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9 17:18: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民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問題,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已經很重視,黨的十也特別提出要求。可是“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在社會民眾中知名度很低。筆者通過網絡進行“你對職業農民是怎樣認識的?”的調查,只有2%的人能夠正確回答。但是,在“你是否愿意做一名職業農民?”問題回答中,只有3.2%回答“愿意”。歧視務農的世俗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大量80后、90后遠離農村家鄉,不選擇學習農口專業也不見怪了。如何從思想輿論上重視職業農民,我們的宣傳教育部門任重道遠。
(二)開放教育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建設與模式創新有待加強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黨的十提出的戰略目標。在國內是個新生事物,因此,職業農民培育的研究剛起步,教學、管理模式有待探索。開放教育職業農民培育創新研究缺乏,教學、管理制度缺失、模式落后。
(三)開放教育職業農民數字化教學資源短缺
適合職業農民教育的開放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短缺,甚至是“零”起步。開放教育如何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高優質的學習支持服務已迫在眉睫。
(四)開放教育職業農民培育的實踐基地建設和利用有待加強
如何利用開放教育現有的農民大學生實踐基地建設和創業基地,為新型職業農民服務,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加以改革。
二、開放教育拓展職業農民培育業務的對策
(一)充分發揮開放教育網絡作用,做好職業農民重要意義的宣傳
在電大網站開始專欄,廣泛宣傳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傳新型職業農民的優越性和光榮感,特別是要宣傳身邊“新型職業農民”的成功案例,以榜樣的力量吸引社會關注,消除傳統輕農思想的影響,鼓勵青年一代積極選擇農口專業學習。
(二)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電大為平臺的職業農民培育管理體系
在市(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領導小組,統籌各縣(區)培育工作。電大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業務指導單位,負責制定指導性培訓計劃、師資統籌、督導評估、認定組織等工作。各縣(區)落實培訓單位,負責培訓組織、教學管理、檔案管理、認定材料申報等工作。
(三)創建適合職業農民特點的管理與教學模式
針對職業農民的特點,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組織高效、務實管用、農民歡迎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要順應務農農民學習規律特點和生產生活實際,以方便農民和貼近生產為原則,電大要采用校社融合的模式,就地就近下鄉進村辦班,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以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基地開展培訓;緊密結合農時季節組織培訓,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交替進行,促進學用結合和學習、生產“兩不誤”,避免不尊重農民意愿和脫離生產的遠距離和走國場的培訓。
(四)創建適合新型職業農民的數字化教育資源
一是開發“微課”形式的“通識”與“專業”課程。在“微課”設計的目標上要符合現代農業發展,培育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掌握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能力和技術,具有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生產經營理念,能夠從事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的要求。在“微課”設計的內容上,包括農業“通識”與“專業”兩個方面。“通識”一般包括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農業政策與法規、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營銷與品牌建設等等。“專業”要分類,一般分類為:蔬菜生產經營專業技術、果樹生產經營專業技術、水產生產經營專業技術、茶葉生產經營專業技術和畜牧生產經營專業技術等等。二是創建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認證考核的無紙化考試模擬試題庫。三是在電大網站主頁開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欄目。包括:農技資料、技術鑒定、三農信息、培訓管理等。四是創建豐富的由教師團隊統一制作培訓輔導視頻和農業專業技術講座的微課視頻資源。
二、提供教學服務,培養學習意識
針對廣大農民學員知識水平偏低,缺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和相關知識,學員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比較差等特點,學校本著“一切服務學員”的辦學原則,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努力辦好農民遠程教育。
1、提供學習資源與課程學習服務
由東北農大負責向廣大學員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各科目主講教師的講課視頻、教學課件、習題與作業、經典課程等,學習中心專業教師負責為學員進行網上學習與操作的講解,通過電話、短信、QQ群、輔導教師和校園網等形式督促學員上網學習,按時完成了作業。輔導教師對各門課程進行輔導答疑,包括課程難點的講評、學習重點的匯總和課程作業的講解等,確保了學員的課程學習效果。
2、及時進行信息與咨詢服務
學習中心配有專業的咨詢服務人員,咨詢渠道暢通,記錄完整,能夠及時與東北農大網絡學院溝通,解決學員的問題與困難。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電話、E-mail、QQ群、學校網站及時準確地向廣大學員和傳達各類輔導信息,確保了網絡教學工作各環節的正常開展。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
農民學員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取決于本身學習態度和能力、學習中心的組織和管理、教師的“導學”“助學”。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員自主學習意識:一是注重“兩個教育”的組織。新生開學前及時進行入學教育,包括端正學習態度、網上學習指導、各項規定、學習任務等,使學員盡快適應網絡教育這種學習方式。此外,加強畢業前教育,對學員進行守法守紀、職業道德、學以致用、崗位奉獻的教育,為社會做出新貢獻。二是加強遠程教育教師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助學”、“導學”功用。學員可隨時通過電話、網絡等手段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每學期均安排面授輔導,及時對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指導,引導學員自主學習。
三、強化教學管理
保證教學質量農民學員時間和精力主要都放在田間地頭和家庭上,學習時間比較少,管理者和學員面對面接觸時間少,教學管理難度大。學習中心采取各種規范化教學管理手段,促進遠程教育有序、持久、健康發展。
1、教學與教務管理有序
