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14:32: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近代史課程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067-01
世界近代史是歷史專業學生的主干課程之一,在教學上多采用課堂教學為主、學生自主研究為輔的教育模式。本文就世界近代史課程教學提出幾點思考,旨在探討通過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思維的改變,使世界近代史教學更為貼近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一 對世界近代史課程教學形式的思考
世界近代史課程是通過對近代世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活動的研究,探討其對歷史進程的影響,甚至是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世界近代史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可以說是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進程史,從時間上來看,始于1500年地理的大發現,而止于1900年資本主義壟斷階段,這段歷史時間跨度長,涉及多個國家、地區,甚至對當代社會都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究起來頭緒復雜。但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仍多從政治講起,從而擴展到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學生聽起來不免有乏味、枯燥的感覺。教師在此可基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利用多媒體、歷史地圖等手段將一段時期的歷史事件全部整合起來,打破各個國家隔絕的狀態,將國家的歷史變遷與世界發展進程連接起來,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可使學生理解當時世界發展變革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在世界近代史教學中,還可以適當加入中國近代史的講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世界近代史的開始時間,與中國近代史開始時間不一致,要注意引導學生與中國封建社會的資本主義萌芽相區分。
由于世界近代史知識點眾多,教師在講解時應突出重點,讓學生掌握要領,不宜面面俱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哪些內容應該掌握,哪些需要重點掌握,其他知識可以當作自學內容適當進行補充。重點的講解要講透難點,為學生自學掃清障礙。
此外,教師還可以創新課堂教學形式,由教師主導型改變為學生科研型課堂,即教師通過將當前學術界比較熱點的研究成果拿出來與學生探討,讓學生提出質疑,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分析問題,通過研討的過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可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興趣。
二 對世界近代史課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世界近代史課程與其他學科一樣,注重人才的培養。歷史教學對人才的培養方式與應用學科不同,對學生自主學習、科研能力有一定要求。在教學世界近代史課程中,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學研結合
根據教學內容與目的,提出科研題目,將學生分成幾個科研小組,通過小組分工,對所研究的課題進行分析、總結,教師作為指導者,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分析思路等,但研究方式、方法要由學生自主研究。學生也可就同一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解釋,對于學生在科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在此,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扮演著組織者與指導者的角色。這種科研小組式的教學方式,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2.針對性教學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特點與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對于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給予一定指導,對于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可培養其擴散思維,即指導學生帶著批判的眼光看書,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與創新思維。通過改進考試方法,對學生的考查不僅為知識點的記憶,更多的是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知行合一的培養方式
注重對學生論文能力的培養,這項工作需要在開學初期便要有計劃地進行,由教師指定一個或幾個選題,要求論文有前言、摘要、正文等內容,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形式形成論文,并提出自己的觀點。論文創作一般要在一至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完成后由學生小組就文章內容、觀點進行討論,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總之,世界近代史教學已不再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式講解,而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將使其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李其榮、邢來順、曾曉祥等.世界近代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6)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8-162-01
一、需要教師明確教材內容,做好教學準備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對于現行教材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學準備工作。筆者所在學校使用的是北師大版本的歷史教材,其中初中歷史第五冊的內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個單元,25課,其中包括4節探究課。第一單元是“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該單元共有7課,主要包括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拿破侖帝國等主要內容;第二單元是“近代社會的確立與動蕩”,該單元共有6課,主要包括第一次工業革命、民族解放運動、的誕生和巴黎公社等主要內容;第三單元是“近代社會的發展與終結”,該單元共有8課,主要包括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戰前的國際關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主要內容;第四單元是“構建文化的圣殿”,該單元共有4課,主要包括近代的思想理論、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主要內容。這些內容重點說明近代國家和地區如何通過思想文化、拓展市場空間、積累資本和政權轉移來初步完成社會轉型任務的,意在突出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更替不僅僅是政權的轉移,而是全面質變過程的基本史學觀點。
二、需要教師重視教材知識,做好教學工作
