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1 15:07: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媒介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引言
進入21世紀后,世界各國都清楚地認識到: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和較量,不僅表現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硬實力上,而且也表現在文化方面的軟實力上。動漫是文化全球化跨文化傳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當下世界各國民族文化傳播與競爭的新領域。動漫作為文化領域的一個分支,由于其跨國界性和易傳播性,可以將一個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潛移默化地灌輸給每一個受眾,并使受眾產生文化認同,進而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鑒于動漫跨越疆界的文化輻射力,它在體現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同時,更肩負著樹立國家形象的職責,因此也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正是鑒于動漫在跨國界文化傳播領域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本文在對文化視角下動漫的特點進行詳細解讀的基礎上,通過充分挖掘它所具有的潛在的文化輸出功能與形式,希望能為我國動漫作品制作中的民族文化呈現提供一些借鑒。
文化視角下動漫的內涵
動漫是一種視覺文化。動漫首先是一種文化,再者它是以視覺影像為中心的,是一種視覺文化。所謂視覺文化是指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動漫同樣是以視覺形象為中心的,它主要憑借視覺圖像傳遞文化信息,因此從視覺文化的定義可以得出動漫也是一種視覺文化。同時,動漫還是一種特殊的視覺文化,它往往呈現出“淺顯”與“通俗”的特征,常常表現為一種可視化的形象狂歡,這種視覺形象所傳遞的信息很容易被廣大受眾理解與接受,也正是這種視覺上的形象狂歡使動漫逐漸成為廣大受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視覺文化形式;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文化,動漫中的視覺圖像能夠輕松地跨越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語言文字的障礙,而且這種視覺形象往往承載著一定的民族文化,在動漫傳播過程中這種以娛樂為目的的視覺形象能夠直達人的心靈,使受眾的思維模式、價值觀和是非善惡觀受到動漫中所承載的他國文化的影響甚至改變,并能使傳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體系輕松地滲透到被傳播國,甚至可以在此基礎上建構起良好的國家形象。
動漫是一種新型的文化傳播載體。美國著名學者Napier認為,“動漫是一種媒介,而不單單是電視或電影,更不單單是一種藝術風格”。動漫作為一種媒介,是對民族文化的再現,也是一種文化再生產的形式。“要很好地理解動漫,對傳播國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相當重要的。’唱動漫正是靠這一點來激發受眾產生了解傳播國文化的欲望,一方面它通過本身所承載的內容來傳播文化,讓受眾通過動漫內容了解文化;另一方面它能夠使受眾產生了解傳播國文化的強烈欲望,即試而使受眾主動去了解傳播國的文化。動漫作為一種文化傳播載體,首先體現為一種視覺形象,需要人們通過視覺去感知,在人們感知的過程中將文化傳播出去并植人人的心靈。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傳播形式,動漫無疑也承擔起了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責任和使命。由干動漫有著超越國界、超越種族的巨大力量,能夠使受眾在享受視覺形象的過程中逐漸接受傳播國的文化,并使受眾的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模式等受到傳播國文化的熏陶與改變,可以看出,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傳播載體,動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是其他文化傳播載體所不能比擬的。
動漫中文化的傳播
題材。動漫的題材直接關系到動漫產品的故事內容與文化氛圍,因此是動漫傳播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早期的動漫作品大都改編自童話、神話、經典小說等,當時在動漫發展還不是很成熟的情況下,采用此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_L降低風險,因此各國早期的動漫大都是通過題材來傳播本國文化的。例如,迪士尼早期的電影動畫片大多從歐美傳統文化中取材,如《白雪公主》、《羅賓漢》等,這種題材取自傳統文化的動畫片都打著鮮明的美國文化的印記。
動漫題材之所以會成為動漫傳播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是因為動漫題材中往往包含著屬于一個民族的特定的文化符號,這些文化符號能夠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國家的典型的民族文化背景,它本身就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動漫傳播的過程中,這種題材所代表的文化背景與受眾原有的知識背景產生共鳴,并對受眾記憶中的知識體系產生強化,從而使這種帶有明顯國家烙印的文化信息通過動漫題材傳遞給每一個受眾,讓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傳播國的文化。動漫的題材雖然可以進行文化輸出,但是在題材的選取上,一定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作品,不能沒有創新。我們在通過動漫題材進行文化傳播時,既要對傳統題材中思想文化的精髓進行吸收,又要根據時代的文化風尚和意識形態進行改編,使劇本既保留民族文化色彩又不失時尚感,這樣才能通過動漫題材將本國的文化思想傳遍世界。
場景。動漫場景中有些元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意義,這些元素一般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而且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很容易被受眾識別,使受眾在識別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動漫中的民族文化所感染,產生一定的文化認同。因此,在場景中添加一些符合劇情大背景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傳播國的文化背景,也是動漫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場景中加人適當的民族文化元素,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應是日本,在日本動畫片的許多場景中都能看到諸如櫻花、和服、武十刀、富士山等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元素。漫天飛舞的櫻花、漂亮的和服、代表英勇氣質的武士刀以及雄偉壯觀的富十山等一系列元素不僅僅是被簡單地羅列在場景之中,而是通過動畫技術將這些元素的美表現得惟妙惟肖,使受眾在審美的過程中對這種民族文化產生憧憬與向往,并在受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國家形象。這也正是動漫區別于其他文化傳播形式的關鍵所在,它可以通過動畫的完美表現,在世界各國樹立起本國的良好形象。日本政府很早就認識到了動漫這種獨特的文化輸出功能,也因此提出:希望通過本國的動漫藝術進行“動漫外交”和文化輸出,爭取做到讓人一聽到“日本”,就立刻想到“明快、溫暖、漂亮和Cool。動漫場景中的元素可以借助動畫技術將一個民族的形象與文化表現得非常唯美,這也正是其他文化傳播形式所不能比擬的。
人物形象、。動漫是一種新型的文化表現形式,它以動漫形象為基礎,動漫文化是通過動漫形象來進行提純,并將某種文化內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附著在動漫形象上由于動漫形象能傳達角色性格、個性特征與故事情節,其氣質個性、動作舉止、外在形式都能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能夠直接體現動漫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對于受眾有著直接的吸引力,因此它也是動漫進行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傳播的時代,文化傳播作為人類存在和發展的表征和特權,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傳播既改變了人類也改變了世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文化傳播。文化傳播的關鍵是媒介文化,它決定著文化傳播的速度、內容和范圍。所謂煤介文化是指傳播者借用傳播媒介在實施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總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個體系、媒介運作方式及其中的符號、意義和價值觀,還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等多種變數”。它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它構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意識形態,塑造了人們關于自己和他者的觀念;它制約著人們的價值觀、情感和對世界的理解;它不斷地利用高新技術,訴求于市場原則和普遍的非個人化的受眾……總而言之,媒介文化把傳播和文化凝聚成一個動力學過程,將每一個人裹挾其中。于是,媒介文化變成當代日常生活的儀式和景觀。長期以來,由于體制和觀念上的原因,人們淡薄了文化傳播,更沒有媒介文化意識。2003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以后,人們的文化傳播、媒介文化意識不斷加強,不僅重視了文化傳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學者對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進行探討。但研究文化傳播與媒介文化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幾乎是空白,本文就此進行探討,旨在更好地促進當今媒介文化產業化的發展。
要弄清當代文化傳播與媒介文化的關系,可從當代文化傳播與媒介的關系、當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當代文化傳播與媒介
文化傳播是指“人類特有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擴散和遷移繼傳現象,是各種文化資源和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變、共享、互動和重組,是人類生存符號化和社會化的過程,是傳播者的編碼和讀者的解碼互動闡釋的過程,是主體間進行文化交往的創造性的精神活動’。一個時代的文化傳播的性質和水平,不在乎傳播什么,而在于怎樣傳播,用什么媒介手段進行傳播。文化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和技術的興起都會引起文化的變革。
