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7 11:09: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校本培訓個人計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和嘗試,努力探索研究適合學生特點、能促進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并提高學生的設計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保證教學質量。
2、積極開展學業水平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把新的技術應用于信息技術課中,開闊學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二、個人培訓的具體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扎實與提升。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后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自身教學的行為,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后,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找到不同階段學生的優點和興趣點,挖掘更多的學生作為帶頭人。
2、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平時多閱讀優秀的教育名著,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以他們的例子來激勵自己,多觀察、多總結,從學生實際來總結提高,積極撰寫教育論文,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知識型教師。
一、當前農村小學校本培訓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1.參訓動力不足。
目前,各校都在組織實施校本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取得了積極的成績,但究竟何為校本培訓、培訓什么、該怎樣培訓,許多學校還不是很清楚,缺乏對校本培訓的理性思考。主要問題在于學校領導沒有高度重視校本培訓這項工作,流于形式;學校教師,特別是高年級教師認為教學質量才是學校的生命線,而忽視了校本培訓這個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長期的閉關自守,容易導致教師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而校本培訓是可有可無的,大部分教師參訓動力不足。因此進一步提高對校本培訓的認識,是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2.現有的校本培訓模式低效。
校本培訓觀念并未完全改變,多沿用傳統的培訓模式:聽課、評課、理論學習、聽講座。這樣的校本培訓實際功效低,研討和實踐不夠,最主要的是反思少。教師要通過校本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和學習實際,進行大量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和進步。但現實是,大部分教師忙于教學,照搬參考資料,結合學情探究少,外出學習,走馬觀花,收獲甚微。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內容陳舊、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現為:培訓目標缺乏科學性、規劃性;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形式泛化。
3.師資隊伍后勁不足。
能否取得高效的校本培訓質量,關鍵在于是否有一流的骨干教師,所以師資隊伍是關鍵。目前,我校校本培訓存在著學科、學術帶頭人、名教師等骨干教師隊伍師資缺乏,缺乏實踐的具體引領,造成理論和實踐的脫節的現象,再加上大部分任課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經費等客觀方面的困難比較多,影響了校本培訓的開展及其效果。如果一味地聘請高校專家、教授來校指導,學校財力就無法得到保證;如果一味地在校內開發,學校骨干教師畢竟有限,再加上教育理念的不同,層次相對落后,就容易出現低水平重復的現象。
二、搞好校本培訓的對策
1.實施校本培訓,科學定位目標是關鍵。
要使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就必須強化“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培訓目標的確立要從學校和教師發展的實際出發,綜合考慮: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和教師的需求,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和不同學校的發展目標,教師自身發展目標和知識技能的需求。當培訓目標確定后,應立即啟動“教師個人培訓檔案”工程,并實施好“教師三年發展目標計劃”、“教師成長青藍工程”、“學校名師工作室”、“學校名師培養工程”等方案。學校管理特別是校長應成為教師的良師益友,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習,強化參訓意識,增強危機感。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增強教師相互合作的意識。通過參與“十二五”課題研究,并撰寫教育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等,加強交流,優化素質。
2.實施校本培訓,聚焦課堂是重點。
校本培訓的主體是教師,歸根到底的落腳點在課堂、日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有效教學是培訓的重點。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在進行校本培訓時,不應回避問題,而應主動地從日常課堂教學中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在研究課堂的同時研究教師、學生,從而加以總結、提高,以此作為校本培訓的內容。
3.實施校本培訓,建立管理制度是保障。
學校校本培訓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培訓的責任科室、校本培訓三年培訓計劃、培訓管理制度、考核評估制度、經費保證制度和學時登記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是校本培訓工作持續開展的重要保證。從學校長遠的發展目標來看,學校必須制訂三年乃至五年的校本培訓計劃,并且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形成規范。我校為了切實抓好校本培訓管理工作,由校長室統一管理,學校教科室牽頭,布置校本培訓具體內容,定期進行培訓學習。為做到培訓管理規范化,指派專人負責,建立了教師個人培訓檔案。我校校本培訓有組織、有方案、有計劃,制度健全,構建了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核心,以假日學習為依托的校本培訓模式;形成了集中培訓、個人自學、教研培訓有機結合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我校在教師年終績效考試時將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的范疇,與評優評先、職稱晉級掛鉤。
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在職后培訓階段,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主要時期是依靠職后的實踐性教學。因此,加強在職教師的職后培訓,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組建一流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在教師職后培訓的諸多形式中,筆者認為,以本校實際為基礎、以教師崗位為本位的校本培訓,具有較多優勢,它既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的緊密聯系,又能很好地化解教師職后繼續教育與實際教學工作沖突的矛盾。校本培訓是教師“三不離”:不離校、不離職、不離崗的一種培訓模式,是教師參加職后培訓的最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構筑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
一、依托學校管理,營造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氛圍
