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1 12:35: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硬件軟件招標。在*年3月底前,由縣信息中心、縣誠信辦負責完成項目技術方案審查及硬件軟件招標的申報準備工作;由縣政府采購中心牽頭,負責系統建設的硬件和部分軟件的公開招標的監督管理工作。
(二)系統開發建設。在*年6月底前,由縣信息中心牽頭,完成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及交換部署的建設工作;由縣誠信辦和縣政府采購中心負責,督促中標的專業公司完成相關軟件開發建設工作;由縣信息中心負責,指導專業公司完成各有關單位數據采集的專門信息系統建設和技術準備工作,并為基礎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提供技術服務、中心機房等支持。
(三)由縣治賄辦、縣金融證券辦牽頭,負責協調組織各單位開放數據庫,按照數據采集標準提供數據,進行網絡連接,在*年4月底前,建立集中加分布的基礎信用信息數據庫及逐步完成數據采集、數據庫開放等工作。
(四)推進信用信息的使用。由縣誠信辦負責應用信息技術,整合工商、稅務、公安、法院、勞動、金融、建設等部門掌握的企業信用數據資料,整理分類并建立信息檔案,形成*縣市場誠信網站。
(五)征信系統驗收。由縣治賄辦、縣金融證券辦牽頭,縣誠信辦負責,指導與協調各級各部門配合信用征信系統建設中有關數據采集與整合等相關工作,督促各部門對相關數據庫進行更新與完善;由縣治賄辦、縣金融證券辦牽頭,組織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信息中心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對征信系統進行驗收審查。
(六)后續建設管理。由縣誠信辦負責系統管理等日常組織運轉工作;由縣信息中心負責進行系統的日常技術維護工作。
二、加強信用信息歸集
(一)出臺*縣各類市場主體不良行為標準
1、由*縣信用信息歸集目錄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部門、本行業規章制度,出臺各類市場主體不良行為標準,為征集市場主體不良信息提供基礎。
2、由縣誠信辦整理出臺《*縣市場誠信系統成員單位信用信息歸集目錄》,對各成員單位報送信息的范圍、傳輸方式、更新時限、信息安全等進行詳細規定,確保信用信息數據庫的良好運轉。
(二)各征信成員單位應明確分管領導和征信聯絡工作人員,完善各項信用信息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對發生的信用情況,應在其前置機外接端口錄入并隨時更新信息。
三、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
(一)落實《*縣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宣傳工作要點》,結合普法教育、廉政文化建設,通過省、市、縣電視臺和《今日*》等新聞媒體擴大誠信宣傳范圍,營造“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的氛圍,使誠信意識深入社會、深入人心。
(二)遵守法律法規和誠實信用原則,督促各部門將各類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所反映的信用情況按A、B、C、D類或1級、2級、3級、4級的方式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類別,即:具有良好商業信用的企業為綠牌企業(守信企業);有一定的失信行為或有一定的失信苗頭的企業為藍牌企業(警示企業);有較嚴重的違法行為的企業為黃牌企業(失信企業);有嚴重的違法行為,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為黑牌企業(嚴重失信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誰登記,誰錄入;誰檢查,誰錄入;誰處罰,誰錄入”的原則,對違法違章行為實施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處罰,依法依規強化監管。
1、各部門單位在季后15日內向縣誠信辦報送一次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工作總結。
2、縣誠信辦及時收集各部門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守信、失信的獎懲實施情況,并于每個季度末根據各部門單位信用信息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排名,在縣《工作通訊》和《信息參閱》上公示,年終納入政府對各部門的年度考核內容。
(三)繼續開展信用鄉鎮、企業、村創建活動。
(四)在縣電視臺和《今日*》開辟“信用建設”專欄,實行紅名單和黑名單通報制度,每個季度播報一次“紅黑榜”。
四、推進信用信息的使用
(一)制定文件
出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政府各職能部門推廣使用信用報告的通知》,并要求各職能部門制定工作規劃和流程,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在哪些工作環節需要查詢使用《信用報告》,培育和形成市場誠信的產品需求。
(二)推進使用
1、在政府采購、納稅、銀行信貸、招投標、公共服務、銀行貸款等活動中優先使用信用良好的企業產品。對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或個人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在參與縣內各項評比、資格認定等活動中同等條件下優先。
2、加大對失信市場主體的懲戒力度,依法實行經濟處罰、降低或撤銷資質、吊銷證照、公開曝光等懲戒方式,限制其市場準入,并對其生產和經營行為實行跟蹤監督。
(一)按照《省涉案物品價格監證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要求,認真做好司法機關委妥的各類刑事、民事案件涉及財產價格鑒定以及仲裁領域的價格鑒定工作,加強紀檢監察機關、稅務、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執法領域的價格鑒定工作。
(二)進一步規范價格鑒定工作程序,確保價格鑒定及復核裁定工作質量。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鑒定行為規范》的出臺,進一步完善《省涉案財產價格鑒定操作規程》,并在實際工作中抓好貫徹執行。根據新形勢發展要求,積極推進《省涉案物品價格監證管理條例》的修改和執行情況的檢查。
(三)繼續抓好合法合理性價格認證。以“調解價格矛盾、處理價格糾紛”為中心,在做好經濟領域價格認證的基礎上,主要在“三個圍繞”上下功夫見成效:圍繞政府和企業的決策需要,拓展新業務、重點在政府招標、招商引資、企業改制、拆遷補償、政府林產林權改革、民生工程、調定價等項目上。
(四)繼續抓好交通事故車物定損。加強務辦事處人、財、物的管理,開展創規范化辦事處建設活動,抓好政策法規宣傳,搞好與交警“三個層面”的溝通協調,繼續做好新車價格數據庫建設。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定損臺數不人為下滑,當事人不舉報,定損員不違規。
二、切實履行價格認定職能,積極拓展價格認定工作
實現管理法制化標準化規范化
在食品安全的管理方面,要實現法制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繼續做好屠宰、餐飲、酒類流通等相關行業的法規規章和標準制修訂工作。按照行業發展特點,從規范企業主體行為、從業人員行為、行業服務行為等環節入手,制修訂相關法規標準,加快形成行業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大行業標準的推廣實施力度,全面提升行業標準化水平,開展標準化培訓、宣傳貫徹、示范工作,引導流通企業規范經營。同時,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通過建立工作信息共享平臺和聯席會議等制度,完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防止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落實責任主體,確保食品安全刑事責任追究到位。
強化行業管理功能
要點強調,應嚴抓商務領域行業管理,強化屠宰行業監管。進一步完善屠宰行業法規標準體系,加大屠宰行業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肉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深入推進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依法取締達不到法定條件和標準的屠宰企業的定點屠宰資格。加強屠宰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履職能力與責任意識。同時,加強餐飲企業管理。繼續落實《商務部關于加強餐飲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引導企業誠信經營,督促餐飲企業加強原材料的采購和使用管理及過程控制,嚴把餐飲服務入口安全關和加工質量關;督促企業加強對餐廚廢棄物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規范餐廚廢棄物的處置。加強品牌企業的建設,發揮好知名餐飲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加強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行業規范化發展水平。同時,加強信息報送和輿論宣傳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引導行業發展。還要加大酒類流通行業管理,全面貫徹《商務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強化日常監管,加大對酒類經營者備案登記、隨附單溯源等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推進全國酒類立法工作,修訂《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研究建立符合國情的酒類現代流通體系。深入開展酒類流通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促進酒類流通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推進商務領域服務體系建設
