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9 23:07: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物流成本管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成本最低化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間的原材料、中間過程的庫存、最后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及儲存的運籌和管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經濟的黑暗大陸”,“物流是第三利潤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說”等觀點都說明了物流成本問題是物流管理所關注的主要問題。但是物流成本管理作為物流管理的核心內容,卻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因此,主要就物流成本管理作初步的探討。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內涵
1.物流成本的內涵。物流是企業物資在實物形態上的流動,即企業借助人力、物力和信息在空間上的實體運動,它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綜合性很強的系統活動;物流成本就是為實現企業物資實體的流動所發生的資金耗費,是一種使商品變貴而不追加商品使用價值的費用。
2.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物流成本管理,是指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成本最低化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間的原材料、中間過程的庫存、最后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及儲存的運籌和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效益背反規律。一般來說,在提高效益或降低總體成本費用的情況下,成本費用之間都存在效益背反規律,即一種成本費用的減少(增加)必然會導致其他一種或幾種成本費用的增加(減少)。在物流成本中最能體現這種規律,在物流功能之間,一種功能成本的削減會使另一種功能的成本增多。它經常表現為當訂貨成本費用增加(減少)時,相應的庫存成本費用就會減少(增加);當細化物流成本核算時,物流成本費用會更加明晰從而制定降低物流成本費用措施,但往往會增加核算成本。因此,在進行成本費用籌劃時就必須考慮整體的最佳成本費用。
(2)杠桿效應。物流成本的杠桿效應也叫做物流成本削減的乘法效應,即因物流成本減少而產生的效益要大于物流成本本身所減少的數額。一般可以用(物流成本費用減少所產生的效益增加∕未減少物流成本費用時的效益)(物流成本減少數額∕物流成本費用)或是減少物流成本費用所產生的效益變動率∕物流成倍費用變動率。
(3)隱含性。現代物流成本是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囊括到將商品送到達到消費者手上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然而,目前除了極少數國家一般企業和大多數國家的物流企業外,基本上沒有對物流成本費用進行單獨的處理。其主要原因物流成本沒有被納入到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核算體系中來,從而物流成本也就形成極大的隱含性。它主要表現在物流成本費用常常被分解到企業的產品成本(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中,這也就無法看到物流成本費用真實的全貌。
二、物流成本管理瓶頸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經引起我國企業界的廣泛關注,但由于物流成本管理起步較晚,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對物流成本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其主要問題和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物流成本缺乏相應的認識。我國企業界普遍認為所謂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所發生的相關成本或是一般企業發生的運輸費用。其實,物流成本包括的內容很廣泛,一般來說物流成本所包括的內容取決于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為適應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一般可以從物流過程、支付形式、物流功能等三個方面來分類。按物流過程可以把物流成本分為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退貨物流成本,以及廢棄物流成本等;按支付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分為企業內部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和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按物流功能可以把物流成本劃分為運輸費、保管費、裝卸費、包裝費、流通加工費、情報流通費和流通管理費等。
2.缺乏相應的政策指導和方法。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將物流成本描述為“物流冰山”,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物流成本隱含性特征。但由于我國目前沒有對物流成本進行界定,也沒有相應的核算規章制度體系,結果企業只有根據現行的規章制度體系來對物流成本費用進行計量和核算。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被廣大企業普遍所接受的物流成本只包括有“外付運費”和部分營業費用,而這只不過冰上的一角。企業所發生的其他物流成本費用如采購環節的運雜費被計入商品的采購成本并最終計入產品成本中,商品的倉儲費用和物流信息費用被計入管理費用中,制造過程中的物流費用被計入制造費用并最終也計入產品成本中等,而且這些費用在最后又不能或很少能以物流成本費用的形式反映出來,這就給企業進行物流成本因素分類、物流成本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
3.缺乏相應的方法體系。由于沒有相應的政策指導,大多數企業把采用計算機和網絡加強聯系以便及時了解物流情況看作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其實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個方面,還算不上真正的方法體系。真正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在完全市場條件下,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借助計算機和網絡,運用相關知識制定一套科學、適用的方法體系。這套方法體系的基本目的是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成本效益原則和重要性原則,讓混入到其他費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浮出水面,使企業能夠清晰地看到潛藏在海平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以便挖掘降低成本的寶庫和開拓“第三利潤源泉”,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實際上,完全市場條件下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這種理想狀態并不否定常態,即在現行情況下,可以通過對理想狀態加上一定的修正值,就可以應用了。
三、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入手,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
佳途徑。現代物流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追求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這一點對于企業構筑和優化物流系統,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途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和來自降低成本的壓力,不少企業開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轉向物流領域,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項功能活動上,而忽視了對物流活動的整合。其結果,必然會違背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的效益背反關系,導致總成本上升。
在物流過程中,為了提供有關的物流服務,要占用和耗費一定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這些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即為物流成本,也稱為物流費用。
物流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物流成本僅指由于物品移動而產生的運輸、包裝、裝卸等費用。廣義的物流成本是指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物品實體與價值變化而發生的全部費用。
(二)物流成本的構成及影響因素
1、物流成本構成的界定
企業物流成本的全貌應該是三維的,這就是支付形態、運作范圍和功能形式。如圖1所示:
物流范圍別
供生銷┋┋
應產售┋
物物物┋┋包
流流流┋輸裝
費費費保送費
支…………………┋管費
付材料費┋費
形人工費┋
態公益費功能形態別
圖1物流成本的構成
(1)就支付形態而言,它包括:人工、材料消耗、運輸設施和倉庫折舊、合理損耗、資金占用利息管理費用、委托外包等。
(2)就物流范圍而言,它包括:
供應物流子系統成本:訂貨采購+運輸+驗收入庫+倉儲保管
生產物流子系統成本:內部搬運+物流設施折舊+占用資金利息
銷售物流子系統成本:成品儲存十運輸+設施折舊
回收和廢棄物流子系統成本:運輸+儲存保管
(3)就功能形式而言,它包括:包裝、搬運、保管、裝卸、流通加工、信息交換、物流管理等。
2、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因素:物流流通的速度越快,資金流動就越快。
(2)空間因素:物流的運輸既包括進貨的運輸,也包括送貨的運輸。進貨的方向、目標市場的位置顯然對物流成本有著重要影響。
