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0 17:41: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道德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少私寡欲,抵制貪欲。“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這種無窮的欲望是腐敗產生的原動力。“罪莫于可欲”,一切的罪孽起源于不知羞恥的欲望。當有些官員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工程”而歡呼,為自己所獲得的“利益”而沾沾自喜之時,嚴肅的道德也正瀕臨消失的危險。故謂“咎莫大于欲得”。正因為如此,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12章)。老子告誡人們要要從自己的內在實際出發產生欲求,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無限的身外之物。老子的這段話在現今的廉政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公職人員要“把發展作為硬道理,著眼于發展,這是為整體的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而服務;而從個人角度來說,財富與地位的發展就絕對不是硬道理,不是唯一的,我們更應該關心消費的適可而止,學問與精神境界的精進,道德與人格的完美,對于群體的奉獻,對于真理——大道的追求。”對于過多的欲望要善制其欲,凡視聽言動,皆要做到自我節制,而不能貪婪失度。要克制自我,去其貪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二)知足常足,寵辱不驚。老子曰:“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46章)。意思是說,能夠懂得知足的人,必然會感到心滿意足,進而經常處于滿足的狀態。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永遠感覺自己無法滿足,另一部分人則意識到自己一直都處于一種動態的滿足之中,處于“常足”的狀態。馬克思說:“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由此可以看出,需要的產生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唯一能把握的是個人的心態問題。因此,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人,就首先要有知足常足的心態。一方面,要知足。老子從透視人生、審查萬物的制高點出發,指出了一個人怎樣才能從自己“小算盤”出發平安快樂過一生,那就是六個字“致虛極、守靜篤”。作為公職人員要做到知足常足,就要對自己后天的種種欲望、成見、心機等加以控制、調適、消解、澄清,分清欲望當中的“可欲”與“不可欲”,面對“不可欲”的一切誘惑,比如金錢、美色、權力、名聲等,要堅守住靜,做到知足常足。另一方面,又要不斷進取,要有為人民謀取更多幸福的心態,不斷的努力,不斷地為人民創造更多物質、精神財富,造福人類。老子又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經》46章)。即受寵受辱都有驚恐之感,是因為榮辱觀念太重。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樣貴重。如果我不顧自身,我會有什么災患?因此,人能重視用盡自身的力量以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他;喜歡用盡自身的力量以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他。老子的這段話,告誡公職人員,要寵辱不驚,要謙虛低調,不好大喜功,爭名奪利,要以人民利益為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寬厚仁慈,重德修身。老子認為,天慈萬物,“道”是“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8章)。他認為,人應該效法天道。“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道德經》79章)。他倡導寬厚仁慈是安身立命之本。“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道德經》27章)。善于行事者,順應物性,遵循規律,無主觀妄為之跡;善于言辭者,正心誠意,言事中節,無有疵漏偏差;善于籌謀者,秉本執要,以一持萬,無須籌碼算具;善于關閉者,澹泊寡欲,不設不施,無須栓梢卻不可開;善于束結者,正己正人,民心渾樸,無須繩索卻不可解。他告誡公職人員要為而不爭,要順應自然的規律,利于萬物生發而不加傷害;順應客觀規律而不與之競爭。要順應自然,虛靜謙讓,沖氣為和;不貪施妄為,不妄生是非。老子的“德”是符合“道”的客觀發展規律的產物,它滋養和充實著萬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道德經》51章)。老子認為,“道”是自然產生的,“德”是人類積蓄的,萬物形成各自的發展規律,人類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萬物的發展沒有不遵道守德的。由此可見,作為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德”是后天形成,并且是由人類積蓄的。而怎樣蓄德呢?老子說“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象水,最上等的德行莫過水的德行。他告訴人們要重德修身,要學習水謙下自處的風格、大度能容的胸懷、仁慈柔和的美德、誠信無偽的準則,約束自已的品質和方圓有致的修為。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
二、以百姓心為心,執政為民
老子《道德經》中執政為民的廉政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順天為民,使社會趨于公平。老子曰:“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道德經》77章)。他認為自然法則就象張弓開弦一樣,那里弦位高了就往下壓一壓,低了就抬高些,弦位過滿就減損些,不足就補充些。老子通過強調張弓的平衡、均勻、穩定、準確為例,來說明自然運化之機。老子要求執政者要使自己的行為附合于天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在今天就是要做到,一方面,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另一方面,要處理好貧富分化問題,通過征收個人所得稅,遺產稅等形式,對過高收入者,進行調節,給各種低收入群體進行補給,以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使社會趨于公平。
(二)順應民心,執政為民。老子曰:“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49章)。即圣人治天下,常無先入之見,一切聽百姓的聽民意的。要隨時按照百姓的意愿調整充實自己的執政目標和執政理念。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老子還說:“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經》66章)。即圣人要比人民站的高看的遠,那就要處于人民之下,用謙卑禮讓低調的語言說話,圣人想走在人民的前面,想帶頭做事情,必須先把自己擺在人民的后邊,做到跟隨人民的愿望說話辦事。老子的思想要求執政者要謙虛低調,主動深入基層聽民之苦,民之意,尊重百姓意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1有助于正確價值觀的建立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重要時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會在這個時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訴青少年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并且通過眾多的教育實例以及理論分析,可以讓青少年透徹地理解,為什么這樣是對的。人的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量變促成質變的過程,只有在青少年時期通過正確的引導,才能夠保證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學習氛圍的構建青少年時期是學知識、學文化的重要時期,古語有云:幼學如漆。古時有孟母三遷,可見學習環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學習氛圍對現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夠結合具體事例不斷教育、不斷感染我們的青少年,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從而形成群體效應,構建起良好的學習氛圍。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確審美情趣的形成審美情趣是一個具體的自然人在長期的觀察、判別、思考過程中形成的審美鑒賞能力。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個人的審美情趣偏離主流審美,就很容易“變態”,進而形成不正確的、畸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展現人性美、社會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主題,只有正確地看美、審美、品美,才能夠構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人是社會性動物,只要有人就會有群體;相反的,群體的行為也會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是面對整個青少年群體,每個人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長的結果就是構建起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
2當前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2.1網絡發達,充斥各類不良信息現代社會是網絡社會,網絡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魚龍混雜。而青少年時期正是生理成長和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很多學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迷戀網絡,并在垃圾咨詢、不良信息的影響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2校園環境復雜,不良社會人員較多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員構成越來越復雜,校園也不例外。幾乎每個學校校園中都會充斥著這樣那樣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會不良人員誘導下,逐漸認同他們的做事行為準則,道德教育工作難以開展。
2.3青少年思想前衛當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經“崛起”,他們從小的生活環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著很大的不同,對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覺得道德教育工作講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認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內容。
2.4傳統文化缺失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古國,有著燦爛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當前我國經濟騰飛的同時,傳統文化的缺失也越來越嚴重。文化是凝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思想凝合劑,傳統文化的缺失也是當前道德教育開展的一個阻礙因素。
3如何加強道德教育
加強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筆者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加強措施。
3.1加強傳統文化宣傳傳統文化不能丟,要深入研究歷史,要挖掘出我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棄文化糟粕,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認同感,才能夠有效地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強化道德教育師資力量道德教育工作專業性、正對性很強,需要專業的教師隊伍。要加強道德教育師資力量建設,要從專業教育、培訓的角度入手,著重加強隊伍業務能力,同時要著力于研究新時達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動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3.3加強網絡輿情管理當前青少年都喜愛網絡,從網絡上獲取知識、增長知識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網絡是另外一個世界,只有加強網絡輿情管理工作,堅決掃清不良信息,還青少年一個純潔的網絡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園網,校園FTP也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共享平臺,各個院校如果能夠最大程度上豐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構建良好網絡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
3.4加強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我們在開展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青少年的價值觀,這個十分重要。要讓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認同什么樣的價值。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明白自己當前做的事情有沒有意義,對自己將來的人生來說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能夠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時期無所事事,讓他們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實,有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認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執行才能夠做好。
