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9 01:59: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族文化傳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創造的帶有民族特點的文化。我國的民族文化,一般是指中華民族經過歷史的洗禮而繼承下來的具有中華民族精神特征的,被人民大眾普遍接受的,以儒、道、釋文化為主的文化。高師院校的美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多從事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對于中國民族文化的繼承及油畫的民族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師美術專業油畫教學過程中傳播民族文化非常有必要。
一、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
1.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奠定基石。當前,國內正大力宣傳中國油畫的民族性,并有“中國油畫”之提法。油畫來源于西方,中國的油畫家們要想超越西方,須以民族性為宗旨,在油畫創作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及元素,才有可能把理想變為現實。正如潘公凱先生所說:“當前中國藝術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波及全球的后現代文化所帶來的表現形式的危機,更是當代中國文化的精神自覺問題。在全球化的文化整合過程中,如何發現和重新建構中國文化的根本特性,使中國藝術在主流風格和總體傾向上堅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內在精神的發揚光大,在后殖民主義跨國際的語境中自主地發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新形態。這是著眼于中國油畫發展的未來,將中國油畫放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去考察思索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項十分迫切的工作。”
油畫始創于西方,西方早期古典油畫多以基督教及希臘神話宗教故事為題材,正是這種對宗教題材的表現,顯示了西方繪畫的民族性。西方現代油畫雖強調個性,但仍能反映西方人的民族意識,反映西方畫家在自身成長環境中所擁有的民族情感。自油畫傳入中國以來,促使其民族化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們的奮斗目標,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趙無極等大家在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用西方繪畫材料來表現中國繪畫的意境,或將中國繪畫精神引入油畫創作,令人耳目一新,使中西文化在小小的畫布上得到了融合,油畫的民族性得到了體現。西方有達·芬奇、凡·高、塞尚、畢加索等世界級的油畫大師,而就目前中國油畫現狀來說,要產生大師,必須在繼承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挖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和新形態。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未來靈魂塑造者的高師美術專業學生,將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對于高師美術教育工作來說,只有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增加民族文化知識的同時,了解民族文化對油畫創作的重要性,才能使這些未來美術教師們有著中國文化的自覺精神,并將之傳播開來,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道路奠定基石。
2.改變學生忽視民族文化的觀念,增加學生的民族文化知識。總體來看,國內高師美術專業學生,對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筆者曾就此問題做過問卷調查,發現81%的學生不知道道家的創始人為老子;89%的學生認為京劇至少在明朝就已誕生;100%的學生不知道“玄武”為何物,多數學生聽說過“青龍”與“白虎”,但不知道二者在古代曾代表過方位,屬于“四靈”,而知道二者的原因,還是因為港臺影視劇中常出現這一說法。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固然跟西方文化的滲入有極大關系,但跟學生對民族文化漠不關心的態度也是分不開的。另外,學生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這些文化,而不少年輕教師對此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其本身民族文化知識也不夠豐富,無法給學生以很好的指導。民族文化的缺失,從側面反映了現代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減弱及民族生命意識的衰退。一些學生的寫生水平很高,但自己作品中出現民族文化元素時,卻難以說明,或者一知半解,與其繪畫水平差距較大。高師美術專業主要是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隨著高師美術專業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學生的繪畫基本功及文化水平均呈下降趨勢,再加上民族文化的缺失,這些未來的教師,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文化傳播者,是當前高師美術教育必須考慮的問題。
雖然學習油畫必須立足于西方油畫傳統,必須進行嚴格刻苦的古典技法及基本功的訓練,但是文化知識的欠缺,將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很大障礙。美術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將民族文化授之于課堂,將民族文化同油畫寫生、創作等進行結合,改變學生忽視民族文化的觀念,增加學生民族文化知識,為未來中國油畫事業的發展打好基礎。
3.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對于美術專業學生來說,缺少創造力預示著在未來的專業發展道路上不會有太多收獲。中國民族文化,歷經幾千年的考驗發展至今,充分說明其有著非凡的創造性。因此,民族文化滲透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儒、道、釋三教的影響下,中國人有著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強調“格物致知”和“中庸”之道,主張“以和為貴”,在此類思想的影響下,派生出一些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如剪紙、皮影等。將中國民族文化所包含的這些表象事物及內在的精神實體,滲透到油畫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知道“格物致知”“實事求是”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又可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對其創造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油畫大師米羅、康定斯基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并從中汲取營養;凡·高則對與中國文化同源的日本文化十分著迷,進而使自己的繪畫風格受到相應影響;塔皮埃斯在其文章中提及中國智慧和佛教,以及佛教所兼容的所有印度思想相交融而誕生的藝術對自身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作為非形式主義繪畫大師,其部分作品所具有的水墨意蘊,足以說明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總之,在油畫教學中滲入民族文化元素,對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將民族文化滲透到油畫教學過程中,除了能夠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道路奠定牢固的基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外,還能在促進學生專業發展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使學生區分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的個性區別,自主選擇藝術方向,進行藝術探索,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二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尋找創作素材,為其畢業創作積累經驗;三是使學生知道藝術創作同寫生的本質區別,要想創作出好的作品,必須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四是讓學生知道藝術創作是一個艱苦的藝術實踐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成果,必須要加倍努力;五是使教師與學生有著更多的交流話題,促使學生大膽嘗試,教學更具互動性。
二、高師油畫教學中傳播民族文化的嘗試
1.高師油畫教學中民族文化傳播的內容及指導思想。油畫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滲透主要包含兩個內容:一是形式上直接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特別是藝術方面的各種圖形、文字、構圖方法、節奏、動作;二是通過形式所包含的深刻含義來體現民族藝術精神及生活,將傳統文化有目的、創造性地轉化成藝術力量。
藝術實踐是一項相當復雜的活動,它是一種開放的、多元的行為。在高師油畫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時,應注意把握好以下指導思想:一是要注意將被使用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材料、圖形、符號、價值、思想、行為等,在保持本源的基礎上,加以重組或改造,使其成為具有創新意義的事物,這要求學生對民族文化要有本質上的了解;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總結民族藝術的創作規律,突出各種民族文化元素所具有的精神實質及其適合表現的題材;三是中西方文化,特別是繪畫方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中國傳統繪畫強調以“意”寫“形”及以“形”表“意”,以“意”來追求“忘我”和“無我”的境界;現代西方繪畫雖然極為追求“個性”,但就本質而言,其所表現的“形神”“氣韻”等方面同中國傳統繪畫仍有著本質上的差異,要將二者很好地結合,必須要有扎實的民族文化理論基礎。
我國民族舞蹈的跨文化傳播,是我國文化傳播的主要形式,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民族舞蹈的跨文化傳播主要強調人們對審美的追求,以及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我國民族舞蹈的跨文化傳播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跨越語言障礙。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語言文字是主要的阻礙因素。然而,由于舞蹈自身的特殊性質,使其不需要考慮語言文字的影響,民族舞蹈可以利用身體語言傳播文化信息,同樣會獲得較好的文化傳播價值。其次,美的教育。藝術的存在,有利于人們感受生活,在大部分國家素質教育過程中,以藝術教育為基礎。例如,在我國素質教育過程中,主要強調通過藝術,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在美國素質教育過程中,更加重視藝術的地位,將藝術與其它學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藝術在教育發展中的價值與社會地位。最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民族舞蹈占據重要地位,并且與我國其它文化信息存在密切的聯系,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舞蹈的跨文化傳播,能夠使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們熟悉和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使我國在各國文化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二、我國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的途徑
在我國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應重新認識傳播主體與受眾群體之間的關系,在研究二者的關系過程中,要求應轉變以往傳播信息理念。這就要求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應培養專業素質較好的傳播主體,要求傳播主體應不斷擴展視野,吸收與借鑒國外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使我國民族舞蹈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在我國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可以劃分為以下三種傳播主體:首先,傳播主體為舞蹈編排導演以及演員,通過舞臺表演形式,以及與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共同合作,其傳播內容較為高雅,與上層社會人們生活理念一致,因此,受眾群體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以及良好的審美鑒賞水平。其次,傳播主體為國家統一安排的舞蹈教師,以及當地教師,傳播內容主要為舞蹈教材內容,受眾群體主要為學習舞蹈的專業人員。最后,傳播主體以所在國家的舞蹈熱愛人員為主,通過以下幾種傳播形式,即節假日表演、休閑娛樂的廣場舞等等,受眾群體主要為人民群眾。因此,從傳播主體以及受眾群體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傳播途徑。
