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13:49: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光污染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面對新世紀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和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世界各國都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都非常重視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素養教育,都把培養學生科學探索能力作為基礎教育的基本點,都力求使受教育者從單純的積累知識向探究知識轉變,從強調知識內容的積累向探究知識的科學過程轉變。為此,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就明確了“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把“科學探究”作為“內容標準”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領會“標準”中的這一基本理念,把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落實在物理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已成為每個中學物理教師新的課題。我在學習“標準”、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方面做了如下一點嘗試。
一、認真學習“標準”,領會“注重科學探究”的基本理念
所謂的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種研究獲得的證據提出種種解釋的多種不同途徑。在基礎教育中,科學探究也指的是學生們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科學探究是一種多側面的活動,需要做觀察、需要提出問題、需要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況已經是為人所知的東西、需要設計調研方案、需要根據實驗證據來檢驗已經為人所知的東西、需要運用各種手段來搜集、分析和解讀數據、需要提出答案、解釋和預測、需要把研究結果告之于人……因此,在“標準”中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學生通過經歷科學探究活動,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二、把科學探究滲透到物理教學的各個過程
作為中學教育基礎課程之一的物理課程,因其研究對象是客觀物質世界。研究目標是正確揭示客觀世界現象和過程的本質規律,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觀察和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很容易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供很好的環境和素材。所以,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把科學探究活動滲透到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系統,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1.制定“科學探究”的教學計劃,有的放矢地實施“科學探究”教學
由于科學探究的要素較多,科學探究的形式又多種多樣,所以,在教學伊始,教師首先要根據本校物理實驗室的條件、器材情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物理知識的教學內容,制定詳細、可行的“科學探究”的教學計劃。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也應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單到復雜”的認識規律。在實施“科學探究”教學的起始階段,可以就“科學探究”要素中的某一要素,通過科學探究的教學活動進行著重培養和訓練。當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各種要素都比較熟悉后,再選擇在一次科學探究過程中涉及所有的要素或部分要素的能力培養方法進行教學。
2.把科學探究活動滲透到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
(1)課內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
這類活動一般都是首先由教師通過列舉大量的事例,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對該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和預測,并嘗試設計探究方案。而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在課內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這類探究活動有學生實驗、隨堂小實驗、對調查和信息收集的結果進行交流等多種形式。
(2)課外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
這類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設計探究方案,并讓學生在課外主動進行的實踐活動。課外探究活動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家庭小實驗、實驗課題研究、社會調查報告、科學小制作和小論文等。下面是讓學生進行“調查學校或家庭所在社區的光污染現象”的科學探究活動的案例:
在課堂上教師指出,目前光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在大城市,光污染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希望同學們課后調查一下學校或社區有關光污染現象。
同學們紛紛議論:什么是光污染?什么樣的光才能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響?
A同學說:激光對人體和眼睛有傷害;
B同學說:用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上時,對人眼有傷害;
C同學說:他家鄰居經常在路邊進行電工焊接,焊接時的弧光對人眼有傷害;
D同學說:我家對面有幢高樓,外墻是用玻璃裝潢的。一到下午2―3點鐘,從大樓方向反射來的太陽光照得我家耀眼,讓人無法忍受。特別是夏天,天氣炎熱,太陽光反射到我家時,我感到自己好象站在陽光下爆曬一般。
為了弄明白什么是光污染,哪些光現象算是光污染我們周圍究竟存在哪些光污染?同學們制定了一個探究計劃:
A組同學到圖書館查找有關光污染方面的資料,主要查閱有關什么樣的光會對人眼造成傷害,什么樣的光會對人的身體皮膚造成傷害。
B組同學去醫院訪問眼科和皮膚科的醫生,了解光對眼睛和皮膚的傷害原因和后果。
C組同學訪問網站,收集有關光污染的最新信息。
三組同學分別按照計劃進行信息收集。他們收集的信息是: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
2001年,美國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內分泌學家拉塞爾?雷特博士甚至說:“燈光是一種。濫用燈光,就是危害健康。”
“光”影響睡眠、視力和性發育
當你被玻璃幕墻反射的光刺得睜不開眼時,你還可以本能地抬手遮眼或逃避光芒,但有些光污染及其危害,或許你毫無意識。近年來因光污染引發的糾紛逐年增多,它對健康的影響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導致白內障。
據調查研究表明,兩歲前夜晚開燈睡覺的孩子,近視率約為55%;而熄燈睡覺的孩子,近視率僅10%左右。光污染導致的惡劣視覺環境被認為是近視高發的重要因素。更有研究表明,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瑩告訴記者,若長時間處于強光或彩光環境,眼睛晶體功能將受影響,損傷后就可能導致白內障。因此,遇到強光時一定要避免肉眼直視。
導致心煩、焦慮、無法睡眠。
家住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的李女士被附近高樓大廈通宵閃爍的霓虹燈攪得不得不找睡眠專家。“開始是睡不沉,接著是無法入睡,后來甚至一到晚上就害怕、心煩、焦慮。”睡眠專家、上海中醫失眠癥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人睡覺時眼睛雖是閉著的,但亮光依然會穿過眼皮,影響睡眠。據他臨床統計,約有5%~6%的失眠因噪音、光線等環境因素引起,其中光線約占10%。“一旦失眠,人體得不到充分休息,又將引發更深層面的健康問題。”
影響激素分泌,甚至導致兒童性早熟。
拉塞爾?雷特博士發現,夜間照在視網膜上的燈光,會減少褪黑激素生成,而這種激素正是調節晝夜節律的重要物質。光掠奪了黑夜,打亂了激素分泌節律,可能導致正常周期失衡。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伍學焱表示,如果兒童受到過多的光線照射,褪黑激素的分泌將減少,從而導致性早熟或生殖器過度發育。其他激素的分泌也有生理節律,如雄激素早上七八點時達到最高點,燈光會對此產生影響。光污染還會影響人的心情。這又會間接影響激素分泌。
讓人變得抑郁。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蘭迪?納爾遜教授1月21日在美國神經科科學年會上表示:夜間過多接觸光線可能導致抑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室副教授聶靜也表示,光污染會導致頭昏心煩、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
對于夜間工作或長期有夜生活的人來說,受光污染的傷害更大。2001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學報》刊登的研究顯示:女性上夜班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幾率越大。聶靜也告訴記者,長期受歌舞廳中的彩光照射,其紫外線會誘發流鼻血、牙齒脫落、白內障,甚至導致白血病和其他癌變。彩色光源不僅對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讓人出現惡心、嘔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低下等癥狀。
盡量少在墻上裝鏡子
專家建議,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消除光污染的危害:
室內燈光很講究。
應盡量避免五顏六色的旋轉彩燈。從顏色上講,客廳、書房、廚房中,起主要照明作用的大燈最好選擇冷色調,也就是可以發出白光的燈;而臥室、衛生間、陽臺宜采用發黃光的暖色光源。局部照明時,應用遮光性好的臺燈,以阻擋這類光源所含的較多紅外線輻射。盡量少在墻上裝鏡子、玻璃等飾品。不管辦公室還是家里,盡量用白熾燈而不是日光燈,后者的紫外線和藍光會對皮膚及視網膜造成傷害。
裝修宜用亞光磚。
辦公室和家中的地面,如果用拋光磚,光反射系數會升至90%,造成光污染,如用亞光磚則不會。如果已經使用了拋光磚,就不要用度數過大的燈直射地面,應盡量開小燈。家中書房和兒童房,應盡量用木地板代替瓷磚。不管是居室還是辦公場所,墻面涂料最好以米黃、淺藍等淺色為主,過于刺眼的白色反光強烈,最好不用。
在晴朗無月的夜晚,一個人至少能看到2000多顆星星。這些星星有明有暗,而且色彩斑斕。在夏天,你能欣賞到壯美的銀河;在冬天,你會觀察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在一年的不同時候,你還有可能領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五顆大行星的風采。也許還會有詭異的流星在你不經意間劃過夜空,還會有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悠哉悠哉地穿行……這就是我們頭頂上美麗而令人敬畏的夜空。置身于這樣的夜晚,可以什么都去想也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一個在這樣的夜空下長大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哲學家、航天員抑或是天文學家。然而,這樣純美的星空似乎正在漸漸離人們而去,正在模糊成人們遙遠的回憶。特別對于久居城市的人們來說,更是如此。一位擁有30多年經驗的美國觀星者這樣描述他的夜空:“30年前,從市中心駕車一小時就能找到一片真正黑暗的天空。而現在你通常則需要開上250千米或更多。在我的觀測生涯中,我目睹了日漸嚴重的光污染一點點蠶食我們的星空。在許多年前,在美國的東北部這片高度城市化的土地上,我曾見過近似純美的天空。可是現在已不太可能了。”
來自美國的一份調查報告證實了這一點:現在,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對銀河視而不見。而且,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難保人們不會對農歷十五的月亮視而不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是誰“偷”走了清透的夜空?研究的結果顯示,造成這一切的“元兇”就是光污染。提起污染,也許你更多想到的是煙囪中滾滾的濃煙、河流中汩汩泛著白沫的黑水、工地上刺耳的機器轟鳴聲。誰又會想到光也能造成污染呢?而事實上,光不僅可以造成污染,而且種類形形。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使你失去夜空的主要就是后兩種污染作用的結果。當夜幕降臨后,商場、酒店上的廣告燈、霓虹燈,舞廳、夜總會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熒光燈以及閃爍的彩色光源發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強光。這些燈多不是用來照明,而只是作為裝飾,甚至有一些干脆就是“照天”用的。這些燈發出的強光射向夜空,在那里因遇到空中的塵埃和水氣而發生散射,進而彌漫在空中,形成城市中的“不夜天”。
天空中彌散的光芒淹沒了星光,在大城市中只能看到幾十顆較亮的星星。這樣的夜空已經使很多人淡忘了銀河、土星的美麗,讓人們只能從書本上了解流星雨。對于孩子們,夏夜數星星的樂趣已然是一種奢望了。
天文學家說:“失去星空的景象,對于孩子們而言將是個巨大的損失,這一代在城市周邊長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難看到銀河,也很難知道布滿上千顆星星的天空看起來像什么樣子。”也許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去天象廳參觀的原因之一吧。但天象演示真的能替代真實的星空嗎?不可能!