要點明確了推進商務領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要求繼續推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繼續推進以大中城市為主體、大型集散地批發市場和全產業鏈企業為補充、覆蓋全國的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配套法規、制度和標準,強化市場準入管理和經營主體責任,為追溯體系的建設和長效運營提供保障。加強與農業、稅務、工商、質檢等部門協作,打擊場外交易,減輕體系運行成本,并探索建立全過程追溯體系;繼續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支持地方建設屠宰監管技術系統和屠宰、檢驗、無害化處理、環保等設備設施,全面提升生豬屠宰行業監管能力和肉品安全保障能力;繼續實施早餐示范工程,繼續會同財政部在大中城市實施“早餐示范工程”,重點支持部分城市進行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及固定門店式標準化餐飲網點建設改造,妥善解決早餐不方便、不衛生等問題;大力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落實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千萬示范工程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組織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千萬示范工程,做好示范工程建設的交流與學習,進一步推動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
同時,穩步推進酒類流通溯源工作,根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切實加強紙質隨附單使用管理,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電子隨附單。在2011年酒類流通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增加試點企業和品牌,擴展試點工作涵蓋內容,制定統一酒類流通電子追溯標準,建立酒類流通電子追溯平臺,推進試點企業數據庫與中央平臺對接,研究進口酒入關、倉儲、流通、消費等全過程溯源管理,為在全程建立信息關聯、互聯互通、責任銜接、查證可信的酒類流通物聯網打下基礎,切實提高酒類商品安全保障能力;繼續深入實施三綠工程,深入實施三綠工程,打造一批上聯生產、下聯批零終端的綠色低碳供應示范鏈,推廣綠色低碳商業采購,引導低碳生產,發展低碳流通,促進低碳消費。培育綠色低碳市場,支持和推動綠色市場完善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健全綠色市場質量管理,嚴把市場準入關口;嚴格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加強進出口產品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及時相關信息。發揮好肉類等食品進口許可證管理和供港澳活畜禽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作用,確保進出口食品安全。繼續利用農產品貿易促進資金支持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項目和食品行業公共平臺項目。加強食品出口公共服務。
繼續開展專項治理工作
要點要求,應繼續開展商務領域食品安全相關的專項治理,按照2011年10月商務部、公安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下發的《關于深入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強化肉品衛生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繼續在全國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行動。到2012年底,實現城鎮銷售的豬肉全部來自定點屠宰企業;按照2012年1月19日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農村市場重點商品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打擊農村市場制假售假行為,凈化農村市場環境,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類、酒類、食品添加劑、保健等重點食品綜合治理,認真開展農獸藥殘留、畜禽交易和屠宰、調味品、餐具、食品包裝材料及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
我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防洪保安和抗旱減災,積極推進防災減災思想保障體系、工程保障體系、預案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科學防控、依法防控能力。全力抓好大江大河大湖大庫防汛工作,重點抓好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水庫防洪、中小在建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管理和小山洪滑坡區域避險保安等“四小”防洪保安工作,確保在標準洪水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利工程控制范圍內城鄉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安全。
二、以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拉動內需為契機,切實加強重點水利工程體系建設 三、以國家加大“三農”投入為契機,著力抓好群眾直接受益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我局計劃解決3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長灘河、長壽河等進行水利血防工程治理,實施好沙洋縣東干渠上段水利血防項目,抓好以楊竹流域為重點的生態示范區水利項目建設。全面完成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投資4.5億元,完成土石方1600萬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除澇面積8萬畝。
四、以漢江流域綜合開發為契機,推進水利建設提速跨越
我局將以水生態、水經濟、水環境建設為主線,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和流域水資源的紐帶作用,努力以水利現代化服務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帶動區域城鎮化,促進漢江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重點建設六大工程,即防洪保安工程、資源配置工程、生態環境工程、綜合開發工程、漢江數字工程、現代管理工程。
一、落實改革舉措,增強商務發展內生動力。要立足自身,密切跟蹤國家政策變化,把推進流通發展改革作為提升商務工作的著眼點,準確掌握商務深化改革的前沿動態,不斷創新工作管理方式,完善商務發展體制
(一)推進內貿流通改革措施的落實。積極推動全市規劃先行,落實省級促進流通領域發展的政策法規,優化市場發展環境。加快制定《關于促進擴大消費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修訂完善《__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和《縣區商業網點規劃》。密切關注國家現代流通綜合改革,積極爭取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落實好商務領域的一系列改革新舉措。
(二)加快落實“三個全覆蓋”。農貿市場建設要結合鄉鎮實際,采取主要鄉鎮獨立建設或招商引資開發等多種方式加快建設進度;農家店建設采取對邊遠山區和貧困村適當降低準入門檻的方式加快改造;配送中心和商貿中心當地實施企業沒有能力承擔建設的,要采取引進或聯合建設的辦法實施加快建設步伐,原則上各縣區每年爭取新增鄉鎮商貿中心1個,華亭縣年內必須建成配送中心建設任務,實現配送中心縣區全覆蓋。
(三)主動適應商務項目管理改革。今年內貿領域推行項目規劃文本集中上報、統一競爭答辯的項目競爭管理模式,擇優委托實施項目;省上項目資金將向市場體系建設、向西開放等重點項目傾斜。各縣區要積極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商務領域項目庫建設力度,嚴格審核商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設施、電子商務集成和倉儲設施等項目的真實性、可行性、產業關聯性、經濟效益,積極儲備一批成熟、潛力好的商貿項目;進一步加強對項目資金的跟蹤問效和績效考核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突出提質增效,完善市場體系
(四)著力加快商貿物流建設項目進度。以隴東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工程和全省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建設項目為重點,重點抓好__工業園區綜合物流中心、__恒旺物流園等21個隴東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全省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工程已納入省上目標考核,并逐月調度,實地檢查,__縣要不遺余力抓好金果國際博覽城建設項目,要完成項目進度的65%以上。
(五)著力擴大農產品流通戰略平臺。抓好8個省列為民辦實事縣鄉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大力提升改造或規劃新建一批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的農貿市場。制定《2015-2017年縣鄉農貿市場重點鄉鎮發展規劃》,積極規劃落實明年農貿市場建設項目,爭取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試點,加快產地小型農產品集散市場建設。集中力量抓實省廳下達的冷鏈物流建設項目,加快__金果國際博覽城、崆峒區隴東農副產品交易中心、__隴原紅公司、__源潤公司、涇川隴豐公司等5戶企業的標準化冷鏈倉儲建設進度,8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大力開展 “農超對接”和“基地配送”,擴大鮮活農產品直采、直供規模。引導農產品經銷商、販運戶進行公司注冊,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逐步完善城鄉鮮活農產品銷售網絡。