嚴格執行各專業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進程表,面授輔導安排合理,特別加強了輔導環節管理。一是輔導教師聘用堅持責任心強、輔導經驗豐富,每門課均有輔導計劃和課程要求;二是開設開篇輔導和期末的面授輔導;三是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員面授輔導的出勤率,如學員每次參加輔導時數計入平時成績,對于不足規定時數70%的學員不允許參加本門課程的考試,只能補修補考;四是加強對面授輔導的檢查與跟蹤,了解輔導的具體情況并做出及時處理;五是督促學員進行上網自主學習并按時完成作業,作業完成情況、網上學習記錄與參加輔導情況組成平時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20%。
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則有近2000萬。他們當中;失學率高達9.3%;近100萬名適齡兒童不能及時入學。有的是由于父母工作經常變動,導致農民工子女的學業有所耽誤,不能及時上學,加上家長沒文化,對于孩子要求不高,抱有希望孩子盡早獨立的思想,因而出現了沒完成學業就出去工作的情況。即使有的孩子上了學,由于不同地區的教育有差別,導致學業跟不上,出現厭學、逃學的現象,最后導致失學。有學者認為;這100萬游蕩在城市街頭的失學農民工子女;他們耽誤的不僅是自己的前途;還會成為未來社會的“定時炸彈”。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亟待引起各方重視和盡快解決。
1.2農民工子弟學校教育質量的低下
農民工子弟學校與公立學校有著較大的差距,由于辦學經費沒有教育部門的支持,所以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而農民工家庭經濟并不是非常的寬裕,這就導致學校的弊端很多,諸如:辦學條件的缺乏、教師的素質較差、學校開設的課程不完整、消防設施的不完備等等。這就導致教學質量無法與公立學校相比,進而影響學生的成績。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質量也是一個問題,好多教師并沒有教師資格證,有的也不是教師專業出身,自身的教育水平不足,導致教師對于如何較好學生沒有較大的把握,從事教師這行職業就是為了一個穩定的工作,所以,知識儲備不足的教師必然不能教好學生,這也就說明么有些農民工子弟轉入公立學校后,出現成績跟不上的情況。
1.3農民工的家庭的貧困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農業的收入特別是農民的收入并不高,加上有的地區政府征地或者土地并不肥沃,導致農民的收入很少,為了生存,很多農民不得不進入城市尋求“再就業”的機會,這也就導致農民工成為弱勢群體,據研究2008年我國有農村絕對貧困人數為2820萬,低收入的為5825萬。并且,在農村,一半以上的人是小學或這以下,大中專以上的人數只占0.05%,因為文化水平低下,這就使得他們所從事的職業選擇性不高,待遇低下,沒有醫療等保障,生活的不容易使得很少有家庭能夠花較多的錢在孩子的教育上,因而,很多農民工子女因為家庭的貧困導致放棄學業,很早就進入社會工作。
2對策
2.1多渠道安排農民工子女就學
公辦學校要承擔起接受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重要任務。在公辦學校就學是承認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合法地位的重要標志;擁有平等的入學機會體現了社會公平;是其公民權利的積極體現。流入地政府應采取多種形式接受農民工子女在當地的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入學;在入學條件等方面應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不得對其進行亂收費;對特困學生應酌情減免費用。
有關政府部門要樹立責任意識,將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作為一項長期和任務來執行,充分認識到共民工子女與城市長遠的發展的問題。要建立適齡兒童義務教育登記制度,特別要做好流動性農民工子女適齡兒童的登記,防止因為農民工的流動,造成其子女無法接受義務教育。登記卡可以作為農民工子女上學的保障,當農民工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時,就可以憑借登記卡在學校、公安部門進行登記,不僅可以減少因戶籍制度帶來的繁瑣,還可以對農民工子女進行有效的監管。
2.2明確政府責任
完善農民工子女教育管理體制明確政府在農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責任,首先要加強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門之間的溝通,明確各自在流動兒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職責,將其就學管理落到實處;其次,要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并且密切聯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門做好本地區流進、流出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的調查摸底工作,并及時向教育部門提供有關情況,人事、勞動部門應禁止經商辦廠或從事其他勞動的組織或個人使用童工,物價管理部門監督檢查學校收費情況等;最后在教育經費中專門分類設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經費專項撥款,用于資助農民工子弟學校或招收農民工子女的學校,改善其辦學條件與質量,經費來源依靠財政撥款。
2.3充分利用公辦學校資源
近年來隨著出生人口的降低,學生人數也開始下降,這就導致公辦學校出現教育資源的閑置,因而,可以將圖書、設備等閑置不用的無償捐給民辦子弟學校。還有的學校因為學生人數的減少,而出現停辦、撤銷等情況,可以將其改造為民辦公助學校,政府部門可以進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是民辦學校的教師有條件的轉為公立學校的教師,從而保障教師有比較穩定的生活來源。此外,還可以鼓勵公辦學校專門設立農民工子女班級,大量吸引農民工子女就近上學,還可以對與農民工子女進行有效的管理,因為農民工子女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上、認識上都與城市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將他們混在一起,雖然有時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互相促進,互相幫助等。但是,更多的實踐表明,農民工子女由于家庭的原因與城市學生有不小的隔閡,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所以為了有效的進行教學、管理,將農民工子女安排在一個班級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最后,還要大力發展農村學校,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雖然都是公辦的,但是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很多方面趕不上城市的學校。農民工子女進城上學,就是看重的是城市學校的教學質量比農村要好,所以,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入、管理,不僅在辦學經費上加大投入,使農村學校沒有后顧之憂,還要加大對于人才的引入,高級人才是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的基礎,有了人才的優勢,農村學校才有可能與城市學校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吸引許多農民工子女就地上學,而不用進入城市去求學,不僅減少了城市學校的辦學壓力,還可以減輕農民工的家庭負擔,可謂實現雙贏。
2.4加強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管理
首先,計算機購買成本及其他費用等是一筆很大的開支,由于收入水平限制,農村居民對計算機的認識程度還不夠;其次,求知欲不高、對學習網絡技術的為難情緒等諸多主觀原因,限制了農民的上網欲望;再次,網絡信息資源不能滿足農民實際生產生活的需求。網絡教學的顯著特征是學習內容的多媒體化,但是,當前用于農民培訓的網絡課程多媒體化程度還不太理想。對于一些專業性強、技術環節多、難理解的農業技術,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學習環境進行模擬,僅僅利用語言或文字形式來表現,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學習興趣和培訓效果。
