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22:04: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區矯正人員思想匯報,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創新監管辦法
矯正工作“將心比心”
去年10月,同興鎮蒲家溝村矯正人員蒲某由于好友在重慶市區結婚,迫切地想要去參加婚禮,于是向司法所書面請假。司法所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同意請假3天,并將他的手機定位的有效活動區域添加到了重慶市區,回來后賡即恢復到原來的活動區域,實現了他參加朋友婚禮的愿望。
“我們考慮到矯正對象的心理,站在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同意了他的請假要求,他也因此得到了社會和朋友的認可,回來后的表現與以前相比可以說是有了天壤之別。”司法所所長楊宏順告訴記者。
近年來,該司法所堅持結合社區矯正工作實際,積極強化社區矯正陣地建設,探索創新社區矯正對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專群結合的社區矯正工作機制,有效促進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
很多社區矯正人員是外地法院判決,矯正對象在矯正期內家中無法進行監管、需要請假外出到父母身邊務工。針對這種情況,司法所大膽走出了一條人性化的監管道路,根據矯正人員的實際情況,司法所在上報縣司法局同意其矯正人員外出后,為他們制作了外出務工管理卡,由其務工地的基層組織或單位對其進行委托管理,按月或按季度對其表現情況進行鑒定后蓋章,并將卡片寄回;與此同時,矯正對象必須在每月10日前用請假所在地的座機打電話向司法所進行思想匯報,用掛號信寄回書面思想匯報材料。
通過這種雙向管理,目前,該司法所現請假外出矯正人員12人,均能按時打電話和書面匯報思想,沒有不遵守規定的情形發生。
心理疏導與網絡監管
全方位掌控心態變化
去年下半年,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到司法所反映:自己監管的重孫子黃某最近一直在家打游戲,不為家里做事情。了解這一情況后,司法所工作人員羅虎在該所的心理疏導室對黃某進行“如何體現自我價值,對家庭怎么做才是盡到責任,怎么融入社會”專題心理疏導,通過細致的交流,得到了黃某的高度認同。半個月以后,黃某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再也沒有沉溺于游戲,不僅在縣城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在家也成了孝順長輩的乖孩子。
針對社區矯正人員心理存在陰影、性格存在缺陷等問題,司法所于20__年3月成立了“社區矯正心理疏導工作室”。工作室每月對轄區矯正對象進行集中心理教育輔導;同時,對社區矯正對象不同成長軌跡、心理狀況和社會危害程度逐人進行科學評估,篩選重點人員制定特殊矯正方案進行矯治,使矯正對象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康的心理觀,對回歸社會的人員,進行定期跟蹤回訪,關注心態變化。心理疏導工作室成立以來,已經為30余名矯正對象進行過心理輔導,從中篩查出需重點關注對象7名,開展個案心理輔導14人次,組織心理健康集中輔導6次。
為了隨時隨地了解矯正人員的心理狀態,著力化解社區矯正人員匯報難、管理難等問題,有效杜絕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形的發生,該所建立手機網絡平臺,重點向社區矯正人員發放集中學習、公益勞動及相關警示信息,社區矯正人員通過短信形式向司法所匯報思想,實現了靈活高效的良性互動。利用網絡的作用,司法所工作人員每天通過查看矯正對象的qq說說、qq日志、qq動態等,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如其在qq上發現思想有反復或行為可能沖動時,及時發表評論進行引導,并通過電話了解具體情況,提供法律層面的支持和幫助,將可能發生重新犯罪的傾向消除在萌芽狀態。
學習幫扶相結合
矯正人員樹立致富心
為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和學習,從2013年1月開始,司法所設立了“讀書角”,建立集中學習基地。矯正對象在按正常程序報到后,司法所除每個月組織集中學習不少于8小時的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法規、種植養殖、實用技術、農村科普、農村生活、文化藝術、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識外,矯正人員平時還必須自覺學習感興趣的1—2門實用技術,掌握謀生的本領。
“在大家的幫助下,我不僅思想上進步了,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謀生的本領,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酉溪鎮石豬庵村村民唐某通過在“讀書角”的學習,2013年12月11日解除矯正后,回家搞起了養殖業。
此外,利用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的技能培訓納入縣級民生工程的機遇,司法所積極協調、認真組織,合理安排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參加各類技能培訓。
首先,司法所堅持對每名矯正對象實行一人一檔,詳細記載了矯正方案、志愿者協議書、監護人協議書、公益勞動記錄、每月小結、談話記錄、電話匯報等方面的資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規范的基礎性臺帳。
其次, 在管理機制上,充分發揮鎮、村(居)兩級管理網絡的作用,明確各自的工作地位和工作任務。實施村(居)每月一次例會制度,為社區矯正工作的長期發展和司法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教育工作又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其中學習教育和公益性勞動,是提高他們思想認識,改變他們思想觀念,矯正他們不良行為,提升道德品行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們在教育管理手段上實行有的放矢,一是針對矯正對象的刑罰種類不同,選擇一些針對性強的法律知識,實行個體化教育,如對交通肇事罪,進行相關交通法規學習,盜竊罪進行相關刑法知識的學習。二是確立一個公益性勞動基地潭丘鄉敬老院,選擇一些公共場所,根據性別、年齡、體質和特長,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分散為主,安排相應的公益勞動等。三是對一些由心理障礙的矯正對象,適時進行心理疏導,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 再次,針對不同的矯正對象分類管理。我所在充分掌握矯正對象的個人基本情況、所犯罪行及改造表現的情況下,將社區矯正對象分為重點管理對象和非重點管理對象。對重點管理對象提高警惕,及時通過各種渠道掌握其生活行跡,加強管理和監督;對非重點管理對象,只需要適時的報告其生活情況,定期參加公益活動,不定期地開展教育談話。針對不同性格、思想、生活環境的矯正對象,采取不同的矯正方法。對于情緒低落,思想悲觀的矯正對象,堅持安身暖心,實施心理疏導,使其重燃生活希望;對于存在抵觸心理、拒不接受矯正的對象,堅持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結合的矯正方法;對于患病及生活困難的矯正對象,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回顧過去,在看到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目前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目前我所矯正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社區矯正經費不足,資源占有量較少,社區矯正工作涉及電話溝通、思想匯報、談話教育、組織培訓、公益勞動等方方面面,由于經費不足,學習場