人的發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質存在的一般性基礎之上,具有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發展體現出特殊性。我們必須認識到,警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建立在這種一般性和特殊性辯證統一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忽視一般性,或者一味強調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建立在這些一般規律之上。一方面,開展廣泛的職業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訓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使每名警員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和《人民警察道德規范》,建立廣泛的認同基礎。另一方面,針對具有不同特點、執行不同任務的警員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確保任務執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職業道德踐履進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職業氛圍。
(二)把握好人的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關系
人是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一體,精神屬性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從根源上講,人的精神屬性依賴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實踐,是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協作中逐漸生成的。警察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最明顯的精神屬性就是其意識形態屬性,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邏輯起點應該建立在這種屬性之上。因此,要大張旗鼓地灌輸“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核心價值觀,筑牢維護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為一種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之上,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應體現對個體生存的關注,注重解決民警的現實困難,堅持剛柔相濟,實行從優待警。
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價值維度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之上的,這里所講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現實的人、進行物質生產的人、處在一定社會關系和生產關系中的人。從現實目標看,警察道德教育著眼于培養警察的使命意識、職業精神,增強對公安事業的認同,提高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貢獻力量。從長遠目標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警察個體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關系,把個人價值的實現同公安事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警察職業道德教育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功能從三個方面著眼。
(一)進行思想引導,堅定政治立場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思想導向的引導,最根本的目標是確保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政治立場。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總有一定的政治觀念和傾向,社會主義國家的警察必須在政治上立場堅定,堅決服從黨的領導。當前,一些敵對勢力正加緊對我國人民警察隊伍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思想交鋒不可避免,這就需要以職業道德教育為著力點,培育警察的忠誠意識和奉獻精神,打牢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政治基礎。另外,要充分發揮職業道德教育的導向功能。歷史環境影響和客觀條件的制約,決定了人對價值選擇的多樣性。警察作為具體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約束外,其行為還要受到道德的調控。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在宣傳核心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對警察的價值選擇提供正確的導向,倡導積極的、進步的符合警察職業特點的價值取向,促進人與社會的協調,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履職能力,完善素質結構
人的勞動能力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構成要素。人的勞動能力表現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勞動能力突出表現是職業技能,即警察履職能力。警察履職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素質的拓展。人的素質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程度及智力、體力狀況等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指標,是一個由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共同構筑的整體,其形成是以人的社會實踐特別是以勞動為基礎的教育過程、社會過程和歷史過程綜合運動的結果。[5]可以說,素質是能力的內在基礎,能力是素質的外在表現。警察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能力素質、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等,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的激勵作用,不僅能推動素質向能力的轉化,還能促進警察個體能力轉換成群體能力。在警察隊伍建設中,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啟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發工作積極性,促進人際關系和諧
實踐證明,只有工作積極性的提升,警員業務技能和履職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當前,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個別警員存在畏難情緒,但從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為任務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個別人的抵觸而畏葸不前。在物質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更需要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去啟發警察的職業精神和思想覺悟,提高他們對國家和事業的忠誠度。[6]此外,警察職業道德教育還有調解人際關系的功能。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著力點和歸宿點都是現實的人,在教育的過程中必然涉及人際關系,可以說,人際關系的完善和發展貫穿著職業道德教育的始終,警察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需要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過引導,使警察能夠正確認識各種社會關系,進而理順和完善自身社會關系。新的歷史時期,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下,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近年來,警察的壓力排解和職業倦怠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依靠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創造人際關系和諧的主觀條件,借以提高警察對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的認識,是加強警察人際關懷的必然選擇。
三、理論聯系實際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發展維度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踐既要有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也要有具體形態下可行的實踐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次將“敬業”納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把“敬業”這一民族傳統上升到公民道德準則和社會價值標準。這為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描繪了宏偉藍圖,提供了具體確切的理論遵循。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發展和完善需要的不僅是堅強的理論基石,還要有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氣魄以及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根本方法。當前,在警察職業道德教育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如職業道德教育理念滯后的問題依舊存在,職業道德理論體系構建仍需加強,一線干警工學矛盾依然突出等,這些都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現實困境。加快理論途徑與實踐路徑的有機融合刻不容緩。
(一)實現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設計者和工作者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理論素養,要通過觀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實際,豐富和完善理論設計,進而更好地指導實踐。一要充分認清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職業道德是從業者時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則。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職業操守和具體行為規范的一種長期性教育,是伴隨警察職業生涯始終的教育。當前,必須走出忽視公安政治工作的誤區,把警察的職業道德指標作為警察入警、晉升的重要標準。[7]二要結合生動的公安工作實踐把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層次。理論離不開實踐,公安工作實踐既為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問題,也檢驗著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養對象的教育,把好入口關。警察學校是警察職業生涯的起點,要從端正入警動機開始,搞好警察職業道德教育,要重點考察警校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和道德狀況,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習慣。要以教育為引導,以監督為保障,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模式設計,盡最大可能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二)實現警察職業道德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警察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既有以理想信念為支撐的核心價值觀,又有在具體工作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這樣才能給警察隊伍的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盡快建立以警察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的職業道德體系。2012年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社會上一些行業也相繼確立了各自的核心價值觀,對行業的從業人員起到了信念確立、職業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顯然,要發揮好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和統領作用,不僅要有核心價值觀,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體系。只有進一步挖掘警察職業精神的內涵,才能增強警察隊伍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真正使警察職業精神成為廣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追憶古時,傳統的道德觀念中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就是封建時代的不道德,同時被認為是大罪。可時至今日,無后不會在被和不孝掛在一起。現在的無后只會讓人感到可惜,已經和道德毫無聯系。這是一例。從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時代道德觀念會有明顯的差異。
但這些沒有觸及到道德的本質,同樣一種事情,不同的時代觀念有土同的評價。但當一些事觸及到人們心中最根本的道德觀念時,制造事件的“英雄們”會留下千古罪名。不論人們的道德觀念怎樣轉變,千古罪名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淡化。如秦會者,罵浪千年不朽。
同時違背道德和觸犯法律有著本質的不同,兩者相互補充而同時又相互排斥。法律的缺漏可由道德來填充,同時法律的缺漏會受到道德的沖擊。法律是對人有形的懲罰,而道德是對人們思想上的約束。對于一個良心為抿的人來說,道德的攻擊似狂風暴雨,沉痛之后卻是靈魂的驚醒。可對于喪失良知的人來說道德已經似有實無,對于作惡的人來說已經象蜘蛛絲一樣無力。
在道德失去作用的地方,法律會表現出驚人的懦弱。那些無視法律的存在,嚴重沖撞道德的“英雄”,無恥,卑鄙,下流。他們置尊嚴和人格不顧,金錢的充足和肉體的享樂早是他們的全部。已經毫無靈魂可言。他們的無知惡很很的沖擊道德的底線。在這些“英雄”的面前道德竟不堪一擊,敗的一塌糊涂。八萬萬炎黃子孫被打的一敗涂地,毫無生氣可言。
那些嚴重沖擊道德的“英雄”竟高高的站在歷史的浪尖上,得意的傾聽大家對他的稱贊:多么的偉大,多么的勇敢。傲慢的看著在一邊氣的咬牙,氣的要死的“不和潮流的小人”。
而當道德站起來的時候,那些英雄們又裝出一臉虔誠的樣子,哭哭啼啼的象道德懺悔,象大眾謝罪。可他們那有懺悔之意。在背后,他們依舊會大言不慚的稱他們的行為是“上帝的杰作”,并且沾沾自喜。這樣的人沒有靈魂,只是一具肉體。自然不會有盛裝道德的地方。他們沒有道德的觀念,他們的行為卻嚇的道德啊啊大叫,連連后退。文明道德演講稿范文節選!
