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09:45: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自律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馬克思認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恩全集》第一卷,P15)意味著道德價值的根據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
康德認為:真正品德的產生,是來自人們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約束,可以自主規范來約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轉引自《道德與文明》1996年第1期,P29)
杜威也認為:學校德育不應背記某些規則,良訓箴言,關鍵是發展道德判斷力,才能適應變化著的社會。
然而,現實中人們的道德行為似乎大都來自外在的某種壓力或利益驅動(他律),而很少自主選擇、自我踐行(自律)。在教育中,對學生僅提出社會規范要求或目標,而對學生如何去習德、自育、踐行,即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養研究不多。從我國歷史上看,傳統德育的核心是封建德育,其目的是培養維護封建制度的“奴才”——各級統治者與“聽話”的“愚民”,品德評價標準為:被動接受,盲目服從,唯唯諾諾,師云亦云,因循守舊等。在道德教育上一切努力可稱為“聽話”教育:從一個剛出生還不懂事時起的“乖孩子,聽話”到要求兒童青少年“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直至要求成人“在單位聽領導的話”,一個人即使毫無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與行動以及負責的能力與精神,只要是“聽話”就是“好孩子、好學生、好同志”。魯迅在評論中國的家庭在教孩子時曾指出,那種教育只是“使他(孩子、學生、青少年)畏葸畏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這種教育,“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魯迅全集》第4卷,P565,第11卷,P9)平平庸庸,唯唯諾諾雖不是壞學生,但已不適應現代社會對人的品德要求(開拓、進取、創新素質)。
另一方面,自律符合學生道德心理特點和德育規律。當代青少年處于探索社會、探索人生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思想特點是不輕信、不盲從,既不唯書,也不唯師,在觀察和對照中思考,在思考中觀察與對照。個體道德意識發展是影響道德內化的重要因素,自律是促進道德內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個體不斷評判自己的道德認識,找出差距,主動吸取道德上的要求以充實自己。只有將社會要求的價值觀轉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規范經個體分析、判斷、選擇、嘗試,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實踐中切身感受,知行統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體精神的人,才能自覺行動,而真正的權威也正是來自于人內在的精神力量。
因此,自律能力的提出是以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主動性、能動性特征、需要及其規律為基礎的,也是以現代社會及其發展趨勢的需要為基礎的。
二
所謂自律,是指根據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和道德思維,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動。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惡影響,不為快樂、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驅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據自己的“立法”,為實現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動的道德原則。它是依賴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個人隨心所欲的任性,強調“出自法則”去行動(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覺選擇道德行為,糾正不道德動機,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當人和審判官,檢查和審判自己的言行。皮亞杰研究兒童道德發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為受自己內在獨立思考和價值標準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會規則。
自律能力,指道德選擇和行為是依據通過作為道德活動的主體的人理性思考后選擇的道德原則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謂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這涉及道德認識,道德理想諸方面;所謂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鍛煉、自覺踐行,養成道德行為習慣;所謂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與通常所謂“良心”或“內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體內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勸告、自我選擇、自我修養、自我踐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斷、自主責任心和自我負責,以及獨立的社會適應和交往協作等能力。
相對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決定自己意志的道德準則,即道德選擇與行為是由主體自身之外的、未經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慮的各種規則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懼、壓力、圖取報償等)。處于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往往沒有約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評價能力較低,需要靠教師和家長的約束來行動。隨著主體自身成熟,這種外在權威形式逐漸轉換為青少年內心的某種覺悟和信念,開始有意識地自覺地服從自己,即走向自律。但應該看到,學生在其道德意識建構過程中,情緒性動機、遵從權威和功利性動機占很大比重,效果與動機很難統一,這決定自律的不穩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內在機制和主觀途徑。所謂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規定性,它由價值目標(動力和導向因素)、價值原則(準則因素)和道德責任心所構成的統一體。道德人格完善,則指主體自主作出的道德決定在道德實踐過程中不受任何阻礙地被實現的狀態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現出健康人格特質如自覺性、自制性、包容性、堅持性和自主性等。
三
德育應該培養學生在個體道德生活和社會道德生活中學會自律。然而,青少年學生存在的問題表現在自我評價障礙、意志薄弱、人格障礙、挫折心理等。中國古代道德修養論中的“慎獨”、“主敬”與西方的“有得于內,無待乎外”對我們培養學生自律能力的方法有所啟示,下面來談一些具體做法。
(一)挫折教育。也稱逆境磨煉,是指通過展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養學生正確認識駕御挫折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即是說讓學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向挫折學習,在挫折的鍛煉和考驗中成熟,奮進、崛起,自處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從而培養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當今時代充滿著競爭、挑戰和風險,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開放需要挫折教育,社會呼喚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挫折承受力和適應能力呢?孔子借“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暗示身處逆境更利于修養砥礪品行,顏回在陋室而不改其樂,表現出對貧困逆境的超越和對“道”的神往,得到孔子的贊揚。孟子也曾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不能”。(《孟子·告子下》)俄國的奧斯特羅夫斯基在經歷童年的磨煉,戰爭的考驗后,在身殘志堅下寫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光輝巨著。日本教育也規定:要創造機會把孩子投入艱苦環境中鍛煉,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據說在一所私立小學的校門口,有一塊水池,學生每天脫下木屐從水中走進校園,即使寒冷冬天,也從不在教師面前喊冷。挫折可從反面豐富人生的經歷,加強品德實踐能力,“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便是這一道理。當學生遭遇失意、失敗時,教師要增強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輸不起的心理障礙,從跌跤中學會走路,在水中學會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學生中開展負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
(二)自我評價教育。自我評價是學生依據一定的品德評價標準,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價值判斷。自評作為自律的有效手段,表現在三個方面:(1)自我意識,它是指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事物關系的一種認識,也是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學生對祖國集體的愛、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廉恥感等品德知識,都建立在對個人需要同社會需要之間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2)自我激勵,青少年學生自覺性、自制力較差,品德中好行為習慣不穩定,通過自評可幫助學生自我反省,進而自覺地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3)自我調控,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行為不為人知即“個人獨處”的情況,經常檢查一言一行可以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品德的純潔,從而抵制外界的不良誘因。
(三)道德問題討論。所謂道德問題,是由個體在特定條件下不能實現預期目標而形成的,它包含認識、目標、障礙三個因素。問題的解決,是從困難障礙中尋找一條出路。德育實質上是一個由“已知”出發,幫助學生在個人與他人、集體、祖國利益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利他利己,動機與效果相結合,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可以說,德育是道德問題解決的教育和教學。當代西方德育課大多數都引進美國科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理論,采用道德難題討論方法,把培養判斷力作為德育的中心任務。一是不要簡單地告訴學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而要讓學生參與德育實踐,對善惡作出評價;二是德育要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的培養。科爾伯格設立不同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如海因茨偷藥的故事,供學生討論,或者提供體驗道德疑難問題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正視問題所固有的道德內容,引出學生談出所作的判斷基本理由,并鼓勵他們以不同的道德觀相互交談,目的在于發展學生道德認識能力,選擇能力,判斷能力,更加適應社會生活。應該指出的是,學生在進行道德選擇時,不但要有行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規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內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撐。
(四)道德責任心培養。強調個人對社會盡責是我國德育的傳統,孔子主張“仁以為己任”,明末顧炎武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小學思品課本里提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然而,當前青少年學生普遍缺乏責任感,為此,德育應指導學生樹立對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全球的責任,樹立學習責任心、生活責任心、工作責任心等,在家庭生活、社會公德、職業規范等方面接受社會關于個人道德責任的各種要求。如在班級中,讓學生明白是班級的主人,讓學生承擔各種對集體負責的角色,引導他們對班級負責,激發學生履行道德責任的動機,強化因履行道德責任而引起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對責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為了責任,處于現實可能的道德主體,他律性。
出于責任,處于自為的道德主體,自律性。(五)設置活動性德育課程。實踐活動為自律能力的形成提供一個鍛煉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道德觀念,可以說是:“認知性德育課程”中的“理智的道德”,易導致學生在走向社會面對道德困境時,常產生言行脫節、表里不一等“雙重人格”現象。而活動性德育課程是讓學生在參與真實的社會生活過程中認識社會生活的真面目,進而參與社會生活改革與創新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在社會道德環境中具有獨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斷與選擇能力,自主負責的行動能力,不妨稱為“實踐的道德”。因為學生是道德生活的主體,“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客體,“接受者”、“旁觀者”,德育的效果是從外顯行為來評價的。活動性德育課程的內容包括勤工助學、社會公益、生產勞動、社會宣傳和咨詢、晨會、班團活動、課外活動等。其作用:(1)引導學生分辨周圍發生的突出社會現象,(2)注重學生自育的主動性,(3)為自律品德發生提供保證。
四
培養學生自律能力應注意的幾項原則:
