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9 03:06: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政科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本章通過對遼寧地方財政科三費投入狀況和運行效益的回顧與總結,對其發展態勢和投入水平進行描述和定位,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其它章節對問題的深層次分析和對策的提出奠定基礎。
3.本章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九五”期間(1996-2000年)。這一方面是受限于統計數據資料,但更重要的考慮,是能使我們的分析更具針對性和有現實意義,更好地為當前的科技部門管理工作服務。
4.本章的分析研究從以下四個層次進行:
(1)通過全省總量(包括省本級、市本級、區(縣)級)的分析,判斷遼寧地方財政科三費的總體發展態勢及在全國的水平;
(2)通過對省本級中省科技廳掌握的科三費的分析,判斷其發展態勢并利于在各省之間進行比較研究;
(3)由于不掌握各市科技三項費的具體使用情況,我們只對省科技廳科三費運行效益進行了分析,但也應該能從總體上基本反映出全省的情況。
(4)對市級科三費(含區(縣)級)和市本級科三費(不含區(縣)級)的分析,主要判斷各市科三費的投入水平及發展態勢;
5.為了使分析結論更具可信性,本章盡量采用連續性數據,并大量地使用了統計表格,主要分析結論都建立在對相對量指標上(文中有關的主要統計指標解釋附本章后)。
二、全省地方財政科三費投入現狀
1.總量增長迅速,發展勢頭良好
2000年,全省地方財政科三費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從上年的7.59億元猛增至10.24億元。“八五”以來,總量始終居于全國三甲之列。“九五”期間累計投入科三費33.87億元,為“八五”期間的2.66倍。
地方財政科三費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斷提高。2000年,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已接近2%,比1995年增長1.51個百分點。
“九五”期間,地方財政科三費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4.14%,而同期全省地方財政支出增長速度為24.1%,高出0.04個百分點;占地方財政收入和全省GDP比重的比重呈連續上升勢頭。2000年分別占4.35%、0.22%,為近年來最高。
“九五”期間,占地方財政科技撥款比重均在60%以上,平均為64.81%,遠遠高于全國地方財政49.59%的平均水平。同“八五”期間比較,這一比重增長了7.21個百分點。
表1“九五”期間遼寧地方財政科三費基本情況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
全省地方財政科三費(億元)4.635.086.337.5910.24
年增長速度(%)31.539.7224.6119.9134.91
占全省地方財政科技撥款比重(%)62.5560.9164.0668.2768.26
占全省地方財政支出比重(%)1.471.491.621.661.98
占全省地方財政收入比重(%)2.942.933.033.384.35
占全省GDP比重(%)0.150.140.160.180.22
全國地方財政科三費(億元)49.9063.7773.8894.93120.12
占全國地方財政科技撥款比重(%)47.1647.6049.6350.4253.14
占全國地方財政支出比重(%)0.860.950.951.041.14
數據來源及有關說明:
1.本文所引用數據,除另有注明之外,均來自科技部、財政部全國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統計結果。
2.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和地方財政支出均采用當年價格,在計算增長速度時未考慮價格因素。
表2-1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億元
遼寧廣東吉林山東江蘇四川浙江河南黑龍江福建河北
1995年3.523.733.222.432.332.191.781.401.481.381.24
在全國位次2134567981113
1996年4.634.784.463.423.293.012.192.031.991.971.91
在全國位次2134567891011
1997年5.086.315.774.374.342.702.942.652.232.743.14
在全國位次3124597101186
1998年6.337.404.626.264.992.784.082.762.722.993.74
在全國位次2153496101187
1999年7.6013.102.567.975.723.115.593.664.124.274.34
在全國位次31162411510876
2000年10.2421.472.629.257.923.609.183.544.225.124.74
在全國位次21163512413867
表2-2地方財政科三費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
遼寧北京吉林山東江蘇四川浙江陜西福建
1995年1.290992.660.880.920.790.990.790.80
在全國位次241658487
1996年1.470.863.070.951.060.921.030.850.98
在全國位次21117394126
1997年1.490.773.441.141.190.981.221.011.22
在全國位次21717512393
1998年1.620.782.431.281.180.871.420.971.17
在全國位次217145143118
1999年1.661.101.091.451.180.861.621.041.53
在全國位次11112510172134
2000年1.980.701.011.511.340.802.130.941.58
在全國位次2211357161154
2.和中央財政科三費投入水平相比,尚有不小差距
“九五”期間,中央財政科三費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6.66%,高出遼寧2.12個增長百分點;科三費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雖從最初的7.21%降至2000年的5.02%,但也遠遠高于同期遼寧1.47%至1.98%之間的水平;科三費占全國GDP比重的最高值為0.31%、最低值為0.23%,最低值也高于遼寧的最高值水平。
表3“九五”期間全國中央財政科三費基本情況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
全國中央財政科三費(億元)155.01189.97189.90272.80277.22
年增長速度(%)34.6127.8015.8528.4926.53
占全國中央財政科技撥款比重(%)44.4646.4643.3050.1648.16
占全國中央財政支出比重(%)7.217.506.086.575.02
占國家財政收入比重(%)2.092.201.922.382.07
占全國GDP比重(%)0.230.250.240.330.31
3.和兄弟省市相比,面臨嚴峻挑戰
(1)和領頭羊廣東比,差距在不斷拉大
1996年,廣東的地方財政科三費為4.78億元,我們僅與之相差0.15億元。但到2000年,廣東已達21.47億元,為遼寧的2.1倍;
1996年,遼寧的地方財政科三費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47%,要遠遠高于廣東0.80%的水平,但到2000年,廣東已達1.99%,反超過遼寧0.01個百分點。
從中可以看出,廣東的地方財政科三費,無論規模總量還是相對投入強度,從“九五”以來其發展速度都要遠遠高于遼寧,我們和廣東的差距正在迅速拉大。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在于經濟實力之間的差距。從GDP總量看,1996年廣東為遼寧的2.06倍,2000年為遼寧的2.07倍;從地方財政收入看,1996年廣東為遼寧的3.07倍,2000年則為遼寧的3.87倍;從地方財政支出看,1996年廣東為遼寧的1.91倍,2000年則為遼寧的2.09倍;從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看,1996年,遼寧和廣東基本持平,但到了2000年,廣東則為遼寧的2.1倍。從中可以看出,科技和經濟發展之間有極為密切的關系。
表4廣東、遼寧地方財政科三費對比情況單位:億元
1996年
2000年
廣東(A)遼寧(B)A/B廣東(A)遼寧(B)A/B
國內生產總值(GDP)6519.143157.692.069662.234669.062.07
地方財政收入479.45157.53.04910.56235.43.87
地方財政支出601.23314.781.911080.31518.082.09
地方財政科技撥款11.817.411.5939.4213.502.92
其中:科技三項費4.784.631.0321.4710.242.10
科技三項費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0.801.470.541.991.981.0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8)》,《中國統計年鑒(2001)》。
(2)山東、浙江、福建等省迅速趕上來,差距不斷在縮小
山東地方財政科三費曾于1999年超過遼寧居全國第2位,只是在2000年又退居遼寧之后。其科三費總量從1995年的2.43億元迅速增至9.25億元,緊跟廣東和遼寧之后;
浙江地方財政科三費從1995年的1.78億元一路升至2000年的9.18億元,緊隨山東之后,在全國的位次也從第7位升至目前的第4位;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從1995年的0.99%猛增至2000年的2.13%,從當時的全國第4位到2000年居于全國之首;
福建地方財政科三費于2000年挺進5億元,從1995年的1.38億元增至2000年的5.12億元,在全國的位次從第11位升至目前的第6位;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從1995年的0.80%增至2000年的1.58%,從當時的全國第7位升到2000年的第4位。
河北的地方財政科三費增長也較為迅速,2000年達到4.74億元,在全國的位次從1995年的第13位迅速升至第7位。
以上省份,山東、浙江、福建和遼寧同為沿海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但市場經濟基礎目前較遼寧更為完善,經濟發展充滿活力;河北依托首都優勢,經濟發展很快。這些使上述省份能夠對科技發展給予更強有利的支持和關注。
(3)北京、上海在中科院所屬和中央部委所屬科研機構等方面的優勢地位非遼寧所能及
盡管從統計數據上看,北京和上海地方財政科三費和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居于全國中下游水平,但它們集中了大量的中科院和中央部委所屬科研院所,是中央財政科三費的重要流向地。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這屆奧運會的一個申辦主題為科技奧運)和上海浦東大開發帶來的機遇,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勢必加強對其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而跨國公司研發活動的國際化,北京和上海應該是全國受益最多的省份之一。這一切都遠非遼寧所及。(4)西部省份發展潛力巨大
西部省份除陜西、四川之外,地方財政科三費水平普遍偏低。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西部各省的科技發展帶來了機遇。西部省份普遍加大了對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陜西的省本級科三費(12811萬元)及其占同級財政支出的比重(1.77%),1999年分別居全國的第7位、第5位;1999年,寧夏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居全國之首,山西、云南、廣西、四川也居前十名之列。這樣,在當年省本級科三費占同級財政支出比重全國前10名的省份中,西部地區占據6席。這一發展勢頭不容我們忽視。
二、省科技廳科三費情況
1.省本級科三費增長較快,但低于同級財政支出平均增長速度
2000年,省本級科三費達2.75億元,是1996年的2.28倍。從全國情況看,1999年從上年全國的第7位升至第3位,位居北京(39022萬元)、天津(21075萬元)之后,略高于上海(19237萬元);占省本級財政支出比重為2.36%,居寧夏(2.58%)、浙江(2.45%)之后,居全國第3位。
整個“九五”期間,省本級科三費的平均增長速度為24.5%,增長速度應該說不慢。但由于低于同期省本級財政支出年均增長速度1.1個百分點,占省本級財政支出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2.88%降至2000年的2.60%。
表5“九五”期間省本級科三費情況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
省本級科三費(萬元)1210011850127912063627535
比上年增長(%)--5.999.2361.3333.43
占省本級財政支出比重(%)2.882.622.322.332.60
省本級地方財政支出(萬元)4198924516955503828862971058125
