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03:19: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職成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教化學生。音樂是用愉快的形式表達深刻的思想,它能夠愉悅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行為變得高雅。
(三)激發創造性思維。人類已經將音樂開發人類智能作為教育的基本途徑了。許多杰出的人物都是造詣深厚的藝術活動實踐者,如達芬奇既是美術家又是音樂家,愛因斯坦既是物理學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四)促進健康。高職院校學生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學習生活枯燥,容易消極悲觀、情緒不穩定。我們可以以絢麗多彩的音樂來吸引學生,幫助學生調節情緒,促其健康發展。
二、養成教育中音樂助力的發揮途徑
音樂在高職生養成教育中作用不容忽視,那么,如何發揮它的助力作用呢?筆者認為:
(一)明確地位,加大力度不同時期的音樂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征,匯聚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是人類歷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結晶。它總是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學校教育緊密相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素。雖然高職院校很早就開設了音樂課,但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如音樂課面向部分學生開設,授課形式單調,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等。高職院校應該明確音樂的地位,擺正位置,堅持養成教育寓于其中,學生綜合素質寓于其中的理念,采取積極措施,利用音樂豐富課余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拓寬視野,提升品位,擴大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多層次多渠道地滿足學生心靈的需要,淋漓盡致地發揮音樂的作用。
(二)拓展內容,深化內涵目前高職院校音樂內容的設定大多停留在音樂技能上,學生望而生畏,違背了音樂教育的普遍性規律。在《全國學校高雅音樂發展規劃2001-2010》中提到:“教學機構的優美音樂要充分以素養教學為宗旨,……讓受教育者在接觸音樂常規知識以及常規能力的時候,也重視養成熱愛國家以及團體主義的意識,養成創造思想以及實際技能……”。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將養成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改變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僅要重視教會學生音樂能力,而且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合作精神、勤儉的生活態度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拓寬音樂內容,提高音樂層次,深化教育內涵。
二、高職醫學院校開展養成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提高對養成教育的重視程度。長期以來,養成教育也是高職院校德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養成教育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出現一抓就緊、一放就松、容易反復的局面,并沒有讓學生切實養成良好的習慣。究其原因:(1)受醫學生課程壓力的影響,難以在較為集中的時間開展養成教育;(2)學生主觀上的不重視,養成教育并沒有給自己帶來現實中的實惠,也沒有與學生利益緊密相關的獎勵政策,使得部分學生內心并不重視;(3)學校沒有形成較為嚴密的養成教育體系,依舊局限在確定一個主題、辦幾個活動、舉辦幾場講座等層面上,這些活動之間缺少系統性和聯系性。因此,要統籌協商確立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養成教育方案,以科學性和可行性為前提,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養成教育方案。(二)營造濃郁的養成教育文化氛圍。學校活動離不開黨團學組織等學生組織的影響與滲透,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集思廣益,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開展易于接受、喜聞樂見的養成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笑中感悟到養成教育對自身綜合素養的重要性。要營造濃郁的養成教育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教育的成效終歸落到自己的頭上,轉變過去應付、敷衍的態度,以主人翁的姿態自覺、自發地接受養成教育。(三)注重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也是一個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過程。教師特別是高校兩課教師、輔導員是養成教育的主導力量。在長期的接觸與交流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常常會被品德高尚的教師所吸引,不自覺地尊重、愛戴德才兼備的教師,這種尊重與愛戴就會慢慢影響學生的心靈,對文明素養的踐行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高校學生工作者尤其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以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作者:胡柏 單位: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
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其專業技術水平只是評價人才的一個方面,道德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更加重要。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一個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是其能夠適應競爭如此激烈社會的一個必要素質。對高職生來說,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知識儲備等可能不具備優勢,其整體素質的提高只能從道德方面提升。因此,對于任何人,都應該重視自身道德素養的培養,從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通過課堂教學培養高職生的職業道德
道德,是法律之外的另外一種約束力。對高職生這類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來說,他們更加應該具備過硬的道德素養,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高要求。然而,對職業道德方面,更多的是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自律能力。高職院校要想通過教學來提高其學生的職業道德,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是很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一,高職院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職業道德行為相關的課程或者將其融入到大學《思想道德修養》這門學科中,旨在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其形式并不重要;第二,為高職生開設職業道德課程教學,學校也應該明確其教學的目的,將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作為其必修的一門課程,由于學校的重視,自然會引起學生的重視。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要讓學生他們了解自己專業或者今后從事行業的一些特有的道德標準,比如會計專業,他們對財務的管理需要極強的道德素養來完成;第三,通過實習教學來讓學生自己體驗其工作應有的職業道德,這種培養的效果極好,它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該行業的道德標準,與教師的講解相比,這種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具有明顯的優勢。
二、促進職業道德規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
