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6 02:42: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政治經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南非體育發展研究:政治經濟的變化
2、中國崇尚實用主義,擅長總結經驗而非創新;
3、“學而優則仕”的第一追求扼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探索的興趣,讀書人的思想被束縛在名利上,過度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經濟管理,缺乏數字進行管理。
二、主觀因素的影響
1.閉關鎖國政策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我們國家沒有積極走出去了解其他國家而是一直以“天朝大國”自居,在其他國家開展科技革命的時候,自認為我們國家物產富饒,固步自封,仍舊過著三跪九叩的生活。這種夜郎自大的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我們國家各個方面日趨落后,嚴重阻礙了我國近代科技前進的步伐,甚至成為挨打的罪魁禍首。
2.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上,忽視了資本主義萌芽。我國古代一直是“重農”,這固然無可厚非,但“抑商”政策的實行卻產生了很多消極影響,嚴重阻礙了社會工商業的發展。中國古代歷代統治者實行的重農抑商政策并與之緊密相連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這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還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的物質生活,但是對商人采取嚴格的限制管理措施,壓制商業經濟的發展,這些苛刻的條件嚴重地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正是因為工商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壓制的這種現象到了近代中國依然沒有緩解,從而使我國沒有充分產生和發展近代資本主義經濟。
首先,布坎南指出“經濟人”與國家理論的困境:經濟學以“經濟人”的成本—收益分析作為唯一的工具,而作為政治學的國家理論則以國家代表社會利益作為分析的出發點。這兩個學科的分離,使對經濟行為的分析和對政府行為的分析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概念體系。布坎南指出,國家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沒有無所不知和正確無誤的天賦。因為國家仍是一種人類的組織,在這里做決定的人和其他人沒有什么差別,既不更好,也不更壞,這些人一樣會犯錯誤。因此建立在道德神話基礎之上的國家政治理論一遇上“經濟人”這一現實問題便陷入難以解決的困境。為此,布坎南指出“我們必須從另一方面是利己主義和狹隘個人利益所驅使的經濟人,另一方面是超凡入圣的國家這一邏輯虛構中擺脫出來,將調查市場經濟的缺陷與過失的方法應用于國家和公共經濟的一切部門”。這樣便使所有的分析有了一個共同的出發點:經濟人——當人們必須在若干取舍面前進行選擇時,他們將更愿意選擇那種能為自己帶來較多好處的方法。這背后始終包含著人們對這一選擇的費用和收益的計算,不管這一費用是明晰的還是模糊的。而將這一前提用于對微觀經濟和對政府行為的分析時,就會發現它所導致的后果大相徑庭。布坎南正是從這里開始了對政府行為的分析。h鮽??????/p>
在這一基礎上,布坎南將政府的模式歸納為三種完全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被稱之為慈善的專普摺U庵終隕緇嶗約豪媯⑶野牙孀畬蠡慈褡畬蟾@魑約旱惱吣勘輳彼摯梢員3忠恢志緣娜ㄍ皇莧魏臥際2伎材先銜庵幟J街淮嬖謨詮娣毒美礪壑校捎謁懦蘇我蛩厝綣慚竦淖饔茫雜美捶治鑫鞣焦藝木瞇形誒礪凵媳厝皇腔拿模質抵幸慘歡ㄒ允О芏嬤鍘?/p>
第二種模式被布坎南譬喻為“擁有獨立利益的巨物”。在這一種模式下,政府的目標便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最大的財政收入,以滿足官員的生活和權力需求等,一些不發達國家的政權就屬于這種模式。對此布坎南分析,盡管這是政府權力膨脹的一種極端形式,但它至少說明有必要對政府的經濟行為給予法律上的約束與監督。
(二)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內涵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
1.從絕對公平到相對公平眾所周知,傳統觀念上的法律所界定的公平是“絕對公平”,主張義務與權利分配的絕對的平等和自由,所有的市場主體適用于同一規則和制度,不考慮個人特有的其他稟賦和狀況。而經濟法所追求的實質正義和公平則是在考慮個人的特殊處境和狀況差異,區別權利和義務分配的相對公平。
2.從局部公平到整體公平局部公平顧名思義,是指一定范圍區間內的公平。局部公平限定在一定的群體或者一定的區域之內。整體公平則是全部范圍的公平,著眼于全社會,以社會整體的利益作為公平正義的評判準則。經濟法著眼全社會的整體利益,規制市場主體的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交易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3.從現實公平到長遠公平和諧社會,講求長遠利益及現實利益的權衡取舍。在公平問題上,同時適用這一規則。單純看重現實公平,極易導致對資源環境的過度開發和破壞,損害長遠公平。經濟法的基本理念是講求長遠公平,一系列的相關法律規制和約束旨在促進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保障現實公平的前提下,不損害長遠利益長遠公平。
二、經濟法實質正義的意義
經濟法的實質正義做到了從絕對正義向相對正義,局部正義到全體正義,當前正義向長遠正義的過渡,不再只是以一個單純的標準來分配權利義務,恒定正義和公平,而是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個體所在的不同狀況分配權利義務,也不再只是單純的著眼某個特殊群體,特殊部分的利益,而是以全民族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判定公平正義,不再目光短淺的只注重現實正義,而是著眼于長遠的公平和正義,堅持可持續的策略和眼光。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有諸多方面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經濟法追求的實質正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作用。經濟法實質正義的相對正義,在分析不同個體所面臨的不同稟賦的情況下,對不同個體進行不同的權利義務的分配,在這種權衡中可以做到對弱勢群體的傾斜。經濟法的實質正義,使得弱勢群體在殘酷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了一定的關注和庇佑。另一反面,經濟法的實質正義對于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經濟法主要是調節市場經濟制度下的相關主體的利益關系,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維持經濟體制的正常運行,并且經濟法實質正義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準則,相關法規制度對于收入分配的調節,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以長遠正義為追求,所有這些都遵循了可持續長遠的發展觀,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
(一)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機制