層次性原則。真正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可以說“從心所欲不逾距”,但面對不同教育對象,我們只要求:在幼兒園,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生活習慣養成)、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性情);在小學,培養學生低層次的自主自制,是非判斷能力;在初中,初步形成自主自制,是非判斷能力和道德評價能力;在高中,比較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較強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斷和交往協作能力等。
主體性原則。人在自身發展中處于主體地位,品德發展也存在自我構建的問題。主體所具有的獨立、自覺、能動和創造的內在特性,是主體得以確立的內在依據和根本標志。如果我們不能說服學生應該自育,而又想塑造學生品德,那只會是徒勞,因為外在道德觀念必須為道德主體所認同,才發揮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給教師的建議》1984年版,P348)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在何處何時遇到問題,先想到依靠自己的道德思維,判斷標準,而非依靠外部的標準和力量去解決。所以,教育要啟發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有權利有責任自愿地主動地民主地參與各種校內外活動,以此發展自主意識、自律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集體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實踐的主人、評價的主人。強調的是自覺的行動積極的行動。
針對性原則。從德育實際需要出發,顧及學生個性年齡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他律與自律相結合,使自律內容豐富,方法靈活多變。
總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標是教會學生學會自律。自律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學校德育今后長期的任務,由于作者才粗識淺,本文提及的幾種方法,僅供教學參考,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于實踐的驗證和理論的進一步探討。
參考資料:
1.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李道仁:《學會學習》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城區是一個城市的中心區域,是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普遍意義上,旅游對一個城區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區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它必然會產生許多具有旅游價值的旅游資源。在現今中國許多城區大搞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管理單位要么忽視旅游資源的保護,要么是在“開發與保護的矛盾”中掙扎。保護好旅游資源是區域旅游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現整個城區可持續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城區的旅游資源必須得到有效的保護。
1城區旅游資源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然景觀的保護與資源的原始狀態關系密切,人文景觀的保護不僅與資源的有形構成有關,更與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這兩種旅游資源的保護狀況的勘查所依照的標準應有所不同。
對于旅游資源保護中問題的發現是提升旅游資源保護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對旅游資源保護狀況的分析必須是一個系統全面的工作。城區旅游資源的保護工作中常出現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1管理與目標的雙重制約。
資源開發與保護中必然要涉及到資源所在地及所有權歸屬的問題,這成為旅游資源開發的瓶頸。許多建筑與設施類旅游資源可能分別劃歸建設部門、園林部門、文物部門、宗教部門,這些部門往往對其保護責任互相推脫,出現保護過程中相互扯皮,開發后利益沖突,資源開發和保護后勁無力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局部和短期利益的爭奪顯然不利于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受計劃經濟影響,城區的旅游資源被文化、城建、林業、旅游等部門分割,缺少適應大旅游發展需要的順暢的體制,缺少對區域旅游資源統一有效的保護、開發、利用、宣傳促銷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門分割,許多城區非常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老建筑不對普通游客開放。旅游主管部門對旅游行業管理難度較大,資源挖掘、產品開發力度與發展要求產生了差距。
1.2旅游資源文獻資料有待加強保護。
旅游景點,特別是未開發或有待開發的景點(物),經常出現缺少相應的文獻資料的問題。文獻資料沒有得到科學的保護,以至造成許多未開發的旅游景點的資料缺少或丟失。缺少全面的文獻資料會給旅游資源統計工作帶來很大的問題。在筆者參與的大連市旅游資源普查工作便出現了此問題,沒有原始資料,而由考察人員單純進行實地調查,無法使旅游資源單體的性狀描述十分完善,同時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的科學性也有所偏離。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費太多精力與時間,無法完全達到高效、少時、詳查的狀態。
1.3高層次的旅游開發和規劃人才匱乏。
在旅游發展過程中,部分景點(區)在管理、運營技術環節和實踐操作上缺乏專業性,究其根本,是缺乏專業性知識、缺乏專業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開發項目和開發產品的層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較多,特色不突出等問題客觀存在。這與地方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項目投資公司缺乏相應的高層次旅游專業人才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專業水平有限,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經常忽視對資源的保護措施。
1.4旅游資源保護的力度隨區域偏僻度增大而遞減。
旅游資源保存狀況根據離城區中心的遠近不同而表現出參差不齊。離城區中心越近的區域,旅游資源的保護的狀況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區域(放在更大的地區內研究就是更偏遠區域)的旅游資源受到人為的干擾或破壞較為嚴重,其觀賞價值、使用價值都相對來說比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到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于光遠),旅游需要文化底蘊作為支撐。從旅游企業在市場的運作角度而言,第一層次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進一步上升到質量競爭,達到最高層是文化的競爭。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內在的,旅游者進行旅游,本質上也是在購買文化、消費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經濟必須注重知識經濟,旅游管理必須開拓知識化管理之路。
城區旅游業發展是一種高文化含量的發展模式,發展進程和速度對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歷史文化氛圍有較大依賴。城區在旅游業發展中,一方面應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應凝練出區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區域旅游發展的“文脈”,從而使城市文化水平與旅游發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開發的許多旅游資源被挪為他用。
許多城區有待開發或未開發的旅游資源,普遍存在被挪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與工程保護措施的問題。城區中大量傳統老建筑精品經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為活動缺乏保護意識,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壞和損毀,大量磚雕、石雕等藝術品亦逐漸破損或流失。
2城區旅游資源保護的思路與建議
旅游資源,特別是風景旅游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加強對旅游資源的保護,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必須在開發與利用全過程中給予高度重視。旅游資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與保護為本的原則,正確處理好資源利用與資源保護、經濟效益與環境、社會效益的關系,做到依法保護、合理利用。同時運用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加強對旅游資源的管理,使保護工作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2.1總體原則。
旅游資源保護的政策措施應在“精心規劃、嚴格保護、統一管理、開發與養護相結合”的方針指導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開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原則,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建設,邊建設邊開發滾動發展。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優先開發投資少、吸引人、見效快的景區景點。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防止重復建設。
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事先制定資源保護計劃和措施。其廢水、廢氣、廢渣、廢棄物的處理處置設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壞、景觀破壞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區建設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項目,對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區內的工廠,在城市風景走廊和重要景觀地帶的有礙景觀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應逐步拆遷或改造。
在規劃開發或已開發利用的旅游區內,應保護區域內的生物資源和水資源。保持旅游區內的地形地貌景觀,禁止在旅游區內開山采石、挖沙取士、填蓋水域、砍伐樹木,以及進行可能改變旅游區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動。對于已經造成生態破壞的,必須積極整治,限期恢復。
旅游區的開發建設和旅游活動的規模,不得超過旅游區的環境容量,其性質、布局、規模、體量、高度、造型、質感、色彩等,必須與周圍自然景觀和環境相協調。旅游區內應控制資源的開發強度,加強綠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積率,嚴格控制建筑的體量和高度。
2.2分類分級保護。
為了對旅游資源實行有效的保護,應在旅游資源普查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旅游資源的利用性質、功能及脆弱性,將城區的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分級保護。
2.2.1分類保護。
2.2.1.1人文類旅游資源。在城區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建筑周圍,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規、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相關規劃及各相關部門和社區居民提出的保護意見,劃出一定的范圍與空間作為文化遺產與史跡保護區。
對這類資源的保護,應嚴格按照有關法規,保護單體的安全和完整,嚴禁增設與其無關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為設施,嚴禁任何不利于其保護的因素進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覽和安全防護設施,控制游客量在環境容納量允許的范圍之內。
對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動類旅游資源,以及無歷史意義而為開發旅游業或其它經濟用途而建的現代建筑與設施,可將責任下放到個人或單位,政府進行監督,既調動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又增加政府部門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觀類旅游資源。
自然景觀類旅游資源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動植物景觀。
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應嚴格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森林法》等對資源與環境依法進行管理。
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護性設施,應禁止任何經營性的開發建設活動。風景名勝區內核心保護區內嚴格禁止與資源保護無關的各種工程建設;不得進行恣意伐木、開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嚴重破壞地形、地貌和自然環境的活動。旅游區內控制游客量在環境容納量允許的范圍之內,應適當限制機動交通及居民活動的進入,不得安排與其無關的人為設施。
在休閑度假旅游區的項目活動及可視范圍內,根據景觀風貌保護的需要,劃出一定范圍作為旅游環境保護區。在休閑度假旅游區內,可以進行適度的資源開發利用行為,合理安排各種適宜的休閑度假項目,控制游客量在環境容納量允許的范圍之內,應適當限制機動交通及居民生產生活的進入。
2.2.1.3未開發的旅游資源。
對目前尚未進行旅游開發,但明顯地具有可轉化為旅游產品優勢潛力的旅游資源,或已初步開發,但仍具有相當大的開發潛力的旅游資源,應劃出一定范圍進行保護培育。對未開發的旅游資源,重點要搞好資源的恢復、培育和保護,嚴禁對其不利的開發經營活動。
2.2.2分級保護。
2.2.2.1一級保護區(核心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指已經公布批準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風景名勝區的絕對保護范圍及自然保護區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護單位和自然保護小區)。
具體做法是在景點周圍劃出一定的小范圍,防止旅游者損壞。這些景點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動、涂寫、鑿刻,管理部門應逐一登記建檔,詳細記錄有關資料。劃定保護對象與旅游者之間的距離,或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并用明顯的標志提示游人。