地、教材、人力等資源嚴重匱乏,集中學習工作開展難度很大,公益勞動也得不到有效的組織。社區矯正工作主要表現在對矯正對象的思想匯報和教育上,經費不足產生的后果是對矯正對象的監控容易,教育卻很難,矯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監視層面上,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矯正對象往往是被動應付各方監督,尚未真正認罪伏法,逆反心理較大,這種情況對社會治安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二、社區矯正工作人力不足,矯正工作者業務水平有待提高。以我鄉現狀來看,社區矯正人員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矯正志愿者組成,組織結構單一,無法形成有效的矯正網絡,同時,社區矯正工作者參加業務培訓機會少,業務知識不夠豐富,司法所工作人員較少,這幾方面都是制約矯正工作無法做到高效、規范、深入開展的原因。
綜上所述,認清了目前矯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就應該思考對策,立足現實,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目前來看,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各個方面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我們更應該深謀遠慮,未雨綢繆,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區矯正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矯正工作體制,為今后矯正工作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今后我所的矯正工作,會著重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建設:
一是加強社區矯正檔案的規范化建設。突出表現在檔案管理上,檔案的建立應將矯正工作中監督、管理、教育等各方面情況均記錄在案,突出每個矯正對象的思想、生活和工作表現,同時,盡量避免重復記錄的情況發生,減少不必要的細節,做到檔案簡潔、內容充分、條理清晰、主次分明,再根據每個矯正對象的年終檔案,對矯正情況做出全面、客觀的總結。
二是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體制的規范化建設。大力推進矯正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體制化,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資源,做到資源調配不浪費,此外,還要制定和公開社區矯正工作的流程,加強監督與制約,增加社區矯正工作的透明度,限度的解決目前矯正工作資金不足的現象。
安陸市司法局府城司法所現有干警2人,轄區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164人,累計解除社區矯正104人,目前在教60人,占安陸市社區矯正人員的總數的20%左右。兩年來,府城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在府城辦事處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司法局的業務指導下,認真銜接、健全制度、創新管理,經過近年來的不斷探索實踐,府城辦事處已逐步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所具體實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一、認真銜接,實現矯正工作程序化
為了彰顯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嚴肅性,府城司法所制定了完整的矯正工作程序。矯正人員接收時有入矯宣告,解教時有解教宣告。每名矯正人員確立了專門的矯正小組,實施“一對一”教育矯正。20__年5月份開始,我們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先行對矯正對象實行“兩個評估”工作的探索,具體由司法所組織實施。即入矯初期危險可能性風險評估測量、矯正對象填寫《自我評量表》、《癥狀自評量表》,使司法所能綜合掌握矯正對象對社會危害風險,推動矯正對象管理趨于科學化。嚴格分類管理措施進行分類管理,管理正規,效果明顯。
二、健全制度,實現社區矯正運行規范化
為健全社會服刑人員監督治理機制,提高非監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質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發生,確保社會長治久安,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今年協調有關部門抓好積極社區矯正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區矯正工作管理機制。年初調整了鄉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制發了《****鄉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計劃》,對鄉的社區矯正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確保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有條不絮地開展。
(二)開展對全旗社區矯正對象的摸底調查工作。今年開展了2次對我轄區社區矯正對象的摸底調查工作。經調查,我轄區社區矯正對象1人。此社區矯正對象為緩刑,真正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
(三)建立社區矯正人員的信息檔案工作。我所嚴格按照社區矯正工作職責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信息建檔工作,按照一人一個檔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區矯正人員信息檔案,對我轄區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范化管理。
(四)認真抓好社區矯正人員的監控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要求對社區矯正人員簽訂監護協議,聽取思想匯報,對重點人員進行排查監控,及時掌握矯正人員的思想動態和人員去向。我轄區的社區矯正人員沒有脫管、漏管,沒有從新犯罪,確保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實施,維護社會穩定。
二、安置幫教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為使我轄區安置幫教工作落到實處,我鄉及時調整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各嘎查建立了“兩勞”人員接待工作站,明確了職責,使安置幫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將xx年至今年回歸的“兩勞”人員信息資料進行登記造冊,進一步規范了我鄉“兩勞”回歸人員信息資料。