在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受眾群體發揮重要作用,是信息傳播能否獲得良好效果的主要表現形式,受眾群體的意見與反饋,能夠使大眾傳媒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且改進和完善信息傳播方式,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因此,應精準的定位受眾群體,進而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在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明確受眾群體的重要地位,依據受眾群體的不同要求,民族舞蹈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內容以及演出的具體形式。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因此,在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過程中,不但要全面考慮傳播內部的微觀變化,也應隨時關注宏觀環境的變化,即關注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是否會對信息傳播產生影響。民族舞蹈的跨文化傳播,有其自身的獨立性,也與其它系統存在較大的聯系,現階段,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已經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以使跨文化傳播朝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渠道日漸多元化,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的盛行和移動客戶端的開發普及,豐富了人們獲取各類新鮮資訊的便捷渠道。但現今內蒙古的民族文化傳播仍然主要依靠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相關的網站、微博、微信賬號數量稀少。僅有的幾個新媒體傳播平臺也普遍缺乏影響力,信息更新頻率低,互動性差,內容缺乏原創性。新媒體利用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一種結果——在受眾所掌握的最便捷的信息傳播渠道里卻難以找尋到有關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傳播內容。傳播渠道的狹窄嚴重制約了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效率,更難以實現預期的傳播效果。
2.報道議程單一
內蒙古地區主流媒體有關內蒙古民族文化的新聞議程大多是對于民俗風情、節日慶典或會展項目的報道,雖然有些諸如草原文化節、昭君文化節已經納入了固定的傳播議程,但是報道的視角也多以展現內蒙古地區的民族團結、生活安定和文化繁榮為主。而年復一年報道內容上的重復暴露出媒體對于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議程設置能力不足,宣傳性框架成為報道主流,缺乏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區社會發展之間內在關系的深層觀照。
3.傳播人才缺
失高素質的文化傳播人才是民族文化傳播過程的關鍵因素。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在文化資源的開發上,還是在傳播渠道的拓展上,都顯現出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尚欠缺優秀的人才資源。造成人才匱乏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內蒙古地區經濟落后的狀況影響到人才的培育,特別是文化傳播人才、文化產業人才和新媒體技術人才較為欠缺,而較低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嚴格的人員編制管理又影響到外界人才的引進;二是區內負責文化傳播的單位以往不夠重視對在崗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其結果是傳播觀念的落后和傳播技術老化。
4.文化傳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脫節
近幾年,內蒙古的經濟發展進入快速增長期。2013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6832.38億元,較前一年增長9%,人均GDP進入全國前五位。經濟水平的提高也帶動了地區社會的發展,2013年內蒙古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7元,比上年增長10.1%,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①然而,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不相協調的是,內蒙古地區的文化發展和文化傳播相對落后,區域文化影響力遠沒有區域經濟影響力巨大。雖然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但開發觀念的落后和對外傳播效力的低下,使其尚未能成為代表自治區形象的“名片”,更談不上文化品牌效應的發揮,內蒙古的民族文化傳播存在著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嚴重脫節的狀況。
路徑與策略
1.更新文化傳播的投資模式
目前,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和開發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保證文化宣傳任務的有效實施,但是卻因很少顧及傳播對象的需求和喜好而無法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與此同時,這種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可以帶動的社會整體資源較少,難以實現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多方面協同效果。而傳播觀念和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也給政府的民族文化傳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力的不斷釋放和文化產業的日漸勃興,未來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可以考慮吸納更多的社會資金的融入,將更多的民族文化資源開放給更熟悉市場規則和更了解受眾需求的民間社會資本,借助于后者所特有的靈活性和多元性形成立體交叉的民族文化傳播格局。
2.延伸文化資源的價值鏈
以往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更多依賴的是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文物古跡的實體展示和節日慶典的文藝表演,這些傳統的方式更多致力于對民族文化資源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挖掘。近年來,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火爆和文化產業的勃興,以商業運載文化資源實現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的“三贏”開始成為區域文化對外傳播新的目標和任務。未來,可以考慮結合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不斷延伸內蒙古民族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鏈,比如,借助于視聽媒介技術的進步,實現民族文化資源的視聽化轉換;結合動漫和網游產業的發達,設計開發民族文化題材的動漫和游戲;利用3D等多維數字技術的應用,打造民族文化的體驗式傳播。而數據庫技術的普及和數據化應用理念的深化對于延伸內蒙古民族文化資源的價值鏈也提供了新的啟示和思路。
3.提高文化資源的傳播效率
借助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和技術不斷提高內蒙古民族文化資源的傳播效率。首先,新媒體的傳播突破了時空界限,讓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覆蓋更廣闊的范圍,這是其文化影響力產生的基礎;其次,借助于社交網絡平臺(QQ、微博、微信等),可以創建專業的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賬號,通過與受眾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來了解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增強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還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建立民族文化交流、討論的圈群,開拓多元的民族文化話題,增進公眾對于內蒙古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認知,擴大民族文化的影響力。當然,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還需注意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互動合作,建立起多元立體的民族文化傳播格局。
4.實施文化傳播的品牌策略
內蒙古的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應以突出民族特色為本位,瞄準草原文化、“三少”民族文化等幾大方向,塑造品牌優勢,這意味著以策劃和質量致勝的精品文化項目及以傳播和認知為重的品牌化營銷。精品文化項目要求對于內蒙古的民族文化資源要以保護性開發為核心,重點著力于對特色民族文化資源內涵和精髓的深入發掘,對于文化產業鏈的長遠合理規劃,對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綜合考量。品牌化營銷建立在每一個可能與受眾溝通的環節之上,既可以是展會上的品牌推介,也可以是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還可以是活動現場的親身體驗。總之,其重點在于品牌符號的傳播和認知,在于利用品牌符號把文化輸送到國外受眾心里的過程。品牌化策略是增強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關鍵。
民族文化傳播對提高民族理論課教學效果的作用
民族理論課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運用民族文化傳播,提高教學效果,以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使學生普遍具備民族文化特征,為民族文化的大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1.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民族理論課教師要對授課內容進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論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既能促進民族文化傳播,更能有效地加強民族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滲透。民族理論教師要加深認識民族文化傳播的特點,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選擇、整合教學內容。要以傳播民族文化、加強民族文化認同為準則,以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為目標,以強化對民族文化進行現代意義的詮釋為重點,使民族理論課程內容在多個層面上展開。促進大學生對學校所處區域內各民族文化的學習,給學生提供系統學習中國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比如關于世界民族與中國民族概況這一章的教學中,要明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各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各民族之間存在著文化、經濟等多種形式交流的現實情況。不僅要重視幫助全體學生理解自己所屬民族的文化,更應使學生們接納和欣賞我國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認識到文化具有豐富性與多元性,必須要剔除偏見,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民族理論課教學要把培養學生民族情感和樹立民族自信心作為課程價值評價的核心部分,積極進行以繼承發揚民族文化為主要任務的獨立的課程設計,從而有效推動民族文化進課程,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大學生傳承民族文化、闡釋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針對中國各民族與國家統一這一章的講授,從中華文明起源開始,隨著夏商周三代更替,華夏民族內部和華夏及四裔民族之間,通過民族文化傳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榮的景象,強調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統一國家。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進一步讓學生明確自己是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而學習,達到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真正起到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進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內化成為自身的信念與價值觀,才能將自我實現融入中華民族的發展之中。只有培養中華民族認同感才能使中華民族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有效維護我國的民族團結與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3、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理性的中華民族意識。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隨著文化價值觀的多元化,人們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會不斷產生出困惑和疑問。大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大學生,面對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文化選擇與自覺,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緒,在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外來文化、主流文化的強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狀態。大學生要明確認識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發展趨向,“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論課程必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達到同志所提出的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的要求,注重引導學生把樸素的民族情感轉化為理性的中華民族意識。4.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學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樣性,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在民族理論教學中必須強調尊重文化多樣性,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運用民族文化傳播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時應注意的問題