校本培訓應以所在學校為基礎,以教師崗位為本位,由學校統一組織安排、加強管理、按計劃有序進行。開展校本培訓,學校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培植沃土,營造氛圍。
開展校本培訓,學校應積極組織和加強管理。學校領導是計劃執行者和具體實施者,要把開展校本培訓作為學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充分認識開展校本培訓是促使教師繼續“充電”、激勵教師提高綜合素質、組建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舉措。在開展校本培訓的全過程中,學校領導一要構建“校本教育思想”,帶領全校教師學習先進的科學理論,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實踐,科學設計出“校本教育思想”的發展藍圖,堅持立足本校的原則,突出本校特點,結合本校實際,積極引領教師解放思想,統一認識,以實際行動參加校本培訓,以實際成果推動校本培訓向深層次發展。二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教師施以更多的人文關懷,理解和關心教師不同層次、不同表現的愿望和需求。三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多方面地為教師提供進修培訓的機會、不斷學習的機會、專業發展的機會,為教師提供個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校園氛圍要寬松和諧,把學校培植成教師進步成長、實現自我提高、成就一番事業的良田沃土,讓教師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四要建立相關培訓制度,有時間保證、有經費保證、有獎懲政策,以多種方法調動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領導有方、組織有力、制度保證的舉措,構筑起凝聚關心、理解、尊重與支持的適應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良好氛圍和人文環境。
2.明確目標,制訂計劃。
開展校本培訓不能盲目、無計劃進行,應該有發展目標和實施計劃。發展目標有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有學校整體發展目標和教師個體發展目標。教師個體發展目標要有不同層次的梯隊要求,既要有名教師和優秀教師的發展目標,又要有“雙師型”教師、骨干教師和一般教師的發展目標。
學校應結合本校的工作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實施計劃。學校培訓計劃可分為三年、五年長期計劃和半年、一年短期計劃,各個時期的計劃有不同的目標要求。教師個人計劃可分為前期、中期、后期發展計劃,每一階段要有個人奮斗目標。
3.加強領導,形成合力。
校本培訓這項工作能否深入開展、能否取得積極成果,關鍵在于是否加強領導。只有領導有方、掌握有度、管理有力,才能發動和團結全校教師積極參與校本培訓。全校教師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主動、積極地要求“自我充電”,把培訓學習視作工作和生活的迫切需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形成行動上的合力,校本培訓工作就會積極開展、有序運作,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二、堅持崗位“練兵”,構筑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
教師的專業成長包含三個方面:學歷的提升、教學水平的提高、實踐能力的增強。如何讓教師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在不斷創新中發展自己?如何讓專業成長的三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發揮?筆者認為:立足本校、立足本職、立足本崗位的校本培訓這一基本方式,是構筑教師專業成長三個方面的有效平臺。
1.發揮三個特性。
(1)前瞻性。開展校本培訓,要以新理論為先導,以新思維為支撐,樹立超前意識,加強超前培養。要制訂超前培訓計劃,確立超前培養目標。
(2)互動性。教師參加校本培訓,通過自我學習、自我修煉,在廣度上博學多能,在深度上精益求精,自主提高,自主發展,讓自己專業成長的方向真正貼近課程改革、走進課程改革、融入課程改革。但是,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所接觸的知識面狹窄,很難讓專業成長的方向邁向寬廣的大道,必須依靠教師群體共同研究探討,將個人單向學習與雙向互動相結合,充分發揮群體的力量和智慧。
(3)實踐性。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途徑主要來自教學實踐,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提高和發展的。學校要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實踐性的舞臺,讓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會“游泳”,如舉行說課、賽課、評課等優質課評比活動,開展論文評比和課件評優活動,開展專業學術研討和各種論壇活動,開展教學“五認真”評比活動,舉行技能競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教學實踐,可以為教師提供更直接和有效的專業成長的空間。
2.把握三項原則。
(1)立足本校。校本培訓的根基在學校,培訓要立足學校校情實際、師資狀況實際、專業設備實際、教育教學實際、生源質量實際、實習實訓實際;要做到“以校為本”,突出本校特點,符合本校發展規律。
(2)立足崗位。開展校本培訓與教師的本職崗位是緊密相連的,只有立足本職崗位,教師方能結合新課程、新教材,推進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模式。
(3)立足自我。教師在校本培訓過程中,一定要立足自我,自主研修。立足自我包含三個層面:自我學習、積累,自我探究、反思,自我總結、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自我學習、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和提高。在學習中積累經驗,在反思中認識自己,在總結中提高自己。
3.培養三種能力。
教師的專業成長,必須具備三種能力:(1)有較高的課程素養和課程開發能力;(2)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3)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創新創優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形成和具備,不是一個教師所固有的,而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領悟、反思、磨煉、總結、提高形成的。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不同途徑獲得真知灼見,增長才干,增強能力,走向專業成長的成功之路。“三不離”的校本培訓是廣大教師提高這三種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是他們走向成功之路的一條最便捷的通道。
三、開發校本教材,挖掘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潛能
開發校本教材是校本培訓的一種方式,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通過校本教材的開發,教師親身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對教育教學的主客體進行深入研究,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開發校本培訓過程中專業成長所集聚的潛能。
1.挖掘教師自主潛能。
開發校本教材,首先是教師的個體行動,是教師自主能力的展示。從調研分析,制訂大綱、計劃,到采集信息資料,最后編成教材,甚至以后的補充和完善,都需要教師作為校本教材開發的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既要對原有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又要勇于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在編寫校本教材過程中,教師要從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出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將知識教學的低起點和技能培訓、能力培養的嚴要求相結合,突出“能力本位”思想,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強化技能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開發校本教材的過程是教師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有助于教師自我提高和自主能力的發揮,有助于教師價值的自我實現和成就感的煥發,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挖掘教師集體潛能。