現行的教材都是由眾多的專家、學者根據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改革指導進行編撰的,同時教材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教材知識,合理利用教材,以便更好的做好歷史教學工作。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注重課本主體內容的講解,而忽視輔助部分小字內容的講授,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單調的認為掌握大字內容就可以了,忽視小字只是的學習就會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透徹,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首先要把握好課文的主體內容,同時也十分注意課本的小字部分,因為這些知識能把各個知識點串連起來,是課文知識的連接和過渡。另外有些課文中的小故事的挑選和設計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引人深思,發人深省,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些知識都要予以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較好地掌握學習的重點內容,同時又能對某段歷史有一個總體和感性上的把握和了解,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需要教師聯系知識體系,做好教學引導
歷史知識是一個時間性很強的教學科目,同時各國的歷史發展中也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單獨的依照時間進行教學,那么就會使教學顯得單調、缺乏聯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善于將歷史知識進行聯系,做好教學引導工作,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立體化的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教材除了每個單元內的課程都圍繞著本單元的主線展開外,各個單元之間也都存在著緊密的邏輯關系,構成了一個解釋世界近代史形成與發展的體系,打破了傳統的世界近代史分期方法,以近代化和近代社會的發展階段作為劃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依據,即分為: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的過渡、近代社會的確立與動蕩、近代社會的發展與終結三個基本階段。在體系結構上做這樣的設計與安排,既可以突出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又能照顧到某些問題的專題性,同時也突出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本質,這也是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的又一個優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的這些特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思路,實現教學的有效進行。
四、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做好啟發思考
傳統的教材在每節課的結尾往往會有一個總結性的段落,來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匯總,對于事件、案例進行評析,現行的北師大版教材則改變過去教材的唯一結論,在史料準確、敘述客觀的基礎上,很多結論都是點到為止,給教師和學生留出了獨立思考與發揮的廣闊空間,這也正是新課改的切實體現:鼓勵學生通過教科書中所給出的材料和提供的材料線索,自己動手收集資料,獨立思考,以得出自己的結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教學的有效進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不追求結論的唯一,允許和鼓勵師生對同一歷史事件,從不同的角度、運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得出不同的歷史結論,以體現歷史解釋的多元性和人類認識歷史發展過程的個性化規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我們在學習與探究課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與設計上,獨具匠心、富有創意,既能完成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如“與哥倫布同舟遠航”“追《根》溯‘園’”“彈‘命運’論‘英雄’”等。力圖探索一種寓教于樂、融合各科知識、協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的教學模式。
總之,新版本的教材是新課改思想的綜合體現,需要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切實的予以理解、運用,也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總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內容,進而實現歷史教學的有效進行,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
1.內容與有限的課時形成突出的矛盾。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活力,使傳統的單一、單向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師生在教學中有效互動,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但由于教材容量過大,我區許多學校都在拼命趕進度;一些有益的課堂探究活動,往往因需趕進度而被迫草草收場。很難想象,這樣的教學學生到底能夠掌握多少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2.有的教師由于是初次接觸專題史而感到無所適從,于是以學生知識基礎差為由對專題史教學產生排斥心理。
3.目前的課改有一種不好傾向,一提到新課改教師就不敢講,因為講多了被扣上“滿堂灌”、“一言堂”的帽子。在這種誤區的驅使下,“少講多活動”成了“有效”實施專題史教學的“法寶”。其突出表現在:一堂課改歷史課上教師只講10~15分鐘,余下的時間由學生過多地進行“輸贏式”辯論活動、“參與式”小組活動、課堂歷史短劇扮演活動、觀看歷史影視片活動、展示課外收集的有關資料活動等。
4.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課程要求之間出現矛盾。學生不適應新課程高中歷史的專題學習。由于受中考制度的制約,升入高中的學生其歷史知識出現空白和盲區。而新課程的內容又有較大的難度,許多知識的專業性強,學生很難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聯系的事件或現象,很難提高學習興趣。課時少、內容多、難度大,嚴重影響了高中歷史教學效果,也是其教學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從過去舊的教學模式和思維中走出來,迎接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洗禮,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國家、社會對廣大
一課時,我提出了如下問題:本課涉及了哪兩個盛世局面和哪兩個皇帝?隋朝有哪一個盛世局面?涉及哪個皇帝?由于總結時把前后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都能順利地回答上述問題。運用總結歸納法也可以讓學生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四、列表歸納
列表歸納法也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列表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化地把握歷史重點知識,做到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如學習中國近代史中的列強侵略史后,我把近代史上的名稱、起止時間、簽訂的條約、造成的影響等內容進行列表歸納。其內容如下:
在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中活用歸納法,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系統、牢固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對歷史的正確認識。
參考文獻
[1]河南大學出版社.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2).
