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1 10:36: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青少年心理問題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和家長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正使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實質、分析其成因、尋求解決它的對策等問題便擺在我們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質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突出的表現是內心世界更為豐富。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多地進行反省,“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這些有關“我”的問題常常縈繞在他們的心頭。記日記是他們的明顯表現。到了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基本穩定。這一時期,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反抗心理。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逆反心理”期。
關于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人們的認識不盡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種說法比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簡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長期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認知信息的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心理結構是由認知、情感、意向三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現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因此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是不正確的。
(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個別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出現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
1.主觀因素
(1)學生心理發展的客觀變化的影響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及相當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當家作主,從而擺脫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現自己的非凡與成熟,因而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態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為成人們所重視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所以才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上采取了極端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形成與外界對峙的局面,從而確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2)學生認知水平的偏差影響
青少年在認知發展過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知的偏差度較大,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固持己見,走極端。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有時又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尤其當他們屢遭挫折、失敗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顯得意志薄弱;對老師、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勸說、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對立面,繼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學生主體內部的綜合心理因素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綜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獨立意識過強,過分強調自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偏激片面地看問題等。這是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展,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開始對社會生活中出現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獨立地用自己的知識觀點來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來判斷曲直,對老師家長的教導,常常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一番,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疑問。加上他們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學習中提出一些與師長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設想和看法,并親于嘗試一些在教育者看來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脫離了學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種行動都是以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為前提的。在學生還沒有產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他們的需要,否則勢必為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造成困難。此外,當學生產生一定需要以后,對他們提出的過高過急的要求也是難于被接受的。
第二,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采取了強制或觸犯學生個性的方式。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他們強烈地要求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我們對這個問題決不能掉以輕tb。有人認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論怎樣向學生提出,他們總是應該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不尊重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和對立的常見原因。
第三,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對問題的不同處理,表明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處理問題時不從實際出發,堅持統一標準,碰到問題只憑主觀臆測就作處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搞滿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學生降低或喪失學習信心,感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獲得良好成績,消極情緒占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引導,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師把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教給學生。就其本身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口頭講解或勸導;二是展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自己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難發揮教育作用。這種矛盾會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會使學生反感,對一些正面宣傳教育的信息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社會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現象都會直接或問接影響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破裂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傷和失落感;學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鼓勵,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產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tb理壓力,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社會影響因素更加廣泛復雜,內容、形式、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社會逆反心態。比如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包括不正之風,都可能影響敏感的學生,以致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極端的逆反心態的產生。總之,外界的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定勢,這也同樣是教育學生所不可忽視的。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對同輩群體的依賴。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青少年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問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青少年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正確對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正常表現,是青少年中的一種普遍行為。這一時期,教師應“對癥下藥”,不應盲目作為。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發展特點,正確對待其逆反心理行為,與他們做朋友,是應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利用上下課時間,對有逆反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多種正規的方式了解其tb理變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找個別學生聊天,通過聊天發現其反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切忌盲目指責、批評學生或不尊重學生。
2.以情動情,消除疑慮