(二)農民還缺乏自主學習的理念和習慣。
網絡教育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決定的。受農村原有生產方式的影響,很多農民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態度冷淡,在學習過程中常表現為被動消極的狀態,主動學習的意識缺乏,學習質量難以提升。不支持網絡自主學習的農民認為,網絡學習就是傳統的觀看視頻,缺少與教師的交流與溝通,有些問題解答困難,不能保障學習效果,他們認為面授學習接受起來更容也更正規。
(三)農民應用網絡信息的能力還比較低。
一是一部分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對計算機操作和網絡使用技術不熟悉,接受和利用網絡知識及技術的基礎差,這也是農民網絡應用能力低的主要影響因素;二是大多數農民的網絡應用意識淡薄,而且缺乏專業技術和方法,對網絡信息的處理,如檢索、分析、識別以及接受能力比較差。
二、促進農村遠程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抓好農村網絡學習場所和設備條件的建設。
可以通過建立學習中心、廣播站、農業聲像科技基層服務站、租借設備等方式,向那些對采用網上學習方式持積極態度的農民提供服務。在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以及素質相對較差的農民,可以依托電話、電視、廣播等形式,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進行農村計算機、電話、電視三網合一的研究與示范。
(二)為農民提供網絡技能培訓,提供形式多樣的支持服務,提高農民參加網絡學習的積極性。
農民對網絡信息的認識,是一個從反對—認識—接受—使用到受益的漫長過程,尤其在前期的認識階段,要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生產大戶、致富能手或農民合作組織等群體參加網絡學習,為其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難題,增加農民收益,起到引導示范,以帶動更多農民參加網絡學習。
(三)建立特色化的動態網絡資源系統。
為了滿足農民對教育培訓個性化需求,要重視加強教學媒體資源開發和制作,提供大量內容豐富的教學媒體資源。建立多元化學習資源庫可以考慮依托農業部門、教育部門、農業大學等專門機構,在符合農民教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的同時,充分考慮農業生產的區域性,突出地域特色,結合當地的自然、歷史及社會條件,促進特色產業、特色經濟的發展。
(四)提供必要的課程資源和支持服務。
圍繞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信息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切實加強農民培訓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搭建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平臺,有針對性地為農民提供通俗易懂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信息服務,使農民對實用技術的需求得到滿足。
(五)政府占主導地位。
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保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完善農民遠程教育體系的前提。政府還要健全組織管理,明確部門職責及分工,各級政府協同建設農民遠程教育體系,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和講求實效的新局面,實現力量集成、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提高農業信息資源的及時性、科學性、實用性及全面性。
1.家庭教育環境差、學習條件缺乏
家庭背景對未成年兒童的成長有重大影響。團隊調研的均是小學階段學生,年齡段在小學6~12歲,正處于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不高,其家庭教育環境并不樂觀。在調研問卷中“如果給孩子購買圖書,每學期您能接受的金額是多少”,僅20%的家長表示能接受100元以上的圖書支出。在藍天民豐學校及其周邊社區走訪中筆者發現這些外來務工群體多住在城鄉結合部,或近郊的工棚、集體房、廉租房,周邊文化教育設施差,兒童學習書籍資料少,缺乏休閑、娛樂和學習設備,而且周邊人口復雜,居住環境不具備子女學習相適應的環境與條件。
2.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式簡單粗暴
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調研中發現,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家庭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不少家長過于注重孩子成績高低、升學率,對孩子期望很高。分析調查結果顯示,91.3%的家長都較為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有8.3%的家長關注到了孩子品德修養和人際交往等方面。另外,83%的家長希望孩子獲取大學以上學歷,而“輕松、收入高、自由”的工作期待比例占到65%,由此可見,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家長大多一味追求子女的學習成績,這種學習成績至上的價值觀往往導致家長忽略子女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方式簡單粗暴,多數家長在對子女的教養上還是以“棍棒教育”為主,據調查其比例占到45.92%,能耐心教導的只占3.44%。此外,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家庭常常是上演“家庭暴力”的重災區,在受訪的73個外來務工隨遷子女中,有20個孩子不同程度的經歷過家暴。
3.家長家教水平低,家教能力和溝通能力欠缺
外來務工群體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綜合素質低,在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往往有失理性與科學。就家長文化層次而言,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0.5%,當子女犯了錯或者學習成績不如人意時,多數家長在對子女的教養上還是以“棍棒教育”為主,據調查其比例占到45.92%,能耐心教導的只占3.44%。在調查中,63%的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但是他們的行動卻和想法卻背道而馳,而與家長深入訪談中,87%的家長表示自己不清楚孩子的喜好、性格。他們也表示自己起早摸黑,根本無心照顧與關心子女,從而與子女存在一定隔閡。
4.家長與學校缺乏溝通交流
當前,在針對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尚未有效形成教育合理,這正是當前我們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中不可忽視的一面。訪談了解,學校與家長聯系偏少,家長也不主動與學校聯系。一般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教育,甚至拒絕學校通過家校通平臺與家長的交流,對孩子的健康狀況不聞不問。有不少家長告訴我們,“我在外工作,孩子就一人在家活動”,從側面反映出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的活動場所僅限于狹窄的小區。由此,在相互聯系、相互的教育系統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乏配合與協調,導致家庭教育封閉。
二、影響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內部因素