根據我們對道德的認識,一個人的職業道德好壞不僅與其自身的修養有關,與外界的環境也有一定的聯系。如果能夠將一個人的職業道德轉化為其個人道德品德,能夠達到固化其道德認知。對高職院校來說,在培養其學生職業道德時,一定要堅持促進學生由他律向自律轉化。結合道德教育的特點,教學工作者應該明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只是教育的目的,而真正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構建道德體系。他們自己對道德的認知可以幫助其自主地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從而實現自律的效果。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學生的道德行為一般表現為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兩個方面。外顯行為是可以明確觀察到的,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其道德素養,這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觀察,進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方式。然而,內隱行為就是無法觀察到的,至少是很難被別人發現的一種心理,這種行為的存在給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戰,他們無法及時了解到學生的道德水平,其教育工作也很難進行。其次,學校應該營造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對于高職生來說,他們并沒有接觸到社會,因而他們對社會的認知程度也非常有限,其未來可能受到的社會誘惑也不明確。因此,只有學校提前幫助他們認知社會,明確培養其職業道德的目標,才能保證培養的人才不與社會脫節。與此同死,良好的環境也有助于學生自我身心的培養,這就說明學校良好的范圍對于學生的職業道德具有很好的導向和熏陶作用。
三、促進學生自由自覺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根據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好的習慣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養成的,要想培養高職生的職業道德,自然要求教育工作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思,通過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特點,才能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第一,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平時的一些小事看似不重要,但是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行為,這就要求學生應該從小事做起,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一個當代大學生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這也是高校進行道德教育比較薄弱的環節,即很多高校并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或者沒有開展過,導致其道德教育工作始終沒有成效。第二,加強學生的信念教育。職業道德的養成應該是建立在學生自由自覺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具有足夠強的信念,讓學生自己自覺地堅持其規范的行為,是將職業道德作為一種自然行為來認知,而不是將其作為自我約束力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職生這類人才來說,他們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是社會對他們的職業道德行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義不容辭地應該幫助其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當然,通過以上所述,通過三段式的教育工作,即使我們知道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比較困難,但是至少為學校提供了可行的參考。
作者:郭學霖 單位: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二、合理優化各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例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普遍認為母校所開設的專業知識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和相關知識課程設置比例不合理,他們認為專業技能課程設置和實踐環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偏少,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還比較欠缺,因而不能完全實現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英語教育專業人才的目標。因此,高校要不斷優化和調整英語教育專業的各課程比例,在保證知識課程和其他相關知識課程的同時,通過加強教育類課程和教育實踐課程,增強課程設置的師范性與實踐性;增加選修課的比例,增強選課自由度;增加了解學習者特征課程的設置;加強學科、教學法課程與高考制度改革、基礎教育改革的密切聯系,凸顯課程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
三、更新教師教學理念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發展、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現。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和技能需要不管提高,要改變傳統的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學生所學知識與實踐脫節,不能學以致用的現狀,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思維開闊,既能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也能形成良好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同時,高校應拓展英語教學思路,通過開設特色課程,如:對外漢語教學,培養特色人才,提高就業能力。
四、增加教育實習和實踐環節
高校對教育實習和實踐教學非常重視,但是由于教育實習和實習環節所占比例偏少、設置時間短等原因,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相對缺失,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從調查中發現,已畢業的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希望在校內學習階段學校能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因此,高校在完善英語課程專業設置上要以學生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為依據,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以專業知識的傳授為中心,而是要緊緊圍繞英語教育專業人才的職業趨勢,始終保持與《高等學校英語教育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的要求一致,將理論教學落實到基礎教學實踐當中,理論聯系實踐,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實際操控能力,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做到課程設置理念具有時代性、設置標準和課程結構具有合理性和課程內容具有實踐性,這樣高校培養出來的英語教育專業人才才能符合新時代的需求。
五、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參與,不能調動學生主動性,特別不利于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語言的學習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僅憑教師的課堂講解只是讓學生掌握了所學課程的基本語言點,并不能使學生完全掌握學習英語語言的方法。因此,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應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靈活把握教材、創新使用教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把所學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效聯系起來、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熱情,有活力,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較高綜合素質的英語教育專業人才。
六、更新教材
英語教材是實現英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前提和保證,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目前很多英語教材在編寫上缺乏實用性、真實性,學生不能從教材中充分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等各方面情況,從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英語教學不能產生實質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教材應及時更新,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通過適當增加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如:科普類、娛樂類和人文類的文章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七、豐富教學資源和設施