比上年增長(%)-7.5721.8561.0311.94
注:省本級科技三項費含風險資金,其中1999年5000萬元,2000年15000萬元。
表6-1省本級科三費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萬元
遼寧北京上海山東廣東江蘇黑龍江陜西天津
1999年206363902219237179401307510354124511281121075
在全國位次31458141072
2000年275353408121160125791780311332137901536136987
在全國位次324116141091
表6-2省本級科三費占省本級財政支出比重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
遼寧浙江寧夏山東陜西山西吉林云南廣西四川
1999年2.362.452.581.781.771.771.521.441.411.35
在全國位次32145578910
2000年2.602.661.711.071.341.251.101.460.930.7
在全國位次21411891071621
2.省科技廳科三費增長停滯不前
2000年,歸口省科技廳管理的省本級科三費為10291萬元,和上年比沒有變化,比“九五”起始年還有所減少。1999、2000年,省財政從科三費中分別列支5000萬元、15000萬元用于支持風險投資,這樣實際歸口省科技廳管理的科三費并未增長,2000年僅居全國第9位,比上年又后移一位,遠遠落后于北京、上海之后,也低于我們的近鄰黑龍江。由于省財政計劃5年內將風險投資資金從省本級科三費中列支10億元,預計省科技廳管理的科三費數量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很難有大的增長。
表7省科技廳科三費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萬元
遼寧北京上海黑龍江廣東天津江蘇山東山西河南
1999年102911841019237121551170011190110451099077207388
在全國位次82134567910
2000年102912753121160137901570011581123201170080498033
在全國位次912437561112
3.省本級科三費中科技廳所占比重下降趨勢明顯
1996年,歸口省科技廳管理的科三費占省本級財政支出的比重約為90%,但到2000年,這一比重僅為37.37%;占省本級財政支出的比重也從2.58%降到不足1%。可以說,歸口省科技廳管理的科三費無論是絕對量還是相對量,下降趨勢都非常明顯。
表8“九五”期間歸口省科技廳管理的科三費情況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
省本級科三費中省科技廳經費(萬元)1085010200111411029110291
占省本級科三費比重(%)89.6786.0887.1049.8737.37
占省本級財政支出比重(%)2.582.262.021.160.97
從全國1999年的情況看,省本級科三費全部或基本全部由省科技廳掌握的省市有江蘇、上海、福建、湖北和黑龍江,但也有約1/3的省份在50%以下。2000年,遼寧僅為37.37%,在全國列第23位,比上年后移3位。對于這種狀況,在我們沒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之前,不好對此妄加評斷,但從管理部門的職能和科技發展的自身特點,這一比例過低無疑會削弱省科技廳各項科技計劃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利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和國家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匹配資金的落實,對科技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表9省科技廳科三費占省本級科三費比重在全國位次情況單位:%
注:1.江蘇省科委管理的科技三項費大于省本級總數,這與財政決算體制有關,省本級決算數是指安排在省級單位的經費,省級經費安排在非省級單位,不列入省本級決算。
2.海南、沒有提供省本級決算數字。
三、省科技廳科三費運行效益分析
對地方財政科三費的執行情況的跟蹤和調查,一直是我們科技管理工作的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以省科技廳科三費執行情況為例,1966年原省科委根據國務院對科研經費歸口管理的決定,開始負責編制、分配科三費和科學事業費,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統計調查制度,直到目前,也很難對科三費的運行效益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和評價。另外,由于科三費是歸口管理,省計委、經貿委等有關部門掌握的科三費的執行情況,我們更是無從了解。在此,我們只截取了“九五”期間,對省科技廳科三費支持的各類科技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了分析。由于掌握的統計數據十分有限,統計數據本身也比較粗略,以下的分析結論僅供有關部門參考。1.堅持“有限目標、突出重點”,項目資助強度增強
為使科技計劃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省科技廳對科技計劃體系作了進一步調整,把科技計劃分為應用基礎研究、科技攻關、科技產業化三個層次,安排科技計劃項目數量逐年減少,項目資助強度逐年加大。2000年計劃項目數量僅為1996年的21.42%,但項目資助強度為該年的3.54倍。
表10“九五”期間省科技廳科技計劃基本情況
年份科技三項費(萬元)項目數(項)資助強度(萬元/項)
合計57773307918.8
19961085010979.9
199710200104210
19981114145623
19991029124941.3
20001029123543.8
資料來源(表10-13):《遼寧省科學技術年度報告》(1997-2001),遼寧省科學技術廳。
2.突出農業和工業的基礎性地位,促進農業和工業經濟發展
根據1998-2000年的統計結果,省科技廳工業和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約占計劃經費總量的80%。在農業方面,以實施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為重點,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實施“科技進山增效工程”和加強農業現代化科技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工業方面,緊緊圍繞我省國有大中型企業三年擺脫困境,加速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重點攻克解決了一批經濟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為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起到重大作用。
表11省科技廳計劃項目行業分布情況
項目數(項)經費(萬元)經費比例
1998年1999年2000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合計456249235111411029110291100100100
工業2841319949004610342844.044.833.41
農業84596837603478391533.733.838.04
社會發展36273216101369134514.513.313.07
軟科學2829294204228233.84.17.9
其它24374514127804.04.07.6
3.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線,加大投入力度
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關鍵,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點。2000年省科技廳科技產業計劃項目中,電子信息、先進裝備、生物工程和新材料項目數量所占比重依次為25.4%、19.8%、19.4%、14.6%,經費所占比例依次為24.4%、19.6%、19.9%、15.8%。省科技廳通過組織實施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為主要內容的“新高地”計劃和“1355”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有利地推動了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1355”工程是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導工程,集中了我省大部分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涉及的150余家企業是我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堅。
表12省科技廳科技產業化計劃項目技術領域分布情況
經費所占比例(%)項目所占比例(%)
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電子信息17.217.82021.524.417.718.720.523.225.4
先進設備23.122.221.419.719.621.621.420.818.919.8
生物工程17.717.218.319.519.915.816.817.218.619.4
新材料19.318.318.117.115.818.417.118.616.414.6
農業8.58.87.77.87.48.98.27.88.77.1
其它14.215.714.514.412.917.617.815.114.213.7
資料來源:省科技廳發展計劃處
4.加強了高新技術的研究和儲備
“九五”期間,省科技廳共安排自然科技基金項目1398項,省科技廳投入科技基金3283萬元,項目平均資助強度比“八五”期間有較大幅度提高。省優秀青年人才培養基金按每年資助10人,每人資助30萬元的規模,在“九五”期間,資金投入強度居全國地方同類基金之首。
從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層次看,用于高新技術知識儲備和技術難題攻關計劃項目數量和經費所占的比例,2000年為66.6%、67.3%,分別比1996年高出2.2個和13.0個百分點。
表13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計劃層次情況
經費所占比例(%)項目所占比例(%)
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應用基礎研究17.317.715.018.916.552.551.621.723.723.8
科技攻關37.038.735.037.650.811.913.738.439.432.8
科技產業化45.843.548.443.532.735.634.639.936.943.4
資料來源:省科技廳發展計劃處
5.經費主要流向沈陽、大連地區
據對省科技廳計劃項目不完全統計,1998年以來的三年時間里,流向沈陽市的項目數量約占62.75%,經費約占74.65%;流向大連市的項目數量約占8.12%(大連市計劃單列),經費約占4.41%;其它市則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沈陽、大連在地理、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較其它市更具優勢。
6.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多頭管理。科技三項費使用范圍極為廣泛,按項目類別分別由計委、經貿委等幾個部門管理,造成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難以集中有限的資金,使之發揮更大的效益,延緩了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程。二是項目分散。“九五”期間,省科技廳雖然壓縮了科技計劃項目數量,但從全省情況看,項目分散、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依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項目多而資金不足,科技三項費只能作為導向資金。
四、各市地方財政科三費投入狀況簡析
從總體上講,全省各市地方財政科三費投入增長迅速,但總體水平偏低。其中,沈陽、大連在各市中居于遙遙領先地位,在全國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中居于中上水平。以下是我們的具體分析。
1996年,全省市級地方財政科三費(含區、縣級),只有大連、沈陽、鞍山、撫順超過1000萬元,但2000年本溪、營口、遼陽、盤錦等市也在1000萬元以上,這樣全省就有一半的市超過了這一水平;1996年,錦州科三費為650萬元,尚居全省第7位,但到2000年,科三費只有676萬元,增幅很小,位居后列;而葫蘆島的科三費2000年為1996年的4.47倍,從200萬元猛增至894萬元。雖然沈陽、大連、鞍山地方財政科三費基數大,增長較為困難,但2000年同1996年比,也分別增長了1.71、1.93、2.19倍。
表14“九五”期間市級財政科技三項費情況單位:萬元
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鐵嶺朝陽葫蘆島