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大量的社會現象都說明,感情在無形中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與做法。而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處于“反抗”時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師對感情的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們的教師不能采取簡單和偏激的行為,而應做到以情動情,以心換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愛,從而對教師消除疑慮,真正從內心接納教師、與他們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憂與愁,這將有利于改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創造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要共同重視學生逆反心理問題。要認識一致,互通信息,改變不適當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極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家庭;學校可通過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等,為我們青少年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社會要竭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青少年處處感到是溫暖、處處感到是關心。從而嚴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規范化,以此來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0.前沿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心理不穩定時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并且,學習負擔的日益加重,父母對孩子們的過高期望,都讓青少年學生身心疲憊,諸多的壓力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很多內外部因素都決定了心理健康應從青少年開始抓起。國內外眾多專家已論證了體育活動有助于心理健康。但具體從各個體育活動情況等多角度進行研究的,可謂鳳毛麟角。本文正是從這些角度出發進行研究的。
1. 研究對象
浙江省杭州、麗水、嘉興、舟山、溫州、金華、紹興、臺州8個地區的青少年。
2. 研究方法
自制參與體育活動情況問卷。根據國內外通用的心理衛生調查問卷SCL-90量表,自制心理健康調查問卷。自制調查問卷根據這10個因子共設35小題,評分均采用5級評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對上述地區15所中學共發放問卷1000份(采用無記名問卷式調查),回收問卷942份,回收率為94.2%,其中有效問卷912份,有效率為97%。男445份,女467份。最后將數據用SPSS軟件處理完成,P<0.05(*)為顯著水平,P<0.01(**)為非常顯著水平。論文參考網。論文參考網。
3.結果與分析
3.1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與國內常模比較(見表1)。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略高于國內常模。
3.2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統計與分析(見表2、3)。 根據表2、3顯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青少年占到了總樣本的一半以上,并且意愿強烈的相對因子分偏低。
3.3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項目統計與分析(見表4)。表4顯示,參與球類運動的人數達到了60%以上,同時因子分也相對偏低。論文參考網。
4.結論與建議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略高于國內常模,說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非常愿意參加的青少年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學生,差異顯著。選擇球類運動的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6項因子上與其他選項有差異性,并且得分在全量表中最低,即選擇球類運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浙江省8個地區間,臺州地區各因子得分最高,并且與嘉興、金華、紹興地區有顯著差異。
有專家預測:21世紀心理疾病將嚴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現達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由于病態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偏差,甚至違法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
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學生就會發現: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進取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考慮他人,頗具攻擊性,會做出正常人認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則生性激動,對所見所聞極易做出過激行為;有的對學習失去興趣,自暴自棄;以上類似的還有許多。這一切不能不令我們為之擔憂。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都或多或少的烙著家庭的印記。一個和睦積極向上的家庭,可能鑄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則極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彌補的創傷。
2.學校教育因素。學校注重學生智能的發展,如果忽視了心理衛生,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損害。僅就負擔過重而言,引起的學生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后者。長期疲勞會造成學生心情憂郁、情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會引起學生精神失常,甚至輕生。
三、如何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父母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應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須嚴格要求,決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還要求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能過于順從溺愛,也不能過于嚴厲甚至專制,要有民主的作風。
2.學校教育中,首先教師自己要能夠面對現實、積極樂觀;教師具有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認知能力,能運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教師要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與他人交往中能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不論何時都不忘記為人師表,嚴以律己;所以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我們教師應首先擁有同樣健康的心理。
其次,對低年級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種游戲。有入學時的“自我介紹”游戲開始,有利于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還有“鏡中的我”游戲,通過學生自己照鏡子,學會自我觀察、自我描繪,進行自我評價;“文明用語”游戲,通過學生的表演學會日常文明用語,無形中規范了孩子的日常行為;“稱贊”游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稱贊,使學生明白,應當看到別人的優點,知道稱贊和尊重別人,從而使他們的情感交流得到鍛煉。另外還有互助游戲、日常行為習慣游戲等等。
再次,對中高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則體現出方法的多樣性,除了上述一些游戲、活動外,增加閱讀材料、心理問答、談心、交流等內容。通過對閱讀材料的分析,學習良好的心理品質;通過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組織談心、交流。無論是問卷調查,還是材料分析、談心等,都是建立在中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也恰好彌補了低年級游戲活動的缺點。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但是,當代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卻越來越突出。論文百事通究其原因,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本文僅從家庭因素方面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基礎
一個人的成長總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兒童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如果兒童從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學校教育就能順利地進行;如果兒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會使他們在接受學校教育時發生困難,學校久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去矯正他們的錯誤和缺點。因此,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行為習慣養成至關重要,它也直接影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成敗。