“即使是最好的天象儀,也無法顯示夜空的真實規模。我記得我曾經在亞特蘭大Fernbank科學中心的天象館工作過,每天我都要操作天象儀演示好幾次。有一次,亞特蘭大整整有一個禮拜天氣都很差,所以我一直沒看見真實的夜空。當天氣終于開始好轉的晚上,我走到戶外,看見云層散開,我深為獵戶座的美麗所震懾。那是真實的,而且我能清楚分辨兩者的差別。”天文學家Mitzi Adams如是說。
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充分體現學生為主思想,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發生變化。具體教學目標為:1.知識目標:會列舉出全球性環境問題及危害。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對環境污染的調查,掌握生物學習的一種方法――調查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體精神和協調能力、組織能力、規范性語言表達能力、調查報告的撰寫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對環境污染的調查,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觀和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培養學生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的高尚情感,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危害環境污染的危害,本課教學設計需要學生利用較多課外時間和開發社會資源開展我縣城區生態環境問題,調查分組、任務確定是否科學合理就是教學目標能否達成的關鍵。
教學難點:預防和治理生態環境問題的措施是本節課的難點,主動參與和自覺行為更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教學設計
(一)調查分組課前兩周明確調查方向,建立5個調查學習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分別明確每個小組的調查任務。分別為:1.我縣城區空氣質量狀況及成因;2.我縣城區飲用水源、水質狀況及成因;3.我縣城區生活、工業固體垃圾生產處理狀況;4.調查我縣改革開放二十年前后清溪河生態變化情況;5.我縣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現狀和規劃。
(二)調查方法各組調查內容和任務,各小組利用課外時間分別到縣環境監測站調查我縣城區空氣質量監測結果及情況分析;到縣環保局了解我縣城區飲用水源、水質來源、日用量、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的排放量及成因;到縣環衛所,調查我縣城區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的日產量、處理方法及相關危害;查資料(環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及相關后果,我國自然保護現狀)。
(三)調查資料的匯總、歸納整理、分析
1.第一小組獲取了我縣兩個空氣質量狀況監測點位空氣質量年度報表,在相關專家指導下得出結論:我縣城區空氣質量狀況大多良好.有時呈輕度污染,少數時間中度污染,其原因主要是交通、建筑揚塵等。
2.第二組同學調查我縣城區飲用水源、水質狀況及主要污染源的情況總結如下:我縣城區主要飲用水源來自兩個水庫。主要污染源及現狀:①工業污染源:主要是鋼鐵廠、煤礦、屠宰場,②生活污水,主要是兩個場鎮人產生,沼氣化率低;③養殖業因承包戶用磷肥、氮肥和動物尸體進行肥水養魚造成水質惡化。④長葫水庫集雨區工業污染源有鋼鐵廠,氣體廠,屠宰場;業廢水中污染物有氨氮化合物、揮發酚、石油類、懸浮物等。屠宰業生產廢水均未得到有效處理,沒有實現達標排放;⑤淀粉加工污染:集雨區中有14個淀粉加工點;⑥水上運輸、機動采砂船和抽砂作業造成油類污染。
3.第三組同學到縣環衛所調查縣城生活、工業固體垃圾的生產、處理情況整理如下:我縣城區生活垃圾、企業生產各種廢棄物,炭渣等主要是靠環衛所垃圾車清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填埋場周圍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危害。
4.第四組的同學查詢環境污染的危害及實例,匯集材料整理如下:①臭氧層破壞:白內障、皮膚癌等疾病發病率增高;②溫室效應:可使極地和高山冰川融化而引起海平面上升,③酸雨:可影響植物生長、并造成植物死亡、導致魚卵不能孵化,它對建筑物和橋梁的腐蝕破壞也很大。④生物富集作用:有機氨農藥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但是通過水―水草―浮游植物―小魚―肉食性魚,這樣一條鏈,可以成千上萬倍的富集。⑤生物體富集作用:水質惡化和魚群死亡的現象。如水花、赤潮。⑥白色污染:不易自然分解,降解周期長,降解會產生有毒物質,殘留于土壤、水源、空氣中,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危及人類生存。
5.第五組到縣人大城建辦公室調查我縣近期縣城治理污染的主要措施,摘要如下:①已經完成投資修建污水處理廠;②城區建立垃圾日清日除制度,垃圾分袋制度,加垃圾填埋場的清理、消毒、防疫工作、完善填埋場的基礎設施建設。③城區公交車、出租車完全使用液化天然氣,嚴格車輛報廢制度和檢測制度。④強化職能部門的職責,加強環保、衛生、防疫、城建的部門的環保設備的建設,完善相關制度,明確相關責任。⑤加強環保法律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好廣播、電視的覆蓋面,在學校、城區廣泛開展各類環保活動。
(四)教學實施
1.多媒體教學軟件《熱帶雨林》《非洲沙漠》《揮師三江》的片斷播放。獲得信息:熱帶雨林動植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生態環境良好;沙漠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甚少,營養結構簡單、生態環境差;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威脅著我們的家園;
2.分組匯報相應調查報告:交通、建筑、工業揚塵是造成縣城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污染狀況隨季節變化因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縣城城區生活用水水質較差,有大量有害物質進入,主要原因是工業、生活污水進入水源聚集區,城區生活垃圾主要是外運堆埋處理,造成垃圾場傳染病擴散,空氣、水源污染。目前還存在全球性的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生物富集現象、富營養化、白色污染、光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正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毀壞我們的家園;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一大批改善人居環境的措施正不斷地得以落實。學生分組匯報其他補充、評價,教師最后完善補充給予激勵性評價。
3.環境污染的危害與預防措施:學生在自學教材和參與調查的基礎上,自主完成本節課知識目標:①環境污染的種類、危害;②環境污染的預防措施與我們的責任。教師總結提升:全球性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得健康正受到威脅。
4.課后鞏固:學生自制宣傳小報一期,主題:《我愛我的家園》,內容包括環境問題及其危害、預防措施、倡議。
應試教育的觀念應該摒棄,但扎扎實實的基礎知識練習不能丟棄,有關物理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還是需要一定的練習作保障。為了使學生樂于做題并做有所得,我在設置課后的即時性作業時,改變以往硬性規定、呆板單一的做法,將作業分為“必做作業”和“自主作業”兩個層次。“必做作業”一般為基礎題,主要用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一般每個同學都基本能夠完成,所以要求每個同學必須完成。“自主作業”則是課堂相關知識的拓展延伸題或創新題,每個同學可視自己的學習基礎量力而為,自主選擇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多少。例如:學完《聲的利用》后,除布置同步練習冊上的“必做作業”外,還布置了三道“自主作業”讓學生自由選做:①結合學習內容自編一道與聲現象有關的題目,題型不限。②寫一則有關聲現象的異想天開小設想。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出題(可以從其他參考書上找題),互相檢查批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做其中的一題。這樣,既給學生選擇的余地,又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實踐證明,學生對“自主作業”非常感興趣,樂此不疲。其中個別學生編出的題目水平較高,更多的學生寫出的《噪聲紅綠燈》、《噪聲吸塵器》、《聲能電池》、《治病一測知》等小設想充滿了創新火花。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將其中幾篇推薦到《物理教學探討》、《少年電世界》等雜志和《深圳商報》上發表了,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變成了鉛字成果,其喜悅之情不言而喻。學生完成這類作業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有所選擇,不再感到單調枯燥,從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求。這樣的作業不僅延伸了課堂訓練目標,激發了學生探索欲望,擴大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做作業不再成為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了。
