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8 03:39: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關于冬天的古詩句,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感悟古詩大意,了解梅花的特點,體會詩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花嗎?誰能告訴我哪個季節花開得最鮮艷?(春天)
2.是呀,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各種各樣的花都爭著搶著開放,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到了冬天,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襲擊都凋謝了,可有一種花卻不怕嚴寒,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你們猜猜看,這是什么花呢?(梅花)
3.說得對,你們有沒有見過梅花呢?在哪里見過?是什么樣的?(學生介紹)
4.是呀,梅花原產于我國的東南部,因此在北方很少見到。老師搜集了許多關于梅花的圖片,我們共同來欣賞一下。(課件播放梅花觀賞圖,配樂,教師解說)
梅花原產于我國的東南部,喜歡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不畏嚴寒,有200多個品種,生長很有特點:先開花,后長葉,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細地數一數,就會發現它的花瓣是五瓣,或者是五的倍數,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梅花有的結果,有的不結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層,那么它多數都能結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兩層或兩層以上,一般就很少結果,只能供人觀賞了,梅花有大紅、粉紅、白色、黃色等好多種顏色,植物學家們還新培育了其他顏色的梅花呢!好讓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給大家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5.好了,同學們,欣賞了這些美麗的圖片,聽了老師詳細的介紹,現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學生自由匯報)
6.揭題:梅花這么美,引得許多詩人為她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宋朝詩人王安石所作的古詩《梅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習“梅”字。
(1)指名拼讀。
(2)怎樣記住這個字?(猜謎語:每天站在木頭邊、加一加、拆部件、老師重點教給形聲字的識字方法:梅是形聲字,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左邊的“木”字是形旁,表示梅字的意義和樹木有關,右邊的“每”字是聲旁,表示“梅”字的讀音和“每”相近。漢字中大部分合體字都是形聲字,因此學會用形聲字的方法識記生字非常重要。)
(3)“木”字家族的成員可真不少呢!你還知道哪些“木”字旁的字?(松、楊、柳、柏、楓、桃、杏、李)這樣歸類學習,也是識記生字的好辦法。
(4)你能結合剛才的短片用“梅花”說一句話嗎?
二、初讀古詩,熟讀成誦
1.看來你剛才看得非常仔細,聽得非常認真。短片中向我們介紹了梅花的許多特點,那詩人王安石又是怎樣描寫梅花的呢?
2.請同學們打開書,聽老師讀詩文,注意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3.梅花多美呀!你們也想這么美美地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拿起筆,端好書,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做上記號,再逐句把詩文讀正確。
4.指名讀課文。
5.男女生分讀。
6.齊讀。
三、隨文識字,意境中感悟
讀了這么多遍,你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隨機體會詩句內容,并在意境中識字。)
1.“墻角數枝梅”
(1)梅花開放的位置――墻角。識記“墻”字。我們班有墻嗎?用手指指墻在什么位置?這個字的筆畫這么多,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猜謎語:左邊有土回不來)
(2)“數枝”(課件演示:一枝、數枝)數枝就是很多枝,墻角數枝梅就是墻角有幾枝梅花。
識記“數”字。“數”這個字念“shu”,你在哪里見過這個字?(數學書)這個字還有一個讀音你知道嗎?“shu”(課件出示)數一數,我們來數一數這個小組有幾個同學?
識記“枝”字。這個字比較簡單,你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組詞、形聲字、加一加等)
小結: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告訴了我們幾枝梅花盛開的地點。除此之外,再來看看古詩,你還讀懂了什么?
2.“凌寒獨自開”
(1)梅花開放的時間――開在冬天里。從哪個字看出來的?“寒”,現在就是冬天,我們到外面去,就會感覺到天氣比較寒冷。寒冷的反義詞是“溫暖”。因為天氣冷了,所以我們要戴上帽子,因此這個字是寶蓋頭,這兩豎就像我們的脖子,為了保暖我們還要圍上圍巾,這三橫就像圍巾,包裹得嚴嚴實實,兩只小腳丫也藏在了皮靴下。瞧,這么復雜的字我們用講故事的方法就記住了。
(2)“獨自開”就是獨自開放,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許多花在冬天都凋謝了,只有梅花還在盛開)這說明梅花――非常勇敢、頑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獨”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在學習新字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部首“反犬旁”。(領讀)由三筆寫成。數筆畫,教學新的筆畫名稱“彎鉤”。(書空“獨”字)你能幫“獨”找個朋友嗎?它不喜歡一個人。(孤獨、獨自、獨立、單獨、獨一無二、獨唱)
(3)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寒,就是寒冷,獨自開就是獨自開放,那“凌”是什么意思呢?老師告訴大家“凌”在這里是冒著的意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跟老師讀“ling”你能給“凌”組個詞嗎?(凌晨、凌空、凌云、凌亂、冰凌)
(4)那么從這一句話中,我們看到了梅花的頑強不屈,不畏嚴寒,讓我們帶著對梅花的贊美來讀一讀前兩行詩句。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在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么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從哪里知道的?