沒有靈魂的肉體,何必存在與世界上。他們永遠不會進入地獄,更不會進入天堂。死亡對于他們來說只是肉體的消逝,永遠的消逝。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會留下他們的足跡,人生百年,卻什么都沒留下,可惜啊,悲哀。
2翻譯目的論關照下的經濟法律英譯
翻譯目的論強調翻譯活動的“目的性”,其“目的”有三種解釋,即譯者的目的、譯文的交際目的、使用某種特殊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因此,譯者必須是在明確翻譯目的的情況下進行翻譯活動,而理想的譯文也應與原文保持概念性內容、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上的等值。因此,法律翻譯除了要求語言功能的對等之外,還應照顧到法律功能的對等,即原語和譯語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的對等(張法連,2009)。法律語言作為最為正式的莊重文體,具有避免出現任何歧義、不確定性及模糊性的特點,而較之漢語法律語言的特點,英語法律語言又具有文辭古奧、句法繁雜等獨特之處,因此,在目的性原則、語內連貫原則及語際連貫性原則(即忠誠法則)的指導下,漢語法律條文英譯時,應該特別注意譯文的準確性與嚴謹性,使譯文同樣呈現出準確嚴謹、簡潔莊重的語域特征,準確再現原文的語義內容,保持法律語言的嚴肅性、準確性及權威性,以下將以《公司法》為例探討翻譯目的論三原則指導下的漢語經濟法律英譯的兩大基本原則。(1)準確嚴謹是法律翻譯的基本原則,也可是說是法律翻譯的生命。譯者應盡量以地道精確的語言準確再現原文的真實意義,從而精準地向譯文讀者再現原文法律信息,在實現原文與譯文在意義上的語際連貫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翻譯的目的。因此,在漢語經濟法律的英譯中,主要體現在譯文措辭準確,不能背離原文意義,必要時還需要增加補充性語匯,使原文的模糊信息更加具體化;選詞精確,符合專業語域特征;術語一致,達到法律文本術語同一律的要求;增加甚至重復法律行為主體,使之更好地為譯文讀者理解并接受等方面。如:例1:第十條公司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Article10Thedomicileofacompanyshallbetheplacewhereitsmain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islocated.例2:第三十四條……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Wherethecompanydeems,onreasonablegrounds,thatitisforillegitimatepurposesthattheshareholderre-queststoconsultitsaccountingbooks,whichmaydamagethelawfulinterestsofthecompany,thecompanymayre-fusetoprovideitsaccountingbooksfortheshareholdertoconsult,...法律語言中經常也會使用所指較為廣泛的模糊詞,用于表述法律條文中無法明確指示的事實性質、范圍、程度、數量等。如上例1中的“辦事機構”在漢語中是一個模糊化的語匯,英語中用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使之具體化,強調其主要行政管理機構,語義更加明確。而例2中的“合理根據”、“不正當目的”以及“合法利益”等都是概括性語匯,翻譯時同樣選用了“reasonablegrounds”、“illegitimatepurposes”、“thelawfulinterests”等模糊性語匯,從而涵蓋原文在原因、目的及利益上的各種可能情況。另外,《公司法》中多處出現“社會”這一模糊性詞匯,如“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第八十八條)、“社會公共利益”(第一百九十七條)等,譯為英語時都按照英語社會及文化習慣直接省譯為“gener-alpublic”、“publicinterests”。同時,經濟法律的翻譯還應該特別注意譯文選詞的精確性及術語的一致性,盡量選擇專用語匯,保持特定法律專用語匯的一致性,必要時根據上下文選取合適譯文詞語進行表述。如上例1中的“處所”一詞就選用了法律上專指戶籍所在地的正式詞“domicile”,使譯文更為準確、專業、嚴謹。《公司法》中有大量重復出現的與公司設立、組織機構、財務、解散等相關的專業語匯,在法律條文中都應保持其譯文的一致性,如《公司法》全文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公司章程”、“公司債券”、“連帶責任”等一律選用一致的專業術語“a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acompanylimitedbyshares”、“legalperson”、“company’sarticlesofassociation”、“corporatebonds”、“jointandseveralliability”等進行翻譯,保持概念上的高度統一,避免歧義與前后矛盾。而第二百一十七條解釋《公司法》用語的含義時第一項“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譯者將此處的“是指”翻譯為“include”,選詞非常準確,既完全再現了原文的意義,又貼近譯語表達實際與習慣。由于漢語意合的特點,漢語法律條文中也經常省略法律的行為主體,翻譯成英語的形合語句時,往往需要增加或者重復法律的行為主體,使之更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語義更加明確。如:例3:第六條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Article6Whereanentityintendstoincorporateacompany,itshall,inaccordancewithlaw,applytoacom-panyregistrationauthorityforregistrationofsuchincorpo-ration.例4:第八十九條發起人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應當同銀行簽訂代收股款協議。Article89Wherepromotersoffersharestothegener-alpublic,theyshallenterintoanagreementwithabankonthecollectionofsubscriptionmoneysontheirbehalf.(2)法律翻譯在準確嚴謹的前提下,譯者還應注意譯文的簡潔莊重,力求譯文簡潔凝練、行文嚴密、邏輯縝密,從而以法律英語的語內連貫性(即翻譯目的論的連貫性法則)更好地實現翻譯活動的目的。在《公司法》的翻譯中,主要體現在:譯文力求從各方面體現譯入語的語域特征,如適當簡化句子結構或使用動詞的被動語態形式;再現原文莊重的語言風格,體現譯入語法律文體的行文規范,如shall的使用上;重復信息的恰當處理,漢語意合與英語形合的轉換,增強可讀性與譯文的邏輯性等方面。如:例5:第一百一十一條……董事會召開臨時會議,可以另定召集董事會的通知方式和通知時限。Article111…Theformofnotificationandthetimelimitfornotificationinrespectoftheconveningofaninterimmeetingoftheboardofdirectorsmaybeseparatelypre-scribed.上例中,譯者通過簡化句子結構以及使用動詞的被動形式,使譯文更加簡潔正式、中立客觀,《公司法》英文版中還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如第87、113、127條等。新修訂的《公司法》英文版基本沒有使用thereof等相關古英語詞匯,但通過動詞shall來的頻繁使用表示漢語原文中顯性或隱性的禁止、許可、應該等法律行為(全文共出現564次),準確再現英語法律文體的行文規范與莊重風格,如第五十條中“經理列席董事會會議。”(Themanagershallattendmeetingsoftheboardofdirectorsasanon-votingattendant.)譯文通過增加“shall”一詞明確了經理的法律義務。再如:例6:第五十九條……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Anaturalpersonmayonlymakeinvestmentforthein-corporationofoneone-person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Suchacompanymaynotmakeinvestmentfortheincor-porationofanewone-person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短短的不足50字的漢語原文中,長達8個字的專業名詞重復了3次,其對應的英語譯文中只在必要的地方重復的2次,而中間銜接的部分則采用了代詞替代,從而是譯文在語義明確的基礎上更為簡潔。漢語意合的特點決定了漢語法律條文中很多句子都沒有主謂結構,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僅僅通過語義銜接,而英語的句子,尤其是正式嚴謹的法律英語,則必須有完整的主謂結構,分句與分句之間也必須有顯性的連接詞,如例7:第一百九十七條經批準設立的外國公司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其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Article197Initsbusinessactivitiesconductedwithintheterritor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branchofaforeigncompanyestablisheduponapprovalshallobserveChineselawsandshallnotimpairthepublicinterestsofChi-na.ThelawfulrightsandinterestsofsuchbranchshallbeprotectedbyChineselaws.例7中原文以“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為主語,統領后面四個形式上并列的小分句,英語一文中,通過狀語“Initsbusinessactivitiesconductedwithin…”首先劃定其法律行為的范圍,并通過后置定語的形式限定行為主體的合法性,而為了保持句子結構的緊湊性、一致性、連貫性,同時使用代詞“its”、“such”等代指前文或后文中出現的名詞,從而有效地實現了漢語意合與英語形合的轉換,增強了譯文的語內連貫性。可見,在目的論的指導下,法律翻譯應盡量做到措辭準確、選詞精確、組句審慎,力求譯文表意準確、行文嚴密、邏輯縝密,更好地實現譯文與原文在交際目的、語言意義等的一致性及譯文語言的連貫性。