要達成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目標離不開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目前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高校的語音教室、設備、圖書館等相應的配套設施落后不完備,導致一些課程無法有效實施,設置一些課程無法開設,再加上英語教育專業教師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等原因,不能有效運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因此,當地政府和高校應當加大對英語教育專業的經費投入,加強英語教育專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網絡資源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八、建立合理的評估體系
合理的評估體系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提升高校英語教學,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目前,一些高校的評估體系都是以期末考試為主體,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不能有效評估,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削弱了。因此,高校要建立合理、科學的的評估體系,通過縮小期末考試成績在總成績的比例,適當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把學生的出勤率、課堂參與度、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作為主要考核依據,提升學生對自我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認識,對于增加教學實踐經驗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二、調查結果
1.當前安徽農業大學的招生情況
受訪人員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40歲,性別基本呈對半分布。大部分受訪人員的受教育程度都是本科,有一部分受訪人員只有大專學歷,極少數的受訪者具有初中學歷。上述調查結果證實了,“一村一”計劃囊括的人才層面較大,并且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差別,給實際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學習狀況
(1)專業不同導致工作開展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受訪者所修習的專業基本圍繞在獸醫、行政管理、企業管理以及養殖、園藝這幾個專業當中,專業分布比較集中,有利于集體教學的開展。
(2)受訪者的自主學習時間有較大的差異。不同的受訪者來自于不同的學校,學校的情況各有不同,導致不同的學校開展遠程教育的情況有一定的區別。遠程教育的相關知識一般只能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假如學生沒有一定的自覺性,學業很容易耽擱下來。
(3)真正受到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教學的領悟不同,所喜愛的教學方式也有一定的區別,有的學生喜歡教師集中授課,有的學生喜歡自主學習。
(4)通過學習來保證遠程教育服務在遠程教育當中,通過學習建立起與服務間的支持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提升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普及率的關鍵性方式。在本次調查所涵蓋的電視大學當中,大部分學校都能提供教材、錄像等資料,都有較好的校園網建設基礎。這也是“一村一”計劃開展的基礎。
3.使用網絡來解答學生的問題。
在“一村一”計劃當中,學生的自身情況不同,學習的實際效果也有一定的區別。由于學員的年齡差異較大,有的學員并不能快速地掌握新知識,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速度也比不上年輕學員。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教師不能保證及時進行解決,學生可以通過網上教學來解答自己的問題。
4.充分利用大量的學習資源。
學會利用學習資源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一村一”計劃當中,教學機構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課程資源。在開展后繼調查之后發現,大部分學生十分贊許這種學習方式。
5.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
學生的自主學習要建立在豐富的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在傳統紙質教材的基礎上,學生不僅希望能在網上找到相關的視頻,還要有網絡文本等資源。根據學生這樣的需求,學校應當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保證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6.通過高質量的工作來提升學員滿意度。學校服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參與“一村一”計劃的積極性。學生對學校工作是否做到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也對學校的工作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評價,評價的結果得到有效反饋。
三、結論與建議
1.在上述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本文開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總結出了“一村一”計劃應當注意的幾點。
(1)在該計劃當中,學員年齡層次較大,最小的25歲,最大的超過40歲,并且受教育程度較低,計劃開展有一定的難度。
(2)參與該計劃的學員都是以服務鄉村教學為目的,一般來說,學生由園林技術、鄉鎮企業管理以及行政管理這幾個專業組成。
(3)為了進一步貫徹該計劃的初衷,學校對日常工作開展了堅實的支持工作,學員也普遍肯定學校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由于校園網更新較快,網上解答較為及時,學生日常有什么不懂的也能及時得到解決。即便如此,這種新的學習方法還有待普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是以傳統的書本學習為主。
2.在“一村一”計劃實行了八年之后,有了一定的地方基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1)提高基層人才選拔的質量。為了推動“一村一”計劃的發展,地方招收的計劃參與學生要有一定的基礎。在學生報名之后,首先由黨委、工委對學生進行評估,當學生自身素質滿足計劃所需之后,再上報給相關大學進行匯總,研究學生的錄取工作。因此在整個評選過程中,社區選拔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從基層就開始重視對高素質人才的選擇,才能確保計劃的高質量執行。
(2)確保培養過程的高質量。以往的教學工作當中,由于教學形式死板,對學生的吸引度有限。而在“一村一”計劃當中,教師應當學會用遠程教育作為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的因素。只有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才能讓其學會自主學習,這也是我國高校教學的最終目的。
目前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形成機制的研究較為零散,本文擬對此進行梳理、分析與探討,以期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一、實踐性知識的形式
學者們將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分為三個層次,即可言傳的、能意識到但無法言傳的(緘默理論)和無意識的(內隱理論)。筆者傾向于把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劃分為可言傳的、難以言傳的兩類,其中難以言傳的又可分為兩個層次:可意識但難以言傳的,下意識且難以言傳的。作如此的劃分主要是基于認識論的考慮。人的意識來源于外界的刺激,只要存在著實踐性知識,那么不管是在當時、還是過后,不論是自己、還是他人,它遲早都會被意識到,并通過語言、行動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真正無意識的知識是無法被感知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過于強調實踐性知識的無意識和緘默性只會讓我們陷入神秘主義的泥潭。
可言傳的實踐性知識,即所謂的顯性知識。它在教學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對一些理論知識的描述和解釋,包括教師傳授的學科知識和對一些教學方法、課堂管理技巧的說明。這種實踐性知識的表述符合一定的邏輯規律,界定較為明確,并易為現象所證實或證偽。它在實踐中能得到廣泛傳播與應用,可以同時為不同的人們所分享。