(二)加強銜接,掌握動態。一年來,我鄉安置幫教辦公室收到監獄刑釋解教人員通知書1份1人,收到通知后立即進行登記造冊,及時通知嘎查委員會和家屬,并與派出所聯系,將其納入重點人口管理。現有4名安置幫教對象,刑滿釋放人員4人。為預防和減少“兩勞”人員的脫管、漏管現象,司法所及時向公安派出所、嘎查委員會了解掌握“兩勞”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的情況,并多次走訪安置幫教對象所在的嘎查,了解其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態。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一、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概述
社區矯正是由司法行政機關主導,將矯正人員即將那些不需要、不適宜監禁或繼續監禁的罪犯放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政府機構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社區矯正作為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對刑罰目的的實現,刑罰輕緩化的推行、刑罰結構的完善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檢察機關作為憲法規定的唯一的法律監督機關,對社區矯正進行監督是題中應有之義。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即檢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與社區矯正執行部門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有效利用現有人力、物力、條件資源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地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方式,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責,依法監督,促進社區矯正工作依法開展。同步加強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既是法律規定的需要,也是司法實踐的需要,維護司法公正的需要。
社區矯正法律監督的核心目的是通過監督促進和加強社區矯正工作依法開展,督促糾正社區矯正中的脫管、漏管現象,維護和保障社區矯正對象的合法權利。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法院、監獄、看守所將社區服刑人員的交付執行活動,司法行政部門對社區服刑人員變更矯正(如減刑、收監執行)和結束矯正活動,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監督、教育矯正社區服刑人員的活動等。
二、社區矯正監督法理依據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明確了社區矯正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了對判處管制、緩刑以及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這為社區矯正提供了法律依據,標志著我國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正式確立,為改革和完善我國刑罰執行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檢察機關履行社區矯正法律監督的憲法法律依據。檢察機關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其中刑罰執行監督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能之一。社區矯正是我國刑罰執行制度的一項重大成果,是一項新的刑罰執行方式,理應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等聯合制定的法規規章為社區矯正及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提供了可操作性規范。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頒布的《2012年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第三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社區矯正執法活動違反法律和本辦法規定的,可以區別情況提出口頭糾正意見、制發糾正違法通知書或者檢察建議書。交付執行機關和執行機關應當及時糾正、整改,并將有關情況告知人民檢察院。
三、社區矯正監督模式
社區矯正監督是新興的檢察監督。各地檢察機關因地制宜、立足實際,探索了多種模式,創造性的開展社區矯正監督工作,已經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社區一線。
一是直接將社區矯正監督權劃分到監所檢察部門統籌實施。監所檢察部門是檢察機關依照法律履行刑罰執行監督的專門部門,而社區矯正是一種新的刑罰執行方式,因此,監所檢察部門負責社區矯正的法律監督具有先天的優勢。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大部分監所檢察部門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對監所的監督,而缺乏更多的力量對在社區服刑的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使得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不到位,不能充分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監督。
二是檢察機關內部設立社區矯正檢察科,配置專職檢察干警專門負責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社區矯正檢察科的設置順應了對社區矯正工作監督的要求,能夠集中力量統一對司法所進行檢察監督,卓有成效地開展社區矯正監督工作。但是,囿于機構、編制等的限制,在檢察機關內部設置社區矯正檢察科不具有普遍性。
三是檢察機關在街道(鄉鎮)設置社區矯正檢察室。(街道)鄉鎮社區矯正檢察室雖然可以普遍有效地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監督,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社區矯正檢察室人員要求、經費支持等較高,相對于檢察機關的總體人員編制,機構設置,不現實。諸如有的基層檢察院只是在鄉鎮設置了社區矯正檢察室,沒有配備專職的檢察干警在檢察室上班,這就使監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由街道(鄉鎮)檢察室協助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由街道(鄉鎮)檢察室協助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符合實際,有必要性和合理性。首先,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檢察機關延伸法律監督觸角促進檢力下沉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開展社區矯正監督工作是(街道)鄉鎮檢察室的職能之一,這為(街道)鄉鎮檢察室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依據。其次,接觸社區矯正人員,檢察監督的主要方式還要通過下基層來落實,由街道(鄉鎮)檢察室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協調易于安排,較為現實可行。再次,配合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方便易行,諸如對社區矯正人員的入矯宣告,街道(鄉鎮)檢察室檢察干警到場相對來說方便一些。最后,(街道)鄉鎮檢察室可以有效地發揮溝通協調作用。對司法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發現問題,檢察室可以及時溝通院監所部門,由院監所部門協調相關部門解決。