1.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著眼于獲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視社會公共利益及其他個體的利益。市場經濟存在的弊端諸如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容易帶來經濟產業結構問題、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一系列與社會公平正義相違背的惡劣后果,并且如果僅憑市場自發調節,放任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是沒有辦法解決上述問題的,也就沒辦法實現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實質正義。所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的干預也就是宏觀政策調控發揮作用,促進實質正義的實現。宏觀調控政策協調經濟活動下的各種矛盾,消除影響實質正義實現的不利因素。比如,政府利用稅收財政政策進行財富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差距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制定稅收產業政策進行產業引導,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實質正義必須要加以調節的主體。需要增強和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考慮社會效益,促進企業在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作用,響應國家政策,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另外,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企業完善職工權利保障制度,企業福利制度,使得企業在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方面發揮作用。
3.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立法、執法、司法機制經濟法實質正義實現不僅依賴于政府和企業,同時也需要立法、執法、司法機制的支撐。立法機制對實現實質正義的影響是主要是權利義務分配方面。立法機制權利義務分配是實質正義的起點,立法過程中對于經濟主體需要進行分析和判斷,并以此做出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依據個體的不同特質和差異,進行權利義務的傾斜實現不同的分配,以實現經濟法下的相對公平而不是單純的絕對公平。立法機制是實質正義的起點,進行權利義務分配之后,需要執法體制發揮作用,將這些法律規章應用于社會實踐。執法活動主動的進行行為干預,對于違反相關法律的經濟主體進行直接處罰和約束,譬如,執法質量檢查對相關生產經營企業的查處,對于壟斷行為的判罰,極大的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保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平正義。有效的執法活動是促進實質正義實現的重要機制。司法機制作為法律發揮作用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樣也對實質正義有著重要的作用。法官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審判和訴訟機制都對司法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對實質公平產生很大的影響。培養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加強法官隊伍的知識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建設專門且完備的審判機制和多元的訴訟機制,發揮司法機制在實現實質正義方面應有的作用。
(二)經濟法實質正義實現過程中的阻礙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離不開政府和企業團體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政府的干預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機制共同發揮作用,互補互助,相互促進時,才能更好的促進實質正義的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全局干預是可以化解掉市場經濟體制的一些弊端和缺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是政府的宏觀調控的實現也是需要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相關政府部門往往消極疲軟,不能很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也就不能發揮政府干預對于促進經濟法實質正義的作用。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還依賴于市場主體的相關企業、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實質正義的實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忽視相關市場交易規則,無視競爭,進行大規模的壟斷經營,更有甚者,生產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投放市場,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極大的損害。一些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帶來較大的負外部性,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康運行帶來不利影響,直接影響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
西方經濟學家將財政學視為一門關于公共部門的政治經濟學,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他們所說的“公共部門”,指的是與私人部門相區別的另一個經濟部門。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這對于我們很有借鑒意義。將政府作為一個經濟部門,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項經濟行為的效率,按照市場規則來規范政府,同時又加強了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場經濟下規范的財政理論不必冠以中國兩個字,也無須加上社會主義的定語。因為財政是為國家服務的,而經濟體制又制約著財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論是任何國家、任何經濟體制,它必然要經歷市場經濟下的財政這一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二、財政存在的必要性1.從政治、經濟的角度認識財政存在的必要性財政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的發展是緊密聯系的。財政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國家還存在,財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說法可能會有改變,其含義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著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財政是其中的一種,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業、貨幣和債務政策等無法比擬的優勢。另外,財政作為一種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所以財政一端與經濟聯系,一端與政治聯系。