2.2.2.2二級保護區(重點保護區)。
二級保護區指一級(核心)保護區外及有代表性的風景名勝區、傳統民居區、濱海路等的景觀建設控制地帶。
二級保護區劃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區或是景點周圍的環境不致被破壞以致與景區或景點不相協調。構景空間和審美度較好的空間也應劃入二級保護區范圍,在此范圍內不得建造與景物無關的建筑,杜絕污染源的進入。
2.2.2.3三級保護區(一般保護區)。
三級保護區指二級保護區保護地帶;有代表性的新興旅游景點及景物。如市區的游樂、購物、休閑景點。一般是旅游環境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協調區,在景點周圍一定范圍內不得建造體量過大或過高或足以造成不協調的建筑,注意環境綠化,保證大氣、噪聲不得超標,保證旅游者飲用水、食宿等環境的安全舒適。
分級保護的項目、相應的保護面積和范圍及具體要求要按國家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文物保護和旅游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及各縣區和全市另行專門編制的旅游資源保護培育規劃實施。
2.3加強旅游資源保護的其它支持途徑。
2.3.1通過增強環境、資源保護意識來達到保護目的。
環境、資源保護意識的增強是旅游資源保護的思想基礎,這里包括管理者、經營者、旅游者、地方民眾等群體的全方位旅游意識的增強。增強旅游資源保護意識應針對不同的群體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如對管理者、經營者采用系統教育、培訓的方式,對旅游者采用建立環境解說系統的方式,對地方民眾采用環境科普的方式等。
環境是旅游資源生成的條件,旅游資源的保護依賴于環境的保護。旅游業的發展、旅游經濟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從旅游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我們不應以犧牲后代人的生活質量與發展機會為代價來發展旅游業,正確的方式應是旅游業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得到保護。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強資源開發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資源項目規劃中應體現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
②加強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素質教育,通過管理影響和引導游客;
③提高技術監測的水平;
④加強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提高居民素質,達到自覺維護生態環境質量的狀態;
⑤加強宣傳工作,倡導推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⑥推行綠色服務理念,減少旅游行業對環境的污染。
2.3.2加強法規建設。
景區規劃、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文物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的地方政策法規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慮旅游景觀的保護和培育,要使各類景觀資源的保護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區。必要時應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落實保護權限與責任。還應制定一系列有關資源與環境的具體保護辦法和監測、監督舉報、獎勵與懲罰的規章制度。通過制定政策,引導和鼓勵部門、單位和個人積極參加污染整治和環境保護工作,監督和協調所轄區域的部門、單位和個人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3.3加強公眾宣傳教育。
向公眾傳播有關旅游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和科技知識,特別是通過一些典型案例的評價,使整個社會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有正確的理解和態度,提高人們保護旅游資源的自覺性,增強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讓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資源及其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協調一致性,提高人們旅游資源保護意識及知識水平和技能。
2.3.4理順管理體制。
要成立有權威性的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協調機構,由旅游、文化、環境、城建、水利、林業、農業等部門的專家組成一個專門委員會,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嚴加把關,對項目審批、項目建設、營運管理等各個環節嚴格實行規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對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培育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
應遵循“多一點傳統,少一點創造,多一點復修,少一點重建”的原則,對旅游資源進行就地或易地保護。如對有代表性的歷史名宅古建,要逐個檢查落實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項以確保其風貌的完整無缺和結構的安全。
對某些資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間資本的途徑和方法。通過征收資源稅、排污費,充分發揮經濟杠桿對旅游環境和保護作用。設立城區旅游資源保護專項基金,資金來源為:財政上撥出一定款項作為啟動資金;將部分城市建設配套費納入專項保護基金;按營業收入總額向從事旅游經營活動的企業征收旅游資源保護附加費;旅游飯店的城市共建費金額轉入專項保護基金等。由專門的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該項基金的保管、審批和使用監督。
2.3.6建立大旅游發展機制,加強旅游機構職能建設和人才培養。
旅游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服務活動,涉及眾多企業和行業的經濟活動。以功能布局和產品企劃為平臺,統籌規劃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著眼于發展“大旅游”,促進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組合。同時要協調好各相關行業部門的關系,爭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會辦旅游的合力。適時推動各種節慶活動,造就市場轟動效應。
同時,要深化旅游體制改革,轉變管理職能,做好行業管理和服務工作;成立旅游執法大隊,強化行業執法職能,依法治旅;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務、旅游商務網絡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設,與國際接軌。
加強旅游宣傳和旅游知識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識,及對旅游業發展的支持,營造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增加城市居民對周邊旅游景區的了解,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強市民對游客的親和力。
聘請旅游專家成立旅游發展專家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當地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加大旅游知識、技能的培訓力度;培養高層次旅游人才。
3結語
旅游資源的保護不排斥對其合理的利用。許多旅游資源由于成功地處理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這些成功的旅游資源開發的共同經驗就是:立足保護,加強論證,科學規劃,適度開發,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護。
旅游的經營需要好的環境,所以旅游的經營,客觀來看會促進環境改善和保護。有了保護的加強會進一步推動旅游的經營,這是一個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互相強化的關系。比如,從1999年開始,國家旅游局在全國開始推行《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與劃分標準》國家標準,倡導旅游景區在門票收入里拿出10%用于保護,其出發點正是旅游發展與資源保護目標的一致性。
旅游的發展與資源保護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礎是環境,沒有好環境就沒有旅游的發展。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規范各地方的旅游資源開發行為,努力使其從一開始就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另一方面,旅游的開發商,更大范圍內可以說是社會大眾,應加強旅游資源保護意識,使旅游資源有形的實體在完整保存的基礎上文化內涵得到更長久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大連市史志辦公室編.《大連市志城市建設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
[2]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S]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包括旅游學概論、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旅游經濟學、會計學、旅游資源與開發、旅游心理學、旅游規劃、旅游地理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飯店管理、旅游政策與法規、旅游地理學、民俗旅游、旅游文化學、生態旅游學等,大多數課程表現出較強的交叉學科的特征。
2.旅游管理是一個操作性、實踐性極強的專業
學校在校期間要參加大量的實習實訓課程,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景區講解、全陪帶團、旅游服務禮儀、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旅游規劃制作、旅游景區管理、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商品設計、旅游咨詢、旅游電子商務、旅行社經營管理等多項技能。
3.旅游管理是一個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能緊密結合的專業
要求學生要將所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密切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4.旅游管理是一個對學生素質要求較高的專業
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和執行能力,具有較高旅游行業素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溝通交流能力,良好的公關禮儀素質,寬廣的人文修養和職業創新精神。
二、旅游管理專業圖書資料建設思路按照重視基礎、突出實用、注重拓展的思路
旅游管理專業圖書資料建設需要滿足學生知識素質和綜合素質拓展的需要,滿足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的需要,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的目標。
1.滿足學生知識素質和綜合素質拓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涉及經濟、管理、歷史、地理、城鄉規劃、市場營銷、藝術、心理學、民俗學、美學、文學、外語、法律、建筑等多門學科。因為學時和課程設置等因素的限制,學生在教材中和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有限,課程的知識的擴展性嚴重不足,圖書資料建設應注意滿足學生知識素養拓展的需要。我校早已開設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地理學、外語、美術、心理學等專業,這些學科的圖書資料相對充足,結合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素質培養的需要,要重點補充民俗文化、宗教、園林、建筑、飲食文化、茶文化、西餐與酒水知識、中餐文化、流行文化、休閑文化、野外生存、世界遺產等方面的資料。特別是陜西省和渭南市歷史文化、風土人文、山水物產等方面的圖書資料。在綜合素質方面,要求畢業生具有從事旅游服務及管理所需的專業技能、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掌握涉外旅游禮儀規范,具有良好的社會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藝術表演能力和素質;具有社會環境和行業環境分析能力;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和自我調節能力;個人形象塑造能力;這些綜合素質離不開教學過程的訓練和引導,但資料建設也尤為重要。在重視社交禮儀、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演講與辯論、個人創業等圖書資料書籍資料的建設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光盤、視頻教程等數字圖書的建設。
2.滿足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包括旅游景區(點)、賓館、飯店、旅行社、主題公園、度假村、旅游營銷企業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學生主要從事導游事務處理與基本業務管理、導游服務;日常旅游事務管理與實務處理;旅游產品開發與推銷實務處理;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管理;旅游組織行為規范制訂與管理;旅游產品與服務銷售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旅游企、事業單位的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旅游法規、制度與行政監督管理等。學生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專業基礎理論和旅游業經營管理基本知識,熟悉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旅游業的發展動態;熟悉我國旅游資源的分布、了解區域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了解重點客源國和旅游目的地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風俗習慣,掌握酒店管理專業基礎理論和旅游業經營管理基礎知識,熟悉我國酒店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酒店業的發展動態。有健康的審美觀,對藝術有一定的欣賞鑒別能力。圖書資料建設過程中注重旅游業各產業要素相關的書籍資料,如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狀況;國內外知名旅游景區(點)的導游詞、旅游交通圖、宣傳光盤;主要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國家旅游業發展現狀及代表性景區(點)解說詞、景區平面圖;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旅游政策與法規;國內外飯店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世界知名飯店(酒店)介紹;國內外旅游服務業的質量服務體系與標準;陜西省(渭南市)內各級各類景區(點)的旅游地圖、導游詞、旅游接待情況,省內各層次賓館飯店的方位、設施、服務配置,省內國際國內旅行社的規模、接待能力等方面的資料。