開發校本教材,雖然是教師的個體行動,但是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是不完善的,還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集聚大家的智慧。校本教材的開發要以學生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為依據,以知識能力傳授“必需、夠用”為原則,以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基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要達到以上幾項要求,沒有教師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是不可能實現的。
3.挖掘教師創新潛能。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的繼續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師教育的重心已經從原先的學歷提高培訓轉到了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的職后培訓,與此同時,教師的培訓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對培訓的目標、形式、內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培訓的主流走向了“校本”。
筆者通過對浙江省永嘉縣校本培訓的歸類比較研究,發現成功的、有效的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有其共性之處。
一、有效的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校長都有明確的角色行為
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永嘉縣教育局與永嘉縣教師進修學校聯合對永嘉全縣學校進行兩次校本培訓專項檢查,檢查的內容有校長的重視程度、校本培訓制度建設、校本培訓的計劃制訂以及經費投入等10項,第一次檢查時,只有23所學校合格,大部分不合格的學校問題首先出在校長身上,在規模較小的農村學校,校長不知道校本培訓為何物的大有人在,而在23所合格學校中,有些校長對自己的角色也是模糊的。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訓,校長應有明確的角色行為。校長的多元角色是實施校本教師培訓的關鍵校本培訓賦予校長更多更大的責任,是對校長角色的重新認識,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校長,由于環境等各方面的原因,相對來說底子薄、見識不廣,信息來得慢,這些不利因素使農村校長面臨更大的挑戰。所以校長必須充分認識自己職業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地把握職業角色的科學內涵,以角色學習和實踐來促進學校組織及其成員的發展。校本教師培訓,意味著農村校長不僅僅扮演學校管理者、組織者的角色,更應當成為終身學習者、學校發展的促進者和校本培訓的研究者。
校本教師培訓賦予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權利和責任,這也是擺在校長面前的新課題。校長作為校本教師培訓的設計者,必須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和國家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要求與計劃,這樣才能使校本教師培訓成為教師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才能使校本教師培訓不至于“孤立”。校長作為校本教師培訓的負責人,必須因校制宜實施校本培訓,正確把握學校發展及其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根據教師職業生涯理論和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對于新教師、一般教師、骨干教師、名師等不同層次教師開展不同的培訓,兼顧多種層次差別性,制訂各自不同的專業發展目標要求和培養培訓方案。
二、有效的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必須要有合格的基地
學者張玉華認為,校本培訓的特點可歸納為三句話:“為了學校”,是說開展校本培訓目的是為了促進學校的發展,促進學校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學校中”,是講校本培訓的一切活動,基本上是在教師所在學校開展,與教師培訓機構實施的集中培訓區分開來。“基于學校”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校本培訓活動的開展要切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包括目標的制訂、內容的選擇,時間的安排以及培訓模式等等,不能脫離學校和教師的需要;第二,開展校本培訓要發揮學校已有優勢,大力借助本校的硬件和軟件資源。從這三個特點可以看出,要搞好校本培訓,這三者缺一不可,而在農村大多數學校;第三條往往很難達到,比如說永嘉,地域遼闊,單山區面積就達2 308平方千米,校網分布松散、學校數量眾多,小學就有164所,初中就有51所,以目前農村的財力根本無法達到校本培訓所必需的“硬件”要求,許多小學沒有一臺電腦,而有些學校即使有電腦也上不起網;再說“軟件”,由于農村與城鎮經濟發展的極端不平衡,加上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農村學校師資力量非常薄弱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永嘉縣教師進修學校提出了校本培訓基地建設的方案。所謂校本培訓基地,是指能單獨在本校開展校本培訓的學校。因為在永嘉的164所小學中有村小126所,這126所小學平均教師數不到9人,因此要每一所小學都開展校本培訓是不現實的。縣教師進修學校采取以某一所條件較好的學校為中心,劃片管理,這一所學校就稱為基地。“基地”必須要達到縣教師進修學校規定的標準,包括硬件標準、軟件標準,并且每兩年進行一次驗收。在2003年進行首次驗收,全縣包括幼兒園在內共542所學校(園),只有23所合格,2005年進行二次驗收,評出并公布了優秀基地、合格基地、整改基地、不合格基地。對優秀基地給予表彰,對合格以上的基地開展校本培訓才給予繼續教育學分的確認。當然,這樣驗收的目的不是為了區分,而是一種發展性評價。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對不合格的基地進行合并,歸并到就近的優秀或合格的基地進行校本培訓,而對整改學校著重進行指導,如有起色可以升格,否則列為不合格。為了確保校本培訓的有效性,縣教師進修學校要著重做好對基地的指導、服務、協調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總之,建設好農村校本培訓基地,才能進行有效的校本培訓。
三、有效的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需有明確的培訓動因、精心選擇的內容、較好的培訓方式
(一)正確的培訓動因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許多農村學校的校本培訓存在臨時作臺賬、突擊應付檢查等造假現象。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學校不明確校本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促進學校和教師專業發展,存在著功利化傾向,把校本培訓當作是獲取學分進而為評職評優等鋪平道路的一種手段。
不正確的培訓動因帶來的后果是,對培訓應付了事,參與意識不強,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怎樣幫助農村學校樹立正確的校本培訓動因,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縣師訓部門和教師等多方努力。教育行政部門和師訓部門要在宏觀上加強指導、評估和監督。對于永嘉來說,縣教師進修學校采用“項目審報制”后,進行了過程管理與監督,或派聯絡員參與基地的培訓過程,或與教師進修學校進行網絡視頻連線;最重要的一點是,師訓部門要幫助這些學校提升其思想認識。
(二)精心選擇的內容