在紛繁的社會環境因素中,對人的心理發展影響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環境。這是因為:首先,家庭是人們出生的地方,是人們有生以來所接觸和生活的第一個環境,是一個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家庭對一個人的身心成長,道德品質的發展,個性特征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第二,家庭是人們連續生活時間最長久的生活環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過的,他們最初的道德觀念、價值觀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個人的心理品質、心理特點、性格以及行為習慣的形成與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聯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觀點、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員的作風、習慣、品德修養,家長的心理品質、心理發展水平和個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心靈。家庭環境對人的個性形成有巨大影響作用,同時對人的心理發展方向和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家庭結構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家庭結構是指家庭人員的構成及其排列順序。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家庭結構面臨著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發展的趨勢。當前比較常見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損家庭、重組家庭、流動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之間長期相處、關系密切,都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結構被打破,則會給青少年心理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如:父親或母親早亡,會給青少年學生造成很大的心靈創傷,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現行為不正常、情緒不穩定等現象。隨著離婚現象的增多,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些離異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語、性情孤僻、厭學情緒和逆反心理較強等心理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特別是家庭、學校的極大關注。目前,學校里有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就是由于殘缺的家庭結構造成的。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發展,首先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完整和睦的家庭。
3.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家庭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面個方面。子女不但要從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須的物質條件,也需要從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生活的氣氛和生活秩序,對于未成年子女的影響尤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脫離家庭、父母而獨立生存和生活,他們一步也離不開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好不好,對他們的身心影響極大。如: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必然使自己的子女失去歸屬感,心理上失去支持和平衡,造成心理障礙,在學校可能表現出沉默寡言、不合群、自卑等異常現象。實踐證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現為情緒穩定、性格開朗、人緣好、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信心等人格特征;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生活氛圍中的青少年,則容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和行為,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對現實強烈不滿等人格特征。可見,家庭生活氛圍是比較直接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社會環境。所以,作為一個家庭,除了為子女提供物質生活條件外,更重要的要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努力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給他們一個民主、和睦和安定的家庭。
4.家庭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撫養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養觀念支配的,有什么樣的教養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養方式,不良的教養方式會給青少年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從現實情況來看,以下三種不良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4.1專制粗暴型:父母專制、蠻橫、任性、不講道理,以圣人和教訓者自居,忽視孩子人格的存在。這種教養方式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厲,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孩子動輒打罵,絲毫不顧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縮心理,還會導致孩子產生撒謊、破壞,甚至偷盜犯罪等行為。
4.2冷淡型:一些父母因為熱衷于自己的事業,或者父母關系不良,導致對孩子管教不嚴、或者缺乏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膽怯、孤獨等性格。
4.3溺愛型:主要體現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從不違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給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對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滿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種種要求,父母從來都不加分析,一一照辦。久而久之,就會對孩子的個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孩子則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專橫跋扈等性格。
中圖分類號:B848.2文獻標識碼:A
一、青少年創新素質概述
創新素質是指個體在先天的基礎上,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并表現于創造性活動中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人格、創新思維以及創新實踐行為等。創新意識是創新素質的動力系統;創新人格是個體創新的自我意識和能動性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成熟水平而形成的有利于創造的心理特征;創新思維是有利于創造發現的思維品質;創新實踐行為則是在創新意識的動力能源支持下,以創新人格為支撐,以創新思維為操作工具所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它們之間既互相影響促進又各自獨立,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素質就是要從培養和建構這幾個要素入手。
從最近幾年的相關調查資料看,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創新素質現狀不理想。2004年,燕山大學大學生科學技術協會的學生曾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分布在河北的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科技大學等13所高校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50%的學生表示“不經常思索人們未解決的問題”;50%的學生表示不常閱讀現在所學專業的理論期刊;僅有23%的學生嘗試進行過某項發明創造;51%的學生沒有嘗試過寫學術論文。[1]2006年,我國學者王秀琴曾對南京市五所工科院校491名大學生,采用自編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有關創造、創新的知識了解極少。從大學生對自身創造力評價中可以看出,具有高創造力水平的特征的學生不到總數的1/3;盡管很多大學生對自身創造力評價很高,但與實際創造能力又很不相符;大學教學環境中有利于創造的氛圍始終沒有多少改進和提高。[2]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的創新素質的發展,總的來看不容樂觀,其關鍵是普遍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而創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創新教育是現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健康個性塑造的重要手段,它能極大地挖掘青少年豐富的智慧資源和內在的成就欲望,從而推進和加速人格的健康發展。通過廣泛開展創新活動,以促進大學生拓展自我認識,增強自覺、自信與自尊,堅定人生的信念與目標。大力開展創新素質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創新素質,不論是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還是對社會和諧進步,都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
二、青少年創新素質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創新素質與心理健康有著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緊密關系。創新素質作為個體所具備的高級心理品質,同時也能有效地促進和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創新素質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創新素質可促進個體釋放創造能量,為青少年健康發展提供能源和動力
生命總是在保持自身的同時,又進行著自我的創造和更新。當代德國著名哲學人類學家蘭德曼(Michael
Landmann)曾指出:“人必須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須決定自己要成為的某種東西,必須力求解決他要靠自己努力對自己解決的問題。他不僅可能,而且必須是創造性的。創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數人的少數活動中,它作為一種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結構之中。”[3]生命的本質表現,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沖動和潛在智能的顯發,青少年階段是個體生命全程中沖動和潛能顯發的最劇烈、最重要的時期。
(二)創新素質可深化個體認知發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和保健能力
青少年時期是最富激情、最富求知欲和創造力的時期,生理和心理都具有極大的潛在能量。在這個時期他們充滿了野性的熱情和思想的爆炸、幻想和英雄主義的沖動,充滿了烏托邦式的追求和革命精神以及按照自己的意志改變整個世界的欲望,他們在愛情和激情中激蕩。但是,處在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其思維也總會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狹隘性。他們的認知發展不成熟、不完善,不能客觀全面地看待世界和正確深入地認識評價自己。在面對變幻復雜的社會大環境時,他們可能會遭受到挫折和打擊,因而容易引發諸多心理問題。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伴隨創新活動能促進他們辯證思維的發展,幫助他們學會客觀辯證地認識自身和周圍世界,學會調控和適當處理各種疑惑與困難,從而促進個體心理健康。
(三)創新素質能加速個體人格的完善,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預防和發展機制上提供保障