1996年82601358325521643915377650217426719260253421200
在全省位次2134510713861112914
1997年1071815422285010078007516002153131010300161585230
在全省位次2134678131051114912
1998年12965235274598120612399516102356241000685318610441
在全省位次2135471014968131012
1999年14128262175577900115011809747154941504871399573479
在全省位次2138657101249141113
2000年165653645168639221591942676136678216961828850736894
在全省位次2139781461254111310
注:包括區(縣)一級的科技三項經費投入。
從科三費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看,“九五”期間,除大連、沈陽、鞍山始終保持在1%以上之外,撫順(1996年)、本溪(1999年)、遼陽(1998年,2000年)、盤錦(2000年)在括號內所注年份高于1%之外,其它各市始終在1%之下。2000年,全省最低的錦州市僅為0.34%,最高的大連為其11.26倍。各市除大連、沈陽和鞍山高于或接近同期全省水平外,其他均遠遠低于全省水平。
表15“九五”期間市級財政科技三項費占地方財政支出情況單位:%
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鐵嶺朝陽葫蘆島
1996年1.662.11-1.620.720.330.500.020.450.660.510.230.330.20
在全省位次21-34971385611912
1997年1.792.172.140.540.600.580.400.670.320.900.240.130.450.21
在全省位次3128671051141214913
1998年1.982.951.520.730.790.660.370.560.601.720.970.550.410.32
在全省位次2147681310935121114
1999年1.813.101.610.371.170.670.550.810.402.250.610.280.400.35
在全省位次3141257961128141013
2000年1.883.831.890.360.810.490.340.920.731.081.590.530.460.52
在全省位次31213712146854101311
從各市本級科三費情況看,通過表16和表14的對比可以看出,除沈陽、大連、鞍山外,各市區(縣)一級的科三費較少,而且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各區(縣)科技活動比較薄弱。
表16市本級科技三項費情況單位:萬元
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鐵嶺朝陽葫蘆島
1999年1160568703985810415510694675319440308
其中:科委883436623985810154360393675239440-
占財政支出比重(%)1.820.932.110.221.370.600.850.450.78-
2000年1010032136527681060859267650078211761013850714610
其中:科委61055276810810-1746762905377001012300480-
占財政支出比重(%)-7.732.600.510.700.220.780.780.741.441.170.430.690.71
注:1.市本級科技三項經費不包括區(縣)一級財政科技三項費撥款。
2.大連市科技三項費中,含高新區22426萬元、經濟區2000萬元.
從1995年以來對全國14個城市的地方財政科三費的不完全統計結果,沈陽的最低排位是1997年的第6位,其它各年均為第5位。大連的最低排位是1995、1997年的第4位,最高排位是1996、1999年的第2位。從總體上講,廣州、深圳、大連是全國各大城市中財政科三費撥款水平最高的城市,長春、哈爾濱和沈陽、大連差不多。
表17國內部分城市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投入情況單位:萬元
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沈陽7972(5)8260(5)10718(6)12965(5)14128(3)16565(5)
大連8808(4)13583(2)15422(4)23527(3)26217(2)36451(3)
哈爾濱6087(6)6991(7)6270(9)10485(6)13343(4)18270(4)
長春20313(1)32493(1)42654(1)31898(1)5514(8)5131(12)
青島1903(11)-9795(7)2980(12)3920(10)12522(8)
南京1863(12)4323(10)5247(10)7112(10)8052(7)15473(6)
廈門3374(8)5018(9)6512(8)9074(8)3750(11)11627(9)
武漢3169(10)5360(8)5512(11)7415(9)8553(6)12299(10)
廣州10536(2)12287(3)19518(2)26876(2)41450(1)68962(2)
深圳9065(3)11943(4)16248(3)18523(4)-69740(1)
重慶3528(9)7658(6)----
成都4369(7)-11101(5)9194(7)12328(5)13132(7)
西安788(13)681(12)-3542(11)4054(9)4243(13)
寧波-3331(11)---10339(11)
注:表17和表18括號內的數字為統計排序。
從科三費占地方財政的不完全統計結果看,沈陽的最低排位是1997、2000年年的第6位,最高排位為1995年的第3位。大連的最低排位是1997年的第5位,最高排位是2000年的第1位。2000年,深圳、南京、廣州居大連之后分列全國前4位。長春這一指標水平在1995-1998年一度居全國之首,但近兩年來下滑幅度很大,不排除統計口徑上存在問題。
表18國內部分城市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占地方財政支出情況單位:%
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沈陽1.73(3)1.66(5)1.79(6)1.98(5)1.81(5)1.88(6)
大連1.56(4)2.10(3)2.17(5)2.95(2)3.10(3)3.83(1)
哈爾濱1.84(2)3.10(2)2.37(2)1.79(6)3.63(1)2.36(5)
長春7.91(1)10.90(1)12.21(1)11.03(1)1.15(8)1.00(12)
青島0.56(11)--1.03(12)1.44(6)1.34(10)
南京0.51(12)1.08(7)1.04(10)1.33(10)1.12(9)2.67(3)
廈門1.32(5)1.90(4)2.21(4)2.50(3)0.84(11)1.39(8)
武漢1.01(7)1.36(6)1.13(9)1.35(9)1.16(7)1.38(9)
廣州0.95(9)1.01(8)1.40(7)1.53(8)1.86(4)2.55(4)
深圳0.97(8)0.87(10)1.17(8)1.05(11)-3.09(2)
重慶0.87(10)1.00(9)----
成都1.24(6)-2.25(3)1.60(7)3.12(2)1.75(7)
西安0.43(13)0.20(12)-2.43(4)1.05(10)0.57(13)
寧波-0.74(11)---1.23(11)
五、小結
本文的主要分析結論有:
1.全省地方財政科三費增長迅速,發展勢頭良好。但和中央財政科三費投入水平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和兄弟省市相比,面臨嚴峻挑戰。
2.省本級財政科三費增長較快,但省科技廳科三費增長停滯不前,所占比重下降趨勢明顯。并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難在量上有大的增長。
3.省科技廳科三費運行效益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4.各市地方財政科三費投入增長迅速,但總體水平偏低。
通過以上逐層分析,我們注意到,省本級財政科三費撥款水平要高于全省地方財政科三費撥款水平,而后者又遠遠高于各市的平均水平。在各市中,沈陽、大連又遙遙領先于各市。這說明,遼寧地方財政科三費水平在全國居于前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省財政和大連、沈陽投入量大,從總體上帶動了全省水平。從這一意義上講,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促進地方財政提高科三費撥款水平的重要保障和基礎。
必須指出,地方財政科三費及其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只是反映地方政府支持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性指標,并不能完全代表政府的科技撥款水平,更不能代表一個地區科技投入的水平。目前,我國的科技撥款還包括科學事業費和科技基建費等;從國內外經驗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全社會科技投入的最主要力量。政府的資金主要用來支持科學研究和社會公用知識的產生,這也是我們設置科技三項費的本來目的,也符合國際上通常的作法。
附:指標解釋:
計算方法的特征及應用結果說明
2財政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2.1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相對量不足,農業投資強度偏低
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必然要求財政資金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各級財政部門把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較有力的保障。但是,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的絕對量雖然逐步增加,相對量仍然不足,農業科研政府投入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即農業投資強度偏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農業科研投資占農業產值比重大于2%時,該國農業科技才會出現原始創新,農業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才可能協調發展[4]。我國農業投資強度遠低于該投入水平,尤其是地方財政可支配的資金不多,民生工程建設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壓力又比較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相對就顯得力不從心,資金到位相對較低。
2.2財政對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補貼很少,降低了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意愿
由于農業科技創新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而且在創新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還要應對可能出現的自然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等各種風險,因此,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需求不僅規模大,而且占用時間長,具有較高的風險,一旦創新失敗,就無法償還資金。而金融機構的逐利性、安全性的特點使得其不愿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支持,金融機構惜貸現象比較嚴重,從而使得一些發展前景好的農業產業項目和新技術推廣項目由于缺乏資金難以具體實施。而我國財政資金對于金融機構的這種活動的補貼很少,不能很好地激發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意愿不高。
2.3金融產品的供給與實際需求不相匹配
2.3.1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金融產品品種少。目前,雖然部分金融機構把支持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了信貸扶持的重點,但是由于農業科技創新的周期比較長、風險比較高、收益不確定,往往很難得到充足金融資本的支持,大多數金融機構也沒有建立相應的信貸管理制度或者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的特點開發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主要是提供貸款,而且所提供的貸款品種單一化。同時,這些貸款還需要提供以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為主的抵押物[5],使得許多承貸主體難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農產品抵押貸款等與農業科技創新相關的貸款很難獲得金融機構支持。2.3.2金融產品的期限與實際需求不匹配。農業科技創新的周期一般比較長,如一般情況下一個農業新品種從研發到廣泛推廣需要大約7年左右的時間,但是現有的金融產品多是短期小額的流動資金貸款,或者是針對大項目的長期貸款,與農業科技創新周期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幾乎沒有。再加上銀行貸款程序復雜,貸款條件嚴格,許多承貸主體滿足不了銀行的條件,很難獲得銀行的融資。