(六)著力打造多層次商貿服務平臺。按照“三個全覆蓋”的建設要求,重點解決實施企業在條件好的村超限額建設、邊遠貧困村不愿建的問題,今年全市規劃建設農家店300個,配送中心2個,商貿中心3 個,力爭農家店覆蓋率年內達到70%以上。重點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健全社區便民商業服務設施,促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積極爭取國家級再生資源回收項目示范城市建設工程,抓好__恒達公司再生資源回收加工集聚區建設項目,確保通過驗收;崆峒區要規劃籌建好__振輝公司再生資源集散市場項目;引導零售企業設立節能環保、再生產品專柜;鼓勵回收拆解企業建立“社區廢舊物品回收門店”。
(七)著力完善重要商品市場調控平臺。根據社零總額縣區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強化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將社零總額目標任務細化到每個月、每戶企業,建立“限上企業基本情況臺帳”,加強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工作,每月做好市場運行督查通報。進一步完善市、縣(區)兩級市場運行監測體系,重點監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爭取在全省月度考核排名中保持在前三位。加強冬春蔬菜儲備,組織企業增加儲備蔬菜品種,擴大儲備規模,增加投放站點;引導有條件的企業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蔬菜精細加工。加強摸底調查,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今年每個縣區至少培育3戶限下商貿流通企業轉型為限上企業,至少培育5戶商貿流通業個體戶轉型為企業。
三、以培育外貿企業為重點 ,著力擴大對外貿易
(八)切實消除任務空白縣。有關縣必須高度重視,轉變發展觀念,精心選擇培育外貿企業,確保完成任務目標,切實解決縣區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年內消除空白縣。
(九)發展對外貿易主體。加強對__縣蘋果類產品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形成市、縣兩級互動的出口基地培育考核機制和準入退出機制。對重點外貿企業要實行“一企一策”,做好跟進服務;積極爭取各項外貿促進政策和重點項目,探索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著力培育一批馬鈴薯及牛羊肉加工、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出口企業;果品、中藥材等專業市場要增加外貿功能,有進口潛力的企業要文秘站:擴大商品、服務、資源、能源及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促進內貿外貿一體化模式加快發展。
(十)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及時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協調海關、稅務、外管、檢驗檢疫等部門,落實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19條意見;積極組織參加國內外重點經貿活動;建立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加強企業的業務指導、政策咨詢和實務培訓。積極培育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相關服務,解決缺少外貿專業人才,訂單散且小等實際問題,有效降低中小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四、促進消費創新,提升現代服務發展水平
(十一)積極落實信用消費促進政策。結合我市居民的消費習慣、消費結構、消費傾向,引導商貿企業與金融企業拓展銀行卡信用支付功能,促進新型電子產品、智能家電、節能汽車等熱點商品消費。
(十二)完善居民基本生活服務網絡。鼓勵家政服務企業便民建立家庭服務平臺,發展面向家庭的維修、保潔、烹飪等生活業務;結合城市建設,健全居民購物、養老服務、餐飲、再生資源回收等社區綜合服務網絡,打造一刻鐘便民消費圈。同時,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規劃建設一批輻射力強、集維修、餐飲、洗浴等于一體的農村商貿綜合服務中心,促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
(十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大宗農產品網上交易為突破口,引導企業積極利用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網,大力發展“萬村千鄉”網絡農家店,促進流通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指導“特色中國—__館”入館企業積極推進網上運營,督促重點企業積極入駐__館線下實體館,發展線上線下協同運營模式,帶動我市名優產品擴大外銷。積極向省廳爭取公共服務、平臺搭建等方面的項目,力爭年內有兩到三戶企業獲得電子商務專項資金。
(十四)著力發展生活業。積極落實商務部和省廳出臺的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及時推廣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美容美發等行業標準和規范,成立美容美發協會,逐步完善服務業市場發展體系;推動餐飲住宿業轉型發展,組織餐飲企業開展有影響的促銷活動,參加各類會展,積極實施好精品隴菜和早餐示范工程,不斷擴大餐飲業對外交流;引導大型龍頭家政企業發展連鎖試點,加大企業監督管理和跟蹤服務力度,完成城鎮失業下崗人員和農民工培訓任務。
五、強化綜合執法,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
(十五)強化執法隊伍建設。積極爭取全省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不斷創新機制、規范執法,切實抓好商務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全市商務綜合執法能力。
(十六)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制定全市2014年“雙打”工作要點,加大對侵權假冒、商業欺詐、商業賄賂等突出問題的整頓力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協調銜接,努力建立平等和諧的零供關系。配合省上建立商務領域信用記錄征集和評估體系,探索建立流通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
【正文】
關于2020年前三季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展情況總結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情況
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備門檻。一是推進企業注冊許可便利化,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截至9月,我區企業開辦所需用時保持在1.5個工作日內。二是提升企業開辦規范化水平。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壓減企業開辦環節,不斷提高企業開辦的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三是全面推行“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照后減證”改革。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直接取消審批、取消審批改為備案、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完善措施優化準入服務四種方式實施。四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倡導全程網上辦,辦照“不見面”。對于涉及抗擊疫情的登記注冊開辟綠色通道,并結合實際采取容缺后補等受理方式實行特事特辦,利用網上辦事平臺和郵寄服務做到企業登記全程“不見面”。截至三季度末,新登記市場主體共5370戶,其中企業190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8戶,個體工商戶3751戶。
深化“互聯網+政 務服務”和“一網一門一次”改革。一是以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 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為目標,在政務 服務網上公布了 420 個“最多跑一次”事項和 100 個“最多跑一 次”高頻事項,開通網上辦理渠道,方便群眾辦事、咨詢,行政 許可等六類共 583 個事項網上可辦達 90%。1-9月,累計受理辦 理審批服務事項143997件,接待群眾134245人次,事項按期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9.16%;加快政務服務智慧平臺“i 安康”推廣,積極引導辦事群眾安裝、注冊“i 安康”手機 APP,不斷提升網上辦事平臺使用率;“互聯網+監管”與市級 系統對接聯通,實現信息共享,精準監管。二是持續抓好12345便民服務熱線平臺。全面落實“群眾有所呼、政府必有應”要求, 暢通“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渠道。按照市上要求,啟動建立“吹哨報到”新模式,目前正在漢濱區有序推進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打電話辦事”可辦事功能,按照市上要求,區上已配 合市上在區級各單位和試點社區進行了多次專題調研。2020年1-9月,全區共辦理工單 12392 件,按期辦結率 100%,回訪滿意97%。三是積極推進“好差評”工作。已建立“好差評”工作機制,目前已在各窗口運行推進,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各窗口單位考 核體系。四是進一步壓減企業開辦時間。實現新開辦企業營業執 照申領當日辦結。五是在政務中心設立復工復產專門窗口,為企 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2020年1-9月,全區共辦理工單12392件,按期辦結率100%,回訪滿意97%。
