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8 03:16: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數學發展歷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管理的基礎:人力資本的優先投資“人力資本”
來自舒爾茨和貝克爾在本世紀60年代創立的人力資本理論。它在理論上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資本只是物質資本的束縛,將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這樣就可以從全新的視角來研究經濟理論和實踐,該理論認為物質資本指現有物質產品上的資本,包括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土地、貨幣和其他有價證券等,而人力資本則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即對生產者進行普通教育、職業培訓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機會成本等價值在生產者身上的凝結,它表現在蘊含于人身中的各種生產知識、勞動與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質的存量總和。然而管理總是要有人來參與,要管理者能出色地執行管理的職能,員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礎就是要培養出優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員工,即對人力資本的優先投資,這也是21世紀“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人力資本同物質資本一樣,也不是生來俱有的,而是通過投資得到的。不經投資的人只能是生理意義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稱其為人力資本。因為他未受教育,不具備知識和相應勞動技能,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他只是個廢物而毫無價值。只有經過一系列的教育、培訓,才會具有一定的生產知識、勞動技能,從而才可稱為人力資本。然而人在接受這一系列教育、培訓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與進行物質資本的投資支出一樣,以減少現期消費來增加未來的知識與技能,從而渴望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與對物質資本的投資是一回事,只是投資的方向不同而已。在經濟社會,不管是哪一種投資,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間內獲得利益回報。這使得投資主體的確定顯得有些困難。因為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存在機會成本,故一般純經濟單位不愿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第一投資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擔這一責任。強調人力資本的優先投資,是因為優先投資于人力資本可以為進行整個經濟活動奠定人力基礎,從而產生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可能。以期達到:人力資本投資勞動生產率提高成本減少較高的產出人力資本投資勞動生產率提高……這一良性循環。而作為第一投資人的國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資后,經濟單位可作為第二投資人對單位內部人員進行再投資,從而獲得比前期更豐厚的利益回報,從整個社會來講,不管是第一投資還是再投資,都是對整個社會成員的投資,其結果是節約了社會資源,個人也得到了很多好處。難怪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十分重視對教育的投資,如日本1985年教育經費占政府開支的18.7%,韓國則達28-2%,香港為18.7%,而同期我國僅為8.1%,這不能不是對我國的啟示。
二、優秀管理者的素質:情商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薩絡維在90年代初創造了“情緒智商”,這一述語,簡稱情商,基本含義為:1、認識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現在的情緒如何,處于什么樣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緒。在認識自己的情緒的情況下應善于控制情緒。3、自我激勵,隨時激勵自己振作精神,樂觀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4、認知他人的情緒。即能夠察顏觀色,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情緒以及在這種情緒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為5、人際關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和待人,以誠待人。1995年,哈佛大學心理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商一書,頓時引起全球轟動,情商的提出是對優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優秀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社會生活中,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緒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樣的情緒和感情則往往使人產生什么樣的行為。管理活動既然是一種系統的行為,那么它必須受情緒和感情的影響。而要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則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情商。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種素質,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種涵養。它包括了抑制沖動、延遲滿足的克制力。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以防產生對工作不利的影響;如何激勵自己經得起各種挫折,在逆境中成長;如何發奮向上、積極進取;如何為他人著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家戴爾·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系、處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學思想就是如何寬厚待人,如何培養人的自信心和如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緒,積極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誰若能自控情緒、戰勝情緒,則他具有特別的智慧,而這種智慧的獲得不是生來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養而具備的一種素質和修養。所以情商的訓練已為發達國家的教育所接受,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教學生決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壓力的處理、同情心、溝通能力、坦誠、領悟力、責任感、勇于表達、合群、沖突的解決等。
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