(3)技術因素:一方面高科技技術和現代化設備等“硬技術”的采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諸如物流系統設計、物流布局、運輸路線及方式的設計、物流作業技術等“軟技術”的應用,同樣能夠降低物流的成本水平。
(4)管理因素:勿庸多言,良好的管理水平也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例如:對庫存良好的管理,嚴格掌握庫存物品的數量、品種、進出情況可以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庫存成本;嚴格的保管制度,可以減少物品的損耗、丟失、霉變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減少廢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貨費用,從而降低物流成本。當然,物流環節管理成本也應是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之一。
二、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現狀
1、企業物流成本難以準確掌握
企業缺乏統一的物流管理,物流要素分散在企業各部門,企業所謂的物流部門無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較多。由于過量進貨、過量生產而產生的保管費,緊急運輸產生的費用和過量服務所產生的成本都包括在其中,從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企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物流成本。
2、速度緩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當前,我國工商業領域物流速度緩慢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庫存比例過高。國際公認的庫存商品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發達國家一般不超過1%,在發展中國家約為5%,而我國目前的工業庫存為30%這是商業物流不暢的重要表現。已嚴重影響到了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亟需解決。
三、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物流成本的途徑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過成本來管理物流,也就是利用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來改善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不同,解決的具體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卻是大致相同的。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動和物流設施趨于合理,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盡可能好的物流服務。根據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論,物流的各個活動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長,若不綜合考慮,必然會造成物流本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費用的極大浪費。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據企業物流流程的實際情況來設計、規劃,不能單純地、片面地強調某個環節的合理、有效、節省成本,而是必須系統考慮。
2、提高物流管理的質量
(1)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服務質量指企業物流為滿足生產或流通要求的服務效率,盡量爭取在物流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服務水平,或保持物流服務水平不變,盡量降低物流成本,或用較低的物流成本,實現較高的物流服務。使整體效益得到了提高。
(2)物流工作質量。物流工作質量是指物流服務各環節、各崗位具體的工作質量。這是企業在一定標準下的物流質量的內部控制。
(3)物流工程質量。物流工程質量是指把物流質量體系作為一個系統來考察,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對影響物流質量的諸要素進行分析、計劃,并進行有效控制。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體制因素、設備因素、工藝方法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
(4)商品質量。商品質量指商品運送過程中對原有質量(數量、形狀、性能)的保證,盡量避免商品的破損。
3、提高物流速度
物流速度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物流速度,節省時間資源,可以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庫存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金錢”。可高采購物流的速度,提高生產物流的速度,提高銷售物流的速度,來縮短整個物流周期,提高資金利用率。
了解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也就便于針對物流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思路。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建立現代企業物流組織結構
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內部物流職能分散,物流活動難以協調的問題,必須從改造企業的組織結構入手,建立現代的企業物流組織結構。對于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說“一體化”的改造不可能立即實現。。因此,企業在建立現代物流組織結構時,應該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改造,可以先采取行之有效組織結構,等企業發展到合適的階段再進行一體化進程。當然,對于條件已比較成熟的企業,可以一步到位。
2、構建高效率的物流系統
根據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論,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關鍵在于從物流的整體來考慮,而不是片面的強調某一環節。要把物流的各個環節聯系起來看成一個物流系統進行整體設計和管理,以最佳的結構、最好的配合,充分發揮其系統功能、效率,實現整體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統包括商品補充、倉儲、保管、庫存管理、物流作業、出貨、配送、信息管理等物流有關的一切活動。構筑物流系統的程序通常包括:建立物流網點、建立作業系統、建立運輸、配送系統三個基本過程。
3、建立物流信息系統
現代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的支柱之一,缺少了物流信息系統得支持,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便要打大折扣。我們知道降低庫存可以提高物流速度,加快資金流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其實,一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完全可以大量降低庫存,甚至做到“零庫存”,以信息流代替庫存。
4、提高物流認識,樹立物流新觀念
從某種意義來說,提高對物流的認識,樹立物流新觀念,才應該是我國目前物流成本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物流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在我國,對物流的認識,很多還保留在物資流通的觀念上,偏重于流通物流,而沒有認識到物流的范圍并不僅僅是流通領域,還包括生產領域。大多數企業對物流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及其重要性沒有概念或概念模糊。
現階段,我國企業必須重新樹立物流觀念,充分認識到物流對于企業的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意識到物流服務的重要性。將物流真正擺到企業“第三利潤源”的位置上加以對待。要充分樹立服務的觀念,樹立客戶需求至上的理念,處理好企業物流與用戶的關系。要加強對物流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了解物流管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重視物流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我國對物流成本的定義是根據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的規定:“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即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1]。
根據上述概念可將物流成本劃分為保管成本、運輸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2]。保管成本是指花費在保存貨物上的費用,既包括倉儲、殘損、人力費用及保險和稅收,又包括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運輸成本主要指貨運費用,即運輸部門的運作和裝卸費用。物流管理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其物流部門能夠合理有效的運作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所耗費的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在滿足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在控制物流成本與降低物流成本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達到預期的目的。