當然,街道(鄉鎮)社區矯正檢察室也存在不足之處,對于未設置基層檢察室的街道(鄉鎮),街道(鄉鎮)檢察室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監督存在空白,還得主要由院監所部門進行監督,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通過一定的制度設計來完善,使街道(鄉鎮)檢察室全覆蓋社區矯正工作。
四、社區矯正監督機制
對社區矯正進行法律監督,一方面是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核對人社區矯正人員名單,防止社區矯正人員脫管、漏管,檢查社區矯正人員參加公益勞動、集中學習、思想匯報等,了解社區矯正人員矯正基本情況;一方面強化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監督,防止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弄虛作假,包庇、隱瞞縱容犯罪等違法犯罪行為。社區矯正法律監督范圍廣、難度大,因此,加強社區矯正監督機制建設是必要的。
(一)定期檢查機制。
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負責社區矯正法律監督的檢察干警定期到司法所走訪,核實社區矯正人員信息,檢查社區矯正監督考察人員檔案、審查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執行和矯正工作是否合法,檢查社區矯正人員社區服務、教育學習、思想匯報、報告等,接受矯正人員及其家屬的控告,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及時解決社區矯正中存在的問題。檢察機關可以牽頭聯合司法局等相關部門共同開展社區矯正專項檢查活動,每年對司法所的社區矯正工作進行集中專項檢查,督促整改監督過程中發現的普遍性和突出問題。
(二)幫扶幫教機制。
檢察機關可以積極面向檢察干警招募社區矯正志愿者,社區矯正志愿者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幫扶幫教,形成幫扶幫教機制。檢察干警作為志愿者,參加社區矯正人員入矯宣告儀式,與社區矯正人員簽訂一對一幫教協議,通過開展家訪、談話,幫助解決家庭生活問題、就業問題等,使社區矯正人員重新樹立起生活做人的信心,努力改造,順利完成社區矯正,達到矯正的目的。
(三)風險評估機制。
預防社區矯正人員再犯罪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形成風險評估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過對每位社區矯正人員均建立風險評估監督臺賬,定時填寫社區矯正人員改造情況檢查表,同時發放社區矯正人員檢察聯系卡,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訴求,發現社區矯正人員再矯正過程中的問題,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實現社區矯正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統一。
(四)聯席會議機制。
由于社區矯正工作涉及多個政法機關,社區矯正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往往涉及多個機關和單位,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多部門聯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管。檢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情況、定期執法檢查情況,反饋檢察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意見,商討制定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全程監督跟蹤機制,商討社區矯正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分析原因,共謀對策。
(五)信息共享機制。
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可以切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效,有助于解決社區矯正人員脫管、漏管問題。檢察機關負責社區矯正的科室辦公電腦聯入司法局社區矯正平臺,建立建立電子動態管理系統,錄入社區矯正人員的個人信息,與相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相關部門對社區矯正人員資料按時聯合查對,如有不實、不全,立即查漏補缺,確保社區矯正人員資料齊全。
檢察機關、社區矯正部門對本轄區內發生的有重大影響、涉嫌嚴重刑事犯罪案件或不穩定因素,應當及時相互通報;社區矯正部門對于社區矯正人員發生脫管、漏管、違法犯罪,報上級提請撤銷緩刑、假釋或提請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行政處罰等重大情況,社區矯正部門及時通報檢察機關。
(六)社區矯正銜接機制。
社區矯正工作銜接是指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之間有關社區矯正工作的相互配合。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等部門的銜接配合,是依法規范實施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手段,是防止社區矯正人員脫管、漏管的關鍵舉措。隨著社區矯正工作的深入實踐,社區矯正銜接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法律文書的送達滯后、審前社會調查工作的時間短、人戶分離、實際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等問題,因此,檢察機關可以牽頭,建立相關銜接機制,確保社區矯正工作順利進行。
五、結語
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積極發揮在社區矯正中的作用,通過聯席會議、季度評審、日常檢察、動態跟蹤等措施,加強對司法行政機關的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在監督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既尊重個體的差異,又遵循管理的規律,確保社區矯正工作順利有序進行,真正實現監督和管理的雙贏,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法學)
參考文獻:
[1]陳文軍、李潤玲. 鄉鎮檢察室建設與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基層研究.2011年9期.