在受訪的180名家長中,年齡在25~35歲為主占60%,35~45歲占30%,45歲以上則占10%。現有學歷在小學、初中、中學、中專、大專各占40.5%、30%、18%、3%、2%,無家長學歷在本科生及以上,不到5%的家長取得中專大專學歷,學歷集中在小學。在受訪人群中文盲率則占約6.5%,而我國人口粗文盲率早在2010年就已經降低到了4.08%。由以上兩組數據,可得出結論:作為家長的外來務工人員自身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勢必會影響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突出表現以下四方面:家庭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式簡單,日常管教不到位,忽視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觀念落后
農民工家長教育觀念表現出了極強的功利性,更關注學習成績,忽視能力的發展。并且受經濟能力和時間所限,較少有家庭讓孩子參加興趣班,對孩子才能的發展往往力不從心,讓孩子潛能失去發展的機會,缺少創新意識培養。
(2)教育方法簡單
調查表明農民工群體對待子女教育片面強調物質強化。不會激發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農民工家庭教育在激發孩子發展內驅力方面表現出較多不足:過于溺愛孩子、不善于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不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和看法、默然對待孩子的進步或好的表現、強調父母的身份與權威等。
(3)日常管教不到位
平時疏于對孩子的管理,給子女的學習幫助偏少。如子女不做作業、玩電子游戲、交友不善、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等問題都是農民工家庭容易忽視的。行為糾錯能力不足。青少年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個性心理、行為習慣正在形成,稍不注意,孩子容易形成逃課、上網、吸煙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對于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不應簡單訓斥甚至打罵,也不能過于偏愛、護短任其滋長,農民工父母往往缺少這些應有的教育糾錯能力。
(4)忽視心理健康教育
不懂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不會疏導孩子情緒。農民工父母往往缺少對孩子自信心培養的有效手段,許多家長不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會及時肯定孩子的進步;相反有些家長會在孩子犯錯時責怪他們,遇到挫折時譴責他們,不利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2.家庭外部因素
(1)教育環境
公辦學校教育資源短缺。民工子弟學校師資力量弱,資金來源匱乏,設備簡陋,教學質量不高,這些都限制了民工子弟學校的發展。民工子弟學校急需解決正規化的問題,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教師水平低,教育方式不當。個別教育者自我要求不嚴,言行不慎,教育方法不當,對學生不尊重、不信任、不能一視同仁,有的甚至對學生諷刺挖苦,變相體罰等等,這是教師的“師德問題”,這也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走訪的過程中,有老師這樣講到“我們學校也有出現體罰的事件,雖然說老師也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但其實這也是師德問題”。教學資源差距大。特別顯現在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甚至是純民工子性質的學校,集中表現為教學硬件設施簡陋,文化建設緊張、資源短缺,校園安全建設不到位。
(2)社會環境
以上原因均成為制約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家庭教育之類的重要因素,但城鄉二元結構是產生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現為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以及在城鄉戶籍壁壘基礎上的其他問題。在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農民工家庭雖然已經流入城市,但在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方面不能與城市市民享有同等待遇,農民工家庭并沒有真正融入城市社會,隨遷子女由于戶籍限制并不能真正公平地享受當地的教育資源,加大了心理落差,也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難度。
三、改進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家庭教育的對策思考
1.家長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盡可能地轉變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掌握科學家教方法,從而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應認識并接受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加強學系,主動參加培訓,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應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及時與學校、老師進行聯系,掌握孩子成長情況。
2.學校應創設一定的條件幫助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應積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學校定期開家長會,教師經常性家訪,定期開展親子活動。應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定期與家長溝通,匯報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搭建一個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最后,學校應該建立心理咨詢室,隨時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心理問題。
(二)城市融入城市融入的概念很寬泛,從移民社會融入的角度出發,所謂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即農民在城市確立經濟地位、適應城市社會互動規范,并獲取市民身份、享受市民待遇,最終實現在城市舒適生活的融入過程。[6]有學者在綜合相關研究后認為,農民工城市融入系指農民工從原來所在地流入城市,通過身份、職業、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認知等方面的調整與適應,逐漸被城市社會和城市人所接納和認同,同時建立起自己對自身市民化身份的認可,最終能夠享受平等、公平的市民化待遇現實結果的動態過程,它是一個動態性的、結果性的、多維度的概念。[7]本研究中的城市融入就采用此定義。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基于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三個社區教育示范點來開展實證研究,探索建立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區教育新模式。
(一)研究內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第一,對天津濱海新區的三個社區進行實證調研,了解三個社區的農民工分布情況、周邊設施和產業分布情況,并進一步了解農民工的融入需求。第二,調查三個社區的社區結構的特點,分析這三個社區在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區教育的組織形式和實踐內容,并運用增權理論對其社區教育培訓實踐進行分析與解讀。第三,結合實證調研情況,尋求農民工城市融入的可行性的培訓路徑和策略,探討新型的社區教育培訓模式構建。