二、推進十大行動、五大專項行動工作情況
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一是制訂了《漢濱區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關于加強信息共享落實聯合懲戒措施的通知》等問題。截至目前,我區在全省信用信息平臺上傳各類信息11萬條,信息上傳量居全市第一;目前我區正加緊完成市級信用信息平臺“雙公示”信息報送工作。二是加強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進信用監管,推行承諾制,讓市場主體和公民講誠信,自主承諾。我區制訂了《漢濱區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關于加強信息共享落實聯合懲戒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截至目前,我區在全省信用信息平臺上傳各類信息11萬條,并積極向安康市信用信息平臺上傳雙公示信息,信息上傳量居全市第一。
在規范中介服務方面:一是公布了《漢濱區區級中介服務事項清單》;二是積極打造中介服務平臺。啟用“漢濱招標采購”信用評價APP軟件,運用實名制管理和通過對從業人員的招投標相關法律知識、業務知識測評,實現對參與招投標活動從業人員進行招投標及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宣傳;提升招標人員、造價員、評審專家的業務素質;提高公司和區招投標采購中心的服務水平;規范招標人和投標人在參與招投標活動的行為。三是全面加強中介服務監管。建立全區中介服務機構名錄。我區印發了《關于做好規范中介服務機構專項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建立區級中介機構名錄庫的公告》等文件,對行業內中介服務機構名單進行了匯總,各行業部門加強相關機構的監管力度,并對違法失信等信息予以公示。
便民服務方面:一是推行“不見面”審批。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將更多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事項納入網上辦理,持續提供“網上辦、郵寄辦、預約辦、幫代辦”等“不見面”審批服務,切實為企業群眾服好務,積極引導群眾通過“陜西政務服務網”、“i安康”等平臺網上辦理業務;創新實施申請人網上申請、工作人員后臺審核審批服務新模式;對于有特殊業務確需急辦、必須到現場辦理的,實行分時段實名預約辦理,錯峰辦理。二是深入開展各類變相審批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按照省市統一安排,以漢政辦函〔2020〕100號印發了《關于開展各類變相審批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組織相關部門對610項其他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自查,未發現變相審批和行政 許可事項。
“雙包一解”推進情況:今年區委、區政府印發《2020年區級領導和部門包抓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通知》(漢辦字〔2020〕50號),我區29個區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重點招商項目和重點企業,努力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一是明確了包抓領導責任。根據企業和項目需求,深入實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要素保障,對因電力、原材料等關鍵要素制約正常生產和項目建設的,積極協調推進解決。三是幫助企業解決發展資金困難,對周轉資金短缺的企業,積極協調金融部門、融資擔保機構、投資公司,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四是協助企業實現招商引資目標。幫助企業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引進戰略投資者,引進投資規模大、產業體系好、帶動能力強的工業項目方面取得突破,幫扶企業做大做強。截至目前,我區29個區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32個,包抓招商項目36個,包抓重點企業31戶。梳理重點企業問題41個,已解決銷號問題31個,剩余10個問題正在協調解決。
三、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工作情況
一是制訂了《漢濱區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將任務細化分解到各單位,建立的信息報送機制,夯實工作責任。二是企業開辦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全程電子化登記,申領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全流程在線申報,確保實現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內辦結。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三是方便登記財產,推行不動產登記信息和地籍管理信息互聯互通。提供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服務。四是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網上查詢和現場自助查詢服務。公眾、機構注冊并實名認證后,通過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查詢。 推行納稅“最多跑一次”, 實行納稅人線上“一表申請”“一鍵報稅”, 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五是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統籌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面取消不必要的證明事項,方便群眾、企業辦事。通過受理群眾、企業投訴、檢查等手段,評估證明事項清理工作成效,堅決杜絕已取消的證明事項繼續存在或變相存在。
四、復制推廣和借鑒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推進情況
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綜合執法能力。一是結合實際,整合監督檢查力量,依托公司質檢機構和人員,適時成立局糧油質檢機構;二是積極選送人員參加國家、省和市舉辦的各類執法培訓;三是結合實際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實務培訓和研討,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修養和執法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作風過硬,執法能力強的糧食行政執法隊伍。
市委關于*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作為了主要工作任務,*市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領導小組將“加強市場經濟秩序整治、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著力解決市場經濟秩序不規范、用藥安全性不高、招商引資環境不夠寬松的問題”作為“整建活動”實施“三大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
市委常委、市長、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組長王海林,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國慶分別在國務院、省政府印發的全國、全省*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上批示要求:市整規辦結合我市實際,認真組織貫徹落實。副市長劉國慶、戴紹泉分別在4月12日和2月8日電視電話會議上對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市整規辦及時將兩位領導的講話印發給了各區縣、市級各部門,并于6月14日和26日分別召開了區縣和市級部門整規工作專題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以及全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了各區縣、各部門的工作任務。
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三年總體規劃的通知》(自府辦發[*]102號)要求,在*年底,市整規辦印發了《*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年工作總結和*年工作要點》(自整規辦[*]15號),對*年全市整規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確了全市整規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整規工作重點、宣傳報道、基礎建設工作等。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
二、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力度,鞏固整治成果
(一)組織開展節日市場綜合整治行動
為了確保人民群眾重大節假日生活健康和安全,市整規辦分別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假日市場全市綜合整治聯合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節日市場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37000多人次,取締各種非法生產經營戶600多戶,查獲各類案件1045件(其中:立案查處334件)。通過節日市場整治,使全市節日期間未發生重特大市場經濟秩序事件,凈化了市場,為廣大人民群眾節日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繼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由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質監局)牽頭,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各區縣、各部門將食品安全整治作為全年整規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出臺后,集中4個月的時間開展了專項整治。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全市出動執法人員5萬人次,依法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2753件,其中立案查處662件,搗毀窩點49個,取締無證生產經營戶和小食品攤點2366戶。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217件。