在農村學校,由于缺少對教師成長規律、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研究,導致了培訓內容隨意性強。缺少計劃性、針對性和系統性。主要表現為校本培訓基地缺少一個時期和一個階段的校本培訓總體規劃,或盲目簡單地按照上級培訓要求或憑校長想當然、隨波逐流;培訓內容與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相脫節,忽視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教師的個體需要,培訓內容和培訓要求搞一刀切,最終導致了校本培訓的效率低下或失效。
由此可見,有效的校本培訓,其內容應來自于本校和教師的需求,它是系統的、有計劃的一部分。
(三)較好的培訓方式
校本培訓的方式可謂多種多樣,但是,有些方式不一定切合農村學校實際。筆者根據永嘉的情況,認為以下幾種方式是較好的方式:
1.城鄉交流式:選派城鎮教師送教下鄉,農村教師進城鎮學習,使城鄉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能上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同時由教育局和師訓機構牽頭,組織先進學校和農村學校結對子,兩校教師定期學習交流,選派優秀教師赴農村學校示范教學、介紹經驗,有效地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2.合作研究式:立足于教師的長遠發展,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學科或課題形成4-5個合作研究組,成員可以跨校組成,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挖掘每個人的潛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機會,促進教師提升教育理念。這種方式在永嘉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骨干教師培訓被廣泛應用,實踐證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所謂“校本”,顧名思義,它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為了學校”,即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促進學校的發展為指向;二是“在學校中”,即學校的問題要由校長、教師共同來解決,學校的發展要靠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三是“基于學校”,即學校要從實際出發,設計學校發展規劃,選擇發展策略。一句話,“校本培訓”就是指學校根據發展需要,由學校發起的,旨在滿足學校每個教師工作需要的校內培訓活動。它可以在整個學校層面上進行,也可以在某一學科、某一部門中進行,同時還可以是幾所學校之間相互合作進行。
二、準確掌握校本培訓的內容
校本培訓的內容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教育、教學、教研、隊伍建設、管理等五大板塊,學校可根據實際和教師的需求,根據輕重緩急,有計劃地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教育板塊包括:中華傳統美德,班主任隊伍,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板塊包括:新課程標準,各學科教學,教師基本技能技巧(觀摩課,公開課,評優課,基本功大賽),實驗班教師專業,外語,現代信息技術;科研板塊包括:國家級、市級課題,小課題研究,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隊伍建設板塊包括:先進經驗觀念、教育思想(報告、論壇、演講、經驗介紹),干部、教師綜合素質(座談、研討、反思),師德師風建設,讀書活動,青年教師的培訓培養;管理板塊包括:現代管理理念,制度建設,學校規劃、計劃、方案等落實,學校發展計劃(簡稱SDP)問題診斷樣式。
除此以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需要我們教師掌握。學法懂法用法,不僅能維護我們學校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的學生,同時也能保護我們自己。
三、開展校本培訓要注意的若干問題
1.高度重視制度建設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規章制度來約束。我國的《教師法》和《教育法》都把參加繼續教育作為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對校本培訓起組織、管理、監督的作用。作為校長要帶領學校班子成員、教師制定出符合本校實際的學習培訓制度,保證一定的培訓時間,提供必要的培訓資源。建立校本培訓的獎懲措施,把校本培訓與年終考核考評、評先評優掛鉤,與福利和績效工資掛鉤,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2.精心確定培訓主題
如前所述,培訓內容有五大板塊,選什么樣的內容是符合本校實際的呢?這就需要我們去調查研究。可采用訪談、問題樹的形式進行調查研究。訪談的對象可以是學生、教師,也可以是領導干部和社區群眾。一要了解教師隊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二要了解教師的需求,三要了解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根據輕重緩急確定適當的培訓主題。
3.精密制定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要做到三定:定內容、定時間、定方式。培訓計劃一般按年度制定,也可以按學期來制定,這就要因校而異,因人而異,同時要考慮教師培訓的長遠計劃: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目前教師工作負擔和壓力比較重的問題。學校領導一定要設法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要改革教師的評價體系,提高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積極因素和主動性。計劃不要搞花架子,要訂得切實可行,操作性強,越詳細越好。當然在校本培訓實施過程中,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對計劃作適當的調整,在調整前必須告知教師,讓其有一個緩沖的過程,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搞突然襲擊。
4.認真把握培訓方式
校本培訓的方式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式方法大致有十種:聽課評課、經驗交流、個人自學、專家引領、校際合作、安全分析、專題講座、研訓合一、網絡交流、課題帶動等。我們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和使用。
5.教師積極主動參與
教師要主動地配合學校,積極參與校本培訓。教師自身至少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提高認識。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校本培訓的好處和重要性,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真對待,要是認識不到位,就會覺得學校是故意給教師增加壓力,會將其認為是一種負擔。為此,要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使全體教師都認識到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
(2)積極參與。思想上高度重視后,就要積極主動地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認真完成學習小組布置的每一項任務。一般來說,教師每年參加校本培訓的時間在30~50學時之間(青年教師80學時左右)。
(3)自修自練。校本培訓的時間是有限制的,要想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教育科研能力等,就要不斷地收集教育信息,增長專業知識。怎樣學?在書中學,在網上學,向同伴學,在實踐中學。學什么?學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育學、新課改理論、有關的法律法規;每年至少讀一兩本新課程專業理論,寫不少于1萬字的讀書筆記。
(4)不斷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反思是多么的重要,反思貴在堅持,貴在反思、會總結。會反思的教師一定會迅速地成長起來。
6.科學強化評價管理
學校要及時對培訓情況作出評價。評價的主體可以是學校領導,也可以是受訓教師;評價的方式有問卷調查、考核、教師座談會等。要及時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和要求,對培訓內容、形式作出調整。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管理、評估,獎勵校本培訓先進單位和個人。教師培訓機構要組織培訓者的培訓,幫助基層學校解決一些培訓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要開展校本培訓的理論研究,指導和幫助學校更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制定出具體的評價細則,對學校和教師個人進行量化評價。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高專院校校本師資培訓體系建設研究。