鑒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企業應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核算。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為企業提供全面而系統的物流成本信息,使企業管理者能夠準確地把握物流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從而可以及時地發現物流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便于企業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第二,可以利用物流成本核算的資料,為企業編制物流生產預算方案以及控制預算的資料。物流成本的準確核算,可以提供物流生產詳細的信息,提高物流生產的管理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及途徑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加強物流成本的管理首先要在企業樹立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從建立和健全物流管理體制著手,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成立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和物流管理系統,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責任成本考核作為控制、分析、評價各責任中心工作業績的手段。
2、加強庫存管理。合理的控制庫存量是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任務,企業存貨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訂貨或生產準備成本以及缺貨成本。如果存貨量過多,雖然能有效滿足客戶的需求,減少訂貨成本,但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存貨持有成本;如果存貨量不足,雖然能減少存貨持有成本,但卻不能滿足客戶的正常需求因而會增大缺貨成本[3]。如何才能夠既不損害對客戶的服務水平,也不使企業因為存貨過多或過少而增加成本,達到一個合理的存貨量,這就需要加強庫存控制管理。
3、實行全過程供應鏈管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控制物流成本不僅僅是企業追求物流的效率化,更主要應該考慮從產品生產到最終用戶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成本效率化[4]。現代社會企業競爭激烈,客戶除了在價格上對企業提出要求外,還要求企業能夠有效地縮短商品的周轉時間,真正做到準確、迅速、高效地進行商品管理。要實現這一目標,僅一個企業具有高效的物流體制是不夠的,它需要物流企業協調好與其他企業以及客戶之間的關系,實現整個物流供應鏈的高效率化。
4、通過合理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配送是物流服務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高效的配送管理,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優的運輸線路,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和運輸成本。貨物運輸費用占物流總成本的比重較大,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控制運輸費用的關鍵是權衡運輸服務方式和運輸價格,選擇運輸費用最低、時間最短、綜合效果最佳的運輸服務方式。
5、利用物流外包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可以將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通過對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既可以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還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技術優勢,提高整體的物流服務水平。很多企業的物流配送成本占銷售成本的20%以上,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物流外包,從根本上降低了企業自身的物流成本,并且使服務質量得以明顯上升。
6、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業可以借助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統,一方面能夠迅速、準確地處理各種物流業務;另一方面還能夠為企業的生產、流通全過程帶來的收益,根據需求的不同調整企業的經營行為和計劃,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充分體現出物流的第三利潤源。
綜上所述,物流成本管理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工程,要著眼全局,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有效把握物流成本,利用各要素之間的效益關系,合理、科學地組織物流生產,有效控制物流生產過程中的費用支出,降低勞動消耗,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建華.現代物流管理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當前,汽車物流可以分為零配件物流和整車物流,大部分汽車物流都是整車物流,其主要特點為:一是市場對汽車整車物流影響很大,經常變化,無法控制。二是整車物流更加強調“以顧客為中心”。三是汽車整車庫存管理難度大、易出現問題。
(二)分析
一般來說,汽車物流過程主要包括:制訂生產計劃、原材料及汽車零部件的運輸和庫存管理、物料的發出、剩余物料的收回、完成生產、整車倉儲、整車發運等。根據以上物流過程,汽車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大的方面:一是原材料及零配件的采購費用。二是庫存費用。三是汽車銷售相關的費用。四是物流信息成本。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汽車生產企業的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重為17%,歐美為8%,日本為5%。因此,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強汽車物流成本管理。
(三)會計科目的設立和核算
要準確計算汽車物流成本必須依賴于完整的成本會計核算資料。首先企業需要獲取關于物流成本的信息,再將這些信息進一步分類確認,計入相關的物流成本科目中。成本費用會計科目主要有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制造費用等。另外,我國會計準則要求:在采購環節中,相關裝卸費、材料運輸費等與物流成本有關的費用計入“材料采購”科目,因此,在核算企業物流成本時,除了從一般的成本費用類會計科目入手外,還應該著重考慮材料采購科目中所包含的物流成本會計信息。物流功能項目主要包括:運輸費、倉儲費、裝卸費、保險費、信息費。物流活動范圍包括:原材料及零配件物流、企業內部物流、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從倉庫到客戶的物流。物流成本支付形式主要包括:工資薪酬、折舊費、維修費、一般經費、特殊經費等。因此,企業可以以”物流成本費用”為會計一級賬戶,以物流成本項目所包括的具體成本作為二級賬戶,以量化的活動范圍項目作為三級賬戶,以各種支付形態為四級賬戶設計明細會計科目。設置物流成本明細賬為核算物流成本提供了一種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掌握的會計資料設計賬戶。
二、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汽車生產企業所需要的零配件、原材料的購進,汽車產品的生產入庫、產品的分銷運輸都是由企業自主完成。這種供—產—銷一體的物流模式使大多數汽車生產企業物流成本過高。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汽車零部件、配件采購鏈流程長
當前,大多數汽車生產制造部分零部件(發動機、車控系統)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就需要提前計劃,長距離運輸,使得零部件的供應鏈變長。另外,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分布沒有形成產業聚集,干線運輸可靠性差,這使得大多數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的持續進行而設立較高的安全庫存線。
(二)大多數國內汽車企業采用供—產—銷一體的自營物流模式,缺少合作
不少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都建立了零部件供應倉庫、獨立的銷售渠道和中轉基地,但使用效率卻不高,而相關的土地租金和人員工資也居高不下。汽車整車銷售物流只注重汽車整車運輸,使得運輸車輛空車率很高,相關的物流成本也進一步增多。與此同時,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在我國還沒得到廣泛的應用。
(三)我國汽車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系統不完善
信息化程度低一直是困擾我國汽車生產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問題。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將會大大的降低物流成本。
(四)物流標準化建設落后
標準化的物流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從總體上降低了物流綜合費用。另外,汽車行業上游供應鏈的合作依賴于完善的標準化建設。雖然我國“條形碼”“pos機”等物流標準化建設在提高零售業結算速度上取得進步,但沒有將相應的技術應用到提高整個行業物流業水平上。
三、解決對策
(一)通過發展第三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汽車生產企業應該摒棄傳統供—產—銷自營物流模式,可以將部分流程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也可以將整個管理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物流委托外包可以使企業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營業務上,增強企業的戰略化布局,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專業物流的管理經驗和技術。
(二)建立汽車物流信息平臺,形成完善的汽車物流信息體系
建立物流信息平臺,首先要解決物流信息資源收集問題。其次要建立物流數據庫平臺支撐物流信息系統。數據倉庫應該符合主題,集成數據,具有穩定性,可以提供系統化和歷史化的數據,支持全方位的決策分析。
(三)制定完整的物流標準體系,降低物流成本