然而,現在的中學生特別是基礎年級的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的最大特點是“零散”,零零落落的知識點似乎都知道,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不知道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所掌握的知識像“散落的珠子”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找到一根“線”把“珠子”穿成串,把“沙子”歸成隴、編成隊呢?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到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會學生看目錄。拿到一本歷史教材,看目錄,做整體上了解,這樣就可以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基本線索。比如《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舊人教版),除第五章專題介紹近代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與階段劃分無關外,其余四章的目錄就明確標示了世界近代歷史的四個階段,依次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的世界、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的世界、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從節題上看,第一章包括兩方面內容: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及其在上層建筑領域的反映、早期殖民活動;第二章包括三方面內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到來、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興起;第三、四章均包括資本主義發展、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民族解放運動、列強的殖民擴張和爭奪四個方面的內容。綜合分析四章內容,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世界近代史的四條基本線索:資本主義發展史、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史、民族解放運動史、國際關系史,其中第一條線索是起主導作用的,體現歷史發展進程本質的主流,因此說,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并逐步形成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我教學生在每個章節前后進行總結時一定要看目錄,通過分析目錄中章節內容的內在聯系和時間的聯系來整理知識。然后再把目錄逐個展開,從整體到局部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一、創設吸引人的情境
一位德國學者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這就說明創設一些有效的教學情境往往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在分析潰敗的原因時,我引用了如下故事:后期,曾在山西的白云觀抽簽,抽到的是“下下簽”,他嘆息敗局已定。不久,也恰巧來到白云觀,為助興也抽了一簽,抽到的是“上上簽”,道士大為贊嘆。此事后來知道了,說:“天意。”卻說:“民意。”
二、勾勒流暢的整合
現行的高中歷史教材,突破傳統編年體系,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往往也使人覺得有點零碎,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簡要整合,通過整合使內容簡約、流暢、整體感強。如必修一第5課《雅典民主政治》教學整合:“民主之因”“民主之路”“民主之光”“民主之弊”“民主之悟”,整合了教材中的希臘環境、三位首席執政官對雅典民主制貢獻及對雅典民主的評價。又如,對必修一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就整合成了“分離之因”“解決之道”“回歸之路”“統一之望”四小節,富有詩意的整合使教材結構脈絡更顯清晰。
三、概括精彩的要點
歷史學科需要思維,特別是理性的歷史思維,同時這一學科也少不了一些記憶。幫助學生整理、記憶知識點,從而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也應是有效教學的一個方面。如在記憶近代史的條約內容時,將《》概括為“公(公使進駐)”“開(十處口岸)”“行(軍艦通行)”“賄(賠償英軍)”;將《》概括為“天(承認《》)”“天(天津為商埠)”“賠(賠款英法)”“酒(割九龍司)”。又如,近代史涉及帝王較多,可直接將清朝帝王整理成“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這對幫助學生記憶、理解近代史的戰爭、變法、革命以及京劇形成與發展大有裨益。
四、提供展示的舞臺
在日常教學中,我喜歡在課堂中擠出最后幾分鐘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歸納,或就課堂某一瞬間、教材某一細節發表感悟。活動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鍛煉思辨思維,提升表達能力,努力使學生從這一小小活動中找到自信與成就之感。如在上完必修一“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時,我曾讓學生模擬奧巴馬進行簡短的競選演說,在上完必修一最后一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時,讓學生以模擬聯合國社團成員的身份分析當今世界形式與應對。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與努力,發現多數學生在參與這一活動中由最初的扭扭捏捏到今天的落落大方,我想這種課堂上小舞臺培養的優良品質也必然會延續到以后社會的大舞臺。
五、反思課堂的遺憾
關鍵詞 教材目錄;知識體系;階段性特征;本質內容
目錄是書刊中排在正文之前的文字,內容多為說明書刊的結構狀態、文章標題、頁碼等。目錄不僅僅是幫助我們翻翻頁數,其中有著豐富的內涵,比如每一個課題都是對該篇教材知識的濃縮;特別是在后期中考的復習中,對目錄的使用玩玩比較頻繁,但是很多歷史絞死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一點。筆者在長期的歷史教學中,我逐漸認識到教材目錄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目錄,起到了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學習教材目錄,建立歷史的樹形知識體系