(1)梅花是白色的。(遙知不是雪)
這里我怎么沒有見到“白”字呀!“遙”就是遠遠的。在遠遠的地方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飄來。 “遙”,就是遠的意思。這個字是半包圍結構,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嗎?(換一換)
(2)作者差點就把這潔白的梅花當成雪,可仔細一分辨,不是雪,為什么呢?“為有暗香來”因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飄來。“暗”這個字念“an”,本意呢是光線不亮,它的反義詞是“明”,你能幫它找到朋友嗎?(黑暗、暗示、暗號、陰暗)
4.配樂有感情地讀課文,邊讀邊加深理解。
同學們說得真好。這就是梅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國的國花,詩人寫下這首梅花,也寫下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喜愛。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梅花穿著雪白的衣裳,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在寒風中傲然開放!現在你們面前就是美麗獨特的梅花,你們想不想做一回詩人,美美地吟誦一下這首詩呢?(齊讀)
5.熟讀成誦。
老師也很喜歡這首古詩,喜歡梅花以她潔白的花朵,給大自然增添美;喜歡梅花以不怕嚴寒的品格,為人們樹立了榜樣;喜歡梅花以她的暗香,給人們送來了喜悅。現在老師和你們一起試著把這首詩背下來,好嗎?
師生合作對讀對背、自由背、個別背、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集中認讀,強化記憶
古詩同學們都已經能夠熟讀成誦了,看來本課這些比較難的生字也應該沒問題了,是嗎?我們一起來進行一下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開火車拼讀。
2.去掉拼音讀。
3.游戲:賞梅花。將詞語寫在梅花形的卡片上。讀對的將梅花送給她。
梅花墻角 數學樹枝 凌云 寒冷 獨自 遙遠 黑暗
數九寒天 五花八門 獨一無二 柳暗花明
五、總結
1.出示句子: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是說梅花飄香緣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艱難困苦,才能取得成功。希望同學們也能夠學習梅花的精神,勇敢地面對困難與挫折,經歷了磨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感悟春天①江南的春天,總是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悄悄來臨的,“杏花春雨江南”,這是上了名詩之頁的。數落我經歷的幾十個春天,總是乍暖還寒,反反復復需要沖破凜冽的西風和反攻的寒潮才降臨人間。因此春光很金貴,春色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窺視,總在不經意中,只一眨眼,便進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難覓的感慨。
②珍愛春天,是熱愛生活的一種執著,這也是對照冬天的歲月,有比較而又有鑒別的一種實際行動。雖然說,冬天的寒冷對于世界,是凈化,是考驗,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這也是一種反襯和折射:沒有堅冰,誰去認可紅梅的?沒有白雪,誰去判定青松的 ?但是那似乎是哲學的命題和詩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眾的,才是為偉人和凡人,詩人和農人共同承認和贊美的。
③誰不承認春天是美好的?“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詩人白居易就是這樣說的,翻翻一部唐詩吧,那里面盡有李白、杜牧、韓愈、李賀們的春感慨。擺著道學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詠唱春天呢?北宋理學家程顥寫下了《春日偶成》,還成了《千家詩》選本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對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日》詩。和尚是最講究四大皆空的佛門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動“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寫下了這樣的名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在中國的古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們從各個角度歌唱春天,從春風、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鳥、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來盡情歌唱,進而從欣賞春天寫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這可以說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如果這位生在封建時代的女子奈何不了這種生活,那么現代的那位美國哲人桑塔耶納則更有甘愿為春天俘虜的意味了。這位先生長期在哈佛教書,50歲那年,春日的一天站在講臺上,偶有知更鳥飛來,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他回過頭來,向學生們說,我與陽春有約!說完便沖出教室,開始了他云游歐洲大陸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們每個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開啟人們的感情之源,心靈之泉,難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聲字就是“春”,難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語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萬和春住”。居住在大觀園中的湘云更是大聲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可是事實上春光難永駐,有來必有去,誰也擋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結局。不管是落花有意,還是流水無情,都是表現了時間之易逝的自然跡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進取中的春光,則當常駐于有志人和奮斗者的歲月年華里!