( 一) 以民族文化傳播為教學重點,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現在大學生過多的關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連最基本的常識也不具備,如我國 56 個民族當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稱都會叫錯,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和學生對民族文化漠不關心的態度密不可分。另外,學生平時也很少有機會接觸民族文化,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但是對民族文化元素,卻是一無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識的欠缺,將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障礙。民族理論教師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將民族文化內容授之于課堂,把民族文化同各專業學生知識結構進行結合,改變學生忽視民族文化的觀念,增加學生民族文化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民族理論課在民族文化傳播中優越于其他課程之處,就是作為公共必修課,民族理論課可以有效地引導各專業的學生將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們的本專業當中,在各學科中進行滲透。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與學校主流文化疏離,有形而無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對民族價值觀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學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在于加強對民族文化的宣傳的同時,要讓學生不僅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識,更要從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讓學生真正對民族文化產生興趣,認識到民族文化對他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有選擇地吸收并進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對本專業進行創意實踐,這樣才能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 合理設計民族理論課堂教學,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民族理論課堂是各專業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基本場所。民族理論課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實現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使雙方獲得文化的提升。要優化民族理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文化傳播效果。特別注重精心選擇細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組織方式進行全面優化組合、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巧妙利用教學藝術,通過優化設計民族理論課堂教學,以實現民族文化的高效傳播,不斷地提高民族理論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可以進行多種嘗試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與風俗習慣這一章,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具體民族文化特性時,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用大量圖片和適當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針對民族服飾文化,可以先用圖片或視頻對比展示我國各民族的古今服飾,引導學生指出民族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和特點,折射出各個時代的民族發展狀況。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性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主選擇與主題有關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講解他們自己對民族元素與所選主題結合創作的一些想法,同時,教師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比較,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討論過程中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個性化地傳達對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家鄉的民族講起,從熟悉的生活當中找尋民族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在同學們的相互交流和補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讓大量有關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過本班學生間具有親和力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確定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實踐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恰好與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實踐性等特點相契合,是適于民族文化傳播的極佳途徑。要重視民族文化實踐教學,突出與民族文化傳播相關的民族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積極和相關部門進行聯系,確定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參與民族文化活動,如民族文化保護、文化旅游、文化宣傳等。民族理論課要以傳播民族文化為目標,靈活設計活動主題,如組織學校民族文化傳統活動、參觀民族古跡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館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論課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數量較少。如內蒙古民族大學的民族理論課,每個教師都帶有7 -9 個合班,一個教學班人數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級甚至超過了二百人,難以實現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現在解決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內選個別代表或者抽一個小班去進行實踐,不能真正實現全面民族文化實踐教育。其次,實踐教學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民族理論課程民族文化實踐環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開展實踐環節需要經費支持,用來進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設置、購買所參加活動場館的門票、提供學生進行比賽活動的獎品等。經費不足就導致實踐教學的手段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如帶領學生參觀與民族文化相關的設施場館,就只能選擇一些免票的項目,或者選代表參加活動。對于在民族文化社會調研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小組,只能給以精神鼓勵。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傳播實踐教學的形式,需要更進一步完善。總之,在民族理論教學當中,教師要盡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開展民族文化傳播。堅持創新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大膽創新教學模式,協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積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論教學中開展民族文化傳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諧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文化滲透,增強大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發展。
作者:劉海池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院
寧夏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地方,人口遷移產生了移民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使得寧夏地域文化呈現多元性、創新性、包容性、豐富性特點。在這樣的地域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探討如何在花博盛會及景觀設計中融入民族傳統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一、以“花”為主題的硬件物質文化與軟件精神文化融合
第九屆花博會一方面要賦予其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價值,文化底蘊、人文內涵,另一方面也要為文化、藝術、體育運動提供平臺和保障。創意民居的設計、民俗活動的開展等文化體育活動,都將有助于實現本次花博會目標,體現硬件性質的物質文化與軟件性質的精神文化融合。
(一)花鄉留客
利用現有的條件,打造特色花式星級民居,擁抱自然,體驗鄉村純樸、悠然的寧夏人生活,參與各類農事、采摘活動和當地的民俗活動。設計風格迥異的風情園,展示銀川的建筑風格,體現民居風情與文化。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內涵,讓更多的參觀者、游人感受寧夏人的生活魅力。體現地域文化,突出民俗文化。
(二)花都風韻
花博會的召開,是全面展示城市形象的絕好平臺。以花與文化、花與科技、花與生活、精品插花、精品盆景、精品奇石等為主題活動,在園區各花卉生產基地舉行插花藝術大賽,邀請國內外知名的景觀設計大師及花卉園藝師現場競技,展示插花藝術的魅力;同時還可以舉行以賞花、購花、品茶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將“花”的故事與傳說融入活動中。
(三)“花卉沐浴”,美哉服飾
創設以“花卉沐浴”為特色的保健溫泉沐浴活動場景,滿足更多人洗浴的歡愉,洗浴的環境和形式可多種多樣,如保健浴、貴妃浴等。同時開展富有民族風情特色的服飾展,具體如下。
1、戴回回帽:回回帽是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一種服飾習俗。
2、戴斯達爾: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相傳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教時,頭纏戴斯達爾做禮拜。現在多數回族群眾習慣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滿拉和鄉佬們則纏頭。
3、搭蓋頭:蓋頭,旨在蓋住頭發、耳朵、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該加以遮蓋。戴蓋頭的習俗,一是受阿拉伯國家的影響。二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
二、構建花博網絡媒體
充分運用網絡媒體,建立銀川花博官方網站、微博客、微信平臺,提供獻計獻策平臺。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宣傳活動。如“九博會”會徽、會歌和吉祥物征集活動;制作公益廣告;張貼、散發宣傳畫和宣傳品;舉辦“花博會”宣傳短信征集活動,評出獲獎作品,為其提供宣傳平臺,在花博官方網站、微信平臺公布,擴大“花博會”影響力。通過這種全方位、多維度、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宣傳推介花博會,讓本次花博會的籌辦、規劃、設計、建設等工作更科學、更合理、更人文。讓創意、創新、創作有序地體現在花事盛會中。
三、在花博園中設計西部美食迎客廳
用西部美食迎客,應著重突出“清真”的特點。這也是民族飲食文化的體現。追溯歷史,其實早在唐宋時期,許多文人就喜歡用“清真”一詞,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清真”一詞入詩,唐李白的詩句“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是指“自然質樸純潔,摒棄雕琢”,把回民喜歡的飲食作為待客的佳品,如八寶茶、油香、馓子、烙面、長面、白皮臊子面、生汆面、八寶甜飯、手抓羊肉、烙羊羔肉等。