標準化體系的建設涉及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多個方面,體系的設計也要顧及物流的運輸、倉儲、裝卸、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當前,我國不少物流技術(條形碼、數據接口方式)發展仍不完善。為了順應國際物流標準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應該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工作。該標準化體系既要符合我國當前汽車行業發展的現狀,也要與世界相關的標準體系接軌。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成本最低化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間的原材料、中間過程的庫存、最后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及儲存的運籌和管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經濟的黑暗大陸”,“物流是第三利潤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說”等觀點都說明了物流成本問題是物流管理所關注的主要問題。但是物流成本管理作為物流管理的核心內容,卻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就物流成本管理作初步的探討。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內涵
1.物流成本的內涵。物流是企業物資在實物形態上的流動,即企業借助人力、物力和信息在空間上的實體運動,它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綜合性很強的系統活動;物流成本就是為實現企業物資實體的流動所發生的資金耗費,是一種使商品變貴而不追加商品使用價值的費用。
2.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物流成本管理,是指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成本最低化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間的原材料、中間過程的庫存、最后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及儲存的運籌和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效益背反規律。一般來說,在提高效益或降低總體成本費用的情況下,成本費用之間都存在效益背反規律,即一種成本費用的減少(增加)必然會導致其他一種或幾種成本費用的增加(減少)。在物流成本中最能體現這種規律,在物流功能之間,一種功能成本的削減會使另一種功能的成本增多。它經常表現為當訂貨成本費用增加(減少)時,相應的庫存成本費用就會減少(增加);當細化物流成本核算時,物流成本費用會更加明晰從而制定降低物流成本費用措施,但往往會增加核算成本。因此,在進行成本費用籌劃時就必須考慮整體的最佳成本費用。
(2)杠桿效應。物流成本的杠桿效應也叫做物流成本削減的乘法效應,即因物流成本減少而產生的效益要大于物流成本本身所減少的數額。一般可以用(物流成本費用減少所產生的效益增加未減少物流成本費用時的效益)(物流成本減少數額物流成本費用)或是減少物流成本費用所產生的效益變動率物流成倍費用變動率。
(3)隱含性。現代物流成本是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囊括到將商品送到達到消費者手上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然而,目前除了極少數國家一般企業和大多數國家的物流企業外,基本上沒有對物流成本費用進行單獨的處理。其主要原因物流成本沒有被納入到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核算體系中來,從而物流成本也就形成極大的隱含性。它主要表現在物流成本費用常常被分解到企業的產品成本(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中,這也就無法看到物流成本費用真實的全貌。
二、物流成本管理瓶頸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經引起我國企業界的廣泛關注,但由于物流成本管理起步較晚,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對物流成本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其主要問題和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物流成本缺乏相應的認識。我國企業界普遍認為所謂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所發生的相關成本或是一般企業發生的運輸費用。其實,物流成本包括的內容很廣泛,一般來說物流成本所包括的內容取決于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為適應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一般可以從物流過程、支付形式、物流功能等三個方面來分類。按物流過程可以把物流成本分為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退貨物流成本,以及廢棄物流成本等;按支付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分為企業內部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和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按物流功能可以把物流成本劃分為運輸費、保管費、裝卸費、包裝費、流通加工費、情報流通費和流通管理費等。
2.缺乏相應的政策指導和方法。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將物流成本描述為“物流冰山”,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物流成本隱含性特征。但由于我國目前沒有對物流成本進行界定,也沒有相應的核算規章制度體系,結果企業只有根據現行的規章制度體系來對物流成本費用進行計量和核算。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被廣大企業普遍所接受的物流成本只包括有“外付運費”和部分營業費用,而這只不過冰上的一角。企業所發生的其他物流成本費用如采購環節的運雜費被計入商品的采購成本并最終計入產品成本中,商品的倉儲費用和物流信息費用被計入管理費用中,制造過程中的物流費用被計入制造費用并最終也計入產品成本中等,而且這些費用在最后又不能或很少能以物流成本費用的形式反映出來,這就給企業進行物流成本因素分類、物流成本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
3.缺乏相應的方法體系。由于沒有相應的政策指導,大多數企業把采用計算機和網絡加強聯系以便及時了解物流情況看作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其實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個方面,還算不上真正的方法體系。真正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在完全市場條件下,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借助計算機和網絡,運用相關知識制定一套科學、適用的方法體系。這套方法體系的基本目的是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成本效益原則和重要性原則,讓混入到其他費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浮出水面,使企業能夠清晰地看到潛藏在海平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以便挖掘降低成本的寶庫和開拓“第三利潤源泉”,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實際上,完全市場條件下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這種理想狀態并不否定常態,即在現行情況下,可以通過對理想狀態加上一定的修正值,就可以應用了。
三、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入手,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現代物流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追求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這一點對于企業構筑和優化物流系統,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途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和來自降低成本的壓力,不少企業開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轉向物流領域,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項功能活動上,而忽視了對物流活動的整合。其結果,必然會違背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的效益背反關系,導致總成本上升。
2.加強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物流成本計算的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物流成本數據很難從現行的財務數據中剝離出來。因此,要準確計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同時,為了保證企業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確定一個物流成本計算的統一標準,用以統一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口徑。傳統的物流成本計算按照運輸費、保管費、包裝費、裝卸費等功能類別統計,并沒有與物流服務水準聯系起來,也沒有按顧客類別和銷售業務人員類別計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責任不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采用制定相應的方法體系和核算體系。例如進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物流作業成本法,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3-0152-01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管理成本的定義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標準物流術語》中規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即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物流活動中所發生的管理費用方面工作的總稱。具體來說,是指從物流設計到物流運行再到物流結算的整個過程中,對物流成本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監督、控制以及對物流活動結果的評價。