3.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
在職業能力方面,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要掌握山地景觀、水體景觀和人文景觀導游講解能力;旅游文學知識講解能力;導游事務處理與基本業務管理及導游服務能力;旅行社經營管理能力;景區規劃,宣傳,基層管理工作能力;旅游市場的調查、預測、決策能力;旅游資源的規劃與開發能力、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營銷的能力;旅游飯店的管理能力;旅游行政、企事業單位的組織管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掌握野外旅游基本知識,了解野外旅游的基本常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本領。圖書資料建設方面,要重視對各種類型景觀(景區、景點)的導游詞,旅行社、旅游飯店經營管理,區域旅游規劃和景區旅游開發規劃文本,戶外運動、探險、野外生存相關知識等常規書籍資料的同時,還要重視對景區宣傳片、景區宣傳畫冊以及相關課程的教學錄像、教程、課件等數字資料的建設。
一、創造良好的企業外部環境
l、完善資本市場環境。資本市場的高效運作,必須具備合理的市場結構和良好的監管機制。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表現為:(1)國家對資本市場管理仍有行政干預的現象;(2)市場割據,流動性不足;(3)市場價格機制尚未健全;(4)監督不力。對此,應采取以下對策:一是減少行政計劃因素;二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市場結構;三是增進市場流動性;四是完善市場的價格機制;五是建立與整個經濟開放程度相適應的高度權威的管理體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證券法律制度,規范證券機構、發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擴展金融市場容量,完善金融法規體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規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產等行為;(4)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產權界定、國有資產評估以及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行為。
3、改善政治環境。應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卸下企業的包袱,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政府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增加就業。這要具體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會保險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2)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基金營運的管理制度。
4、凈化社會中介環境。資本運營是一項系統性、操作性極強的活動,這一活動的各個環節,均需中介機構參與運作,中介機構的行為直接關系到資本運營的成敗。要建立并規范包括信息網絡、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所在內的中介機構。
二、營造必備的企業內部環境
首先,要提高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素質。管理者應做到:(1)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用現代知識武裝自己;(2)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并運用于實踐;(3)提高創新能力,不拘泥于現狀;(4)牢固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觀念。
其次是重視對人的管理。做到:(1)強化職工培訓,提高全員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2)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優勢;(3)弘揚先進,培育職工的團隊精神;(4)關心職工生活,不斷理順職工思想情緒;(5)不斷增強職工“主人翁”地位,加強民主管理,健全激勵機制。
三是要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1)要立足現有基礎,積極盤活存量資產;(2)對外拓寬融資渠道,對內抓好產品生產,降低產品成本,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3)應不斷優化內部資本結構,擴大直接融資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資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業的科學決策體系,無論進行投資、擴大經營規模、拓寬經營項目或是兼并其他企業,都要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上進行;(5)建立對資本運營項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強企業結構調整,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企業資本的優化配置要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資本的產業結構關系。企業通過多個產業的投資,既可以避免單一行業經營的風險,又可實現資本的優化組合。二是資本的產品結構關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將資本投放在不同的產品上,使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需求。三是資本的空間結構關系。企業應考慮不同地域的資源條件、自然條件、投資環境和市場需求,調整企業的經營戰略。四是資本的風險結構關系。資本收益總是和一定的風險相關的。因此,要注意投資的安全性。首先,要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合資、合作等辦法吸引多個投資者聯合進行項目投資,共同分享利益,分擔損失風險;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再次,進行投資的風險組合。投資要在不同的產業,不同風險的項目間進行組合,既保證資本的安全性,又保證資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運行協調、供求平衡、資產流動和風險適度。
四、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多元化資本經營
籌資已成為企業一項重要而經常的活動,那種靠企業自我積累或傳統的間接融資渠道,已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在資本市場,企業可以自身的法人財產權實現直接融資,也可以股權出讓和轉讓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資產出讓、土地置換、發行債券等形式籌資。
五、理順國有企業產權關系,培育資本運營動力機制
一是要重塑國有資產所有權主體,增強所有權虛擬化程度。將有競爭性、經營性的國有資產折成股份,組成一批國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產權,代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成為國有資產所有權的主體和一級企業法人,行使資產收益權和處置權,成為資本市場的主體。二是要改革國有資產管轄權制度,將管轄權由政府部門讓渡給作為企業法人的國有控股公司,政府的資產管理方式則相應由收益權、處置權直接行使過渡到政策法律的制定,為企業資本運營營造法制化、規范化的市場氛圍。三是要廣泛建立法人產權制度,架構以企業法人產權為核心的企業資本運營體系。
六、理順商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關系,建立企業資本運營的聯動機制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擴大主導產品或主營業務的規模,使企業商品生產經營達到規模經濟。因此,企業的資本運營應該有利于剝離企業非經營生產,提高企業資本質量,使商品經營成果直接轉換成資本經營成果,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和商品經營效率。資本運營要在有關聯的企業之間進行,盡量減少無關聯企業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場結構,形成企業適度的競爭狀態。拋棄或防止資本運營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將資本運營行為和商品生產經營的切實需要緊密結合,規劃出有序的、漸進的資本運營軌道。
七、正確認識市場規模與資本規模的比例關系,建立有序的資本擴張機制
處理好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資本規模與市場規模的關系,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企業資本擴張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搞外延式的擴張,而要著重培育國有企業通過資本的運營和相關生產能力的配置增強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所引起資本利潤率的提高來轉增資本的機制。二是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過程中資本擴張必須重在存量盤活,而不是鋪攤子,搞重復建設,通過存量重組,擴大相對市場份額。三是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必須注重無形資產的運營,通過創立品牌,運用品牌的市場滲透力來達到資本規模和市場規模的統一發展。四是國有企業目前資產狀況是固定資產大于流動資產,存量大于流量,資產負債比率和凈資產比率都相當低。要有效的達到規模經濟即資本規模和市場規模的統一,還需依靠政府制定兼并政策、產業化政策和市場容量擴張政策來扶助和指導,以加速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擴張機制的培育。
八、處理好國有資產管理與企業法人治理的關系,完善資本運營的決策機制
企業資本運營必須正確定位,明確決策的權限和管理責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決策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業資本運營決策的分權模式,明確劃分決策權限。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國有控股公司的決策權,應限于當企業資本運營涉及資產所有權在不同性質的主體之間重組或變更時作出明確的選擇;而當資本運營在相同所有權主體之間發生,則只需企業法人批準;至于企業的資本運營只涉及所有權的派生權能如經營權、占用權,則其決策權利屬于法人。二是明晰企業資產決策的責任,構建資本運營決策的風險約束機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國有控股公司資產運營決策的任務是促進企業中國有資產的價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資本的生產配置效率,降低資本運營風險。王是建立資產運營決策的價值實物協同機制,促進國有企業資本運營
決策的回饋循環。資產運營決策必須將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剝離,對經營性資產的運營決策確定價值量化指標,企業法人則根據這些指標運營法人財產,完成價值量化指標與資本運營協同,使國有資產運營決策形成回饋循環。
九、加強資產評估管理,力求評估結果正確公平
資本運營離不開資產評估。只有準確、完整、合法地評估目標企業的資產與負債,合理確定轉讓價格,才能保證國有資產不被侵蝕。
1、制定統一的資產評估標準。對同一資產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評估的結果往往會有較大的差異,但不同方法共存是與資產評估對象、評估要達到的目的及評估的經濟環境相關的,即這三者的結合狀態是決定采用哪種評估方法的內在依據。對企業整體分析時應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對企業以某項固定資產投資入股時,則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現行市價法;在外部條件允許時,也可以考慮使用收益現值法,非特殊情況時,一般不采用清算價格法。
2、加強對評估結果的確認工作。資產評估結果是否合法、真實,標準和方法是否正確、科學,資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進行審核和鑒定,以保證評估結果正確無誤、公平合理。
3、加強對評估機構的管理。資產評估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并非任何組織和機構都可以從事該項業務。對資產評估的從業人員,應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十、強化企業財會工作,促使企業資本有效運營
1、只要是兩家或兩家以上企業的經濟資源和經營活動因資金紐帶關系而置于一個管理機構或集團控制之下,就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自從管理學誕生之初,人們就把如何提高效率作為管理中的核心問題來探討研究,并從不同的假設前提、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答案。包括科學管理時期的外部規則控制和經濟刺激;行為主義時期的參與和民主化管理;系統論時期的權變思想等等。本文在繼承了關于“效率“是管理核心問題的觀點同時,力圖從一個新的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再思考,并從中得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意義的結論。
1從個人理性到集體理性
盡管“理性“是社會科學研究中最富爭議的概念之一,但是,“理性“卻是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普倡的價值觀之一,并成為當今社會科學研究中所共持的基本假設前提之一。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一般把“理性“定義為“假定論及的目標和現實世界不變,那么,只要行動得以正確地籌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目標,這種行動就是理性的。“1如果說“個人理性“意味著“行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尋求者“2;那么“集體理性“則可以引伸為“集體是團體自身利益的理性尋求者。