四、以花為媒,見證愛情
開展迎花博的群眾文化活動,持續提升花博會人氣。在花博園中僻出舉辦婚禮的場地,舉辦“花好月圓?回漢聯姻新人集體婚禮”;同時還可以舉辦“浪漫一生?金婚慶祝活動”。在寧夏自治區征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人和金婚老人,并各選出30對參與上述慶典活動,讓金婚老人為新人證婚。
2013年,國務院把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這一機構的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負責著作權管理等。這一改革的出臺必然給傳統傳媒帶來很多的投資機會,也必然會加速廣電和出版行業的重組,擁有資金和融資優勢的多元化經營大傳媒集團有望通過跨行業、跨媒體迅速做大。
一、傳媒產業發展的特點
(一)大傳媒時代已經到來
大媒體時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合。各種媒介形式統一為某種目的服務形成合力。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兩天后直升機尋找空降地點的經典案例。最先是傳統媒體的廣播了“尋找空降點”的消息,然后經過互聯網的信息提供,最后經報社記者的有效傳輸,這樣把傳統媒體收音機、新媒體互聯網、報社記者組成了三位一體的信息通道,快速有效地將“大平頭”傳遞到救災者面前,為減災贏得先機。在這次災難救助過程中,政府信息前所未有的公開與透明,各種媒體介質齊上陣,在信息、穩定人心、抗震減災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宣傳引導上形成了強大的合力。2008年對于中國媒體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為后來應對突發事件與災難救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二)新媒體力量銳不可當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是指數字信息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較之于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自己的特點。對此,吳征認為:“相對于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新媒體的出現符合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心理需求的特點,數字技術的進步推進了這一需求成為現實可能性。
二、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方式
(一)少數民族文化呈現形式多樣化
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邊疆省份,全省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近20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錫伯、赫哲、鄂倫春、鄂溫克和柯爾克孜10個少數民族。同我國其他地區一樣,黑龍江省世居的眾多少數民族都有著豐富的、保存相對完整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形式紛繁多樣,既有經過整理定型的口頭文化、以體型動作表現的為體態型文化,也有經過反復推敲、長期實踐摸索出來的造型技藝文化,還有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飾、飲食、習俗節令等綜合類文化。各類傳媒方式幾乎都可以從這些文化中吸取素材、創作靈感和技藝,而豐厚的文化遺產搭配媒體的平臺才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形式多樣化
1.網站
目前,黑龍江省內還沒有專門的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網站,相關的內容散見在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以及科研院網站之中,如黑龍江文化產業網、黑龍江民族研究所等。與之較為相關的是黑龍江文化產業網站,于2009年6月開通,主管單位是省委宣傳部文化體制改革發展辦公室,主辦單位是省文化建設促進會,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等單位提供技術協作,由黑龍江省翰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運營。網站主要擔負宣傳、介紹、推廣本省文化產業,產業政策、搭建本省文化企業聯盟、組織和舉辦各類相關展會和活動等職責,成為整合產業資源,匯聚國內外相關信息、項目、資本、技術、人才和產品的平臺。
2.影視制作
影視傳媒一直以來是少數民族文化保存的重要手段,因為相對較為傳統的媒介可以較好地保存和傳播各類文化遺產。比如紀錄片等數字化技術對于保存本色文化較為穩妥。新世紀以來,如電影等形式能夠潛移默化地拓展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范圍。近些年我國影視界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蓬勃興起,并逐漸走出國門,為外界所認識和接受,如影片《瑪的十七歲》向人們講述了生活在紅河哀牢大山深處17歲少女瑪的一段美麗的青春故事,呈現給觀眾一個非常真實的云南和不加任何修飾的少數民族生活。其中演員幾乎全部是非職業演員,女主角是來自紅河縣一中的一位地道的哈尼族高中女生,大膽采用的哈尼族語對白極大地增加原生態的異域文化感。影片不僅獲得國際電影人的高度贊譽,美麗的哈尼梯田、真實的民俗風情同樣帶給觀眾極深刻的印象。類似的電影還有取材于中國哈薩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愛情故事的《美麗家園》、講述花腰彝族古老婚俗以及由其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的《花腰新娘》、以云南少數民族傳奇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別姬印象》以及描述蒙古族女人命運的《圖雅的婚事》等先后在國內外播放、參賽、獲獎,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熱烈的討論。
2008年以來,黑龍江省的影視作品制作極大地利用了東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每一部片子都具有濃郁的黑土特色,獲得了外界眾多的肯定和各級別的獎項,邁向了新的高度。可惜的是黑龍江省影視界卻鮮有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出現,這樣的差異不能不讓人遺憾和憂慮。
3.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傳媒
大傳媒時代已進入產業運作的加速階段,更多力量開始主動建立獨立的新媒體經營平臺。以網絡媒體和智能移動終端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未來發展前景看好。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之后,短短幾年,微博的信息從個人的生活瑣事至體育運動盛事,再到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網民們表達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
利用微博進行成功運作的第一案當屬紅河。云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居住著哈尼、彝、布朗等10個世居少數民族,擁有豐厚的文化遺產,但是2011年之前它們同眾多民族文化一樣還沒有形成較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1年,云南紅河州委宣傳部與騰訊微博聯合了《紅河州“我要去紅河”歌曲(詞)作品征集公告》,活動最高獎金額為1萬元,獲獎者可同時獲得紅河五天免費游。整個活動全部通過微博開展。作為全國首次“微博征歌”活動,消息一經傳播便得到了全國博友的強烈回應,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作為第一首微博創作歌曲“我要去紅河”搶占“全國首支微博原創歌曲”品牌,網絡點擊總量突破2000多萬人次,創2011年國內新歌收聽最高紀錄,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旅游營銷雙年最高大獎――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旅游營銷事件,并兩度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紅河州以此為契機整合各方力量,以音樂營銷、節慶宣傳、影視傳播、宣傳畫冊、新聞媒體等多層次、多形式全力打造出了“哈尼文化、彝漢交融文化、錫文化”三大文化特色。紅河微博征歌的成功開啟了微博政務的“寬域時代”,同時也給我們傳播和發展民族文化帶來了新的啟示與思考。
三、傳播和發展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的幾點思考
(一)思想重視,蓄勢待發
發展才是硬道理,但是解決為什么發展的問題,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厘清傳播和發展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的價值。這里的價值既包括文化本身的價值,也包括傳播和發展文化的產業價值。在氣候寒冷、生活條件低下的生活環境中,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造就了粗獷彪悍、質樸豪爽的民族氣質和品格,洋溢著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樂觀精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伴隨著東北地域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從文化消費視角來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在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可挖掘。但是,由于少數民族自身無論經濟還是社會發展發面都存在著諸多約束,這樣的寶藏開發工作只能由外部力量完成。由于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和現實缺乏足夠的了解,外部世界對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和藝術上的真正魅力缺乏共鳴,在思想上、感情上難以產生文化認同感,更不用說真正去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價值了。所以,要做到對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清除思想誤區和障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二)選擇合適路徑,開拓多元化渠道
從整個民族文化傳播發展的角度看,以云南的成功經驗來說,以專業團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進行有效的營銷策略選擇是必然的路徑。單就傳媒角度來說,目前的宣傳力度還不足。首先要有單獨的民族文化宣傳平臺,利用專門專業的網站進行全方位的少數民族文化展示;其次,利用各種媒體形式特別是新媒體更多地開展互動活動,吸引和號召全民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從而達到了解和喜愛的目的;三是加大投入進行影視、影音制作,打造精品擴大推廣。每年黑龍江省有很多國際級別和國家級別的盛會,如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洽會等,利用這樣的機會把民族文化介紹給全國和全世界,是一舉兩得的。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較多的嘗試,目前需要加強的是推陳出新打造精品,深厚的底蘊跟專業的打造同等重要。在電影制作上,尋找傳播角度和突破點是一個關鍵。電影《香巴拉信使》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是一部以全國勞動模范、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郵政局“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為原型的影片,故事演繹了一段新時期的“郵緣”――鄉村郵遞員和百姓之間深厚的緣分。整個影片并沒有過多介入少數民族的生活場景,但是觀眾在影片中除了被人物的高尚人格和情操所感動之外,也可以時時刻刻欣賞到美麗的民族風光、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無形中達到了宣傳的目的。
(三)保護為主原則,原生態與市場化結合
利用媒體對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播與發展必須堅持如下原則:一是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政府及相關組織不僅要照顧少數民族同胞的感情,還要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發展負責,減少不良影響。可以建立相應的網絡行為監控機制,強化網絡法律法規。
二是傳播與發展民族文化要注重社會效益。把少數民族文化當成產業來運營本身是以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為目標的,但是文化產業除了具有經濟屬性之外,還具有社會屬性。文化權利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之一,文化產業開發絕對不能唯利是圖,傳播和發展民族文化也要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三是防止民族文化的過度“失真”。少數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原發性與獨特性。在當代社會,城市生活中的壓力與浮躁使得人們更加向往質樸天然。很多少數民族文化形態本身獨特奇巧、內涵與形態都獨具一格,這是其魅力之根本。但是這樣的本色文化未必適合媒體的要求。因為在制作傳播過程中,制作方往往會根據影像制作標準和達到吸引大眾眼球的目的,對文化本身進行加工甚至再加工,致使文化本身失去了本來的面目,也失去了傳播和發展的本來意義。所以在媒體進行編排時,應充分尊重并盡可能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品質。
(注:本文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的創意與開發模式研究》,項目號:11B041)
參考文獻:
[1]白雪,張廣才.達斡爾族非物質文化保護現狀及對策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2).