2.作業設置的多樣性
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各種能力,我還遵循自主性、擴展性、開放性的原則,作為課后即時性作業的補充,設置了長期性作業,這種作業不要求當天完成,可以讓他們周末和家長一起完成,也可以給他們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學期的時間去完成。長期性作業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①觀察查閱題
如學完《杠桿》后,我讓學生回家觀察家里哪些物品利用了杠桿原理,學生很快找出筷子、掃帚、抽水馬桶、水龍頭、垃圾桶、剪刀、指甲刀、開瓶等很多物品。又如學完《光現象》后,我布置了“尋找有趣的光現象”的作業,學生一口氣從網上找到了“單面反光鏡”、“天空的顏色”、“綠色的太陽”、“紅色的月亮”、“海市蜃樓的成因”等資料。此外,學生在學習其它章節時,還收集到助聽器的有關資料、汽車中的光學知識、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等。新課程將學生的學習向生活、社會等廣闊時空進行開放,使學生作業的天地更為廣闊。
②動手實踐型
現在不少學生動手能力很差,一些簡單的常用工具不會使用,要弄斷一根鐵絲,不會用鉗子,擰緊一個螺絲,不知道向哪個方向擰,甚至鬧出連接導線,塑料皮沒剝就連在一起的笑話。現代人要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要增強生存能力,必須學會動腦動手。新課程每一章都有大量的動手實驗和動手探究的素材,這些內容不可能都放到課堂上完成,于是就成了長期性題的一個組成部分。每學完一部分內容,就布置一些相關內容的小實驗和小制作給學生去實踐,同時也鼓勵他們自己根據的興趣做別的小實驗和小制作。例如:小孔成像、切不斷的光線、神奇儲錢罐、蒸汽風車、走馬燈等。動手實踐題還包括辦物理小報、物理小實驗、自己制作電器使用常識手冊、自己制作物理應用知識的幻燈片或網頁、舉辦物理知識(如“安全用電”)圖片展等。這些別開生面作業激發著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每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一個生長點和履歷,學生在生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中成長,在知識的與能力的不斷互動中成長。
③研究性學習型
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是世界科學教育的一個大趨勢。在學完新課后,我都讓學生自主選擇“最愿意探究的問題”,小組合作,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帶著介紹信到環保局、社區、街道等地方訪問、調查、拍照,帶著問題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數據,寫出調查報告。結果,光污染調查組的同學弄懂了人工白晝、彩光對人產生污染的原理;家庭污染調查組的同學寫出了《家庭現代科技產品的潛在污染調查》;水污染調查組的同學寫了《從洗車中思考節水》的調查報告;交通情況調查組的同學寫出了《深圳市中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情況調查》;紙張調查組的同學寫出了《草稿紙的浪費現象與思考》和《舊課本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探討》,這些作業在參加區、市、省青少年創新活動中都獲得了獎項。還有很多學生寫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和創新設計方案。這些作業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立足于“生活處處皆學問”的大課堂觀念,具有鮮明的價值追求和理想愿望,這種作業成為了學生的一種生活過程和生活方式。這種作業記載著同學們開展探究活動、體驗幸福和快樂的足跡,是新課程下的物理特色作業。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發明逐漸走邁人們的生活。家用電器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方便與豐富我們生活。而與同時,一個隱形殺手的潛伏在人們的四周。它無色無味,也許在短時間內不被人們發覺。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脅到我們的生命。為此,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了解更多的輻射危害,尋找出可以防輻射的方法,給予更多人幫助。
二、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電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磁輻射有兩大類:一是自然界電磁輻射源,來自某些自然現象,如雷電、臺風、太陽黑子活動與黑體放射等。二是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來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統或裝置與設備,其中又分放電型電磁輻射源、射源電磁輻射源及工型頻電磁輻射源。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1969年~1982年,美國與里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腦瘤,當時該地區在發展多項電器工業,而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電工或電器工程師。對此,得克薩州癌癥醫療基金針對這一些人進行抽樣化驗,發現好多人的癌細胞比一般人的生長速度快24倍。吸收電磁輻射過多,會導致胎兒變形、骨髓早死、白內障、肺致病死性損傷。
四、有效防護電磁輻射措施
1、縮短一次接觸電磁輻射的時間
2、使用防輻射護膚霜。
3、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應用手冊,該根據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當電器不用時,最好將電源關閉。
五、各家用電器的輻射量(表格)。
家電種類
輻射強度(單位:毫高斯)
電視機20
洗衣機30
VCD30
復印機40
電腦機150
吸塵器200
微波爐200
手機200
音響20
空調20
也許這些電器的電磁輻射不是很大,然而我們卻不可忽視。電磁輻射有一個累計效應,偶爾一兩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積到一它程度就會慢慢對人體產生危害。
注意:對人危害三大要素
a、輻射源的強度
b、受輻射的時間
c、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
六、調查周圍人群對電磁輻射的認知程度。
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們深入周圍身邊的人們,其中多數都是我們的親人,在一次調查中,點共調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說一點都不知道。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數人不明白什么是電磁輻射。為此,更加地堅定我們對電磁輻射的研究。
七、組員的感受
我們都認為了解電磁輻射是很緊要的,廣大的人民群眾在使用家用電器并不知道電磁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為然,并不重視,久受電磁輻射的危害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因此,我們認為是否國家可以宣傳電磁輻射的危害。這樣的話,應該可以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八、疑難問題
電器在使用過程中是否產生的電磁輻射都是相同?
每一種電器的使用是否有一個安全的距離?
九、參考文獻
1、《電磁波傳播與研究》
2、《電磁波》
3、《電磁波傳播原理》
調查問卷
親愛的阿姨叔叔:
您們好,這是我們的一個調查問卷,我們想了解您對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的認知程度,謝謝您的合作。
1、您知道電磁輻射嗎?
①知道②不知道
2、您知道電磁輻射的來源嗎?
①知道②不知道
3、對電磁輻射的危害,您有防范過嗎?
①有②沒有
4、一般您是怎樣防范?
①不與電器接觸過近
②使用防范工具
③擦防護輻射霜
④其他方法
5、長久接觸電器,您出現過什么癥狀嗎?
①有②沒有
6、以后您會對電磁輻射有嚴加防范嗎?