難以言傳的知識,即所謂的緘默知識。可以將難以言傳的知識細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可意識但難以言傳的知識。我們能意識到這類知識的存在,但卻難以用語言表達,有些經過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其挖掘和表達出來。例如每個人都體驗過愁的滋味,可是卻無法對此進行具體描述,而少數杰出的文學家卻做到了這一點。女詞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先寫花已盡,淚先流,倦梳頭,事事休;繼而寫“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但再接下來卻是“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樣,就把一種難以言傳的愁緒表現得極為具體和形象。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說,難以言傳的知識中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狀態上。波蘭尼舉例說,我們可以認識一個人的臉,可以在成千上萬張臉中辨認出這張臉,但卻說不出我們是如何認出這張臉的。
其二,下意識的且難以言傳的實踐性知識。教師的實踐性知識除了能被主體意識到的以外,還有未被意識到但卻實實在在地在影響著主體行動的知識。這種知識有的表現為熟練技巧,這是在一定理念指導下經過反復練習習得的;有的表現為頓悟、直覺與醍醐灌頂,看似無意識,實際上是以個人以前所獲得的知識為基礎的。在《默會維度》一書中,波蘭尼討論了關于閣下知覺的實驗。在實驗中,實驗對象被示以大量的無意義的音節,在給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節之后,就實施一個電擊。不久,實驗對象就顯示出這樣一種征象,即當他看到那些“電擊音節”時,就預期電擊會到來。顯然,他已經知道如何來預期電擊的到來,他具備了這方面的知識。但是,當被問及是憑什么來預期電擊時,他卻難以明確地指認是什么使他能夠做出這樣的預期。這也能解釋為什么一些看似沒有關聯的現象卻能激發科學家的靈感,而導致一項重大成果的產生。
長期以來,人們對難以言傳的實踐性知識研究不多,但恰恰是這類知識能更深刻地影響教師的教育活動。事實上,盡管教師對有關理論知識耳熟能詳,但他們原有的隱性教育觀念卻能更深地支配教師的行為。探究實踐性知識的形成機制將有助于一線教師對實踐性知識的挖掘。
二、實踐性知識的形成
研究表明,人腦中存在著許多分離的信息處理機制以實現某種特定的分析,但由于信息傳導的串行性加工和平行性加工,使不同腦區的活動具有更為廣泛的聯系。任何加工過程,即使是相對簡單的感覺過程,也非僅定位于少數腦區,而是多個腦區協調活動的龐大功能系統所產生的集合場效應。實踐性知識是在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個體對知識的不斷建構而習得的。一般而言,內隱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動加工過程,這類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點,并會形成一定的積累效應,是創造力的要素諸如直覺、頓悟、高峰體驗等形成的基礎。內隱學習所習得的知識通常表現為緘默知識,而外顯學習則表現為一種心理上的控制加工過程,是通過嚴格的意志控制來進行的,結果就以有意識的觀念存在于人的頭腦之中,表現為一些可陳述的知識。盡管形成機制各不相同,但內隱的自動化加工與外顯的控制性加工過程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在由控制向自動化的轉化中,練習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過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的共同作用,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得以形成,但它不是被動的,而是一種個體的主動建構過程。在實踐性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外顯學習是在不斷地對新知進行同化與順應的過程中形成的。同化的過程是指新知能夠被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使知識發生量的擴大;順應的過程則是新知與原有知識結構不相容,需要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調整以后的知識發生了質的改變。相比而言,外顯學習習得的更多的是顯性的實踐性知識,通常以理論知識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內隱學習更多地是在動態的“建構——解構——建構”的基礎上形成的,更多地表現為隱性的實踐性知識。:
三、實踐性知識的轉化
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相互轉化的四種模式(即SECI模型)可以用來對此進行描述。
社會化——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過程。在傳統的師徒制中,經過師傅的示范和傳授,徒弟可以學到相關工作中重要的技術與訣竅,這在書本上是得不到的,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波蘭尼認為:“不能夠詳細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過規則的方式加以傳遞,因為它并不存在規則。……通過觀察自己的導師,通過與他競爭,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覺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連導師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隱性的實踐性知識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傳遞并得以延續的。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傳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公開化——從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將自己未經編碼的經驗轉化為可編碼的系統化的邏輯化的內容,并通過語言來描述和表達,成為寶貴的知識財富。公開化的過程擴大了實踐性知識的傳播空間。
綜合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性知識以專業知識的形式進行傳遞,零星的顯性實踐性知識組成知識體系。這種綜合也許并未擴展現有的實踐性知識,但卻對實踐性知識進行了歸納與整理,能大大提高對實踐性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正如系統論所揭示的:要素間的互動所產生的“系統效應”遠遠大于要素的疊加之和。
內在化——從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的過程。它在知識共享的基礎上產生。顯性實踐性知識內化為組織中所有成員的知識,并促使他們拓寬、重構自身的隱性實踐性知識。隱性知識又將開始新的、在更高起點上的轉化,使實踐性知識呈螺旋上升態勢。
以上四種模式是相互轉化的。以教師的校本學習為例,專家教師通過觀摩交流活動將教學心得(以隱性知識形態存在)傳遞給其他教師,其他教師將收獲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并通過不斷的交流在學校內部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在汲取他人之長為我所用的同時,又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新的探索,從而形成具有個性化的、獨具魅力的教學風格。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經歷了從隱性一顯性一隱性這種循環轉化的過程,教師們也在這一過程中達到了專業成長與進步。需說明的是,公開化和內在化的過程是實踐性知識得以增加的最為關鍵的兩個環節,它們都要求作為主體的人的積極參與。如果喪失了人的主動性,對實踐性知識的挖掘與深化顯然將會成為空談。
四、影響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的因素分析
1.內部因素
(1)個人的職業理想與職業動機水平。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的理想及職業發展動機是影響教師實踐性知識獲得的重要因素。一個熱愛教育、關心學生、目標明確的教師,自然會投人更多的精力于教育教學中,研究教學中發生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不斷從實踐中獲取知識,樂此不疲。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師職業作為謀生的手段,那么他對待工作就會應付了事。當然,在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的獲得過程中,既需要有激勵教師深入鉆研的內部動機,也要有外界刺激產生的外部因素。但無論是何種動機,都需要教師進行自我調節,使自身的內在需求與外在誘因相協調,從而維持教師的職業發展。
(2)原有的知識背景。學習的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努力,還在于所學內容是否能成功地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建立起聯系。教師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基礎作為支撐,將很難敏銳地感知到新的實踐性知識,并將其納入自己的知識框架。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已有知識對新知識的“前攝”作用,尤其是在新的知識與已有知識不兼容的情況下。教師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會受到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個人化的“教學理論”,這既是教學工作的有利資源,也可能是教師開展教學改革的沉重包袱。