我國開展社區矯正這種非監禁刑的執行方式,有十幾年的歷史,以“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這兩種模式最為成熟。但是其必定不適合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西北地區的社區矯正,要結合精準扶貧的思路,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社區矯正模式。
一、社區矯正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以來,刑罰制度不斷改革,社區矯正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非監禁性刑罰執行方式,并且已經成為目前西方國家占主導地位的行刑方式。以美國的社區矯正最為成熟。通過由法院將大量情節輕微的罪犯投入社區,由社區矯正部門通過實施監視居住、限制活動、參加義工等方法,負責對罪犯的矯治管理。美國擁有龐大的社區矯正隊伍,全美的矯正體系人員包括監獄,看守所和社區矯正機關有50多萬人,各州也有完善的社區矯正法規。
(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在社區矯正方面,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北京在市級層面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在市政法委的領導下,首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市高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組成。在市一級,主要承擔社區矯正管理工作的是市司法局下設的社區矯正與幫教安置處,而往下分別是各區、縣的司法局和各街道、鄉、鎮的司法所。上海市也成立了由市政法委牽頭的,公、檢、法、司組成的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但與北京不同的是,上海成立了一個副廳級社區矯正的專門管理機構社區矯正辦公室。
(3)蘭州市的情況
截止14年3月,全市已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4361名,解除2189名,當前在冊2172名,其中管制25名、緩刑1782、假釋191名、暫予監外執行135名、剝奪政治權利39名,再犯罪14名,占總人數的0.3%,我們調查了城關區、七里河區和安寧區,這三個區域的15個街道的社區矯正狀況,也去了蘭州市司法局了解情況。七里河區司法局了解到情況:全區的社區矯正工作,是由街道辦、鄉和鎮里的司法所來管理。所有的“社區”居委會,他們不參與社區矯正。七里河區某街道辦事處司法所:司法所無獨立的辦公地點,單單只是“借住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缺乏一些強制性的權力,我們不能使用警棍等器具。工作人員少,經費少,工資不高。我們在被矯正人員那里,只是在規定時間,交份思想匯報,來登記報到一下。沒有社會志愿者,沒有社區幫助,司法所形同虛設。
二、蘭州市社區矯正存在的問題及模式研究
(1)存在的問題
蘭州市的社區矯正沒有社會力量的參與,僅僅是政府和被矯正人員的雙人舞臺劇。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工資不高,與每個社區居委會,村委會脫鉤。社區矯正實際上沒有矯正,而是走個過場。司法行政機關法律地位尷尬,內部資源分布不均。“
(2)模式研究
通過堅持強調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一方面幫助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對象尋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另一方面讓他們無論從思想還是生活中都徹底改變自己,成為知法、懂法、守法和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徹底降低重新犯罪的復發性。大面積實施社區矯正有利于犯人的再社會化,緩解罪犯等被矯正人員與社會矛盾,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社區矯正;開福區
中國的“社區矯正”,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1]社區矯正的罪犯,稱為社區服刑人員,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四種,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于罪行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應作為重點對象,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一、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開福區自2010年6月正式啟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在開福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相關部門的聯動配合下,各項工作機制在探索中不斷完善,形成了黨委政府支持、司法行政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截止今年1月底,開福區累計接收管理矯正對象893人,通過幫助教育,已有597名矯正對象依法順利解除矯正,現有矯正對象296人,其中管制7人、緩刑257人、假釋22人、暫予監外執行10人;在冊社區服刑人員中,開通手機定位人數為296,定位率達到100%,指紋核查錄入率達到100%,視屏簽到率達到100%,有效避免了脫管漏管現象的發生。
二、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特點
(一)整合資源,多方參與
組建了“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矯正教育工作隊伍。首先是由區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在各街道明確專干;其次是組建了一支由心理咨詢專家帶隊、湖南司法警官學院、湖南師范大學和長沙大學學生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積極推行“小社區、大矯正”、“社區心理美容室”等工作模式;再次是建立了服刑人員家庭聯系制度,按照1:4比例為每一名對象確定矯正小組,確立嚴密科學的監管幫扶方案,為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和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二)依托平臺,統籌兼顧