1.當前中國倫理道德狀況及其精神哲學分析
2.當今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
3.當前中國倫理道德的“問題軌跡”及其精神形態
4.《論語》倫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學詮釋
5.青少年生態倫理道德意識的培育探究
6.倫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學”
7.改革開放三十年行政倫理道德法制化問題研究述論
8.旅游倫理道德判斷與結構性分析
9.科技倫理道德論析
10.中國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起源和發展規律研究
11.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12.多重價值的融合與沖突——新聞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層闡釋
13.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基于儒學倫理分析
14.倫理道德,何種精神哲學形態?何種“中國氣派”?
15.中國倫理道德發展與大眾意識形態領域的“中國問題”與“中國戰略”
16.網絡時代大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與倫理道德沖突的四種類型
18.論青少年生命倫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喬治·艾略特倫理道德觀的藝術表現
20.后奧運時代下對體育倫理道德發展的研究
21.新農村倫理道德建設問題探索
22.倫理道德的中國精神哲學范式與中國話語
23.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倫理”—“道德”的歷史哲學形態
25.倫理道德,為何“精神”?
26.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化重構
27.鄉規民約與新農村倫理道德建設
28.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轉變
29.哥特小說中的倫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為例
30.新時期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建設的途徑探析
31.會通與更新:基督宗教倫理道德觀與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關系
32.價值定位: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建設的前提思考
33.服務型政府視域下的公務員倫理道德建設
34.倫理道德與美國外交——兼論倫理道德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謂“父親”?為什么要反對“父親”?
36.企業倫理視角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障礙與路徑探討
37.新形勢下加強醫學生倫理道德教育意義的調查分析
38.馬克思的倫理道德觀及其現實意義
39.醫學期刊編輯與倫理道德應對
40.論菲利普·羅斯小說的倫理道德指向
41.我國鄉村倫理道德的歷史演變
42.從諺語看維吾爾族的倫理道德觀
43.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的影響與疏解
44.關于新時期大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探討
45.關于信息技術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
46.中國金融穩定的實現:金融倫理道德的實驗分析
47.論教育制度的倫理道德之維
48.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思想政治教育
49.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對現代文明建設的積極影響
50.浙江省中小企業倫理道德狀況調查報告
51.藥害事件引發的倫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與中華優秀倫理道德教育
53.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變
54.倫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學范式
55.試論伊斯蘭教倫理道德思想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56.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閱微草堂筆記》的家庭倫理道德觀
58.運用倫理道德理念進行護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絲·華頓倫理道德觀的“相對論”——小說《元旦》的倫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青年德育的啟示
61.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倫理道德探析
62.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思考
63.網絡社會人際關系與倫理道德探究
64.社會轉型時期家庭倫理道德的構建探析
65.論網絡出版的倫理道德問題
66.淺議新聞攝影圖片中的倫理道德問題
67.試論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
68.試論和諧社會中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意蘊
69.儒教與基督教對中西方社會倫理道德之影響研究
70.我國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71.傳統倫理道德現實價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對策研究
73.原罪與贖罪——紀錄片拍攝中的倫理道德
74.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價值探析
75.大學生家庭倫理道德的現狀與構建途徑——基于武漢高校的調查
76.護生倫理道德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
77.論佛教倫理道德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78.論清末民初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轉型與重構
79.中國倫理道德傳統述要
80.論中國傳統體育倫理思想特征及其對現代體育道德重建的價值
81.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
82.倫理實體的諸形態及其內在的倫理—道德悖論
83.網絡社會倫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倫理道德建設探析
85.淺議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現代倫理道德之區別
86.中國傳統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社會價值
87.倫理道德:現代科學人才觀的應有之義
88.淺談大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問題
89.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探討
90.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倫理道德體系危機及原因探究
91.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化轉型與重構
92.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倫理道德教育
93.試論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倫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倫理道德
95.論伊斯蘭倫理道德的社會應用
96.關于環境倫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認識
97.論壯族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市場調節這只“無形的手”,同時,還需要政府這只“有形的手”進行宏觀調控。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的主體,在通過其職能的發揮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時候,本身也存在著一個規則問題,以及如何遵守規則的問題。我國目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許多突出矛盾,如市場秩序混亂、地方保護主義、政府辦事效率低下等,除了市場化程度低、市場機制不健全外,政府調節也存在一些有待認識和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國際經濟的歷史條件下,更需要從經濟倫理學的學科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政府調節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除了加強法制和制度建設之外(即使是這方面的問題,同樣也離不開道德的作用)。還必須強化道德的規范和約束。這是我國經濟倫理學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同其他市場主體一樣,政府作為管理的主體,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政府的調節才能真正步入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才有可能完成市場留給政府的任務。當然,政府也是有缺陷的。有不完善的市場,也有不完善的政府,其原因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這就說明政府行為也不能不受制度的約束。加入WTO后,政府管理市場必須是依法辦事,以保證政府力量成為社會的積極力量而非破壞性力量。這里僅就倫理的規約作一概述。