清代王鳴盛曾說過:“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事,必從此問涂,方能得其門而入。”教材是歷史教與學的主要依據,厚厚的一本書內容復雜,知識點千頭萬緒,而教材目錄就像一根線,按照時間順序、因果聯系串起了千頭萬緒的知識點,讓雜亂無章變成了條理清晰,脈絡分明。所以說如果歷史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那目錄就是這棵樹的筋骨,充分利用目錄,建立樹形歷史知識體系,幫助我們減少歷史學習中的負擔,將知識濃縮精華,這樣學習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歷史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師大版《中國近代史》有五個單元,通過目錄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近代史這棵大樹有五個大樹枝,按時間的順序分別為: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反抗,第二單元近代化的艱難探索,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五單元。當我們學習了目錄,通過目錄建立起樹形知識體系,理清相關知識點的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建立起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知識結構,再去學習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內容,給這棵大樹添枝加葉,就會感覺知識脈絡清晰,學起來輕松有趣得多,也會感到歷史的厚重和有血有肉。每學一個知識點,在正確的位置添一個枝或加一個葉,也會讓學生充滿成就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二、學習教材目錄,掌握歷史的階段性特征
教材目錄還有助于我們透徹的理解歷史的階段性特征。初中歷史教材分為若干單元,每一個單元一塊,目錄上清清楚楚的顯示出來,每一模塊就有其顯著的特征和特點,每一單元發生的歷史事件具有什么樣的階段性特征,我們只要學習了教材目錄的單元標題就明白了。
比如明清時期具有怎樣的特點,我們翻開七年級下冊目錄,第三單元標題是“明清帝國的繁盛與近代前夜的危機”,這個標題告訴我們明清時期的階段性特征是繁榮與危機并存。我們的任務就是了解明清的繁榮與危機表現在哪里,產生了什么影響。聯系教材分析明清時期繁榮表現:(1)封建統治進一步強化;(2)多次打敗外國入侵,維護了國家統一;(3)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4)商品經濟發達。這些表明了明清已經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另一方面危機表現:(1)皇權高度膨脹,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統治;(3)出現外國入侵;(4)從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5) 商品經濟受到封建統治的阻礙,發展緩慢。這些危機成為我們由盛轉衰的根源。
三、學習教材目錄,掌握具體歷史事件的本質內容
教材目錄中的每課課題是對歷史教材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課程標準在教材中的精準表達。在學習具體歷史知識時,教材目錄中的每課課題會告訴我們具體歷史事件的本質性內容,比如名稱、概念、時間、地點、人物、歷史時間、重點、結果、影響等等。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對課題的研讀。
中圖分類號:K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資產階級史學的建立比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要早十年。梁⒊的史學主要是指資產階級史學,可以說他是近代中國資產階級史學的創始人之一, 同時是西方資產階級歷史理論最早的傳播者和中國資產階級史學理論的奠基人。縱觀梁啟超先生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梁先生對史學研究有特別的偏愛,尤其在史學方法論和史料學等方面梁啟超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都展現出了對封建史學批判的思想。在戊戌維新期間他就曾大聲疾呼“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他把史學與救國聯結在一起。 這是梁啟超先生新史學的一大特點。
一、史學史:梁啟超對傳統經史學的解構
作為一個成長于傳統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啟超受中國傳統史學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學正是在對封建史學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漸完善的。因為“新”史學就是向傳統舊史學的挑戰和解構。后世的史學史與史學理論的內容,相當重要部分的內容與經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史學理論的正統論、春秋筆法、史例史體等,都與經學有著不可分的關系。到了近代,特別是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加之新史學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學以及史學史與史學理論學科的出現對舊中國的影響,促使他舉起史學革命的大旗,把傳統經學放在審判的地位上。可以說,他在努力摧毀經史之學,即對涉及古代史學思想的經學進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對傳統經史學的解構。
在梁啟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寫的兩篇文章《中國史緒論》和《新史學》中,他尖銳地指出了傳統史學的弊病。他認為史學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較為系統地論述了他對新史學的建構,從而初步構筑起其史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這些主張成為他日后治史的方針。隨后,1902年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對傳統史學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行了系統全面地分析。指出封建史學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務的對象狹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眾史。他說:“質而言之,舊史中無論何體何家,總不離貴族性,其讀客皆限于少數特別階級――或官閥階級,或知識階級。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國民性之畸形的發達。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1]40隨即他又指出所謂舊史學有二病、四弊,認為這是中國舊史學最突出的問題。第一,即“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反對封建王朝的歷史,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將相的家譜,應建立國民的歷史,應將過去“‘皇帝的教科書’變為‘國民資治通鑒’和‘人類資治通鑒’。即‘質言之,今日所需之史,則‘國民資治通鑒’或‘人類資治通鑒’而已”。[1]4在他看來《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界的巨著,可是內容和體系安排上也是分周記、秦記、漢記,并沒有對傳統的封建王朝史的編纂體例有所突破,此外歷史家對具體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也是在考量其對封建王朝利害的基礎上做出的。同時,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過去所謂的正統無一不是君統。過去的年號紀年也是非常不科學的,過去皇帝為了彰顯權利所用年號無數,說年號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他認為在中國最為科學的紀年應該用與西方耶穌紀年相似的孔子生年紀年。第二,中國應該建立大眾史,而非單一的個人史,中國過去寫的都是個人的歷史,這就難免會一葉障目,難以看清歷史的全貌。歷史本身是由多個要素綜合而產生的,人物只是歷史的材料,而不是歷史本身,人物只有附屬在歷史中才是鮮活的人物,而過去的歷史卻將人物看做是歷史的唯一的一部分。