2011年6月,開福區社區矯正中心掛牌成立,2013年6月矯正中心升格為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局。充分發揮平臺作用,積極構建“監管、教育、幫扶”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通過啟用平臺信息,加強司法所與監所的聯系,做到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無遺漏;通過運用GPS手機定位、電子圍墻、指紋識別、圖像收集等科技手段實施科學監控,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到矯正對象的家庭、工作單位或就讀學校以及居住社區了解核實對象的情況來加強監管;通過入矯教育、解矯教育和集中教育,增強矯正對象的道德和法制意識;通過組織矯正對象定期參加社區服務,培養其社會責任感,修復社會關系;通過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使矯正對象感受社會關懷,能夠自覺的接受管理和改造。以矯正工作管理局為立足點,輻射全區,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法律服務人員、矯正志愿者、法律義工和社會五老人員等社會力量建立定向幫扶,針對對象的不同需求開展心理疏導、法律服務、就業輔導、困難幫扶,并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依托湖南穗城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區級過渡性安置幫教基地,竭力為社區服刑人員解決實際困難。
(三)部門配合,協調聯動
建立社區矯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區法、檢、公、司及相關成員單位參加。通過定期會議周密部署,著重加強部門銜接、落實管理措施和強化監督考核,各成員單位分工明確、密切配合,促進全區社區矯正工作不斷規范化和制度化。堅持關口前移,主動與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進行對接,按照精細化、專業化、客觀化的原則開展調查評估工作,有效提高社會調查結果的采信度。堅持部門聯動,為加強對重點特殊對象的監督管理,委托公安分局對特殊對象協助調查,盡可能地防止漏管、脫管和重新犯罪現象的發生。每年上半年,開福區司法局協同區檢察院啟動了對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的專項檢查,檢查內容涉及矯正檔案建立情況、矯正人員在位情況,并與暫予監外執行、未成年人等幾類矯正人員深入交流,有效預防脫管、漏管。通過多次與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的溝通協調,有效提高了對重點對象的共同監管力度。截止今年1月底,開福區司法局共完成社會調查評估893起,出具的意見有890起被采納,采信率達 99%。通過審前調查同意接收的社區服刑人員,無一人重新違法犯罪。
(四)加強監管,做好銜接
通過幾年的試點工作,開福區在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具體包括:入矯前的調查評估:與干警配合深入社區家庭,做好社會調查評估工作,出具評估意見。入矯后的交付接收:在社區矯正接收環節,司法所要組織入矯宣告;確定社區矯正小組;制定矯正方案;建立社區矯正工作檔案。入矯中的監督管理:司法所要監督社區矯正人員定期報告;采取實地檢查、通訊聯絡、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活動情況;重點時段、重大活動期間或者遇有特殊情況,可以根據需要要求社區矯正人員到辦公場所報告、說明情況;定期到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庭、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和居住的社區了解、核實社區矯正人員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等情況;發現社區矯正人員脫離監管的,及時向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告;對社區矯正人員七日以內的外出進行審批;組織日常教育學習活動和社區服務;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考核并實施分類管理等。矯正期滿的安幫銜接:司法所要對社區矯正人員作出書面鑒定,提出安置幫教建議;組織解除社區矯正宣告;向社區矯正人員告知安置幫教有關規定,與安置幫教部門做好交接等。每個矯正對象從審前調查評估到接收、入矯宣告、確定矯正小組、制定矯正方案,做好從每周報到、每月思想匯報、每月集中學習、公益勞動、日常考核、走訪、監管以及請假外出的審批,對其思想狀況、生活狀態的掌握,解矯鑒定和宣告,確保了對矯正對象的監管。
三、目前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人員配備不足
由于矯正對象的特殊性,也對管理社區矯正工作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員實現專業化、規范化。目前,開福區17個司法所,全部為1人所,由司法所長帶領1名駐所調解員(臨聘人員)、1名社區矯正專干承擔了包括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制宣傳、基層依法治理及社會綜治等在內的九項職能。從試點工作幾年的工作情況來看,專干不專、身兼數職的情況有之,綜合素質不高、隊伍不穩定的情況有之。
(二)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滯后
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的談話、談心、匯報等活動都具有很強的嚴肅性和私密性,需要有獨立的場所開展各項相關活動。盡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仍然相當滯后,尤其是部分司法所辦公用房緊張,有的一間辦公用房不到10平米,有的還與其他部門共用,在硬件上不能適應各項工作的需要。同時,沒有專門的交通工具,為審前調查工作、走訪工作,尤其是刑釋解教“三無”人員、重點對象的“逢放必接”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三)工作經費亟需保障
工作經費是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和基本保障。隨著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用于對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的教育、心理咨詢、開展公益勞動、逢放必接、幫困救助的資金缺口日益加大,經費亟需保障。
(四)日常監管配合不夠
在對矯正對象的監管工作中,目前以司法行政機關單打獨干為主,由于對矯正對象執法身份未明確,無囚車、警服、警官證及警用器械,工作人員數量有限,且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造成實際工作中監管的困難,并且在日常的監管工作中存有罪犯自殺、兇殺、脫逃等安全風險。
四、做好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措施及建議
社區矯正工作是我國司法制度改革和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是完善刑罰執行制度,體現社會文明進步和人文關懷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借鑒其他好的做法和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開福區社區矯正工作。