2.市場經濟下財政存在的必要性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主導作用。市場上的一切經濟行為按照價格機制運作。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可以通過供求雙方的自發調節,使資源配置達到最佳狀態,即所謂的“帕累托效率”。問題在于,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畢竟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場所需的必要條件不可能同時完全具備。而只要缺少一個條件,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現運轉失靈。導致市場運轉失靈的基本原因在于價格信號并非總是能充分地反映社會邊際效益和社會邊際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價格市場不能決定,所以只能由政府來為其定價。此外市場還存在著其它一些失靈情況。下面首先來看共用品理論。
(1)共用品理論共用品是市場機制發生失靈的一個重要領域。西方經濟學認為經濟分為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私人部門提供的產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門提供的產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質產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種公共服務,既包括無形資產也包括精神產品。由于私人部門只追求利益及大化,這些產品的公益性較強,所以私人部門一般情況下是無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論對于市場經濟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義。它賦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價格。使得等價交換的原則最終適用于共用品,將公共服務與個人納稅等價起來。使得有效利用資源這樣一個私人經濟原則運用于共用品經濟中。
(2)市場失靈的其它方面微觀經濟領域的失靈一是外部效應。即某些個人或廠商的經濟行為影響了他人或廠商。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費用或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由于市場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所以對于帶來外部效應的物品或勞務的供給不是過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邊際效益同社會邊際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應當對外部效應進行矯正。二是不完全競爭的存在。不完全競爭是指某些壟斷行業的存在阻礙著競爭。當一個企業可以通過減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給量,從而使的物品的出售價格高于該種物品的邊際生產成本時,就發生了所謂“壟斷”。壟斷者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辦法是將其產量確定在邊際效益等于其私人邊際成本的水平上。這會造成社會凈效益的損失。如果能通過政府部門的干預,強迫壟斷者增加產量,使價格降至同社會邊際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獲得失去的那部分損失。所以政府有責任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保護有效競爭,排除壟斷對資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觀經濟領域的失靈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方面的失靈,不僅表現在微觀經濟領域,宏觀經濟領域同樣存在著市場失靈的現象。從微觀上考察,資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運用帕累托效率準則來評判的。但是,若將該準則推廣到宏觀,則有些不夠用了。宏觀經濟領域資源配置效率即宏觀經濟效率的評判,還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標。這就是就業、物價水平和經濟增長。而自發的市場機制并不能自行趨向于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適度的經濟增長。市場機制在實現宏觀經濟水平方面的失靈主要表現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經濟的波動與失衡。為此,唯有政府擔負起對宏觀經濟的管理職能,經濟才有可能獲得穩定的增長。
三、市場經濟下財政職能的界定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首先應以市場對經濟的調節為主,以達到資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場機制能夠完全解決好的領域,政府就沒必要再介入。只有當市場發生失靈時政府才應該介入其中,不過政府介入的最終目標仍是為了維護或確保市場的正常運作,使經濟中資源配置的效率達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預市場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便是財政。那么財政的職能也應該界定在市場機制失靈的范圍內。財政的收支范圍是根據政府職能范圍而確定的。因此這里實質上界定財政的職能就是確定政府職能范圍的大小。它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資源配置職能。也可以稱其為提供共用品的職能。因為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主要是體現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決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否則就會發生休謨早在1740年就指出過的所謂“公共的悲劇”。其次財政履行資源配置的職能是由
1.論文之封面、封底紙張一律為金黃色云彩紙,論文限橫式書寫,平裝套印,書背需以楷書體印注校名、所別、題目、著者姓名及學年度。
2.論文須加英文題目頁及五百字以內中英文摘要頁(格式參閱附錄)。
3.正文一律以12號細明體打印,行距1.5,章節標題分別為24、18號,但字體不拘。封面及中文題目字體一律使用24號楷書。英文題目限用TimesNewRoman18號,姓名及其它14號(格式參閱附錄)。
4.章節標題置文頁中央,如「第一章緒論、「第二節小結,避免使用「壹、「貳、「參大寫字樣。子目請依一、(一)、1、(1)、A、(a)之順序標明,置于文頁左方。
5.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均空三格,直引原文時,短文可徑入正文,外加引號。如所引原文較長,可隔行另行抄錄,每行之第一字均空三格,若分段落,段頭再空兩格。
6.附注一律列于文頁下側,并以半頁橫線與正文隔開,附注開頭不空格,行距縮小為1,字體限用細明體10號。
7.圖表限用阿拉伯數字排序,標題字體得異于正文,但其下方之說明或注釋,字體格式同附注。
8.論文頁碼自摘要頁起用羅馬字i、ii、iii表示,正文起用阿拉伯數字。頁碼列于文頁下端正中央,字體大小同正文。
9.論文內容次序規定如下(不適用者可略):
(1)考試合格證明(2)中英文題目頁(3)中英文摘要
(4)謝辭(限2頁以內)(5)正文目錄(6)表目錄
(7)圖目錄(8)符號(9)正文(10)參考文獻
(11)附錄(12)履歷或自述
(二)注釋體例:
本所為求論文格式一致,特作以下規定:
1.所有引注均須詳注出處;如引注系轉引自其它書籍或論文,則須另予注明,不得徑錄引注之注釋。
2.無論在正文或注釋中,凡書籍、雜志、報紙之名稱均須加書名號(《》);如為西文著作,則在書名下劃一橫線或用斜體字區分。文章名加篇名號(〈〉);引用文字加引號(「);如為西文著作,則加(“”)標記。
3.注釋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或用上移方式標示,或用括號方式如:「(注1)。采用后一方式時,應列于標點符號之后,且和正文字體同大小。注釋內容則列于文頁之下端,字體應稍小。格式如下:
(1)專書
a.中文書籍:作者名:《書名》,(出版地:書局,版別,
年月),頁x-x。
b.西文書籍:Author’sfullname,CompleteTitleofBook
(Placeofpublication:Publisher,Edition,Year),p.xor
pp.x-x.