現代管理已逐漸重視組織內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將成為未來21世紀管理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每個組織內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構成的一個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群體,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若不能進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則會使組織信息鏈條中斷,人員之間的關系疏遠,組織內部就不可能有團隊精神的產生。很難想象,一個人心渙散、人員之間互相猜疑的組織能在競爭激勵的21世紀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組織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在組織內部進行溝通,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管理通常被視為各個部屬進行溝通的過程。它要求管理人員必須不斷地去找尋部屬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屬對其本身工作與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還要使部屬人員知曉公司正在進行哪些活動,讓部屬參與管理的決策過程。在管理中強調溝通,主要包括兩種方式:
歷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思想內涵廣泛滲透到其他各門課程中。在新課改的精神要求下,歷史教學越來越要求歷史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真正將課改精神貫徹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新課改標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搞好課前預習,不僅僅是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改變以往教師“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開展自主探究時,學生自己提出探究的問題,確定探究的對象,設計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許信息,檢查自身學習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結論。簡言之,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經過各種探究活動獨立地解決問題。在自主探究時,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給學生提供所需的資料及提示相關信息,起著活動的活動的輔助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由此可見,自主探究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好地發揮創造性的機會,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發掘學生潛能
1.激趣指導。興趣是學生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那么,如何使一堂課上的生動有趣更有價值,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a、科學搭配,合理分組。這既使他們認識到相互協調、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養學生合作、社交等各種能力。b、教師參與,適時調控。在教學中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研討,是實施“合作學習”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角色轉換,重心下移,與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習的引導者,在具體分析問題時,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分析、交流。c、在傳統教學形式中教師是“主角”,而少數學習被動的學生只能當“觀眾”,致使部分學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覺不到老師的重視,產生消極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績越來越差,甚至與老師產生敵對情緒,不斷地滋事生非擾亂正常的教學活動。這些現象是學校和社會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有計劃的組織他們在課堂上舉行演講、討論等,為他們提供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興趣得到極大提高并積極地投入到師生互動合作探究中去。
2.講究聽課技巧,注意聽課方法。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是舉疑解難的過程。在聽課的方法與習慣養成上,由于每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的特色各異,歷史教師在剛開始接受新班級授課時,都有一個了解、融通、適應到默契的過程。
了解與融通。關鍵是感情上要溝通。學生了解老師講課的個性,老師更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古人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其實,這句話再也沒有比歷史教學中表現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適應與默契。首先老師要適應學生,適應學生的基礎,適應學生的特點,關鍵要適應學生以往養成的一些好習慣;其次老師要放開架子讓學生適應自己。適應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個學生不同的神情,老師能體察出對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老師的每一種神情、動作,學生都能體會出所傳遞的知識信息。當然,良好默契的歷史學習氛圍的養成,是歷史教學活動的難點,也是閃光點,它要求教師:教風民主、知識全面、思維敏捷、駕馭課堂嫻熟自如,調控得心應手。特別表現在學生質疑問難題上教師要堅信:態度上只有沉下來,學生的問題才能提上去。同時,師生都應明白這樣幾句話:舉疑不在大小,不會則難;解疑重在點撥,喻則善教;求知不應待知,自得才樂;知識重在探究,積累乃博。
三、舉辦第二課堂
歷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思想內涵廣泛滲透到其他各門課程中。在新課改的精神要求下,歷史教學越來越要求歷史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真正將課改精神貫徹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新課改標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搞好課前預習,不僅僅是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改變以往教師“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開展自主探究時,學生自己提出探究的問題,確定探究的對象,設計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許信息,檢查自身學習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結論。簡言之,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經過各種探究活動獨立地解決問題。在自主探究時,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給學生提供所需的資料及提示相關信息,起著活動的活動的輔助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由此可見,自主探究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好地發揮創造性的機會,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發掘學生潛能