2.4農業科技創新的融資渠道狹窄
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也逐步增加。金融機構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是仍然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貸款門檻相對比較高,商業性金融貸款條件嚴格,而且發放貸款時有著明顯的傾向,傾向于農業龍頭企業,證券市場有著嚴格的審批制度,創業板和中小板主要支持科技含量高的農業企業,國內上市的農業企業數量較少,而且這些上市企業缺乏投資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農業保險品種還不豐富,風險投資發展緩慢,投資主體單一[6],這些都使得農業科技創新的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
2.5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缺位
農業科技創新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創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這削弱了投資主體對農業科技創新進行投資的積極性,使得農業科技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農業科技創新的這種高風險需要有良好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來防范和化解。但是,目前我國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缺位,無法分散風險。一是能夠轉移分散風險的保險的作用未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覆蓋面窄,險種少,同時由于存在補償范圍認定難、農民參保意識薄弱等問題,農業保險發展緩慢。農業科技創新保險存在更高的風險、更大的不確定性,開展業務也更艱難,一旦出現風險,金融機構只能自己買單[7]。二是擔保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擔保能夠起到放大資金的作用,但是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擔保體系還不完善,擔保機構承擔風險過大,資金規模過小,財政支持不到位,都使得擔保體系不能滿足農業科技創新過程中對擔保的要求。
3農業科技創新的財政金融支持建議
3.1加大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的引導和資金撬動作用
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都離不開財政的鼎力支持。因此,為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我們需要不斷加大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并且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但是,增加財政投入并不是把資金投入所有農業科技創新環節和領域,財政應重點支持基礎研究領域,中央財政在加大對基礎研究支持力度的基礎上,以資金配套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帶動地方財政加大支持力度,改變地方財政由于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而對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時,要充分調動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投入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例如,可以通過無償資助、財政貼息、創業投資引導、以獎代補、經營參股、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金的注入[8],使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此外,通過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不同的扶持,充分發揮財政的引導和資金撬動作用,探索財政資金的金融化運作方式。一方面財政通過設立風險補償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方式降低農業科技企業的風險,增強其融資能力,提高農業科技企業對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財政通過對扶持農業科技企業的金融機構進行貼息、給予稅收優惠、補償其為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所造成損失等方式激發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提高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意愿,從而使財政資金更大范圍的發揮作用。
3.2創新金融產品和模式,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的需求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機構要優化農業科技貸款的審貸程序,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同時,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農業科技創新對不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一是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的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品種。扶持農業科技創新的金融產品必須把自身的特點和農業科技創新對產品的需求結合起來,設計出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特征的產品品種。例如,針對農業科技創新周期比較長的特點,設計出與農業科技創新在時間上相匹配的貸款品種;針對農業科技企業一般抵押物比較少的特點,在防范風險的同時,擴大抵押物或質押物的范圍,探索以農業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專利權、股權、應收賬款等抵押或質押進行貸款的信貸產品;對一些信用等級較高、有還貸能力的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發放信用貸款。二是適當放寬對農業科技創新的信貸限制,如對貸款對象資產規模的要求、抵押物的要求等等。三是探索實踐多種貸款模式,如對于規模比較大的貸款,可以聯合幾家銀行通過銀團貸款提供支持;對于一些中小企業,可以用企業聯保貸款、企業互保貸款等方式;針對處于供應鏈上下游的農業科技企業,可以發放供應鏈融資貸款;探索開發“銀行+保險+擔保”、“銀行+保險+財政補貼”等多種貸款模式,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增信融資。在不斷開發新的貸款模式、金融產品的同時,要注意對這些模式和產品的推廣,進而推動金融資本與農業科技創新的融合,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的金融需求。
3.3拓寬農業科技創新的融資渠道
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政策性金融應該主要支持農業科技研究及基礎農業科技發展等相關的項目,這些項目一般屬于國家優先發展領域、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較高的社會價值,但是由于建設周期長,財務風險高,商業性金融一般不愿意介入,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要擴大所支持的項目范圍,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程序,滿足承貸主體的資金需求。二是商業性金融要適當涉農貸款風險容忍度,允許貸款利率在一定范圍內浮動,不斷創新信貸品種,加大對農業科技企業等承貸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三是通過財政貼息、擔保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和商業資本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四是支持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競爭力強、運作規范、符合發行上市條件的農業科技企業通過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融資,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證券市場上市融資,并且對已上市農業科技企業,采取各種方式鼓勵他們做大做強。五是完善風險投資體系,擴大風險投資規模,通過政策優惠鼓勵風險投資機構投資農業科技創新,增加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來源。
2政策效果分析
兩輪積極財政政策對拉動經濟增長、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作用明顯。從1998年到2004年的7年間,GDP增長率分別為7.8%,7.6%,8.4%,8.3%,9.1%,10%,10.1%;有效擴大了對外出口和消費需求,實現了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1999-2003年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由6.8%上升到25%;出口商品增長率也處于6.1%~34.7%之間,說明雖面臨通貨緊縮狀況,積極財政政策給我國乃至亞洲經濟都帶來了正面的影響。第二輪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將處于低迷期的經濟拉回到平穩較快增長軌道,2009年GDP增長率達到9.2%,2010年為10.3%,2011年達到9.3%,2012年也保持了7.7%的增長率,居民消費需求也呈現逐漸擴張態勢,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的情況看,2009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保持了14%以上的增長速度,特別是2010年增速達到了23.3%。政政策實施期間,固定資產年投資額與遞增率均呈現上升趨勢。拉動經濟增長,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動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的步伐;特別是2008年后,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付諸實施,使得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5%,2009年則達到了30.1%,為199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3積極財政政策的可持續問題分析
3.1赤字問題
赤字財政政策是在經濟運行低谷期使用的一項短期政策,在短期內,社會若處于非充分就業狀態,閑散資源并未充分利用時,財政赤字可擴大總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刺激經濟回升。但財政赤字也可能增加政府債務負擔,引發財政危機。從1998年的第一輪財政政策實施以來,財政赤字問題一直存在。1998年至2002年連續5年財政赤字年年遞增,2002年更是達到了3149.51億元。2008年以來的第二輪財政政策實施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從1998年到2012年的15年間,只有2007年財政是盈余的。這反映出以中央財政投資性支出為引導,地方投資性支出為配套的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直接導致了財政赤字規模的擴大。另外,赤字財政政策還可能誘發通貨膨脹,進而引起社會動蕩。
3.2經濟結構失衡問題