(二)研究樣本選取天津市濱海新區(以下簡稱新區)位于天津市東部,是我國京津城市和環渤海城市帶的交匯點,目前常住人口248萬,其中外來人口為124.45萬,農民工群體占了絕大部分,是全市農民工數量最多的城區之一。為了讓農民工盡快融入當地社區,2009年,天津市濱海新區開展了“青年農民工融入社區”試點項目,濱海新區向陽街道社區為項目的承辦方。自2009年開始實施,為期3年。項目實施以來,向陽街道積極創新青年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工作思路和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濱海新區積極創新社區教育手段,探索和建立“創新社區教育手段,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模式。設立了中新天津生態城數字化學習中心、濱海社區學院、新港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寨上街鐵坨里社區服務中心、開發區翠亨村社區、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等6個項目示范點。這六個項目示范點將通過不同形式的組織和實踐經驗,促進農民工素質的自我提升和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本研究從上述樣本中選取了向陽街道、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大港太平示范鎮對這3個示范點社區的實踐模式進行研究分析。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與文獻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問卷調查主要是對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向陽街道、中新天津生態城、大港太平示范鎮等三個社區內的農民工,本研究采取了隨機抽樣的方法分發問卷,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問卷750份,回收率為93.7%,其中有效問卷722份,有效率為90.3%。為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本研究還對部分農民工和社區管理人員進行了半結構訪談,包括對他們所在社區的參與和認識、社區的管理機制和制度、工作特點、社區教育給予他們的變化如日常生活、居民的互動和交往、對社區的歸屬和認同、對未來的規劃等若干面,力圖深刻認識社區教育中的各種參與力量以及農民工融入效果等。文獻研究法主要是梳理有關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從大量的文獻中搜索和梳理出有價值的資料進行總結和思考,建立分析框架。
三、數據統計和實踐分析
(一)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第一,農民工主要來自鄰近省市,外來務工人員遷移時,比較看重地域的鄰近性。接受調查的農民工有32.5%來自河南省,21.3%來自內蒙古,14.1%來自山西省,其余為山東、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農民工進城打工時間,如圖1所示,進城時間是1~3年的44.5%,3~5年的為32.7%,5~10年的為20.5%,10年以上的為2.3%。所調查的農民工中,男性比例為61.6%,而女性比例為38.4%。男性比例相對較高,這一方面與天津濱海新區建筑業、制造業比重較重相關。第二,農民工來源以25~40歲的青壯年為主。所占比例達到55.6%。圖2顯示,18~25歲的占28.6%,26~35歲的占25.7%,35~40歲的占18.5%,40歲以上的占15.9%。從婚姻關系來看,未婚的占32.4%,已婚的占67.6%。可見,城市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他們精力充沛,家庭負擔輕,便于外出務工。第三,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在接受教育方面,圖3如示,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的農民工比例為37.7%,高中及中專、中技畢業的勞動力比重為42.5%,具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勞動力比重為20.8%。農民工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接受能力、探索能力也會更強,亦更容易適應并融入快節奏城市生活。
(二)農民工城市融入的需求分析1.城市融入的意愿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其自身融入的主觀愿望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首先設置了“你是否愿意增加與當地城市居民交往”這一問題,被調查者的回答如下:(1)愿意(占70.61%);(2)不愿意(占10.51%);(3)不知道(占18.88%);而對于“您是否希望能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這一問題的回答是:(1)希望(占67.31%);(2)不希望(占20.10%);(3)無所謂(占12.59%)。由此可見,大多數進城農民工對于融入城市有著強烈的愿望。2.城市融入的需求分析總體上,城市融入這一過程大體上包含了三個層面:經濟融入、文化融入和社區融入。理論上對農民工城市融入的衡量涉及經濟能力、住房、社會保障、社會參與、生活方式及心理認同等多個方面。基于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及實證調查所得數據,本研究將農民工進入城市后的需求分為信息技術與電腦知識、就業和職業培訓、權益保障、城市生活、人際交往、衛生健康等幾個維度。我們在選取的這六個項目示范點進行抽樣調查,抽樣時兼顧了不同行業的城市農民工,包括從事建筑業、批發和銷售經營、電子加工業、家政服務、餐飲服務業的人員。問卷以“外來人口城市融入需求調查”的名義進行。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我們還進行了深度訪談,進一步了解農民工在城市融入過程中的需求,作為問調查的補充。從調查數據的分析中(見表2),我們可以看到外來農民工需求最大的是人際關系交往方面、衛生健康、權益保障以及信息知識與電腦知識。說明農民工城市融入的需求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本研究結合調查數據和深入訪談,就外來農民工關于信息化技術與電腦知識、人際交往、權益保障、衛生健康等五大方面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1)信息知識、信息技術的需求互聯網信息量大、實時性強、交互及時,使得農民工獲取信息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獲得信息的基本前提是掌握、運用電腦。數據顯示,79.5%農民工認同電腦和互聯網的運用能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因而,這種需求具有普及性,也成為農民工比較突出的一個需要。(2)人際交往的需求調查數據顯示,被訪農民工的交往對象呈現高度同質的特點。圖4表明,58.8%的農民工交往對象是與自己同質的城市務工人員,大多為老鄉和同事;34%的農民工與本地居民交往較多。可以初步判斷,農民工對與城里居民人際交往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深度訪談中,被訪的農民工表示,自己與天津本地人不一樣,他們很少有機會融入天津本地人的生活中,對于城市生活經驗更多來源老鄉的經驗交流。他們非常希望能通過活動促進與城里人的互動,增進了解,擴大自己的交往圈子。(3)不良情緒調節的需求數據顯示農民工對于如何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的需求也較高(82.5%)。城市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必然給農民工身心帶來極大的壓力,因而,對自我情緒控制和心理調適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現實需求,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能力,它可為外來者在完成經濟方面融入之后,在人際關系、心理適應等方面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4)權益保障的需求調查數據表明,農民工群體渴求獲得尊重、平等、合理的權益,具備基本的維權意識,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和維權途徑。