(一)加強社區矯正隊伍建設
配齊社區矯正管理隊伍,促進社區矯正管理隊伍專業化、規范化,可以通過增加編制、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招聘社區矯正專職工作者。社區矯正專職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應由司法行政部門負責調配、管理、考核,薪酬應由司法行政部門根據工作的性質任務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放薪酬、補貼和工作費用(如辦公費、交通費、通訊費等),定期組織社區矯正專職工作者進行培訓,并根據工作的實績,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處罰。
(二)加強社區矯正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體現社區矯正執法工作的嚴肅性和安全性,加強社區矯正工作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定全區各司法所社區矯正辦公場所面積,為社區矯正執法工作配備必要的執法用車、設備、器械等,用于依法履行對社區矯正人員的接收、追查、收件、押送、司法獎懲、禁制令執行、應急處置和審前調查等職能。
(三)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經費保障力度
全力保障社區矯正工作經費,切實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關于社區矯正工作經費保障的有關規定,將社區矯正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足額安排,同時嚴格監管社區矯正經費開支范圍,做到專款專用,切實保障并促進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加強社區矯正監管部門之間的配合
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增強工作的創新性和主動性,開展直屬司法所指導內設司法所業務工作,幫助解決基層工作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突發問題,不斷增強基層司法所的監管和幫教能力,提高社區矯正監管能力和水平,為我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制度
(一)每月工作會商制度。內設司法所必須做到每月與直屬司法所書面交流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開展情況、安全形勢及存在問題。直屬司法所根據交流情況應及時給予答疑解難,商討解決方法,落實相關工作措施。
(二)實地指導幫助制度。直屬司法所應主動與內設司法所聯系,加強與內設司法所的交流指導互動。內設司法所在開展社區矯正及刑釋解教工作中,發現疑難、重大及突發問題時,由內設司法所工作人員提出指導要求,直屬司法所在接到指導要求后應及時安排工作人員前往指導。
(三)業務交流座談制度。每季組織一次直屬司法所和內設司法所工作人員的交流座談,探討工作中的疑難問題,落實相應的解決辦法,肯定工作中的新思路、完善工作中的新舉措。
三、工作職責
(一)內設司法所職責。嚴格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省社區矯正實施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與制度的規定,對轄區內的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規范化監管(包括辦理入矯手續、日常報到、思想匯報、個別談話與走訪、請銷假手續、處罰手續、解矯手續等)。工作中發現的難題及重大、突發問題及時向縣司法局報告,并向直屬司法所發出指導要求,以取得直屬司法所的協助。
(二)直屬司法所職責。及時了解內設司法所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開展情況,掌握內設司法所日常工作開展情況及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風險與問題,針對相應的風險與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與解決措施,并及時抓好落實工作。在內設司法所要求協助處理工作中的難題及重大、突發問題時,應第一時間做好指導工作并向縣司法局報告相關情況。
四、工作要求
二、社區矯正工作
全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計劃安排今年**區所有鄉街社區矯正個工作我街道**拆遷社區矯正工作遲遲未能正式社區矯正工作街道司法所做了工作
1、工作機構
社區矯正工作要求在交接前成立以街道主任為組長**街道社區矯正工作;交接后一周內組建了一支由社區綜治干部和婦女干部組成社區矯正志愿者隊伍在司法所人員和社區民警組織下工作
2、了工作制度
法律和規章制度對矯正監督、管理、刑罰實施制定了《**街道社區矯正工作實施細則》《**街道社區矯正加(扣)分細則》《**街道社區矯正月度考核評議方案》《**街道“5+1”監管機制方案》等制度;
3、司法所逐一對矯正分析制定矯治個案談話、專家心理咨詢、社會幫教、公益勞動等多種對矯正教育矯正工作
4、社區矯正硬件設施
辦公用房緊張**街道一大問題司法局及開發區綜治辦組織下街道非常街道司法工作司法所長與溝通解決辦公用房問題班子會議商議解決社區矯正辦公用房問題在下騰出了社區矯正辦公室、教育室、談話室資料檔案室合計面積**余平方并配備了辦公設備為司法所工作了硬件保障
5、了社區矯正檔案一人一檔檔案內容包括:判決書、裁定書、暫予監外通知書;矯正情況登記表;矯治方案;思想匯報、等材料
自交接**街道共接收了**名社區矯正分布在街道下轄各社區:緩刑**人假釋**人剝奪政治權利1人到為止有v人正在矯正犯罪類型分別為:危害公共安全罪**人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罪3人侵害公民人身權利、民利罪3人侵犯財產罪6人危害社會管理秩序罪6人貪污賄賂罪2人到日前為止**名矯正未重新犯罪
三、法制宣傳教育普法工作
法制宣傳教育街道司法所工作為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進程健全了普法、學法制度街道橫幅、法制講座、簡報、標語、社區櫥窗、黑板報市民學校等加大了對普法工作宣傳“五五”普法工作計劃工作全年共法律宣傳活動次印發宣傳資料余份制作法制宣傳橫幅條、標語宣傳條社區黑板報期
為努力居民法律意識今年我所法制教育活動在轄區各社區了《物權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條例》、《禁毒法》、反警示教育等法律宣傳活動如舉辦法制圖片巡展、趣味普法活動、法律咨詢活動、組織觀看法制電影電視錄像、舉辦法制講座等地了學法、用法興趣活動使我所普法工作既扎實又轟轟烈烈了預期全年普法教育活動次受教育人數
四、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