可發現我國兩輪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期間的GDP與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特征:首先,第一產業比重在下降,而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在上升;其次,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增長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第三,我國目前產業結構中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第三產業偏低,且內部結構不合理、效率偏低。而2005年美國的三大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20.4%和78.6%。自1998年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大部分是依靠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在2012年更是達到了70.23%。國家發改委的資料證明,2008年以來的新一輪積極財政政策資金投入安排中,用于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電網改造的資金安排占總資金的比重達到了37.5%,而用于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比重只占3.75%,這樣一種偏向于基礎建設和重工業的投資方式,強化了產業結構失衡與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問題。
4對策及建議
4.1國外經驗借鑒
4.1.1美國奧巴馬經濟振興計劃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美國出現了銀行倒閉風潮,并且危機到了實體經濟。國內生產總值下滑,失業率持續上升,自2008年8月以后,CPI和PPI變化率皆表現為緊縮狀態。鑒于經濟快速下滑,奧巴馬政府于2008年12月提出了經濟振興計劃的初步方案。主要包括:大規模改造聯邦政府辦公樓、大力投資公路和橋梁建設、大規模改造學校硬件設施、安裝節能系統、在美國各地推廣寬帶網絡應用、改善醫院等設施等5個方面。另外,奧巴馬政府在2013年年初調整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4.1.2歐盟聯合應對策略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盟采取了許多措施進行應對。財政政策方面,采取了直接作用于歐盟經濟、擴大內需的財政相關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則注重協調各成員國財政政策,盡量將各國政策措施納入統一框架,以整合全歐盟資源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從2008年至今,歐盟的財政相關政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8年至2009年末金融危機發生并不斷惡化,歐盟在這一階段將政策重心放在大規模經濟刺激上;第二個階段是2009年末希臘發生債務危機及隨后出現的歐債危機,歐盟將政策重心放在救援債務危機國家和建立安全網;第三個階段是2012年至今,歐盟將政策重心放在強化財政紀律上。
4.1.3俄羅斯穩健財政政策俄羅斯普京政府實行中性穩健的財政政策,利用減稅來促進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平衡、穩定財政。并設立財政穩定基金,將政府在資源豐沛期獲得的一部分“超額”收入存儲起來,以備資源枯竭時使用,以便化解財政收支不可持續性帶來的財政風險,保持政府預算長期穩定。出于這一目的,俄羅斯于2004年開設穩定基金。短短幾年內,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攀升為俄羅斯穩定基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全面下行的情況下,儲備充沛的俄羅斯穩定基金有效發揮了抑制經濟波動、減緩經濟衰退、加速經濟復蘇、保障國家預算平衡、防范財政金融危機發生的積極功效。
4.2幾點建議
第一,慎用赤字財政政策,特別是連續使用。政府采用可持續積極財政政策發行國債擴大政府投資、刺激經濟增長是必要的,但從中長期來看,正向的政策效用不一定大于逆向效用,也不會總是可持續積極的。因為赤字財政政策以國民經濟中存在閑置資源為前提,但閑置資源畢竟有限,長期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超過經濟承受能力,會導致經濟過熱,引起通貨膨脹。故而,采取赤字財政政策必須審時度勢,謹慎而行,政策調整要留有余地和空間。第二,權衡短期與中長期發展,調整財政收支結構,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從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考慮,調整財政政策,努力改變我國經濟增長主要由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投資、出口、內需三駕馬車共同拉動的局面,帶動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系統規劃,進行全面績效管理。增加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實質上擴大內需,以解決民眾的后顧之憂,從而帶動消費拉動內需,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內需不足的問題。第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財政政策運行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落實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和穩健標準,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等,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為可持續積極財政政策的運行營造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
從國際上來看,有的國家設置共享稅,有的國家不設置。目前,采用專享稅形式的國家有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德國實行按比例分成的共享稅;美國則按照共享稅源、分率分征的方式建立獨立的中央稅與地方稅體系。我國在分稅制改革中,大體將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但目前我國共享稅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共享稅設置過多。在我國,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證券交易稅均為共享稅,甚至本應屬于地方固定收人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也帶有收人分成的痕跡。
2、共享稅設置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不應該設置為共享稅的稅種設置為共享稅。如增值稅作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主要是從兼顧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的經濟利益出發,但增值稅與地方的經濟利益關系密切,而稅基流動性很大,作為共享稅存在稅負轉移問題,會導致地區間稅基與稅源的爭奪。又如個人所得稅作為政府收人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從其稅種性質與功能來講應該劃歸中央。又如資源稅作為共享稅也存在著不少弊端。資源稅作為共享稅不利于國家資源的合理開發、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利于自然生態的保護和環境治理、不利于打破傳統的自然經濟觀念、不利于地區間的公平競爭等。又如證券交易稅作為共享稅有失公平。證券交易稅來自全國,而受益的只有中央與少數經濟發達地區。共享稅設置的不規范還表現在共享稅的設置不是根據稅種的性質、事權與財權相對等的原則,而更多考慮的是中央與地方財力的劃分。如按照行業、所有制形式和重要性(是否重點企業)、行政隸屬關系等標準設置共享稅。
3、共享稅中中央所占比重過大。中央共享比例過大削弱了地方可支付財力和地方政府的職能作用,挫傷了地方政府和地稅部門的積極性,而且打破了分稅制改革中建立的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平衡格局,不利于分稅制財稅管理體制的完善。中央與地方稅種的劃分應建立在充足稅源,稅收體系健全的基礎之上。我國財政體制的現狀是地方稅收體系尚不健全,但同時存在大量的預算外資金,共享稅中中央所占比重過大也導致地方預算外資金的擴張。
二、共享稅設置必要性
共享稅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對中央與地方稅收比例的調解,一般來說不可設置過多,否則會造成中央與地方稅收征管上的惡性博弈、影響中央與地方的稅源和稅收體系。共享稅設置的必要性取決于在按照事權與財權原則劃分中央與地方稅種后,中央與地方稅收收入的比例是否合理。在當前的稅收收入條件下,若將增值稅、消費稅、關稅、資源稅、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作為中央專享稅,其他稅收作為地方專享稅,中央稅收占全國稅收的比例為70%左右。若加上預算外收入資金,中央稅收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為60%左右。相對于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權的理想度來說,可以將上述稅種作為中央專享稅并且不設置共享稅;但相對于現行中央與地方稅收比例而言,在地方稅系尚未健全的前提條件下,若不設置共享稅將導致地方稅收收入的大量減少,見表一。所以在當前形式下,設置適當的共享稅是合理的;但長遠來看,只要中央與地方稅收收入的初次劃分能夠達到財政的分配平衡,就沒有必要設置共享稅。
三、現行分稅制下共享稅的設置
2.財政稅收分配存在的問題
2.1 稅收分配很難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現階段,稅收分配職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已經很難再滿足相應的發展需求了,而且稅制結構層面也難以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搞個,即便存在稅法制度保障,然而大部分稅收分配職能也僅僅是流于表面,不能夠把實際工作落實到實處。此外,稅種結構也難以滿足現代化的稅收分配要求,所存在的稅種往往相對較少,從而導致稅負征收范圍不斷縮小,使稅基以及基本稅率也常常出現變化,影響其穩定性。
2.2 財政稅收分配格局不合理
稅收分配職能應用現狀難以滿足當下經濟形勢的發展要求,在稅制結構上也不能夠針對社會經濟的實際狀況給予相應的改革,即使有稅法的制度支持,但是很多的財政稅收分配職能最終都流于表面,未能將工作落在實處。稅種的組成結構也不能滿足目前財政稅收分配的基本要求,稅種往往較少,以致于稅負征收范圍的縮小,稅基與基本稅率也不是十分穩定。
3.強化財政稅收分配職能的科學應用
3.1 完善財政稅制結構
大力完善稅制結構可以從發展布局與結構體系層面實現財政稅收分配的合理化應用。實質上,國家稅收是將流轉稅作為主體的,所以我們能夠得出,收入調節性稅收不夠完善。因此,我們要從制度結構改善入手,實施科學化的調節措施。現階段,根據分類實施稅種劃分的時候,稅種其實也不少,包括根據征稅對象劃分、根據使用權限劃分、根據價格劃分以及根據計稅標準劃分等。然而,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稅制結構已經難以很好地滿足經濟發展需求了,所以,相關人員應重視稅種的豐富,對稅收來源進行不斷拓寬,從根本上實現經濟平衡發展。
3.2 加強對偷稅漏稅行為的懲罰管理
實質上,所有稅收行為都不能夠離開監管體系而獨立存在,在現有的稅收監督管理體系中偷稅漏稅行為懲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國已經針對偷稅漏稅給予了高度重視,并進行了相關的罰款處理以及刑事責任追究處理等,然而,在偷稅漏稅監管工作依然是財政稅收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具體來說,第一,相關工作人員需借助對相關納稅人身份方面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及時掌握納稅人的相關行為動態。第二,我們需借助與銀行或者是社保公安局等部門建立科學化的溝通交流機制等,促進懲罰管理的有序開展。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與其保持聯系,構建合理化的偷稅漏稅監督網絡體系,能夠對偷稅漏稅行為實施全面掌握,盡管資料數據庫建立必須要有大量資金支持,然而在時效性與有效性上卻相對較高,可以保證納稅人的行為是合法的,從根本上規范納稅人行為。
3.3 合理制定有梯度的所得稅制度
所得稅制度的改革與制定能夠從稅收根源上促進經濟的平衡與發展,所以合理制定有梯度的所得稅制度很重要。“梯度”指的是不同級別有不同的待遇和措施,換句話說就是高收入人群需要繳納更多的稅,而低收入者則給予相應的免稅、少交稅的政策,以此來促進社會稅制度的完善,平衡社會收入經濟差距,并以制度的方式促進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