1、讀完第①段,你感覺到在作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第②段空格處依次填入兩個恰當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高潔爛漫
B、爛漫高潔
C、爛漫高大
D、燦爛高潔
3、作者在第③段中引用了許多古人的詩句,其目的是什么?作者的這種寫法對你的語文學習有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這可以說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一句中的“這”具體指什么?你猜測一下“概莫能外”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是怎樣具體表現“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這”具體指_________。“概莫能外”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是運用________________具體表現“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5、作者從春天里得到了怎樣的人生感悟?(請用第⑤段中的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多雨、短暫、來得艱難(春光金貴,春光難覓,雨水多)
2、B
3、作者引用許多古人的詩句的目的是為了表現誰都承認春天是美好的。
這種引用許多古人詩句的寫法使我們意識到平時要注意積累古詩名句。
4、“這”具體指“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一、?理解性拓展
詩詞,往往是詩人經歷、思想、情感的真實寫照,所謂“情動而辭發”,我們要引導孩子學習一首古詩,就要讓他們對作者的時代、人生經歷、思想感情等“寫作背景”有一定了解,這有助于孩子們準確理解詩歌的內容及所抒發的情感。因此,關于作者,關于寫作背景的拓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種拓展一定要“適度”。例如《江雪》,肅殺的冬天、飛舞的雪花、孤舟、獨釣翁,從文字中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孤獨的垂釣老翁。這時,我們可以引進關于作者柳宗元和當時的時代背景,“由于宗元一心救國救民,觸怒了皇帝和權臣,被一紙詔書貶到了數千里之外的永州。在永州,他無職無權,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在永州,他無家無室,甚至連說話的人都沒有。然而還是在永州,他曾給朋友寫下一封信,里面有這樣兩句話: 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江雪》就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寫的。”讀罷恍然大悟,這孤獨的垂釣翁分明就是五柳先生啊!“獨釣”為何?為的是那顆報國之心,為的是他滿腹的經綸啊。
這樣的拓展,簡潔、恰當、有效。古詩語言精警含蓄,跳躍靈動,意趣無窮,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意象細細品味,借助適當的拓展信息深入感悟,那么,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一定可以入木三分。
二、?同主題拓展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是一組典型的愛國詩,被編排在蘇教版六年級教材中。六年級孩子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并且經過六年古詩詞的滋潤,已經具備一定的對古詩的品味感悟能力。此時引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春望》可謂恰到好處。“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個“又”字必定能讓學生讀出其背后“一年又一年”、“春去秋又來”的煎熬和失望、憤恨的滋味,和“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遺憾一樣,可以引起孩子內心深處的沉痛共鳴;同樣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和“但悲不見九州同”之間相似和不相似的傷痛和遺憾一定也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巨大的沖擊。這兩首詩的引入,既沒有加重學生負擔,又烘托了教材,深化了學生的理解,并讓學生有了更多積累,一舉三得。
這樣的拓展,或者作者相同、或者內容相關、或者風格相似,學生學起來更容易找到共鳴點。同樣的一節課,學生學得多,學得活,學得透,學得主動,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改編式拓展
古詩的讀寫結合一般是指對古詩進行改寫、仿寫、擴寫。古詩中一般都有大量的留白之處,詩中情,詩中景,詩中畫,詩中的意境,若能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來拓展,則真正能體現“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的本義。
多年前的小學畢業考試卷上曾出現過這樣一道作文題: 將《所見》改編成現代記敘文。閱卷中發現,佳作不多。《所見》是蘇教版語文教材二年級練習中的一首積累性古詩,學生應該都會背誦,但在改寫中卻出現了很多理解性的錯誤。老師們困惑了,何以這么簡單的古詩學生都不理解呢?細思量才發現,學生只是注重了對詩句的機械解釋,并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平時的古詩教學中,這類很明顯的描繪一種風景、敘述一個情節的古詩,除了讓孩子理解積累外,完全可以讓學生借助想象,把古詩改編成記敘文,細細描繪風景,生動敘述故事。
四、?欣賞式拓展
在古詩教學中,可通過文本與藝術的內在聯系,將文本和音樂、圖像等進行巧妙組合,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營造具有豐富文化和藝術意蘊的美的教學情境,使教學中處處洋溢著溫情與浪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古詩新唱。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使用這一類拓展可謂恰到好處。蘇教版語文教材有一類“文包詩”,巧妙的把古詩融進一個生動的場景中,幫助學生感悟詩情詩意。例如,二年級的《英英學古詩》嵌進了《靜夜思》,《母親的恩情》是關于《游子吟》的場景,此類課文,古詩仍舊是教材之“源”,文本只是孩子學習古詩的拐杖,因此不必將文章解析得支離破碎,讀讀課文,讀讀古詩之后,我們可以引入由現代曲譜編配的兒童歌曲《游子吟》、《靜夜思》,悠揚的音樂,配以清脆的童聲合唱,把孩子們帶到了真切的古詩情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詩,并輕松地把古詩記住了。這樣的欣賞,會讓他們真正愛上古詩。當然,古詩新唱,只能是教學中的“點睛”之筆,若把它當“萬能膠”在課堂中反復使用,那就很有可能陷入“喧賓奪主”的誤區。
關于元旦晚會作文一學院的元旦晚會來了,而我也開始忙碌起來了,今天的我同樣有一個和宿舍里舍友共同配合的一個節目需要參加,因此在早晨起床后就一直開始為了節目而不斷的忙碌。
星期四的我也只有一節課,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課程,最主要的是這個時間是在十點左右,所以我還是可以和自己的舍友去晚會現場練習一次,這也是負責人要求我們的!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宿舍里的人早早的起床去了那里,然而這里卻是在裝修布置會場,原本等待的人還不少,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都走了,我們看見這樣的情況同樣就離開了!
我們幾個人最后還是去了上課,還是沒有彩排,我們似乎什么事情都沒有干而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直至中午吃飯后,原本大家還是想再一次練習,結果就發現會場還是在布置,還是沒有地方,其他的地方雖然可以,可是表演節目的人卻無法聚集,使得我們不得不回自己的宿舍休息,實話實說,遇見這樣的事情真的很郁悶!
就這樣大家的時間過去了,而我們的節目卻沒有練習,直至晚會的時間臨近,我們幾個人才聚集起來大體上表演了一下,一個剛剛修改的節目沒有練習一次就上晚會,我真的不知道會是一個什么結果!