創新素質的核心在于創新人格。創新人格主要包括獨立性、批判性與靈活性,幽默感、洞察力和責任感,好奇心和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能經受挫折的良好心態,以及堅韌頑強的性格等人格品質特質。19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倫朱利和瑞斯就認為,“天才”兒童就是那些具有中等以上智力、較高的責任心和較高創造力三方面特征的兒童,其中較高的責任心就是人格表現。一些相關研究者還對創造力得分甚高的中小學生進行了人格測試,發現他們在智慧性、樂群性、敢為性和低緊張性等特征上得分也很高。[4]還有研究指出,自我實現和其他人格變量,如態度、動機、價值觀、自我認識和自我控制等有顯著相關,可以預測具有高創造性的智力超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創新人格特征與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創新活動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個體的創新人格品質,促進個體人格的發展與完善。而人格素養又在個體心理素質中處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它決定一個人心理品質的特性和活動狀態。健全人格是個體有效抵御和克服心理危機,自我預防和消化各種心理問題,確保沿著健康、進取方向不斷成長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廣泛開展創新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開設創新素質培養課程,舉辦創新學術講座,激發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創造欲求
學校開設創新素質培養課程,是進行創新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應有計劃開設一些如創造學,智力發展心理學,創造力發展心理學,創新心理學以及創新思維科學等系列學科課程。把這些課程作為選修課在全校范圍開設,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修。
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聘請各個學科領域中的專家、學者現身說法,通過他們的深厚素養和廣博知識,生動形象地講述關于自己人生創造和奮斗的心得體會。專家和文化名人講座由于其深厚的學識素養和博大的人文情懷,以及他們令人矚目的學術建樹和社會貢獻,本身就是一個創新人才的鮮活榜樣,這類講座有著巨大的教育效應,對于激發青少年的志趣愛好和創造熱情,促進其心理健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二)在各門課程教學中滲透創新要素,積極引導青少年提高創新素質,發展創新品格
我國著名學者楊叔子院士曾指出:“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與基礎訓練不夠;過強的公共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5]因此,現代學校在教學內容上一定要放寬視野,要大幅度引進新的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體系,要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與創新能力的開發作為課程設置的重點。擴大選修課的種類以擴充、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增加學生選課的自由度,以推進學生創造個性的充分發展。
在課程教學中滲透創新要素,更重要的表現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創造性。主要是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創造性的設置某種問題情景來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將其解決,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課堂教學內容上,積極引進與之相關的國內外最前沿的飽含創新要素的教學資料,靈活穿插現實生活的相關創新案例,讓學生通過自由討論和積極發言,表述自己的創新體驗和創新見解,不照搬、不盲從指定死板的標準答案,以培育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創新意識。還可通過舉辦各種討論會和辯論賽,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以肯定的態度接納和贊賞學生提出各種奇特的問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新問題的能力和品質。
(三)廣泛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增強青少年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學校可以經常舉辦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科技創作競賽,大力宣傳和鼓勵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愛好和特長的學生參與到創新活動中來,并在活動結束時對他們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讓他們積極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充分展現其獨立創新的人格魅力。在科技創作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和創作興趣,以此喚起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熱情,并有意識地鍛煉和磨礪學生耐受挫折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素質不斷在活動中得到提升。
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類型的科學研究活動,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研究項目介紹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提出科學假設,獨立思考設計實驗方案,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其都有做出方案決定的自由并尊重他們各自的看法,在實驗室或研究所中通過實驗檢驗其結果,引導他們自己分析出現不同結果的原因。在論文的寫作上,可以讓學生自主命題、自己設計文章結構,老師只是提出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讓學生自己做出最后的判決。要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參與各種學術討論會議,為其提供展示新見解和新思想的各種平臺。
(四)建立青少年心理測評網和心理咨詢指導機構,為青少年創新素質發展提供個性化建議
創新素質的培育,從本質上講,是個體“自組織”的主動建構過程,需要青少年具備強烈的自我建構意識。只有具備了自我建構良好創新素質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動投身到各種各樣的創新活動中去,積極尋找自身創新素養中的弱點,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這些弱點,創新素質的培育才能不斷地完善和發展。為此,青少年需要增強自我認知,主動了解和正確評估自身創新素質發展的狀況與特點,并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有針對性地積極培養和塑造自身的創新能力與人格。學校應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負責建立標準的心理能力自測網,供學生自測以了解自身心理素質,包括創新素質的現狀以及優勢與缺陷,為其“自組織”的主動建構與完善提供針對性的指導。當然學生也可以在老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心理測評,并當面對其進行分析,以幫助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和提高。在心理咨詢輔導工作中,有必要把個體創新素質的現狀分析及發展指導納入其中,針對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內外現實條件,提供個性化建議,并幫助其制定出自我發展的切實規劃,對在發展過程中提出具體指導。
(五)提升教師隊伍自身的創新素質,確保青少年創新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美國心理學家托倫斯的研究表明,創新素質的培育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卷入創造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創新素質離不開教師創新素質的影響。要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創造潛能和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教師自身就應具備較高水平的創新素質與人格魅力。教師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就能夠靈活主動地了解社會與教育發展前沿的新動態、新信息以及發展的新趨勢,并通過自身對其客觀準確的評價和把握,吸收有益的營養并轉化為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一部分,從而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與風格,以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與內容,在自身敏銳的洞察力下針對不同個性與能力的學生展開切實有效的教學。高創新素質的教師往往能得心應手,使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彌散和充滿著創造性,在教師的巧妙點撥與啟發下,學生的心智得以開啟,思想得以升華,潛能得以顯發,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使學生激發出創新的熱情,形成創新的能力與品格。
綜上所述,創新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引導和發掘人的生命中的真、善、美的潛能,讓個體的能力和人格等諸多方面得到更全面自由的和更充分的發展,使青少年最終成為一個身心和諧健康,人格圓滿成熟,視野開闊高遠,素質全面博大的嶄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鵬,于蘭,劉助柏.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5(3).
[2]王秀琴.工科院校本科生創造力培養現狀調查[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07(1).
[3]M•蘭德曼著,閻嘉譯.哲學人類學[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一個極其重要而又充滿危機的時期。由于個體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內在需要與其實際能力、社會水平及個人政治經濟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這一時期的個體往往經歷較為激烈的內心和外部沖突的磨練,情感兩極化明顯,也易出現挫折感、悲觀等心理不平衡現象,因此這一時期常稱為“暴風驟雨時期”。然而這種心理沖突和心理危機是青少年時期必然要經過的,成為青少年的某種心理發展階段特征,逆反心理現象尤為突出。這也是家長、學校領導和班主任最頭痛的問題。現就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談談個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結論所產生的逆向反應情緒。形象地說,就是“你叫我這樣我偏那樣”。其表現多是懷疑、抵觸和不滿。如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常會遇到教師表楊一個學生,卻引起一些同學的不服氣;教師批評一個學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學的同情和辯護。
2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歷來都受到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家長的特殊關注。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
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
三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