一、以尊重市場運作規律為政府基本的倫理理念探索、遵循經濟規律,是經濟學的任務,也是經濟倫理的應有之義。政府調節的道德約束,首先必須強調這一點。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第一性的,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市場是流通領域本身的總表現”①,它是一切經濟關系的總結合部。這些關系集中在表現為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及供需雙方結構關系,而供需中的諸類關系又以價格的變動反映出來,并進行自發地調節,成為一種波動中的自然制衡機制。這種“無形的手”,表現了供求規律、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的合力,是商品經濟所具有的基本調節功能。市場調節雖然是自發的,但它是自然進行的基礎性的調節,任何以社會生產力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假如離開市場調節、另搞一套,就必然脫離實際,猶如神經系統脫離有機整體,自然沒有存在的依托和載體。我們搞了二十多年的經濟改革,就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現在加入WTO,其實質是市場經濟的泛化,市場機制的強化,市場規則的普遍化。
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政府行為提出的問題首先是必須尊重市場發展規律,增強社會經濟理性。任何憑借“拍腦袋”、不計后果的決策,必須徹底改革,這就要求政府要從無端“管制”轉向更好地“服務”,而要服務好,就必須按市場經濟規律來操作。這是一個經濟問題,一個政府的公共政策水平問題,同時也是政府需要樹立的一個新的經濟倫理理念。據學者估計,前20多年,重大決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5000億元。按照全社會投資決策成功率70%計,每年因決策失誤而造成的損失在1200億元。⑦因此,這種決策體制既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更不適應加WTO后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從目前看,有三點比較突出:一是政府職能的“越位”現象比較突出,過多的干預正常的經營活動,管了自己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二是對市場尚缺乏科學的、理性的分析,決策上的隨意性較大;三是資任意識淡漠。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行為后果,很少去追究決策者的行政責任。從政府行為分析,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政府的計劃調控才會具有科學性、規范性,管好自己應該管的,切實履行其職能,承擔其責任。同時,要求政府必須精簡、高效、廉潔、公正,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這是中國市場化進程的迫切要求,是政府調控經濟必備的倫理理念。
二、以彌補市場缺陷為政府的倫理責任市場不是主管道德的組織
政府的彌補職能,同時又是一種倫理責任。當然,政府干預經濟的范圍和程度與市場發育程度有很大關系。就中國目前來說,由于市場發育不夠成熟,市場運作還有待規范的情況下,政府可能干預的事情就相對多一些,甚至原本就應該由市場去他的事,有時也不得不由政府來暫時承擔,待市場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轉交市場去承擔。因此,就是在加入wTo的今天,政府在遵守其國際規則的前提下,還不得不根據中國的國情,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解決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它通過提供社會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政府則致力于彌補市場本身存在的缺陷,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具體來說,一般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活動的五大領域,即利用財政貨幣政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通過公共財政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公共需求‘通過稅收、補貼、轉移支付等手段,緩照解社會分配不公的矛盾;利用賦稅、補貼等辦法,消除市場的外部經濟負效果。恢復市場的效率和活力;通過制定法律法規,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維護市場經濟制度的基礎。就我國而言,政府還承擔有搞好國有企業、壯大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的職能;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政府還負有保護和發展民族經濟、保衛國家經濟安全的職能。至于這兩種功能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更好地有效地發揮,則是需要認真研究的。這些客觀上要求的職能,都要承擔職能的人去認識它,自覺地創造性地執行它,并使之不斷完善。
從目前看,政府在彌補市場缺陷方面,或說服務方面,應該特別強調,政府要通過制定法律、執行法規來規范市場秩序、企業和中介組織的行為,引導消費者。例如,市場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創造平等競爭環境,限制和制止惡性競爭及壟斷行為;再如,利用質量法、合同法保護名優產品,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各種非法經營;當務之急是要引導國內各地區、各經濟主體不要再各自為政、相互殘殺。要盡快打破地區、部門和市場分割的局面,遏制地方保護主義的泛濫,使全國盡快形成統一規范的市場體系。再者,政府要著力解決公正與效率的關系,調節分配領域中的利益懸殊問題、保障最低生活標準的問題,特別是要盡快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就業問題、醫療、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等。因為單靠市場很難使經營者顧及全局利益,特別是自然資源的保護、生態平衡、公共衛生的維護以及治安環境的維持等。為克服和彌補市場的盲目性和短期性,政府必須從整個社會發展出發,根據科學技術的要求,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作為整個經濟的導向。
這些職能和責任,都是政府應該而且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如果政府職能“缺位”,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的命運和社會的穩定。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許多深層次的矛盾亟待解決,如就業問題、分配中的公正問題、市場秩序問題等,盡管政府在宏觀調控方面已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積累了許多經驗,但是,市場運作中仍有一些本該政府管的事卻沒有管好。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員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運行要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是由于缺乏責任意識所致。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決策科學的政府來規導和調控,需要一個具有強烈的倫理責任意識的政府來引導。
三、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政府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作為權力的主體,它是代表公共利益和意志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是政府的首要道德要求。由于我國處在經濟體制的轉型期,一些政府職能出現了扭曲,給經濟生活帶來了混亂,也直接危害了國家和公民的利益。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個人利益、部門利益與人民利益、國家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出現了緊張或矛盾。地方保護主義、由部門利益帶來的“三亂”現象,就是近年來一直試圖解決但并沒有根治的突出問題。
地方保護主義是轉型時期的地方政府職能畸形化的表現。出于地方的眼前利益(主要與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有關),加上某些地方官員為創造“政績”的需要,特別是與腐敗現象直接聯系(權錢交易),一些地方政府不執行國家的統一的法規,不維護統一市場的秩序,卻致力于保護地方上違法經營。如或明或暗地袒護制造假冒偽劣的產品,甚至對國家明令禁止、關系人民生命健康的藥品、食品也加以支持保護;對于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的經營不但不制止,反而百般袒護,以至水污染、空氣污染屢禁不止,許多應該關閉的小工廠轉入地下;破壞信譽,不遵守法規,本地的經營者受到司法部門的處罰,地方卻拒不執行,有的司法機關有意錯判,使得合同法難以貫徹,甚至設法包庇當地人對外地人的詐騙行為;為保護當地新產品劃地為牢,不準外地商品進人,或強行銷售當地的新產品,更有甚者,官員、執法人員同黑勢力勾結,保護、販毒、走私、虛開稅票等違法經濟活動。這種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是當前我國市場秩序混亂的原因,它嚴重破壞了市場的環境,阻礙了公平、開放、統一、競爭的市場體系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大公害。對此,有些地方官不但不去追究查辦,反販子倒以為是發展地方經濟的有效措施。這里既有認識問題,更有利益問題。