摘要:校本培訓是高職院校教師培訓的重要方式。特別是近幾年,高職院校引入大量的青年教師滿足日常的教學需要,如何對青
年教師進行校本培訓需要深入思考。通過青年教師校本培訓,使青年教師盡快了解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學校學生的特征,有利于他
們盡快提升專業技能,滿足教學、實踐需要。
關鍵詞:本校培訓;青年教師;培訓機制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高職
院校的學生人數也迅速增多,各高職高專院校辦學規模逐步擴
大,為滿足相應的教學需要,各高職院校招入大量的青年教師。
有計劃的對青年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在繼續教育的過程中更好的
了解高職教育的特點及教學模式,盡快的融入實踐教學中。有利
于青年教育迅速轉換角色,適應崗位需求,使青年教師盡快把理
論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
一、在青年教師中開展校本培訓的重要性
(一)能夠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近幾年來,高職院校所引進的教師多數是剛剛從學校畢業的
本科生、研究生,他們都是在傳統的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下培養
出來的。而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規律、教學特點及學生的情
況不甚了解。通過校本培訓能夠解決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
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還能提高教學水平及實踐操作能力,
使他們更快的熟悉本校的教育教學規律。
(二)能夠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培訓將高職青年教師素質的提高與專業發展過程相結
合,把教師的入職培訓及在職進修合為一體,是在教學崗位基礎
上發展專業能力的重要方式。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具備
終身的學習能力,能夠根據社會需求及專業發展,通過校本培訓
方式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
(三)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在現在的高職院校教師構成比例中,青年教師所占比例越來
越高。因此,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決定本校教育
教學、學生培養成敗的關鍵。青年教師的自身發展,不但是教學
質量的基礎,還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要使每一位青
年教師得到發展,就要通過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提供完善的培訓內容,從而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二、青年教師校本培訓現狀
(一)培訓目標不明確
多數的高職院校沒有針對青年教師的校本培訓進行科學的
分析,沒有將學校發展規劃與教師的職業發展結合到一起,在時
間安排上也沒有計劃,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使得青年教師校
本培訓沒有具體的目標,僅僅在出現問題或有教學安排需要的情
況才臨時進行,不能達到培訓的效果,使校本培訓的作用大打折
扣。
(二)培訓方式、內容不合理
現在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需要“雙師型”教師,著重強調教
師的職業經驗與動手能力。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校本培訓的主
要方式是聘請相關領域的知名人士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教
學內容進行培訓。這種培訓方式對于老教師有著積極的作用,但
對于參加工作較短、教學實踐經驗較少的青年教師來說,收效甚
微。
培訓的內容是是青年教師本校本培訓的核心,決定著教師學
什么。校本培訓內容的選擇上,多數學校是以對現有的教學內容
為中心,強調滿足家長、社會的要求。這就使校本培訓內容上不
能滿足青年教師對專業技能發展的需求,不能調動青年教師的創
新能力,使校本培訓失去應有的效果、作用。
(三)評估機制不健全
首先,多數學校沒有建立有效的評估制度,對培訓的效果只
是通過簡單的方式進行過程評估。對培訓的效果的考核不能延續
到實際的教學環節中,使培訓內容與實際教學過程脫節。其次,
評估的考核僅僅是針對培訓內容,而對于青年教師教學態度、能
力的提升等方面沒有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評估機制。
(四)培訓成果轉化不理想
青年教師通過校本培訓后回到教學崗位,是否將校本培訓的
內容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成果將是衡量培訓效果的重要過程。而在
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資金短缺、設備陳舊等客觀原因,造成培訓內
容并不能較為順利的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對校本培訓工作形成阻
礙。
三、創新青年教師校本培訓機制
(一)做好校本培訓規劃
校本培訓的目的是促進學校的發展,而學校的發展是以教師
的發展為基礎。針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要把學校的辦學理念與青年
教師的發展目標統一,對校本培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這樣
才能保證對青年教師培訓的可持續發展。校系兩級共同做好調
研,了解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需求,結合學校的發展定位及每個
教師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校本培訓計劃,確定
校本培訓有序進行。
(二)強化青年教師發展意識
青年教師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是學生發展的關鍵。青
年教師校本培訓應以青年教師的發展為基礎,強調青年教師的專
業發展意識的培養。通過專業發展意識的強化,樹立青年教師要
將學校發展、專業發展與自身發展相結合的意識,使教師始終具
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完善校本培訓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訓制度,才能保證校本培訓順利進
行。首先,要制度定合理的計劃,規定校本培訓的組織機構、檢
查機構。其次,建立科學的評估制度。校本培訓的重點在于實踐
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解決。在培訓制度的建立過程中完善相關的過
程評估制度,評估過程中應采用多元的評估方法,不僅注意外在
的評價,還要重視內在的體驗;不僅是檢查機構的評估,還需要
內部及個人的評估。
(四)營造校本培訓氛圍
培訓氛圍的營造要比制度建設更加有效。良好的培訓氛圍就
要加強校本培訓的宣傳,使青年教師充分了解校本培訓的目的、
意義、模式,讓青年教師主動地參加校本培訓。要充分發揮激勵
的作用,讓每個青年教師在校本培訓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
樂。
(五)多樣的培訓方式
針對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特別是青年教師剛
剛參加工作,要在原有的理論培訓的基礎上豐富培訓方式。引入
實踐型培訓、研究型培訓、技能型培訓等方式。有計劃的組織青
年教師到相關企業參觀,與行業專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還可以
請技能能手到學校進行技能展示。同時,繼續充分利用機會,積
1.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圍繞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時代精神,以實現學校辦學總體規劃,實現學校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理念為根本方向;以適應現代教育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全面提高學校辦學水平作為宗旨。