1、加大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市場整治。農業部門重點開展了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三大環節的執法行動。農資市場監督覆蓋面達100%以上,立案查處案件43件,挽回經濟損失78萬元;共抽檢糧食、蔬菜、水果、茶葉等農產品1009個批次/樣,合格率為96.33%,農產品農藥殘留合格率明顯提高。畜牧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放心肉工程,深化畜產品無公害基地建設,加強獸藥飼料企業監管,加大動物防疫檢疫及監督工作力度。抽檢飼料產品和畜產品各50批次,畜產品“瘦肉精”檢出率繼續保持為零,畜產品藥殘超標率控制在6%以內;新申報無公害畜產品養殖基地和品種各6個;禽畜產地檢疫率和定點屠宰廠(場)內檢疫率均達到100%;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5件,取締無證照企業16家;沒收、銷毀不規范獸藥23件(瓶、盒、支),違規產品7.9噸、不安全肉品3.1噸。水務部門組織開展了水產投入品經營市場、化肥養魚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了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和監督管理,開展了水生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完成3個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和10個無公害水產品的申報工作;實施成魚檢疫303批次,苗種檢疫260批次;對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共1萬余畝進行了魚病測報。
2、繼續深化食品加工環節整治。質監部門牽頭組織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并結合本部門職能職責開展了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原輔材料、添加劑及食品生產過程的監督檢查,加大了對安全類產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3C認證違規行為的查處,共立案查處食品類案件75件,其中大要案10件。
3、強化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和市場整治。工商部門繼續依法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進一步完善農村12315申訴舉報網絡建設;加大食品質量監測和專項抽查力度,深入推進“四制兩查兩書一承諾”的監管模式;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清理無照經營和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取締無證無照經營1023戶,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04件,搗毀非法食品窩點10個,監測抽查食品166個批次,配備食品快速檢測儀41套,加大了對農貿市場、超市場所出售的食品的定性檢測力度。商務(經濟商務)部門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強化屠宰和酒類市場管理,加強肉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深入開展了屠宰市場和酒類市場專項整治。全市取締非法屠宰點5個,整合關閉16個,查處酒類違法案件11件。我市豬肉質量安全專項整治12月通過國家專家組驗收。
4、深化食品消費環節整治。衛生部門實施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目標責任制,與工商、旅游等部門建立了餐飲業聯合整治機制,對食品消費環節組織開展了18次專項檢查,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100%,查處無證經營戶282家,整改到位并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195家,取締87家,查處違法行為32起。城管執法部門以整治和規范無證飲食攤點、夜宵攤點、游動攤販和校園周邊小食品攤點的無證經營和占道經營的行為為重點,建立了錯時上班制度,落實了“劃片包干,定人定責”責任制。規范飲食攤點789個(次),取締占道經營飲食攤點314個。鹽政稽查部門繼續實施鹽政執法駐廠監控制度,健全了鹽政舉報制度,組織開展了鹽業市場專項整治。搗毀私鹽窩點1個,立案15件,結案12件,查獲違章鹽12.3噸,查獲無主私鹽3噸多。
5、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市場專項整治。食品藥監部門加強對藥品生產、流通、使用企業以及醫療器械的監管,組織開展了藥品、醫療器械專項整治。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217件;監測藥品、醫療器械廣告32次,移交工商部門查處違法藥品、醫療器械廣告28個,收繳違法印刷品5623張,拆除違法違規戶外廣告牌1092個;快檢藥品1002批,篩查出可疑品種56個,檢驗出25批不合格藥品;GSP監督檢查覆蓋面達100%;集中焚毀20余噸、貨值80余萬元的假劣藥品。
(三)繼續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各區縣、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年)的通知》和省、市《*年保護知識產權行動實施意見》精神,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1、開展專利保護及專利執法檢查。市知識產權局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指導企業對創新技術加以知識產權保護,其中久大集團公司一次性申請專利6項。堅持以日常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專利執法行動,抽查了各大商場的6000余種商品,查獲49種專利權已失效和66種無法確定其法律狀態的商品,及時進行了通報,并對相關單位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
2、開展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專項行動。工商部門組織開展了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專項行動。指導企業新辦理商標注冊63件,其中農產品商標18件;“長城”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著名商標”,有3戶企業材料上報認定;10戶企業申報“四川省著名商標”,有7戶企業已經初審處于等待認定中;復審認定“*知名商標”65件,38戶企業參加“*市知名商標”新認定;打造“城市名片”,辦理“南國燈城、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鹽幫萊”四件商標注冊,已辦理39件商標注冊;查處商標違法案件200件。
3、開展打擊盜版侵權專項行動。文化部門深入開展了反盜版天天行動,完成了12318文化市場舉報電話區縣聯網工作,健全和完善了文化市場義務監督體系,開展行業自律建設,加強了校園周邊文化市場整治。取締無證經營“黑網吧”18家,取締無證經營電子游戲室30家,收繳搗毀賭博游戲機、電腦板464臺(塊)、收繳非法出版物3600冊、非法音像制品48000多張,立案查處違規網吧82家,治安拘留2人。
4、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公安部門組織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山鷹2號”行動,與煙草部門協作配合,查處制售假冒煙草制品案件26件(其中:立案15件,移送煙草部門行政處罰11件),打掉假煙生產窩點3個,查獲各類假煙11000多條和大量制假設備及假煙標識材料,涉案金額130余萬元,刑事拘留18人,逮捕1人,直接移送4人。煙草部門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卷煙和非法運輸為重點,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和節日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協作機制,有力的打擊了制售假冒煙草制品違法犯罪活動。查獲違規卷煙1079.74件,查處案件907件,查獲制假窩點5個,販藏假煙窩點10個,移送司法機關刑事拘留19人,判刑2人。
(四)繼續開展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
1、整治虛假廣告、打擊合同欺詐行為。工商部門會同宣傳、監察、糾風、衛生、食品藥監、公安等部門制定了《*市*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部門聯席會議工作要點》和《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聯合會審制度(暫行)》,進一步加強了廣告的日常監測工作,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查處。繼續深入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76件,查處合同欺詐案件6件,調解合同糾紛案件10件,幫助157戶企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新發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13戶。
各級檢察機關依法批捕合同詐騙案件11件12人。