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好人好事無人夸,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是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3正確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
逆反心理是一種現實且普遍存在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與家長的抵觸更為尖銳;中學生處于成長發展階段,可以說中學生既是成熟的兒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盡管方式和程度有差異,但給中學生健康成長構成障礙,給教師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響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的實施。要明確,在教育過程中,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觀存在的,人們不能任意消除或改變這種心理現象。尤其要對逆反心理做一分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首先,對于學生正確的逆反心理現象,教育者要能夠容忍、肯定、鼓勵。因為一定意義上講,這種逆反心理現象是科學發展、社會進步、個體健康成長的催化劑。
其次,對于學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現象(如主體對正確、科學的客觀環境要求表現出的抵觸情緒及相反行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時要善于說服、勸告,減弱以至糾正這種逆反心理現象,以達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之目的。
第三,如果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中,正確合理的與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體連同不端的人格與正確的信息、或良好的動機與生硬的態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導學生要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原則,分清逆反心理現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與支流,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以現象代替本質,學會客觀、公正、全面、發展的看待自我與非我,從而不斷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善于發現學生逆反心理的萌動。
自古,為人師者便是“傳道授業解惑”,時至今日,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養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教師應是出色的指揮家,他所指揮的不是學生的形體,而是學生活蹦亂跳的思維。因此,教師應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機敏,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甚至每一個眼神,來洞察每一個學生內心世界,從而及時捕捉發現學生逆反心理的萌動,以便及時進行引導。
(2)明辨學生逆反心理的性質。
發現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靜對待,準確判斷其性質。一般來說,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與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負信息刺激而產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確的,正信息刺激而產生的逆反心理則是錯誤的。對待逆反心理,就不應冷漠批評,而應熱情支持、贊揚、保護。
(3)對學生逆反心理要“對癥下藥”正確處理。
對于正確合理的逆反心理,我們要給予支持、激勵,促其強化并引導變為積極的行動,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促其個性和特長健康發展。對于偏激的甚至錯誤的逆反心理,我們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壓制,而應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和實質,教育他們學會冷靜思考,科學分析,努力使主觀與客觀一致,保持認識上的正確性。
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
42歲的劉女士是一家公司的會計,女兒16歲,今年上高一,學習成績還不錯。
“女兒是個乖乖女,是全家人的寶,以前孩子在學校有什么新鮮事總是和家人訴說,現在孩子上高中了,個子也一下子長高了,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不愛和家人交流了,高興時能和你聊聊身邊的事,不高興了問什么都不多說。去年,女兒看到好多同學都有了手機,也非常想要,和她爸和我說了好多次。我們做家長的也覺得孩子還小,正是學習的時候,要手機沒什么用,就沒有滿足她,沒想到孩子因為這件事還和我們慪半天氣。今年我們就和女兒承諾,要是能考上重點高中就先給她買個手機。女兒很爭氣,通過努力考上了重點高中,于是暑假我就給女兒買了個手機,不過女兒有了手機后,把手機設上密碼,QQ也換了密碼,房間的抽屜也上了鎖。我真擔心孩子因為這些分了心,更擔心為此影響孩子的學習。不過孩子還是很聽話的,不讓她做什么,雖然很不情愿,但是很少頂撞我們。開學前一天,同學約她出去玩,她爸爸知道后,不讓她去玩,讓她準備迎接開學。她雖不高興,但也沒有出去玩,氣得一天也沒有和她爸爸說話。”
“這些可能都是孩子青春期的表現吧!孩子學習壓力大,逆反心理也很強,我們做家長的要好好引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毛毛:
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毛毛乖巧伶俐,在家不僅得到家長的寵愛,在學校也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采訪毛毛,她卻不好意思地在玩弄手里的小熊。
“我是家里的小公主,每天快快樂樂,什么事都是爸媽給安排好的,不過每逢節假日,爸媽給我報的各種特長班是應接不暇,加上學習的壓力,看到別的同學玩,心里也怨恨過爸媽。不過我對特長班還是比較感興趣,學什么也學得比較快,爸媽對此還是比較驕傲的”。
“不過慢慢地我不愿意主動和爸媽交流了,有時候他們會強迫我去按照他們一些想法去做,我也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空間。像人家外國的孩子,有什么想法總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鼓勵。”
“尤其上了初中以后,我愿意和同學們交流,因為我們有共同語言,和爸媽有代溝。同學們都有了手機,平時用手機交流,還可以促進學習,他們卻怕我有了手機會影響學習。真是郁悶!不過平時我還是挺害怕我爸媽,也不想讓他們為心。總之,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也會安排好我的學習和生活,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讓所有愛我的人放心。”
專家簡介:
王宏,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西省心理學會會員,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師,曾近20篇,其中獲國家級論文二等獎兩篇,其它論文獲山西省一等、二等獎。在四川省汶川發生地震后主動到什邡市洛水鎮做心理危機干預。
家長張先生:
孩子是我心頭的痛
張先生,46歲,省城某媒體記者,兒子今年15歲。提起孩子,張先生一臉的無奈:“怪我們做父母的沒有教育好,孩子今天這樣是我一生的痛。”
在孩子10歲時我便與老婆離婚了,孩子跟著我。開始孩子學習不錯,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便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每天接送孩子,既當爹又當媽。但是孩子的性格慢慢有了變化,沉默寡言,問他什么也是哼哼哈哈。在孩子上六年級時,我因工作經常出差,放松了對孩子的管教,結果老師不斷地打電話給我,說孩子經常缺課。我非常生氣,便打了孩子一頓。沒想到孩子一星期沒有回家,也沒有去上課,找到他時是在一家網吧里。
從那以后,我也不再管孩子。孩子成了網吧里的常客,上學那就是想起來就去。結果學校讓我給孩子轉學。沒有辦法,我找關系又給孩子找了一個寄宿制學校。沒想到好了幾天,孩子又開始逃學……
有些事情說出來都可笑,因為孩子,好多警察都和我非常熟了。有時候,孩子上網到深夜,身上沒有錢又回不了家,他就打“110”,說自己回不了家了。警察把他送回家后經常把我教育一頓,就這樣隔三岔五警察就會來我家一趟。
孩子剛上初中一年級就不想上學了,告訴我,什么也學不會,坐到教室就頭疼。我也和他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給他講,沒有辦法。孩子輟學后,那就更是瘋玩,我工作也忙,不再管他。經常和一些比他大的孩子玩,上網打游戲、聊天。沒有錢了就到我單位找朋友、同事5元10元地要。時間長了我也就麻木了,有時候我們坐在一起聊的時候,我也就不再把他當成孩子,反而像是個朋友。
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一開門看到家里有一個女人,30歲左右,孩子把我叫到一邊笑著說,這是給我介紹的對象,鬧得我哭笑不得……
現在,他瘋玩了幾年后,覺得也沒有什么意思,我就又給他聯系了一所技校,讓他學點技術,將來也算有一技之長吧!雖說我的孩子現在剛15歲,可他的想法和心理年齡卻很成熟。我真是擔心他這樣長大會不會對將來有影響。
孩子張明:
上網是我最大的樂趣
和張先生聊完,記者又單獨和張先生的孩子張明(化名)進行了接觸,雖說張明剛滿15歲,但是沒有了青少年的那種羞澀和稚嫩,而是一臉的成熟和狡黠。剛一見面,張明便對記者說:“我叫你哥吧!叫你叔叔我不習慣。”
“我爸媽離婚后,對我的打擊很大,看著我爸每天為勞,好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壓抑,學習的興趣也慢慢消退。后來,我爸因工作也經常出差,同學們知道了我爸媽離婚,經常在我身邊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我一下子崩潰了,對我爸、對家、對學校,我特別厭惡。此后,我便開始逃學、上網玩游戲,虛擬世界讓我找到樂趣。我爸第一次打我以后,我就在網吧里呆了一個星期,餓了就向同學借錢,買面包或方便面充饑,一天只吃兩頓,沒錢上網我就看別人上網,有時候幫助別人一起玩,還能蹭吃蹭喝。從那以后,我爸再不敢打我,也不多管我了,上網成了我最大的樂趣。
到13歲時,我就不上學了,和比我大得多的人玩。沒錢了,我還找我媽要過幾次錢,還偷了她幾次錢,后來我媽就不再給我錢。沒有錢我很無奈,又想上網,就去偷網吧門口的自行車,偷過五次,每次都能賣二三十元。最后一次讓別人給逮住了,一頓暴打,看我還小就沒有送我去派出所。”
張明無奈地搖搖頭,問記者說:“哥,給支煙抽吧!”張明接過煙,利索地拿出一支點上,很自然地把剩下的煙裝了起來,并對記者笑著說:“還是好煙啊!就算你采訪給我的辛苦費了。”
“時間長了,我和網吧的老板也混熟了,就在網吧里當網管,管吃管喝管上網,每月還給我300元。第一個月發工資,我還給我爸買了兩盒好煙。我和爸的關系也慢慢好了點,我經常上網聊天,也想給我爸找個伴,畢竟他還不是太老。
這幾年我也瘋玩夠了,我爸和我商量想讓我學個技術什么的,我想學修車,再說吧!像我這樣真是一生都毀了……
在此,我也想提醒家長們,一時的沖動不僅毀了一個家,還會毀了一個孩子。
針對以上個例和一些家長對青春期孩子叛逆性格的抱怨,本刊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西省心理學會會員、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師王宏,她告訴記者,受應試教育影響,家長總是用過于功利的眼光看孩子,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常常忽視或無視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十幾歲的孩子仍然是弱勢群體,生理、心理發育還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關愛、師長的重視、同學的友誼。同時,他們又正處于身體斷乳期,認為已經長大,可以獨立面對社會。如果家長或學校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變化,對待孩子仍采用包辦、干涉、指責方式,不僅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王老師向記者介紹,太原市十二中早在1998年就開設了心理健康課,2003年成立了心理咨詢室,隔周給孩子上堂心理課,以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尤其是新生入學后,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心理很容易失衡,他們會為新生準備如何適應新學校的講座。還在學校開展了心理短劇、如何感恩、如何認識自己、安全上網、意志的培訓、走出自卑的陰影、青春期異往等等的課程,讓青少年學生親自參與,效果很好。