地方保護主義之所以得以存在并發展,其實質是它與一些政府官員的個人利益有關,或者是經濟利益,或者是謀取所謂的“政績”。他們作為公共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其要求是必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國家的整體利益,但他們的行為卻背道而馳。
除了地方保護主義之外,還有部門類利益作祟。一些行政機關靠行政性壟斷,謀求本行業、本部門、本集團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人民福利的最大化。這正是“三亂”現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三亂”首先造成企業和消費者負擔加重,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有的企業設法再轉嫁給消費者,直接損害消費者利益,扭曲經濟關系。其次,導致執法不嚴、秩序混亂、經濟杠桿失靈、信用意識下降。為了“創收”不該管的亂管,該管的卻有意不管,其結果是合格新產品可能銷售不暢,不合格的劣質產品則橫行無阻,行業不正之風難以克服。這種群體腐敗,正是官員腐敗的土壤,致使政府職能嚴重扭曲,不僅難以履行其職責,而且從根本上違背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四、以構筑信用經濟為基礎的社會信用倫理體系為政府工作的著力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穩定的信用關系基礎之上的法制經濟,穩定可靠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條件之一。但目前的情況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在我國剛剛出現,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信用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個人信用制度更為落后,政府信用也受到挑戰,信用問題已日益成為阻礙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的“瓶頸”,成為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信用是一種經濟關系。信用,是借貸活動的總稱。在商品生產和貨幣流通條件下,以商品賒銷和貨幣借貸的形式所體現的一種經濟關系,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的特殊運動形式。借貸資本運動形式,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信用主要包括三種,一是以延期付款和預收貨款的方式買賣商品的商業信用;二是銀行將集中起來的閑散貨幣資本和社會游資,貸放給工商業資本家的銀行信用;三是公司、商店及銀行對個人消費者提供的分期付款售貨及消費貸款的消賀信用。信用不是一個特有的經濟范疇,而是在商品貨幣關系存在,并有一定的發展,信用就隨之產生。由于我國幾十年來的計劃經濟體制,社會資源主要由政府來配置,企業不是獨立的經濟主體,企業間隔就無法建立真正的信用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信用經濟關系和體系建立的程度,是我國體制是否徹底轉型的重要參照。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實質上是信用經濟建立與發展的歷史。市場經濟愈發達,愈要求信用經濟的發展,而信用經濟也必然地要求相適應的倫理理念和準則為這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維系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才能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由此可見,我們通常講的信用有兩種涵義:一種是經濟方面的意義,另一種是倫理的內涵。經濟意義上的信用,反映的是事實層面的客觀必然性,即“是什么”的問題,這是經濟學所必須探索的。倫理從價值的層面來分析來評價,解決的是“應當”的問題。“應當‘作為一些規范、準則,它既是經濟生活的必然性要求,又對經濟生活發揮著規導、調節的作用,同時,它又是一種強大的人文力,是經濟活動的一種動力,一種不可缺少的資源。
羅國杰教授認為:“漢語中,‘倫理’和‘道德’這兩個概念,在一定的詞源意義上也是相通的,而且與英語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詞源涵義暗合。”(注:羅國杰等.倫理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因此,“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倫理’和‘道德’這兩個概念,在一定的詞源涵義上,可以視為同義異詞,指的是社會道德現象。”(注:羅國杰等.倫理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北京大學魏英敏、金可溪在對中西關于倫理和道德兩詞的運用分析后認為:“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道德’與‘倫理’都是一個意思。因此道德現象又可叫做倫理現象,道德行為又可稱為倫理行為,道德判斷又可以叫做倫理判斷,道德學又可稱為倫理學。”(注:魏英敏、金可溪.倫理學簡明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筆者同意上述觀點,但是,作為一種分析中西文化差異的工具,筆者寧愿將二者區分開來。
其實在上述觀點中,作者在肯定“倫理”與“道德”的相通之時,也承認二者在某種程度上的差別。羅國杰教授認為:“倫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較多的是指人們之間實際的道德關系,倫理則較多的是指有關這種關系的道理。(注:羅國杰等.倫理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兩位教授則認為:“就西方而論,‘倫理’和‘道德’兩個詞,意義基本相同,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爾才明確地把它們加以區別,前者指社會道德,后者指個人道德。”(注:魏英敏、金可溪.倫理學簡明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華東師范大學楊國榮教授在其《倫理與義務》一文中也提出:“黑格爾曾對道德與倫理作了區分,在他看來,道德主要與‘應當’相聯系,并展開于良心等形式中;倫理則涉及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等社會結構。”(注:楊國榮.倫理與義務[J].上海:學術月刊社.學術月刊,1996.6)
同樣,筆者也同意這種對道德與倫理的區分,特別是黑格爾的區分,體現了他思想的深刻明晰和獨到之處,對筆者的思考與寫作具有直接的啟發意義。本文試想在黑格爾區分的基礎上結合中西文化的特點,將倫理與道德作進一步的厘定。
在此必須指出,儒家倫理是從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出發去表述自己的倫理思想,并以此去規范人們的行為,這種現實的本源即是家庭,由家庭人倫推而廣之,形成了家與國的難解難分。歷史進入20世紀90年代,盡管受到多年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道德文化的沖擊,盡管市場經濟發展在中國已轟轟烈烈,但是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謝遐齡在中國最具影響的社會學雜志《社會學研究》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為:中國社會依然是倫理社會。(注:謝遐齡.中國社會是倫理社會[J].北京:社會學研究雜志社.社會學研究,1996.6)
勿庸置疑,在中國社會,“倫理”是一個現實的概念,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是一個最能體現中國人道德思想和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概念。中國的道德是倫理,是倫理道德。
道德一詞在我國古代的解釋是:“道”,即道路,引伸為原則、規范、規律、道理的意義。在老子看來,“道”是宇宙的本體。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德”,就是實行某種原則,心中有所得。“德者,得也”。按莊子的理解,“物得以生為之德”,強調天地萬物的自然本性。
在古代中國,這種建立在內心規則、信念基礎之上的道德理解,體現了對道德的形而上思考。但是由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道家的思考失卻了主導社會的機會。在儒家,雖然其道德思考具有某種程度的形上性,但其道德從根本上來說是從家庭人倫出發的,再加上其道德實踐中注重人倫之“禮”,因此,儒家的道德從本質上說是注重現實社會的倫理道德。
與此不同,在西方從古希臘到中世紀,再到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希臘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為標志的西方文化,要么對人進行類的抽象,以理性作為建立道德大廈的基礎;要么對個體作“超越的突破”,將上帝作為個體永世追求的道德目標。因此與古代中國以儒家道德為主體的倫理性道德不同,西方的道德是建構在對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礎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這種缺乏以家庭為背景的人倫之理的道德,形成了與中國倫理性道德的明顯分野,也構成了西方道德的實質和核心,是西方社會發展至今的原始動力,也是解釋現今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主流和種種社會矛盾的最本源性的、最權威的典章。