“個人“是社會的元單位,并且是自身利益的理性追求者。但是,人類的基本屬性之一是其“社會性“,“組織“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我們生活在一個組織的世界中。那么,各種組織何以存在?一般認為,除了人類的合群本性使然外,各種組織(包括工廠、公司、俱樂部、政黨乃至政府、國家)之所以要建立起來,乃是因為人們僅僅靠自己個人的力量不能完成或不能令人滿意地完成某些任務、實現某些目標,于是具有相同要求和目標的人們結成了團體或集團。可見,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增進集團中成員的共同利益,組織的高效率意味著提供和享受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但是,“正如可以假定一個組織或一個集團的成員擁有共同利益,他們顯然也擁有不同于組織或集團中其他人的純粹的個人利益“3。無論組織尋求何種公共產品和服務,都必然要求組織、組織成員付出一定的成本。那么,成本如何分攤?產品和服務如何分配?這些無疑會影響組織成員行為前對行為成本與收益的計算,只有在符合個人理性的情況下,尋求公共產品與服務的行為才會發生,才會實現集體理性。因此如果我們同意廣義的“經濟理性人“假設,那么驅使每個組織成員行動的則將是“個人利益“,而不是“組織的共同利益“。這樣就產生出一對相互對立的命題:命題一:驅使組織成員行動的是共同利益(集體理性);命題二:驅使組織的成員行動的是個人利益(個人理性)。因此,無論是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其焦點問題就變成:如何使這兩個命題協調起來?如何減少、克服“搭便車“的現象?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組織即使成立也會面臨解體的危險。可見,管理的核心問題“效率“產生于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與背離,管理的核心問題現在轉化為內協調問題,即如何協調組織成員之間、組織成員與組織之間的目標、利益,使每個組織成員都能為了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去努力,也就是在組織中如何從個人理性走向集體理性。
當然,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不僅有矛盾與背離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否則集體就不會存在。不同學者對其一致性與矛盾性的不同強調,就形成了不同的描述與解釋社會現象的方法。例如,在亞當·斯密那里,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是并行不悖的,這集中地反映在他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理論中,即如果人人都為“個人利益最大化“而理性行動,那么他們便會受到代表強大市場力量的“看不見的手“的指引或驅使,其結果是整個社會的繁榮,即集體理性的實現。這種觀點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指導理論幾個世紀以后,逐漸受到人們的批判,其中最具說服力的來自公共選擇學派的喬治·布凱南和曼瑟爾·奧爾森。在他們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理性并不是集體理性的充分條件,“交通堵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極好例證。其原因就在于由于外部效應及公共物品的存在而產生的成本分攤、收益分割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才為我們探討內協調這一管理的核心問題提供了必要性。
那么,個人理性與哪些條件共同構成了集體理性的充分條件呢?換句話說,怎樣從個人理性走向集體理性呢?根據奧爾森的回答,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組成集團的人數足夠少,二是存在著選擇性的激勵手段。人數少一方面意味著單個人的影響力將會相對提高,另一方面使人們之間的相互監督成為可能。這樣使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成為在多次博弈中的計算對象,換句話說,在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他人的行為調整自身的行為的同時,也使每個人在行動之前必須考慮自身行為對他人行為進而最終對自身利益的影響。當然,人數具體少到多少,并沒有一個普適的具體數字,但是人們一般認為,人數越少,組織的行動力越強,并且一般在少于十人的情況下,才有自動采取集體行動實現集體理性的可能。當然,隨著現代技術的迅捷發展,這一可以實現相互監督、進而自動實現集體理性的小團體的規模也存在相應擴大的可能性。
毫無疑問,現代社會中的絕大多數組織并不是這種小團體。當組織達到一定規模后,在人們之間形成一致意見并在實施過程中實現上述的相互監督就成為不可能,個人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對應關系模糊甚至喪失,此時每個成員從個人理性出發,就有可能出現所謂的“搭便車“現象,從而減少甚至中止集體行動的產生,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減少、甚至無法形成,即組織效率的下降、集體理性的缺失。要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管理者運用“選擇性的激勵手段“對成員進行激勵與控制,即根據組織成員的不同表現,也就是對組織目標達成的貢獻程度,有選擇地對其進行激勵或行使強制性措施,以實現內協調,保證通過集體行動的形成,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與服務。現代社會中的大多數組織都面臨這種情況,無論是私人組織的管理,如私營企業,還是各種公共組織的管理,如軍隊、國立大學等,甚或是政府對整個社會的管理,都面臨著如何通過運用“選擇性的激勵手段“來影響行為者對“成本與收益“的計算,從而實現集體理性的任務。
2資源獲取與激勵、控制的制度選擇
關于激勵,從馬斯洛、麥克利蘭、赫茨伯格到弗魯姆再到亞當斯已經給我們講述了許多富有啟發意義的原則和方法。然而,有一點卻為他們所共同忽略,即在遵循各種原則、采用各種方法對組織成員進行激勵之前,首先必須獲取或創造一定的激勵資源(包括物質的、權力的、精神的)。這是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組織要發展,管理者要激勵成員都必須以擁有一定的激勵資源為前提。我們看到,現代國家的建立與發展恰恰是與財稅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相輔相成的,社會抽取能力是國家實現其他能力的基礎,它為國家這一高級形態的政治組織進行激勵與控制提供了物質基礎。恩格斯早在考察國家起源時就已經指出,為了維持國家的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隨著文明時代的向前進展,甚至捐稅也不夠了;國家就發行期票、借債,即發行公債“4。國家的社會抽取能力除包括財政資源的抽取外,還包括人力資源的抽取,如兵役、公務人員的選拔等,以獲取公眾的支持。此外,抽象地從社會價值觀中創造性地提取精神性的資源,如榮譽等價值符號,也是國家抽取激勵資源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的社會抽取能力對于國家激勵與控制整個社會的意義在今天幾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國在90年代進行的包括稅制改革、反腐敗、國有企業改革在內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強化社會抽取能力的努力。國家如此,一般的組織也是如此。曼瑟爾·奧爾森在其《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也曾鮮明地論及這個問題,認為當集團達到一定規模以后,除非它擁有“選擇性的激勵手段“,否則它不會提供“公共物品“(或者說不能實現組織目標),它們包括“行使強制性措施的權威和能力“,“向潛在集團中的個人提供積極誘導“5。奧爾森的論述也說明了獲取、創造激勵資源的基礎性地位。恰恰是在這一點上,尤為體現了公共管理的獨特性。
如果說從宏觀上而言,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其追求的目標--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與本組織利益最大化、外部環境--壟斷與競爭、及權力基礎--國家強制力與經濟誘導力等方面,那么從微觀的管理者進行管理實踐的角度而言,二者一個重要的區別則在于公共組織中的管理者所擁有的激勵資源相對來說要少得多。大多數公共組織,尤其是公共行政組織不能合法地保留其獲取的收入--無論獲取的途徑如何--并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每位成員從中獲取的份額,即沒有對“物質資源“控制和分配的權力;同時,隨著公務員制度在世界各國的建立與推行,公共組織在確保用人規范性的同時,也使組織中的管理者又失去了一項重要的激勵資源--對組織成員的處置權。這些都使公共組織中的管理者經常處于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希望屬下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又往往缺乏促使他們這樣做的實質性的手段。因此,如何“藝術地“創造激勵資源成為公共管理者的一項重要工作。這種“藝術地創造“即包括通過“尋租“為本部門獲取非法定的資源,也包括充分運用領導藝術,去創造諸如“尊重“、“社交“、“自我實現“等精神性資源。與此同時,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激勵資源,即如何科學地設計、安排激勵結構也是其重要工作之一。這一點也正是下面分析的重點。
在既定的“激勵資源“下如何設計安排一種制度化的“激勵結構“以最好地實現“激勵相容“6?這是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面對的第二個問題。這首先包括明確界定各方的權力與義務,其次包括確定各組織成員分享由財富、權力、名望和機會等資源共同構成的價值資源的制度結構,從而使組織成員的行為、分享的機會與比例及組織的目標三者具高度的相關性,即實現“激勵相容“。因為我們知道,最終影響行為者行動的決定因素有兩個:一是行為者的意愿;二是行為者的能力。因此引導、改變其行為的途徑也有兩個:一是通過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其行為能力;二是通過改變其對特定行為的成本與收益的計算來改變其行為的意愿,而組織內部的制度與規則恰恰是影響特定行為成本與收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根據新制度學派的觀點,國家在抽取一定的資源之后,一個首要的職能就在于界定并實施的有效率的產權,同時通過建立一種制度化的激勵結構,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引導社會不同集團的行為以獲取各種社會價值。并且這種激勵結構最終將影響一國的經濟發展。這正如伊斯頓所說政治體系的功能就在于對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7。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人們普遍把一國的經濟發展看作該國政府行為的函數。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安排制度化的“激勵結構“時,時刻提醒自己遵循一些激勵理論提出的原則是有益的。包括:針對人的未滿足的需要進行激勵;設置多重的激勵目標以滿足人的多樣化的需求;保持激勵目標的相對穩定性;實現激勵相容等。此外,考慮到資源的相對稀缺性,保持“滿足“的相對稀缺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公共行政組織的管理者來說尤其如此,否則管理者很快就會陷入激勵資源枯竭的境地,而無法運用“選擇性的激勵手段“。
管理中的控制職能主要從事對處于“制度化的激勵結構“中的組織成員業績的進行衡量與校正,從而在為激勵提供依據的同時確保組織的目標得以實現。可見激勵與控制是不可分的。完整的激勵結構必須通過有效的監督與控制才能得以實現,當監督成本過大時,換句話說,當設計的激勵結構實施成本過大時,激勵結構便形同虛設。林毅夫在分析我國歷史上的農業合作社作為一種制度(激勵結構)何以失敗時,也提到這一問題。“監督成為保持勞動激勵和合作社生產率水平的關鍵“8,因此1961年在生產隊作為生產管理與核算單位、收入分配方式(激勵結構)恢復到高級社階段的工分制以后,盡管從理論上來說,這一激勵結構根據社員對公社貢獻程度的代表--工分的多少,決定社員的收入分配,從而是完整有效的,但是由于農業生產中監督的困難,工分并不能真正代表社員貢獻的大小,從而使農業生產率并沒有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78年的實行。其關鍵在于在家庭責任制下,集體還原為個體,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消解了。從而使監督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可見,監督成本問題反過來又成為設計“激勵結構“時必須加以重視的一個問題。一般而言,監督成本的大小與工作的分散程度、周期長短,工作過程的可觀察性、結果的可比性等因素有關,管理者應針對本組織的特點來調整作為控制標的的“行為“指標,提高其可觀察性與可評價性,降低監督的成本。例如,對于那些其工作人員的“付出“可以觀察而“結果“卻不可觀察的“程序型“組織來說,如學校(教師)、機關(公務員)等往往以“主要的行為是否遵循正確的規程“來作為控制的標的;而對于那些其工作人員的“付出“不可觀察,“結果“可以觀察的“工藝型“組織來說,如巡警、工程設計人員,則往往以“目標“為控制標的。其次,在確定控制標準上還須保證標準與組織目標的高度相關性,謹防發生“目標置換“現象。第三,要使控制客觀有效就必須保證控制主體有獲得有關控制客體行為業績信息的渠道,以及實質性的糾正權力和手段。這一點在公共行政的控制中尤其重要。例如,目前中國已建立了完整系統的監督與控制網絡,但實際的運行效果并不甚理想,關鍵就在于大量的控制主體,如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社會輿論,甚至是審計、監察部門要么缺乏獲得信息的渠道,要么缺乏實質性的糾正權力和手段。
3小結
上文中的“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均具相對意義,即“個人理性“中的“個人“不僅指“自然人“,也指大集團中的“小團體“,而“集體理性“中的“集體“在相對于更大的集團時,則轉化為“個人“。這樣,通過從“個人理性到集體理性“的角度對管理核心問題的分析,可以搭起一座溝通微觀與宏觀、經濟生活與政治生活的橋梁;同時也是行為研究與制度分析方法相結合這樣一種社會科學研究中新的趨向在管理學尤其是公共行政分析中的嘗試。
通過這樣一種嘗試性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如下:
1、個人理性并不是集體理性的充分條件,如何協調二者的矛盾與背離構成了各種組織管理中的關鍵所在。
2、在小型組織中,往往可以從個人理性自動實現集體理性;而在大中型組織中,則需要管理者運用激勵與控制手段引導組織成員的行為,實現從個人理性走向集體理性,以有效地解決各種公共問題。
許多旅游企業認為員工辭職是因為工資太低,卻從不找自身的原因。員工流失過多是因為企業沒有系統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另外,企業制度的不健全,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明確,公司的穩定性較低,從而使員工對企業與自身的發展缺乏信心,員工的激情與情感就無法全部投入到工作及企業中。尤其在員工獲得一定福利后,員工就更加會考慮自身前途的發展與機會。俗話說的好“要讓馬兒跑,先讓馬吃草”,所以,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必須建立一套可行的人才管理制度,來預防企業員工的流失。但在現實中,企業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流程并不好,很多企業只是片面的認識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相關的管理人員并沒有做出明智的決策,也沒有去執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另一方面,企業老板對所用的員工心存懷疑,尤其在財務上心存顧慮,這種情況會使員工沒有安全感,對自己的工作也會變得懶散;有些老板會讓自己的親戚來擔任一些重要的崗位,但靠關系進來的員工,認為自己身價高,不會被炒魷魚,在公司胡作非為,不聽從管理,給公司帶來損失,這就需要企業老板唯才是用了。