不僅如此,政府更應該細化所有稅制度中的具體行為,將所得稅制度中含糊不清的條款予以斟酌改進,針對社會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合理制定有梯度的所得稅制度。比如說不同的納稅收入定義不同,來源不同,就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分別納稅,無論是正常的工資收入還是偶然所得的收入都應該進行分類納稅,個別情況還可以給予免稅。
綜上所述,所得稅制度應該與國民收入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從稅收對象的不同到收入方式的不同進行了相應分析,起征點的設置也應該及時進行調整,從而縮小經濟差異,實現對于社會收入的進一步調節。
3.4 增強收入調節作用
現階段,現有財政稅收分配職能在實際運用期間,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就在于收入調節作用相對薄弱,從而使其難以充分滿足收入調節需求。因此,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要對財政稅收要求進行進一步明確,不斷增強收入調節作用,然后實現宏觀稅負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結合相關部門的實際規定加強稅收,不管是管理費用還是相應的維修費用,都應該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征收,日益優化稅收結構,增強稅收收入分配調節作用。
3.5 加大財政稅收分配職能的宣傳力度
稅收分配職能宣傳工作的作用主要體現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促進納稅人思想轉變,實現思想轉變的合理化,進一步促進納稅行為的合理合法。另一方面,應強化廣大人民群眾在財政稅收分配上的理解,積極鼓勵人們或者是企業單位給予納稅工作高度支持,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納稅工作。在實際宣傳工作當中,需要傳播的最重要的意識有兩種,第一種是政府監管意識增強,第二種是公民納稅意識增強。公民必須要積極配合政府工作,防止出現偷稅漏稅行為,從根本上實現宏觀經濟的優化調整。此外,政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也必須要有科學化的監管意識,了解政府實際征稅范圍與權限,促進監管行為不但進步發展,實現監管工作的真正落實。
3.6 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要加強合作,明確稅收及收入分配格局
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間存在著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狀況,地方政府的稅收不能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衡量,所以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需要提前明確財政分配的基本結構及稅收分配,完善稅制的應用,無論是縱向稅收分配、橫向稅收分配還是財政轉移支付,都需要地方政府之間與中央政府加強合作,以此促進財政稅收中分配職能的加強。
3.7 增強相應的收入調節作用
農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對農業予以支持與保護,財政對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財政投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長期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圍繞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現狀,著眼于全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結構的現實分析,就建立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相關分析與思考。
一、對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基本判斷
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農投入比例的縱向變化以及與周邊相關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來判斷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情況。
1、從縱向比較,赤壁市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總量呈上升之勢。近些年,赤壁市財政部門努力加大支農力度,農村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九五”、“十五”時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財政支農投入呈增長之勢。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從“九五”期間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農投入絕對值從“九五”期間的924萬元增加到2010年18026萬元,支農投入增長率從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從“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與預算內支農支出比上年的增長率兩個指標來看,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
2、從橫向與其他周邊縣(市、區)比,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偏小。我們選擇了周邊具有較強可比性的咸安、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市、區),進行了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比較。以2007~2010年四年為例,這四年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0.2%、10.4%、10.6%和11.5%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而四縣(市、區)平均比重達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見,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的規模偏小。
3、從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判斷,赤壁市農業仍處在貢獻地位。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財政支農投入/財政總支出)/(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財政支農投入和農業產值貢獻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越高,說明農業獲得的財政投入支持越大。傾斜指數為1,表明農業獲得了與農業產值地位平等的財政支持度。根據上述公式計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分別為0.53、0.57、0.63、0.64和0.69。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變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強,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農業經濟還沒有獲得與其在國民經濟中貢獻相等的地位,仍處在貢獻地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赤壁市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以及近幾年的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變化,表明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投入能力處在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扶持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發展項目拓展到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因此,盡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絕對規模有所擴大,但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支農投入能力的有限性與新農村發展的巨大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在財政支農投入規模逐步提升的基礎上,如何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資金的結構效率,提升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密切度,是我們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的關鍵所在。
二、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赤壁市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總量增長迅速,但市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結構仍不盡合理。
1、農口系統事業費支出比例偏高。農林水利氣象事業基本支出,主要是維持農口事業單位的“吃飯”問題。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農口事業費支出比例的變化看,盡管財政支出中農口單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農口單位基本支出仍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財政支出中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占農口部門預算總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和48%,過高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對農業生產的直接作用甚小。
2、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平衡。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實際看,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占財政支農支出的較大比例,如2008年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達653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5%;2009年投入農村基礎建設投入6791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7%。但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帶有社會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會普遍受益的項目投入比重較大,而對一些農民直接受益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關系農業和農村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如動植物防疫設施建設、農業品種改良、農田水利以及節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重較小,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
3、農業科技、農民教育培訓投入較低。農業科技投入是農業投入的重要
摘要內容。據統計,農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農業產值增加8.43元。當前赤壁市對農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夠,2009年這塊投入只占財政支農總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赤壁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按照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并重的原則,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兼顧、合理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農投入的規模結構,確保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標的有效實現。