[2]李松.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開發的戰略性思考[J].人民論壇,2013(3).
[3]朱子娟.淺析黑龍江省西部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開發的實現路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
[4]周志懿.大傳媒時代[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
[5]張燕.大眾傳媒語境下原生態民族文化傳播問題探討[J].現代傳播,2010(8).
“保持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積極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是關系廣大發展中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維護文化安全。當代文化產業的興起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方式,文化產業的多種產業形態具有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價值意義。具體而言,通過文化產業不同形態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不同進路:
廣播影視。作為現代科技發展的標志和結果,廣播影視是融合了技術、藝術、聲音等多種手段的藝術。在文化傳承和信息傳播方面,根本上突破了傳統媒介的時空限制,具有迅捷、高效、形象生動等特點,顯示極大技術優越性,是當代最為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廣播影視對跨文化交流影響深刻。“國際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國際傳播,即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其中對傳播者而言,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是通過天空直接傳播的媒介,即廣播和電視。”廣播影視成為全球性文化傳播交流的橋梁,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揚培育具。事實也證明,這也是成功的影視劇所以成功的重要元素,如韓國電視劇《愛情是什么》這類影視劇表現的韓國傳統家庭倫理,美國好萊塢施瓦辛格電影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文化的宣揚。而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李安的《臥虎藏龍》被西方影視圈肯定恰恰和影片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有關。
正是意識到影視劇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巨大影響,許多國家都采取措施鼓勵、保護本國影視劇的生產、播映,即使象法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以立法、財政補助等形式對本國影視也進行保護。而美國則把要求開放別國文化市場、推銷美國影視文化產品作為重要的經貿外交內容,其中包含了宣揚美國文化的目的。“事實上,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全部是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電影。”這從反面證明了影視文化產品對弘揚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當然,利用廣播影視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并不能單單依靠行政命令或者法律規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最主要的還是依靠廣播影視的產業化發展,只有在產業化發展中,廣播影視才能獲得內在發展動力,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擁有堅實物質基礎。
文化旅游。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以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旅游活動蓬勃興起。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歷史文化不再僅是大眾認知的對象,而集認知、娛樂、經濟、文化傳播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旅游資源。“旅游是一種文化行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旅游文化重要表現。”古人云:“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較之觀光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更容易引起眾多旅游者的關注。通過旅游,感知異國他鄉的文化個性和生活方式,感受旅游地的人文精神,獲得心靈的陶冶,成為當代大眾旅游的重要動機。旅游地的各類人文景觀聯系著旅游地的民族歷史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同時也體現著旅游地人民的創造精神和民族性格,體現著旅游地人民謀生存、求發展的民族精神。通過相對自由的身臨其境的旅游活動,旅游者容易獲得對異域文化的直觀感受,獲得自我精神的滿足。旅游者在旅游中心理上排斥少,精神上較放松,更容易接受異域文化信息、包容異域文化氛圍。這為利用旅游活動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機緣。
出版傳媒。從文化傳播學的角度看,人類的文化傳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民間自發的口耳相傳階段到文字印刷出版物的階段,再到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的傳播階段。不同的文化傳播階段文化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不同,但每一個階段的演進都帶來文化傳承的飛躍,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出版和大眾傳媒是當代主流的文化傳播媒介。這種文化傳播方式內容豐富多,產品多樣,形式靈活,信息保留時間長。對受眾而言,較少受到時間、交通和經濟實力的制約,也很少受場所、文化水平、技術的限制。出版傳媒具有文化傳播和文化建設的責任。出版傳媒產業主要通過如下方式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首先是出版傳播傳統文化典籍。其次是通過圖像、文字、色彩、語言等手段再現歷史文化、習俗風情、音樂舞蹈、地方戲曲等。最后是對瀕危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由于種種原因,現實中經常有一些具有民族文化內涵體現民族精神的文化遺產缺少保護瀕臨生存危機,如一些文化遺址被侵蝕或毀壞,一些民間藝術面臨失傳,一些文化遺產被忽視……出版傳媒部門可以利用自己信息、技術優勢,對這些瀕危文化進行及時的搶救性出版傳播,為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做出貢獻。
節慶。傳統節慶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能表現出民族的文化共同體特點和凝聚力。許多民族節慶都經過了長期歷史的發展,形成了一整套民俗文化和禮儀活動,蘊含著民族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和審美情趣,是展現、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表達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首先,節慶通過展示傳統文化體現民族精神。“民族節慶是文化風俗的傳承,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蘊,既表現出一個民族對于生活的熱情、對于未來的祈望,又展示出一個民族的倫理禮儀、交往方式。”節慶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群眾性等特點。節慶中多形態的傳統藝術、豐富多彩的民俗禮儀,營造著節慶的文化氛圍,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因而節慶也成為展示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活動。其次,節慶通過發展文化經濟為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物質支持。通過節慶,可以把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結合起來,匯聚起大量的人流、物流、資本流、信息流,一方面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強地方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反過來又會為發展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物質支持。最后,節慶通過文化創新促進民族精神創新。通過節慶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把培育民族精神融入大眾的現實生活中,與大眾生活產生聯動效應,既可以推陳出新,也可以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從而使民族精神始終保持在民族文化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文化創意產業。目前,學界對創意產業這一概念的理解尚無定論。文化創意產業是知識密集的文化現象和產業形態,是當代世界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產物,是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這具體表現為:首先,通過文化創意設計者的產品創意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創意產業是高度依賴設計者知識素養的產業,其產品內容、形態、色彩、功用、線條等無不凝聚著設計者的文化知識、價值標準、審美趣味、心理性情等內容,是設計者文化人格的物化,傳達著設計者背后的民族文化信息,也就必然地體現著這種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其次,通過文化創意開發挖掘民族文化資源來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創意產業出現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主要依托當代高科技和傳播媒介而生產出各類富有精神文化意味創意產品,從而推動經濟產業升級和滿足大眾精神文化娛樂需求。作為一種產業實踐方式,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文化資源的支撐,這其中,民族文化就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 《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p391