c.翻譯著作:Author’sfullname原著,譯者:《中文書名》
(EnglishTitle)(出版地:書局,版別,年月),頁x-x。
(2)論文
a.中文論文:作者名:〈篇名〉,《雜志名》(出版地),x卷x期(年月),頁x-x。
b.西文論文:Author’sfullname,“TitleoftheArticle,”Name
ofJournal(Placeofpublication),Vol.x,No.x
(Month/SeasonandYear),p.xorpp.x-x.(周刊、雙周刊
須加注日期)
c.學位論文:Author’sfullname,“TitleofThesis”,Ph.D
dissertation,HarvardUniversity,June1998.
作者名:《論文題目》,臺灣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d.研討會論文:Author’sfullname,“TitleofEssay”,Nameof
Conference,Place,Month,andYear.
作者名:〈論文題目〉,會議名稱,地點,年月日。
e.研究計劃報告:作者名:〈計劃名稱〉,委托機構名稱+計劃(年月)(編號)。
(3)報紙
a.中文報紙:作者名:〈篇名〉,《報紙名》(出版地),年月日,第x版。(如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和篇名。)
b.西文報紙:Author’sfullname,“TitleofArticle,”Nameof
theNewspaper(Placeofpublication),Date,p.xorpp.x-x.(4)第一次引注須注明出處之完整數據(如上);第二次以后之引注有兩種格式:
a.作者名:書名(或〈篇名〉,或特別注明之〈簡稱〉),
頁x-x;
b.如全文中僅引該作者之一種作品,則可更為簡略,即:作者名,前引書,頁x-x。
c.翻譯作品第二次出現時只列中文部份,并依中文著作處理。
(5)網站資料
a.中文論文:作者名:〈篇名〉,《雜志名》,x卷x期(年月),頁x-x。網址:可直接瀏覽此文章之網址(瀏覽日期:年月日)。例如:
連文榮:〈我國對外商品貿易整體分析〉,《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貿易趨勢預測季刊》,第21期(2001年11月)。網址:trade.gov.tw/trend/trend_index.htm(瀏覽日期:2002年8月12日)。
b.西文論文:Author’sfullname,“TitleoftheArticle,”Name
ofJournal(Placeofpublication),Vol.x,No.x(Month/SeasonandYear),p.xorpp.x-x.Website:detailedwebsite(viewdate).例如:
Irwin,A.Douglas,“CausingProblems?TheWTOReviewofCausationandInjuryAttributioninU.S.Section201Cases,”NBERWorkingPaper,No.w9815(July2003).Website:/papers/W9815
(viewedonJuly3,2002).
c.機構名稱:〈篇名或網頁〉,網址(瀏覽日期)。例如:經濟部國貿局:〈我出口產品在主要市場之競爭力-2001年〉,網址:trade.gov.tw/trend/trend_index.htm(瀏覽日期:2002年5月12日)。或是西文例子:
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BankingonGrowth”(London:EIU,January16,2003).Website:/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1541253(viewedonApril13,2003).
d.中文報紙:作者名:〈篇名〉,《報紙名》(出版地),年月日(如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例如:
中時電子報:〈加入WTO新紀元-契機與影響〉,2001年11月30日。網址:.tw/special/wto/0_3.htm(瀏覽日期:2001年12月2日)。或是西文例子:
Fischer,Stanley,“BreakingOutoftheThirdWorld:India''''sEconomicImperative,”IndiaTodayConclave(NewDelhi,India,January22,2002).Website:/external/np/speeches/2002/012202.htm(viewedonOctober13,2002).或是
CNN,“GermanEconomyStalls,”January17,2002.Website:/2002/01/17/international/germany(viewedonMarch3,2002).