每一種媒介的出現都會給社會和文化造成很大沖擊,終于延續成為文化的一種積累。媒介經歷了各種形式的變化、演進與共存,在傳播文化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文化傳播因媒介的發展而得到同步的發展。媒介經歷了從單一到綜合,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文化傳播也就經歷了語言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網絡傳播依次遞進和疊加的過程。例如人是文化傳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語言傳播成為文化傳播最初的形態,人的流動則成為文化傳播重要媒介。后來人類的祖先開始用圖畫來表達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創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文字傳播開始成為文化傳播的形態。人類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傳播,其社會影響更為深廣。它使文化、科學、哲學、宗教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從而大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印刷機的發明的確是一次劃時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報刊、雜志、書籍無一能離開印刷術,它們在傳遞、交流著各種不同的文化。接踵而來的是影視形象傳播的誕生與通訊技術的巨大突破: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黑白到彩色、寬銀幕到立體聲電影;從電報到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再到太空傳播的衛星通信,這些成就造成了電子傳播時代的到來。電子媒介的出現,是人類文化傳播歷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極大地改變了文化傳播的方式,改變了文化自身的形態,甚至改變了生存于其中的人類生活。
媒介在促進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世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產生和運用使人類文化傳播呈現網絡傳播的態勢:“上網”和“在線”使人類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帶來的新景觀、新檔次以及勢不可擋的新趨勢,網絡媒介的虛擬化使當代文化傳播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文化傳播形式經網絡傳遍,其性質由點對面的傳播變成了點對點的傳播。網絡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進程。通過時空分離或時空凝縮,“地球村”應運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來越受到遠處事件的“遠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識異常凸顯。我們—他者、本土—異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疇,不再是抽象的范疇,而是滲透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當代文化傳播媒介的出現和發展正在改變著人類生存的社會文化環境及其整個生活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心理和價值觀念。
二、當代文化的媒介化
在現代社會,媒介文化最重要的表現形態是文化的媒介化。媒介的滲透是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現象,技術不斷優化、現代化的大眾傳播媒介負載著各種各樣的文化信息,為當代人們構建了媒介信息世界。各種各樣的文化樣式,無不紛紛利用大眾傳播文化作為傳播的渠道。
事實表明,技術對文化起著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工業中的技術因素極大地改變了文化的傳播形態和傳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而得到更迅速、更廣泛的傳播,使遠距離的文化傳播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工業中的復制技術實現了對文化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推動了文化的民主化進程。此外,文化工業也帶來了需要引起人們關注的事項:一是技術選擇的內容由于遠離了其原初形態而使文化信息未經解釋的本原性喪失。生產技術越是完整的重負、負經驗對象,人們就越容易產生錯覺,必然構成強制性的意識形態功能。二是文化的媒介化使傳播的互動模式變成了線性單向的過程,這在電子媒介中顯得尤為突出。有千百萬人參與的文化工業再生產過程,總是在無數的地方為滿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標準化的產品。這不僅是文化生產越來越壟斷化,而且在技術的支配下,每一個自發的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的公眾,都會收到來自機器設備的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戰勝了價值理性。三是大眾傳媒推動了大眾文化的迅猛發展,它不但在規模上超過了其他文化形態,而且還以各種“文化暴力”的方式掠奪著其他文化資源。這就造成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甚至主導文化的“殖民化”。
技術化生存著的人類在功能上越來越趨于平均化,這種平均化由于削弱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而使其個性變的蕩然無存。現代技術對文化主體的侵人,已使文化消費者的想像力漸趨萎縮。文化產品本身,臂如較有代表性的電影、電視,就抑制了觀眾的主觀創造力。當代電影、電視越來越片面強調技術的萬能作用,為技術而技術,留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沖擊外,腦子里一片空白;影視本身缺乏人文內涵,故事情節蒼白,情感空洞,把觀眾帶人了技術主義的泥淖。媒介完全控制了人們的想像力,以至人們不再借助圖像進行創造活動。另外,隨著技術化在文化工業中的蔓延,各種新的娛樂方式,如歌舞廳、電子游戲廳隨處可見。表面上看,似乎是市民大眾在塑造大眾文化,而實際上是大眾文化在不斷地生產著市民大眾,而人們只能努力使自己適應這些新的消費方式和娛樂方式。于是,文化工業不僅決定著文化商品的生產,而且控制和規范著文化消費者的需求。
然而,技術對文化的滲透越是隱蔽,它的作用反而會越強烈。這在文化觀念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由于科技的發展.知識與產品迅速更新,這就要求人們的思維及觀念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同時也要求人們對世界的基本規定性,對人生的態度及自我認知的方式進行重構。技術對文化的影響和滲透,使價值理性的主體和對象成為虛元。鮑德里亞把當代通過媒介使社會事件無限接近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這種呈現方式,看作是作為人性表現的身體的喪失。由于媒介對每個事件和政治活動的無限接近,政治和權力的秘密性和神秘性完全暴露在大庭廣眾下,杜會人物不再神秘和深不可測。在他看來,如果身體失去了表現力,失去了空間性力量,也就失去了它與其他身體相區別的東西,那么這個身體就是多余的,最終成為信息傳播的障礙。技術對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滲透,特別是計算機電子技術的發明與使用,使技術概念侵人人的意識和感覺中,造成了工具理性對主體的價值理性的挑戰。 網絡化的思想及信息操作的清晰度會對社會干擾產生令人憂慮的負面作用,這種對主體價值理性的削弱甚至拋棄所造成的文化生活對網絡的服從,勢必演繹成一種文化的病態。總之,現代技術對文化的滲透作用不僅不·會停止,反而會愈演愈烈。對此采取視而不見或堅決抵制的做法,對文化的生產、消費和傳播均有害。人們當然應該頭腦清醒,趨利避害,在文化傳播活動中保持二者必要的張力和動態平衡。
文化傳播的前期大多是群體對群體的傳播,因為個人對個人的文化傳播處于較低層面,缺少現代的信息工具和傳播方式,而網絡傳播作為信息高速公路正好填補了人類的這個空缺。從整個社會角度看,網絡傳播就如同社會運行的神經一樣,對人類的交流、交往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網絡在技術上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溝通的平臺,它像一個巨大的信息超市,成為人類大眾聚會的廣場,使人類的精神家園有了一個新的棲息之地。但與此同時,網絡也使人們對傳播的內容失去了必要的控制。網絡是工具理性的勝利,是技術的勝利。它強調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內容,它用形式顛覆了內容。對此,人們必須引起高度瞥惕。
總之.當代傳播媒介是一種社會輻射力很強的文化裝置,不僅影響到文化傳播的范圍、內容及速度,成為文化傳播的強大動力,而且當代傳播媒介的諸多特點已進入當代文化的深層結構,使當代文化呈現出媒介化的特征。文化的媒介化是“文化與傳播同質同構”在當代的突出表現。
三、媒介文化化
傳播媒介文化就其實質而言,是媒介的文化價值。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產物,它在文化社會系統中形成了一個亞文化系統,即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文化,實際上就是研究傳播媒介與文化及其變遷之間的關系。媒介文化離不開媒介的存在與發展。威爾泊。施拉姆認為:“媒介就是插入傳播過程中,用以擴大并延伸信息傳遞的工具。”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傳播媒介文化經歷了口語文化、書面文化和印刷文化及電子媒介文化幾個階段。
口語文化是一種民主性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傳播基于人先天具備的能力,從而使每個人都可享用信息傳播所帶來的利益。但口語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易受時間的侵蝕而湮滅,而且它的影響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書面文化使傳播成為一種破解和使用符號的技術,這種變化的意義是深遠的。“書面語出現是語言脫離了口語傳統向世俗權利轉變,結果對空間關系的強調超過了時間關系”。書面文化擺脫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離,擴大了文化交往的范圍。電子媒介是書面文化發展的高峰,也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在電子傳播方式中的融合。電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過聲音和圖像的形式得以傳播,從而清除了書面文化的文字符號對大眾的限制。不論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電子媒介的聲音與圖像和文化接觸。如同口語文化一樣,電子媒介從傳播方式來看,對使用者沒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傳播媒介文化的發展固然與某種特殊的傳播技術有關,但歸根結底是由社會文化的發展所推動的。文化與媒介文化的關系表現為
1.人類創造了文化,同時也就學會了進行丈化傳播
烽火、擊鼓是文化傳播;駐寄梅花、魚傳尺素,也是文化傳播。人類文化并非得自遺傳,而是后天學習所得。人類文化的這種后天獲得性,乃是文化變遷與發展的基礎。文化變遷與發展受到傳播的巨大影響。而傳播本身是一種文化現象。在世界范圍內,變遷是文化的縱向發展,傳播是文化的橫向發展,兩者相結合則是世界傳播文化的進步。