談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表現時,王老師介紹,大致可分為:學習類問題、人際關系類問題、情緒類問題、受挫心理類問題、自卑心理問題及青少年性心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王老師結合案例,進行分析,給出建議,以幫助青少年以及家長正確面對和引導其健康成長。
學習類問題
案例:張某,男,12歲,學習成績差,對學習不感興趣,非常貪玩,尤其愛玩游戲機,父母對其無奈。
案例分析:這是一個學習動機不足的案例,具體表現為:厭倦學習和逃避學習,學習懶散,上課經常出現分心和厭倦情緒;不愿看書、不愿動腦,將大量時間放在其他活動上;學習精神不振,對學習冷漠、畏縮,經常以多種借口回避學習活動;學習目標缺乏或不明確,學習行為具有從眾性和依賴性;學習方法不當,沒有掌握靈活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學習沒計劃,很難適應新的學習任務。
專家建議:學習動機不足是個體、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應著重從個體因素入手,全面地進行分析和有針對性地提供輔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協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其學習具有明確的努力方向;2.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提高對學習意義的認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家長切忌對孩子包辦代替,應給孩子一定的學習和生活空間;3.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在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4.引導孩子對學習成績的優差進行正確的歸因;5.指導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技能,如復習方法、記憶策略、聽課方法、閱讀策略、學習自我監控策略等;6.制定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增強學習有序性,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人際關系類問題
案例:李某,女,13歲,小學班主任是其母親的同學,加上她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所以老師和同學都很照顧她,像個驕傲的公主,但到了中學后,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與同學關系很不融洽,心里很難過,感到孤立無助,情緒低落。
案例分析:這是一個新環境適應問題。因轉換學習環境而產生的適應問題在新生中普遍存在,它會導致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功能的損害。表現如下特征:癥狀通常是慢慢形成的;必定面臨過環境的突然或很大變化;癥狀不會因環境改變而立刻好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原因:明確是生活事件(變化)引起了應激反應,如新的學習環境;挫折耐受力低;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家庭教育不到位。
專家建議:做適應的主人,不做適應的奴隸;盡早認識到生活、學習中可能碰到的各種問題,認識到生活過程中總有失敗;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設法改變自己的想法、態度與行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鍛煉自己與人交往的技能,把自己融合在歡樂與團結的學生群體當中;建立同情心,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
情緒類問題
案例 :王某,15歲,女,青春活潑,平時總把日記本鎖到抽屜里,好像有十分秘密的事情,父母覺得很奇怪,莫非孩子有什么秘密?有一天,他們撬開抽屜看了孩子的日記,被王某發現了,她情緒激動,質問父母怎么能偷看她的日記,當著父母的面把日記本撕了。其父母驚愕地站在那里,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連爸爸媽媽都不信任了。
案例分析:王某的氣憤源于父母對“自我秘密“的侵犯,父母的愕然、驚訝是因為缺乏對青春期孩子心理特點的了解。
專家建議:家長應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自主性和成人感是他們自我意識急劇發展時期的一個特點,也是其個性發展的轉折點,如果不尊重他們或者生活上過分地照顧他們,就會使他們產生自卑、焦慮或敵對破壞的消極情緒,影響他們個性的健康發展;青少年自我意識雖有了飛速發展,但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要多與父母溝通,全面評價自己的行為,提高自我認識水平。
異往類問題
案例:M是初二的學生,男,班長,學習成績也不錯,老師同學都喜歡他。可是,到了初二下學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有一次,M組織同學排練節目,和擅長唱歌的女同學K接觸較多,兩個人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同學們開始拿他們開玩笑。不久,班主任老師也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還批評了他們。不容他們兩個人解釋,并通知了雙方的家長,家長也不容分說批評了他們,M和K都很委屈,M變得有話不愿和家人說,對老師也產生了很強的抵觸情緒,上課故意頂撞老師,在老師的批評下干脆曠課。
案例分析:這個案例屬于異往中的逆反心理偏差問題。造成M出現行為偏差的主要原因:其老師、家長不懂得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不能正確對待他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處理不當,使矛盾激化;M仍處于半幼稚半成熟時期,容易產生固執偏見,逆反心理很強,以為對立與破壞是表現自己的堅強、勇敢,是英雄行為。
專家建議:理解他們,真誠地關心和幫助他們,青少年隨著生理發展,渴望與異往,這種心理很正常。老師與家長應多引導而非限制;要多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不要無端猜疑;要善于發現和支持他們的正確行為,重新點燃他們自尊的火種。
自卑心理類問題
案例:Q是初一年級實驗班學生,13歲,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錯,是班上的佼佼者,上中學后家長和老師對其寄予很高的期望,她也很努力,但學習成績仍然退到了班里30名后,敏感的她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稱自己是“一條被淹死的魚”,產生自卑感,痛苦不安,影響睡眠。
案例分析:該學生屬于焦慮自卑心理。主要是學習壓力太大,對學習效率、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壓力一:自我內部的壓力。“我始終應該樣樣比別人好”, 是一種絕對化的非理性觀念,是她問題的根源,當現實生活中出現比別人差的狀況,且自己覺得已經盡力時,現實與認知無法協調,于是產生焦慮和自卑;壓力二:來自外部的壓力。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值過高;壓力三:學習環境的壓力。實驗班都非“等閑之輩”,競爭對手都很強。
專家建議:①緩解學習壓力。從改變她的認知著手,幫助她從自我困擾中走出來,引導她領悟到“沒有人能夠樣樣都比別人好”,指導她正確面對成績的起伏和人生競爭成敗;② 重建自信。家長和老師降低期望值,轉變教育理念,給予更多的理解、鼓勵和支持;③形成合理的用腦習慣。學習效果的提高重在方法的改進,而不是無限制延長學習時間。
如何預防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B844,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841(2012)03-0069-06
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須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標準是心理健康含義的具體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診斷、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構建及促進臨床心理治療的基礎,不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一個亟待回答的實踐問題。關于心理健康標準,國內外心理學界數十年來發生了曠日持久的爭論,可以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形容。有研究者對1987—2006年間我國心理健康標準研究的論文進行計量學分析后發現,討論心理健康標準的論文數量逐年增長。但迄今為止,學者們仍沒有形成一個共識。本文通過對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的深入探討,系統分析兩者的關系,澄清兩者的混淆,為心理健康標準及心理素質標準的制定及相關測量工具編制提供科學依據,促進該領域研究的深化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效開展。
一、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關系探討的現實價值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年9月)要求“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2002年4月)強調:“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林崇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不要過多地強調學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們一直強調“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徑是培養其健全的心理素質”。科學探討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關系對于從根本上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弄清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本質區別及其關系對于科學創建中國本土健康心理學和有效指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關重要。從心理健康教育實際需要角度看,可為心理健康指標的確定及量表的編制提供理論基礎,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素質標準的眾說紛紜,從而改善目前研究者們將心理健康標準的心理狀態與心理素質標準的心理品質混為一體的現狀,建立在正確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本質內涵結構的基礎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測量指標和評價標準。從學科建設需要角度看,可以進一步從實證的角度開展相關問卷調查、追蹤和實驗研究,從而闡明兩者的關系機制,“從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質發展的動態過程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歸因分析”,為維護心理健康,預防和緩解心理健康問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促進學科發展。