4.英文書名及期刊論文之名稱,除介系詞如of,fo本論文
整理提供
r及指示詞如a,the以外,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但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不論何字,皆須一律大寫。
二、低碳經濟語境中的綠色政治變革
1.推行全球民主。綠色政治用基層民主代替了代議制民主,其主要將分散化、自給自足的社區經濟體結構作為了經濟基礎,由于此民主存在較強的分散化,所以對低碳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不適用碳減排。為此,全球民主成為主流。全球民主指的是以全球范圍為基準,貫徹落實少數服從多數的決策機制。對于碳減排這一全球性公共品而言,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科學的民主決策。當面臨市場失靈與世界政府缺失的現象時,只有獲得全球大部分人的認可,事情才會水到渠成。現階段,全球民主決策機制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難性,甚至有一些地方存在難以跨越的障礙。不過,若以邏輯角度上分析,全球民主是目前唯一可以讓整個世界的人都出于對人類整體利益的考慮而積極的節制、掌控自身欲望的有效機制。所以綠色政治應將此當做需要完成的政治理想去實現,而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路徑及方法會在該理想實現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與不斷完善。
2.強化創建德治基礎力度。綠色政治始終將法治作為基準,實際在懲治引起污染問題的人機規范政府行為過程中,都應采取法制手段。生態保護與法治基礎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斷健全法制是促進低碳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保障。但若低碳經濟只有法治基礎還是不夠的,相應的德治基礎也不可少。這里所提到的德治,不是法治、人治,主要是通過政治制度的否定之否定而形成的一種治理模式,將個體的道德與群體的民主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致力于促進人類朝著和諧的社會生態方向邁進。該治理模式中將自覺作為了理性的結果與自由的基礎,個體特別是領導者個體的品德是保證群體自覺的個體間彼此教育、彼此學習機制形成的關鍵。所以領導者良好品德與其他核心素質的“綠色化”這一德治中的重點部分,是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當前,應將微觀層面中領導者個體品德及素質納入到宏觀層面中政治動員機制的核心要素范疇,以使宏觀政治學、公共管理學范疇中的綠色政治和微觀領導學、管理學范疇中的“綠色領導者”科學合理的集于一體,從而形成完善的基于綠色領導模式的體系。
3.依靠國際制衡。當前,因為沒有世界政府與低碳環境這一公共品,所以實際中唯有在理性的全球民主基礎上方可獲得,但該民主離不開各國、各區域的理性國際合作。綠色政治運動參與者早就深刻的意識到了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并且還清楚的看到國際利己主義帶來的阻礙,因此國際合作過程中明確要求摒棄國家的部分等思想。現代綠色政治最注重的手段大都是對國際組織作用予以不斷的強化。但是,從國際政治實情上看,所有國際組織,就算是聯合國也無法做到代替各國行使。在目前的世界格局狀態下,要求各國將自身的授予國際組織,最后的結果必將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會以國際組織的名義對發展中國家的更多進行干涉,甚至于剝奪,從而帶來明顯的不公正現象。如此一來,自然生態危機不僅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同時還將導致嚴重的社會生態危機。所以加強各經濟體間的國際制衡是目前唯一行得通的手段。各國只有在高效的制衡下,所提供的決策才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實行理性的國際合作。應促進世界多極化,產生一系列經濟體政治體之間較強的相互制衡,以公正的態度認真對待各國的權益與責任,這不僅是整個世界在低碳經濟中朝著理性國際合作邁進的前提,還對國際綠色政治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1.保護產業安全。WTO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組織形式之—,目前有144個成員,其中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在WTO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原則下,發展中國家從商品市場到投資領域全面開放,民族產業安全問題因此變得十分突出。首先表現在發展中國家不少產業的產品技術含量與發達國家相差較大,在規模經濟方面也落后于它們,外國商品的涌入將極大地沖擊這些比較劣勢產業,威脅其生存和發展。其次是外資可能控制發展中國家部分產業與市場。和發達國家的企業特別是跨國集團相比,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機制、品牌、信息、營銷等方面都處于劣勢,外資進入國內,有可能導致一些產業主導權轉移,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再次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狀況將加劇。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加速把傳統產業、夕陽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外商投資大都集中于資金回收期短、見效快、能夠保證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的加工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使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低度化、趨同化問題嚴重,加工工業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妨礙其產業的升級換代。最后是國家對產業宏觀調控能力下降。外資企業一般從自身利益出發制訂其發展規劃,而不以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為重,其活動往往與發展中國家的一些產業政策不相符合,而且由于外資(主要指發達國家的大型跨國公司)一般都有強大的政治背景,發展中國家不能完全控制其活動,導致產業政策的效力減弱。
為了確保本國的產業安全,發展中國家政府應該建立一套綜合的產業安全保障體系。一是按照國際慣例、WTO有關協議和各國實踐,建立科學的產業保護機制。包括嚴格的保護程序,客觀的判斷標準,完善的法律依據和健全的執行組織。二是采取切實的產業保護措施。根據WTO對發展中成員的優惠條款,在遵守WTO協議的前提下,通過完善關稅制度,建立不違背WTO規則的非關稅壁壘,實行特定商品的數量限制,提高貨物出入境監管水平與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護本國產業。三是提升本國民族產業的競爭力。即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運用市場力量加快企業間的購并聯合,改善民族企業組織狀況,提高產業整合度;加大對企業的技術支持力度,提高民族產業技術水平。通過這些政策行為提高民族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和競爭力,增加安全系數。四是制定科學的引進外資的策略,合理引導外資的地區和產業流向,將引進外資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適時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2.保護經濟資源。20世紀50年代以后,發展中國家逐漸擺脫殖民統治,紛紛建立起獨立的民族國家,被帝國主義通過公開手段全面掠奪經濟資源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變相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資源的現象依然存在。