關于元旦晚會作文二每年的元旦,我們都會開聯歡會,但是每年的迎元旦聯歡會開的都很感人,每一次的聯歡會都值得懷念。
今天,我們班開聯歡會了,主持人張歆藝和張月站在講臺上大聲說:“2021年元旦聯歡會現在開始”。話音剛落,同學們都拍起熱烈的掌聲。
第一個上場的是毛海心,她表演的是快板,沒有想到平時文靜的毛小毛還有這么一手。第二個上場的是錢程,他為大家表演武術,怪不得他在我們班最厲害,原來他練過武術。輪到我上場了,彭驛航竟然把我的名字念成趙鑫,下面的同學說:“錯了,是趙甲,不是趙鑫”,張歆藝不好意思說:“念錯了,下面是趙已為我們表演魔術”。我上場了,但是我的心怦怦直跳,心里想,:“千萬不要演砸了”。沒有想到竟然一次成功,同學們看的目瞪口呆,之后大家都躍躍欲試都想試一試,可惜都演砸了。王老師看了以后也試了一次,沒有成功,我想告訴她秘密在那,一旁的謝老師說:“魔術是有秘密的,不能告訴別人的”,我聽了點點頭。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晚會結束了,我想明年我還要為大家表演更精彩的節目。
關于元旦晚會作文三明天就是元旦了,今天下午我們班舉行聯歡會。好不容易盼到下午,我們立刻回到了教室。老師和一些同學們正在布置教室。等我們進去時,到處都是彩帶,氣球。大家把桌子并在一起,把帶來的零食也放在桌子上。過了一會兒,主持人走上講臺,拿起話筒:“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另一名主持人拿起話筒:“外面是寒冷的冬天,可教室內卻是如春天般的溫暖。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我們班舉行聯歡會,大家的熱情溫暖了我們的教室。”
肢體是人類的第二語言,舞蹈更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下面有請爵士舞班的同學們為我們表演爵士舞《十分鐘》!”接著四名女生走到中間,為我們表演了爵士舞。我使勁鼓掌,同時我也在想:什么時候到我?我表演的節目在第幾個?
第二個節目就有我的表演。我輕松地走到中間。“下面有請何良宇、朱昌靖表演魔方!”接著,三位同學唱《三天三夜》為我們配樂:“三天三夜,三更半夜,永遠都不會累……”我爭分奪秒地轉著。一面拼好了,我舉起來。接著,又拼好一面。最后,我轉出6次,何良宇轉出5次。
課本劇、英語歌……掌聲一陣接著一陣,歡呼聲一聲接著一聲,所有聲音響成一片。
最后,所有的氣球都被拿下來,大家一起踩氣球。我左手扎破一個,右手扎破一個,兩腳踩破三個,一名同學跟著一個氣球跑來跑去,踩破了好幾個……
老師拿起照相機,我們站到一起。一道亮光閃過。
“咔嚓!”
關于元旦晚會作文四“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教室里的古詩聲接連不斷,原來,我們小組在元旦聯歡會上給大家出了一個“古詩文競猜”的游戲,由我和蔡宜辰當主持人。
這個游戲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識別古詩句、對句題、看圖猜詩句和風險題,其中最有趣的`就要屬風險題了。第一題是王安石的《舟過安仁》,這道題可把大家難倒了,沒辦法,大家只好向我們班的“詩圣”朱宸睿求助,他們一齊轉過頭去,看著他,連陳老師也笑瞇瞇地對他說:“朱宸睿,大家都不會,就看你的了!”可他卻說:“呃,這道題我不會……”我心想:啊?不會吧!沒有一個人會嗎?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舉手回答。我只好揭曉答案。同學們一聽到答案,都發出了“哦”的聲音!第二題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朱宸睿還是沒有回答出來,不過,這次丁丁倒是回答出來了,同學們都抱以熱烈的掌聲。最后一題是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由于前面出現過,所以這一題就直接跳過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我們所掌握的古詩并不多,以后得每天都堅持背古詩,才能去參加比賽,為學校爭光!
這次活動能激發我們背古詩,下次如果再有這樣的活動,我還是會積極參與!
關于元旦晚會作文五在校園里經歷過許多讓我難忘的事情,其中我印象最深而又難忘又快樂的一件事就是二年級里開的元旦晚會......