(3)自我反思意識。實踐性知識的獲得與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的發展有密切的關聯。反思既是實踐性知識的重要組成,也是影響實踐性知識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特定情景下對特定問題的應對,雖然合乎目的,但仍存在著對它的合理性進行辯護的必要,需要運用反思手段加以理性分析。其次,實踐性知識有處于顯性狀態的,但絕大部分處于隱性狀態。能否了解或能夠了解多少不易于顯性化的隱性知識,取決于個體對這種隱性知識的敏感程度,而反思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良好途徑。
(4)自覺的理論學習。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對實踐的反思與回顧,還需要自覺運用理論的武器對實踐性知識進行深挖。教師面對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廣泛地涉獵各種理論,成為一個雜家,是教師職業持續發展的要求。
(5)人際交往。實踐性知識的特點決定了它必定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形成的,所以教師間的良好互動,共同探討,將會有力地促進實踐性知識的交流與傳播。當然,作為個體的教師也處在與學生的交往和互動中,教師在影響學生的同時,學生的個性和行為也在影響著教師,促使教師不斷進行反思與學習,以豐富自己的實踐性知識。
2、中職教育的課堂教學存在主要問題
(1)中職教育的課堂教學還是強調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在教學的方法還沒有得到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重點還是強調對理論的學習,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點過細,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在學習上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中職學生面臨的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其基礎不理想,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即使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時間上去了,但是教學的效果還是不能讓人滿意。
(2)中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中職學生本身的基礎不是很理想,對學習缺乏興趣。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沒有注意教學方法的改變,學生由于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比較低,課堂的教學氣氛不是很活躍,沒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本身基礎不理想,認為課堂學習就是為了湊時間拿畢業證,這也是很多中職學生沒有將課堂學習加以認真對待的重要因素,這種觀念在作怪,嚴重阻礙了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學習興趣自然提不起來。
(3)師生互動效果不理想。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由于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當中,再加上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樣教與學脫鉤現象比較嚴重,這也是導致中職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3、引進企業培訓員工方法的重要性
企業員工培訓,就其廣義屬性而言,實際上是一種企業員工根據企業的需要和要求而進行的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重新入校學習的一種繼續教育。它的培訓方法比一般的學校教育方法更開放,更多樣化。如果企業要想從眾多競爭的企業對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優勢,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管是表現在整個企業的營銷理念上,還是表現在產品設計、生產。而這些都需要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術和能力的應用。因此,值得各種學校教育借鑒,今天我們主要是把企業培訓員工的方法運用到更廣的范圍,把它和中職學校的課堂教育聯系在一起。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就業,所以,一切的中職課堂教育都要圍繞就業展開。相關研究資料顯示,雖然中職生的就業率較高,但中職生的高就業率中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中職畢業生普遍表現出就業穩定性比較差,跳槽頻繁,不講誠信,盲目隨從,缺乏耐心。我們把企業培訓員工的方法像激勵,團隊精神,協作,職業素養的培養等等運用到中職教育的課堂上面去,會使中職學生在課堂上以致以后的就業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4、企業培訓員工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中職學生的基礎不是很理想,學習的興趣也不高,養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其學習成績提不上去,并不是全由其智商因素來決定,還有很多的非智力因素,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引進企業培訓員工的高空云梯法,這一方法就是想象自己能夠在高空之中穿越云梯。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首先要堅定一個思想:我的學生永遠是第一。教師在進行知識講授的時候,要注意在課堂上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很快就能夠答出來,并做一些適當的表揚,讓學生充分感覺到自己的潛能還是需要進一步挖掘的。這樣教師在課下布置作業的時候,便可以選取較為難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延續在課堂上的那種學習積極性,去查閱相關資料去獨立完成,在完成的時候心中產生一種成就感,這樣學生的潛能就被激發出來了,學生學習潛能被激發,學習興趣自然就有了。
(2)重視團隊的協作
中職學生將來是要走向工作崗位的,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更強調團隊的協作精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善于使用企業培訓員工的團隊協作法。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善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問題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說明每一組在問題討論完畢后,選出一名代表進行課堂發言。實際上,一名小組代表實際上是代表了一個小學習小組,也就是一個團隊,學習小組內的每一名學生為了自身團隊能夠取勝,都會去積極主動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因為一個人而給整個團隊丟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便被激發出來了,更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
(3)注重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Abstract:Inpresentvocationaleducationtherories,therearecontraditionsbetweencoursecurriculumandproject-basedcurriculumoracademiccurriculaandprofessinalcurricula.Eachcurriculumhasitsstrongandweakpoints.Thereispsychologicallogicintechnicalabilitytraining.Thuscurriculumconstructionof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complywiththispsychologicallogic,whichofferssolutiontotheabove-mentionedproblem.
Keywords:psycologicallogic;construction;curriculumofvocationaleducation
一、職業教育課程論的兩個分歧及相應的困境
(一)學科課程論與項目課程論的分歧及其不足
學科課程論主張以知識的科學邏輯為依據建構課程體系,從公共知識到專門知識、再到技能實訓,體系完整,次序清晰,邏輯嚴謹,因此它在當前職業教育中仍然占統治地位。但它的不足是理論與實踐脫離,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機械記憶無法在工作中有效地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導致“在企業中只需幾個月就能夠熟練掌握的技能,學生在職業院校學習了三年后仍然不會”[1]15。