它們或者通過附加條件的“援助”方式迫使發展中國家接受各種不平等條件,或者利用價格“剪刀差”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遭受損失。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的今天,這種變相掠奪愈演愈烈。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既要學會利用外國資本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爭取更多外援,也要防止外國資本的掠奪性資源開發行為,通過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切斷經濟剩余的外流;既要善于利用發達國家已經擁有的先進生產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也要增強民族經濟的自主性,依靠挖掘本國經濟資源來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防止和避免由于外國勢力的“經濟制裁”帶來災難性的經濟損失。
3.保護生態環境。在發展中國家中,除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外,大多仍然處于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工業化早期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嚴重困擾這些國家,尤其是今天經濟全球化形成的國際分工使發達國家將越來越多技術水平較低資源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污染環境的企業向這些國家轉移,加劇了這些國家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資源浪費的程度,影響它們的可持續發展。發展中國家政府要積極履行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的職能,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關系,在國內通過環境立法和環保教育,強化國民的環保意識,提倡一種有利于生態穩定的消費方式,并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盡可能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要更加重視環境安全問題,在引進外資的過程中要制定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技術標準,限制國外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進入,并通過國際組織督促發達國家停止無休止地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材料用以大肆揮霍的做法,共同保護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實現本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培育職能。發展中國家政府的培育職能,包括三個方面:—是培育市場職能,即促進市場發育,加速市場體系形成,為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二是培養人才職能,即大力發展教育,重視人才培訓,造就千百萬現代化建設人才。三是培育新經濟增長點職能,即努力培育和扶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三大培育職能都是由發展中國家的特點決定的。
1.培育市場。從某種程度上說,經濟的全球化就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各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直接決定著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程度都比較低,突出表現為:人為壟斷嚴重;市場主體缺乏或錯位,即企業沒有成為市場主體;國家缺乏真正的企業家;各生產要素市場欠缺或發展不成熟,導致市場機能長期處于無法運作的狀態;市場服務體系不健全,市場中介組織力量薄弱;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窄;市場規則不完善等。這種較低水平的市場發育狀況很難支持和保證本國經濟的高效和快速發展,也導致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擔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達到趕超目標,就必須加速市場發育進程。為此,政府要充分發揮培育市場的職能,包括明確市場主體,劃定市場邊界,通過構建市場主體立法體系,保持對市場主體待遇的公平性,這是公平競爭的首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強化市場秩序法的功能,特別是通過制定和實施反壟斷政策法規,制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長期固定的市場支配力的形成和市場支配力的濫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提供市場信息、糾正經濟行為的外溢性、補充不完全市場、擴大競爭范圍即在公共部門和政府管制行業引入競爭機制等措施維護競爭的公平性。
2.培育人才。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國的經濟競爭力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該國的科技水平和勞動者素質,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教育還是科技,都存在較大差距,人才不足是發展中國家加速經濟發展的重要約束因素,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一批善于經營的企業家隊伍,沒有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沒有成千上萬的掌握現代技術的熟練勞動力,沒有一批善于宏觀管理和獻身于現代化事業的政府管理人才,就不能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發展中國家政府應該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大力發展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積極培養各級各類人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根本保障。