(二)企業人力資源觀念淡薄
企業的人力資源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想象,尤其是高管人員與技術人才的缺乏使企業不能更好的發展。作為企業不能等到用人時才去招聘,這就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事先做好企業的用人計劃、經營計劃、生產計劃、發展計劃等。在薪酬管理上,企業認為只要給員工物質上的獎勵,就會留住人才,而忽視了員工精神上的激勵,對于員工來說,報酬是一種自我的滿足,但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說有的員工更需要精神上的獎勵,這時企業就不要再通過加薪滿足員工了。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做好員工的個人調查,從而留住人才。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大部分旅游企業的管理人員只是片面的了解管理的知識結構,缺乏相關的管理知識,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提高人才的素質,如何科學的整合人力資源,實現員工素質與結構的和諧,就顯得特別重要。
(三)旅游企業缺乏人才管理
中國旅游企業的發展歷史和文化背景,造成了許多旅游企業在吸納人才方面存在嚴重的危機。在企業初、中期吸納人才不足,尤其是高層人才嚴重不足。有資料統計,愿意到中小型旅游企業工作的大學生不到10%,碩士生不到3%,博士幾乎沒有人。就算有碩士生和大學生進入旅游企業,其工作時間不超過2年。旅游企業不僅缺乏人才,而且也不懂的用人。企業不會用人主要表現在:對老員工存在不用或任職不合理,對新進的員工盲目重要。還有一些受家族制的旅游企業,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親,排斥外來員工,從而造成人力資源利用不合理,人才嚴重外流。
(四)旅游企業缺乏員工培訓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一定要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這是長遠發展的治國之策。旅游企業認為對員工培訓是勞心費力又花錢的事情,又怕員工長了本事就跳槽,這是企業不可避免的想法。然而開展員工培訓是開發企業的人力資源,提高員工素質的一種手段。對那些工作優異而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員工進行培訓,在將來可以擔任重要的任務,為那些進行培訓的員工制定職業規劃設計,從而達到留住人才的效果,讓員工有歸屬感和使命感,這樣員工才會為企業創造財富。
二、旅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與對策
(一)從組織的整體角度分析
首先要大力宣傳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意義與作用,它通過科學的測評手段幫助員工了解自己的職業能力、性格、興趣,從而為員工找出最合適的職業規劃。企業文化對于新進員工的職業規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好的組織氛圍作支撐,要營造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良好氛圍就會特別困難。要想營造好的氛圍引導員工進行職業規劃設計,就需要開展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學習,為他們打下堅實的理論知識,從而營造企業員工重視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良好局面。旅游企業設計員工職業規劃指導課程的時候,要把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導進行有效的結合起來,并設置專門的職能部門對新進員工的職業規劃設計進行專門的指導,從而提高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員工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不能僅僅局限于用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來代替,還應該加強人才測評建設和職業咨詢的力度。一方面,我國有很少的企業使用這一手段,而國外,人才測評卻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主要指導手段。所以,旅游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或開發一些適合自己的測評工具。另一方面,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會因為每個員工的實際情況不同有所變化。剛進來的員工經驗不足,對職業社會很迷茫,缺乏感性認識,因而,要針對每個員工的情況進行職業規劃咨詢輔導,來滿足員工的需求。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測評,才能使員工更為科學、客觀的自我評估,當員工知道了這些測量結果后,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消除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的迷惑。
(二)從職業生涯管理本身的角度分析
企業在進行員工職業規劃管理時,首先對員工進行一個調查和評估,了解員工的職業能力,然后結合工作分析與職位描述,通過人力資源規劃與組織目標,確定員工的個人職業錨和職業發展方向。企業通過給員工設定一個難度適中的目標,去激勵他們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帶給員工動力和希望。員工在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目標之后,企業便為員工建立職業規劃和發展計劃,不斷地向新進員工講述其自身職業能力的優缺點,幫助新進員工進行分析職業規劃和職業生涯的評估。通過分析員工在某個職位中是不是合適,有沒有發展前景,可以用來作為下一輪職業生涯決策時的主要參考依據,也可以用來反饋職業選擇、目標確定等決策是否正確。
(三)實施旅游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
在旅游企業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與制約,因而,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成為了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當務之急是如何準確、科學的把握企業內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方向,從員工和企業兩個角度進行把握和實施。一方面,從企業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讓員工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找出自身發展的動力與不足,從而不斷促進和融合企業與個人的結合點,制定出企業內部崗位晉升與發展的規劃圖。企業的管理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在旅游企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管理者要多去關心員工,開發員工的潛力,幫助員工全面發展,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員工認識自我,促進員工的發展目標與企業的目標彼此融合。從而,不斷尋找與完善企業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將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之一。
1.2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管不力國有資產管理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腐化分子,導致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給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的損失,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尤其是針對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的立法項目還不夠完善,一方是對監管的法律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是法律的監管不夠系統,導致管理非常的雜亂、分散,沒有針對性和強力的約束力。
1.3國有資產使用的預算制度還不完善預算是經過法律程序審核批準的國家年度集中性財政收支的計劃,它指引著國家資產的投放,是保證國有資產使用和管理不出現嚴重疏漏的基礎環節。但是我國一些政府部門在使用國有資產方面卻沒有建立完善的預算制度,導致國有資產的使用沒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也不能把國有資產的作用充分的表現出來。
2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律制定的探索
2.1必須堅持的原則分析國有資產的管理與國家的興衰強弱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制定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律時,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首先,必須依據《憲法》來制定。《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制定和執行的基礎。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的制定和出臺,都不能違反《憲法》的根本要求,這樣才能保證經濟法制定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其次,堅持人民民主的原則。國家的權利來自人民,國有資產也是來自人民的,在制定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律時,也必須充分發揮民主的特性,讓群眾參與到法律的制定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價值。再次,細致具體而又分權制衡的原則。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律的制定要結合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進行,尤其是各個政府部門對于國有資產有不同的使用形式,要想將這些資產真正的用在為公眾服務上,在國有產權內部就要將產權的決策權、經營權和監管的權力分開設置,規定每一種權力使用者的權力范圍。
2.2國有資產管理的經濟法律的內容分析經濟法律的制定是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效率,充分發揮為群眾服務的重要職能,就必須解決現代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問題:首先,劃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權限。國有資產是歸國家所有的,但是其使用者卻有中央和地方之分,法律要明確二者處理地方國有資產的職權,在滿足地方政府使用的前提下其余的資產歸中央政府支配。其次,劃分國有資產使用的范圍,任何超越規定的范圍或者中飽私囊的人員,都要受到經濟法律的嚴厲懲處,真正起到國有資產監管的作用。再次,細化國有資產使用的程序,如預算機制的制定和執行必須符合經濟法的規定,這樣國有資產的投放才更加有針對性,收益也會更大,群眾才能真正享受到國有資產的福利。
當今社會正進入一個網絡經濟的時代,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電子商務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商業、貿易、營銷、金融、廣告、運輸、教育等各領域的創新,并因此形成一個個新的產業,給世界各國企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帶來了旅游企業、旅游市場和旅游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使傳統的旅游經濟和旅游企業受到沖擊或影響。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旅游大國。當前,我國旅游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旅游產業的競爭力。產業價值鏈是目前世界上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有效模式,近年來在我國許多地方也出現了旅游產業價值鏈的發展趨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運用的普及,利用網絡資源構建旅游產業價值鏈成為我國旅游學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價值鏈概念
(一)產業價值鏈
價值鏈的概念最早由邁克爾·波特(MichaelPorter)在其所著的《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營銷、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用價值鏈表示出來。一定水平的價值鏈是企業在一個特定產業內的各種活動的組合”。并認為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在于對價值鏈的設計,價值鏈傳遞的過程也就是產品不斷增值的過程。
雖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的價值鏈,但他同時指出價值鏈為一系列連續完成的活動。實際上他的后來者彼特·海恩斯(PeterHines)將原料供應商和顧客納入價值鏈,把價值鏈重新定義為“集成物料價值的運輸線”,把顧客對產品的需求作為生產過程的終點,利潤作為滿足這一目標的副產品。另外,海恩斯的價值鏈強調基本活動的交叉功能,如在技術開發、生產作業和市場之間,并把信息技術歸為輔助活動,從而形成產業價值鏈。
所謂產業價值鏈是指,在一種最終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從最初的礦產資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終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所包含的各個環節所構成的整個縱向鏈條。其中包括三個方面內容:首先,產業價值鏈是一種相關資料的組合;其次,這種組合不是無序的,而是要求圍繞著某項核心價值或技術加以優化和提升;最后,對于產業價值鏈是否優化的判定標準應著眼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實現其資源的全部價值,即優化的標準是是否著眼于“結構”和“動態”,它的討論對象是“環節”而不是“點”。
(二)旅游業價值鏈
根據產業價值鏈的概念,我們可以把旅游業價值鏈定義為旅游產品從供應到最終消費的一系列傳遞的過程,它一般由旅游產品供應商、傳統旅游中間商或電子商務旅游中間商以及旅游消費者組成。
旅游產業價值鏈包括旅游資源、旅游產品、銷售渠道、旅游者四個環節。從旅游資源到旅游者再回到旅游資源,每經過一個環節,價值鏈的價值便增加,最終的價值由旅游者實現。由于銷售增加,使得營銷渠道、產品、資本等加大投入,旅游業價值鏈的價值進一步增加。因此,我們將旅游者行為作為旅游產業價值鏈流程的核心與起點,整個價值增值過程可以歸結為“需求—供應”的過程。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旅游產業價值鏈分析
(一)電子商務給旅游業帶來的機遇