2、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行動。衛生部門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專項整治,檢查醫療機構523家,取締無證行醫機構32個,立案查處案件10件,出具監督意見書344份,并對部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黑診所、假醫生執業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對黑龍江省牡丹江水泥集團醫院非法承包科室非法行醫行為,給予罰款1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80余萬元和設備一臺。
3、開展打擊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市商務局、市物價局、成都海關*辦事處等部門根據自身職能職責組織開展了打擊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專項行動。
(五)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和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
工商部門加大對工程建設、土地轉讓、交權交易、政府采購、醫藥購銷、教育等商業賄賂的查處力度,今年立案8件,已結案7件,罰款36萬元。扎實開展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特別是對涉及民生問題的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等壟斷企業的不正當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全年共立案查處68件,案值87.89萬元,罰款56.89萬元。主要典型案例有:*市大安區某供水企業限制競爭(強制收取底度)案;*市某供氣企業強制收取檢驗費的限制競爭案;富順縣某電力公司強制用戶更換電表和濫收費用案;*市沿灘區某燃氣公司濫收費用案。
各級法院依法宣判涉及商業賄賂和反壟斷案件20件26人。
(六)繼續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
按照7月10日全國、全省打擊傳銷集中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各級工商、公安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聯合出臺了《*市打擊傳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聯合開展了打擊行動。重點打擊“拉人頭”、“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的行為,搗毀窩點48件,驅散傳銷人員1810人。開展了創建“無傳銷社區”、“無傳銷校園”活動;通過《*日報》、《今日晚報報》宣傳5次,提高廣大群眾防范和抵制傳銷的能力,通過“打、挖、防”工作體系,努力將傳銷消滅在萌芽狀態。
(七)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農業、質監、工商、物價、供銷等部門深入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農業部門重點對種子、農藥、肥料開展檢查,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治理。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監督覆蓋面達100%以上,查處案件53件,其中立案查處43件,挽回經濟損失78萬元。收繳國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農藥甲基對硫磷7.2公斤,接待案件7個。質監部門認真開展了農資送法下鄉和打假治劣工作,加大了對化肥、農藥、農機重點區域的整治工作力度。查獲農資違法案件49件,立案查處41件。發放農資鑒別系列資料8800份,接受群眾咨詢620余次。工商部門繼續開展“紅盾護農”行動,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查處各類農資違法案件48件,取締無照經營89戶,受理農資投訴案件117件。沒收不合格肥料25.9噸,農藥70公斤,種子130公斤,農膜1500公斤。物價部門開展了化肥價格和涉農收費檢查。檢查民政、計生、畜牧、建設等涉農收費單位和種子化肥經銷點共244個。發送種子經營戶價格告戒書300份,查出違法所得金額30萬元。供銷部門結合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對所屬農資經營戶采取了分級負責制,監督進貨渠道,采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配合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八)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
工商部門為規范房地產主體資格、房地產廣告、展銷、經紀、合同等行為,先后制定了《*市工商局關于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于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自查自糾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該系統共檢查經營主體435戶,檢查合同82份,核準登記房地產廣告29個,立案查處房地產違法案件29件,結案20件。房管部門組織開展了商品房預售專項整治,細化了《商品房銷(預)售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實施方案,嚴格商品房預售許可制度;開通了“*房產168”網站,建立了“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公示制度;強化了權屬登記網絡化管理;開展了房地產中介機構專項整治行動等工作,為規范房地產企業一房多買、炒賣房號、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全市辦理房屋權屬登記22024件(其中:注銷登記409件),受理法院、公安等部門查封凍結363件,受理委托查詢350件,受理房產測繪備案139件,共受理投拆舉報42件,已辦結投訴35件。
(九)結合行業特點開展專項整治
市經委組織開展了成品油市場和加油站專項整治;開展了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嚴格煤炭生產和經營市場準入制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依法吊銷6個加油站經營許可證;關閉煤礦15個;分別換發新版煤炭生產和經營許可證49個和61個;查處安全隱患400多起。
稅務部門繼續深入開展了稅收專項整治。國稅部門組織開展了對農副產品加工、汽車銷售、藥品制造、電力、建材等行業稅收專項整治。查處偷稅案件75件,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共計1226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稅案件3件。地稅部門開展了房地產業、建筑安裝業、金融保險業、餐飲業、服務業及娛樂業稅收專項整治,對高收入行業的個人所得稅專項檢查。查結案件155件,查補稅金及附加、罰款共計2737萬元。
物價部門組織開展了化肥價格和涉農收費、藥品價格和醫療服務收費、節日市場、全市豬肉市場、食品價格、食用植物油市場價格等專項整治行動。共查獲案件81件,挽回經濟損失159萬元,發送種子經營戶價格告戒書300份。
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建材市場、計量監督、絮用纖維制品、鞭炮生產企業、飲料冷飲、特種設備安全等專項整治行動。查獲案件56件,立案查處40件,貨值金額121.73萬元,
規劃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了建筑市場專項整治。建設項目報建率、施工圖審查率、招標工程招標和公開招標率均達100%;已清理償付工程款42769萬元,民工工資9494萬元,分別占網上拖欠總額的99.57%和100%;按在建工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標準責令整改工程55個;報建工程監督、監理、工程質量合格率均達100%;整改安全隱患940處/件。
國土資源局部門組織開展了土地執法百日行動,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60件,立案查處28件,面積7.67公頃。市監察局和市國土資源局查處省監察廳、省國土資源廳掛牌督辦案件1件。
旅游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打擊利用“零負團費”欺客宰客、低價競爭、非法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強制或變相強迫游客消費以及“黑車”、“黑導”等專項整治行動。對星級飯店、旅行社和景區、星級農家樂監督覆蓋面達到100%。全年共接到旅游投訴25起,立案查處3起、調解處理22起、投訴辦理的結案率達到100%,查處安全隱患7起。
成都海關駐*辦事處組織開展了減免稅設備和加工貿易專項整治活動。查獲違規案件2起,案值1190萬元人民幣,已移交緝私部門處理。對加工貿易企業的剩余料件、副產物、邊角料等補稅340萬元人民幣。
交通部門組織開展了機動車維修市場、危化品運輸市場、鄉鎮船舶安全、渡口渡船和低質量船舶等專項整治,共查出安全隱患48起,全市88道渡口經區縣政府審批,19艘單機客渡船舶得到有效整改,17艘水泥、木質船舶已整改完成。
安監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煤礦安全、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公共聚集現場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等專項整治。查處安全隱患780起,共發出了隱患整改指令書96份,行政處理決定書47份,停產整改通知書45份,查獲案件45件,其中立案查處15件。
審計部門將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和惠民資金審計作為工作重點,全市完成審計項目116個,審計查出違紀違規資金15,382萬元,移送有關部門經濟案件線索1個,涉案人員3人。
市政府法制辦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牽頭組織開展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行為工作;市司法局開展了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的活動;市發改委在項目審批環節上,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業項目;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開展了反洗錢專項行動。