在那天,教室里的裝飾真是五彩斑斕,同學們也帶來了氣球,還有一些五花八門的小食品,所有的表演者(包括我)都在做準備。
二、成語積累――品味濃縮歷史,提高文字表達力
有了詞語積累作為基礎,接下來背成語也不算困難。在學習生字時,我給每個一類字找了一個成語,以單元的形式打印后,貼在了書上,讓學生背誦。為了降低難度,在學習生字時,帶出成語來認讀。認會之后,讓學生領讀。然后每個人負責一條成語,每節課都反復鞏固,一天下來接受快的孩子都能背下來了,接受慢的孩子也記得差不多了。這樣既是為了鞏固識字,又為了擴大積累,將來能學以致用,正所謂厚積薄發。每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見字想到成語,順便認識了其它的字,識字量又進一步擴大了;再學其它字時,學生都能帶出這個成語來,又是一舉兩得。我不局限于生字成語的積累,還隨著課后的積累,進一步擴展,如上學期打印了數字成語、動物成語、AABB 、ABB、ABAB 、ABAC式詞語;這學期積累了四季成語等等。聽課的領導和老師都說我班學生上課組詞都是成語,真正是平時積累到位了。為了提高積累成語的興趣,我鼓勵學生在日記中運用成語,只要用得恰當就加一顆星。孔繁一在日記中這樣寫到:下課了,同學們興致勃勃地搖著呼啦圈,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揣原婷寫到:在這個暑氣蒸人的夏日,我最不愿意到外面玩了。孫寧澤在日記中說:張睿達莫名其妙地被媽媽說了一頓,很委屈……
三、古韻文積累――浸染學習生活,提升人文素養
積累了一段時間成語之后,我覺得學生對古代的國文精華也應該了解一下,我又試著領學生背誦《三字經》、《弟子規》。每隔一兩周就為學生打印出一部分《三字經》、《弟子規》,利用早自習讓學生背誦。為了增加興趣,我自費買了放音器,從網下載帶有音樂伴奏的原文,學生們特別喜歡,邊聽邊背。在背誦的同時,我還講解意思和介紹有關的故事:孟母三遷、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竇燕山教子……孩子們的知識面擴大了,也接受了中華美德教育。有了《三字經》、《弟子規》、成語作為基礎,將來接觸文言文就會很省力。教孩子一天就要想著他的一輩子,積累知識就是積累人生,讓學生思想不斷厚重起來。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積累,平時知識的積累,何嘗不是對人生的積累呢?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那么,何謂“人文性”呢?程紅兵老師說:“所謂人文性,從感性層次上來講,是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寬容,對人的接納,對人的尊重,對人的愛護;從理性層次上來講,是對人終極價值的追尋,是對人類命運的憂患,對人自身完善的關注和追求。” 可見,人文性指向的學生的人文素養無法被“灌輸”或“訓練”,要通過自主探究和熏陶感染來培養。
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凸顯課程的“人文性”呢?我嘗試了一條通過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之路。我發現:
一、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引發了學生對自然生命的熱愛
英國詩人勃萊克在《天真的預示》一詩中所寫:“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剎那里收藏。”②
我國古典詩詞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詩人對自然生命的細致體驗、感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詩人在凋謝的殘花身上體驗到積極樂觀;“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詩人在盛開的桃花身上品味到春意盎然;王“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詩人在孤傲的梅花身上感悟到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對這些詩句,我覺得若只讓學生朗誦、欣賞是不夠的,就還讓學生進行了研究性學習:
例一:我引導學生研究“古詩詞中的色彩描繪” ,學生賞讀了“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等詩句之后,不僅獲得了強烈的審美體驗,也因色彩的觸動而生發愛自然愛生命之心。
例二:我引導學生研究“詩人眼中的柳” ,學生歸類了大量詠“柳”名句:唐彥謙的《垂柳》“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極寫柳之苗條婀娜;李商隱的《贈柳》“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極寫柳之繁華茂盛;施肩吾的《折楊柳》“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 ,極寫柳之離別傷感;李商隱的《柳》“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極寫柳之稀疏憔悴……在交流成果時,學生感慨道:“自然萬物萬象更新,只有擁有一顆最細膩的心,擁有一雙充滿情感的眼睛,才能真正欣賞到自然生命的美。”
例三:我引導學生研究“唐詩中雨的感官角度” ,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有人聽雨――“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有人看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有人觸雨――“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之后,我引發學生去觀察感悟自然,以“雨”為對象寫一首現代詩,同學寫道:“雨,飄進我甜蜜的心靈,沖洗一切聚散離合。”“春天的雨輕聲呼喚著大地……冬天的雨透示著隱藏的生命。”“雨,全世界的痛楚都好像是你在解除。”
我還針對四季讓學生研究了“詩人的悲秋和喜秋”,針對動物研究“唐詩中的鳥聲鳥影”,針對植物研究“春花春草春常在”……這些研究性學習引發了學生與自然生命的共感,培養了他們的人文精神,開啟了他們善感的心泉,去詩意地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二、古詩詞研究性學習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當代教育的過度物質化、功利化,導致許多學生情感淡漠、道德缺失。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曾經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③千古傳誦的詩詞佳作,所展現出的道德世界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如果開展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勢必能創造出良好的德育環境,豐富學生的情感,完善學生的人格。
設想,在研究《古詩詞中的拳拳“母愛”》的過程中,學生怎能不體驗到“慈母手中線”中母親對子女的牽掛;在研究《古詩詞中的熾熱“愛國”心》的過程中,學生怎能不體驗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報國赤誠。
曾經,我引導學生研究過“陸游的愛國”,“蘇軾的豁達”,“李白的灑脫”,“杜甫的憂國憂民”等,學生在一條條探究之路上細細品嘗著一道道情感大餐,將道德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
三、古詩詞研究性學習提升了學生對社會人生的認識
學生經歷單一、思想單純,讓學生在成長中間接獲得人生經驗,正確認識社會、人生、自我,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體味人生百態,全面認識生活,思考自我人生,學會為人處事。
我采用的方式:針對詩人的人生經歷作研究。我曾讓學生在暑假里看百家講壇北師大副教授康震講的李清照、蘇軾、杜甫等專輯,然后研究語文教科書向學生推薦的孟浩然、李白、李商隱、杜牧、楊萬里、李清照等詩人詩詞的寫作背景,學生寫出了不少小論文,如《我看李清照的清麗人生》、《李白的浪漫人生之旅》、《彷徨的杜牧和他的憂國憂民詩》等。這樣,讓學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社會、認識人生,讓學生對人生的跌宕起伏,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如何體現,都有了深刻的認識,或許將來面對困境,學生會走得從從容容。
四、古詩詞研究性學習構建了學生的自由精神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本真狀態,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向往著自由。法國哲學家薩特說:“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④盧梭也說:“在一切動物之中,區別人的主要特點的與其說是人的特性,不如說是人的自由主動者的資格。”⑤一個國家如果不能讓公民擁有自由的個性精神,民族的集體精神就會淪為空話。初中階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階段,是人的個體生命的“童年”,中學校園在學生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是一個“精神之鄉”。從這個意義上講,初中語文教育應該成為一種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天地中體驗自由的愉悅,并獲得自由的個性精神。
首先,古詩詞研究性學習能給學生學習形式上的自由。在古詩詞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把確立課題、研究體驗、交流成果等自由權都交給了學生,教師只是穿針引線者。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西江月》時,幾個學生對“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中數字的運用感到好奇,就趁機收集了眾多帶數字的詩句:“白發三千尺,緣愁似個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等,并寫了小論文《數字入詩賞析》。一次,幾位學生要研究蘇軾的一生,在收集資料時發現蘇軾曾2次到杭州做官,就轉為研究《蘇軾和杭州的不解之緣》,例談了蘇軾在杭州的政績、作品、趣事等。可見,古詩詞研究性學習所張揚的自主探究方式,所體現出的開放性特點,真正把自由學習原汁原味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構筑自由的精神家園。
其次,古詩詞研究性學習給學生學習內容上的自由。精神的鳥兒只有在遼闊的藍天才能自由飛翔,古詩詞中流露出的人類精神世界足以讓學生“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引導學生對“李白”作專題研究,學生從不同角度確定了許多課題:《酒中詩,詩中酒》、《李白杜甫“相看兩不厭”》、《李白詩中月亮之意象》、《善于想象的李白》等,研究過程中,學生們無不徜徉于李白的精神世界如癡如醉,各有收獲。可見,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向學生充分、具體地展示了一個豐厚、廣大、美好的人文空間,學生自由享受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品格,仁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襟,智者“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揮灑氣度……