1、加大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一是確保預算內支農資金穩步增長。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高于”和“三個主要”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財政分配政策,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將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向“三農”傾斜,努力增加預算內支農資金,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二是廣辟途徑,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籌資渠道。在加大財政預算內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穩定的支農資金籌措渠道,努力做到支農投入多渠道,資金來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籌集力度。加強水利資金、土地開發資金、水資源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確保土地出讓金的支農支出。列入土地開發成本的耕地開墾費、補充耕地成本回收款、農業土地開發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用于支農支出;從安排給經濟開發區、中心鎮、城市防洪工程、工業功能區及鄉鎮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農村建設;大幅提高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凈收入用于支農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稅征收標準提高后,新增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用于支農支出。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農業項目庫,以優勢項目爭取省、咸寧市財政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其他各項支農專項資金上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2、科學安排,合理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投入,正確處理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投入的比例、產業之間的投入比例、長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項補貼政策。積極改進補貼方式,加大對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增強農產品政策性補貼轉作直接補貼資本的能力,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密度。要把農產品政策性補貼一部分轉投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科技上去,進一步擴大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范圍和規模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在補貼對象和補貼重點的選擇上,目前除重點補貼糧食生產者外,還需注重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支持建立農業災害保障機制。二是適當穩步減少農業事業費支出。在現有財政支農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財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據各個農口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新體制機制,開源節流,騰出財力用于增加“三農”投入。三是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合理調整農、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本級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0%以上。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重點支持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中低產田改造、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配套機械、鄉村道路、山間林道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四是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及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財政支農投入總額的2%以上;加大對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投入,提高農業社會化、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大對農產品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由于兩文的數據分別來自位于歐洲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美國的“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該組織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密切相關)這樣的權威機構,因此引起國際上有關專家的關注,認為這是“重要的里程碑”。
我們時刻感受到最近十多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對國家繁榮和強盛所帶來的影響并備受鼓舞,同時也思考著怎樣才能促進我國科技事業更快、更健康地發展和進步。
提高科研質量水平
2012年我國研發強度達1.98%,從而高于歐盟各國平均研發強度1.96%,引起《自然》雜志關注。但歐盟中瑞典、德、法、荷、瑞士的研發強度介于2.04%~3.37%之間,僅英國為1.77%,這些是歐盟中的科技強國。2011年美國是2.85%,日本為3.39%。
研發強度代表國家推動科技的優先程度。上世紀后半期起,各發達國家強調科技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而紛紛加大研發投入。美國1953年為1.4%,1964年就接近2.9%,近年2.7%~2.9%。我國1991~2001年研發強度由0.6%逐步增至0.95%,2002年突破1%,一路上升到2012年的1.98%。
我國1991年研發經費是150.8億元,2011年研發經費總量達到美國的一半,是歐洲的2/3,應該說已具有相當的實力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但要同這些科技強國在科研水平上平起平坐還有待 時日。
另一個指標是我國發表的國際論文數已在歐盟、美國之后居世界第三,如把歐盟各國分別計算,SCI數據庫2012年收錄的我國論文為19.01萬篇,居世界第2位,是美國論文數的43.6%。比較2000年SCI論文30499篇,我國這十多年的提高理所當然地為國際矚目。
但論文僅是研發產出的指標之一,且論文創作不是數數量(包括SCI論文數量),主要看論文的質量。論文的科學價值及其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是質量評價的根本要素。
據《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13)》,我國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6.92次,而世界平均值為10.69次/篇。這反映了我國科學論文同國際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總體影響力還有待大大提高。又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3年的研究資料,我國各學科內高于被引次數世界均值的論文占我國際論文的1/4左右。每篇均被引次數17.21~11.35間的有瑞士、荷、美、英、加、德、法、澳、意等國,西、日在國際平均值附近 波動。
按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估計,還得用8~10年時間才能使我國論文篇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均值強國的水準,走得更前還要更長時間。我們希望前進步伐更快,面臨的挑戰是提高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而歸根結底是提高研究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繼續加強基礎研究
一百多年來先輩們為在我國發展科學開始了堅苦卓絕的努力,1949年和改革開放后的大力發展奠定了當前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空前規模。早年我國對基礎研究給予的重視不夠,擔心理論脫離實際,強調“以任務帶學科”。
理所當然,當國家經濟、國防和社會發展有某種需求時,科技人員義不容辭要首先滿足這些方面的需要,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但說到底,為了發展科學技術,基礎研究也是國家的需求,是科技創新的源泉,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開發具有關鍵作用,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有的科學家說,一定規模的基礎研究在我國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發展起來的,我對此深表贊同。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推動了科技事業的發展,科技經費快速增長,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我國研發總投入1991年為150.8億元,到2012年已達10298.4億元,這確是很了不起的快速增長。研發強度上世紀90年代在0.6%~0.7%左右波動,1997~1999年基礎研究投入在研發總投入中占5%~5.7%;研發強度在2000年達1%,這是一個重要轉折,從此一路增長至2012年的1.98%超過歐盟,而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總投入卻在2004年一度達到6%后一路下滑,2007~2012年在4.7%~4.8%間徘徊成為歷史的新低。
研發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類比例的安排是科技工作同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相互關系的綜合平衡,并考慮本國國情以及國際間的借鑒。研發投入中的基礎研究占比,美國1979~1999年期間14.1%~15.9%,2009~2011年19%;2011年法國25.3%,英國10.8%,日本12.3%。
據維基百科資料,日本上世紀70年代和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成熟,逐漸擺脫對外國研究的依賴,1986年開始研發強度高于美國,198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總投入13%。
我國基礎研究在研發中的比例顯然遠遠低于科技強國,數十年來長期如此,不能不考慮這種狀況對我國科技創新的長遠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必須強調加強基礎研究。
加強應用研究 注重企業研發
我國研發經費來源主要是兩大塊,一塊是政府財政,另一塊是企業。從歷史上看,1997年我國企業的研發開支占全國研發總支出的42.9%,由此估計當時企業投入占全國總投入的比例大致同此數值接近,而政府財政的投入約占60%。2007年起企業投入占全國投入70%以上直至2011年的73.9%,而同時期政府財政占比降至25%以下直至2011年的21.7%。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近年來在研發投入和研發規模上均稱得上表現不俗,這在總趨勢上是好的,說明我國研發工作主體已具有市場導向特色。