(十)各區縣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取得成效
各區縣整規辦結合本地特點,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部署的整規工作,積極組織本地區的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了各種專項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榮縣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25個,立案查處案件531件,查獲案件貨值133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00萬元,查補稅款480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件。富順縣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12個,立案查處案件727件,查獲案件貨值268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18萬元,查補稅款303萬元。自流井區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10個,立案查處案件196件,查獲案件貨值58萬元查補稅款484萬元。貢井區共搗毀窩點12個,立案查處案件104件,案值350萬元,挽回經濟損失55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案件6件,檢查機關批捕3人。大安區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4個,立案查處案件126件,查獲案件金額26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230萬元,查補稅款197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2人。沿灘區共搗毀非法窩點10個,立案查處案件66件,查獲案件貨值144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26萬元。高新區共搗毀非法窩點5個,查獲各類案件141件。
三、進一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市委宣傳部牽頭開展了“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并從對象、地域、內容、所有制性質四個方面進行了延伸;市經委開展了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大力推進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開展信貸市場企業主體信用評級、拓展非銀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圍;工商系統繼續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動;食品藥監、質監部門牽頭組織建立了全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市房管局建立了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執業行為信用體系及網上公示平臺;國稅局、地稅局開展了“依法誠信納稅”活動;司法局開展了法律服務隊伍誠信體系建設;成都海關*辦事處開展了報關行業道德教育,建立誠信報關市場活動;農業局完善和細化了農資市場準入制度、完善農資領域誠信檔案與誠信評價制度;旅游局組織開展了“軍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景區”創建活動;衛生局規范了10余條衛生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每年2次的衛生行政處罰案件評查制度,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公開制度,提高了衛生部門在社會的誠信度;供銷社開展了農資公司以及各基層供銷社網點“誠信經營,優質服務”活動。
市整規辦、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市衛生局、成都海關*辦事處、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廣電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物價局、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市外匯管理局)、市企業管理協會、市企業家協會、市中小企業聯合會、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開展了*年“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推動整規工作長效機制建設
我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監察部《關于在行政執法中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關于加強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工作聯系的意見》。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和檢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部門協作機制,聯系會議制度,公安經偵信息聯絡員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力度,確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工作落到實處。各級檢察機關主動深入到工商、煙草、鹽業、稅務等行政執法部門,深挖立案監督線索。全年共建議行政執法單位移送案件線索6件,均已立案偵查。
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各項工作的推進,有力地打擊了各種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已移送司法機關查處33人;各級公安機關共抓獲經濟犯罪嫌疑人147人,刑事拘留79人,取保候審55人,逮捕25人,直接移送14人;各級檢察機關已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17件22人(其中:合同詐騙11件12人,假冒注冊商標2件4人,虛開增值稅專業發票1件1人,生產銷售假藥1件2人,非法經營2件3人);各級法院已宣判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31件39人。
5月31日,由市整規辦、市檢察院聯合組織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到宜賓漢王監獄開展了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活動。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整規工作的良好氛圍
工商等部門開展了“3.15”宣傳咨詢活動;市整規辦、市知識產權局等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宣傳月暨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并于今年5月正式開通了*市食品安全信息網;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日的宣傳活動。
在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我市各新聞媒體加大了宣傳報道力度。據不完全統計,1月至11月底,《*日報》刊發稿件70篇,圖片10幅,開辟專欄1個——《消費和諧3.15特別報道》;《今日晚報》刊發稿件38篇,圖片15幅;以電臺《新聞時空》、《1009早新聞》和電視臺《*新時空》、《鹽都播報》、《都市全接觸》、《走進生活》等欄目為龍頭,播發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主要報道:廣播消息95條,廣播專稿7篇,廣播專訪4個,電視消息130條,電視專題14期,電視專訪5個。
六、開展調研,溝通信息
一、運行的基本狀況
(一)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戶數、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和從業人員及增長幅度,占全部企業、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和從業人員的比例;
(二)規模以下中小工業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戶數、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和從業人員及增長幅度,占全部企業、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和從業人員的比例;
(三)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虧損企業數、虧損額及增長或下降幅度;停產、半停產企業戶數和從業人員數;
(四)當前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及采取的相關措施。
以上數據截止時間*年9月底。
二、*年工作的主要進展情況
(一)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配套法規、政策和措施情況(已出臺的提供復印件);
(二)在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方面的措施、做法和成效;
(三)政府部門或機構在促進企業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方面的典型做法(1-2個);企業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積極調整結構、優化升級,克服困難,用于開拓和創新的中小企業典型1-2家(典型事例材料另附);