2.文化較多依技于傳播,沒有傳播,它將隨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沒有傳播,便沒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構。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戈登限澤認為,在每一個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很大的成份是由傳播而來的,而這一比例可高達90%。這就是說,對于大多數民族或國家的文化而言,獨立創造的文化只有10%。人類正是通過使用、控制傳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傳承、共享、發展、延續下去,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3.傳播嫌介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傳播是文化跨時空,沖垮各式各樣的社會籬笆,不僅影響著文化的形成,而且影響著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從而形成了文化的融合、增值和變遷。
文化融合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文化經過接觸交往后,彼此借鑒、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種新文化的過程。文化融合是傳播的結果。這種結果可能是各種文化體系中原有文化要素有的被保存下來,有的被拋棄,有的發生變化,從而形成一種不同于原有文化體系的新文化體系。傳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進文化融合的重要機制。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現。文化的融合于同化為原有的文化圈補充了新鮮的養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適應、整合功能進一步增強。
媒介化社會的來臨一方面讓人們享受到便利地獲取、利用和傳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個體媒介素養的缺失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這其中,與其他年齡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長起來的擁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體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和沖擊更為嚴峻。就此,本文從人類普適性的終極追求——“真、善、美”三個角度出發對媒介素養進行了解讀,并提出要從技術、藝術、道德三個維度來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公民的媒介素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傳統社會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會嬗變的進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發達的媒介技術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問題。媒介誕生的初衷是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人們使用媒介也是為了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這二者本來都擁有良好的出發點。然而,科學技術與人類意識發展上的失衡導致媒介在被過度使用的過程中有時會脫離人的掌控。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媒介素養教育以彌補人們在媒介知識與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當務之急。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體作為媒介化社會的構成主體及關鍵所在,勢必成為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對象。并且筆者堅信,不斷提升個體媒介素養的行動,本身也體現了人類在信息傳播領域內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
一、媒介化社會的來臨
尼爾•波茲曼在其著作《娛樂至死》中向我們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景觀,分別取材于喬治•奧威爾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兩位“預言家”都試圖從反烏托邦的角度來闡釋自己心中的未來圖景,然而,奧威爾之懸在人類頭頂的極權主義審判之劍并沒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繪的技術文化專制時代的降臨。
繼電視媒體吹響信息風暴來臨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紀末高速發展起來的網絡媒體直接將人類卷入了從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復始的循環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間斷地向我們輸送五花八門、難以計數的信息資訊,而我們也似乎習慣了這些“貼心服務”,其存在就像空氣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為了我們身體的延伸。多數情況下,我們通過媒介的“轉述”來接觸和了解外界,通過聲音、影像傳遞過來的信息建構自己頭腦中的全景認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傳播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從而日益呈現出媒介化的特征。
顯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傳統社會向媒介化社會進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大多數人為此感到振奮,因為這不僅完全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還真切地給他們帶來了實惠與便利。毋庸置疑,現代化的媒介技術與傳統的媒介技術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聯網為例,它所具備的即時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儲等功能較之傳統媒介而言有了質的飛越。其傳播范圍可以超越國界,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而傳播內容更是包羅萬象。人們只需瀏覽網絡上的信息,便能夠做到“足不出戶,遍觀天下”;而兩個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夠通過網絡通訊設備進行即時的文字、聲音甚至是視頻的交流。對比媒介稀缺的傳統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獲取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的確值得我們歡呼。然而,評判任何事物都應該觀其兩面,我們在享受現代化、信息化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媒介化社會所隱含的弊端。
如果說媒介化社會帶來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其弊端就好像是慢性毒藥,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地侵蝕我們的思想和意識。技術的發展引爆了信息的泛濫,同時催生出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且綿延廣闊的媒介帝國,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依賴媒介。然而,隨著媒介使用的日益頻繁,各種令人堪憂的狀況也跟著出現:先是信息量的急遽膨脹令人無所適從,對媒介權威的盲目迷信也使人們在處理信息時變得被動、遲緩。更糟的是,由于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缺失,現代人裸地暴露于信息污染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漸漸的,赫胥黎的預言在歲月洗拭中變得鮮明起來:人類陷于五彩紛呈的聲光影像而不再熱衷于思考性的閱讀;擁有了更多的信息選擇權利卻在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與自私;終日沉浸于無聊繁瑣的世事之間拋棄了對真理的孜孜以求;面對人類文化向平面化、庸俗化嬗變而始終毫無自察。[1]我們可以將這些現象理解為技術宰制下的眾神狂歡,而它們正昭示了媒介化社會的弊端所在。
眾所周知,事物往往依靠力量之間的制衡來實現自身的平衡和良性運轉,如果一味放任其朝向某一端發展,則只會造成形勢的混亂以及破壞性的后果。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受制于這一定律,技術主導的媒介化社會也同樣遵循這個原理。不幸的是,在媒介化社會中,媒介技術的發展程度與人類對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這直接導致了科技宰制下大眾傳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養的缺位。這也可以理解為歷史發展進程中上層建筑與物質基礎之間的斷層或錯位。而我們今天就恰好處于這樣一個“心理斷乳期”——媒介對于人類社會的作用已無所不在,而大多數民眾所掌握的媒介知識卻少之又少。雖然這種“脫節”經過大眾媒介的集體粉飾在現階段表現得并不那么明顯,但是其潛在的威脅卻是巨大的。因此,盡快提高公民的媒介素養,克服“脫節”所帶來的各種隱患,對于今后信息傳播的改進以及傳媒的良性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青少年、影像與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化社會的來臨對人們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不僅促使政府加大對媒介教育的重視,更使得信息時代中與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相比肩的另一種重要的公民素質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養(MediaLiteracy)。在媒介教育領域它指的是正確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種能力,是個體在現代社會所必須學習和具備的一種能力[2]。
在電視尚未出現之前的印刷時代,“聽、說、讀、寫”曾被認為是媒介素養所必備的幾項基本技能。然而,步入信息社會以來,數字媒體、網絡等傳播媒介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單純的聽說讀寫能力已經不再能夠應付信息大爆炸給我們帶來的全新局面,學習如何高效地獲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為了新時代下媒介素養教育的新內容。在媒介化社會中,人們每天花最多時間做的事就是與不計其數的信息打交道,這也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信息、離不開媒介。基于這一情況,媒介素養教育成為了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和參與的一門通識性教育,它通過教授人們相關的媒介知識和媒介使用技能,來幫助民眾認識媒介、了解媒介,進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而在此過程中,青少年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成了媒介素養教育關注的重點對象。
首先,誠如一些專家所指出,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大眾媒介在青少年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階段,青少年由于自身人格尚未發展成熟,對事物缺乏分辨力,且好奇心旺盛,擅長模仿,很容易受到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思想、行為上的偏差。