二、我國物流成本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企業在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流成本核算分散
近年來,我國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各個企業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單獨進行的。盡管2006年的《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規定了物流成本的構成和核算方法,但是效果改善并不顯著。
(二)物流成本核算片面
對于物流的核算,常常以偏概全。有時只注重采購環節的物流成本核算,而有時只核算外部運輸倉儲的物流成本,而忽視其他物流成本。這就對全面理解物流成本造成了客觀的難以實現。此外,正如上述缺陷(一)所述,各個企業大多根據自己的理解單獨進行物流成本核算。在沒有統一標準的前提下,對各個企業之間的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進而企業之間的相對物流績效就無法體現,而這些卻恰恰是計劃在企業間建立統一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礎。
(三)物流成本管理零散
企業的物流活動是由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等子系統共同組成的一個密不可分的統一系統。各個物流子系統之間以及系統各個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此消彼長的“效益背反”的規律。但是當前我國企業在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時,只是片面地核算某一單個物流成本要素,未能從物流成本管理這一系統的總體角度著眼進行分析。這一行為違背了物流成本作為一個不可分割整體的原則和“效益背反”規律,極易出現某一物流子系統的成本降低,但物流總成本的上升的局面,也影響了企業在市場中的整體競爭力。
(四)缺乏對物流成本管理的注意力
企業通常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上,而對物流成本的注意力明顯不足。認識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缺乏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識。因而在我國企業中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欠缺,尤其缺乏對降低企業內部物流成本進行控制的意識。此外,缺乏對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面總體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從總體來看物流成本管理效果不盡人意。
(五)物流成本管理相對封閉
現今,我國企業通常都是只依靠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分析,尋找對策來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注重單個子系統的成本降低,或者是注重單個成本的降低,但很少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對本系統內部的影響,也缺乏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去增加績效的意識。換言之,我國的物流成本管理仍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內部決策支持系統。
三、降低我國物流成本的幾點對策
關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控制,筆者認為應對物流成本進行研究和管理加以重視,在此基礎上,在具體的管理運作中結合自身存在的問題,探索切實可行的對策。最終實現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和企業利潤的最大值,實現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最佳組合。
(一)物流管理專門化
學習現代物流理念,對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有一個全新的視角和一種全新的意識。在企業的具體運行中,結合企業自身的需要,設立專門的物流成本管理的職能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
(二)物流視角全面化
在各種物流成本中,我國企業往往重視運輸成本,而忽視倉儲成本。其實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倉儲成本在物流成本構成中所占的比重僅次于運輸成本,列居第二。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倉儲成本的管理,在努力縮短物流運程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合理庫存,提高保管效率,降低倉儲成本,進而降低總體物流成本。
(三)業務流程轉變
在當前的競爭態勢下,企業物流管理部門中承擔生產職責的機構重構以市場、客戶為導向的業務流程。在此流程中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勢。
(四)選擇合適的物流模式
物流模式一般分為自營物流、物流聯盟和第三方物流三種模式。在物流成本管理中,企業以物流成本最小化為努力目標,結合企業的資金實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場的交易成本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權衡,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物流模式。
【參考文獻】
1 物流成本的內涵
物流成本是物流各環節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主要由人工成本、作業消耗、利息支出、管理費用等構成。一切由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實體的流動所產生的貨幣開支都是物流費用,這些物流過程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按一定對象匯集就構成了物流成本的概念。我國國家標準對物流成本的定義:物流成本即產品在包裝、運輸、儲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及與存貨有關的資金占用成本、物品損耗成本、保險和稅收成本。它是指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現代物流成本是指經過生產制造中的半成品、產成品的倉儲、搬運、裝卸、包裝、運輸,從生產企業內部原材料的采購、供應開始,在消費領域發生的驗收、分類、倉儲、保管、配送、廢品回收等物流活動發生的所有成本。而我國傳統的物流成本僅指由于物品在包裝、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所產生的費用,一般在企業財務會計賬薄中以包裝費、運輸費、裝卸搬運費、加工費等形式體現出來。傳統的物流成本是物流過程的顯性成本。現代的物流成本除包括傳統的顯性物流成本外,還包括隱性的客戶服務成本。客戶服務是連接和統一所有物流管理活動的重要方面,物流活動就是為了追求客戶滿意,實踐中常有企業因物流服務水平低不能令客戶滿意而逐漸失去現有客戶與潛在客戶,從而產生了客戶服務成本。傳統企業成本核算模式主要以實體產品作為歸集對象的,經過長期運作,已形成完備的成本管理體系。物流過程的成本支出,在既有的成本核算體系中,被分散統計于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當中,使得企業難以明確劃分和單獨核算這一部分物流成本,物流活動本身的成本就此被淹沒,如何降低這部分物流費用便成為了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重點。
2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內涵
所謂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就是指為實現企業物流系統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的平衡,通過計算、控制和調節企業在物流活動中采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訂單處理等環節所耗費的經濟資源,而對物流系統結構和過程的優化的管理過程。
由此可見,物流成本管理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而是對企業物流活動的管理,是對企業物流活動的一種調整和改善.通過對企業物流活動各環節所產生的費用的計算,來分析和判斷物流流程中哪些是屬于高效率的活動,哪些是屬于低效率的活動,哪些是屬于無效率的活動。從而來完善物流系統的結構和優化物流過程,達到提高企業物流效率,降低企業物流總體成本的目的。
3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3.1 物流費用的核算不完整 在通常的企業財務決算中,所表示的物流費用核算的是企業對外部運輸業者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所支付的運輸費,或向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相反,對于企業內部與物流中心相關的人員費用、設備折舊費用、固定資產稅等各種費用則與企業其他經費統一計算。所以,企業很難完整地\全面地把握企業的實際物流成本。
3.2 對物流成本沒有分列計賬 物流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一般是將企業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較難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物流費用做出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無法獲得全面、完整、準確的物流成本信息。
3.3 物流管理的效率低,成本高 一般企業產生物流需求的部門是企業的生產、采購、銷售等部門,而管理這些物流需求的部門則是相對獨立于這些部門之外的物流部門。因此,物流部門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物流需求產生的方式,實踐中往往由于生產、采購、銷售等部門缺乏有效的統籌安排,這樣從客觀上就必然導致物流部門的效率低下,也必然產生高的物流成本。比如,生產部門一味地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而大量生產單一產品,導致大量庫存,保管這些庫存需要增加相應的倉儲設施,從而增加了物流成本。