[2]鐘大年等編《電視跨國傳播與民族文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頁
[3]胡克 張衛 胡智峰: 《當代電影理論文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0.P71
雖然20世紀80年代.國際廣告就已經進入中國大陸,但只有在2000年以后,中國大陸的廣告才真正進入全球化傳播的時代.跨文化才成為廣告傳播的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一、問題廣告
2003年第12期《汽車之友》雜志刊登的豐田陸地巡洋艦、霸道廣告,2004年9月國際廣告》雜志刊登的一則名叫”龍篇的立邦漆廣告,2004年11月下旬,耐克在央視體育頻道和地方電視臺播出的”恐懼斗室廣告片,2005年6月美國快餐巨頭麥當勞在我國播出的”下跪篇電視廣告等都引起了很大的廣告風波。
這些問題洋廣告不符合我們的社會道德規范也不適應我們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引起了中國人的反感。如立邦漆廣告拿龍做文章,將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的龍滑落成一堆,將其任意解構“霸道”的廣告讓石獅子向豐田汽車致敬,引發了一種不安的聯想: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古老符號,讓石獅子向日本的汽車致敬意味著要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商業文明俯首稱臣石獅子又很容易讓人想到盧溝橋于是,霸道的廣告就這樣被”解讀”,從而激發了廣泛的憤怒情緒。
二、國際品牌,本土傳播
國際廣告傳播中的問題廣告并非只在中國出現這種現象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也引起了廣告的跨文化傳播的研究。雖然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廣告批評就涉及到了洋廣告和廣告的崇洋問題,但真正對跨文化廣告傳播進行研究則在加入wto之后。對跨文化廣告傳播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是對跨文化廣告的制作模式的研究和介紹第二是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中西文化問題。
關于跨文化廣告的制作模式.李永、肖建春和陳絢分別做了介紹.他們指出.有三種基本模式:翻譯式廣告.模板式廣告和指導式廣告。
翻譯式廣告是根據在某國使用過的廣告,用廣告國的語言翻譯過來。圖像、音樂等部分基本保持不變。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廣告的原汁原味,而且通過語言上精心的翻譯,適合當地的語言特點和美感,更加讓人易于接受。例如.可口可樂公司20世紀80年代推出了一個以“can’tbeatthefeeling“為主題的廣告,這一口號在我國翻譯成擋不住的感覺“,日文的譯文大致為我感覺到coke”.意大利的譯文為獨特的感覺“,智利的譯文為”生活的感覺“……電視畫面同樣都是一群青春活潑的男女在跳舞的情景。但是.由于各國語言表達的差異.有時僅僅靠文字的翻譯難以把廣告的信息準確的表達出來。
模板式(樣品式)廣告是公司總部根據消費國市場調查發現的共性,設計出一種廣告的模式,最終由廣告公司根據各地的情況具體制作。如2001年足球世界杯亞洲區十強賽期間,在中國各地電視臺上播出的阿迪達斯公司的廣告中,畫面是兩支由世界各國明星組成的足球隊在進行激烈比賽.最后射門的任務是由中國的足球明星完成的。其實在不同的國家播出的這則廣告,都是由該國的足球明星完成最后的射門動作,而其余的廣告畫面基本上是一致的。這種廣告的成功之處在于它牢牢地抓住了當地顧客的消費心理通過某種他們所向往事物的表述引起共鳴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博得了消費者的好感。
指導式廣告是由總部對廣告的策略、運行.預算及目標提出指導性意見,然后由地區經理或廣告公司遵照執行。在執行過程中,這些地區經理和廣告公司有很大自由度,他們可以根據總部的要求自主的設計符合當地文化風俗習慣的廣告,比樣品式廣告有更大的靈活性。例如,柯達總公司為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提供一個中心的廣告策略,由公司在當地確定媒體,而總公司會一直關注、監視著廣告的策劃與質量.只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活動.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大型活動時總部才會派人親自出馬。如殼牌石油公司曾要求其廣告宣傳應圍繞”殼牌幫助你””殼牌是駕駛員、摩托車手的好幫手”的主題,各地可以依據當地的情形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廣告創意策劃、表現。指導式廣告為子公司提供了更大余地的自由度,各子公司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制定出更能適合當地需求的廣告,最大限度發揮廣告宣傳的作用,只要不與總公司制定的廣告主題相違背。
上述”創意標準化.表現當地化或國際品牌.本土傳播”的廣告制作模式考慮到了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廣告的傳播.即它所負載的使命.二是傳播的目標地域的相關情況.包括社會道德規范、文化藝術特點和消費者的利益等。因此.這些模式的選擇和運用,實際上要考慮傳播者和受傳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就中國當前的情況來說,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如何溝通的問題。
在中國出現的一些問題洋廣告,之所以引起中國消費者的反感和憤怒,主要是廣告和中國的文化背景及社會道德不相適應。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國際品牌,本土傳播“的傳播模式來進行廣告的跨文化傳播,讓國際廣告能充分適應當地的文化環境.用能表現當地文化特色的表現方法,將國際品牌的標準化創意表現出來,從而突破文化隔絕之屏障,達到廣告傳播的目的。
三、文化的趨同化與多元化
在跨文化廣告傳播的策劃和創意中.要充分考慮到兩種文化的差異性和共享性,更好地實施”國際標準.本土傳播”的方略。但是在實際的廣告跨文化傳播中,文化的沖突和交流是在所難免的。當代中國的學者們似乎過多地強調了;中突的層面。張殿元《文化宰制辨析一種廣告傳播的視角》指出.在現代社會中,”經濟沖動力”主宰了社會的前進發展.自20世紀初開始的和分期付款、信用消費形式的出現.使享樂主義觀念大行其道。他把以消費的行為過程和經驗的商品化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對全球進行的整編稱為文化帝國主義。
霍志堅、夏盼認為文化發展狀態的不同,必然導致在文化對話中的強弱關系結構。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的巨大差異與差距.國家之間完全平等的對話并不可能.在國際文化交流中顯現著一種不平等關系.制造了一種特殊的知識話語權利.并在以經濟和政治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進程中愈演愈烈。跨國傳播中的廣告是負載了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識形態圖景的文化載體.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文化滲透傾向和攻擊性。他們認為.這主要是由其傳播的內容所體現的:其一.發達國家已進入后工業階段.形成了高度發達的大眾消費社會.培育了與這種社會經濟發展形式相適應的消費主義的商業文化.并通過廣告、運用媒體將這種理念向發展中國家傾銷。其二.發達國家在傾銷商業文化的同時也在改變輸入國人民原有的生活形態.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和生活態度.甚至價值觀念、意識形態.以達到文化滲透與拆解作用。
孫順化通過對”跨文化傳播學”的歷史考察指出.在跨文化傳播學形成之初.國家權力和利益都是最受關注的.無論是進行跨文化傳播的研究者還是從事跨文化傳播的實踐家都受國家權力的影響和操縱。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政治、經濟上的強勢更使得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不僅把經濟觸角伸向全球.而且通過文化傳播輸出西方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孫順化認為.”恐懼斗室”的廣告創意、廣告表現有著鮮明的美國特征。基于美國在國際上政治、經濟的強勢地位.美國人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美國要戰勝而且能夠戰勝讓它恐懼的所有異類.”恐懼斗室”中勒布朗·詹姆斯的戰無不勝即傳達了這種觀念,由此我們看到隱藏在廣告背后的國家權力的作用。
這些對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文化;中突的觀念.顯然是從文化的角度.特別是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場上,對跨文化廣告傳播進行的批評。在他們的批評話語可以看到對我們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語境中的命運的深深憂慮:西方廣告通過媒體的傳播,在無形中輸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對中國的青少年正在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代中國的青年一代個性的張揚、個人主義的思想正在逐步取代中國傳統的含蓄和謙遜.青少年正在受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耐克和阿迪達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同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的民族文化還能剩下多少?還能保持多久?我們是否應該對于西方廣告的文化擴張造成的民族文化的流失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回應?