第三,“只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歷史都是對過去事務的敘述,歷史不僅記載過去還要益于今務,即經世致用,這是史學的功能。朱維錚曾說“梁啟超談的‘經世致用’,不限定于清學史,并隨即用‘學術主潮’‘一個直流’等提法,表明概念的時空限定”。[2]在這里梁啟超所闡述的今務是指當時要起團結全體的作用;要起改造社會的作用。第四,“只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 舊史書只注重單純的紀事,不能從史實中總結出規律,上升到理性,然后開民智,益國民。”[3]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梁啟超的生長環境使得他對中國的傳統經學有較深的研究和理解,而他正是在對傳統經學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了中國傳統史學存在的四大問題。這四大問題又引出二病即“能鋪敘而不能別裁”“能因襲而不能創作”。古代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時代,這就使得大部分的古代書籍有著強烈的封建政治意識而這又對開啟民智意義不大。梁啟超先生基于此得出中國古代的封建史學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體例上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與中國傳統史學相比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史學有著許多可取之處,因此梁啟超先生積極探索,努力將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史學介紹到中國,并希望推動中國史學的發展。與等人不同,梁先生并沒有將中國傳統史學全部否定,他所倡導建立的近代史學是在發現并繼承中國史學合理內核的基礎上吸收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可取之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梁啟超對古代史學體系作了一些分析,大致勾勒出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線索,高度評價了左丘明、司馬遷、劉知幾、鄭樵、司馬光、章學誠等人的史學思想,并且注意到他們的史學思想與新史學的某種聯系”。[4]
二、新史學的建構
如前所述梁啟超的新史學是在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批判上形成的,但梁先生并沒有簡單地只是批判中國傳統史學,而是在批判的基礎上加以吸收和創新。這里主要講梁啟超首創新史學在關于史學定義和史學史的專史學科上的構建。
梁啟超在中國首次提出了創立中國自身的“新史學”。他首先針對中國傳統史學存在的“歷史循環論”的觀點,提出西方史學的“歷史進化論”對于探究中國歷史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指導。他認為歷史發展存在著“公理公例”。關于史學的定義,他在《新史學》中為歷史規定了三大“界說”:“歷史者,敘述進化之現象也”,“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也”;“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5]10
關于史學史的專史的架構,梁啟超說:中國史學史最少應對于下列各部分特別注意,一、史官;二、史學研究者;三、史學的發展進程;四、由清以硎費У那魘啤SΦ弊⒁猓梁啟超這一構想,成為二十世紀史學史專書的基本結構,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史學史的寫作,第一部分是史官,這在史學史專門之書中應當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外國也有史官,但不是很重要,在中國史官設置是很早,地位很重要,看待得很尊貴。中國史官設立的時代,可能不如傳說中那么早,《史通?史官建置》篇云:“蓋史之建官,其來尚矣。昔軒轅氏受命,倉頡、沮誦實居其職。”“可是,可以較確定的是夏商時代中國已經確立了史官制度。夏代已有出土文字”。[6]74“文字的創造人,可能兼有史官的職務,商代的甲骨文,已是很進步的文字,殷墟卜辭是一種史事記載”。[7]13中國史官保存著優良的傳統,直接影響著中國的史學,中國史學所以發達,所以有特色,與史官設置之早有關。第二部分是史學研究者,第三部分史學的發展進程,這是中國史學的重要內容。第四部分,講有清以來史學的趨勢。梁啟超主要分析了史學上治史的一些缺點,諸如缺乏史料的考證,經學沉溺等寫作風氣。于是他認為:一是把史學史作為文化史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在中國文化體系中,史學史更有特殊的地位;二是注重對史學史影響的大事,注意大勢;三是注意史學史有關關鍵史學人的貢獻,特別是注重史家在思想方面的貢獻。
三、追求新意的歷史著作
如前所述,梁先生一生在史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他不僅在中國史學理論、史學研究方法領域發表了許多高水平的著作,在文化史、宗教史以及世界史方面的理論著作的水平也很高。這些文章顯著的特點是,實踐他的進化論史觀和近代意義的歷史研究法,提高國民素質,服務于社會。他認為只有史學才是“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5]9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處在動蕩變革之中,梁啟超先生親身參與了變革。在此期間,梁啟超先生寫了大量宣揚變革中國社會,激發青年的著作,如《少年中國說》等。這些著作對于激發民眾參與變革,奮發圖強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首先,梁啟超很注重當代史的研究,他認為中國要圖強,必須要知道外國史,于是在二十世紀初年,梁啟超本著以戒鑒為目的,大量續寫外國歷史書籍,如《波蘭滅亡記》,《越南亡國史》等介紹外國歷史知識,可謂是世界史體系形成的雛形。梁啟超先生的這些論著寫作目的在于告訴人民大眾必須封建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隨后,他又陸續寫成介紹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歷程的著作,如《意大利建國三杰傳》,再次宣揚中國必須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同時介紹日本美國等國的世界史專著。其次,為了消除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形成的民族自卑感,梁啟超先生還寫了介紹中國古代勇于冒險和富于創新的歷史人物傳記。此外他在政治學、文學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高的學術成就。比如,他在擔任財政總長時,曾經專心研究一些經濟史方面的東西,如貨幣史,財政史,并且成就頗大。
四、結語
總地看來,梁啟超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且勤于筆耕,一生著作繁富,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近代中國正是因為梁先生的積極推動,才逐步建立史學史這門學科并在各大學開設史學史的相關課程。各種史學史著作才出版,這些課程和著作的編寫體例和指導思想都受到了梁啟超先生巨大影響。可以說中國史學史的形成及初步發展與梁啟超先生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他的一生為中國的文化事業以及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留下一批很有見地的論著。總之,為近代史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朱維錚.史學史三題[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李喜所.梁啟超與近代史學[J].歷史教學,1999(7).