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實際需要選擇培訓內容和方式,突出針對性,注重實效性,努力實現校本培訓和校本研究一體化。
3.堅持以教師個體學習和崗位培訓為主,個體學習和團體培訓并行,分散時間與集中時間相結合的原則。
二、校本培訓的目標
1.鞏固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師德修養,構建現代教育新理念,促進新課程教師隊伍建設。
2.養成刻苦鉆研業務、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拓展教師專業知識、不斷充實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促進骨干教師成長,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校建構成學習型組織,掌握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學、評價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學技術手段。
4.構建團結協作團隊,使教師在學習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發展,在專家引領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訓的內容和形式
1.專家引領。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師資培訓,組織教師觀看專家專題報告的錄像,聘請教育專家來校做專題報告,聘請學有專長的優秀教師做專題講座。
2.短期培訓。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晚上或假日、節日部分時間,組織教師進行短期培訓。內容包括:
(1)專題報告;
(2)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3)新課程學科課程標準學習、研討;
(4)教學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課程開發等。
3.讀書活動。教師讀書學習是校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學習內容,不斷充實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勝任現代教育教學工作要求。學校將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料,并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讀書活動交流會、報告會。
4.崗位培訓。學校各職能部門要落實教職員工的崗前學習、培訓和在崗繼續學習和再培訓,達到熟悉、精通崗位業務目標。
5.合作學習。鼓勵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的孤立無助現象。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然后集中總結,使原有的觀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學。
6.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帶動校本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充實知識、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師為主體的校本培訓骨干隊伍,充分發揮各級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學校根據實際需要聘請或指定崗位培訓主講教師或指導教師,主講教師或指導教師由學校認定、登記、備案。處室科、年段組、教研組要提交學年、學期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于教育教學實踐和適應實際工作需要。
1.校本培訓的組織及其職能
(1)校長室職能:
①負責校本培訓的策劃、組織、管理、實施和評價,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
②為校本培訓提供課時、場所、設備、經費等保障。
③指導校本培訓的實施,檢查校本培訓的進程,保證校本培訓的質量。
(2)處室科、學科組、年段組職能:
①負責本部門校本培訓的計劃、組織和具體實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門校本培訓活動記錄,收集、提交活動過程材料。
③定期匯報校本培訓工作的進展情況,并提交相關書面材料。
(3)集體備課組職能:
①負責本備課組專題活動的組織和具體實施工作。
②做好活動的過程記錄、資料整理、提交相關書面材料。
2.校本培訓的考核管理
(1)教師校本培訓情況由教研室建檔,并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記入教師崗位年度考核,學校將以適當的方式與程序給予認定。教師校本培訓情況包括教師讀書學習、群體集中學習以及專項培訓等。
(2)第一次擔任我校新的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擔任任何年級課程的教師或班主任),均必須接受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并通過學校考核、審核合格。崗位培訓由指導教師或主講教師執行。
校本培訓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繼續教育課程在校本層面的延伸學習。教育部在2000年3月頒發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中指出:“中小學校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小學校長是教師繼續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各中小學校都要制訂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由此可見,校本培訓的實施情況將直接影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整體質量。
一、校本培訓工作的現狀
受市教育局的委托,我們作為培訓管理機構,負責全市中小學的繼續教育培訓和管理工作。我市繼續教育工作分為三個環節,即自學階段、集體培訓階段和校本培訓階段。通過深入各校督導校本培訓實施情況,我發現普遍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組織力度不夠。一些學校領導對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認識不到位,不是從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去理解認識校本培訓工作,而是視繼續教育工作為負擔,單純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開展培訓工作,致使校本培訓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嚴重浪費,沒有使校本培訓落到實處,使教師喪失了對校本培訓的信心。
2.校本培訓形式單一。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時,其主要內容是從教育理論到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系統的培訓。這樣的培訓有它的優點,但針對性不夠,而校本培訓就能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但通過檢查,我發現一些學校所謂的活動就是主持人念課本,其余教師做筆記。這樣只是單純地應付考核,而沒有真正將繼續教育教材吃透,將其中的理念方法應用到教學中,輕視了教師自主性的發揮,創造潛能的挖掘,教師雖然參與了培訓但還是產生不了相應的效果,容易讓教師們產生逆反心理。
3.沒有合理有效的評價指標。目前,部分學校注重了培訓的形式和內容,但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評價體系。只關注教師參培人數、完成作業情況、考勤情況等,而缺乏對培訓組織、培訓效果的評價,使教師客觀上缺乏不斷進取的動力和方向,培訓難以取得實效。
4.教師缺乏積極性。當前,教師中流行著校本培訓就是“搞搞培訓聽聽課,記記筆記團團座,一起評論大家說,先談優點后不足,本次活動就落幕”的說法,這使得一些教師認為搞培訓就是浪費時間。在校本培訓過程中,如何調動教師積極性,讓教師把參與培訓作為一種自覺行為和內在需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主人翁的姿態來對待自身素質的提高,應成為校本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二、有效實施校本培訓的策略