針對此弊端,專家和學校嘗試實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課程,“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格式塔式地同化知識和技能,這樣才可快速有效地獲得某種職業能力。但它面臨的質疑也是強烈的:學校終究不能改建為實習工廠,現代教育終究也不再是師父帶徒弟,這在客觀上不太可能,觀念上也難以接受。退一步說,即使用實踐培訓大量取代課堂教學,操作起來也仍然存在疑問:設計什么樣的項目?怎樣避免項目選擇的隨意性?項目如何才能具有職業技能代表性(即形成圖式的技能原型)?項目又應該包括哪些環節(或子項目)?對學生提出哪些要求及如何評價?環節和環節之間、項目和項目之間應如何銜接,才能使學生學習的不是各項目孤立的特定技能而是其間的內在“結構”?如何通過具體技能圖式來實現心理完形?等等,如果不能較好地回答這些問題,就有理由懷疑學生掌握技能后能不能進行有效遷移,并在以后的職業發展中開拓空間。設計教學法的失敗已經是前車之鑒。從我國已經進行的一些項目課程改革(如上海)實驗來看,將課程單元化、實踐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興趣,改進了教學效果,但這主要應歸功于實踐教學的即時性,而不是來自于工作項目的設計。
(二)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對立及相關問題
這是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文化課和專業課孰輕孰重?“素質教育”熱時,強調文化課的作用;“技工荒”來了,又強調專業課的重要性。總的學時是個定數,于是二者此消彼長、你強我弱地分割著兩、三年的教學時間。
為了協調二者的矛盾,專家指出,可以“把普通文化課程內容與專業結合起來,強化它們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功能”[1]16,或“以職業課程改造學術課程,是高職文化課程改革的方向。”[2]比如把語文課改造成和各自專業有關的文獻的語言文字教學,把數學、英語等也改造成專業數學、專業英語。但是,這種思路不僅難以操作,即使整合出新課程,也只能是在知識層面的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恐怕無助于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重構與提高。
其實,導致以上矛盾和困境的深層原因,是對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定位、作用和關系的認識過于簡單化,把二者對立起來,看作各司其職互不相干的“知識板塊”、“教學模塊”。文化課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或綜合素質,專業課的作用則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種“知識與能力的對應定位論”觀念,其依據是構造主義心理學,而構造主義的缺點已多被詬病,即它把人整體的意識活動予以肢解,忽略了心理活動的完整統一、相互滲透的“基本結構”或“完形”,導致學生學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和技能,卻不能在實踐中組織整合,獲得有效遷移。事實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學習了專業技能卻仍不能較好運用,或即使能夠工作,卻沒有自我更新能力,而被逐漸淘汰,大量的40~50歲技術工人下崗失業就是很好的佐證。
根據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并不是對立或并列的,而是統一的,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甚至可以完美結合、相得益彰。同理,學科課程和項目課程也不是矛盾的,而是都統一于內在的“結構”邏輯。
依據這樣的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為重構學科課程和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課程提供了新理念,也可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處理好文化課和專業課的關系。
二、技能培養的心理邏輯
千差萬別的職業勞動各有其職業技能,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這即是特定技能。特定技能又可以無限地細微化,隨著其分化愈加細微,某項特定技能系統也愈加擴充;特定技能可化約為一般的動作技能,即基本技能,如各種大肌肉動作、小肌肉動作、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及其與運動的協調性等;基本技能又可化約為智力技能,如思維技能;智力技能的根源可追溯至元認知。它們之間是相互生成、相互轉化的,這其中既有從外向內的內化過程,也有從內向外的外化過程(如圖)。
從中可分析出以下幾點規律:
1.技能具有同質同構性,是可化約的。盡管不同的特定技能的動作構成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由基本技能構成,基本技能又可化約為智力技能,并進而化約為元認知。技能屬于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都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它們都有共同的“結構”,是這種“結構”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外化,或外化為語言,即陳述性知識;或外化為動作,即程序性知識。
2.任何技能都是可遷移的。但技能的遷移度是不同的,越是的特定技能其遷移的范圍就越小,越是內在的智力技能其遷移的范圍越大。但就遷移的難易程度而言,則越是的越容易,越是內在的越難。
3.一般地,技能的掌握順序不是從內向外,也不是從外向內,而是從中間(基本技能)向兩側(智力技能、特定技能)。因為基本技能的動作構成簡單,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而特定技能動作較為精細復雜,具有專業化特征,智力技能則比較內隱,無法通過視覺和語言直接傳遞,因而不易把握。并且,這種從中間向兩側的看似方向相反的技能獲得過程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同時進行或者說兼而有之,即特殊化同時又是本質化,本質化過程中又有特殊化。
三、依據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
依據以上心理邏輯,我們可以思考建構職業教育課程。
(一)課程的設計原則應是“為遷移而教”
職業技術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目標的,但為其發展考慮,所培養的職業技能就不應僅僅局限于某種特定技能,而應以其可遷移為目的。因為,一方面社會發展多變導致職場發展之不可測;另一方面現代工業愈龐大,分工亦愈細化,遷移實屬必要;并且嚴格地說,任何技能的應用本身都需要遷移,沒有遷移的技能不是技能,只是機器式的動作。所以只為培養特定技能的職教理念是不足取的。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必須轉向培養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并非如此,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們都服務于心智技能的培養,即在心智技能的統攝下,二者是可以結合的,也就是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結合。只有在心智技能活動下自我主動形成的特定技能才是真正“掌握”的技能,也才可以最好地遷移。
心智技能的內隱性也決定了它是不可以直接訓練的。培養心智技能,其教育載體當然是某些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或特定技能,其教育結果的具體表現形式則是某些特定技能,盡管“為特定技能而教”的結果也是訓練特定技能,二者看似相同,實則相差甚遠,二者根本目的不同。“為遷移而教”是以某些理論知識或技能為手段,以心智技能為目的,特定技能只是外顯形式或產物;“為特定技能而教”則是通過某種特定技能的強化訓練,固化為“動力定型”,特定技能在此既是教學載體又是教學目的。這兩種不同的理念,決定了具體課程的設計編排也是不一樣的。
(二)課程的設計編排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結構”
這種“結構”在本質上和人的心理結構是同質同構的,只是當它成為心理活動的產物時,我們誤解或扭曲了知識的結構。比如,對語文的學習,我們都順序化為字詞句篇,但其內在結構順序則是先句篇而后詞字,再比如對于幾何我們都順序化為歐氏幾何投影幾何拓撲幾何,但其內在結構順序為拓撲幾何投影幾何歐氏幾何[3]。
所以無論是學科課程知識的編排還是項目課程中項目之間、項目和子項目之間的編排都須依據這個“結構”。這種結構邏輯可以彌補學科課程和項目課程的不足,體現出“為遷移而教”、“為發展而教”的目標。
具體到專業培養也是同理,比如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其設計理念也可體現出這三種不同的課程理論。根據同構化約的原則,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理念設計出一個四年制的課程體系,也可以化約為三年制、兩年制、……半年制甚至一個月、一天甚或一節課。假設用一節課時間培養一個汽車專業的學生,學科課程論者會在教室里給學生簡明而概括地講解汽車的構造和原理;項目課程論者會用這一節課的時間教會學生給輪胎打氣。如果學制時間延長,兩者的教學內容也相應擴展,前者把汽車的構造和原理的知識更加分解,講授更加詳細化;后者則安排更多的技能項目:補胎、鈑金、噴漆、換三濾……。由于教學內容的同構化約性,學制的多少并不改變課程模式的性質,從教育敘事學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敘述內容的長短多少并不影響敘述句式的結構。結果是,前者有理論而不實用,后者雖實用卻無法遷移。建構主義課程論的做法則是領學生認識一輛汽車,并實踐駕駛,這種做法無疑會有最好的效果。因為它尊重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尊重學習的心理規律,能夠兼顧理論與實用,注意到了二者共同的內在結構,提高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學制時間的長短并不影響課程編排的原則,三種理念的不同可以反映在三年課程的編制上,也可以反映在一句話的說法上。