“電子商務”這個詞匯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流傳開來的。旅游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與信息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作為交易商品非物質化的旅游活動,在旅游市場中流通的驅動力不是具有物質形式的商品,而是有關旅游產品的信息傳遞引起的旅游者流動。從這一角度講,旅游業的流通核心是信息。電子商務的引入,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
電子商務運用于旅游業僅有數年的時間,但其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信息時代旅游交易的新模式。2002年,全球旅游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連續5年保持350%以上的增長速度。據世界旅游組織預計,未來5年旅游電子商務將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而旅游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中的比重將達到20%~25%。
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網站從1996年開始出現,到目前,具有一定旅游資訊能力的網站已達5000多家。其中專業旅游網站300余家,主要包括地區性網站、專業網站和門戶網站的旅游頻道三大類。地區性網站主要是當地景點、景區風光的介紹,總體實力較差,信息量少,效益難以保證。專業旅游網站主要開展旅游中介業務,包括傳統旅行社建立的網站和專業電子商務網站兩類。前者有中青旅網、國旅網等。康輝旅行社還開通了國內第一家出境旅游網站,介紹出境旅游報名參團、辦理護照、簽證、邊防、海關等知識。后者比較成功的有攜程旅游網、e龍網、華夏旅行網等。
電子商務是我國旅游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國家旅游局對此高度重視。2000年底,國家旅游局啟動了金旅工程,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旅游電子商務納入標準化、規范化、系統規劃的軌道,支持國內旅游企業、旅游目的地的電子化轉型。
(二)電子商務對旅游業價值鏈的構建
1.傳統的旅游業價值鏈
旅游產業是以關聯協作為特征的產業。傳統的旅游價值鏈從旅游目的地供應商開始、經旅游批發商,再由旅游零售商出售給客源地旅游者(如圖1)。
從圖1可以看出,旅游業價值鏈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整個價值鏈呈現塊狀,每一塊又呈順序鮮明的線型。獨立運作的商業性旅游機構是價值鏈的主體。各項旅游活動都是由旅游者、旅行社、旅游批發商、當地旅行商、旅游中介以及目的地的旅游服務企業相互協調完成,而且整個流程具有固定的順序,缺一不可且不可逆或跳躍,這就導致傳統的旅游價值鏈信息流動緩慢,程序靈活性差。這是一種按順序連接的固定鏈,和生物鏈相同,中間某一環節阻斷就會導致整個鏈條解體。
傳統旅游業價值鏈右邊的分支,即由商業性旅游機構組成的價值鏈的主體部分,主要關注旅游產品交易的達成,而不甚關心目的地旅游信息的提供。而左邊的分支,即由目的地機構組成的部分則相反,主要負責目的地旅游信息的提供而不關心旅游交易。這兩部分顯然是分離的,很少有合作或相互聯動。旅游業是一個生產供應與消費距離跨度較大的產業,一方面,旅游消費者不了解旅游企業所提供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旅游企業也不了解旅游消費者的需求,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和信息延誤
2.電子商務環境下旅游業價值鏈構建
網絡經濟的發展重新定義了旅游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競爭與合作的內涵和形式。JeffereyF.Rayport和JohnJ.Sviolda于1995年提出了開發虛擬價值鏈的觀點,認為當今每個企業都在兩個世界中競爭,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質世界及由信息構成的虛擬世界,后者指電子商務這一新的價值增長點。兩條價值鏈增值的過程基本上是不同的,實物價值鏈是由一系列線性連續的活動構成,虛擬價值鏈是非線性的,有潛在的輸入輸出點,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和分布的矩陣。旅游業電子商務化對企業之間傳統價值鏈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旅游目的地直銷網站大批建立的同時,涌現出一批新興的電子旅游中間商一專業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網站。新的旅游價值鏈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平臺,以互聯網為媒介,克服了傳統價值鏈的弊端(如圖2)。
電子商務環境促使旅游業價值鏈網絡化,以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和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為中心呈網狀分布,無明顯的順序性,整個鏈條中各個部分可以交叉跨環節聯系,信息傳遞速度快、損耗少。
其中,旅游者、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與其他五個節點部分均有直接連接途徑,使過去的直線性信息流變為以上述三部分為中心的星狀結構(如圖3)。
新的旅游業價值鏈在克服了傳統價值鏈弊病的同時,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征:
(1)合作動態化
新的旅游業價值鏈中,每個節點都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到達其目的節點。因此,對于每個旅游企業來說,在信息高速流動的情況下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并保持長期互利的合作關系是一種挑戰。顯然信息空間中的大部分合作關系都呈現整體性,以信息流通為橋梁,尋找成本最低的合作伙伴,而且其合作關系只能維持到雙方目標實現之時。因此,各個企業會在信息空間中不斷“穿梭”,尋找合適的合作關系、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細分市場及市場條件。
合作伙伴的有效選擇直接影響著旅游業價值鏈的價值增值,利用協調理論對企業間的依賴關系進行了分析,從單程旅游價值鏈整體最優的角度,提出一種基于相互依賴的合作伙伴組合選擇方法,從而提高旅游業價值鏈中各節點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2)產品定制化
電子商務的介入,對于游客或潛在游客,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興趣調整有關信息,選擇個性化鮮明的旅游產品。對于旅游企業,可以獲取比以往更多更全面的游客市場信息,調整銷售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針對特定游客提供定制的旅游產品,從而促進市場營銷和銷售的各種創新。如:在傳統的旅游業價值鏈中,旅游者若想到某一旅游目的地進行旅游,必須要經過旅行社、旅游批發商或一些旅游組織,否則旅游者無法直接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只能選擇旅游中介提供的旅游產品,整個旅游活動是一個套餐式服務。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旅游者可以通過旅游專業平臺、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了解到目的地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對旅游中介提供的產品進行拆分重組,體驗一種點餐式服務。
(3)競爭多樣化
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高速流通,使得旅游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從原來單純的游客爭奪到現在的信息、游客、市場等多種因素的復合式爭奪,而合作的動態化更加劇了這一現象。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使得價值鏈的邊界變得模糊,競爭也可能來自價值鏈之外。除了在價值鏈中獲取利益外,一些周邊相關企業也可能通過因特網建立新的產品與服務流,因特網不只是一個直接連接顧客或價值鏈參與者的渠道,也是增強其競爭力的一個源泉。
__市位于__高原東延__山余脈與大巴山之間,區域內絕大部分是山地,__市大部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屬低山和二高山綜合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近年來,旅游產業的發展,拉動了本市gdp的增長,在開發旅游資源進程中,摸清當地氣候資源特點,對更好的打造__特色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利用__市氣象局自1959年建站至20__年的氣象資料,在分析、總結__氣候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__旅游應在重視文化積淀的同時,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打造休閑__、盛夏避暑__品牌的結論。
1氣候資源評價
__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山嶺重疊、溪谷縱橫、海拔高差懸殊,局地氣候差異大,形成了本地獨具特色的山地氣候特點。與同緯度的平原相比,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云多霧大、日照較少、雨量充沛、潮濕亦盛、風速較小等特征。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二高山春遲秋早,濕潤多雨,光照充足。高山氣候溫涼,冬長夏短,易澇少旱,日照高于二高山,對發展相適應的林、藥、牧、特產等較為有利。
1.1豐富的光能資源
根據__市(海拔:1074.1米)地面觀測站1959年自20__年的氣候整編
資料(下同),本市低山年平均日照1224.8小時,年平均總輻射量83.400千卡/c㎡,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8%。年內日照主要集中在夏季,體現了本地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各月日照分布見圖1。
1.2 適宜的熱量條件
__境內大部年平均氣溫在12℃以上,__城區年平均氣溫為12.7℃,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9℃,穩定通過10℃的活動積溫3849℃,能滿足喜熱作物生長需求。年內各月年平均氣溫分布見圖2
。氣溫年較差大,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59年8月23日,為35.4℃;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2年2月8日,為-15.4℃。年內氣溫較差最大在2、4月,最小在7、8月。
無霜期高低山差異大,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無霜期縮短3-4天,反之,無霜期增加3-4天。
1.3 充足的水分條件
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344.0毫米。可降雨量一半左右直接蒸發或滲入地下。據統計分析,多年平均徑流深802毫米,徑流總量37.02億立方米,人平占有徑流5200立方米,比全國均值多93%。降水地域以紅椿溝、花椒坪、齊岳山為多,年均在1700毫米以上。降水年際分布以1998年最多,城關為1615.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多年平均為200.5毫米。北部主要集中在7月,多年平均為189.6~225毫米,全市5~7月的降水,占全年總降水量的40~46%。根據__地面氣象觀測資料統計,截止20__年7月,日雨量達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15次,基本為每3年一遇,為全州大暴雨最少區。
__年≥0.1毫米平均雨日178.3天,其中,20__年最多,為196天,1988年最少,為157天。全年以5~7月降水最頻繁,約占全年降水日數的30%。上述降水分布特點,同樣體現了該地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其多年雨日雨量分布見圖3。
1.4 豐富的風能資源
__屬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一般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然而地形對氣流運行方面有所控制,城區一帶地形東西開闊,南北有山體屏障,多東風和偏西風,南北風較少。據長期觀察,晴天轉東風,天氣變壞;雨天轉西風,天氣變好。故有“久晴東風雨,久雨西風晴”的農諺。由于全市范圍地形起伏較大,山脈縱橫交錯,森林繁榮,下墊面粗糙,風向紊亂,風力較小,風速一般為3~5米/秒。另外,地方風盛行,山風、谷風多,在長槽(山谷或河谷)出口處,在高山地區,風速特別大,日平均風速最大可達10~12米/秒以上。
2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2.1炎夏的清涼世界
從人體舒適的角度考慮,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0℃時,人們會感覺到熱,不舒適。在我州低山地區的夏季,日最高氣溫達到30℃的日數一般為70天左右,特別是位于三峽庫區長江河谷帶的巴東,因背風河谷產生焚風效應及河谷地勢低、風力弱等原因,夏季高溫日多,高于30℃的高溫日數達90~100天,氣候炎熱。但由于山區垂直氣候的差異性,低山氣溫比高山高9~10℃,炎夏__有許多避暑勝地,最有名的要數__的齊躍山自然草場,那里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海拔1895米,草場面積達30萬畝,草地平坦。夏季日最高氣溫很難達到30℃,炎炎夏日,那里卻涼風習習、綠草如鶯,更可觀賞牛羊遍山,一望無垠的草原風光。__獨特的高山氣候為打造避署休閑品牌提供了條件,來本市旅游的游客,大部分都比較青睞上齊岳山游玩,現以齊岳山為__旅游的代表點來分析一下高山旅游資源的特點。
20__年8月17日,筆者帶著儀器上齊岳山實地測量了溫、濕、風等氣象要素(當日15時),與城區相關要素對比見表一: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當時城區無日照,溫度為26.8℃,且濕度較高山要大,風速要小,所以會感覺到悶熱。而高山在烈日直射下溫度才25.8℃(如果高山也無日照,會低3℃左右),且風速較大,相對而言,齊躍山更會讓人感覺到無比涼爽,心曠神怡。
因__緊鄰__,參考__省地方標準,根據人體舒適度計算公式i=t-0.55(1-rh)(t-58) 計算(式中:
i——人體舒適度,
t(°f)——為環境溫度預報值,t(°f)=t(℃)×9/5+32,rh——相對濕度預報值(0.01),__低山大部時間舒適度指數為4~6級,人體感覺舒適。
為了能對__高山氣候作一系統和綜合分析,本文采用了以__著名的風景點齊岳山單點指標來分析。選定的四項指標(氣溫、相對濕度)作為分析的基礎。經過計算,筆者當日觀測時,齊岳山的i值為73(舒適),而城區i值為75(微熱),也就是說,__高山的夏季,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
2.2 江南的“北國風光”
由于州內大部地區冬季氣候溫暖,冬季漫天飛雪的景象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一般不到10天,積雪日數僅2~3天。即使出現一場多年難遇的大雪,低山地區也很快就融化了,很難觀賞到美麗的雪景。而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區,冬季降雪日數在50天左右,積雪日數一般70~80天。在同一氣候系統影響下,同一時段氣溫差在5~7℃。大多時候,當一次冷空氣襲來,低山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雨時,高山則是大雪飄飛,用“玉樹瓊枝”、“晶瑩剔透”等詞形容此時美麗的冬景都不為過。