但我國的研發工作結構卻出現了兩個新問題。據《201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我國研發活動中試驗發展占83.9%,應用研究占11.3%,基礎研究占4.8%。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的占比顯著偏低,總和只占16%,大大低于2000~2005年期間的22%~23%。因此,需要提出加強應用研究,這是第一個問題。
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我國企業研發活動中的試驗發展部分,自2005年以來超過90%,近年來基本保持97%~98%,基礎研究只占0.1%,應用研究占2.2%~2.9%。企業應用研究占比低到如此地步是否有利于技術創新,這是第二個問題。
列舉這一系列數字是一件很乏味的事。前面已經提到,我國企業近年來對研發的投入大增顯然同政府確立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的政策有關,這是很好的現象,是科技發展的正能量,而正是這一部分活動同經濟的結合最為緊密。但令人困惑的是,一些講話或文件不時指出“科技與經濟脫節”,“科技與經濟兩張皮”,語焉不詳,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我國企業研發活動中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僅占2%~3%,我國全國研發活動中的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總和已低達16%~17%,這對我國科技發展,特別是創新,是一種最好的研發結構嗎?全國研發人員(2011年)中,試驗發展人員占81.1%,應用研究人員占12.2%,基礎研究人員占6.7%。全國科技人員80%以上從事試驗發展工作,因此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不僅是增加經費,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組織和培育人才 隊伍。
對研發活動分類指導、管理和評價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是三類性質不同的研發工作,是國際普遍采用的分類。我國有時強調分出應用基礎研究一類,并逐漸歸入基礎研究而合稱基礎性研究;歐洲也有過類似的意見,將其稱為“戰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并歸入應用研究,這種“戰略”一詞的用法常常受到質疑。
不同性質的研發工作,在管理方針和評價方法上應有所不同,有時由于混淆了其中的差別而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爭論,產生了不理想的導向。
對科技成果或研發成果的評價,在早年國內多是請幾位專家開個成果鑒定會,并給出國內或國際某種水平的結論,這就是專家評議。大致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了被稱為同行評議的成果鑒定會,這是從基金項目的同行評議發展過來的,強調同行是保證評議人對項目或成果有更專門的學問從而確保評議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在這里我順便提一下,早年美國科學基金會項目申請書的同行評議曾因外界的質疑(至少有過兩回)而組織專門委員會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分析和評估,結論認為同行評議有其不足,例如有時會忽視某些萌芽的創新思想,但同時指出沒有比同行評議更好的方法。當今各國普遍采用同行評議,學術刊物審稿也許是最早采取這種評審方式的。
上世紀80年代后期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在評價成果中開始關注SCI收錄狀況,隨后又重視SCI引用狀況甚至在SCI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某些其他定量評價指標。在使用SCI這一指標過程中,逐漸引發了不少爭論。SCI這個外國指標有沒有意義?SCI既可正面引用也可負面引用,SCI引用能說明什么?某某諾貝爾獎得主說他的文章就不投《自然》《科學》,更不知道什么SCI等等。據我所知,國外學者愿意把論文投向本專業的優秀刊物,對SCI并非一無所知。小同行洞察本領域的發展水平,評價某文章、某項目可以不用查問SCI;對于非同行來說,SCI以及期刊影響因子的使用是有適度幫助的。
對不同性質研發活動成果的評價,應該說評價標準的基本核心是一樣的,就是看成果的“價值”,評價過程是“價值評議”或“同行價值評議”。要同行評議是因為非同行無法評判,甚至大同行都難勝任某一具體領域成果的評判。國內同行不夠時就得借助國際同行,近年來一些重大問題的評估已邀請國際專家來進行。“價值評議”就是看成果的價值、意義,而價值的大小取決于創新度及其意義的大小。
摘要就是摘論文之“要點”,把正文中最有價值的核心內容,通過語言的精煉表述展現給讀者,使讀者與作者的新觀點、新思想、新見解產生共鳴,進而產生關注、閱讀的欲望。國家標準《GB6447-1986文摘編寫規則》對摘要的定義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學術期刊上刊登的論文摘要主是為了便于讀者用最短時間掌握信息,了解研究工作或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結果,從而決定是否需要詳讀全文。既為讀者閱覽起引導作用,更為文獻匯編、計算機儲存、檢索做好準備,成為科技情報的重要來源。這就要求摘要必須簡明、準確、規范。
摘要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劃分方法,摘要分為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三種類型。報道性摘要是在對論文內容高度概括和完整濃縮的基礎上寫成的短文,著重于報道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它應包括與原文同等的信息量,使讀者不閱讀全文即可掌握原文的實質性內容。報道性摘要側重于“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的敘述,尤其要向讀者報道論文的創新成果、獨特見解和新穎方法等。適用于論題單一、集中的學術論文以及論著中某一章節部分的摘要。指示性摘要主要在于介紹論文研究考察的對象、目的、方法和主要結論,而不給出具體結果;報道—指示性摘要是融合前兩種摘要于一體的摘要,其報道主要是原文的主要內容,偏重于概述研究的成果。報道性摘要所負載的原文獻的信息量大且較為全面,一般可代替閱讀原文,并能不加改動地出現在二次出版物上,因而參考價值高,是用途最為廣泛的摘要類型,學術期刊較多采用。作者可根據自己論文的實際情況選擇撰寫摘要的類型。 一般來說,社科論文的論述,大約是依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向。因此,社科論文摘要的撰寫在涵蓋全文的主要信息時,更要對準論文結論和解決問題的對策這個重心,撰寫出符合寫作要求的摘要。
2.具體摘要撰寫要求如下:
(1)要體現獨立性和自含性,主要是反映出原文的主要內容和觀點,避免喧賓奪主。摘要應客觀、嚴肅、如實地反映原文的內容,不應是正文的補充、注釋、總結;不夸大、不縮小。不可加進原文內容以外的解釋和評論,不進行自我評價。作為文前摘要其內容一般應當包括論題、觀點、方法、結論(結論有時與觀點同一)諸項,重點是論題、觀點和結論,不應闕如。
(2)著重反映作者特別強調的創新之處,包括新觀點、新思想、新見解、新體會。要排除在本學科領域內已成常識或科普知識的內容。
(3)一律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常用的句首寫法省略了主語。不在開頭冠以沒有信息價值的主語,不使用“我們”、“筆者”、“本文”、“作者”等第一人稱做主語。建議采用無人稱句的寫法,這樣既有利于作者客觀地報道學術論文成果,又有利于作者提高寫作論文摘要的水平。一般采用“采用……方法”,“對??進行了研究”、“探討了??問題”、“得出了……結果/結論”、“結果表明……”等寫法。
(4)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發表空洞的評語,不作模棱兩可的結論。摘要為原文的濃縮,不是對原文摘錄出來的幾句話的簡單拼湊,必須主語義連貫,保持上下文邏輯關系。作為論文的組成部分要隨文刊出,因之篇幅短,字數有所限制,應用最簡潔、精練的文字概括出全文的
主要觀點和內容。這就要求必須講究語言的錘煉,做到字字、句句認真推敲、斟酌,提高字句的涵蓋水平。切忌出現與原文主要觀點和內容關系不大的細節、冗長的語言及模糊的言辭。
(5)要采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號和名詞術語。眾所周知的國家、機構、專用術語盡可能用簡稱或縮寫。
(6)不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的讀者難于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等。若確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7)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號、圖、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范字和標點符號。
(8)字數以200字以內為宜。
(9)要求書寫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內容一般應與中文摘要對應。
3.摘要不是提要——特別提請作者注意
首先,提要與摘要內容要求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792.1—83文獻著錄總則》規定:“提要項對文獻內容進行簡介或評論。”摘要則是對“一份文獻內容的縮短的精確的表達而無須補充解釋或評論。”它只涉及文獻自身,不涉及其他文獻,只要客觀準確地表達原文固有的主題內容和信息就行了。可見,提要與摘要的本質區別在于:“首先,前者包含的內容比后者要廣泛得多。提要既要反映原文獻的內容信息,又要對原文獻進行評價,還可以介紹有關的背景如作者生平、注釋原文、敘述版本流變過程等。而摘要僅僅是對原文獻的濃縮,其信息大致與原文等值。其次,提要與摘要的撰寫目的與適用范圍不同。撰寫摘要的主要目的在于向讀者客觀地說明論文精華,以幫助讀者通過閱讀摘要決定是否需要再讀原文,從而迅速地了解有關學科最新研究動態,摘要主要適用于學術性或科技性較強的論文或文章。而提要主要在于向讀者揭示書籍或其他文獻的主題內容梗概、社會作用與價值等,其重點是起提示推薦作用。提要經常以書籍為主要對象,在說明原書內容的同時要進行評價,并指明讀者對象等。最后,提要摘要作者不同。摘要多由原文作者撰寫,必須客觀地傳達原文主旨。提要一般為編者所寫,并可以作些評論。
4.可參照的相關標準:《GB6447-1986文摘編寫規則》
《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
5.范例:
財政幻覺假說的實證檢驗
摘要:依據財政幻覺假說的經驗方程,將“財政幻覺”分解為“赤字幻覺”與“預期幻覺”,以中國1978-2004年的年度數據,采用鄒氏轉折點檢驗、協整分析和誤差修正模型,對“財政幻覺”與政府規模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財政幻覺”是中國政府規模增長的原因之一,其中“赤字幻覺”的存在未得到顯著證實,但“預期幻覺”對政府規模有正的顯著影響。
關鍵詞:政府規模;財政幻覺;赤字幻覺;預期幻覺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運用指南(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08.12
[4]國稅發[1998]137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屬機構間移送貨物征收增值稅問題的通知,1998.08
[5]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M),經濟科學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6]石帆,視同銷售業務會計與稅務處理淺析(J),財會通訊,2011.12
[7]陳留平,劉通.視同銷售會計處理方法再探討,財會通訊綜合,2010(12)
[8]劉瑞山.增值稅視同銷售貨物行為的收入確認探討.《中國證券期貨》- 2011-08-25
[9]王立東;朱海燕; 會計職稱考試中對視同銷售業務的處理思維.《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0-01-15
[10]郭西強; 視同銷售行為賬務處理的探討.《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8-08-01
[11]視同銷售業務會計與稅法處理的異同=賬務處理專版=東方CFO會計論壇|行業會計|會計網校|會計培訓|兼職會計|會計招聘.Powered by phpwin-.《網絡()》- 2011-04-13
[12][轉載]視同銷售的稅收政策和會計處理技巧_阿城區國稅局稅源一科.《網絡()》- 2012-11-19
[13]售價-營銷百科全書- 科技中國――歡迎光臨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博物館 -全球第一互聯網博物館,你我的知識加油站.《網絡()》- 2012-11-14
[15]新準則對流轉稅等若干稅種的影響-會計網站|會計分錄|做賬技巧|會計職稱-《網絡()》- 20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