心理健康的標準各異,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確定的依據不同、對“標準”把握的寬嚴尺度不同,而實際上這種方法論層面的差異可能隱含著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及其關系缺乏科學的分析和明確的認識。“長期以來,學者們就心理健康標準本身的研究較多,對心理健康內涵與實質的探討較少。心理素質研究領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雖然編制了不少心理素質問卷、對心理素質進行了許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問卷、其研究往往沒對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梳理,內涵結構混淆不清,兩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標來測量心理素質,或用心理素質的一些指標來測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則直接用心理健康的問卷來測試心理素質,只是將心理健康的概念換成了心理素質。這些均嚴重制約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相關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實踐的效益。為此,有學者就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爭論不休的一個根源就是沒有區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可見,對心理健康、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及其兩種關系的正確認識,是解決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的重要理論前提,對于該領域及其相關研究也至關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結構
(一)健康的內涵結構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結合而成的復合概念,因此要從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內涵結構,有必要分析其屬概念健康及其本質。
關于健康這一概念,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中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是一種在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狀態”,這是至今為止應用最普遍的、認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該定義認為:健康不僅包括個體健康,還包含群體健康(社會健康),并從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基本側面形成了三維立體的健康觀,SRHMS等國內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個方面對健康概念進行操作化處理的。此外,我國學者在國外四維健康新概念的基礎上也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身體不虛弱的狀態,而是包含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狀態”,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外還包括道德健康。實際上道德健康也是社會健康的重要方面。
從上述關于健康的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健康的本質是一種狀態,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等基本方面。作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體健康狀態的必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質上也應是一種狀態,即一種完全的心理狀態。
1.引言
激烈的社會競爭不但影響著社會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對在校園中學習的中學生帶來諸多影響。學業壓力的增大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課這類非升學科目非常忽視,使得我國中學體育課程的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課外時間被諸多補習培訓占用,無法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導致當今的中學生長期運動量不足。
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有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響似乎僅存于學術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顯著影響。2005年較199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我國學生雖在形態發育方面有所提高,營養狀況方面顯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素質等方面均明顯下降,肥胖和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升高。辛自強研究發現,我國中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長時間以來持續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緩慢下降[1]。
本文通過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進行分析,在介紹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議。
2.概念界定與理論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狀態,包括積極的情緒情感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2]。如性格、心理動力系統、認知風格、自我、應對方式以及人際素質和適應狀況等[3]。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機制有以下幾種理論模式:
2.1 轉移注意力假說
一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是情緒方面存在抑郁、焦慮等問題的人,注意力往往專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體育鍛煉對生理資源的占用能使個體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暫時忘卻,或積極宣泄,體驗鍛煉的快樂感。Bahrbe等認為,體育鍛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機制之一是為參與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徑,避免深陷困擾[4]。
2.2 興奮與抑制平衡理論
體育活動中,由于各種感覺信號輸入機體引起喚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奮。馬爾蒂森認為運動具有抗輕、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會交往假說
社會適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體育鍛煉通常涉及與他人共同參與,促進人際交往的發展。任若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常有自閉傾向,引導和鼓勵參加體育活動能增加其交往的機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5]。
2.4 內啡肽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身體鍛煉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抑制低落情緒,減少痛苦感,使人在運動之后精神狀態良好,精力充沛。
2.5 認知行為假說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種任務并達到預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種信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在完成鍛煉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動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對抵制不良情緒的影響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中,以中學生為被試的研究較少。在整理分析相關文獻后可以發現,由于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課程任務的特殊性,相關研究更多的考慮了學業方面的因素。具體研究方面如下:
3.1 與抑郁、焦慮相關的研究
錢青文發現初中生較少進行有氧運動,學習和娛樂導致的久坐行為卻不斷增加,與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相關密切[7]。邱遠在對中學生抑郁、焦慮與體育鍛煉的關系考察中發現,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周煉次數、次煉時間、運動強度和堅持程度對改善男生的抑郁有顯著積極影響,喜愛程度和次煉時間對女生有顯著作用;在焦慮方面,周煉次數的積極效果最明顯[8]。
3.2 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的研究
孫利紅發現,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與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相關最強[9]。袁貴勇的研究發現,體育鍛煉與生活滿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關,運動時間與運動頻次對生活滿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預測作用。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能顯著提高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宋鋒在調查中發現,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在家庭形式的體育鍛煉上主觀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與同伴一起、學校組織、單獨一人;印證了中等運動量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的結果[10]。
3.3 與心理韌性相關的研究
戴麗玲的研究顯示,不同鍛煉次數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維度存在顯著差異;不同鍛煉時間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目標專注和情緒控制維度存在顯著差異[11]。歐陽翠云發現,參與體育鍛煉的中學生有更高的心理韌性,表現在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積極認知、自我悅納、情緒的穩定與控制上;體育鍛煉可通過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等中介變量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產生影響[12]。
3.4 與整體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