3.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往往依托于傳統產業的發展,因為傳統產業(如初級產品)生產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可實現靜態比較利益。但傳統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十分有限,要實現趕超目標,必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使新興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一些比較成功的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也證明:政府只有重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現代支柱產業,才能形成穩定的增長基礎,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學習職能。經濟全球化擴大與深化了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能夜郎自大、自我封閉,而要在日益擴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加強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長處,不同民族文化的優點。對于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種學習又具有特殊的涵義,這就是向先進的國家學習現代化的生產技術、科學的管理經驗、經商本領、社會文化和經濟制度等。這是—個向先進國家全方位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國民(個人)自發的學習,一是有組織的學習。發展中國家的后進性和實現趕超目標的任務決定了它們不能單純采取個人自發學習的方式,而要采取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方式,即要求政府履行特殊的組織人民向先進國家學習的職能。與個人自發的學習相比,政府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和推動向發達國家學習的活動,目標明確,阻力小,影響大,能夠減少向先進國家學習的時間和成本,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理想的效果。政府的學習職能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派員。即有計劃地選派一些素質好的官員、技術人員、學生及工人到國外參觀訪問、留學、技術培訓和學術交流等,使他們較快地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為推動本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先驅力量,并通過這些人回國后發揮擴散效應,加速學習進程。
2.技術引進。即通過大力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聘請外國專家等,把外國的先進技術移植到國內,使更多國民不出國門就能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3.制度借鑒。即政府依靠其自身優勢和整體功能,將先進國家實踐證明有效的經驗和管理制度吸收進來,為我所用,從而加速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促進管理的科學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信息傳播。即通過各種知識和信息傳播手段(包括書籍、廣播、影視、通訊、學術交流等),介紹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體制、生產手段、信息網絡、文化觀念等,使眾多的人了解國外的技術、體制和文化,了解本國與他國的差距,從而引起觀念的更新,增強加速本國經濟發展的緊迫感。
5.鼓勵個人自發學習行為。即政府在采取有組織的學習行為的同時,鼓勵個人自發學習行為,通過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個人自費出國深造和鼓勵他們學成后回國工作。
(四)創新職能。創新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證。人類歷史的近展特別是當今世界的競爭表明,哪個民族和國家善于創新,它發展就快,就強大,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誰因循守舊,誰就落后,在世界上就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哪個民族和國家在歷史上某個時期善于創新,這個時期它就發展迅速,就強大,什么時候它創新少了,它就開始落伍。發達國家無一不是通過創新才取得今天的成果的。發達國家走前人未走過的路,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創新。發達國家的政府通常是創新的最大保護者,甚至是創新的誘導者和推動者。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展中國家政府如果不重視創新的作用,過分強調仿效發達國家已走過的發展道路,把著眼點放在營造發達國家當時發展經濟所需要的條件上,充其量只能做一個“好學生”,只能沿著他人的足跡緩慢前進,不可能實現跳躍式的經濟發展。因此,發展中國家要在較短時間內用較小的代價趕超發達國家,同樣離不開創新。
發展中國家的創新有三個方面:一是制度和體制上的創新。即從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上把握有利的發展機會,把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本國國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二是戰略上的創新。即在吸收先進國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具有創新性的經濟發展戰略。三是技術上的創新。即在技術選擇上跳過發達國家經歷的某些環節,直接選擇最新技術,并轉化為適用技術。發展中國家政府在保護、誘導、推動創新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通過政府才能有效地建立國家創新體系。政府在建立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主要任務是:逐漸形成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社會大環境,形成尊重知識、重視教育的良好社會風氣,樹立創新觀念,建立創新機制,增強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實現科技與經濟的密切結合,提高科學研究的針對性,縮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時間,提高科技在整個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培養創新性人才,為科技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后盾。政府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政策行為包括:成立管理創新的專門機構,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并圍繞這一規劃制定一系列具體措施;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增加對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改變教育模式,推進知識創新與傳播;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鼓勵創新主體之間的合作,協調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之間的關系,建立政府為主導,產學研三位一體的科研體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國際間的創新合作,等等。
當然,發展中國家政府也要履行一般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必要職能。如通過履行宏觀調控職能,來維持經濟總量的平衡,確保金融的穩定,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化與收入分配的公平化;提供基礎教育、基礎科學和新興科學研究、交通與通訊事業等公共產品和服務;控制人口增長,保持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等等。只不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于發展中國家政府來說,履行上述四大經濟職能顯得尤為緊迫,具有突出的意義。
[收稿日期]2002-03-29
【參考文獻】
[1]李宗.經濟全球化潮流中的發展中國家[J].世界經濟,1997,(5).
[2]袁秀華.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2).