校本培訓具有針對性、自主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經途徑。在實施校本培訓過程中,領導支持是前提,培訓內容是核心,有效模式是關鍵,評價機制是保障。具體來說,要想有效實施校本培訓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領導重視,健全制度,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提高認識,在學校內部建立校本培訓的專門管理機構,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組織、協調和領導,保證校本培訓時間、場地、人員及培訓內容的落實,使繼續教育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好校本培訓實施方案和校本培訓進度表,真正落實,不能流于形式;要加強基地建設,挖掘學校潛力,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條件。
2.科學規劃培訓內容。校本培訓內容體系的構建,必須從教師從事教育教學這一專業特點出發,注意把握教育教學的規律。要廣發調查問卷,了解教師們的真正需要。校本培訓的內容必須具有實用性,要貼近教師,讓大多數教師聽得懂,夠得著;要將繼續教育課程融入到日常科研教學中,使其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探索有效的培訓模式。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目前公認的有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種模式。而校本培訓能將這三種模式有機結合,成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校本培訓模式應該靈活多樣,要體現培訓者與受培訓者的共同參與,要體現教師自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特點。通過多年的摸索,以下幾種模式效果最為顯著。
(1)輻射借鑒式。這種模式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帶動本校發展。我們去各校督導時專門偕同集體培訓時各專業的輔導教師,其中一部分是活躍在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教學名師,一部分是師范學院的專家教授。這些教師參與到各校的校本培訓活動中,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為教師們答疑解惑,交流各學校的先進經驗,深受教師們的歡迎。另外,學校可以自己外聘專家或組織外出學習,引進新的教學理念,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2)課題驅動式。學校應將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設計為課題,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科研立項,確定由教研組集體或教師個人承擔。同時,在培訓內容上,又把課題項目做為重心,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給學習者以極大的吸引力。這樣的培訓,既能提高專業知識,又能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一、建立校本培訓機構,完善培訓制度
1.建立校本培訓機構
目前,多數中小學僅有一名教師兼管校本培訓工作,校本培訓無組織機構。有的學校只重視對校本培訓意義的宣傳,忽視對校本培訓的管理和研究。如何使校本培訓真正促進學校與教師的發展,建立培訓的組織管理機構與培訓指導機構是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校本培訓指導中心,負責校本培訓的組織、協調和管理,保證校本培訓時間、地點、人員和培訓內容的落實。校本培訓管理包括調查教師需求、確定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制定計劃及培訓制度、進行成果匯報、評估培訓效果等一系列復雜工作。
2.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切實可行、能激勵教師主動參與的考核評價體系,是確保校本培訓質量和水準的關鍵。學校制定的教師校本培訓評價標準,應從評價培訓效果出發,著重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全面評價,針對教師發展階段進行全程評價。要注意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發展,評價中要強調教師的主動參與,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尊重教師的個性和專業價值。在一種富有人情味的、溫馨的氛圍中,充分調動教師持續學習、主動提高的積極性,將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表現及成績作為個人晉升、評優和選派人員外出學習的參考條件。使教師既是評價的客體,又是評價的主體;既是評價的接受者,又是評價的參與者。
二、制定校本培訓計劃
首先,根據當前社會對教師素質的需求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以全面育人、張揚個性為主導,設置相應培訓內容,采取切實可行的培訓形式。其次,立足教師隊伍現狀,根據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職稱、所教學科等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再次,根據教師個人培訓需求來制定培訓計劃。教師對自己需要什么最清楚,所以應以教師為主體,制定培訓計劃,設計培訓方案。鑒于學科內容不同及教師個人情況和需求的差異,制定培訓計劃要堅持與教師的培訓要求相結合,考慮他們原有的特色、教育水平、能力和實績,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條件,以解決本校教師專業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校的發展。
三、采取多種培訓形式,使校本培訓充滿生機和活力
學校的發展需要多樣化的教師,其所擁有的優秀教師不可能千人一面,他們身上應既體現出學校的共性,又體現出自己有別于他人的個性。多元化、個性化及學科不同性質要求決定了培訓形式的多樣化。
1.集中培訓
此形式適用于通用性知識的學習,如新理念、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教育理論以及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可請專家做報告,與專家對話,幫助教師明確教育發展趨勢,樹立創新意識,增強教育改革創新的使命感,激勵教師主動參與培訓。學校每學期可舉辦1~2次全校性的專題報告會。
2.課堂觀摩
所謂課堂觀摩,是指通過課堂教學實況,讓教師親臨現場觀看、學習、交流、借鑒,以開闊教師的眼界,使之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技能。這是校本培訓一種常見的培訓方式。可以在以下兩種情況下使用:一是教師外出學習后進行課堂觀摩教學;二是圍繞每學期教研的重點推出課堂觀摩教學。[1]開觀摩課之前,學校要確定觀摩問題,向執教者講清楚觀摩課的意圖,要求并參與執教者的教學設計活動。聽課過程中,做好聽課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教學過程、聽后啟示、不同觀點、反思等。課后,執教者與教師們共同對觀摩課進行求真務實的討論交流,自由爭鳴,溝通觀點,相互切磋。同時教師還可對他人的實際教育行為、教育觀念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討,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學會研究方法。
3.師徒結對
學校專門為青年教師指定教學業務精良、指導經驗豐富的教師為“導師”,按就近、方便、學科對口的原則,采取導師帶徒、全程指導的方法,由一位導師帶2~3名徒弟重點幫教,注重對學徒的教材、教法、備課、上課、評課、說課、學生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學校規定師與徒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定期進行檢查總結。對于認真履行師徒義務的指導教師,學校要給予表彰、獎勵;對于認真學習、善于反思、快速成長并在教育教學上形成特色的青年教師,學校要大張旗鼓地表揚,并盡可能多地提供展示平臺。
4.專家引領教育科研