其次,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孩子如今正值青少年階段,他們自幼就享受著高新技術所提供的歡樂與便利,免于承受信息匱乏所帶來的困擾和焦慮。然而,作為在媒介化社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身上的批判性意識明顯發生了萎縮、衰退。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先天不足。當代的青少年沒有經歷印刷術時代嚴密的語言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是直接進入了一個以“視覺”為導向的快餐式閱讀時代。在那里,互聯網等新媒體成長為最具影響力的一代“超級媒介”,而媒介融合潮流也不斷敦促傳統媒體朝向多媒體方向發展。一時之間,融合了文字、聲音及圖像的“超真實”類像充斥于青少年的視野,而他們對所看到的畫面也深信不疑。圖片影像的直觀性和感官刺激性削平了其思考的深度,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扼殺了他們童年的純真和想象的翅膀。面對媒體制造的擬態環境,青少年群體普遍表現出缺乏辨別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已經適應和習慣了媒介化社會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缺少接受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的途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年人對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雖然大大強于青少年,卻在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媒介技術時明顯處于劣勢。例如很多成年人就因為掌握不了互聯網的操作技術而被擋在了網絡媒體的門外。有鑒于此,媒介素養教育應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升格為一門終身教育,雖然其重點仍在培養青少年網絡多媒體的使用能力上,但對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也具有因人而異的指導和輔助功用。
行文至此,其實不難看出,媒介素養教育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傳播環境的不斷改變,其內容也在作相應調整。而與一些純粹理論研究明顯不同的是,媒介素養教育從一開始即有明確的社會目標以及鮮明的實踐導向。我國傳媒學界及教育界在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和努力。比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一個“媒介素養教育行動小組”,分別在附近的兩所小學中面向四年級學生開展了為期一個學期的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推廣行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而這次實踐對剛剛起步的中國媒介素養教育運動而言,無疑既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一次有力的促進。
三、技術、藝術與道德:提升媒介素養的三個維度
正如前文所言,媒介素養教育已成為信息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通識教育。信息過剩及信息污染等問題對人類,尤其是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們逐步意識到并開始正視隱藏在媒介化社會背后的種種弊端。而要提升個體的媒介素養,通過系統的媒介教育增強人們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目前解決這些問題最積極有效的方法。很多專家學者曾就“如何提升媒介素養”這一問題作過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數是根據家庭、學校、政府、媒介等不同職能的機構來劃分媒介素養的提升途徑,然后再具體落實到各環節在進行媒介教育時所分別采取的策略方針。然而筆者以為,在努力推進媒介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用具體的、分解式的眼光看問題,還應學會運用抽象的、涵蓋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畢竟,只有追根溯源,明確媒介素養教育真正的目標指向,才能改善人類被動適應信息環境的窘況,做到主動出擊,對癥下藥。筆者以為,要想提升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我們應同時從技術、藝術與道德三個維度入手。
(1)求真去偽:技術發展與媒介素養教育
毋庸贅言,從印刷時代的報紙到電子時代的廣播電視,再到今天的網絡、數字時代的各種新媒體,媒介形態的更新變換始終是以科技的不斷發展為前提的。作為傳播技術的派生物,媒介自身并不具備任何主觀的善或惡的傾向。它就像是一把威力無窮的雙刃劍,利用得當則能為人類造福,反之,則會對社會及人類生活造成嚴重的危害。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開始更為頻繁地使用媒介。然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掌握媒介操作技術的同時,也意味著人們更容易利用這些技術來、制造虛假信息以干擾和破壞傳播活動。例如在網絡平臺上,人人都可以面向廣大受眾傳播自己“制造”的信息,加之互聯網的開放性和網絡傳播的自由性大大削弱了媒介的“把關人效應”,使得信息的真實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沖擊。另一方面,由于對照片合成、視頻的后期制作、聲音模擬等技術的知識的缺乏,人們也更難理性、客觀地去辨別影像信息的真偽。為此,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來看,媒介素養教育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教會人們在信息的洪流中去偽存真。而這要求受眾必須在加深對媒介技術的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分析、判斷能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從而杜絕虛假信息的傳播。
(2)美的創造:藝術實踐與媒介素養教育
雖說媒介傳播是以技術為基礎,但是所傳播的媒介內容卻往往是藝術的杰作。我們所接觸的信息常常會以影音、圖像等形式出現,如電視劇、電影和音樂文件……它們經過專人的編輯、加工之后被搬上熒幕或者上傳到網絡。于是在隨后的傳播過程中,我們透過電視機、錄音機、電腦所看到和聽到的便不再是一連串零散單調且不明所以的信息符號,而是一個個經過精心組織和建構,包含著制作者特殊創造力及想象力的信息文本。然而眾所周知,藝術傳播的過程往往包括兩個環節:在經歷了傳播者的第一次創造之后,人們在閱聽和理解那些媒介產品時,往往會結合自身的經歷和觀點對其進行一次新的創造。而這第二次創造必須是在充分了解傳播者創作文本時所遵循的規則和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夠順利進行。比如,具體到某部電影或電視劇,我們相應地需要了解的就包括畫面的“蒙太奇”剪輯方式、圖像與聲音的搭配藝術、以及導演的敘事手法等等。唯其如此,人們才能更好地欣賞和利用這些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發現美,挖掘藝術的閃光點,從而得心應手地接受或創作屬于自己的美的藝術。當然,這也成了提升民眾媒介素養的第二個目標。
(3)善的追求:道德指向與媒介素養教育
正如霍爾在編碼/解碼理論中所提到,信息的傳播實際上是一個意義傳遞的過程。人們在掌握了技術與藝術層面的媒介素養之后,對于媒介傳播的理解便可上升至意識形態的層面。在傳播過程中,我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在進行意義的理解與自我建構。那些傳遞到我們腦海中的意義以及隱含于其中的價值觀會慢慢沉淀下來,成為我們評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標準和參照。對于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青少年群體而言,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指向在于能夠使其在接受信息內容之后,從中汲取營養和有益的成分構建自身正確的價值體系,培養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媒介化社會紛繁復雜的信息環境下,青少年對于是與非、黑與白、善與惡的評判標準并不十分清晰。他們普遍缺少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常常受到作為文本的“隱性話語”存在的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為此,只有經過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包括青少年在內的人們對于信息中隱含意義的敏銳感知,提高其倫理道德水平,我們才能在未來為自己主動創造一個健康、綠色的信息環境。
其實簡單來說,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教會人們從鋪天蓋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發現美、選擇善。而這也呼應了本文從技術、藝術、道德三個維度出發對媒介素養教育進行的一番全新解讀。筆者以為,在信息傳播領域內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不僅是媒介素養教育運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是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內容,
綜上所述,媒介素養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橫跨了傳播學、美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可以說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而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媒介素養課題在社會實踐中的延伸與拓展,在媒介化社會中的現實意義及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尤其是對于當代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而言,這更是關系到他們如何在信息時代生存及發展的重要問題。當前,在各方有識之士的推動下,我們有信心在“真、善、美”的訴求框架下,集社會各界之力量,有效打破技術專制下的媒介話語邏輯,全面推進媒介素養教育,讓民眾在媒介化社會中更為健康地生活與發展。
[注釋]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時代,它在流行和演變過程中,吸取了儒、道、釋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如今,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
然而,在現代工業文明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一個個舶來的節日,如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在我國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傳統節日的精神文化內涵的缺失,中國傳統節日處于尷尬境地。清明節一度成了“燒紙節”,端午成了“粽子節”,中秋成了“月餅節”。這兩者的此消彼長加劇了傳統節日文化的斷層現象,致使傳統節日文化從形式到內涵都正在走向虛空。而電視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巨大的影響力,在傳播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前電視媒體在傳播傳統節日文化方面,也存在眾多問題。