相社區矯正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要寬松但而放松對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歸正人員管理同樣司法所主要工作為對刑滿釋放人員管理分職業、分年齡、分社區幫教安置幫教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我街道共有刑滿釋放人員人分布在轄區7個社區各社區安置幫教工作在街道司法所下本著“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有序對刑釋解教人員接茬教育和就業安置工作預防了歸正人員重新犯罪
五、工作中
1、社區調委會有待未能“道防線”作用
一、基層社區矯正工作的基本現狀
1.目前,基層司法行政部門已建立健全了社區矯正工作組織網絡,構建了縣、鄉(鎮)、社區(村)三級工作框架,嚴格按照相關工作流程全面承擔起社區矯正的各項管理工作。對矯正人員實行的管理模式是以居住地管理為主,對本區內人戶分離的矯正人員視具體情形而定。基層司法所通過這三級組織按要求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臺帳,做到了一人一檔,在日常管理中嚴格落實省、市關于社區矯正人員教育、勞動、考核的各項要求,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在這幾年社區矯正實施的過程中,基層也不乏工作亮點。以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為例,各司法所結合實際,采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監管方法,如針對青少年采取家庭聯合幫教形式。為加強青少年矯正人員的管理,在建立社區幫教小組的同時,還將未成年矯正人員的家長列為第一責任人,共同負責孩子的日常幫教,更好地掌握了他們的思想、生活動態;對于生活確實困難的矯正人員,采取人性化幫教形式,各司法所能夠充分整合資源,盡可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如矯正對象李某,生活困難,因為開設賭場罪,被判處緩刑,家中尚欠數萬元債務,卻苦于找不到工作,經過所在地司法所多方聯系,幫他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李某十分感動,表示今后一定認真接受矯正,重新做人。
3.矯正效果的初步顯現,一是各級組織和群眾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認識有所提高,不再是停留在以前的監外執行沒有人執行或不執行的錯誤認識;二是《社區矯正辦法》實施以后,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較規范的管理方法,遠安縣98%的矯正人員能自覺服從管理,脫管漏管率在1%以內;三是矯正組織獎罰分明,權威有所提高。遠安縣所有矯正人員均視個人表現,按季度給予獎勵或懲罰,日常考核常態化,制度化。
二、基層社區矯正工作的癥結問題
1.基層的社區矯正工作似乎被制約在一種“紙質”、“文字”的工作上。一是對罪犯情況分析,空話套話多,不一樣的罪犯分析結果幾乎一樣,體現不出每名罪犯不同于他犯的個性特征。在分析的內容上,僅僅局限于對罪犯所犯的罪名、罪犯的主觀過錯、犯罪后的態度進行簡單的概括,而沒有涉及到罪犯的性格、罪犯的過去經歷、罪犯的人際關系、罪犯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罪犯與被害人、與所在社區的現實關系。二是訪談的內容被格式化為固定的幾項內容,然后在應回答的部分分別填充少量的文字,如“我保證遵守管理規定”。三是矯正計劃書的內容就是相關制度規定的翻版,而沒有具體的運作措施,可操作性得不到體現。四是關于矯正日期的計算。罪犯被社區矯正應當從何時起算,應當從被公開宣告社區矯正的當天作為社區矯正的日期,以前被羈押的日期有一日則折抵。但在一些社區矯正通知書中,發現不少罪犯的矯正日期都與宣告日期不符,社區矯正日期都是從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算,而不少罪犯在法院判決后難以按時到社區矯正機構報到,造成判決時間與接受矯正工作時間的錯位。
2.矯正隊伍不專業、不正規。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要求,“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實際上社區矯正工作90%以上是鄉鎮司法所完成的,相關的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社會志愿者只有在司法所相邀時才參加社區矯正工作,主動性沒有保障措施,而基層司法所的人員構成簡單,人數少,一般只有兩名成員。而且遠安縣大部分司法所和鄉鎮政府一起辦公,很少能專門單一從事包括社區矯正工作在內的司法行政工作,經常會抽調從事其他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房屋拆遷等中心工作,造成在精力上顧不過來,也影響了矯正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而矯正工作正是一個需要日常管理,長期維護的過程,不是臨陣磨槍就能上的突擊檢查工作,工作人員的數量、穩定,決定著工作質量和效率。另外,司法所從事社區矯正的工作人員均只是據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工作人員,只能按照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管理教育社區矯正人員,保證社區矯正人員在矯正期間服從管理,不出大事就行了。沒有真正懂得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專業知識的人士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就從心理矯治來說,目前只處于簡單的心理測試階段,而心理矯治很難實施。
3.矯正手段單一,矯正實際效果不理想。在對矯正人員的管理和矯正手段上,也只是思想上、形式上的“說 教”,當時矯正人員聽了,也許第二天就忘記了。定期定點上交思想匯報,就好像小學生交作業,至于寫得好不好又另當別論了。社區矯正人員“服從管理”大多數是怕收監、怕被撤銷緩刑,是不是真的悔罪了,是不是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從前的所作所為已為他人、為社會帶來了危害,是不是考慮被判緩刑是國家寬嚴相濟政策的體現,是否帶有感恩心理來服從管理就不好說了。矯正的最終目的是避免矯正人員重新違法犯罪,也就是“矯治”他們身上的“壞毛病”,讓他們自己不愿意再去做類似事情,才能徹底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在這方面還缺乏相應的手段。
三、對我國社區矯正工作的展望
社區矯正工作本生就是一個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生命力。事物的發展是曲折向上的,這就需要我們去克服困難,尋求突破,使它發展的越來越好。
1.完善機制,加快立法。盡快制定《社區矯正法》對各部門職能科學分工,構建一個牽涉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機構、司法行政部門以及街道、鄉鎮的系統工程,避免出現各部門權利義務不明確,造成工作脫節或者工作復雜化的情況。對于矯正的獎懲機制,也應以法律為保障,實行量化標準,做到賞罰分明,寬嚴有度,維護法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