針對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對教師進行相關教育理論、科研方法的培訓。組織教師將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收集起來,分類整理,然后逐一進行討論,篩選出共性的問題,轉入課題研究。在課題的選擇、設計、研究等一系列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參與并接受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從而不斷提高在教育教學中開展科研活動的興趣和能力,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校本培訓中與專門研究人員的合作問題,應特別注意。教師要增強自主和批判意識,積極主動探索和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大量的實踐反思和專家的指導、點撥,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這樣既能以教師的學習和培訓促進教科研的深入發展,又能以教科研的開展推動教師主動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接受培訓。
5.教育會診
教育會診是一種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審議或共同“診斷”,幫助教師解決問題、提升教育智慧的培訓方式。教育會診最常用的是案例會診和現場會診兩種形式。案例會診將教師培訓內容以教學案例的形式呈現出來,經過教師或培訓者講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自己觸動較大的典型事件,然后培訓者和教師一起對鮮活的實例進行分析、討論、評價,最后篩選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現場會診就是培訓者以教師所在的班級為課堂,通過聽課、參觀或觀察等方式深入教育現場,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討論、做出判斷。[2]培訓者要針對具體情況對教師的發言進行及時點評。由于每位教師的背景、個性特點、知識結構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自然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展示出他們的亮點,這些亮點匯集起來就形成了燦爛的教育教學之花。
6.以賽促培
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技能比賽活動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如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舉行教案設計、說課評課、編制試卷或教學技能競賽,組織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比武等;根據教學需要,進行“三筆一畫”、演講等比賽。通過比賽,促進教師的學、練、思,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由要我培訓變我要培訓。
7.網絡信息交流
教師通過搜集網絡信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與交流,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學校通過校園網定期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信息,本校的優質資源,教師通過網絡搜集整理信息、評價加工信息,并將自己的學習體會以信息形式,實現教師間的網絡信息交流。網絡信息交流培訓,可使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具有前瞻性。[3]培訓中遇到的問題,也可到其他網站去檢索資料,在教師間進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8.派教師進修學習
通過了解發現,教師們普遍希望走出校門,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啟迪自我。雖說是校本培訓,也不必完全限于本校,也該走出去,向外校取經。雖然活動場所延伸到了校外,但校本培訓的性質并未發生改變。目前,我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于提高,科研型名優師數量尤其不足,僅靠本校教師來指導新教師往往會遇到不少困難,同時還會出現“近親繁殖”發育不良的現象,因此,外出培訓、交流學習是必要的。
9.校際合作交流
校際合作交流培訓是學校與學校之間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一種互學互助的教師培訓活動。校際合作的對象既有當地學校之間的校際合作,又有不同地域之間的校際合作。主要采用以下培訓方式。第一,送教代培。通過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培養鍛煉骨干教師,同時也為合作學校送去新理念、新方法。第二,借崗鍛煉。主要采用派學校行政領導、教研組長到合作培訓學校支教的辦法,借合作學校的崗位來鍛煉學校的教師。第三,專題研討。與合作培訓學校就某一專題共同進行研討,以達到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第四,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學校與合作培訓學校合作申報各級課題,開展研究,以課題研究形式帶動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校際交流可以讓學校與學校之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享學習資源。
當然,以上校本培訓的形式僅是舉例,隨著培訓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與研究,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培訓形式供培訓者采用。為保證校本培訓的可持續發展,使校本培訓“活”起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智慧,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和進取。
注釋:
[1]黃憲友.論校本培訓方式的發展與創新[J].教育科學論壇.2006(6).
三、工作的整體思路學校是校本培訓的主陣地,是教學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訓及科研,就必須立足本校,依靠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在充分學習課改理論的基礎上,加強課堂教學的自我反思,要切實研究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組織群眾討論,共同研究解決辦法,逐步形成專題研究。
四、校本培訓與教研的主要內容校本培訓內容:
基礎教育科研改革綱要;新課程標準;新教材體系研究;評價體系研究;綜合課教師的培訓;經驗交流;對策研究。
校本教研
1、要重視研究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中實際問題,加強教學反思,對教學中的問題及時交流討論,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2、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研究課。
3、教研組要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重實效,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效率作為主要標準。
4、加強對課題研究的指導,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5、重視校本教研,綜合實踐等薄弱課程的開發研究,力爭使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成為我校課改的新亮點。
6、加強學科評價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各教研組要根據本組學科教學的特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本組校本培訓和教研計劃,計劃要突出實際研究。
2、教師本人要突出本學期個人校本培訓及教研計劃,分析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確定自己本學期教研的主要活動。
3、集體備課以教研組為主組織管理,本學期語文教研組開始試行多人備課。多人備課是多人智慧的結晶,在使用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做必要充實完善,反對不切實際,不加修改的懶漢作風,教師對多人備課的再創新,以此為教師教學質量評定的主要依據之一。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研究和比賽活動。骨干教師每學期要上1-2次示范課。每個教研組每月組織集中業務學習一次。學校組織開展教學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