1.激趣指導。興趣是學生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那么,如何使一堂課上的生動有趣更有價值,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a、科學搭配,合理分組。這既使他們認識到相互協調、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B學生合作、社交等各種能力。b、教師參與,適時調控。在教學中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研討,是實施“合作學習”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角色轉換,重心下移,與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習的引導者,在具體分析問題時,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分析、交流。c、在傳統教學形式中教師是“主角”,而少數學習被動的學生只能當“觀眾”,致使部分學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覺不到老師的重視,產生消極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績越來越差,甚至與老師產生敵對情緒,不斷地滋事生非擾亂正常的教學活動。這些現象是學校和社會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有計劃的組織他們在課堂上舉行演講、討論等,為他們提供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興趣得到極大提高并積極地投入到師生互動合作探究中去。
2.講究聽課技巧,注意聽課方法。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是舉疑解難的過程。在聽課的方法與習慣養成上,由于每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的特色各異,歷史教師在剛開始接受新班級授課時,都有一個了解、融通、適應到默契的過程。
3.了解與融通。教師和學生關鍵要在感情上進行溝通。學生了解老師講課的個性,老師更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古人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其實,這句話再也沒有比歷史教學中表現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適應與默契。首先老師要適應學生,適應學生的基礎,適應學生的特點,關鍵要適應學生以往養成的一些好習慣;其次老師要放開架子讓學生適應自己。適應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個學生不同的神情,老師能體察出對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老師的每一種神情、動作,學生都能體會出所傳遞的知識信息。當然,良好默契的歷史學習氛圍的養成,是歷史教學活動的難點,也是閃光點,它要求教師:教風民主、知識全面、思維敏捷、駕馭課堂嫻熟自如,調控得心應手。特別表現在學生質疑問難題上教師要堅信:態度上只有沉下來,學生的問題才能提上去。同時,師生都應明白這樣幾句話:舉疑不在大小,不會則難;解疑重在點撥,喻則善教;求知不應待知,自得才樂;知識重在探究,積累乃博。
三、舉辦第二課堂
2.單純傳授知識,不注意技能和能力的培養。
3.課堂教學程式化,方法呆板、照本宣科,作業繁多,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動手能力。
4.要求過嚴,濫施懲罰、挫傷學生自尊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5.幾乎沒有課外的活動或者內容相當單調。
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強調被動接受式學習,學生的任務就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方式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桎梏。而多元智能理論及其所提倡的教育宗旨恰好符合未來社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 這就為我國歷史教學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
教育的起點不在于一個人有多聰明,而在于怎樣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變得聰明。就歷史學科而言,如果把多元智能理論與歷史教學結合起來,你會發現,歷史教學的每一個具體內容,都蘊涵著培養八種智能的素材,只不過不同的內容在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多元智能在歷史學習中的表現如下:
1.語言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講歷史故事;寫歷史論文或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
所謂語言智能,并非簡單的能言善辯,長于表達。語言包括外在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內在語言(即邏輯思維)等。在歷史教學中,發展和改善學生語言智能的手段主要有討論、辯論、演講、寫論文、演歷史劇等等。
2.數理邏輯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能夠對史料進行量化分析;善于運用數字類的史料;能夠運用數學圖表來展示各種史料或歷史研究成果。
數學智能在歷史學科中的表現方式主要就是邏輯推理,其核心就是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中,任何有助于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活動都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數學智能。
3.運動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制作各種歷史模型;善于戲劇和舞蹈表演,能夠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理解。
在歷史教學活動中,學生僅僅通過視覺和聲音的感官通道掌握某些歷史知識,不能夠充分地理解和記憶信息。而依賴于運動和體驗的方法更容易掌握、理解所學的內容。例如:在教學中可讓學生用小品的形式把一些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表現出來。學生憑著對歷史材料的理解和豐富想象,以及表演技巧,可以把歷史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樣學生的興趣高了、知識豐富了、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身體―運動智能也得到了發展。