蔣碧艷調查發現,體育鍛煉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較大的運動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應[13]。蔡賡發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后疲勞程度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外部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內部動機是導致心理健康產生變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強化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14]。盧宏偉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較高,尤其在抑郁、焦慮、偏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敏感性、強迫癥等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有明顯差異[6]。
4.存在的不足及對未來的展望
對相關文獻整理后發現,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作用在中學生中效果顯著,體育鍛煉水平高的學生更少出現抑郁和焦慮癥狀,有更多主觀幸福感和更強心理韌性,總體上顯現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同時也發現,大多數學者采用相關研究方式,少有干預方法的研究。因此,國內鮮有能成功運用到現實教學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應在考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基礎上,加強干預模式的研究,解決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自強,張梅.1992年以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變遷:一項橫斷歷史研究.心理學報.2009, 41(11):69 -78
[2] 王永麗,俞國良,林崇德.學習不良兒童心理健康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編制.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鵬.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四川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17(5):61-62
[6] 盧宏偉.中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學高中生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5-7
[7] 錢文青,孫瑩,王彩紅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運動及久坐行為對心理認知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遠.中學生抑郁、焦慮、人際敏感與體育鍛煉關系的調查研究.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04,18(4):1-4
[9] 孫利紅.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研究.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5,21(2):36-39
[10] 宋鋒.青少年體育鍛煉中主觀幸福感與運動習慣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37-39
[11] 戴麗玲.身體鍛煉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內江科技,2010,6:164-165
1 引 言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處。體育本身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與教育功能,決定了體育運動通過多種組織形式實施于人際交往的環境下,使學生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受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它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身體活動方式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們的體質、調節他們的情緒、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使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與個性品質,也增強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幾乎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情感。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增進自我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2 提高體育心理素質的意義及必要性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面臨的學業、升學、各類等級考試、就業壓力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現實生活中學生獨生子女的比重越來越高,學生個性越來越強,心理問題漸趨嚴峻。這種心理危機現象蔓延下去,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響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2.1國內高校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發展現狀
據對我國大學生相關調查發現,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紀初上升至約30%,其中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約占10%。從總體水平看有超過60%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并呈現出繼續上升的趨勢。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陳志霞等人運用“自殺態度調查問卷”,對101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占10.7%。由此可見,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校園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越來越被重視重視,強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體育心理素質的而提高對于促進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搞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縮減體育課程的學時數的現象。
2.2體育心理素質的內涵與特征及現實意義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體現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有:(1)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2)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3)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與自我認知度;(4)良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5)完善的情感與情緒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體育心理素質簡言之,就是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形成的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個性和意志品質、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強的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而體育則是人腦的思維通過作用于身體,來實現完成各種運動動作的過程。在運動的過程中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學生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對于體育促進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提高,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愈加明顯。尤其是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對促進學生個體的過渡、成長、社會與環境的適應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園體育促進良好體育心理素質養成的可行性及意義
學校體育對學生個體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的積極影響是其他教育內容不可代替的。這點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歷程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識和肯定。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的邱遠教授基于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測試量表、實驗組對照法、文獻資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呈明顯下滑的趨勢,已經嚴重的影響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該研究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作了全面的研究與分析,并對學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進行了有利的探討,為我國體育心理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國內還有其他一些專家學者在該領域的調查和研究,也在體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方面提出了許多值得借鑒的建議與對策。(1)利用體育教學的直觀、實踐性促進學生智力水平的發展與提高;(2)利用體育競賽的公正性、公平性,推進學生個性品質與心理水平的完善與提高;(3)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各種壓力、愉悅心情、調節情緒,促進學生情感發展;(4)利用體育活動的緊張性、競爭性、靈活性提高學生的應激性和適應性,完善與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5)利用體育運動參與中體驗勝利與挫折,有利于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自性心與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價內向型的學生;(6)利用體育活動的集體性、協作性、感染性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體育的參與性、娛樂性、積極進取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養成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2.4校園體育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的優勢
(1)適用群體廣泛;(2)能夠有效彌補常規心理咨詢室咨詢工作的不足;(3)實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顯,實用性高;(5)尤其適用于高校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