由于__高山無氣象觀測站點,研究中采用與__齊躍山等同海拔的巴東綠蔥坡資料來代替(見表二)。從表二可以看出,在高山地區,冬季低于0℃的嚴寒日數超過了100天。在冬季,身處名副其實的江南,照樣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雪景。
2.3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受其溫暖濕潤的氣候影響,__大面積的碳酸鹽巖巖溶地貌發育,伏流、溶洞、瀑布、溫泉、險峰、幽谷、峭壁、石林多處可見。境內光怪陸離的溶洞數以千計,多是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洞中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懸垂,洞外風光山清水秀,或瀑布飛瀉而下,或奇峰峭壁。境內河流眾多,共有大小河流60多條,河谷多成深峽,多急流瀑布,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其中,又以位于__城郊的國際旅游景點騰龍洞最為有名。
3結論
(1)__溫涼的氣候條件,大部分地區都適宜旅游,但以齊岳山、福寶山等高山景點更易受到人們的青睞,是夏季優良的避暑勝地。
(2)由于境內地理環境復雜,作為氣象服務部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按需建立一套適宜本地的旅游天氣預報系統,做好安全旅游,提高旅游氣象服務能力,是提升本部門社會和經濟地位的一個良好契機。
(3)隨著西部經濟的發展,隨著20__年開始動工的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的即將建成,__的旅游業將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已成為21世紀國際商務往來的主流和各國經濟活動的核心。而完整的電子商務要求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都盡可能在網上進行,這有賴于網絡銀行與網上支付制度的建立。
國外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結合比較密切,據調查,全球有17萬家旅游企業在網上開展綜合、專業、特色的旅游服務;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00億美元,其中旅游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占24%;全球旅游電子商務連續5年以上以350%的速度發展。這都離不開良好的網上支付體系的運行。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網上年旅游交易額已達到40億至50億元人民幣,約占所有互聯網電子商務總量的20%。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的結合改變了我國旅游業的管理模式和行為模式。當前,我國旅游業正處于發展期,電子商務對于旅游業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而網上支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應用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方式與工具
(一)網上支付方式
1.信用卡支付方式。互聯網針對消費者商務的交易(B2C為主)的支付主要通過信用卡來完成。信用卡是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授權持卡人在指定的商店或場所進行記賬消費的信用憑證,是一種特殊的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功能包括:ID身份功能,證明持卡人身份;結算功能,可用于支付購買商品、享受服務的款項;信息記錄功能,將持卡人的屬性、對卡的使用情況等各種數據記錄在卡中。
2.電子支票支付方式。電子支票是—種借鑒紙張支票轉移支付的優點,利用數字傳遞將錢款從一個賬戶轉移到另—個賬戶的電子付款形式。一般通過專用的網絡、設備、軟件及一整套的用戶識別、標準報文、數據驗證等規范化協議完成數據傳輸,從而控制安全性。在交易中,商家要驗證支票的簽發單位是否存在,支票的單位是否與購貨單位一致,還要驗證客戶的簽名。
3.電子現金支付方式。又稱數字現金,是一種以數據形式流通的、通過Internet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的貨幣。即以電子方式存在的現金貨幣,其實質是代表價值的數字。這是一種儲值型的支付工具,使用時與紙幣類似,多用于小額支付,可以實現脫機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幣值存儲在IC卡上;以數據文件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上。電子現金具有人們手持現金的基本特點,同時又具有電腦網絡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正逐步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
4.網上銀行支付方式。網上銀行是指銀行使用電子工具通過互聯網向其客戶提品和服務。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提存款服務、信貸服務、賬戶管理、提供財務意見、電子單據支付以及提供其他電子支付的工具和服務如電子貨幣等。完整的電子商務一般包括信息溝通、資金支付及商品配送三大環節,缺少資金支付,商品配送將難以完成。因此,網上銀行所提供的電子支付手段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關鍵的支持作用,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自從美國的安全第一銀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誕生以后,網上銀行已經成為金融機構拓寬服務領域、爭取業務增長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來,我國銀行網上業務也有了重大發展,各大國有和商業銀行均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服務,實現了網上支付。
(二)網上支付工具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在線支付工具,如表1所示。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現狀
(一)旅游中介商
本文以攜程旅行網為例進行分析。攜程的收入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酒店預訂費;機票預訂費;自助游與商務游中的酒店、機票預訂費,其收入的途徑與前兩項基本一致;線路預訂費,攜程通過與其他旅行社合作,經營一些組團的業務(非主營業務)。
除了酒店預訂大多采用酒店前臺支付的辦法,對于其他三項的交易而言,顧客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線上瀏覽、電話確認、離線交易的辦法。盡管攜程采取了積點獎勵的辦法來鼓勵網上支付,但是大部分交易還是離線完成的。
(二)旅行社
自2000年4月中青旅推出“青旅在線”后,國內三大旅行社(國旅、中旅、中青旅)和其他具有地區優勢的旅行社(如上海春秋旅行社、廣州廣之旅等)都陸續開展了旅游電子商務。本文以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春秋旅游網)為例進行分析。
春秋旅游網的盈利模型是由網站、春秋國旅總社及各網點、上游的旅游企業(各地分社及合作旅行社、航空票務商、目的地酒店)和網民市場共同構成。其目標市場主要為觀光和度假游客,由于春秋國旅具有強大的資源,線路預訂成為了網站的主營業務。春秋旅游網提供的產品,顧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網上瀏覽、電話確定、離線交易的辦法,同時還可以到春秋國旅的各分社進行購買。但就目前的經營狀況而言,電話確定與離線交易仍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對于網上支付并沒有真正接受;主流的B2C網站中,最主要的支付形式仍是貨到付款。網上支付的滯后,將阻礙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費者對網上支付的排斥呢?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主要障礙:信用缺失
我國旅游企業網絡營銷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旅游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網上支付等手段還沒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決方案。
根據艾瑞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國網上支付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六成的網民認為不使用網上支付的原因是“擔心交易的安全性”,如圖1所示;而據CNNIC的調查報告表明,大約有四成的網民認為電子商務的最大障礙是信用問題。
首先,消費者傳統的購物習慣對旅行社的網絡營銷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完全習慣于面對實物進行挑選商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購物方式。人類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慣性使人們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適應面對虛擬旅游產品使用虛擬的電子貨幣、電子機票進行的電子商務模式。因此,同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網絡營銷還需要經歷一個被消費者接受的過程。
其次,在網上支付的實際使用中,信用問題成為一個制約因素。在以紙質媒介作為支付交易的商務活動中,由于是面對面,并有紙質交易憑證,加上法律體系的保證,人們在這種長期形成的商務活動中建立起了對這整套體系的信用,如果出現經濟糾紛會由法律體系仲裁而給予經濟利益的保證。但電子商務的經濟活動過程與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交易過程中沒有確認過程合法存在的紙質憑證,這就帶來了可信度的問題。因此,消費者和商家在網上交易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信用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相互連帶的問題。
當前,是否信守服務承諾,即是否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成為人們衡量電子商務服務商或電子商務網站好壞的重要指標。但據統計,2007年互聯網服務投訴中,網購被騙位居首位。企業或個人商家的不誠信行為,更加重了網民對網上支付的排斥性。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完善,各種失信現象時有發生,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可以完全確定交易行為人的信用。并且,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遠未達到任何行為都有記錄可查的情況,在這種信用環境下發展網上支付會有較大的障礙。
由于上述原因,國內旅游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旅游預訂用網絡,付款交易用傳統方式。電子商務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體現,使旅游網站的功能還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級層次。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發展建議
由上可知,推動網上支付在旅游業的有效發展與普及,必須從增強“信用保障”入手。一方面,政府應制訂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相關法律規范,建立和健全我國的信用體系;另一方面,企業需要面向市場積極探索各種信用保障機制與措施。下文主要從企業方面進行闡述。
(一)加強旅游企業網絡支付的安全建設
首先,旅游企業應積極與知名度、信譽度較高的銀行合作,普及信用卡、電子現金、電子支票等電子支付方式。保證游客所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必須由其賬戶所在的銀行發行,游客可以到與旅行社有業務關系的銀行去使用現金購買貨幣卡,當游客進行網上支付時可以向旅行社和銀行同時發通知,將資金從銀行的賬戶上轉移到旅行社的賬戶上。其次,旅游企業的網站應安裝防火墻,防止“黑客”攻擊,保障網民的隱私權和財產安全,促進網上支付的實施。
(二)加強宣傳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程度
旅行企業應通過廣告宣傳、新聞會、現場活動、網上促銷等多種形式,盡可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本旅行企業的網址,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網絡信譽,為網絡營銷的發展減輕阻力。
(三)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
目前的網上支付方式中,以信用卡使用為主,為解決社會信用風險較高的問題,我國出現了具有“信用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將網上支付平臺演變成了資金流的中間環節。走在前列的商家已經涵蓋了B2B、B2C和C2C三個領域。如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及誠信指數,易趣的買家、賣家互評制度,淘寶網的“支付寶”,都是建立誠信體系、保障用戶利益的有效舉措。與此同時,以第三方信用評估為基礎的交易行為逐漸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
旅游企業應結合我國目前的信用狀況,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除了推廣電子支票、移動支付、手機錢包等工具外,應推動“誠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其代表是“支付寶”和“貝寶”。
在零售行業,由于阿里巴巴“支付寶”和eBay的“貝寶”等支付平臺大力拓展市場,個人和中小企業的網上支付和收款變得更加容易,從而促進了個人網上交易以及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化進程。旅游業引入這種模式將很有前景,可以讓不同的機票商、酒店和旅行社分別與消費者實現網上交易和支付。這種平臺的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即通過商家信用認證、信用憑證上傳、支付信用度累計和用戶監督(評價)相結合的辦法,盡可能確保商戶的誠信和信息的真實;二是引入類似“支付寶”的誠信支付工具,確保用戶在享受到服務后再正式支付費用,進一步減少交易風險。
綜上所述,網上支付信用缺失及相關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是阻礙網上支付在旅游業普及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當前對于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很多游客還是處于觀望狀態,但相信隨著旅游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技術日趨完善,信用保障機制日益健全,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會為廣大游客所接受,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