4.音樂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分析歷史題材的音樂作品;能夠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理解。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經常創設音樂環境,使學生潛在的音樂智能得以激發,從而讓歷史知識在樂符的跳動下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馬賽曲》、《送別》、《黃河頌》、《走進新時代》等等音樂歌曲都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對學生深刻理解某一特定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等是很有幫助的。學生能歌善舞的多得很,我們可以舉辦一個歷史歌曲演唱會,讓有音樂智能優勢的學生展示其特長,讓所有學生在音樂中觸摸歷史、感悟歷史。
5.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與人溝通,能夠成功地組織以歷史為主題的活動。
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最好的教學模式是合作教學模式。采用合作教學模式,不僅學生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得以培養,而且能很有效地改善學習的效率。例如,與同伴或者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交流的內容方面,可以就歷史概念、歷史事件的理解方面進行討論;也可針對某一有爭議問題進行辯論等。教師在討論中既是組織者,參與者,又是評判者和引導者,其角色是多元的。
6.視覺―空間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觀察和分析圖片類和影像類的史料;能夠把自己對歷史的理解用可視化的形式來表現。
現在的多媒體教學中培養學生視覺-空間智能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歷史圖片、地圖的展示與活用,是增強視覺-空間智能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學內容的呈現,必須形象、直觀,這是幫助學生理解歷史,分析問題的基礎。例如,在講“新航路的開辟”內容時,對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可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在路途中的重要地點,能自動、醒目地顯示重要地點的名稱,并配以聲音講解,效果比單純地語言講解要好得多。
7.自我認知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了解自己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學習歷史的狀態,以及清楚地知道自己學習歷史的能力,認識自己的價值、情緒、情感、思維、信仰等等。
通過中學歷史教學,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很多名人都曾經以歷史人物為偶像,在模仿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我是誰,我能干什么,這是青少年學生時常反省的一個問題。作為人文學科一員的歷史學科,能夠也應該為此做出貢獻。
8.自然觀察者智能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善于考古調查;喜歡實地考查歷史文物古跡,還包括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的觀察與感受。
教師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和踐行多元智能理論?我認為,教師在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有效觀察每個學生不同的智能長項,選擇適合學生智能多元化發展的教學形式
根據多元智力理論,中學歷史教學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不同的優勢智力得到發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歷史教學中得到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方式要大膽進行創新,適度“包裝”,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盡量使學習內容富有新穎性,課堂要求帶有挑戰性,目標完成含有競爭性,給學生好奇、成功、快樂的體驗。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歷史,對學習歷史更有信心,使原先死板枯燥的歷史學習變得生動起來,更加具有吸引力。
2.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氣氛
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積極營造一種具有真誠、接受和理解為特征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自由表達、自由參與。例如,在面對層次不同的學生群體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促使小組成員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承擔其共同的責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3.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多元智能理論在開拓更豐富的感覺渠道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注解,展示了多元化的可能性。比如在學習時,教師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依托,根據課文內容播放反映相關歷史的影象畫面,以合適的視聽材料作為文字學習的必要補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拓展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成為開啟學生潛在智能的鑰匙。
4.改變評價方式
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教學空間,同時也對每一個中學歷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歷史教學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優勢智力的展示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相結合,將定性與定量的方法相結合。
5.堅持“及時肯定”的評價方式
教育首先是賞識教育,只要我們“誠于嘉許,寬于稱道”,就一定會看到贊賞的神奇效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對每一次精彩回答都給一聲鼓勵,對每一次出色表現都道一聲喝彩……學生會由此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不斷進取的樂趣。
6.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使自己成為研究型學習者
多元智能理論的引入給我們新課程提供了新的血液,讓新課程的評價呈現出新的面貌,它在帶給我們挑戰的同時,也為每一個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師越富有才華和魅力,在教學中越是游刃有余。
分類號 G259.561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7