不要以取得相應模塊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為目的,還要以訓練學生具有過硬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主,這樣使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更貼近實際崗位的需求。同時,開設的實訓項目應該主要是針對現有的現代化生產作業系統,這樣使學生上崗后不覺得手生。全國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對我們提出技能教學方法是:①使教學過程適應當代中的專生,突出技能上的培養,針對機電專業職業技能教學要求,提出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
把以學習課程為中心的教學轉變成以學會技能、完成工作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以項目教學法體現其教學內容。其實這些技能訓練都是來自我們身邊的生活和生產中,所以學生對教學課題應該感興趣,認識到所學的實用性,能解決現實問題,學習熱情自然高漲起來,從而使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隨著提高。
各位教師也應該很好的利用這一點,在引導學生主動思維的基礎上,開始由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逐漸轉變為學生提出問題、自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素質較差,學習能力較弱,已經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可否認,職業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生相比有著學習能力差,沒有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現象。但是,在比賽期間,我才算真真正正的認識了我們可愛的學生。其實他們并不比別人差,只是由于長期的挫敗使他們不再敢于表現自己。他們的內心更希望向外界展示他們成就,與此同時也更盼望著外界的認同。
1.從絕對公平到相對公平
眾所周知,傳統觀念上的法律所界定的公平是“絕對公平”,主張義務與權利分配的絕對的平等和自由,所有的市場主體適用于同一規則和制度,不考慮個人特有的其他稟賦和狀況。而經濟法所追求的實質正義和公平則是在考慮個人的特殊處境和狀況差異,區別權利和義務分配的相對公平。
2.從局部公平到整體公平
局部公平顧名思義,是指一定范圍區間內的公平。局部公平限定在一定的群體或者一定的區域之內。整體公平則是全部范圍的公平,著眼于全社會,以社會整體的利益作為公平正義的評判準則。經濟法著眼全社會的整體利益,規制市場主體的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交易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3.從現實公平到長遠公平
和諧社會,講求長遠利益及現實利益的權衡取舍。在公平問題上,同時適用這一規則。單純看重現實公平,極易導致對資源環境的過度開發和破壞,損害長遠公平。經濟法的基本理念是講求長遠公平,一系列的相關法律規制和約束旨在促進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保障現實公平的前提下,不損害長遠利益長遠公平。
二、經濟法實質正義的意義
經濟法的實質正義做到了從絕對正義向相對正義,局部正義到全體正義,當前正義向長遠正義的過渡,不再只是以一個單純的標準來分配權利義務,恒定正義和公平,而是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個體所在的不同狀況分配權利義務,也不再只是單純的著眼某個特殊群體,特殊部分的利益,而是以全民族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判定公平正義,不再目光短淺的只注重現實正義,而是著眼于長遠的公平和正義,堅持可持續的策略和眼光。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有諸多方面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經濟法追求的實質正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作用。經濟法實質正義的相對正義,在分析不同個體所面臨的不同稟賦的情況下,對不同個體進行不同的權利義務的分配,在這種權衡中可以做到對弱勢群體的傾斜。經濟法的實質正義,使得弱勢群體在殘酷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了一定的關注和庇佑。另一反面,經濟法的實質正義對于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經濟法主要是調節市場經濟制度下的相關主體的利益關系,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維持經濟體制的正常運行,并且經濟法實質正義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準則,相關法規制度對于收入分配的調節,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以長遠正義為追求,所有這些都遵循了可持續長遠的發展觀,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
(一)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機制
1.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政府宏觀調控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著眼于獲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視社會公共利益及其他個體的利益。市場經濟存在的弊端諸如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容易帶來經濟產業結構問題、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一系列與社會公平正義相違背的惡劣后果,并且如果僅憑市場自發調節,放任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是沒有辦法解決上述問題的,也就沒辦法實現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實質正義。所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的干預也就是宏觀政策調控發揮作用,促進實質正義的實現。宏觀調控政策協調經濟活動下的各種矛盾,消除影響實質正義實現的不利因素。比如,政府利用稅收財政政策進行財富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差距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制定稅收產業政策進行產業引導,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實質正義必須要加以調節的主體。需要增強和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考慮社會效益,促進企業在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作用,響應國家政策,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另外,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企業完善職工權利保障制度,企業福利制度,使得企業在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方面發揮作用。
3.經濟法實質正義的實現依賴于立法、執法、司法機制
經濟法實質正義實現不僅依賴于政府和企業,同時也需要立法、執法、司法機制的支撐。立法機制對實現實質正義的影響是主要是權利義務分配方面。立法機制權利義務分配是實質正義的起點,立法過程中對于經濟主體需要進行分析和判斷,并以此做出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依據個體的不同特質和差異,進行權利義務的傾斜實現不同的分配,以實現經濟法下的相對公平而不是單純的絕對公平。立法機制是實質正義的起點,進行權利義務分配之后,需要執法體制發揮作用,將這些法律規章應用于社會實踐。執法活動主動的進行行為干預,對于違反相關法律的經濟主體進行直接處罰和約束,譬如,執法質量檢查對相關生產經營企業的查處,對于壟斷行為的判罰,極大的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保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平正義。有效的執法活動是促進實質正義實現的重要機制。司法機制作為法律發揮作用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樣也對實質正義有著重要的作用。法官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審判和訴訟機制都對司法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對實質公平產生很大的影響。培養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加強法官隊伍的知識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建設專門且完備的審判機制和多元的訴訟機制,發揮司法機制在實現實質正義方面應有的作用。
(二)經濟法實質正義實現過程中的阻礙
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離不開政府和企業團體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政府的干預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機制共同發揮作用,互補互助,相互促進時,才能更好的促進實質正義的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全局干預是可以化解掉市場經濟體制的一些弊端和缺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是政府的宏觀調控的實現也是需要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相關政府部門往往消極疲軟,不能很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也就不能發揮政府干預對于促進經濟法實質正義的作用。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還依賴于市場主體的相關企業、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實質正義的實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忽視相關市場交易規則,無視競爭,進行大規模的壟斷經營,更有甚者,生產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投放市場,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極大的損害。一些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帶來較大的負外部性,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康運行帶來不利影響,直接影響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