①會②不會
化學研究性學習報告2
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涵蓋了兩種含義。即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理解,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滲透于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學習方式,同時也包括學科內的專題研究活動。從狹義上理解,它是一種專題研究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養成教育為歸宿的學習活動,它實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三位一體,極大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深層內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它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臺階。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目標
1.內容:
挖掘化學學科中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和信息;
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模式;
化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
與化學教材相對應的各階段研究性課題等。
2.研究目標:
學生目標:
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教師目標:
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務,即建立問題的初始狀態。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用新穎的方式和生動的語言創設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探討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讓他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去進行研究。
學科目標:
化學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教師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調查、通過觀察實驗和奇趣事例、通過原有知識儲備、通過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來創設問題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從而獲得較為牢固的知識。
究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步驟
1.基本原則:
(1)全員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綜合性原則:由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為載體,每一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都會涉及到很多知識,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學過的知識間建立一定聯系,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系統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從學科的學習帶向綜合的學習,綜合應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期有所收獲。
(3)自主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探索性原則: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學習過程。
2.研究方法:實驗法
3.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由教科室組織舉行系列講座,學習理論,設計方案。使教師和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序。引導師生及學生家長提高認識,作好研究性學習的心理準備。
(2)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明確如何發現問題,怎樣歸類分析問題以及選擇課題的一些原則。
(3)做一些課題研究的示范工作學科教師結合所教學科,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研究問題,通過提出問題——描述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論證——解釋結果——評價結果——問題解決的學科上展示,對學生進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指導。
(4)培養課題研究的骨干。通過學習,有的學生已著手開展研究,我們在各班培養一些課題研究的骨干,以帶動全體學生。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具體任務是:
(1)指導學生定課題。從身邊和生活中發現問題并研究課題。學校在課題選題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選題比較有特色。一是圍繞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及對人體的作用,購買小食品的消費情況的調查;二是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課題,如房屋裝修的材料與污染情況調查、人體所需元素的調查,通過調查、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指導學生制訂研究方案
教師對學生所選課題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指導、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具體實施的步驟等制定研究方案。(3)以班為單位進行開題報告,選聘指導教師,高一年級共確立了82個化學課題,化學子課題組對課題進行歸類和整理。
(4)整合各方面力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確定課題后,我們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集中活動和分散步活動相結合,重點從兩個方面讓學生實踐、體驗。一是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通過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最后得出結論。二是調查研究。學生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得調查結果,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和觀點。
(5)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評估。對課題研究進行陳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動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在班級展示學生的調查報告,評估內容。重視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程序。
(6)課題組成員分工挖掘研究性學習素材,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將設計研究性情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7)開展研究性學習公開課,
四、研究成果
經過近一年的實驗和探索,研究性學習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一個課題組的學生認為: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研究對生產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學研究必須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掌握科學的方法,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有科學的決策,我們覺得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學生非常贊同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滲透在學科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的觀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子課題研究小組(略)
環境研究性學習報告3
隨著現代都市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為現在都市的環境公害,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這種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廈的玻璃幕墻。在下午約2~4時折射的太陽光正好對著公路,司機們的視線受到干擾,存在安全隱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種問題,特別是繁華地段的高層反光反熱的玻璃幕墻,因此,本小組在深圳市的蔡屋圍等繁華地段進行調查研究,開展了“光污染”的課題研究。課題目的:
1.認識和了解光污染的有關知識。
2.調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關建議。
3.學會團結合作,學會對知識的探討與研究。
課題研究過程與方法:
1.查找資料:上網查找,翻閱書報。收集資料。
(1)光污染分為人造光與自然光,這些光照對人體有害處。
(2)人對光的色彩有何反應。
(3)光污染對各種人群的危害。
2.實地調查
(1)對行人、司機的采訪。
(2)采用拍照,進行實情記錄。
3.總結整理
(1)整理資料,分析內容。
(2)制作網頁。
研究結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據環境科學的解釋,光污染是指過量的光輻射,紫外線輻射和紅外線輻射對人體健康,人類生活和工作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輻射中常見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視野內有光亮度范圍不適宜,在空間或時間上存在著極端的光亮度對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見度的視覺現象,玻璃幕墻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陽光、燈光等光線過強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視力下降并迅速疲勞,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間迎面而來的汽車前燈的眩光會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機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發生危險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來源太陽輻射。太陽光主要有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等。而光污染是指過量的光的輻射,紫外光的輻射,能對人體健康、人類生活和工作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線過度的照射,便會引起日光性皮膚炎,會使人身體暴露部位紅腫,嚴重者起水皰,患部有灼熱,刺癢或疼痛感;病情嚴重時,可伴隨身體不適、發燒、惡心及心跳加速,長期日曬過量會造成慢性損害,長期照射陽光,紫外線能誘發皮膚癌。但適量的陽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陽光
反射太陽光,這種光污染是城市中最為嚴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雖然以玻璃幕墻為主,是很美觀,但在美麗的背后卻潛藏著殺機,它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很多危險,如:使正常細胞衰亡,出現血壓升高,心急燥熱等不良癥狀,還可以使人的視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們日常使用的電燈,舞廳用的彩燈等。在舞廳里,我們看到的燈光五光十色,美麗萬分,可你對它的危害又認識多少呢?各式各樣的彩燈是光污染的來源之一。彩燈雖然能夠強烈的刺激感官,同時刺激也能病發細胞,使人的眼睛不適,影響人的中樞神經,令人產生頭暈目眩,站立不穩的感覺,長期處于這種燈光下會引起頭痛,失明,食欲不振。此外經科學研究表明,彩光能給人產生心理壓力,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
(5)彩光心理壓力指數
燈光顏色白光黃光綠光藍光紫光紅光黑光
壓力指數100113133152155158187
(6)光污染如何導致近視
作為學生的我們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就更嚴重了,現代學生的近視眼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必不可少原因是光污染。學生所用的臺燈,光質分為紅外光、紫外光。紅外光易被水分吸收,而人的眼球80%左右是水分,長期吸收紅外光會使眼組織變異;紫外光有穿透力,殺傷力強,長期受紫外光輻射,眼細胞受到傷害。臺燈的光污染會對眼睛造成疲勞,損傷,從而使視力下降。
2.光污染的防治與建議
(1)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多植樹,樹木可以減少光污染的強度,從而減少光污染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
(2)在交通繁忙地區的建筑物應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最好使用不反光、不反熱的建筑材料。
(3)住宅區不用反光、反熱性強的建筑材料,因為它會直接危害到人們的健康,生活習慣。
(4)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墻,應有自動轉向反光系統。如:兩棟樓隔著一定的距離而對立,若太陽光從對面大樓方向射過來,那么這棟大樓的反光外墻通過自動反光系統調節一定的角度,射向另一棟大樓再經過自動反光系統,把光反射到天空去,這種設想的可行性是可以的,但依現在的科技水平要完成這一系統是不可能的,它需要高新的科技與高能量的消耗,因此這種想法只有在未來實現了。
(5)現代社會提倡使用新能源,而太陽能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利用太陽的高熱能來發電,在某些高原地區長年受到太陽的照射,我們就在那里安裝了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儀器,同樣我們也可以在高樓大廈上安裝此種儀器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一是能使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污染大量減少,因為我們利用太陽能發電,可以減少對植被的砍伐,也可以減少燃煤的數量。二是能為此大廈減少電費,甚至可以倒賣電給發電公司,同時,能給在此大廈工作的人們帶來合適的室內溫度,夏不熱,冬不冷。
(6)對已經產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墻,專家建議可采取其他補救方法,如用新型的亞光外墻建筑材料置換或對受光污染影響的地方增加隔光措施等。
(7)目前我國尚未對光污染立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市政府應制定有關光污染的法律。如,如何使用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與對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對光污染嚴重的地區要如何改善等。配合我國現階段,制定有效的法律來改善現代化都市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光污染情況,這樣才能保證這里的人們的健康。
iso9000學習報告4
早就聽說過ISO9000認證,它是一種管理體系的認證,是企業管理質量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標準,從一定程度上講,取得了這項認證就是形成了一個國際化的管理體系標準,許多外資企業通過我們的認證體系就可以了解我們目前所屬的管理體系模式。剛進公司時,我還在想,我們為什么沒有做個9000認證呢?時間轉眼而過,經過一年多的成長,我們的認證工作也緊鑼密鼓的運行起來。
更榮幸的是,我很有幸的參加了長城(天津)質量保證中心的劉老師為我們公司提供的培訓。通過劉老師的培訓,我更深刻的了解到ISO90001的意義。培訓中劉老師不止一次的提及我們公司在開業至今的短短一年多時間里,一次性申請三項認證是非常了不起的!有很多公司,僅是申請一項認證就足以讓他們手足無措的了,而我們的這三項認證卻實施的有條不紊。
QES管理體系是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簡稱,包含ISO9001質量標準、ISO14001環境標準和ISO28001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其中,Q代表質量(quality),E代表環境(environment),S代表安全(safety),同時表示職業健康安全。QES管理體系的理論精髓是:堅持PDCE循環的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性思維的工作方法;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思維方式;系統思考、注重實效的實用主義工作出發點;注重實效、恰如其分的科學評價方法。通過不斷推動PDCA持續改進,使管理系統更高效、更優化、更適用。QES管理體系要求企業管理行為重在受控,即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游戲規則,讓全體員工及相關各方都去遵循它。要求管理工作程序化、文件化、規范化。各企業均可根據這一方法論結合實際建立起適合本企業特點的QES管理體系。QES管理體系包含“QES管理手冊”“QES程序文件”“檢驗規程、技術標準、作業指導書、管理制度”“記錄文件及表格”四級文件。