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是開展服務工作的基礎,特色館藏是高校圖書館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是高校圖書館為滿足學校的教學科研需要而專門收藏的文獻,通常是某一專題領域的文獻、某一時代的文獻、某一地域的文獻、有關某個杰出人物的文獻、易損壞的文獻、獨一無二的或珍貴的文獻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圖書館逐漸重視特色館藏,諸多高校圖書館開展了特色館藏的建設工作,并開展了相應的服務,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筆者以中國知網的期刊全文數據庫、博士論文數據庫、優秀碩士論文數據庫、國內會議論文數據庫等數據庫為檢索源,進行特色館藏建設實踐相關文獻的檢索,選擇題名為檢索字段,采用的檢索式為“(高校圖書館+大學圖書館+高等院校)*(特色館藏+特藏+特色數據庫+特色資源)*(調查+為例+現狀)”,共獲得相關文獻235篇,這些文獻在揭示我國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實踐的同時,也剖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特色館藏建設及服務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文獻指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涉及:地方性特色館藏資源較少,圖書館網站對特色館藏揭示不明顯,印刷型特色館藏推介力度不夠;校外訪問特色數據庫受限,特色數據庫更新不及時,建設缺乏標準化和規范化,缺乏深層次開發,對使用情況關注不夠;資源共享度不高;重建設輕服務,缺乏持續性。面對現在存在的一些不足,高校圖書館人應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妨借鑒國外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方面的經驗,取長補短,讓特色館藏資源更好地發揮作用。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及訪問英國高校圖書館網站,發現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豐富,基于特色館藏開展的服務頗具特色。因此,本文以英國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對其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1 調查基本情況說明
本文采用文獻調查與網站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研。在文獻調查方面,筆者檢索了Web of sci-ence、Ebsco、SpringerLink、Emerald等數據庫,并利用百度學術搜索進行檢索,以期獲得英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方面的文獻。在網站調查方面,本文以2016年《泰晤士報》(TIMES)的英國大學綜合排名前40位的高校圖書館為調查對象,通過訪問圖書館網站的方式獲得特色館藏建設及服務的基本信息。調查時間為2016年2月~4月。
2 英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現狀分析
2.1 特色館藏資源概況
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豐富。總體來講,英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構成可以從如下4個方面進行歸類:(1)從特色館藏的種類來看,主要包括檔案、善本書、手稿、歷史照片等;(2)從特色館藏的出版年代來看,既有年代較久遠的文獻,也有近年出版的文獻;(3)從特色館藏涉及的學科來看,涉及歷史、經濟、教育、法律、音樂等多個學科;(4)從特色館藏涉及的地域來看,既有西方文獻,也有東方文獻。比如,謝菲爾德大學圖書館擁有25000種善本書和超過150種具有特色的館藏,包括檔案、手稿、照片、書籍、小冊子和樂譜等;該館將特色館藏資源劃分為32個專業,涉及歷史,經濟,數學,東亞研究,文學、戲劇和語言等。萊斯特大學圖書館擁有的特色館藏包括善本書、手稿、歷史照片、雕刻肖像出版物和個人檔案等,具體來講,涉及如下主題:歷史、現代文學檔案、藝術、音樂和博物館研究、醫學、科學和數學。劍橋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包括手稿、印刷型文獻、人工制品,以及現代地圖、音樂作品,亞洲和近東、遠東文獻,其中最古老的特色館藏是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中國甲骨文館藏。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包括善本書,其他重要的打印作品,包含照片、視聽材料、插圖和地圖等類型的檔案等,特色館藏的年代分布為從14世紀到現今。一些近年出版的文獻,由于現存復本較少或發行量少而導致稀缺,所以被確定為特色館藏;一些私人出版社發行的文獻也被定為特色館藏,這些文獻具有曾經屬于某些重要人士、精美裝訂、內附額外的資料等特點。由此可知,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不僅是多年來館藏文獻的積累,也是現代出版的具有特殊性的文獻的集合。
2.2 特色館藏資源的來源
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建設采用購買文獻、接受外界捐贈、為外界存放文獻等多種途徑相結合的方式。比如,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在過去六個世紀,一直在收集圖書、手稿和學校檔案;自19世紀早期攝影技術誕生以來,開始收集攝影類館藏;該館1959年設立手稿部,19世紀70年代中期設立獨立的特色館藏部,此后特色館藏資源不斷豐富。目前,該館主要通過購買文獻、接受外界捐贈、由主圖書館根據標準將一些文獻轉為特色館藏這3種途徑建設特色館藏。諾丁漢大學圖書館自上世紀80年代起,獲贈了奧克姆圖書館(Oakham library)、埃爾斯頓圖書館(Elston library)、柯隆亞頓圖書館(Coleorton library)等3個教區圖書館的宗教類文獻,這3個圖書館分別建于16世紀和17世紀,為研究者使用這些文獻提供了便利。為外界存放文獻,是指英國高校圖書館為外界機構存放文獻,但不具有文獻的所有權,只是將這些文獻作為特色館藏的一部分供讀者使用,利茲大學圖書館、薩里大學圖書館等都采用了這種特色館藏建設方式。利茲大學圖書館現存3種外界機構的文獻:北部女權主義檔案(Feminist Archive North)、里龐大教堂文獻(Ri-pon Cathedral Collections)、教友會教徒檔案(Ouak-er Archives)。
2.3 特色館藏資源發展政策
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建設是在特色館藏資源發展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的,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等都制定了特色館藏資源發展政策。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發展政策包括目的和范圍、印刷型圖書館藏、檔案館藏、閱覽室參考館藏、文獻獲取、保留和處置、訪問、協作工作等8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目的和范圍”部分對特色館藏的使命、特色館藏的定義、特色館藏工作人員的作用和職責等作出了說明;“印刷型圖書館藏”、“檔案館藏”這兩部分分別對這兩類館藏的收藏標準作出了規定;“閱覽室參考館藏”部分說明新近購買的文獻存放在閱覽室開放閱覽;“文獻獲取”部分說明了購買、獲得捐贈、寄存等三種文獻獲取方式的相關內容;“保留和處置”部分對特色館藏的保留和處置作了說明;“訪問”部分對特色館藏的使用作了說明;“協作工作”部分對合作建設特色館藏、特色館藏外借展覽等作了說明。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發展政策包括什么是特色館藏、特色館藏發展政策、文獻采訪方法、復制政策等4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什么是特色館藏”部分說明了定為特色館藏的8個標準,至少符合其中一個標準的文獻可作為特色館藏,比如,在1900年及之前出版的文獻、具有重要來源的文獻、由于物理格式需要特殊存儲條件或處理的文獻、相當罕見的文獻、對國王學院有重要意義的文獻等都可以被該館定為特色館藏;“特色館藏發展政策”部分說明了該館目前正在收藏的特色館藏涉及的學科,包括:神學、語言和文學、歷史、其他人文科學、科學等5個學科,每個學科下還列出了具體的專業范圍,比如神學文獻包括圣經、基督教教義神學、基督教的歷史、猶太教等;“文獻采訪方法”部分述及了受贈、接受遺產、交換、購買、長期借用等文獻采訪方式,說明了歡迎讀者薦購文獻,以及建議特色館藏工作人員從本校的其他圖書館獲取一些與教學相關性不大但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獻;“復制政策”部分說明了在特殊情況下,將文獻的復制版本收藏為特色館藏的情況。