數據顯示,45%的農民工學習過《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21%的農民工會主動了解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深度訪談中也發現,農民工權益維護的意識相對較強,權益保障的需求增大。值得關注的是,女性農民工對于在其懷孕、生產和哺乳期間的權益非常關注,需求也非常強烈。(5)健康及醫療衛生需要從某種程度來說,健康身體是農民工城市生活的前提。數據顯示,84.5%的農民工認為自身健康非常重要,認可健康預防知識的重要性,即生病之前的預防。然而,深度訪談中,我們發現城市所提供給農民工的生存環境及所處的職業環境有很多健康及安全隱患,如傳染病、生成事故及職業危害。大多數農民工對此并沒有相應的了解和預防知識。51.4%的被調查農民工對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等寄生蟲病和傳染病的預防知識不清楚;34.5%的農民工對本企業的職業危害一無所知。同時,由于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制度設計還未將外來人口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訪談中農民工自身醫療保健意識比較弱,遇到生病時經常會有拖延病情情況,69.7%的被調查農民工希望一般的小病能夠在社區內直接解決,并希望社區能夠提供預防措施或是預防信息和方法。(6)城市生活雖然農民工居住、工作在城市,但是他們還是保留著農村的生活方式,文娛活動單一,并沒有融入到現代的城市生活中來。數據表明,農民工最普遍的生活方式是看電視,約占28.6%,其次,和老鄉聊天、打牌及逛街,約占15%。深度訪談發現,農民工缺乏與城市居民持續互動的交往,基本生活在內群體中,他們也較少能分享到日趨豐富的城市公共生活,或者沒時間、沒能力去享受城市公共生活。他們迫切希望能享受到城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
(三)社區教育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實踐分析1.樣本1:向陽街道社區(1)向陽街道社區基本情況向陽街道屬于成熟型社區,據不完全統計,其外來農民工數量在濱海新區是較多的社區之一。(2)向陽街街道社區教育的探索及組織形式根據調研,向陽街道社區有45%的農民工居住打工的時間超過3年,其中25~35歲的農民工占45%,青年農民工對城市生活有強烈的認同與訴求,關注青年農民工的現實訴求,以城市社區為依托,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實現其在城市社會生活的全面融入成為了向陽街道社區面臨的新課題。值得一提的是,向陽街道依托“青年農民工融入社區”項目,探索和創新其社區教育:首先,提升青年農民工綜合素質,增加融入城市的人力資本。基于青年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向陽街道社區重點圍繞“以培訓促心理融入”這條主線,對培訓內容和計劃精心設計,引導、幫助青年農民工,參加職業資格教育和后取學歷,探索培訓的新方法、新模式,2009~2012年,先后組織各類專題培訓20余場次,參加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其次,建設農民工活動場所,擴展融入城市的社會資本。農民工社區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是衡量其城市融入的重要標準。向陽街道社區建立活動場所,如社區工作站、青年農民工之家、流動黨員之家等場所,為其提供文化知識教育、計劃生育、權益保障等。同時,進一步拓展教育形式,通過聯誼會、志愿幫扶、鄰里結對等系列活動,引導農民工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促進農民工與社區、社區居民的良性互動;此外,社區還開展專題藝術節,展示青年農民工特色鄉土文化,增進農民工與市民的交融。2.樣本2: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1)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基本情況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就是濱海新區為外來農民工打造的專屬社區,藍領公寓內配套設施齊全,配有公共浴室、洗衣房、洗衣機等,離廠區不遠,周邊設施環境較好,有專門的商業區,包括餐飲、超市、銀行、旅館、美容美發店、服裝店等,使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不斷地成為一個有利于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的良好場所。(2)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社區教育的探索首先,探索了開展社區數字化學習的實踐模式。數字化學習中心免費為農民工開放,提供各類紙質圖書閱讀和網上學習休閑服務,讓農民工體驗數字化學習。為滿足青年農民工的學歷教育需求,中新天津生態城工會與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合作,通過數字化學習中心開展以網絡為主要形式的學歷專科與本科教育體驗活動,為農民工提供學歷教育通道。其次,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促使社區教育功能輻射面擴大。如通過流動課堂和流動影院,定期為藍領公寓的農民工開展法律、攝影、文明禮儀、心理健康和衛生防護等知識講座,同時還適時開展“宿舍文化節”活動、球類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多種文化活動,讓農民工真切感受到“城市生活”與“城市生存”,使農民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3.樣本3: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1)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基本情況調研發現,太平鎮是大批青年農民工的輸出地,同時也是大量外來勞動人口的聚居地,農民工流動頻繁。同時,大港太平示范鎮作為天津農村城鎮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單位,其社區管理特色為住區—社區—鄰里三級社區管理模式,形成了“住區能開放,社區有特色,鄰里強管理”的面向新時期新區域發展的現代農民社區格局。(2)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教育的探索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在調研農民工流入流出的“雙流動”行為及其教育需求后,通過大港太平示范鎮鎮政府與企業聯手,啟動“鳳還巢工程”專項工程,根據企業用工需求,提供有關技能培訓要點,如電子培訓,鞋業培訓。提升農民工素質和就業能力,幫助他們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4.小結如前所述,農民工的城市融入需求是綜合的、多元的。根據農民工的城市融入需求,本研究中的社區教育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向陽街道采用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搭建農民工融入城市的信息化平臺,提升農民工的自身素質及城市融入意識;中新天津生態城設立為農民工服務的數字化學習中心,建立學歷教育通道,促使農民工信息化及整體素質提升;大港太平示范鎮鎮政府與企業聯手開展的專項工程,提升農民工素質和就業能力。本研究對所調查的一部分農民工進行了深度訪談,以期檢驗社區教育培訓促進農民工社會融入的效果以及農民工對社區教育的評價。結合訪談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區教育提高了農民工工作和生活能力。所訪談的農民工普遍認為學習網絡知識后,工作生活能力提高了。工作方面包括:對網絡、電腦有進一步了解,提高計算機知識;“計算機知識得到了強化,通過學計算機,也結交了很多的朋友,和別人溝通也多了。這很大一部分源于在數字化學習中心學習的學習。”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有了提高;“現在會主動到網上找資料,辦事情腦子也活了,而且工作水平也提高了。”生活方面包括:學會使用電腦,如打游戲、上網、看電影和儲存編輯圖片等,增加了生活的樂趣;健康、衛生意識提高,開始注意到常洗澡、講衛生習慣;有意識的尋求去幫助。