能夠融入到濱海中遠這樣了不起的大家庭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呀!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像我這樣一個小丫頭,在金光閃閃的濱海中遠庇佑下,也覺得自己光鮮了許多。
這次的培訓主要是針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的,劉老師說此管理體系是圍繞著八個原則展開的。包括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和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其中,最關鍵的原則是領導的作用,因為領導的任務是為企業建立統一的目的和方向,應該創造和維持一個能讓員工充分地參與組織目標實現的內部環境。
劉老師說應用領導作用原則通常需要:整體考慮各利益團體的需求,包括客戶、組織所有者、員工、供應商、金融機構、當地社團、社會。為公司未來建立一個清晰的愿景。設置有挑戰性的目的和目標。在公司各層級建立和維護共同的價值觀、公平正直和道德模型。建立信任,消除恐懼。為我們員工提供所需資源、培訓和自主以開展相關的職責和義務。激發、鼓勵和認可我們的貢獻。
這個原則將會讓我們理解公司目的和目標,并激勵我們向這個方面努力;將以統一的方式評估、合作和實施各項活動;降低組織各層級之間的溝通誤解。
它的其中一個基本原則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公司依賴于客戶,所以應該了解客戶現在和將來的需求,滿足客戶需求并努力超越客戶期望。
應用以客戶為關注焦點通常需要:調查研究和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望。確保把企業目標和客戶需求和期望連接起來。在企業內部全面溝通客戶需求和期望。測量客戶滿意度,并針對結果采取行動。系統的管理客戶關系。確保在滿足客戶和其他利益團體之間的平衡。
這樣就可以通過靈活和快速的對市場機會的反應提高收入和市場份額。;提高了組織對資源的有效利用來增強客戶滿意;提高了客戶忠誠度,留住回頭客。
另一個基本原則是持續改進,事物是在不斷發展的,都會經歷一個由不完善,直至更新的過程。人們對過程的結果的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和提高,例如對服務質量水平的要求。這種發展和要求都會促使組織變成改進。公司應建立一種適應機制,使公司能適應外界環境的這種變化要求,增強適應就是持續改進。企業的存在就決定了這種需求和持續改進的存在,因此持續改進是一個永恒的目標。
應用"持續改進"的原則,公司應在整個公司內使用一致的方法持續改進組織的業績;為我們員工提供有關持續改進的方法和手段的培訓;將產品、過程和體系的持續改進作為公司內每位成員的目標;建立目標以指導,測量跟蹤持續改進。
八個原則中還包括三個方法原則,分別是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和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過程方法:在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一個過程來管理的時候,期望的結果將更有效地達到。通過有效地使用資源,降低成本,加速作業效率;得到改進的、一致的和可預測的結果。關注改進機會,并劃分優先級。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這里的"系統"的含義是指將企業中為實現目標所需的全部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予以綜合考慮。要素的集合構成了系統。要素和系統構成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個系統相對于高于它的一級系統,它自己又是要素。因此,產生了子系統、系統與所處環境的聯系及影響。系統內要素不是簡單的排列,要素的順序、關聯及構成方式決定了系統的結構。
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成功的結果取決于活動實施之前的精心策劃和正確的決策,決策是一個在行動之前選擇最佳行動方案的過程。應用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公司應確保數據和信息足夠精確和可靠,讓數據/信息需要者能得到數據/信息,使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數據,基于事實分析,權衡經驗與直覺,做出決策并采取措施。決策是理智的,增強了依據事實證實過去決策的有效性的能力,也增強了評估、判斷和決策的能力。
ISO9000的另兩的原則分別是全員參與:各層級的員工是企業的要素,充分參與能使每個人的能力為企業的利益服務。在企業內激勵員工,獲得員工自身的承諾和參與;改革創新和創造以促進公司目標實現;員工將會對自己的績效承擔責任,也就會熱心于參加持續改進過程,并積極做貢獻。
與供方互利的關系:公司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企業與供方的良好合作交流將最終促使企業與供方或合作伙伴均增強創造價值的能力,優化成本和資源,對市場或顧客的要求聯合起來作出靈活快速的反應并最終使雙方都獲得效益。應用好這一原則要做到在對短期收益和長期利益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確立與供方的關系;與供方或合作伙伴共享專門技術和資源;識別和選擇關鍵供方;清晰與開放的溝通;對供方所做出的改進和取得的成果進行評價并予以鼓勵。
劉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PDCA循環又叫"戴明循環",簡稱"戴明環"。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于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
P--策劃: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D--實施:實施過程;
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報告結果;
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PDCA循環理論存在于所有領域,既包括人們的專業工作,也包括日常生活,它被人們持續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識或下意識地使用于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項活動。
總之,這次培訓給我帶來的收獲頗豐,我相信我的同伴們和我的體會都是一樣的。我也相信,我們濱海中遠不會像那些拿認證當文憑得到后就無人問津的企業,我們是真拼實干的企業,我們有更光輝的未來!
最后非常感謝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給我這次機會,參加培訓!
教育法規學習報告5
愛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從月日啟動以來,聽取學習了高校長宣讀的《區關于開展“愛與責任”師德建設實施意見》、王主席宣讀了《特教中心“愛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趙校長宣讀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淄博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以及聽取其他領導領學的《區師德行風建設的十條禁令》、《教師法》、《教育法》,尤其重點學習了許校長《在開展“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感覺到這次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提高教職工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師德水平,提高依法執教的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參加這次學習活動,體會頗深,下面我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感覺開展這次教育活動很重要很有必要性。這次教育活動是上學期師德建設活動的繼續深入和發展,這次活動主題比上次更實際更具體了,是提高師德水平的有效途徑。周濟部長曾經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與責任,是整個教育事業的立業之基石、興業之根本。以“愛與責任”為主題的本次教育活動,就是要從師德建設的領域中做起,著力塑造深切的教師之愛,培養教師的責任意識。區教育局文件中明確指出:“愛”,就是要立足于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關愛每一個學生;“責任”,就是要著眼于為民族復興、國家未來、學生終生幸福負責。對我們特殊教育學校來說,“責任”,就是要著眼于為殘疾學生未來的生存和幸福負責。我將以積極的姿態滿腔的熱情投入到這次師德建設活動中。
二、對“工作就是服務”的理解。“工作就是服務”這句話很有理論深度,高屋建瓴,是對我們學校的各部門負責人和各位教職員工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態度的高度概括,是本次教育活動的具體實踐,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指南。“工作就是服務”就是讓我們在工作中如何體現愛、如何去落實責任,也就是把教育活動同實際工作要結合起來,以“工作就是服務”這一新觀念統領我們的各項工作,以服務的姿態做好各自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從大處講就是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因為教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各種合格建設人才的重任。往小處說,就是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家長服務。學校的一切活動必須從學生和學生家長的需求出發,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愿望。對學生的全面負責就是全面服務,只有服務到位,學生和家長才能滿意。
為學生乃至學生家長提供到位的服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強烈的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2、要有較強的服務能力。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業務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服務能力。
3、要有明確的服務內容、服務范圍。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干好本職工作,為師生和家長服務。
4、要有規范的服務過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規范自己的言行,以持之以恒的熱情服務人。
(1)在對物理學科進行常規教學時滲透STS教育理念。這種思想滲透主要是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或者進行實驗練習時,教學時間長是一個學期。
(2)除在常規教學中滲透STS教育觀念外,學校每個學期應該定期安排3~4次與STS教育相關的專題講座,讓學生更好地認識STS教育理念。講座內容可以為STS教育理念的詳細介紹;物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物理學科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理念的意義等;
(3)進行各種科技文化信息的收集。讓學生組成興趣小組,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與物理學科相關的各種科技信息,并詳細標注上科技信息的來源、對所收集到的信息做簡單評價;每次物理學科授課的前5分鐘,讓學生對自己收集到的科技信息進行分享,并將每個人收集到的信息都記錄在一個本上,期末評出“五條好信息”,做成科技板報。
(4)組織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物理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提醒學生在調查期間注意安全),對自己所處的科技環境進行關注,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調查時間為一個月,最后以書面報告的形式上交調查成果,教師給予評價總結。
(5)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所處的社會環境為依據,描述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提出一系列和物理科技相關的現實問題,讓學生從現象出發,調用自己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提出解決方案。做到將理論緊密聯系實踐。所提問題如:為什么變頻空調更加省電?新舊電池能否串聯使用?光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探究等。
2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理念的實際應用
(1)首先,學校應該給學生安排一次和STS教育相關的專題講座,讓學生傳授STS的概念和起源、國內外STS教育的不同研究成果、STS教育和學科課程學習的關系等知識,讓學生對STS教學有個初步的了解,理解在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2)STS教育在物理教學中滲透的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物理課本中的有利材料,并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根據教學內容添加相應的熱點科技新聞。如在進行千分尺原理的教授時,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將學生的圓珠筆作為實驗工具,讓學生去測量筆的直徑,然后教師進行原理講解,再加上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便更容易掌握千分尺的原理及測量方法了。
(3)在講授課本知識時,也要更多的聯系實際,進行相應的科普知識講座。如,教師在講到電磁學的知識時,可以擴展出超導現象和應用情況。向學生介紹國內外對超導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國研究者在超導發展中的貢獻、磁懸浮列車中超導的運用等內容。
(4)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和物理相關的科技題目讓學生進行研究,找出結論或者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研究內容和題目,遇到困難時讓教師提供部分資料,進行一定的指導,并給予他們自主實驗的機會,如,學生選擇比較塑鋼門窗和鋁合金門窗的耐用性,教師就可以對其開放物理、化學實驗室,讓學生在反復的實驗中得到結論。
(5)讓學生多參加實踐調研活動,進行實際考察,撰寫調查報告。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社會生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寫作能力。如,學生可以調查生活中的某一類物理污染,通過實地研究、采樣實驗等方式分析生活中物理污染的現狀以及治理措施。學校要及時向學生提供必備的實驗室和實驗器材,教師也應對其進行指導,向其提供部分所需資料,學生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調查任務,寫出書面報告交由教師評價給出指導建議。
3大學物理教學滲透STS教育的評價
STS教育觀念不僅僅是滲透在物理教學中就可以了,還要對其滲透進行導向性、發展性的評價,形成一個完整的由學生、教師、管理者共同參與的評價模式。在物理教學目標中,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無法量化的內容,所以,評價時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非量化評價觀念。根據STS教育的目標,在教授學生如何將知識應用在社會生活中外,也要注意對學生解決問題思路、方法、學習態度等內容進行考察,不能僅僅以學習結果作為評價依據。特別要把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操作能力、討論積極性等各方面的表現都歸入評價的范圍,用發展性的眼光對學生進行評價。
1.1用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依據學生喜歡崇拜偶像的心理特點,筆者在教學中投其所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給他們講述比較熟悉的科學家故事,把他們變成學生熱愛的偶像.如牛頓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科學家,介紹牛頓的生平及其科學研究歷程,從而消除了科學研究的神秘感,拉近了科學家與學生的距離,激勵他們把對科學家的崇拜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動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1.2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史是研究物理學發展的科學,它是物理科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眾多物理學史料都是很豐富的教育素材,它能將知識的傳授與興趣的培養有機地結合.例如;“牛頓由蘋果落地聯想到萬有引力”引入重力; “阿基米德在盆中洗澡頓悟浮體規律” 引入浮力;富蘭克林冒生命危險做“風箏實驗”引入摩擦起電; 帕斯卡“木桶實驗”引入液體的壓強;瓦特“壺蓋的故事”引入蒸汽機和熱機,這些科學家的故事對學生有特殊感染力,同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假如是你:“你會想到什么?”這樣就在物理現象與學生學習興趣之間連通一根思維的導線,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困生的激勵都有重要意義.