[4]馬世香.論梁啟超對近代史學的貢獻[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3).
[5]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新史學(文集之九)[M].北京:中華書局,1989.
2006年我省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歷史教材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采用了古今中外混編的專題史形式,共編成政治、經濟、思想與文化三個必修本和改革、人物等幾個選修本。這種編寫方式,打破了中小學教材僵化的模式,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征的創新,令人耳目一新。但高中歷史教材的這種專題式模塊體例,是對經過初中歷史學習,已經構建起通史知識的學生而言的。由于所謂“副科”的地位,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加上初中歷史科考試多個地方采用開卷考的方式,許多學生對歷史時間、階段、史實、概念模糊不清。現行高中歷史教材的這種體例,從學生進入高中以來,就給他們的歷史學習與應試帶來了極大困難。尤其是對高三年級文科班的學生,往往會使他們迷失復習的方向與動力,最終失去學習信心。
2009年,筆者在帶第一屆參加新課程高考的學生時,就曾進行大膽嘗試,采用專題復習、通史復習和實事熱點三輪基礎法。09年高考后,我們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一方面,備課組認為,這一復習方法是實之有效的;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如把第一輪專題史復習作為重點,復習的周期過長;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情緒;復習時沒有解決學生新課時歷史時間模糊、階段特征不明的問題等。針對這一情況,2010到2011屆的高考復習中,同組老師采用了適當縮短一輪專題復習時間,加大二輪通史復習力度的做法,仍遵循最初三輪復習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同組老師在對本校藝術類考生的文考輔導中,因為時間緊迫等原因,直接采用了一輪通史復習法,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實踐結果使我們認識到,既然第一輪專題復習已經成為雞肋,為什么我們不能大膽地放棄它,而直接構建通史模式的復習體例?在同組教師齊心協力的教研攻關下,一個大膽創新復習方案浮出水平,并在實踐中逐漸成熟起來。那就是,在一輪復習中就采用通史復習體例,提高復習效率。
以下,筆者談談這一復習體例的具體做法與注意事項。
一、通史復習的具體做法
1.構建階段通史,進行階段特征的整合與歸納。
構建階段通史是這一復習體例中最重要的一環。這要求教師有宏觀把握教材的能力,具體做法是以通史為線索,以歷史階段為依托,把書本的考點按時間順序對應到階段中。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劃分好歷史階段。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難,因為新課程和每年的《考試說明》都是按通史順序編寫的。我們把通史一共分為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大板塊。一些大的板塊,時間跨度大,史實多,可再分割成小階段。如我們熟知的中國古代史就分為先秦、秦漢、魏晉、隋唐、宋元及明清等六個時期;而中國近代史以為界,分為和兩個時期。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則是,應把選修本部分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到通史板塊中。如梭倫改革、人物史《柏拉圖》整合到世界古代史,《王安石變法》整合到中國古代史宋元時期,等等。這樣做,可以使必修和選修的知識形成互補,加深對史實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板塊框架,接下來就要充實血肉了。第二步,把史實按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順序充實到板塊中。第三步,就是課堂復習。這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的重要環節。我們要求學生切實做到以下幾點:1.課前根據教師布置的復習計劃和線索,提前熟悉相應部分的教材內容(包括正文、楷體字、圖片、注釋等等)。2.上課時,務必要帶好當節課要使用的教材(有時可能是二到三本),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建立史實與史實之間的有機聯系。3.課后要做一定量的相關練習進行復習鞏固。
當復習完一個階段后,階段特征的歸納是對基礎知識的提升與升華。中國古代史的六個時期的階段特征中,春秋戰國與明清時期因處于轉型時期,顯得尤為重要。古代世界,我們一般把它分為兩個時期,中世紀以前的歐洲,創造出了以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的高度的奴隸制文明。中世紀歐洲的史實,教材很少涉及,造成學生知識的斷層,導致其對近代歐洲一些歷史現象理解困難。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可以借用改革史中《歐洲的宗教改革》的內容歸納為:中世紀是歐洲的封建時代。天主教會控制一切,人民長期處在蒙昧狀態和對宗教的迷信中。
2.進行同一歷史階段的中西橫向對比。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在其主編的《中國通史》中有這樣一段論述:“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在世界的總環境中發展,既要把中國放在與外部世界的比較中來考察,又要把中國史放在與外部世界的聯系中來考察。”我們要培養的是面向世界的人才。用文明史觀、全球史觀考查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趨勢。在通史復習中貫穿中西橫向對比,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世界整體性的認識和綜合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而提高考試成績。例如公元前6世紀左右,中西都出現了彪炳千秋的大思想家,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古希臘則有柏拉圖、蘇格拉底。比較二者在背景、主張、影響上的異同,相信學生會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收獲。
3.構建小專題通史。
小專題通史,是一種縱向式的專題通史。在階段通史復習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靈活地進行小專題通史的整合。中國古代史部分的地方行政制度、選官制度;近代史中的的發展;現代史中黨在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調整;世界史中的人文主義的發展演變,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小專題。在歸納小專題時,可以通過表格、流線圖等方式進行。當然,這種歸納不能只是史實的羅列,還應注意挖掘史實背后深層次的背景及影響。如在進行“人文精神”這一小專題的復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起源于古希臘,為什么卻在中世紀湮滅,在文藝復興時復蘇?不同時期的人文主義,它在內涵上有什么不同?只有通過這樣的復習,才能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二、通史復習過程的注意事項