這實際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問題,即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引起全球文化的同質化.能否引起文化殖民化”和”文化霸權主義”,經濟全球化能否消融”民族文化”。
在現今世界中,經濟全球一體化使得資本和商品得以在全球范圍頻繁流動。全球化的商業環境給國際廣告市場和廣告傳播方式、手段帶來了巨大變化。廣告傳播走向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消費者,使得其品牌和服務能夠順利進人各國市場為各國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從而創造經濟利益。科技的發展和資本的全球性流動為廣告跨文化傳播提供了載體、工具、渠道和資金,而廣告跨文化傳播又能通過無孔不人的傳播途徑輕而易舉地將各種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連結在傳媒系統中,并通過多重傳播與接受,將不同的思想、價值、判斷重新整合為類象化的模式和價值認同,進而對經濟全球化推波助瀾。
文化是構成廣告傳播的語境基礎。人們對廣告含意的理解受到傳播語境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制約;我們知道,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價值觀。國際品牌在實施跨國經營管理時,所在國的國情、市場屬性,目標客戶的環境背景是不同的。如果不顧國家與地區市場的文化差異,而固執地以本民族文化觀念為背景進行廣告宣傳,必將遭受阻礙與挫折,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廣告所面對的消費者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成長的,不同的文化環境總是能在語言、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方面構筑出人的文化性格,進而影響到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和審美感受等。因此,廣告需要了解消費者的文化背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廣告吻合消費者的內在認同感,才能被愉快地接受。
一、文化差異在廣告語境中的體現
“人類學之父”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早已給文化下了完美的定義: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和習慣。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體制下的文化有著明顯的差異,而文化的差異性對廣告的影響十分明顯。這些不同的文化模式決定了各國各地的廣告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格,決定了不同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喜好,由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廣告文化。
廣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作為商業經濟的附屬物,廣告具有全球性的共性;另一方面,廣告又有特定的目標受眾人群,因此,廣告總是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而這正是來自于不同文化族群對于個體的影響,每個民族文化都會為其族群提供共同的語言、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審美以及價值觀,這就形成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共性。這種共性又表現出與其他民族文化的差異性,有時這種差異性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廣告的創意必須關注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從而讓廣告傳播能夠順利展開。
與廣告有關的文化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不同的價值觀念
由于各民族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經過長期的積淀,逐漸內化成各不相同的文化價值觀和心理結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由于觀念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和反應方式也就不一樣。
美國運動品牌耐克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詞:"just do it",這句醒目的廣告詞正符合崇尚自由與個性的美國青少年的心態:想做就做。但在中國投放這個廣告時,"just do ii”被直譯成“想做就去做”。結果遭到許多消費者投訴,認為該廣告詞有誘導青少年做壞事的嫌疑,最后耐克將廣告詞改成“應做就去做”。盡管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卻相差甚遠。
可見廣告傳播一旦跨越了文化圈,就可能引發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的沖突,因此廣告語境必須跨文化的社會接受度。
再比如兩則旅游廣告:
一則是臺灣某度假別墅的廣告。廣告詞是:“一條清邃的小徑,垂柳依依,宋式山水地形,隨中國古典大門徐徐轉開,輕托出淡淡的山巒,江南風味撲面而來,我們仿佛回到故園的江南山水,二十四橋,西子湖……都在腦海涌現。”
另一則是美國游船公司廣告:“你總有機會跟著人群到一般的旅游地,度過一個平常的假期。然而你也可以乘坐傳奇中的‘三角女王號’再現湯姆·索亞和哈克貝里的歷險故事,或去發現百年以來一直未變的俄亥俄河岸的魅力……”
這兩則廣告的訴求點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抓住了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另一個則抓住了西方人富于冒險、追求刺激的心理。這兩則廣告的訴求都是很準確的,因為他們抓住了處于不同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的各自的訴求對象的不同的價值觀念和心理特征。
2、不同的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文化的集中體現,由于生活環境不同,各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活習慣和避諱、禁忌。廣告不僅要關注民俗中的種種禁忌,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風俗習慣,并入鄉隨俗,完成與當地目標消費群的深度溝通。
廣告語境如果與當地風俗習慣吻合的話,會讓當地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如可口可樂自2001年起的春節營銷活動就堪稱經典。可口可樂公司從2002年至今在春節期間連續推出了包含典型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和典型元素的系列品牌廣告,傳遞了中國人春節回家的傳統習俗,在屬于中國人的特殊時刻,可口可樂感動了我們。
3、不同的審美感受
人類的審美感受也帶有跨文化、跨民族的差異。比如中國人喜歡“寫意”與情趣,而西方人則喜歡“寫實”與幽默。中國人不太接受不美的、充滿感官刺激的表現方式,而西方社會則對此寬容度比較高。國際品牌的“雀巢咖啡”在中國的廣告是“精彩每一天”、“味道好極了”,在西方的廣告卻可以拿令人恐怖的骸鏤形象來刺激消費者的感官體驗。這種荒誕的超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的藝術處理手法在西方廣告中經常被運用,但在中國廣告創意中卻需謹慎使用,以適應消費者的審美習慣。 4、不同的思維方式
東方的思維方式具有會意性,西方則是直觀的。中國人偏好綜合思維,其思維方式是整體優先式,而西方民族偏愛分析思維,其思維方式是部分優先式。比如我們在文章或生活中喜歡用暗示,或者喻古論今。這種含蓄需要你去意會,所謂此處無聲勝有聲,這與西方人的直觀性不大一樣。
其次是西方以個體為中心,強調個人自由、個人價值和個人責任。東方人則是以群體為核心,更多地強調群體利益,主張群體團結合作和自我犧牲。
所以在中國以“家與親情”為訴求的廣告是最能影響和打動消費者的。舒膚佳的“愛心媽媽,呵護全家”、可口可樂的“春節回家”等等眾多的廣告引起中國人廣泛的共鳴與感動,都離不開中國人的群體思維方式。
二、跨文化傳播中廣告文化語境的互跨與融合
在全球化經濟席卷世界的當下,在交通與信息傳播等科技手段不斷更新的基礎上,全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和個人之間的跨文化傳播日益頻繁和復雜。而這種跨文化傳播最多地發生在經濟領域,可以說,日益興盛的國際經濟活動已成為全球跨文化傳播的主要內容。其中廣告是國際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跨國營銷幾乎總是借助強大周密的廣告攻勢打開東道國的市場。可以說,廣告在全球跨文化傳播中扮演了先驅角色。
因此,當廣告領域的跨文化傳播以迅猛的勢頭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我們應該深人地思考和探析這種廣告文化語境中的互跨與融合的過程,以避免跨文化傳播環境中的失當因素,從而有效地進行廣告的跨文化傳播。
首先,作為東道國來說要具有廣闊的胸懷,發揚文化包容性的優點。比如,我們中華文化的歷史就是一部包容與融合多種不同地域與外來文化的歷史。從諸子百家到印傳佛教文化,都充分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的包容性與融合性。
當今的跨文化傳播,更進一步地要求我們以開明和良好的政策和心態去面對外來廣告文化。通過對話與交流,吸收異質文化的營養,學習外來文化中的那些符合人類文明前進方向的普遍價值,讓中國品牌的廣告煥發出時代的氣息與精神,以提高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是遵循“揚棄”原則。跨文化的對話與融合,是一個分辨、篩選、消化吸收的過程。對于外來的廣告文化,我們應清醒的分析和吸收其中的精華部分,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溝通與互補;但與此同時,還應保持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精神。這樣才能既表達了現代人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又弘揚了本民族所蘊含的內在智慧和獨特理念。