一、當前電視媒體在傳播傳統節日文化方面存在的問題
1、電視媒體節目形態單一
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傳播傳統節日文化中的形式,而當今,傳統節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藝晚會類節目為主,訪談對話類節目、雜志類節目、綜藝娛樂節目、益智游戲節目、情景劇等節目形態甚少,節目形態過于單一。
2、電視媒體沒有將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常態化
眾所周知,每年有春節、端午、中秋、清明等傳統節日,只有在特定的節日期間,電視媒體才會制作相關電視節目來弘揚傳統節日文化,而節日一過則銷聲匿跡,這不利于電視發揮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作用。
3、節目資源整合力度低,造成節目資源浪費嚴重,不能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二、電視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優勢
1、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當中,電視普及率高
我們所講的“普及性”是說它是“雅俗共賞”的。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幾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們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賞其節目,就是最好的印證。
2、電視傳媒所特有的視聽兼備、聲畫并茂的優勢,使它在傳播領域確立了重要地位
報紙和廣播都是單通道傳播媒介。電視的傳播符號是圖像、聲音、文字、色彩等多種符號的綜合傳播,是一種雙通道傳播媒介,具有聲畫并茂的優勢以及強烈的目擊感、現場感和沖擊力。
3、電視傳播的綜合性
電視因其自身的傳播優勢和技術優勢而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態,電視形象直觀、生動靈活,給受眾一種直觀形象,極具誘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圍,因而更容易對受眾產生移情作用,獲得一種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悅,對受眾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三、電視媒體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方式多樣
如今,我們正在經歷著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文化的趨同傾向是一個突出問題,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無論在任何時候,深厚的傳統節日文化都是一筆得天獨厚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生存和進步的寶貴資源,我們應去弘揚和利用。電視媒體作為大眾獲取信息首選媒介之一,自然承擔起了傳統節日文化傳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會概念——將晚會類、綜藝娛樂類、益智類節目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電視節目形態的引進,使節目在欄目設置、主持風格、節目題材等諸多方面呈現出嚴重的趨同現象,缺乏差異化使節目的吸引力急劇下降,從而使節目的生命周期也大為縮短。近幾年,雖然專家倡導“弘揚中國傳統節日、保護傳統節日文化”,但這并沒有引起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關注。
面對這一尷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節,安徽衛視制作了一期與眾不同的電視節目——《7月7愛傳萬家情歌會》,這場晚會將七夕的傳統浪漫情懷和晚會類節目的現代元素結合在了一起。對節目主題、宣傳語、片頭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場地、聲畫造型、音樂、節奏、色彩、色調。等元素進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與節目內容相融合。據百度數據報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數在1個月內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萬次,網絡視頻點擊量過百萬,安徽衛視貼吧點擊量,在播出當天成為上升量最快的貼吧之一。該節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為它擺脫了常態的晚會類節目,將晚會類節目、綜藝娛樂類節目和益智類節目元素融合在一起。節目有《愛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戰》、《戀愛足球》等綜藝類節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鵲橋會》和魔術等娛樂節目;還有眾多的晚會類節目,節目形態多樣,并且將各個節目都融合在了一臺晚會中,緊緊鎖定了上億觀眾的眼球。
2、實行“編播季”節目編排策略
多年來,電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在打造傳統節日時,重節目內容和質量,而輕節目整體編排和節目資源的重新整合,這一做法無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面對這一現狀,央視、重慶電視臺、湖南衛視、安徽衛視從自己的節目資源、頻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發,實行了“編播季”的節目編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編播季”節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節、分時段的編排策略,這種季節性的編排策略不僅有助于培養觀眾的忠誠度,而且還可以提高電視的市場競爭力,重慶電視臺是“編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慶臺將旗下的都市頻道臨時改為“暑期頻道”率先試水,結果市場反映十分理想。對頻道架構做出“改版性”的調整,此舉讓重慶衛視在全國省級衛視的收視排名沖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慶衛視利用元旦、春節兩節緊密相連的機會,從元旦開始,跨越春節,直至元宵節,推出了“黃金月、中國結”的編排項目,同時在這時提出了“編播季”的概念。這個“編播季”以元旦晚會拉開序幕,以春晚為。2007年,又以“合家歡·中國結”作為節目編播主題,“黃金月”編播緊扣中國老百姓的審美期待,突出歡樂、團圓、回家、感動等關鍵詞,同時為黃金月量身定做節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節目。
“編播季”對節目資源和頻道資源進行變革,把過去那種單純的、靜態的、封閉的節目播出方式轉化為整體的、組合的、動態的、開放的播出方式,“編播季”與中國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實現了各種電視資源的優勢集合和聯動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節,同時賦予了電視傳媒更大的影響力,而且也促進了傳統節日與現代傳播方式的互動,實現了“互贏”局面。
3、通過電視專題片的形式來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電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不能僅局限在節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連續的、持久的“攻勢”。因此,即使不在節日期間,電視完全可以利用專題片來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專題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專題片無論從畫面、配音、配樂和形式創新等各方面都有明顯力求精美的意識,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特別是在解說詞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細致精美的解說詞來贏得觀眾。
2009年,寧夏衛視頻道《印象寧夏》拍攝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說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十集系列專題節目春節期間在寧夏衛視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郭文斌以獨特的、精美的詩化語言風格,從喜慶、團圓、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點燈時分(上下集)、傳承、興旺發達八個方面全面深入地詮釋了傳統春節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蘊。他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元素出發,通過對春節的闡述和發揮,循循善誘,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聽來回腸蕩氣,引人入勝。不少觀眾認為,這個節目是對中國古老的春節文化的一次升華和推進,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次激發和再認識,這期節目非常成功。
結語
面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電視媒體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傳播路徑,充分運用民族傳統節日,大力弘揚民族優秀的節日文化,對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對于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我國的電視媒體正在逐步走向國際化,在這個過程中,電視既能鞏固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能在國際傳播中豐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并在國際范圍內確立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世界認同,最終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①傅德岷、 韋濟木、 馬培文:《中國傳統節日》[m].重慶出版社,2005:8
②高曉紅、劉羽、張紹剛,《電視節目形態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英國美學家鮑山葵在《美學三講》中談到:藝術家的“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來思索,來感受。媒介是他審美想象的特殊身體,而他的審美想象則是媒介的唯一特殊靈魂。”事實上,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他首先打交道的就是物質材料,每一種藝術都有它特殊的物質材料。在不同的時代,因其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材料。藝術家對待物質材料的態度與一個普通人是不太一樣的。他注重的不是物質的功能方面,而是它的審美方面,他認識的研究各種物質材料的性能,目的是從中提取適合作審美表現或藝術表現的媒介。在其“具象”的藝術作品中,構成其作品的物質材料性質和效果常常被掩蓋和淡化。當人們欣賞這些作品時,注意的焦點常常不是落在構成其作品的物質材料上面,而是落在具體的形象和復雜的形式上面;人們感興趣的不是那些實在的東西,而是那些虛構出來的東西。在“抽象”的藝術作品中,以及那些結構相對簡單、裝飾相對較少的藝術作品中,物質材料的效果常常被強化和突出。可以這樣說,抽象性的發展是把具象繪畫中媒介的被動地位轉化為主動狀態的過程。換句話說,抽象性是對媒介的能動利用。例如,中國畫里墨暈的效果,西畫中油畫色彩的艷麗等等。人們在對作品的欣賞過程中包含著對加工過的媒介物質特征的興趣,而畫家的創作過程,從某個方面來看,就是對發揮媒介某些特征的思考和處理。wWw.133229.cOM與寫實的繪畫相比,我們容易產生這樣一個錯覺:寫實繪畫以其多樣的對象要求,更可以炫耀于用色、體積和空間之間的控制技巧,而對于抽象性所表現出來的無規律、零散隨意被認為是不被控制的,這實在是一個錯誤。我們知道,對于視覺藝術而言,藝術家非常重要的當然首先是對生活的敏感,但表達語言的準確選擇和錘煉同樣重要,因為語言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內涵的價值。在強調主觀個性繪畫中,技術性不僅僅是個人語言的一個支撐點,而且也是分辨真偽藝術家的一個最低的,也是可以度量的界線。在它區別于現實世界而自成的藝術世界里,從一開始,這種語言就沒有直接被模仿的對象,而是建立自己一套獨特的體系,產生一條與觀眾共鳴的紐帶。