(四)各地在信用擔保、信用服務、融資服務、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技術創新、產業集群、結構調整、對外合作、市場開拓、企業信息化建設和加強企業管理等工作進展情況;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專項資金設立情況(見附表);
(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政策措施建議。
三、下一步主要措施和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重點、主要部署、落實措施;
認真貫徹省商務廳印發的《2014年規范市場秩序工作要點》和局黨組的工作部署,以服務商務工作大局,“搞活流通、擴大消費、保障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省“十二五”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的總體要求,細化目標,強化措施,扎實、深入推動各項工作,為提升商務領域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做出貢獻。
二、工作原則
(一)抓引導,促發展。一是規劃引導。認真抓好“十二五”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的落實工作。重點抓好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點)設置規劃、全州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酒類流通和信用體系建設等的落實。二是政策引導。積極爭取省商務廳資金支持,引導、促進生豬屠宰、酒類、藥品流通等行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現代化水平;引導支持中小商貿企業健康發展。
(二)抓整治,促規范。一是強化綜合協調。認真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二是抓好專項整治。做好打擊生豬私屠濫宰、食鹽、定點屠宰企業資格審核清理、規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規范酒類流通等方面的專項清理整治。
(三)抓隊伍,強化行政執法。一是大力推動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隊伍,搭建平臺。抓好原試點單位的鞏固提升和新批單位的試點。通過推動試點,促進全州商務系統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構建12312舉報投訴服務渠道。二是抓培訓。做好各縣商務行政執法及有關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人員業務水平。三是抓業務指導。牢固樹立為基層、為企業服務的思想,加強對基層和企業的服務和指導,提升全州市場秩序工作隊伍戰斗力。
(四)抓基礎,夯實管理基礎。一是抓統計。繼續做好商務行政執法、12312舉報投訴服務中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工作的統計;加強生豬屠宰、酒類、藥品流通等行業統計。二是抓調研。了解基層情況,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三是抓宣傳。擴大影響,提高認識。
三、主要任務
(一)認真做好打擊侵權假冒綜合協調工作,提升創新能力。認真貫徹落實州政府《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州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阿府辦發[2012]14號)文件精神,切實履行承擔全州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的職責,做好綜合協調工作,協調各成員單位分季度確定重點領域、目標任務開展整治,保持對侵權假冒行為的高壓態勢。督促各縣明確工作機構,落實責任到人,建立溝通協調、案件信息統計等制度,督辦重大案件。組織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推動全州建立長效機制。
(二)大力推進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基層商務監管能力建設。一是實施指導意見。認真貫徹實施《省“十二五”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探索商務綜合行政執法,暢通商務領域舉報投訴服務渠道,加大商務執法工作力度,加強執法隊伍日常執勤和案件辦理,提升執法效果。規范執法行為,強化責任追究。二是推動試點單位抓好落實。做好執法隊伍的落實、12312舉報投訴服務中心(點)的建設、執法設備的強化等工作。三是新增一批試點。商務部已明確提出,力爭將覆蓋面擴大到90%的地級以上城市和15%的縣級城市;省級財政也將給予支持。指導尚未成為試點的商務主管部門,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創造條件,開展試點。通過向省級推薦、經省級評審,力爭新增一批省級試點單位。四是加強對汶川商務局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和建設12312舉報投訴服務渠道的指導,促進面上工作。五是完善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運行情況定期統計、分析和情況通報制度,及時準確反映我州商務行政執法的工作動態。
(三)強化生豬屠宰行業管理,提升肉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一是繼續做好打擊私屠濫宰、強化肉品衛生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按商務廳、公安廳、農業廳、工商局、質檢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6廳局的部署,加大屠宰環節執法力度,集中力量深入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行動,以取締私屠濫宰窩點,搗毀私宰肉品非法經營網絡為重點,堅決整治違法違規屠宰行為,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二是加強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按照商務廳、工信委、財政廳、環保廳、農業廳、衛生廳、工商局、質檢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9廳委局的部署,指導各縣商務主管部門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實施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點)設置規劃,加大行業清理整頓力度,堅決淘汰不符合法定設立條件的定點屠宰企業和小型屠宰場點。三是扎實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各縣至少建“放心肉”試范店1個。四是優化生豬屠宰行業結構。積極爭取省廳支持,推動州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大縣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的升級改造,提升生豬屠宰技術水平和冷鏈配送能力。五是落實生豬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六是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監測系統維護,加大屠宰行業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培訓力度。
(四)加強酒類流通行業管理。認真貫徹《“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一是積極推動酒類企業強化營銷,促進名酒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二是規范酒類流通行業秩序。深入實施酒類管理相關法規、規章,強化日常監管,加大對酒類許可(備案登記)、隨附單和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等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三是推動“放心酒示范店”試點。各縣要建2個“放心酒示范店”,促進酒類流通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四是繼續抓好酒類許可(備案)、年審、統計、培訓等行業管理工作。
(五)抓好藥品流通管理,落實醫改工作要求。一是促進行業結構優化。貫徹落實《省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發展現代醫藥物流和連鎖經營,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提升農村和邊遠地區藥品供應保障能力。組織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開展“誠信經營”示范創建活動。二是認真落實醫改“十二五”規劃和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等文件對藥品流通行業的要求。積極推進與藥品流通有關的體制機制改革,形成促進行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三是認真做好藥品流通行業和中藥材重點品種統計工作,逐步建立我州藥品流通企業定期統計制度。
(六)做好商務領域有關市場秩序規范工作,改善消費環境。一是加強商務領域的食品安全工作。按照省商務廳和州食安委的相關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的相關培訓、宣傳、督查、信用體系建設、預警等工作,推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內部管理。二是加強單用途商業預計卡管理。按照省商務廳和州政府的有關要求,在前期企業自查、州縣檢查的基礎上,做好管理工作。待商務部頒布《單用途預計卡管理辦法》后,做好貫徹實施工作,重點落實實名登記、非現金購卡、限額發行等三項制度。建立管理工作體系,對重點發卡企業和集團控股企業進行備案登記。三是規范零售商和供應商交易行為。按照商務廳、發改委、公安廳、稅務局、工商局等5部門的部署,會同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重點規范零售商收取促銷服務費行為,禁止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督促零售商落實明碼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