(三)文化課與專業課的重構
文化課不能理解為僅僅培養文化知識,專業課也不只是進行職業培訓。二者本質上是同質同構的,它們都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其蘊涵的認知結構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學中,二者的教育目標和作用是共通的,即都服務于心智技能的培養。本質上都體現了認知活動方式,它們是認知結構在不同領域的形式化,或者形式化為命題系統,或者形式化為技能系統。認知結構不能直接傳授,只能通過其產物才能實現間接授受。但問題是不能在進行知識或技能傳遞中失落了其本質,為知識而知識、為技能而技能,就遺忘了其服務的根本目標。
當然,即使都是認知結構的產物,二者畢竟不同,這種不同即它們在人類知識符號體系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因為認知活動的領域不同,其產物形式就不同,這其中并不太好區分為所謂文化課或專業課,任何文化知識都是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任何專業知識在其領域不斷擴展、體系愈加龐大之后,就會析出其中核心或基礎部分,成為所謂的基本文化知識。
既然其位置不同,它們為培養學生心智技能服務的方式也就不同。文化知識作為人類各個領域知識析出的核心部分,往往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加接近于心智技能,它通過對信息符號的陳述,使學生直接感悟認知的結構。專業知識或技能則因為其分化和具體化而更容易掌握,知識內容也往往具有可感知性,但其結構層次也比較表淺,所以應該通過圖式的修正來形成圖式的上位運動,使其認知結構逐漸深化,以具有更好的遷移能力。
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之間的關系也蘊涵著人類認知的結構,如果處理得好,二者就可以順理成章渾然一體,使學生可以看出從一般文化知識是如何衍生出專業知識的,或專業知識如何洗練為一般文化知識的。
二者之間的結構統一、位置不同而又相互衍生的關系,與人的思維結構是完全對應的,所以對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培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課程的設計可以說是根據這一原理對所謂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重寫或重新形式化,從知識的言說形式、數量的配置到順序的安排等都應體現認知結構的邏輯。
[參考文獻]
2.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社會化的需要社會化是社會學的名詞,不同的研究學者對社會化有著多種解釋。布盧姆認為:“個人為了以一個多少有效的成員的身份,參與某個集團和社會而對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傾向進行學習的過程就叫社會化。”《社會心理學》認為“社會化是指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個體形成適應于該社會與文化的人格,掌握該社會所公認的行為方式。”根據這兩種解釋,總結地說:“社會化就是一個人學會適應社會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品德和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這些都是學生走出校園,走上社會所必須的良好品質。換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正確使用懲罰教育
1.抓住時機,一擊即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時機一直是一個研究的話題。在什么時候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是最好的時機,我們認為,這主要取決于運用哪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的方法就必須在不同的時間使用,猶如病人用藥,不同的癥狀在不同的時間就必須使用不同的藥。懲罰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使用時,選擇好時機非常重要,時機選的好事半功倍,時機選的的不好事倍功半。
2.明確目的,教育為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育人的工程,它進行的并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懲罰教育法亦是如此,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不是為了懲罰學生本身,而是懲罰學生身上發生的不良行為。
一、成人教育價值及其形成
1.成人教育價值釋義。價值是一個哲學范疇,它是關系的客體與主體在一定的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效用性滿足或積極作用,是客體的屬性和功能同主體需要之間的吻合。客體價值的大小取決于其本身對主體的的滿足程度。
在成人教育范疇內,成人教育的主體是社會的人,成人教育的客體是成人教育活動。成人教育的存在和發展,取決于作為社會的人有著接受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存在、發展促進了社會的人的發展,滿足了這種需要。人們對于成人教育認識不斷深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人們為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為實現對社會環境的改造,自身有著不斷發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在特定的范圍內使人的發展的需要得以實現。成人教育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表現于成人教育主體的需要,以及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
由此,成人教育價值可以表述為:作為客體的成人教育活動的屬性與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發展需要之間的一種滿足關系。顯而易見,成人教育價值存在于成人教育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之中,是成人教育發展動力。
2.成人教育價值的形成。已經走上社會的人們由于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發展,以及作為人本身生理與心理的發展,產生對成人教育的需求。有需求,也就有了創造價值活動的動力。在創造價值的實踐活動中,主體的需求——人對價值目標的追求起主導作用,是成人教育價值產生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客體——成人教育活動有著促進成人與社會相協調發展的功能,能使社會的人接受教育,得以生存和發展。沒有客體的存在和功能,就不可能產生價值,成人教育客體是成人教育價值產生的基礎。
成人教育價值是成人教育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成人教育主客體的相互統一,客體的功能滿足了主體的需要,才能形成成人教育價值。成人教育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成人教育價值形成的過程。成人教育主客體的相互運動的過程,表現為成人教育客體主體化和主體客體化兩個方面。
成人教育客體主體化,是指社會的人作為成人教育的主體,其需要作用于成人教育客體,使成人教育客體從培養目標到教學內容和方法,不斷適應主體的需要,與主體的需要相接近。成人教育活動在主體社會的人的需求導向下,被主體所制約,并具備了主體需求的特征。
成人教育主體客體化,是指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本質特征和功能,它影響、限制、改造著社會的人,進入主客體關系后,接受教育,被客體限制和改造,按客體所設置的教育目標,得到充實和發展,具備客體所規定的人才規格的特征。
成人教育客體主體化與主體客體化,是成人教育主體客體之間的雙向運動,充分體現了社會發展對成人教育的制約,以及成人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成人教育價值的產生是成人教育主體客體雙向運動的結果。某種意義上,成人教育價值是成人教育主體價值和客體價值的總和,主體因客體而獲得價值,客體價值因主體價值的實現而體現。
二、成人教育的經濟價值存在及其特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把教育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教育的經濟價值是指通過教育提高勞動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勞動能力和素質,提高整個社會的知識總量和科技文化水平,從而使勞動者和物質生產部門均取得收入的增長。