2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1利用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做一些奇特、新穎、有趣的演示實驗,往往能順應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特點,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熱傳遞》時,演示“開水煮活魚而魚不死”;講述《大氣壓強》時可以做“瓶吞雞蛋”、“覆杯實驗”,這些實驗現象使學生迷惑不解,“魚為什么會煮不死”,“瓶口小,雞蛋怎么會進去呢?水為什么不會流出來呢?”就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認知沖突,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2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景
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科學性,能使學生轉入樂學、易學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在講《光沿直線傳播》用動畫演示日全食、日環食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思考,達到還原完整的物理情景;如講《聲現象》時,采用多媒體放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他們都紛紛聆聽,然后自主思索:聲音是怎樣發出的?為什么每個人的音色不一樣?自然而然地想知道為什么?這樣不用教師講,他們就自主地互相去閱讀、探索答案,從而獲得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簡潔、幽默生動的教學語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近幾年,隨著農村勞務經濟發展,**區農村勞動力也出現了大量外出現象,農村土地棄耕荒蕪面積日漸加大,農業經濟收入比重下降,農業生產潛力逐漸喪失,后繼農業技術人才匱乏,農村青年務農意識淡化和勞動力老化,這些因素已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不利于今后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青年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更多的懂科技、善經營、能從事農業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農業新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農業生產方面的問題
(一)農村青年外出多,農業產能日漸乏力
**區轄34個鎮(辦),總人口101.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9萬人,占總人口的78%,屬典型的農業大縣。據調查綜合統計,全區農村勞動年齡人口38.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17.15萬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數達**.5萬余人,占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84.5%,形成了以主要青壯勞動力務工掙錢的格局,傳統的農業主導地位大大削弱。20**年底區統計局全面統計糧食播種面積為54260公頃,比2005年80773公頃降了265**公頃,近六年間減少32.8%。農戶牧業畜禽存欄數量逐年大幅下降,從農村住戶抽樣調查20**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人均出售肉豬及豬肉總重量2.46公斤,比2005年同期減少83.5%。農牧業比較經濟效益過于低下,第一產業收入272.6元與2005年818元同比下降66.7%。大部分的農戶完全放棄土地經營,或是只經營小塊土地,滿足自食自用,致使可供出售的農產品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農戶吃糧吃肉吃菜完全依靠購買。勞動力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農業勞動力減少,必然導致農業產能的下降。
(二)農村青年務農少,明天耕地無人種
**區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0.6畝,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程度低,大部鄉村農民全靠肩扛背馱進行傳統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單一,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農業收入低,農村年青人多數根本不愿再吃父輩這樣的苦。從初中、高中、大中專以上畢業生調查,農村青年都想跳出農門做城里人,不愿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很普遍。特別是初中畢業生都早早打算外出打工或從事其它勞動,對農業發展無信心。多數家長也不主張孩子從事農業生產,形成如今農業基本上為老人、婦女和兒童。明天耕地無人種,這種情況無不叫人擔憂。
(三)政府培訓機會多,農業技術培訓少
教育、農業、勞動和扶貧等部門實施的人人技能工程、陽光工程、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雨露計劃等多項目的培訓系統,無論勞動力轉移培訓還是農業培訓,長期和短期都在并進,減免措施也相應配套。但參加過技能培訓的人數很少。目前,以外出務工培訓為主,農業培訓輔之。勞動力監測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從業勞動力中,接受過技能培訓的占9%,其中只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占2.2%,較高學歷的和學農專業農村青年務農就更少。據培訓部門綜合調查統計,全區每年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不到1萬人,只占全區農村勞動力40萬人的0.25%。如果不盡快加強對農村青年培訓,既是對現有農業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又錯過了提高農村青年整體素質的最佳時機。
(四)農業基礎條件差,農村青年創業難
**區20**年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農民人均總收入5358元,其中:人均純收入4537元,屬于全省比較貧困縣區。農業人均收入526元,占農民人均總收人9.8%。現有871個村中,村無經費積累、村委會無辦公樓、村無專業技術人員的三無情況的村委會,要占三分之二以上。據三季度在龍潭、王山、新豐、官家等多村調查,村委會正常開支十分困難,必要組織活動受限,大部分村就連村干部開會議事活動,一般都需要占用學校校舍,或者直接在村干部家中進行。農業培訓、技能學習更是困難多。即使有的村委會有辦公地、有圖書室、配有一到兩臺電腦設備,多數上不了網,都成了擺設。多數年青人在農村感到信息閉塞,對先進的農業技術掌握研究渠道窄,錯過多種學習機會。盡管可以參加中長期培訓,但本地主導產業不明顯,參與受訓人,學用不能結合,導致農業培訓沒有吸引力。加之一部分村干部對本村經濟發展和主導產業縮手縮腳,思想保守,長遠認識不足,不重視本村長遠經濟發展和青年創業培訓,農村土地流轉問題進展慢,一定程度阻遏了農村青年在農業創業。發展現代農業,前期工程資金啟動量大,少則上幾萬元,多則上百萬,自籌資金缺乏,種種困擾讓農村青年即便是有心創業,也無力投入,制約了農業項目發展上檔次、上規模。
二、產生原因
(一)外出打工對農村青年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本地產業吸收的勞動力十分有限。政府也鼓勵富裕勞動力外出,**、**、**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大大的吸引了農村勞動力的走向。外出從業參與面廣,資金獲得直接等特點,優于農業的經濟收入。據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20**年**區外出打工人均總收入達16418元,全區外出打工總收入23億元左右。如此可觀的收入,對改善生活條件,解決子女就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兩年本地非農務工也開始走強,農村建筑增多,不外出的青壯年每天也能最低掙到100元到**0元收入,眼前利益驅使,務工好于農業生產,農業生產萎縮成為必然。
(二)傳統農業制約農村青年發展
**區山多地不平,農戶土地分散,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水利建設損毀復修任務大,大型農業機械進不了地,傳統的耕作方式無法改變,要擴大農業生產靠勞力和技術,而勞力和技術缺乏又制約了發展。現有農業生產成本逐年上漲,產品價格波動大,經濟效益低位徘徊,農業投資風險依然很大,導致農民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目前,支撐的農業的是低文化、低技能、低體能三低人員。全區38.2萬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22.9萬人,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9.54萬人,占24.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有5.72萬人,占**.9%。大量低素質人員從事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產業無條件,特色產業不明顯。由于多數村缺乏幫扶措施和必要的財力支持,農村青年普遍深感農業創業難。
(三)農業技術培訓對接錯位
一方面是來自農業專業學校困擾。五年前,**區兩所專業職中,大同新建職中開設了以蠶繭、食用菌種植、養雞豬等農業為主專業;新安職中也有固定的以農業為主相關的經濟管理、會計電算化等專業。如今為了市場需要和生存發展,承接了政府以外出為目的多項長短期培訓任務,農學環境轉變,學農生源銳減,學校對農村技能培訓專業設置單一化,所以農業培訓科目相應調減,甚至無法開設農業科目班。就連區農廣校也面臨辦學困難,七月中旬區農業局在招生關鍵時期抽調十八名干部,分片包干,由局領導帶隊用一周時間分赴鄉鎮辦督促落實招生任務。另一方面參加培訓人員積極性不高。農村貧困落后,大多數青年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缺乏認識,選擇學習專業隨意,加之對免費教育無心里壓力、無緊迫感,學員有想學就學,不學就走,學員流失率高達15%。加之農村青年往返學校和家庭之間,一些交通費、生活費用等開支加重了家庭負擔,也造成家庭對培訓的不支持。由于學員減少,相應專業學校面臨對任務完成和獲得國家不同類型的補助減少,形成了學校資金緊張的壓力,特別是農業人才招生更難,政府陷入一頭熱怪圈。
(四)農業培訓部門之間未形成合力
近年來,職中、農廣校教育專業學校,以及勞動、扶貧、科技、婦聯、共青團等部門有比較系統的培訓項目,相應的都組織過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但在市場經濟轉型中,都以外出培訓為主,更有多數部門對農村以幾小時或一兩天時間的簡單培訓而為之,對其農村青年在農業發展問題上培訓力度明顯不夠。其次,各部門雖然都有專項培訓資金、場地、師資隊伍,但在扶持政策、資金劃撥方式和培訓計劃、目的上卻不盡相同,各自為政、各自為營,不能相互協調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極易形成培訓內容和對象的重復,浪費有限的培訓資源,造成培訓目標脫節、影響培訓技術成果的有效轉化,未能調動社會參與農業發展的積極性。
三、對策建議
(一)重視農業人才優先規劃,建立青年人力資源信息庫
區鎮村三級政府,要統一聯手,對村中現有40歲以下農村青年和初、高中返鄉畢業生,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摸底,充分掌握青年人力資源的基本情況并建檔立卡,組建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信息庫。按不同對象、不同年齡段、根據本人意愿和村鎮產業,制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主動規劃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類型、時間和標準。大力推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造就新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勞動者。認真做好以外出培訓為主到農業技能培訓為主的轉變;要根據本地產業發展情況, 由以短期培訓為主到與中長期培訓并舉的轉變;由以現有勞動力技能培訓為主到與新增勞動力教育并重的轉變。增強學農熱情,鼓勵接受現代農業培訓政策,為發展現代農業、規模化農業打好基礎。
(二)搭建農業發展平臺,改善農村青年創業環境
一是整合領導機構,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新型農民科技培訓 領導工作辦公室。專業機構與部門聯手,統一組織聯動,做到統一計劃,統一管理。鎮級設立農業**0工作站,做到農業技術困難有人管,電話咨詢有人接,培訓認證有人抓。二是完善 政府主導,多方籌集的投入機制。在國家和地方現有政策資源的基礎上,著力整合培訓資源,加大對職中、農廣校的農業培訓資金投入,采取獎、貸、助、補、減、免等多種方式給予特殊支持,特別是對初中、高中畢業后的返鄉學生進行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實施分片包干辦法,北部區域鄉鎮農業培訓到新建職中,南部區域鄉鎮農業培訓到新安職中進行培訓,減少交通費用。實施畢業實名報賬制,制定培訓等級補貼,學員經初、中、高級培訓結業后,培訓機構憑項目合同書、到鄉財政部門報賬領款。對交通較遠貧困生,免培訓費補貼外,報銷一定的車旅費用;對青年到見習基地或到創業實訓基地實訓的,給予見習或實訓補貼;大力鼓勵和發展社會力量,多途徑開展農業技能辦學,方便農民接受培訓;積極爭取企業、院校與鄉村培訓對接,給予相應的稅費減免和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扶持。三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結合本鎮村主導產業,同步建立一批農業技術培訓基地,農業園區,開辦青年農場,筑巢引鳳。加快創辦經濟合作組織、農業合作社,培育青年農業科技示范村、示范戶步伐,擴大農村青年創業環境。四是落實完善農村青年小額貸款助力資金和優惠政策。對農村青年向農業園區和規模化發展創業者,采取鄉鎮推薦,財政為農業青年提供必要擔保,信用社順暢對接的便利貸款直接通道。凡是接受農業各種培訓后,在農村產業發展中可優先享受支農優惠政策。五是建立網絡通道。利用村部活動室,積極開通網絡服務,運用計算機網絡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跟蹤服務和指導,及時解決農村青年創業中生產問題、營銷困難,為農村青年創造生產服務環境,使農業增值增效。