再次,古詩詞研究性學習給學生學習思維上的自由。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在開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我曾結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啟發學生去研究詩人對月亮的描寫,體會其中的想象。學生撰寫出小論文:《古詩詞中“月”的想象之筆》,例談了李商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等對嫦娥心理的想象;晏殊“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等對月宮情境的想象,蘇軾“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文征明“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等由月及己的想象 ……在研究學習中,學生揭開了想象的真面目,在本單元的寫作中也大膽展開了自由的想象思維。另外,學生在古詩詞研究性學習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篩選,融入自己的思考視角,這是創造性學習。所以說,古詩詞研究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激發創新思維的學習契機,給學生學習思維上的自由。
如果我們把人文素養比作一個地球,那么古詩詞研究性學習就是一個支點。在古詩詞研究性學習中,我們會看到學生自由的翅膀、流動的思想,我們會看到學生對社會的關懷、對人生的審視,我們會看到學生愛的胸襟、美的心靈。語文教師們,愿我們都能成為一個“阿基米德”吧!
參考文獻:
1、李鎮西、程紅兵.關于語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行者在線網.
2、肇星編.古今短詩三百首•外國. [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7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人們的思維是源于生活,從實際入手,讓學生進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的情境,通過學生的所見所聞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創設情境導入,導入時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進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使之成為學生在課堂之中自主參與探求知識的源頭。
如: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師:同學們,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美麗的春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們看到了嗎?快說說,姑娘在哪里?
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暢談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2、出示《春江晚景》圖:這是北宋有名的和尚惠崇畫的一幅畫,你能說說它是怎樣表現春天的嗎?
生:自由說,相互進行評價
3、生生互動: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惠崇和蘇軾。
生交流預習時老師安排的任務后匯報:惠崇是北宋時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天的四川眉山縣)人。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深造詣。《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蘇軾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
這是在開篇中創設情境,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為學習古詩打下基礎,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學習、利用各種媒體收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二、在自讀中感悟體味文本
語文課堂教學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理解文本深刻內涵,意在引起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讓學生自讀成為學生求知欲的“催化劑”,促使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從而引起學生在自讀中求得對文本的初步理解。這樣的閱讀成果,由學生自主完成,其作用是教師灌輸所無法企及的。
如:二、自讀詩句,感知文本
1、回顧以前學過的學習古詩的方法。
生:如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與同桌共同學習本文。
通過回顧學過的方法,總結和積累在學語文的過程中是比較重要的,新課標中也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三、在研讀中品味感悟理解文本
通過研讀語言文字走向作者,與作者對話交流,進行心靈碰撞的過程,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研讀中,課文的豐富內涵對課出多元反應。因而,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展語感。學生學習書面語言,其主要途徑是范文語言的內化。教學時,讓學生直接去感受語言、積累語言。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主動參與角色意識,激發學生根據文本內容,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文本。
如:三、深入研讀,理解體味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意境。
(1)通過圖畫和幻燈片認識萎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蘆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生活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降低想象難度。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畫的內容。
生:……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請學生找最后一句詩在圖中是怎么畫的。
生:32個學生有31個學生找不到,其中一個即使找到也是模糊的。
師與學生一起探究:“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所進行的聯想,它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萎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除了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之外,還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獨特感受,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有意創設師生平等、輕松的課堂氣氛,這是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的必要條件。
四、回讀文本,閱讀感悟
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的個得以彰顯。
如:四、感情朗讀,品嘗感悟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原因。
2、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作者抓住畫面上幾支桃花、嬉戲的鴨子、滿地的萎蒿、短短的蘆葦,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鄉春景圖。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課堂之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對詩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說出獨立的見解和感受,促使學生從多種角度理解詩的人文內涵。
五、課內向課外延伸
將課內外閱讀結合起來,是“大語文觀”的體現,也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讀思結合”的好習慣。課后的拓展延伸,讓學生練習,注重語文基本素養提高的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如:五、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開一個《春天交響曲》的詩歌朗誦會,師生共同回味品讀關于春天的詩句。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李清照。其詩句全文如下: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秋夕》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其詩句全文如下: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翻譯】
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詩句全文如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嫦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商隱。其詩句全文如下: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譯】
云母屏風透出殘燭幽深的光影,銀河逐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小星》收錄于詩經風、雅、頌中中,其詩句全文如下: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實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實命不猶!