2.4 特色館藏建設項目
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特色館藏建設項目來促進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工作,涉及特殊文獻建設項目、特色館藏數字化項目、特色館藏建設調查項目等。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部已經收藏了超過250年的文學通信檔案,其中最重要的現代檔案是卡克耐特出版公司(Carcanet Press)的文學檔案,現在該出版社的通信主要是采用數字化形式,因此,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于2012~2014年開展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電子郵件保存項目(The Library's Car-canet Press E-mail Preservation Project),通過該項目成功修復并保存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的21.5萬封電子郵件及6.5萬個附件。杜倫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網站列出了9個項目,比如:蘇丹檔案數字化項目(Sudan Archive Digitisation project)、達勒姆大教堂修道院圖書館數字化項目(DurhamCathedral Priory Library Digitisation project)、蘇丹?伍德遺產項目(Sudan Wood Bequest project)等;其中,蘇丹檔案數字化項目是將杜倫大學的印刷型蘇丹檔案數字化,供世界各地的學者通過互聯網免費使用。諾丁漢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網站列出了1994年以來開展的23個特色館藏建設項目,有的項目是與其他機構合作進行,也有的項目是該館接受了資金資助后自行開展。開展這些特色館藏建設項目,旨在通過編目或數字化來擴展文獻的訪問。每個項目持續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取決于項目自身的復雜性。比如,諾丁漢大學圖書館于2005~2006年將所有的伍德沃德館藏(Wood-ward Collection)添加到了圖書館在線目錄,伍德沃德館藏是伍德沃德收藏的關于培根一莎士比亞爭議的印刷圖書文獻,這些文獻的一部分由伍德沃德的兒子于1945年捐贈給圖書館,另一部分由培根協會(Bacon Society)于1978年捐贈給圖書館;該項目得到弗朗西斯?培根基金會(Francis Bacon Founda-tion)的資助。對于英國高等教育機構范圍內的特色館藏的數字化問題,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圖書館和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圖書館聯合開展了面向中間人(圖書館員、策展人、館藏管理者)和最終用戶的調查項目――“特藏的數字化:籌劃、評估、優先級”(Digitisa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mapping,as-sessment,prioritisation,簡稱The DiSCmap pro-ject),根據調查確定優先數字化的特色館藏;采用網絡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于特定領域及學科的最終用戶,還采用了小組訪談及電話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通過調查,被調查者提供了共計945項優先數字化的特色館藏;調查結果也反映了中間人與最終用戶在確定優先數字化特色館藏方面的差異性;該調查將有助于擴展館藏、改進對用戶的支持、開展新服務、開展更詳細的用戶研究,并有助于特色館藏數據發現助手的發展。
2.5 爭取外界支持
英國高校圖書館在特色館藏建設中注重爭取外界支持。主要包括:爭取外界捐贈文獻、爭取資金支持、爭取人力支持、與外界合作整合館藏。(1)爭取外界捐贈文獻。如前所述,獲取捐贈是英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主要來源。目前,英國高校圖書館一如既往地重視爭取外界捐贈文獻。利茲大學圖書館、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都公示了獲取捐贈特色文獻的意愿。(2)爭取資金支持。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多種渠道爭取資金支持,包括:特色館藏建設項目資助、日常發展中爭取資助、銷售出版物獲取資金等。比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有2個特色館藏項目得到外界資助,杜倫大學圖書館有4個特色館藏項目得到外界資助。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注重在特色館藏的日常發展中爭取資助,該館在特色館藏網站設立了“支持我們”的欄目,通過此欄目接受資金捐贈,用于特色館藏的發展,捐贈者可以通過信用卡捐贈,或通過直接借記的方式捐贈,兩種方式都需要填寫相應的信息,比如捐贈金額、賬號、個人姓名、地址、聯系方式等。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出版了兩種與特色館藏相關的出版物,分別是《圖書館藏的600年》(600 years of book collecting)、《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的珍寶》(Treasures of St An-drews university library),并將用戶購買出版物作為其支持圖書館的一種方式。(3)爭取人力支持。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成立“圖書館之友”、招募志愿者等方式爭取人力支持。杜倫大學圖書館的特色文獻圖書館于2012年成立了“圖書館之友”(Friendsof Palace Green Library),“圖書館之友”的愿景是尋求對特色文獻圖書館的研究、獎學金和推廣活動的支持,具體包括:促進圖書館的聲譽和激發人們對圖書館建筑、館藏及展覽的興趣,支持圖書館善本書、手稿及其他有價值的文獻的采訪工作,作為接受贈送的圖書、手稿等文獻的渠道,支持和保護圖書館的獨特善本書和文檔館藏,通過組織學術活動促進圖書館的學習和研究任務。招募志愿者不僅能夠使志愿者近距離了解特色館藏工作,也會起到宣傳特色館藏的作用。薩里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部門為志愿者提供了如下工作:幫助描述檔案目錄,抄錄和索引,整理記錄及對記錄進行編號,負責攝影、視聽和戲裝館藏的相關工作,協助推廣或特殊事件。(4)與外界合作整合館藏。20世紀90年代,赫爾大學圖書館檔案與特色館藏部出現了因讀者到訪圖書館引起的空間和管理問題,2010年,赫爾大學圖書館檔案與特色館藏部(University of Hull's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赫爾城市檔案部(Hull City Archives)、赫爾當地研究圖書館(HullLocal Studies Library)等3家機構進行了合并,通過資源整合,組建了赫爾歷史文獻中心(Hull Histo-ry Centre),該中心的建設得到了遺產彩票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赫爾市委員會(Hull CityCouncil)和赫爾大學的資助,該中心的建立將促使人們更加關注檔案和當地歷史。