1.教師總結與學生自主整合并重。
從專題史到通史,對教師來說也許并不是難事,但對缺乏通史框架的學生來說,確實存在相當的難度。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有時難免對學生不放心,事無巨細、大包大攬。這樣做,一方面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會使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做到教師總結與學生自主整合并重。在復習之初,教師可以適當示范,當學生熟悉這一模式后,教師就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教材和復習資料自主整合。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只要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發揮出來的創造力是驚人的,常常令教師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感受。
2.史實與能力并重。
通史復習中,教師對知識進行歸納梳理絕不是史實簡單羅列和排序。更需要打通脈絡,從脈絡中明晰變遷,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變遷中感受精神、規律。這才是通史復習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現在的高考,既要求學生有宏觀把握歷史線索、歷史規律的能力,又要求在考試中把對這種能力的考查滲透到每一個具體史實中。因此,沒有史實不行,只有史實沒有能力更是寸步難行。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傳統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問題也不斷涌現出來,高中歷史課堂存在諸多的教學誤區。這些教學誤區的存在讓學生不能真正享受歷史學習的樂趣,不能扎實掌握歷史學科的基礎內容。找出高中歷史教學誤區所在,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對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誤區
誤區一:本本主義,有板有眼
這一問題是當前高中歷史課堂中最為普遍的。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嚴格按照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敢突破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主張每一節課教師都嚴格按照“組織教學--復習舊課--新課導入--內容講解---總結復習”這樣五個環節組織教學。很多學生都反映這樣的歷史課堂完全知道教師下一步要干什么,沒有任何的新鮮感可言。另外,這一教學方式的核心理念還是“我教你學”教師始終占據著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學習,自我個性得不到發展。
誤區二:知識為主,忽視情感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結合,強調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自己的人道主義精神。然而,這一教學理念的突破在實際歷史課堂中并沒有得到體現。很多師生依然以通過考試,獲取高分為教學的教學目標,將大量的課堂時間花費在知識講解和習題練習和記憶背誦上,學生的在技能和學習和情感培養上完全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和提高。
誤區三:單一評價,注重結果
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也是目前高中歷史課堂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教師以簡單粗暴考試結果評定學生們歷史學習的表現。很多教師為了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歷史,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安排測驗,通過課堂測驗成績評定學生最近的學習表現,對學生進行賞罰。學生們因為繁重的學習和測驗苦不堪言,對歷史學習喪失了興趣,享受不到學習的喜悅。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策略
策略一:豐富教學方式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五步教學法只是前人根據當時教學環境和學生特點總結出來的較有普遍適應性的一種教學方式,絕不是唯一的有效教學法。尤其是面對新課程改革,各種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的大環境下,教師就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應當在教學中不斷思考不斷探索,針對不同課程專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近代史一章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將現代化教學設備引入課堂,緊緊依靠教師講解學生們對近代中國的屈辱史可能還不會印象深刻,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音像設備播放一些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們真切感受清政府的懦弱與腐敗,外國勢力的囂張氣焰。
除了采用多媒體技術以外,教師還可以多樣化現有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西方各種政治制度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多段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材料找出君主立憲制和總統制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個方面的區別,并且通過小組討論來完善自己的問題,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發表自己的成果,并進行課堂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策略二:注重情感培養
