標項目的改進措施。在實際操作中,除通過現場對標學習借鑒標桿單位先進經驗外,公司還通過前述的指標對標、管理對標的方式方法,盡可能多地搜集有用的資料和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在改進措施的制訂過程加以參考和采納。其次是制訂改進計劃,進行改進實踐。各對標項目小組圍繞項目改進措施,于每年6月份前制訂完成項目改進計劃,進行改進任務分解,明確量、質、期要求。每年第三季度為集中改進實踐階段,各個項目的改進計劃納入公司月度生產經營計劃,由各項目小組及相關部部門進行改進實踐,同業對標工作小組負責跟蹤監督改進效果,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到“實時監控、及時協調”,確保改進效果。最后是進行改進評價,驗證改進措施的可行性。每年10月份,同業對標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各個對標項目的改進效果評價工作,對于改進措施實施以后的績效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對于實施有效的改進措施作為重要的對標成果,固化到企業標準體系和相關規章制度、工作程序中。對于改進效果不理想,未實現預期目標的改進措施,區別不同情況,或者加以改進繼續實踐,或者放棄實施。通過開展改進評價工作,實現持續提升工作業績的同業對標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