3 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服務分析
3.1 嵌入式服務
英國高校圖書館依托特色館藏開展了嵌入課程、嵌入科研等嵌入式服務。
3.1.1 嵌入課程
英國高校圖書館依托特色館藏開展了嵌入課程的服務,一方面是將特色館藏資源嵌入課程,即課程的主講教師在課程中使用特色館藏資源,另一方面是特色館藏部館員嵌入課程,即館員依托特色館藏輔助教學。比如,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部館員在歷史和英語學院的教師開設的課程中,為課程提供了特色館藏資源,也依托特色館藏輔助了教學過程,主要是現代語言、神學、藝術史等類課程。此外,該館努力將特色館藏資源與國家課程相匹配,已經為當地小學提供了學習蘇格蘭獨立戰爭、瑪麗女王時代的手稿、蘇格蘭女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圣安德魯斯的生活等方面文獻的機會。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致力于將特色館藏資源嵌入盡可能多的倫敦大學學院的課程中,該館已經將特色館藏資源嵌入到該校開設的幾個課程中,比如:面向莎士比亞歷史專業碩士的與莎士比亞和他同時代的人相關的材料,面向法語專業本科生最后一年及英語專業博士生的中世紀的手稿,面向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早期字典,面向歷史文獻學專業的各種早期出版的圖書。萊斯特大學圖書館已經將特色館藏資源嵌入到8門該校開設的課程中,比如,面向歷史學專業一年級學生的“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現代歐洲早期文獻”的相關課程,該課程采用的形式為:先由圖書館員為學生講解與課程相關的特色館藏資源,學生在看10分鐘重點館藏資源表格后,由授課教師、圖書館員與學生輪流提問及回答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所看到的文獻。
3.1.2 嵌入科研
英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嵌入科研的服務包括研究咨詢、合作開展研究、為學生提供研究選題的建議等形式。比如,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開展了研究咨詢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郵寄、電子郵件或在線提交等方式進行研究咨詢。薩里大學圖書館采用了兩種嵌入科研的服務方式,一是提供一對一的建議,用戶通過與圖書館員交流研究興趣,圖書館員為用戶提供在網絡上沒有突出顯示的文獻,或者提供圖書館員知道的可能對用戶有幫助的其他地方的文獻;二是合作開展研究,圖書館非常希望與用戶合作申請研究經費,圖書館的參與及館藏資源能夠幫助用戶申請研究經費,該館已經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合作開展了3個項目的研究。萊斯特大學圖書館正針對相關學科領域開發一系列指南和論文主題思想,并制作了關于歷史論文特色館藏的網站,提供了3個時期的歷史館藏的概述,為本科生和博士生提供研究領域和論文選題的建議;比如,基于現代的歷史文獻(1800~2000年)提供了4個研究選題:鐵路的發展、萊斯特大學的歷史、萊斯特BBC廣播公司的成立、戰后萊斯特的社會和經濟變化。
3.2 特色館藏推廣
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舉辦特色館藏展覽、設立特色館藏研究基金、開展特色館藏相關活動、多渠道動態信息等多種方式開展了特色館藏推廣服務。
3.2.1 特色館藏展覽
英國高校圖書館不僅在館內開展特色館藏的展覽活動,也有高校圖書館將特色館藏借給館外機構進行展覽,通過特色館藏展覽,為讀者提供深入了解某種重要的特色館藏的途徑。絕大多數英國高校圖書館都開展了館內展覽,比如諾丁漢大學圖書館、利茲大學圖書館等。諾丁漢大學圖書館在圖書館固定場所開展特色館藏展覽活動,每年至少開展三次展覽活動,并在特色館藏網站建立了在線展覽欄目,將在場館展覽過的文獻呈現在特色館藏網站,主要是文獻的介紹以及文獻的照片。在特色館藏外借展覽方面,劍橋大學圖書館、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等都允許特色館藏外借展覽,并制定了相應的規定。劍橋大學圖書館歡迎其他機構借出特色館藏用于展覽,預借文獻的機構需要在計劃展覽日期前至少6個月提交借出文獻的請求。劍橋大學圖書館在評估借出文獻請求時,將會考慮文獻的狀況、在外借展覽期間是否有使用計劃、文獻的重要性、提交請求的機構的設施等。劍橋大學圖書館外借展覽的一般條件包括:不會將文獻借給巡回展覽;最多可以借用6個月;借用文獻機構的負責人需要簽訂借用協議;未經劍橋大學圖書館同意,參觀者不得對展覽文獻進行拍照;借用文獻機構需要在展覽標簽或展覽目錄上承認文獻的來源;借用機構需要向劍橋大學圖書館提交兩份免費的展覽目錄;借用文獻機構需要負責全部的費用等。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的外借展覽規定,除了在不得轉借文獻、提前提交請求、承認文獻來源、簽訂協議、借用單位承擔相應費用等方面與劍橋大學圖書館類似外,還有如下方面的規定:借用文獻機構需要妥善保管文獻,不得在借用文獻上加標記以及將原有標記去除,需要將文獻在安全、適宜的環境中展覽,不得在展覽文獻上使用粘結劑,借用文獻機構需要在收到文獻的48小時內向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提交文獻安全報告,文獻在運輸過程以及展覽過程中的任何損壞都應在48小時內告知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借用文獻機構需要在文獻離開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至返回該館期間為文獻辦理保險等。
3.2.2 設立特色館藏研究基金
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設立特色館藏研究基金,向研究人員推廣特色館藏。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都設立了特色館藏研究基金。圣安德魯斯大學圖書館自2014年開始設立訪問學者研究基金(Visiting Scholarship),目前已經連續3年設立此項基金。此項研究基金專門為校外申請者基于特色館藏開展研究而設立,研究基金面向所有感興趣的研究者,不局限于大學的研究者,也不限制研究者的級別。獲得研究基金者將會獲得最多1500英鎊的旅途和住宿費用,會被邀請參加圖書館特色館藏部的研討會,允許使用特色館藏閱覽室,并需在該館開展2周至8周的研究工作。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于2013年與該校人文學科教師合作成立了約翰?瑞蘭德研究所(The John Rylands Research Institute),旨在開展特色館藏方面的新研究。目前,約翰?瑞蘭德研究所設立了利弗休姆早期職業獎學金(Leverhulme EarlyCareer Fellowships)、紐貝里圖書館交流獎學金(New-berry Library Exchange Fellowship)等研究基金。比如,“紐貝里圖書館交流獎學金”是紐貝里圖書館一約翰?瑞蘭德研究所交流獎學金,該獎學金提供2個月的研究支持,一個月在約翰?瑞蘭德圖書館開展研究,另一個月在紐貝里圖書館開展研究;申請者提交的研究項目需要和上述兩個圖書館的館藏相關;允許博士生及博士后學者申請此獎學金;獲批者將獲得2500英鎊在紐貝里圖書館的研究資金、1500英鎊在約翰?瑞蘭德圖書館的研究資金,以及1000英鎊的旅途費用。
3.2.3 開展特色館藏相關活動