(三)選好突破口,重點培養一批農業帶頭人
一是每村優先重點培養5-10人農業規模帶頭人。根據該村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幫助青年圍繞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現代林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造就一批如糧食種植、大繃設施蔬菜栽培、果樹栽培、苗浦花卉種植、食用菌種植、家禽,家畜,水產特色規模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機耕種、農藝工、綠化工等方面的專業農業實用技術人才,增強引領作用。其次對現有農村青年生產經營能人、農村致富帶頭人挖掘,協調荒蕪耕地快速向他們流轉,支持鼓勵他們做大做強,拓寬輔助勞力更好的投入農業生產。動員支持農村外出青年返鄉創業,借鑒吸收外省外縣農業先進成熟經驗和技術,建設家園,做到村村都有農業經濟致富帶頭人。再者對新生勞動力(即未能升入高中和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直接由各鎮辦推薦到農業培訓機構接受高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取得大中專學歷證書教育、使他們具備高素質農業后備人才。
(四)創新培訓方式,加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一是以區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區農廣校)作為總輸扭,利用職中、農業部門培訓中心現有基地優勢,向鄉村延伸,向基層加強,設點掛項,打造農民學習加油站。二是支持幫助每村創辦 農民夜校培訓班,利用農閑、晚間定期開設各種培訓班。利用農家書屋、教學光盤,方便農民就近學習,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農業部門對其培訓班開展定期認證工作,提高參與度和培訓率。三是認真實施送技能下鄉培訓工程。增加經費,組織農業專家教授到農村講課,傳授科技知識,到現場為村民答疑解難。邀請農村產業起步早,有一定經驗的致富能手,采用田間地頭、院壩培訓、示范性教學。四是保證培訓時間,提高培訓效果。農業實用技術學時保證10天以上;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總學時保證2個月;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學時保證1個月。力爭做到培訓一人,合格一人。
2017年調查報告范文二:
五水共治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4年的 五水共治、治污為先已經如火如荼開展,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況,收集群眾身邊還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較嚴重的黑臭河,并尋找存在的各種污染源等,征求受訪者對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在溫州市統計局指導下,xxxx4年7月-8月,xxxx市統計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民意調查。
一、調查總體情況
此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對五水共治的各項工作及成效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使調查的結果更具說服力。根據各鎮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個村,每個村計劃完成15份樣本,計劃共完成調查問卷300份。調查采用入戶調查和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公眾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知曉程度和滿意程度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對您家產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72%的被調查者選擇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調查者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還有7.3%的被調查者選擇直接排入河流。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都為城區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集中處理。在對你們當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97%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村統一收集處理,僅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隨意堆放,自行處理。
三、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曉和滿意情況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勞永逸,要正確對待整治狀況。
1、僅半數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況。在對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開展的五水共治嗎?問題的調查中,有17.5%的被調查者選擇知道,比較清楚, 有39.3%的被調查者選擇聽說過,但具體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調查者選擇不知道,沒聽說, 計算知曉率僅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和網絡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有57.1%的人通過電視新聞了解,有25.9%的人通過報紙了解,有31.2%的人通過網絡、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滿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對您對我市前一階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 的效果滿意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擇滿意、較滿意、一般的被調查者占66%,選擇不太滿意、不滿意的被調查者占16.3%,選擇不知道的被調查者占17.7%。針對66%的滿意居民,當問到若滿意,您認為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有哪些?的問題時,有77.3%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和保潔有明顯成效,2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道清障、河岸駁坎、沿河垃圾箱配備、治理亂倒、亂拋垃圾垃圾、清運、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顯成效。針對16.3%的不滿意居民,當問到若不滿意,則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滿意的問題時,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不滿意還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沒有治理超過三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應付或造假、邊治理邊污染,出現反彈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沒有動超過一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工作不細,治理成效不明顯、治理后續工作沒有跟上,造成浪費、宣傳工作沒跟上。
四、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治理難度情況評價
1、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業未搬遷,企業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調查數據顯示,42.7%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現象,42.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現象,3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重污染企業未搬遷,企業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現象,13.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餐飲業污染現象,10.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農業生產污染嚴重(農藥、化肥等)現象,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畜禽養殖污染較多現象,6.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現象。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強防范。
2、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 管理部門執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調查數據顯示,52.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45.7%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管理部門執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33.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工業、商業和農業主要污染難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實際的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3、與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覺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明顯好轉。調查數據顯示,在訪問的7個項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兩個項目,達到半數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覺好轉,分別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業整治和養殖行業整治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與上年同比反映情況
單位:%評價方面明顯好轉略有好轉基本不變略有惡化明顯惡化說不清1.垃圾河清理23.00 48.33 23.00 1.33 0.67 3.67 2.河邊違章建筑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兩邊的綠化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處理情況8.33 36.67 44.00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處理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養殖行業整治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業整治8.00 19.33 28.67 3.33 5.00 35.67 五、小結和建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強調指出: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新課程將劃定為國家、地方、校本3個等級,同時開設了研究性學習等科目。這無疑對學校、師生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認為,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以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選擇和整合優質課程資源,精心設計并形成探究案例,可以實現課程資源開發與學生探究實踐等能力提升的雙贏。筆者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當地課程資源,不失時機地引領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當地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談談個人的幾點膚淺嘗試,以供同仁參考。
1 充分挖掘學生的人力資源,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