3.4 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缺少統一的標準 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出統一的物流成本計算和控制的標準,實踐工作中,每個企業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都是分散的,也就是說,各企業根據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來把握物流成本,這樣就帶來了一個管理上的問題,即企業間無法就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產業平均物流成本值,因而無法真正衡量各企業相對的物流績效。
4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企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項目,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總成本的10%左右,而我國物流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30%-40%。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物流管理,大幅度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等物流成本是完全可行的。
4.1 企業確定本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具體項目,要根據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對象 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關鍵,是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憑證和賬簿,我們要按照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的要求來進行。企業還應根據物流成本的核算特點,編制其物流成本會計報表,提供本企業的物流成本信息,設置適合本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報表。
4.2 通過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 由于物流活動存在“效益背反”規律,若不統籌考慮一定會增加總體的物流成本。物流的各個活動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長,因此,在實踐中,一定要通過實施物流活動的合理化,不能單純地強調某一個環節的合理、有效、節省成本,而是要從企業經營的整體考慮,綜合設計企業物流流程的統一規劃。
4.3 通過整合物流職能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隨著當今企業間價格競爭的激化,ECR(有效顧客響應)等新型供應鏈管理體制不斷發展與普及。這種新型的物流管理體制使得顧客除了對價格提出較高的要求外,更要求企業能有效地縮短商品周轉時間,真正做到快速、及時、準確、高效的管理.要實現上述目標,僅僅本企業的物流體制具有效率化是不夠的,它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幾客戶、運輸業者之間的關系,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
4.4 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控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實現各個環節的最優控制.企業采用信息系統,一方面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匯總,進行相應的預測分析;另一方面可使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準確,迅速的進行。
4.5 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并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這對于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一、物流成本概念
宏觀物流成本是從國民經濟總量的角度出發,分析國內物流活動的總開支水平,常見的指標是國內物流成本與一國GDP的比例,該比例越小,說明其物流業越發達。中觀物流成本是采用標準管理的理念,研究某個行業、產品,甚至是某項服務的“平均物流成本”數據,從而建立分行業或分產品的物流成本參考標準。企業物流成本通常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劃分:一是以財務會計中費用發生為基礎,按照交付形態的不同,可以把物流成本分為本企業支付的物流費用和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用,其中本企業支付的物流費用又進一步細分為企業本身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工藝費、維護費、一般經費、特殊經費和委托物流費用;二是按照物流功能的差別,物流成本可分為實物流通費用、信息流通費用和物流管理費用三類;三是按照物流活動的不同階段劃分。物流成本包括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階段的物流成本。另一種說法是包括供應、內部和銷售物流成本。
二、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勞動力和產品來分攤企業成本,企業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科目來核算物流成本,企業的“損益表”中沒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記錄,因而較難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物流費用做出準確的計算與分析,無法完整統計物流成本,使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無從下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物流成本沒有分列記賬
物流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一般是將企業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因而較難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物流費用做出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
(二)對于物流費用的核算方法的失誤,不能從外部把握企業實際的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業財務決算表中,所表示的物流費核算的是企業對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運輸費或向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相反,對于企業內與物流中心相關的人員費、設備折舊費、固定資產稅等各種費用則是與企業其他經費統一計算,因而,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企業難以從外部正確把握實際的企業物流成本。
(三)時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分散進行
迄今為止,我國尚沒有完善的、統一的物流核算標準,也沒有科學合理的綜合管理框架。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各企業通常是分散進行的,也就是說,各企業根據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來把握物流成本,企業不同,物流成本的計算標準也不同,各企業所計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對比的基礎;企業內部計算物流成本的標準時常改變,缺乏統一的、明確的會計成本核算標準和整理方法,這樣就帶來了一個管理上的問題,即企業間無法就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產業平均物流成本值,因而無法真正衡量各企業相對的物流績效,進而影響了物流合理化的發展。
(四)對物流成本的組成不能清楚地劃分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門完全無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費中過量進貨、過量生產、銷售殘留品的在庫維持以及緊急輸送等產生的費用都是納入其中的。從銷售關聯的角度看,物流成本中過量服務所產生的成本與標準服務所產生的成本是混在一起的,例如許多企業將銷售促進費都算在物流成本中。因此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
(五)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為
國有企業的管理者的流動性較強,他們對企業的承包期短,使企業行為明顯出現階段性,為突出任職期間的工作業績,他們很少關心企業的發展后勁,在成本費用的劃分、成本差異的調整、計提折舊、大修、存貨的盤盈、盤虧、壞賬損失、待攤、計提等方面,出現了該提的不提,該攤的不攤,人為地調整成本等現象,這樣給后任的管理者改進成本管理帶來了困難,甚至在許多情況下,后任的管理者為了完成指標或達到其他目的,只得繼續偽造成本管理數據以粉飾財務報表。
三、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
部分國有企業管理者的素質不高,市場觀念淡薄,經營管理不善。市場經濟體制是與計劃經濟體制截然不同的經濟體制,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沒有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不再是以政府的指令計劃為導向,而是以市場為導向。有些管理者未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樹立市場競爭觀念,他們仍然存在著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等、靠、要”思想,使成本管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現有的物流資源如何整合利用,如何高效運轉。也存在體制問題