如“原來經常買書籍,現在可通過網絡獲取資源和信息”“現在也通過視頻教學來學習一些東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原來自己脾氣不好,也自卑,覺得自己啥也不行,現在交往人多了,遇到問題也會想想,性格沒那么急躁了,同事也愿意和我聊天了。”“社區里的活動,讓我也能與城里人接觸了,性格變的更加開朗。”“通過培訓對計算機更熟悉了,也學會用網絡和朋友保持聯系”。生活領域擴大,與人交往范圍擴大,增強了與城市社會的融合度。“感覺對社區服務機構很有親切感,也增加了我對政府與城市的信任感,沒那么陌生了,我感覺在天津還是很溫暖的”。第二,社區教育幫助農民工提升自信心。自信心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農民工感覺自己融入了社會發展的潮流之中,敢于接觸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敢進大商場了;樂于接納自己(包括性別、長相、出身等);不逃避,能主動、大方地跟人交往;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樂觀向上;向別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敢于給自己設定目標,并堅信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目標;“我現在也給自己設定了目標,以前沒來天津之前沒有想過。那就是過3年,工資比現在提高一倍,積累資本;3~5年后,開始自己搞承包,之后找合適機會自己開店,這一過程得需要大約6年吧。實現這一過程,很艱難,但是我相信能夠實現”。盡管自信心是存在于個體內心的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難于測量,但是通過訪談,仍然感受到通過社區教育,農民工自信心的變化和提高。在訪談中,三個示范點社區的農民工對本社區教育培訓(如生活技能、自信心、與人交往等方面)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如“數字化學習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的感覺電腦培訓很好,幫助我打字,還有很多很多,我不怎么會寫,反正很好,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謝謝政府、社區讓我們在他鄉有個良好的免費的學習環境。不僅給我們知識,還給了我們友誼,謝謝。”“通過網絡學習,還可以靠自己努力拿到電大文憑,成為大學生,這讓我體會到了什么叫終身學習的含義。”“社區組織的維權講座、法律知識講座等,讓我對自己權益更加了解,收獲很多。”“通過社區組織的活動,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不感覺那么孤單了。”
四、社區教育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模式探究
社區是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之間演變的轉換區域,是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社會化組織載體,是農民工適應城市社會的有效方式和最終目標。農民工的社區參與和融入是其社會融合的微觀基礎(王桂新、羅恩立,2007)[6]。本研究表明,社區教育是農民工與城市生活相互融合的一個良好途徑,能有效地促進農民工的城市融入。
(一)社區教育需要融合增權實踐依據增權理論,增權實踐可分為個體、人際關系、社會參與等三個層面,本研究中社區教育內容、培訓形式及其培訓方案的設定,融合了增權實踐的三個層面。向陽街社區注重提升青年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意識,中新天津生態城藍領公寓側重提升農民工的數字化學習能力,大港太平示范鎮社區著重提升農民工崗位技能及職業能力,這都有效地滿足了農民工群體期望被城市所接納、所認同的心理需求。社區要積極搭建城鄉居民的互動、溝通及發展平臺,營造城市接納農民工的良好氛圍,改善農民工的社會資本,促進他們與城市社會的融合,這也就實現了本次研究所要達到的目標。本研究的調研也發現,這三個社區對農民工群體的融入學習需求都進行了調研,基于此基礎上,培訓的內容和形式非常靈活,如主題活動、聯誼會、講座、宿舍文化節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對他們需求的反應及時、靈敏,也獲得農民工群體的信賴與支持,促進他們與城市社會迅速、有效地融入。
3、新生代農民工的理想其實并不遙遠。隨著我國每年0.6%的城鎮化步伐,他們不久將成為城市的主人。但是,想成為城市的主人必須要有生存的手段,他們的要求,就是為了職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術教育提供的廣闊的舞臺和發展的空間,能讓他們在此有生存發展的能力。現在,社會有些現實是殘酷的,許多大企業對大學生的關注度很低,相反對技能型人才卻很是青睞。為此,職業教育和培訓也就成為新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方向和發展前景來說,這無疑更加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二、新時期農民工教育培訓面臨的問題
(一)經費問題
雖然目前社會對于新時期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問題非常重視,但是農民工教育培訓需求也很大,社會投入與需求相比還有差距。差額往往需要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共同來承擔。而真正履行教育培訓農民工這一法定義務的企業并不多。由于農民工流動性很大,用人單位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往往不會在農民工的教育培訓上投入太多那么對于有意愿接受教育培訓的新時期農民工來說,這筆費用便需要自己承擔。農民工的工資不一定承擔的起這筆費用,同時,由于農民工的消費觀念影響,他們也不一定愿意投入這筆費用。
(二)認識度不夠
只有新時期農民工有教育培訓的需求是不夠的,社會必須要對此問題重視起來。農民工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農民工的市民化也就是城市化。需認識到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可間接的推動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并明確自身在農民工培訓中的責任以及主導地位。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農民工這一勞動力人群流動性較大。一般用人單位都不會把農民工的教育培訓當作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擔心這筆支出收不到回報。這種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沒有考慮到長遠的利益。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人才資源上。對農民工進行教育培訓是提升企業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手段,同時也能凝聚農民工的心,降低他們的流動性。
(三)培訓機構機制不完善
對于新時期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教育培訓的專業多、領域寬,需要對受教育培訓的農民工進行細分之后進行,必要時需要針對農民工的不同教育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但是現有一些農民工教育培訓機構缺乏一套完善的教育機制,忽視了農民工對于教育的需求以及曾經的受教育水平,在對農民工進行教育培訓時不分對象和層次,統一進行教育培訓。這樣不但不能達到教育培訓的目的,反而浪費了教育資源。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忽略農民工自身的職業規劃,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是沒有效果的。只有以農民工為主體考慮他們實際的教育培訓需求,并以此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計劃才能達到教育培訓的目的。
三、新時期農民工教育培訓的策略
(一)完善機制