《西江月》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詩句全文如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翻譯】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出自唐朝詩人曹操的古詩作品《觀滄海》第六句,其詩句全文如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鵲橋仙》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秦觀。其詩句全文如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翻譯】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舟夜書所見》作者是清代文學家查慎行。其詩句全文如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譯文】
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上。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漁家傲》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李清照。其詩句全文如下: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滿天晨霧云濤,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轉動,象無數的船兒在舞動著風帆。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問我:你打算到何處去?
我告訴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學,卻毫無用處。九萬里長空大鵬鳥正展翅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快快將這一葉輕舟直接送往蓬萊三島去。
《過零丁洋》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文天祥。其詩句全文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江樓夕望招客》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詩句全文如下: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閨情》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端。其詩句全文如下: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喜鵲聲。
【翻譯】
月落星稀眼看東方就要發亮,一夜未睡孤燈還搖曳著昏光。披起衣服走到門前急切探看,惱恨那報喜的鵲聲把人欺謊。
《滕王閣詩》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勃。其詩句全文如下: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翻譯】
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佩玉、鸞鈴鳴響的華麗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閑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著;時光易逝,人遷,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昔日游賞于高閣中的滕王如今無處可覓,只有那欄桿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旅夜書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甫。其詩句全文如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里孤獨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賊平后送人北歸》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司空曙。其詩句全文如下: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譯文】
安史作亂你我一同流落江南;時局安定之后你卻獨自北返。八年光陰漂泊他鄉已生白發;你回故鄉所見依舊當年青山。你踏曉月早行所過盡是殘壘;繁星密布之夜該是宿于故關?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處處跟著你的愁顏相依相伴。
《題龍陽縣青草湖》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唐溫如。其詩句全文如下: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長安秋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趙嘏。其詩句全文如下:
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譯文】
灰蒙蒙的云霧夾帶著寒意天剛剛亮,宮殿四周開始呈現出深秋的景色。稀疏的晨星伴隨著從邊塞上橫空而來的大雁,憑樓眺望忽聞笛聲引起無限鄉愁。籬笆旁紫色艷麗的欲開未開,十分靜謐,池沼里蓮花花瓣已凋謝。故鄉鱸魚正鮮美而我卻不歸去,又是何苦戴著南方的冠冕學楚囚。
《閣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甫。其詩句全文如下: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譯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都終歸黃土;我眼前的這點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夜夜曲》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沈約。其詩句全文如下: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
【譯文】
銀河縱橫穿流、星斗橫豎移動;銀河與北斗星都是在無知無情的空自流轉,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個人?空房之內,一盎孤燈半明不滅,不管天寒地凍,依然踏起織機,織起布來。淚流不止可又能向誰訴說呢?只能聽著雞鳴聲發出一聲聲的嘆息。
《哥舒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西鄙人。其詩句全文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譯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掛得很高;哥舒翰夜帶寶刀勇猛守邊。至今吐蕃族的牧馬只敢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題金陵渡》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祜。其詩句全文如下: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譯文】