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徑
(一)中西道德價值文化的不同發源
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化來自人們對現實的思考和回應。而對現實的不同思考,則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上的差異,特別是價值文化上的差異,會形成人們不同的行為取向及其行動結構。中西價值文化的差別,最集中地體現在“倫理”與“道德”的差別。很顯然,這種差別來自于不同的思考著的“現實”。
中國的“倫理”性道德價值,來自于對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最初級的群體——家庭,及由此構成的現實社會的思考。在傳統中國社會里,農業生產是人們主要的經濟活動。由于經濟活動的簡單化,使絕大多數百姓一生基本生活在家庭中。由此家庭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細胞。人們面對的主要社會活動場所——村落,實質上基本是一個擴大了的大家庭。人們日常的主要社會行動是家庭性的行動,人們面對的社會關系主要也是大家庭的關系。因此從家庭出發,以血緣關系為依據的倫理性道德,就成了人們日常行動的主要價值取向。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正是立足于對這種現實的思考,從而創立了儒家倫理思想。儒家倫理從其產生一直到今天可以說已變成了中國價值文化的基因,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左右著中國人基本的行動,構成了現實中國社會行動結構的基本面貌。
在西方,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人,也許天生他們就不屑于家庭的存在,也許天生他們就善于思辯和理性的哲學思考,在“道德”價值的判定中,他們把個體從家庭和現實社會中抽取出來,進行“原子”性的分析和類的抽象,從而
使個體獨立化、抽象化,理性化,并把理性和獨立性認定為個體的基本道德價值。基督教企圖超越個體的“理性”和“獨立性”,設定一個抽象的全智全能的完美無缺的上帝,作為人們永生永世的價值追求。也可以說,古希臘和基督教的道德文化,從其產生一直到今天,成了西方價值文化的基因。這兩種基因導演著西方人的種種社會行動,形成了西方社會人們行動的基本結構,從而也就形成了與中國人社會行動結構的清晰差別。 (二)中西社會行動結構的差別
由于價值文化或者道德文化的差別,導致了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社會行動的差別。這些差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受家庭性倫理道德的影響,中國人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群體(倫理群體)中來看待自己,從而確定自己行動的“差序格局”。盡管按教授所說,在這種差序格局中,個體的行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但這只能說明個體行動的出發點。其實這種行動出發點的依據從根本上說是倫理性的道德。所以在中國,個體基本上是消解在群體之中的。群體是個體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群體的倫理道德命令,或者說群體的宗法倫理命令就是絕對命令。受到抽象性人格及由此形成的理性和獨立性道德的影響,在西方人們總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為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結合起來建立群體,并參與群體的活動。個體與群體是對立的,是一種契約關系。個體雖然結合于群體,但依據契約個體可自由出入群體。當然為了實現個體的利益,個體在享受群體賦予權利的同時,必須對群體負責,履行個體對群體的義務。
第二,在以家庭為出發點的差序行動結構中,血緣關系成了行動的主要參照系,由此中國人的社會行動被賦予了濃郁的感彩。
2012年12月3日,美國紐約市一名韓裔男子被一名流浪黑人推下地鐵站臺,沒能及時逃脫,被列車撞死。為《紐約郵報》工作的攝影師阿巴西正好目睹這一幕,迅速在現場拍下照片,卻沒有及時施以援手。第二天《紐約郵報》在頭版用了幾乎整版的篇幅刊登列車駛近被撞男子的驚悚照片,同時配有文字說明:這個人被推下站臺,快要死了。圖片下方一條醒目的大標題《在劫難逃》。
照片刊發后,隨即引來美國民眾以及媒體人的責問和憤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問:“為什么攝影師的第一反應不是救人,而是拍照?”
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拉里·金說:“《紐約郵報》太過分了,人們評價這個新聞沒什么價值,不是新聞,令人厭惡的冷漠圍觀。”
非營利新聞學校潑因特研究所視覺新聞道德問題專家肯尼·厄比告訴美聯社記者:在職業新聞攝影界,攝影師經常面對這類記錄或救助的抉擇,一張好的新聞照片可以讓攝影師名利雙收,也可以讓他名聲掃地。
肯尼·厄比和全國攝影記者協會道德委員會主席約翰·朗認為:不應該簡單地對攝影師的道德品質下定論,因為在這類事件中,攝影師可能由于客觀原因無法施救,“我無法評判阿巴西,”約翰朗說,“我不知道他當時離被撞者多遠,不知道他是否能做些什么。”不過兩人認同作為攝影師,從道義層面而言,如果可能,有義務施救而不是拍照,“我認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記者。”肯尼·厄比說。
就拍照與救人的關系而言,在突發事件或災難現場面對一個需要救助的被攝對象,是去救人還是只顧拍照,這是新聞攝影界一個持久的熱門話題,這實際上涉及對新聞職業倫理和社會道德倫理的思考。
西方新聞界有觀點認為:記者應該是所報道事件的中立的旁觀者,而不應該卷入他們所報道的新聞事件中去,他應遵循新聞職業倫理中的客觀報道原則,中立的履行自己向公眾傳播新聞的職責,而不是輕易地制止或改變某個新聞事實。就攝影記者而言,在新聞發生現場捕捉第一手的圖像,對攝影記者來說機不可失,由于新聞攝影中新聞場景的瞬間不可重復性,使攝影記者的拍攝行為更多出于一種直覺和職業本能,再加之圖片在編輯時仍有機會來決定是否發表和以什么樣的形式發表,許多工作在第一線的新聞攝影從業人員都認為:新聞現場應先按自己的直覺拍下任何有價值的影像,在發表時再去考慮倫理道德的問題。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部主任著名新聞攝影教育家羅伯特·基爾卡在紐約希拉丘斯大學講授圖片編輯課時,也指導學生:“先拍下,再考慮;沒拍下,也無從考慮。”
然而公眾對此難以接受,有時甚至義憤填膺,因為公眾認為記者應先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僅用冷冰冰的鏡頭對著他們,否則豈不成為一部泯滅人性的攝影機器,哪里還有做人的起碼道德。
二、如何解決新聞攝影中的倫理道德困境。
關于拍照還是救人,其實在有良知的記者內心深處也充滿困惑和掙扎,凱文·卡特之死可以說是這方面的經典案例。1993年,南非裔攝影記者凱文·卡特拍下的《饑餓的蘇丹》獲得1994年普利策特寫性新聞攝影獎。這幅照片震撼人心,在照片中,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女童在前往救濟中心的路上因極度饑餓而跪倒在路上,而在女童后方不遠處,一只碩大的禿鷲正貪婪地盯著地上奄奄一息的這個瘦小生命。據說在拍照現場,攝影記者卡特在那兒等了20分鐘,希望那只禿鷲能展開翅膀。拍完照片后,卡特趕走了禿鷲,注視著小女孩蹣跚而行,然后他坐在樹下,點起一支煙,念著上帝的名字放聲慟哭,并不停地嘟囔著想要擁抱自己的女兒。這幅照片在為記者帶來巨大榮譽的同時,也引發巨大爭議,有評論家稱他見死不救,是現場的另一只禿鷲。三個月后,這位攝影記者自殺身亡,他在遺言中寫道:“首先,我必須說我表示道歉,我到超越人生痛苦和歡樂、只有寧靜的地方去了……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有人把卡特之死和這張照片的拍攝直接聯系起來,認為他的死是源于內疚和輿論的壓力。這引發了一些質疑,從其遺書中還可看出他的自殺還和貧困、好友之死及對現實的絕望等因素有關,但不可否認,卡特之死和這張照片的拍攝還是有必然聯系的。其實,在他拍下那殘忍的一幕時,內心是有著極其激烈斗爭的,職業素養使他知道,那是一個絕好的鏡頭,肯定會震驚世界,但人性的良知告訴他應該先去幫助那個孱弱的生命,一念之間的選擇最終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二、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及問題
今天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是在過去長期基礎教育環境下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本質上科學認識、從復雜的表象中找到德育突破口,是開展高職德育工作的首要問題。當前高職學生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典型特征具有以下四點:
(一)學習乃至人生動力不足
人生動力是人格系統中的重要部分,是推動學生追求夢想、履行人生責任的驅動力。但由于以往成長環境對人生動力的激勵缺失,以及中小學階段應試教育對于青春精力的透支,造成高職學生入學后學習以及人生動力普遍不足。高職德育工作必須以情感教育為突破口,以理性教育為導向,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動力激勵機制,進而帶動并激活學生內部的動力機制。
(二)對人與社會關系的問題缺乏科學認識
科學處理人與世界的關系是人生永恒的主題。由于以往家庭教育、應試教育的局限性,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把復雜的人生問題僅僅看成是簡單的幾個指標、幾個時期或者幾件事情,思想觀念、綜合素質、知識儲備等等都普遍缺乏必要的準備。高職院校可以通過以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模式培養學生科學認識人與職業的關系,通過企業的頂崗實習及社會實踐培養學生認識個人、企業與社會三者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分層次分類別的,所以問題的解決也不能一概而論和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高職德育工作者在實踐中進一步開動腦筋,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職業角色人格特征不突出