建立國際物流管理系統需要投入昂貴的硬件設備、軟件以及通信設備投資、人力資源培訓投資等等。許多中小企業不愿意因此占用企業大量資金,影響企業自身資金正常運轉。同時,由于硬件技術不斷更新,設備加速折舊,很多物流企業對把大量資金投資在迅速貶值的硬件設備上感到不值。然而,國際物流企業競爭的趨勢是當前的商品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動。經營范圍覆蓋歐洲六個國家的五大歐洲物流集團,聯合創建了新物流世界聯合體(thenew Logistics World Alliance,LWA),進一步確保多國物流市場的跨國經營的穩定、安全和高效。面臨國外大型企業觸角的不斷延伸,我國的物流企業在發展較晚,規模偏小,競爭優勢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整合物流資源,也需要政府出面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或在資金運作方面予以支持。
(三)企業內部物流體制沒有理順,物流理念落后
由于沒有專門的物流管理機構,中國企業的物流管理往往僅由個別人對供求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并決定采取的相應措施,物流成本管理比較混亂。國內許多生產企業,物流供應僅滿足本團體的利益,商品生產過程從原料生產、半成品生產、零部件加工、成品組裝、標志、包裝到發運銷售,整體承包下來,導致大量生產設備閑置,維護費用很高。
(四)現行財會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時指出,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不適合現代物流的費用管理,不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導
致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虛假性。目前,我國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勞動力和產品來分攤企業成本,企業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科目來核算物流成本,企業的“損益表”中沒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記錄,因而較難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物流費用做出準確的計算與分析,無法完整地統計物流成本,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無從下手。
(五)物流標準化、信息化落后
物流過程實質上是“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體化”過程,只有將三者有效地結合,才能真正達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技術問題、資金問題等,使得國際物流的基礎性工作量很大。目前我國在物流術語方面出臺了一些規范性文件,但是在技術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信息化標準化、服務標準化方面還十分滯后,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海運、空運、集裝箱、倉儲、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等等,都迫切需要標準化,與國際接軌。
在現代物流中,信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商品的流動要準確、快速地滿足消費者、資金的及時回籠也離不開相關信息的快速流動。許多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極低,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不能實現集成和實時控制,無法從根本上降低運營成本,除了造成經濟上的直接損失,還造成人力、時間、效率等方面無法估算的損失。
四、完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強化物流成本意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者應當認識到,實現物流現代化,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批熟悉現代物流管理規律、具有開拓精神的專業人才,在責權利一致的原則下,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將個人利益與物流成本管理績效掛鉤,推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年薪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員短期行為,對貢獻突出的人員予以精神和物質獎勵。
(二)提高物資周轉率。嚴格控制存儲費用
實踐表明,提高物資周轉率、減少庫存費用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徑。提高物流速度,既可以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物流周期,又能降低存儲費用,從而控制物流成本。企業可以通過加快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配送物流、銷售物流等措施,提高物流速度,縮短物流周期,增加資金的利用率。
(三)構筑有效的物資采購成本控制體系
采購成本的高低對物流總成本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企業應設法降低物料采購的各項費用,強化采購人員的業務素質,積極采用各種現代采購技術,選擇質優價廉的物資,從而降低采購成本。
(四)多方位地降低物流成本
第一,通過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顧客的物流服務來削減成本。
一、物流管理的發展
目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既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力量,已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2007年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物流增值服務收入增長突出,綜合型物流企業收入增長明顯快于倉儲型、運輸型物流企業。200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74.8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國內物流業增加值達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8.8%;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1%提高到17.5%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4.5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8.4%。
同時,應該看到我國企業在物流領域存在著嚴重的高成本與低效率的矛盾。在思想上,對物流系統設計、物流合理化、開發信息系統等高增值業務缺乏有效的了解,沒有樹立現代物流成本意識,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在理論上,對物流成本的研究還是更多的集中在介紹歐美、日本等國家的研究成果上,而對于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研究與發展我國的物流成本管理體系的研究成果則相對較少;在實踐上,對物流成本的構成認識比較模糊并且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圍由各企業依據自身的需要進行認定,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
解決這種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加強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成本,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
二、物流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現代企業管理的目標已不再是短期利潤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長期競爭優勢,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無論企業采用哪一種戰略方式,都離不開成本管理,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是企業物流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現代企業物流管理目標的一個必要途徑。
1、物流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還存在許多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有:
(1)我國企業及相關人員的物流成本管理觀念落后。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主要通過規模效益以及增強與供應商及分銷商的談判能力達到轉移成本的目的,而沒有認識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關鍵,這種意識和觀念急需轉變。
(2)傳統成本管理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經營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3)我國企業成本控制不力。企業自身缺乏成本意識,沒有明確的成本目標,或者雖然確定了成本目標,但缺乏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由于成本控制不力,造成了企業物耗上升,費用增加。
2、探討物流成本管理方法,期望能夠對加強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有所幫助。
針對上述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結合市場對現代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我國企業應在外部環境逐步改善的同時,主動積極地加強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增強成本觀念,強化成本意識,使人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義。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應以現代成本效益理念作為指導思想,要認識到成本優勢的取得絕對不限于成本本身,應從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獲取效益的潛力。