鎮江附近的金陵渡口,靜靜地坐落著一幢小樓,夜宿的遠行人,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無窮無盡的鄉愁。明月西斜的時候,江潮剛剛退盡,隔岸幾點燈火閃爍,照亮的可能是對岸的瓜州。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駱賓王。其詩句全文如下: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短歌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曹操。其詩句全文如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備課設計是課堂教學的方針向導,是教學活動開展推進的核心指針。具體到古典詩詞教學的備課設計,這要求相關教師需要秉持趣味簡約、科學靈活的整體思維,充分把握小學學生好奇心大、喜歡趣味、渴求被表揚認可的群體偏好以及心理特征,繼而有效激發調動其學習探究的主動性、積極性。
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的《古詩兩首》中的南宋朱熹的《春日》為例,該詩描繪了詩人出外河畔踏青所見的初春麗景,抒發了熱愛自然、歌頌春天的愉悅心情。相關教師在進行備課設計之時,就可以采取設問引導式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的總體策劃,譬如以“同學們最喜歡哪一個季節呢?炎熱的夏天、爽朗的秋天、寒冷的冬天,還是生機盎然、綠色舞動的小清新的春天呢?誰能站起來告訴老師,做一個勇敢給力的小伙伴呢?”作為誘發學生群體積極發言、表達自身的所思所想的開場引導語,在有學生起身發言之后,教師可以擇取一個喜愛春天的學生繼續發問“這位同學喜歡春天呀,那么請你說下你為什么喜歡春天呢?其他同學也可以開動腦筋想一想,自己對于春天喜愛嗎,喜愛的原因是什么呢?積極發言,有獎勵哦。”而當學生發表完自身想法之后,教師也可以繼續鼓勵并挑選其他舉手的學生起立表達對于春天的喜愛原因,在表示認可以及贊揚之后,則需要帶領學生集體總結喜愛春天的原因以及春天的動人景色。最終,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我們現在的春天如此動人,那么古代人的春天會是什么樣子的呢?現在流行穿越時空,那么大家想不想穿越回到千年之前,去觀賞一下萬紫千紅、光景新鮮的水邊春天是怎么樣的呢?”,在學生的齊聲應答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始進行《春日》的課堂教學了。
二、影音網絡添加,多媒體輔助
古典詩詞所依托的古代語言與現代語言在整體語法、基本句式以及使用習慣上存在著差異,單一固定的全詩讀誦、字詞講解、意旨表達也就成為了樣板套路。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改變理念、發散思維、靈活巧妙地添加網絡影音的鮮活元素,合理科學地利用多媒體的新穎手段,繼而提高教學方式的豐富靈活性,營造課堂氛圍的活躍愉悅度。
其實就像煤一樣,語文需要去用心挖掘和體會,只有當其和我們的心火相遇時,燦爛的藝術光澤才會發出奪目的光彩。
中學語文教材選編的大多是中外膾炙人口的佳篇妙作,向人們展示出多姿多彩的物質的和精神的世界,蘊涵著無比豐富的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激發我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情趣,讓我們獲得藝術上的審美愉悅。只要你能沉醉其中,用“心”去體味,我敢保證,你一定能感受到語文的樂趣,從中領略到無與倫比的美感,那么,提高語文素質便指日可待。
一、用心體味語文的自然美
豐富多彩的自然為人類提供了不可勝數的優美景物,水光山色、草木蟲魚、風花雪月、藍天白云、落霞彩虹……都給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就有大量的關于自然景物描寫的課文,它們不僅再現了客觀存在的自然美,而且經過作家的加工,它們比原來更典型、更完美、更能激動人心。我們身處教室,卻能神游廣闊而深邃的宇宙,一次次地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古詩詞中那些描寫山水的詩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或安詳平和,一派田園情趣;或氣勢雄渾,攝人心魄;或意境宏大,蒼涼悲壯……現代文,如朱自清的《春》,讓人感受到萬物勃發的生機;《荷塘月色》讓你領略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之上的月色那朦朧典雅的美;郁達夫《故都的秋》,讓你深入體會故都秋天特有的“清”“靜”“悲涼”的韻味;老舍《濟南的冬天》讓你跟隨作者一同享受濟南冬天不同于別處的佳妙。這作品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之美,無不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美。不論是壯美、崇高美,還是秀美、陰柔美,我們用心去體味,都能得到賞心悅目的享受,讓人心神蕩漾,如癡如醉。
二、用心體味語文的社會美
社會美是社會關系中人的美,包含性格、行為對社會的責任等。學生認識社會美要比認識自然美難得多,但語文教材對社會美的展示相當的豐富深刻。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志愛國、揚善抑丑、做惡懲奸等等,課文都提供了豐富的感情材料。只要我們用心去體味,就會感受到多彩的社會美,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展現的是親情;《孔雀東南飛》展現的是愛情;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展現的是憂國憂民的情懷。更有大量的課文歌頌的是人物的人格美、理想美,具有強大的震撼力量,如:《尋找時傳祥》中時傳祥^格的崇高;《我有—個夢想》中馬丁·路德·金的理想的光輝……可謂光照日月,感天動地。這些,只要我們用心去體味,就會產生心靈的感應,獲得情感的陶冶,受到心智的啟迪。
三、用心去體味語文的藝術美
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情文并茂的美文,蘊含豐富的藝術美。如:文章的語言、結構、表現手法等,絕非單純的語文基礎知識,如果我們用心去讀,從美學角度去理解它,就會得到藝術美的享受。莫泊桑《項鏈》,篇末點出項鏈原來是假的,這種結尾方法出奇制勝,令人回味無窮;茅盾的《風景談》一文,運用電影鏡頭的組合方式,將六幅內容不同而相互聯系的風景畫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以新穎別致的構思,深深地表達了作者對解放區和諧生活的熱愛、向往和追求,謳歌了延安軍民為創造和諧生活表現出的崇高精神;孫犁的《荷花淀》,以簡潔樸素的對話描寫,贏得了我們的百讀不厭、愛不釋手。再如,唐詩中的對仗,句式整齊、音律和諧、平仄交錯、起伏多變,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和音律美,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們可以通過朗讀去感受其中的音律美,從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從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