一、中國書法藝術傳播媒介的歷史變遷
中國書法藝術的媒介傳承變化始終受著社會發展的影響。本雅明說,在人類藝術活動中,“藝術生產關系也一般地決定于藝術生產力即‘技巧’,當藝術生產關系與藝術生產力發生矛盾、阻礙藝術生產力發展時,就會出現技術革命,新的藝術技巧(技藝)就會產生,打破舊的藝術生產關系,把藝術向前推進”。從文字誕生之初的龜甲獸骨、銅器、竹簡尺犢、青銅刻石、紙張直至當今社會電子網絡媒介,可以說書法藝術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因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斷打破舊的藝術生產關系,催生新的傳播媒介,以適應文化傳播的需要,擔負起書法藝術文化傳播的重任。
作為媒介,書法藝術同時兼具了傳播文化信息和書法藝術信息的功能。縱觀書法歷史,無論是古文字時期的甲骨、青銅,還是有秦以來的刻石、竹簡木犢、絹帛等,均是傳播文化信息的一種方式,這種承載方式在傳播文化信息的同時,又根據載體的不同形成了風采各異、流傳千古的書法藝術風格。書法藝術傳播媒介每一次的變遷都會對書法藝術傳播產生巨大影響。回望歷史,在現代電子網絡媒介出現以前,傳統意義上的書法藝術傳播媒介的傳承變化對書法傳播產生重大影響大至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五代至唐的“摩拓”時期;二是宋朝的“印刷刻貼”時期;三是近代社會的“圖像印刷”時期。唐朝的摩拓是封建社會最為原始的一種摩拓復制書法藝術作品的技術,它的出現使一些珍貴的書法藝術作品傳播范圍的拓展成為可能,通過摩拓復制技術,使書法藝術在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階層得到了迅速傳播,也從而使書法藝術在唐代的上層社會迅速得到普及,書法藝術也因此居于“不朽之盛事”的地位。這也是書法藝術成為中華文化核心藝術的一次重要的傳播技術的革新。宋代的刻貼是對.唐朝摩拓傳播技術的又一次創新,刻貼的出現使復制技術得到了拓展,由于刻貼復制使古代書法藝術經典以一化身為千百,促成了書法藝術的傳播普及,同時也成為后世書法家借以“推廣”自己的一種方式。通過刻貼來印刷出版自己的書法作品集,類似于現在的書法作品專輯。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就非常擅于此道,他是明朝運用刻貼來為自己出版“作品集”最多的書法家。近代圖像印刷水平的進步主要是指印刷和影印技術的使用,較之前者,圖像印刷逼真度、數量均是前者所不能比擬的。由于圖像印刷術的使用,越來越多的古代書寫圖像被展示出來了,而且其傳播范圍也越來越為廣泛。
進人當代社會之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電子網絡傳播媒介的出現和應用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書法在當代電子媒介的作用下已經進入了一個通俗化的階段。此時的書法藝術借助電子網絡媒介傳播的優勢也出現了視覺轉型,書法藝術已從書法家書齋的案頭藝術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形式。書法藝術也不再是當代文人的身份標簽,更不需要古代文人的深厚文化修養,只要能夠認識漢字,就能進行書法創作,甚至借助電視的話語權而轉身成長為“書法家”。書法家借助電視來推銷自己,已成為當代社會書法家“增勢”的一個捷徑。同時,電視媒介也促使今人可以零距離地觀摩學習古代書跡法帖,為書法藝術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二、現代電視媒介讓書法藝術走出書齋,走向世界
書法藝術由古代社會文人士大夫所必備的書寫“技能”,到現代社會中“視覺文化藝術”身份的悄然轉攀,是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當書法作為傳播文化信息的手段還停留在“技”的層面時,受傳統傳播媒介的影響,它只能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和媒介。此時的書法是“書法家”獨居書齋相對封閉的個體勞動產品,因而它只是停留在傳統的古代文人書齋的案頭藝術品,人際傳播是其主要傳播方式,書法藝術精英化傳播是這個時期書法藝術傳播的常態。當科學技術發展催生電視等電子傳播媒介成為當前社會主導傳播媒介的時候,電視媒介強大的傳播功能徹底打破了書法藝術這種延續千年的精英化的傳播態勢。同時,電視傳媒強大的視聽傳播功能和跨越時空的傳播特性,讓書法藝術不再像往昔那樣“深藏閨中”。借助電視傳播的及時性、視聽性、延時性、現場直播性和傳播范圍的廣泛性等特點,書法藝術迅速從文人的書齋走向了人民大眾生活,成為全民族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人人享有書法藝術、使用書法藝術、傳播書法藝術已經成為社會常態。
從傳播學的角度觀照,電視作為一種現代的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廣泛性與普遍性而使傳播的內容具有強大的社會輿論力量。這種力量雖然是無形的,但卻是極其有力的,在適當的時候和情景下,這種無形的輿論力量會轉化為不可扼制的物質力量顯現出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借助電視媒介傳播的功能,成長為書法藝術家的歷程不再像古人那么遙遠和艱辛。通過電視推廣自己和自己的書法藝術則是當代書法藝術家首選的一條捷徑,這種媒介的力量是生活在古代社會的書法大師們所不能想象的。古代書法大師要想在書法歷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需要他們窮其一生來為之努力的。歷史上王羲之有“暮年乃妙”,王鐸尚需“五十自華”。試想,當明朝以董其昌為代表 的一大批書法家為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流傳千古而借助 “刻貼”的傳播方式來傳播自己的書法藝術的時候,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在其身后數百年白娜代社會中,借助電視等現代傳播媒介來推廣自己書法藝術的廣度和深度是那樣的強大,社會的影響力又是那樣的深遠。
當代的書法藝術家們借助電視等大眾傳媒的優勢和便利,再也不用拘泥于各自的書齋案頭,他們放下了傳統文人的矜持,在商業大潮的裹挾下,帶著自己的書法藝術作品走進了社會大眾生活的名利場之中,在作品價格的博弈中來彰顯自己書法藝術水準的高低。此時的書法藝術家彼此之間的交流也是空前的頻繁,交流的方式更加多元。通過書法展覽、互聯網絡、電視媒介等形式傳播書法藝術文化信息,從而促使書法的技藝空前地普及和提高。電視全程再現書法藝術的動態創作全過程的現場直播功能,更是把書法這一書齋文化帶進了社會大眾生活之中,讓尋常大眾欣賞書法藝術家創作書法過程的隨時性,成為書法學習的常態。電視媒介的最大優點就是它不僅能逼真地傳遞書法作品,而且能夠把書家的創作過程完整地記錄保存下來,供學習者研究,這是印刷媒介所不能比擬的。面對無數“天下第一”書跡的仿真及多層面的視聽解讀,是前人所不能想象的。
當前社會的信息全球化特征、深度的國際信息交流帶來了不同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國際傳播的最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國際交流,即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其中對傳播者而言,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通過天空直接傳播的媒介,即廣播和電視。電視媒介跨越國界的覆蓋范圍和傳播的面對面功能,也使書法藝術越來越受到國外朋友的關注,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中國在世界經濟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都在關注中國、了解中國,世界范圍內興起了“漢語熱”。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學院,全方位地推介中華傳統文化。世界上有4000余萬外國朋友在學說中國話,學寫毛筆字。中國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向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文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美國學者康拉德在他的《中國文明簡史》一書中說:“中國的上層文化是最具有高度視覺性的,而最高形式的藝術則是書法。”書法藝術已經成為西方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橋梁和紐帶。在當代社會,書法藝術已經不再是中國人自己的藝術,它正在轉換成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藝術形式。書法藝術在電視媒介的助推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則已成為書法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電視媒介讓人學習書法藝術,回歸書法藝術原點
一、新媒體與廣告媒介
1.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具有新特征的媒體形態,比如說網絡媒體、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等等,另外還有論者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到新媒體的范圍之內。據研究表明,新媒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
(1)新媒體的內容
新媒體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類:
①文本類:例如文字短信,網絡BBS、MSN、QQ、電子書等應屬于新媒體的文本類。
②音頻/音樂類:例如是手機中的彩鈴與音樂業務,以及網絡上可收聽下載的音樂等。
③視圖/短片類:包括一些圖片、Flash、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網絡視頻等。
④游戲類:指網絡游戲、手機游戲等。
2.新媒體的特點
消解性、交互性、跨時空性和大眾性是新媒體的四個主要特征。
首先是消解性,一是新媒體消解了傳統媒介之間的界限,例如網絡可以包含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視頻數據等多種信息形式,因此,網絡媒體實際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種媒體形式的綜合型媒體;另外,新媒體也消解了國家間、地域間的邊界,消解了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
其次,新媒體具有交互性。網絡誕生以來,媒體傳播的互動性大大加強了,傳者與受者之間可實現即時互動和角色轉換。
第三,新媒體的跨時空性,例如通過網絡我們可以超越現實時空限制認識不同地域的人們,也可以知道更多的訊息。
第四,新媒體的大眾性,例如互聯網就是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平臺,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
2.廣告媒介
廣告媒介是指能夠借以實現廣告主與廣告對象之間信息傳播的物質工具。
(1)廣告媒介的類別