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以史為鑒,反照自身;另一方面就體現在學習歷史能夠啟迪人的心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凈化自己的心靈。因此高中歷史教學的人文絕不能僅限于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是應當注重對學生情感道德的培養,充分體現人文學科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引導。例如歷史學習中經常會接觸到很多名人事跡,教師在教學這些名人名事的時候不能讓學生以了解其人了解其事為目標,而是要通過這些名人名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做人。例如教師向學生介紹西漢大將軍霍去病的時候就可以把他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都不入的故事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思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何真正做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在教學近代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中犧牲的幾位將軍和戰士的感人事跡來感化學生,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最終失敗的原因在于什么,近代中國為什么會有屈辱的戰爭史,學習這些歷史對當今的借鑒意義何在,我們應當從中吸取什么樣的教訓等等問題。讓學生把抽象的歷史知識和人生感悟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更深感悟歷史、體會人生。
策略三:實現多樣評價
合理的評價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評價方式的選擇。傳統的考試評價已經不適用當前教學背景。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班級的評價方式,在這過程中要尤其注意對過程和結果評價的雙向結合。例如教師在新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們更深入了解知識,就推薦學生們去看相關的歷史著作,在檢查中教師發現有的同學只是匆匆瀏覽,而有的學生看了教師推薦的書目以后收獲頗多,在課堂中大膽發表自己閱讀感受,教師就要把這些行為都納入考量范圍。除此以外,評價方式還應當對學生進步和努力做出肯定,把對學生學習歷史的課堂表現和最后的歷史測驗成績結合起來,對學生做出一個綜合的測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歷史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結束語
高中歷史教學誤區絕不僅限于筆者提到三類,很多教師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會走入一個教學誤區,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歷史教師就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及時糾正教學偏誤,讓學生們真正享受歷史課堂,愛上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本文作者:李素云工作單位:晉城市中等專業學校
培養學生歷史闡釋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比較和概括能力,這些能力是在知識結構形成中培養出來的,要求學生能夠對各個方面的史實進行高度概括。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主要是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文獻,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觀點和方法。評價要全面,要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中去評價,不能超越時代背景;要指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不能超越階級;指出其歷史活動的影響;結論要正確。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主要從背景、條件、性質、影響等方面進行評論。培養學生文字表達的能力解題中的文字表達包括語言內容的組織、語言內容的表述特點和使用歷史語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答好考題的關鍵。歷史問答題的文字表達理應運用歷史語言陳述,但文史不分家,語文的一些解題方法,如歸納段意法、總結中心法,也可用在歷史解題中。此外,歷史問答題答案并不是課文原話,但又源于對教材內容的歸納、概括和分析,這就要求學生在知識結構形成過程中養成歸納、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對每個知識點盡量用最簡明的語言予以表述。總之,學習有法但無定則,應視其情況而靈活運用。
介紹教材中各種時間概念的表達方式,使學生掌握紀年的基本知識教材中最常見的是公元紀年法,如公元前841年、公元25年等,如果要表示一個較長的時段,通常用××世紀××年代的說法,100年為一個世紀,公元1年到99年稱公元1世紀,公元200到299年稱公元3世紀。在一個世紀中,又經常會有初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表示法。一般而言,初期指前二十年,早期、前期指前三十年,中期指中間五十年,后期指后二十年,末期指后十年。每個世紀又以10年為一段,分若干年代,習慣上前20年不采用年代紀年法,就用××世紀初表示,20-29年稱二十年代,以此類推。在教學中也應該適當向學生解釋清楚。常用串聯法和對比法,幫助學生樹立準確的時序觀新課程采用專題體例編排,同一個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發生的事件和現象被安排在不同模塊中,也就是說不在同一本書中,對于沒有較好通史基礎的學生來說,這些事件和現象就容易被割裂、被孤立,不易形成對歷史全面系統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經常用串聯法把這些孤立的事件和現象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建立系統的記憶,樹立和強化時序概念。這一點在學習中國近代史內容時尤為突出和重要。注重對歷史時期的解釋,使學生養成對歷史時間的階段性認識在教學中,每開始一個單元前,甚至每一個模塊前,都最好能向學生把這個單元(或模塊)所處的歷史時期解釋清楚,讓學生對歷史的階段性有清晰的認識,增強對歷史時間的敏感度。從大的歷史時期看,綜合起來一般可分為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以生產力為依據可分為農業文明時期、工業文明時期。農業文明時期又可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又可分為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在高中歷史考試中,學生的解題技能是很重要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解題技能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