(2)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化。指在系統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物流系統進行整體設計,力求達到以最佳的結構、最優的協調與最小的總成本來組織各項物流活動,以滿足企業的物流戰略。根據效益背反理論,由于物流各子系統間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物流子系統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夠降低物流系統的總成本。只有通過協調物流子系統間的運作、引入新的物流管理技巧等方式,來降低系統的總成本,才是長遠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
(3)樹立物流成本管理的戰略成本管理思想。著眼于對企業發展有長期性、根本性影響的問題進行決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將物流成本管理與企業競爭戰略聯系起來,使企業的物流活動滿足企業競爭戰略的要求。現代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從企業采用的具體競爭戰略出發,通過對企業價值鏈的分析,在保證企業市場策略的基礎上,將不產生價值的物流環節盡量縮減,從而為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
(4)對物流成本進行目標管理。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應確定總的奮斗目標,如利潤總額、資金利潤率等,并據以指導、組織、動員員工為實現企業總目標而努力。圍繞這個總目標,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乃至每個人都應當制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如銷售目標、成本目標、技術目標等,并制定實現目標的措施,以保證總目標的實現。
(5)學習借鑒國外一切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方法,健全成本管理方法體系。西方的市場經濟機制已有300多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管理方法。對此,我們可以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每個企業的不同情況靈活地、適當地加以借鑒和運用,進一步豐富和健全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3、小結
物流成本作為“第三利潤源泉”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企業管理層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上考慮成本問題:不僅要考慮有形的成本支出,還要考慮無形的成本損失;既要考慮貨幣因素,也要考慮非貨幣因素的影響;不僅要考慮企業自身的成本費用,更要考慮不同的成本方案對客戶、供應商和社會的影響;成本考核時,不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聯系企業的收益、綜合競爭力,把供應商、客戶和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質量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
參考文獻
[1] 樂艷芬:《成本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物流管理引入作業成本法是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因為用于管理決策的的兩種主要的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完全成本法、變動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相關性,難以適應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而作業成本法在這方面正好符合需要。
一、作業成本管理的內涵
作業成本系統大致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作業成本法,二是作業管理。作業成本法能夠克服傳統成本計算法的許多缺點,它的運用能為企業提供許多戰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作業管理是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運用。作業成本法源于一種新的企業觀,就是把企業看作是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企業的最終產出,作為企業內部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它凝聚了在各個作業上形成而最終轉移給顧客的價值。作業成本法就是將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更準確地分配到作業、生產過程、產品、服務及顧客中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在作業成本法下,許多組織資源的使用并非用于構成產品的實物形態,而是用于為各種輔助作業活動提供一個寬泛合理的安排,以便能夠為各類顧客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作業成法的目的不是將共同成本分配到產品,而是對用于各種作業的資源進行計量和評價,這些作業業務主要是指輔助生產、交貨及顧客服務。作業成本法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為:依據不同的成本動因分別設置作業成本庫,再分別以各成本計算對象所耗費的作業量分攤其在該成本庫中的作業成本,然后分別匯總各成本計算對象的作業總成本。作業成本法首先將企業所消耗的資源通過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形成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的成本通過作業成本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形成成本對象的成本。這樣,作業成本法改進了傳統成本分配方法采用單一成本分配基礎的弱點,力圖找到資源消耗與成本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得到更加精確的產品成本。
二、作業成本管理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確認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各項作業。
作業是企業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進行的資源耗費活動,是企業劃分控制和管理的單元,是連接資源和成本對象的橋梁。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或每道工序都可以視為一項作業,企業的經營過程就是由若干項作業構成的。物流作業是一個組織活動對物質資料實體的物理性移動,包括場所位置的轉移和時間的占有的世紀操作過程。物流作業包括運輸作業、儲存作業、包裝作業、裝卸搬運作業、流通加工作業、信息處理等。這些作業構成物流整體作業,從而實現物流功能。
2.界定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資源,分配資源耗費至作業成本庫
資源指支持作業的成本、費用來源。它是一定期間內為了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而發生的各類成本、費用項目,或者是作業執行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代價。一般來說,資源可以分為貨幣資源、材料資源、人力資源、動力資源、廠房設備資源等。資源的界定是在作業界定的基礎上進行的,每項作業必涉及相關的資源,與作業無關的資源應從物流核算中剔除。企業各項資源被確認后,要為每類資源設立資源庫,并將一定會計期間的資源耗費歸集到各相應的資源庫中。作業確認后,要為每一項作業設立一個作業成本庫,然后以資源動因為標準將各項資源耗費分配至各作業成本庫。所謂資源動因是指資源被各項作業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3.明確成本動因,分配作業成本至成本對象
成本動因是指作業被各種產品或勞務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業成本庫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中去的標準。由于物流服務過程中所需作業的數量很多,因此,從經濟上看,為每一項作業確定一個成本動因是不可行的,反之,將許多作業綜合起來,并用一個成本動因又會造成成本計算的誤差。所以,物流作業成本計算中的成本動因的確定即確定成本動因的數目和選擇哪些成本動因需要特別注意。成本動因的選擇主要應考慮四個原則:選定的成本動因與實際作業消耗之間的相關性;計量成本動因的成本;成本動因采用所誘致的行為;上述三個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對于成本動因數量的確定。由于一個以作業為基礎的物流成本系統所需要的最少的成本動因數目取決于其要達到的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程度及物流的復雜性。所以要達到的成本結果的準確程度起著非常明顯的作用,物流成本動因數量越多,所能達到的準確度越高。
4.計算物流作業成本
即將作業成本庫歸集的作業成本按成本動因分配到個成本計算對象上。從上述可以看出,作業成本法相較傳統的成本法而言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更具優勢。第一,作業成本法對物流間接成本的分配更為合理。作業成本法采用了多元分配基準,集財務變量與非財務變量于一體,尤其強調非財務變量。因此,物流作業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相關性而且準確。第二,使作業成為物流成本計算的基本成本對象。由于是以作業而非物品實體或物流過程和功能為成本計算對象,所以能夠提供各項作業耗費的成本信息,便于管理人員進行作業管理。第三,物流作業成本計算法是更廣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業成本法下,以往可能作為“一次性扣除”的營銷、倉儲、回收等領域發生的成本,只要與特定產品相關,都可以通過有關作業分配至有關的產品或其他的成本計算對象中,這樣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業進行決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