按照媒介的載體與傳播途徑劃分,有以下幾種類別:印刷媒介,如報紙、雜志、掛歷、書籍、地圖、明信片、海報、傳單、票證、標簽等;電子媒介,如廣播、影視、電動廣告牌、幻燈、光導纖維等;通訊媒介,如手機、傳真、電子郵件等;戶外媒介,如路牌、霓虹燈、高層建筑、旗幟等;銷售現場媒介,如櫥窗、招牌、室內外裝潢等;流動媒介,如交通車船、飛機、手提袋、包裝紙、廣告衫、購物袋、雨傘、書包等。
(2)廣告媒介的作用
廣告媒介規范了現代廣告的主要傳播模式。廣告的策略、定位分析、創意、文案一起構成了廣告活動的主要體系。廣告媒介定位廣告市場。廣告媒介在選擇和組合上,如版面大小、時段長短、刊播的次數、媒介傳播時機等等,都對廣告的運行進行了準確的把握。廣告媒介決定廣告是否能夠達到目的。廣告媒介決定廣告效果。
第五,廣告媒介推動媒體發展
廣告媒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在推動媒體發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廣告促進媒體經營環境的改善,廣告是各大媒體區的資金來源的一個很大方面。目前,我國電視頻道出現專業化趨勢,如專門的影視、音樂、體育、財經、娛樂、生活類頻道的出現。而頻道專業化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廣告主要求廣告實現“精確傳播”的需要,在廣告精播的同時,也使得觀眾在選擇感興趣的頻道節目時,也可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廣告,這些廣告在該種播出狀態下就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實現廣告、節目的雙贏。
隨著不斷的進化,媒體的廣告形式產生了新變化,那就是軟廣告的出現。軟廣告作為一種新型的廣告形式,因其以新聞或服務類信息的形式出現,不易引起讀者的反感和排斥。服務性信息的出現,使媒體內容更加實用,廣告使媒體不僅成為重大新聞事件的載體,也成為了大眾服務信息的載體。
廣告的關鍵在于創新,為了提高廣告效果,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媒介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概念不僅僅局限于由科技發展帶來大的媒體形式的創新,更包括媒體使用方式和地點的創新。樓宇廣告、公交移動廣告、DM雜志(免費雜志)……在現代都市中,這些新媒介不斷涌現,其背后一個重要的動因便是廣告。可見,廣告在推動媒體發展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總之,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廣告媒介也在不斷的變換,在尋求新媒體下的最優狀態,媒體廣告的新形式、新內容層出不窮。媒體發展促進廣告媒介的變化,而在廣告媒介自身發展的同時,在推動媒體發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二、廣告媒介在新媒體中的新形態
廣告應用于新媒體中產生了一些新形態。
1.手機廣告:通過文字或彩信的方式發送廣告。
2.網絡廣告:通過文字或音頻、視頻等進行表現,形式容易,覆蓋面廣,依據廣告在網絡上的載體和方式劃分,網絡廣告主要有網頁廣告、搜索引擎廣告、電子郵件廣告、在線游戲廣告、軟件廣告等幾大類:
(1)網頁廣告
網頁廣告指打開網絡瀏覽器時自動顯示在屏幕上的廣告,一般有按鈕廣告、彈出式廣告、滾動廣告、鏈接廣告、插播廣告等等。網頁廣告雖然形態豐富,易于制作,但是具有強制性,時應對其數量、尺寸、顯示位置和播放時間加以適度控制,否則會干擾用戶的信息瀏覽活動,引起用戶的反感,降低廣告的傳播效果。
搜索引擎廣告
搜索引擎廣告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和數據庫技術把用戶輸入的關鍵詞和商家的廣告信息進行匹配。搜索引擎廣告由于與用戶查詢的信息具有較高的相關度,因此易于被用戶接受,傳播效果顯著提高,它也逐漸成為了網絡廣告市場上的主流形式。
(3)電子郵件、MSN及QQ廣告
這種廣告通過向用戶發送帶有廣告的電子郵件來達到廣告的傳播效果,發送者既可以是網絡服務商,也可以是廣告商家。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向廣告提供者主動訂閱。這類廣告針對性強、費用低廉,可以包含豐富的廣告內容。
(4)在線游戲廣告
在線游戲廣告可把廣告預先設計在互動游戲中,在游戲開始、中間、結束的時候,廣告隨時出現,也可以利用游戲中的人物、情節來設計廣告內容。
(5)軟件廣告
軟件作者把含有廣告代碼的插件或者廣告鏈接捆綁在軟件中,在用戶安裝軟件的同時,能夠將插件同時安裝到用戶的電腦上,并能夠把廣告標識顯示干軟件界面中。軟件使用者如果使用該軟件或者點擊界面上的廣告標識,就會彈出廣告信息,或者調用瀏覽器打開廣告信息頁面。
(6)三維廣告
三維廣告既可以應用到手機中也可以應用到網絡中。
網絡中可應用大量動態廣告,但如果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視頻廣告,那就與電視上的廣告相差無幾,那么我們可以利用電腦的一些特技功能,將一些三維動畫應用到廣告的創作中,相信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三、網絡廣告的特點
網絡廣告作為廣告媒介在新媒體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有哪些特點呢?1、廣告信息數字化。數字化的廣告信息不僅形式豐富,而且容量大、表現力強;另外,它充分吸收了電視、報刊等廣告的優勢,以多元化的表現進行傳播,如電子報刊、電子雜志、網上電視、網上廣播等等。2、廣告傳播網絡化。它使得廣告面向全世界的網民,傳播范圍最大化。3、廣告傳播交互性。這是由網絡傳播方式的實時交互性所決定的。受眾可以在網上自主地選擇廣告內容,同時還能反饋自己的意見給傳播者,傳播者可以隨時接收反饋的信息并與消費者達成購買意向。4、廣告傳播的大眾性。在網絡媒介中,沒有地域以及身份的限制,網民們在網絡中能夠接受的信息是等同的,而關鍵在于受眾的選擇。傳統媒體大多受到“域”的限制,而對于互聯網來說,這種限制被打破了,網站上的廣告都能被網民看到。5、網絡廣告與營銷可以一體化操作。運用網絡廣告的鏈接功能可以將廣告設計成為廣告及銷售一體化的形式,客戶在直接點擊感興趣的廣告后,可以進入到購買頁面,填寫定單、簽定合同、最后進行網上支付,完成消費行為。
四、廣告媒介的轉換與發展
廣告媒介的轉換從理論上講,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形式轉變,而是要配合受眾需求和審美的轉變而變化,同時也要符合大的市場規范,考慮當下媒體廣告的一個大的方向,不可偏離。
廣告也是一門藝術,那么它就必須符合審美要求,當代廣告不應該還僅僅局限于產品特征的描述,它應該從表述、色彩、構圖、畫面等多方面進行考慮,不論平面廣告還是動態廣告,最主要的是,創作人的創作理念要有新意,這樣才不會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
而且,廣告創意不僅要達到前面講到審美的層面,還要注意廣告的效果,這才是廣告本身最主要的功能。
談話類節目開通各種交流平臺不但使聽眾參與廣播更加方便直接,而且實現了主持人和聽眾雙向同步交流,傳授關系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過去,廣播文藝節目一般采取錄播形式。聽眾參與一般是靠來信或接受錄音采訪。這種參與既不方便又不廣泛,有很大的局限性。后來,出現主持人直播節目,主持人與聽眾之間可以進行心靈上的交流,但還不能在傳播過程中進行直接對話,直到電話介入廣播才使聽眾參與成為家常事。
任何一位聽眾,只要掛通直播間的熱線電話就可以跟主持人進行同步雙向交流,甚至可以跟主持人及其他聽友進行多向交流。現在科技的發展,更是讓聽眾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來和主持人交流。
使用QQ和微信可以做到有話當場說、有事當場問、有要求當場提、有看法當場發表,非常直接,非常方便。無疑,這種面對面的交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主持人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聽眾的收聽意識。而微博的出現,可以讓聽眾在節目之后的任何時間繼續和主持人溝通交流。
2.節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聽眾,這是辦好文藝節目的客觀要求
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聽眾,聽眾才會感興趣。文藝節目的主持人常常通過熱線電話、QQ和微博等第四媒體直接與聽眾溝通思想情感,排除心理障礙。有時也會設計一些話題,請聽眾來參與討論。至于討論的內容,大多是討論當前聽眾關注的事情或社會上普遍存在、群眾關心、領導重視的一些熱點、難點、焦點、疑點問題,或者討論戀愛婚姻、家庭生活、人際關系、倫理道德、理想追求等人類社會永恒性的話題。可以說,談話類節目的興起和開展,無形中起了這樣一種作用:即促使廣播注意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反映,促使節目內容的“三貼近”。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國法定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時序構成規律體現了中國歷史發展中農耕文明的主導地位,較清晰地記錄了歷史軌跡。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尊重人,但將個體融入群體,強調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現。
1.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按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熬臘八粥;送灶神;打掃揚塵;守歲;拜年;貼春聯、貼福;吃餃子、湯圓;舞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春節才算真正結束。
慶祝春節的意義在于營造隆重、歡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家人團聚,共享天倫,表達來年生活安定紅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關系。然而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它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習俗,掃墓時,后人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先人墓地,將酒食供奉在親人墓前,把紙錢焚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或青掛在墳上,磕頭祭拜,最后將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掃墓,清明節還有一項傳統習俗酒食踏青。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新綠,正是人們春游踏青的好時候。因此清明節又名“踏青節”。
3.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也成“端陽”。端午來源于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羅河自盡,楚國百姓往江里投下飯團、雞蛋、倒入雄黃酒喂食魚龍蝦蟹,以免它們啃食屈原的身體。漁夫們則劃起船只,在江上打撈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紀念屈原。
4.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佳節。此夜,家人團聚,擺家宴、設香案,擺上月餅、水果、糕點,仰望天空朗朗明月。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二、變味的傳統節日文化
今年來,我國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漸漸偏離了原始的慶祝初衷,偷偷地變了味。春節走親訪友時,各家攀比小孩成績的高低、送給后輩壓歲錢的多少、送給親友禮物的檔次,大人麻將桌上論身手,小孩網上比游戲輸贏。
中秋節成了商家進行月餅販賣的戰場。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價格高得離奇的月餅禮盒只為了以節日名義,滿足公司拉攏客戶、下級討好上級、朋友維持變異友誼而存在。這點從商家在中秋節當日傍晚就開始大力打折促銷幾小時前還昂貴的月餅禮盒中不難看出。