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與特色館藏相關的活動,吸引讀者深入了解特色館藏。利茲大學圖書館、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杜倫大學圖書館等都開展了與特色館藏相關的系列活動,主要是藝術創作活動、會談、研討會、讀書會等活動。利茲大學圖書館于2016年3月9日了即將開展的活動的信息。該館特色館藏部將在4月和7月開展兩類藝術創作活動,分別是在紙上描繪大理石花紋活動、亞麻油氈浮雕印刷活動,通過此類活動激發參與者從歷史館藏中獲得靈感,從而創造自己的新作品;該館一直持續開展午餐時間會談活動,會談活動涉及廣泛的學科,由專門的主持人就某一主題開展會談活動,午餐會談時間為下午1點至2點,比如,3月18日亞歷克斯博士主持談論“參觀威尼斯,從朝圣者到尋歡作樂的人”這個話題;3月19日由研究者分享其使用特色館藏部的歷史、醫學書籍和檔案的經驗。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于2016年2月29日了由約翰?瑞蘭德研究所組織開展的與特色館藏相關的活動,活動面向學術研究者和廣泛的公眾,主要包括:研究論壇(午餐會談)、中世紀和現代早期學習研討會的系列活動(與曼徹斯特大學瑞蘭德圖書館合作,瑞蘭德圖書館即為曼徹斯特大學的特色館藏圖書館)、現代世界早期的印刷品和研討會的系列活動(與曼徹斯特大學瑞蘭德圖書館合作)等。其中,研究論壇旨在發現瑞蘭德圖書館的特殊館藏如何塑造研究工作,討論時間為中午12點至下午1點,會談的主持人既有曼徹斯特大學瑞蘭德圖書館的館員,也有來自南安普敦大學的“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類”文獻的讀者。杜倫大學圖書館將于2016年4月26日下午5點~6點開展讀書會活動,讀書會討論的圖書為該館正在展覽的特色圖書。
3.2.4 多渠道動態信息
英國高校圖書館通過多渠道動態信息,的信息涉及新增加的特色館藏、有獨特價值的館藏、特色館藏部門的工作進展、特色館藏部門擬開展的活動預報等方面,讓讀者了解特色館藏與服務的最新進展,主要通過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網站、博客、twitter等渠道。雷丁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網站首頁設立了“事件、展示與特色文獻”欄目,了2016年在做什么、獨特的文獻、當前及以往的展覽等信息。利茲大學圖書館、曼徹斯特大學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等都建立了特色館藏博客,并在圖書館特色館藏網站提供了博客鏈接。利茲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博客了新近增加的特色館藏、某類特色館藏的數字化信息、即將開展的與特色館藏相關的活動信息等。薩里大學圖書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等都在圖書館特色館藏網站建立了特色館藏推特(twitter)網址的鏈接,薩里大學圖書館在圖書館特色館藏網站說明:如果要了解特色館藏研究室相關的最新信息,請關注圖書館twitter;并在公布特色館藏聯系方式時,同時公布了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圖書館twitter網址及傳真,由此可知,薩里大學圖書館的twitter賬號是其特色館藏信息的重要渠道。
4 啟示
4.1 重視特色館藏文獻的積累
英國高校圖書館開始收集特色文獻的年代較早,目前已經擁有豐富的特色館藏資源;近年來,通過接受贈書、購買、為外界存放文獻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加特色館藏。借鑒于此,建議我國高校圖書館重視特色館藏文獻的積累。首先,未建設特色館藏的高校圖書館,不妨從現在開始,對現有的館藏進行梳理,甄選出具有特色的文獻,比如,出版年代較早且館內只有一本的圖書,一旦丟失將很難購買,應該單獨保管;學生利用率較高的理工科專業圖書,以中國科技發展歷程為主題的圖書,記載中國重大發展的歷史性圖書等,這樣的圖書對專業學習、了解中國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值得特殊保管。其次,高校圖書館應注重某一主題系列文獻的積累。某一主題的系列文獻,往往對學習、科研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已經擁有一部分特色館藏的高校圖書館,可以將特色館藏分類整理,并注重在日后的特色館藏建設中持續增加現有主題類別的文獻。比如,某高校圖書館已經收藏了一些材料學科的專業書籍,應注意持續補充該類專業文獻。再次,高校圖書館應重視多渠道積累特色文獻,尤其是應重視爭取贈書以及合作建設特色館藏。高校圖書館應在圖書館網站、特色館藏閱覽室公告處分別歡迎各界人士、機構贈送某類文獻的說明,讓人們了解圖書館可以接收某些文獻。在合作建設特色館藏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嘗試為某機構或組織存放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獻,高校圖書館和文獻的所有權人共同商議文獻面向的用戶群體;通過高校圖書館的代為收藏,提高文獻的影響力及利用率。
4.2 重視制定關于特色館藏的相關政策
英國高校圖書館制定了特色館藏發展政策、特色館藏保護政策、數字化保存政策、文獻復制政策、閱覽室使用規定等多項與特色館藏有關的政策,這對保證特色館藏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借鑒于此,建議我國高校圖書館重視制定與特色館藏相關的政策。首先,應制定特色館藏發展政策。特色館藏發展政策應對特色館藏的收錄范圍、特色館藏采訪原則、特色館藏的數字化加工、特色館藏的建設合作等具體問題作出明確說明,使得具體工作有章可循。同時,特色館藏發展政策也應該隨著工作的開展,進行細微修改,完善原有政策。其次,應制定特色文獻及特色館藏閱覽室使用政策,規范讀者入室閱覽的行為,保護好特色館藏。比如,閱讀稀有文獻,應小心翻頁;不得在特色文獻上勾劃;不得攜帶鋼筆、拍照設施等進入特色館藏閱覽室等。再次,應制定特色文獻復印政策。比如,規定在版權法允許的范圍內提供復印件,并且只能由特色館藏工作人員幫助讀者復印,而不能由讀者本人借出復印,防止讀者自行隨意復印;規定復印收費標準,說明為讀者提供復印件所需的時間等。
4.3 重視特色館藏服務創新
英國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特色館藏服務工作,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服務的項目還比較單一,面向的讀者對象也多限于本校讀者。借鑒英國高校圖書館的經驗,建議我國高校圖書館重視特色館藏服務的創新。首先,在服務對象方面要有所突破。由于特色館藏在年代分布、文獻主題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特色館藏的潛在用戶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機構,而不是僅局限于校內的一小部分讀者,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面向較廣泛的讀者開展服務。其次,讓特色館藏融入課程。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特色館藏資源的主題,查找本校及本地其他高校、中學等開設的與特色館藏具有一定關系的課程,明確課程的具體內容,尋找讓特色館藏融入課堂的突破點,誠摯邀請授課教師基于特色館藏講授一部分課程,讓特色館藏成為課程的補充資料。比如,如果高校圖書館擁有民國時期的文獻,可以與講授近代史的老師聯系,探討館藏文獻是否和課程有比較大的聯系;經授課教師同意,圖書館可以邀請教師帶領學生查閱此類文獻,或者請教師基于此類文獻在圖書館內授課。再次,讓特色館藏助力研究。高校圖書館應結合特色館藏的特點,為開展相關研究的人員提供研究素材,從而讓特色館藏助力研究。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按學科或主題建立特色館藏指南,主動將館藏指南介紹給相關的研究人員;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基于特色館藏與相關研究人員一起申報研究課題,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最后,開展基于特色館藏的專題研討活動。比如,邀請院系研究人員就某一類特色館藏開展專題講解活動,通過研究人員的深入講解,使讀者對某類特色館藏有深入了解;還可以就某一主題的特色文獻開展討論會,為讀者提供就文獻所包含的內容發表見解的機會,激發讀者閱讀某一主題特色文獻的興趣。
4.4 重視特色館藏資源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