1.1 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挖掘學生的人力資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一旦選擇了合適的課題,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會空前的高漲,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學生對此沒有興趣,學習將會變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難以維持下去,更談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2003年9月,我校七年級二班的學生開展的“人體生理三節律”的綜合實踐活動,很好地切中了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老師指導下分成若干個實驗小組饒有興致地開展實驗探究,有的學生放棄了國慶黃金周跟隨親人外出旅游的好時機,卻留在了我校計算機網絡教室、校圖書室查找資料,有的學生爭著要為其他同學測算出“人體生理三節律”的期、臨界日、低潮期。
再如,在一次生物課上,一位學生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一般的蔬菜和花都不在中午澆水,這是生活常識,可莧菜卻可以,它反而生長的茂盛?”聽到這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話鋒一轉,有哪位知道其中的原由,想解開這個科學之謎的同學趕緊參加我們班的研究性學習小組,實驗的課題是“為何莧菜在夏天的中午可以澆水”。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傳統的教學將學生局限在幾本教科書里面,這勢必導致學生真實世界的消失、最終導致學生創造角色的缺失!因此,讓學生對自然、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引起足夠的關注,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是非常必要的。考慮到我縣城區多數居民認為汀江水已被污染,不能飲用,有的居民到郊區取水,有的居民購買飲用水,究竟汀江水(上杭段)真被污染了不能飲用?還是訛傳?為此,我們成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汀江(上杭段)水質資源的調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調查,并到汀江(上杭段)科學選擇11個采水樣點,一部分送往縣衛生防疫站檢測,留下一部分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探究并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學生在活動有序開展過程里相互交流中學習,合作探究汀江(上杭段)水質污染的原因,并通過對話深化學習——找到治理汀江(上杭段)水資源污染標本兼治的辦法。這種回歸自然、源于生活,增加了學生的體驗,然后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和學習,遠比比機械的教條效果要好得多,增加了學生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愛我上杭,保護母親河——汀江的行動”在我校悄然開展起來。"
2 與其他學科進行大整合,挖掘學校各學科教師的人力資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合作學習理論提出,與學生一樣,教師之間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異,這種差異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就所開展的活動,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思維、智慧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科學和完善,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就是綜合性,生物教師除了可以將規定的自然、社會、科技、文化四大領域內容進行整合加工外,更多的課程資源恐怕還要來自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大綜合”的概念呼之欲出。例如,與物理學科教師聯手開展“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建議”,與歷史、語文學科教師聯合開展“梅花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生物課利用古詩進行環境教育的嘗試”等體現跨學科大融合的研究性學習,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并駕齊驅的大好局面,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3 充分挖掘學校的教學設備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眾所周知,學校教學設備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以及科技活動等教學活動的必要物質條件。
其他學科知識可以從老師或書本上間接獲取,而綜合實踐活動強調的是學生親身經歷與體驗,因此就必須為學生活動提供大量必要的活動資源,在具體活動的開展時應充分考慮如何有效地利用學校現有設備資源,諸如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網絡教室、閱覽室等,這些現成的資源基本上每所學校都具備,我們可以直接與課題結合起來使用或者進行再開發,挖掘出它們的深層使用價值進而開發出更高質量的課程資源。
如開展汀江(上杭段)水質資源的調查時,我們把經科學取樣的11個樣點水在實驗室做了比較色度、氣味、pH值等共計88次的單因子的對照實驗。結合 “人體的營養”教學,讓我校七年級學生參與“回報父母摯愛,做親情晚餐”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前組織學生分組、分專題到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室和學校圖書室查閱資料,也可網上咨詢專家,收集各種營養物質的有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資料分析的方法讓學生獲取“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的知識,并反思自己的一日食譜,嘗試利用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設計更加合理的食譜,學以致用,培養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活動學習中獲得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關注自身健康和形體美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關心長輩、關愛他人的情感。
4 充分利用社區中人力資源和學生家庭方面的資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社區中的人力資源(包括企事業單位里科研人員、實驗技術人員以及農家中的生產實踐人員)也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資源,對學生有效開展探究活動具有較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如開展研究性學習課題“汀江(上杭段)水質資源的調查”時,縣防疫站胡主任指導學生如何科學取樣點水,一位家長停下跑運輸一天免費提供車輛,提出標本兼治汀江(上杭段)水污染模型時得到上杭環保局相關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等。又如探究“為何莧菜在夏天的中午可以澆水?”這一課題時,教師與學生一同走訪學校附近的農戶,到他們家借來了鋤頭等勞動工具,鋤雜草,深挖地,裹綠籬,在2004年暑假花了近20 d艱辛的勞動終于在我校后山開墾出一塊約260 m2的生物實驗園地,隨后在生物園地里種起了莧菜、空心菜等實驗材料探究“莧菜中午澆水,其生長就快”這一現象。所有這些都是對社區課程資源加以利用的較好例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5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收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它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基本內容,以學生個性養成為課程基本任務的非學科性課程,倡導學生以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為主要目標。"
我校開展的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逐步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了學生更加全面發展,開展這項活動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個性,又豐富了學生的具體生活,也為學生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細細想來,收獲還真是不少,學生在參觀、訪問、調查、探究、上網查詢、創作、反思、交流等系列活動中,體驗經歷、了解社會、豐富經驗并最終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5.1 保持了學生獨立、持續探究的興趣,豐富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體驗
興趣是學習和研究的源泉。這是學生乃至長大成人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所創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質。我們開展的活動課題“人體生理三節律”和“為何莧菜在夏天中午可以澆水”等就是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現象而引發出的思考。學生對問題的興趣使他們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情愿放棄節假日,克服了同齡人難以克服的困難,直至把科學論文寫成。
新課程理念之一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習,而研究性學習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延長或深化學習過程,相對于簡約化的課堂知識學習,它更強調學習過程中深刻的、充實的、探究的經歷和體驗,體驗豐富而完整的學習過程,比如開展汀江(上杭段)水質資源的調查這個課題時,我們就組織學生到實地去采集水樣點,現場向縣防疫站的技術人員學習采集水樣點的科學方法,知道了對采集回來了水樣點需預先放置于冰箱冷藏處理,且必須于當日24 h內向縣衛生防疫站送檢水樣液,才能得出水樣液真實的細菌學指標,除此之外,學生在這次采集水樣活動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因農村養殖污水的不經處理隨意排放而導致汀江水質不斷變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可以直接淘米做飯洗菜的水,到現在已到了三類飲用水的警界線上,倘若我們再不重視保護汀江的水質資源,那么,必將導致汀江河水在城邊流而上杭城區發生鬧水荒的尷尬局面,從而喚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5.2 養成了學生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
研究性學習立足于對學生學習需要、動機和興趣的強化,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小組學習,促使學生在與他人共同學習、分享經驗的過程中,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以開展“人體生理三節律”這個研究性學習活動為例,學生通過各研究性學習小組成員的分工與協作開展了假日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與培訓。又如開展汀江(上杭段)水質資源調查這項綜合實踐活動時,學生事先根據各自的特長與興趣分成了采訪小組、成果匯報小組等5個學習小組,各小組間實現資源共享,小組成員間共同協作做好本組的活動任務,經過參加此項活動,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變得更深了,學會了與人分享勞動成果。
5.3 增進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對知識的批判性考察,是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因此,知識學習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不僅如此,由于確立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各類探究活動的展開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居于輔導的地位,研究性學習因而可以增進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參加“人體生理三節律”這項活動為例,學生終于明白了原本就同我們形影相隨的人體三節律是這么的循規蹈矩,時刻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再則,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著手解決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環境保護問題;然而,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光,也存在著污染,即光污染。于是綜合實踐活動——“光污染的危害和治理的建議”在我校劉永陽等學生的參與下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