三、造成傳統節日文化沒落的原因
1.媒體商家因利益原因,對于傳統節日購備禮品、西方情人節、圣誕節的宣傳報道過于熱情,使民眾對于購物或贈送禮品的注意力多于對于傳統節日的慶祝;
2.現代國人趕時髦、追求時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節日比傳統節日日益在國內盛行;
3.當下獨生子女大軍來勢洶洶,家庭觀念淡薄,使得以人為本、以倡導家庭為本的傳統節日日漸失去了人心;
4.現代節日如五一勞動節、國慶節,以及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都以公歷時間為準。而傳統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都以中國農歷或節氣時間為準,使得絕大部分人很難準確知道傳統節日的在公歷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節日對于回歸中國傳統的啟示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國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節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節、圣誕節在中國日益盛行,慶祝程度已經超越了我國傳統的元宵節、端午節和重陽節。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威脅。熱愛祖國就應該傳承祖國的文化、保護文化的精髓,不要讓傳統的東西丟失在我們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節”變為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時,再來唏噓感嘆我國傳統的流逝。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文化堅持;市場融入;兩個效益
大數據時代經濟新常態下,面對飛速發展的經濟與洶涌而至的多元文化,媒介編輯既肩負著傳播文化的使命,也肩負著開拓市場的重任。對文化的堅守,對市場的融入,成為媒介編輯的新課題。媒介編輯既要一如既往地擔當起文化責任,傳承和弘揚人類優秀文化,促進文化的發展,又要主動投身競爭激烈的市場,重視經濟效益,為振興文化產業,更好地傳遞優秀文化而拼搏。
一、媒介編輯的文化堅持
在經濟新常態下,身處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編輯,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與文化追求,堅守文化本位,承擔起傳承人類優秀文化的重任。
文化堅持需要不懈的文化追求。在改革的經濟新常態時期,不同文化和不同價值觀的碰撞日益加劇,媒介編輯必須以堅守文化為自己的畢生追求,尊重文化,敬畏文化,堅定不移地以促進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為目標,用先進、和諧的文化和人文關懷引導受眾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人類的精神品質。
在傳播過程中,媒介編輯的思想,決定人類最終讓什么樣的文化產品沉淀于文化長河之中;決定人類傳承下來的思想是否豐富,是否多元;也決定著文化產品的價值和品位。①媒介編輯在文化堅持中不斷地追求新的文化境界,體現了對人類優秀文化的崇敬之情,以及對職業、對責任應有的敬畏之心。這樣的媒介編輯才能編輯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廣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質量的文化精品。
文化堅持體現堅定的文化自信。媒介編輯對自身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要保持堅定的自信。這種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從眾心理,也不是夜郎自大、自視甚高,而是來自于對人類優秀文化充分的肯定和準確的判斷,來自于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文化品格。
大數據時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加劇,特別是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使得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多有偏頗。在文化傳播與交流中,媒介編輯不必對西方大加艷羨更不必自我鄙薄,要對我國綿延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充滿自信,特別要對代表著社會主義前行方向的先進文化充滿自信,要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堅持需要勇敢的文化擔當。媒介編輯要做中國文化的脊梁。這種文化擔當體現出媒介編輯深刻文化自覺的內涵。媒介編輯勇于文化擔當是一種文化責任,有了這種擔當就會在文化發展過程中自覺地承擔起文化的責任,并主動承擔起傳承優秀文化知識成果的重任,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運用文化的力量,推動人類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有文化擔當的媒介編輯會勇敢捍衛人類文明。他們具有強烈的質疑和批判精神,敢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加強自身創新能力,在踐行傳承文化、引導輿論的文化傳播中做好把關人,把質量第一作為起點,堅持以自己獨特的文化視角對浩如煙海的文化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優化,傳播真正有文化價值的精品,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二、媒介編輯的市場融入
大數據時代經濟新常態下,優質文化資源析出的經濟價值非常可觀,媒介編輯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文化市場脫穎而出,就必須徹底轉變傳統的文人觀念,樹立新的媒介編輯觀。一方面要堅守文化,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另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效益觀,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盡快融入市場,以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媒介編輯融入市場需建立與市場相適應的文化精神。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面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新格局,媒介編輯建立與市場相適應的文化精神,是審時度勢的必然選擇。媒介編輯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的使者,還是一個市場斗士;不僅僅是一個優雅的文人,還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因此媒介編輯要不斷加強學習,勇于實踐創新,既要實現對文化的堅持,又要積極投身市場,使自己的文化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從而進一步擴大傳播媒介的影響力。
文化的傳播歸根到底還是需要信息的擴散,只有媒介信息擴散出去、激發起人們的購買欲望,媒介的內容才能夠起到影響世人、傳播文化的作用。②面對市場經濟大潮引發的媒介生態重塑,媒介編輯要借助市場傳播的魔力,將優質的文化產品在更廣闊的視野內進行更加深入的傳播,這應該是媒介編輯的最高境界。當然,內容的好壞必須首先考慮在內,如果只想賺錢,就違背了媒介編輯堅守文化、傳播人類文明的初衷,會產生很壞的影響。
市場是媒介編輯價值實現的有效場所。長久以來,人們習慣于把經濟與文化分割,媒介編輯也把堅守文化當作自己的責任所在。但市場經濟條件下,媒介作為自負盈虧的企業,必須要有經濟效益才能不斷增強實力,媒介編輯有責任提高文化產品的效益增值。因此,媒介編輯在追求文化價值和意義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文化產品的營銷和推廣,媒介編輯既不能摒棄人文精神,為了吸引眼球,讓斯文掃地,也不能不具備與市場相適應的文化精神,編輯不僅要評估其社會效益也要預測其市場前景。因為只有真正地融入市場,才能讓優質的媒介產品傳播得更遠更廣泛。
三、促進兩個效益的共同增長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媒介編輯一方面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被經濟利益所左右,一方面要抓住機遇,投身市場經濟的大潮,為振興文化產業而做出應有的貢獻。
媒介編輯肩負著文化堅持和市場融入的雙重使命。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媒介產品的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相輔相成。媒介編輯出品媒介產品既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品格,又要適應市場需求得到受眾青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媒介只有靠質量優良、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品位雅俗共賞的產品,才能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價值目標。
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價值評判標準。媒介編輯要適應新的媒介業態,重振職業信心,采取適應市場經濟的價值決策,在準確判斷媒介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基礎上,努力創造產品本身的文化價值,并在文化市場中實現價值增值。媒介產品即便是內容健康向上,品位雅俗共賞,也需要營銷出去才能實現其價值,生產出來的媒介產品能賣出去才是最好的結果。如今的媒介編輯要做到既有文化擔當,又對市場了如指掌。市場調研、受眾分析、產品定位、售后服務等應該成為媒介編輯必修課。
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輕社會效益重經濟效益的傾向有所增多。媒介編輯如果將商業價值放在首位,追求經濟利益,原有的文化價值取向就會發生轉變,一些思想偏激、文化媚俗,盲目跟風、粗制濫造產品也會隨之而來。格羅斯認為,編輯在維護他自己的操守上應該忠于自己在政治、道德、倫理、社會和美學上的信念,假如一位編輯不能有所堅持,不相信他真的能對作者、出版商、消費大眾甚至書籍本身善盡職責。③媒介編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媒介編輯都應該始終牢記自己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責任。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編輯要放棄市場和經濟利益,畢竟經濟是基礎,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持,文化繼續發展也是紙上談兵。媒介編輯不但要策劃出有價值有市場的好產品來,對推介宣傳也責無旁貸,媒介編輯要發揮自己的文化優勢,寫評論、開博客、上微信,加大宣傳力度,使媒介產品最大限度地被受眾接受,從而發揮出最大效益來。
媒介的文化性和商業性要兼顧而不要對立。強調社會效益第一,強調文化追求和價值導向,不等于否認媒介產品的市場取向。媒介編輯要堅守高尚社會道德,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杜絕各種陋習侵蝕。同時要更廣泛而深入地開掘文化資源的多重價值,承擔起文化積累和文化傳播的重任。倘若因為考慮文化性而在經濟上作無限的犧牲,致使媒介運轉不下去,生存困難,那么再奢談文化也就是多余的了。
參考文獻
①于媚 媒介編輯實踐活動的文化表意特征[J]編輯之友,201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