成人教育的經濟價值形成于成人教育過程之中。成人教育過程始終是圍繞增進勞動者的素質,發展從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形成教育經濟價值而展開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勞動者能力的提高主要體現于智力的開發和技能的訓練。人們的科技水平、生產技能的提高有賴于教育和培訓。成人教育的教育培訓功能與勞動能力提高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對勞動者的能力增值,即勞動者增值有著直接的作用。通過成人教育可使簡單的勞動力加工為復雜的、較高級的勞動力,這一過程實質上是通過教育使勞動者勞動能力形成并增值的過程。成人教育可以為勞動者提供不間斷的教育和培訓,使勞動者的智能和技能在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階段都能得到提升。勞動者智能和技能的提高直接效益顯現于個人收益增加,同時生產效率提高自然會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價值,也是作為客體的成人教育實踐的經濟價值的實現形式。
時代的發展,價值的創造已越來越轉向智力勞動,在教育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科學發明、技術進步,在價值的創造中顯示了決定性的作用。教育的經濟價值的實現有其自身的特點,也是教育經濟價值的固有特性的表現:
1.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雙重性。成人教育經濟價值具有主體性和客體性的雙重特征。在成人教育活動中,作為客體的成人教育本身和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同時都體現了經濟價值。成人教育的多重(社會、經濟、文化等)功能(作用、職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精神上的效益、物質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經濟效益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社會經濟效益——經訓練的勞動者,在社會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增加國民收入;個人經濟效益——受過教育的勞動者個人能得到更多的勞動報酬。成人教育主體實現其經濟價值同時,客體經濟價值也得到了體現。
2.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間接性。教育的直接效果不是經濟價值或經濟效益,教育的投資功效并不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實現,而是必須在教育過程完成后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更大的償還。和其他類型教育投資一樣,成人對教育投資變為教育能力發揮教育的經濟價值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成人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動力和專門人才有一個知識能力轉化的周期。事實上,由于成人的學習特點的業余性也使學習到的技能可以相對較快地應用于工作,與青少年學校教育經濟價值相比,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間接性雖然不是很明顯。但相對于其他投資來說,間接性還是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特點之一。
3.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顯著性。20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持續高速地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動因是教育。依靠教育的經濟價值支撐經濟的快速發展,是近現代世界經濟運行中的顯著特點和成功經驗。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計算出美國從1900年~1957年的50多年里,物質投資所賺回的利潤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資所增加的利潤卻高達17.5倍。現在我國成人教育的教學組織,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教育資源和閑置社會資源來進行,成本低、需要投入相對小的特點也決定了成人教育無論是短期培訓還是學歷教育的費用相對較低。基于此,成人教育投資的高收益特點也是成人教育經濟價值顯著性的具體表象。
4.成人教育經濟價值的長效性。現代教育的經濟價值的特征之一是持久顯現性,它不會突然顯現出來,也不會很快消失,而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漸進的過程,它持續作用于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知識到技能和能力的轉化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經由成人教育培養出來的社會勞動力和專門人才,只要在物質生產部門工作,就能長效地發揮效用,即使從事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工作,受教育者所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教育能力也能發揮出明顯的經濟效益。由教育把科學發明轉化為生產技術的作用效果更長久,成人教育的經濟價值更持久地顯現于經濟運行中。
三、成人教育經濟價值提升理論與實踐的思考
1.成人教育經濟價值提升的理論分析。馬克思關于教育將影響經濟價值形成的思想,對于認識教育的經濟功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馬克思指出,依靠教育和訓練培養出來的熟練勞動力或科技人才,是不同于簡單勞動力的。因要修改一般人的本性,使其在一定勞動部門獲得熟練和技巧,變成發展和特殊的勞動力,一定的教育和訓練,無論如何是必要的。馬克思在論述勞動力作用時說:“這個商品具有一種獨特的特性:它是創造價值的力量,是價值的源泉,并且在適當使用的時候是比自己具有的價值更多的價值的源泉。”指出勞動力才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力。同時指出勞動力能創造新價值絕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與勞動力的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勞動力創造的社會財富的多少,一般情況下,是與勞動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加強對勞動力的教育和訓練,延長勞動力的教育年限,提高勞動力的教育程度,那么勞動力就會生產出更多的新價值,社會財富就會不斷增加,經濟就會不斷增長。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創立的人力資本理論,開辟了人類關于人的生產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深化了人類對自身生產潛力和經濟價值的認識。將人力歸結為人力資本,明確強調了人力資本的內在質量對于財富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人力資本之所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關鍵因素是因為: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存量越大,即人口和勞動者的科學技術知識水平和生產能力越高,勞動力的質量便越高,而勞動力質量的提高,一方面會直接提升勞動邊際生產率,另一方面通過要素更有效率的組合和應用,還會導致物質資本生產率的改善,減弱、抵消資本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現階段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內容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不應當把人力資本的再生產僅僅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同為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資視為教育投資問題。人力資本理論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資本只是物質資本的束縛,將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強調人的智力、素質、道德修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成人教育經濟價值提升實踐。闡述成人教育與經濟二者的關系,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經濟是成人教育發展的基礎,成人教育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協調發展則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成人教育通過培養培訓各類人才和高素質勞動力,積極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等體現其經濟功能。同時成人教育應該從更新服務觀念、拓寬服務渠道、改進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體現其經濟價值。現代經濟、現代生產之所以向成人教育提出各種需求,其原因也是因為成人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具有社會經濟功能。基于此,我們認為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進程中,成人教育發揮持續進行勞動力開發功能、有效實現生產力轉化功能和促進生產力全面發展功能,其自身的經濟價值無疑也因此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