要想達到對于農民工教育培訓的目的,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需要包括政策、法規、制度等方面的內容,更需要具有長久性和穩定性。除此之外,政府還需要制定一套全面、協調的激勵政策,鼓勵用人單位主動積極的組織農民工去參加教育培訓,鼓勵農民工自己主動積極地參與教育培訓。教育機構需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深入研究,力求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就業準入制度,讓農民工就業制度逐過渡到“先進行培訓后就業”的形式。同時建立咨詢平臺,幫助農民工解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加大投入
農民工教育培訓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機構的建設和體制的完善都需要資金的支撐。這就需要政府和用人單位提高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由于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僅僅有資金的投入是不夠的,人力、土地的投入都是必要的。政府可以建立起一個專門的農民工教育培訓管理機構,將農民工的教育培訓納入社會公共服務之中,并且整合農村現有的教育資源以及職業技術學校的資源,加強農民工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用人單位需要考慮長遠的經濟利益,加大對于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力度,對于有上進心、肯努力的農民工,更需要當作人才資源進行重點培養,改變農民工流動性大這一局面,讓農民工進過教育培訓后提升技能和素養,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利潤。
2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民缺乏較主動學習的意識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主體對象為農民,不僅需要傳授于他們文化、技術知識,而且還需要指導他們將這些文化、技術知識轉化為生產效益與經濟成果;同時,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活動中需要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為教學目標,但有些農民長期受到傳統思想的禁錮,難以接受新事物,以至于給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2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趨于形式化
有些事業單位過分注重教育培訓的形式,而并沒有對教育培訓的內容加以重視,加上培訓教育的計劃缺乏系統性以及其時間安排也不盡不合理,導致沒有獲得較高的實效。
3農民鑒于培訓工作問題的相關措施
為了提高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活動的質量以及水平,首先,應建立相應的質量標準以及評價系統,圍繞著農民的滿意度以及接受程度來評定;其次,對當前農民教育培訓的單一形式進行不斷地探索與研究,以拓寬和豐富農民教育培訓形式以及增加培訓教育機構。
3.1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以及豐富其教育機構
3.1.1不斷地發展農村農民培訓教育為了實現農科教結合的目的,需要不斷地加強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統籌,并且完善農民職業教育網絡;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以及水平。此外,需要不斷地完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資源以及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
3.1.2積極引導農村培訓教育發展首先,當地政府需要充分的發揮其投資主導地位,對農民教育培訓機構所需要投資的地方給予充足的支持,以保障農民培訓教育工作正常開展與實施;其次,當地政府還需要重視引導農民轉移就業的問題,從而為農村農民轉移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3.1.3提高農民參加培訓教育的積極性首先,需要提高當地農民的基礎文化知識水平,以提高他們的新農民意識;其次,通過教育使他們不斷地更新思想觀念,使農民很好的參與到培訓教育活動中;最后,提高受教育培訓農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加強對農民從事生產與多種經營技術的指導與信息科技支持,從而提高農民參加培訓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3.2堅持農民教育培訓形式與其內容相結合,以提高教育實效
堅持農民教育培訓形式與其內容相結合,并且根據農民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來安排培訓內容且做好培訓規劃工作;同時,不斷地豐富農民教育培訓機構的授課形式,不僅能夠吸引農民積極參與到培訓教育工作中,而且還能夠有效提高培訓教育的實效。
二、個性化教學中做好教學對象的需求分析
1.摸清培養對象的特點和需求。
以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為例,自2010年被列為山東省中專招生計劃以來,已經先后招收學生1164名。該專業以培養農村經濟組織管理人才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人才為目標,學制三年,主要面向農村,招生對象為18至45周歲、具有初中以上學歷的現任村“兩委”成員,各類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各類農民身份的科技特派員等農村優秀中青年人才。要實施個性化教學就要對教學對象的需求進行分析,通過入學登記信息對學生個人情況進行初步了解,掌握學生的家庭、社會環境、接受教育程度、可能的急需知識技能等相關信息。經了解,學生年齡普遍較大,達到一定文化程度,學習目的性強,學習積極性高,自制能力強,交際能力強,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90%以上學生擔任著社會職務,對學習時間的安排有其特殊要求。
2.征求學生對教學各環節的建議。
采用座談會、個別談話、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學生真正需求,同時征求學生對教學各環節的建議。以2012年蔬菜協會籌備調查為例,學校共收到《蔬菜協會會員初登記暨意見調查表》129份,不僅對蔬菜協會的成立、運作、管理等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對蔬菜方面的日常教學安排積極建言,為學校的教學安排及改進提供了有力參考。在經過仔細調查基礎上,按實際生產需求將學生劃分為蔬菜、果樹、合作社、村務管理等12大類型,每個類型又根據實際情況細分小類。各類型按學生知識結構又分為技能強化型和基礎強化型,即沒有實際生產經驗的以強化技能操作為主,有生產經驗的以強化基礎知識為主。另外,還要做好建檔,記錄學生的階段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跟學生溝通,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為學生持續進步提供參照。
三、個性化教學中要把握好主要環節
1.教學課程框架設計。
根據學生特征,結合專業課程確立的教學目標,以“全面性、區分性、有效性、創新性”為原則設計教學框架。(1)實行“教學實習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在校期間每周有三天是課堂教學,兩天是田間實習,便于學生處理好學習、工作、生活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突出農業專業的技術實用性。(2)突出創業教育。學校在國家規定的課程之外,強化了種養殖等技術課程;先后組織教師編訂了《農村經濟應用文》《常見蔬菜栽培技術》等多本專用教材;增加了創業、理財、財稅、管理等方面的講座與科目,使農經專業的學生能下地,能入城,能創業,能管理。(3)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僅2012學年就組織學生先后參觀了聊城匯德豐種業、冠縣蘭沃鄉萬畝梨園等近10個農業示范基地。同時外聘聊城市農委、林業局、畜牧局等部門及聊城大學等大專院校專家、學者50余人,充實教學師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