由于受基礎教育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根深蒂固,僅僅將職業單純看作是簡單的謀生手段。思想的局限性和解決問題方式的教條性使得學生難以形成優秀、全面而且獨具特色的職業角色人格。這一問題非常復雜,主要涉及到學生人格的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責任感,二是學生對于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的科學認識,三是學生的職業技能和頂崗經歷。高職院校只有將這三點有機結合起來,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實效。
(四)是非觀、價值觀普遍模糊
當前社會上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外來等多種文化交錯,高職學生過去的知識水平又不高,所以他們在思想、行動上普遍體現出盲目、教條和得過且過的現象。但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是非觀、價值觀實際就是對生存發展實際的分析判斷能力,所以問題的解決要同自身的定位思考和個性的培養緊密結合。我們將這一問題分解為三部分:一是博聞強記,二是科學思維,三是實踐交流。通過德育第一、第二課堂、學校社團及活動、校園內外文化等各種顯性、隱性德育資源的培養與熏陶,使學生能夠在科學分析實際情況后,真正勇于、擅于做出科學的判斷,進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高職學生上述特點的形成有長期性和根本性的原因。其一,他們過去接受的基礎教育與當前大眾教育下的高職教育是相脫節的;其二,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總體成績水平不高甚至趨向于后進;其三,在應試教育影響下的學生及其家庭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環境氛圍等等都同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不相適應。所以當前高職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論事,必須按照人文精神的要求,科學發展、從長計議、循序漸進,努力形成良性的高職德育工作體系,真正做到環境育人和機制育人。
三、高職德育工作的對策思考
(一)根據社會需要開展工作,立足于新時期的偉大實踐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國際化和市場化的大背景,深入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真正抓住國內外形勢發展的主流趨勢,調查研究,科學思考,使德育工作體現時代性、戰略性和預見性,使當前的教育培養能真正同未來的社會需求、學生的未來成長相適應。
要高度重視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導向作用。在市場化分工高度發達的今天,社會組織在社會系統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職院校要真正以在社會組織中的生存發展作為主要背景,以社會組織成員的社會服務意識、社會責任、職業道德為核心培養學生的社會人格,引導學生科學分析處理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的各種社會關系。高職院校要真正選擇那些經濟效益好、企業文化好、運行機制好、具備核心競爭力、能夠科學發展的優質企業作為合作伙伴,通過各種渠道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搭建良好的高職德育平臺。同時高職院校也要積極發揮自身文化優勢,充分體現作為文化教育機構的社會功能,將企業的文化需求、自身的教育需求、學生的成長需求三方面有機結合,積極發揮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個主體作用,實現三方的長期合作和科學發展。
(二)彰顯高職教育特色,形成科學先進的教育文化
當前高職院校的先進文化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際國內戰略文化,即高職院校對所處環境的科學認識和自身發展戰略和價值取向的戰略思考;二是職業文化和企業文化,它是高職院校對市場、企業的獨特的分析視角和科學的理論體系;三是中國傳統文化,高職德育工作必須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促進院校和學生更好地適應中國國情,同時也是提升高職學生人生素養的重要途徑;四是特色的職業教育文化,它是指高職院校為職業教育目標服務的各種文化積淀的綜合,以及相關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過程的總和;五是和諧的校園文化,它作為一種精神,對學生的道德人格、倫理規范、思維方式等都產生深刻影響。
上述五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統一于高職院校發展的各個環節。作為專門的文化教育機構,高職德育工作的實質就是將先進的教育文化內化到學生的人格系統中去。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必須深刻把握先進文化和德育工作之間的關系。
(三)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全面,是指學生要真正情感和理智均衡發展,人格完全;和諧是指“動態中的平衡,差異中的協調,紛繁中的有序,多樣化中的統一”。高職德育工作者必須強化教育服務理念和“三貼近”原則,真正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理念,深入學習有關理論,主動提升人生修養和人生境界,切實將德育活動貫穿于在以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模式始終,以過程教育塑造學生實踐性和職業性的人格特征;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訴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時效性;強化德育全局觀念,認真研究教育規律;按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掘發揮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既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又重視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揮。
(四)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形成良好的德育環境和德育體制
人格是在社會關系的影響下形成的。高職學生未來是要生活在以職業為中心、以家庭為依托的綜合社會關系之中。高職院校的育人模式必定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高校:一要更突出職業化和實踐化的特征;二要高度重視企業和社會需求的導向作用;三要整合家庭、社會、企業等等各方資源,在模擬職業環境的教育過程中育人,同時創設學生健康人格成長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環境。
詳盡完備的信息系統實際上就是學生目前及未來復雜社會關系的縮影。高職院校要形成良性科學的教育資源信息管理機制,橫向包括學生個體信息、家庭信息、社會組織的信息等,縱向包括在校生信息、畢業生信息、用人單位供求關系變化等;同時要開動腦筋,使相關的教育資源形成良性的育人機制,如組建家長學校,以彌合家庭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距離;搭建為學生個體服務的自由交流平臺、企業――學校交流熱線等等;建立畢業生信息檔案和交流網站,延伸高職教育,將在校期間教育同就業后再發展、崗位再培訓、技能進修等進一步結合,這既關注了學生的未來成長,又能為在校生提供現實的榜樣。
(五)因地因時制宜,結合內涵建設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
內涵建設的實質就是高職院校各項工作都形成科學又獨具特色的運行模式。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對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科學把握,二是學院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育人模式,三是培養出的學生完整而有差異化的人格特征。高職德育工作者必須要對外界環境科學思考,對自身科學定位,將德育工作同內涵建設、品牌建設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科學發展的實質就是通過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良好關系與和諧運動來促進事物的發展。在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初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構建良好的德育工作框架,各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職,各種德育資源各得其所,諸要素形成一個和諧融洽而且能夠不斷進行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體系。要千方百計發揮學生和學校的兩個主體性,學校促進學生發展,學生為學校贏得聲譽、擴大影響。二者要相得益彰、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教育作為特殊的教育類型,其德育工作的本質和層次同高等教育仍然是一致的,核心仍然是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高職德育工作者必須從系統和全局的高度出發,科學構建以人為本的高職德育工作體系,高職德育工作才能真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為社會的科學發展負責。
參考文獻:
[1]王爾勃.人文精神的本質――從馬克思哲學人類學出發的三重思考[J].齊齊哈爾濱師范學院學報,1996(1).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