第三要正確和積極地認識在跨文化傳播中形成的文化增值效應。傳播學理論認為在跨文化傳播中由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吸收與融合,一種文化原有的價值或意義將會增大,在這種文化增值現象中,傳體和受體的性質和發展水平與增值的大小是密切相關的。一種文化在傳播中增值大小同傳體本身的價值有關,如果傳體本身是一種落后的文化,那么想在文化圈中得到增值是不可能的;如果受體僵化保守、封閉落后,文化增值也將是困難的。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對通識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著嚴重的偏差,更多地關注通識教育的創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傳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發生集體性危機的中國當下和全球化語境下,通識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傳承,因為“只有在文化深厚的土壤里,天才才有可能爆發”(甘陽語)。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精神傳承途徑,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應該把“文化自覺”理念貫注在每個大學生心中,促進其對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化主體性的理論思考和實踐關懷,鑄就主體精神的文化自覺,這應是當前通識教育巫待解決的問題,也是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的靈魂。
一、戲劇藝術與文化傳播
戲劇藝術是一種文化。論文百事通“文化”大概是人類最難界定的概念之一,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1952年)一書中,共收集了1“條文化的定義。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一文中給“文化”下了一個至今學術界還認定為權威的定義,即“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英國文化研究者威廉斯則細化和拓展了泰勒的觀點,他說,“文化”一詞是英語語言中最復雜的兩三個詞之一,文化的當代意義大致有三個方面:(1)作為藝術及藝術活動的文化;(2)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的文化;(3)作為一種發展過程的文化。m<_,無疑,藝術及藝術活動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看,“文化”是被用來闡釋藝術及藝術活動的。作為藝術的一種樣式,戲劇藝術當然是一種文化,但其表現形態卻有著自身特質,即戲劇是由演員直接面對觀眾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和文化。
戲劇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身份的代言。“對藝術史家來說,他們深深地意識到藝術始終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或現象,一個其所處時代的符號,一個歷史、社會、文化或個體成長、身份、變革或轉化的標志。公正地說,甚至在藝術發展最具形式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時刻,這種觀念在藝術史學科也曾是一個既定的觀念”,我們知道,世界戲劇有兩大基本系統,即以中國傳統戲曲為代表的東方戲劇藝術和以歐洲話劇為代表的西方戲劇藝術,其中,梅蘭芳和莎士比亞的戲劇藝術無疑是這兩個系統中最突出的代表。從梅蘭芳的戲劇藝術我們可以品味到美情統一、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妙處,從莎士比亞的戲劇藝術我們可以感悟到充斥著博愛、罪責和懺悔之情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深邃底蘊。把握兩者的差異,追尋兩者形成的精神質素,從而更深人、更真切地展現文化內涵的差異,這是歷史學家所無法提供的鮮活的文化標本。
戲劇藝術是在文化傳播中生成、發展和完善。“文化由外層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征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它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它們所帶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為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的行為的決定因素”。這一定義從動態和過程的角度,確定了文化與傳播之間的關系。文化是傳播的文化,傳播是文化的傳播。傳播與文化的互動關系表明:文化與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質同構、兼容互滲。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即傳播,傳播即文化。同樣,作為文化組成部分的戲劇藝術正是在文化傳播中得以生成、發展和完善,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如果沒有文化的傳播,戲劇文化將是一種“死文化”;如果沒有戲劇文化的傳播,文化的傳播將喪失一種重要的路徑。
二、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與文化傳承功能
非常遺憾的是,隨著戲劇藝術的邊緣化傾向加劇,戲劇藝術這種文化傳播傳承功能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我們渴望著在還沒有完全淪落為“社會機體的“功能性器官”的高校能夠擔當重任,守望文化家園,傳承民族文化精神質素,鑄造新的人格。如此,實施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就相當重要而緊迫。
18世紀末,西方高等教育就注意到藝術的這種文化傳承功能的意義,“當時的知識界普遍認識到,藝術史和文學研究一樣,是探索民族文化身份是一個重要途徑。同樣,學習藝術史和文化傳統有助于對人類歷史的認識和推動社會的進步”。1874年,藝術批評家諾頓受哈佛大學之邀擔任藝術史教授,他說:“對我來說,藝術史是一種最為神圣的文化傳統。通過研究藝術,人們可以發現自身潛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文明”。的確,一個文明、一種文化如果要存在和延續,就須保證它的關鍵信息和元素得以傳承。有意義的藝術接受活動,就是接受者全身心地沉醉于藝術世界的精神漫游和靈魂之旅,也是接受者獲取文化精神和歷史信息的過程。藝術的這種文化傳播效應是任何一個領域都無法企及的。誠如前蘇聯著名美學家斯托洛維奇指出:“人的審美教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但是不能不承認,藝術是對個人目的明確地施加審美影響的基本手段,因為正是在藝術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對世界的審美關系。
戲劇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因其現場直觀性、雙向交流性而在接受者面前“打開了一個煥然一新的、無限美妙的欲望與生命的世界n/別林斯基語),在這個世界里,觀眾身臨其境,把自我的生命體驗投射其中,逐漸形成濃郁的“扮演意識”。擁有這種扮演意識,接受者更易深入了解蘊含其中的文化精神,確定自身的文化身份,并以此來審視他者的文化精神。從這個意義來說,戲劇藝術的這種文化傳承功能,又是其他藝術所無法代替的。因此,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文化傳承途徑。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承都應是連續的,任何一個鏈條的脫落都可能造成文化根基的喪失,而這種喪失往往導致一個時代精神的集體淪落。這種悲劇歷史已然有上演。但是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民族文化之鏈正面臨著再一次被斷裂的危險,當人們,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爭相追逐著西方文化浪潮而忽視甚至漠視腳下深厚的文化土壤時,“失落的就不只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家園。這不僅可能導致民族精神的危機,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機”。因此,在高校實施通識教育并不是一種現時流行的時尚,而是一種恒久的文化傳承事業。同樣,戲劇藝術通識教育也不是高校的裝飾品,而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傳承的連綿不絕決定了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和恒久性。
三、文化自覺:高校戲劇藝術通識教育的靈魂
現在的大學教育隨著全球知識產業的興起與推動已納入到現代化進程之中,不可否認,這是大學教育的一種進步。但當目睹著民族文化精神資源在此熱潮的裹挾下已然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價值逐步被遮蔽之時,我們又會悲嘆大學精神的淪落和功能的偏移。誠如英格爾斯的現代化發展理論所認為,現代化不應該只是一種政治或經濟體系的形成,而應該是一種精神現象或一種心理素質。他說:“在整個國家向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人是一個基本的因素,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這樣的國家才真正稱之為現代的國家”,而作為一個“現代人”最深層的表現就是堅守自身的文化歸屬,擁有主體的文化自覺。
因此,文化傳承并不止子傳統文化知識的吸納,尤其不能“把歷史的餡餅按時代和地區切割成大小不等的部分,然后再按照編年的順序把它們分別吃下去”,因為“這種機械的拼盤游戲使歷史處于被割裂的狀態,因而缺乏一種文化傳統的內在邏輯性和精神深度”;也不止于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播,而是在此基礎上建構主體的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